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6477B - 内容发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容发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6477B
CN109426477B CN201810918751.XA CN201810918751A CN109426477B CN 109426477 B CN109426477 B CN 109426477B CN 201810918751 A CN201810918751 A CN 201810918751A CN 109426477 B CN109426477 B CN 109426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display
substitute
reques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87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6477A (zh
Inventor
粂米幸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26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6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6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6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4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of access to content, e.g. by cac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2Monitoring with visual or acoustical indication 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machine
    • G06F11/324Display of status information
    • G06F11/327Alarm or error message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06F3/1462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age stored in the host and the images displayed on the remote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27/00Combined visual and audible advertising or displaying, e.g. for public addr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接收内容时也能够维持所显示的内容的品质的内容显示装置等。在包括发布内容的服务器装置、能够显示所述内容的显示装置、和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并控制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的所述内容的显示控制装置的内容发布系统中,在所述显示控制装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内容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替代内容。

Description

内容发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容发布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所谓的数字标牌作为内容显示装置正在普及,其中显示装置配置在车站内或者购物中心之类的人很多的地方,并且在那里显示广告等的内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数字标牌中,通常通过在设置显示装置之后从管理该显示装置的服务器接收内容的发布,来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该发布的内容。
此外,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以使在数字标牌装置上适当地显示内容。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图像显示装置包括经由网络获取Web内容数据的网络I/F,以及构成为能与用于存储Web内容数据的外部存储器连接并且从连接的外部存储器获取Web内容数据的外部存储器I/F。进一步地,由于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选择经由网络I/F获取的Web内容数据和经由外部存储器I/F获取的Web内容数据中的一者的Web内容选择部、解释并绘制Web内容选择部所选择的Web内容数据的Web浏览器、以及为显示Web浏览器所绘制的绘制数据的显示部的显示面板,因此即使在发生网络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图像显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350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数字标牌中使用的内容发布系统中,当显示装置显示内容的同时接收内容的发布时,显示装置应处理的作业变多,会引起内容显示的紊乱或停止等显示上的不良情况。
特别是,一般来说当同时进行数据量大的动态图像内容文件的读取和写入时,则有可能引起内容显示的紊乱或停止等显示上的不良情况。这样,当产生不能维护作为数字标牌的品质的不良情况时,数字标牌的可靠性受到损害。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接收内容时也能够维护所显示的内容的品质的内容显示装置等。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内容发布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包括发布内容的服务器装置、能够显示所述内容的显示装置、和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并控制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的所述内容的显示控制装置的内容发布系统中,
所述服务器装置包括:
显示请求发送单元,其在将所述内容发布至所述显示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向所述显示装置发送显示请求;及
内容发布单元,其在发送了所述显示请求后,将所述内容发布至所述显示控制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替代内容存储单元,其存储代替所述内容显示的替代内容;及
替代内容显示单元,其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了所述显示请求的情况下,显示所述替代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发布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包括发布内容的服务器装置、能够显示所述内容的显示装置、和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并控制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的所述内容的显示控制装置的内容发布系统中,
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显示请求发送单元,其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所述内容的情况下,向所述显示装置发送显示请求;及
内容接收单元,其在发送了所述显示请求后,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所述内容,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替代内容存储单元,其存储代替所述内容显示的替代内容;及
替代内容显示单元,其在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接收了所述显示请求的情况下,显示所述替代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发布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包括发布第一内容的服务器装置、和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并控制所述第一内容的显示控制装置的内容发布系统中,
所述显示装置能够显示预先存储的第二内容,
