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6723A - 焊接架 - Google Patents

焊接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6723A
CN109396723A CN201811542695.0A CN201811542695A CN109396723A CN 109396723 A CN109396723 A CN 109396723A CN 201811542695 A CN201811542695 A CN 201811542695A CN 109396723 A CN109396723 A CN 109396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le
clamping
tab
po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26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学海
武占国
谭宜项
孙刚
王士超
夏维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 Ji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 Ji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 Ji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 Ji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426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67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6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6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焊接架,其包括极板承载结构、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第一驱动装置;极板承载结构设有能够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的长度方向对齐的第一限位,和能够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的高度方向上对齐的第二限位;当多个极板放入到极板承载结构内后,多个极板能够相互对齐地叠放在一起,即使得多个极板的极耳也相互对齐;同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沿着极板的叠放方向贴紧,避免了多个极板在焊接组装过程中,因过于松弛而产生相对的移动,为极板的极耳与汇流板焊接工序带来了便利,具有焊接效果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焊接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架。
背景技术
极群焊接是把多个同极性的极板放在一排插入焊接齿板中,用高温火焰将极板的极耳和汇流板熔接在一起的一种制造工艺技术,在这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接装置来放置、固定极板。
现有的焊接装置存着不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个极板排布放置在焊接装置上时,存在着多个极耳参差不齐的现象,在焊接时,汇流板很难与所有的极耳都对齐,为极板的极耳与汇流板焊接带来了不便,存在着焊接效果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在使用现有的焊接装置来焊接汇流板和极耳时,多个极耳很难整齐的叠放在一起,汇流板很难与所有的极耳都对齐,造成焊接出来的产品质量差,为生产带来不便;因此,现有的焊接装置存在着焊接效果差的缺点。本发明人经过潜心研究发现,其实该问题通过合理地设计和优化焊接装置的结构是能够被解决的。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接架,该方案通过对焊接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设计和改进,达到了能使得极耳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的目的,使得汇流板与所有的极耳都对齐,从而提高了焊接质量。具体技术构思主要是通过在极板承载结构内设置有能够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上对齐的第一限位和第二限位,当多个极板放入到极板承载结构内后,多个极板能够相互对齐地叠放在一起,即使得多个极板的极耳也相互对齐;同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沿着极板的叠放方向贴紧,使得多个极板之间不易松动,避免了多个极板在焊接组装过程中,因过于松弛而产生相对的移动,保证了极板和极耳在焊接组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相互对齐的状态,以使得汇流板能够与所有的极耳都对齐,为极板的极耳与汇流板焊接工序带来了便利,具有焊接效果好的特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焊接架,其包括极板承载结构、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第一驱动装置;极板承载结构设有能够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的长度方向对齐的第一限位,和能够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的高度方向上对齐的第二限位;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依次排布在多个极板的叠放方向上,第一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在沿极板的叠放方向上相向靠拢。
这样,通过在极板承载结构内设置有能够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上对齐的第一限位和第二限位,当多个极板放入到极板承载结构内后,多个极板能够相互对齐地叠放在一起,即使得多个极板的极耳也相互对齐;同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沿着极板的叠放方向贴紧,使得多个极板之间不易松动,避免了多个极板在焊接组装过程中,因过于松弛而产生相对的移动,保证了极板和极耳在焊接组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相互对齐的状态,以使得汇流板能够与所有的极耳都对齐,为极板的极耳与汇流板焊接工序带来了便利,具有焊接效果好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之间还可以设有弹性元件,以使得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之间能够凭借弹性元件保持预设间隔距离,且当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相向靠拢时,弹性元件产生弹性变形。
