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94621B -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94621B
CN109294621B CN201811277824.8A CN201811277824A CN109294621B CN 109294621 B CN109294621 B CN 109294621B CN 201811277824 A CN201811277824 A CN 201811277824A CN 109294621 B CN109294621 B CN 109294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aqueous solution
catalyst
product
deioniz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78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94621A (zh
Inventor
燕翔
孙建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Aoxing Petroleum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ing Aoxing Petroleum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ing Aoxing Petroleum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ing Aoxing Petroleum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78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94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94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4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94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4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67/0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by at least one hydrotreatment process and at least one process for refining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only
    • C10G67/02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by at least one hydrotreatment process and at least one process for refining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only plural serial stage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0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2Carb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属于润滑油基础油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生产方法,主要的步骤包括:煤焦油的初馏、加氢原料的准备、高尔夫得到的原料依次经过加氢精制、加氢脱蜡、补充加氢处理,得到润滑油基础油。本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煤焦油作为原料,具有加氢效果好、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属于润滑油基础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特种油品清洁化的核心是降低硫、氮、芳烃等杂质含量,尤其是脱除强致癌的稠环芳烃等组分, 而采用加氢技术将上述杂质降低至安全允许值至为关键。加氢脱杂质具有生产过程清洁环保、主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等优势。加氢法生产润滑油工艺不仅能拓宽基础油原料的来源,而且生产的加氢基础油具有低硫、低氮、低芳烃含量、优良的热安定性和氧化安定性、较低的挥发度、优异的黏温性能和良好的添加剂感受性等优点,可以满足现代高档润滑油对 API II类和III类基础油的要求。
CN107267198A公开了一种废润滑油液相加氢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包括废润滑油原料与氢气混合后进入液相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的步骤、加氢产物经热低压分离器分离得到液相产物的步骤、和所述的液相产物进入汽提塔处理后经干燥、吸附处理后得到润滑油基础油的步骤,热低压分离器分离得到液相产物中10~60wt.%的物料与氢气混匀回流至液相加氢反应器。CN108003925A公开了一种制备润滑油基础油原料的加氢裂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原料油引入含有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加氢精制反应器中进行加氢处理,得到精制后的蜡油馏分;然后将所述精制后的蜡油馏分引入含有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加氢裂化反应器中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并将加氢裂化反应后得到的裂化产物进行第一分馏,得到尾油馏分;以及将所述尾油馏分进行第二分馏,得到第一尾油馏分和作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原料的第二尾油馏分,其中,所述第一尾油馏分和第二尾油馏分的切割点为480-510℃。
然而上述的加氢方法中对原料的要求非常苛刻,特别是对杂质含硫、氮、稠环化合物的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导致加氢反应副产物多、催化剂失活等问题,影响到装置的运行以及油品质量。煤焦油是一种高芳香度的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绝大部分为带侧链或不带侧链的多环、稠环化合物和含氧、硫、氮的杂环化合物, 并含有少量脂肪烃、环烷烃和不饱和烃,还夹带有煤尘、焦尘和热解炭。我国的煤炭工业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焦油,因此需要扩展加氢制基础油的原料来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生产方法,本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煤焦油作为原料,具有加氢效果好、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方案是: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煤焦油的初馏:将煤焦油在460-480℃进行分馏,得到煤焦油轻组分;
第2步,加氢原料的准备:将第1步中得到的轻组分、轻脱沥青油按照重量比1:3-5混合,作为原料;
第3步,将第2步得到的原料依次经过加氢精制、加氢脱蜡、补充加氢处理,得到润滑油基础油。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氢精制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200-230℃,反应压力8-15MPa,氢油体积比是650-950,空速0.9-1.3h-1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氢脱蜡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320-330℃,反应压力9-14MPa,氢油体积比是650-850,空速1.0-1.4h-1
进一步地,所述的补充加氢处理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310-340℃,反应压力10-13MPa,氢油体积比是600-750,空速0.8-1.2h-1
进一步地,所述轻脱沥青油是是指通过将减压馏分油与脱沥青溶剂接触进行溶剂脱沥青后得到的。
进一步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载体的制备:将Ti3AlC2粉末与3-6mol/L的盐酸按照重量比1:10-12混合,并在45-55℃下加热反应20-30h,使Al被溶解,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片状Ti3AlC2载体;
