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9767B - 平视显示器装置以及冷光镜 - Google Patents

平视显示器装置以及冷光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9767B
CN109219767B CN201780034632.1A CN201780034632A CN109219767B CN 109219767 B CN109219767 B CN 109219767B CN 201780034632 A CN201780034632 A CN 201780034632A CN 109219767 B CN109219767 B CN 109219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reflectance
light
region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46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9767A (zh
Inventor
横江润也
南原孝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219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9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Arrangement of adaptations of instruments
    • B60K35/23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6Reflect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1Interference filters designed for the infrared light
    • G02B5/282Interference filters designed for the infrared light reflecting for infrared and transparent for visible light, e.g. heat reflectors, laser protection
    • B60K2360/23
    • B60K2360/31
    • B60K2360/334
    • B60K2360/336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 G02B2027/011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comprising dichroic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of the display / brillance control visibility

Abstract

显示光投射部(10)将图像以包括可视区域的多个波长的显示光进行投射。导光部(30)具有将来自显示光投射部(10)的显示光向投影窗侧引导的冷光镜部(40、240)。导光部(30)使用光学多层膜(44、244、248)反射显示光。在XYZ表色系统中,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之间的波长区域是第一波长区域(WR1)。另外,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与颜色匹配函数X最大的波长(λxm)之间的波长区域是第二波长区域(WR2)。是冷光镜部(40、240)对显示光的反射率且是成为对象的波长区域内的各波长的反射率中的取最小值的反射率为最小反射率。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大于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

Description

平视显示器装置以及冷光镜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6年6月6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第2016-112822号,并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平视显示器装置(以下,简称为HUD装置)和适合用于该HUD装置的冷光镜。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搭载于移动体并且通过透过投影窗向投影部件投影显示光来显示能够由乘客视觉确认的虚像的HUD装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HUD装置具备:显示光投射部,将图像以包括可视区域的多个波长的显示光进行投射;以及导光部,将来自显示光投射部的显示光向投影窗引导。而且,导光部具有使用光学多层膜反射显示光的冷光镜部。
此处,对于冷光镜部而言,450~480nm、530~560nm、610~640nm的反射率较高,而在可见光的其它波长区域中反射率变低。具体地,在510nm附近和590nm附近存在具有两个最低反射率的波长,这两个最低反射率被设定为相互实质上相等的约50%。能够抑制从HUD装置外部透过投影窗入射到HUD装置内部的太阳光等外部光被冷光镜部反射而到达至显示光投射部。即,能够抑制由显示光投射部的温度上升所造成的寿命降低。
但是,在采用专利文献1的冷光镜部的情况下,因亮度的降低以及色度的变质,而担心虚像的显示品质的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448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高的显示品质的HUD装置以及冷光镜。
另外,本发明者们从提高虚像的显示品质的观点出发,对应如何设定冷光镜部的反射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而且,本发明者们发现应该考虑XYZ表色系统中的颜色匹配函数X、Y、Z来设定冷光镜部的反射率。
具体地,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之间的波长区域设为第一波长区域,将颜色匹配函数Y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X最大的波长之间的波长区域设为第二波长区域,并对第一波长区域和第二波长区域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的结果,发现了第二波长区域中的对虚像的亮度的影响度以及对虚像的色度的影响度均存在与第一波长区域相比相对较大的趋势。
基于该见解,当重新对专利文献1的冷光镜部进行考察时,属于第一波长区域的510nm附近和属于第二波长区域的590nm附近的最低反射率被设定为实质上相等的约50%。即,成为不会比第一波长区域相对多地反射对虚像的影响度较大的第二波长区域的显示光的结构,所以较难引导应贡献于虚像的显示的第二波长区域的显示光。因此,在采用专利文献1的冷光镜部的情况下,因亮度的降低以及色度的变质,而担心虚像的显示品质的降低。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中,被搭载于移动体并且通过透过投影窗向投影部件投影显示光来以乘客能够视觉确认的方式进行虚像显示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将图像以包括可视区域的多个波长的显示光进行投射的显示光投射部。上述平视显示器装置还具备将来自上述显示光投射部的上述显示光向上述投影窗侧引导的导光部。上述导光部具有使用光学多层膜反射上述显示光的冷光镜部。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一波长区域,将上述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X最大的波长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二波长区域。将是上述冷光镜部对上述显示光的反射率且是成为对象的波长区域内的各波长的反射率中的取最小值的反射率定义为最小反射率。上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上述最小反射率大于上述第一波长区域中的上述最小反射率。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式中,被搭载于移动体并且通过透过投影窗向投影部件投影显示光来以乘客能够视觉确认的方式进行虚像显示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将图像以包括可视区域的多个波长的显示光进行投射的显示光投射部。上述平视显示器装置还具备将来自上述显示光投射部的上述显示光向上述投影窗侧引导的导光部。上述导光部具有使用光学多层膜反射上述显示光的冷光镜部。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一中间波长,将上述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二中间波长。对于上述冷光镜部对上述显示光的反射率,上述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大于上述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式中,被用于图像的显示的冷光镜具备镜基板和形成在上述镜基板的表面的光学多层膜。