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3075A - 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 - Google Patents

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3075A
CN109183075A CN201710699898.XA CN201710699898A CN109183075A CN 109183075 A CN109183075 A CN 109183075A CN 201710699898 A CN201710699898 A CN 201710699898A CN 109183075 A CN109183075 A CN 109183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lead powder
powder
plate
nan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998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恭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6998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3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3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3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C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RECOVERY OR REFINING OF 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C5/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recovery or refining of metal powders or porous metal masses
    • C25C5/02Electrolytic production, recovery or refining of metal powders or porous metal masses from solu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是用两片或多片纯铅板做电极A和B,浸在电解液中电解制取纳米铅粉。第一轮生产,A片作正极板,B片作负极板,浸在电解液中通电后,A片被刻蚀,B片表面却产生由纳米铅粉组成泡沫状态的海绵体,几个小时后,由于伴生的氢气被此海绵体吸饱,此海绵体一部分脱离负极板的表面浮于液面上,集取后经洗涤、脱水、烘干后,成为干燥的纳米铅粉。第二轮生产,更迭电源极性,A片却产生由纳米铅粉组成泡沫状态的海绵体,B片则被刻蚀。第三轮生产,又按第一轮生产的操作,如此更迭极性通电生产,每轮生产的时间大约5至8小时,可以提高纳米铅粉的产量。

Description

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设备,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技术最成熟、价格最廉、使用最广、用量最多的蓄电池,它的核心材料是铅粉,这种铅粉是其中含有60%至80%一氧化铅的混合物。
目前,这种铅粉的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铅粉球磨机制粉法,是将纯铅粒在专用的铅粉球磨机内磨碎的同时被氧化,另一种是气相氧化制粉法,是将纯铅熔融在坩锅内,用强大的喷气气流将铅液吹散成雾状的同时被氧化。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取的铅粉,其颗粒直径约2微米至16微米,颗粒大小不均匀。
倘若用颗粒直径在0.005微米至0.02微米之间的纳米铅粉制造蓄电池极板,由于纳米铅粉的比表面积,跟铅粉球磨机磨碎的铅粉相比、或者跟气相氧化法制取的铅粉相比,因为其比表面积极大,用纳米铅粉制造铅酸蓄电池极板,可以大大提升铅酸蓄电池的容量。
已知铅粉包括纳米铅粉的制造方法有多种,下面简述了四种方法;
【1】化学合成法,是用纯镁或钝铝作还原剂,在含有二价的铅离子在 HCl溶液中反应,制备一氧化铅,控制反应温度为摄氏90度左右,可得到海绵状的铅粉。
【2】采用Pb(CH3COO)4水解合成Pb0,其颗粒直径只有5纳米左右,形态分布也很均匀,但成本高。
【3】在网上查询,在2012年,有“铅酸蓄电池纳米铅粉的制备方法”之专利信息,作者杨春晓,出版源CN2012,今摘录其部分的内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一氧化铅纳米铅粉的制备方法,其步骤;
(一)含铅原料与反应物A反应,生成水溶性的主要产物1;
(二)主要产物1与反应物B反应,生成主要产物2沉淀;
(三)将主要产物2分解,获得一氧化铅。