S2,载体的表面改性:将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含有0.2-0.25mol/L的(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3-0.05mol/L HCl的乙醇溶液中,片状Ti3AlC2载体在乙醇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是1-1.5wt%,升温至45-50℃反应8-12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再将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8-10 wt %的悬浮液,并加入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浓度控制在500-1000ppm,氧化处理温度是25-30℃,氧化处理时间是7-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
S3,载体表面的第一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0.15mol/L的硝酸铁、0.15-0.2mol/L的硝酸镍的水溶液,再将第S2步得到的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水溶液中,使载体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1.5wt%,再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170-185℃下水热合成8-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
S4,载体表面的第二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0.2mol/L的氯化镧的水溶液,再在水溶液中加入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的加入量是10-15wt%,然后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30-45℃搅拌3-5h,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在马费炉中于350-400℃焙烧1-2h,得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
进一步地,加氢脱蜡采用的催化剂是氧化铝负载的Pt催化剂。
进一步地,补充加氢处理采用的催化剂是氧化铝负载的Pd催化剂。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轻脱沥青油作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扩展了原料的使用范围,能够制备出品质较好的基础油;
本发明采用了先加氢精制的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掉原料中的不饱和烃、硫、氮等杂质,提高了油品品质;
本发明采用的加氢催化剂采用经过刻蚀处理的Ti3AlC2粉末,其具有比表面积大、负载后反应活性好、寿命长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对Ti3AlC2粉末负载进行磺酸化改性,能够有效提高表面铁酸镍在表面的负载,水热合成后,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是原位生长法进行铁酸镍的负载,得到的催化剂具有活性高、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3中制备得到的加氢催化剂的XRD图谱。
图2是各个实施例中加氢过程催化剂使用次数对黏度指数的影响的对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催化剂的制备
S1,载体的制备:将Ti3AlC2粉末与3mol/L的盐酸按照重量比1:10混合,并在45℃下加热反应20h,使Al被溶解,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片状Ti3AlC2载体;
S2,载体的表面改性:将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含有0.2mol/L的(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3mol/L HCl的乙醇溶液中,片状Ti3AlC2载体在乙醇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是1wt%,升温至45℃反应8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再将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8wt %的悬浮液,并加入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浓度控制在500ppm,氧化处理温度是25℃,氧化处理时间是7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
S3,载体表面的第一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mol/L的硝酸铁、0.15mol/L的硝酸镍的水溶液,再将第S2步得到的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水溶液中,使载体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wt%,再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170℃下水热合成8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
S4,载体表面的第二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mol/L的氯化镧的水溶液,再在水溶液中加入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的加入量是10wt%,然后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30℃搅拌3h,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在马费炉中于350℃焙烧1h(氧气气氛),得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
实施例2 催化剂的制备
S1,载体的制备:将Ti3AlC2粉末与6mol/L的盐酸按照重量比1:12混合,并在55℃下加热反应30h,使Al被溶解,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片状Ti3AlC2载体;
S2,载体的表面改性:将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含有0.25mol/L的(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5mol/L HCl的乙醇溶液中,片状Ti3AlC2载体在乙醇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是1.5wt%,升温至50℃反应12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再将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8-10 wt %的悬浮液,并加入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浓度控制在1000ppm,氧化处理温度是30℃,氧化处理时间是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
S3,载体表面的第一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5mol/L的硝酸铁、0.2mol/L的硝酸镍的水溶液,再将第S2步得到的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水溶液中,使载体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5wt%,再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185℃下水热合成8-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
S4,载体表面的第二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2mol/L的氯化镧的水溶液,再在水溶液中加入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的加入量是15wt%,然后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45℃搅拌5h,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在马费炉中于400℃焙烧2h(氧气气氛),得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
实施例3 催化剂的制备
S1,载体的制备:将Ti3AlC2粉末与5mol/L的盐酸按照重量比1:11混合,并在48℃下加热反应25h,使Al被溶解,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片状Ti3AlC2载体;