这样,在焊接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施加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上的驱动力撤销后,通过弹性元件的恢复力弹力来驱使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快速地恢复到待机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极耳夹持结构和第二驱动装置,当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相向靠拢将极板夹持后,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极耳夹持结构将极板的极耳夹持。
这样,在使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沿着极板的叠放方向夹紧后,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来驱动极耳夹持结构产生夹持动作来将极板上的极耳稳固地夹持,从而使得极耳与汇流板在焊接时,不易产生变形,进一步地增强了焊接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平行地且间隔地排布在极板的长度方向上,当极板放入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后,极板被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在极板的长度方向上夹持;第二限位包括第一托举平板,第一托举平板设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下方,第一托举平板设置成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均平行。
这样,在生产时,将多个极板夹持在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长度方向上对齐(即实现了第一限位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的长度方向上对齐);同时通过在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托举平板,使得多个极板的底侧对齐地排布在第一托举平板上,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高度方向上对齐(即实现了第二限位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的高度方向上对齐),从而使得多个极板的极耳也相互对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单元为第一夹板,第二夹持单元为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立地沿着多个极板的叠放方向排布在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
这样,当多个极板整齐地叠放在极板承载结构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从极板叠的两侧相互靠拢,将多个极板沿着极板的叠放方向相互贴紧,使得多个极板之间不易松动,避免了多个极板在焊接组装过程中,因过于松弛而产生相对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第三平板,第三平板设于第二平板的第一平板所在侧的对立侧上,第三平板与第二平板平行地且间隔地设置,当极板放入到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后,极板被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在极板的长度方向上夹持;第一托举平板延伸至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的下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延伸到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之间。
这样,使得第三平板、第二平板和第一托举平板共同形成了另一个极板承载结构,并通过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延伸到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之间,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相向靠拢将位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的极板压紧贴合的同时,也可以将位于第三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的极板压紧贴合,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巧妙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本焊接架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n个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隔板,以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n+1个彼此隔开的夹持空间;其中n为正整数。
这样,在焊接时,可以将n+1组由多个极板组成的极板群分别放到n+1个夹持空间内,然后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拢的过程中,通过极板的传递来推动隔板间相向靠拢移动,以使得隔板与第一夹板间,隔板与隔板间以及隔板与第二夹板间的极板沿着叠放方向相互贴紧,即使得夹持空间内的极板沿着叠放方向相互贴紧,以使得本焊接架能够同时对n+1组极板群进行焊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导向杆;其中第一夹板、隔板和第二夹板均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杆上,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设在第一夹板连上,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设在第二夹板连上。
这样,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驱动实现了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沿着极板的叠放方向相向靠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五个隔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六个夹持空间;第一夹板与隔板之间,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以及隔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均设有弹性元件。
