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37710B - 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与空气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与空气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37710B
CN109237710B CN201811063683.XA CN201811063683A CN109237710B CN 109237710 B CN109237710 B CN 109237710B CN 201811063683 A CN201811063683 A CN 201811063683A CN 109237710 B CN109237710 B CN 109237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umable
equipment
state
consumables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36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37710A (zh
Inventor
谭时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xin Guorun (Chongqing) medical devi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 Care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 Care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pital Care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636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37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37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37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37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37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9Monitoring filter perform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用于耗材使用设备中,包括用于验证耗材是否为正品的耗材身份验证系统、用于判断耗材是否安装或者更换的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以及用于根据耗材安装/更换状态或耗材寿命状态对设备状态进行切换的设备状态切换模块;还包括配置在耗材使用设备的控制器内的耗材管理程序,耗材管理程序用于根据耗材寿命检测系统、耗材安装/更换状态检测模块以及耗材身份验证系统的判断结果来控制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对设备状态进行切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系统,配置有本发明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本发明能保证设备中使用正品耗材,能防止耗材寿命终止后仍被继续使用,能对耗材进行强制性监管促使用户及时更换过期耗材。

Description

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与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还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耗材是指消耗很频繁的配件产品,耗材可以分为原装耗材和非原装耗材。耗材属于长期投入产品,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更换,耗材是否需要更换取决于耗材是否能够继续使用。目前,对于耗材的更换主要是以提示为主,并没有采取强制更换的措施,对于某些耗材,如果不进行更换,就无法继续使用,使得用户不得不进行更换,如打印机耗材;然而对于另一些耗材,由于用户通常无法直观的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更换,如空气过滤耗材、水净化耗材等,那么在耗材过期、过载,甚至发霉变质的情况下,还继续在设备(耗材载体)中使用,然而在设备中继续使用过期耗材不仅对设备不利,还会产生二次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另外,某些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生成制造伪劣仿制的非原装耗材,消费者又无法很好的分辨原装耗材和非原装耗材,而在设备上使用非原装耗材极易对设备和用户造成损害。
对于空气过滤耗材的寿命检测,现有技术中是事先通过破坏性实验来确定额定容尘量,如比色法,比色法通过检测过滤效率(容易受到尘埃颗粒大小、温度湿度等干扰)来确定额定容尘量(最大允许容尘量,当超过额定容尘量时,过滤效率会下降),过滤效率开始下降时的容尘量则为额定容尘量,然后根据达到额定容尘量的时间来确定使用寿命,最后根据确定出的使用寿命进行倒计时来判断空气过滤耗材是否达到寿命极限。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寿命检测方法是一种共性化的估计方法,并不能针对具体的空气过滤耗材进行个性化判断。
倒计时法完全依赖经验设定使用寿命,不能与耗材的实际使用环境相关联,设定的使用寿命往往与耗材的真实容尘量不符:容易出现耗材过度使用,确仍然被判定为在使用寿命内;或者耗材还能使用,却被提前宣判寿命终止;前者影响使用效果,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后者则造成耗材的浪费,提高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制式耗材管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非正品耗材在设备中被使用的技术问题;能够保证设备中使用正品耗材,能够防止耗材寿命终止后仍然被继续使用,能够对耗材进行强制性监管促使用户及时更换过期耗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用于耗材使用设备中,包括用于判断耗材是否需要更换的耗材寿命检测系统、用于验证耗材是否为正品的耗材身份验证系统、用于判断耗材是否安装或者更换的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以及用于根据耗材安装/更换状态或耗材寿命状态对设备状态进行切换的设备状态切换模块;还包括配置在耗材使用设备的控制器内的耗材管理程序,所述耗材管理程序用于根据耗材寿命检测系统、耗材安装/更换状态检测模块以及耗材身份验证系统的判断结果来控制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对设备状态进行切换:当安装或更换了在使用寿命内的正品耗材,设备被维持或切换至可用状态;当出现没有安装耗材、安装或更换了非正品耗材、安装或更换了超过使用寿命的耗材中的其中一种情况,设备被维持或切换至禁用状态。
优选的,所述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耗材上的ID信息标签、用于安装在耗材使用设备上的标签识别装置以及配置在耗材使用设备的控制器中的代码库;所述ID信息标签中至少包含耗材ID代码;所述耗材使用设备中配置有代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耗材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
优选的,所述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耗材上的ID信息标签、用于安装在耗材使用设备上的标签识别装置以及配置有代码库的云端服务器;所述ID信息标签中至少包含耗材ID代码;耗材使用设备通过以太网或移动通信网络与云端服务器双向通信连接,从而耗材使用设备能够将扫描到的耗材ID代码以及包括耗材寿命状态信息的相关监测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中配置有代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耗材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并能将判断结果或者控制指令下发至耗材使用设备。
