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5094B - 车身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5094B
CN109415094B CN201780038150.3A CN201780038150A CN109415094B CN 109415094 B CN109415094 B CN 109415094B CN 201780038150 A CN201780038150 A CN 201780038150A CN 109415094 B CN109415094 B CN 1094150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vertical
vehicle width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81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5094A (zh
Inventor
松冈圣彦
镰田知仁
芳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15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5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5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5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5Front-end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06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小重叠碰撞时将碰撞载荷尽早传递到前侧车架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1、11),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和前隔板(20),其与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连结。前隔板(20)具有:上下一对横部件(30、30),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和左右一对纵部件(40、40),其以将横部件(30,3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彼此连接的方式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纵部件(40)的下端部设置有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方延伸部(46)。在前方延伸部(46)固定有第1载荷传递部件(70),其位于比前侧车架(11)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开发出了如下技术:在小重叠碰撞(对面车等碰撞物碰撞到比前侧车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时,向成为车身的骨架的前侧车架传递碰撞载荷,来吸收碰撞能量。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前侧车架的外侧面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设部的发明。根据专利文献1的发明,在小重叠碰撞时,能够从突设部向前侧车架传递碰撞载荷,诱发前侧车架的变形,由此吸收碰撞能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2757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将碰撞载荷尽早传递到前侧车架,期望的是将载荷传递部件尽量配置于车辆前方。但是,专利文献1的发明在前侧车架的前表面配置了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吸能盒,因此,难以在比前侧车架靠前方的位置配置载荷传递部件。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在小重叠碰撞时尽早将碰撞载荷传递到前侧车架的车身前部结构。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和前隔板,其与上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连结,上述前隔板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上下一对的横部件;和以将上述横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彼此连接的方式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纵部件。在上述纵部件的下端部设有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方延伸部。在上述前方延伸部固定有载荷传递部件,上述载荷传递部件位于比上述前侧车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在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连结的前隔板的纵部件的下端部设有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方延伸部,并且,在前方延伸部固定有载荷传递部件,因此,载荷传递部件配置于比前侧车架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在小重叠碰撞时,与前侧车架和载荷传递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现有技术相比,碰撞物较早触碰到载荷传递部件,碰撞载荷能够经由纵部件尽早传递到前侧车架。其结果是,能够使前侧车架尽早变形,能够迅速地吸收碰撞能量。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载荷传递部件具有前端部和倾斜面,上述倾斜面与上述前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连续,且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于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
由此,能够使碰撞物与前端部和倾斜面这两个面抵接,能够增大抵接面积,因此,能够将碰撞载荷良好地传递到前侧车架。
此外,优选的是,本发明还具备前副车架,上述前副车架配置于比上述前侧车架靠下方的位置,且配置于比上述载荷传递部件靠车辆后方的位置,上述前副车架具有左右一对的前后车架,上述前后车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载荷传递部件具有卡定部,上述卡定部位于上述前后车架的前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
