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8330A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8330A
CN109378330A CN201811149465.8A CN201811149465A CN109378330A CN 109378330 A CN109378330 A CN 109378330A CN 201811149465 A CN201811149465 A CN 201811149465A CN 109378330 A CN109378330 A CN 109378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layer
layer
groove
display modul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94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78330B (zh
Inventor
李亚龙
唐欣
胡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94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8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8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8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78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8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层叠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一个表面;第三功能层,层叠于所述第二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功能层的表面;所述第一功能层为偏光片或触控膜层,所述第二功能层为偏光片和触控膜层中的另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形成三层结构;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层嵌入所述三层结构中的其它功能层。该显示模组,可以减少嵌入部分显示模组的总厚度,从而减小显示模组弯折时的弯曲应力和膜层滑移,减少弯折对显示模组的影响,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特别是涉及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已经逐步取代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器,成为显示器市场中的主流产品。
传统的OLED显示模组,通常包括OLED显示面板及位于OLED显示面板上的多个膜层。多个膜层之间通过光学胶粘接。
申请人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OLED显示模组,经过弯曲后,显示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的OLED显示模组经过弯曲后,显示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层叠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一个表面;第三功能层,层叠于所述第二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功能层的表面;所述第一功能层为偏光片或触控膜层,所述第二功能层为偏光片和触控膜层中的另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形成三层结构;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层嵌入所述三层结构中的其它功能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功能层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功能层嵌入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膜层包括衬底及位于所述衬底上且远离所述偏光片的触控电极层;所述衬底靠近所述偏光片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偏光片嵌入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包括偏光层,所述偏光层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支撑层;靠近所述触控膜层的所述支撑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触控膜层嵌入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嵌入所述凹槽的功能层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还填充有光学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层叠方向上,所述显示模组的纵向剖面包括弯折区和与所述弯折区相连的非弯折区;对应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层嵌入所述三层结构中的其它功能层;优选的,相邻两功能层中,嵌入对方的功能层靠近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有空白区域,所述空白区域内设有弹性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应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三功能层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功能层嵌入所述凹槽内;优选的,对应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三功能层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二功能层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功能层靠近所述第一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功能层嵌入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膜层包括衬底及位于所述衬底上且远离所述偏光片的触控电极层;对应所述弯折区,所述衬底靠近所述偏光片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偏光片嵌入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包括偏光层,所述偏光层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支撑层;对应所述弯折区,靠近所述触控膜层的所述支撑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触控膜层嵌入所述凹槽内。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
上述显示模组及使用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其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层嵌入其他功能层,可以减少嵌入部分显示模组的总厚度,从而减小显示模组弯折时的弯曲应力和膜层滑移,减少弯折对显示模组的影响,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2、弯折区;
14、非弯折区;
100、显示面板;
110、基板;
120、发光像素;
130、封装层;
140、间隔区;
200、偏光片;
202、第一凹槽;
210、偏光层;
220、支撑层;
300、触控膜层;
302、第二凹槽;
310、触控电极层;
320、衬底;
400、盖板;
402、第三凹槽;
500、光学胶;
