CN109466689A - 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6689A
CN109466689A CN201811173871.8A CN201811173871A CN109466689A CN 109466689 A CN109466689 A CN 109466689A CN 201811173871 A CN201811173871 A CN 201811173871A CN 109466689 A CN109466689 A CN 109466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gral prefabricated
prefabricated cabin
cabin unit
bracke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38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6689B (zh
Inventor
何琎
王健
赵李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ng Hai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ng Hai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ng Hai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ng Hai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38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6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6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6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6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6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1/00Designing vessels; Predicting their perform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作专用托架,再根据实际参数需要设定组合平台的参数,在钢围壁工艺孔开口处搭设组合式平台,平台高度与工艺孔开口高度平齐,通过将预制好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用转移到专用托架上,再将托架吊至组合平台上,使用电动搬运小车和配套小车将整体预制舱室搬运至上建舱室结构内部的甲板平面;本发明通过根据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尺寸参数、电动搬运小车尺寸参数和配套小车尺寸参数为参数标准制作专用托架可以提高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在吊装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同时可以提高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的吊装转运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舱室单元建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上层建筑模块化的概念是随着现代造船理念的形成而逐步产生的,通过将上层建筑在平地完整组装,并完成管、舾、电及内装的施工后再整体吊装,上建预制舱室单元多用于邮轮、居住平台等船舶上建,通过预制舱室单元,可提高上建舱室完整性,缩短船厂建造周期,并且根据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及个性化需求来提升上建舱室内部装修品质。
现有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在进舱过程中会出现进舱困难的问题,容易出现工艺孔设置位置及参数限定不能够满足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进行固定安装,在进舱过程中还会出现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在转运过程中出现运转困难和运转不稳的情况,直接影响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的安装效率,会提高安装周期,增加工程资源消耗。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通过根据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尺寸参数、电动搬运小车尺寸参数和配套小车尺寸参数为参数标准制作专用托架可以提高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在吊装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影响吊装转运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提高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的吊装转运速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尺寸参数、电动搬运小车尺寸参数和配套小车尺寸参数为参数标准制作专用托架;
步骤二:根据上建结构单层甲板的高度参数来设定组合式平台的单层高度,调整组合式平台高度使其平台高度与工艺孔开口下缘平齐;
步骤三:根据电动搬运小车、配套小车和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的截面尺寸参数来确定围壁工艺孔开口尺寸;
步骤四:将组合式平台搭设在围壁工艺孔开口位置处,通过标准平台段及高度调节段调节组合式平台的高度与上建结构第一层围壁的围壁工艺孔开口下缘平齐;
步骤五:将电动搬运小车、配套小车和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抬升至最低高度,对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的顶部至车轮最下缘的高度进行测量;
步骤六:将电动搬运小车、配套小车放置在专用托架上,然后利用电动搬运小车、配套小车和专用托架配合使用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两端与电动搬运小车、配套小车进行固定卡紧;
步骤七:利用专用托架对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行限位紧固,再将专用托架转运至组合式平台上;
步骤八:通过电动搬运小车和配套小车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按预定的进舱顺序及进舱路线拖动至指定位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专用托架平面尺寸与电动搬运小车、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和配套小车总平面尺寸相适配,且所述专用托架的长度大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中长度最大的单元零件长度、电动搬运小车长度及配套小车长度的长度总和,所述专用托架的平面宽度大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中宽度最宽单元零件宽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上建结构由上建结构单层组成,所述上建结构单层层数为3-4层,所述上建结构单层的层高为3-3.5米。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组合式平台由单层平台组成,组成所述组合式平台的单层平台层数与上建结构单层层数相同,且所述单层平台高度与上建结构单层的层高相同。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围壁工艺孔开口的宽度和高度大于安装完电动搬运小车及配套小车后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的截面尺寸50毫米。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围壁工艺孔开口在组成上建结构的上建结构单层上的的开孔位置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先将电动搬运小车、配套小车和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抬升至最低高度,然后对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的顶部至车轮最下缘的高度进行测量,再根据测量的高度对上建结构的甲板天花结构及舾装件进行干涉检查,将高度低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顶部至甲板面高度的结构及舾装件全部拆除。