由此,载荷传递部件的卡定部位于前后车架的前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因此,能够抑制在全平面碰撞时前后车架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张开。
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载荷传递部件形成有第1接合凸缘,上述第1接合凸缘固定于上述纵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在上述横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有第2接合凸缘,上述第2接合凸缘固定于上述纵部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
由此,纵部件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均为两片叠合,因此,外侧面与内侧面的刚性平衡均等。由此,在小重叠碰撞时纵部件难以被压溃,碰撞载荷能够良好地传递到前侧车架。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纵部件的下端部被插入到上述横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内部而被固定。
由此,纵部件的下端部插入到横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内部而被固定,因此,能够提高成为载荷传递部件的固定部的纵部件的下端部的刚性。由此,在小重叠碰撞时纵部件难以被压溃,能够将碰撞载荷良好地传递到前侧车架。
此外,优选的是,本发明还具备支承部件,上述支承部件相对于上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的下表面支承上述前副车架的前端部,且位于上述前方延伸部的车辆后方。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上述支承部件的前壁形成有向车辆前方鼓出、沿着上述前方延伸部的后表面的鼓出部。
由此,当在纵部件的下端部的前表面或下方的横部件的前表面设置了步行者腿部的扫腿部件时,能够迅速地支承来自扫腿部件的载荷。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纵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中空部,上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偏向车宽方向内侧而配置。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上述中央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有车身安装座,上述车身安装座安装于上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
由此,纵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中空部,因此,能够提高纵部件的强度及刚性。中空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偏向车宽方向内侧而形成车身安装座,由此,能够将车身安装座夹在中间地在前侧车架的前端部设置吸能盒(保险杠横梁延伸件)。由此,能够确保吸能盒的设置空间,并在比前侧车架靠车宽方向外侧配置载荷传递部件来应对小重叠碰撞。此外,能够从车辆前方对前侧车架组装前隔板,组装作业性提高。
此外,优选的是,本发明还具备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上述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固定于下方的上述横部件,下方的上述横部件是具有向上开口的截面帽状的主体构件和闭塞上述主体构件的上部开口的盖部件的中空部件。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分别固定在上述主体构件的凸缘部和与上述凸缘部相邻的垂直部。
由此,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分别固定于主体构件的凸缘部和与凸缘部相邻的垂直部,因此,能够增强凸缘部与垂直部的结合,并且通过形成为可固定于凸缘部和垂直部的托架形状,还能够提高托架自身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经由中间冷却器传递来的怠速振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能够在小重叠碰撞时尽早将碰撞载荷传递至前侧车架。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车辆的车身前部的立体图。
图2是从左斜前方俯瞰时的示出了前隔板的左侧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纵部件的第1板体、第2板体及第3板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纵部件上组装了第4板体、第5板体及第6板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的(a)是图4的Va-Va线剖视图,(b)是图4的Vb-Vb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纵部件、安装板和加强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车身前部的左视图。
图8是图2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第1载荷传递部件及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X-X线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XI-XI线剖视图。
图12是第2载荷传递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XIII-XIII线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XIV-XIV线剖视图。
图15是从图2的箭头Y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小重叠碰撞到电线杆时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17是示意性表示发生了小重叠碰撞时的碰撞载荷的传递路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用箭头示出的“前后”及“上下”表示车身前后方向及车身上下方向,“左右”表示从驾驶席观察到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纵截面是指铅垂截面,横截面是指水平截面。
