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32350A - 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32350A
CN109432350A CN201811322494.XA CN201811322494A CN109432350A CN 109432350 A CN109432350 A CN 109432350A CN 201811322494 A CN201811322494 A CN 201811322494A CN 109432350 A CN109432350 A CN 109432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ture
bread mold
turmeric
reducing blood
blood lip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24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32350B (zh
Inventor
郑好轸
杨晓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enhong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Zhenhong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Zhenhong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Zhenhong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224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32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32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2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32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2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906Zingiberaceae (Ginger family)
    • A61K36/9066Curcuma, e.g. common turmeric, East Indian arrowroot or mango ging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06Fungi, e.g. yea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6Antihyperlipidem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10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 A61K2236/19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involving fermentation using yeast, bacteria or both; enzymatic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yc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Obesity (AREA)
  • Diabet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大米/糯米清洗,并浸泡,滤干;按比例添加姜黄粉,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20):(80‑99);将混合物进行高压灭菌或蒸煮;将高压灭菌或蒸煮后的混合物冷却;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接种黑根霉;将接种后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并置于容器内进行发酵;将发酵后的混合物烘干;将烘干后的混合物粉碎;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按要求进行包装,得到成品。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姜黄。采用本发明,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效果,并去除姜黄的接触性皮炎、肠胃疼痛、反胃、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

Description

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高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总称。在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与代谢疾病相关的死亡率就高达35.7%,与“三高”相关的死亡人数也占总死亡人数的27%。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高脂血症的危害较大,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二、高血脂会导致冠心病,当人体由于长期高脂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变小、血管腔内变窄,心肌注血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形成冠心病。
三、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大量脂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并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
四、高血脂会导致高血压,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后,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淤滞,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
高血脂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多数是通过减重、运动、食疗以及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而姜黄又名:郁金、宝鼎香、毫命、黄姜等,为姜科姜黄属植物的干燥根茎,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本草》,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能,传统中医用于血瘀气滞、胸胁刺痛、经闭腹痛、跌打肿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主产于四川、湖北、广西、广东等地。目前,国内外竞相研制、开发姜黄药品和食品。姜黄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植物资源,亦有“药用黄金”的美誉。但是,姜黄有副作用,如接触性皮炎、肠胃疼痛、反胃、呕吐和腹泻等。
若能提供一种利用姜黄来实现降血脂,并同时解决其副作用的技术方案,其市场认可度将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效果,并去除姜黄的接触性皮炎、肠胃疼痛、反胃、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大米/糯米清洗,并浸泡,滤干;
按比例添加姜黄粉,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20):(80-99);
将混合物进行高压灭菌或蒸煮;
将高压灭菌或蒸煮后的混合物冷却;
