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81A - 特别适用于厨房的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特别适用于厨房的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81A
CN1091581A CN93118972A CN93118972A CN1091581A CN 1091581 A CN1091581 A CN 1091581A CN 93118972 A CN93118972 A CN 93118972A CN 93118972 A CN93118972 A CN 93118972A CN 1091581 A CN1091581 A CN 1091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length field
assembly
length
supporting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18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53C (zh
Inventor
M·格罗斯
W·伦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G·O·电气用具布朗及费希尔公司
Eo Elektro Gerate Blanc und Fisher & CoKg GmbH
EGO Elektro Geratebau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o Elektro Gerate Blanc und Fisher & Co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46710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9158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Eo Elektro Gerate Blanc und Fisher & CoKg GmbH filed Critical Eo Elektro Gerate Blanc und Fisher & Co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91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68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 plates or analogous hot-plates
    • H05B3/74Non-metallic plates, e.g. vitroceramic, ceramic or glassceramic hobs, also including power or control circuits
    • H05B3/748Resistive heating elements, i.e. heating elements exposed to the air, e.g. coil wire hea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由成波纹状的扁平材料形成的至少一个辐射式 加热电阻器(10)具有从波纹纵向边缘(14)突起异向 突起(28),该突起一方面为了保持的目的与绝缘体 (3)相啮合,另一方面形成具有较低电阻的纵向区 (39)和在常规工作能源的作用下呈现比中部暗的可 见光纵向区(38)。这样,在进行操作时,可以非常快 的起动相应纵向部分(38)的细微发光,该光然后扩散 成波纹线,并能非常可靠的固定加热电阻(10)。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或类似设备,该设备至少具有一细长的电阻器件,如加热电阻器件,一串联的电阻器件,和发光电阻器件等。辐射加热器应优先用于烹调和热点加热,马佛炉或类似的地方。把辐射加热器适当地制成可运行的封闭状的预装配好的单元,这样可将其整体地安装到相应的设备上,例如,炉架、马佛炉壁等部件上。