上述冷光镜通过上述光学多层膜反射入射光的一部分,并且从光路阻挡另一部分。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一波长区域,将上述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二波长区域。定义成为对象的波长区域内的各波长的反射率中的取最小值的最小反射率。上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上述最小反射率大于上述第一波长区域中的上述最小反射率。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式中,被用于图像的显示的冷光镜具备镜基板和形成在上述镜基板的表面的光学多层膜。上述冷光镜通过上述光学多层膜反射入射光的一部分,并从光路阻挡另一部分。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一中间波长,将上述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二中间波长。对于针对上述入射光的反射率,上述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大于上述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
附图说明
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进行下述详细描述会变得更加明确。在该附图中: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HUD装置向车辆的搭载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HUD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光投射部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从导光部侧观察显示光投射部的图。
图5是将图4的V部放大表示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从显示光投射部投射之后的显示光的光谱的图表。
图7是表示太阳光的光谱的图表。
图8是表示XYZ表色系统中的颜色匹配函数Y的图表。
图9是表示XYZ表色系统中的颜色匹配函数X、颜色匹配函数Y以及颜色匹配函数Z的图表。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对于显示光而言对亮度的影响度的波长依赖性的图表。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对于显示光而言对色度的影响度的波长依赖性的图表。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冷光镜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冷光镜部的反射率特性的图表。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HUD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的反射率特性的图表。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红外区域阻挡镜的反射率特性的图表。
图17是表示变形例1中的一个例子的冷光镜部的反射率特性的图表。
图18是表示变形例1中的一个例子的冷光镜部的反射率特性的图表。
图19是表示变形例1中的一个例子的冷光镜部的反射率特性的图表。
图20是表示变形例1中的一个例子的冷光镜部的反射率特性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有时通过对各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实施方式中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关于该结构的其它部分,能够应用此前说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不仅是在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明示的结构的组合,只要没有特别地对组合产生妨碍,即使没有明示,也能够将多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彼此部分地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HUD装置100搭载于作为移动体的一种的车辆1,并且被收容于仪表板2内。HUD装置100透过设置在仪表板2的上表面部的投影窗2a向作为车辆1的投影部件的挡风玻璃3投影显示光。显示光被挡风玻璃3反射,由此HUD装置100将图像以车辆1的乘客能够视觉确认的方式进行虚像显示。即,被挡风玻璃3反射的显示光到达至在车辆1的室内所设定的视觉确认区域EB,眼点(eyepoint)EP位于该视觉确认区域EB的乘客将该显示光感知为虚像VI。而且,乘客能够通过虚像VI来识别各种信息。作为被虚像显示为图像的各种信息,能够列举车速、燃料余量等车辆1的状态,或者道路信息、视野辅助信息等导航信息。
车辆1的挡风玻璃3由透光性的玻璃或合成树脂形成为板状。对于挡风玻璃3而言,将被投影显示光的投影面3a形成为光滑的凹面状或者平面状。此外,作为投影部件,也可以代替挡风玻璃3,而将与车辆1分体的组合器设置在车辆1内,并向该组合器投影图像。另外,HUD装置100自身也可以具备作为投影部件的组合器。
视觉确认区域EB是能够清楚地视觉确认由HUD装置100显示的虚像VI的区域。通常,视觉确认区域EB被设置为与在车辆1中所设定的眼椭圆范围(eyelips)重叠。基于统计上表示作为乘客的驾驶员的眼点的分布的眼范围(eyerange)来设定眼椭圆范围(详细请参照JISD0021:1998)。
以下基于图2,对这样的HUD装置100的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HUD装置100具备显示光投射部10以及导光部30。显示光投射部10以及导光部30被收容在HUD装置100的壳体50内。
如图2、3所示,显示光投射部10具有光源12、聚光透镜14、场透镜16以及液晶面板20,例如在箱状的外壳10a中收容它们而形成。
光源12例如由多个发光元件12a的排列而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元件12a是被配置在光源用电路基板12b上并通过该光源用电路基板12b上的布线图案与电源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各发光元件12a通过通电以与电流量对应的发光量发光。更详细而言,在各发光元件12a中,例如用荧光体覆盖蓝色发光二极管,从而实现伪白色的发光。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三个发光元件12a。
聚光透镜14以及场透镜16被配置在光源12与液晶面板20之间。聚光透镜14例如由合成树脂或玻璃等形成为具有透光性。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聚光透镜14成为多个凸透镜元件与发光元件12a的数量以及配置相匹配地排列的透镜阵列。聚光透镜14将从光源12侧入射的光会聚并向场透镜16侧射出。
场透镜16被配置在聚光透镜14与液晶面板20之间,由合成树脂或玻璃等形成为具有透光性。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场透镜16为形成为平板状的菲涅耳透镜。场透镜16将从聚光透镜14侧入射的光进一步会聚并朝向液晶面板20侧射出。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20是使用了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液晶面板,例如是由沿两个方向排列的多个液晶像素形成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
具体地如图4所示,液晶面板20呈具有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的矩形。如图5所示,通过沿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排列液晶像素21,从而在导光部30侧将图像作为显示光射出的显示面20a也呈矩形。在各液晶像素21中设置有在显示面20a的法线方向上贯通地设置的透过部22、和包围该透过部22而形成的布线部23。
液晶面板20通过一对偏振板以及被一对偏振板夹着的液晶层等层叠而形成,由此呈平板状。各偏振板具有使在规定方向上偏振的光透过,并吸收在与该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偏振的光的性质,一对偏振板被配置成使该规定方向相互正交。液晶层能够通过每个液晶像素的电压施加,而根据施加电压来使向液晶层入射的光的偏振方向旋转。通过偏振方向的旋转,能够随时改变透过导光部侧的偏振板的光的比例、即透过率。
