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0216B - 缓冲油缸 - Google Patents

缓冲油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0216B
CN109340216B CN201811503592.3A CN201811503592A CN109340216B CN 109340216 B CN109340216 B CN 109340216B CN 201811503592 A CN201811503592 A CN 201811503592A CN 109340216 B CN109340216 B CN 109340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piston
main bod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35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0216A (zh
Inventor
汪立平
吴友义
李丹丹
兰根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035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0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0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0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0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0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20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 F15B15/22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for accelerating or decelerating the stro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油缸,涉及液压油缸技术领域,包括:油缸主体、活塞杆、左端盖和右端盖,还包括:活塞主体、储油部、第一阀门部、第二阀门部;通过在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中,当活塞主体与左端盖接触时,第一阀门部与左端盖接触,第一阀门部打开,第二油腔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流入到第一油腔内起到缓冲作用,当活塞主体与右端盖接触时,第二阀门部与右端盖接触,第二阀门部打开,第一油腔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进入到第二油腔内起到缓冲作用,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缓冲柱与缓冲套对油缸结构有特殊要求,缓冲柱与缓冲套的公差很难控制,稍不注意就丧失缓冲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油缸内的缓冲结构简单,缓冲效果明显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缓冲油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油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缓冲油缸。
背景技术
在汽车吊、高空作业车等工程机械上,很多油缸都需要带缓冲结构,尤其是在缸底侧,油缸在回程中,因为带负载,回程速度很快,小腔压力很高,这时候不论客户有无缓冲需求,在油缸大腔侧设计缓冲结构都是合情合理,这既是对油缸自身的保护,也是对客户整机的负责。
普通形式的缸底侧缓冲无非是通过缓冲柱与缓冲套,这两种形式性能被证明也是十分稳定可靠的。
但是,传统的缓冲柱与缓冲套对油缸结构有特殊要求,例如缸底侧需有足够空间布置缓冲空间以容纳缓冲柱和缓冲套,如果缸底厚度有限就无法实现,此外,缓冲柱与缓冲套的公差很难控制,稍不注意就丧失缓冲效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油缸,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缓冲柱与缓冲套对油缸结构有特殊要求,缓冲柱与缓冲套的公差很难控制,稍不注意就丧失缓冲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缓冲油缸,包括:油缸主体、活塞杆、左端盖和右端盖,还包括:活塞主体、储油部、第一阀门部、第二阀门部;
活塞杆伸入到油缸主体内,活塞杆沿着油缸主体往复运动,活塞主体与活塞杆伸入到油缸主体的一端连接,左端盖、活塞主体和活塞杆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右端盖、油缸主体、活塞主体和活塞杆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油腔;
活塞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阀门安装孔和第二阀门安装孔,第一阀门部和第二阀门部分别设置于第一阀门安装孔和第二阀门安装孔内,且第一阀门部和第二阀门部均与活塞主体连接,活塞主体内设置有储油部,储油部分别与第一阀门安装孔和第二阀门安装孔连通,第一阀门部用于使第二油腔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流入到第一油腔内,第二阀门部用于使第一油腔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流入到第二油腔内。
进一步的,第一阀门部包括第一阀杆和第一单向阀;
第一阀杆和第一单向阀均设置于第一阀门安装孔内,第一阀杆和第一单向阀配合连接,第一阀杆远离第一单向阀的一端伸出第一阀门安装孔且朝向左端盖,第一单向阀远离第一阀杆的一端朝向右端盖,第一阀杆可向第一单向阀内伸入,以将第一单向阀打开,以使第二油腔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流入到第一油腔内。
进一步的,第二阀门部包括第二阀杆和第二单向阀;
第二阀杆和第二单向阀均设置于第二阀门安装孔内,第二阀杆和第二单向阀配合连接,第二阀杆远离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伸出第二阀门安装孔并朝向右端盖,第二单向阀远离第二阀杆的一端朝向左端盖,第二阀杆可向第二单向阀内伸入,以将第二单向阀打开,以使第一油腔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流入到第二油腔内。
进一步的,缓冲油缸还包括隔板;
隔板设置为两个,两个隔板均绕设于活塞主体的外表面上,且两个隔板和活塞主体之间围设有储油部。
进一步的,两个隔板均与活塞主体固定连接,两个隔板之间设置有焊接过渡缝。
进一步的,活塞主体靠近左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油孔,第一油孔与储油部连通,储油部内的液油通过第一油孔进入到第一油腔中;
活塞主体靠近右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油孔,第二油孔与储油部连通,储油部内的液油通过第二油孔进入到第二油腔中。
进一步的,活塞主体靠近左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台阶面。
