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92171A - 袋体输送处理方法以及袋体输送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袋体输送处理方法以及袋体输送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92171A CN109292171A CN201810756258.2A CN201810756258A CN109292171A CN 109292171 A CN109292171 A CN 109292171A CN 201810756258 A CN201810756258 A CN 201810756258A CN 109292171 A CN109292171 A CN 1092921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body
- pressing portion
- membrane
- transport process
- membran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26—Opening or distending bags; Opening, erecting, or setting-up boxes, cartons, or carton bla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26—Opening or distending bags; Opening, erecting, or setting-up boxes, cartons, or carton blanks
- B65B43/34—Opening or distending bags; Opening, erecting, or setting-up boxes, cartons, or carton blanks by internal pressure
- B65B43/36—Opening or distending bags; Opening, erecting, or setting-up boxes, cartons, or carton blanks by internal pressure applied pneumat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袋体输送处理方法以及袋体输送处理装置。提供即使在把持袋体的侧部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使袋体的侧壁部错位的袋体输送处理方法以及袋体输送处理装置。袋体输送处理方法含有如下工序:利用保持部(22)保持袋体(100)中的隔着口部(110)而彼此位于相反侧的部位,并将袋体(100)配置于错位位置(S2),利用错位部(50)使力沿远离口部(110)的方向(D2)作用于袋体(100)的形成口部(110)的第1膜体(111)以及第2膜体(112)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使袋体的形成口部的侧壁部错位的处理的袋体输送处理方法以及袋体输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袋装食品等内容物封入小包等袋体的情况下,打开袋体的口部,经由该口部将例如液态、凝胶状或固体状的内容物导入袋体。在该情况下,若袋体的形成口部的侧壁部形成为膜状,则在口部封闭着的状态下,在侧壁部间作用有较大的密合力,有时无法利用吸盘等恰当地打开口部。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装置及方法,在该装置及方法的情况下,利用一对吸附构件吸附袋体的彼此密合的膜状的侧壁部,通过使该吸附构件沿袋体的宽度方向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以及彼此分开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剥离侧壁部彼此而使口部开口。在上述的装置及方法的情况下,在使袋体的侧壁部彼此错位时,使外部气体流入侧壁部间而减弱侧壁部间的密合力,从而提高在之后进行的袋体的开口处理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07-201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6-1993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装置及方法中,通过像上述那样地使袋体的侧壁部沿宽度方向错位,从而减弱侧壁部间的密合力。然而,在利用夹持部把持袋体的两侧部的情况下,无法确保用于使侧壁部沿宽度方向错位的充分的富余空间,存在能使侧壁部沿宽度方向错位的量减少的情况。因此,在利用夹持部等把持袋体的两侧部的装置中,不一定能较佳地采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错位方法,存在无法充分地减弱侧壁部间的密合力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无法恰当地进行在错位处理之后进行的开口处理,从而无法恰当地打开袋体的口部。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装置及方法中,由于在一个部位连续地进行袋体的侧壁部的错位处理及开口处理,因此在完成对各袋体的上述一系列的处理之前,无法进行对下一个袋体的处理。因此,例如在处理大量的袋体的情况下,对各袋体的一系列的错位处理及开口处理所需的时间成为难题,无法使整体的处理高速化,无法提高装置的处理速度及处理能力。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保持袋体的侧部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使袋体的侧壁部错位的袋体输送处理方法以及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对袋体进行的包含错位处理及开口处理在内的一系列的多个处理整体上高速化的袋体输送处理方法以及袋体输送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袋体输送处理方法,该袋体输送处理方法含有如下工序:利用保持部保持袋体中的隔着口部而彼此位于相反侧的部位,并将袋体配置于错位位置,利用错位部使力沿远离口部的方向作用于袋体的形成口部的第1膜体以及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