因此,液晶面板20针对从场透镜向光源12侧的表面即照明对象面20b的光的入射,控制每个液晶像素21的透过率。即,液晶面板20能够形成与来自光源12侧的照明对应的图像,并作为显示光射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光作为在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长边方向例如倾斜45度的偏振方向上偏振的光而被投射。
对相邻的液晶像素21设置有相互不同的颜色(例如,红、绿以及蓝)的彩色滤光器24r、24g、24r,通过它们的组合,实现各种颜色。
通过液晶面板20,显示光投射部10能够将图像作为具有与光源12的发光光谱以及彩色滤光器24r、24g、24b的透过率特性对应的光谱的显示光进行投射。图6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全部液晶像素21的透过率在性能上最大的情况下的由显示光投射部10投射的显示光的光谱。该包括多个波长的显示光的光谱与各彩色滤光器24r、24g、24r的特性对应地,在约450nm、约530nm以及约600nm处具有极大值,在约500nm、约580nm处具有极小值。
通过这样的显示光投射部10,从液晶面板20的显示面20a投射的显示光向导光部30入射。
如图2所示,导光部30是将来自显示光投射部10的显示光向投影窗2a侧引导的光学系统,构成显示光到达至视觉确认区域EB的光路OP的一部分。导光部30具有冷光镜部40以及放大镜部32。
冷光镜部40在显示光的光路OP上被配置在比放大镜部32靠显示光投射部10侧。冷光镜部40能够使用光学多层膜44反射显示光。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冷光镜部40具有单个冷光镜42。
冷光镜42具有镜基板43以及光学多层膜44,用于图像的虚像显示。镜基板43例如由合成树脂或玻璃等形成为具有透光性的平板状。
光学多层膜44形成在镜基板43中的面向显示光投射部10以及放大镜部32的显示光入射侧的表面42a。光学多层膜44通过沿着表面的法线方向层叠由两种以上的相互折射率不同的光学材料构成的薄膜44a(也参照图12)而形成。作为薄膜44a,能够采用电介质薄膜或金属薄膜。作为薄膜44a的光学材料,例如能够采用氧化钛(TiO2)、氧化硅(SiO2)、氧化铌(Nb2O5)、氧化钽(Ta2O5)、氟化镁(MgF2)、氟化钙(CaF2)等。
使用这种光学多层膜44,冷光镜42反射作为入射光从显示光投射部10入射的显示光的一部分,并且从光路OP阻挡另一部分。此处,本实施方式中的从光路OP的阻挡包括显示光透过冷光镜42的光学多层膜44以及镜基板43而释放到光路OP外的情况、和显示光被光学多层膜44或者镜基板43吸收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透过的比例比吸收的比例足够大。
被冷光镜部40反射的显示光向放大镜部32入射。
放大镜部32在显示光的光路OP上被配置在比冷光镜部40靠投影窗2a侧(换言之,挡风玻璃3侧)。放大镜部32具有针对显示光投射部10中的显示面20a的图像的尺寸,对由乘客视觉确认的虚像VI的尺寸进行放大的功能。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放大镜部32具有一个放大镜33。
放大镜33通过在由合成树脂或玻璃等构成的基材的表面蒸镀铝来作为反射面33a等而形成。反射面33a通过弯曲成放大镜33的中心凹陷的凹状而形成为光滑的凹面状。入射到放大镜33的显示光被反射面33a透过投影窗2a朝向挡风玻璃3反射。
在壳体50中,在与投影窗2a对应的位置配置有透光性的防尘罩52。因此,来自导光部30的显示光透过防尘罩52,被向挡风玻璃3投影。这样,乘客能够将被挡风玻璃3反射的显示光视觉确认为虚像VI。
在搭载有这样的HUD装置100的车辆1中,例如太阳光等外部光能够透过挡风玻璃3后,进而通过投影窗2a入射到HUD装置100内部。从投影窗2a入射到HUD装置100内部的外部光的一部分以与显示光的行进逆行的方式沿着光路OP在导光部30中被放大镜部32的放大镜33反射后,向冷光镜部40的冷光镜42入射。图7示出太阳光的光谱,作为能够向冷光镜部40入射的外部光。可以说,太阳光的光谱相对于图6的显示光的光谱,波长依赖性较小,在可视区域以及红外区域中广泛、平缓地分布。
如果冷光镜部40具有使大多数这样的太阳光朝向显示光投射部10反射的特性,则太阳光到达至显示光投射部10的光量增大。到达至显示光投射部10的太阳光例如转换为热而对显示光投射部10造成损伤,缩短显示光投射部10的寿命。即,优选冷光镜部40为太阳光的反射率较小的特性。
另一方面,由于冷光镜部40也具有反射显示光的功能,所以优选在显示品质高的状态下通过显示光显示虚像VI。
此处,对在具有图6的光谱的显示光中,各波长对亮度、色度带来的影响度进行说明。作为以下的说明中的XYZ表色系统,应用CIE1931表色系统。但是,在从眼点EP到虚像VI的距离非常近的情况等、存在CIE1931表色系统的应用明显不合理的特殊情况的情况下,代替CIE1931表色系统的应用,而应用CIE1964表色系统。另外,各表色系统的详细能够参照ISO11664-1:2007。
而且为了以下的说明,在上述的XYZ表色系统中,如图8、9所示,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一波长区域WR1,将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λxm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二波长区域WR2。在CIE1931表色系统中,波长λxm为599nm,波长λym为555nm,波长λyz为446nm。因此,实质上,第一波长区域WR1与446~555nm的范围对应,第二波长区域WR2与555~599nm的范围对应。
并且,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一中间波长λm1,将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λxm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二中间波长λm2。在CIE1931表色系统中,第一中间波长λm1约为500nm,第二中间波长λm2约为580nm。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光中的各波长对亮度的影响度通过将图8的颜色匹配函数Y和图6的该显示光的光谱相乘而能够如图10那样表示。此处,显示光包括第一波长区域WR1以及第二波长区域WR2的波长,所以在图10中,各区域WR1、WR2中的影响度当然不为0。具体地,根据图10,在从影响度最高的约550nm起的第一波长区域WR1侧,影响度逐渐降低,而在第二波长区域WR2侧,在整个区域维持0.5以上的影响度。因此,可以说,第二波长区域WR2与第一波长区域WR1相比,对亮度的影响度较大。另外,第一中间波长λm1的影响度约为0.1,第二中间波长λm2的影响度约为0.7。因此,可以说,第二中间波长λm2与第一中间波长λm1相比,对亮度的影响度较大。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光中的各波长对色度的影响度通过将图9的颜色匹配函数X、颜色匹配函数Y以及颜色匹配函数Z和图6的该显示光的光谱相乘而能够如图11那样表示。根据图11,在第一波长区域WR1中存在影响度为0.2以下的区域,相对于此,第二波长区域WR2在整个区域为0.3以上的影响度。因此,可以说,第二波长区域WR2与第一波长区域WR1相比,对色度的影响度较大。另外,第一中间波长λm1的影响度约为0.1,第二中间波长λm2的影响度约为0.3。因此,可以说,第二中间波长λm2与第一中间波长λm1相比,对色度的影响度较大。
如果优先从光路OP阻挡太阳光,而较小地设定影响度大的波长区域的反射率,则显示光中的该波长区域的光也被冷光镜部40从光路OP阻挡。若显示光中的影响度较大的波长区域的光被阻挡,则对虚像VI的显示品质的影响较大。具体地,若显示光中的亮度的影响度较大的波长区域的光被阻挡,则虚像VI的亮度较大地降低,另外,若显示光中的色度的影响度较大的波长区域的光被阻挡,则虚像VI的色度较大地变质。
另一方面,即使减小影响度较小的波长区域的反射率,对虚像VI的显示品质的影响也小。在这样的波长区域中,即使优先从光路阻挡太阳光,也没有太多问题。因此,优选比第一波长区域WR1的反射率大地设定第二波长区域WR2的反射率。同样地,优选比第一中间波长λm1的反射率大地设定第二中间波长λm2的反射率。
考虑到这样的对亮度的影响度以及对色度的影响度,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光镜42中,采用图12所示的镜基板43以及光学多层膜44的结构。在图12的光学多层膜44的左侧的栏中记载有构成该薄膜44a的光学材料。在图12的光学多层膜44的右侧的栏中记载有该薄膜44a的膜厚(其中,单位为nm)。镜基板43的折射率例如相对于e线为1.52。
例如在基于上述考虑的条件设定下,通过计算机的最优化计算来适当地设定各薄膜44a中的各膜厚。特别是图12的光学多层膜44是在结合实际的条件,使相对于入射面而偏振方向倾斜约45度的光以约35度的入射角入射的条件下设计的。
图13示出图12所示的结构的冷光镜部40的冷光镜42处的反射率特性。在图13中,示出与实际的显示光对应的约35度的入射角所对应的反射率,即分别示出对于p偏振光的反射率和对于s偏振光的反射率。在相对于入射面而显示光的偏振方向倾斜约45度来入射的本实施方式中,将反射率Rp和反射率Rs的平均值作为反射率来参照即可。此外,图13所示的反射率Rp、Rs为能量反射率。
冷光镜部40的反射率特性根据光学多层膜44中的光的干扰的结果而形成特征。因此,对于冷光镜部40的反射率而言,例如除了薄膜44a的膜数超过常识的膜数的情况、显著地受到薄膜44a的光学材料固有的吸收线的影响的情况等之外,较难对波长取离散的值。因此,冷光镜部40的反射率较少相对于相互附近的波长取极端不同的反射率。即,即使是以下对两个特定波长间的反射率进行比较的情况,实质上,对该特定波长附近的波长也适用该比较的可能性较高。
