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5312B - 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5312B
CN109195312B CN201811073264.4A CN201811073264A CN109195312B CN 109195312 B CN109195312 B CN 109195312B CN 201811073264 A CN201811073264 A CN 201811073264A CN 109195312 B CN109195312 B CN 109195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layer
steel sheet
hollow area
pattern
ho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32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5312A (zh
Inventor
林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Holite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Holi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Holite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Holi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732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5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5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5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5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5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81Reinforcement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20Details of printed circuits not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1 - H05K2201/10
    • H05K2201/2009Reinforced areas, e.g. for a specific part of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g And Chemical Polish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在钢片上设置第一遮蔽层、第二遮蔽层,在第一遮蔽层上设置图案镂空区和第一镂空区,第二遮蔽层上设置第二镂空区,利用药水将钢片蚀刻成特定图案外形,再在图案镂空区设置第三遮蔽层以保护图案镂空区,再次将钢片蚀刻成特定外形,去除遮蔽层,完成补强板成品。此方法可以在钢片上制作出深度浅且精度高的图案。

Description

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常用的柔性电路板上通常设置有若干0.10mm-0.30mm厚度的钢片补强板,以降低某个位置的柔性,便于表面贴装电子器件时柔性电路板受力后也不会产生弯折,补强板同时还起到了支撑电子器件的作用,避免柔性电路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弯折而使电子器件脱离。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下,需要在钢片补强板上设置特定的图案。
当前常用的技术方案有两种,其一为图案与钢片外形轮廓分别制作,存在图案相对于外形轮廓位置精度低的缺陷;其二为图案与钢片外形轮廓同时蚀刻,直至钢片外形轮廓成型,其图案深度至少为钢片厚度的50%,存在图案深度过深,影响钢片强度的缺陷,同时由于其蚀刻时间长,导致图案变形严重,图案精度低。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可以在钢片上制作出深度浅且精度高的图案。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补强板,包括:
钢片;
第一遮蔽层和第二遮蔽层,分别位于所述钢片相对的两侧;
第一镂空区和图案镂空区,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遮蔽层上;
第二镂空区,设于所述第二遮蔽层上;
第三遮蔽层,设于所述图案镂空区内;
其中,通过蚀刻后,所述第一镂空区与第二镂空区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补强板还包括:
第一轮廓,所述第一轮廓通过蚀刻所述钢片的第一镂空区处形成;
图案轮廓,所述图案轮廓通过蚀刻所述钢片的图案镂空区处形成;
第二轮廓,所述第二轮廓通过蚀刻所述钢片的第二镂空区处形成。
优选的,所述补强板还包括外形轮廓,所述外形轮廓通过蚀刻钢片的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直至第一镂空区与第二镂空区相通所形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关于所述钢片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遮蔽层、第二遮蔽层和第三遮蔽层均为具有抗腐蚀特性的感光油墨或感光薄膜。
一种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钢片,在所述钢片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遮蔽层和第二遮蔽层;
S2:在所述第一遮蔽层上制作出第一镂空区和图案镂空区,同时在所述第二遮蔽层上制作出第二镂空区;
S3:将所述钢片浸泡于药水中,持续一定时间,使所述钢片的裸露部位受到腐蚀产生凹陷,从而在所述钢片的第一镂空区处形成第一轮廓,同理,在所述钢片的第二镂空区处形成第二轮廓,在所述钢片的图案镂空区处形成图案轮廓;
S4:在所述钢片的图案镂空区内设置第三遮蔽层;
S5:再次将所述钢片浸泡于药水中,使所述第一镂空区与第二镂空区部位不断被腐蚀,直至所述第一轮廓与第二轮廓连通,形成外形轮廓;