也可以在使力作用于第1膜体以及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的工序之后还含有如下工序:使袋体与保持部一同向开口位置移动,上述保持部保持袋体中的隔着口部而彼此位于相反侧的部位;以及在开口位置打开袋体的口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袋体输送处理装置,该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包括:保持部,其用于保持袋体中的隔着口部而彼此位于相反侧的部位;输送部,其用于使保持部自错位位置朝向开口位置移动;以及错位部,其用于使力沿远离口部的方向作用于由配置于错位位置的保持部保持着的袋体的形成口部的第1膜体以及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
也可以是,错位部具有第1压靠部以及第2压靠部,在第1压靠部接触于第1膜体且第2压靠部接触于第2膜体的状态下,通过使第1压靠部以及第2压靠部相对地移动,从而使力作用于第1膜体以及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
也可以是,第1压靠部设置为能够摆动,在使第1压靠部自摆动退避位置朝向摆动接触位置摆动的期间内,第1压靠部使力作用于第1膜体的表面,在上述摆动退避位置,第1压靠部与第1膜体的表面分开,在上述摆动接触位置,第1压靠部与第1膜体的表面接触。
也可以是,第1压靠部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摆动,从旋转轴到第1压靠部的顶端为止的距离比从旋转轴到由配置于错位位置的保持部保持着的袋体为止的距离大。
也可以是,在第1压靠部的一端部配置有第1弹性体,在第1压靠部配置于摆动接触位置的期间内,第1弹性体与第1膜体的表面接触。
也可以是,第2压靠部能在与第2膜体的表面分开的支承分离位置和与第2膜体的表面接触的支承接触位置之间移动,在第1压靠部在自摆动退避位置朝向摆动接触位置摆动时与第1膜体的表面接触的期间内的至少一部分时间内,第1压靠部隔着袋体与配置于与第2膜体的表面接触的位置的第2压靠部相对。
也可以是,在第1压靠部配置于摆动接触位置之前,第2压靠部配置于支承接触位置。
也可以是,袋体输送处理装置还包括:第1杆,其与第1压靠部相连结;第2杆,其与第2压靠部相连结;以及驱动源,其用于使第1移动体以及第2移动体移动,第1压靠部的配置根据第1杆的位置而定,第2压靠部的配置根据第2杆的位置而定,第1杆与第1移动体相连结,第1杆的配置根据第1移动体的位置而定,第2移动体设置为能沿第2杆移动,第2杆具有止动部,在第2移动体与止动部之间配置有能够压缩的第2弹性体,在驱动源将第1移动体及第2移动体配置于预定的驱动位置的情况下,第1压靠部隔着袋体推压第2压靠部而使第2压靠部移动,从而改变第2杆的位置而将第2弹性体压缩。
也可以是,袋体输送处理装置还包括开口部,上述开口部用于将配置于开口位置的袋体的口部打开。
也可以是,开口部具有用于吸附于第1膜体的表面的第1吸附部以及用于吸附于第2膜体的表面的第2吸附部,第1吸附部以及第2吸附部设置为能沿彼此靠近的方向以及彼此分开的方向相对地移动,错位部使力作用于第1膜体以及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中的、与第1膜体的被第1吸附部吸附的位置以及第2膜体的被第2吸附部吸附的位置中的至少任一者相对应的位置。
也可以是,开口部具有气体喷出部,上述气体喷出部用于朝向配置于开口位置的袋体的口部吹送气体,错位部使力作用于第1膜体以及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中的、与要被气体喷出部吹送气体的部位相对应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即使在保持袋体的侧部的情况下,通过使力沿远离袋体的口部的方向进行作用,也能有效地使袋体的侧壁部错位。另外,通过在错位位置进行使力作用于袋体的第1膜体及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的工序,并使袋体自错位位置向开口位置移动而在开口位置进行打开袋体的口部的工序,从而能使对袋体进行的包含错位处理及开口处理的一系列的多个处理整体高速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装机的一个例子的外观图。
图2是错位部的侧视图,表示第1移动体及第2移动体配置于初始驱动位置的状态。
图3是错位部的俯视图。
图4是错位部的主视图。
图5是错位部的侧视图,表示第1移动体及第2移动体配置于第1驱动位置的状态。
图6是错位部的侧视图,表示第1移动体及第2移动体配置于第2驱动位置的状态。
图7是表示开口部的一个例子的大致构造的侧方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开口部的大致构造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开口部的另一个例子的大致构造的侧方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开口部的大致构造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包装机;11、袋处理装置;12、送料库;15、袋体输送处理装置;21、袋取出部;22、夹持部;23、印字机;24、输送台;25、料斗;26、第1密封器;27、第2密封器;28、冷却器;29、放出滑道;48、机架;50、错位部;100、袋体;110、口部;111、第1膜体;112、第2膜体;D1、旋转方向;D2、错位方向;D3、推挤方向;S1、第1站;S2、第2站;S3、第3站;S4、第4站;S5、第5站;S6、第6站;S7、第7站;S8、第8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包装机10的一个例子的外观图。
包装机10包括袋处理装置11及送料库12。许多个袋体100以整齐地层叠的状态储存于送料库12。储存于送料库12的各袋体100是空袋,在口部110封闭着的状态下,形成该口部110的侧壁部(即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彼此相对地密合在一起。储存于送料库12的袋体100被由吸盘等构成的袋取出部21逐片地保持,自该袋取出部21向袋处理装置11的各夹持部22传递。