首先,对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的车辆10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10具备: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1、11,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和保险杠横梁延伸件12、12,其经由安装板17、17分别设置于左右前侧车架11、11的前端部。车辆10具备:前保险杠横梁13,其架设于左右的保险杠横梁延伸件12、12;和前副车架14,其配置于比前侧车架11、11靠下方的位置。
此外,车辆10具备:前隔板20,其设置于左右的保险杠横梁延伸件12、12的内侧;左右的上构件15、15,其支承前隔板20的上端部;和左右的下构件16、16,其在前侧车架11的车外侧与保险杠横梁延伸件12的后端部连结。
前侧车架11、前隔板20等围成的空间成为动力搭载室18,其配置有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等在内的动力单元140(参照图16)。在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角撑板19(参照图16)。角撑板19使前侧车架11与保险杠横梁延伸件12相连。角撑板19仰视时呈三角形状,成为越趋向于车辆前方越向车宽方向外侧变宽的形状。
接下来,对前隔板2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前隔板20是从正面观察时呈矩形框状的金属制部件。前隔板20具有:上下一对横部件30、30,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和左右一对纵部件40、40,其以使横部件30、3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彼此相连的方式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如图2所示,在纵部件40的后端部附设有加强部件50及支承部件60,在纵部件40的下端部附设有第1载荷传递部件70及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80。在纵部件40的上半部附设有第2载荷传递部件90、碰撞检测传感器100及保护器110。各部件将于后文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横部件30是通过将分别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成形的主体构件31和盖部件32以焊接方式接合而构成的部件。当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观察时,主体构件31呈向上开口的帽状。在主体构件31的车宽方向外侧部位形成有开放截面部33,其不被盖部件32闭塞地向上方开口。
主体构件31具备:主体底壁31a,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主体前壁31b,其从主体底壁31a的前缘向上方延伸;和主体后壁31c,其从主体底壁31a的后缘向上方延伸。此外,主体构件31还具备:主体前凸缘部31d,其从主体前壁31b的上缘向车辆前方延伸;和主体后凸缘部31e,其从主体后壁31c的上缘向车辆后方延伸。主体前壁31b构成权利要求书中的垂直部。
盖部件32是从上方闭塞主体构件31的上部开口的一部分的部件。盖部件32呈向上开口的帽状,成为与主体构件31的形状相适合的形状。即,盖部件32具备:盖底壁32a,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盖前壁32b,其从盖底壁32a的前缘向上方延伸;盖后壁32c,其从盖底壁32a的后缘向上方延伸;盖前凸缘部32d,其从盖前壁32b的上缘向车辆前方延伸;和盖后凸缘部32e,其从盖后壁32c的上缘向车辆后方延伸。
盖前凸缘部32d与主体前凸缘部31d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而接合。盖后凸缘部32e与主体后凸缘部31e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而接合。在盖部件3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接合凸缘32f。接合凸缘32f与纵部件40的车内侧壁42通过焊接而接合。接合凸缘32f构成权利要求书中的第2接合凸缘。
如图3及图4所示,纵部件40是通过将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第1板体49a~第6板体49f(第1板体49a~第6板体49f是分别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成形的)以焊接方式接合而构成的中空部件。各板体49a~49f在横截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各板体49a~49f将彼此的壁部、缘部分别接合而组装在一起。纵部件40具备后侧壁41、车内侧壁42、底壁43、前侧壁44、车外侧壁45、前方延伸部46、车身安装座47和中空部48。
如图3所示,后侧壁41主要由第1板体49a和第2板体49b构成,是沿着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壁状部位。后侧壁41的上端部延伸至比车内侧壁42更靠上方的位置,通过焊接与上方的横部件30接合。后侧壁41的下端部延伸至开放截面部33的内部。在后侧壁41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贯通孔41a~41c。贯通孔41a~41c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车内侧壁42主要由第1板体49a和第2板体49b构成,是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壁状部位。车内侧壁42的下端部延伸至与接合凸缘32f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底壁43主要由第3板体49c构成,是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的壁状部位。底壁43配置于开放截面部33的内部。底壁43与主体底壁31a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而接合。在底壁43的前缘及后缘分别形成有向上方立起的前凸缘43a及后凸缘43b。前凸缘43a与主体前壁31b的后表面通过焊接而接合。后凸缘43b隔着后侧壁41与主体后壁31c的前表面通过焊接而接合。
如图4所示,前侧壁44主要由第4板体49d、第5板体49e和第6板体49f构成,是沿着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壁状部位。在前侧壁44的下端部形成有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凸缘44a。前凸缘44a与主体前凸缘部31d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而接合。
