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61770A - 零件的滚边工装 - Google Patents

零件的滚边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61770A
CN109261770A CN201811272908.2A CN201811272908A CN109261770A CN 109261770 A CN109261770 A CN 109261770A CN 201811272908 A CN201811272908 A CN 201811272908A CN 109261770 A CN109261770 A CN 109261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se tool
frame
supporting block
auxiliary
auxiliary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29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61770B (zh
Inventor
鄯晋萍
王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29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61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61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1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61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1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9/00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 B21D19/02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by continuously-acting tools moving along the edge
    • B21D19/04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by continuously-acting tools moving along the edge shaped as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件的滚边工装,零件的滚边工装包括:胎模模块和压模模块,胎模模块具有胎模本体,零件放置于胎模本体;压模模块包括:框架和至少一个辅模机构,每个辅模机构固定设置于框架,框架可选择地与胎模本体锁紧以压紧零件,每个辅模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连接座、棱线成型辅模和辅模斜切支撑块,第一气缸固定设置于框架且与第一连接座的一端相连,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棱线成型辅模相连,第一气缸选择性地驱动棱线成型辅模压紧零件的翻边,辅模斜切支撑块设置于框架,辅模斜切支撑块用于支撑棱线成型辅模。由此,通过胎模模块和压模模块配合,能够实现零件的大角度滚边,可以保证零件的滚边质量,从而可以提高零件的整体美观性。

Description

零件的滚边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零件的滚边工装。
背景技术
伴随汽车市场的多领域拓展,整车的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对汽车设计制造的各个环节都提出新的要求,从产品设计、工艺、规划、生产各个维度进行质量和进度的把控。
一般车身制造工艺中,包边是车身四门两盖的最后一道工艺,是指车身板件(一般是外板)折边后包住另一板件(一般是内板),可提升整体的车身外观质量和安全性。机器人滚边属于包边的一种,是指机器人安装滚边工具,通过滚边工具的滚轮碾压外板实现包边功能。
相关技术中,常规设计的滚边角度,即外板的折弯角度处于90°到120°,可通过机器人滚边直接实现,若外板的折边角度大于120°,即大角度,则需要通过辅助的滚边工具或者工装实现滚边作业。其中,现有的滚边工装滚边大角度时,滚边质量差,车身的整体美观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零件的滚边工装,该零件的滚边工装能够实现零件的大角度滚边,可以保证零件的滚边质量,从而可以提高零件的整体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的零件的滚边工装包括:胎模模块和压模模块,所述胎模模块具有胎模本体,所述零件放置于所述胎模本体;所述压模模块包括:框架和至少一个辅模机构,每个所述辅模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框架可选择地与所述胎模本体锁紧以压紧所述零件,每个所述辅模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连接座、棱线成型辅模和辅模斜切支撑块,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棱线成型辅模相连,所述第一气缸选择性地驱动所述棱线成型辅模压紧所述零件的翻边,所述辅模斜切支撑块设置于所述框架且设置于所述棱线成型辅模内侧,所述辅模斜切支撑块用于支撑所述棱线成型辅模。
根据本发明的零件的滚边工装,通过胎模模块和压模模块配合,能够实现零件的大角度滚边,可以保证零件的滚边质量,从而可以提高零件的整体美观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辅模机构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置于所述辅模斜切支撑块与所述框架之间,以实现所述辅模斜切支撑块的位置微调。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辅模机构还包括: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且靠近所述辅模斜切支撑块设置,所述第一压紧块用于压紧所述零件的翻边。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零件的滚边工装还包括:快插接头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快插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上表面,所述快插接头用于连接滚边机器人。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框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件,多个所述第一吸附件间隔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胎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吸附件,多个所述第二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零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胎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可单独工作的第三吸附件,多个所述第三吸附件沿所述胎模本体的上边缘设置且间隔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胎模本体的上边缘设置有多组包边定位块和第二气缸,所述包边定位块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包边定位块压紧所述零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框架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块,多个所述第一支撑块间隔开设置,所述胎模本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锁紧气缸,多个所述第一锁紧气缸间隔开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一锁紧气缸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锁紧气缸可选择性地锁紧所述第一支撑块。