袋处理装置11包括输送台24和多个夹持部22(即保持部),上述输送台24间歇性地绕轴线旋转,上述多个夹持部22等间隔地安装在该输送台24的外周部。另外,在图1中,为了使其他结构容易理解,用双点划线表示输送台24。各夹持部22包括左右一对把持部,各袋体100中的隔着口部110而彼此位于相反侧的侧部部位被一对把持部保持,各袋体100被夹持部22以悬挂状态保持及输送。各夹持部22与输送台24一同沿旋转方向D1间歇性地移动,并间歇性地停止于第1站S1~第8站S8。夹持部22的数量与站S1~站S8的数量对应,在图1的包装机10设有8个夹持部22。
在第1站S1,利用袋取出部21自送料库12向夹持部22传递袋体100(空袋供给工序)。在第2站S2,利用印字机23在袋体100的表面进行印字(印字工序),并且利用错位部50进行将袋体100的侧壁部(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彼此的密合至少局部地消除的错位处理(错位工序)。在第3站S3,利用开口部51打开袋体100的口部110(开口工序)。这样,输送台24作为使保持袋体100的各夹持部22自错位位置(即第2站S2)朝向开口位置(即第3站S3)移动的输送部发挥功能。
在第4站S4,将料斗25的排出口经由口部110配置在袋体100的内侧,自料斗25向袋体100内投入内容物(填充工序)。在第5站S5,扩大夹持部22的把持部彼此间的距离而关闭袋体100的口部110(闭口工序)。另外,既可以在第4站S4处在结束了向袋体100内投入内容物后进行该闭口工序,也可以在自第4站S4向第5站S5移动的过程中进行该闭口工序,还可以在自第5站S5向第6站S6移动的过程中进行该闭口工序。在第6站S6,利用第1密封器26对袋体100的口部110进行热封(第1袋口密封工序),在第7站S7,利用第2密封器27对袋体100的口部110进行热封(第2袋口密封工序)。在第8站S8,利用冷却器28对袋体100的口部110(特别是热封的部位)进行冷却(密封部冷却工序),将袋体100从夹持部22的把持中释放从而使袋体100落下到放出滑道29。落下到放出滑道29的袋体100被放出滑道29引导而向后一级输送。
接下来,说明具有错位部50及开口部51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15。
[错位部]
图2是错位部50的侧视图。图3是错位部50的俯视图。图4是错位部50的主视图。另外,在图2中表示气缸54(即驱动源)的气缸轴54a压缩的状态(特别是气缸轴54a的突出量最小的状态),在图3中表示气缸54的气缸轴54a伸长的状态(特别是气缸轴54a的突出量最大的状态)。
错位部50使力(以下也称为“错位力”)沿远离口部110的方向(即,朝向袋体100的底部的长度方向D2)作用于由配置于第2站S2的夹持部22保持着的袋体100中的形成口部110的侧壁部(即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在图示的例子中主要是第1膜体111的表面)。
图示的错位部50包括固定于机架48的框架53以及固定于框架53的气缸54。机架48起到将框架53固定于地面、其他的固定部的作用,在图2中仅表示了机架48的局部。移动板74借助进退板55固定于气缸54的气缸轴54a,在移动板74固定有第1移动体56及第2移动体57。因此,进退板55、移动板74、第1移动体56以及第2移动体57随着气缸轴54a的伸缩而一体地移动。进退板55及移动板74可以由彼此独立的构件形成,也可以由一体的构件形成。
第1杆58的一端部借助支承轴91旋转自如地连结于第1移动体56。第1杆58的另一端部借助支承轴92旋转自如地连结于第1杆件64的一端部,第1杆件64的另一端部固定于旋转轴94,棒状的摆动杆件71的一端部也固定于该旋转轴94。旋转轴94固定地安装于框架53,并设置为相对于框架53旋转自如。第1杆件64及摆动杆件71与第1杆58的位置相应地以旋转轴94为中心进行摆动,采取与气缸轴54a的突出量对应的位置及姿势。在摆动杆件71的包含另一端部(特别是顶端部)在内的外周面的局部配置有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的第1缓冲体75(即第1弹性体)。第1缓冲体75不仅缓冲性优良,而且在其与袋体100的表面(特别是第1膜体111)之间具有能产生出相应的摩擦力的摩擦系数,以便如后述那样与袋体100的表面接触而进行错位处理。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以旋转轴94为中心进行摆动的上述的摆动杆件71及第1缓冲体75的组合称为摆动部67(第1压靠部)。
“从旋转轴94的中心(即旋转轴线)到第1缓冲体75的顶端(即,第1缓冲体75的在摆动杆件71的延伸方向上的外表面)为止的距离”比“从旋转轴94的中心到由配置于第2站S2的夹持部22保持着的袋体100且是未被施加其他的外力的袋体100(特别是第1膜体111)为止的距离”大。即,摆动部67以旋转轴94为中心进行摆动,并且从旋转轴94到摆动部67的顶端的距离比从旋转轴94到由配置于第2站S2的夹持部22保持着的袋体100为止的距离大。由此,在摆动部67以旋转轴94为中心摆动后,第1缓冲体75能与袋体100(特别是第1膜体111)可靠地接触而对其施加力。特别是,通过使摆动部67以描画将旋转轴94作为中心的圆形轨道的方式摆动而不是沿长度方向D2直线性地移动,从而能沿长度方向D2及推挤方向D3(即朝向第2缓冲体76的方向;参照图6)这两个方向对袋体100施加力。由此,能够有效地使第1膜体111自第2膜体112错位,减弱第1膜体111与第2膜体112之间的密合力。
第2移动体57滑动自如地安装于第2杆59。第2杆59具有设于第2杆59的一侧(图2的右侧)的第1止动部60以及设于第2杆59的另一侧(图2的左侧)的第2止动部61。第2移动体57设置为能在第2杆59中的第1止动部60与第2止动部61之间的部分滑动,在第2移动体57与第2止动部61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即第2弹性体)62。压缩弹簧62形成为能够压缩,以使第2移动体57和第2止动部61彼此分开的方式沿第2杆59的轴线方向(即第2杆59的长度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对第2移动体57及第2止动部61双方施加通过压缩而产生出的弹性力(以下也称为“压缩弹性力”)。
在沿第2杆59的轴线方向与第2杆59(特别是第2杆59的包含一端部(图2的左侧端部)在内的杆端59a)相面对的位置设有止挡部63。止挡部63固定于框架53,并起到像后述那样与杆端59a接触而限制第2杆59的移动(特别是向图2的左侧的移动)的作用。
第2杆件65的一端部借助支承轴93旋转自如地连结于第2杆59的杆端59a。第2杆件65的另一端部固定于旋转轴95,第3杆件66也固定于该旋转轴95。旋转轴95固定地安装于框架53,并设置为相对于框架53旋转自如。第2杆件65及第3杆件66与第2杆59的位置相应地以旋转轴95为中心进行摆动,采取与气缸轴54a的突出量对应的位置及姿势。
