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7997A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检查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检查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7997A
CN109307997A CN201810814954.4A CN201810814954A CN109307997A CN 109307997 A CN109307997 A CN 109307997A CN 201810814954 A CN201810814954 A CN 201810814954A CN 109307997 A CN109307997 A CN 109307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offset medium
judgement
control unit
determ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149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7997B (zh
Inventor
羽贺达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307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7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7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7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5Reproduc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41Sorting, reordering or inver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检查装置以及记录介质,判定图像的优劣,根据优劣而更可靠地执行转印介质的分类。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向转印介质形成图像;以及控制部,控制图像形成,所述控制部具有如下功能:接受读取经过所述图像形成部的转印介质的图像而得到的读取结果,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是否正常,并根据判定的结果,能够进行实施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的分类的控制,在所述读取时,分割转印介质的读取结果并根据所分割的各个范围的读取结果来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检查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根据转印介质上的图像的读取结果来判定图像的优劣、并根据其结果对转印介质进行分类的图像形成装置、检查装置以及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领域中,使用读取纸张的图像而得到的结果,进行图像的异常、画质调整的判定。例如,提出了一种装置,将读取图像、和印刷用的图像数据或判定为正常的读取图像进行比较,如果图像一致则判定为正常,在图像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异常判定。在判定为图像异常的情况下视为废纸,进行向与通常的排纸目的地不同的排出目的地排出废纸的处理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切换搬送路径而向其它托盘(清除托盘(purge tray)等)排出由图像读取部读取并判定为废纸的印刷纸张时,在将长纸(long-length sheet)用作印刷纸张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如下问题:在判定为废纸的时间点,纸张的前端已经经过朝向其它托盘的分支点,来不及进行排纸目的地的切换,而无法向其它托盘排纸。
作为其对策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将经过了图像读取部的纸张临时导入到翻转搬送通路而使其迂回,以便来得及切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535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160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由专利文献2示出的图像形成系统中,需要额外地设置翻转搬送通路,存在装置成本增大、装置大型化等缺点。
本申请发明是以上述情形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检查装置以及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无需额外地设置翻转搬送通路使装置大型化,而能够分类进行了图像的判定的转印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向转印介质形成图像;以及
控制部,控制图像形成,
所述控制部具有如下功能:接受读取经过所述图像形成部的转印介质的图像而得到的读取结果,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是否正常,并根据判定的结果,能够进行实施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的分类的控制,在所述读取时,分割转印介质的读取结果并根据所分割的各个范围的读取结果来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并行地进行所述判定。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进行所述判定时,在完成针对读取结果整体的判定之前,根据所分割的范围的判定结果而判定为图像异常。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在进行分割的情况下,根据决定了是否进行分割的所述项目来设定分割的数量。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根据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是否来得及,而进行与读取结果的分割有关的判断。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依次执行多个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判定中使判定为图像异常的频度相对高的处理先执行的方式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不同的排纸目的地。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相同的排纸目的地的不同的位置。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上的图像中包括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进行所述分割时以使分割边界不位于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区域的方式进行分割。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不可分割信息是信息区域。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信息区域是条形码信息或者文字信息、用户指定区域以及校正图像中的1个或者2个以上。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不进行针对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判定。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向转印介质形成的图像中具有可变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没有分割边界的部位配置与可变信息有关的图像。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进行图像异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分隔用的转印介质。
其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印刷图像而使得能够进行图像正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附加有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位置信息的分隔用的转印介质而进行排纸。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检查装置中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查控制部,该检查控制部根据由读取转印介质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所取得的读取结果,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是否正常,
