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5630A - 起重机的组合副臂、臂架以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的组合副臂、臂架以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5630A
CN109305630A CN201811512615.7A CN201811512615A CN109305630A CN 109305630 A CN109305630 A CN 109305630A CN 201811512615 A CN201811512615 A CN 201811512615A CN 109305630 A CN109305630 A CN 109305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frame
auxiliary
crane
frame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126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烨
赵建阳
王志锋
蒋冬冬
李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126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56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5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5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82Luff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70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 B66C23/701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telescopic
    • B66C23/705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telescopic telescoped by hydraulic j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组合副臂、臂架以及起重机,所述组合副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和第一节副臂,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用于与起重机的主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与所述第一节副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一节副臂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架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节副臂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组合副臂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变幅的变幅机构。本发明的组合副臂能够兼顾传统鹅头架和副臂的功能,占用空间小且重量低,便于携带,能够有效提高起重机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起重机的组合副臂、臂架以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起重机的组合副臂、含有该组合副臂的臂架以及含有该臂架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在起重机中,臂架是吊装重物的重要部件。臂架通常包括主臂,而基于吊装需求的不同,在实际使用时,还会在主臂上加装副臂来增加作业高度和幅度,或者在主臂上加装鹅头架来增加作业幅度。目前的起重机,为了满足各种吊装需求,会同时配备有副臂和鹅头架,同时还可以实现鹅头架和副臂的随车携带。但是,由于起重机空间以及负荷的限制,起重机只能单独携带鹅头架或副臂,无法实现鹅头架和副臂的同时携带,导致起重机使用的便捷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的组合副臂、含有该组合副臂的臂架以及含有该臂架的起重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的组合副臂,所述组合副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和第一节副臂,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用于与起重机的主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与所述第一节副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一节副臂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架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节副臂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组合副臂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变幅的变幅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主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铰接于所述主连接架。
优选地,所述主连接架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具有竖向框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靠近所述主连接架的一端具有倾斜框架,所述倾斜框架的底端与所述竖向框架的底端铰接,所述变幅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竖向框架的顶端和所述倾斜框架的顶端的长度可调的变角度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相连接的主连接架和第一标准节,所述主连接架的背离所述第一标准节的一端用于与所述主臂连接,所述第一标准节的背离所述主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架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标准节为方形桁架,所述主连接架的靠近所述第一标准节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标准节配合连接的竖向框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靠近所述第一标准节的一端具有倾斜框架,所述倾斜框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底端铰接,所述变幅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顶端和所述倾斜框架的顶端的长度可调的变角度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组合副臂包括第二节副臂,所述第二节副臂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节副臂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所述第二节副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滑轮组;和/或
所述组合副臂包括第二标准节,所述第二标准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节副臂之间。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包括主臂和以上所述的起重机的组合副臂,所述组合副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臂的头部。
优选地,所述臂架包括用于将所述组合副臂安装于所述主臂的一侧的安装装置,所述组合副臂能够在连接于所述主臂的头部的工作位置和位于所述主臂的一侧与所述主臂并排设置的收纳位置之间转动。
