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3540A - 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3540A
CN109253540A CN201810749495.6A CN201810749495A CN109253540A CN 109253540 A CN109253540 A CN 109253540A CN 201810749495 A CN201810749495 A CN 201810749495A CN 109253540 A CN109253540 A CN 109253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in
punching press
press section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94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久保次雄
小中洋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253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3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28F19/02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by using coatings, e.g. vitreous or enamel coa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层叠结构的多个翅片(14)的热交换器(6)。在多个翅片(14)中至少一个翅片的上风侧的切断面(14b)涂敷有防污材料(16)。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防污处理的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热交换器,例如空气调节机中使用的热交换器,将从送风风扇送来空气转换为冷风或者暖风。此时,空气中包含尘埃会附着于热交换器。
由于该尘埃的附着,在热交换器中有时会发生热交换效率降低或者产生令人不悦的臭气等问题。
因此,对热交换器的翅片实施防污涂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2008-145064号公报))。
图8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1记载的热交换器的涂层的图。
在热交换器的翅片101涂敷有防污材料102。
由此,空气中的尘埃难以附着在翅片101上。因此,能够减少尘埃附着而通风阻力增加从而热交换效率降低的情况、或者产生令人不悦的臭气的情况。
然而,翅片101的防污涂敷是预先在翅片101为材料的状态下实施的。因此,为了使之成为翅片,通过冲压加工来打穿时,使该冲压切断面保持胚料(原质地)的状态。然后,由于该冲压切断面与来自送风风扇的风方向一致,因此在该冲压切断面上会附着尘埃。因此,当常年使用时,在冲压切断面上会堆积尘埃,成为堵塞状态。其结果,热交换效率与使用时间成比例地下降。
如此,对现有的经防污涂敷的翅片而言,虽然能够减少由在翅片面上的尘埃附着等导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等的影响,但是不能充分减轻由在冲压切断面上的尘埃附着等导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因此,当长时间使用时,在翅片的冲压切断面,即,热交换器的与风相对的端面部分会有尘埃堆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的完成的,提供一种防止在冲压切断面上附着尘埃等,而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良好的热交换性能的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有层叠的多个翅片。在多个翅片中至少一个翅片的上风侧的切断面涂敷有防污材料。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内的风扇;和上述的热交换器,其在主体内将来自风扇的风转换为冷风和暖风中的任一者。
由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尘埃附着在翅片的切断面上。因此,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够抑制由于尘埃附着等导致的堵塞,即,通风阻力增大。因此,即使长年使用,也能够维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长时间地发挥较高的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高性能的空气调节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使用了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翅片形状的放大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热交换器的翅片的冲压切断面上施有的防污涂敷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对热交换器的翅片的冲压切断面涂敷防污材料的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翅片的冲压切断面涂敷有防污材料而得的本发明的效果的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热交换器的防污涂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可选择的方式的一例)
第1方式为一种包括层叠的多个翅片(fin)的热交换器,在多个翅片中至少一个翅片的上风侧的切断面涂敷有防污材料。
由此,能够大幅度降低尘埃在翅片的切断面的附着,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够抑制由于尘埃附着等导致的堵塞,即通风阻力的增大。因此,即使常年使用,也能够维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关于第2方式,在第1方式中,防污材料可以为亲水性的材料。
由此,即使当经热交换的空气中的水分在翅片的冲压切断面发生冷凝时,由于亲水作用,冷凝水也能够缓缓地向下风侧排出。另外,即使在空气中混杂有油滴等,油滴也停留在由于亲水作用而形成的水膜的表面而能够向下风侧排出。因此,空气中的尘埃不会附着堆积在翅片的切断面,而能够向下风侧排出。因此,作为进一步提高防止堵塞的作用的装置,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关于第3方式,在第1方式或者第2方式中,可以仅在翅片的面对上风侧的切断面附近涂敷防污材料,切断面附近以外的翅片的面保持预涂材料的状态。