【4】在网络上摘录到专利号为CN201410008034.5,名称为“一种球形纳米铅粉的制备方法”的简要内容;申请人(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发明(设计人)王学猛,贾晓慧,曲洋。主权页;一种球形纳米铅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取硝酸铅水溶液加入聚乙烯吡烷酮,得到中间液A备用。
2,向步骤1中间溶液A中滴入水合胼溶液,待滴加完成后,经过滤和洗涤,得到球形纳米铅粉。
本发明的铅粉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得铅粉纯度高,平均粒度10 纳米,最大粒度不超过100纳米,该铅粉既可应用于传统铅酸蓄电池行业中极板的制备,及应用于粉末冶金行业,或者作为冶金添加剂,用以烧制耐磨零件。
基于上述的【1】、【2】、【3】、【4】四种铅粉制备方法所制取的铅粉,以及用其他方法制取的纳米铅粉,因为成本高,其价格昂贵,每公斤的价格自人民币七十元、上百元、甚至高迏数百元以上,如此高的价格,针对铅酸蓄电池行业而言,因价格太高,沒有被铅酸蓄电池行业所采用。
所以,目前各大铅酸蓄电池制造厂,依然用铅粉球磨机制粉法或者用气相氧化制粉法制造铅粉,其颗粒直径大约2微米至16微米,其价格每公斤在人民币20元以下,才能被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其特征是;只需在常温下,以最简单的设备、最简易的工艺、最低廉的原料,最节省的耗电量、最短的生产周期,生产时无噪声、无有毒气体、对环境又无污染,在以上所述的前题下,就能生产出价廉物美的球形纳米铅粉,形态分布很均匀,其颗粒直径只有5纳米至20纳米。
按上段所述制取的纳米铅粉,不属于现有技术,是新发明的新颕性技术,此前无人用此技术生产纳米铅粉。
现有技术是用“铅粉球磨机法”,和“气相氧化制粉法”两种方法生产铅粉的,铅粉球磨机法是将铅球或铅粒在机内磨碎的,颗粒直径大约2至16微米,颗粒不均匀。
本发明制粉方法很简单,只需投资千余元,便可制出这种纳米铅粉,颗粒为球形,直径约0.005至0.02微米,用此超细的纳米级铅粉取代颗粒直径为2至16微米的微米级铅粉制造极板,对蓄电池容量的提升具有创造性的作用。
本法设备简单、工艺简易、原料价格低廉、生产时无噪声、无有毒气体、对环境无污染,具有实用性的效果。
本法是用两片或三片纯铅板浸在氢氧化钠为主体的电解液中电解,正极板被刻蚀,而在负极板上,即产生由纳米铅粉颗粒组成泡沬状态的海锦体并伴生了氢气,电解三、四亇小时后,因铅粉海绵体吸附了氢气,体积即不断膨胀,就脫离母体浮于液面上。铅的比重为11.34,为何会浮在比重为1左右的液体上呢?答案很简单,可用阿基米德定律作解释。
本法的电觧液是以工业级氢氧化钠为主体,一公斤氢氧化钠加纯水35 升左右,内含0.5%左右的酒石酸钾钠及0.5%左右的氢氧化钾,加氢氧化钾的目的是改善电解液的导电性,本电解液是最简单、最廉价的电解液。
本法可以更迭极性通电,因为正、负极板都是铅,都能接受正电的刻蚀,及受负电的作用下生产出纳米铅粉,正、负极板都是纳米铅粉的原料。
举亇实例;设定极板A和B都浸在电解液中,当正电接到A极板上, A极板被刻蚀,B极板上便产生泡沬状态的纳米铅粉海绵体。反之,如果正电接到B极板上,则B极板被刻蚀,而A极板上便产生泡沬状态的铅粉海绵体,也就是极板A跟极板B都成为纳米铅粉的原料及生产基地。
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正极产生的氧,能将铅板表面氧化为一氧化铅,一氧化铅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在电的作用下,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成为亚铅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PbO——Na2PbO2+H2O,此电解液与镀铅液性能接近,但镀不上铅,而是在负极板表面产生泡沬状态的铅粉海绵体,并伴生了氢气,同时,因正极板产生的一氧化铅过剩,一部分一氧化铅转化为二氧化铅,它跟负极板表面上的纳米铅粉海绵体相对,又因铅粉海绵体之内储存了大量的氢气,两极板之间便产生了电压,虽然两极板相对的距离在20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最高时每单元仍能产生1.5伏特的电压,形成了一亇不能实用的“电池”。
因为在生产时不是一亇单元在工作,而是由许多单元串联和并联而成,如果由100亇单元串联工作,当关掉电源集取纳米铅粉海绵体时,正、负极之间最高时可以达到150伏特的直流电压,也能输出数安培至十几安培的电流,成为一亇低能量的电池,此电池中之电能可以综合利用。
如果是作实验性的生产,其规模不大。伴生的氢气不多,一部分氢气被铅粉海绵体吸附,另一部分逸出,升入大气中消失。
如果生产规模宏大,伴生的氢气数量自然巨大,假使厂房封闭没有通风之道,氢气跟空气中之氧气混合迏到能夠爆炸的浓度后,一旦点火,如吸烟用打火机、电源开关闭合等,都能引起爆作,不可忽视。
铅粉海绵体中储存的氢,也是厐大的数量,可视为沼气(甲烷)池里面垃圾内的沼气,可按收集沼气的方法处理,当做本法的副产品利用。
