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2194B - 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 - Google Patents

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2194B
CN109422194B CN201710762797.2A CN201710762797A CN109422194B CN 109422194 B CN109422194 B CN 109422194B CN 201710762797 A CN201710762797 A CN 201710762797A CN 109422194 B CN109422194 B CN 1094221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sliding
basket
underwater equipmen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27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2194A (zh
Inventor
巴金玉
王国河
陈少南
张美玲
李兵
吴玉
胡海翔
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7627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2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2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2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2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2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52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 underwa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包括底板、围挡、第一滑动吊杆、挡板以及挡板拉杆。围挡设于底板的外围,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具有位于底板一侧并供水下设备进出的开口,挡板转动地设置于开口处,第一滑动吊杆上下滑动地设置于围挡,挡板拉杆连接于第一滑动吊杆与挡板之间,第一滑动吊杆上滑时通过挡板拉杆拉起挡板以遮挡于开口。本发明吊篮利用挡板于开口处形成了一个可自动开闭的翻转门,起吊时挡板将开口遮挡住,因此能够保证水下设备不会从吊篮中滑落。到达水底后挡板自动翻转打开,使水下设备能够自由进出吊篮。本发明的吊篮采用纯机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检修及应急救援、水下地质勘探、海底施工等诸多领域中,均需要使用水下设备在人员无法或不适宜靠近的水底进行作业。水下设备在水底作业前,需要利用专门的吊篮搭载水下设备,并且通过吊具将装有水下设备的吊篮吊放至水底。目前所使用的吊篮在结构上包括底板及围绕该底板设置的围挡,为了让水下设备能够在水底进出吊篮,围挡需留出至少一个开口。然而,在投放及回收的过程中,若吊篮出现晃动则水下设备可能会从开口处滑落,导致投放及回收失败。对于围挡不留开口的吊篮,虽能避免滑落,但由于在水底时水下设备无法进出,因此也就不能运用于水底作业的场合。
因此,急需一种在投放及回收过程中能够避免水下设备滑落,到达水底后又能够允许水下设备顺利进出的吊篮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能够避免在投放及回收过程中水下设备滑落,在到达水底后又能够允许水下设备顺利进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包括底板、围挡、第一滑动吊杆、挡板以及挡板拉杆,所述围挡设于所述底板的外围,所述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具有位于所述底板一侧并供水下设备进出的开口,所述挡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一滑动吊杆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围挡,所述挡板拉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吊杆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滑动吊杆上滑时通过所述挡板拉杆拉起所述挡板以遮挡于所述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吊篮在开口处转动地设置有挡板,在围挡上滑动地设置有第一滑动吊杆,并将挡板拉杆连接于第一滑动吊杆与挡板之间,从而于开口处形成了一个可自动开闭的翻转门。在起吊过程中第一滑动吊杆通过挡板拉杆将挡板拉起,吊篮的开口被遮挡,因此能够保证水下设备不会从吊篮中滑落。当吊篮达到水底后,第一滑动吊杆下滑并通过挡板拉杆推动挡板翻转以打开开口,从而使水下设备能够自由进出吊篮。本发明吊篮采用纯机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较佳地,所述围挡为围板、围栏或者两者结合的结构。将围板、围栏或两者结合的结构设于底板的外围,使底板上除开口处的其他位置均被遮挡,对吊篮中的水下设备起到限位作用。
较佳地,所述挡板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板枢接,所述挡板拉杆的另一端通过一长槽与所述第一滑动吊杆连接从而可相对所述第一滑动吊杆转动与滑动。挡板拉杆通过长槽与第一滑动吊杆连接,使得挡板拉杆可相对第一滑动吊杆滑动,因此允许第一滑动吊杆没有相对围挡上滑时围挡也能够翻转立起并遮挡开口,从而方便于地面利用吊篮搬运设备。