用另外其它的细长元件来代替电阻器件也是可以的,特别地这种元件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来影响加热器的作用和运行(例如,给定功率的方向和分布)。该元件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固定部分、支撑腿等,该元件可以是分离式的或成一体化的单体结构或类似结构,且可使用单一配合面或相面对的多个配合面来完成相互的支撑。
相反,基本上仅用一个边缘面来支撑,较有利的是设置一个更大的支撑表面,该支撑区也可由外边缘或圆周边间隔,该支撑区至少相应于边缘面宽度的3,10,30或60倍,亦可仅为4/100-1/10mm。在元件的至少1/4,1/3或1/2长度或基本整个长度上的支撑腿是不间断的,因此,会形成元件的带状边缘区,其纵向边缘形成支撑腿的顶端。
另外的或除此之外,也可有相间隔的连续的支撑腿。如果并不是从一块扁平板或金属片原材料上沿其边界用分离或切割的方式加工出该特定的支撑腿,而是,由线状材料永久弯曲变形,那么它就可以是方形或部分环形或部分螺旋形。特别地,如果原材料的横截面并不是多边形的,如矩形或方形,而是圆形,扁平状或椭圆形,支撑区对应于至少原材料的最小或最大的截面厚度与线状边界的端边相隔一定距离,以几乎垂直于边界来测量该间距。在任何情况下,扁平支撑区是较好的,其较好的扁平程度是其宽度或长度至少大于2倍,4倍或30倍的材料厚度。
从结构上讲,该加热器是合适地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即如果所说的加热侧没有被烹调器具或类似场所覆盖或隐遮挡住,那么从外部就能够看到在加热侧上至少有一个部件或电阻器件盖住加热器的部分长度。在所说的加热侧上利用半透明的盖板,例如玻璃陶瓷板使加热器或电阻器得到很好的屏蔽并通过它来保护加热器以避免直接接触。然而,该部件也可以具有纵向部分或在整个长度上为完全平齐,嵌入或封闭的形式。
厚度低于1,0.5,0.1或甚至0.05毫米的厚材料或其它所说的材料的厚度越小,材料的强度,特别是它的抗弯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扯裂强度或耐热强度就越低,特别是在将材料置于通常大于200或500至1000℃的较大温差的环境下时尤其是这样。然而,强度不仅在工作过程中是重要的,而且在装配之前和装配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时可能会出现特别高的机械应力和载荷。如果在将支撑腿插到它的工作位置时将端部弯成便于可靠固定的直角,就不必提供保护来防止这种载荷,因为仅通过角的形状就可以使材料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在该工作位置上,非预制的弯曲与横向突起端腿一起在支撑腿的自由端上形成端顶。
可由肉眼看到并在可见的红外辐射范围内工作的电阻器件的所谓发光图案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电源、电阻器件的截面变化、它的热偶合或者电阻器件的形状达到影响电流流动的程度时。如果如德国2551137号专利那样用曲折形的扁平材料带构成加热电阻器件,那么就会在弯折切缝的端部上的拐弯处产生能量集中。因此,在将电阻器件控制在可见光范围的情况下,和弯曲突起的外边缘端部上的弯曲处相对的突起不会对发光图案产生明显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辐射式加热器,其避免了公知结构和上述结构的缺点,并且特别是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它能确保小尺寸部件的可靠安装连接或对可见光图案产生有效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根据材料强度而对一个或两个小尺寸部件的侧面或支撑侧面产生作用的装置,例如其中将一个特定的支撑侧面或区域与一种预制的外形结合起来在与端顶区相隔的成形区中的至少一个侧面或支撑侧面至少局部地位于与部件的直线或弯曲部分的中间纵轴线垂直和/或平行的方向上,在成形区具有支撑侧面的部分上的材料截面不同于由所说部分在工作时构成的状态下的中心对称截面。成形区也可以设置成基本上平行于所说的纵向和/或在相对于所说纵向上的至少一个、二个或多个倾斜的位置上,可以例如设定变化方向。在支撑腿形状为弓形的情况下,除了可能出现的螺旋间距之外,还在至少一个弓状支撑腿和/或弓状顶端附近将成形材料的垂直于弓或间距平面的角度弯曲一次或几次,以便使例如截面与支撑腿的纵向相垂直的区域被另一个垂直于所说平面的区域来代替。