本法的电解液是以氢氧化钠为主,以少量氢氧化钾及酒石酸钾钠为添加剂的水溶液,其配制方法是用工业级氢氧化钠配水35倍左右,氢氧化钾及酒石酸钾钠的用量,约为氢氧化钠数量的0.5%左右。电解液使用较长时间后,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部分转变为碳酸钠,在集取铅粉海绵体时,也会带走一些氢氧化钠,使溶液内氢氧化钠的浓度减低,可补充些氢氧化钠,保持氢氧化钠的原浓度,或者加些生石灰(CaO)或熟石灰(CaOH),使碳酸钠转变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碳酸钙将沉淀后除去,其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CaO+H2O——2NaOH+CaCO3,或Na2CO3+Ca(OH)2——2NaOH+CaCO3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减低,将使正极板表面生成一层一氧化铅和二氧化铅,形成一亇“电池”产生反电势,使电流逐渐减低。
所以,如果用固定的电压电解,电流降低将会使产量减低,故电解用的供电系统,要采取恒电流供电。
在无电地区的亇体户,可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实施本法,作少量生产。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1是本发明人自用最简单的10A恒电流供电电路简图,图中开关Q,电容器C 150μF/500V,指示灯HL,桥式全波整流器U 20A/500V,电流表ACPA,及DCPA,接地E,洩放电阻R,本图仅作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按本法生产纳米铅粉的规模可小可大,本实施例是本人家中大约20平方米实验室内的微小型装置;用5只塑料箱为容器,每只箱内盛60 公升电解液及三块铅板为1亇单元,每块铅板尺寸为250mm×500mm×2mm,5亇单元串联后通电,采用恒电流供电,极板的电流密度为每平方公寸0.5A至 0.6A,加到两端的电压为15V,即每单元为3V。
电解液是1公斤氢氧化钠加35升水所配成,内含氢氧化钠数量约0.5%左右的酒石酸钾钠,及0.5%左右的氢氧化钾,添加少量氢氧化钾的目的是改善电解液的导电性能。
在第一轮生产过程中,如正极板表面产生黄色至棕色的一氧化铅转为二氧化铅时,应更迭极性,进行第二轮生产,即是将正极板接上负电,使正极产生黄色至棕色的氧化铅被还原为灰色的铅,负极板接上正电,使负极表面被氧化为氧化铅,通电时间只需1小时左右,最多不超过2亇小时,可视生产规模的大小调整。
第三轮生产又恢复第一轮生产的极性,使负极板得到更多的纳米铅粉海锦体,以更迭通电的方式。可以提高铅粉的产量。
工厂实施本法,如欲以机械化、自动化、一条龙的生产模式生产,可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实施本法。

Claims (5)

1.“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是用两片或多片纯铅板为原料,并兼当正极板与负极板,浸在溶有氢氧化钠为主体的水溶液中通电后,正极板被刻蚀,而在负极板的表面,就产生由钠米铅粉组成泡沫状态的海绵体,经洗涤、脱水、烘干后,成为颗粒直径约5至20纳米干燥的纳米铅粉。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其特征是;在一亇单元之内,由纯铅制成一片正极板和一片负极板,或者两片正极板配一片负极板,或者两片负极板配一片正极板,都浸在电解液中,用更迭极性通电,使两极板的极性互相交换。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其特征是;其电解液是水中溶有氢氧化钠为主体,及少量氢氧化钾和少量酒石酸钾钠的混合液。
4.按权利要求1所述所制取的纳米铅粉,其特征是;只需将此纳米铅粉在空气中加热至摄氏400度左右,便成为一氧化铅纳米粉剂的简易制法。
5.按权利要求1、2、3所述的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板跟负极板,是垂直相对浸于电解液中,极板的面积大、小、厚、薄,按生产规模的大、小相应调整,两极板的相对距离,可按产生铅粉海绵体的体积不断膨胀后,不使正、负极板产生短路即可,正、负极板的相对距离可以控制于20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
CN201710699898.XA 2017-08-08 2017-08-08 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 Pending CN109183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9898.XA CN109183075A (zh) 2017-08-08 2017-08-08 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9898.XA CN109183075A (zh) 2017-08-08 2017-08-08 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3075A true CN109183075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48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99898.XA Pending CN109183075A (zh) 2017-08-08 2017-08-08 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307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50A (zh) * 1987-07-25 1989-02-08 东北工学院 以废蓄电池渣泥生产活性铅粉的方法
