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2742A - 稀土沉淀装置 - Google Patents

稀土沉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2742A
CN109182742A CN201811143197.9A CN201811143197A CN109182742A CN 109182742 A CN109182742 A CN 109182742A CN 201811143197 A CN201811143197 A CN 201811143197A CN 109182742 A CN109182742 A CN 109182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e
earth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ccommodat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31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召波
王玮玮
孙宁磊
付国燕
李明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1431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27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2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27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9221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98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02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20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 C22B3/44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by chemical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59/00Ob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沉淀装置。该稀土沉淀装置包括:沉淀容器,具有本体和本体围成的容纳腔;供料器,向的沉淀容器的容纳腔提供稀土料液和沉淀剂;搅拌器,具有搅拌桨,搅拌桨设置在容纳腔中;以及温度控制器,与沉淀容器相连,控制沉淀容器内物料的温度。利用温度控制器控制沉淀容器内物料的温度,使得稀土沉淀过程放热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得到补偿,同时在容纳腔中设置搅拌桨使得稀土料液和沉淀剂的接触更均匀,且促进了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的向外传递,从而温度控制器能够更准确、及时地对沉淀容器内物料的温度进行调整,使稀土沉淀反应在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了放热反应的热量积聚导致温度上升进而导致稀土结晶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出现。

Description

稀土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稀土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矿经过浸出和萃取步骤生产过程后期,还需将稀土料液进行沉淀净化。沉淀工艺中有正序加料、共同加料和反序加料。不同加料方式对沉淀物的晶型、晶体大小、分布都有影响。正序加料中将稀土沉淀剂加入到稀土料液或反序加料将稀土料液加入到稀土沉淀剂中都会由于局部某反应物浓度过高而影响稀土沉淀晶体沉淀质量,进而影响后续过滤和洗涤步骤的进行。
比如,目前存在的稀土沉淀装置中,大多数都将沉淀剂向稀土草酸盐或氯化盐等稀土料液中通过加入或滴入,导致溶液初期不能混匀问题;而且稀土草酸盐或氯化盐在沉淀过程中,由于原料和沉淀剂混合不均会导致局部区域的pH或料浓度过小或过大,致使稀土沉淀雏晶颗粒大小不一;现有的共同加料方式中稀土料液与沉淀剂的接触面同样较小。另外,稀土沉淀过程通常是放热反应,沉淀过程中的热量积聚导致温度上升在一方面会极大影响稀土沉淀结晶的形状和生长速率,致使稀土结晶沉淀最终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沉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稀土沉淀装置得到的稀土结晶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稀土沉淀装置,包括:沉淀容器,具有本体和本体围成的容纳腔;供料器,向的沉淀容器的容纳腔提供稀土料液和沉淀剂;搅拌器,具有搅拌桨,搅拌桨设置在容纳腔中;以及温度控制器,与沉淀容器相连,控制沉淀容器内物料的温度。
进一步地,上述温度控制器为控温夹套,控温夹套套设在本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上述供料器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稀土料液供料器,向沉淀容器的容纳腔提供稀土料液;沉淀剂供料器,向沉淀容器的容纳腔提供沉淀剂。
进一步地,上述稀土料液供料器和沉淀剂供料器各自独立地包括:供料管;喷淋头,与供料管相连,喷淋头的喷嘴朝向容纳腔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喷淋头与容纳腔底部的距离为容纳腔深度的2/3以上。
进一步地,上述稀土沉淀装置还包括气体收集器,气体收集器为溢流罩或空气冷凝罩,气体收集器设置在本体的顶部将容纳腔密封。
进一步地,上述沉淀容器内还设置有挡板,挡板设置在本体的内壁上,优选挡板靠近喷淋头所在位置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挡板为可拆卸的矩形挡板,且挡板的顶端所在位置高于喷淋头所在位置,底端所在位置低于容纳腔的1/3深度。
进一步地,上述稀土沉淀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设备,温度控制器与自动控制设备电连接,沉淀容器还设置有:热电偶,热电偶用于检测沉淀容器内物料的温度,热电偶与自动控制设备电连接,自动控制设备接收热电偶检测的温度并根据温度向温度控制器发送指令来对沉淀容器内物料的温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上述沉淀容器还设置有:pH计,pH计用于检测沉淀容器内物料的pH值,pH计与自动控制设备电连接,自动控制设备接收pH计检测的pH值并根据pH值向供料器发送指令调整供料速度来对沉淀容器内物料的pH值进行调节。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该温度控制器控制沉淀容器内物料的温度,使得稀土沉淀过程放热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得到补偿,同时在容纳腔中设置搅拌桨使得稀土料液和沉淀剂的接触更均匀,且促进了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的向外传递,从而温度控制器能够更准确、及时地对沉淀容器内物料的温度进行调整,进而能够控制稀土沉淀反应在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了放热反应的热量积聚导致温度上升进而导致稀土结晶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稀土沉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1的沉淀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沉淀容器;11、挡板;12、热电偶;13、pH计;