进一步的,活塞主体靠近右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凸台。
进一步的,第一阀杆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左端盖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
第一进油口和第一油腔连通,液油通过第一进油口进入到第一油腔中;
第二进油口和第二油腔连通,液油通过第二进油口进入到第二油腔中。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缓冲油缸,包括:油缸主体、活塞杆、左端盖和右端盖,还包括:活塞主体、储油部、第一阀门部、第二阀门部;活塞杆伸入到油缸主体内,活塞杆沿着油缸主体往复运动,活塞主体与活塞杆伸入到油缸主体的一端连接,左端盖、活塞主体和活塞杆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右端盖、油缸主体、活塞主体和活塞杆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油腔;活塞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阀门安装孔和第二阀门安装孔,第一阀门部和第二阀门部分别设置于第一阀门安装孔和第二阀门安装孔内,且第一阀门部和第二阀门部均与活塞主体连接,活塞主体内设置有储油部,储油部分别与第一阀门安装孔和第二阀门安装孔连通,第一阀门部用于使第二油腔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流入到第一油腔内,第二阀门部用于使第一油腔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流入到第二油腔内。
通过在活塞主体内设置第一阀门部和第二阀门部,在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中,当活塞主体与左端盖接触时,第一阀门部与左端盖接触,第一阀门部打开,第二油腔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流入到第一油腔内,第一油腔内的液油起到缓冲作用,当活塞主体与右端盖接触时,第二阀门部与右端盖接触,第二阀门部打开,第一油腔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进入到第二油腔内,第二油腔内的液油起到缓冲作用,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缓冲柱与缓冲套对油缸结构有特殊要求,缓冲柱与缓冲套的公差很难控制,稍不注意就丧失缓冲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油缸内的缓冲结构简单,缓冲效果明显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中的活塞主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中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正视于左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正视于活塞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油缸主体;110-活塞杆;120-左端盖;121-第一进油口;122-第二进油口;130-右端盖;200-活塞主体;210-第一阀门安装孔;220-第二阀门安装孔;230-储油部;240-第一油腔;250-第二油腔;260-第一油孔;270-第二油孔;280-台阶面;290-凸台;300-第一阀门部;310-第一阀杆;320-第一单向阀;400-第二阀门部;410-第二阀杆;420-第二单向阀;500-隔板;510-焊接过渡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中的活塞主体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中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正视于左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正视于活塞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包括:油缸主体100、活塞杆110、左端盖120和右端盖130,还包括:活塞主体200、储油部230、第一阀门部300、第二阀门部400;活塞杆110伸入到油缸主体100内,活塞杆110沿着油缸主体100往复运动,活塞主体200与活塞杆110伸入到油缸主体100的一端连接,左端盖120、活塞主体200和活塞杆110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腔240,右端盖130、油缸主体100、活塞主体200和活塞杆110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油腔250;活塞主体200上开设有第一阀门安装孔210和第二阀门安装孔220,第一阀门部300和第二阀门部400分别设置于第一阀门安装孔210和第二阀门安装孔220内,且第一阀门部300和第二阀门部400均与活塞主体200连接,活塞主体200内设置有储油部230,储油部230分别与第一阀门安装孔210和第二阀门安装孔220连通,第一阀门部300用于使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流入到第一油腔240内,第二阀门部400用于使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流入到第二油腔250内。
具体的,活塞主体200的制作过程中,在活塞主体200上开设第一阀门安装孔210和第二阀门安装孔220,将第一阀门部300和第二阀门部400分别安装于第一阀门安装孔210和第二阀门安装孔220内,活塞杆110在油缸主体100内往复运动,活塞杆110与活塞主体200固定连接,活塞主体200随活塞杆110一同移动。
当活塞主体200朝向左端盖120移动且活塞主体200与左端盖120接触时,第一阀门部300与左端盖120接触,第一阀门部300受到来自左端盖120的力,第一阀门部300打开,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流入到第一油腔240内,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起到缓冲作用;当活塞主体200朝向右端盖130移动,但第二阀门部400未与右端盖130接触时,第一阀门部300受到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的压力,第一阀门打开,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进入到储油部230中,第二阀门部400关闭;当活塞主体200朝向右端盖130移动,且第二阀门部400与右端盖130接触时,第二阀门部400受到来自右端盖130的力,第二阀门部400打开,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进入到第二油腔250内,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起到缓冲作用;活塞主体200朝向左端盖120移动,但第一阀门部300并未与左端盖120移动时,第二阀门部400受到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压力,第二阀门部400打开,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进入到储油部230中,第一阀门部300关闭。