车外侧壁45主要由第4板体49d、第5板体49e和第6板体49f构成,是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壁状部位。车外侧壁45的下端部延伸至开放截面部33的内部。在车外侧壁45的下端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外凸缘45a。外凸缘45a隔着底壁43通过焊接与主体底壁31a的上表面接合。在车外侧壁45的下端部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贯通孔45b、45c。贯通孔45b、45c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前方延伸部46设置于纵部件40的下端部,是以向车辆前方延伸出的方式弯曲(折曲)的部位。前方延伸部46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前侧壁44、车外侧壁45及后侧壁41的下端部整体地随着从上方趋向于下方而向车辆前方折曲(弯曲)。在纵部件40之中,前方延伸部46最向车辆前方延伸。
车身安装座47设于后侧壁41的车外侧部位,是安装有前侧车架11的部位。在车身安装座47配置有形成于后侧壁41的贯通孔41a~41c中的2个贯通孔41a、41b。
对车身安装座47进行详细说明。后侧壁4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与安装板17前后重叠的部位)以大致一定的幅度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前侧壁44及车外侧壁45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与安装板17前后重叠的部位)以随着从下方趋向于上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之后,以大致直线状向上方延伸。由此,在后侧壁41的车外侧部位形成车身安装座47,其比车外侧壁45(中空部48)向车外侧延伸并露出。此外,中空部48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在与安装板17前后重叠的位置偏向车宽方向内侧地配置。
此处,参照图2及图5进一步详细说明纵部件40。
如图2所示,根据对碰撞载荷的刚性的强弱差异,纵部件40分为配置于下侧的下侧纵部件40A和配置于下侧纵部件40A的上侧的上侧纵部件40B。即,纵部件40通过将下侧纵部件40A(其被前侧车架11从车辆后方支承,因而对碰撞载荷的刚性高)与上侧纵部件40B(其没有被前侧车架11支承,对碰撞载荷的刚性低)相互连结而构成。
下侧纵部件40A由直接固定于前侧车架11的第2板体49b、在上下方向上与第2板体49b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第5板体49e、配置于比第2板体49b靠下方的位置的第3板体49c及第6板体49f构成。上侧纵部件40B由配置于比第2板体49b靠上方位置的第1板体49a和第4板体49d构成。下侧纵部件40A与上侧纵部件40B的边界部40C在车辆10发生正面碰撞时作为弯折部(脆弱部)发挥作用。
如图5的(a)、(b)所示,纵部件40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中空部48。中空部48的形状形成为方形筒状。图5的(a)所示的下侧纵部件40A侧的中空部48由第2板体49b和第5板体49e包围而形成。下侧纵部件40A侧的中空部48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La1在整个车宽方向上大致一定。下侧纵部件40A侧的中空部48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尺寸La2在整个车辆前后方向上大致一定。
图5的(b)所示的上侧纵部件40B侧的中空部48由第1板体49a和第4板体49d包围而形成。上侧纵部件40B侧的中空部48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Lb1在整个车宽方向上大致一定。上侧纵部件40B侧的中空部48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尺寸Lb2在整个车辆前后方向上大致一定。
上侧纵部件40B侧的中空部48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Lb1与下侧纵部件40A侧的中空部48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La1形成为同等或大致同等。上侧纵部件40B侧的中空部48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尺寸Lb2形成为比下侧纵部件40A侧的中空部48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尺寸La2小。因此,上侧纵部件40B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中空截面积形成为比下侧纵部件40A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中空截面积小。另外,也可以通过调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La1、Lb1及沿着车宽方向的尺寸La2、Lb2中的至少一者,来减小上侧纵部件40B的中空截面积。
接下来,参照图6对安装板17及加强部件50进行详细说明。
安装板17是设置于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的板状部件。安装板17通过对金属板实施折曲形状、缺口形状而形成为规定的复杂形状。在安装板17上形成有贯通孔17a、17b,其与车身安装座47的贯通孔41a、41b连通。
加强部件50是存在于安装板17与车身安装座47之间的板状部件。加强部件50通过对金属板实施折曲形状、缺口形状而形成为规定的复杂形状。加强部件50与车身安装座47的贯通孔41b和安装板17的贯通孔17b的周围(周缘)重叠地配置。加强部件50具备加强贯通孔41b、17b的周围的功能。
在加强部件50形成有贯通孔51,其与贯通孔41b、17b连通。在贯通孔41b、51、17b插入有用于将车身安装座47、加强部件50和安装板17结合的螺栓B。三者的固定部配置在比边界部40C靠下方的位置,且比前方延伸部46靠上方的位置。固定部配置于下侧纵部件40A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附近。
接下来,参照图7及图8对前副车架14及支承部件6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前副车架14具有左右一对前后车架14a(在图7中仅图示了一个),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前后车架14a配置于前方延伸部46及开放截面部33的车辆后方。前后车架14a相对于前侧车架11在下方隔开间隔地配置。