S6:去除所述第一遮蔽层、第二遮蔽层和第三遮蔽层,得到补强板成品。
优选的,所述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关于所述钢片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遮蔽层、第二遮蔽层和第三遮蔽层均为具有抗腐蚀特性的感光油墨或感光薄膜。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先同时蚀刻第一镂空区、图案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当达到图案镂空区的蚀刻深度要求时,停止蚀刻,此时在图案镂空区设置第三遮蔽层以保护图案,再次置入药水中蚀刻,直至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相连通,形成外形轮廓,去除遮蔽层,得到补强板成品,此方式可有效提高补强板上的图案蚀刻精度,得到深度浅且精度高的图案;
2)本发明由于第一镂空区和图案镂空区为同一工序制成,不存在套版偏差,图案镂空区的边缘到外形轮廓的边缘的距离A可以达到极高的精度,即图案蚀刻精度得到提高;
3)本发明由于图案蚀刻与外形轮廓的蚀刻为不同工序,图案蚀刻的深度可自由控制,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1的补强板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2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3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4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5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5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6的补强板成品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1、钢片;11、顶面;12、底面;2、第一遮蔽层;21、第一镂空区;211、第一轮廓;22、图案镂空区;221、图案轮廓;3、第二遮蔽层;31、第二镂空区;311、第二轮廓;4、第三遮蔽层;5、外形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示出了一种补强板,包括:
钢片1,此为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11和底面12;
第一遮蔽层2和第二遮蔽层3,分别位于钢片1相对的两侧,即第一遮蔽层2位于顶面11,第二遮蔽层3位于底面12,以保护钢片1的两侧面;
第一镂空区21和图案镂空区22,分别设于第一遮蔽层2上;
第二镂空区31,设于第二遮蔽层3上,且第一镂空区21与第二镂空区31关于钢片1对称设置;
第三遮蔽层4,设于图案镂空区22内;
其中,通过蚀刻后,第一镂空区21与第二镂空区31相连通。
进一步的,该补强板还包括:
第一轮廓211,第一轮廓211通过蚀刻钢片1的第一镂空区21处形成;
图案轮廓221,图案轮廓221通过蚀刻钢片1的图案镂空区22处形成;
第二轮廓311,第二轮廓311通过蚀刻钢片1的第二镂空区31处形成。
更进一步,补强板还包括外形轮廓5,外形轮廓5通过蚀刻钢片1的第一轮廓211和第二轮廓311直至第一镂空区21和第二镂空区31相通形成。
一种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钢片1,在钢片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遮蔽层2和第二遮蔽层3。
具体到图1,钢片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11与底面12,顶面11和底面12为钢片1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本实施例中,第一遮蔽层2位于顶面11上,第二遮蔽层3位于底面12上。第一遮蔽层2和第二遮蔽层3为具有抗腐蚀特性的感光油墨或感光薄膜,具体的,在钢片1的顶面11和底面12印刷具有抗腐蚀特性的感光油墨或者贴合具有抗腐蚀特性的感光薄膜,分别形成第一遮蔽层2和第二遮蔽层3。
步骤S2:在第一遮蔽层2上制作出第一镂空区21和图案镂空区22,同时在第二遮蔽层3上制作出第二镂空区31。
具体到图2,先在第一遮蔽层2上划定出第一镂空区21和图案镂空区22,在第二遮蔽层3上划定出第二镂空区31,且第一镂空区21与第二镂空区31关于钢片1对称设置,再在第一遮蔽层2上方放置第一菲林片(图中未示出),第一菲林片设置有与第一镂空区21和图案镂空区22对应的图案,在第二遮蔽层3下方放置第二菲林片(图中未示出),第二菲林片设置有与第一镂空区31对应的图案,然后通过曝光、显影、蚀刻的方法,去除第一镂空区21、图案镂空区22和第二镂空区31处的感光油墨或感光薄膜,以露出第一镂空区21、图案镂空区22和第二镂空区31处的钢片1。此处,菲林片的图案可以是正片的,也可以是负片的,这一点需要根据遮蔽层所采用材料的感光特性决定。
步骤S3:将钢片1浸泡于药水中,持续一定时间,使钢片1的裸露部位受到腐蚀产生凹陷,从而在钢片1的第一镂空区21处形成第一轮廓211,同理,在钢片1的第二镂空区31处形成第二轮廓311,在钢片1的图案镂空区22处形成图案轮廓221。
具体到图3,采用三氯化铁、盐酸等溶液作为药水,以腐蚀钢片1的裸露部位,形成第一轮廓211、第二轮廓311和图案轮廓221。
步骤S4:在钢片1的图案镂空区22内设置第三遮蔽层4。
具体到图4,同步骤S1一样,第三遮蔽层4为具有抗腐蚀特性的感光油墨或感光薄膜,设置第三遮蔽层4以保护图案镂空区22,防止图案镂空区22被药水腐蚀过深,导致图案变形严重,图案精度低,即设置第三遮蔽层4是为了提高图案镂空区22的图案精度。
步骤S5:再次将钢片1浸泡于药水中,使第一镂空区21与第二镂空区31部位不断被腐蚀,直至第一轮廓211与第二轮廓311连通,形成外形轮廓5。
具体到图5和图6,将钢片1浸泡于对钢片1具有腐蚀性的药水中,由于图案镂空区22有第三遮蔽层4保护,图案镂空区22不会被腐蚀,而钢片1上裸露的第一镂空区21和第二镂空区31部位不断被腐蚀,第一镂空区21被腐蚀后形成第一轮廓211,第二镂空区31被腐蚀后形成第二轮廓311,直至第一轮廓211与第二轮廓311连通,形成外形轮廓5。
步骤S6:去除第一遮蔽层2、第二遮蔽层3和第三遮蔽层4,得到补强板成品。
具体到图7,最后,将保护层第一遮蔽层2、第二遮蔽层3和第三遮蔽层4去除,即可得到补强板成品。