此处,将是冷光镜部40对显示光的反射率且是成为对象的波长区域内的各波长的反射率中的取最小值的反射率定义为最小反射率。在这样的定义下,参照图13,则明白第二波长区域WR2中的最小反射率大于第一波长区域WR1中的最小反射率。
同样地参照图13,明白第二中间波长λm2处的反射率大于第一中间波长λm1处的反射率。
更详细地,第一波长区域WR1中的最低反射率以及第一中间波长λm1处的反射率为80%以下,而第二波长区域WR2中的最低反射率以及第二中间波长λm2处的反射率为80%以上。在第一波长区域WR1内,存在一个反射率取极小值的波长。
另外明白:在可视区域中,冷光镜部40的反射率特性与图9的颜色匹配函数X、颜色匹配函数Y以及颜色匹配函数Z大约负相关,或与图10的对亮度的影响度的波长依赖性大约负相关,另外或与图11的对色度的影响度的波长依赖性大约负相关。
另外,参照图13,则明白红外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小于可视区域中的平均反射率。具体地,作为红外区域的780nm以上1080nm以下的波长区域中的平均反射率为20%以下。
(作用效果)
以下对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HUD装置100,第二波长区域WR2中的最小反射率大于第一波长区域WR1中的最小反射率。这样,在第一波长区域WR1中,最小反射率较小,所以显示光较难被冷光镜部40反射,因而不易向投影窗2a侧引导,但对虚像VI的影响度相对较小。而且,即使太阳光等外部光中的第一波长区域WR1的光透过投影窗2a入射到HUD装置100内部,也较难被冷光镜部40反射,所以抑制该光到达到显示光投射部10。另一方面,在对虚像VI的影响度相对较大的第二波长区域WR2中,最小反射率较大,所以显示光容易被冷光镜部40反射,因而通过向作为投影部件的挡风玻璃3的投影,能够使第二波长区域WR2的显示光的大部分贡献于虚像VI的显示。因此,虚像VI的亮度以及颜色再现性提高。根据以上,作为采用了考虑到XYZ表色系统中的颜色匹配函数X、Y、Z的反射率特性的冷光镜部40的结果,能够在虚像VI中实现高的显示品质。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二中间波长λm2处的反射率大于第一中间波长λm1处的反射率。这样,在第一中间波长λm1的附近,反射率较小,所以显示光较难被冷光镜部40反射,因而不易向投影窗2a侧引导,但对虚像VI的影响度相对较小。而且,即使太阳光等外部光中的第一中间波长λm1的附近波长的光透过投影窗2a入射到HUD装置100内部,也较难被冷光镜部40反射,所以抑制该光到达到显示光投射部10。另一方面,在对虚像VI的影响度相对较大的第二中间波长λm2的附近,反射率较大,所以显示光容易被冷光镜部40反射,因而通过向挡风玻璃3的投影,能够使第二中间波长λm2的附近波长的显示光的大部分贡献于虚像VI的显示。因此,虚像VI的亮度以及颜色再现性提高。根据以上,作为采用了考虑到XYZ表色系统中的颜色匹配函数X、Y、Z的反射率特性的冷光镜部40的结果,能够在虚像VI中实现高的显示品质。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红外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小于可视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在这样的冷光镜部40的反射率特性中,即使太阳光等外部光中的红外区域的光透过投影窗2a入射到HUD装置100内部,也较难被冷光镜部40反射,所以抑制该光到达到显示光投射部10。另一方面,由于能够使包括可视区域的波长的显示光被冷光镜部40相对较多地反射,所以能够使显示光的大部分贡献于虚像VI的显示。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作为红外区域的780nm以上1080nm以下的波长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为20%以下。这样,能够使冷光镜部40可靠地发挥作用,从而外部光中的红外区域的光更难到达至显示光投射部10。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光镜42,第二波长区域WR2中的最小反射率大于第一波长区域WR1中的最小反射率。这样的冷光镜42能够较多地反射入射光中的对图像的显示的影响度相对较大的第二波长区域WR2的光,并且较多地阻挡入射光中的影响度相对较小的第一波长区域WR1的光。即,能够通过阻挡来抑制热的产生原因,并且能够使影响度较大的第二波长区域WR2的光贡献于图像的显示。因此,在图像的显示中亮度以及颜色再现性良好,所以能够实现高的显示品质。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二中间波长λm2处的反射率大于第一中间波长λm1处的反射率。这样的冷光镜42能够较多地反射入射光中的对图像的显示的影响度相对较大的第二中间波长λm2的附近波长的光,并且较多地阻挡入射光中的影响度相对较小的第一中间波长λm1的附近波长的光。即,能够通过阻挡来抑制热的产生原因,并且能够使影响度较大的第二中间波长λm2的附近波长的光贡献于图像的显示。因此,在图像的显示中亮度以及颜色再现性良好,所以能够实现高的显示品质。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4~16所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于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光镜部240具有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以及红外区域阻挡镜246。
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在显示光的光路OP上被配置在比红外区域阻挡镜246靠显示光投射部10侧。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具有镜基板243以及光学多层膜244。镜基板243例如由合成树脂或玻璃等形成为具有透光性的平板状。
光学多层膜244形成在镜基板243中的面向显示光投射部10以及红外区域阻挡镜246的显示光入射侧的表面242a。光学多层膜244的光学材料等能够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多层膜44相同的结构,但薄膜44a的层数以及各薄膜44a的膜厚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多层膜44不同。由此,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的反射率特性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光镜42的反射率特性不同。
具体地,如图15示意性地所示,在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中,第二波长区域WR2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小于可视区域中的除了第二波长区域WR2之外的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因此,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为如下的特性,即相对于可视区域中的除了第二波长区域WR2之外的区域,容易从光路OP阻挡第二波长区域WR2的光。另一方面,对于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而言,在红外区域中也为与可视区域中的除了第二波长区域WR2之外的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同等高的反射率。
红外区域阻挡镜246在显示光的光路OP上被配置在比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靠投影窗2a侧(换言之,挡风玻璃3侧)。红外区域阻挡镜246具有镜基板247以及光学多层膜248。
镜基板247例如由合成树脂或玻璃等形成为具有透光性的弯曲板状。具体地,镜基板247中的面向投影窗2a以及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的显示光入射侧的表面246a作为凹状反射面,通过弯曲成镜基板的中心凹陷的凹状而形成为光滑的凹面状。即,红外区域阻挡镜246具有针对显示光投射部10中的显示面20a的图像的尺寸,对由乘客视觉确认的虚像VI的尺寸进行放大的功能。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红外区域阻挡镜246兼具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镜部32的功能,所以不必另外设置该放大镜部32。
光学多层膜248形成在显示光入射侧的表面246a。光学多层膜248的光学材料等能够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多层膜44同样的结构,但薄膜44a的层数以及各薄膜44a的膜厚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多层膜44以及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的光学多层膜244不同。由此,红外区域阻挡镜246的反射率特性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光镜42的反射率特性以及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的反射率特性不同。