所述检查控制部具有如下功能:根据判定的结果,能够进行实施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的分类的控制,在所述读取时,分割转印介质的读取结果并根据所分割的各个范围的读取结果来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并行地进行所述判定。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在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进行所述判定时,在完成针对读取结果整体的判定之前,根据所分割的范围的判定结果而判定为图像异常。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在进行分割的情况下,根据决定了是否进行分割的所述项目来设定分割的数量。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根据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是否来得及,而进行与读取结果的分割有关的判断。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依次执行多个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以在所述判定中使判定为图像异常的频度相对高的处理先执行的方式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不同的排纸目的地。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相同的排纸目的地的不同的位置。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上的图像中包括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检查控制部在进行所述分割时以使分割边界不位于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区域的方式进行分割。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不可分割信息是信息区域。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信息区域是条形码信息或者文字信息、用户指定区域以及校正图像的1个或者2个以上。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不进行针对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判定。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向转印介质形成的图像中具有可变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没有分割边界的部位配置与可变信息有关的图像。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进行图像异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分隔用的转印介质。
其它方式的图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印刷图像而使得能够进行图像正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附加有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位置信息的分隔用的转印介质而进行排纸。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由根据由图像读取部读取转印介质的图像而得到的读取结果来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是否正常的计算机执行,所述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判断是否分割转印介质的读取结果的步骤;
在根据所述判断进行分割的情况下将读取结果分割为多个的步骤;
根据所分割的读取结果来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的步骤;以及
根据判定的结果来进行实施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的分类的控制的步骤。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并行地进行所述判定。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进行所述判定时,在完成针对读取结果整体的判定之前,根据所分割的范围的判定结果而判定为图像异常。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在进行分割的情况下,根据决定了是否进行分割的所述项目来设定分割的数量。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根据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是否来得及,而进行与读取结果的分割有关的判断。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所述判定中依次执行多个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以在所述判定中使判定为图像异常的频度相对高的处理先执行的方式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不同的排纸目的地。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相同的排纸目的地的不同的位置。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上的图像中包括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在进行所述分割时以使分割边界不位于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区域的方式进行分割。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不可分割信息是信息区域。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所述信息区域是条形码信息或者文字信息、用户指定区域以及校正图像中的1个或者2个以上。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不进行针对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判定。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向转印介质形成的图像中具有可变信息的情况下,在没有分割边界的部位配置与可变信息有关的图像。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进行图像异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分隔用的转印介质。
其它方式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发明中,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印刷图像而使得能够进行图像正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附加有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位置信息的分隔用的转印介质而进行排纸。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1个转印介质中的读取结果进行分割,并根据所分割的各个范围的读取结果来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所以能够不依赖于转印介质的长度等而迅速地进行判定,能够对进行了图像的判定的转印介质高效地进行分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机械概要的图。
图2是同样地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板结构的一部分的图。
图3是同样地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框图的图。
图4是说明进行了可变印刷(variable printing)的纸张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以往的废纸判定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废纸判定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同样地示出分割区域横跨不可分割区域的状态和为了避免该现象而变更了分割区域的例子的图。