优选地,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主臂的一侧的沿所述主臂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旋转支架、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所述旋转支架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架铰接,所述第一滑动支架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支架用于与所述第一节副臂滑动连接。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以上所述的起重机的臂架。
本发明的组合副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节副臂设置为与第二连接架可拆卸连接,并在第二连接架上设置第一滑轮组,当需要增加作业幅度时,可将第一节副臂与第二连接架卸开,由第一连接架、变幅机构和第二连接架一起工作以实现传统鹅头架的功能;当需要同时增加作业高度和幅度时,可将第一节副臂与第二连接架连接,由第一连接架、变幅机构、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一节副臂一起工作以实现传统副臂的功能;由此本发明的组合副臂能够兼顾传统鹅头架和副臂的功能,占用空间小且重量低,便于携带,能够有效提高起重机使用的便捷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组合副臂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组合副臂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组合副臂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臂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组合副臂处于收纳位置;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臂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组合副臂处于收纳位置;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变角度连接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起重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二连接架的变幅角为30°。
附图标记说明
10-副臂,11-主连接架,111-竖向框架,112-第一导轮组,113-第一销孔,114-第二销孔,115-第一滚轮,12-第一标准节,121-第二导轮组,13-第二连接架,131-第一滑轮组,132-倾斜框架,133-第二滚轮,14-变角度连接板,141-第一连接板,142-第二连接板,143-开槽,144-插销,15-第一节副臂,151-第二滑轮组,152-第三滚轮,16-第二节副臂,161-第三滑轮组,17-第二标准节,20-主臂,201-第三销孔,202-第四销孔,21-旋转支架,211-铰接板,212-支撑板,22-第一滑动支架,221-第一基板,222-第一导轨板,23-第二滑动支架,231-第二基板,232-第二导轨板,24-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顶、底”通常是指参照附图所示的方位。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的组合副臂,所述组合副臂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13和第一节副臂15,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一端用于与起重机的主臂2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与所述第一节副臂15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组131,所述第一节副臂15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组151,所述第二连接架13与所述第一连接架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13与所述第一节副臂15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组合副臂10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架13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变幅的变幅机构。
本发明的组合副臂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节副臂15设置为与第二连接架13可拆卸连接,并在第二连接架13上设置第一滑轮组131,当需要增加作业幅度时,可将第一节副臂15与第二连接架13卸开,由第一连接架、变幅机构和第二连接架13一起工作以实现传统鹅头架的功能;当需要同时增加作业高度和幅度时,可将第一节副臂15与第二连接架13连接,由第一连接架、变幅机构、第二连接架13以及第一节副臂15一起工作以实现传统副臂的功能;由此本发明的组合副臂10能够兼顾传统鹅头架和副臂的功能,占用空间小且重量低,便于携带,能够有效提高起重机使用的便捷性。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组合副臂10的节数及制作周期与传统副臂基本一致,因此与传统的分开制作的鹅头架和副臂相比,所述组合副臂10的制作成本远低于传统副臂与鹅头架的制作成本之和;组合副臂10的重量也远小于传统副臂与鹅头架的重量之和。而且,传统的副臂与鹅头架只能单独随车携带其中一者,由于副臂的安装支架与鹅头架的安装支架不同,确定安装其中一者后就不能更改,严重影响起重机使用的便捷性;而本发明的组合副臂10将传统鹅头架与副臂组合后可以同时携带(参见图4和图5),当然也可单独携带鹅头架部分(即第一连接架、变幅机构和第二连接架13,参见图6和图7),而且在携带组合副臂10时也可以单独使用鹅头架部分,其使用的便捷性远胜于传统的副臂和鹅头架。
本发明中,所述变幅机构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驱动第二连接架13旋转,使第二连接架13与第一连接架之间形成不同的变幅角(即第一连接架的轴向与第二连接架13的轴向之间的夹角)即可,例如所述变幅机构可以包括铰接于第二连接架13与第一连接架之间的伸缩油缸。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变幅机构可包括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长度可调的变角度连接板14(具体连接方式将在下文介绍),也就是说,通过调节变角度连接板14的长度即可实现第二连接架13的变幅。而为了实现变角度连接板14的长度的调节,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所述变角度连接板1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41和第二连接板142,第一连接板14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开槽143,第二连接板142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双层板,第一连接板141夹设在该双层板之间,所述双层板上贯穿地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插销144,插销144穿过开槽143。当需要增大第二连接架13的变幅角度时,可取下位于最右端的一个插销144,此时由于第一连接板141失去该插销144的止挡,而向左侧移动,直到开槽143止挡于下一个插销144,使得变角度连接板14保持在较长的长度,由于变角度连接板14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13为铰接的关系,与此同时,第二连接架13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变幅。当需要继续增大第二连接架13的变幅角度时,可接着取下与开槽143止挡的插销144。当需要减小第二连接架13的变幅角度时,可使第二连接架1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变角度连接板14缩短,将拔出的插销144再插进去固定。
