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1407A - 文件夹 - Google Patents

文件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1407A
CN109421407A CN201810952996.4A CN201810952996A CN109421407A CN 109421407 A CN109421407 A CN 109421407A CN 201810952996 A CN201810952996 A CN 201810952996A CN 109421407 A CN109421407 A CN 109421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tching section
sealing
paper used
extens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529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1407B (zh
Inventor
山崎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21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1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1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1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7/00Filing appliances without fastening means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Abstract

在具备具有拼接部的收纳部的文件夹中,消除拼接部成为妨碍而文件等的插入困难这样的不良情况。在具备收纳部(1)、和前封皮(2)及后封皮(3)的文件夹(F)中,所述收纳部(1)具备收纳被收纳物的一部分的拼接部(6、7),所述前封皮(2)及后封皮(3)连接于该收纳部(1),使所述拼接部(6、7)具备延伸部(15、17),该延伸部(15、17)区划在所述收纳部(1)的内部形成的收纳空间(1s)内,该拼接部(6、7)的延伸部(15、17)在所述前封皮(2)和所述后封皮(3)的展开时移位而从所述收纳空间(1s)露出。

Description

文件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具有拼接部(日文:マチ)的收纳部而成的文件夹。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文件夹,已知有如下文件夹,该文件夹具备:带拼接部的收纳部,所述拼接部用于收纳文件等被收纳物的一部分;和前封皮(日文:表紙)及后封皮(日文:裏表紙),所述前封皮及后封皮连接于该收纳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文件夹中,在将前封皮及后封皮展开而将文件插入于所述收纳部时,所述拼接部的整体留在形成于所述收纳部的内部的收纳空间内。因此,在将文件插入于所述收纳部时所述拼接部成为妨碍的情形不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告第28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着眼于以上方面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消除拼接部成为妨碍而使得文件等的插入困难这样的不良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文件夹具备: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具备拼接部,所述拼接部收纳被收纳物的一部分;和前封皮及后封皮,所述前封皮及后封皮连接于该收纳部,所述文件夹的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部具备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区划在所述收纳部的内部形成的收纳空间内,该拼接部的延伸部在所述前封皮和所述后封皮的展开时移位而从所述收纳空间露出。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构成的文件夹中,所述收纳部具备:成对的外壁,所述成对的外壁的基端彼此相互连结且各顶端分别连续于所述前封皮及所述后封皮;和所述拼接部,所述拼接部设置在这些外壁的端缘之间,所述拼接部具备:拼接部主体,所述拼接部主体伴随于所述外壁的接触分离动作而在从折叠姿势到展开姿势为止之间变形;和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该拼接部主体朝向所述收纳空间内延伸设置。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构成的文件夹中,所述拼接部由从所述两个外壁的端缘延伸设置的一对拼接部形成部件形成,通过将所述两个拼接部形成部件的延伸端侧结合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由所述两个拼接部形成部件的相互未结合的部分形成所述拼接部主体。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2或3记载的构成的文件夹中,在主视时在位于左右的位置的所述两个外壁的上缘之间及下缘之间分别设置所述拼接部,所述各拼接部的拼接部主体能够在所述展开姿势下大致水平地展开。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构成的文件夹中,所述拼接部主体在所述展开姿势下在俯视时呈扇形地扩开。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3、4或5记载的构成的文件夹中,所述拼接部由分别一体地形成于对应的所述外壁的一对拼接部形成部件形成,通过使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与另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交叉并使这些拼接部形成部件的延伸端侧以背面彼此紧贴的状态接合,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构成的文件夹中,所述收纳部使其两个外壁分别经由折线而与对应的所述前封皮及所述后封皮一体地形成,使所述折线倾斜而将所述外壁的下缘的长度设定为比上缘的长度大的值。