图8是同样地示出分割区域横跨不可分割信息的状态和为了避免该现象而改变了分割负荷信息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分割读取图像来进行废纸判定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读取图像中包括不可分割信息时的分割区域的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又一其它实施方式中在读取图像中包括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去除不可分割信息而进行废纸判定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在又一其它实施方式中在读取图像中包括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变更不可分割信息的配置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在又一其它实施方式中在即使分割读取图像也来不及分类的情况下对分隔纸(partition sheet)进行排纸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在又一其它实施方式中在即使分割读取图像也来不及分类的情况下对附加有废纸的位置信息的分隔纸进行排纸的过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3:搬送路径;15:图像形成部;17:显示操作部;20:后处理装置;21:第1排纸部;22:第2排纸部;23:搬送路径;24:切换部;30:图像读取部;100:控制部;101:CPU;111:存储器;121:存储器;130:扫描仪部;134:CCD;135:CIS;300:CC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具有图像读取部30的装置主体10、以及对纸张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20。各装置被电气地以及机械地连接,能够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以及纸张的搬送。此外,也可以在装置主体10与后处理装置20之间设置中继装置等适当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由这些装置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但在本发明中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不具有图像读取部的装置主体以及具有图像读取部的读取装置,另外还可以仅由装置主体构成图像形成装置,并将具备读取装置、后处理装置、大容量供纸装置等的结构构成为图像形成系统。另外,也可以设为图像形成装置和读取装置在机械上未连线的结构。图像形成装置和读取装置既可以设为在电气上内联的结构,另外也可以设为在电气上未连线但能够通过适当的方法将读取结果取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而且,也可以设为将读取装置的读取结果不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而是发送到管理装置等。
装置主体10在框体内部下部侧具备主体供纸部2。在主体供纸部2中收纳有纸张,主体供纸部2内的纸张被搬送到搬送路径3。纸张相当于本发明的转印介质。此外,转印介质的材质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纸,也可以是由布、塑料形成的介质。另外,本发明的转印介质也可以是将纸张连续的连续纸等连续转印介质在图像形成前或图像形成后进行裁断的介质。另外,也可以在装置主体10的上段侧具备大容量供纸装置。
在装置主体10内的搬送路径3的周围设置有未图示的辊等,搬送路径3搬送从主体供纸部2供给的纸张。
而且,在搬送路径3的途中设置有向纸张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5。
图像形成部15具有各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用的感光体11C(青色用)、11M(品红色用)、11Y(黄色用)、11K(黑色用),在感光体11C、11M、11Y、11K的周围具备未图示的带电器、LD、显影器、清洁部等。另外,图像形成部15在能够与各颜色用的感光体11C、11M、11Y、11K接触的位置具有中间转印带12。中间转印带12通过设置于其途中的二次转印部13而与搬送路径3上的纸张接触。另外,在搬送路径3中,在比二次转印部13更靠下游侧的位置具备定影器14。由上述各结构构成图像形成部15。
在向纸张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利用LD对通过带电器而被带电的感光体11C、11M、11Y、11K照射激光来形成潜像,形成于感光体11C、11M、11Y、11K的潜像通过显影器而成为调色剂像。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被转印的图像通过二次转印部13而被转印到纸张。之后,通过定影器14进行纸张上的图像的定影。
另外,从搬送路径3分支出翻转搬送路径16,该翻转搬送路径16在定影器14的下游侧且具有翻转部,翻转搬送路径16的前端侧在图像形成部15的上游侧合流到搬送路径3。
被搬送到翻转搬送路径16的纸张通过翻转部进行表背的翻转,并在搬送方向下游侧被合流到搬送路径3。在不进行纸张的翻转的情况下,纸张不被送到翻转搬送路径16而直接被送到后处理装置20。
另外,在定影器14与搬送路径3向翻转搬送路径16分支的地点之间,配置有对在搬送路径3中搬送的纸张的上表面的图像进行读入的图像读取部30。对于在翻转搬送路径16中被翻转而在背面形成有图像的转印介质,图像读取部30读取该背面侧的图像。
装置主体10在其框体的上部具备操作显示部17。操作显示部17具有触摸面板式的LCD17A和未图示的数字键等操作键组,能够进行信息的显示以及操作输入的受理。
装置主体10还在框体的上部具备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18。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18是自动地输送放置于原稿载置台的原稿的装置,通过扫描仪部130读取由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18输送的原稿。此外,还能够利用稿台玻璃(platen glass)19进行原稿的读取。
在装置主体10中具有控制部100。控制部10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包括CPU以及储存由CPU执行的程序、参数等并成为作业区域的存储部等。此外,控制部也可以设置于装置主体外。能够通过控制部100取得后述的图像读取部30中的读取结果。
由图像读取部30通过图像的读取而取得的图像数据被发送到控制部100,在控制部100中能够根据所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图像形成部15的调整等。
图像读取部30由CCD传感器、CMOS传感器等构成,能够进行纸张的宽度方向整个面的图像的读取。此外,在本发明中,图像读取部30的结构不限定于特定的结构,而例如还能够使用以点(point)来读取图像而进行颜色的测定的测色器,图像读取部的结构不限定于特定的结构。另外,图像读取部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搬送路径3与后级的后处理装置20的搬送路径23连接。
在上述的控制部100中,能够将图像读取部30的读取结果作为检查图像,来判定读取出的图像是正常还是异常。能够利用切换部24来进行纸张的分类,该切换部24根据图像的正常、异常而将纸张的搬送目的地切换到搬送路径23A和搬送路径23B。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分类,选择不同的搬送目的地。另外,关于废纸的判定,能够预先根据废纸检查的检查项目、检查对象(尺寸、图像)、判定基准等来设定判定内容。在控制部100中能够控制为如下:在判定为图像是正常的情况下向第1排纸部21排纸,在判定为图像是异常的情况下向第2排纸部22排纸。
成为判定图像的正常、异常时的基准的图像数据既可以是由控制部100从RIP数据得到而取得的数据,也可以将在采样输出等中输出的读取结果储存到图像读取装置、装置主体的存储器等而作为基准数据。
在控制部100中,能够比较基准数据与由图像读取部读取出的图像数据来判定图像是正常还是异常。例如,如果两者一致则能够判断为正常,如果不一致则能够判定为异常。能够适当设定正常、异常的判定基准。也可以根据所设定的判定基准等进行判定。
后处理装置20具备能够搬送纸张的搬送路径23。搬送路径23经由切换部24分支为搬送路径23A和搬送路径23B,搬送路径23A与第1排纸部21连接,搬送路径23B与第2排纸部22连接。
在到达至第1排纸部21的搬送路径23A的中途设置有后处理部25。后处理部25能够执行预定的后处理。作为后处理,例如能够进行装订、穿孔、册子处理等适当的处理、或包括折叠的后处理、例如内三折、鞍式装订、Z形折叠、对折、四折等处理。也可以在后处理部25中进行多个后处理。切换部24在搬送路径23A和搬送路径23B之间切换纸张的搬送目的地。此外,排纸部不限定于设置于后处理装置,也可以设置于装置主体,还可以将不同的排纸部设置于不同的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多个颜色的图像形成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单色的图像形成。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以图像读入为主的控制基板的概要的图。
扫描仪部130具有稿台玻璃19、ADF表面读入部132以及ADF背面读入部133。稿台玻璃19和ADF表面读入部132构成为能够通过CCD134读入图像,ADF背面读入部133构成为能够通过CIS135读入图像。另外,在图像读取部30中具有CCD300。
CCD134与ASIC110连接,对ASIC110连接有存储器111、CPU101。
另外,CIS135以及CCD300与ASIC120连接,对ASIC120连接有存储器121、CPU101。
CPU101执行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
在该实施方式中,CPU101、ASIC110、存储器111、ASIC120、存储器121构成控制部100。
在控制部100中,CCD134的输出被ASIC110接收,实施模拟信号处理、A/D(Analogto Digital:模拟到数字)变换处理、明暗度处理等各种读取处理。进行了处理的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图像而被储存到存储器111,能够通过CPU101的控制,经由ASIC110进行读出等。
另外,CCD135以及CCD300的输出被ASIC120接收,实施模拟信号处理、A/D(Analogto Digital)变换处理、明暗度处理等各种读取处理。进行了处理的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图像、检测图像而被储存到存储器121,能够通过CPU101的控制,经由ASIC120进行读出等。
而且,能够在存储器111、存储器121中预先储存判定图像是正常还是异常时的基准图像。基准图像的信息既可以预先以非易失方式保持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存储器111、存储器121中的HDD等,也可以经由网络、可装卸的USB存储器等来取得。另外,也可以经由网络、可拆卸的存储介质等来取得原稿图像(插印(print in))。
图3是示出控制部100中的功能块的图。