进行成形或类似工艺的结果是可以建立用于改变并特别是增加所说的强度,尤其是空间刚性的装置。成型件可以例如形成铲形弯曲通道或导轨式外形,它通过两个实际上与配合表面进行全表面摩擦啮合的两个侧面形成了一个防止抽出的保护器,而在装配期间该成型件又提供了克服侧向运动的可靠的安全导向。该成型件还可以形成在机械应力、热应力或类似应力作用下可垂直于它的纵向产生弹性伸长和/或压缩的补偿外形。该成形件还适用于与配合表面热偶合的大表面。如果成形件在一个以至所有的方向上均与元件刚性连接或构成所说部件外轮廓上的扩展部分,那么成形件将对元件的强度产生足够的影响或增加元件的强度。最后,在其附近,成形件也可能影响加热作用,例如其中电流通过成形件流过并联电阻的部分或整个支撑腿长度并因此在成形件附近相对于邻近的构件的纵向部分可有选择地增加或降低热能。
还允许在平行于支撑腿纵向的截面上设置成形件,但是该成形件更适合于仅设在垂直于支撑腿纵向的截面,以便以简单的方式构成一个插入件,可以在没有上述生产过程的情况下将该插入件插入由合适材料构成的插入口中并且因此使所说开口的无间隙的方式精确地与插入件相配,并在材料的开口编成自由表面上将其很好地密封。成形件在与支撑腿纵向或两相对侧或互补侧的插接方向以及整个插入深度或支撑腿长度相平行的方向上具有平行的周线,在线性范围内该周线可以在部件的大部分高度区或整个高度区上线性延伸。
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可适合于仅在侧面或顶端附近支撑支撑腿。任意地,在该结构实际上具有平面外形的情况下,其可以由两层或多层支撑腿结构构成,相邻层以大表面或整个表面的形式相互接合和/或可以具有大致与材料厚度相同的小间隔。多层结构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例如折叠来获得,特定的折叠边形成纵向支撑腿的端顶和/或侧面纵向边缘并使得截面加厚。
保持部分或元件最好是原来就分开的或是从一块平板或扁平的未进行预成形的层状体或层状材料上切下的材料,例如极薄的片状材料并由此生产成形件和将元件缩短到有效长度。如果部件的突起或支撑腿在外形上精确地与另一个部件的两个突起之间的间隙相对应,就可以用单一的分切方法同时形成由两个部件构成的两个互补的侧面,两个部件在完全分离之前是镜对称的,而且可以用例如非常简单的方式来产生。
与上述结构无关,还可以优选地将部件或支撑腿的至少一个成形件制成具有微小外形的形式,其中,根据需要,从成形件顶端发出的两个成形支撑腿相互之间具有最大间隔或者在各种情况下相互之间具有小于2至低于0.5毫米的距离。在所说的值之间,所说的总数可以0.1毫米的量变化。这样,在使用带状或条状电阻器件或类似物的情况下,部件或电阻材料的有效长度可以远大于在工作状态下部件的实际长度,即它的安装长度。在使用电阻的情况下,特别合适的是使其在高于230V的电压下,例如大约400V的电压下工作,因为通过相应增加的电阻表面,可以使处于相同电源下的电阻比热表面载荷减小。可以将通过永久变形而制得的不同细度的两个或多个成形件叠置。例如具有大波形的部分可以带有细小的或小的波形,其方式可以是例如,一个大轮廓的整波包括5、10或甚至20个较小形状的整波。较大轮廓的U型或V形外形的最大支撑腿间隔大约和暴露的电阻部分同样高,对于细的成形体而言,其最大支撑腿间隔比电阻高度低1/2,1/4或1/10,而该间隔可以相应是微小外形材料厚度的1,3或5至10或20倍。
以连续的方式在电阻器件的各长度区和/或整个长度范围内通过穿过厚材料截面的开口构成用于增加电阻值或限制总的电阻有效面积的装置。可以将这些开口设在支撑腿上或是设在一排、两排或多排与支撑腿纵向平行且在各种情况下在加热器中起加热作用的部件的有效电阻主区上。例如多个开口可以栅形紧密并置的方式分布在一个区域或底板上而多个区域可以较大的中间间隔分布在元件的整个长度上。仅在支撑腿部分区域上分布的开口附近支撑腿形成有效电阻区。
与上述结构无关,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调节电阻的阻值的装置和方法。据此,将测出的实际电阻值与期望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实际值的偏差并在不改变有效电阻长度的情况下,使电阻器件以这样的方式工作,即使得该电阻值与预期的值相接近或相匹配。电阻丝束的端部不工作,借助截面变厚和/或除去材料例如,通过形成上述的折叠或开口代替它们之间的间隔。如果该开口已经存在,那么为了与电阻值相匹配可以使它的中间间隔和/或尺寸连续变化,这可以形成极精确的电阻匹配。材料的除去可以在计算机或微处理控制下用激光进行或用特细的钻孔方式实现。开口的宽度小于1或0.5毫米或大于1.5或2毫米。相邻开口之间的中间间隔可以与开口的尺寸具有同样的数量级。