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向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发布所述第一内容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第二内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包括发布内容的服务器装置、能够显示所述内容的显示装置、和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并控制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的所述内容的显示控制装置的内容发布系统中,在显示控制装置从服务器装置接收内容的情况下,显示装置显示替代内容。因此,即使在显示控制装置不能通过接收内容对显示装置适当的显示并控制的情况下,通过显示替代内容,显示装置也能够维持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内容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标牌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基本概念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装置、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序列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装置的主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装置的主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的主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主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装置、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序列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装置的主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的主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的主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主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主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装置、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序列图。
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装置、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序列图。
图19是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装置、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包含本发明中的内容显示装置的内容显示系统的一个示例,对标牌系统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1.1整体结构]
首先,基于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标牌系统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标牌系统1中,控制装置20和显示装置30经由网络NW连接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
在图1中,图示了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将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控制装置20和显示装置30连接至同一个网络上,但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结构。例如,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控制装置20和显示装置30也可以经由因特网等外部网络来连接。此外,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能够通信的装置(例如,RS-232C等的串行接口)代替LAN来连接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控制装置20和显示装置30。
管理服务器装置10是管理并发布要发布给控制装置20及显示装置30的内容的内容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10也可以由希望发布内容的人使用,例如标牌系统的管理者或广告商等。
控制装置20是将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的内容作为视频信号并输出到显示装置30的装置。此外,显示装置30是进行内容的输出的装置。控制装置20及显示装置30在网络1上可连接1台或多台。
[1.2本实施方式的概念说明]
首先,基于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图2表示操作主机用的标牌软件的管理服务器E100、操作客户端用的标牌软件的PC/控制器E110和显示器E120连接的状态。此处,管理服务器E100也可以称为标牌管理系统,包括PC/控制器E110和显示器E120的系统也可以被称为显示系统。
管理服务器E100是管理由显示系统显示的内容,并进行发布的装置。此外,PC/控制器E110是基于从管理服务器E100发布的内容,输出视频信号的装置。PC/控制器E110可以将个人计算机(PC)用作控制装置,也可以将专用于显示功能的控制器用作控制装置。
此外,PC/控制器E110和显示器E120通过例如HDMI(注册商标)(High-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复合机(composite),显示端口,USB等方式来连接。
显示器E120包括输入输出控制部E122、显示部E124、声音输出部E126和简易再现部E128,简易再现部E128还包括存储器E130。此外,从PC/控制器E110输出的内容(视频内容)和从简易再现部E128输出的内容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E122。
此处,从PC/控制器E110输出的内容(第一内容)是显示部E124、声音输出部E126中通常输出的内容。一般来说,与日程表数据相关联。例如,与关于输出的时刻、次数等的时间的时间信息、显示框等相关的节目信息相关联。然后,根据时间表显示内容。
另一方面,从简易再现部E128输出的内容(第二内容)是未与上述的日程表数据相关联的内容。即,不管存储于日程表数据中的内容如何,均是能够输出的内容。在本说明书中,有时被记载为替代内容。
简易再现部E128是输出存储于存储器E130中的内容的功能部。此外,简易再现部E128通过LAN与输入输出控制部E122连接,且能够经由输入输出控制部E122通过LAN与外部的设备连接。由此,简易再现部E128可以接收来自外部的设备的控制信息等信息,并可以将从外部的设备所发布的内容存储于存储器E130中。
简易再现部E128可以是内置于显示器E120的功能部,也可以具有通过扩展板等追加的功能。此外,也可以通过经由输入输出IF连接的再现装置或软件来实现。
输入输出控制部E122是进行如下控制的功能部:在从PC/控制器E110输入的内容和从简易再现部E128输入的内容之中,选择一个内容并输出。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内容将视频信号和声音信号分离,并将视频信号输出至显示部E124,将声音信号输出至声音输出部E126。另外,视频信号和声音信号也可以被直接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E122。
此外,输入输出控制部E122经由LAN接收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基于接收的控制信号,选择从PC/控制器E110输出的内容和从简易再现部E128输出的内容(替代内容)之中的任一者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结构,显示器E120可以选择从PC/控制器E110输出的内容和从简易再现部E128输出的内容之中的任一者的内容,并从显示部E124及声音输出部E126输出内容。
[1.3功能结构]
接着,对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控制装置20和显示装置3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1.3.1管理服务器装置]
基于图3对管理服务器装置10进行说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构成为包括控制部110、通信部120和存储部130。
控制部110是用于控制整个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功能部。控制部110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30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构成。
通信部120是用于与作为其他装置的控制装置20和显示装置30进行通信的功能部。例如,是能够通过有线LAN进行通信的功能部,或是能够通过无线LAN进行通信的功能部。作为通信方式,也可以是Ethernet(注册商标)或IEEE 802.11a/b/g/n。
存储部130是存储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功能部。存储部130例如由作为半导体存储器的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此处,在存储部130中确保以下区域:存储作为第一内容的内容的内容存储区域132,和存储作为第二内容的替代内容的替代内容存储区域134。此外,作为程序,存储内容发布程序136。
内容存储区域132存储有发布至控制装置20的广告等的内容。此外,内容中也可以包含与日程表数据及其他显示相关的显示信息。
替代内容存储区域134存储有发布至显示装置30的广告等的内容。此外,替代内容中也可以包含与日程表数据及其他显示相关的显示信息。
此处,内容是指通过显示装置30能够显示、输出的数据,例如包括动态图像、静止图像、文本、声音等。作为动态图像,不仅包括由mpg文件、wmv文件、avi文件、flash文件等表示的内容,还包括由HTML5表示的动态内容。作为静止图像,不仅包括jpg、gif、PNG这样的静止图像文件,还包括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可移植文档格式)和HTML文件这样的内容。进一步地,包括由文本(字母、符号、数字等)表示的字符串(文本文件)和基于声音(例如,mp3、wav文件等)文件的输出。
此外,日程表数据是指定在显示装置30上显示上述内容的日期、时间、星期几等的数据。此外,显示信息是指与基于内容而构成的节目相关的显示信息,例如包括显示内容的时间(例如,使每一条内容显示X秒等的指定)、与显示布局相关的信息。
内容发布程序136通过控制部110读取并执行来实现内容发布功能。
[1.3.2控制装置]
基于图4对控制装置20进行说明。控制装置20构成为包括控制部210、通信部220、视频输出部230和存储部240。
控制部210是用于控制整个控制装置20的功能部。控制部210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于存储部240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构成。