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先将电动搬运小车及配套小车放置在专用托架上,控制专用托架上电动搬运小车及配套小车之间的间距大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的长度,然后再通过叉车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转运到专用托架上电动搬运小车及配套小车之间的间距内,然后调整电动搬运小车及配套小车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之间的间隙,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横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电动搬运小车及配套小车两端固定卡紧,最后将叉车退出。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先利用专用托架上设有的安装卡码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的四侧进行限位紧固,防止吊装设备在吊装专用托架时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在专用托架上出现滑动,再利用吊装设备将专用托架吊装至组合式平台上,控制专用托架上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与围壁工艺孔开口对齐,最后松开吊装设备的钢丝绳钩,移走吊装设备。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八中先通过电动搬运小车、配套小车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抬升至可以运输的所需最低高度,然后驾驶电动搬运小车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按预定的进舱顺序及进舱路线拖动至指定位置,当第一层甲板舱室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全部进舱并固定后,再准备第二层甲板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行进舱安装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根据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尺寸参数、电动搬运小车尺寸参数和配套小车尺寸参数为参数标准制作专用托架可以提高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在吊装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影响吊装转运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提高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的吊装转运速度,通过组合式平台可以提高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在进入围壁工艺孔开口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通过围壁工艺孔开口开孔位置在上建结构处于同一垂直平面的设置可以为避免组合式平台移动,进一步提高了组合式平台的支撑稳定性,通过标准平台段及高度调节段对组合式平台调节可以提高组合式平台的适配性,提高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的准确性,进舱更加简单迅速,同时进舱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资源,可以有效的减少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安装的成本消耗,更加具有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支撑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工艺布置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转运至专用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组合式平台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2-电动搬运小车、3-配套小车、4-专用托架、5-上建结构、6-组合式平台、7-围壁工艺孔开口、8-标准平台段、9-高度调节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5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尺寸参数、电动搬运小车2尺寸参数和配套小车3尺寸参数为参数标准制作专用托架4,专用托架4平面尺寸与电动搬运小车2、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和配套小车3总平面尺寸相适配,且所述专用托架4的长度大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中长度最大的单元零件长度、电动搬运小车2长度及配套小车3长度的长度总和,所述专用托架4的平面宽度大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中宽度最宽单元零件宽度;
步骤二:根据上建结构5单层甲板的高度参数来设定组合式平台6的单层高度,调整组合式平台6高度使其平台高度与工艺孔开口7下缘平齐,上建结构5由上建结构单层组成,所述上建结构单层层数为4层,所述上建结构单层的层高为3.5米,组合式平台6由单层平台组成,组成所述组合式平台6的单层平台层数与上建结构单层层数相同,且所述单层平台高度与上建结构单层的层高相同;
步骤三:根据电动搬运小车2、配套小车3和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截面尺寸参数来确定围壁工艺孔开口7尺寸,围壁工艺孔开口7的宽度和高度大于安装完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后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截面尺寸50毫米,围壁工艺孔开口7在组成上建结构5的上建结构单层上的的开孔位置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步骤四:将组合式平台6搭设在围壁工艺孔开口7位置处,通过标准平台段8及高度调节段9调节组合式平台6的高度与上建结构5第一层围壁的围壁工艺孔开口7下缘平齐;
步骤五:先将电动搬运小车2、配套小车3和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抬升至最低高度,然后对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顶部至车轮最下缘的高度进行测量,再根据测量的高度对上建结构5的甲板天花结构及舾装件进行干涉检查,将高度低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顶部至甲板面高度的结构及舾装件全部拆除;
步骤六:先将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放置在专用托架4上,控制专用托架4上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之间的间距大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长度,然后再通过叉车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转运到专用托架4上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之间的间距内,然后调整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之间的间隙,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横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两端固定卡紧,最后将叉车退出;
步骤七:先利用专用托架1上设有的安装卡码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四侧进行限位紧固,防止吊装设备在吊装专用托架4时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在专用托架1上出现滑动,再利用吊装设备将专用托架4吊装至组合式平台6上,控制专用托架4上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与围壁工艺孔开口7对齐,最后松开吊装设备的钢丝绳钩,移走吊装设备;
步骤八:先通过电动搬运小车2、配套小车3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抬升至可以运输的所需最低高度,然后驾驶电动搬运小车2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按预定的进舱顺序及进舱路线拖动至指定位置,当第一层甲板舱室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全部进舱并固定后,再准备第二层甲板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进行进舱安装固定。
