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2986A -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2986A
CN109252986A CN201810768872.0A CN201810768872A CN109252986A CN 109252986 A CN109252986 A CN 109252986A CN 201810768872 A CN201810768872 A CN 201810768872A CN 109252986 A CN109252986 A CN 109252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ort
atmospheric air
evaporated fuel
adsorption chamber
atmo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688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2986B (zh
Inventor
萬井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an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252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2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2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29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54Details of the absorption canis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燃料处理装置。该蒸发燃料处理装置能够利用略微的设计变更使大气口侧壳体构件共用化。吸附罐(10)在壳体(12)的吸附室(18、20)内收纳有对蒸发燃料进行吸附、脱离的吸附材料(22)。壳体(12)包括壳体主体(13),该壳体主体(13)具有与大气连通的大气口(28)。在大气口(28)设有遮蔽构件(36),该遮蔽构件(36)具有流路截面积小于大气口(28)的流路截面积的节流孔(37)。

Description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防止汽车等车辆的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向大气放出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中,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该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在壳体的吸附室内收纳有对蒸发燃料进行吸附、脱离的吸附材料。壳体包括大气口侧壳体构件,该大气口侧壳体构件具有与大气连通的大气口。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1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蒸发燃料处理装置中,为了使与大气口连接的软管、将该软管紧固于大气口的软管夹具等配管部件共用化,期望使大气口侧壳体构件共用化。但是,在使大气口侧壳体构件的形状共用化时,由于燃料箱的容量等,而存在供油时气体容易自吸附室向大气流出、即变得易于吹出、蒸发燃料的吸附量降低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将大气口变更为与通气阻力相对应的口径的形状即可,但难以使大气口侧壳体构件以及软管、软管夹具等配管部件共用化。而且,大气口侧壳体构件需要大幅度的设计变更,因此,难以使壳体构件共用化。而且,大气口侧壳体构件所涉及的模具的件数也增加,导致成本增大。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略微的设计变更使大气口侧壳体构件共用化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所述的课题能够通过本发明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来解决。
第1技术方案为一种蒸发燃料处理装置,该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在壳体的吸附室内收纳有对蒸发燃料进行吸附、脱离的吸附材料,所述壳体包括大气口侧壳体构件,该大气口侧壳体构件具有与大气连通的大气口,其中,在所述大气口设有遮蔽部,该遮蔽部具有流路截面积小于该大气口的流路截面积的节流孔。
根据第1技术方案,在大气口设有遮蔽部,该遮蔽部具有流路截面积小于大气口的流路截面积的节流孔。由此,增大大气口的通气阻力,能够抑制供油时气体自吸附室向大气吹出且能够增加蒸发燃料的吸附量。而且,由于在大气口设有遮蔽部,因此,不需要变更大气口侧壳体构件的基本形状。因而,能够利用略微的设计变更使大气口侧壳体构件共用化。进而,能够使软管、软管夹具等配管部件共用化。
第2技术方案是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所述节流孔具有自所述大气朝向所述吸附室的通气阻力小于自所述吸附室朝向所述大气的通气阻力的形状。
根据第2技术方案,由于能够抑制气体自吸附室向大气流出,因此,能够抑制气体的吹出。而且,气体容易自大气向吸附室流入,因此,能够增大吹扫流量。
第3技术方案是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所述遮蔽部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侧的固定部、具有所述节流孔的可动部以及将所述可动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关节部,所述可动部在气体自所述吸附室向所述大气流出时关闭所述大气口,在气体自所述大气向所述吸附室流入时打开所述大气口。
根据第3技术方案,在气体自吸附室向大气流出时,可动部关闭大气口。因此,能够抑制气体自吸附室向大气吹出。而且,在气体自大气向吸附室流入时,可动部打开大气口。因此,气体容易自大气向吸附室流入,能够增大吹扫流量。而且,在大气口,能够使自吸附室朝向大气的通气阻力与自大气朝向吸附室的通气阻力之间的差增大,因此,能够提高气体自吸附室向大气吹出的抑制效果和吹扫流量的增大效果。
第4技术方案是根据第1~第3技术方案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所述遮蔽部包括遮蔽构件,该遮蔽构件与所述大气口侧壳体构件独立形成且安装于该大气口侧壳体构件。
根据第4技术方案,通过将遮蔽构件安装于大气口侧壳体构件,能够在大气口侧壳体构件设置遮蔽部。因此,可以不对成形大气口侧壳体构件的模具施加设计变更。
第5技术方案是根据第1~第3技术方案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所述遮蔽部通过一体成形形成于所述大气口侧壳体构件。