通信部220是用于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部。例如,是能够通过有线LAN进行通信的功能部,或是能够通过无线LAN进行通信的功能部。作为通信方式,也可以是Ethernet(注册商标)或IEEE802.11a/b/g/n。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部220用于内容的发布、针对控制装置20或显示装置30的控制信号的发送以及响应信号的接收。
视频输出部230是读取存储于后述的内容存储区域242的内容并输出到显示装置30的功能部。另外,显示装置30通过例如HDMI、复合机、显示端口、USB TypeC等任意方法连接。此外,在通过复合机连接的情况下,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也可以分开连接。
存储部240是存储控制装置20的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功能部。存储部240例如由作为半导体存储器的SSD、HDD(Hard Disk Drive)等构成。
此处,在存储部240中,确保存储内容的内容存储区域242的区域。此外,存储有内容输出程序244。
内容存储区域242存储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布的广告等内容(第一内容)。内容输出程序244通过控制部210读取并执行来实现内容输出处理。
[1.3.3显示装置]
基于图5对显示装置30进行说明。显示装置30构成为包括控制部310、通信部320、显示部330、声音输出部340、视频输入部350、输入切换部360、简易再现部370和存储部380。
控制部310是用于控制整个显示装置30的功能部,例如由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等构成。
通信部320是用于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部。例如,是能够通过有线LAN进行通信的功能部,或是能够通过无线LAN进行通信的功能部。作为通信方式,也可以是Ethernet(注册商标)或IEEE802.11a/b/g/n。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部320用于内容的接收、控制信号的接收以及响应信号的发送。
显示部330是用于显示内容的功能部。例如,由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有机EL(OLED)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投影仪等的照射装置等构成。
声音输出部340是用于输出包含在内容中的声音的功能部。例如,由扬声器等构成。
视频输入部350是用于将从外部的设备等输出的内容输入到显示装置30的功能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的内容。另外,显示装置30通过HDMI、复合连接、显示端口、USBtypeC等任意方法连接。
输入切换部360是切换并输出所输入的内容的功能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从视频输入部350输出的内容,且输入从后述的简易再现部370输出的内容。然后,切换到其中一个内容并输出。此处,从内容中提取视频信号和声音信号,作为视频信号输出到显示部330,作为声音信号输出到声音输出部340。
简易再现部370是读取存储于后述的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的替代内容,并将所读取的替代内容输出到输入切换部360的功能部。
简易再现部370可以是显示装置30预先具有的简易的再现功能,也可以具有之后扩展的再现功能。在之后扩展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安装专用的扩展板,或者通过连接到HDMI或USB的简易再现装置来实现。作为简易再现装置,可以在安装有Android,iOS,WindowsEmbedded和TRON等OS上安装再现功能,也可以纳入专用的再现功能的应用。
该简易再现功能例如能够通过连接存储了内容的USB存储器或SD卡,来显示所存储的内容。
此处,简易再现是指与内容的通常再现相比,再现中的动作、功能受到限制。例如,与通常的内容再现相比,是指能够再现容量小的内容或比特率低的内容的功能。此外,与通常相比,存在可再现格式也受到限制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简易再现,但伴随着将来的技术革新、成本的降低,也可以提供与通常的再现功能(即,与通常的内容相同的文件大小、比特率的内容)等同的功能,这是不言而喻的。
存储部380是存储显示装置30的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功能部。存储部38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SSD)、HDD(HardDisk Drive)等构成。
此处,在存储部380中,确保存储替代内容的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的区域。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存储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布的替代内容(第二内容)。
[1.4处理流程]
接着,使用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序列图和动作流程图仅是一个示例,在不影响操作的范围内,处理的顺序等也可以颠倒,这是不言而喻的。
[1.4.1整体流程]
图6是说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控制装置20和显示装置30的整体流程的序列图。首先,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将显示切换请求发送到显示装置30(S1002)。显示切换是指:执行控制以切换是从控制装置20向显示装置30输出通常的内容,还是通过显示装置30的简易再现功能而从显示装置30输出替代内容。
显示切换请求是指通过切换所输入的内容,显示从切换目的地的装置等输出的内容。例如,执行用于切换内容的指令、将包含显示切换请求的IP包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到显示装置30。除了这些方法以外,只要能将请求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到显示装置30,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接着,显示装置30在接收了显示切换请求之后,将显示切换响应发送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S1004)。例如,在S1002中适当地成功接收了显示切换请求的情况下,进行接收成功的响应。
另外,作为显示切换响应,可以针对所执行的指令返回返回值,也可以将包含了规定数据的IP(Internet Protocol)包从显示装置30发送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除了这些方法以外,只要能够发送从显示装置30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做出的针对请求的响应,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通过接收显示切换响应,管理服务器装置10能够检测出正常进行了显示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正常地进行切换,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内容在显示装置30上输出(S1006)。将显示装置30输出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内容的状态,即从控制装置20接收并显示第一内容的状态称为内容输出模式。
另外,在没有从控制装置20输入内容等不能进行显示切换的情况下,可以将表达不能进行显示切换的返回值或数据从显示装置30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或者也可以不发送显示切换响应。管理服务器装置10根据未能接收到正常的显示切换响应,而能检测出未正常进行显示切换。
管理服务器装置10在通过接收显示切换响应而判断为正常地进行了显示切换,并从控制装置20输出了内容的情况下,向显示装置30进行替代内容的发布(S1008)。替代内容的发布是通过经由网络将存储于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替代内容存储区域134中的替代内容发送至显示装置30来进行的。
此外,显示装置30在替代内容的接收完成了的情况下,将替代内容接收完成通知发送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S1010)。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的“内容的接收完成”是指各装置成为可以正常使用内容(替代内容)的状态。具体而言,作为判断各装置(此处为显示装置30)完成了替代内容的接收的时刻,考虑了以下情况。
·在显示装置30的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中存储了正当的替代内容的时刻
·成功确认了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到的内容的正当性的时刻
·在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布了被压缩的内容的情况下,正常地将内容成功解压缩的时刻
判断这些内容的接收完成了的时刻不限于只用在显示装置30中,在控制装置20中也以同样的时刻判断。
此外,说明了替代内容接收完成通知是在正常地成功接收了替代内容的情况下发送,但在其未能正常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发送包含表示该意思的信息的信号。
管理服务器装置10在接收了替代内容接收完成通知的情况下,根据正常地进行了替代内容的发布,而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发送到显示装置30(S1012)。此外,向控制装置20发送内容输出停止请求(S1014)。
关于这些信号、通知、请求等,只要能够进行指令的执行、包含了规定数据的IP(Internet Protocol)包的发送,并且能够发送其他请求的话,则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当接收了内容输出停止请求时,控制装置20停止存储于内容存储区域242的内容的读取,并停止输出(S1016)。此外,当显示装置30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S1012)时,简易再生部370将替代内容输出到输入切换部360。输入切换部360基于从简易再生部370输出的替代内容,将视频信号输出到显示部330,将声音信号输出到声音输出部340(S1018)。将显示装置30输出从简易再现部370输出的内容的状态,即输出替代内容的状态称为简易再现模式。