另外,第一阀门部300和第二阀门部400可设置为多个,数量要依据油口的通流面积进行核算,且沿着活塞主体200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保证活塞主体200内至少存在一组第一阀门部300和第二阀门部400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包括:油缸主体100、活塞杆110、左端盖120和右端盖130,还包括:活塞主体200、储油部230、第一阀门部300、第二阀门部400;活塞杆110伸入到油缸主体100内,活塞杆110沿着油缸主体100往复运动,活塞主体200与活塞杆110伸入到油缸主体100的一端连接,左端盖120、活塞主体200和活塞杆110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腔240,右端盖130、油缸主体100、活塞主体200和活塞杆110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油腔250;活塞主体200上开设有第一阀门安装孔210和第二阀门安装孔220,第一阀门部300和第二阀门部400分别设置于第一阀门安装孔210和第二阀门安装孔220内,且第一阀门部300和第二阀门部400均与活塞主体200连接,活塞主体200内设置有储油部230,储油部230分别与第一阀门安装孔210和第二阀门安装孔220连通,第一阀门部300用于使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流入到第一油腔240内,第二阀门部400用于使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流入到第二油腔250内。通过在活塞主体200内设置第一阀门部300和第二阀门部400,在活塞杆110的往复运动中,当活塞主体200与左端盖120接触时,第一阀门部300与左端盖120接触,第一阀门部300打开,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流入到第一油腔240内,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起到缓冲作用,当活塞主体200与右端盖130接触时,第二阀门部400与右端盖130接触,第二阀门部400打开,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进入到第二油腔250内,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起到缓冲作用,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缓冲柱与缓冲套对油缸结构有特殊要求,缓冲柱与缓冲套的公差很难控制,稍不注意就丧失缓冲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油缸内的缓冲结构简单,缓冲效果明显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中的第一阀门部300包括第一阀杆310和第一单向阀320;第一阀杆310和第一单向阀320均设置于第一阀门安装孔210内,第一阀杆310和第一单向阀320配合连接,第一阀杆310远离第一单向阀320的一端伸出第一阀门安装孔210且朝向左端盖120,第一单向阀320远离第一阀杆310的一端朝向右端盖130,第一阀杆310可向第一单向阀320内伸入,以将第一单向阀320打开,以使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流入到第一油腔240内。
进一步的,第二阀门部400包括第二阀杆410和第二单向阀420;第二阀杆410和第二单向阀420均设置于第二阀门安装孔220内,第二阀杆410和第二单向阀420配合连接,第二阀杆410远离第二单向阀420的一端伸出第二阀门安装孔220并朝向右端盖130,第二单向阀420远离第二阀杆410的一端朝向左端盖120,第二阀杆410可向第二单向阀420内伸入,以将第二单向阀420打开,以使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流入到第二油腔250内。
具体的,当活塞主体200朝向左端盖120移动且第一阀杆310与左端盖120接触时,第一阀门部300与左端盖120接触,第一阀杆310受到来自左端盖120的力,第一阀杆310将第一单向阀320内的弹簧顶开,第一单向阀320打开,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流入到第一油腔240内,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对活塞杆110起到缓冲作用;当活塞主体200朝向右端盖130移动,且第二阀杆410与右端盖130接触时,第二阀杆410受到来自右端盖130的力,第二阀杆410将第二单向阀420内的弹簧顶开,第二单向阀420打开,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经过储油部230进入到第二油腔250内,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对活塞杆110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通过第一阀杆310和第一单向阀320的设置,使第二油腔250内的液油可进入到第一油腔240内,对活塞杆110起到缓冲作用;通过第二阀杆410和第二单向阀420的设置,使第一油腔240内的液油可进入到第二油腔250内,对活塞杆110起到缓冲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中还包括隔板500;隔板500设置为两个,两个隔板500均绕设于活塞主体200的外表面上,且两个隔板500和活塞主体200之间围设有储油部230。
进一步的,两个隔板500均与活塞主体200固定连接,两个隔板500之间设置有焊接过渡缝510。
具体的,在活塞主体2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隔板500,隔板500将储油部230密封,两个隔板500均焊接在活塞主体200的外表面上,在两个隔板500之间存在焊接过渡缝510,在隔板500焊接的过程中,会出现两个隔板500相互接触的情况影响焊接,设置焊接过渡缝510避免两个隔板500之间互相影响。
进一步的,活塞主体200靠近左端盖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油孔260,第一油孔260与储油部230连通,储油部230内的液油通过第一油孔260进入到第一油腔240中;活塞主体200靠近右端盖13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油孔270,第二油孔270与储油部230连通,储油部230内的液油通过第二油孔270进入到第二油腔250中。
具体的,第一油孔260的设置增大了储油部230内的液油进入到第一油腔240中的进油面积,避免出现节流的情况,同理第二油孔270的设置有效避免储油部230内的液油进入到第二油腔250中出现节流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通过隔板500的设置将储油部230密封;通过第一油孔260和第二油孔270的设置有效避免液油出现节流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中的活塞主体200靠近左端盖120的一侧设置有台阶面280。
进一步的,活塞主体200靠近右端盖130的一侧设置有凸台290。
具体的,在活塞主体200靠近左端盖120的一侧设置有台阶面280,台阶面280的设置使活塞主体200与左端盖120接触时,台阶面280与左端盖120之间存在第一油腔240,便于进油;在活塞主体200靠近右端盖130的一侧设置有凸台290,凸台290的设置使活塞主体200与右端盖130接触时,第二油腔250不会被压缩消失,便于外界液油进入到第二腔室中。