这样,在焊接时,可以将六组由多个极板组成的极板群分别放到六个夹持空间内,然后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拢的过程中,通过极板的传递来推动隔板间相向靠拢移动,以使得隔板与第一夹板间,隔板与隔板间以及隔板与第二夹板间的极板沿着叠放方向相互贴紧,即使得夹持空间内的极板沿着叠放方向相互贴紧,以使得本焊接架能够同时对六组极板群进行焊接;此外,待焊接完成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背离移动,通过弹性元件的恢复力弹力来驱使隔板与第一夹板间、隔板与隔板间以及隔板与第二夹板间的距离快速地恢复到初始状态,使得本焊接架可以快速地恢复到待机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板与隔板之间,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以及隔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均还设有限定单元,以使得夹持空间在极板的叠放方向上的大小具有最小极限值。
这样,当放置于第一夹板与隔板之间,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以及隔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极板被夹紧时,可以避免极板由于过度压缩而遭到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极耳夹持结构为第一极耳固定板;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沿极板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第二平板相对于第一平板靠近极板的极耳所在位置,以使得当极板插入到极板承载结构内后,第二平板朝向第一平板的那一侧能够与极板的极耳相抵接;第一极耳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梳齿槽;其中,第一极耳固定板与第二平板相对立地且平行地设置,第一梳齿槽朝向第二平板,第一极耳固定板与第一平板位于第二平板的同一侧;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极耳固定板朝第二平板靠拢。
这样,在使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沿着极板的叠放方向贴紧后,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一极耳固定板朝第二平板移动靠齐,使得极耳插入在第一梳齿槽内,且第一梳齿槽和第二平板将极耳稳固地夹持住,从而使得极耳与汇流板在焊接时,不易产生变形,进一步地增强了焊接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极耳固定板上第一梳齿槽所在部位上形成有焊接模槽,第一梳齿槽延伸至焊接模槽。
这样,在火焰钎焊时,将汇流板放置到焊接模槽内,通过焊接模槽来限定汇流板,使得汇流板稳定地放置在第一极耳固定板,不易发生移动,从而使得汇流板与极耳进行焊接时能够保持稳定,提高了焊接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一极耳固定板和第二极耳固定板;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沿极板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第二平板相对于第一平板靠近极板的极耳所在位置,以使得当极板插入到极板承载结构内后,第二平板朝向第一平板的那一侧能够与极板的极耳相抵接;第一极耳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梳齿槽;其中,第一极耳固定板与第二平板相对立地且平行地设置,第一梳齿槽朝向第二平板,第一极耳固定板与第一平板位于第二平板的同一侧;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极耳固定板朝第二平板靠拢;第三平板与第二平板沿极板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第二平板相对于第三平板靠近极板的极耳所在位置,以使得当极板插入到极板承载结构内后,第二平板朝向第三平板的那一侧能够与极板的极耳相抵接;第二极耳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梳齿槽;其中,第二极耳固定板与第二平板相对立地且平行地设置,第二梳齿槽朝向第二平板,第二极耳固定板与第三平板位于第二平板的同一侧;第三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二极耳固定板朝第二平板靠拢。
这样,在使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沿着极板的叠放方向贴紧后,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一极耳固定板朝第二平板移动靠齐,使得极耳插入在第一梳齿槽内,且第一梳齿槽和第二平板将极耳稳固地夹持住,从而使得极耳与汇流板在焊接时,不易产生变形;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三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二极耳固定板朝第二平板移动靠齐,使得极耳插入在第二梳齿槽内,且第二梳齿槽和第二平板将极耳稳固地夹持住,从而使得极耳与汇流板在焊接时,不易产生变形,进一步地增强了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焊接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焊接架与极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焊接架的俯视图;
图4为多个极板放置到图3所示焊接架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极耳固定板和第二极耳固定板靠拢在第二平板上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焊接架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3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焊接架的结构。
如图1~3所示,该焊接架包括极板承载结构、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第一驱动装置;极板承载结构设有能够使得多个极板2在极板2的长度方向对齐的第一限位,和能够使得多个极板2在极板2的高度方向上对齐的第二限位;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依次排布在多个极板2的叠放方向上,第一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在沿极板2的叠放方向上相向靠拢。