与上述结构无关,本发明最好是从加热面上看在加热器或电阻器件的至少能源或布置密度方面大大小于最大密度区的一个区域上设置热断流的温度传感器或类似的监视加热器的热能或温度的装置。所说的区域可以是实际脱离热作用部件和/或其它部件的辐射区的区域或者是实际上由绝缘材料或是部件的载体或支持平表面形成的区域。该结构特别适合于温度传感器,它使温度传感器不是在加热区的整个宽度上延伸,而是只伸延到其不被加热的中心区,在此温度传感器和载体可以相互支撑。这种结构导致棒形传感器可以向靠近载体表面的方向移动从而得到很薄的加热器结构,此外还避免了从传感器到部件的直接热反射,这种反射会损坏所说的部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这样一种装置,在该装置中同样的电阻形成了这样的尺寸和中间间隔区,即在接通电源之前很短的时间内和/或中断电源一些时间后,平均视力的人眼能清楚地观察能量消耗期间所说部分的亮度比。从加热一侧的角度上看,特定部分在与其纵向垂直的方向上采用了最大的带宽而且合适的是使亮区和/或暗区的长度至少是所述带宽的一半、与带宽相等或比带宽大好几倍,以便能够清楚地分辨亮区和暗区。
可以这样设计电阻器件,即在加热阶段,也就是在电源接通时,从最初的冷态开始以细微的形式点亮中心区,所说的光或光亮点随着电阻两侧的纵向加热而扩大从而形成到达工作温度的光亮或光线的过程中,用于提供光亮的区域已经达到了它的恒定发光长度,而且该区域的端部以对比强烈的方式或以亮度急骤下降的形式与暗的纵向区相接。从电阻器件的层平面角度上看,光线可以是线性的或稍微弯曲的,锯齿形的、波纹形的和/或类似形状。鉴于电阻器件在亮区附近发的光较亮,而在暗区附近发的光较少或在视觉区内根本不发光,所以光区或亮区可以间接地照亮所说的暗区并由此形成更明显的对比。
可以将一个或几个电阻器件以例如成组的,相邻弯曲的或纵向区并列设置的形式装在共同的区域上,该区域的长度要长于那些由较亮的纵向区和较暗的纵向区构成的栅形区。在加热器的纵向或与其垂直的方向上一个接一个连续出现的亮纵向区和暗纵向区可以有相同的长度或不同的长度或者可以将这些区域垂直移动使之成为上述的一种连接线形式。这些区域还可以具有相同的或不同的中间间隔,它们以均匀的、规则的或是不同的分布密度布置在部分或整个电阻区中而且可见光部分具有清晰可辨的亮度。这样随着辐射或加热器特定的置位动作或电源的状态就能够提供清晰可辨的发光图案,该发光图案不仅使建立目视检查单个或多个加热电阻器件的工作状态成为可能,而且还形成了不同的图示标志。
本发明的结构还可以将电源起动和第一次可见光发出之间的时间有效地缩短到低于10秒或5秒或甚至低于4秒。例如,第一个微小的光点在非常有限的干涉亮度的条件下能在接通电源之后仅一秒的时间里被看到而在3-4秒之后光线已经到达了它们的整个长度。为了获得各发光单元的好的细栅图案,合适的是在每平方厘米的加热表面上平均有1或1 1/2 个亮区或暗区,这样可以在例如加热区的直径大约为18cm的情况下,具有大约200个亮区和200个暗区。然而与此相比,通过将对比区的数量增加一倍或两倍。已经证明,亮区和暗区之间的最大工作温度为至少5-10°或50°或大约100°是特别好的,如果亮区为大约1000-1050℃或暗区为大约950-1020℃,则在一种情况下的工作温度低于1000或1015℃而在其它情况下高于该温度。
如果电阻在其整个长度上有几个点或有几个均匀分布的点与电绝缘体或绝热体相接触,那么在任何情况下这些点处的电阻和绝缘体的不同材料之间都存在热导偶合。如果绝缘体已经冷却到低于它的工作温度,例如大约低到环境温度,那么在将电阻器件置于工作状态时,它的标出的点上先是吸热,但是当绝缘体达到大约1000℃的工作温度时,所说的热耗基本上结束。这种热消耗或热散失促使了细微发光的开始而它的热特性则促进了光点到光线的发展。
与上述的结构无关,电阻器件可以具有在其纵向上横向偏置的突起,该突起用于与电阻器件的安装支撑例如所说的绝缘体相啮合。将这些突起进行这样合适的布置和设计,即使它们实际上仅通过摩擦啮合或力的封闭进行固定而不是用联锁的方式。特定的突起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和垂直于突起的插入方向以预加弹力的方式与相应的安装支撑的配合表而进行啮合,从而建立摩擦啮合。例如靠近特定突起电阻器件可以通过从它的释放状态拉伸而弹性延伸或通过压缩而弹性缩短,所以整个突起以预加载的方式在电阻器件的纵向上与绝缘体相啮合。突起合适地是由一个上述的支撑腿构成。
