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1064A - 定子和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定子和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1064A
CN109391064A CN201810911709.5A CN201810911709A CN109391064A CN 109391064 A CN109391064 A CN 109391064A CN 201810911709 A CN201810911709 A CN 201810911709A CN 109391064 A CN109391064 A CN 109391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in part
fixation member
stato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17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1064B (zh
Inventor
妹尾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91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1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9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around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具有将线圈固定于定子芯的作业性高的线圈固定部件的定子和电动机。第一线圈固定部件具有:第一主体部,其被插入到形成于线圈与齿部的第一端面之间的第一空隙部;第一凸部,其被插入到齿部的第一凹部;以及第一卡定部,其从第一主体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向与第一端面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线圈卡定,第二线圈固定部件具有:第二主体部,其被插入到形成于线圈与齿部的第二端面之间的第二空隙部;第二凸部,其被插入到齿部的第二凹部;以及第二卡定部,其从第二主体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向与第二端面相反的一侧延伸,将线圈卡定,第二主体部具有表现出轴向上的弹性的弹性表现构造。

Description

定子和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和电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用于将线圈固定于定子的定子芯的线圈固定部件中,已知一种能够共通地使用于尺寸不同的电动机且简易的线圈固定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线圈固定部件具备用于插入到形成于定子芯的插入孔的突起,能够通过将突起插入到定子芯的插入孔来安装于定子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773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固定部件,将线圈固定部件本身安装于定子芯的作业性提高。然而,该线圈固定部件并没有提高将线圈固定于定子芯的作业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将线圈固定于定子芯的作业性的线圈固定部件的定子和电动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例如,后述的定子1),所述定子具备:定子芯(例如,后述的定子芯10),其具有圆筒状的轭铁部(例如,后述的轭铁部11)和多个齿部(例如,后述的齿部12),所述多个齿部从所述轭铁部的内周部的在周向(例如,后述的周向D2)上彼此隔开间隔的位置向所述轭铁部的径向(例如,后述的径向D3)上的内侧突出,并且沿所述轭铁部的轴向(例如,后述的轴向D1)延伸;多个线圈(例如,后述的线圈20),所述多个线圈以包围所述齿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齿部,在所述线圈的内周部(例如,后述的内周部20a)与所述齿部的所述轴向上的一端侧的第一端面(例如,后述的第一端面12a)之间形成第一空隙部(例如,后述的第一空隙部SP1),并且在所述线圈的内周部与所述齿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的侧的第二端面(例如,后述的第二端面12b)之间形成第二空隙部(例如,后述的第二空隙部SP2);多个第一线圈固定部件(例如,后述的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30A、30B),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固定部件从所述径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地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空隙部来对所述线圈进行固定;以及多个第二线圈固定部件(例如,后述的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所述多个第二线圈固定部件从所述径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地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空隙部来对所述线圈进行固定,其中,所述第一端面具有第一凹部(例如,后述的贯通孔13),所述第二端面具有第二凹部(例如,后述的贯通孔13),所述第一线圈固定部件具有:第一主体部(例如,后述的第一主体部31),其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空隙部;第一凸部(例如,后述的第一凸部32),其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面向所述第一端面的位置突出并被插入到所述第一凹部;以及第一卡定部(例如,后述的第一卡定部33),其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向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反的一侧延伸,从所述径向上的内侧将所述线圈卡定,所述第二线圈固定部件具有:第二主体部(例如,后述的第二主体部41),其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空隙部;第二凸部(例如,后述的第二凸部42),其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面向所述第二端面的位置突出并被插入到所述第二凹部;以及第二卡定部(例如,后述的第二卡定部43),其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向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反的一侧延伸,从所述径向上的内侧将所述线圈卡定,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表现出所述轴向上的弹性的弹性表现构造。
(2)在(1)所记载的定子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主体部具有用于引导该第一主体部向所述第一空隙部的插入的第一引导部(例如,后述的第一引导部31a),所述第二主体部具有用于引导该第二主体部向所述第二空隙部的插入的第二引导部(例如,后述的第二引导部41a)。