接着,管理服务器装置10向控制装置20进行内容的发布(S1020)。内容的发布是通过经由网络将存储于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内容存储区域132中的内容发送到控制装置20来进行的。
此外,控制装置20在内容的接收完成了的情况下,将内容接收完成通知发送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S1022)。
在控制装置20中正常地进行了内容的发布(完成了内容的发布)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装置10将当前再现中的简易再现(显示装置30中的替代内容输出)切换为控制装置20的内容再现(控制装置20中的内容输出)。
在这种情况下,向显示装置30发送显示切换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发送作为显示切换请求的简易再现停止请求(S1024)。
显示装置30通过接收简易再现停止请求,使简易再现部370输出存储于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中的替代内容的动作停止(S1026)。
接着,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将显示切换请求发送到显示装置30(S1028)。显示装置30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显示切换响应(S1030)。关于显示切换请求及显示切换响应,与S1002及S1004相同。
此外,向控制装置20发送内容输出请求(S1032)。根据该请求,控制装置20开始存储于内容存储区域242的内容的读取,并开始所读取的内容的输出。显示装置30显示存储于控制装置20中的内容(S1034)。
另外,在上述序列中,为了设为简易再现模式,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了简易再现停止请求(S1024)和显示切换请求(S1028)这两个请求,但也可以通过将该两个请求归纳成一个请求以设为简易再现模式。
[1.4.2内容发布处理]
接着,参照图7及图8,对作为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主处理的内容发布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管理服务器装置10中的内容发布处理是通过控制部110从存储部130读取并执行内容发布程序136而实现的处理。
首先,进行内容和替代内容的存储(步骤S102)。具体而言,例如通过标牌系统的管理者将从广告商等收稿的内容存储于内容存储区域132,将预先准备的替代内容存储于替代内容存储区域134中来进行。
接着,判断在步骤S102中存储的内容及替代内容中是否存在未发布给控制装置20的内容(未发布内容)(步骤S104)。在存在未发布内容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管理服务器装置10进行内容的发布处理。
为了进行内容的发布处理,首先管理服务器装置10将显示切换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步骤S106)。接着,判断是否从显示装置30接收了显示切换响应(步骤S108)。此处,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接收到显示切换响应并超时的情况下,或虽然成功接收到显示切换响应但检测到未能正常地进行显示切换的情况下,也可以中止内容的发布,在经过规定的时间后,再次进行内容的发布处理。
在从显示装置30接收了显示切换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108:是),由于显示装置30处于进行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内容的显示的状态,因此管理服务器装置10将替代内容发布至显示装置30(步骤S110)。
接着,判断是否从显示装置30接收了替代内容接收完成通知(步骤S112)。在接收了替代内容接收完成通知的情况下,通过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发送给显示装置30,而将所发布的替代内容显示于显示装置30(步骤S112:是→步骤S114)。另外,根据发布的内容的数据量、使用线路速度、传送效率等来计算接收时间,在超过该接收时间也不能接收到替代内容接收完成通知时等、管理服务器装置10检测出不能正常进行发布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替代内容的重新发布。
在显示装置30成为显示替代内容的状态之后,接着管理服务器装置10进行对控制装置20的内容发布。首先,发送内容输出停止请求(步骤S116),停止由控制装置20的内容的读取及输出。通过该处理,控制装置20不再执行内容的接收所不需要的处理,从而能够高效地发布内容。另外,如果存在内容输出的停止或内容输出的重新开始需要长时间等的情况,则也可以不进行内容输出停止请求。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设备20在进行内容的输出的同时进行内容的接收。
接着,向控制装置20发布内容(步骤S118)。进一步地,判断是否接收了内容接收完成通知(步骤S120)。具体而言,执行与步骤S110及S112相同的处理即可。
当完成了对控制装置20的内容的发布,将简易再现停止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图8,步骤S122),进一步地,将显示切换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步骤S124)。当从显示装置30接收了显示切换响应时,将内容输出开始请求发送到控制装置20(步骤S126:是→步骤S128)。通过这些处理,切换为内容输出模式。
接着,判断是否进行了结束操作(步骤S130)。作为结束操作,可以是将电源关闭(OFF)的操作,也可以是结束程序的操作。在存在这样的操作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步骤S130:是)。在尚未进行结束操作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02(步骤S130:否→步骤S102)。
[1.4.3控制装置主处理]
接着,参照图9对控制装置20的主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控制装置的主处理是通过控制部210从存储部240读取并执行内容输出程序244而实现的处理。
首先,判断是否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了内容输出停止请求(步骤S202)。当接收了内容输出停止请求时(步骤S202:是),停止内容的输出(步骤S204)。
接着,判断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是否有内容的发布(步骤S206)。如果有内容的发布,则接收发布的内容并将其存储于内容存储区域242(步骤S206:是→步骤S208)。
当完成了内容的接收及存储时,将内容接收完成通知发送至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210)。
接着,判断是否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了内容输出开始请求(步骤S212)。当接收了内容输出开始请求时(步骤S212:是),开始内容的输出(步骤S214)。
接着,判断是否进行了结束操作(步骤S216)。作为结束操作,可以是将电源关闭(OFF)的操作,也可以是结束程序的操作。在存在这样的操作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步骤S216:是)。在尚未进行结束操作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202(步骤S216:否→步骤S202)。
[1.4.4显示装置主处理]
接着,参照图10对显示装置30的主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显示装置的主处理是通过控制部310控制显示装置30的各功能部并执行而实现的处理。
首先,将输出的视频、声音切换为从控制装置20输入的内容(步骤S302)。即,控制输入切换部360,将从内容提取出的视频信号输出至显示部330,声音信号输出至声音输出部340。
接着,判断是否接收了简易再现停止请求(步骤S304)。当接收了简易再现停止请求时(步骤S304:是),停止由简易再现部370的替代内容的输出(步骤S306)。
接着,判断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是否有替代内容的发布(步骤S308)。如果有替代内容的发布,则接收所发布的替代内容并将其存储于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步骤S308:是→步骤S310)。当完成了替代内容的接收及存储时,将替代内容接收完成通知发送至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312)。
接着,判断是否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步骤S314)。在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的情况下,开始通过简易再现部的内容的输出(步骤S314:是→步骤S316)。即,简易再现部370读取存储于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中的替代内容并将其输出。
此外,输入切换部350基于从简易再生部370输出的内容,以将视频信号输出到显示部330,将声音信号输出到声音输出部340的方式来切换输入(步骤S318)。
接着,判断是否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了显示切换请求(步骤S320)。在接收了显示切换请求的情况下,输入切换部360切换输入以使从控制装置输出并输入至视频输入部350的内容输出。(步骤S322)。
接着,判断是否进行了结束操作(步骤S214)。作为结束操作,可以是将电源关闭(OFF)的操作,也可以是结束程序的操作。在存在这样的操作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步骤S214:是)。在尚未进行结束操作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202(步骤S214:否→步骤S202)。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控制装置20从作为内容管理服务器的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第一内容而更新内容的期间,显示装置30通过简易再现部370显示作为第二内容的替代内容。由此,能够避免基于内容的视频的显示产生紊乱等不良情况。