支承部件60是夹设于前后车架14a与前侧车架11之间的中空部件。支承部件60发挥相对于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的下表面支承前后车架14a的前端部14b的作用。虽省略图示,但支承部件60通过将多个板体(其分别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以焊接方式接合而构成。支承部件60配置于纵部件40的车辆后方。
如图8所示,在支承部件60的面向纵部件40的前壁61形成有向车辆前方鼓出的鼓出部62。鼓出部62形成为沿着前方延伸部46的后表面(后侧壁41)的形状的锥形状。即,鼓出部62的鼓出量随着从上方趋向于下方而逐渐增加。鼓出部62与前方延伸部46的后表面抵接。
在支承部件60的前壁61形成有贯通孔61a,其与后侧壁41的贯通孔41c连通。在贯通孔61a、41c插入有用于将支承部件60与后侧壁41结合的螺栓B。支承部件60的底壁63通过螺栓B结合于前后车架14a。
接下来,参照图9至图11,对第1载荷传递部件70及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8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9所示,第1载荷传递部件70位于比前侧车架11(参照图2等)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是用于将小重叠碰撞时输入的碰撞载荷经由纵部件40向前侧车架11传递的部件。第1载荷传递部件70通过对金属板实施折曲形状、缺口形状而形成为规定的复杂形状。第1载荷传递部件70固定于前方延伸部46的外侧面(车外侧壁45)。
第1载荷传递部件70具备:上表面71,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倾斜面72,其从上表面71的车外缘向下方延伸;下表面73,其从倾斜面72的下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和前端部74,其由上表面71、倾斜面72和下表面73的前缘构成且呈“コ”字状。此外,第1载荷传递部件70具备:上凸缘75,其从上表面71的车内缘向上方延伸;下凸缘76,其从下表面73的车内缘向下方延伸(参照图11);和卡定部77,其从倾斜面72及下表面73的后缘向车辆后方延伸。另外,前端部74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形成为覆盖上表面71、倾斜面72和下表面73的前缘开口的矩形面状。
如图10所示,倾斜面72与前端部74的车宽方向外侧连续且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于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前端部74和倾斜面72是在小重叠碰撞时承受碰撞载荷的抵接面(载荷承受面)。卡定部77在倾斜面72及下表面73的后缘范围内形成,从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观察时呈L字状。卡定部77位于前后车架14a的前端部14b的车宽方向外侧。
如图11所示,在上凸缘75形成有贯通孔75a,其与车外侧壁45的贯通孔45b连通。在下凸缘76形成有贯通孔76a,其与车外侧壁45的贯通孔45c连通。上凸缘75及下凸缘76分别通过螺栓B、B固定于车外侧壁45。上凸缘75及下凸缘76构成权利要求书中的第1接合凸缘。
如图9所示,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80是用于安装未图示的中间冷却器的部件,固定于横部件3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80通过对金属板实施折曲形状、凹凸形状而形成为规定的复杂形状。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80具备:载置面81,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载置有中间冷却器;和后凸缘82,其从载置面81的后缘向下方延伸。
载置面81的后方部位与主体前凸缘部31d的下表面通过焊接而接合(一并参照图8)。后凸缘82与主体前壁31b的前表面通过焊接而接合。即,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80分别固定在主体前凸缘部31d和与主体前凸缘部31d相邻的主体前壁31b上。
接下来,参照图12至图14,对第2载荷传递部件9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第2载荷传递部件90是用于将车辆10碰撞时输入的碰撞载荷向上侧纵部件40B传递的部件。第2载荷传递部件90通过对金属板实施折曲形状、缺口形状而形成为规定的复杂形状。第2载荷传递部件90设置于上侧纵部件40B的下端部(边界部40C附近)。第2载荷传递部件90比上侧纵部件40B向车辆前方突出。第2载荷传递部件90配置于前保险杠横梁13的车辆后方(参照图7)。即,第2载荷传递部件90配置于被碰撞时后退的前保险杠横梁13向车辆后方按压的位置。
第2载荷传递部件90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帽状截面部91、和从帽状截面部91的前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安装座面92,第2载荷传递部件90俯视时呈大致L字状。
如图13所示,帽状截面部91从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观察时呈帽状。帽状截面部91具有:上下一对的上凸缘部91a及下凸缘部91b,其固定于上侧纵部件40B;和顶部91c,其配置于上凸缘部91a与下凸缘部91b之间、且相对于上侧纵部件40B向车外侧隔开间隔。顶部91c呈向车内侧开口的槽状。
如图14所示,帽状截面部91以顶部91c朝向中空部48的中心C侧的方式配置。顶部91c配置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通过中心C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假想平面上重叠的位置。上凸缘部91a及下凸缘部91b通过焊接分别接合于车内侧壁42。
安装座面92是用于安装未图示的散热器的部位。安装座面92形成为沿着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铅垂状。安装座面92相对于帽状截面部91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
接下来,参照图15对碰撞检测传感器100及保护器11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碰撞检测传感器100例如由加速度传感器(其通过向车辆后方移动而检测加速度,由此检测车辆10的碰撞)构成。未图示的车室内的安全气囊以基于碰撞检测传感器100检测到的加速度而展开的方式构成。碰撞检测传感器100经由托架120固定于上侧纵部件40B侧的车内侧壁42。碰撞检测传感器100配置于比第2载荷传递部件90靠上方的位置。