优选的,所述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耗材上的ID信息标签、配置有代码库的云端服务器、配置有代码扫描模块的移动通信设备;所述ID信息标签中至少包含耗材ID代码;耗材使用设备通过APP或小程序绑定移动通信设备,并且移动通信设备均通过以太网或移动通信网络与云端服务器双向通信连接,从而移动通信设备能够将扫描到的耗材ID代码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耗材使用设备能够将包括耗材寿命状态信息的相关监测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中配置有代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耗材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并能将判断结果同时下发至耗材使用设备与移动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能够通过云端服务器获取耗材使用设备的相关监测信息或者上传远程控制指令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能够将移动通信设备上传的远程控制指令下发给耗材使用设备,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优选的,所述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内还配置有倒计时程序,用于从耗材需要更换时进行倒计时并且判断是否在倒计时结束前发生更换耗材事件。
优选的,所述耗材管理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B1:设备初始化为禁用状态;
步骤B2: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判断设备是否安装有耗材;若否,则进入步骤B3;若是,则进入步骤B4;
步骤B3: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在没有安装耗材时设备被使用;
步骤B4:获取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对耗材身份验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非正品,表明未通过身份验证,则进入步骤B5;若判断为正品,表明通过身份验证,则进入步骤B6;
步骤B5: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耗材使用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非正品耗材在耗材使用设备中被使用;
步骤B6: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或切换为可用状态,若前一状态为可用状态,则维持为可用状态,若前一状态为禁用状态,则切换至可用状态;执行本步骤后,进入步骤B7;
步骤B7:耗材寿命检测模块检测耗材是否需要更换;若否,则回到步骤B6;若是,则进入步骤B8;
步骤B8:安装状态检测模块从耗材需要更换时进行倒计时,并且判断是否在倒计时结束前发生更换耗材事件;若是,则回到步骤B6;若否,则进入步骤B9;
步骤B9: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切换为禁用状态,并进入步骤B10;
步骤B10: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检测是否发生更换耗材的事件;若是,则回到步骤B4:若否,则进入步骤B11;
步骤B11: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耗材寿命终止后仍然被继续使用。
优选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用于配置于空气净化系统中,所述耗材寿命检测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与透光率采集装置;所述主控制器内配置有根据透光率判断空气过滤耗材寿命的寿命检测程序;所述透光率采集装置包括微控制器与用于安装在空气过滤耗材进风面或出风面一侧的光源发射板,还包括相对于光源发射板而安装在空气过滤耗材另一侧的光源接收板;所述光源发射板中央与光源接收板中央均设有过风孔;所述光源发射板上还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光源接收板上对应于发光单元位置处设有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感光单元,从而使得感光单元能够透过空气过滤耗材接收到发光单元的透射光;光源接收板上的感光单元与微控制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以向微控制器输出透射光经感光单元转化后的电信号;微控制器内配置有根据感光单元发送的电信号计算透光率的透光率计算程序;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以向主控制器发送透光率。
优选的,光源发射板上设有n个发光单元,光源接收板上一一对应每个发光单元均设有感光单元,从而使得每个感光单元能够透过空气过滤耗材接收到对应发光单元的透射光;
透光率计算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101:接收各个感光单元发送的各个当前电信号值δi,i={1,2,......,n};
步骤102:按如下公式计算当前透光率γ:
Figure BDA0001797761950000051
γ0为空气过滤耗材出厂时的初始透光率;δ0为对应于初始透光率γ0的感光单元的电信号值δ0
寿命检测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201:接收当前透光率γ;
步骤202:将当前透光γ与寿命预警阈值η1进行比较,所述寿命预警阈值η1是空气过滤耗材达到额定容尘量的50%以上时所对应的透光率;若γ>η1,则,则回到步骤201;若γ≤η1,则进入步骤203;
步骤203:将当前透光γ与寿命终止阈值η0进行比较,所述寿命终止阈值η0是空气过滤耗材达到额定容尘量时的透光率;若γ>η0,则发出预警信息,以提示空气过滤耗材即将失效;若γ≤η0,则表明空气过滤耗材已达到寿命极限,发出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更换空气过滤耗材。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配置有本发明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耗材的真伪(正品或非正品)、耗材的寿命状态以及耗材的安装更换状态,来对耗材使用设备的状态进行切换,只有当安装或更换了在使用寿命内的正品耗材,耗材使用设备才能正常使用;当出现没有安装耗材、安装或更换了非正品耗材、安装或更换了超过使用寿命的耗材中的其中一种情况,设备被维持或切换至禁用状态;从而避免了非正品耗材以及寿命终止后的耗材在设备中被使用,进而起到强制用户使用正品耗材,并促使用户及时更换寿命终止的过期耗材。
2、本发明提供了三种耗材身份验证系统,第一种是将代码库存储在耗材使用设备的控制器中,标签识别装置安装在耗材使用设备上,能够实现本地验证,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第二种是将代码库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标签识别装置安装在耗材使用设备上,能够实现云端验证,便于远程管理和控制;第三种是将代码库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通过配置有代码扫描模块的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扫描,耗材使用设备与移动通信设备进行绑定,这样能够实现云端验证,便于远程管理,还能方便用户随时查看耗材使用设备的状态,并且还能上传远程控制指令,实现第三方远程控制。
3、本发明提供了两种耗材管理程序,其中一种为基础版,另一种为优化版,均能根据耗材寿命、耗材真伪以及耗材安装/更换状态进行设备状态的管理;优化版是在安装状态检测模块内配置倒计时程序,这样在检测到耗材超过使用寿命需要更换时,不会将设备状态立即切换到禁用状态,为耗材更换预留缓冲时间,实现耗材更换的无缝衔接,提高用户体验感。
4、本发明针对空气过滤耗材提供了一种耗材寿命检测系统,根据透光率与空气过滤耗材容尘量(耗材的粉尘积累量)的关系(容尘量越大透光率越小),将对耗材寿命的判断,从检测容尘量巧妙地转换为检测透光率,避免了直接计算空气过滤耗材的容尘量(如果不通过实验,容尘量难以计算),计算过程简单,无需数学建模,需要的参数少,易于实现,容易推广应用。
5、由于即使是相同规格的空气过滤耗材,随着使用环境的不同,其真实寿命与总体的平均寿命或额定寿命是有差别的。然而,本发明是针对具体的空气过滤耗材进行的个性化的判断,真实反映个体的寿命,是用户健康使用空气净化设备的重要保证,还能降低使用成本。