通过根据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尺寸参数、电动搬运小车2尺寸参数和配套小车3尺寸参数为参数标准制作的专用托架4可以提高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在吊装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造成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影响吊装转运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提高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吊装转运速度,通过组合式平台6可以提高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在进入围壁工艺孔开口7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通过围壁工艺孔开口7开孔位置在上建结构5上处于同一垂直平面的设置可以为避免组合式平6台移动,进一步提高了组合式平台6的支撑稳定性,通过标准平台段8及高度调节段9对组合式平台6调节可以提高组合式平台6的适配性,提高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进舱的准确性,进舱更加简单迅速,同时进舱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资源,可以有效的减少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进舱安装的成本消耗,更加具有经济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尺寸参数、电动搬运小车(2)尺寸参数和配套小车(3)尺寸参数为参数标准制作专用托架(4);
步骤二:根据上建结构(5)单层甲板的高度参数来设定组合式平台(6)的单层高度,调整组合式平台(6)高度使其平台高度与工艺孔开口(7)下缘平齐;
步骤三:根据电动搬运小车(2)、配套小车(3)和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截面尺寸参数来确定围壁工艺孔开口(7)尺寸;
步骤四:将组合式平台(6)搭设在围壁工艺孔开口(7)位置处,通过标准平台段(8)及高度调节段(9)调节组合式平台(6)的高度与上建结构(5)第一层围壁的围壁工艺孔开口(7)下缘平齐;
步骤五:将电动搬运小车(2)、配套小车(3)和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抬升至最低高度,对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顶部至车轮最下缘的高度进行测量;
步骤六:将电动搬运小车(2)、配套小车(3)放置在专用托架(4)上,然后利用电动搬运小车(2)、配套小车(3)和专用托架(4)配合使用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两端与电动搬运小车(2)、配套小车(3)进行固定卡紧;
步骤七:利用专用托架(4)对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进行限位紧固,再将专用托架(4)转运至组合式平台(6)上;
步骤八:通过电动搬运小车(2)和配套小车(3)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按预定的进舱顺序及进舱路线拖动至指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专用托架(4)平面尺寸与电动搬运小车(2)、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和配套小车(3)总平面尺寸相适配,且所述专用托架(4)的长度大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中长度最大的单元零件长度、电动搬运小车(2)长度及配套小车(3)长度的长度总和,所述专用托架(4)的平面宽度大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中宽度最宽单元零件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上建结构(5)由上建结构单层组成,所述上建结构单层层数为3-4层,所述上建结构单层的层高为3-3.5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组合式平台(6)由单层平台组成,组成所述组合式平台(6)的单层平台层数与上建结构单层层数相同,且所述单层平台高度与上建结构单层的层高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围壁工艺孔开口(7)的宽度和高度大于安装完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后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截面尺寸5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工艺孔开口(7)在组成上建结构(5)的上建结构单层上的的开孔位置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先将电动搬运小车(2)、配套小车(3)和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抬升至最低高度,然后对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顶部至车轮最下缘的高度进行测量,再根据测量的高度对上建结构(5)的甲板天花结构及舾装件进行干涉检查,将高度低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顶部至甲板面高度的结构及舾装件全部拆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先将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放置在专用托架(4)上,控制专用托架(4)上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之间的间距大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长度,然后再通过叉车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转运到专用托架(4)上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之间的间距内,然后调整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与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之间的间隙,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横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电动搬运小车(2)及配套小车(3)两端固定卡紧,最后将叉车退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先利用专用托架(1)上设有的安装卡码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的四侧进行限位紧固,防止吊装设备在吊装专用托架(4)时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在专用托架(1)上出现滑动,再利用吊装设备将专用托架(4)吊装至组合式平台(6)上,控制专用托架(4)上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与围壁工艺孔开口(7)对齐,最后松开吊装设备的钢丝绳钩,移走吊装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先通过电动搬运小车(2)、配套小车(3)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抬升至可以运输的所需最低高度,然后驾驶电动搬运小车(2)将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按预定的进舱顺序及进舱路线拖动至指定位置,当第一层甲板舱室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全部进舱并固定后,再准备第二层甲板的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1)进行进舱安装固定。
CN201811173871.8A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 Active CN109466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3871.8A CN109466689B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3871.8A CN109466689B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6689A true CN109466689A (zh) 2019-03-15