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构成的文件夹中,所述收纳部具备能够收纳于文件夹盒的上下方向上的外部尺寸、和能够将多个透明保持件(英文:clear holder)收纳于内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内部尺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拼接部成为妨碍而使得文件等的插入困难这样的不良情况的构成的文件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文件夹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的X向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将该实施方式的文件夹的前封皮及后封皮半展开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将该实施方式的文件夹的前封皮及后封皮全展开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的P向视图。
图7是图5中的Q向视图。
图8是图3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9是图5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0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文件夹的立体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的文件夹的主要部分的展开图。
图1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文件夹的组装顺序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的中间姿势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文件夹的展开姿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F…文件夹
1…收纳部
1s…收纳空间
2…前封皮
3…后封皮
5…外壁
5a…外壁的基端
5b…外壁的顶端
5e…外壁的上缘(外壁的端缘)
5f…外壁的下缘(外壁的端缘)
6、7…拼接部
8…收纳部的外壁与前封皮或后封皮的分界的折线
11、13…拼接部主体
15、17…延伸部
19、21、23、25…拼接部形成部件
19b、21b、23b、25b…拼接部形成部件的延伸端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图5及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文件夹F具备:收纳部1,所述收纳部1具备收纳文件等被收纳物的一部分的拼接部6、7;和前封皮2及后封皮3,所述前封皮2及后封皮3连接于该收纳部1。所述拼接部6、7具备延伸部15、17,所述延伸部15、17区划在所述收纳部1的内部形成的收纳空间1s内,该拼接部6、7的延伸部15、17构成为在所述前封皮2和所述后封皮3的展开时移位而从所述收纳空间1s露出。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5所示,将打开前封皮2及后封皮3而从开口端侧观察了所述收纳部1的视线设为主视。在该主视时在位于左右的位置的所述收纳部1的两个外壁5的上缘5e之间及下缘5f之间分别设置所述拼接部6、7。
如图1、图3~图7及图10所示,所述收纳部1具备:成对的外壁5,所述成对的外壁5的基端5a彼此相互连结且各顶端5b分别连续于所述前封皮2及所述后封皮3;和所述拼接部6、7,所述拼接部6、7设置在这些外壁5的端缘之间即上缘5e之间及下缘5f之间。所述两个外壁5的基端5a经由主折线5c一体地连接。在所述主折线5c的两侧设置有厚度调整用的折线5d,所述折线5d能够根据所述收纳部1内的被收纳物的厚度而进行折叠强化。详细而言,所述收纳部1使其两个外壁5的各顶端5b分别经由分界折线8而与对应的所述前封皮2及所述后封皮3一体地形成,使所述分界折线8倾斜而将所述外壁5的下缘5f的长度设定为比上缘5e的长度大的值。另外,所述收纳部1具备能够收纳于未图示的标准的A4尺寸的文件夹盒的上下方向上的外部尺寸、和能够将多个未图示的A4尺寸的透明保持件收纳于内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内部尺寸。在该实施方式的文件夹F中,例如将所述外部尺寸设定为312mm,并能够收纳于内部尺寸为312mm的盒文件夹F。另外,该文件夹F的内部尺寸设定为能够收纳A4尺寸的透明保持件的值。
上下的所述各拼接部6、7具备:拼接部主体11、13,所述拼接部主体11、13伴随于所述外壁5的接触分离动作而在从图1~图3所示的折叠姿势(H)到图5~图7及图9~图10所示的展开姿势(E)为止之间变形;和所述延伸部15、17,所述延伸部15、17从该拼接部主体11、13朝向所述收纳空间1s内延伸设置。另外,所述上拼接部6及下拼接部7由从所述两个外壁5的端缘即上缘5e延伸设置的一对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或从下缘5f延伸设置的一对拼接部形成部件21、25形成。若对所述上拼接部6及所述下拼接部7进一步详细叙述,则通过将所述成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的延伸端19a、23a侧或所述成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21、25的延伸端21a、25a侧结合,从而分别形成所述延伸部15、17,由所述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21、25的相互未结合的部分分别形成所述拼接部主体11、13。