根据第5技术方案,由于在大气口侧壳体构件一体成形有遮蔽部,因此,能够削减遮蔽部所涉及的部件个数、组装工时。另外,需要对成形大气口侧壳体构件的模具施加遮蔽部所涉及的设计变更,但该设计变更仅设定用于成形遮蔽部的节流孔的成形销即可。因此,能够使成形大气口侧壳体构件的模具共用化。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能够利用略微的设计变更使大气口侧壳体构件共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吸附罐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向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大气口的周围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遮蔽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大气口的周围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大气口的周围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可动部的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吸附罐(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2、壳体;13、壳体主体(大气口侧壳体构件);14、盖构件;18、第1吸附室;20、第2吸附室;22、吸附材料;36、遮蔽构件(遮蔽部);37、节流孔;40、遮蔽部;41、节流孔;43、遮蔽构件(遮蔽部);43a、固定部;43b、可动部;43c、关节部;44、节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在搭载有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的汽车等车辆设置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吸附罐进行例示。在说明了吸附罐的概要之后,对主要部位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吸附罐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向视剖视图。
〈吸附罐的概要〉
如图1所示,吸附罐10包括长四边形箱状的壳体12。壳体12为树脂制,由有底方筒状的壳体主体13和封闭壳体主体13的开口端部的盖构件14构成。即,壳体12设为壳体主体13和盖构件14的双体构造(日语:2体構造)。壳体主体13具有方筒状的筒部13a和封闭筒部13a的一端面(图1中的左端面)的端壁部13b。壳体主体13的筒部13a的另一端面(开口端面)和盖构件14的外周部通过热熔接、粘接等接合方法接合。
壳体主体13内由沿轴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分隔壁16分隔成两室。将一侧(图1中的上侧)的室称作第1吸附室18,将另一侧的室称作第2吸附室20。在各吸附室18、20填充有对蒸发燃料进行吸附、脱离的粒状的吸附材料22。粒状的吸附材料22包括破碎的活性炭(破碎炭)、将粒状或粉末状的活性炭与粘合剂一起造粒而成的造粒炭等。两个吸附室18、20利用在壳体主体13与盖构件14之间形成的连接路径24彼此连通。由此,形成有将第1吸附室18和第2吸附室20借助连接路径24连通的U字形流动构造的通路。
在壳体主体13的端壁部13b形成有与第1吸附室18连通的箱口26和吹扫口27以及与第2吸附室20连通的大气口28。箱口26为自燃料箱(详细而言,箱内的气层部)向第1吸附室18导入蒸发燃料的口。而且,吹扫口27为将第1吸附室18的蒸发燃料向发动机(详细而言,进气通路)吹扫的口。而且,大气口28向大气开放、即与大气连通。箱口26、吹扫口27以及大气口28排列设置。各口26、27、28形成为圆筒状(参照图2)。另外,壳体主体13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指的“大气口侧壳体构件”。
在壳体主体13设有将第1吸附室18的口侧(端壁部13b侧)的端部上下分隔的平壁状的蒸气引导件30(参照图2)。蒸气引导件30将第1吸附室18的口侧(端壁部13b侧)的端部分隔成箱口26侧的区域26T和吹扫口27侧的区域27T。
在箱口26与箱口26侧的区域26T之间、吹扫口27与吹扫口27侧的区域27T之间、以及大气口28与第2吸附室20之间,以将彼此之间分隔的方式配置有具有透气性的薄片状的过滤构件32。各过滤构件32包括发泡氨基甲酸酯、无纺布等,并对各吸附室18、20的吸附材料22进行保持。
在第1吸附室18的另一端侧(盖构件14侧)的开口部和第2吸附室20的另一端侧(盖构件14侧)的开口部以封闭开口部的方式分别配置有多孔板34,该多孔板34层叠具有透气性的薄片状的过滤器而成。多孔板34对各吸附室18、20的吸附材料22进行保持。
说明所述的吸附罐10的动作。在吸附蒸发燃料时(以下,称作“吸附时”)时,来自燃料箱的蒸发燃料自箱口26导入第1吸附室18。蒸发燃料在通过第1吸附室18和第2吸附室20时被吸附材料22吸附。然后,最终,自大气口28向大气放出不含蒸发燃料的空气或几乎不含蒸发燃料的空气。
而且,在吹扫时,由于发动机的进气负压自吹扫口27导入第1吸附室18,因而大气中的空气向与吸附时的蒸发燃料的流动相反的方向流动。因此,空气在通过第2吸附室20和第1吸附室18时,使蒸发燃料自吸附材料22脱离,并自吹扫口27向发动机吹扫。
〈吸附罐10的主要部位〉
接着,说明吸附罐10的主要部位。图3是表示大气口的周围部分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第2吸附室20的过滤构件32与面向该过滤构件32的端壁部13b之间以层叠状配置有树脂制的遮蔽构件36。遮蔽构件36形成为四边形板状(参照图4)。遮蔽构件36几乎无间隙地嵌合于第2吸附室20内。
在遮蔽构件36的中央部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的圆孔状的节流孔37。节流孔37与大气口28配置于同一轴线上。节流孔37以比大气口28的内径小的孔径形成。即,节流孔37以比大气口28的流路截面积小的流路截面积形成。由此,通过将遮蔽构件36安装于壳体主体13,而使大气口28的流路截面积变小。另外,遮蔽构件36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指的“遮蔽部”。
根据上述的吸附罐10,在大气口28设有遮蔽构件36,该遮蔽构件36具有流路截面积小于大气口28的流路截面积的节流孔37。由此,能够增大大气口28的通气阻力,能够抑制供油时气体自吸附室18、20向大气吹出(图3中,参照虚线箭头)并且增加蒸发燃料的吸附量。而且,由于在大气口28设置遮蔽构件36,因此,不需要改变壳体主体13的基本形状。因而,能够利用略微的设计变更使壳体主体13共用化。进而,能够使软管、软管夹具等配管部件共用化。
而且,遮蔽构件36与壳体主体13独立形成且安装于壳体主体13。因而,通过将遮蔽构件36安装于壳体主体13,能够在壳体主体13设置遮蔽构件36。因此,可以不对成形壳体主体13的模具施加设计变更。