S2,载体的表面改性:将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含有0.22mol/L的(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4mol/L HCl的乙醇溶液中,片状Ti3AlC2载体在乙醇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是1.2wt%,升温至48℃反应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再将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9 wt %的悬浮液,并加入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浓度控制在800ppm,氧化处理温度是28℃,氧化处理时间是8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
S3,载体表面的第一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2mol/L的硝酸铁、0.18mol/L的硝酸镍的水溶液,再将第S2步得到的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水溶液中,使载体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2wt%,再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175℃下水热合成9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
S4,载体表面的第二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5mol/L的氯化镧的水溶液,再在水溶液中加入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的加入量是12wt%,然后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40℃搅拌4h,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在马费炉中于380℃焙烧2h(氧气气氛),得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
对照例1
与实施例3的区别是:在步骤S1中未对Ti3AlC2粉末进行酸刻蚀处理。
S1,载体的表面改性:将Ti3AlC2粉末加入至含有0.22mol/L的(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4mol/L HCl的乙醇溶液中,片状Ti3AlC2载体在乙醇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是1.2wt%,升温至48℃反应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再将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9 wt %的悬浮液,并加入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浓度控制在800ppm,氧化处理温度是28℃,氧化处理时间是8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表面磺酸化的Ti3AlC2载体;
S2,载体表面的第一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2mol/L的硝酸铁、0.18mol/L的硝酸镍的水溶液,再将第S1步得到的表面磺酸化的Ti3AlC2载体加入至水溶液中,使载体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2wt%,再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175℃下水热合成9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
S3,载体表面的第二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5mol/L的氯化镧的水溶液,再在水溶液中加入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的加入量是12wt%,然后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40℃搅拌4h,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在马费炉中于380℃焙烧2h(氧气气氛),得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
对照例2
与实施例3的区别是:在步骤S2中未对表面氧化得到磺酸改性处理。
S1,载体的制备:将Ti3AlC2粉末与5mol/L的盐酸按照重量比1:11混合,并在48℃下加热反应25h,使Al被溶解,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片状Ti3AlC2载体;
S2,载体的表面改性:将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含有0.22mol/L的(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4mol/L HCl的乙醇溶液中,片状Ti3AlC2载体在乙醇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是1.2wt%,升温至48℃反应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表面硅烷偶联处理的片状Ti3AlC2载体;
S3,载体表面的第一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2mol/L的硝酸铁、0.18mol/L的硝酸镍的水溶液,再将第S2步得到的表面硅烷偶联处理的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水溶液中,使载体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2wt%,再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175℃下水热合成9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
S4,载体表面的第二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5mol/L的氯化镧的水溶液,再在水溶液中加入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的加入量是12wt%,然后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40℃搅拌4h,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在马费炉中于380℃焙烧2h(氧气气氛),得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
对照例3
与实施例3的区别是:铁酸镍不是通过原位生长法得到,而是通过直接混合得到。
S1,载体的制备:将Ti3AlC2粉末与5mol/L的盐酸按照重量比1:11混合,并在48℃下加热反应25h,使Al被溶解,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片状Ti3AlC2载体;
S2,载体的表面改性:将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含有0.22mol/L的(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4mol/L HCl的乙醇溶液中,片状Ti3AlC2载体在乙醇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是1.2wt%,升温至48℃反应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再将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9 wt %的悬浮液,并加入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浓度控制在800ppm,氧化处理温度是28℃,氧化处理时间是8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
S3,载体表面的第一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2mol/L铁酸镍的水悬浮液,再将第S2步得到的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水悬浮液中,使载体在水悬浮液中的浓度为1.2wt%,再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175℃下水热合成9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
S4,载体表面的第二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5mol/L的氯化镧的水溶液,再在水溶液中加入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的加入量是12wt%,然后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40℃搅拌4h,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在马费炉中于380℃焙烧2h(氧气气氛),得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
对照例4
与实施例3的区别是:未在表面负载第二活性成分氧化镧。
S1,载体的制备:将Ti3AlC2粉末与5mol/L的盐酸按照重量比1:11混合,并在48℃下加热反应25h,使Al被溶解,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片状Ti3AlC2载体;