由此,能够防止在将冲压成形后的翅片整体浸渍在防污材料液中来对切断面进行防污涂敷的情况下那样热交换效率降低,即,能够防止以材料状态经防污涂敷的翅片面成为双涂层的面而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能够发挥较高的热交换效率。即,能够防止对上风侧切断面进行了防污涂敷而带来的热交换效率提高效果,因为对面向上风侧的切断面以外的翅片面进行双层防污涂敷导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作用而降低。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关于第4方式,在第1方式至第3方式中,多个翅片可以各自具有多个切开成形片,在多个切开成形片中最靠上风侧的切开成形片的上风侧端面施有防污材料的涂层。
由此,能够实现一种热交换器,其能够降低由于尘埃在切开成形片的上风侧端面的附着而导致的通风阻力增大,进而能够发挥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利用制冷剂配管和控制用配线等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而构成的分体式空气调节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是用于对分体(seperate)式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构成室内机的外观的主体1包括吸入空气的吸入口2和送出经热交换的空气的吹出口3。吸入口2由主体1的顶面部分的吸风开口与主体前表面的开口部分合起来构成。另外,主体1包括覆盖主体1的前表面的前面板4。
在主体1的内部设有过滤器5、热交换器6和风扇7。过滤器5捕捉室内空气所包含的尘埃。热交换器6对取入的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吸入口2经由过滤器5而被取入的室内空气在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风扇7是用于产生从吹出口3向室内送出的气流的贯流式风扇。
在吹出口3,设有能够随着对吹出口3进行开闭而在上下方向上改变空气的吹出方向的上下风向变更板8。另外,在从风扇7的下游侧至吹出口3的上游侧的通风路9上,设有能够左右改变空气的吹出方向的多个的左右风向变更叶片10。
另外,在主体1的顶面、前面板4与过滤器5之间配置有电气安装单元11。电气安装单元11构成为对风扇7、上下风向变更板8、左右风向变更叶片10和压缩机等进行控制,以对空气调节机的运转进行控制。而且,在主体1的前表面部分设有表示由电气安装单元11控制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状态的显示部12。
下面,使用图3~图6,对热交换器6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热交换器6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该热交换器6的翅片形状的放大主视图,图5是表示在该热交换器6的翅片14的冲压切断面上施有的防污涂敷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对该热交换器6的翅片14的冲压切断面涂敷防污材料的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3~图6中,热交换器6通过在由铝薄板形成的多个翅片14上贯设管路(pipe)13而构成。如图2所示,热交换器6从侧方看去以大致く字形状(dogleg,狗腿)组合而形成。如图4所示,在翅片14的翅片面14a上,切开成形形成有多个切开成形片15。
在翅片14为材料的状态下预先在翅片14上涂敷有防污材料。翅片14利用冲压来冲切成形。
然后,在配置于翅片14的上风侧的、与风相对的切断面(以下称为冲压(press)切断面14b),涂敷有防污材料16。在此,切断面是在冲压加工时露出新的胚料(原质地)的面,冲压切断面14b是配置于翅片14的上风侧的切断面。
涂敷在冲压切断面14b上的防污材料16由亲水性的材料形成。在该例子中,如图5所示,使二氧化硅颗粒17与氟化物颗粒18混合而构成防污材料16。不过,作为防污材料16,只要是具有亲水性的材料即可,不特别限定于该结构。
对防污材料16而言,如图6所示,通过将浸渍有防污材料16的海绵状的转印部件19压接到热交换器6为完成状态时的翅片14的上风侧的冲压切断面14b,防污材料16被转印到冲压切断面14b而形成。
此外,向该冲压切断面14b涂敷防污材料16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方法,也可以通过溅射等进行涂敷。
另外,在热交换器6中,在设置于翅片14的切开成形片15的中的至少在少最靠上风侧的切开成形片15a(参照图4)的上风侧端面,涂敷有防污材料16。该切开成形片15的防污材料16可通过刷涂等来形成。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热交换器和使用了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说明其作用和效果。
首先对空气调节机的动作进行简单的说明。对空气调节机而言,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在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从吹出口3送出,进行屋子的空气调节。然后,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状态由设置于外装板的显示部12进行点亮表示。
在此,在热交换器6的、与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气流的相对侧的翅片端面,即翅片14的上风侧的冲压切断面14b,涂敷有防污材料16。
因此,能够减少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附着于冲压切断面14b,能够抑制成为在上风侧堵塞的状态的情况,能够维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防污材料16由亲水性的材料形成。
由此,当空气中含有的尘埃与翅片14的冲压切断面14b相撞时,空气中含有的尘埃被防污材料16的氟化物颗粒18排斥,向下风侧吹去。由此,能够有效地减少尘埃在冲压切断面14b的附着。另外,空气中含有的油滴等也被氟化物颗粒18排斥,向下风侧吹去,因此能够减少附着。
另外,在因供冷等而在翅片14的表面产生冷凝水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二氧化硅颗粒17具有亲水性,该冷凝水成为较薄的膜而向下风侧流动并排出。
因此,能够减少冷凝水因其表面张力而残存于冲压切断面14b,尘埃附着在其残存部分上而堆积的情况。
与此同时,由于冷凝水成为较薄的膜状,因此油滴等也停留在冷凝水的表面而向下风侧流动。因此,能够防止在使用了亲油性物质的情况下产生的问题,能够强力排出油滴等亲油性物质。在此,上述的问题为,因冷凝水与油滴混合而成为较薄的膜状,其一部分附着残存于冲压切断面14b。