[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1的吸附罐10的遮蔽构件36(参照图3)施加了变更而成的,因此,对该变更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5是表示大气口的周围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13的大气口28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内通过一体成形形成有具有节流孔41的遮蔽部40。节流孔41形成为通路截面积自大气侧朝向第2吸附室20侧(图5中自上侧朝向下侧)逐渐缩小的锥形形状。即,节流孔41具有自大气朝向第2吸附室20的通气阻力小于自第2吸附室20朝向大气的通气阻力的形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抑制气体自第2吸附室20向大气流出(图5中,参照虚线箭头),因此,能够抑制气体吹出。而且,由于气体容易自大气向第2吸附室20流入(图5中,参照实线箭头),因此,能够增大吹扫流量。
而且,由于在壳体主体13一体成形有遮蔽部40,因此,能够削减遮蔽部40所涉及的部件个数、组装工时。而且,虽然需要对成形壳体主体13的模型施加与遮蔽部40相关的设计变更,但该设计变更仅为设定用于成形遮蔽部40的节流孔41的成形销即可。因此,能够使成形壳体主体13的模具共用化。
[实施方式3]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1的吸附罐10的遮蔽构件36(参照图3)施加了变更而成的,因此,对该变更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6是表示大气口的周围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在第2吸附室20的端壁部13b重叠有树脂制的遮蔽构件43。遮蔽构件43形成为四边形板状。遮蔽构件43的一端部(图6中的右端部)设为固定部43a。固定部43a利用热熔接、粘接等接合方法与第2吸附室20的靠大气口28侧的端壁部13b接合。遮蔽构件43的剩余的部分设为可动部43b。在可动部43b的中央部形成有节流孔44。
在遮蔽构件43的下表面侧形成有槽部46,该槽部46在固定部43a与可动部43b之间沿着纸面表背方向以直线状延伸。根据槽部46,由薄壁化的部分形成有关节部(日文:蝶番部)43c。利用关节部43c,使可动部43b相对于固定部43a能够转动。即,关节部43c将可动部43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固定部43a。可动部43b在气体自第2吸附室20向大气流出时关闭大气口28,在气体自大气向第2吸附室20流入时打开大气口28(参照图7)。而且,第2吸附室20的过滤构件32配置于不妨碍可动部43b的开闭的位置。另外,遮蔽构件43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指的“遮蔽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气体自第2吸附室20向大气流出时,可动部43b封闭大气口28(参照图6)。此时,气体通过节流孔44。因此,能够抑制气体自第2吸附室20向大气吹出(图6中,参照虚线箭头)。而且,在气体自大气向第2吸附室20流入时,可动部43b打开大气口28(参照图7)。此时,气体通过成为全开口的大气口28。因此,气体容易自大气向第2吸附室20流入(图7中,参照实线箭头),能够增大吹扫流量。而且,在大气口28,能够使自第2吸附室20朝向大气的通气阻力与自大气朝向第2吸附室20的通气阻力之差增大,因此,能够提高气体自第2吸附室20向大气吹出的抑制效果以及吹扫流量的增大效果。
[其他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变更。例如,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吸附罐10,还可以应用于与该吸附罐10的大气口28侧连接且包括大气口的吸附罐(例如,专利文献1的第2吸附罐)。而且,壳体并不限定于双体构造,还可以是3体以上的构造。而且,大气口侧壳体构件为至少具有大气口28的壳体构件即可。而且,吸附罐10的吸附室18、20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小。而且,吸附材料22并不限定于粒状的吸附材料,还可以是蜂窝构造的吸附材料。而且,节流孔并不限定于圆孔,还可以变更为方孔、长孔等、任意的形状。而且,节流孔并不限定于一个,可以是多个,还可以像多孔板状那样为许多个。而且,节流孔除了与大气口28配置于同一轴线上以外,配置于与大气口28连通的位置即可。而且,遮蔽构件还可以配置于大气口28的中空部内。而且,节流孔41可以代替锥形形状而呈通路截面积自大气侧朝向第2吸附室20侧阶梯式缩小的形状。

Claims (5)

1.一种蒸发燃料处理装置,该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在壳体的吸附室内收纳有对蒸发燃料进行吸附、脱离的吸附材料,
所述壳体包括大气口侧壳体构件,该大气口侧壳体构件具有与大气连通的大气口,其中,
在所述大气口设有遮蔽部,该遮蔽部具有流路截面积小于该大气口的流路截面积的节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节流孔具有自所述大气朝向所述吸附室的通气阻力小于自所述吸附室朝向所述大气的通气阻力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遮蔽部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侧的固定部、具有所述节流孔的可动部、以及将所述可动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关节部,
所述可动部在气体自所述吸附室向所述大气流出时关闭所述大气口,在气体自所述大气向所述吸附室流入时打开所述大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遮蔽部包括遮蔽构件,该遮蔽构件与所述大气口侧壳体构件独立形成且安装于该大气口侧壳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遮蔽部通过一体成形形成于所述大气口侧壳体构件。
CN201810768872.0A 2017-07-14 2018-07-13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2529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7952A JP6833637B2 (ja) 2017-07-14 2017-07-14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2017-137952 2017-07-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2986A true CN109252986A (zh) 2019-01-22
CN109252986B CN109252986B (zh) 2021-09-21

Family

ID=6504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6887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252986B (zh) 2017-07-14 2018-07-13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33637B2 (zh)