在本实施例中,极板2为矩形状,在焊接组装时,极板2的放置状态是极板2上极耳21所在的那一侧朝上,本实施例中的“极板2的高度方向”是由极板2的极耳21所在那一侧指向其对立侧(即极板2的底侧)的方向(即为极板2的纵向),“极板2的长度方向”是极板2上垂直于“极板2的高度方向”的方向(即为极板2的横向)。具体地,第一限位包括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平行地且间隔地排布在极板2的长度方向上,当极板2放入到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后,极板2被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在极板2的长度方向上夹持;第二限位包括第一托举平板14,第一托举平板14设于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的下方,第一托举平板14设置成与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均平行。第一平板11、第二平板12和第一托举平板14共同形成了极板承载结构。这样,在组装时,将多个极板2夹持在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之间,使得多个极板2在极板2长度方向上对齐(即实现了第一限位使得多个极板2在极板2的长度方向上对齐);同时通过在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托举平板14,使得多个极板2的底侧对齐地排布在第一托举平板14上,使得多个极板2在极板2高度方向上对齐(即实现了第二限位使得多个极板2在极板2的高度方向上对齐),从而使得多个极板2的极耳21也相互对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和第二限位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在极板承载结构内设有与极板2的外轮廓相匹配的限位槽,以使得多个极板2可以在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对齐地叠放在一起;即只要是能够使得多个极板2在极板2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上对齐的具体结构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单元为第一夹板15,第二夹持单元为第二夹板16,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相对立地沿着多个极板2的叠放方向排布在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之间。这样,当多个极板2整齐地叠放在极板承载结构后,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从极板2叠的两侧相互靠拢,将多个极板2沿着极板2的叠放方向相互贴紧,使得多个极板2之间不易松动,避免了多个极板2在焊接组装过程中,因过于松弛而产生相对的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硅胶柱,即只要是能够推动极板2相互贴紧的结构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之间还可以设有弹性元件,以使得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之间能够凭借弹性元件保持预设间隔距离,且当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相向靠拢时,弹性元件产生弹性变形;具体地,弹性元件为压簧,压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夹持单元上,其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夹持单元上,该压簧处于原始状态的长度即为使得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处于待机状态时的间隔距离;这样,在焊接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施加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上的驱动力撤销后,通过弹性元件的恢复力弹力来驱使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快速地恢复到待机状态。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n个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之间的隔板17,以使得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之间形成有n+1个彼此隔开的夹持空间;其中n为正整数。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五个隔板17,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之间形成有六个夹持空间;第一夹板15与隔板17之间,相邻的两个隔板17之间,以及隔板17与第二夹板16之间均设有弹性元件331。这样,在焊接时,可以将六组由多个极板2组成的极板2群分别放到六个夹持空间内,然后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相互靠拢的过程中,通过极板2的传递来推动隔板17间相向靠拢移动,以使得隔板17与第一夹板15间,隔板17与隔板17间以及隔板17与第二夹板16间的极板2沿着叠放方向相互贴紧,即使得夹持空间内的极板2沿着叠放方向相互贴紧,以使得本焊接架能够同时对六组极板2群进行焊接;此外,待焊接完成后,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背离移动,通过弹性元件331的恢复力弹力来驱使隔板17与第一夹板15间、隔板17与隔板17间以及隔板17与第二夹板16间的距离快速地恢复到初始状态,使得本焊接架可以快速地恢复到待机状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隔板17的数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宜性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和导向杆33,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和导向杆33均设置在机身1上;其中第一夹板15、隔板17和第二夹板16均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杆33上,弹性元件331为套在导向杆33上的压簧,压簧的一端与隔板17相抵,另一端与第一夹板15或第二夹板16或相邻的另一隔板17相抵,第一气缸31的伸缩杆设在第一夹板15连上,第二气缸32的伸缩杆设在第二夹板16连上。具体地,第一夹板15、隔板17和第二夹板16均套设在导向杆33上,即实现了隔板17滑动地设在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之间;导向杆33是沿着极板2的叠放方向延伸的,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沿着导向杆33的延伸方向滑动,即通过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的驱动实现了驱动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沿着极板2的叠放方向相向靠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包括丝杆的电动马达,第一夹板15上设有与该丝杆配合的丝母,第二夹板16固定设置,通过电动马达驱动丝杆旋转来驱动丝母带着第一夹板15向第二夹板16移动,以实现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相向靠拢,即只要是能够实现驱动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相向靠拢的结构即可。