S2,载体的表面改性:将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含有0.22mol/L的(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4mol/L HCl的乙醇溶液中,片状Ti3AlC2载体在乙醇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是1.2wt%,升温至48℃反应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再将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9 wt %的悬浮液,并加入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浓度控制在800ppm,氧化处理温度是28℃,氧化处理时间是8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
S3,载体表面的第一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2mol/L的硝酸铁、0.18mol/L的硝酸镍的水溶液,再将第S2步得到的表面磺酸化的片状Ti3AlC2载体加入至水溶液中,使载体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2wt%,再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175℃下水热合成9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
对照例5
与实施例3的区别是:采用市售的氧化铝粉体作为催化剂载体。
S1,载体的表面改性:将市售的氧化铝粉体(平均粒径100-200μm)加入至含有0.22mol/L的(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4mol/L HCl的乙醇溶液中,氧化铝在乙醇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是1.2wt%,升温至48℃反应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再将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9 wt %的悬浮液,并加入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浓度控制在800ppm,氧化处理温度是28℃,氧化处理时间是8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表面磺酸化的氧化铝载体;
S2,载体表面的第一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2mol/L的硝酸铁、0.18mol/L的硝酸镍的水溶液,再将第S2步得到的表面磺酸化的氧化铝载体加入至水溶液中,使载体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2wt%,再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175℃下水热合成9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
S3,载体表面的第二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5mol/L的氯化镧的水溶液,再在水溶液中加入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的加入量是12wt%,然后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40℃搅拌4h,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在马费炉中于380℃焙烧2h(氧气气氛),得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
加氢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
采用以上实施例和对照例得到的催化剂进行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
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轻脱沥青油和煤焦油。
采用的轻脱沥青油的油品性质是:
Figure 359905DEST_PATH_IMAGE002
所采用的煤焦油的油品性质是:
Figure 277046DEST_PATH_IMAGE004
加氢制备基础油的步骤是:
第1步,煤焦油的初馏:将煤焦油在470℃进行分馏,得到煤焦油轻组分;
第2步,加氢原料的准备:将第1步中得到的轻组分、轻脱沥青油按照重量比1:4混合,作为原料;
第3步,将第2步得到的原料依次经过加氢精制、加氢脱蜡、补充加氢处理,得到润滑油基础油;
加氢精制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210℃,反应压力12MPa,氢油体积比是700,空速1.1h-1;加氢脱蜡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320-℃,反应压力14MPa,氢油体积比是750,空速1.2h-1;补充加氢处理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330℃,反应压力12MPa,氢油体积比是680,空速0.9h-1
加氢精制采用了以上各实施例和对照例中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加氢脱蜡采用的催化剂是氧化铝负载的Pt催化剂;补充加氢处理采用的催化剂是氧化铝负载的Pd催化剂。
XRD表征
实施例3中制备得到的催化剂的XRD表征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9.96°的衍射峰对应的是La2O3的(101)面,在39.52°的衍射峰对应的是La2O3的(102)面,与PDF card 05-0602报道一致;在35.69°的衍射峰对应的是铁酸镍的(311)面,在18.39°的衍射峰对应的是铁酸镍的(111)面,与PDF card 10-0325报道一致;在21.39°的衍射峰对应的是Ti3AlC2的(100)面,在37.69°的衍射峰对应的是Ti3AlC2的(111)面,在43.62°的衍射峰对应的是Ti3AlC2的(200)面,与PDF card 17-0438报道一致。
润滑油基础油的性能
以上各实施例和对照例得到的基础油油品性能如下所示:
Figure 119100DEST_PATH_IMAGE006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利用煤焦油制备出品质较好的基础油,特别是与现有技术水平的对照例5相比,采用本发明的加氢催化剂得到的油品的硫含量、氮含量都较低,黏度指数和运动黏度都较低;通过实施例3和对照例5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的基于片状Ti3AlC2载体进行活性中心负载得到的催化剂,其对煤焦油的加氢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氧化铝载体的催化剂,在黏度指数、闪点、硫含量等指标都优于现有的催化剂;通过实施例3和对照例1的对比可以看出,由于Ti3AlC2粉末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刻蚀可以将Ti3AlC2粉末中的Al溶出并形成片状结构,该结构可以提高催化剂更多的负载效果,使催化加氢效果更好,降低油品黏度;通过实施例3和对照例2可以看出,对Ti3AlC2粉末进行接枝硅烷偶联剂之后,再通过臭氧氧化可以将含有硫基团氧化为带电荷的磺酸基,可以有效地在水热合成中提高硝酸铁和硝酸镍在载体表面的负载量,提高加氢催化效果;通过实施例3和对照例3的对比可以看出,作为本发明的活性中心的铁酸镍,通过本发明的水热合成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在载体表面的进行原位生长负载,其效果优于直接加入铁酸镍粉体。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寿命
重复进行上述的加氢反应过程,每次加氢过程5h,重复进行10次,每次进行试验后,采用乙醇浸泡催化剂使催化剂再生。重复10次情况下,得到的基础油的黏度指数变化如下表所示:
Figure 514309DEST_PATH_IMAGE008
从图2中的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加氢催化剂,在经过多次加氢过程之后,基础油的黏度仍然没有明显的上升变化,通过实施例3和对照例4可以看出,在催化的表面负载氧化镧作为第二活性成分可以有效地避免该加氢催化剂在多次使用出现失活的问题;通过实施例3和对照例2可以看出,采用了对表面氧化得到磺酸改性处理载体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能够提高更多的反应活性中心的负载,催化效果好且催化剂不易失活。

Claims (7)

1.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煤焦油的初馏:将煤焦油在460-480℃进行分馏,得到煤焦油轻组分;
第2步,加氢原料的准备:将第1步中得到的轻组分、轻脱沥青油按照重量比1:3-5混合,作为原料;
第3步,将第2步得到的原料依次经过加氢精制、加氢脱蜡、补充加氢处理,得到润滑油基础油;