较佳地,所述挡板拉杆有两个,两所述挡板拉杆分别连接于所述挡板的两端。将两挡板拉杆连接于挡板的两端,可同时对挡板的两端施力,使挡板翻转的过程更加平稳。
较佳地,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的前端,所述第一滑动吊杆设于所述围挡的前端,所述围挡的后端还设有第二滑动吊杆。在围挡的前后端分别设置第一滑动吊杆与第二滑动吊杆的目的是为了使对吊篮的起吊更加平衡、稳定。
具体地,所述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呈矩形结构,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所述第一滑动吊杆,所述围挡的后端对应设置两所述第二滑动吊杆。
更具体地,还包括连接于两所述第一滑动吊杆之间、两所述第二滑动吊杆之间和/或所述第一滑动吊杆与所述第二滑动吊杆之间的连杆。连杆连接于滑动吊杆之间,起到加强结构强度,并使多个滑动吊杆动作趋于同步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围挡上设有可转动的卡扣以于所述挡板遮挡所述开口时卡住所述挡板。于地面搬运水下设备时通过卡扣将挡板固定,防止挡板受挡板拉杆与自身重力影响而翻开。
较佳地,所述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底部设置有可翻转朝下或翻转朝外的脚轮。当吊篮处于起吊状态时脚轮翻转朝外,当需要于地面上搬运水下设备时可先将脚轮翻转朝下,从而可利用脚轮推动吊篮及其中的水下设备,无需将水下设备转移到其他搬运工具中,节省了人力与搬运时间。
具体地,还包括脚轮安装座及支撑杆,所述脚轮安装于所述脚轮安装座,所述脚轮安装座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围挡,所述围挡上设有定位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脚轮安装座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可脱离地抵顶于所述定位部。支撑杆与定位部抵顶,使脚轮保持于朝下的状态,为整个吊篮提供了支撑基础,并使吊篮可方便地于地面上移动。
更具体地,所述定位部具有开口朝下的卡槽,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当所述脚轮翻转朝下时卡入所述卡槽中的第一凸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之间还设有当所述脚轮翻转朝外时卡入所述卡槽中的第二凸轴。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与卡槽配合的第二凸轴,能够在脚轮翻转收起时将脚轮安装座与支撑杆等部件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挡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吊篮被起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吊篮被完全起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吊篮中承载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吊篮中第一滑动吊杆与围挡滑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吊篮挡板闭合及脚轮翻转朝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以下简称吊篮),用于将水下设备投放至水底进行作业或将水下设备从水底回收到岸上。吊篮包括底板1、围挡2、第一滑动吊杆31、挡板4以及挡板拉杆5,其中围挡2相对底板1立起地设于底板1部分区域的外围,围挡2并没有完全环绕整个底板1而是留出了底板1的一侧,从而使得围挡2与底板1之间形成一位于底板1这一侧的开口6。围挡2对位于底板1上的设备具有限位作用,设备仅能从该开口6进出吊篮。挡板4转动地设置于开口6处,具体的是采用将挡板4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开口6两侧的围挡2上的方式,但不以此为限。挡板4的高度无需与围挡2相当,但至少需满足能够对设备起到足够限位作用的要求,即高度尺寸不能过小。第一滑动吊杆31上下滑动地设置于围挡2,在起吊吊篮时第一滑动吊杆31首先相对围挡2向上移动,当第一滑动吊杆31达到最高位置后再带动围挡2与底板1等吊篮的其他结构被吊起。挡板拉杆5的一端枢接于挡板4,挡板拉杆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滑动吊杆31并可相对第一滑动吊杆31转动,第一滑动吊杆31上滑时通过挡板拉杆5拉起挡板4以遮挡于开口6,进而使设备被完全限位于吊篮之中。
结合图3、图4,本实施例中使用一承载框架20作为吊篮的承载基础,该承载框架20由多个杆件相互固定地搭建而成,承载框架20呈矩形结构,因此吊篮的整体也对应的呈现为矩形结构。承载框架20包括底部的承托部21以及固定于承托部21两侧与后端的围栏22,吊篮的开口6位于承载框架20的前端。底板1固定于承托部21上使围栏22位于底板1的外周。较佳的,在围栏22的下部还固定有围板23,围栏22与围板23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围挡2,挡板4的高度大致等于围板23的高度,当挡板4遮挡于开口6时,挡板4与围板23能够将吊篮的下部分封闭。当然,也可不设置围板23而由围栏22单独构成围挡2,同样能够对设备进行限位,或者,可直接使用包括底板1在内的多个板件来搭建出吊篮的承载基础。另外,吊篮的具体形状并不以矩形为限,可以为圆形等其他形状。
为防止设备在进出吊篮时打滑并使其处于吊篮中时更加稳定,于底板1上可设置花纹以增加底板1的表面粗糙度,从而增加了设备在底板1上的摩擦力。底板1具体的可以是不锈钢板。此外,底板1上还贯穿地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设置通孔的目的是在吊篮从水底起吊过程中让水从通孔排出,有利于减轻吊篮的载荷。