本发明中,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架,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架可包括主连接架11,所述第二连接架13铰接于所述主连接架11。其中,所述主连接架11可以是截面为四边形的变截面桁架,具体结构可参见图1。另外,为了能够在主连接架11与第二连接架13之间加装标准节(例如后面将要介绍的第一标准节12),以增加组合副臂10的作业高度和幅度,由于标准节通常为方形桁架,因此所述主连接架11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一端可具有竖向框架111,以便于与标准节的一端配合连接。同时,为了实现变角度连接板14的安装,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靠近所述主连接架11的一端可具有倾斜框架132,所述倾斜框架132的底端与所述竖向框架111的底端铰接,变角度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竖向框架111的顶端和所述倾斜框架132的顶端。例如图1所示,通过延长变角度连接板14的长度,可使第二连接架1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增加第二连接架13的变幅角度;通过缩短变角度连接板14的长度,可使第二连接架1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减小第二连接架13的变幅角度。
根据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架可包括相连接的主连接架11和第一标准节12,所述主连接架11的背离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主臂20连接,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背离所述主连接架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架13铰接。其中,通过第一标准节12的设置,可以增加起重量和作业高度。
在传统的副臂中,标准节通常置于第二连接架与第一节副臂之间,由于副臂随车携带时的安装空间有限,副臂的截面不能做得太大,因此第二连接架不能做得太高,而受第二连接架尾部的高度限制,标准节的截面尺寸较小,从而严重影响其起重性能;同时,标准节是位于变幅机构之后的,其与第二连接架一起变角度,严重影响其在例如30°的变幅角作业时的起重性能和吊载幅度范围。而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标准节12设置于主连接架11和第二连接架13之间,第一标准节12的截面高度由主连接架11尾部的高度决定,比第二连接架13的高度更高,因此其与传统副臂相比起重性能更优;同时,第一标准节12置于变幅机构之前,第一标准节12不与第二连接架13一起变角度,其与传统副臂相比,在例如30°的变幅角作业时起重性能更好,起重幅度范围更大。
由于第一标准节12通常为方形桁架,为了使本发明的主连接架11能够与第一标准节12可靠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主连接架11的靠近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一端可具有与所述第一标准节12配合连接的竖向框架111。同时,为了实现变角度连接板14的安装,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靠近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一端可具有倾斜框架132,所述倾斜框架13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底端铰接,所述变角度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顶端和所述倾斜框架132的顶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标准节12是可拆卸地连接于主连接架11和第二连接架13之间的,当不需要增加作业高度时,可将第一标准节12拆除,使第二连接架13和变幅机构连接于主连接架11,也就是本发明的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作业高度和幅度,如图1-图3所示,所述组合副臂10还可包括第二节副臂16,所述第二节副臂16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节副臂15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一端,所述第二节副臂1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滑轮组161。此外,如图3所示,所述组合副臂10还可包括第二标准节17,所述第二标准节17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13与所述第一节副臂15之间。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标准节17相较于第一标准节12的截面较小,所述第二标准节17的高度受限于第二连接架13尾部的高度。在本发明中,所述组合副臂10的高度沿从主连接架11到第二节副臂16的方向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地拆除或加装第一标准节12、第二标准节17、第一节副臂15以及第二节副臂16,这样能够使得所述组合副臂满足各种不同的作业高度和幅度,从而大大提高所述组合副臂的适用范围。其中,所述组合副臂10的各部分之间可通过销轴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滑轮组,例如第一滑轮组131、第二滑轮组151、第三滑轮组161,可包括滑轮架和起升滑轮,其中滑轮架安装在所述组合副臂上,起升滑轮安装在滑轮架上。由于滑轮组为起重机的常规设置,因此本发明不再进行详述。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组合副臂10上还可设置有导轮组,例如图2和图3所示的设置于主连接架11上的第一导轮组112和设置于第一标准节12上的第二导轮组121,所述导轮组可包括导轮架和导向轮,其中导轮架安装在所述组合副臂上,导向轮安装在导轮架上。由于导轮组为起重机的常规设置,因此本发明不再进行详述。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包括主臂20和以上所述的起重机的组合副臂10,所述组合副臂1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臂20的头部。
具体地,所述组合副臂10可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主臂20的头部,如图5和图7所示,主连接架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销孔113和第二销孔114,主臂20的头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销孔201和第四销孔202。其中,第一销孔113与第四销孔202对应以供销轴穿过,第二销孔114与第三销孔201对应以供销轴穿过。
在本发明中,所述臂架还可包括用于将所述组合副臂10安装于所述主臂20的一侧的安装装置,所述组合副臂10能够在连接于所述主臂20的头部的工作位置和位于所述主臂20的一侧与所述主臂20并排设置的收纳位置之间转动。也就是说,当组合副臂10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由所述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主臂20,以实现组合副臂10的随车携带;当组合副臂10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其与所述安装装置脱离,旋转至主臂20的延伸方向上而与主臂20的头部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装置可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只要其能够将组合副臂10安装于主臂20的一侧即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安装装置可包括固定于所述主臂20的一侧的沿所述主臂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旋转支架21、第一滑动支架22和第二滑动支架23,所述旋转支架21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架铰接,所述第一滑动支架22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架1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支架23用于与所述第一节副臂15滑动连接。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组合副臂10上可设置有分别与旋转支架21、第一滑动支架22和第二滑动支架23配合支撑的第一滚轮115、第二滚轮133和第三滚轮152。