L字形的支承板69的一端部固定于第3杆件66,在支承板69的另一端部固定地安装有由橡胶等形成的第2缓冲体76。因而,支承板69和第2缓冲体76与第3杆件66一同以旋转轴95为中心进行摆动。板状的第2缓冲体76具有由平面形成的接触面。在后述的错位处理中,通过使第2缓冲体76的平面状的接触面与袋体100的表面进行面接触,从而利用第2缓冲体76支承袋体100。因此,第2缓冲体76不仅缓冲性优良,而且在其与袋体100的表面(特别是第2膜体112)之间具有能产生出相应的摩擦力的摩擦系数。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以旋转轴95为中心进行摆动的上述的第3杆件66、支承板69以及第2缓冲体76的组合称为承受部68(第2压靠部)。
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错位部50中,气缸54的气缸轴54a的伸缩方向以及第1移动体56及第2移动体57的移动方向与由配置于第2站S2的夹持部22保持的袋体100(特别是第1膜体111)的表面的法线方向一致。另外,第1杆58的摆动、第1杆件64的摆动、摆动部67的摆动、第2杆59的摆动、第2杆件65的摆动以及承受部68的摆动是在沿相对于由配置于第2站S2的夹持部22保持的袋体100(特别是第1膜体111)的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面内进行的。
接着,参照图2、图5以及图6说明错位部50的工作。另外,如上所述,错位部50的驱动源由气缸54形成,气缸54的驱动(特别是气缸轴54a的伸缩)由未图示的错位驱动控制装置进行调整。
在来自第1站S1(参照图1)的新的袋体100与夹持部22一同配置于第2站S2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气缸54的气缸轴54a的突出量被调整为最小,第1移动体56及第2移动体57配置于初始驱动位置Q0(图2的右方位置)。在该情况下,设置为能够摆动的摆动部67配置于摆动退避位置P1,第1缓冲体75与袋体100(特别是第1膜体111)的表面分开。另一方面,承受部68配置于支承分离位置P3,第2缓冲体76与袋体100(特别是第2膜体112)的表面分开。
然后,如图5所示,增大气缸54的气缸轴54a的突出量,使第1移动体56及第2移动体57配置于第1驱动位置Q1,使第2杆59配置于杆端59a与止挡部63接触的位置。在该情况下,承受部68配置于支承接触位置P4,第2缓冲体76与被保持于夹持部22的袋体100的第2膜体112(特别是包含形成口部110的上端部在内的范围)的表面接触。另一方面,摆动部67比图4所示的状态靠近袋体100,但第1缓冲体75仍然与袋体100(特别是第1膜体111)分开。另外,在使第1移动体56及第2移动体57自初始驱动位置Q0(参照图2)向第1驱动位置Q1(参照图5)移动时,压缩弹簧62在第2移动体57与第2止动部61之间被压缩,在该压缩弹簧62的压缩弹性力的作用下使第2杆59朝向止挡部63移动。
然后,如图6所示,进一步增大气缸54的气缸轴54a的突出量,使第1移动体56及第2移动体57配置于第2驱动位置Q2(图2的左方位置)。在该情况下,摆动部67配置于摆动接触位置P2,第1缓冲体75与袋体100的第1膜体111的表面接触。另一方面,承受部68只要未被摆动部67推动,就继续配置于图5所示的支承接触位置P4。即,在自图5所示的状态向图6所示的状态过渡时,第2杆59的移动被止挡部63限制,即使气缸轴54a伸长,第2杆59也基本不动。另一方面,第2移动体57随着气缸轴54a的伸长而与第1移动体56一同移动,以一边压缩压缩弹簧62一边远离第1止动部60而靠近第2止动部61的方式沿第2杆59滑动移动。这样,在使气缸轴54a伸长而从图5所示的状态向图6所示的状态过渡的情况下,第2杆59的位置基本维持不变,而第1移动体56及第2移动体57从第1驱动位置Q1向第2驱动位置Q2过渡。因此,能在使承受部68基本不移动的前提下使摆动部67朝向摆动接触位置P2摆动。
然而,配置于摆动接触位置P2的第1缓冲体75配置于与第2缓冲体76相对的位置,并且隔着袋体100推动第2缓冲体76,从而使第2缓冲体76自支承接触位置P4稍稍移动。因而,在摆动部67朝向摆动接触位置P2摆动时,能够利用第1缓冲体75及第2缓冲体76夹着袋体100,并自第1缓冲体75对第1膜体111沿远离口部110的袋体100的长度方向D2(图6的朝下的方向)可靠地施加力。由此,能在远离口部110的方向上使第1膜体111自第2膜体112错位,减弱第1膜体111与第2膜体112之间的密合力。
另外,被摆动部67推动的承受部68(即第2缓冲体76、支承板69以及第3杆件66)以旋转轴95为中心进行摆动,第2杆件65也以旋转轴95为中心进行摆动。由此,第2杆59移动,第2杆59的杆端59a与止挡部63分开。在该情况下,第2止动部61靠近第2移动体57,第2移动体57在第2杆59上滑动,压缩弹簧62在第2止动部61与第2移动体57之间被进一步压缩,但第1移动体56及第2移动体57的绝对性的位置不变。这样,错位部50通过采用在不使第1移动体56移动的前提下允许第2杆59移动的构造,从而能在将摆动部67的位置维持在摆动接触位置P2的同时使承受部68自支承接触位置P4移动。
采用像这样地具有摆动部67及承受部68的本实施方式的错位部50,在摆动部67接触于第1膜体111并且承受部68接触于第2膜体112的状态下,摆动部67及承受部68沿袋体100的长度方向D2相对地移动。由此,错位部50能使错位力作用于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中的至少任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是第1膜体111)的表面。这样,在摆动部67从摆动退避位置P1(参照图2)朝向摆动接触位置P2(参照图6)摆动的期间内,摆动部67使错位力作用于第1膜体111的表面。
另外,如图6所示,在摆动部67配置于摆动接触位置P2的期间内,配置于摆动杆件71的一端部的第1缓冲体75与第1膜体111的表面接触。另一方面,在摆动部67自摆动退避位置P1朝向摆动接触位置P2摆动时,在摆动部67与第1膜体111的表面接触前(即,配置于摆动接触位置P2之前),能在支承分离位置P3(参照图2)与支承接触位置P4(参照图5)之间移动的承受部68配置于支承接触位置P4(参照图5)。因而,在使摆动部67自摆动退避位置P1朝向摆动接触位置P2摆动的期间内,摆动部67能使错位力作用于第1膜体111的表面。特别是,在摆动部67自摆动退避位置P1朝向摆动接触位置P2摆动时,在承受部68的第2缓冲体76与袋体100的第2膜体112接触后,摆动部67与第1膜体111接触。另外,在摆动部67在自摆动退避位置P1朝向摆动接触位置P2摆动时与第1膜体111的表面接触的期间内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全部)时间内,摆动部67隔着袋体100与配置于与第2膜体112的表面接触的位置的承受部68相对。因而,在利用摆动部67及承受部68从两侧(即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夹紧袋体100的状态下,能使第1膜体111自第2膜体112错位。