20、供料器;21、供料管;22、喷淋头;
30、搅拌器;40、温度控制器;50、气体收集器;60、自动控制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本申请背景技术所分析的,利用现有技术的稀土沉淀装置进行稀土沉淀时,由于稀土沉淀过程通常是放热反应,沉淀过程中的热量积聚导致温度上升在一方面会极大影响稀土沉淀结晶的形状和生长速率,致使稀土结晶沉淀最终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稀土沉淀装置。如图1所示,该稀土沉淀装置包括沉淀容器10、供料器20、搅拌器30和温度控制器40,沉淀容器10具有本体和本体围成的容纳腔;供料器20向的沉淀容器10的容纳腔提供稀土料液和沉淀剂;搅拌器30具有搅拌桨,搅拌桨设置在容纳腔中;温度控制器40与沉淀容器10相连,控制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温度。
本申请的稀土沉淀装置设置有温度控制器40,利用该温度控制器40控制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温度,使得稀土沉淀过程放热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得到补偿,同时在容纳腔中设置搅拌桨使得稀土料液和沉淀剂的接触更均匀,且促进了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的向外传递,从而温度控制器40能够更准确、及时地对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温度进行调整,进而能够控制稀土沉淀反应在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了放热反应的热量积聚导致温度上升进而导致稀土结晶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出现。
上述温度控制器40的可以为多种形式,比如盘管式换热器,优选上述温度控制器40为控温夹套,控温夹套套设在本体的外表面。将温度控制器40设置为控温夹套,从而能够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本体的外表面,从而实现对整个沉淀容器10内物料温度的调整。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供料器20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稀土料液供料器和沉淀剂供料器,稀土料液供料器向沉淀容器10的容纳腔提供稀土料液;沉淀剂供料器向沉淀容器10的容纳腔提供沉淀剂。上述供料器20的具体形式可以为供料管21,进料管的末端可以设置在容纳腔的上部或下部,具体设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通过控制稀土料液供料器和沉淀剂供料器各自的供料速度,来调节沉淀容器中物料的pH值,进而进行高效率沉淀。
为了增加稀土料液和沉淀剂的混合均匀性,优选如图1所示,上述稀土料液供料器和沉淀剂供料器各自独立地包括供料管21和喷淋头22,喷淋头22与供料管21相连,喷淋头22的喷嘴朝向容纳腔设置。利用喷淋头22以喷淋的方式将稀土料液和沉淀剂喷入容纳腔中,使得二者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改善了二者的混合均匀性,进而避免了混合不均匀导致的局部区域pH值或物料浓度过大或过小导致的稀土沉淀雏晶颗粒大小不一的问题出现。
为了增加喷淋头22的分散效果,优选上述喷淋头22与容纳腔底部的距离为容纳腔深度的2/3以上。上述距离的设置使得喷淋液有足够的距离实现分散,进而进一步优化了物料的混合均匀性。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稀土沉淀装置还包括气体收集器50,气体收集器50为溢流罩或空气冷凝罩,气体收集器50设置在本体的顶部将容纳腔密封。由于在稀土沉淀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部分氨气、水蒸汽会从容纳腔中逸出,导致环境污染以及工作环境恶化,上述气体收集器50的设置能够将氨气、水蒸汽进行收集,避免了上述问题的产生。
另外,为了避免喷淋液对沉淀容器10本体的物理损伤,优选如图1所示,上述沉淀容器10内还设置有挡板11,挡板11设置在本体的内壁上,优选挡板11靠近喷淋头22所在位置设置。利用挡板11对喷淋头22喷出的物料进行承接阻挡其直接溅射至本体内壁上,进而避免了其对本体内壁的物理损伤,延长了本体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上述挡板11为可拆卸的矩形挡板11,且挡板11的顶端所在位置高于喷淋头22所在位置,底端所在位置低于容纳腔的1/3深度。以保证容纳腔足够的反应容积且利用挡板11对本体实现足够的保护作用。
在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稀土沉淀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设备60,温度控制器40与自动控制设备60电连接,沉淀容器10还设置有热电偶12,热电偶12用于检测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温度,热电偶12与自动控制设备60电连接,自动控制设备60接收热电偶12检测的温度并根据温度向温度控制器40发送指令来对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温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自动控制设备60和热电偶12,并且利用自动控制设备60接收热电偶12检测的温度并根据温度向温度控制器40发送指令来对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温度进行调节,实现了对温度的实时、自动监控,提高了稀土沉淀装置工作自动化程度和可控性。
进一步地,优选如图1所示,上述沉淀容器10还设置有pH计13,pH计13用于检测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pH值,pH计13与自动控制设备60电连接,自动控制设备60接收pH计13检测的pH值并根据pH值向供料器20发送指令来对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pH值进行调节。自动控制设备60接收pH计13检测的pH值并根据pH值向供料器20发送指令调整供料速度来对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pH值进行调节。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说明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采用图1所示的稀土沉淀装置进行如下过程。