由于第一镂空区21和图案镂空区22为同一工序制成,不存在套版偏差,图案镂空区22的边缘到外形轮廓5的边缘的距离A可以达到极高的精度。进一步的,由于图案蚀刻与外形轮廓5的蚀刻为不同工序,图案蚀刻的深度可自由控制,非常方便,且蚀刻精度得到提高。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补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片(1);
第一遮蔽层(2)和第二遮蔽层(3),分别位于所述钢片(1)相对的两侧;
第一镂空区(21)和图案镂空区(2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遮蔽层(2)上;
第二镂空区(31),设于所述第二遮蔽层(3)上;
第三遮蔽层(4),设于所述图案镂空区(22)内;
其中,通过蚀刻后,所述第一镂空区(21)与第二镂空区(31)相连通;
第一轮廓(211),所述第一轮廓(211)通过蚀刻所述钢片(1)的第一镂空区(21)处形成;图案轮廓(221),所述图案轮廓(221)通过蚀刻所述钢片(1)的图案镂空区(22)处形成;第二轮廓(311),所述第二轮廓(311)通过蚀刻所述钢片(1)的第二镂空区(31)处形成;
所述补强板还包括外形轮廓(5),所述外形轮廓(5)通过蚀刻钢片(1)的第一轮廓(211)和第二轮廓(311)直至第一镂空区(21)与第二镂空区(31)相通所形成;
所述第一镂空区(21)和第二镂空区(31)关于所述钢片(1)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蔽层(2)、第二遮蔽层(3)和第三遮蔽层(4)均为具有抗腐蚀特性的感光油墨或感光薄膜。
3.一种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提供钢片(1),在所述钢片(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遮蔽层(2)和第二遮蔽层(3);
S2:在所述第一遮蔽层(2)上制作出第一镂空区(21)和图案镂空区(22),同时在所述第二遮蔽层(3)上制作出第二镂空区(31),所述第一镂空区(21)和第二镂空区(31)关于所述钢片(1)对称设置;
S3:将所述钢片(1)浸泡于药水中,持续一定时间,使所述钢片(1)的裸露部位受到腐蚀产生凹陷,从而在所述钢片(1)的第一镂空区(21)处形成第一轮廓(211),同理,在所述钢片(1)的第二镂空区(31)处形成第二轮廓(311),在所述钢片(1)的图案镂空区(22)处形成图案轮廓(221);
S4:在所述钢片(1)的图案镂空区(22)内设置第三遮蔽层(4);
S5:再次将所述钢片(1)浸泡于药水中,使所述第一镂空区(21)与第二镂空区(31)部位不断被腐蚀,直至所述第一轮廓(211)与第二轮廓(311)连通,形成外形轮廓(5);
S6:去除所述第一遮蔽层(2)、第二遮蔽层(3)和第三遮蔽层(4),得到补强板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蔽层(2)、第二遮蔽层(3)和第三遮蔽层(4)均为具有抗腐蚀特性的感光油墨或感光薄膜。
CN201811073264.4A 2018-09-14 2018-09-14 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 Active CN109195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3264.4A CN109195312B (zh) 2018-09-14 2018-09-14 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3264.4A CN109195312B (zh) 2018-09-14 2018-09-14 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5312A CN109195312A (zh) 2019-01-11
CN109195312B true CN109195312B (zh) 2024-04-09

Family

ID=64910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3264.4A Active CN109195312B (zh) 2018-09-14 2018-09-14 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53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5953A (zh) * 2020-10-26 2021-01-15 昆山迪卡特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无节点补强板双面蚀刻工艺
CN112654165A (zh) * 2020-12-29 2021-04-13 博罗县精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有凹槽的新型散热导通钢片线路板的生产方法
CN114369826B (zh) * 2021-12-29 2024-02-13 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低膨胀金属补强件蚀刻工艺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3857A (ja) * 2001-12-19 2003-07-03 Hitachi Ltd エッチング液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路基板の製法
JP2004289217A (ja) * 2003-03-19 2004-10-14 Ngk Insulators Ltd 振動片の製造方法、振動片および振動子
JP2007194324A (ja) * 2006-01-18 2007-08-02 Toray Ind Inc 回路基板用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52772A (ja) * 2008-04-01 2009-10-29 Dowa Metaltech Kk 回路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及びエッチング用回路パターン基板
CN102448252A (zh) * 2010-10-13 2012-05-09 宏恒胜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路板制作方法
CN102870504A (zh) * 2010-04-19 2013-01-09 日本梅克特隆株式会社 柔性电路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81486A (zh) * 2013-12-06 2014-08-13 景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遮罩制造方法以及金属遮罩