另外,第1杆58借助第1杆件64连结于形成摆动部67的摆动杆件71,第2杆59借助第3杆件66及第2杆件65连结于形成承受部68的支承板69。并且,摆动部67的配置根据第1杆58的位置而定,承受部68的配置根据第2杆59的位置而定。另一方面,第1移动体56及第2移动体57借助移动板74固定于在气缸54(特别是气缸轴54a)的作用下移动的进退板55。并且,第1杆58连结于第1移动体56,第1杆58的配置根据第1移动体56的位置而定。另一方面,第2移动体57设置为能沿第2杆59移动,在第2杆59的第2止动部61与第2移动体57之间配置有能够压缩的压缩弹簧62。并且,在气缸54将第1移动体56和第2移动体57与进退板55一同配置于第2驱动位置Q2(即预定的驱动位置)的情况下(参照图6),摆动部67隔着袋体100推压承受部68而使承受部68的第2缓冲体76及支承板69移动,从而改变第2杆59的位置而将压缩弹簧62压缩。
[开口部]
接着,说明设于袋处理装置11的第3站S3(参照图1)的开口部51。开口部51用于将配置于第3站S3(即,开口位置)的袋体100的口部110打开。开口部51的具体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开口部51能够具备能物理性地打开口部110的器具、能利用气压差打开口部110的器具、或能利用其他的方法打开口部110的器具。另外,开口部51可以通过使力作用于袋体100的外侧(特别是外表面部)从而打开口部110,也可以通过使力作用于袋体100的内侧(特别是内表面部)从而打开口部110。
图7是表示开口部51的一个例子的大致构造的侧方图。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开口部51的大致构造的主视图。
图7及图8所示的开口部51具有吸附于第1膜体111的表面的第1吸附部51a以及吸附于第2膜体112的表面的第2吸附部51b,第1吸附部51a及第2吸附部51b隔着袋体100彼此相对。第1吸附部51a及第2吸附部51b由借助气压差来发挥吸附力的吸盘等形成,并且由未图示的开口驱动控制装置进行驱动控制。开口驱动控制装置能够调整第1吸附部51a及第2吸附部51b的吸附面的气压(即,吸附压),从而控制第1吸附部51a及第2吸附部51b对袋体100有无吸附。另外,第1吸附部51a及第2吸附部51b设置为能沿彼此靠近的方向及彼此分开的方向相对地移动,开口驱动控制装置能够调整第1吸附部51a及第2吸附部51b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位置,从而控制第1吸附部51a及第2吸附部51b的相对位置。
开口部51(即第1吸附部51a及第2吸附部51b)对袋体100(即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的吸附位置(即保持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的是,使该保持位置对应于被上述的错位部50施加力的位置。即,优选的是,错位部50使上述的错位力作用于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中的、与第1膜体111的被第1吸附部51a吸附的位置以及第2膜体112的被第2吸附部51b吸附的位置中的至少任一者相对应的位置。
在此,与第1膜体111的被第1吸附部51a吸附的位置以及第2膜体112的被第2吸附部51b吸附的位置中的至少任一者相对应的位置(以下也称为“吸附对应位置”)典型地是指,与第1吸附部51a的吸附位置及/或第2吸附部51b的吸附位置全部或局部重叠的位置,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袋体100中的、第1吸附部51a的吸附位置及/或第2吸附部51b的吸附位置在错位部50的力的作用方向(参照图8的附图标记“D2”)上延伸而形成的位置(参照图8的附图标记“R”)也能够相当于上述的吸附对应位置。因而,错位部50也可以使错位力作用于袋体100中的包含由图8的附图标记“R”表示的区域的一部分在内的范围。
图9是表示开口部51的另一个例子的大致构造的侧方图。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开口部51的大致构造的主视图。
图9及图10所示的开口部51具有气体喷出部81,该气体喷出部81用于朝向配置于第3站S3的袋体100的口部110吹送气体(例如氮等非活性气体(尤其是经过过滤器而被去除了杂质后的洁净的气体))。利用未图示的开口驱动控制装置对气体喷出部81进行驱动控制。开口驱动控制装置使具有适于打开口部110的压力的气体自气体喷出部81喷出。另外,气体喷出部81设置为能够移动,开口驱动控制装置能够调整气体喷出部81的位置,从而能向袋体100的期望位置吹送自气体喷出部81喷出的气体。
袋体100(特别是口部110)中的被吹送自气体喷出部81喷出的气体的位置(以下也称为“气体吹送位置”;参照图10的附图标记“G”)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的是,使该气体吹送位置G对应于被上述的错位部50施加力的位置。即,优选的是,错位部50使错位力作用于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中的、与要被气体喷出部81吹送气体的部位(即,气体吹送位置G)相对应的位置。
在此,与气体吹送位置G对应的位置(以下也称为“吹送对应位置”)典型地是指、与气体吹送位置G全部或局部重叠的位置,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袋体100中的气体吹送位置G在错位部50的力的作用方向(参照图10的附图标记“D2”)上延伸而形成的位置(参照图10的附图标记“R”)也能够相当于上述的吹送对应位置。因而,错位部50也可以使上述的错位力作用于袋体100中的包含由图10的附图标记“R”表示的区域的一部分在内的范围。