CN109466689B CN109466689B (zh) 2019-11-08

Family

ID=65664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3871.8A Active CN109466689B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668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7704A (zh) * 2019-11-19 2020-03-13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大型设备的舷侧安装方法
CN110901851A (zh) * 2019-11-19 2020-03-24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大型设备舷侧安装装置
CN111301495A (zh) * 2020-03-13 2020-06-19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预制舱室运输车
CN112124520A (zh) * 2020-07-29 2020-12-25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ng船围护系统预作业方法
CN112357008A (zh) * 2020-11-23 2021-02-1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舱室的移运装置及其移运方法
CN115158594A (zh) * 2022-08-18 2022-10-11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艉部进舱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0985A (ja) * 1983-10-12 1985-05-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船舶上部構造の建造方法
CN102030076A (zh) * 2010-12-14 2011-04-27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5万吨半潜船主柴油发电机组进舱工艺
KR20110045512A (ko) * 2009-10-27 2011-05-04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형 해양 구조물의 케이블 배선경로
CN102381438A (zh) * 2011-09-23 2012-03-21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 大型半潜船艏楼上建总段整体提拉安装方法
CN105947109A (zh) * 2016-06-21 2016-09-21 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上层建筑生活区总组段吊装工艺
CN106564565A (zh) * 2016-10-27 2017-04-19 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舵桨工装车及舵桨安装工艺
CN206502505U (zh) * 2017-01-07 2017-09-19 江苏海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船舶舱室单元的吊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0985A (ja) * 1983-10-12 1985-05-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船舶上部構造の建造方法
KR20110045512A (ko) * 2009-10-27 2011-05-04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형 해양 구조물의 케이블 배선경로
CN102030076A (zh) * 2010-12-14 2011-04-27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5万吨半潜船主柴油发电机组进舱工艺
CN102381438A (zh) * 2011-09-23 2012-03-21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 大型半潜船艏楼上建总段整体提拉安装方法
CN105947109A (zh) * 2016-06-21 2016-09-21 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上层建筑生活区总组段吊装工艺
CN106564565A (zh) * 2016-10-27 2017-04-19 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舵桨工装车及舵桨安装工艺
CN206502505U (zh) * 2017-01-07 2017-09-19 江苏海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船舶舱室单元的吊笼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7704A (zh) * 2019-11-19 2020-03-13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大型设备的舷侧安装方法
CN110901851A (zh) * 2019-11-19 2020-03-24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大型设备舷侧安装装置
CN111301495A (zh) * 2020-03-13 2020-06-19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预制舱室运输车
CN112124520A (zh) * 2020-07-29 2020-12-25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ng船围护系统预作业方法
CN112124520B (zh) * 2020-07-29 2023-10-20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ng船围护系统预作业方法
CN112357008A (zh) * 2020-11-23 2021-02-1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舱室的移运装置及其移运方法
CN115158594A (zh) * 2022-08-18 2022-10-11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艉部进舱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6689B (zh) 2019-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6689B (zh) 一种上建整体预制舱室单元进舱方法
CN109895945A (zh) 一种矿砂船舷侧总段的纵横舱壁预组装方法
JP3254152B2 (ja) クレーンの荷役経路設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1961497U (zh) 船舶锚系设计试验装置
CN106335603B (zh) 一种槽型舱壁总段的组装方法
JP2007290857A (ja) 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の配置構造及び積み降ろし方法
CN104787236B (zh) 船舶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工艺
CN109573836A (zh) 用于控制提升装置的方法以及提升装置
CN104101278B (zh) 一种多车型共检具平台结构
CN110937096A (zh) 一种船舶烟囱脱硫改装工艺
CN106741603A (zh) 在液化船建造时液罐快速准确的定位方法
CN108217456A (zh) 一种分幅式钢箱梁中横梁吊装自动调平装置
CN110104119B (zh) Scr脱硝反应器安装方法以及利用其安装的船舶
CN110481701B (zh) 一种舱盖支承部件的安装及调试方法
CN104444851B (zh) 一种船用吊机安装方法
JP504020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据付治具
KR20110025506A (ko) 해상 크레인의 운용 방법
CN110182309A (zh) 船舶的舱口围的建造方法
CN115107952A (zh) 船舶薄板总段建造方法
CN109653042A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原理的扇形段更换导轨安装方法
CN214217958U (zh) 地铁车站抽屉式轨排吊运结构
CN114248885A (zh) 一种船舶散装导轨快速安装定位方法
CN107060345A (zh) 预制外墙挂板空中换勾施工方法
EP2692965B1 (en) Module structure and module construction method
CN110979595B (zh) 一种海损船修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