(3)在(2)所记载的定子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凸部具有用于辅助由所述第一引导部进行的对所述第一主体部向所述第一空隙部的引导的第一辅助引导部(例如,后述的第一辅助引导部32a),或者,所述第二凸部具有用于辅助由所述第二引导部进行的对所述第二主体部向所述第二空隙部的引导的第二辅助引导部。
(4)在(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定子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的某一方(例如,后述的第二主体部41)具有所述弹性表现构造,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的另一方(例如,后述的第一主体部31)实质上不具有所述弹性表现构造。
(5)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备(1)~(4)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定子以及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侧的转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提高将线圈固定于定子芯的作业性的线圈固定部件的定子和电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2是基于图1的A-A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3A是从斜上方观察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所具备的定子芯的立体图。
图3B是从斜下方观察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所具备的定子芯的立体图。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所具备的第一线圈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所具备的第二线圈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图6A是依次说明安装第一线圈固定部件及第二线圈固定部件的工序的图。
图6B是依次说明安装第一线圈固定部件及第二线圈固定部件的工序的图。
图6C是依次说明安装第一线圈固定部件及第二线圈固定部件的工序的图。
图7A是依次说明拆卸第一线圈固定部件的工序的图。
图7B是依次说明拆卸第一线圈固定部件的工序的图。
图7C是依次说明拆卸第一线圈固定部件的工序的图。
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所具备的第一线圈固定部件的侧视图。
图9是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所具备的第一线圈固定部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子;10:定子芯;11:轭铁部;12:齿部;12a:第一端面;12b:第二端面;13:贯通孔(第一凹部、第二凹部);20:线圈;20a:内周部;30、30A、30B: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1:第一主体部;31a:第一引导部;32:第一凸部;32a:第一辅助引导部;33:第一卡定部;40: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1:第二主体部;41a:第二引导部;42:第二凸部;43:第二卡定部;D1:轴向;D2:周向;D3:径向;SP1:第一空隙部;SP2:第二空隙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5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子1和电动机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1的立体图。图2是基于图1的A-A线的部分截面图。图3A是从斜上方观察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1所具备的定子芯10的立体图。图3B是从斜下方观察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1所具备的定子芯10的立体图。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1所具备的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立体图。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1所具备的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与配置于定子1的内侧的转子(省略图示)一起构成电动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所构成的电动机是笼型感应电动机。定子1具备定子芯10、多个线圈20、多个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以及多个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
如图3A和图3B所示,通过沿轴向D1层叠电磁钢板来构成定子芯10。该定子芯10具有轭铁部11和多个齿部12。
轭铁部11是圆筒状。多个齿部12从轭铁部11的内周部的在周向D2上彼此隔开间隔的位置向轭铁部11的径向D3上的内侧突出。另外,齿部12沿轭铁部11的轴向D1延伸,详细地说,具有从轭铁部11的一端达到另一端的长度。
多个齿部12分别为大致长方体形状且具有贯通孔13。贯通孔13从齿部12的轴向D1上的一端侧的第一端面12a贯通至另一端侧的第二端面12b。贯通孔13的在第一端面12a露出的部分13a(参照图3A)作为供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凸部32插入的第一凹部发挥功能。贯通孔13的在第二端面12b露出的部分13b(参照图3B)作为供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第二凸部42插入的第二凹部发挥功能。
此外,关于轴向D1,将从第二端面12b去向第一端面12a的方向也称为“第一轴向D11”,将其相反方向也称为“第二轴向D12”。关于径向D3,将从内侧去向外侧的方向也称为“外径向D31”,将其相反方向也称为“内径向D32”。
返回到图1和图2来进行说明。多个线圈20以包围定子芯10中的齿部12的方式安装于齿部12。此外,在构成线圈20的线材的周围附有粘接剂,因此卷绕线材来形成的线圈20作为整体被维持为环状。安装于齿部12的线圈20在线圈20的内周部20a与齿部12的第一端面12a之间形成第一空隙部SP1,并且在线圈20的内周部20a与齿部12的第二端面12b之间形成第二空隙部SP2。第一空隙部SP1为供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插入的空隙。第二空隙部SP2为供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插入的空隙。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从径向D3上的内侧向外侧(向外径向D31)地被插入到第一空隙部SP1来对安装于定子芯10中的齿部12的线圈20进行固定。具体地说,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具有第一主体部31、第一凸部32以及第一卡定部33。
第一主体部31在径向D3上的外侧且轴向D1上的外侧的位置(在外径向D31一侧且第一轴向D11一侧)具有第一引导部31a。第一引导部31a具有随着去向径向D3上的外侧而变尖的锥形状,引导向第一空隙部SP1的插入。若换一种看法,则在本发明中“引导插入”是指提高插入性、降低插入阻力。第一凸部32从被插入到第一空隙部SP1的第一主体部31的面向第一端面12a的位置向轴向D1上的内侧(第二轴向D12)突出并被插入到贯通孔13。所插入的第一凸部32与线圈20的安装状态相应地与贯通孔13卡合或嵌合。