保护器110在碰撞检测传感器100的下方附近的位置固定于上侧纵部件40B侧的车内侧壁42。保护器110通过对金属板实施折曲形状而形成为规定的复杂形状。保护器110在侧面观察时呈L字状。保护器110位于比碰撞检测传感器100靠车辆前方的位置。保护器110构成为能够先于碰撞检测传感器100与碰撞时破损的车身前部抵接。
保护器110具备:保护器纵壁111,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和保护器横壁112,其从保护器纵壁111的上缘向车辆后方延伸且沿着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保护器横壁112通过在前后排列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螺栓B、B与上侧纵部件40B侧的车内侧壁42结合。在保护器纵壁111的前缘及保护器横壁112的上缘折曲形成有用于提高刚性的折返部113。折返部113沿着与保护器纵壁111的前缘及保护器横壁112正交的方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另外,保护器110也可以设置于碰撞检测传感器100的上方附近的位置。
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车辆10基本上以如上方式构成,接下来,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车辆10小重叠碰撞到电线杆130时的状态的仰视图。图17是示意性表示发生了小重叠碰撞时的碰撞载荷的传递路径的侧视图。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与作为碰撞物的电线杆130发生了小重叠碰撞的情况下,电线杆130碰撞到第1载荷传递部件70,第1载荷传递部件70被电线杆130向后方按压。此时,第1载荷传递部件70的前端部74与倾斜面72这两个面与电线杆130抵接。
接着,如图17所示,碰撞载荷通过与第1载荷传递部件70结合的前方延伸部46而向纵部件40传递。传递到纵部件40的碰撞载荷向前侧车架11传递。
此外,碰撞载荷也向与纵部件40结合的支承部件60传递。传递到支承部件60的碰撞载荷分别向位于上方的前侧车架11和位于下方的前副车架14传递。
之后,前侧车架11由于碰撞载荷而变形(弯曲变形或轴向压溃),通过该变形,碰撞能量被吸收。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前隔板20的纵部件40与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连结,在纵部件40的下端部设有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方延伸部46,并且,在前方延伸部46固定有第1载荷传递部件70,因此,第1载荷传递部件70配置在比前侧车架11靠车辆前方的位置。因此,在小重叠碰撞时,与前侧车架11和第1载荷传递部件7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的现有技术相比,碰撞物会较早地与第1载荷传递部件70碰触,能够经由纵部件40将碰撞载荷尽早传递到前侧车架11。其结果是,能够使前侧车架11尽早变形,能够迅速地吸收碰撞能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载荷传递部件70具有前端部74和倾斜面72,该倾斜面72与前端部74的车宽方向外侧连续,且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于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由此,能够使碰撞物与前端部74和倾斜面72这两个面抵接。由此,能够增大抵接面积,因而能够将碰撞载荷良好地传递至前侧车架1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载荷传递部件70的卡定部77位于前后车架14a的前端部14b的车宽方向外侧,因此,能够防止在全平面(full flat)碰撞时前后车架14a的前端部14b向车宽方向外侧张开。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纵部件40的下端部的车外侧壁45固定有第1载荷传递部件70的上凸缘75及下凸缘76,在纵部件40的下端部的车内侧壁42固定有横部件30的接合凸缘32f,由此,纵部件40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均为两片叠合,因而外侧面和内侧面的刚性平衡均等。由此,在小重叠碰撞时纵部件40难以被压溃,能够将碰撞载荷良好地传递到前侧车架1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纵部件40的下端部被插入到横部件30的开放截面部33的内部而被固定,因此,能够提高成为第1载荷传递部件70的固定部的纵部件40的下端部的刚性。由此,在小重叠碰撞时纵部件40难以被压溃,能够将碰撞载荷良好地传递到前侧车架1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位于前方延伸部46的车辆后方的支承部件60的前壁61形成有向车辆前方鼓出且沿着前方延伸部46的后表面的鼓出部62,由此,当在纵部件40的下端部的前表面或下方的横部件30的前表面设置了步行者腿部的扫腿部件时,能够快速地支承来自扫腿部件的载荷。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纵部件40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中空部48,因此能够提高纵部件40的强度及刚性。
通过使中空部48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偏向车宽方向内侧而形成车身安装座47,能够将车身安装座47夹在中间地在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设置保险杠横梁延伸件12。
由此,能够确保保险杠横梁延伸件12的设置空间,并在比前侧车架11靠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第1载荷传递部件70来应对小重叠碰撞。此外,能够从车辆前方对前侧车架11组装前隔板20,组装作业性提高。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80分别固定于主体前凸缘部31d和与主体前凸缘部31d相邻的主体前壁31b,因此,能够增强主体前凸缘部31d与主体前壁31b的结合,并且,通过形成可固定于主体前凸缘部31d和主体前壁31b的托架形状,还能够提高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80自身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经由中间冷却器而传递来的怠速振动。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