具体地,如图5所示,旋转支架21包括固定在主臂20上的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架铰接的铰接板211和用于支撑并引导第一滚轮115移动的支撑板212,其中组合副臂10能够绕铰接板211与第一连接架的铰点A旋转;第一滑动支架22包括固定在主臂20上的用于支撑第二滚轮133的第一基板221和枢接于第一基板221并用于引导第二滚轮133滑动的第一导轨板222,其中第一导轨板222可通过枢转的方式相对第一基板221展开或者折叠;第二滑动支架23包括固定在主臂20上的用于支撑第三滚轮152的第二基板231和枢接于第二基板231并用于引导第三滚轮152滑动的第二导轨板232,其中第二导轨板232可通过枢转的方式相对第二基板231展开或者折叠。
在组合副臂10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组合副臂10经由第一连接架与旋转支架21的铰接板211通过销轴铰接,再由处于未展开状态的第一滑动支架22和第二滑动支架23的第一基板221和第二基板231分别支撑第二滚轮133和第三滚轮152,进而所述安装装置将整个组合副臂10支撑在主臂20的侧面,此时组合副臂10处于收缩的非工作状态,以方便于运输与转场。当需要将组合副臂10展开至所述工作位置时,首先将滑动支架22、23的导轨板222、232相对于基板221、231展开,再让组合副臂10绕铰点A向上摆转,同时引导组合副臂10上的第一滚轮115、第二滚轮133和第三滚轮152分别在支撑板212、第一导轨板222和第二导轨板232上移动,直至第二销孔114与第三销孔201对应,然后用销轴将第二销孔114与第三销孔201铰接,实现组合副臂10与主臂20的初次连接。在组合副臂10与主臂20完成初次连接后,卸下第一连接架与铰接板211铰接的销轴,使组合副臂10绕着第二销孔114与第三销孔201铰接的铰点B继续进行旋转,直至第一销孔113与第四销孔202对应,最后用销轴将第一销孔113与第四销孔202铰接,实现组合副臂10与主臂20的最终安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发明的组合副臂10还包括第二节副臂16时,所述安装装置还可包括固定于所述主臂20的一侧的固定架24。如图5所示,在所述组合副臂10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为了减小组合副臂10的占用空间,可将第二节副臂16与第一节副臂15的上端卸开,将第二节副臂16折叠于主臂20和第一节副臂15之间,所述固定架24可以与第二节副臂16铰接,以对其进行支撑和固定。在需要将组合副臂10旋转至工作位置时,可先将固定架24与第二节副臂16铰接的销轴卸下,然后再进行以上所述的连接步骤。当然,在组合副臂10不包括第二节副臂16时,所述安装装置也可包括固定于所述主臂20的一侧的固定架24,所述固定架24可以与第一节副臂15的尾部铰接,以对其进行支撑和固定。
例如图6和图7所示,当起重机只需携带鹅头架时,可以将组合副臂10中的第一节副臂15和第二节副臂16卸掉,只携带第一连接架、变幅机构和第二连接架13。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以上所述的起重机的臂架(参见图9)。
本发明的起重机通过采用上述臂架,在起重机公路行驶和转场过程中,可利用起重机自身进行带载行驶,从而可降低起重机作业的运输成本;在作业场地,组合副臂10与主臂20之间可通过所述安装装置安装在一起,无需反复对准安装销孔,能够降低起重机作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在起重机的工况转换中,组合副臂10可以直接在当前工况的所处状态,依次通过第一标准节12、第二标准节17、第一节副臂15以及第二节副臂16的选择性拆装以及第二连接架13的变幅,达到不同工况所要求的作业高度和作业幅度,可以有效提高起重机的使用便捷性和作业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起重机的组合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副臂(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13)和第一节副臂(15),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一端用于与起重机的主臂(2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与所述第一节副臂(15)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组(131),所述第一节副臂(15)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组(151),所述第二连接架(13)与所述第一连接架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13)与所述第一节副臂(15)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组合副臂(10)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架(13)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变幅的变幅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的组合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主连接架(11),所述第二连接架(13)铰接于所述主连接架(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的组合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架(11)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一端具有竖向框架(111),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靠近所述主连接架(11)的一端具有倾斜框架(132),所述倾斜框架(132)的底端与所述竖向框架(111)的底端铰接,所述变幅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竖向框架(111)的顶端和所述倾斜框架(132)的顶端的长度可调的变角度连接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的组合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相连接的主连接架(11)和第一标准节(12),所述主连接架(11)的背离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主臂(20)连接,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背离所述主连接架(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架(13)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机的组合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节(12)为方形桁架,所述主连接架(11)的靠近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标准节(12)配合连接的竖向框架(111),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靠近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一端具有倾斜框架(132),所述倾斜框架(13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底端铰接,所述变幅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标准节(12)的顶端和所述倾斜框架(132)的顶端的长度可调的变角度连接板(1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的组合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副臂(10)包括第二节副臂(16),所述第二节副臂(16)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节副臂(15)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架(13)的一端,所述第二节副臂(1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滑轮组(161);和/或