状态管理部100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并且掌握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的状态。对状态管理部1000以可控制的方式连接有扫描仪控制部1030。在状态管理部1000中,如果成为需要由扫描仪部130读入图像的状态则对扫描仪控制部1030发出指令,使CCD134、CIS135动作来读入原稿的图像。在状态管理部1000中,对所读入的图像信息进行读取处理、或将所读入的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图像储存到存储器。
对状态管理部1000以可控制的方式连接有显示部控制部1040。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向操作显示部17显示信息时,状态管理部1000对显示部控制部1040送出控制指令,通过显示部控制部1040的控制而在操作显示部17中进行期望的显示。另外,在操作显示部17中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将操作内容经由显示部控制部1040发送到状态管理部1000,在状态管理部1000中进行与操作内容对应的控制。
另外,对状态管理部1000以可控制的方式连接有印刷控制部1060。印刷控制部1060控制图像形成部15中的印刷、纸张的搬送等。在状态管理部1000中,在进行印刷时,取得用于进行印刷的印刷用图像来制作写入信息,并送到印刷控制部1060,通过印刷控制部1060进行印刷动作。
而且,对状态管理部1000以可控制的方式连接有ILS控制部1010。在状态管理部1000中,在需要读入印刷于纸张的图像的情况下,向ILS控制部1010送出指令,通过CCD300读入印刷于纸张的图像。读入的图像被送到ILS解析部1020,解析图像数据,抽出所使用的像素的颜色信息、位置(坐标)信息。所得到的信息作为检测图像而被送出到状态管理部1000。
此外,能够依照用户的指定、作业的条件等,通过图像读取部30执行图像的检测。能够依照检测的有无、检测内容的设定、多个检测内容的处理顺序等条件来执行图像的检测,这些条件能够储存于非易失存储器、HDD等。另外,这些条件既可以针对每个作业而不同,也可以在作业设定中包括这些条件。另外,这些设定也可以能够由用户设定,例如能够经由操作显示部17进行设定。另外,如后所述,能够将分割图像读取结果而进行判定时的分割数、分割位置的设定内容、用于设定它们的设定条件等储存到非易失存储器、HDD等。
在状态管理部1000中,能够使用由图像读取部30得到的检测图像的信息、以及印刷用图像的信息、采样输出等读取图像,来判定印刷图像的优劣。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装置主体10具备控制部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控制部设置于装置主体10外。另外,在后处理装置等具备图像读取部的情况下,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来接收由装置主体外的图像读取部检测出的图像的信息。
另外,在后处理装置具备图像读取部的情况下,进行图像的对比来进行废纸判定的控制部也可以设置于后处理装置。在该情况下,控制部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取得印刷用图像的信息来进行图像的对比判定。能够将对比判定的结果送出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根据其结果进行纸张的分类等。
而且,也可以是控制部经由网络等而与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装置、读取装置等连接来构成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装置、读取装置也可以不被包含在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中。该控制部能够经由网络等取得印刷用图像的信息、检测图像的信息,进行图像的对比判定。在控制部存在于图像形成装置外的图像读取装置或管理图像形成装置的服务器等的情况下,该控制部相当于本发明的检查控制部,图像读取装置、服务器相当于本发明的图像检查装置。
由控制部、检查控制部等执行的程序相当于本发明的程序,控制部、检查控制部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计算机。能够将程序、参数等存储到非易失存储器、ROM等存储器,另外也可以存储在HDD中。另外,也可以将程序存储在服务器内的存储部、与网络连接的其它存储部、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可移动的介质中,在本发明中程序等的储存场所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将本发明的程序储存到可搬运的存储部等来进行流通、移动,另外还可以经由网络等而储存到控制部的存储部。
接下来,说明进行转印介质上的图像的读取和废纸的判定的内容。
图4是示出进行图像的读取的纸张的一个例子的图。在纸张P中设定有可变印刷区域,具有可变印刷区域B1、B2、B3、B4。在其它共同化的图像的主区域和使用可变的图像的可变区域中,使用不同的基准图像来进行废纸的判定。
图5是示出针对读取图像而得到的检查图像进行废纸判定的以往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在控制部中,如果取得检查图像,则进行分辨率变换,根据控制部的处理能力等而降低分辨率。接下来,能够进行图像的偏移校正来进行与基准图像的对比。之后,与基准图像进行比较来进行粉尘检测(dust detection),接着检测显影剂的固化物附着到纸张而产生的所谓白斑(white patch)现象。如以上那样,在废纸检测中,顺序地执行多个判定内容。此外,在本发明中,废纸判定中的处理内容的数量、种类没有特别限定,检测内容也可以是一个。
在上述处理中,开始读取检查用的图像,在完成读取之后,顺序地进行废纸判定,所以根据图像的读取时间而处理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图像区域大或者纸张的搬送方向长度长而在图像的读取中花费时间,则处理时间、即直至判定完成为止的时间变长。由于依照判定来进行纸张的分类,所以如果直至判定完成为止的时间变长,则产生纸张经过分类点而来不及分类的现象。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图像读取结果来进行废纸的判定,从而能够缩短时间。在废纸的判定中,能够针对所分割的每个检查图像,并行地进行废纸的判定处理,即便是以往难以分类的长尺寸的纸张也能够分类,而且能够提高来得及分类的纸张长度的上限。
此外,关于图像读取结果的分割,既可以在读入完成之后分割读取图像来进行判定,另外也可以在读取的途中将读取出的图像作为分割图像而开始判定。
图6是示出分割检查图像来进行废纸判定的状态的流程图。
检查图像被分割为4个,在被分割的时间点进行针对分割图像的废纸的判定。在废纸的判定中,以第1、第2、第3、第4内容顺序地进行处理,针对分割图像的各个判定处理是并行地进行的。能够使直至判定完成为止的时间比不分割检查图像的情况短,能够以来得及分类的方式进行处理。此外,在该例子中,设为进行针对检查图像整体的判定处理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控制为如下:在针对分割图像的判定处理中判定为在图像中有异常的情况下,不进行针对检查图像整体的判定处理,而视为在判定的途中的阶段中完成了废纸判定来进行分类。
在该例子中,设为将图像正常的纸张和图像异常的纸张分类为排纸目的地不同的纸张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相同的排纸目的地中改变位置等而排纸。例如,也可以使纸张的排纸位置移动来配置、或者使纸张旋转来改变位置。另外,在分类时,也可以针对废纸供给插入纸等来进行分类。或者,分类不限定于排纸,也可以以能够区分两者的方式进行处理。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设为在废纸判定中针对分割的检查图像以相同的处理内容进行处理,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分割图像中以不同的过程进行处理。另外,也可以根据以多个内容进行判定处理的情况、在判定结果中废纸的频出率等有差异的情况等来变更判定内容的顺序。例如,有如下可能性:通过先进行频出率大的处理内容从而在有废纸的情况下能够尽早地进行判定。
另外,在分割图像时,需要使分割的数量是已定的。关于分割数,既可以预先设定固定的分割数,另外也可以根据图像的大小、纸张的搬送方向长度来计算分割数,还可以在作业设定中设定有分割数。而且,也可以由用户经由操作显示部等来设定分割数。
接下来,如图7的右图所示,在检查图像中包括条形码、QR码(商标,以下相同)、OCR部分、用户指定区域、校正图像等信息区域J1的情况下,实施以不横跨所述信息区域的方式切分图像的分割处理(对策1)。其原因为,如果分割信息区域,则丢失所需的信息而难以进行期望的处理。在该例子中,具有4个分割区域中的分割边界D1、D2、D3,通过以使该分割边界D1、D2、D3不干扰信息区域J1的方式如图7的左图所示设置新的分割边界D1A、D2A、D3A,从而分割边界不会干扰信息区域J1,能够进行所述信息区域的代码/文字判别以及检查。在该例子中,信息区域相当于本发明的不可分割区域。
在图8的右图中,与图7同样地示出分割区域横跨条形码、QR码、用户指定区域、校正图像等作为可变更配置的可变信息的信息区域J2的状态。即,分割边界D1、D2、D3中的分割边界D2干扰信息区域J2,如果在该状态下进行分割图像的判定则信息区域J2的信息被分割。
相对于此,在描绘所述可变信息时,以使信息区域不横跨分割部分的方式,如图8的左图所示将可变信息配置为信息区域J3(对策2)。分割边界D1、D2、D3中的任何分割边界都不干扰信息区域J3,能够进行信息区域J3的代码/文字判别以及检查。能够将可变信息也处理为不可分割信息。
首先,针对正确图像(correct image)的分割宽度,使用对策1或者对策2,由图3所示的印刷控制部1060实施图像分割。接着,依照该分割宽度,由ILS控制部1010进行检查图像的分割。
分割方法不限于对策1或对策2,也可以针对处理能力有富余的起初的一方,增大分割区域,针对之后的一方,减小分割区域。另外,例如A3以下的图像由于不用分割而来得及清除处理,所以不分割。在分割区域过小的情况或在分割过度时在分界线处有废纸的情况下无法检测,而难以进行偏移校正,所以优选为不进行所需以上的分割。