如上所述,在本热交换器6中,能够大幅抑制尘埃、水滴和油滴等附着堆积在翅片14的冲压切断面14b而成为堵塞的状态。因此,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够发挥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图7是表示在翅片14的冲压切断面14b涂敷有上述防污材料16时的本发明的效果的图。
图7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对本发明的产品、冲压切断面保持胚料(原质地)状态的产品(比较例1)和在冲压切断面涂敷有亲油性的防污材料的产品(比较例2)进行试验的结果。
关于试验,在具有规定大小的空间的试验装置内设置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通常运转,观察尘埃的附着状态并评价。使尘埃按照棉状尘埃→JIS粉体的微小尘埃→油烟的顺序产生。
如图7所示,确认本发明相对比较例1尘埃附着减少,由冲压切断面14b的防污涂敷得到的效果较显著。
另外,对于进行了亲油性的防污涂敷处理的比较例2,也能够确认有防污效果,但是能够确认到亲水性的防污涂敷的一方显然效果更显著。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给出的热交换器6也能够起到如下效果。
即,仅在面对上风侧的冲压切断面14b附近施有热交换器6的防污材料16的涂层。冲压切断面14b附近以外的翅片面14a保持着经防污涂敷后的预涂材料的状态。
由此,首先,如图6所示,冲压切断面14b的防污涂敷能够仅通过将浸渍有防污材料16的转印部件19压接于翅片14的冲压切断面14b来形成。因此,能够简单且短时间地进行防污涂敷。
另外,在翅片14中,预先在材料的状态下对其施有防污涂敷的翅片面14a不会被双层防污涂敷。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双涂层导致的热交换效率的降低,能够较高地维持翅片面14a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对翅片14的冲压切断面14b进行防污涂敷的方法,考虑例如将冲压成形后的翅片14整体浸渍在防污材料液中,对冲压切断面14b进行防污涂敷。然而,在该情况下,在材料状态下进行防污涂敷的翅片面14a具有双涂层。
另外,在翅片14的下端部和切开成形片15的切开成形根部等,防污材料16向下游、集中而增厚。由此,引起热交换效率的降低。
与之相对地,在本发明中,仅在冲压切断面14b附近涂敷防污材料16,使冲压切断面14b附近以外的翅片面14a保持预涂材料的状态。这样,能够防止翅片面14a的双层防污涂敷和由于防污材料16集中而导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
即,能够防止对上风侧的冲压切断面14b进行了防污涂敷而带来的热交换效率提高效果,因为对翅片面14a进行双层防污涂敷导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作用而降低。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热交换效率。
此外,通过由转印部件19进行的转印和在切开成形片15的上风侧端面进行刷毛涂敷等,在翅片14的冲压切断面14b附近涂敷防污材料16。然而,该区域只有极小的面积,可以忽略防污材料16的双层涂敷带来的影响。
另外,在翅片14设有多个切开成形片15,热交换效率提高。在该切开成形片15的至少位于最靠上风侧的切开成形片15a的上风侧端面涂敷有防污材料16。
因此,与翅片14的冲压切断面14b同样,能够大幅度地抑制在切开成形片15a的端面堆积尘埃、水滴和油滴等而成为堵塞的状态。因此,更能够发挥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另外,通过在空气调节机中使用如上所述构成的热交换器6,能够长时间地发挥良好的热交换效率。因此,能够提供高性能的空气调节机。
此外,优选在冲压切断面14b的端面的全区域涂敷防污材料16,不过通过在一部分区域进行涂敷,也能够实现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上面,利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和使用了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作为热交换器6,例示了板翅型热交换器,但是也可以是板层叠型热交换器和其他的热交换器,不特别限于上述的例子。
另外,作为防污材料16,例示了二氧化硅颗粒17与氟化物颗粒18的混合材料,但是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具有亲水性的材料。即,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有的地方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定。
本发明的范围不为上述的说明内容,而由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给出,旨在包含与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相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改变的内容。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提供长时间地发挥较高的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高性能的空气调节机。因此,本发明不仅用于一般用途,也能够广泛应用于业务用的空气调节机,是有用的。

Claims (5)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层叠的多个翅片,
在所述多个翅片中至少一个翅片的上风侧的切断面涂敷有防污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污材料为亲水性的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仅所述翅片的、面对所述上风侧的切断面的附近利用所述防污材料进行了涂敷,
所述切断面的附近以外的所述翅片的面保持预涂材料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翅片各自具有多个切开成形片,
在所述多个切开成形片中最靠上风侧的切开成形片的上风侧端面实施了利用所述防污材料进行的涂敷。
5.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风扇;和
热交换器,其在所述主体内将来自所述风扇的风转换为冷风和暖风中的至少任一者,
所述热交换器为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CN201810749495.6A 2017-07-13 2018-07-10 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Pending CN1092535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6761 2017-07-13