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接种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所述黑根霉于2018年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
将接种后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并置于容器内进行发酵;
将发酵后的混合物烘干;
将烘干后的混合物粉碎;
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按要求进行包装,得到成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黑根霉的接种量为0.5-5.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33℃,时间为5-10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高压灭菌的灭菌压力为0.05-0.2MPa、灭菌时间为20-60min;所述蒸煮的时间为1-2h。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混合物冷却后的温度为25-35℃。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其由大米/糯米、姜黄粉接种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制得,所述黑根霉于2018年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20):(80-99)。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黑根霉的接种量为0.5-5.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含有真菌多糖、真菌蛋白和姜黄素。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真菌多糖的含量≥50g/Kg,真菌蛋白的含量≥80g/Kg,姜黄素的含量≥10g/Kg。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利用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的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发酵大米/糯米、姜黄粉制得,提高了姜黄的功能成分,提高附加价值,并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效果,同时去除姜黄的副作用,具体如下:
1、本发明利用黑根霉发酵大米/糯米、姜黄粉,提高风味,美味健康;
2、本发明功能成分多样,富含真菌多糖、真菌蛋白和姜黄素;
3、本发明降血脂效果明显,可以作为高血脂的有效治疗手段,避免肝部功能损伤和心脑血管疾病;
4、本发明利用黑根霉发酵大米/糯米、姜黄粉,可以去除姜黄的接触性皮炎、肠胃疼痛、反胃、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的制备方法,包括:
(一)将大米/糯米清洗,并浸泡,滤干;
优选的,所述大米/糯米的浸泡时间约为3-15h,但不限于此。
(二)按比例添加姜黄粉,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20):(80-99);
姜黄经济价值效益高,开发潜力大,其根茎是用来提取薯蓣皂素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国薯蓣属皂素含量最高的植物。其含淀粉、纤维素含量高,姜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二去甲氧基姜黄素3个组分,合称为姜黄素类化合物,挥发油、无机元素、色素、脂肪、糖类、脂肪酸等。据研究表明姜黄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保肝、降血脂、抗癌等作用;具有明显的祛痰、止咳以及预防哮喘发作的作用和抗肿瘤、抗血栓、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
优选的,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15):(85-99)。
更佳的,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10):(90-99)。
本发明在姜黄粉中加入适量的大米/糯米,利用黑根霉发酵姜黄,改善姜黄的味道,美味健康。
(三)将混合物进行高压灭菌或蒸煮;
优选的,所述高压灭菌的灭菌压力为0.05-0.2MPa、灭菌时间为20-60min;所述蒸煮的时间为1-2h。
更佳的,所述高压灭菌的灭菌压力为0.05-0.1MPa、灭菌时间为30-50min;所述蒸煮的时间为1.5-2h。
(四)将高压灭菌或蒸煮后的混合物冷却;
混合物冷却后的温度为25-35℃,进一步优选为25-30℃。
(五)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接种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所述黑根霉于2018年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该保藏中心的地址为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
其中,所述黑根霉的接种量为0.5-5.0%。本发明通过黑根霉发酵姜黄,降血脂效果明显,可以作为高血脂的有效治疗手段,避免肝部功能损伤、冠心病、血管粥样硬化、脑血栓和脑栓塞等疾病。同时,去除姜黄的接触性皮炎、肠胃疼痛、反胃、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
根据根霉接种量的大小,可直接影响到发酵代谢物的多少:当接种量<0.5%时,发酵速度较慢,代谢不够彻底,从而真菌多糖和真菌蛋白的含量偏低;当接种量>5%时,发酵速度过快,从而导致单糖含量太高的缺点。
(六)将接种后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并置于容器内进行发酵;
优选的,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33℃,时间为8-15天。
更佳的,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8-33℃,时间为5-10天。
(七)将发酵后的混合物烘干;
(八)将烘干后的混合物粉碎;
(九)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按要求进行包装,得到成品。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其由大米/糯米、姜黄粉接种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制得,所述黑根霉于2018年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
本发明所得的姜黄成品富含真菌多糖、真菌蛋白和姜黄素,所述真菌多糖的含量≥50g/Kg,真菌蛋白的含量≥80g/Kg,姜黄素的含量≥10g/Kg。
下面对真菌多糖、真菌蛋白和姜黄素进行详细阐述:
一、真菌多糖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物(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即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对异源的、同源的甚至遗传性的肿瘤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对糖尿病、哮喘和疲劳起到明显的治疗改善作用,并具有抗病毒抗感染的作用。
二、真菌蛋白,是一种特殊蛋白,真菌蛋白搭配真菌多糖,起到减肥、抗疲劳、降血糖等食疗效果。
三、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一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素搭配真菌多糖,增强降血脂食疗效果。
优选的,所述姜黄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20):(80-99)。本发明在姜黄中加入适量的大米/糯米,利用黑根霉发酵姜黄,提高姜黄的风味,美味健康。