具体地,如图16示意性地所示,在红外区域阻挡镜246中,红外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小于可视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因此,红外区域阻挡镜246为相对于可视区域,容易从光路阻挡红外区域的光的特性。另一方面,对于红外区域阻挡镜246而言,在第二波长区域WR2中也为与可视区域中的除了第二波长区域WR2之外的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同等高的反射率。此外,图15、16所示的反射率特性成为s偏振光的反射率Rs和p偏振光的反射率Rp的平均值。
这样,从显示光投射部10投射的显示光能够被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以及红外区域阻挡镜246依次进行引导。由于冷光镜部240对显示光的整体的反射率特性是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的反射率特性和红外区域阻挡镜246的反射率特性相乘所得的,所以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光镜部240中,也成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光镜部40的反射率特性的反射率特性。因此,能够起到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红外区域阻挡镜246中,红外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小于可视区域中的平均反射率,从显示光的光路阻挡红外区域的光。对于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而言,第二波长区域WR2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小于可视区域中的除了第二波长区域WR2之外的区域中的平均反射率,从光路OP阻挡第二波长区域WR2的光。通过使用这样的多个反射镜来构成冷光镜部240,即使太阳光等外部光透过投影窗2a入射到HUD装置100内部,该外部光也在按照每个波长区域而不同的位置被阻挡,所以能够分散热的产生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局部的温度上升,所以HUD装置100的耐久性提高,能够长时间维持虚像VI的显示品质。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在光路OP上被配置在比红外区域阻挡镜246靠显示光投射部10侧。这样,能够在更远离显示光投射部10的位置阻挡太阳光等外部光中的容易转换为热的红外区域的光。与此同时,显示光中的第二波长区域WR2的光能够在导光部30中光束没有充分扩散之前被阻挡,所以能够提高虚像VI的显示品质。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红外区域阻挡镜246具有通过弯曲成凹状而形成为曲面状的作为凹状反射面的表面246a。这样,即使不另外设置元件,也能够对被视觉确认的虚像VI的尺寸进行放大,所以显示品质提高。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是被那些实施方式限定解释的,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应用于各种实施方式以及组合。
具体地,作为变形例1,冷光镜部40的反射率特性只要起到基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则可以采用各种特性。
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紫外区域、特别是380~40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反射率为20%以下。
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波长区域WR1中的最低反射率以及第一中间波长λm1处的反射率为20%以下,相对于此,第二波长区域WR2中的最低反射率以及第二中间波长λm2处的反射率为60%以上。
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波长区域WR1中的最低反射率以及第一中间波长λm1处的反射率为20%以下,相对于此,第二波长区域WR2中的最低反射率以及第二中间波长λm2处的反射率为80%以上。
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相对于图19的例子,进而在第一波长区域WR1内存在两个反射率取极小值的波长。由此,在第一波长区域WR1的较广泛的范围内反射率为20%以下。
作为变形例2,对于冷光镜42、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或者红外区域阻挡镜246,也可以不是显示光的偏振方向相对于入射面倾斜约45度而入射。例如,也可以是s偏振光或者p偏振光的显示光相对于各镜42、242、246入射的结构。
作为变形例3,也可以在冷光镜42、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或者红外区域阻挡镜246中,光学多层膜44、244、248形成在镜基板43、243、247中的与显示光入射侧的表面42a、242a、246a相反侧的表面。
作为与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变形例4,冷光镜42也可以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同样的反射率特性。即,在冷光镜部40中,红外区域中的平均反射率也可以为可视区域中的平均反射率以上。
作为与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变形例5,冷光镜42也可以形成为弯曲板状。更具体地,显示光入射侧的表面42a可以通过弯曲成镜基板43的中心凹陷的凹状而形成为光滑的凹面状,也可以通过弯曲成镜基板43的中心凸起的凸状而形成为光滑的凸面状。
作为与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变形例6,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也可以在显示光的光路OP上被配置在比红外区域阻挡镜246靠投影窗2a侧(换言之,挡风玻璃3侧)。
作为与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变形例7,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以及红外区域阻挡镜246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例如,针对第二实施方式,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的显示光入射侧的表面242a也可以作为凸状反射面,通过弯曲成镜基板243的中心凸起的凸状而形成为光滑的凸面状。另外例如,也可以红外区域阻挡镜246具有凹状反射面。还例如,也可以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以及红外区域阻挡镜246的两方形成为平板状。
作为变形例8,能够采用其它结构作为显示光投射部10。例如,对于液晶面板20的彩色滤光器,除了红、绿以及蓝之外,还可以加入黄色等的彩色滤光器。在该情况下,通过黄色的彩色滤光器,显示光中的580nm附近的波长的影响度相对提高,所以本冷光镜部40的应用效果相辅地提高。另外例如,也可以在液晶面板20中不设置彩色滤光器,而显示光投射部投射白色光。
而且,也可以采用没有使用液晶面板20的显示光投射部10。作为该例子,可以采用通过扫描激光束入射的扫描反射镜的方向而在屏幕上形成图像并作为显示光而进行投射的激光扫描仪方式。从显示光投射部10投射的显示光也可以不偏振。
作为变形例9,也可以在车辆1以外的船舶或飞机等各种移动体(输送设备)中应用本公开。
作为变形例10,如果是用于图像的显示,则也可以在HUD装置100以外应用冷光镜42。
上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被搭载于移动体1,通过透过投影窗2a向投影部件3投影显示光,来以乘客能够视觉确认的方式进行虚像显示。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显示光投射部10和导光部30。显示光投射部10将图像以包括可视区域的多个波长的显示光进行投射。导光部30将来自显示光投射部的显示光向投影窗侧引导。导光部具有使用光学多层膜44、244、248反射显示光的冷光镜部40、240。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一波长区域WR1。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Y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X最大的波长λxm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二波长区域WR2。将是冷光镜部对显示光的反射率且是成为对象的波长区域内的各波长的反射率中的取最小值的反射率定义为最小反射率。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大于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