第一凸部32具有第一辅助引导部32a。第一辅助引导部32a具有径向D3上的外侧且轴向D1上的内侧(外径向D31一侧且第二轴向D12一侧)倾斜的侧视时大致呈三角的形状,辅助由第一引导部31a进行的对第一主体部31向第一空隙部SP1的引导。第一卡定部33是卡定片,其从第一主体部31的径向D3上的内侧的端部向与第一端面12a相反的一侧(轴向D1上的外侧)延伸,从径向D3上的内侧将线圈20卡定。此外,第一主体部31实质上不具有第二主体部41所具有的弹性表现构造(后述)。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从径向D3上的内侧向外侧地被插入到第二空隙部SP2来对安装于定子芯10中的齿部12的线圈20进行固定。具体地说,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具有第二主体部41、第二凸部42以及第二卡定部43。
第二主体部41具有表现出轴向D1上的弹性的弹性表现构造。详细地说,第二主体部41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板状部411、412彼此隔开间隔地与另一个板状部413连结的形状。因此,即使是采用硬树脂来作为耐高温的素材的情况,第二主体部41也具有轴向D1上的弹性。该第二主体部41在径向D3上的外侧且轴向D1上的外侧(第二轴向D12一侧)的位置(板状部413)具有第二引导部41a。第二引导部41a具有随着去向径向D3上的外侧而变尖的锥形状,引导第二主体部41向第二空隙部SP2的插入。
第二凸部42从被插入到第二空隙部SP2的第二主体部41的面向第二端面12b的位置向轴向D1上的内侧突出并被插入到贯通孔13。所插入的第二凸部42与线圈20的安装状态相应地与贯通孔13卡合或嵌合。此外,第二凸部42在侧视时为矩形,不具有如第一凸部32那样的辅助引导部。第二卡定部43是卡定片,其从第二主体部41的径向D3上的内侧的端部向与第二端面12b相反的一侧(轴向D1上的外侧)延伸,从径向D3上的内侧将线圈20卡定。
此外,在全部线圈20均被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和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固定的状态下,用圆盘状的构件(省略图示)将全部线圈20聚集并按压、或者用树脂模具(省略图示)将全部线圈20固定,由此线圈20被拘束。
接着,说明定子1的组装作业的过程。图6A~图6C是依次说明安装第一线圈固定部件及第二线圈固定部件的工序的图。
首先,通过从径向D3上的内侧向外侧(向外径向D31)地向定子芯10的多个齿部12中的各个齿部套上线圈20,来安装线圈20。接着,如图6A所示,以在线圈20的内周部20a与齿部12的第二端面12b之间形成大的第二空隙部SP2的方式配置线圈20。
然后,如图6B所示,将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从径向D3上的内侧向外侧(向外径向D31)地插入到第二空隙部SP2。在插入过程中,利用第二引导部41a来提高插入性。第二凸部42被插入到第二端面12b一侧的贯通孔13的部分13b(参照图6A)。接着,如图6C所示,将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从径向D3上的内侧向外侧(向外径向D31)地插入到形成于线圈20的内周部20a与齿部12的第一端面12a之间的第一空隙部SP1。在插入过程中,利用第一引导部31a和第一辅助引导部32a来提高插入性。第一凸部32被插入到第一端面12a一侧的贯通孔13的部分13a。
在将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插入到第一空隙部SP1的过程中,如图6C所示,被插入到第二空隙部SP2的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第二主体部41沿轴向D1收缩,第一空隙部SP1扩张。然后,通过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向第一空隙部SP1的插入完成,如图2所示,原本沿轴向D1收缩的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第二主体部41沿轴向D1伸长来恢复为原来的形状。通过该行为,也能够将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容易地插入到第一空隙部SP1。其结果,能够将线圈20容易地固定于定子芯10。
接着,参照图7A~图7C来说明从定子1拆卸线圈20的作业的过程。图7A~图7C是依次说明拆卸第一线圈固定部件的工序的图。例如,在之前的制造过程中发生不良状况、要拆卸线圈20来进行修正时进行拆卸线圈20的作业。
如图7A所示,首先,将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卡定部33的顶端侧向径向D3上的内侧(向内径向D32)牵拉,由此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主体部31以径向D3上的内侧为支点来转动。由此,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凸部32从贯通孔13的部分13a脱出,并且线圈20向第一轴向D11移动。此外,在第一凸部32设置有第一辅助引导部32a(第一凸部32在侧视时不是矩形而是有缺口),因此第一凸部32易于从贯通孔13脱出。线圈20向轴向D1上的外侧提升,由此被插入到第二空隙部SP2的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第二主体部41沿轴向D1收缩。
接着,如图7B所示,在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凸部32从贯通孔13脱出的状态下、且保持线圈20向第一轴向D11移动了的状态地,将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从第一空隙部SP1向径向D3上的内侧(向内径向D32)拔出。然后,如图7C所示,使线圈20向第二轴向D12移动后,将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从第二空隙部SP2向径向D3上的内侧拔出,并且将线圈20从齿部12向径向D3上的内侧拆卸。这样,能够容易地拆卸线圈2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和电动机,例如起到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具备:定子芯10,其具有圆筒状的轭铁部11和多个齿部12,所述多个齿部12从轭铁部11的内周部的在周向D2上彼此隔开间隔的位置向轭铁部11的径向D3上的内侧突出,并且沿轭铁部11的轴向D1延伸;多个线圈20,所述多个线圈20以包围齿部12的方式安装于齿部12,在线圈20的内周部20a与齿部12的轴向D1上的一端侧的第一端面12a之间形成第一空隙部SP1,并且在线圈20的内周部20a与齿部12的轴向D1上的另一端侧的第二端面12b之间形成第二空隙部SP2;多个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从径向D3上的内侧向外侧地被插入到第一空隙部SP1来对线圈20进行固定;以及多个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所述多个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从径向D3上的内侧向外侧地被插入到第二空隙部SP2来对线圈20进行固定。第一端面12a具有贯通孔13,第二端面12b具有贯通孔13,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具有:第一主体部31,其被插入到第一空隙部SP1;第一凸部32,其从第一主体部31的面向第一端面12a的位置突出并被插入到贯通孔13;以及第一卡定部33,其从第一主体部31的径向D3上的内侧的端部向与第一端面12a相反的一侧延伸,从径向D3上的内侧将线圈20卡定,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具有:第二主体部41,其被插入到第二空隙部SP2;第二凸部42,其从第二主体部41的面向第二端面12b的位置突出并被插入到贯通孔13;以及第二卡定部43,其从第二主体部41的径向D3上的内侧的端部向与第二端面12b相反的一侧延伸,从径向D3上的内侧将线圈20卡定,第二主体部41具有表现出轴向D1的弹性的弹性表现构造。