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形成所述上拼接部6的所述一对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及形成所述下拼接部7的所述一对拼接部形成部件21、25经由分界折线6a、7a而与对应的所述外壁5分别一体地形成。而且,在上侧使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19与另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23交叉,在下侧使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21与另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25交叉,并且使这些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21、25的延伸端侧以背面彼此紧贴的状态接合,由此形成所述延伸部15、17。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各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21、25由合成树脂制的片制作,这些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21、25彼此的接合通过使用了超声波焊接等方法的熔敷来进行。在此,各拼接部6、7的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19、21设定为比另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23、25宽度宽,并形成有用于将另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23、25插入于背面侧的缝隙19s、21s。此外,形成上拼接部6的各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经由设置在中间的倾斜折线19c、23c使延伸端侧19a、23a与基端侧19b、23b连续,通过将所述延伸端侧19a、23a彼此接合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15。同样地,形成下拼接部7的各拼接部形成部件21、25也经由设置在中间的倾斜折线21c、25c使延伸端侧21a、25a与基端侧21b、25b连续,通过将所述延伸端侧21a、25a彼此接合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17。所述缝隙19s、21s形成于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19、21的所述倾斜折线19a、21a的附近。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在主视时在位于左右的位置的所述两个外壁5的上缘5e之间及下缘5f之间分别设置所述上拼接部6及下拼接部7。所述各拼接部6、7的拼接部主体11、13能够在所述展开姿势(E)下大致水平地展开,在展开了的状态下在俯视时呈扇形地扩开。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拼接部7配置于比所述上拼接部6远离所述两个外壁5的基端5a的位置。并且,下拼接部7的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21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上拼接部6的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19的宽度尺寸大。
如图4~图7及图9~图10所示,所述前封皮2经由所述分界折线8与所述收纳部1的一方的外壁5的顶端5b一体地设置,所述前封皮2的顶端缘2a形成为与所述收纳部1的主折线5c平行。
如图4~图6及图9~图10所示,所述后封皮3经由所述分界折线8与所述收纳部1的另一方的外壁5的顶端5b一体地设置,在所述后封皮3的顶端侧具备能够覆盖于所述前封皮2的外表面的折弯部29。在该折弯部29与后封皮主体27之间设置有厚度调整用的多条平行的折线3a、和用于回避附加于被收纳物的索引的索引回避用的折线3b,所述厚度调整用的多条平行的折线3a能够根据所述收纳部1内的未图示的被收纳物的厚度而进行折叠强化。并且,折弯部29的顶端缘29a形成为,在使该折弯部29与前封皮2的外表面重叠了的状态下与形成所述前封皮2与所述收纳部1的分界的所述分界折线8平行。另外,以覆盖该后封皮3的外表面中的后封皮主体27与折弯部29的分界的方式设置有索引收纳用的透明的口袋4。
接着,说明该文件夹F的组装顺序。
图11是用于形成收纳部1、和前封皮2及后封皮3的合成树脂制的片S的展开图,所述收纳部1形成该文件夹F的主要部分并具有拼接部6、7。在该片S中,对与完成了的文件夹F的各构成部分对应的部位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即,所述收纳部1、所述前封皮2以及所述后封皮3使用共同的片S而一体地形成。从该展开状态首先将所述外壁5的主折线5c折弯而使前封皮2与后封皮3的内表面重叠。然后,对形成上下的拼接部6、7与收纳部1的外壁5的分界的分界折线6a附加折痕,并且一边将各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21、25的倾斜折线19c、23c、21c、25c折弯,一边使另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23、25的延伸端侧23a、25a插通于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19、21的缝隙19s、21s,使上侧的两个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中的延伸端侧19a、23a的背面彼此及下侧的两个拼接部形成部件21、25中的延伸端侧21a、25a的背面彼此分别紧贴。图12示出了以上的操作完成了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背面彼此紧贴了的上侧的两个拼接部形成部件19、23的延伸端侧19a、23a彼此及下侧的两个拼接部形成部件21、25的延伸端侧21a、25a彼此分别通过熔敷处理而接合。在该状态下,对后封皮3的外表面也进行索引收纳用的口袋4的熔敷作业。图12中的图案赋予部分示出了熔敷的区域。