还可以将电阻器件围绕其侧表面外部的轴弯曲成更窄的或更宽的弯曲状,以便将特定突起垂直于电阻纵向贴着安装支撑的配合而压下。还可以固有弹性的方式来设计突起,例如可将其设计成通道的形式或部分锥形套筒的形式并可以形成支架状弹簧腿,该支撑腿可以增大或缩小的弹性方式相对于相关的支撑安装表面压下。如果以合适的方式将突起与扁平体截面或类似物相连或使它们构成一体,则所说的整个带状元件都呈弯曲形,在突起附近的元件完全不同于在那些无突起区域上的元件。如果将在弹性范围内围绕与突起的纵向基本平行的轴将这种带弯曲成环状,例如使其变成螺旋圈形,那么突起的自由端就完成了向凹曲侧略为倾斜的运动。由于突起上具有不同的曲率部分,因此它们可以完成不同方向倾斜运动,然后,即向将电阻器件插入安装支撑的方向稍稍上倾,所说的方向是例如垂直于加热平面。突起的不同倾斜位置使电阻器件与安装支撑腿获得了更好的固定。
突起可以与电阻器件的暗区相符合,这样可再次使用与上文所提到的有关亮区和暗区相一致的数量和分布密度。适当地使突起的部分高度形成有效电阻区或电流区,该区域以这样一种方式减小了相联的电阻器件的电阻值,即它按上述方式以暗区的形式出现。为了这个目的,将具有最大截面区的突起与保留电阻的相关纵向支撑腿相连、突起从其部分或整个高度上的所说截面向它的自由端逐渐缩小。
在有或没有突起或支撑腿的区域中可以选择基本上一致的电阻率或电源强度或将它们设计的与工作特性相一致,这可以通过有效电阻截面、储热量、热导偶合、两个大截面相互垂直延伸、可见光亮度等因素来确定。为此,大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区域或所有区域在至少一种所说的工作状态下能形成一条基本上不间断的、相同亮度的线,在此之外还给出了虚线图案。
这些和另外的特征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些单独的和以组合的独立的特征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和其他的领域中实现,并且体现其优越的可独立受保护的结构。下面根据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加热器的详细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电阻器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4是辐射加热器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是辐射加热器轴向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6和7是代替图5的另外两个实施例。
图8是类似于图5的一个实施例。
图9-11是替代图8的三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12是一个实施例的更大的局部视图。
图13是替代图12的两个实施例。
图14是从加热侧看到的一辐射加热器。
图15是图14的横截面的详图。
辐射加热器1有一基本上为尺寸稳定的、由多部分构成的和成杯形的基体2,杯形体的开口实际上完全形成热源出口。杯形体2的最大容料部分是由支撑部件4和绝缘部件5形成的一个基本上为两部分或三部分的绝缘部件3。支撑部件4具有特别好的电绝缘并形成暴露于热能出口的基本平坦的和/或光滑表面的杯底。支撑部件4被平平地支撑在近似平板状的绝缘部件5上,该部件5的绝热特性优于支撑部件4且能在其边缘和/或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与部件4啮合,从而在两部件4、5之间留出一个大面积的自由间隙。绝缘部件5的压缩、弯曲、拉伸和/或剪切强度这些机械强度可低于支撑部件4的,而且两者均放在由更高强度的材料制成的保持件6内,保持件6可是薄金属盘,并无间隙地沿轴向和/或径向固定绝缘部件3。
在整个绝缘部件3上轴向地凸出一环状的完整的形成杯口的绝缘材料凸缘8并根据附图1,该凸缘8与支撑部件4成一体并由类似于支撑部件4和或绝缘部件5的绝缘材料制作。该凸缘8的径向厚度大于支撑部件4的厚度,并由保持件6的套边缘9紧紧地围住,在装配状态下,例如,通过啮合在凸缘8上的绝缘环可将套9置于绝缘部件3自由端表面的后部。
几根细长的带状元件或电阻器件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到底部7上,即,它们以相对于底部7或它们的纵向作平行移动和不产生垂直于底部7的上升运动的无间隙方式固定到底部7上。以加热电阻器件的形式和至少部分自由地设在杯体区内的电阻器件10可以布置成窝形,单或多螺旋圈或大概平行于凸缘8的螺旋。电阻器件10最好基本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区内,该区域遍布凸缘8的圆周内侧或延伸到底部7中心。