将稀土溶液(具体成分如表1所示)与稀土沉淀剂(浓度为12~14wt%的氨水)分别通过进料器按10ml/min和9ml/min的速率打入到沉淀槽中(其中上述速率在满足pH值前提下进行调整),沉淀温度设定在50℃,并且利用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的实时调节;经沉淀完成后,继续保温30min。沉淀过程中沉淀槽利用空气冷凝罩密闭。沉淀过程中物料的pH值由pH计进行监测,并控制pH值在7~8之间,沉淀过程通过电机驱动搅拌桨转动,转速为20~300rpm。利用XRF分析的沉淀样品化学组成如表2结果所示。表3为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的粒度的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50℃密闭条件下沉淀,所得样品的沉淀粒径中位径(D50)较大。
表1(ppm)
REEs Al Fe Cu Co Cr Mg Mn Ni Ti
17035.0 100.0 40.0 100.0 45.0 840.0 150.0 90.0 25.0 110.0
表2(wt%)
O REEs S Cr Ca Fe Al Th Si 其他
42.506 42.026 12.588 2.020 0.345 0.167 0.085 0.058 0.051 0.154
表3
实施例2
将稀土溶液(具体成分如表1所示)与稀土沉淀剂(浓度为12~14wt%的铵水溶液)分别通过进料器按10ml/min和9ml/min的速率打入到沉淀槽中(其中上述速率在满足pH值前提下进行调整),沉淀温度设定在90℃,并且利用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的实时调节沉淀;经沉淀完成后,继续保温30min。沉淀过程中沉淀槽利用空气冷凝罩密闭。沉淀过程中物料的pH值由pH计进行监测,并控制pH值在7~8之间,沉淀过程通过电机驱动搅拌桨转动,转速为20~300rpm。利用XRF分析的沉淀样品化学组成如表4结果所示。样品粒度分析方法同上,其测试结果如表5及其粒径累积分布图所示。测试结果表明,在密闭环境90℃下沉淀的样品中,中位径为8.079μm,样品粒径偏小。
表4(%)
表5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沉淀温度设定在60℃。稀土沉淀剂为浓度为0.25~0.35mol/L的草酸。利用XRF分析的沉淀样品化学组成如表7结果所示。粒度分析方法同上,粒径分布信息如表6所示。
表6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沉淀过程没有密闭。利用XRF分析的沉淀样品化学组成如表7结果所示。由表7数据对比可以看出,非密闭样品中杂质元素含量较密闭样品中杂质元素含量高,其原因可能是非密闭样品粒径生长较快物理包裹了溶液中的较多杂质物质。
粒度分析方法同上,粒径分布信息如表8所示。由表6和表8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实施例3密封条件下得到的样品相比对比例1非密闭沉淀所得样品粒径相对较小。
表7(%)
表8
中位径(D50):16.06μm 体积平均径:29.47μm 面积平均径:4.027μm 遮光率:13.16%
跨度:4.738 长度平均径:0.918μm 比表面积:551.7m<sup>2</sup>/kg 拟合残差:0.346%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喷淋头替换为管路,且管路延伸至容纳强深度的1/2处。利用XRF分析的沉淀样品化学组成如表9结果所示。采用管路延伸至容纳强深度的1/2处沉淀样品中杂质元素含量较实施例1中杂质元素高。
表9(wt%)
O REEs S Cr Ca Fe Al Th Si 其他
40.501 41.234 14.235 2.371 0.338 0.128 0.108 0.055 0.062 余量
另外,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实施例3和对比例1的沉淀样品的结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图2。
对比例3
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没有设置温度控制器,因此实际温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增大,最高温度可达62℃。由于其温度波动导致样品粒径特征中的跨度值较实施例1大,样品粒度均一性较差。
利用XRF分析的沉淀样品化学组成如表10结果所示。表11为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的粒度的分析结果。
表10(wt%)
O REEs S Cr Ca Fe Al Th Si 其他
42.572 41.676 12.084 2.54 0.242 0.286 0.084 0.092 0.042 余量
表11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进料方式以及沉淀槽打开和密闭对实验样品成分不仅有影响,而且对实验沉淀结晶的形态也产生了影响,其中沉淀槽密闭的实验样品晶化率较沉淀槽打开的实验样品低。这是因为密闭操作时,便于控制反应空间内的压强,如增大或减小。在本实验中,通过增加反应空间内的压强,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沉淀反应正向进行,促进了雏晶的形成,但同时却减慢了沉淀晶体生长速度,使沉淀样品粒径相对较小、晶化率较低,沉淀样品中杂质包含较少;其次,密闭操作不仅可改善操作环境,同时可提高稀土沉淀剂如草酸、碳酸沉淀剂的使用效率;最后,密闭操作中可增强搅拌强度,稀土料液与沉淀剂混合接触时间更短,液相pH分布均匀,促使晶体粒径生长更加均一。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稀土沉淀装置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利用该温度控制器控制沉淀容器内物料的温度,使得稀土沉淀过程放热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得到补偿,同时在容纳腔中设置搅拌桨使得稀土料液和沉淀剂的接触更均匀,且促进了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的向外传递,从而温度控制器能够更准确、及时地对沉淀容器内物料的温度进行调整,进而能够控制稀土沉淀反应在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了放热反应的热量积聚导致温度上升进而导致稀土结晶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出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稀土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淀容器(10),具有本体和本体围成的容纳腔;