6、通过设置多个发光单元与感光单元,能检测到空气过滤耗材上不同区域的透光率,从而能够从整体上评价空气过滤耗材的使用寿命,更加科学,避免以偏概全,提高准确性。
7、设置寿命预警阈值η1,在判断判断寿命是否终止之间,先判断是否达到寿命预警阈值,这样能够为提示用户以使其能为更换空气过滤耗材提前做好准备。
8、本发明的透光率采集装置针对空气过滤耗材需要进出风的特性,设计了过风孔,在进行透射光采集时,不会阻碍空气过滤的正常运行。
9、光源发射板以及光源接收板均采用印制电路板制成,从而能够将供电电路印制在上面,避免了复杂的走线,简化结构,降低生产难度。
10、光源发射板与光源接收板均为边框式,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将过风孔的面积占比,最大化的减少因安装光源发射板以及光源接收板对送风量、进风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1中耗材管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2是透光率采集装置的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2中耗材管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3中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1
一种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用于耗材使用设备中,包括包括用于判断耗材是否需要更换的耗材寿命检测系统、用于验证耗材是否为正品的耗材身份验证系统、用于判断耗材是否安装或者更换的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以及用于根据耗材安装/更换状态或耗材寿命状态对设备状态进行切换的设备状态切换模块;还包括配置在耗材使用设备的控制器内的耗材管理程序,所述耗材管理程序用于根据耗材寿命检测系统、耗材安装/更换状态检测模块以及耗材身份验证系统的判断结果来控制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对设备状态进行切换:当安装或更换了在使用寿命内的正品耗材,设备被维持或切换至可用状态;当出现没有安装耗材、安装或更换了非正品耗材、安装或更换了超过使用寿命的耗材中的其中一种情况,设备被维持或切换至禁用状态。
本发明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耗材的真伪(正品或非正品)、耗材的寿命状态以及耗材的安装更换状态,来对耗材使用设备的状态进行切换,只有当安装或更换了在使用寿命内的正品耗材,耗材使用设备才能正常使用;当出现没有安装耗材、安装或更换了非正品耗材、安装或更换了超过使用寿命的耗材中的其中一种情况,设备被维持或切换至禁用状态;从而避免了非正品耗材以及寿命终止后的耗材在设备中被使用,进而起到强制用户使用正品耗材,并促使用户及时更换寿命终止的过期耗材。
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包括触发部件(如行程开关、复位开关、限位开关或距离传感器)与控制芯片,当耗材安装至设备的耗材安装腔室后,触发部件被触发,则产生相应的安装触发信号(开关量信号或模拟量信号)发送给控制芯片;当耗材从设备上取下时,触发部件产生相应的卸载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根据接收到的触发信号的变化来判断耗材的安装状态:当由卸载触发信号变化为安装触发信号时则表明发生了耗材安装事件或耗材更换事件;当由安装触发信号并为卸载触发信号时则表明发生耗材卸载事件;另外,触发部件的初始状态是产生卸载触发信号的状态。例如,触发部件采用复位开关,复位开关安装在耗材安装腔室内的底面或侧面,耗材安装至设备的耗材安装腔室后,挤压复位开关,使复位开关闭合产生安装触发信号,安装触发信号是为1的开关量信号;当耗材从设备上取下时,复位开关不再受到耗材挤压,复位开关复位产生相应的卸载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卸载触发信号则是为0的开关量信号。
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包括控制芯片与执行部件(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芯片能够接收设备的主控制器(根据耗材真伪、耗材寿命以及安装状态生成状态切换命令)发送的状态切换命令,然后控制执行部件执行状态切换,执行部件可接入设备电机与电源形成的回路中,如采用继电器作为执行部件,当需要切换为禁用状态时,继电器触点断开,电机与电源回路中断,设备为禁用状态;当需要切换为可用状态时,继电器触点闭合,电机与电源回路闭合,设备为可用状态。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用以下三种耗材身份验证系统:
第一种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耗材上的ID信息标签、用于安装在耗材使用设备上的标签识别装置以及配置在耗材使用设备的控制器中的代码库;所述ID信息标签中至少包含耗材ID代码;所述耗材使用设备中配置有代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耗材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
当耗材安装耗材使用设备上时,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识别到安装了耗材,耗材身份验证系统中的标签识别装置便同步对耗材上ID信息标签所生成的ID代码进行扫描,为了便于扫描,标签识别装置的位置位于耗材安装之后,正对ID信息标签的位置;标签识别装置将扫描到的ID代码发送给代码识别模块,代码识别模块判断当前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若是,则表明当前耗材为正品耗材,若否,则表明当前耗材为非正品耗材;然后将身份验证结果发送给耗材管理程序。
第二种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耗材上的ID信息标签、用于安装在耗材使用设备上的标签识别装置以及配置有代码库的云端服务器;所述ID信息标签中至少包含耗材ID代码;耗材使用设备通过以太网与云端服务器双向通信连接,从而耗材使用设备能够将扫描到的耗材ID代码以及包括耗材寿命状态信息的相关监测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中配置有代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耗材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并能将判断结果或者控制指令下发至耗材使用设备。
当耗材安装耗材使用设备上时,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识别到安装了耗材,耗材身份验证系统中的标签识别装置便同步对耗材上ID信息标签所生成的ID代码进行扫描,为了便于扫描,标签识别装置的位置位于耗材安装之后,正对ID信息标签的位置;标签识别装置将扫描到的ID代码上传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中的代码识别模块判断当前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若是,则表明当前耗材为正品耗材,若否,则表明当前耗材为非正品耗材;然后将身份验证结果下发给耗材使用设备,使得耗材使用设备能够继续执行耗材管理程序。
第三种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耗材上的ID信息标签、配置有代码库的云端服务器、配置有代码扫描模块的移动通信设备;所述ID信息标签中至少包含耗材ID代码;耗材使用设备通过APP或小程序绑定移动通信设备,并且移动通信设备均通过以太网或移动通信网络与云端服务器双向通信连接,从而移动通信设备能够将扫描到的耗材ID代码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耗材使用设备能够将包括耗材寿命状态信息的相关监测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中配置有代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耗材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并能将判断结果同时下发至耗材使用设备与移动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能够通过云端服务器获取耗材使用设备的相关监测信息或者上传远程控制指令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能够将移动通信设备上传的远程控制指令下发给耗材使用设备,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当耗材安装耗材使用设备上时,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识别到安装了耗材,工作人员或者用户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对耗材上ID信息标签进行识别;标签识别装置将扫描到的ID代码上传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中的代码识别模块判断当前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若是,则表明当前耗材为正品耗材,若否,则表明当前耗材为非正品耗材;然后将身份验证结果下发给耗材使用设备,使得耗材使用设备能够继续执行耗材管理程序。