[2.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1至图1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但内容的发布方法不同。即,第一实施方式是将内容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到控制装置20或显示装置30的PUSH发布,但第二实施方式是从控制装置20或显示装置30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请求内容的发布的PULL发布。
本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序列图被图11的序列图取代,图7及图8的处理被图12取代,图9的处理被图13及图14取代,图10的处理被图15及图16的处理取代的实施方式。此处,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控制装置20、显示装置30的功能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2.1处理流程]
[2.1.1整体序列图]
图11是说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控制装置20和显示装置30的整体流程的序列图。首先,设置内容输出模式,显示装置30输出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内容(S2002)。
在更新存储于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中的替代内容的情况下,显示装置30切换为简易再现禁止模式(S2004)。简易再现禁止模式是指即使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也保持进行来自控制装置20的内容的输出的内容输出模式的状态而不进行简易再现的模式。
接着,显示装置30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连接请求(S2006),并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连接响应(S2008)。通过接收连接响应,显示装置30能够检测出作为替代内容的发送源的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连接目的地是正确的。
接着,显示装置30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替代内容发布请求(S2010),并接收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布的替代内容(S2012)。当完成替代内容的接收时,显示装置30将替代内容接收完成通知发送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S2014)。根据以上,由于显示装置30能够更新替代内容,因此当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时,切换为简易再现可能模式以使输入切换部360输出从简易再现部370输出的内容(S2016)。
接着,控制装置20更新存储于内容存储区域242中的内容。此时,控制装置20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以使显示装置30不输出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内容(S2018)。此外,控制装置20接收从显示装置30发送的简易再现显示响应(S2020)。
由此变为简易再现模式,显示装置30处于输出存储于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的替代内容的状态(S2022)。此外,控制装置20通过从显示装置30接收简易再现显示响应,由于能够检测出处于简易再现模式,因此停止内容的输出(S2024)。
控制装置20向显示装置30发送显示切换禁止请求,以使在内容更新中不通过显示切换请求进入内容输出模式(S2026)。由此,显示装置30切换为显示切换禁止模式(S2028)。
接着,控制装置20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连接请求(S2030),并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连接响应(S2032)。通过接收连接响应,控制装置20能够检测出作为内容的发送源的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连接目的地是正确的。
接着,控制装置20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内容发布请求(S2034),并接收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布的内容(S2036)。当完成内容的接收时,控制装置20将内容接收完成通知发送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S2038)。根据以上,控制装置20能够更新内容。此处,为了允许通过显示切换请求进入内容输出模式,将显示切换禁止解除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S2040)。由此,显示装置30切换为显示切换可能模式(S2042)。
接着,切换为内容输出模式。首先,控制装置20将简易再现停止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S2044),使简易再现部370的功能停止(S2046)。控制装置20接收从显示装置30发送的简易再现停止响应(S2048)。进一步地,控制装置20向显示装置30发送显示切换请求(S2050),并接收从显示装置30发送的显示切换响应(S2052)。根据以上处理,切断为内容输出模式(S2054)。
[2.1.2管理服务器装置主处理]
参照图12对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主处理进行说明。首先,进行内容和替代内容的存储,将内容存储于内容存储区域132,将替代内容存储于替代内容存储区域134(步骤S402)。
接着,判断是否从显示装置30接收了连接请求(步骤S404)。当接收到连接请求时,将连接响应发送至显示装置30(步骤S404:是→步骤S406)。此外,判断是否从显示装置30接收了替代内容发布请求(步骤S408),在接收了替代内容发布请求的情况下将替代内容发布给显示装置30(步骤S408:是→步骤S410)。
接着,判断是否从控制装置20接收了连接请求(步骤S412)。当接收到连接请求时,将连接响应发送至控制装置20(步骤S412:是步骤S414)。此外,判断是否从控制装置20接收了内容发布请求(步骤S416),在接收了内容发布请求的情况下将内容发布给控制装置20(步骤S416:是→步骤S418)。
接着,判断是否进行了结束操作(步骤S420)。在存在结束操作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步骤S420:是)。在尚未进行结束操作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404(步骤S420:否→步骤S404)。
[2.1.3控制装置主处理]
参照图13及图14对控制装置20的主处理进行说明。首先,进行内容输出(步骤S502)。即,控制装置20从内容存储区域242读取内容并输出。
接着,判断是否更新内容(步骤S504)。例如,在以在每天早上3点更新等方式定期更新内容的情况下,判断是否为规定的时间即可。此外,例如,也可以基于使用者的指示的有无来进行判断,也可以组合这些情况。
在更新了内容的情况下,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步骤S506)。接着,判断是否从显示装置30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响应(步骤S508)。
在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响应的情况下,判断显示装置30是否处于简易再现禁止模式(步骤S508:是→步骤S510)。另外,是否处于简易再现禁止模式的判断可以通过向显示装置30发送询问是否处于简易再现禁止模式的信号,并根据该响应来判断,也可以根据在步骤S508中接收的简易再现显示响应来判断。例如,向控制装置20发送包含了表示显示装置30是否处于简易再现禁止模式的标志的简易再现显示响应,控制装置20根据标志判断是否处于简易再现禁止模式即可。
在显示装置30未处于简易再现禁止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接收简易再现显示请求的响应,能够检测出显示装置30处于简易再现模式。接着,控制装置20停止内容的输出(步骤S512),并将显示切换禁止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步骤S514)。
接着,将连接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516)。判断是否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了连接响应(步骤S518),在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了连接响应的情况下,将内容发布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装置(步骤S518:是→步骤S520)。
接着,接收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布的内容,并将其存储于内容存储区域242(步骤S522)。当完成内容的接收时,将内容发布完成通知发送至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524)。通过以上,完成存储于控制装置20的内容存储区域242中的内容的更新。
通过完成内容的更新,由于向显示装置30通知了能够接收来自控制装置20的内容,因此向显示装置30发送显示切换禁止解除请求(步骤S526)。
接着,设置内容输出模式。首先,将简易显示停止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并使替代内容的输出停止(步骤S528)。针对简易显示停止请求,判断显示装置30上是否接收到简易显示停止响应(步骤S530),在接收到简易显示停止响应的情况下,将显示切换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步骤S530:是→步骤S532)。接着,判断是否从显示装置30接收了显示切换响应(步骤S534)。通过接收显示切换响应(步骤S534:是),能够检测出显示装置30处于内容切换模式。