在本实施方式中,纵部件40由6个板体49a~49f构成,但构成纵部件40的板体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空部48的形状形成为方形筒状,但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圆筒状、方形筒状以外的多边筒状。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辆(车身前部结构)
1 前侧车架
11 前侧车架
11a 前端部
14 前副车架
14a 前后车架
20 前隔板
30 横部件
31 主体构件
31b 主体前壁(垂直部)
31d 主体前凸缘部
32 盖部件
32f 接合凸缘(第2接合凸缘)
33 开放截面部
40 纵部件
46 前方延伸部
47 车身安装座
48 中空部
60 支承部件
61 前壁
62 鼓出部
70 第1载荷传递部件
72 倾斜面
74 前端部
75 上凸缘(第1接合凸缘)
76 下凸缘(第1接合凸缘)
77 卡定部
80 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

Claims (8)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具备:
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和
前隔板,其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连结,
所述车身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前隔板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上下一对的横部件;和以将所述横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彼此连接的方式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纵部件,
所述纵部件为中空部件,在所述纵部件的下端部设有前方延伸部,所述前方延伸部是以随着从上方趋向于下方而向车辆前方延伸的方式弯曲的部位,
在所述前方延伸部的车外侧壁固定有载荷传递部件,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位于比所述前侧车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的上表面、从所述上表面的车外缘向下方延伸的面、从所述向下方延伸的面的下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下表面、以及由所述上表面的前缘、所述向下方延伸的面的前缘和所述下表面的前缘构成且呈コ字状的前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下方延伸的面是与所述前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连续、且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于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配置于比所述前侧车架靠下方的位置,且配置于比所述载荷传递部件靠车辆后方的位置,
所述前副车架具有左右一对的前后车架,所述前后车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具有卡定部,所述卡定部位于所述前后车架的前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形成有第1接合凸缘,所述第1接合凸缘固定于所述纵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
在所述横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有第2接合凸缘,所述第2接合凸缘固定于所述纵部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部件的下端部被插入到所述横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内部而被固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相对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的下表面支承所述前副车架的前端部,且位于所述前方延伸部的车辆后方,
在所述支承部件的前壁形成有向车辆前方鼓出、沿着所述前方延伸部的后表面的鼓出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中空部,
所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偏向车宽方向内侧而配置,
在所述中央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有车身安装座,所述车身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所述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固定于下方的所述横部件,
下方的所述横部件是具有向上开口的截面帽状的主体构件和闭塞所述主体构件的上部开口的盖部件的中空部件,
所述中间冷却器安装托架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体构件的凸缘部和与所述凸缘部相邻的垂直部。
CN201780038150.3A 2016-06-24 2017-06-22 车身前部结构 Active CN1094150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5679 2016-06-24
JP2016125679A JP6636866B2 (ja) 2016-06-24 2016-06-24 車体前部構造
PCT/JP2017/023071 WO2017222020A1 (ja) 2016-06-24 2017-06-22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5094A CN109415094A (zh) 2019-03-01
CN109415094B true CN109415094B (zh) 2020-11-13

Family

ID=60784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8150.3A Active CN109415094B (zh) 2016-06-24 2017-06-22 车身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7469B2 (zh)
JP (1) JP6636866B2 (zh)
CN (1) CN109415094B (zh)
WO (1) WO20172220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2024B (zh) * 2018-08-31 2022-09-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及车辆