因而,在向定子芯10的多个齿部12中的各个齿部套上线圈20之后,当想要在将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插入到形成于线圈20的内周部20a与齿部12的第二端面12b之间的第二空隙部SP2之后将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插入到形成于线圈20的内周部20a与齿部12的第一端面12a之间的第一空隙部SP1时,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第二主体部41沿轴向D1收缩,因此能够将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容易地插入到第一空隙部SP1。由此,能够将线圈20容易地固定到定子芯10。能够以这种单纯的作业来应对,因此将线圈20固定于定子芯10的作业性提高。
另外,牵拉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卡定部33的前端来使第一主体部31转动后,将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从第一空隙部SP1拔出,之后,将线圈20向轴向D1按下后,将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从第二空隙部SP2拔出,只需这样就能够将线圈20从齿部12容易地拆卸。
另外,第一主体部31具有引导第一主体部31向第一空隙部SP1的插入的第一引导部31a,第二主体部41具有引导第二主体部41向第二空隙部SP2的插入的第二引导部41a。因而,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向第一空隙部SP1的插入变得容易,并且,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向第二空隙部SP2的插入变得容易。
另外,第一凸部32具有用于辅助由第一引导部31a进行的对第一主体部31向第一空隙部SP1的引导的第一辅助引导部32a。因而,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向第一空隙部SP1的插入变得更容易。
另外,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主体部31与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第二主体部41不同,实质上不具有轴向D1的弹性。因此,易于使线圈20的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一侧的端部的高度一致,能够使质量稳定。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和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第二主体部41具有轴向D1上的弹性,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既可以是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主体部31具有轴向D1上的弹性,或者也可以是两方均具有轴向D1上的弹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凸部32具有用于辅助由第一引导部31a进行的对第一主体部31向第一空隙部SP1的引导的第一辅助引导部32a,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也可以是,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凸部32具有第一辅助引导部32a,并且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第二凸部42具有用于辅助由第二引导部41a进行的对第二主体部41向第二空隙部SP2的引导的第二辅助引导部,来代替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的第一凸部32具有第一辅助引导部32a。引导部和辅助引导部的形状不限制于锥形状,也可以是曲面状。
接着,参照图8来说明另一实施方式(变形例)所涉及的定子。此外,在变形例的说明中,对与图1所示的定子1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等,省略其说明。另外,在变形例的说明中,省略与图1所示的定子1所起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的说明。
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所具备的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A的侧视图。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具备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A来代替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这方面与图1所示的定子1不同。
如图8所示,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A具备第一主体部31。第一主体部31具有设置有沿着径向D3延伸的狭缝315的形状,具有轴向D1上的弹性。与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第二主体部41相比,该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A的第一主体部31的轴向D1上的收缩量小(弹性系数小)。
接着,参照图9来说明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图9是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所具备的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B的侧视图。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具备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B来代替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这方面与图1所示的定子1不同。
如图9所示,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B具备第一主体部31。第一主体部31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板状部311、312彼此隔开间隔地与另一板状部313连结并且具有从一个板状部311延伸至另一个板状部312的跟前的又一板状部314的形状,具有轴向D1上的弹性。与第二线圈固定部件40的第二主体部41相比,该第一线圈固定部件30B的第一主体部31的轴向D1上的收缩量小(弹性系数小)。通过又一板状部314的顶端部碰上另一方的板状部312,来限制第一主体部31的轴向D1上的收缩量。

Claims (5)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定子芯,其具有圆筒状的轭铁部和多个齿部,所述多个齿部从所述轭铁部的内周部的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的位置向所述轭铁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突出,并且沿所述轭铁部的轴向延伸;