有时在长纸等中即使使用分割方式也来不及清除,另外在整个面配置OCR区域、条形码、用户指定区域而无法应用分割方式。在该情况下,虽然进行通常排纸,但能够插入分隔纸,易于去除废纸。在产生废纸时,由于后续的纸张也已经被供纸,所以在从废纸产生至分隔纸为止的期间能够采用如下方案等:
1.将后续的已供纸的纸张清除到其它托盘,将分隔纸排出到废纸之上;或者
2.如果清除后续的已供纸的纸张则成为废纸,所以对于后续的已供纸的纸张进行通常的印刷而通常地排纸来使用,之后向分隔纸打印例如“请去除5张前的纸”并排出。
接下来,根据图9的流程图,说明能够分割检查图像来进行废纸判定的处理过程。此外,通过控制部、检查控制部的控制,执行以下的过程。
伴随着处理的开始,在印刷控制部中判定在纸张上形成有图像的输出纸是否为通过分类而能够将输出目的地从通常的排纸目的地切换到清除托盘的输出纸尺寸(步骤s1)。
由于能够预先掌握可清除的长度,所以能够在非易失存储器或HDD中将可清除的长度储存为设定数据,并将其读出而用于判定。
在输出纸是可清除的长度的情况下(步骤s1,“是”),实施不进行检查图像的分割的以往的废纸检查方法(步骤s8)。步骤s8的检查的结果,在输出纸的图像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8,OK(好)),进行通常排纸(步骤s7),并结束处理。
步骤s8的检查的结果,在判定为输出纸的图像异常(是废纸)的情况下(步骤s8,NG(不好)),通过清除处理对判定为废纸的输出纸进行分类而排纸(步骤s9)。此外,也可以将排纸目的地设为相同,针对正常的输出纸和异常的输出纸改变排纸位置或者插入插入纸来进行分类。在清除处理之后,结束处理。
在判定输出纸是否为可清除的长度的步骤s1中,在输出纸并非是可清除的长度的情况下(步骤s1,“否”),计算排纸的切换来得及的分割尺寸(步骤s2)。在分割尺寸的计算中,能够依照纸张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区域等进行计算。将成为计算基准的参数预先储存到存储器等,根据该参数进行计算。例如,能够将成为一个分割图像量的限制的纸张长度、图像大小等用作参数来进行计算。
在计算分割尺寸之后,由图像读取部开始检查图像的读入(步骤s3),判断是否达到在步骤s3中计算出的分割尺寸(步骤s4)。如果未达到分割尺寸(步骤s4,“否”),则返回到步骤s4而重复进行是否达到分割尺寸的判断。
如果在步骤s4中检查图像的读入达到分割尺寸(步骤s4,“是”),则进行针对分割图像的区域的废纸检查(步骤s5)。在该处理中,如图6所示,能够针对每个分割区域并行地进行判定处理。如果是多核的CPU,则能够针对每个核分配各处理而实现并行化。
在步骤s5中如果在图像中有异常(步骤s5,NG),则进行清除处理(步骤s9),之后结束处理。
在针对分割图像的废纸检查中图像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5,OK),判断是否整个图像、即直至分割图像的最终区域为止完成读入(步骤s6)。如果整个图像的读入完成(步骤s6,“是”),则作为整个图像未检测到废纸,所以进行通常排纸(步骤s7),结束处理。如果整个图像的读入未完成(步骤s6,“否”)则存在后续,所以返回到步骤s4,重复进行接下来的是否达到分割尺寸的判断。
通过上述过程,能够针对每个分割图像进行废纸的判定而进行输出纸的分类。
此外,在上述过程中,针对每个分割尺寸进行废纸判定,针对每个分割图像进行分类的判断,但也可以在读入整个图像的图像之后进行输出纸的分类。
接下来,在被进行读入的图像中有不可分割区域的情况下,依照以图9的流程图为基础记载了追加的部分的图10的流程图,来说明计算分割尺寸的变更例的过程。通过控制部、检查控制部的控制来执行以下的过程。
首先,依照所述的步骤s1,判定输出纸是否为可清除的长度(步骤s1),如果是可清除的长度,则如所述步骤所示进行以往的废纸检查。如果并非是可清除的长度(步骤s1,“否”),则判定是否有不可分割信息(步骤s10)。不可分割信息作为一个例子是示出信息区域的信息,在步骤s10中,检查是否有条形码、QR码、用户指定区域、校正图像等不可分割信息。此外,在本发明中,不可分割信息也可以是信息区域以外的信息。
在没有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0,“否”),与上述过程同样地,计算分割尺寸(步骤s2)。在有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0,“是”),计算不横跨不可分割信息的分割尺寸(步骤s11)。在以后的过程中,能够与所述过程同样地进行处理。
接下来,在被进行读入的图像中有条形码、QR码、用户指定区域、校正图像等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以图9的流程图为基础记载了追加的部分的图11的流程图,来说明不进行针对不可分割信息的废纸判定的过程。通过控制部、检查控制部的控制来执行以下的过程。
首先,在步骤s4中,判定读入区域是否达到分割尺寸。如果未达到分割尺寸(步骤s4,“否”),则重复进行是否达到分割尺寸的判定。如果读入区域达到分割尺寸(步骤s4,“是”),则判断是否有不可分割信息(步骤s12)。如果没有不可分割信息(步骤s12,“否”),则如在图9的过程中说明那样进行分割废纸检查(步骤s9),如果判定为废纸(步骤s5,NG),则进行清除处理(步骤s9),如果判定为图像正常(步骤s5,OK),则判定整个图像是否完成(步骤s6)。如果整个图像并未完成(步骤s6,“否”),则返回到步骤s4而重复进行是否达到分割尺寸的判定。如果整个图像完成(步骤s6,“是”),则如图9所示进行通常排纸(步骤s7)。
在步骤s12中判断为有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2,“是”),不进行条形码、QR码、用户指定区域、校正图像等不可分割信息的检查,而针对其以外的分割图像进行分割废纸检查(步骤s13)。分割废纸检查的结果,如果判定为废纸(步骤s13,NG),则进行清除处理(步骤s9),如果判定为图像正常(步骤s13,OK),则判定整个图像是否完成(步骤s6)。
接下来,在被进行读入的图像中包括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以图9的流程图为基础记载了追加的部分的图12的流程图,来说明变更不可分割信息的配置的过程。通过控制部、检查控制部的控制来执行以下的过程。
在所述流程中的步骤s2的分割尺寸的检测之后,判断在检查图像中是否有条形码、QR码等可变信息的不可分割信息(步骤s14)。在没有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4,“否”),与所述流程同样地开始检查图像的读入(步骤s3)。在有条形码、QR码等可变信息的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4,“是”),以使分割区域不横跨不可分割信息的方式配置不可分割信息,制作检查用的最终图像(步骤s15)。接下来,转移到步骤s3而开始检查图像的读入,之后进行图9所示的步骤。
接下来,根据以图9的流程图为基础记载了追加的部分的图13的流程图,来说明存在即使分割检查图像也来不及分类的情况、无法进行分割图像的分割的情况的过程。通过控制部、检查控制部的控制来执行以下的过程。
首先,在图9所示的步骤s1中,判断输出纸是否为可清除的长度。
在输出纸并非是可清除的长度的情况下(步骤s1,“否”),计算分割尺寸来判断是否来得及分类(步骤s2A)。在能够计算分割尺寸且来得及分类的情况下(步骤s2A,OK),开始检查图像的读入(步骤s3),之后执行图9所示的过程。
在输出纸是可清除的长度的情况(步骤s1,“是”)、或者无法计算分割尺寸或来不及分类的情况(步骤s2A,NG)下,进行以往的废纸检查(步骤s8)。如果在以往的废纸检查中判定为图像正常(步骤s8,OK),则进行通常排纸(步骤s7)。
如果在以往的废纸检查中判定为是废纸(步骤s8,NG),则在步骤s2A中判断是否为NG(步骤s8A),如果在步骤s2A中并非是NG(步骤s8A,“否”),则进行通常的清除处理(步骤s9),如果在步骤s2A中是NG(步骤s8A,“是”),则来不及进行清除处理,所以进行将废纸排出到通常的排纸目的地并且将后续的已供纸的纸张排出到清除排纸目的地的清除处理,而且向通常的排纸目的地插入分隔纸(步骤s9A),结束处理。
接下来,存在即使分割也来不及分类的情况或无法分割的情况,根据以图9的流程图为基础记载了追加的部分的图14的流程图,来说明向后续纸形成图像而使得能够进行通常排纸的过程。通过控制部、检查控制部的控制来执行以下的过程。
首先,在图9所示的步骤s1中,判断输出纸是否为可清除的长度。
在输出纸并非是可清除的长度的情况下(步骤s1,“否”),计算分割尺寸来判断是否来得及分类(步骤s2A)。在能够计算分割尺寸且来得及分类的情况下(步骤s2A),开始检查图像的读入(步骤s3),之后执行图9所示的过程。
在输出纸是可清除的长度的情况(步骤s1,“是”)、或者无法计算分割尺寸或来不及分类的情况(步骤s2A,NG)下,进行以往的废纸检查(步骤s8)。如果在以往的废纸检查中判定为图像正常(步骤s8,OK),则进行通常排纸(步骤s7)。
如果在以往的废纸检查中判定为是废纸(步骤s8,NG),则在步骤s2A中判断是否为NG(步骤s8A),如果在步骤s2A中并非是NG(步骤s8A,“否”),则进行通常的清除处理(步骤s9),如果在步骤s2A中是NG(步骤s8A,“是”),则将废纸排出到通常排纸托盘,针对已经供纸完成的纸张如通常那样进行印刷排纸,之后插入表示废纸的位置信息的、例如记载有“在5张前有废纸”等的分隔纸(步骤s9B),结束处理。
如以上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图像读取部中针对长纸实施分割读取,针对每个分割区域依次实施废纸检测处理。相比于不进行分割读取的情况,能够提前地进行废纸判定。其结果,能够将长尺寸废纸排出到其它托盘。
此外,如果在分割区域之间横跨配置条形码、QR码、施加OCR的文字部分、公司的标志或人的脸等用户指定的重要信息、十字记号(crossmark)或色块等校正用图像,则有时产生无法正确地检测废纸这样的副作用,但此时以使分割区域不横跨这些信息的方式应对。
另外,有时在后方的分割区域中检测到废纸的情况下来不及切换而无法排出到其它托盘、或者在整个面印刷有条形码、QR码、施加OCR的文字部分、重要信息而无法分割,但此时通过插入插入纸或分隔纸的来应对。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内容,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适当地变更所述实施方式。

Claims (51)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向转印介质形成图像;以及
控制部,控制图像形成,