CN (1) CN1092529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59980A (ja) * 2019-10-03 2021-04-15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ニス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4426B2 (en) * 2002-07-16 2006-11-14 Mahle Filter Systems Japan Corporation Fuel vapor treatment device
JP2010031711A (ja) * 2008-07-28 2010-02-12 Mahle Filter Systems Japan Corp キャニスタ
JP2011214554A (ja) * 2010-04-02 2011-10-27 Aisan Industry Co Ltd キャニスタ
JP2013147987A (ja) * 2012-01-18 2013-08-01 Aisan Industry Co Ltd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20130312712A1 (en) * 2012-05-24 2013-11-28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vaporated fuel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5443271A (zh) * 2014-09-24 2016-03-30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5793550A (zh) * 2013-12-17 2016-07-20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6321292A (zh) * 2015-07-01 2017-01-11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WO2017104816A1 (ja) * 2015-12-17 2017-06-22 フタバ産業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4426B2 (en) * 2002-07-16 2006-11-14 Mahle Filter Systems Japan Corporation Fuel vapor treatment device
JP2010031711A (ja) * 2008-07-28 2010-02-12 Mahle Filter Systems Japan Corp キャニスタ
JP2011214554A (ja) * 2010-04-02 2011-10-27 Aisan Industry Co Ltd キャニスタ
JP2013147987A (ja) * 2012-01-18 2013-08-01 Aisan Industry Co Ltd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20130312712A1 (en) * 2012-05-24 2013-11-28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vaporated fuel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5793550A (zh) * 2013-12-17 2016-07-20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5443271A (zh) * 2014-09-24 2016-03-30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6321292A (zh) * 2015-07-01 2017-01-11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WO2017104816A1 (ja) * 2015-12-17 2017-06-22 フタバ産業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2986B (zh) 2021-09-21
JP2019019739A (ja) 2019-02-07
JP6833637B2 (ja) 202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7167B2 (ja) トラップキャニスタ
JP6030025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5976381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6049559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20130186375A1 (en) Trap canister capturing fuel vapor
JP5220631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9777679B2 (en) Canister
US9005350B2 (en) Trap canisters
US10184431B2 (en) Fuel vapor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982636B2 (en) Fuel vapor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4034909A (ja) キャニスタ
US20110240490A1 (en) Canisters
CN108223199A (zh) 过滤罐
US10138848B2 (en) Canister
JP5734771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A2781227C (en) Fuel vapor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9191688A (ja) キャニスタ
JP2014043836A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109252986A (zh)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JP2019132190A (ja) キャニスタ
US20130319247A1 (en) Evaporated fuel treatment apparatus
US20220333558A1 (en) Canister
JP2015124645A (ja) キャニスタ
JP2015048841A (ja) キャニスタ
CN106948973A (zh) 过滤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