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框架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胎模本体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锁紧气缸,所述第二锁紧气缸可选择性地锁紧所述第二支撑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滚边工装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滚边工装的压模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滚边工装的胎模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滚边工装的压模模块的仰视图;
图5-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滚边工装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滚边工装10;
胎模模块1;胎模本体11;第二吸附件12;第三吸附件13;包边定位块14;第二气缸15;第一锁紧气缸16;第二锁紧气缸17;
压模模块2;框架21;
辅模机构22;第一气缸221;第一连接座222;棱线成型辅模223;辅模斜切支撑块224;第一压紧块226;压紧连接块227;
快插接头3;第二连接座4;第一吸附件5;第一支撑块6;第二支撑块7;
气动夹紧机构8;第三支撑块81;第二压紧块82;第三气缸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零件的滚边工装10,零件可以为车身外板和车身内板,也可以为其它零部件,本申请以车身外板和车身内板为例。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滚边工装10包括:胎模模块1和压模模块2。胎模模块1可以具有胎模本体11,零件可以放置于胎模本体11上,胎模本体11与零件的型面相匹配,胎模本体11用于滚边位置的支撑。滚边工装10工作时,机器人抓手抓取压模模块2精确放置到胎模模块1上,通过胎模模块1和压模模块2的单独作用,配合机器人滚边工具实现大角度的滚边工艺,可以保证零件的滚边质量,从而可以提高零件的整体美观性。
压模模块2可以包括:框架21和至少一个辅模机构22,每个辅模机构22可以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设置于框架21,框架21可选择地与胎模本体11锁紧以压紧零件。每个辅模机构22可以包括:第一气缸221、第一连接座222、棱线成型辅模223和辅模斜切支撑块224,第一气缸221固定设置于框架21且与第一连接座222的一端相连,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缸221与第一连接座222刚性连接,第一连接座222的另一端与棱线成型辅模223通过螺栓相连,棱线成型辅模223与第一连接座222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垫片,通过设置第二垫片可以便于棱线成型辅模223位置的调整,第一气缸221选择性地驱动棱线成型辅模223压紧零件的翻边,辅模斜切支撑块224设置于框架21且设置于棱线成型辅模223内侧,辅模斜切支撑块224用于支撑棱线成型辅模223。
其中,棱线成型辅模223可随第一气缸221的伸缩动作实现棱线成型辅模223的伸缩动作,辅模斜切支撑块224通过螺栓固定到框架21上,辅模斜切支撑块224和棱线成型辅模223的斜面角度相同,当棱线成型辅模223伸出时,棱线成型辅模223可以沿辅模斜切支撑块224的斜切面滑动,然后棱线成型辅模223压紧零件的翻边,这样设置能够使辅模斜切支撑块224同步支撑棱线成型辅模223,可以增加棱线成型辅模223的强度和精度。
由此,通过胎模模块1和压模模块2配合,能够实现零件的大角度滚边,可以保证零件的滚边质量,从而可以提高零件的整体美观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辅模机构22还可以包括:第一垫片,第一垫片可以设置于辅模斜切支撑块224与框架21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垫片,可以实现辅模斜切支撑块224的位置微调,从而可以使辅模斜切支撑块224更好地支撑棱线成型辅模22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每个辅模机构22还可以包括:第一压紧块226,第一压紧块226可以通过压紧连接块227固定设置于框架21上,而且第一压紧块226靠近辅模斜切支撑块224设置,第一压紧块226可以用于压紧零件的翻边,这样设置可以使零件稳固地放置在胎模本体11上,从而可以防止零件位置发生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滚边工装10还可以包括:快插接头3和第二连接座4,第二连接座4可以固定设置于框架21,快插接头3可以设置于第二连接座4的上表面,快插接头3用于连接滚边机器人,滚边机器人可通过连接快插接头3实现整个压模模块2的放置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框架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件5,多个第一吸附件5间隔开设置。其中,第一吸附件5可以设置为四个,压模模块2可以进行车身外板和车身内板的同时抓取,车身外板抓取是由四个第一吸附件5直接吸取,车身内板抓取是依靠气动夹紧机构8,第三支撑块81的作用是支撑车身内板,第二压紧块82用于压紧车身内板,第二压紧块82通过连接块连接到第三气缸83,第三气缸83可以带动第二压紧块82进行压紧打开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胎模本体1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吸附件12,多个第二吸附件12用于吸附零件,其中,当第二吸附件12吸附动作时,第二吸附件12可以对需要包边的零件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提升零件的位置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胎模本体1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可单独工作的第三吸附件13,多个第三吸附件13沿胎模本体11的上边缘设置且间隔开,当第三吸附件13和第二吸附件12吸附动作时,可对需要包边的零件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多个第三吸附件13的不同步动作,可对包边零件的开口尺寸进行微调,消除车身外板和车身内板之间的微干涉,减少因车身外板与车身内板因微干涉无法装配到位而造成的零部件质量缺陷或者设备报错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6、图7所示,胎模本体11的上边缘可以设置有多组包边定位块14和第二气缸15,包边定位块14与第二气缸15的压臂连接,包边定位块14主要用于包边零件在胎模模块1上的位置固定,第二气缸15用于驱动包边定位块14压紧零件,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包边零件和胎模模块1的位置度偏差满足设计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框架21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块6,多个第一支撑块6间隔开设置,胎模本体11的外侧面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锁紧气缸16,多个第一锁紧气缸16间隔开设置,第一支撑块6与第一锁紧气缸16一一对应,第一锁紧气缸16可选择性地锁紧第一支撑块6。