继续参照图1、图2,挡板拉杆5有两个,两挡板拉杆5分别连接于挡板4的两端,两挡板拉杆5可拉动或推动挡板4平稳地于开口6处翻转。挡板4的两端分别具有弯折部41,该弯折部41大致平行于开口6两侧的围板23,挡板4遮挡于开口6时弯折部41位于两侧的围挡2外侧。第一滑动吊杆31也对应地设有两个,两第一滑动吊杆31设于围挡2的前端并分别位于开口6的两侧,具体的,第一滑动吊杆31是上下滑动地连接于承载框架20的围栏22上。两挡板拉杆5的一端分别枢接于两弯折部41上,两挡板拉杆5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第一滑动吊杆31上。较佳地,吊篮还包括第二滑动吊杆32,第二滑动吊杆32上下滑动地设置于围挡2的后端,设置第二滑动吊杆32的目的是提高吊篮被起吊时的平衡性,优选地,由于吊篮呈矩形结构,因此第二滑动吊杆32也有两个,并在吊篮开口6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第一滑动吊杆31和一第二滑动吊杆32,即两第一滑动吊杆31与两第二滑动吊杆32大致分布于吊篮的四个角落处。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吊杆31、第二滑动吊杆32的数量与设置位置还可有其他选择,比如,设置一个第二滑动吊杆32,并将第二滑动吊杆32设在与开口6相对的围挡2的后端。
两第一滑动吊杆31之间、两第二滑动吊杆32之间以及同侧的第一滑动吊杆31与第二滑动吊杆32之间分别设有连杆30,四个连杆30将两第一滑动吊杆31、两第二滑动吊杆32联结为一整体,使得第一滑动吊杆31和第二滑动吊杆32在起吊过程中保持同步,同时也能够增强吊杆于围挡2上的结构强度,防止吊杆在滑动过程中出现意外偏摆。连杆30也可以只连接在两第一滑动吊杆31或两第二滑动吊杆32之间,或只连接在第一滑动吊杆31与第二滑动吊杆32之间,但本实施例中设置四个连杆30的方式为较佳选择。第一滑动吊杆31的顶部及第二滑动吊杆32的顶部均设有吊耳33,便于吊具对吊篮进行起吊。
图5揭示了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吊杆31与围挡2的具体连接结构,如图中所示,每一第一滑动吊杆31套于承载框架20围栏22的一竖杆221上,该竖杆221位于挡板4的后方。第一滑动吊杆31中设有两个夹持于竖杆221两侧的滚轮311,利用滚轮311在竖杆221上的滚动即可实现第一滑动吊杆31相对围挡2的上下滑动。第二滑动吊杆32也采用同样的结构与围挡2滑动连接。除此种结构之外,第一滑动吊杆31与围挡2还可通过其他形式实现相对滑动,比如在第一滑动吊杆31上设置滑槽,在竖杆221上设置凸入滑槽内的凸肋。
在吊装时,吊具吊住第一滑动吊杆31及第二滑动吊杆32的吊耳33,第一滑动吊杆31及第二滑动吊杆32滑至最上端,并拉紧挡板拉杆5,挡板拉杆5拉紧挡板4使其翻转以闭合开口6,如图3中所示。翻转起来的挡板4作为闭合的翻转门,可以防止吊装过程中搭载的设备从开口6处滑落。当本发明吊篮到达水底并且吊耳33不被拉紧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滑动吊杆31及第二滑动吊杆32下滑至最下方,此过程中,第一滑动吊杆31不再拉紧挡板拉杆5,在重力作用下,挡板拉杆5向斜下方运动,挡板4在自身重力作用及挡板拉杆5的推动作用下向下翻转至大致与承载框架20的底面平齐,即贴靠于水底地面,如图1中所示。在底板1的前端还设有一向前延伸并向下倾斜的舌板11,舌板11于较高的底板1与较低的挡板4之间形成过渡,使水下设备可以顺利行驶出或驶入吊篮。
结合图5、图6,在吊篮底部设置有包括脚轮90的脚轮装置9,在投放、回收设备的过程中,将脚轮90翻转朝外,如图5所示;将脚轮90翻转朝下如图6中所示时,可将吊篮放置于地面上推行,从而方便在厂房等地面环境中通过吊篮来转移、搬运设备。较佳地,挡板拉杆5的一端设有一长槽51并通过该长槽51与第一滑动吊杆31连接,使得挡板拉杆5不仅可以相对第一滑动吊杆31转动,也可以相对第一滑动吊杆31滑动。因此,在第一滑动吊杆31没有相对围挡2上滑的情况下,挡板4也能够翻转立起并遮挡开口6,使在地面推行吊篮时设备也能够被限位于吊篮中,安全性高。
脚轮装置的具体结构展示于图7、图8,其还包括脚轮安装座91及支撑杆92,脚轮90安装于脚轮安装座91,脚轮安装座91的一端枢接于围挡2,围挡2上设有位于脚轮安装座91上方的定位部25,定位部25中设有开口朝下的卡槽26。支撑杆92的一端枢接于脚轮安装座91的另一端,支撑杆92的另一端设有向支撑杆9的两侧延伸的第一凸轴921,支撑杆9上还设有位于其两端之间且结构与第一凸轴921相同的第二凸轴922,第二凸轴922的位置靠近支撑杆9与脚轮安装座91枢接的一端。在不需使用脚轮时,脚轮安装座91翻起,脚轮90朝外,支撑杆92中部的第二凸轴922卡入卡槽26中,脚轮装置9呈收起状态;在地面上使用吊篮搬运设备前,需将支撑杆92中部的第二凸轴922从定位部25的卡槽26中脱出,使脚轮安装座91和脚轮90向下翻转,并将支撑杆92的第一凸轴921卡入卡槽26中,使脚轮装置9呈撑开状态,此状态下设于吊篮底部的若干(一般为四个)脚轮装置9即可为吊篮的主体结构提供支撑。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在支撑杆92上只设置一个凸轴而在围挡2上设置上、下两个定位部25,在脚轮装置9处于撑开状态时凸轴与位于下方的定位部配合,当脚轮装置9处于收起状态时凸轴与位于上方的定位部配合。
参照图6与图9,围挡2上设有可转动的卡扣7以于挡板4遮挡开口6时卡住挡板4,在通过吊篮于地面搬运设备的过程中,通过手动翻转卡扣7卡住挡板4以将挡板4固定住,防止挡板4翻倒,避免搭载的设备从开口6滑落。
以水下焊接机器人为例,本发明吊篮的使用方法如下:
1.投放过程:需要作业时,将脚轮装置9撑开,挡板4翻转至遮挡开口6,手动翻转卡扣7以卡住挡板4,并将搭载水下焊接机器人的吊篮推行到吊装位置,然后,吊具连接吊耳33,手动翻转卡扣7以解开挡板4,吊具将吊篮起吊至离开地面,吊篮停留,接着,将脚轮装置9收起,再将吊篮起吊入水。当吊篮到达水底后,第一滑动吊杆31及第二滑动吊杆32下滑至最下方,挡板4在重力作用下及挡板拉杆5的推动作用下向下翻转至与承载框架20的底面大致平齐的位置,水下焊接机器人可以顺利行驶出吊篮进行作业。