ID信息标签中包含耗材ID代码、耗材型号、耗材所能适用的设备型号、校验码等,ID信息标签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形式:(1)ID信息标签可以采用射频标签,来编码和存储上述耗材信息,相应的标签识别装置为射频识别读取器;(2)ID信息标签可以采用控制芯片加显示屏的方式,控制芯片用于根据存储耗材信息生成相应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显示屏则用于显示所生成的二维码或条形码;相应的标签识别装置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扫描装置;(3)ID信息标签还可以采用二维码或者条形码贴纸,相应的标签识别装置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扫描装置。
为了防止不法商家回收从正品耗材上拆下的ID信息标签,可将ID信息标签与耗材做成一体化结构,并且利用程序加密校验生成ID标签信息,使不法商家无法轻易解析ID信息标签的详细定义,并通过定时更新ID代码库的方式,使已经被使用过的ID信息标签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不可继续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耗材管理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A1:设备初始化为禁用状态;
步骤A2: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判断设备是否安装有耗材;若否,则进入步骤A3;若是,则进入步骤A4;
步骤A3: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耗材使用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在没有安装耗材时设备被使用;
步骤A4:获取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对耗材身份验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非正品,表明未通过身份验证,则进入步骤A5;若判断为正品,表明通过身份验证,则进入步骤A6;
步骤A5: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耗材使用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非正品耗材在耗材使用设备中被使用;
步骤A6: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或切换为可用状态,若前一状态为可用状态,则维持为可用状态,若前一状态为禁用状态,则切换至可用状态;执行本步骤后,进入步骤A7;
步骤A7:耗材寿命检测模块检测耗材是否需要更换;若否,则回到步骤A6;若是,则进入步骤A8;
步骤A8: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切换为禁用状态,并进入步骤A9;
步骤A9: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检测是否发生更换耗材的事件;若是,则回到步骤A4;若否,则进入步骤A10;
步骤A10: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耗材寿命终止后仍然被继续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用于配置于空气净化系统中,所述耗材寿命检测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与透光率采集装置;所述主控制器内配置有根据透光率判断空气过滤耗材寿命的寿命检测程序;如图2所示,所述透光率采集装置包括微控制器与用于安装在空气过滤耗材进风面或出风面一侧的光源发射板,还包括相对于光源发射板而安装在空气过滤耗材另一侧的光源接收板;所述光源发射板中央与光源接收板中央均设有过风孔;所述光源发射板上还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光源接收板上对应于发光单元位置处设有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感光单元,从而使得感光单元能够透过空气过滤耗材接收到发光单元的透射光;光源接收板上的感光单元与微控制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以向微控制器输出透射光经感光单元转化后的电信号;微控制器内配置有根据感光单元发送的电信号计算透光率的透光率计算程序;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以向主控制器发送透光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光源发射板上设有n个发光单元,光源接收板上一一对应每个发光单元均设有感光单元,从而使得每个感光单元能够透过空气过滤耗材接收到对应发光单元的透射光;
透光率计算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101:接收各个感光单元发送的各个当前电信号值δi,i={1,2,......,n};
步骤102:按如下公式计算当前透光率γ:
Figure BDA0001797761950000121
γ0为空气过滤耗材出厂时的初始透光率;δ0为对应于初始透光率γ0的感光单元的电信号值δ0
初始透光率γ0可在出厂时通过光密度计检测空气过滤耗材进风面光通量φ1与出风面光通量φ2计算,
Figure BDA0001797761950000122
δ0为空气过滤耗材出厂时的初始透光率γ0所对应的感光单元的电信号值δ0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寿命检测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201:接收当前透光率γ;
步骤202:将当前透光γ与寿命预警阈值η1进行比较,所述寿命预警阈值η1是空气过滤耗材达到额定容尘量的50%以上时所对应的透光率;若γ>η1,则,则回到步骤201;若γ≤η1,则进入步骤203;
步骤203:将当前透光γ与寿命终止阈值η0进行比较,所述寿命终止阈值η0是空气过滤耗材达到额定容尘量时的透光率;若γ>η0,则发出预警信息,以提示空气过滤耗材即将失效;若γ≤η0,则表明空气过滤耗材已达到寿命极限,发出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更换空气过滤耗材。
寿命终止阈值与寿命终止阈值通过实验来进行确定,寿命预警阈值优选为空气过滤耗材达到额定容尘量的90%以上时所对应的透光率,可以是97%、98%、98.5%、99%。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发射板1以及光源接收板2均采用印制电路板制成;所述印制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源(可以采用作为耗材载体的设备的电源,也可以增设独立电源)的电源管理模块,并印制有供电电路,电源管理模块通过供电电路为发光单元11或感光单元21供电。光源发射板1以及光源接收板2均采用印制电路板制成,从而能够将供电电路印制在上面,避免了复杂的走线,简化结构,降低生产难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发射板1与光源接收板2均为边框式,即若干条形板首尾相接围绕而成,过风孔即为条形板围绕形成的窗口,感光单元21或发光单元11设置在条形板上。光源发射板1与光源接收板2均为边框式,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将过风孔的面积占比,最大化的减少因安装光源发射板1以及光源接收板2对送风量、进风量的影响。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单元11可以是可见光源也可以是非可见光源,如可见光LED灯或红外、紫外LED灯;所述感光单元21为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或光敏电阻。微控制器通过并行接口同时接收n个发光单元11发送的电信号。这样,能够提高缩短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2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内还配置有倒计时程序,用于从耗材需要更换时进行倒计时并且判断是否在倒计时结束前发生更换耗材事件。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耗材管理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B1:步骤B1:设备初始化为禁用状态;