接着,判断是否进行了结束操作(步骤S536)。在存在结束操作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步骤S536:是)。在尚未进行结束操作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502(步骤S536:否→步骤S502)。
[2.1.4显示装置主处理]
参照图15及图16对显示装置30的主处理进行说明。首先,为了设为内容输出模式,控制输入切换部360。(步骤S602)。另外,在已经处于内容输出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输入切换部360的控制。
接着,判断是否更新替代内容(步骤S604)。是否更新替代内容的判断例如可以基于使用者的指示的有无来判断,在定期更新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是否处于规定的时间来判断。
接着,判断是否处于显示切换禁止模式(步骤S606)。在显示切换禁止模式的情况下,不能设置内容输出模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替代内容的更新而返回到步骤S604(步骤S606:否→步骤S604)。
在更新替代内容的情况下,为了设置内容输出模式,控制输入切换部360已将输出的内容切换为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内容(步骤S608)。另外,在已经处于内容输出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输入切换部360的控制。
接着,切换为简易再现禁止模式(步骤S610),并禁止进入简易再现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在显示装置30更新替代内容的期间能够防止控制装置20仅内容的更新。
接着,将连接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612)。判断是否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了连接响应(步骤S614),在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了连接响应的情况下,将替代内容发布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614:是→步骤S616)。
接着,接收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布的替代内容,并将其存储于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步骤S618)。当完成替代内容的接收时,将替代内容发布完成通知发送至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620)。通过以上,完成存储于显示装置30的替代内容存储区域382中的替代内容的更新。
通过完成替代内容的更新,为了能够进入简易再现模式而切换为简易再现可能模式(步骤S622)。
接着,判断是否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图16的步骤S624)。在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的情况下,接着,判断是否处于简易再现禁止模式(步骤S624:是→步骤S626)。在未处于简易再现禁止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26:否),通过简易再现部370开始内容的输出(步骤S628),为了设置简易再现模式而控制输入切换部360(步骤S630)。
接着,判断是否接收了简易再现停止请求(步骤S632)。在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的情况下,通过简易再现部370停止内容的输出(步骤S634)。
接着,判断是否接收了显示切换请求(步骤S636)。在接收了显示切换请求的情况下,接着,判断是否处于显示切换禁止模式(步骤S636:是→步骤S638)。在未处于显示切换禁止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38:否),为了设置内容输出模式而控制输入切换部360(步骤S640)。
接着,判断是否进行了结束操作(步骤S642)。在存在结束操作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步骤S642:是)。在尚未进行结束操作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604(步骤S642:否→步骤S604)。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根据控制装置20侧及显示装置30侧的请求,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内容、替代内容的情况下,接收的装置可以在避免显示内容的状态的同时接收内容。由此,即使是所谓的PULL型的内容发布系统,也能够接收内容、替代内容而不影响到内容的输出。
[3.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7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但内容的发布方法不同。第三实施方式是控制装置20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内容的发布,显示装置30从控制装置20接收内容的发布的实施方式。
首先,设为内容输出模式,显示装置30输出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内容(S3002)。
在更新存储于内容存储区域242中的内容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装置10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S3004),将内容输出停止请求发送至控制装置20(S3006)。由此,显示装置30通过输入切换部360将输入切换为替代内容,并开始该替代内容的输出(S3008)。此外,控制装置20停止内容的输出(S3010)。通过这些处理,成为简易再现模式。
接着,为了更新存储于控制装置20的内容存储区域242中的内容,管理服务器装置10将内容发布至控制装置20(S3012)。此外,控制装置20在内容的接收完成时,将内容接收完成通知发送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S3014)。
接着,为了设置内容输出模式,管理服务器装置10将简易再现停止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S3016),并使替代内容停止(S3018)。此外,管理服务器装置10将内容输出开始请求发送至控制装置20(S3020),进行控制以使从控制装置20输出内容。由此,成为内容输出模式(S3022)。
接着,控制装置20向显示装置30发布内容(S3024)。显示装置30在内容的接收完成了的情况下,将内容接收完成通知发送到控制装置20(S3026)。由此,更新显示装置30存储的内容。
另外,由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布给控制装置20的内容可以包含替代内容,也可以将该替代内容从控制装置20向显示装置30发布。此外,基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布到控制装置20的内容,控制装置20也可以生成替代内容,并向显示装置30发布所生成的替代内容。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控制装置20从作为内容管理服务器的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内容的期间,显示装置30通过简易再现部370显示替代内容。此外,显示装置30在从控制装置20接收内容的期间,输出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内容。通过这样,能够避免在接收内容的期间,产生显示在显示装置30上的视频的显示紊乱等不良情况。
[4.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及处理大致相同,但从控制装置20到显示装置30的内容的发布方法不同。即,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方式中,从控制装置20向显示装置30以PUSH发布内容,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当显示装置30更新内容时,为发送到控制装置20的内服的发布的请求的PUJJ发布。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序列图。图18是将图17的序列图的S3024及S3026取代为S4002~S4014的图。由于S3200之前的处理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中所需要的替代内容被发布至控制装置。即,在S3012中,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向控制装置20发布内容,但设为该内容包括替代内容。
此外,控制装置20也可以从内容中生成替代内容。例如,可以根据控制装置20中的内容制作降低了比特率的替代内容,也可以基于静止图像的替代内容制作替代内容。在制作时,可以预先制作,也可以在请求后制作。
即,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替代内容都能由控制装置20侧准备。在控制装置20准备了替代内容的状态或者能够准备的状态下,显示装置30切换为简易再现禁止模式(S4002)。接着,显示装置30向控制装置20发送连接请求(S4004),从控制装置20接收连接响应(S4006)。通过接收连接响应,显示装置30能够检测出作为内容的发送源的控制装置20的连接目的地是正确的。
接着,显示装置30向控制装置20发送内容发布请求(S4008),并接收从控制装置20发布的内容(S4010)。当完成替代内容的接收时,显示装置30将内容接收完成通知发送到控制装置20(S4012)。根据以上,由于显示装置30能够更新替代内容,因此当接收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时,切换为简易再现可能模式以使输入切换部360输出从简易再现部370输出的内容(S4014)。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控制装置20从作为内容管理服务器的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内容的期间,显示装置30通过简易再现部370显示替代内容。此外,显示装置30为所谓的PULL型的内容发布系统,但在从控制装置20接收内容的期间,输出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内容。由此,即使控制装置20及显示装置30接收内容,也能够避免产生显示于显示装置30的视频的显示的紊乱等不良情况。