如图1~6所示,焊接操作过程,将六组由多个极板2组成的极板2群分别放入到位于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之间的六个夹持空间内,在第一平板11、第二平板12和第一托举平板14的限位作用下,多个极板2在极板2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对齐,从而使得多个极板2的极耳21也相互对齐,然后通过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来驱动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沿着导向杆33相向靠拢,位于第一夹板15与隔板17间的极板2和位于第二夹板16与隔板17间的极板2受到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的推动,并将该推动力传递给隔板17,最终位于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之间的极板2都在推动力的作用下受到挤压,以使得隔板17与第一夹板15间,隔板17与隔板17间以及隔板17与第二夹板16间的极板2沿着叠放方向相互贴紧,然后再将汇流板与极耳21对齐贴合,最后通过火焰钎焊工艺将汇流板与极耳21焊接在一起。
这样,通过在极板承载结构内设置有能够使得多个极板2在极板2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上对齐的第一限位和第二限位,当多个极板2放入到极板承载结构内后,多个极板2能够相互对齐地叠放在一起,即使得多个极板2的极耳21也相互对齐;同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2沿着极板2的叠放方向贴紧,使得多个极板2之间不易松动,避免了多个极板2在焊接组装过程中,因过于松弛而产生相对的移动,保证了极板2和极耳21在焊接组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相互对齐的状态,以使得汇流板能够与所有的极耳21都对齐,为极板2的极耳21与汇流板焊接工序带来了便利,具有焊接效果好的特点。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5与隔板17之间,相邻的两个隔板17之间,以及隔板17与第二夹板16之间均还设有限定单元332,以使得夹持空间在极板2的叠放方向上的大小具有最小极限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定单元332为套设在导向杆33上的限位套,该限位套的长度设置为使得第一夹板15与隔板17之间,相邻的两个隔板17之间,以及隔板17与第二夹板16之间的间距具有最小值,当放置于第一夹板15与隔板17之间,相邻的两个隔板17之间,以及隔板17与第二夹板16之间的极板2被夹紧时,可以避免极板2由于过度压缩而遭到损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定单元332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设置在导向杆33上的两个隔有预定间距的限位块,即只要是能够实现将第一夹板15与隔板17之间,相邻的两个隔板17之间,以及隔板17与第二夹板16之间的距离限定为具有最小极限值即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平板13,第三平板13设于第二平板12上第一平板11所在侧的对立侧上,即第三平板13和第一平板11分别设于第二平板12的不同侧上,第三平板13与第二平板12平行地且间隔地设置,当极板2放入到第二平板12和第三平板13后,极板2被第二平板12和第三平板13在极板2的长度方向上夹持;第一托举平板14延伸至第二平板12和第三平板13的下方;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均延伸到第二平板12和第三平板13之间。这样,使得第三平板13、第二平板12和第一托举平板14共同形成了另一个极板承载结构,并通过将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延伸到第二平板12和第三平板13之间,在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通过相向靠拢将位于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之间的极板2压紧贴合的同时,也可以将位于第三平板13和第二平板12之间的极板2压紧贴合,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巧妙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本焊接架的工作效率。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夹持极耳21的极耳夹持结构和第二驱动装置4,当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相向靠拢将极板2夹持后,第二驱动装置4驱动极耳夹持结构产生夹持动作来将极板2的极耳夹持。这样,在使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沿着极板的叠放方向夹紧后,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来驱动极耳夹持结构将极板上的极耳稳固地夹持,从而使得极耳与汇流板在焊接时,不易产生变形,进一步地增强了焊接效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极耳夹持结构的具体结构为:第一极耳固定板5,第一极耳固定板5上设有第一梳齿槽51;第一平板11与第二平板12沿极板2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第二平板12相对于第一平板11靠近极板2的极耳21所在位置,以使得当极板2插入到极板承载结构内后,第二平板12朝向第一平板11的那一侧能够与极板2的极耳21相抵接;其中,第一极耳固定板5与第二平板12相对立地且平行地设置,第一梳齿槽51朝向第二平板12,第一极耳固定板5与第一平板11位于第二平板12的同一侧;第二驱动装置4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极耳固定板5朝第二平板12靠拢。具体地,机身1上设有与极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导轨42,第一极耳固定板5通过滑块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42上;第二驱动装置4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的第三气缸41,第三气缸41的伸缩杆设在第一极耳固定板5上,通过第三气缸41的驱动来使得第一极耳固定板5能够向第二平板12靠拢。这样,在使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2沿着极板2的叠放方向贴紧后,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来驱动第一极耳固定板5朝第二平板12移动靠齐,使得极耳21插入在第一梳齿槽51内,且第一梳齿槽51和第二平板12将极耳21稳固地夹持住,即实现了极耳夹持结构能够将极耳21夹持,从而使得极耳21与汇流板在焊接时,不易产生变形,进一步地增强了焊接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极耳夹持结构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分别设置在本焊接架上用于放置极耳的部位或空间的左右两侧的第一极耳夹板和第二极耳夹板。