根据这样的公开,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大于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这样,在第一波长区域中,最小反射率较小,所以显示光较难被冷光镜部反射,因而不易向投影窗侧引导,但对虚像的影响度相对较小。而且,即使太阳光等外部光中的第一波长区域的光透过投影窗入射到HUD装置内部,也较难被冷光镜部反射,所以抑制该光到达到显示光投射部。另一方面,在对虚像的影响度相对较大的第二波长区域中,最小反射率较大,所以显示光容易被冷光镜部反射,因而通过向投影部件的投影,能够使第二波长区域的显示光的大部分贡献于虚像的显示。因此,虚像的亮度以及颜色再现性提高。根据以上,作为采用了考虑到XYZ表色系统中的颜色匹配函数X、Y、Z的反射率特性的冷光镜部的结果,能够在虚像中实现高的显示品质。
基于上述公开的其他之一的平视显示器装置被搭载于移动体1,通过透过投影窗2a向投影部件3投影显示光,来以乘客能够视觉确认的方式进行虚像显示。显示光投射部10将图像以包括可视区域的多个波长的显示光进行投射。导光部30将来自显示光投射部的显示光向投影窗侧引导。导光部具有使用光学多层膜44、244、248反射显示光的冷光镜部40、240。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一中间波长λm1。另外,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λxm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二中间波长λm2。对于冷光镜部对显示光的反射率,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大于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
根据这样的公开,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大于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这样,在第一中间波长的附近,反射率较小,所以显示光较难被冷光镜部反射,因而不易向投影窗侧引导,但对虚像的影响度相对较小。而且,即使太阳光等外部光中的第一中间波长的附近波长的光透过投影窗入射到HUD装置内部,也较难被冷光镜部反射,所以抑制该光到达到显示光投射部。另一方面,在对虚像的影响度相对较大的第二中间波长处,反射率较大,所以显示光容易被冷光镜部反射,因而通过向投影部件的投影,能够使第二中间波长的附近波长的显示光的大部分贡献于虚像的显示。因此,虚像的亮度以及颜色再现性提高。根据以上,作为采用了考虑到XYZ表色系统中的颜色匹配函数X、Y、Z的反射率特性的冷光镜部的结果,能够在虚像中实现高的显示品质。
另外,基于上述公开的其他之一的冷光镜具备镜基板42和光学多层膜44。镜基板42用于图像的显示。光学多层膜44形成于镜基板的表面42a。冷光镜通过光学多层膜反射入射光的一部分,并且从光路OP阻挡另一部分。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一波长区域WR1。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λxm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二波长区域WR2。定义成为对象的波长区域内的各波长的反射率中的取最小值的最小反射率。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大于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
根据这样的公开,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大于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最小反射率。这样的冷光镜能够较多地反射入射光中的对图像的显示的影响度相对较大的第二波长区域的光,并且较多地阻挡入射光中的影响度相对较小的第一波长区域的光。即,能够通过阻挡来抑制热的产生原因,并且能够使影响度较大的第二波长区域的光贡献于图像的显示。因此,在图像的显示中亮度以及颜色再现性良好,所以能够实现高的显示品质。
另外,基于上述公开的其他之一的冷光镜用于图像的显示,具备镜基板42和形成在镜基板的表面42a的光学多层膜44。冷光镜通过光学多层膜反射入射光的一部分,并且从光路OP阻挡另一部分。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一中间波长λm1。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λxm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二中间波长λm2。对于对入射光的反射率,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大于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
根据这样的公开,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大于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这样的冷光镜能够较多地反射入射光中的对图像的显示的影响度相对较大的第二中间波长的附近波长的光,并且能够较多地阻挡入射光中的影响度相对较小的第一中间波长的附近波长的光。即,能够通过阻挡来抑制热的产生原因,并且能够使影响度较大的第二中间波长的附近波长的光贡献于图像的显示。因此,在图像的显示中亮度以及颜色再现性良好,所以能够实现高的显示品质。
根据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应理解为本公开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构造。本公开也包括各种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此外,各种组合、方式、进而在这些组合、方式中仅包含一个要素、更多或更少要素的其它组合、方式也落入本公开的范畴、思想范围中。

Claims (11)

1.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被搭载于移动体(1),通过透过投影窗(2a)向投影部件(3)投影显示光,来以乘客能够视觉确认的方式进行虚像显示,所述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
显示光投射部(10),将图像以包括可视区域的多个波长的显示光进行投射;以及
导光部(30),将来自所述显示光投射部(10)的所述显示光向所述投影窗侧引导,
所述导光部(30)具有冷光镜部(40、240),所述冷光镜部使用光学多层膜(44、244、248)反射所述显示光,
若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一波长区域(WR1),将所述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与颜色匹配函数X最大的波长(λxm)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二波长区域(WR2),
并且将是所述冷光镜部(40、240)对所述显示光的反射率且是对象波长区域内的各波长的反射率中的取最小值的反射率定义为最小反射率,
则所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并且
所述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8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8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或者
所述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2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6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或者
所述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2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8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中,
红外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小于可视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中,