在以上的作业结束了的阶段,在使所述收纳部1的外壁5彼此分离而将该收纳部1设为展开姿势(E)、一边将所述分界折线6a、7a折弯一边使外壁5彼此接近并使两个拼接部6、7在收纳部1内反转收纳、将后封皮3的折弯部29与后封皮3主体之间的折线3a折弯、将所述折弯部29覆盖于前封皮2的外表面时,获得图1~图10所示的完成了的文件夹F。
若是这样的构成的文件夹F,则在从图1~图3所示的折叠姿势(H)起将前封皮2及后封皮3向左右打开时,所述收纳部1经由图4所示的中间姿势成为图5所示的展开姿势(E)。在该过程中,上下的拼接部6、7按以下方式变形。即,在折叠姿势(H)下,不仅延伸部15、17折叠为板状,而且拼接部主体11、13也折叠为板状。在从该姿势起经由所述中间姿势而设为所述展开姿势(E)时,一边维持所述延伸部15、17向收纳空间1s突出了的状态一边使拼接部主体11、13逐渐扩开,在到达了展开姿势(E)的阶段各拼接部6、7的拼接部主体11、13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延伸部15、17的延伸端侧从收纳空间1s露出。图6示出了各拼接部6、7的延伸部15、17从收纳空间1s的开口端即外壁5的顶端5b向外侧突出了的状态。
若这样地在展开姿势(E)下拼接部6、7的拼接部主体11、13成为大致水平状态,并且延伸部15、17的一部分从收纳空间1s突出,则能够将该突出部分作为引导件而将文件等被收纳物收纳于所述收纳部1,能够消除拼接部6、7成为妨碍而文件等的插入困难这样的不良情况。而且,由于该文件夹F的拼接部6、7具备向收纳部1内延伸的延伸部15、17,所以即使将该收纳部1的开口宽度设定得大,也能够防止或抑制拼接部6、7反转而向外侧突出这样的不良情况。而且,由于利用所述拼接部6、7的延伸部15、17来将收纳空间1s区划成前封皮2侧和后封皮3侧,所以也能够将该拼接部6、7的延伸部15、17用作收纳空间1s的分隔件。而且,通过充分确保了所述延伸部15、17的长度,从而在将透明保持件等被收纳物平衡性良好地(例如在前封皮2侧及后封皮3侧分别相同数量)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内1s中的所述延伸部15、17的前封皮2侧及后封皮3侧的状态下将前封皮2及后封皮3展开并将收纳部1设为展开姿势(E)时,能够抑制被收纳物越过所述延伸部15、17而成为偏颇了的配置(在前封皮2侧及后封皮3侧被收纳物的量不同的配置)的情形。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从收纳部的两个外壁的端缘一体地延伸设置了拼接部,但也可以如图13及图14所示那样,将拼接部7设为与收纳部1的两个外壁5为分体。即,该文件夹F2中的拼接部7由使基端折回部21z、25z分别熔敷于对应的收纳部1的外壁5内表面了的拼接部形成部件21、25形成,通过在使这些拼接部形成部件21、25的顶端侧21x、25x以紧贴的方式重叠了的状态下进行熔敷,从而进行制作。并且,由所述拼接部形成部件21、25的顶端侧21x、25x形成了拼接部7的延伸部17,并且由所述拼接部形成部件21、25的基端侧21y、25y形成了拼接部主体13。在该文件夹F2中,也在将所述收纳部1设为了展开姿势(E)的情况下,所述拼接部主体13展开为大致水平状态,并且所述延伸部17的一部分从收纳空间1的开口端即外壁5的顶端5b向外部露出。此外,在所述图13及图14中,仅示出了设置在收纳部1的外壁5的下缘5f之间的下拼接部7,但也在收纳部1的外壁5的上缘之间配设了具有与所述下拼接部7同样的构成的上拼接部。另外,在图13及图14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按照上述实施方式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另外,所述收纳部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考虑各种构成。不过,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则能够一边利用简单的构成来将所述前封皮和所述后封皮的展开时的开口宽度取得大,一边能够防止或抑制拼接部成为妨碍而使得文件等的插入困难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并且在设为折叠姿势时拼接部被折叠在收纳部内,所以在向文件夹盒收纳时不会成为妨碍。
另一方面,拼接部主体及延伸部的构成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也可以采用使具有可挠性的拼接部主体、和从该拼接部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收纳部侧延伸的延伸部全部由同一部件形成等其他构成。不过,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则通过将片状的拼接部形成部件的延伸端侧结合从而形成延伸部及拼接部主体,所以容易进行拼接部形成部件的制造。
而且,拼接部的设置形态和/或设为了展开姿势时的拼接部的形状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构成。例如,作为一例,可列举:仅在两个外壁的下缘之间配置具备在展开时移位而从所述收纳空间露出的延伸部的拼接部并在两个外壁的上缘之间配置仅利用具有可挠性的一个片形成的拼接部的构成、和/或设为了展开姿势时的拼接部的形状成为向收纳空间侧突出的截面呈V字状或U字状的构成。不过,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则能够在将被收纳物收纳在收纳空间内时将延伸部用作引导件,所以容易将被收纳物插入于收纳空间内。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纳部使其两个外壁分别经由折线与对应的所述前封皮及所述后封皮一体地形成,通过使所述折线倾斜而将所述外壁的下缘的长度设定为比上缘的长度大的值,从而抑制了在收纳时被收纳物向下下垂的现象的发生,但并不妨碍将外壁的上缘的长度与下缘的长度设为相等、或将外壁的上缘的长度设定为比下缘的长度大的值。
以外,可以在无损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各种变更。

Claims (8)

1.一种文件夹,所述文件夹具备: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具备拼接部,所述拼接部收纳被收纳物的一部分;和前封皮及后封皮,所述前封皮及后封皮连接于该收纳部,