600、弹性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所涉及的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02指设于偏光片200的支撑层220上的凹槽,第二凹槽302指设于触控膜层300的衬底320上的凹槽,第三凹槽402指设于盖板400上的凹槽。
请参见图1至图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0、层叠于显示面板100一个表面的第一功能层、层叠于第一功能层的一个表面且远离显示面板100的第二功能层、层叠于第二功能层的一个表面且远离第一功能层的第三功能层。相邻两功能层之间可以使用光学胶500相互粘接。具体来说,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多个设于基板110上且相互间隔的发光像素120、用于封装发光像素120的封装层130。在发光像素120上方,发光像素120与封装层130之间还设有阴极(图中未示出)。相邻两个发光像素120之间的区域为间隔区140。第一功能层层叠于显示面板100用于射出光线的表面,该第一功能层可以是偏光片200和触控膜层300中的任意一层。第二功能层层叠于第一功能层上方,其可以是偏光片200和触控膜层300中的另一层。第三功能层层叠于第二功能层上方,其可以是透明的盖板400。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形成三层结构,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层嵌入该三层结构中的其它功能层。这里的其它功能层指三层结构中,除第一功能层或第二功能层外剩余两功能层中的一个。具体来说,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层嵌入另一功能层,可以是偏光片200嵌入触控膜层300或盖板400,也可以是触控膜层300嵌入偏光片200或盖板400,还可以是偏光片200和触控膜层300一起嵌入盖板400。
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其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个嵌入另一功能层,可以减少嵌入部分显示模组的功能层总厚度,从而减小显示模组弯折时的弯曲应力和功能层滑移,减少弯折对显示模组的影响,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同时,减小功能层厚度还可以减小显示面板100上方功能层强度,避免显示模组弯折过程中阴极剥离,从而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
下面进一步对各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叠层设置的显示面板100、偏光片200、触控膜层300和盖板400,且偏光片200嵌入触控膜层300中。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叠层设置的显示面板100、偏光片200、触控膜层300和盖板400,且偏光片200和触控膜层300嵌入盖板400中。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叠层设置的显示面板100、偏光片200、触控膜层300和盖板400,且触控膜层300嵌入盖板400中。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叠层设置的显示面板100、触控膜层300、偏光片200和盖板400,且偏光片200嵌入盖板400中。
进一步地,在如图2到图4所示的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三功能层靠近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凹槽,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个嵌入该凹槽内。具体来说,在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为偏光片200,第二功能层为触控膜层300,第三功能层为盖板400。盖板4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表面设有第三凹槽402。偏光片200和触控膜层300嵌入该第三凹槽402中。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为偏光片200,第二功能层为触控膜层300,第三功能层为盖板400。盖板4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表面设有第三凹槽402。触控膜层300嵌入该第三凹槽402中。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为触控膜层300,第二功能层为偏光片200,第三功能层为盖板400。盖板400靠近偏光片200的表面设有第三凹槽402。偏光片200嵌入该第三凹槽402中。该显示模组,其偏光片200和触控膜层300的至少一个嵌入盖板400,可以减少显示模组的功能层总厚度,从而减小显示模组弯折时的弯曲应力和功能层滑移,减少弯折对显示模组的影响,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
或者,当偏光片200嵌入触控膜层300时,如图5所示,触控膜层300包括衬底320及位于衬底320上、且远离偏光片200的触控电极层310。该触控电极层310一般可以是金属网格或ITO(氧化铟锡)导电玻璃。该衬底320一般可以采用聚酰亚胺作为衬底320材料。衬底320靠近偏光片200的一个表面具有第二凹槽302,偏光片200嵌入该第二凹槽302内部。该显示模组,偏光片200嵌入触控膜层300的衬底320,可以减少显示模组的功能层总厚度,从而减小显示模组弯折时的弯曲应力和功能层滑移,减少弯折对显示模组的影响,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偏光片200包括偏光层210及支撑层220,支撑层220共有两层,分设于偏光层210的上下表面。偏光层210的材料一般可以是聚乙烯醇。支撑层220的材料一般可以是三醋酸纤维素。这些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偏光片2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支撑层220的表面具有第一凹槽202,以使触控膜层300可以嵌入该第一凹槽202内。此时,可以将触控膜层300设置为第二功能层,即触控膜层300设于偏光片200和盖板400之间。偏光片2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表面设有用于容纳触控膜层300的第一凹槽202,盖板4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表面也设有用于容纳触控膜层300的第三凹槽402,以使触控膜层300嵌入偏光片200和盖板400。该显示模组可以减少显示模组的功能层总厚度,从而减小显示模组弯折时的弯曲应力和功能层滑移,减少弯折对显示模组的影响,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可以如图7所示,偏光片200嵌入触控膜层300内部,且触控膜层300嵌入盖板400内部。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该显示模组中,嵌入凹槽的功能层和凹槽的侧壁之间还填充有光学胶500。
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第一功能层为偏光片200,第二功能层为触控膜层300。触控膜层300靠近偏光片200的表面具有第二凹槽302,偏光片200嵌入该第二凹槽302中。同时,偏光片200与第二凹槽302的侧壁之间还填充有光学胶500,从而增加偏光片200与触控膜层300之间的粘附性。
也可以如图9所示,第一功能层为偏光片200,第二功能层为触控膜层300,第三功能层为盖板400。盖板4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表面具有第三凹槽402,触控膜层300和偏光片200嵌入该第三凹槽402中。同时,触控膜层300和偏光片200与第三凹槽402的侧壁之间还填充有光学胶500,从而增加触控膜层300和偏光片200与盖板400之间的粘附性。
该显示模组,其嵌入凹槽的功能层和凹槽的侧壁之间还填充有光学胶500,可以增加两功能层之间的结合力,从而避免相邻功能层之间彼此剥离,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