相应地,第二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极耳夹板朝第二极耳夹板靠拢的第一电缸,和用于驱动第二极耳夹板朝第一极耳夹板靠拢的第二电缸,当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沿着极板的叠放方向夹紧后,然后第一极耳夹板和第二极耳夹板将极耳稳定地夹持住,即实现了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极耳夹持结构产生夹持动作来将极板上的极耳稳固地夹持;即只要是能够驱动极耳夹持结构产生夹持动作来将极耳稳定地夹持住的结构即可。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三驱动装置6和第二极耳固定板7;第三平板13与第二平板12沿极板2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第二平板12相对于第三平板13靠近极板2的极耳21所在位置,以使得当极板2插入到极板承载结构内后,第二平板12朝向第三平板13的那一侧能够与极板2的极耳21相抵接;第二极耳固定板7上设有第二梳齿槽71;其中,第二极耳固定板7与第二平板12相对立地且平行地设置,第二梳齿槽71朝向第二平板12,第二极耳固定板7与第三平板13位于第二平板12的同一侧;第三驱动装置6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二极耳固定板7朝第二平板12靠拢。具体地,机身1上设有与极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导轨6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62由第一导轨42延伸形成,融为同一根导轨),第二极耳固定板7通过滑块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62上;第三驱动装置6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的第四气缸61,第四气缸61的伸缩杆设在第二极耳固定板7上,通过第四气缸61的驱动来使得第二极耳固定板7能够向第二平板12靠拢。这样,在使用第三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多个极板2沿着极板2的叠放方向贴紧后,再通过第三驱动装置6来驱动第二极耳固定板7朝第二平板12移动靠齐,使得极耳21插入在第二梳齿槽71内,且第二梳齿槽71和第二平板12将极耳21稳固地夹持住,从而使得极耳21与汇流板在焊接时,不易产生变形,进一步地增强了焊接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驱动装置6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包括丝杆的电动马达和导轨条,第二极耳固定板7上设有与该丝杆配合的丝母,且还设有与导轨条配套的滑块,通过电动马达驱动丝杆旋转来驱动丝母带着第二极耳固定板7向第二夹板16靠拢,即只要是能够驱动第二极耳固定板7向第二夹板16靠拢的结构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耳固定板5上第一梳齿槽51所在部位上形成有与汇流板轮廓相契合的焊接模槽8,第一梳齿槽51延伸至焊接模槽8。这样,在火焰钎焊时,将汇流板放置到焊接模槽8内,通过焊接模槽8来限定汇流板,使得汇流板稳定地放置在第一极耳固定板5,不易发生移动,从而使得汇流板与极耳21进行焊接时能够保持稳定,提高了焊接质量。同样地,第二极耳固定板7上第二梳齿槽71所在部位上形成有与汇流板轮廓相契合的焊接模槽8,第二梳齿槽71延伸至焊接模槽8,使得汇流板稳定地放置在第二极耳固定板7,不易发生移动,从而使得汇流板与极耳21进行焊接时能够保持稳定,提高了焊接质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焊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板承载结构、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第一驱动装置;
所述极板承载结构设有能够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的长度方向对齐的第一限位,和能够使得多个极板在极板的高度方向上对齐的第二限位;
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依次排布在多个极板的叠放方向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在沿极板的叠放方向上相向靠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包括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所述第一平板(11)和所述第二平板(12)平行地且间隔地排布在极板的长度方向上,当极板放入到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后,极板被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在极板的长度方向上夹持;
所述第二限位包括第一托举平板(14),所述第一托举平板(14)设于所述第一平板(11)和所述第二平板(12)的下方,第一托举平板(14)设置成与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均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为第一夹板(15),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为第二夹板(16),所述第一夹板(15)和所述第二夹板(16)相对立地沿着多个极板的叠放方向排布在所述第一平板(11)和所述第二平板(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平板(13),所述第三平板(13)设于所述第二平板(12)的所述第一平板(11)所在侧的对立侧上,第三平板(13)与第二平板(12)平行地且间隔地设置,当极板放入到第二平板(12)和第三平板(13)后,极板被第二平板(12)和第三平板(13)在极板的长度方向上夹持;
所述第一托举平板(14)延伸至所述第二平板(12)和所述第三平板(13)的下方;
所述第一夹板(15)和所述第二夹板(16)均延伸到所述第二平板(12)和所述第三平板(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焊接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个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夹板(15)和所述第二夹板(16)之间的隔板(17),以使得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之间形成有n+1个彼此隔开的夹持空间;
其中n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和导向杆(33);
其中所述第一夹板(15)、所述隔板(17)和所述第二夹板(16)均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杆(33)上,所述第一气缸(31)的伸缩杆设在第一夹板(15)连上,所述第二气缸(32)的伸缩杆设在第二夹板(16)连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五个所述隔板(17),所述第一夹板(15)和所述第二夹板(16)之间形成有六个所述夹持空间;第一夹板(15)与隔板(17)之间,相邻的两个隔板(17)之间,以及隔板(17)与第二夹板(16)之间均设有弹性元件(331)。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焊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15)与所述隔板(17)之间,相邻的两个隔板(17)之间,以及隔板(17)与所述第二夹板(16)之间均还设有限定单元(332),以使得夹持空间在极板的叠放方向上的大小具有最小极限值。