进一步的,第一阀杆310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
具体的,将第一阀杆310和第二阀杆410均设置成中间直径大,两端直径小,中间大利于第一阀杆310和第二阀杆410固定在活塞本体内,两端小利于第一阀杆310和第二阀杆410顶开第一单向阀320和第二单向阀420。
进一步的,左端盖120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121和第二进油口122;第一进油口121和第一油腔240连通,液油通过第一进油口121进入到第一油腔240中;第二进油口122和第二油腔250连通,液油通过第二进油口122进入到第二油腔250中。
具体的,在左端盖120上设置第一进油口121和第二进油口122,液油通过第一进油口121进入到第一油腔240中,液油通过第二进油口122进入到第二油腔250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油缸,通过台阶面280和凸台290的设置,便于液油进入到第一油腔240和第二油腔250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缓冲油缸,包括:油缸主体、活塞杆、左端盖和右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主体、储油部、第一阀门部、第二阀门部;
所述活塞杆伸入到所述油缸主体内,所述活塞杆沿着所述油缸主体往复运动,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活塞杆伸入到所述油缸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左端盖、所述活塞主体和所述活塞杆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右端盖、所述油缸主体、所述活塞主体和所述活塞杆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油腔;
所述活塞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阀门安装孔和第二阀门安装孔,所述第一阀门部和所述第二阀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孔和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阀门部和所述第二阀门部均与所述活塞主体连接,所述活塞主体内设置有所述储油部,所述储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孔和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阀门部用于使所述第二油腔内的液油经过所述储油部流入到所述第一油腔内,所述第二阀门部用于使所述第一油腔内的液油经过所述储油部流入到所述第二油腔内;
所述第一阀门部包括第一阀杆和第一单向阀;
所述第二阀门部包括第二阀杆和第二单向阀;
还包括隔板;
所述隔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隔板均绕设于所述活塞主体的外表面上,且两个所述隔板和所述活塞主体之间围设有所述储油部;
所述活塞主体靠近所述左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油孔与所述储油部连通,所述储油部内的液油通过所述第一油孔进入到所述第一油腔中;
所述活塞主体靠近所述右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油孔,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储油部连通,所述储油部内的液油通过所述第二油孔进入到所述第二油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一单向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孔内,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一单向阀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阀杆远离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孔且朝向所述左端盖,所述第一单向阀远离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朝向所述右端盖,所述第一阀杆可向所述第一单向阀内伸入,以将所述第一单向阀打开,以使所述第二油腔内的液油经过所述储油部流入到所述第一油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阀杆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孔内,所述第二阀杆和所述第二单向阀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阀杆远离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孔并朝向所述右端盖,所述第二单向阀远离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朝向所述左端盖,所述第二阀杆可向所述第二单向阀内伸入,以将所述第二单向阀打开,以使所述第一油腔内的液油经过所述储油部流入到所述第二油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板均与所述活塞主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焊接过渡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主体靠近所述左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台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主体靠近所述右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杆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
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一油腔连通,液油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口进入到所述第一油腔中;
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油腔连通,液油通过所述第二进油口进入到所述第二油腔中。
CN201811503592.3A 2018-12-10 2018-12-10 缓冲油缸 Active CN109340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3592.3A CN109340216B (zh) 2018-12-10 2018-12-10 缓冲油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3592.3A CN109340216B (zh) 2018-12-10 2018-12-10 缓冲油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0216A CN109340216A (zh) 2019-02-15
CN109340216B true CN109340216B (zh) 2024-03-26

Family