步骤B2: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判断设备是否安装有耗材;若否,则进入步骤B3;若是,则进入步骤B4;
步骤B3: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在没有安装耗材时设备被使用;
步骤B4:获取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对耗材身份验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非正品,表明未通过身份验证,则进入步骤B5;若判断为正品,表明通过身份验证,则进入步骤B6;
步骤B5: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耗材使用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非正品耗材在耗材使用设备中被使用;
步骤B6: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或切换为可用状态,若前一状态为可用状态,则维持为可用状态,若前一状态为禁用状态,则切换至可用状态;执行本步骤后,进入步骤B7;
步骤B7:耗材寿命检测模块检测耗材是否需要更换;若否,则回到步骤B6;若是,则进入步骤B8;
步骤B8:安装状态检测模块从耗材需要更换时进行倒计时,并且判断是否在倒计时结束前发生更换耗材事件;若是,则回到步骤B6;若否,则进入步骤B9;
步骤B9: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切换为禁用状态,并进入步骤B10;
步骤B10: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检测是否发生更换耗材的事件;若是,则回到步骤B4:若否,则进入步骤B11;
步骤B11: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耗材寿命终止后仍然被继续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3
如图4所示,一种空气净化系统,配置有具体实施方式1或2中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耗材管理程序以及寿命检测程序均配置在空气净化设备的主控制器(如单片机stm32f103等、PLC等)内,所述光源发射板1安装在空气过滤耗材3进风面或出风面一侧,所述光源接收板2相对于光源发射板1而安装在空气过滤耗材3另一侧;所述主控制器为空气净化设备自动的主控制器;所述微控制集成在主控制器内或者安装在光源接收板2上。
光源接收板2、光源发射板1可以通过支架安装在空气净化设备内,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空气净化设备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空气净化设备的内部构造合理设计安装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光源发射板1与光源接收板2均与空气过滤耗材3留有大于零的间隔距离。光源发射板1与光源接收板2均与空气过滤耗材留有大于零的间隔距离,这样实现非接触式安装,便于对耗材进行更换。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送风机4与空气过滤耗材之间设置光源发射板1或光源接收板2;送风机的送风口正对光源发射板1或光源接收板2的过风孔;所述发光单元11围绕过风孔均匀布设在光源发射板1上;所述感光单元21围绕过风孔均匀布设在光源接收板2上;空气净化设备的出风口相对于空气过滤耗材中央位置的两侧设置。发光单元11与感光单元21均匀分布,使得采样的均匀性更好,使得样本集能够从整体上反映空气过滤耗材的透射性。
送风机正的送风口正对光源发射板1或光源接收板2的过风孔,这样使得送风顺畅。由于送风机的作用,送风机抽入空气净化设备后的空气,会变成旋转出风,这样正对送风机的空气过滤耗材中央区域由于经过的空气少,其污染较小;然而空气过滤耗材中央区域周围的区域,由于旋转出风导致其经过的空气较多,污染较为严重,故应该作为寿命检测的重点区域。那么,送风机正的送风口正对光源发射板1或光源接收板2的过风孔,这样使得送风顺畅,再加上发光单元11与感光单元21围绕过风孔,因此能够检测到空气过滤耗材上重点区域的透射光。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设备的出风口5相对于空气过滤耗材中央位置的两侧设置。这样,适应了送风机造成的旋转出风,从而保证出风口的风量。

Claims (9)

1.一种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用于耗材使用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判断耗材是否需要更换的耗材寿命检测系统、用于验证耗材是否为正品的耗材身份验证系统、用于判断耗材是否安装或者更换的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以及用于根据耗材安装/更换状态或耗材寿命状态对设备状态进行切换的设备状态切换模块;还包括配置在耗材使用设备的控制器内的耗材管理程序,所述耗材管理程序用于根据耗材寿命检测系统、耗材安装/更换状态检测模块以及耗材身份验证系统的判断结果来控制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对设备状态进行切换:当安装或更换了在使用寿命内的正品耗材,设备被维持或切换至可用状态;当出现没有安装耗材、安装或更换了非正品耗材、安装或更换了超过使用寿命的耗材中的其中一种情况,设备被维持或切换至禁用状态;
用于配置于空气净化系统中,所述耗材寿命检测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与透光率采集装置;所述主控制器内配置有根据透光率判断空气过滤耗材寿命的寿命检测程序;所述透光率采集装置包括微控制器与用于安装在空气过滤耗材进风面或出风面一侧的光源发射板,还包括相对于光源发射板而安装在空气过滤耗材另一侧的光源接收板;所述光源发射板中央与光源接收板中央均设有过风孔;所述光源发射板上还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光源接收板上对应于发光单元位置处设有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感光单元,从而使得感光单元能够透过空气过滤耗材接收到发光单元的透射光;光源接收板上的感光单元与微控制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以向微控制器输出透射光经感光单元转化后的电信号;微控制器内配置有根据感光单元发送的电信号计算透光率的透光率计算程序;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以向主控制器发送透光率;
光源发射板与光源接收板均与空气过滤耗材留有大于0的间隔距离;所述发光单元围绕过风孔均匀布设在光源发射板上;所述感光单元围绕过风孔均匀布设在光源接收板上;光源发射板与光源接收板上的过风口均为位于中央的窗口,使得光源发射板与光源接收板整体呈边框式结构;
透光率计算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101:接收各个感光单元发送的各个当前电信号值δi,i={1,2,......,n};
步骤102:按如下公式计算当前透光率γ:
Figure FDA0002743924990000021