CN104768318A (zh) * 2014-01-06 2015-07-08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软硬结合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83011A (zh) * 2017-10-24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8196421A (zh) * 2017-12-14 2018-06-22 深圳市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灰阶掩膜版制作方法
CN209375999U (zh) * 2018-09-14 2019-09-10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强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3857A (ja) * 2001-12-19 2003-07-03 Hitachi Ltd エッチング液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路基板の製法
JP2004289217A (ja) * 2003-03-19 2004-10-14 Ngk Insulators Ltd 振動片の製造方法、振動片および振動子
JP2007194324A (ja) * 2006-01-18 2007-08-02 Toray Ind Inc 回路基板用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52772A (ja) * 2008-04-01 2009-10-29 Dowa Metaltech Kk 回路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及びエッチング用回路パターン基板
CN102870504A (zh) * 2010-04-19 2013-01-09 日本梅克特隆株式会社 柔性电路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48252A (zh) * 2010-10-13 2012-05-09 宏恒胜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路板制作方法
CN103981486A (zh) * 2013-12-06 2014-08-13 景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遮罩制造方法以及金属遮罩
CN104768318A (zh) * 2014-01-06 2015-07-08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软硬结合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83011A (zh) * 2017-10-24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8196421A (zh) * 2017-12-14 2018-06-22 深圳市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灰阶掩膜版制作方法
CN209375999U (zh) * 2018-09-14 2019-09-10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5312A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5312B (zh) 补强板及提高补强板蚀刻精度的方法
KR101968033B1 (ko) 메탈 마스크용 기재의 제조 방법, 증착용 메탈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메탈 마스크용 기재, 및, 증착용 메탈 마스크
JP5256572B2 (ja) 印刷方法
KR102071840B1 (ko) 메탈 마스크 기재, 메탈 마스크, 및 메탈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CN107797375A (zh) 目标图形的修正方法
KR20190082238A (ko) 증착 마스크
WO2020217936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並びにガラス板集合体
KR20140048025A (ko) 아치형 표면을 갖는 유리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US7465883B2 (en) Plate-reinforced wiring circuit board
CN209375999U (zh) 一种补强板
CN103328226B (zh) 带凹部的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48756B (zh) 印刷系统,其包含的印刷网板、印刷模板及其印刷方法
CN103998243A (zh) 用于胶印的移印版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198108A (ja) 印刷配線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グラビア版
CN108183123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1685985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etal mask
US3668029A (en) Chemical machining process
JP3474927B2 (ja) 印刷用凹版の製造方法
KR20210075354A (ko) 강화 유리 제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1959668U (zh) 卷收式电路基板
JP2943259B2 (ja) 金属板のエッチング方法
JP2001179935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マスク設計方法およびそのマスク製造方法
JP3203825B2 (ja) パターン付基板およびその作成方法
JPS6221629B2 (zh)
JP3071443B2 (ja) エッチングスピードのチェッ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