作为红外区域的780nm以上1080nm以下的波长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为2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中,
所述冷光镜部(40、240)具有:
红外区域阻挡镜(246),红外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小于可视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并且从所述显示光的光路(OP)阻挡红外区域的光;以及
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所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小于可视区域中的除了所述第二波长区域以外的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并且从所述光路阻挡所述第二波长区域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在所述光路上被配置在比所述红外区域阻挡镜(246)靠所述显示光投射部(10)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中,
所述红外区域阻挡镜(246)以及所述第二波长区域阻挡镜(242)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通过弯曲成凹状而形成为曲面状的凹状反射面。
7.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被搭载于移动体(1),通过透过投影窗(2a)向投影部件(3)投影显示光,来以乘客能够视觉确认的方式进行虚像显示,所述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
显示光投射部(10),将图像以包括可视区域的多个波长的显示光进行投射;以及
导光部(30),将来自所述显示光投射部(10)的所述显示光向所述投影窗侧引导,
所述导光部(30)具有冷光镜部(40、240),所述冷光镜部使用光学多层膜(44、244、248)反射所述显示光,
若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一中间波长(λm1),将所述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λxm)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二中间波长(λm2),
则对于所述冷光镜部(40、240)对所述显示光的反射率,所述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并且
所述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8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8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或者
所述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2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6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或者
所述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2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8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中,
红外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小于可视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中,
作为红外区域的780nm以上1080nm以下的波长区域中的各波长的平均反射率为2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
10.一种冷光镜,被用于图像的显示,具备镜基板(42)和形成在所述镜基板的表面(42a)的光学多层膜(44),通过所述光学多层膜(44)反射入射光的一部分,并且从光路(OP)阻挡另一部分,其中,
若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一波长区域(WR1),将所述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λxm)之间的波长区域定义为第二波长区域(WR2),
并且定义对象波长区域内的各波长的反射率中的取最小值的最小反射率,
则所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并且
所述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8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8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或者
所述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2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6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或者
所述第一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2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波长区域中的所述最小反射率为8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
11.一种冷光镜,被用于图像的显示,具备镜基板(42)和形成在所述镜基板的表面(42a)的光学多层膜(44),通过所述光学多层膜(44)反射入射光的一部分,并且从光路(OP)阻挡另一部分,其中,
若在XYZ表色系统中,将颜色匹配函数Z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与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zm)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一中间波长(λm1),将所述颜色匹配函数Y的值最大的波长(λym)与颜色匹配函数X的值最大的波长(λxm)的正中间的波长定义为第二中间波长(λm2),
则对于针对所述入射光的反射率,所述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并且
所述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8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8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或者
所述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2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6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或者
所述第一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20%以下的能量反射率且所述第二中间波长处的反射率为80%以上的能量反射率。
CN201780034632.1A 2016-06-06 2017-04-27 平视显示器装置以及冷光镜 Active CN109219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2822A JP6593254B2 (ja) 2016-06-06 2016-06-06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コールドミラー
JP2016-112822 2016-06-06
PCT/JP2017/016678 WO2017212818A1 (ja) 2016-06-06 2017-04-27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コールドミラ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9767A CN109219767A (zh) 2019-01-15
CN109219767B true CN109219767B (zh) 2022-03-29

Family

ID=60578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4632.1A Active CN109219767B (zh) 2016-06-06 2017-04-27 平视显示器装置以及冷光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8210B2 (zh)
JP (1) JP6593254B2 (zh)