所述控制部具有如下功能:接受读取经过所述图像形成部的转印介质的图像而得到的读取结果,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是否正常,并根据判定的结果,能够进行实施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的分类的控制,在所述读取时,分割转印介质的读取结果并根据所分割的各个范围的读取结果来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并行地进行所述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进行所述判定时,在完成针对读取结果整体的判定之前,根据所分割的范围的判定结果而判定为图像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在进行分割的情况下,根据决定了是否进行分割的所述项目来设定分割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是否来得及,而进行与读取结果的分割有关的判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依次执行多个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判定中使判定为图像异常的频度相对高的处理先执行的方式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不同的排纸目的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相同的排纸目的地的不同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上的图像中包括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进行所述分割时以使分割边界不位于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区域的方式进行分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可分割信息是信息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区域是条形码信息或者文字信息、用户指定区域以及校正图像中的1个或者2个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不进行针对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判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向转印介质形成的图像中具有可变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没有分割边界的部位配置与可变信息有关的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进行图像异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分隔用的转印介质。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印刷图像而使得能够进行图像正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附加有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位置信息的分隔用的转印介质而进行排纸。
18.一种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查控制部,该检查控制部根据由读取转印介质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所取得的读取结果,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是否正常,
所述检查控制部具有如下功能:根据判定的结果,能够进行实施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的分类的控制,在所述读取时,分割转印介质的读取结果并根据所分割的各个范围的读取结果来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并行地进行所述判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者19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在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进行所述判定时,在完成针对读取结果整体的判定之前,根据所分割的范围的判定结果而判定为图像异常。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在进行分割的情况下,根据决定了是否进行分割的所述项目来设定分割的数量。
23.根据权利要求18~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根据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是否来得及,而进行与读取结果的分割有关的判断。
24.根据权利要求18~2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依次执行多个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以在所述判定中使判定为图像异常的频度相对高的处理先执行的方式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26.根据权利要求18~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不同的排纸目的地。
27.根据权利要求18~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相同的排纸目的地的不同的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18~2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上的图像中包括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检查控制部在进行所述分割时以使分割边界不位于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区域的方式进行分割。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可分割信息是信息区域。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区域是条形码信息或者文字信息、用户指定区域以及校正图像的1个或者2个以上。
31.根据权利要求28~3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不进行针对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判定。
32.根据权利要求18~3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向转印介质形成的图像中具有可变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没有分割边界的部位配置与可变信息有关的图像。
33.根据权利要求18~3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进行图像异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分隔用的转印介质。
34.根据权利要求18~3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控制部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印刷图像而使得能够进行图像正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附加有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位置信息的分隔用的转印介质而进行排纸。
35.一种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由根据由图像读取部读取转印介质的图像而得到的读取结果来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是否正常的计算机执行,所述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
判断是否分割转印介质的读取结果的步骤;
在根据所述判断进行分割的情况下将读取结果分割为多个的步骤;
根据所分割的读取结果来判定转印介质上的图像的步骤;以及
根据判定的结果来进行实施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的分类的控制的步骤。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并行地进行所述判定。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者36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针对所分割的每个范围进行所述判定时,在完成针对读取结果整体的判定之前,根据所分割的范围的判定结果而判定为图像异常。
38.根据权利要求35~3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分割时,根据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的搬送方向长度、图像的读取时间、判定的处理数量、判定的处理种类中的一个以上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进行分割,在进行分割的情况下,根据决定了是否进行分割的所述项目来设定分割的数量。