供料器(20),向所述的沉淀容器(10)的容纳腔提供稀土料液和沉淀剂;
搅拌器(30),具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以及
温度控制器(40),与所述沉淀容器(10)相连,控制所述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器(40)为控温夹套,所述控温夹套套设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器(20)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
稀土料液供料器,向所述沉淀容器(10)的容纳腔提供稀土料液;
沉淀剂供料器,向所述沉淀容器(10)的容纳腔提供沉淀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料液供料器和所述沉淀剂供料器各自独立地包括:
供料管(21);
喷淋头(22),与所述供料管(21)相连,所述喷淋头(22)的喷嘴朝向所述容纳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22)与所述容纳腔底部的距离为所述容纳腔深度的2/3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沉淀装置还包括气体收集器(50),所述气体收集器(50)为溢流罩或空气冷凝罩,所述气体收集器(50)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将所述容纳腔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容器(10)内还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壁上,优选所述挡板(11)靠近所述喷淋头(22)所在位置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稀土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为可拆卸的矩形挡板(11),且所述挡板(11)的顶端所在位置高于所述喷淋头(22)所在位置,底端所在位置低于所述容纳腔的1/3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沉淀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设备(60),所述温度控制器(40)与所述自动控制设备(60)电连接,所述沉淀容器(10)还设置有:
热电偶(12),所述热电偶(12)用于检测所述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温度,所述热电偶(12)与所述自动控制设备(60)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设备(60)接收所述热电偶(12)检测的温度并根据所述温度向所述温度控制器(40)发送指令来对所述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温度进行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稀土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容器(10)还设置有:
pH计(13),所述pH计(13)用于检测所述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pH值,所述pH计(13)与所述自动控制设备(60)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设备(60)接收所述pH计(13)检测的pH值并根据所述pH值向所述供料器(20)发送指令调整供料速度来对所述沉淀容器(10)内物料的pH值进行调节。
CN201811143197.9A 2018-09-28 2018-09-28 稀土沉淀装置 Pending CN109182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197.9A CN109182742A (zh) 2018-09-28 2018-09-28 稀土沉淀装置
PCT/CN2019/109221 WO2020063989A1 (zh) 2018-09-28 2019-09-29 稀土沉淀装置和稀土沉淀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197.9A CN109182742A (zh) 2018-09-28 2018-09-28 稀土沉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2742A true CN109182742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07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3197.9A Pending CN109182742A (zh) 2018-09-28 2018-09-28 稀土沉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274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989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稀土沉淀装置和稀土沉淀方法
CN111304438A (zh) * 2020-03-30 2020-06-19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段浸出系统及多段浸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626506A (zh) * 2021-01-14 2021-04-09 晋江诺研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稀土金属表面加工处理研黑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6828A (zh) * 2007-05-17 2008-11-1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制备稀土化合物均匀微粉的装置和工艺
CN202921320U (zh) * 2012-12-05 2013-05-08 潍坊乐多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实验用反应釜
CN203484155U (zh) * 2013-08-19 2014-03-19 中铝稀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氧化物生产线用反应釜
CN204320290U (zh) * 2014-11-26 2015-05-1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连续沉淀反应釜
CN205760796U (zh) * 2016-06-01 2016-12-07 江西万泰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铝液生产的混合搅拌装置