CN (1) CN109219767B (zh)
DE (1) DE112017002830T5 (zh)
WO (1) WO2017212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9584B (zh) * 2015-10-15 2020-08-28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装置
JP6712460B2 (ja) * 2015-11-26 2020-06-24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の内装構造
JP2018084596A (ja) * 2016-11-21 2018-05-31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装置
EP3593194B1 (en) * 2017-03-06 2024-04-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Vehicle projection assembly
DE102017206544A1 (de) * 2017-04-19 2018-10-2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Head-Up-Display
JP7000937B2 (ja) * 2018-03-16 2022-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装置及び機器
JP7101341B2 (ja) * 2018-03-19 2022-07-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投写装置及び移動体
JP7053410B2 (ja) 2018-08-30 2022-04-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センサユニット、センサシステム、ロボットハンド、ロボットアーム、サーバ装置、演算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657232B1 (en) * 2018-11-08 2023-01-04 Ricoh Company,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system, and mobile object
JP2020076941A (ja) * 2018-11-08 2020-05-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体
WO2021211768A1 (en) * 2020-04-15 2021-10-21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CN112835198A (zh) 2021-03-04 2021-05-25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抬头显示的光学模组及其光学系统、车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4801A (ja) * 2002-05-28 2003-12-03 Nippon Seiki Co Ltd 表示装置
CN104049367A (zh) * 2013-03-12 2014-09-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平视显示器装置
CN105452937A (zh) * 2013-08-06 2016-03-30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平视显示装置
CN106990530A (zh) * 2015-11-16 2017-07-28 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冷光镜以及平视显示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4048B2 (en) * 2001-02-28 2003-06-0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enuating solar flux in a head-up display
JP2002316580A (ja) * 2001-04-24 2002-10-29 Murakami Corp カメラ内蔵ミラー装置
JP2005251649A (ja) * 2004-03-05 2005-09-15 Sony Corp 照明装置及び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209175A (ja) * 2013-03-27 2014-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US9494800B2 (en) * 2014-01-21 2016-11-15 Osterhout Group, Inc.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JP2015224276A (ja) * 2014-05-27 2015-12-14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研磨液及びこの研磨液を用いた基板の研磨方法
JP5900806B2 (ja) * 2014-08-08 2016-04-06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6112822A (ja) 2014-12-17 2016-06-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面付け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面付け制御方法
JP6604287B2 (ja) * 2016-08-05 2019-11-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4801A (ja) * 2002-05-28 2003-12-03 Nippon Seiki Co Ltd 表示装置
CN104049367A (zh) * 2013-03-12 2014-09-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平视显示器装置
CN105452937A (zh) * 2013-08-06 2016-03-30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平视显示装置
CN106990530A (zh) * 2015-11-16 2017-07-28 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冷光镜以及平视显示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19623A (ja) 2017-12-14
JP6593254B2 (ja) 2019-10-23
CN109219767A (zh) 2019-01-15
DE112017002830T5 (de) 2019-02-14
WO2017212818A1 (ja) 2017-12-14
US10698210B2 (en) 2020-06-30
US20190227308A1 (en)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9767B (zh) 平视显示器装置以及冷光镜
CN109416471B (zh) 平视显示装置
US11474349B2 (en) Head-up display device
EP1619533B1 (en) Display device
CN106990530B (zh) 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冷光镜以及平视显示器装置
US10558039B2 (en) Head-up display apparatus
CN1732404A (zh) 带偏振光源与广角p偏振反射偏振镜的平视显示器
US11460700B2 (en) Image display modul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EP1484639A1 (en) Projection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7141491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19087615A1 (ja) 虚像表示装置
CN116413907A (zh) 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JP2022090496A (ja) 虚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コールドミラー
CN220509161U (zh) 透反膜、抬头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US20230256820A1 (en) Display system for vehicle
JP2021139956A (ja) 虚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