[5.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9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但内容的发布方法不同。即,是控制装置20通过PULL发布从分发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内容发布,显示装置30从控制装置20接收内容发布的实施方式。即,是控制装置20更新成为主体的替代内容的实施方式。
首先,显示装置30设为输出从控制装置20输出的内容的内容输出模式(S5002)。接着,控制装置20将简易再现显示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S5004),显示装置30将简易再现显示响应发送至控制装置20(S5006)。显示装置30通过切换为简易再现模式,开始替代内容的输出(S5008)。此外,控制装置20停止内容的输出(S5010)。
接着,控制装置20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连接请求(S5012)。然后,当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连接响应时(S5014),发送内容发布请求(S5016),并接收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布的内容(S5018)。当完成内容的接收时,控制装置20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内容接收完成通知(S5020)。根据以上,控制装置20能够更新内容。
另外,该内容包括替代内容,或控制装置20根据内容生产替代内容。另外,由于作为控制装置20生成替代内容的结构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着,为了更新显示装置30的替代内容,从简易再现模式切换为内容输出模式。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将简易显示停止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S5022),使替代内容的输出停止(S5024)。此外,控制装置20将显示切换请求发送至显示装置30(S5026),进行控制以使从控制装置20输出内容。控制装置20通过从显示装置30接收显示切换响应(S5028),变为内容输出模式(S5030)。
接着,由于停止从显示装置30输出替代内容,因此控制装置20向显示装置30发布所准备的替代内容(S5032)。显示装置30在替代内容的接收完成时,向控制装置20发送内容接收完成通知(S5034)。通过以上,显示装置30能够更新替代内容。
另外,说明了通过PUSH发布来进行从控制装置20到显示装置30的内容发布,但也可以通过PULL发布来进行。在该情况下,能够将S5032和S5034的处理取代为图18的S4002至S4014的处理来实现。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只要针对来自控制装置20的内容发布请求进行内容的发布即可,而无需向控制装置20及显示装置30发送简易再现显示请求和内容输出开始请求等控制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理服务器装置10相对于控制装置20及显示装置30的独立性高,从安全性的方面来看是有利的。
[6.第六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装置20及显示装置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30向控制装置20发送关于生死的询问请求。与此相对,控制装置20向显示装置30发送S.M.A.R.T.(Self-Monitoring,Analysis andReporting Technology,自我监视,分析和报告技术)值、控制装置20的装置内的温度、存储器使用率、交换区域的使用情况等报告。
此时,在显示装置30基于从控制装置20接收的S.M.A.R.T.值和报告判断控制装置20中有异常的情况下,显示装置30切换为简易再现模式。此外,在不能从控制装置20接收针对关于生死的询问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显示装置30也切换为简易再现模式。
关于生死的询问可以定期地发送(例如,每分钟),也可以通过管理者的操作来发送,此外也可以将这些组合起来。此外,也可以以每秒确认与控制装置20的通信,每隔一分钟发送报告的方式,来分开问询关于生死的询问的内容及频率。
在判断控制装置20中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则例如按照第五实施方式的序列来进行内容的发布即输出即可。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控制装置20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切换为简易再现模式。由此,能够防止显示系统中的播放事故。
[7.效果]
根据上述的内容发布系统,在更新各装置的内容的情况下,在更新该内容时,不输出内容。因此,能够一边维持内容的显示品质,一边更新内容。
过去,在更新内容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内容的显示品质,通过操作来避免。例如,在非营业时间等不显示内容的时间带内进行了内容的发布的响应,但限制能够发布的时间可能引起网络堵塞等其他的问题。此外,由于24小时营业的商店会一直显示内容,因此通过在店内顾客少的时间带进行发布,即使产生不良情况影响也变小,但仍然不能避免显示品质的降低。
此外,在紧急发布内容等情况下,在通过操作无法避免时,则必须在认识到有可能产生不良情况后进行发布。进一步地,在显示装置的检查时或在显示装置中发生故障时也有可能产生不良情况。
针对这些现有的问题,通过利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容发布系统,即使在更新内容时,在更新内容的装置中,由于处于没有进行可靠地内容的输出的状态,因此能够在适当的状态下输出内容。
[8.变形例]
以上,参考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其具体构成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都包含在专利请求的范围内。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各装置中所运作的程序是控制CPU等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并且,由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被处理时临时存储在临时存储装置(例如,RAM),其后,被存储在各种ROM、HDD、SSD的存储装置中,并根据需要由CPU读取、修改、写入。
此外,在流通至市场的情况下,可在可移动型记录介质中保存程序而进行流程,或通过因特网等网络而传送至服务计时器中。此时,服务计时器的储存装置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 管理服务器装置
110 控制部
120 通信部
130 存储部
132 内容存储区域
134 替代内容存储区域
136 内容发布程序
20 控制装置
210 控制部
220 通信部
230 视频输出部
240 存储部
242 内容存储区域
244 内容输出程序
30 显示装置
310 控制部
320 通信部
330 显示装置
340 声音输出部
350 视频输入部
360 输入切换部
370 简易再现部
380 存储部
382 替代内容存储区域

Claims (4)

1.一种内容发布系统,其包括发布内容的服务器装置、能够显示所述内容的显示装置、和控制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的所述内容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包括:
显示请求发送单元,其在将所述内容发布至所述显示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向所述显示装置发送显示请求;及
内容发布单元,其在发送了所述显示请求后,将所述内容发布至所述显示控制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替代内容存储单元,其存储代替所述内容显示的替代内容;及
替代内容显示单元,其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了所述显示请求的情况下,显示所述替代内容,
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在完成了所述内容的接收的情况下,在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完成通知后,将内容输出到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服务器装置在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完成通知的情况下,将显示停止请求发送至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在接收了所述显示停止请求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替代内容的显示,并进行所述内容的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在接收从所述服务器装置发布的内容的情况下,在停止所述内容的输出之后,接收所述发布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容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装置也将所述内容的显示时间表一同发布,
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按照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的显示时间表将内容输出到所述显示装置。
4.一种内容发布系统,其包括发布内容的服务器装置、能够显示所述内容的显示装置、和控制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的所述内容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显示请求发送单元,其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所述内容的情况下,向所述显示装置发送显示请求;及