所述文件夹的特征在于,
所述拼接部具备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区划在所述收纳部的内部形成的收纳空间内,该拼接部的延伸部在所述前封皮和所述后封皮的展开时移位而从所述收纳空间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
所述收纳部具备:成对的外壁,所述成对的外壁的基端彼此相互连结且各顶端分别连续于所述前封皮及所述后封皮;和所述拼接部,所述拼接部设置在这些外壁的端缘之间,
所述拼接部具备:拼接部主体,所述拼接部主体伴随于所述外壁的接触分离动作而在从折叠姿势到展开姿势为止之间变形;和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该拼接部主体朝向所述收纳空间内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夹,
所述拼接部由从所述两个外壁的端缘延伸设置的一对拼接部形成部件形成,
通过将所述两个拼接部形成部件的延伸端侧结合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由所述两个拼接部形成部件的相互未结合的部分形成所述拼接部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夹,
在主视时在位于左右的位置的所述两个外壁的上缘之间及下缘之间分别设置所述拼接部,所述各拼接部的拼接部主体能够在所述展开姿势下大致水平地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夹,
所述拼接部主体在所述展开姿势下在俯视时呈扇形地扩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件夹,
所述拼接部由分别一体地形成于对应的所述外壁的一对拼接部形成部件形成,通过使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与另一方的拼接部形成部件交叉并使这些拼接部形成部件的延伸端侧以背面彼此紧贴的状态接合,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夹,
所述收纳部使其两个外壁分别经由折线而与对应的所述前封皮及所述后封皮一体地形成,使所述折线倾斜而将所述外壁的下缘的长度设定为比上缘的长度大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夹,
所述收纳部具备能够收纳于文件夹盒的上下方向上的外部尺寸、和能够将多个透明保持件收纳于内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内部尺寸。
CN201810952996.4A 2017-09-01 2018-08-21 文件夹 Active CN1094214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8530 2017-09-01
JP2017168530A JP6939275B2 (ja) 2017-09-01 2017-09-01 ファイ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1407A true CN109421407A (zh) 2019-03-05
CN109421407B CN109421407B (zh) 2021-06-25

Family

ID=65514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52996.4A Active CN109421407B (zh) 2017-09-01 2018-08-21 文件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39275B2 (zh)
CN (1) CN109421407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88372A (en) * 1937-01-07 1938-07-06 Willy Lieman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files for loose papers
US4314716A (en) * 1979-08-06 1982-02-09 Errichiello D Book binders with tabs
CN2126151U (zh) * 1992-05-09 1992-12-30 余龙日 方便本夹
WO1993018926A1 (en) * 1992-03-17 1993-09-30 Takahashi, Toki File
CN1077682A (zh) * 1991-08-21 1993-10-27 埃塞尔特彭达弗莱克斯公司 强化可伸缩文件夹
US5380043A (en) * 1989-03-16 1995-01-10 Productive Environments Hypertext book attachment
CN1156092A (zh) * 1996-12-17 1997-08-06 贺南明 单子夹
CN2269963Y (zh) * 1996-10-19 1997-12-10 曾维杰 硬质护书卡
CN2438581Y (zh) * 2000-09-05 2001-07-11 孔祥国 美术随堂练习本
CN1475369A (zh) * 2002-08-07 2004-02-18 国誉株式会社 文件夹
CN2626728Y (zh) * 2003-05-27 2004-07-21 刘兴柱 抽杆式文件夹
CN1780739A (zh) * 2003-04-30 2006-05-31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文件装订用装订具
JP2007290197A (ja) * 2006-04-24 2007-11-08 King Jim Co Ltd 書類用ホルダ
CN201109271Y (zh) * 2007-11-27 2008-09-03 鸿济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夹
CN201520115U (zh) * 2009-10-16 2010-07-07 熊伟 分体可扩充式档案盒
BE1018591A3 (nl) * 2009-11-06 2011-04-05 Unibind Ltd Kaft voor het inbinden van een bundel bladen.