在利用上述的错位部50及开口部51进行的袋体输送处理方法中,在进行完使用了错位部50的错位工序之后,进行使用了开口部51的开口工序。即,利用夹持部22保持袋体100中的隔着口部110而彼此位于相反侧的侧部部位并将袋体100配置于第2站S2。然后,利用错位部50使力沿远离口部110的方向作用于配置在第2站S2的袋体100的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从而进行错位工序。在该错位工序之后,使袋体100与夹持部22一同向第3站S3移动,在该第3站S3进行打开袋体100的口部110的开口工序。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15以及袋体输送处理方法,错位部50使力沿远离口部110的方向作用于袋体100。因此,即使利用夹持部22保持袋体100的两侧部,与沿袋体100的宽度方向施加力的情况相比,阻力也较小,能够有效地减弱第1膜体111与第2膜体112之间的密合力。因此,能够提高袋体100的开口处理的可靠性。
另外,通过在彼此独立的站实施上述的错位工序和开口工序,从而能够缩短在各站进行的处理的从开始到完成为止所需的时间。由此,能够提高袋体100的开口处理的可靠性,并且能够缩短各站的处理时间,从而缩短整体的处理所需的时间,提高生产率。
另外,在利用承受部68支承着袋体100的一侧的侧壁部(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第2膜体112)的状态下,利用摆动部67对袋体100的另一侧的侧壁部(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第1膜体111)施加力。因此,能在承受部68与摆动部67之间夹着袋体100而防止了袋体100脱离的状态下,自摆动部67对袋体100恰当地施加错位力。
另外,通过利用第2杆59的第2止动部61与第2移动体57之间的压缩弹簧62的压缩弹性力使承受部68摆动,从而能够利用一个驱动源(即,气缸54)使承受部68及摆动部67双方分别执行适宜的动作。另外,在将摆动部67配置于摆动接触位置P2(参照图6)时,即使承受部68被摆动部67推动而进行摆动,也能在具有压缩性的压缩弹簧62的作用下维持第1移动体56的位置并使第2杆59的位置进行变动。因此,能够顺利地使摆动部67向摆动接触位置P2摆动,另外能自摆动部67对袋体100恰当且可靠地施加错位力。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
例如,对袋体100施加的错位力的方向不限定于袋体100的长度方向D2。错位力的作用方向只要是远离口部110的方向即可,例如也可以自摆动部67及承受部68对袋体100施加包含与袋体100的宽度方向垂直的长度方向D2上的分量在内的倾斜方向上的错位力。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主要对袋体100中的第1膜体111施加错位力,但也可以对第2膜体112施加错位力。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利用承受部支承第1膜体111并沿远离口部110的方向对第2膜体112施加错位力。另外,也可以积极地对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双方施加错位力。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施加于第1膜体111的错位力的方向和施加于第2膜体112的错位力的方向包含彼此相对的方向分量。典型的是,能对第1膜体111及第2膜体112中的一者施加沿长度方向D2(即,铅垂方向下方)的错位力,对另一者施加沿与该长度方向D2相反的方向(即,铅垂方向上方)的错位力。在上述的情况下,也能使第1膜体111及/或第2膜体112沿远离口部110的方向错位,从而有效地减弱第1膜体111与第2膜体112之间的密合力。
也可以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各要素施加各种变形。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包含除上述的结构要素及/或方法以外的结构要素及/或方法在内的形态。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没有包含上述的结构要素及/或方法中的一部分的要素的形态。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有如下形态,即,该形态包含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含有的一部分的结构要素及/或方法和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含有的一部分的结构要素及/或方法。因而,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以及除上述以外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包含的结构要素及/或方法彼此组合,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这样的组合的形态。另外,利用本发明实现的效果也不限定于上述的效果,也可以发挥与各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对应的特有的效果。这样,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主旨的范围内,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以及附图所记载的各要素进行各种各样的追加、变更以及局部的删除。
Claims (14)
1.一种袋体输送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袋体输送处理方法含有如下工序:
利用保持部保持袋体中的隔着口部而彼此位于相反侧的部位,并将所述袋体配置于错位位置,利用错位部使力沿远离所述口部的方向作用于所述袋体的形成所述口部的第1膜体以及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方法,其中,
在使所述力作用于所述第1膜体以及所述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的工序之后,还含有如下工序:
使所述袋体与所述保持部一同向开口位置移动;以及
在所述开口位置打开所述袋体的所述口部。
3.一种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包括:
保持部,其用于保持袋体中的隔着口部而彼此位于相反侧的部位;