内容接收单元,其在发送了所述显示请求后,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所述内容,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替代内容存储单元,其存储代替所述内容显示的替代内容;及
替代内容显示单元,其在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接收了所述显示请求的情况下,显示所述替代内容,
所述显示控制装置,
在完成了所述内容的接收的情况下,在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完成通知后,将显示停止请求发送到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在接收了所述显示停止请求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替代内容的显示,并进行所述内容的显示。
CN201810918751.XA 2017-08-24 2018-08-13 内容发布系统 Active CN109426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1405A JP6928508B2 (ja) 2017-08-24 2017-08-24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JP2017-161405 2017-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6477A CN109426477A (zh) 2019-03-05
CN109426477B true CN109426477B (zh) 2021-09-14

Family

ID=6543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8751.XA Active CN109426477B (zh) 2017-08-24 2018-08-13 内容发布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6094B2 (zh)
JP (1) JP6928508B2 (zh)
CN (1) CN10942647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9041A (ja) * 2006-10-13 2008-04-24 Degital Sky Kk 情報表示端末を用いた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JP2011501504A (ja) * 2007-10-11 2011-01-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トリーミング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に対応する広告コンテンツ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3916407A (zh) * 2014-04-29 2014-07-09 于扬 一种内容发布装置、内容发布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8400A1 (en) * 2003-06-26 2004-12-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Quick starting video content
US8194088B1 (en) * 2006-08-03 2012-06-05 Apple Inc. Selective composite rendering
KR101214167B1 (ko) * 2007-08-06 2012-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Vod 서비스 방법, vod 수신기 및 vod 서버
US8458746B2 (en) * 2009-02-05 2013-06-04 Purplecomm Inc. Meta channel caching and instant viewing related technology
US20110296047A1 (en) * 2010-06-01 2011-12-01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playback of media
JP6157265B2 (ja) 2013-08-08 2017-07-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9607322B1 (en) * 2013-09-19 2017-03-2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ditional promotion in content delivery
US9626344B1 (en) * 2013-09-19 2017-04-1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ditional promotion through packet reordering
US20150154659A1 (en) * 2013-12-03 2015-06-04 Yaho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transitional mobile ads during network page download latency time
US10623517B2 (en) * 2015-12-29 2020-04-14 Oath Inc. Content prefetching and cach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9041A (ja) * 2006-10-13 2008-04-24 Degital Sky Kk 情報表示端末を用いた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JP2011501504A (ja) * 2007-10-11 2011-01-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トリーミング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に対応する広告コンテンツ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3916407A (zh) * 2014-04-29 2014-07-09 于扬 一种内容发布装置、内容发布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40360A (ja) 2019-03-14
US20190065617A1 (en) 2019-02-28
CN109426477A (zh) 2019-03-05
JP6928508B2 (ja) 2021-09-01
US10726094B2 (en)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7336B (zh) 使用结构化数据管理网页链接
CN102090044A (zh) 调节从服务器到客户端设备的数据文件的下载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29713B (zh)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示器控制方法
CN109426477B (zh) 内容发布系统
US11195526B2 (en) Indication managemen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3901523B2 (ja)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携帯情報端末、情報配信サーバ装置および情報配信方法
US986020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JP2009053848A (ja) 情報記憶媒体処理装置
TW201133384A (en) Boo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735089B (zh) 内容显示装置、内容显示方法以及内容显示系统
US11249704B2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system
JP2008153959A (ja) 放送受信装置とその録画ガイダンス方法
JP2008250629A (ja)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91026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Eldridge Change and continuity: Historicizing the emergence of online media
JP7061813B2 (ja) 購入リズム情報生産装置、レコメンド装置、購入リズム情報生産方法、レコメンド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32357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JP2008065414A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メモリ管理方法
JP2006252177A (ja) カード更新装置、カード更新システム、カード更新方法、カード更新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icカード
JP4208624B2 (ja) 情報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6346345B2 (ja)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11471B2 (ja) 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75611A (ja)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4017108A (ja) 配信装置、配信システム、配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30065850A (ko) 지능형 정보제공 시스템, 방법 및 그에 대한 기록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