在暴露区,每个电阻器件10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基本上完全精确一致的近似于矩形的截面,也就是说电阻器件由扁平带制成。
扁平带在塑性状态下可永久变形,同样也可以在弹性范围内弯曲。它有两个相平行的侧表面12,13和两个很窄的端面14,15,端而14、15与侧表面12、13相联。其厚度32可以例如约为0.07mm,而其最大的截面宽度28是约4-8mm,最好是6-7mm。电阻器件10的特殊带端可以直接形成而不需要如电联接端16这样的附加的中间部件。通过弯曲或加工使特殊带端相对于电阻器件10的其它部分处于与绝缘部件3无接触的位置,且特别地适合于电联接。
通过另外的非变形的带端来直接地形成特殊的连接端,如果通过切割在电阻带长度上的任意合适地方垂直切下的话,就能直接形成连接端。也可把带端弯成圆弧状或折叠状,而在折叠腿之间固定一横向凸出的联接销,例如,该销在整个长度上为相同的扁平矩形截面。联接端可在底座7和横向上稍微伸张地自由移动并在所有方向与其平行,以便能满意地对准那些相对部件,带端与这些相对部件以电连接的形式相连。
成一体的完整扁平带也可形成两相邻、分离的可开关的电阻器件,如果后者端部上将其中一片连到另一片上的横向部分和/或联接所述各单独的电阻器件的横向部分构成一个一体的连接端的话。
电阻器件10的大部分或其整个长度上形成间断的整体固定部分17,其中在具有间断部分的整个长度上电阻器件直接地与支撑部件4相啮合,以便使其相对于后者固定住来防止在所述方向上移动。为此目的,在支撑部件4的对应凹沟19内以合适的方法嵌入与端面14上的凸起28相啮合的啮合部分18。而在两个端面14,15之间的扁平截面11为非间断性的,完整的起有效电阻截面、在凸起28附近,该截面被扩大了大约10%或10%以下。
凸起28或啮合部分18的啮合深度可大约为3-4mm或略等于扁平带总宽度31,34的一半或一半以上。在共同的纵向部分或凸起的附近,两个侧面12,13可以以不同的高度或相同高度嵌入支撑件4的绝缘材料上,这要随想要获得的辐射状态或热效应而定。根据螺旋部分是否是在某一区域通过加宽或变窄而弹性地施以预应力,而使它在弹性应力下与形成支撑面的凸起的内或外侧面13或12相啮合。
电阻器件10设在面朝杯口的基底7或本体2的加热侧20上,并以靠近热能出口的端面15米确定基本上平行于底部7的加热平面21。加热器1的中心轴22垂直于所说加热平面21。并且电阻器件10成弯曲地围着它。每个电阻器件10除了其较大的弹性弯曲外,还具有实际上沿其纵向成交替正弦波形弯曲的外形。考虑到加热平面21,电阻器件10还可以另外地设计成相对的但又基本相同的弯曲面23,且相邻的弯曲面用它们近似于直线状的或平面状的腿24相互联接成一体。
相应地,以永久的或固有的硬化方式弯曲凸体28和凹沟19,从弯曲面23向外辅助的腿24成约大于30,60或90°的角。从而电阻器件将毫无困难将热能纵向扩散给支撑部件4。通过在塑性范围内弯曲可形成基本为永久性的波纹形,但允许在其长度范围内具有另外的弹性变形,例如形成大弯曲面,使电阻器件伸长或缩短,以及使电阻器件相对加热平面横向地弯曲,以便能使该区内的电阻器件适合于底部7的形状。
根据图4,可以形成与支撑部件4相分离的部件的凸缘8的内周面27在外周边处确定加热器1的热能出口。根据图4,凸体8的自由面25要稍微高出边缘9的面,以便由玻璃陶瓷制的射线透不过的盖板26或类似部件可以以预加应力的形式以其平背面或下侧且在一定压力下靠接在其面25上。凸出的量,例如可以大约对应于保持件6的钢板厚度,应是足够地多,以便在盖板26的背面和边缘9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如果面25在一定压力下或因边缘8老化而相对于加热平面21向外扩大,该边缘9不会直接与盖板26接触,而只不过使间隙最多减少1mm,或类似尺寸。
加热平面21与面25相隔或是位于盖板26的背面。加热电阻器件或分离的加热电阻器件在加热侧20上可高出底部7不同的量,也可以嵌入支撑部件4内不同深度,可以有不同的带宽、不同的凸起和/或不同的带厚,以便在加热区内相对于加热作用和发光形成不同的能量密度或不同的响应灵敏度。
将凸起28加工成波纹形使得特殊的凸起具有与至少在端面14的过渡段的几乎其整个高度并接近其自由端的扁平截面11的保持部分相同的波纹形。凸起28朝向其自由端呈尖头或圆头37或呈脊背状,而后者的各个或所有凸起也可以不是这种弯曲状。在压平状态下或成平面弯曲状的情况下,该特殊的凸起基本上为锐角三角形,其在电阻器件10的纵向上的最长的延伸量约与一完整波形相同或仅比后者稍小一点。从而,凸起可延伸过一个或二个弯曲面23和一个或二个腿。在连续的凸起间的内间隔距离应适当地大于该延伸量。