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以包围所述齿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齿部,在所述线圈的内周部与所述齿部的所述轴向上的一端侧的第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一空隙部,并且在所述线圈的内周部与所述齿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侧的第二端面之间形成第二空隙部;
多个第一线圈固定部件,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固定部件从所述径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地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空隙部来对所述线圈进行固定;以及
多个第二线圈固定部件,所述多个第二线圈固定部件从所述径向上的内侧向外侧地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空隙部来对所述线圈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具有第一凹部,
所述第二端面具有第二凹部,
所述第一线圈固定部件具有:第一主体部,其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空隙部;第一凸部,其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面向所述第一端面的位置突出并被插入到所述第一凹部;以及第一卡定部,其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向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反的一侧延伸,从所述径向上的内侧将所述线圈卡定,
所述第二线圈固定部件具有:第二主体部,其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空隙部;第二凸部,其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面向所述第二端面的位置突出并被插入到所述第二凹部;以及第二卡定部,其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向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反的一侧延伸,从所述径向上的内侧将所述线圈卡定,
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表现出所述轴向上的弹性的弹性表现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部具有用于引导该第一主体部向所述第一空隙部的插入的第一引导部,
所述第二主体部具有用于引导该第二主体部向所述第二空隙部的插入的第二引导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部具有用于辅助由所述第一引导部进行的对所述第一主体部向所述第一空隙部的引导的第一辅助引导部,或者,
所述第二凸部具有用于辅助由所述第二引导部进行的对所述第二主体部向所述第二空隙部的引导的第二辅助引导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的某一方具有所述弹性表现构造,
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的另一方实质上不具有所述弹性表现构造。
5.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以及
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侧的转子。
CN201810911709.5A 2017-08-14 2018-08-10 定子和电动机 Active CN109391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6446 2017-08-14
JP2017156446A JP6577536B2 (ja) 2017-08-14 2017-08-14 固定子及び電動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064A true CN109391064A (zh) 2019-02-26
CN109391064B CN109391064B (zh) 2020-08-28

Family

ID=650845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1709.5A Active CN109391064B (zh) 2017-08-14 2018-08-10 定子和电动机
CN201821290310.1U Active CN208433828U (zh) 2017-08-14 2018-08-10 定子和电动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90310.1U Active CN208433828U (zh) 2017-08-14 2018-08-10 定子和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9993B2 (zh)
JP (1) JP6577536B2 (zh)
CN (2) CN109391064B (zh)
DE (1) DE10201800590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7536B2 (ja) * 2017-08-14 2019-09-1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固定子及び電動機
EP3840185A1 (en) * 2019-12-16 2021-06-23 Etel S.A. Stator for electric motors comprising preformed coil assemblies mounted thereon
WO2024013796A1 (ja) * 2022-07-11 2024-01-1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9367A (ja) * 2007-04-06 2008-10-23 Toyota Motor Corp 絶縁部材、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2010246269A (ja) * 2009-04-06 2010-10-28 Toyota Motor Corp インシュレ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US20130270962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Jason Jon Kreidler End cap for use in a sta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tator assembly
US20150130320A1 (en) * 2013-11-11 2015-05-14 Fanuc Corporation Stator of electric motor provided with coil fastening part, electric motor, and fastening method of unit coil
US20150256055A1 (en) * 2014-03-04 2015-09-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tor