JP2017136761A JP2019020006A (ja) 2017-07-13 2017-07-13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3540A true CN109253540A (zh) 2019-01-22

Family

ID=6505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9495.6A Pending CN109253540A (zh) 2017-07-13 2018-07-10 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20006A (zh)
CN (1) CN109253540A (zh)
TW (1) TW20190868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6097A (ja) * 1982-09-22 1984-03-31 Nippon Parkerizing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製熱交換器の表面処理方法
CN1477366A (zh) * 2002-08-23 2004-02-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JP2008298321A (ja) * 2007-05-29 2008-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45739A (zh) * 2008-03-28 2009-09-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涂覆组合物、热交换器、空调机
JP2009229040A (ja) * 2008-03-25 2009-10-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CN202793163U (zh) * 2012-01-06 2013-03-13 齐力制冷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易清洗散热器
CN103562667A (zh) * 2011-05-31 2014-02-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的翅片、热交换器和空气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6097A (ja) * 1982-09-22 1984-03-31 Nippon Parkerizing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製熱交換器の表面処理方法
CN1477366A (zh) * 2002-08-23 2004-02-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JP2008298321A (ja) * 2007-05-29 2008-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29040A (ja) * 2008-03-25 2009-10-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CN101545739A (zh) * 2008-03-28 2009-09-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涂覆组合物、热交换器、空调机
CN103562667A (zh) * 2011-05-31 2014-02-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的翅片、热交换器和空气调节装置
CN202793163U (zh) * 2012-01-06 2013-03-13 齐力制冷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易清洗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8688A (zh) 2019-03-01
JP2019020006A (ja) 2019-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56551B2 (ja) 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CN101545739B (zh) 涂覆组合物、热交换器、空调机
CN100442003C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229040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EP2177576A3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CN102109206B (zh) 可生成正、负气压的风力驱动通风机
CN106524332A (zh) 空调机及其制造方法
DE69829387T2 (de) Hocheffiziente klimaanlage mit grosser luftmengenverteilung
CN100406836C (zh) 铝翅片材料
CN106369791A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EP2169329A3 (en) Air conditioner
CN109253540A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EP3617603B1 (en) Air conditioner
DE102011085728A1 (de) Leuchte, insbesondere Operationsleuchte
CN101178202B (zh) 空气调节器
CN110713095A (zh) 一种应用在电梯轿厢上的自清理换气系统
CN101165450B (zh) 热交换器
CN201281442Y (zh) 一种厨房空调器的室内机换热器
CN101210718A (zh) 窗式空调器的室外风扇组件
CN107883558A (zh)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070654U (zh) 一种应用于冷却塔上的防飘水结构
CN107631458A (zh)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146561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07094806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102366754A (zh) 悬挂式吸尘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