优选的,所述黑根霉的接种量为0.5-5.0%。本发明通过黑根霉发酵姜黄,降血脂效果明显,可以作为高血脂的有效治疗手段,避免肝部功能损伤、冠心病、血管粥样硬化、脑血栓和脑栓塞等疾病。同时,去除姜黄的接触性皮炎、肠胃疼痛、反胃、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大米/糯米清洗,并浸泡,滤干;
按比例添加姜黄粉,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20:80;
将混合物进行高压灭菌,高压灭菌的灭菌压力为0.05MPa、灭菌时间为20min;
将高压灭菌后的混合物冷却至25℃;
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接种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所述黑根霉于2018年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所述黑根霉的接种量为0.5%;
将接种后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并置于容器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5℃,时间为10天;
将发酵后的混合物烘干;
将烘干后的混合物粉碎;
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按要求进行包装,得到成品。
实施例2
将大米/糯米清洗,并浸泡,滤干;
按比例添加姜黄粉,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5:85;
将混合物进行高压灭菌,高压灭菌的灭菌压力为0.1MPa、灭菌时间为40min;
将高压灭菌后的混合物冷却至30℃;
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接种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所述黑根霉于2018年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所述黑根霉的接种量为1%;
将接种后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并置于容器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30℃,时间为8天;
将发酵后的混合物烘干;
将烘干后的混合物粉碎;
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按要求进行包装,得到成品。
实施例3
将大米/糯米清洗,并浸泡,滤干;
按比例添加姜黄粉,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0:90;
将混合物进行高压灭菌,高压灭菌的灭菌压力为0.08MPa、灭菌时间为50min;
将高压灭菌后的混合物冷却至32℃;
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接种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所述黑根霉于2018年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所述黑根霉的接种量为3%;
将接种后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并置于容器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30℃,时间为7天;
将发酵后的混合物烘干;
将烘干后的混合物粉碎;
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按要求进行包装,得到成品。
实施例4
将大米/糯米清洗,并浸泡,滤干;
按比例添加姜黄粉,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5:95;
将混合物进行蒸煮,所述蒸煮的时间为1h;
将高压灭菌或蒸煮后的混合物冷却至35℃;
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接种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所述黑根霉于2018年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所述黑根霉的接种量为5.0%;
将接种后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并置于容器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33℃,时间为5天;
将发酵后的混合物烘干;
将烘干后的混合物粉碎;
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按要求进行包装,得到成品。
本发明采用内服方式,一天2次,每次50g,泡水服用,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0-90天。
对本发明实施例1-4进行动物实验,具体如下:
(一)实验准备:
1、样品来源:实施例1-4所得的姜黄粉;
2、实验动物:ICR小鼠,体重20-25g,购自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3、动物模型构建:给小鼠饲喂高脂含量的饲料,使其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达到2.80mol/L,甘油三脂TG含量达到1.50mol/L(正常小鼠的TC为2.3mol/L,TG为1.1mol/L),构建高血症小鼠模型。
(二)实验方法:
1、实验分组:ICR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5组,每组20只动物,分别为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周期30天。
实验组分别给予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姜黄粉作为日常饲料,小鼠自由采食和饮水。空白对照组喂食普通的小鼠饲料。
2、测试实验小鼠的血脂水平,以及观察其服用本发明姜黄是否产生副作用,实验结果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
由上表一可知,实验1-4组可以明显降低甘油三酯TG(mol/L)和总胆固醇TC(mol/L),降血脂效果明显。
表二
组别 有无皮炎 有无呕吐 有无腹泻
空白对照组 表皮无炎症 无呕吐 无腹泻
实验1组 表皮无炎症 无呕吐 无腹泻
实验2组 表皮无炎症 无呕吐 无腹泻
实验3组 表皮无炎症 无呕吐 无腹泻
实验4组 表皮无炎症 无呕吐 无腹泻
由上表二可知,本发明有效去除姜黄的接触性皮炎、肠胃疼痛、反胃、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效果,并去除姜黄的接触性皮炎、肠胃疼痛、反胃、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大米/糯米清洗,并浸泡,滤干;
按比例添加姜黄粉,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20):(80-99);
将混合物进行高压灭菌或蒸煮;
将高压灭菌或蒸煮后的混合物冷却;
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接种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所述黑根霉于2018年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
将接种后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并置于容器内进行发酵;
将发酵后的混合物烘干;
将烘干后的混合物粉碎;
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按要求进行包装,得到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根霉的接种量为0.5-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33℃,时间为5-10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灭菌的灭菌压力为0.05-0.2MPa、灭菌时间为20-60min;