2.回收及搬运过程:在作业完成后,水下焊接机器人行驶进入吊篮,吊具拉紧吊耳33将吊篮起吊,第一滑动吊杆31及第二滑动吊杆32上滑至最上端,并拉紧挡板拉杆5,挡板拉杆5拉紧挡板4使其翻转以遮挡开口6。接着,吊具将吊篮吊出水面至指定区域,然后,清洗去污后,吊具将吊篮吊至离开地面,将吊篮停留,将脚轮装置撑开,将吊篮吊装落地,解开吊具与吊耳33的连接,将挡板4翻转至遮挡开口6,挡板拉杆5相当于第一滑动吊杆31滑动,手动翻转卡扣7卡住挡板4,最后,将吊篮人工推行至指定存储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吊篮能够在设备投放、回收的过程中保证设备不会滑落,同时在到达水底后确保设备能够顺利进出,并且还能够在陆地上推行以转移设备。另外,本发明采用纯机械结构来实现挡板4的开闭,无电子控制,不受核辐射等外界因素干扰,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围挡、第一滑动吊杆、挡板以及挡板拉杆,所述围挡设于所述底板的外围,所述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具有位于所述底板一侧并供水下设备进出的开口,所述挡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一滑动吊杆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围挡,所述挡板拉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吊杆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滑动吊杆上滑时通过所述挡板拉杆拉起所述挡板以遮挡于所述开口;所述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底部设置有可翻转朝下或翻转朝外的脚轮、脚轮安装座及支撑杆,所述脚轮安装于所述脚轮安装座,所述脚轮安装座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围挡,所述围挡上设有定位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脚轮安装座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可脱离地抵顶于所述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为围板、围栏或者两者结合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板枢接,所述挡板拉杆的另一端通过一长槽与所述第一滑动吊杆连接从而可相对所述第一滑动吊杆转动与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拉杆有两个,两所述挡板拉杆分别连接于所述挡板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的前端,所述第一滑动吊杆设于所述围挡的前端,所述围挡的后端还设有第二滑动吊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呈矩形结构,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所述第一滑动吊杆,所述围挡的后端对应设置两所述第二滑动吊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两所述第一滑动吊杆之间、两所述第二滑动吊杆之间和/或所述第一滑动吊杆与所述第二滑动吊杆之间的连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上设有可转动的卡扣以于所述挡板遮挡所述开口时卡住所述挡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具有开口朝下的卡槽,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当所述脚轮翻转朝下时卡入所述卡槽中的第一凸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之间还设有当所述脚轮翻转朝外时卡入所述卡槽中的第二凸轴。
CN201710762797.2A 2017-08-30 2017-08-30 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 Active CN109422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2797.2A CN109422194B (zh) 2017-08-30 2017-08-30 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2797.2A CN109422194B (zh) 2017-08-30 2017-08-30 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2194A CN109422194A (zh) 2019-03-05
CN109422194B true CN109422194B (zh) 2020-04-07

Family

ID=6550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2797.2A Active CN109422194B (zh) 2017-08-30 2017-08-30 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21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6688B (zh) * 2019-08-27 2023-11-03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航行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布放回收方法