其中,胎模模块1上加工有定位孔,第一支撑块6上可以设置有定位销,压模模块2在通过机器人放置到胎模模块1上时,第一支撑块6的定位销和胎模模块1的定位孔配合可以实现整个压模模块2位置的精准定位,并且,第一支撑块6和胎模模块1的固定块贴合,通过第一锁紧气缸16对第一支撑块6进行压紧,可以实现压模模块2的精定位锁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框架21上可以设置有第二支撑块7,胎模本体11的外侧面可以设置有第二锁紧气缸17,第二锁紧气缸17可选择性地锁紧第二支撑块7。其中,压模模块2通过机器人放置到胎模模块1上时,第二支撑块7和胎模模块1的固定块贴合,通过第二锁紧气缸17对第二支撑块7进行压紧,可以实现压模模块2的单点锁紧。
如图1所示,滚边工装10在工作时,通过机器人作用于压模模块2的快插接头3上,抓取整个压模模块2,同时压模模块2可通过气动夹紧机构8和第一吸附件5抓取车身内板,将整个车身内板和压模模块2放置到胎模模块1上,同时,在胎模模块1上放置有车身外板,在放置过程中,可通过内嵌式多个第三吸附件13的不同步动作,将车身外板进行开口的微调,便于车身内板和车身外板的顺利落位贴合,并通过第一支撑块6与第一锁紧气缸16、第二支撑块7与第二锁紧气缸17的气缸作业,实现压模模块2和胎模模块1的定位准确性和锁紧,可以保证滚边工装10的整体稳定性。
如图5、图6和图8所示,滚边工装10在工作时,压模模块2上的包边定位块14通过第二气缸15的摆动作用于零件的翻边位置,进行包边零件位置的固定,第一气缸221动作伸出,通过第一连接座222带动棱线成型辅模223伸出动作,棱线成型辅模223贴合辅模斜切支撑块224伸出,压紧包边零件的翻边的棱线位置,在机器人带动滚边工具进行滚边时,滚边工具可沿着棱线成型辅模223直接滚边,将包边零件的翻边进行滚边,实现从大角度到小角度的转换,且棱线成型辅模223作用于翻边的棱线位置,滚边工具在作业时,沿着棱线边缘进行,保证了棱线的成型,提升了整体翻边棱线的美观性,此滚边工装10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有利于包边质量的提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零件的滚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模模块,所述胎模模块具有胎模本体,所述零件放置于所述胎模本体;
压模模块,所述压模模块包括:框架和至少一个辅模机构,每个所述辅模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框架可选择地与所述胎模本体锁紧以压紧所述零件,每个所述辅模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连接座、棱线成型辅模和辅模斜切支撑块,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棱线成型辅模相连,所述第一气缸选择性地驱动所述棱线成型辅模压紧所述零件的翻边,所述辅模斜切支撑块设置于所述框架且设置于所述棱线成型辅模内侧,所述辅模斜切支撑块用于支撑所述棱线成型辅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的滚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辅模机构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置于所述辅模斜切支撑块与所述框架之间,以实现所述辅模斜切支撑块的位置微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件的滚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辅模机构还包括: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且靠近所述辅模斜切支撑块设置,所述第一压紧块用于压紧所述零件的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的滚边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插接头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快插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上表面,所述快插接头用于连接滚边机器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的滚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件,多个所述第一吸附件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的滚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吸附件,多个所述第二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零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的滚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可单独工作的第三吸附件,多个所述第三吸附件沿所述胎模本体的上边缘设置且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的滚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本体的上边缘设置有多组包边定位块和第二气缸,所述包边定位块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包边定位块压紧所述零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的滚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块,多个所述第一支撑块间隔开设置,所述胎模本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锁紧气缸,多个所述第一锁紧气缸间隔开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一锁紧气缸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锁紧气缸可选择性地锁紧所述第一支撑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的滚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胎模本体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锁紧气缸,所述第二锁紧气缸可选择性地锁紧所述第二支撑块。