γ0为空气过滤耗材出厂时的初始透光率;δ0为对应于初始透光率γ0的感光单元的电信号值δ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耗材上的ID信息标签、用于安装在耗材使用设备上的标签识别装置以及配置在耗材使用设备的控制器中的代码库;所述ID信息标签中至少包含耗材ID代码;所述耗材使用设备中配置有代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耗材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耗材上的ID信息标签、用于安装在耗材使用设备上的标签识别装置以及配置有代码库的云端服务器;所述ID信息标签中至少包含耗材ID代码;耗材使用设备通过以太网或移动通信网络与云端服务器双向通信连接,从而耗材使用设备能够将扫描到的耗材ID代码以及包括耗材寿命状态信息的相关监测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中配置有代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耗材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并能将判断结果或者控制指令下发至耗材使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耗材上的ID信息标签、配置有代码库的云端服务器、配置有代码扫描模块的移动通信设备;所述ID信息标签中至少包含耗材ID代码;耗材使用设备通过APP或小程序绑定移动通信设备,并且移动通信设备均通过以太网或移动通信网络与云端服务器双向通信连接,从而移动通信设备能够将扫描到的耗材ID代码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耗材使用设备能够将包括耗材寿命状态信息的相关监测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中配置有代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耗材ID代码是否为代码库中的代码,并能将判断结果同时下发至耗材使用设备与移动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能够通过云端服务器获取耗材使用设备的相关监测信息或者上传远程控制指令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能够将移动通信设备上传的远程控制指令下发给耗材使用设备,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耗材管理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A1:设备初始化为禁用状态;
步骤A2: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判断设备是否安装有耗材;若否,则进入步骤A3;若是,则进入步骤A4;
步骤A3: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耗材使用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在没有安装耗材时设备被使用;
步骤A4:获取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对耗材身份验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非正品,表明未通过身份验证,则进入步骤A5;若判断为正品,表明通过身份验证,则进入步骤A6;
步骤A5: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耗材使用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非正品耗材在耗材使用设备中被使用;
步骤A6: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或切换为可用状态,若前一状态为可用状态,则维持为可用状态,若前一状态为禁用状态,则切换至可用状态;执行本步骤后,进入步骤A7;
步骤A7:耗材寿命检测模块检测耗材是否需要更换;若否,则回到步骤A6;若是,则进入步骤A8;
步骤A8: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切换为禁用状态,并进入步骤A9;
步骤A9: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检测是否发生更换耗材的事件;若是,则回到步骤A4;若否,则进入步骤A10;
步骤A10: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耗材寿命终止后仍然被继续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内还配置有倒计时程序,用于从耗材需要更换时进行倒计时并且判断是否在倒计时结束前发生更换耗材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材管理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B1:设备初始化为禁用状态;
步骤B2: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判断设备是否安装有耗材;若否,则进入步骤B3;若是,则进入步骤B4;
步骤B3: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在没有安装耗材时设备被使用;
步骤B4:获取耗材身份验证系统对耗材身份验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非正品,表明未通过身份验证,则进入步骤B5;若判断为正品,表明通过身份验证,则进入步骤B6;
步骤B5: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耗材使用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非正品耗材在耗材使用设备中被使用;
步骤B6: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或切换为可用状态,若前一状态为可用状态,则维持为可用状态,若前一状态为禁用状态,则切换至可用状态;执行本步骤后,进入步骤B7;
步骤B7:耗材寿命检测模块检测耗材是否需要更换;若否,则回到步骤B6;若是,则进入步骤B8;
步骤B8:安装状态检测模块从耗材需要更换时进行倒计时,并且判断是否在倒计时结束前发生更换耗材事件;若是,则回到步骤B6;若否,则进入步骤B9;
步骤B9: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切换为禁用状态,并进入步骤B10;
步骤B10:耗材安装状态检测模块检测是否发生更换耗材的事件;若是,则回到步骤B4:若否,则进入步骤B11;
步骤B11: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将设备维持为禁用状态,从而防止耗材寿命终止后仍然被继续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寿命检测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201:接收当前透光率γ;
步骤202:将当前透光γ与寿命预警阈值η1进行比较,所述寿命预警阈值η1是空气过滤耗材达到额定容尘量的50%以上时所对应的透光率;若γ>η1,则,则回到步骤201;若γ≤η1,则进入步骤203;
步骤203:将当前透光γ与寿命终止阈值η0进行比较,所述寿命终止阈值η0是空气过滤耗材达到额定容尘量时的透光率;若γ>η0,则发出预警信息,以提示空气过滤耗材即将失效;若γ≤η0,则表明空气过滤耗材已达到寿命极限,发出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更换空气过滤耗材。
9.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
CN201811063683.XA 2018-09-12 2018-09-12 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与空气净化系统 Active CN109237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3683.XA CN109237710B (zh) 2018-09-12 2018-09-12 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与空气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3683.XA CN109237710B (zh) 2018-09-12 2018-09-12 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与空气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37710A CN109237710A (zh) 2019-01-18
CN109237710B true CN109237710B (zh) 2020-12-01

Family