CN201811542695.0A 2018-12-17 2018-12-17 焊接架 Pending CN1093967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2695.0A CN109396723A (zh) 2018-12-17 2018-12-17 焊接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2695.0A CN109396723A (zh) 2018-12-17 2018-12-17 焊接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6723A true CN109396723A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59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2695.0A Pending CN109396723A (zh) 2018-12-17 2018-12-17 焊接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67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9612A (zh) * 2021-08-02 2021-11-02 毛露露 一种便于上料的移动电源正负极群焊接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75807Y (zh) * 2008-03-13 2009-01-07 哈尔滨光宇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大密系列电池极群焊接装置
CN103406697A (zh) * 2013-08-09 2013-11-27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极群焊接工装
CN204148784U (zh) * 2014-10-17 2015-02-11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极群的全方位定位焊接工装
CN204171591U (zh) * 2014-09-30 2015-02-25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捏极耳功能的极群焊接夹具
CN206010234U (zh) * 2016-08-26 2017-03-15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蓄电池自动装配线的极群夹紧夹具
CN206393072U (zh) * 2017-01-21 2017-08-11 东莞市华创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焊接点焊定位夹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75807Y (zh) * 2008-03-13 2009-01-07 哈尔滨光宇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大密系列电池极群焊接装置
CN103406697A (zh) * 2013-08-09 2013-11-27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极群焊接工装
CN204171591U (zh) * 2014-09-30 2015-02-25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捏极耳功能的极群焊接夹具
CN204148784U (zh) * 2014-10-17 2015-02-11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极群的全方位定位焊接工装
CN206010234U (zh) * 2016-08-26 2017-03-15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蓄电池自动装配线的极群夹紧夹具
CN206393072U (zh) * 2017-01-21 2017-08-11 东莞市华创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焊接点焊定位夹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9612A (zh) * 2021-08-02 2021-11-02 毛露露 一种便于上料的移动电源正负极群焊接机
CN113579612B (zh) * 2021-08-02 2023-08-18 深圳市奥利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上料的移动电源正负极群焊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6211A (zh) 一种拼装式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
CN206107740U (zh) 折膜入袋机
CN109396723A (zh) 焊接架
CN211045605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卧式组装装置
CN202622161U (zh) 一种汽车车门玻璃总成导轨焊接支架
CN209439678U (zh) 焊接架
CN206065122U (zh) 弯折装置
CN109317803A (zh) 一种改良型汇流条焊接机头
CN211764390U (zh) 一种财务会计凭证快速整理装置
CN206047356U (zh) 一种软包电池组激光焊接系统
CN209374578U (zh) 立卧两用式电池模组生产工装载具
CN207748531U (zh) 一种电芯夹爪、电芯搬运装置及电芯包装设备
CN206898108U (zh) 电芯封边和极耳整平机械手
CN205200903U (zh) 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组激光焊接机的压紧装置
CN108817267A (zh) 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故障诊断修复的钢筋拉直机构
CN208955390U (zh) 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圆柱电池组导线焊接装置
CN103855583A (zh) 一种四方针端子打卡点机
CN203774588U (zh) 一种四方针端子打卡点机
CN218548506U (zh)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设备
CN208083339U (zh) 一种自动放钉气动铆接机
CN216698457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极耳的整型装置
CN108556021A (zh) 隔板纸裁断机的移动式夹紧机构
CN21677470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拼接用连接件
CN207846060U (zh) 布带压平装置
CN212367018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电机输出线的卡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