CN203766300U (zh) * 2014-03-05 2014-08-13 哈尔滨学院 一种封闭式文件夹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88372A (en) * 1937-01-07 1938-07-06 Willy Lieman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files for loose papers
US4314716A (en) * 1979-08-06 1982-02-09 Errichiello D Book binders with tabs
US5380043A (en) * 1989-03-16 1995-01-10 Productive Environments Hypertext book attachment
CN1077682A (zh) * 1991-08-21 1993-10-27 埃塞尔特彭达弗莱克斯公司 强化可伸缩文件夹
WO1993018926A1 (en) * 1992-03-17 1993-09-30 Takahashi, Toki File
CN2126151U (zh) * 1992-05-09 1992-12-30 余龙日 方便本夹
CN2269963Y (zh) * 1996-10-19 1997-12-10 曾维杰 硬质护书卡
CN1156092A (zh) * 1996-12-17 1997-08-06 贺南明 单子夹
CN2438581Y (zh) * 2000-09-05 2001-07-11 孔祥国 美术随堂练习本
CN1475369A (zh) * 2002-08-07 2004-02-18 国誉株式会社 文件夹
CN1780739A (zh) * 2003-04-30 2006-05-31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文件装订用装订具
CN2626728Y (zh) * 2003-05-27 2004-07-21 刘兴柱 抽杆式文件夹
JP2007290197A (ja) * 2006-04-24 2007-11-08 King Jim Co Ltd 書類用ホルダ
CN201109271Y (zh) * 2007-11-27 2008-09-03 鸿济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夹
CN201520115U (zh) * 2009-10-16 2010-07-07 熊伟 分体可扩充式档案盒
BE1018591A3 (nl) * 2009-11-06 2011-04-05 Unibind Ltd Kaft voor het inbinden van een bundel bladen.
CN203766300U (zh) * 2014-03-05 2014-08-13 哈尔滨学院 一种封闭式文件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43038A (ja) 2019-03-22
CN109421407B (zh) 2021-06-25
JP6939275B2 (ja) 202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1931A (zh) 连接端子
US9555658B2 (en) Expandable capacity pocket divider
CN109421407A (zh) 文件夹
EP3072826A1 (en) Package for tobacco related articles having an outer shell and an inner body, blank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JP2020132184A (ja) トレーと包装用箱
CN102039744B (zh) 文件夹
JP2008162649A (ja) 揺動開閉箱
JP6697016B2 (ja) ホルダ
JP5254631B2 (ja) 緩衝仕切付包装箱
JP2002166921A (ja) 梱包ケース
JP3200158U (ja) 包装箱
JP3190904U (ja) 折りたたみ箱
JP3183100U (ja) 包装容器
JP5928410B2 (ja) 包装箱
JP3246135U (ja) 箱体
JP6473771B2 (ja) 収納具
JP3199371U (ja) 組立て式ファイルボックス
JP2014136579A (ja) 組立式収容箱
JP3227353U (ja) ファイル
JP3215260U (ja) 緩衝機能付き包装用箱
JP7139906B2 (ja) パッケージ
JP3202529U (ja) マチ付きファイル
JP3111004U (ja)
JP2008100719A (ja) 梱包箱
JP2016210450A (ja) 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