图10到图13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的显示模组的其他结构。具体来说,在垂直于显示模组的层叠方向上,显示模组的纵向剖面包括弯折区12和与弯折区12相连的非弯折区14。对应该弯折区12,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个嵌入另一功能层。这里的另一功能层也指的是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形成的三层结构中,除第一功能层或第二功能层外剩余两个功能层中的一个。具体来说,对应于弯折区12,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个嵌入另一功能层,可以是在弯折区12部分偏光片200嵌入触控膜层300或盖板400,也可以是触控膜层300嵌入偏光片200或盖板400,还可以是偏光片200和触控膜层300一起嵌入盖板40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相邻功能层中,嵌入对方的功能层靠近显示面板100的表面形成有空白区域,该区域内设有弹性材料600。具体来说,如图10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在弯折区12嵌入第二功能层,此时,第一功能层靠近显示面板100的表面上即形成有空白区域。在如图11到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空白区域填充有弹性材料600。该弹性材料600可以是聚酰亚胺等。
上述显示模组,其在弯折区12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中的至少一个嵌入另一功能层,可以减少弯折区12显示模组的功能层总厚度,从而减小显示模组弯折时弯折区12的弯曲应力和功能层滑移,减少弯折对显示模组的影响,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同时,在嵌入部分形成的空白区域填充弹性材料600,还可以更好的释放应力,从而提升显示模组的弯折能力,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
下面进一步对各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叠层设置的显示面板100、偏光片200、触控膜层300和盖板400,且在弯折区12偏光片200嵌入触控膜层300中。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叠层设置的显示面板100、偏光片200、触控膜层300和盖板400,且在弯折区12触控膜层300嵌入盖板400中。
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叠层设置的显示面板100、触控膜层300、偏光片200和盖板400,且在弯折区12偏光片200嵌入盖板400中。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叠层设置的显示面板100、触控膜层300、偏光片200和盖板400,且在弯折区12偏光片200嵌入盖板400中,触控膜层300嵌入偏光片200中。
进一步地,如图11到图13所示,对应于弯折区12,第三功能层靠近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凹槽,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个嵌入该凹槽内。具体来说,在图11施例中,第一功能层为偏光片200,第二功能层为触控膜层300,第三功能层为盖板400。对应弯折区12,盖板4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表面设有第三凹槽402。触控膜层300嵌入该第三凹槽402中。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为触控膜层300,第二功能层为偏光片200,第三功能层为盖板400。对应弯折区12,盖板400靠近偏光片200的表面设有第三凹槽402。偏光片200嵌入该第三凹槽402中。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为触控膜层300,第二功能层为偏光片200,第三功能层为盖板400。对应弯折区12,盖板400靠近偏光片200的表面设有第三凹槽402。偏光片200嵌入该第三凹槽402中。偏光片2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表面设有第一凹槽202,触控膜层300嵌入该第一凹槽202内。
或者,当偏光片200的弯折区嵌入触控膜层300时,如图14所示,触控膜层300包括衬底320及位于衬底320上、且远离偏光片200的触控电极层310。对应弯折区12,衬底320靠近偏光片200的一个表面具有第二凹槽302,偏光片200嵌入该第二凹槽302内部。且对应弯折区12,偏光片200嵌入第二凹槽302后形成的空白区域填充有弹性材料6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偏光片200包括偏光层210及支撑层220,支撑层220共有两层,分设于偏光层210的上下表面。对应弯折区12,偏光片2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支撑层220的表面具有第一凹槽202,触控膜层300嵌入该第一凹槽202内部。且对应弯折区12,触控膜层300嵌入第一凹槽202后形成的空白区域填充有弹性材料600。
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仅列举了以上几种显示模组的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可以针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组合和改变,此时,该显示模组仍能通过减少弯折区12功能层总厚度从而减小显示模组弯折时弯折区12的弯曲应力和功能层滑移,减少弯折对显示模组的影响,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其也应理解为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图16和图17即列举了两种组合实施例。
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盖板4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表面具有第三凹槽402,且偏光片200和触控膜层300完全嵌入该凹槽内部。同时,对应弯折区12,触控膜层300靠近偏光片200的表面还具有第二凹槽302,弯折区12的偏光片200嵌入该第二凹槽302内部。弯折区12部分偏光片200嵌入触控膜层300形成的空白区域填充有弹性材料600。
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触控膜层300靠近偏光片200的表面具有第二凹槽302,偏光片200嵌入该第二凹槽302内部。同时,对应弯折区12,盖板400靠近触控膜层300的表面还具有第三凹槽402,弯折区12的触控膜层300嵌入该第三凹槽402内部。弯折区12部分触控膜层300嵌入盖板400形成的空白区域填充有弹性材料60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形成方法。该形成方法形成的显示模组包括叠层设置的偏光片、触控膜层和盖板。其中,触控膜层靠近偏光片的表面形成有凹槽,偏光片嵌入该凹槽内。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0,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衬底。该衬底的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形成衬底的方法可以是沉积。
S200,对该衬底进行刻蚀,形成凹槽。
S300,在凹槽内设置偏光片。
S400,剥离玻璃基板,并在衬底远离偏光片的表面形成触控电极层。该触控电极层可以是金属网格或氧化铟锡薄膜。
S500,将盖板与触控膜层具有触控电极层的表面粘接,将偏光片及触控膜层设有凹槽的表面与显示面板粘接。
其中,步骤S300具体可以是:
S310,在凹槽内涂布形成偏光片。包括:
S311,在凹槽内涂布一层三醋酸纤维素,形成一支撑层。
S312,在凹槽内的三醋酸纤维素上涂布聚乙烯醇,形成偏光层。
S313,在凹槽内的偏光层上涂布另一层三醋酸纤维素,形成另一支撑层。
或,S320,在凹槽内设置偏光片,该偏光片包括已成型的偏光层及位于偏光层上下表面的支撑层。包括:
S321,在凹槽内设置偏光片。