如在图3中所看到的,外形也可以是梯形齿系统,这样基本上平行于电阻器件10纵向的部分23基本上为平面且经相对较小的曲率半径面过渡到腿24处。以另外的方式,可以设置更小和较大的曲率半径,这样通过使对称的齿在两个齿轮之间啮合这样简单的方法而将整个电阻器件加工成均匀的外形。
从加热侧20来看对固定凸起28来说,它们可以几乎完全与加热电阻器件10保持部分的扁平截面11相一致或者在其侧面上最大突出到大约为材料厚度32的一到二倍,例如形成稍微的倾斜。
固定凸体28以完全嵌入的方式啮合在支撑部件4内,支撑部件4也可以是一直延续到保持件6的底部的一个整体,这样就无需过渡绝缘层来形成绝缘部分3。与加热面21基本上成直角的起电阻作用的扁平截面11的面14也可至少部分地以少量打埋头孔的方式啮合在支撑部件4内。不过,端面14可至少部分直接地靠在底部7的平面上或可至少部分区域上具有与该平面相距一定距离的间隙。
凸起28成齿状地基本上均分布在电阻器件10的整个长度上。与扁平截面11的最大截面宽度31相比较,固定凸起28具有一个较大的总宽度33,总宽度33可大于其高度34。该高度34几乎可与截面宽度31相同或大于后者。
根据图5,固定凸起28的侧面成直线状由它们的侧边界或外边界定了一个直角到锐角的角度,以便在自由端形成一个相应的尖头37,该尖头用于插入干燥的预制支撑件或仍为湿的可成形的支撑部件4内。在把电阻区10压入以前,可以使电阻器件10至少在部分区域上逆其弹性拉力弹性地伸展或压缩,然后在这种状态下将其压入到支撑部件4内。在纵向可变拉力消失后,纵向部分回缩并在有拉力的情况下嵌在支撑部件4上,这样电阻器件与支撑部件摩擦固定从而防止了底部7向上跳出。其上带有尖头37的凸起28完全地位于支撑部件4内,不过尖头也可伸入到绝缘部分5内。
在图3中,用29表示一个完整的波长或波形,并可以看出待测的平行于波长的宽度33约小1/7。相邻凸起28或它们的尖头37之间的中心距离35相对于半个波长29来说是它的4-5之间的非整数倍。因此每个凸起28或其尖头27相对于电阻器件10的中心纵向平面30而言处于不同的位置,且图3中每个凸起28的截面基本上为不同的形状,例如由以一定角度连接的三到五个角区而形成。这样导致电阻器件相对于支撑部件4而言具有很有利的爪啮合方式。
根据图6,固定凸起28被加工成弧形或几乎成半圆形。可以看见紧接在凸起28的根部36的端面14与底部7的自由面有一间隙,所述的间隙应极大地小于31,34的量或几乎与电阻器件材料厚度相同。固定凸起28自由端的部分高度也可露出,例如,它以一种可选择的无接触方式嵌入绝缘部分5的凹沟或凹槽内。
图7表示一种带有不同形状的固定凸起28的结构,即代替半圆的凸起是近似部分椭圆和带圆头37的三角形凸起。图7中右侧的圆弧凸起28具有显著加宽的根部36,以便相应地减小扁平截面11在其长度上的有效电阻。
由于基本相同的输入功率,因为至少设置了高度较低并具有电流能流过的导电截面的足部或根部36,因此相应地减少了电阻值,使得凸起28之间的纵向部分38比位于凸体28上方的较短的纵向部分39明亮。电源接通时,冷态的电阻器件10,尤其是纵向部分39以及支撑部件4不高于或不明显地高于环境温度,或者它们的温度低于工作温度几百度,最初,它们能通过热传导从具有最大电阻值的纵向部分38吸收大量热量。因此,最初在相邻的纵向部分39之间的纵向部分38的大约中心处的任一侧开始成点状地发出可见光,随后,加热纵向方向的周围区域并直到发光点扩散成几乎延续到靠近凸起28的发光线。
然后,凸起28或纵向部分39及该区域内的支撑部件4的部分达到了它们的工作温度,这时,它们不再吸热,或把来自纵向部分38的热量散出。与纵向部分38的发光亮度相对照,纵向部分39显得暗些,但在红外辐射的长波区,它们同样可提供热辐射作为辐射式加热器的热能输出。在上述的方式中,光线或发光线是成波纹状的和连续的光波,但如所述的那样对凸起28的波形而言,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在工作状态下切断电源供给后,纵向部分几乎在整个长度上基本均匀地冷却,因此,该纵向部分相应均匀地降低发光强度。
如特别在图3中描述的,所描述的结构的构成是在支撑腿28的宽度33内,元件10具有上述形状的轮廓40,该轮廓40或者是外部基本上为平面状的支撑腿28,即在侧面14,15之间,或仅在支撑腿28附近两侧面14,15之间呈基本为平面的结构,或者是同时在所述端面14,、5之间和支撑腿28对附近均呈上述平面结构。如果支撑腿28的侧边界41设有切口、凹槽等,那么,支撑腿28的轮廓40会不同于端面14、15之间的轮廓。从通过每个切口的纵向看,支撑腿28上可形成与边界41相联的边腿或带段,该边腿或带段可以向内或向外弯成与其表面成直角的程度,以便于形成一个相对于其余部分的轮廓为更宽或更窄的外形。在根部36或在端面14的扩展处可设切口,切口距两侧边界41小于宽度33的一半和/或与其相间隔和距端边37一定距离。相对的切口可相互对齐或在长度34的方向上错开设置。在每种情况下,轮廓40是这样与支撑腿28相联的,即,其强度,其与其余部分10联结的强度和/或截面宽度31附近的该其余部分10的强度可变化且特别可提高。较有利的是用无损切割或冲压的形式来加工切口。在把支撑腿28的无切口部弯出后,从支撑腿28的纵向上看,它支撑侧翼43,44至少可部分地位于保持元件10的侧面12,13之外。例如,两个支撑侧翼43,44或特定边界41可被分隔在侧面12或13之外。在端面37的附近,支撑侧翼43,44几乎是与侧面12,13相一致。