所述组合副臂(10)包括第二标准节(17),所述第二标准节(17)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13)与所述第一节副臂(15)之间。
7.一种起重机的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臂(20)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的组合副臂(10),所述组合副臂(1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臂(20)的头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机的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包括用于将所述组合副臂(10)安装于所述主臂(20)的一侧的安装装置,所述组合副臂(10)能够在连接于所述主臂(20)的头部的工作位置和位于所述主臂(20)的一侧与所述主臂(20)并排设置的收纳位置之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的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主臂(20)的一侧的沿所述主臂(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旋转支架(21)、第一滑动支架(22)和第二滑动支架(23),所述旋转支架(21)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架铰接,所述第一滑动支架(22)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架(1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支架(23)用于与所述第一节副臂(15)滑动连接。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的臂架。
CN201811512615.7A 2018-12-11 2018-12-11 起重机的组合副臂、臂架以及起重机 Pending CN1093056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12615.7A CN109305630A (zh) 2018-12-11 2018-12-11 起重机的组合副臂、臂架以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12615.7A CN109305630A (zh) 2018-12-11 2018-12-11 起重机的组合副臂、臂架以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5630A true CN109305630A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23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12615.7A Pending CN109305630A (zh) 2018-12-11 2018-12-11 起重机的组合副臂、臂架以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56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7793A (zh) * 2020-11-16 2021-02-12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副臂架、臂架结构及起重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4525Y (zh) * 2004-04-30 2005-08-03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浦沅分公司 一种起重机用伸缩组合式副臂
US20140131300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Gru Comedil S.R.L. Jib for a crane
CN203639015U (zh) * 2013-11-21 2014-06-11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可折叠回收的直臂随车起重机桁架副臂
CN104591013A (zh) * 2014-12-25 2015-05-06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况副臂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起重机
CN106241628A (zh) * 2016-08-25 2016-12-2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桁架臂结构及起重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4525Y (zh) * 2004-04-30 2005-08-03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浦沅分公司 一种起重机用伸缩组合式副臂
US20140131300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Gru Comedil S.R.L. Jib for a crane
CN203639015U (zh) * 2013-11-21 2014-06-11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可折叠回收的直臂随车起重机桁架副臂
CN104591013A (zh) * 2014-12-25 2015-05-06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况副臂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起重机
CN106241628A (zh) * 2016-08-25 2016-12-2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桁架臂结构及起重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7793A (zh) * 2020-11-16 2021-02-12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副臂架、臂架结构及起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87278A (ja) 自走クレーン
CN102491192B (zh) 塔机引进平台结构
CN102674172A (zh) 超起装置及其张角控制装置、包含该超起装置的起重机
CN109305630A (zh) 起重机的组合副臂、臂架以及起重机
CN108688828A (zh) 一种移动式无人机高空回收设备
CN208360510U (zh) 一种移动式无人机高空回收设备
CN107628548A (zh) 拆卸辅助工装、起重伸缩臂拆装系统以及方法
US20220073321A1 (en) Vehicle crane with a boom that can be luffed by two luffing cylinders
CN201882815U (zh) 一种起重臂及其自拆装装置
CN101374755A (zh) 剪式千斤顶
CN203065054U (zh) 臂架安装装置、起重机臂架及汽车起重机
CN208361752U (zh) 多级变幅与伸缩的可折叠臂架
CN214879616U (zh) 一种便于转场的折叠起重机
CN110304559A (zh) 桁架臂及起重机
JPH08333776A (ja) カウンタウエイトの着脱装置
KR200377476Y1 (ko) 고소작업차량의 아웃트리거
CN109534191A (zh) 起重机的副臂、臂架以及起重机
JP6642112B2 (ja) クレーン
JP4191955B2 (ja) クレーン装置のジブ格納機構
US3819059A (en) Foldable cranes
CN109458218A (zh) 直臂式重载隧道多功能作业平台
JP2001302181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ジブ張出格納装置
CN115010009B (zh) 一种矿山井下专用悬臂式起重机
CN114215965B (zh) 调节式混凝土泵车输油管吊装装置
JP2004521046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用伸縮ジ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