CN201811272908.2A 2018-10-25 2018-10-25 零件的滚边工装 Active CN109261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2908.2A CN109261770B (zh) 2018-10-25 2018-10-25 零件的滚边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2908.2A CN109261770B (zh) 2018-10-25 2018-10-25 零件的滚边工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1770A true CN109261770A (zh) 2019-01-25
CN109261770B CN109261770B (zh) 2020-07-24

Family

ID=65194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2908.2A Active CN109261770B (zh) 2018-10-25 2018-10-25 零件的滚边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617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7810A (zh) * 2019-12-23 2020-04-03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门盖滚边装置
CN112775343A (zh) * 2021-01-21 2021-05-11 天永机械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天窗滚边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3156A (ja) * 1999-05-28 2000-12-12 Taiho Seiki Co Ltd ヘミング装置
US20060288752A1 (en) * 2005-01-31 2006-12-28 Marc Burzlaff Flanging with a leading and following flanging die
CN201500714U (zh) * 2009-05-26 2010-06-09 南京鹏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钣金件包边成型装置
CN102836926A (zh) * 2012-09-18 2012-12-26 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 机器人智能滚边压合系统及工艺方法
CN203061745U (zh) * 2013-01-22 2013-07-17 上海哲成汽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内外板包边压紧装置
CN205096405U (zh) * 2015-11-06 2016-03-23 爱孚迪(上海)制造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整车门盖柔性滚边生产线的定位铡刀机构
CN106040812A (zh) * 2016-08-09 2016-10-26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预翻边设备及预翻边方法
CN108031739A (zh) * 2017-12-26 2018-05-15 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及其辊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3156A (ja) * 1999-05-28 2000-12-12 Taiho Seiki Co Ltd ヘミング装置
US20060288752A1 (en) * 2005-01-31 2006-12-28 Marc Burzlaff Flanging with a leading and following flanging die
CN201500714U (zh) * 2009-05-26 2010-06-09 南京鹏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钣金件包边成型装置
CN102836926A (zh) * 2012-09-18 2012-12-26 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 机器人智能滚边压合系统及工艺方法
CN203061745U (zh) * 2013-01-22 2013-07-17 上海哲成汽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内外板包边压紧装置
CN205096405U (zh) * 2015-11-06 2016-03-23 爱孚迪(上海)制造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整车门盖柔性滚边生产线的定位铡刀机构
CN106040812A (zh) * 2016-08-09 2016-10-26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预翻边设备及预翻边方法
CN108031739A (zh) * 2017-12-26 2018-05-15 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及其辊边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7810A (zh) * 2019-12-23 2020-04-03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门盖滚边装置
CN112775343A (zh) * 2021-01-21 2021-05-11 天永机械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天窗滚边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1770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66308U (zh) 一种耳机海绵体与胶体件自动装配装置
CN208744642U (zh) 四面同步定位型汽车零件治具
CN109261770A (zh) 零件的滚边工装
CN106741309B (zh) 汽车门铰链一体化装具
CN205147758U (zh) 用于工件扣合的夹具
CN109013932A (zh) 一种胎模抓手在胎模夹具上的定位装置
CN103624461A (zh) 多连杆定位夹紧机构
CN206677615U (zh) 一种自动压板气动夹具
CN209303568U (zh) 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滚边夹具
CN207043662U (zh) 一种汽车尾门铰链安装定位装置
CN202398713U (zh) 用于汽车白车身包边工艺的滚压包边胎膜
CN106799576A (zh) 上、下片歧管组件装点夹具
CN209007961U (zh) 汽车顶棚翻边机
CN218692890U (zh) 一种汽车胎膜制造设备
CN109434357A (zh) 一种用于车桥壳的点焊法兰盘工装
CN215746057U (zh)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专用冲压模装置
CN113601153B (zh) 一种治具锁扣拆卸设备及其拆卸方法
WO2023061088A1 (zh) 一种自适应滚边工具
CN107081579A (zh) 一种汽车尾门铰链安装定位装置
CN208083159U (zh) 一种生产手机液晶显示五金配件的冲压工具
CN208960301U (zh) 一种零件点胶夹取装置
CN107413935B (zh) 一种快速调节高精度冲孔位置独立式模具
CN214417499U (zh) 一种汽车白车身冲压件的手动滚边装置
CN219543378U (zh) 一种防压痕压紧机构
CN220574436U (zh) 侧翻孔互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