40.根据权利要求35~3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根据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是否来得及,而进行与读取结果的分割有关的判断。
41.根据权利要求35~4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中依次执行多个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判定中使判定为图像异常的频度相对高的处理先执行的方式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
43.根据权利要求35~4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不同的排纸目的地。
44.根据权利要求35~4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类时进行如下控制:将判定为图像正常的转印介质和判定为图像异常的转印介质排出到相同的排纸目的地的不同的位置。
45.根据权利要求35~4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被进行读取的转印介质上的图像中包括不可分割信息的情况下,在进行所述分割时以使分割边界不位于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区域的方式进行分割。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可分割信息是信息区域。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区域是条形码信息或者文字信息、用户指定区域以及校正图像中的1个或者2个以上。
48.根据权利要求45~4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不进行针对所述不可分割信息的判定。
49.根据权利要求35~4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向转印介质形成的图像中具有可变信息的情况下,在没有分割边界的部位配置与可变信息有关的图像。
50.根据权利要求35~4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进行图像异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分隔用的转印介质。
51.根据权利要求35~4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中转印介质被判定为图像异常、且在转印介质的分类之前所述判定来不及的情况下,对判定为图像异常的纸张进行与正常的图像的转印介质相同的分类,对后续的已供给的转印介质印刷图像而使得能够进行图像正常时的分类,在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后续,供给附加有图像异常的所述转印介质的位置信息的分隔用的转印介质而进行排纸。
CN201810814954.4A 2017-07-28 2018-07-24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检查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093079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6415A JP6977368B2 (ja) 2017-07-28 2017-07-28 画像形成装置、検査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46415 2017-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7997A true CN109307997A (zh) 2019-02-05
CN109307997B CN109307997B (zh) 2021-08-17

Family

ID=62841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14954.4A Active CN109307997B (zh) 2017-07-28 2018-07-24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检查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5785B2 (zh)
EP (1) EP3435649A1 (zh)
JP (1) JP6977368B2 (zh)
CN (1) CN10930799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8262A (zh) * 2019-03-18 2020-09-2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检查方法
CN113746995A (zh) * 2020-05-28 2021-12-0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检查装置、图像形成系统、检查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1270B2 (ja) * 2017-12-08 2022-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検査装置、検査システム及び検査方法
JP7247515B2 (ja) * 2018-10-23 2023-03-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検査装置および画像検査プログラム
JP2020170115A (ja) * 2019-04-04 2020-10-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0168821A (ja) * 2019-04-05 2020-10-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検査方法、画像検査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24183A (ja) * 2019-08-02 2021-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排紙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07458B2 (ja) * 2019-09-27 2022-07-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ー、画像検査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34785B2 (ja) 2019-09-27 2024-02-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46274A (ja) * 2020-09-10 2022-03-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82318A (ja) * 2021-12-02 2023-06-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物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9385B1 (en) * 1995-05-04 2002-09-10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evice for image inspection
US6665424B1 (en) * 1998-09-07 2003-12-16 De La Rue Giori S.A. Automatic inspection of print quality using an elastic model
CN1467577A (zh) * 2002-06-12 2004-01-14 ������������ʽ����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072101A (ja) * 2004-09-03 2006-03-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38094A1 (en) * 2006-12-12 2008-06-12 Jun Shior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184216A (zh) * 2011-05-04 2011-09-14 武汉大学 基于数据场划分网格的自动聚类方法
US20120182566A1 (en) * 2010-08-09 2012-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30164000A1 (en) * 2011-12-21 2013-06-27 Masakazu Nemoto Image form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0760A (ja) * 2004-07-20 2006-03-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143869B1 (ja) * 2007-06-19 2008-09-03 クオリカプス株式会社 外観検査装置
JP4168428B1 (ja) * 2007-06-19 2008-10-22 クオリカプス株式会社 被検査物の搬送装置及び外観検査装置
JP2010042521A (ja) * 2008-08-08 2010-02-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画質判定方法
JP5168651B2 (ja) * 2008-09-10 2013-03-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後処理装置
US8761454B2 (en) * 2011-05-10 2014-06-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cting streaks in printed images