ID=65058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3683.XA Active CN109237710B (zh) 2018-09-12 2018-09-12 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与空气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377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4218B (zh) * 2019-05-05 2023-08-04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耗材防伪方法和耗材防伪系统
CN111131418A (zh) * 2019-12-13 2020-05-08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损件监控及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09543A (zh) * 2020-06-29 2020-09-25 江苏中准数据有限公司 设备耗材零配件管控方法
CN116777401A (zh) * 2023-08-28 2023-09-19 深圳市安保医疗感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耗材管理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9999A (zh) * 2003-01-21 2004-08-1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检测及保护电源连接状态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623797A (zh) * 2003-11-18 2005-06-08 东北理光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的使用后原版保护系统、保护方法及印刷装置
CN101578126A (zh) * 2007-04-27 2009-11-11 唐纳森公司 液体过滤器组件、系统和方法
CN203637347U (zh) * 2013-12-24 2014-06-11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耗材芯片、遥控器、连续供墨装置及成像装置
CN104239929A (zh) * 2014-09-23 2014-12-24 上海艾泊斯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更换部件的防伪或状态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4279095A (zh) * 2009-02-25 2015-01-14 康明斯过滤Ip公司 未安装过滤器就不运行的流体过滤系统
CN104568698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中滤网状态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4993936A (zh) * 2015-07-01 2015-10-2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机滤芯的防伪验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209144A (zh) * 2013-04-18 2015-12-30 纳伦德拉·尼尔坎特·帕瓦尔 基于过滤器检测的空气净化系统
CN105216635A (zh) * 2015-09-22 2016-01-0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高压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5651673A (zh) * 2015-12-31 2016-06-08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滤芯的效能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呼吸机
CN105652179A (zh) * 2014-11-28 2016-06-08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耗材芯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719149A (zh) * 2010-03-09 2016-06-29 康明斯过滤Ip公司 用于检测原装可维护产品部件的存在性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5783209A (zh) * 2014-12-22 2016-07-2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99605U (zh) * 2016-07-01 2017-01-18 苏州立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
CN107284056A (zh) * 2016-04-11 2017-10-24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耗材芯片监控电路及其监控方法、监控电路板以及打印机
CN107507009A (zh) * 2017-08-11 2017-12-22 中丰网络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识别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3402A (ja) * 2001-05-10 2002-11-22 Nkk Corp 水和物を形成するゲスト化合物の水溶液の劣化判定方法および劣化判定装置
JP4192997B1 (ja) * 2007-07-20 2008-12-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検査用シート
US20100313748A1 (en) * 2009-06-15 2010-12-16 Middle Atlantic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air filter monitoring
CN104880117A (zh) * 2015-06-11 2015-09-02 江苏启江实业有限公司 光控滤网灰度报警装置
KR101765477B1 (ko) * 2015-06-19 2017-08-23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공기청정기용 필터 교체시기 알림장치, 판단방법 및 이를 통해 운용되는 공기청정기
CN105565400B (zh) * 2015-08-27 2018-06-01 潘建和 光测滤芯
CN205808931U (zh) * 2016-06-30 2016-12-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滤尘网脏堵检测装置和家用电器
CN107342025B (zh) * 2017-03-29 2023-08-2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器的显示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净水器
CN107478616A (zh) * 2017-07-18 2017-1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网积尘检测方法、家电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31141B (zh) * 2017-10-25 2020-07-03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记录耗材寿命的方法
CN107621461B (zh) * 2017-10-25 2024-03-15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记录耗材寿命的装置
KR101839556B1 (ko) * 2018-01-03 2018-03-16 배수하 공기정화시스템
CN108344718B (zh) * 2018-02-08 2020-10-2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滤网洁净度检测方法及传感器、空气处理设备
CN108333149B (zh) * 2018-02-08 2020-08-1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滤网洁净度检测方法及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空气处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9999A (zh) * 2003-01-21 2004-08-1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检测及保护电源连接状态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623797A (zh) * 2003-11-18 2005-06-08 东北理光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的使用后原版保护系统、保护方法及印刷装置