输送部,其用于使所述保持部自错位位置朝向开口位置移动;以及
错位部,其用于使力沿远离所述口部的方向作用于由配置于所述错位位置的所述保持部保持着的所述袋体的形成所述口部的第1膜体以及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错位部具有第1压靠部以及第2压靠部,
在所述第1压靠部接触于所述第1膜体且所述第2压靠部接触于所述第2膜体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第1压靠部以及所述第2压靠部相对地移动,从而使所述力作用于所述第1膜体以及所述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1压靠部设置为能够摆动,
在使所述第1压靠部自摆动退避位置朝向摆动接触位置摆动的期间内,所述第1压靠部使所述力作用于所述第1膜体的表面,在所述摆动退避位置,所述第1压靠部与所述第1膜体的表面分开,在所述摆动接触位置,所述第1压靠部与所述第1膜体的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1压靠部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摆动,
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第1压靠部的顶端为止的距离比从所述旋转轴到由配置于所述错位位置的所述保持部保持着的所述袋体为止的距离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1压靠部的一端部配置有第1弹性体,在所述第1压靠部配置于所述摆动接触位置的期间内,所述第1弹性体与所述第1膜体的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1压靠部的一端部配置有第1弹性体,在所述第1压靠部配置于所述摆动接触位置的期间内,所述第1弹性体与所述第1膜体的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2压靠部能在与所述第2膜体的表面分开的支承分离位置和与所述第2膜体的表面接触的支承接触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1压靠部在自所述摆动退避位置朝向所述摆动接触位置摆动时与所述第1膜体的表面接触的期间内的至少一部分时间内,所述第1压靠部隔着所述袋体与配置于与所述第2膜体的表面接触的位置的所述第2压靠部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1压靠部配置于所述摆动接触位置之前,所述第2压靠部配置于所述支承接触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袋体输送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1杆,其与所述第1压靠部相连结;
第2杆,其与所述第2压靠部相连结;以及
驱动源,其用于使第1移动体以及第2移动体移动,
所述第1压靠部的配置根据所述第1杆的位置而定,
所述第2压靠部的配置根据所述第2杆的位置而定,
所述第1杆与所述第1移动体相连结,所述第1杆的配置根据所述第1移动体的位置而定,
所述第2移动体设置为能沿所述第2杆移动,
所述第2杆具有止动部,在所述第2移动体与所述止动部之间配置有能够压缩的第2弹性体,
在所述驱动源将所述第1移动体及所述第2移动体配置于预定的驱动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压靠部隔着所述袋体推压所述第2压靠部而使所述第2压靠部移动,从而改变所述第2杆的位置而将所述第2弹性体压缩。
12.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袋体输送处理装置还包括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用于将配置于所述开口位置的所述袋体的所述口部打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开口部具有用于吸附于所述第1膜体的表面的第1吸附部以及用于吸附于所述第2膜体的表面的第2吸附部,
所述第1吸附部以及所述第2吸附部设置为能沿彼此靠近的方向以及彼此分开的方向相对地移动,
所述错位部使所述力作用于所述第1膜体以及所述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中的、与所述第1膜体的被所述第1吸附部吸附的位置以及所述第2膜体的被所述第2吸附部吸附的位置中的至少任一者相对应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袋体输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开口部具有气体喷出部,所述气体喷出部用于朝向配置于所述开口位置的所述袋体的所述口部吹送气体,
所述错位部使所述力作用于所述第1膜体以及所述第2膜体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中的、与要被所述气体喷出部吹送气体的部位相对应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43959A JP6893845B2 (ja) | 2017-07-25 | 2017-07-25 | 袋体搬送処理方法及び袋体搬送処理装置 |
JP2017-143959 | 2017-07-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92171A true CN109292171A (zh) | 2019-02-01 |
Family
ID=65170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56258.2A Pending CN109292171A (zh) | 2017-07-25 | 2018-07-11 | 袋体输送处理方法以及袋体输送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93845B2 (zh) |
KR (1) | KR20190011676A (zh) |