CN106362657A (zh) * 2016-08-30 2017-02-01 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装置和利用该装置制备超细稀土化合物的方法
CN107262017A (zh) * 2017-08-22 2017-10-20 广西鹿寨县绿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学搅拌反应装置
CN107670601A (zh) * 2016-09-30 2018-02-09 青岛大学 一种具有门式搅拌桨反应釜的化工机械系统
CN107855088A (zh) * 2017-12-20 2018-03-30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高效、智能的反应结晶装备
CN211057187U (zh) * 2018-09-28 2020-07-2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温控稀土沉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6828A (zh) * 2007-05-17 2008-11-1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制备稀土化合物均匀微粉的装置和工艺
CN202921320U (zh) * 2012-12-05 2013-05-08 潍坊乐多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实验用反应釜
CN203484155U (zh) * 2013-08-19 2014-03-19 中铝稀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氧化物生产线用反应釜
CN204320290U (zh) * 2014-11-26 2015-05-1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连续沉淀反应釜
CN205760796U (zh) * 2016-06-01 2016-12-07 江西万泰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铝液生产的混合搅拌装置
CN106362657A (zh) * 2016-08-30 2017-02-01 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装置和利用该装置制备超细稀土化合物的方法
CN107670601A (zh) * 2016-09-30 2018-02-09 青岛大学 一种具有门式搅拌桨反应釜的化工机械系统
CN107262017A (zh) * 2017-08-22 2017-10-20 广西鹿寨县绿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学搅拌反应装置
CN107855088A (zh) * 2017-12-20 2018-03-30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高效、智能的反应结晶装备
CN211057187U (zh) * 2018-09-28 2020-07-2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温控稀土沉淀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989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稀土沉淀装置和稀土沉淀方法
CN111304438A (zh) * 2020-03-30 2020-06-19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段浸出系统及多段浸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626506A (zh) * 2021-01-14 2021-04-09 晋江诺研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稀土金属表面加工处理研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17975B (zh) 一种降低三元前驱体硫含量的方法
US11305350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silver powder by using micro-nano bubbles as crystal seeds
CN109182742A (zh) 稀土沉淀装置
CN104418388B (zh) 一种连续生产超细碳酸钴粉的工艺及其装置
CN102101674B (zh) 一种制备硅溶胶的方法
CN108117055B (zh) 一种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和生产装置
CN108328665A (zh) 一种电池级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1973592B (zh) 一种高比重球型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09422297B (zh) 一种镍钴锰前驱体结晶过程中调控成核的方法
CN107640792A (zh) 一种高密实小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3613B (zh) 一种连续制备大粒径球形碳酸钴的方法
CN110808369B (zh) 一种低钠硫镍钴铝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09179516B (zh) 掺铝小颗粒球形四氧化三钴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9548B (zh) 一种镍钴锰前驱体材料制备过程中优化粒度分布的方法
JP5940025B2 (ja) 高純度のパラタングステン酸アンモニウム四水和物
CN111600015B (zh) 一种窄分布小粒度球形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9388A (zh) 镍钴二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方法以及该法制得镍钴二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CN209443066U (zh) 稀土沉淀装置
CN110611098A (zh) 一种高放射状、高振实的镍钴铝酸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2794A (zh) 一种粒度分布可调控的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04478699A (zh) 一种高纯超细草酸钴粉体的制备方法
CN211057187U (zh) 自动温控稀土沉淀装置
CN113104906A (zh) 一种间歇式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制备工艺
CN109022767A (zh) 稀土沉淀装置和稀土沉淀方法
CN112408500A (zh) 一种电池级氧化钴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