S322,在凹槽侧壁与偏光片之间填充光学胶。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显示模组形成方法。该形成方法形成的显示模组包括叠层设置的偏光片、触控膜层和盖板。其中,偏光片靠近触控膜层的表面形成有凹槽,触控膜层嵌入该凹槽内。
此时,偏光片可直接形成于显示面板上,并在偏光片远离显示面板的支撑层上形成凹槽,将成品的触控膜层嵌入该偏光片的凹槽内。也可以是触控膜层直接形成于显示面板上,再形成一具有凹槽的偏光片,从而将偏光片与触控膜层相接合,使触控膜层嵌入偏光片的凹槽内。需要理解的是,凡是通过将偏光片、触控板和盖板相互嵌合以减小显示模组厚度的形成方法都应理解为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偏光片和触控屏的位置及形成工艺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
具体的,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应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层叠于显示面板一个表面的第一功能层、层叠于第一功能层的一个表面且远离显示面板的第二功能层、层叠于第二功能层的一个表面且远离第一功能层的第三功能层。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形成的三层结构中,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个嵌入另一功能层。该显示装置,其显示模组的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个嵌入另一功能层,可以减少嵌入部分显示模组的功能层总厚度,从而减小显示模组弯折时的弯曲应力和功能层滑移,减少弯折对显示模组的影响,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功能层;
第二功能层,层叠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一个表面;
第三功能层,层叠于所述第二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功能层的表面;
所述第一功能层为偏光片或触控膜层,所述第二功能层为偏光片和触控膜层中的另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形成三层结构;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层嵌入所述三层结构中的其它功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功能层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功能层嵌入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膜层包括衬底及位于所述衬底上且远离所述偏光片的触控电极层;所述衬底靠近所述偏光片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偏光片嵌入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包括偏光层,所述偏光层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支撑层;靠近所述触控膜层的所述支撑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触控膜层嵌入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嵌入所述凹槽的功能层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还填充有光学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层叠方向上,所述显示模组的纵向剖面包括弯折区和与所述弯折区相连的非弯折区;
对应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层嵌入所述三层结构中的其它功能层;
优选的,相邻两功能层中,嵌入对方的功能层靠近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有空白区域,所述空白区域内设有弹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三功能层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至少一功能层嵌入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对应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三功能层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二功能层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功能层靠近所述第一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功能层嵌入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膜层包括衬底及位于所述衬底上且远离所述偏光片的触控电极层;对应所述弯折区,所述衬底靠近所述偏光片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偏光片嵌入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包括偏光层,所述偏光层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支撑层;对应所述弯折区,靠近所述触控膜层的所述支撑层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触控膜层嵌入所述凹槽内。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1811149465.8A 2018-09-29 2018-09-2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378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9465.8A CN109378330B (zh) 2018-09-29 2018-09-2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9465.8A CN109378330B (zh) 2018-09-29 2018-09-2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8330A true CN109378330A (zh) 2019-02-22
CN109378330B CN109378330B (zh) 2021-01-26

Family

ID=65403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9465.8A Active CN109378330B (zh) 2018-09-29 2018-09-2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83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3679A (zh) * 2019-03-07 2019-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64888A (zh) * 2019-07-02 2019-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膜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52415A (zh) * 2020-06-24 2020-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768696A (zh) * 2020-06-12 2020-10-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3471389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1739A (ja) * 1998-03-19 1999-10-08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CN104317436A (zh) * 2014-09-17 2015-01-28 福建省飞阳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