所述蒸煮的时间为1-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冷却后的温度为25-35℃。
6.一种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其特征在于,其由大米/糯米、姜黄粉接种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RH1001)制得,所述黑根霉于2018年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2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粉与大米/糯米的添加比例为(1-20):(80-99)。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根霉的接种量为0.5-5.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含有真菌多糖、真菌蛋白和姜黄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多糖的含量≥50g/Kg,真菌蛋白的含量≥80g/Kg,姜黄素的含量≥10g/Kg。
CN201811322494.XA 2018-11-08 2018-11-08 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432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2494.XA CN109432350B (zh) 2018-11-08 2018-11-08 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2494.XA CN109432350B (zh) 2018-11-08 2018-11-08 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2350A true CN109432350A (zh) 2019-03-08
CN109432350B CN109432350B (zh) 2021-08-17

Family

ID=65551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2494.XA Active CN109432350B (zh) 2018-11-08 2018-11-08 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323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3820A (zh) * 2019-12-31 2020-04-28 佛山市真红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蓝莓黑根霉菌丝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04613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广东省真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真菌共生发酵抗寒症生姜粉的制备方法及真菌共生发酵抗寒症生姜粉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婕等: "红曲霉液体培养法制备姜黄素的工艺优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3820A (zh) * 2019-12-31 2020-04-28 佛山市真红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蓝莓黑根霉菌丝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73820B (zh) * 2019-12-31 2022-08-09 广东省真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蓝莓黑根霉菌丝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04613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广东省真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真菌共生发酵抗寒症生姜粉的制备方法及真菌共生发酵抗寒症生姜粉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2350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1799A (zh) 一种竹笋辣椒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4371B (zh) 一种降血糖黄精葡萄保健酒及其生产工艺
CN109432350A (zh) 黑根霉发酵降血脂姜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321B (zh) 一种溶栓活性多糖合剂的制作工艺
CN106473070A (zh) 一种柠檬味去火南瓜子及其加工方法
CN105211807A (zh) 一种保健酱腌菜的制作方法
CN102940650B (zh) 用于解酒的蜂胶乙醇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在生产肠溶片中的应用
CN102028117B (zh) 一种制备香鸭的饲喂中草药添加剂
CN104643201A (zh) 解酒饮料
CN104099232B (zh) 一种防治老年斑保健醋的制备方法
CN106072132A (zh) 一种大枣食品
KR20130030030A (ko) 목이버섯 장아찌의 제조방법
CN1857704A (zh) 一种黑根高丽参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88566B (zh) 降胆固醇和/或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89290A (zh) 一种玫瑰花香石榴脆性饼干
CN110179929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及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1867B (zh) 一种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鹰嘴豆保健营养粉
CN110368455A (zh) 一种药酒配制方法
CN109588551A (zh) 一种治疗代谢病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29314A1 (zh) 一种田七红曲醋的酿造方法
CN104789401A (zh) 一种西洋参红葡萄酒的制备方法
CN104055184B (zh) 一种中华被毛孢降血脂型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89735A (zh) 一种生物活性参灵黑蒜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60582A (zh) 一种辅助降血脂的海带红曲固体饮品制备方法
CN102827731A (zh) 保健酒的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000 room 701, building 2, Kehui life technology industry center, No. 2 Kefa Road, Lecong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enho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44 First Floor, Block 2 E, Zhongjin Road, Xinlian Village,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ZHENHONG BIOLOGICAL PRODUC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