CN105553153A (zh) * 2014-10-27 2016-05-04 发那科株式会社 定子、电动机以及制造电动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CN208433828U (zh) * 2017-08-14 2019-01-25 发那科株式会社 定子和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7311A (ja) 1982-10-25 1984-05-02 Yokogawa Hokushin Electric Corp 容量式変換器
US7119462B2 (en) 2003-12-17 2006-10-10 Siemens Power Generation, Inc. Generator rotor conductive path for connecting to a top-turn of a winding
JP5489698B2 (ja) 2009-12-22 2014-05-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インシュレータ、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5466117B2 (ja) * 2010-09-07 2014-04-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固定子用コイルの位置決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9367A (ja) * 2007-04-06 2008-10-23 Toyota Motor Corp 絶縁部材、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2010246269A (ja) * 2009-04-06 2010-10-28 Toyota Motor Corp インシュレ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US20130270962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Jason Jon Kreidler End cap for use in a sta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tator assembly
US20150130320A1 (en) * 2013-11-11 2015-05-14 Fanuc Corporation Stator of electric motor provided with coil fastening part, electric motor, and fastening method of unit coil
US20150256055A1 (en) * 2014-03-04 2015-09-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tor
CN105553153A (zh) * 2014-10-27 2016-05-04 发那科株式会社 定子、电动机以及制造电动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CN208433828U (zh) * 2017-08-14 2019-01-25 发那科株式会社 定子和电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3828U (zh) 2019-01-25
US20190052143A1 (en) 2019-02-14
JP2019037060A (ja) 2019-03-07
US10559993B2 (en) 2020-02-11
JP6577536B2 (ja) 2019-09-18
CN109391064B (zh) 2020-08-28
DE102018005906B4 (de) 2022-08-11
DE102018005906A1 (de)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33828U (zh) 定子和电动机
US8729760B2 (en) Rotor of electric motor having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magnet securely to out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rotor co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885177B2 (ja) 結線板の固定構造、固定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
US8471429B2 (en) Isolator ring for an electric motor
US20160164351A1 (en) Stator core for an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direct current mo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ator
JP6444653B2 (ja) ステータ及び電動ポンプ
CN106797149A (zh) 转子、转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转子的旋转电机
JPWO2015111096A1 (ja) 積層鉄心製造装置および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US20170070115A1 (en) Stator, brushless motor, and st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200227189A1 (en) Electromagnet and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20190020253A1 (en) Three-phase induction motor and secondary conductor thereof
CN108475946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JP2014057430A (ja) 電動機のロ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動機のロータ
EP2372884A1 (en) Guiding device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a rotor of an electric generator and method
CN109818443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组装方法
JPWO2015111214A1 (ja) 導体線および電動機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6413844B2 (ja) 整流子、モータ、整流子の製造方法
EP4075642A1 (en) Rotor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or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N106063084B (zh) 转子的制造方法
JP5903545B2 (ja) コア素材、ステータコアおよびこのステータコアを備えたモータ
JP7033475B2 (ja) モータ用ステータ
JP2018098976A (ja) 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658524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2018074740A (ja) コイルエンドの捻り方法
JP2020156300A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