JP2013114246A (ja) * 2011-12-01 2013-06-10 Canon Inc シート処理装置、検品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13610B2 (ja) * 2012-09-28 2015-11-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評価装置、画像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48664B2 (ja) * 2013-01-30 2016-12-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085984B2 (ja) 2013-02-12 2017-03-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及び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921469B2 (ja) * 2013-03-11 2016-05-24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クラウドプラットフォー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6237209B2 (ja) * 2013-12-20 2017-1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DE102015203521A1 (de) * 2014-03-31 2015-10-0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Parametrisierung der Fehlererkennung eines Bildinspektionssystem
JP2016035418A (ja) * 2014-08-04 2016-03-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出力物検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39962B2 (ja) * 2015-03-31 2018-06-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17008854A1 (en) * 2015-07-15 2017-01-19 Hewlett-Packard Indigo B.V. Image defect detection
JP6391170B2 (ja) * 2015-09-03 2018-09-19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
JP6693434B2 (ja) * 2017-02-06 2020-05-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用紙搬送制御方法及び用紙搬送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9385B1 (en) * 1995-05-04 2002-09-10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evice for image inspection
US6665424B1 (en) * 1998-09-07 2003-12-16 De La Rue Giori S.A. Automatic inspection of print quality using an elastic model
CN1467577A (zh) * 2002-06-12 2004-01-14 ������������ʽ����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072101A (ja) * 2004-09-03 2006-03-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38094A1 (en) * 2006-12-12 2008-06-12 Jun Shior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20182566A1 (en) * 2010-08-09 2012-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184216A (zh) * 2011-05-04 2011-09-14 武汉大学 基于数据场划分网格的自动聚类方法
US20130164000A1 (en) * 2011-12-21 2013-06-27 Masakazu Nemoto Image forming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立飞 等: ""基于像素分布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模型应用于印刷图像缺陷检测的研究"",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8262A (zh) * 2019-03-18 2020-09-2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检查方法
CN113746995A (zh) * 2020-05-28 2021-12-0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检查装置、图像形成系统、检查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77368B2 (ja) 2021-12-08
US10955785B2 (en) 2021-03-23
EP3435649A1 (en) 2019-01-30
JP2019028213A (ja) 2019-02-21
CN109307997B (zh) 2021-08-17
US20190033765A1 (en)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799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检查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US1037979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erforming recovery printing
JP7466280B2 (ja) 検品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9803062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US11394840B2 (en) Inspec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73094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5238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73094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451674B2 (en) Print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for verifying print results in a plurality of sheet discharged destinations of different type
JP20240509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180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829656B2 (en) Print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US1142275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verificat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426109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JP61976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1573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rint delays for print jobs
CN10581260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判定方法
JP7156564B2 (ja)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検査システム、画像検査方法および画像検査プログラム
US20230096877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JP2024022487A (ja) 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1173930A (ja)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検査方法および画像検査プログラム
JP20210459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4071416A (ja)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検査方法および画像検査プログラム
JP2021135455A (ja) 画像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装置
JP2022148533A (ja) 印刷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