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载体的制备:将Ti3AlC2粉末与3-6mol/L的盐酸按照重量比1:10-12混合,并在45-55℃下加热反应20-30h,使Al被溶解,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载体;S2,载体的表面改性:将载体加入至含有0.2-0.25mol/L的(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3-0.05mol/L HCl的乙醇溶液中,载体在乙醇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是1-1.5wt%,升温至45-50℃反应8-12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再将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8-10 wt %的悬浮液,并加入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浓度控制在500-1000ppm,氧化处理温度是25-30℃,氧化处理时间是7-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表面磺酸化的载体;S3,载体表面的第一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0.15mol/L的硝酸铁、0.15-0.2mol/L的硝酸镍的水溶液,再将第S2步得到的表面磺酸化的载体加入至水溶液中,使载体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1.5wt%,再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170-185℃下水热合成8-10h,将产物滤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S4,载体表面的第二活性成分的负载:配制含有0.1-0.2mol/L的氯化镧的水溶液,再在水溶液中加入负载铁酸镍的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的加入量是10-15wt%,然后用NaOH调节水溶液的pH至8-9之后,于30-45℃搅拌3-5h,将产物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在马弗炉中于350-400℃焙烧1-2h,得到加氢精制过程采用的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精制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200-230℃,反应压力8-15MPa,氢油体积比是650-950,空速0.9-1.3h-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脱蜡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320-330℃,反应压力9-14MPa,氢油体积比是650-850,空速1.0-1.4h-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充加氢处理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310-340℃,反应压力10-13MPa,氢油体积比是600-750,空速0.8-1.2h-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脱沥青油是是指通过将减压馏分油与脱沥青溶剂接触进行溶剂脱沥青后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脱蜡采用的催化剂是氧化铝负载的Pt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补充加氢处理采用的催化剂是氧化铝负载的Pd催化剂。
CN201811277824.8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 Active CN109294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7824.8A CN109294621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7824.8A CN109294621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4621A CN109294621A (zh) 2019-02-01
CN109294621B true CN109294621B (zh) 2020-09-29

Family

ID=65145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7824.8A Active CN109294621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9462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1720A (zh) * 2011-08-01 2013-02-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
CN103789032A (zh) * 2012-11-05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生产冷冻机油基础油的方法
CN106971854A (zh) * 2017-04-18 2017-07-21 西安交通大学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掺杂的二维层状Ti3C2膜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1720A (zh) * 2011-08-01 2013-02-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
CN103789032A (zh) * 2012-11-05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生产冷冻机油基础油的方法
CN106971854A (zh) * 2017-04-18 2017-07-21 西安交通大学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掺杂的二维层状Ti3C2膜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4621A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4818B (zh) 一种悬浮床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7754820B (zh) 一种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3817501B (zh) 一种由原油生产烯烃、芳烃及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组合工艺方法
CN108329945B (zh) 一种变压器油抗析气性组分的制备方法
CN107858173B (zh) 一种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脱硫方法
CN114045179A (zh) 一种多相流渣油加氢改质与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及系统
CN109294621B (zh)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生产方法
CN107970952A (zh) 一种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1234867B (zh) 一种用于裂解汽油的c9+馏分的加氢方法
CN109289860B (zh) 工业萘加氢精制生产精萘副产四氢萘的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JP5537222B2 (ja) 水素化har油の製造方法
JP4969754B2 (ja) 軽油留分の水素化脱硫方法及び水素化脱硫用反応装置
CN114437792B (zh) 一种加工渣油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34869B (zh) 一种用于裂解汽油的c9+馏分的加氢方法
CN107903937B (zh) 一种悬浮床加氢裂化方法
CN107841336B (zh) 一种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方法
CN102453536B (zh) 一种生产清洁柴油的集成加氢方法
CN112779050A (zh) 一种劣质催化柴油的加工方法
CN112337488A (zh) 硫化镍系加氢催化剂及裂解汽油加氢处理方法
CN101735852A (zh) 一种近临界水条件下的重油悬浮床加氢方法
CN111617757A (zh) 一种杂化型悬浮床溶液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TWI716471B (zh) 一種劣質原料油的處理方法
CN113956124B (zh) 一种生产低碳烯烃、芳烃及优质碳素材料的集成工艺方法
CN103059945A (zh) 一种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方法
RU2374300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топлива для реактивных двигателе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