CN105487723A (zh) * 2016-02-19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502440A (zh) * 2015-09-08 2017-03-1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527805A (zh) * 2016-10-31 2017-03-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8198846A (zh) * 2018-02-11 2018-06-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显示面板、偏光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1739A (ja) * 1998-03-19 1999-10-08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CN104317436A (zh) * 2014-09-17 2015-01-28 福建省飞阳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
CN106502440A (zh) * 2015-09-08 2017-03-1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87723A (zh) * 2016-02-19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527805A (zh) * 2016-10-31 2017-03-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8198846A (zh) * 2018-02-11 2018-06-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显示面板、偏光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3679A (zh) * 2019-03-07 2019-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974491B2 (en) 2019-03-07 2024-04-3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upport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264888A (zh) * 2019-07-02 2019-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膜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64888B (zh) * 2019-07-02 2022-1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膜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576269B2 (en) 2019-07-02 2023-02-07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 film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768696A (zh) * 2020-06-12 2020-10-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1752415A (zh) * 2020-06-24 2020-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752415B (zh) * 2020-06-24 2024-0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471389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8330B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8330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8907871B2 (en) Touch screen assembli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7394041B (zh) 柔性基底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KR10213217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699309B (zh)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062794B (zh) 掩膜板以及紫外线掩膜板、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KR20210135948A (ko) 커버 윈도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I257500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ntaining the substrate
TWI645317B (zh) 形成有印刷層的觸控面板用覆蓋窗口及在觸控面板用覆蓋窗口形成印刷層的方法
CN104423689A (zh) 电子装置
CN103293763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60026222A1 (en) Protective pl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6338668A (ja) 接触式パネルの製造法
CN103200798B (zh) 盖板与电子装置及盖板的制作方法
CN10668410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282557A (zh) 电子装置
CN109637385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91888B (zh) 制作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03203949A (zh) 一种显示器及其贴合方法
US10150279B2 (en) Panel laminating method, pane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531127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101543A1 (zh) 触摸屏、触摸屏的制备方法以及触控设备
CN106959481A (zh) 裸眼立体显示光栅及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814298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3869560A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及像素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Kun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Assignor: Kunshan Guo 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99000015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03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5

Address after: No. 2 Xiangshan Avenue, Yongni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re of Ze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4

Applicant before: Kunshan Guo 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