CN110877855A (zh) * 2019-12-03 2020-03-13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吊装工装
CN111532401A (zh) * 2020-04-27 2020-08-14 苏州方海琴科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运载装置
CN111910972A (zh) * 2020-09-08 2020-11-10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葫芦的折叠式检修平台
CN112875544B (zh) * 2021-01-11 2022-08-30 大连海事大学 安装在船用起重机上的绳驱式auv回收舱控制系统
CN113772022B (zh) * 2021-08-13 2022-07-01 鹏城实验室 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与母船
CN114800459B (zh) * 2022-05-18 2023-01-10 威海广泰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无人平台机器人搭载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3824Y (zh) * 1997-02-22 1999-01-13 胡军绪 吊笼自动开闭进料门
CN201680496U (zh) * 2010-05-18 2010-12-22 宁波龙威燃气具有限公司 户外取暖器
CN203946757U (zh) * 2014-07-02 2014-11-19 厦门康柏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翻板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54486A (fr) * 1960-01-12 1961-02-24 Porte, notamment porte palière d'ascenseur
CN201256807Y (zh) * 2008-08-26 2009-06-1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具有可翻转侧围栏架的童床
CN201729564U (zh) * 2010-08-02 2011-02-02 李祥来 建筑吊篮
CN204607343U (zh) * 2015-03-25 2015-09-02 青岛升高盛机械有限公司 施工升降机吊笼滑动开闭门装置
CN205472218U (zh) * 2016-01-06 2016-08-17 江苏龙净科杰催化剂再生有限公司 可调式吊篮
CN205654067U (zh) * 2016-06-01 2016-10-19 南京禾邦体育场地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吊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3824Y (zh) * 1997-02-22 1999-01-13 胡军绪 吊笼自动开闭进料门
CN201680496U (zh) * 2010-05-18 2010-12-22 宁波龙威燃气具有限公司 户外取暖器
CN203946757U (zh) * 2014-07-02 2014-11-19 厦门康柏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翻板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2194A (zh) 2019-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2194B (zh) 水下设备投放及回收吊篮
EP2704275B1 (en) Loading/unloading apparatus for storage of withdrawable switchgear installations
WO2014150950A4 (en) Weather maintenance system for an offshore wind turbine maintenance program
JPS61164188A (ja) 原子炉作業者の遮蔽装置
CN105565146B (zh) 吊钩保持结构、起重机及吊钩固定方法
JP2018096991A (ja) モジュラ可搬キャスク移送設備
CN209554750U (zh) 电缆井盖作业车
CN107998549A (zh) 一种便于取出和存放的安全可靠的置地型灭火器箱
CN207183842U (zh) 一种下套式吊装柜
KR20230031018A (ko) 운반 장치
KR20180094754A (ko) 구조적인 안전성을 갖는 샤클
CN209065251U (zh) 一种救援罐笼专用托架
JP4804144B2 (ja) 工事用エレベーター類のクライミング工法におけるトップシーブ装置
US2245853A (en) Tree transplanting apparatus
CN205954146U (zh) 一种硅晶棒提升装置
JPH0628548Y2 (ja) 自走式高所作業台車の吊り装置
JPH02208599A (ja) 原子炉用核燃料移送設備
CN213015343U (zh)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检修用的安全防护装置
CN109267734A (zh) 一种外部悬挑桁架安装用升降装置及其站台
CN209942722U (zh) 登车梯
CN214003855U (zh) 一种新型手动葫芦吊具
CN210457232U (zh) 一种具有防坠落措施的用于吊取高压柜的龙门吊
CN216087299U (zh) 一种地埋式安全型电气柜
CN216190643U (zh) 一种方便高处悬挂葫芦的装置
CN212773593U (zh) 一种有效防止卸料平台高空坠物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