CN (1) | CN10929217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04415A (zh) * | 2021-12-01 | 2022-03-01 | 李婷 |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预开袋电商包装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48243A (en) * | 1983-11-04 | 1985-10-22 | General Portland, Inc. |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placing bags |
CN103204269A (zh) * | 2012-01-12 | 2013-07-17 | 东洋自动机株式会社 | 袋口的开口方法及开口装置 |
CN105730774A (zh) * | 2016-03-28 | 2016-07-06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编织袋开袋设备 |
CN105857746A (zh) * | 2016-06-14 | 2016-08-17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纱锭包装运输的全自动装置 |
CN106477107A (zh) * | 2016-12-23 | 2017-03-08 | 湖南富马科食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自动包装机的开袋机构 |
CN206187444U (zh) * | 2016-11-08 | 2017-05-24 | 温州瑞达机械有限公司 | 滚筒式食品包装机的搓袋机构 |
-
2017
- 2017-07-25 JP JP2017143959A patent/JP6893845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11 CN CN201810756258.2A patent/CN109292171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7-12 KR KR1020180080957A patent/KR20190011676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48243A (en) * | 1983-11-04 | 1985-10-22 | General Portland, Inc. |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placing bags |
CN103204269A (zh) * | 2012-01-12 | 2013-07-17 | 东洋自动机株式会社 | 袋口的开口方法及开口装置 |
CN105730774A (zh) * | 2016-03-28 | 2016-07-06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编织袋开袋设备 |
CN105857746A (zh) * | 2016-06-14 | 2016-08-17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纱锭包装运输的全自动装置 |
CN206187444U (zh) * | 2016-11-08 | 2017-05-24 | 温州瑞达机械有限公司 | 滚筒式食品包装机的搓袋机构 |
CN106477107A (zh) * | 2016-12-23 | 2017-03-08 | 湖南富马科食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自动包装机的开袋机构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04415A (zh) * | 2021-12-01 | 2022-03-01 | 李婷 |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预开袋电商包装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026279A (ja) | 2019-02-21 |
KR20190011676A (ko) | 2019-02-07 |
JP6893845B2 (ja) | 2021-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54750B (zh) | 包装机及包装方法 | |
CN101837845B (zh) | 给袋式全自动包装机 | |
CN208716109U (zh) | 用于玻璃花瓶的固定装置 | |
JP6921673B2 (ja) | ピックアップ方法及び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
JPWO2007029352A1 (ja) | ガス充填包装機における不活性ガス充填方法 | |
JP6949663B2 (ja) | 袋開口装置及び袋開口方法 | |
CN107572012B (zh) | 水平装袋给袋式包装机 | |
CN105789100B (zh) | 用于半导体封装系统的引线框架夹取系统 | |
CN109292171A (zh) | 袋体输送处理方法以及袋体输送处理装置 | |
JP2016101927A (ja) | ロータリー式包装機 | |
CN108482746A (zh) | 一种全自动下料装袋机械 | |
CN208036717U (zh) | 一种一体化服装自动包装机 | |
JP2019094112A (ja) | ロボットハンド | |
CN102923350A (zh) | 包装袋吹气检测机构 | |
CN210212870U (zh) | 一种联动机构自动翻转180度吸膜装置 | |
JP2016074075A (ja) | 把持装置 | |
CN110435946A (zh) | 薄膜热封装置、薄膜热封方法及灌装热封系统 | |
CN110375928A (zh) | 一种用于弹性套气密性检测及翻腕的机头 | |
CN108100329B (zh) | 一种对血袋运输进行外包装的装袋方法及设备 | |
CN207275729U (zh) | 一种用于物料气动输送系统的发送装置 | |
JP2020138778A (ja) | 袋搬送方法及び袋処理システム | |
CN205819677U (zh) | 袋皮自动移取装置 | |
CN213566747U (zh) | 一种包装机用拉链开袋装置及包装机 | |
CN201494665U (zh) | 袋式包装机开袋充填控制装置 | |
CN210963056U (zh) | 一种制药机械瓶身自动旋转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