CN101209496A (zh) * 2006-12-27 2008-07-02 于军 用铅烟尘或渣制备超细铅粉的方法
CN103752844A (zh) * 2014-01-08 2014-04-30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纳米球形铅粉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50A (zh) * 1987-07-25 1989-02-08 东北工学院 以废蓄电池渣泥生产活性铅粉的方法
CN101209496A (zh) * 2006-12-27 2008-07-02 于军 用铅烟尘或渣制备超细铅粉的方法
CN103752844A (zh) * 2014-01-08 2014-04-30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纳米球形铅粉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IHAI HUANG等: "continuous synthesis of size-tunable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a green electrolysis method and multi-electrode design for high yield",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vol. 3, pages 1925 - 1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90781A1 (e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Producing and Storing Hydrogen by the Redox of Zinc and Water
CN106129344A (zh) 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与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675404A (zh) 一种利用流体电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连续低耗能除盐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0970630B (zh) 一种CuO纳米片及其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47901B (zh) 原位生成双氧水和高铁酸盐耦合水处理深度净化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0427644C (zh) 直接电化学制备高铁酸盐的方法
US20120217155A1 (en) Gas generating device
CN110453071A (zh) 从废旧锂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93804A (zh) 一种高温电解co2/h2o制备合成气系统及其应用
CN106169583A (zh) 一种超高比表面积多孔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9400905A (zh)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Mn-BTC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39964B (zh) 一种脱硫联产氢气和硫酸的方法
CN1807689A (zh) 超声电化学耦合制高铁酸钠和高铁酸钾的工艺及方法及系统
CN109326836B (zh) 利用芒硝增强co2矿化电池产电性能的方法及其电池
CN109183075A (zh) 铅酸蓄电池专用纳米铅粉的电解制粉法
CN111575725B (zh) 一种co2电化学转化制石墨烯的方法
CN111534830B (zh) 一种电解水产生高纯氢的装置及方法
CN100590230C (zh) 在氯盐介质中金属铅和二氧化锰同时电解的方法
CN107681230A (zh) 一种锌‑空气电池及其应用
CN111793808A (zh) 一种工业化生产高效率电解水制氢催化电极的方法
CN100497747C (zh) 低电耗水电解制氢联产氢氧化物的方法
CN11014874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碳化铁/碳超薄纳米片状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
CN101154740A (zh) 电能制氢及氢能发电的联合装置
CN202394428U (zh) 燃料电池的演示装置
KR20160035140A (ko) 이산화탄소를 이용한 무기자원 제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