WO2020065899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FR3093048B1 (fr) * 2019-02-27 2022-09-02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pour un véhicule automobile.
JP6925761B2 (ja) * 2019-03-28 2021-08-25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7159985B2 (ja) * 2019-06-27 2022-10-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US11299206B2 (en) * 2019-09-12 2022-04-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structure for a cross-vehicle load path
KR20210158681A (ko) * 2020-06-24 2021-12-3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전방구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6379A (ja) * 2007-10-18 200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9096314A (ja) * 2007-10-16 200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3018409A1 (ja) * 2011-07-30 2013-0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103183060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WO2014115580A1 (ja) * 2013-01-25 2014-07-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105073560A (zh) * 2013-04-04 2015-11-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9959B2 (ja) * 2011-03-30 2015-07-15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953887B2 (ja) 2012-04-02 2016-07-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16106055A (ja) * 2013-02-18 2016-06-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ダンパーハウジング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6314A (ja) * 2007-10-16 200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9096379A (ja) * 2007-10-18 200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3018409A1 (ja) * 2011-07-30 2013-0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103183060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JP2013133031A (ja) * 2011-12-27 2013-07-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4115580A1 (ja) * 2013-01-25 2014-07-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105073560A (zh) * 2013-04-04 2015-11-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26386A (ja) 2017-12-28
US20190233016A1 (en) 2019-08-01
US10717469B2 (en) 2020-07-21
CN109415094A (zh) 2019-03-01
WO2017222020A1 (ja) 2017-12-28
JP6636866B2 (ja) 2020-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5094B (zh) 车身前部结构
US9764765B2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EP3556591B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US8651552B2 (en) Support structure of windshield
JP5531984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09311514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5438273A (zh) 汽车的机盖结构
JP5326416B2 (ja) 車体衝撃吸収構造及び自動車搭載部品取付ブラケット
US10017209B2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5813926A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4996707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JP5251442B2 (ja)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3930004B2 (ja) センサ配設構造
CN106043450B (zh) 车辆前部构造
JP5353364B2 (ja)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JP6546030B2 (ja) 車体構造
CN210258578U (zh) 前车体加强结构
JP6543296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4590324A (zh) 车体前部结构
JP3707283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22083565A (ja) 車体構造
JP5320005B2 (ja) フェンダパネル取付用ブラケット
CN113335384B (zh) 车身
JP2009234380A (ja) 車両のフードストッパ部構造及び車両前部構造
JP4234079B2 (ja) 側面衝突用センサ配設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