CN101578126A (zh) * 2007-04-27 2009-11-11 唐纳森公司 液体过滤器组件、系统和方法
CN104279095A (zh) * 2009-02-25 2015-01-14 康明斯过滤Ip公司 未安装过滤器就不运行的流体过滤系统
CN105719149A (zh) * 2010-03-09 2016-06-29 康明斯过滤Ip公司 用于检测原装可维护产品部件的存在性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5209144A (zh) * 2013-04-18 2015-12-30 纳伦德拉·尼尔坎特·帕瓦尔 基于过滤器检测的空气净化系统
CN203637347U (zh) * 2013-12-24 2014-06-11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耗材芯片、遥控器、连续供墨装置及成像装置
CN104239929A (zh) * 2014-09-23 2014-12-24 上海艾泊斯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更换部件的防伪或状态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5652179A (zh) * 2014-11-28 2016-06-08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耗材芯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783209A (zh) * 2014-12-22 2016-07-2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68698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中滤网状态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4993936A (zh) * 2015-07-01 2015-10-2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机滤芯的防伪验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216635A (zh) * 2015-09-22 2016-01-0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高压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5651673A (zh) * 2015-12-31 2016-06-08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滤芯的效能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呼吸机
CN107284056A (zh) * 2016-04-11 2017-10-24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耗材芯片监控电路及其监控方法、监控电路板以及打印机
CN205899605U (zh) * 2016-07-01 2017-01-18 苏州立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
CN107507009A (zh) * 2017-08-11 2017-12-22 中丰网络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识别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37710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7710B (zh) 防伪式耗材管理系统与空气净化系统
KR101691559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충전인프라 원격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90011283A1 (en) Processing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data via monitoring physically observable behaviors of an existing resource meter and provision of functionalities based on processing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data
US93952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record encrypted content with access conditions
US9841454B2 (en) Electrical device installation improvement
RU2570486C1 (ru) Система анализа и оценки состоя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обработки банкнот
JP2002244724A5 (zh)
EP3032480A1 (en) Blink code product registration
CN103576648A (zh) 智能出入库无人值守自动计量系统和计量方法
CN105165119B (zh) 照明设备及用于管理照明系统的方法
CN101002483A (zh) 安全系统的无线光传感器输入
CN104919327B (zh) 用于照明系统中的故障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0347232A (zh) 不间断电源通信
JP2015156214A (ja) シュレッダ・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シュレッダ管理方法
CN110012018A (zh) 一种工业网络安全系统
KR20180055515A (ko) 생수통 자동주문이 가능한 냉온정수기 및 그 생수통의 배달시스템
CN109078416B (zh) 强制式耗材管理系统与空气净化设备
WO2005067416A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ly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a machine
CN116112341A (zh) 网络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76173A (zh) 一种净化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56476A (zh) 一种家电设备状态监控方法及系统
KR102312581B1 (ko) 스마트 랙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CN102393984B (zh) 基于红外识别的对象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12785772A (zh) 现金存缴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2434000U (zh) 一种自动柜员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401120 f2-5-4, Chongqing advertising industrial park, No. 18, shifucheng Avenue,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Zhongxin Guorun (Chongqing) medical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10, 3 / F, building 18, yard 1, Disheng Nor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CAPITAL CARE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