ID=65303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3592.3A Active CN109340216B (zh) 2018-12-10 2018-12-10 缓冲油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021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4834A (en) * 1970-05-27 1972-04-11 Cascade Corp Fluid bypass valve
JPS4968178A (zh) * 1972-09-14 1974-07-02
JPS5234393U (zh) * 1975-08-30 1977-03-10
US4393751A (en) * 1981-01-21 1983-07-19 C. C. Kelley & Sons Two hole hydraulic cushion valve
EP0142787A2 (en) * 1983-11-11 1985-05-29 Delibes Pty. Ltd. A valve for use with hydraulic ram assemblies
JPH0238704A (ja) * 1988-07-28 1990-02-08 Komatsu Ltd クッション用位置センサ付きシリンダ
US6035634A (en) * 1999-02-09 2000-03-14 Latch-Tool Development Co. Llc Compact, resistance regulated, multiple output hydraulic tool and seal valve arrangement
US6170383B1 (en) * 1999-01-15 2001-01-09 Energy Manufacturing Co., Inc. Piston bypass valve
US6487955B1 (en) * 2000-02-16 2002-12-03 Showa Corporation Piston structure of tilt apparatus for marine propulsion device
CN104781563A (zh) * 2014-09-26 2015-07-15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具备缓冲功能的液压缸
CN105782157A (zh) * 2014-12-20 2016-07-20 天津邦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缓冲液压缸
CN107806457A (zh) * 2016-09-08 2018-03-16 湖北江山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泄压缓冲液压缸
CN209398662U (zh) * 2018-12-10 2019-09-17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油缸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4834A (en) * 1970-05-27 1972-04-11 Cascade Corp Fluid bypass valve
JPS4968178A (zh) * 1972-09-14 1974-07-02
JPS5234393U (zh) * 1975-08-30 1977-03-10
US4393751A (en) * 1981-01-21 1983-07-19 C. C. Kelley & Sons Two hole hydraulic cushion valve
EP0142787A2 (en) * 1983-11-11 1985-05-29 Delibes Pty. Ltd. A valve for use with hydraulic ram assemblies
JPH0238704A (ja) * 1988-07-28 1990-02-08 Komatsu Ltd クッション用位置センサ付きシリンダ
US6170383B1 (en) * 1999-01-15 2001-01-09 Energy Manufacturing Co., Inc. Piston bypass valve
US6035634A (en) * 1999-02-09 2000-03-14 Latch-Tool Development Co. Llc Compact, resistance regulated, multiple output hydraulic tool and seal valve arrangement
US6487955B1 (en) * 2000-02-16 2002-12-03 Showa Corporation Piston structure of tilt apparatus for marine propulsion device
CN104781563A (zh) * 2014-09-26 2015-07-15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具备缓冲功能的液压缸
CN105782157A (zh) * 2014-12-20 2016-07-20 天津邦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缓冲液压缸
CN107806457A (zh) * 2016-09-08 2018-03-16 湖北江山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泄压缓冲液压缸
CN209398662U (zh) * 2018-12-10 2019-09-17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油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0216A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0236B2 (en) Shock absorber having self pumping unit
JP5731453B2 (ja) ダンパ
CN107012867B (zh) 一种液压打桩锤
CN104662324A (zh) 缓冲器
JP6595831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およびアキュムレータ
CN109340216B (zh) 缓冲油缸
CN107781157B (zh) 一种减小流量脉动的液压泵用柱塞
US20220128117A1 (en) Shock absorber
EP2012020B1 (en) Piston accumulator
CN108488297A (zh) 一种油气弹簧
CN2861612Y (zh) 液压阻尼器
CN208431227U (zh) 液压工作缸体及断路器
KR101874648B1 (ko) 선박 엔진용 고감쇠 톱 브레이싱 장치의 축압기
JP3651726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05185778U (zh) 一种悬挂阀、悬挂系统及起重机
JP4636299B2 (ja) 油圧緩衝器
JP2000266100A (ja) 多段式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CN220168278U (zh) 一种挖掘机用快换油缸
JP4106502B2 (ja) 油圧緩衡器のバルブ構造
CN115263828B (zh) 一种应用小活塞反馈方案的往复增压器及方法
CN216636074U (zh) 油气一体式互联悬挂系统
CN213628651U (zh) 一种压缩阻尼可调的阀装置
CN212563902U (zh) 一种改进型液压打桩锤液压驱动装置
KR19980056930A (ko) 오일의 공동 현상을 방지하는 차량용 유압댐퍼
KR19980026395A (ko) 탱크용 암 실린더 일체형 유기압 현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