在相邻支撑腿28的中间纵向平面42之间的间距也可基本上与一个完整波长或一个完整的轮廓单元的长度29相同。因而,相继的中间纵向平面42与所述轮廓单元的对称面或中间平面恰好重合对称,并与每个支撑腿28联接成大致相同的外形40。间距可以不是一个波长量29,而是2,3或几倍于该量29。
根据图8,元件10在其大部分长度上的总宽度31,34可基本不变或在该区域,可使远离端面15的端面呈直线状。该端面由单一支撑腿28的端翼37形成,其进而形成了元件10的一条完整的带。在该带上以对应于29或35的间距设置上述型式的切口,这些切口成直角状地或横向地从端翼37向外延且在支撑腿28的根部区构成一个或几个截面,这样它们就是例如T形状的。因此,支撑腿28的外形与元件10的其它区域的外形相对照又可改变一次。
根据图8到图11,还有多个用以改善工作或加热性能的装置45,这些装置,可在其成型、装配和受热长度变化期间使元件10的机械性能以及特定纵向部分的电阻会受到影响或得到改善。例如,在支撑腿28上有许多几乎相同尺寸的孔46或开口,它们在一区域或条板47上布置成格栅状。在元件10的纵向上相互相继设置的区域47相互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大于区域47内布置的相邻孔46之间的中心间距或至少是基本与区域47在元件10纵向上的延伸量相同。在元件10的纵向设置了两排平行的孔46,每个区域中靠近或接近端面37的那一排孔至少要比远离端面37的那排少一个孔46。因此,可以使仅由单一孔形成的区域47在朝端面15的方向上变宽。
装置45也可由切口48,49形成。如果在相邻区域47之间的中心或该区域47的中间以间隔的方式设置这种切口,那么合适的是T形状的。如果把切割出这种切口的带从其余的截面的表面处弯曲到相同或相反的侧面,那么电流的道路被切断,其附近,元件10的电阻增加。如果由两排并行的从端面37处或端面14处横向伸出的切口形成且在每种情况下都成为与元件10纵向平行的纵向切口的切口49,则多数情况下会出现这种现象,即所述的纵向切口可以相互相对和/或相互远离。根据图8,横向和纵向切口横穿组成区域47的最外的孔46的边界。
横切口或T形切口也可从构成凸起的支撑腿28的端面37处伸出。贯穿特定区域47以及在其附近的元件10的电阻发生变化,特别是得到了提高,通过切口48合适地增加了电阻,使得其附近的电阻几乎与区域47附近的相同。以便相连的纵向部分38,39在至少其中一工作状态下发光达到几乎相同的亮度。孔46或切口48,49几乎完全由支撑部件4的材料能嵌入到孔46或切割面内。
根据图9,大约在所述端面14,15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了单排基本上平行于端面14,15且相互间隔的孔46。而支撑腿28没有孔,不过在有凸起28的纵向部分39上有孔。具有几乎相同孔间距的这排孔46延伸过元件10的大部分长度或其整个长度。由于孔46的孔间距或孔径即使变化很小,整个元件10的电阻值,也可连续地变化,即,通过增加孔间距或减小孔径,将能减少电阻值,而减小孔间距或扩大孔径46则可增加电阻。在其侧面视图中,此外的凸起28接近于梯形,因此有一条几乎与端面14,15平行的直线端翼边37,根据需要其长度可大于或小于宽度31或34。
根据图10,在条状区域47内设置了一排孔46,这些孔位于纵向部分38内,相邻两排孔的间距对应于纵向部分39的长度。在图9和10的情况下,孔46无遮盖地位于支撑部件4外元件10的发光区31内。
根据图11,元件10的结构类似于图8,不过支撑腿28有两排或多排纵向孔46,一排孔46相对于元件10成纵向地布置而与另一排孔相对比恰好在孔间距的一半处(即成交替状)。在图9的情况下,所述的纵向孔基本上均匀连续地跨过整个元件10的长度。在区域31内无孔,不过其电阻值可以上述的方式通过改变孔46而改变,因为具有孔的区域或支撑腿28形成了与区域31的并联电阻,且其电阻值高于区域31的电阻值。
根据图12,元件10有一微小外形50,甚至于没有在元件10上设想的轮廓40,外形50弯曲成较小的曲率,但并没有相应于加热区中心轴的永久变形,和/或其具有直线状的纵向部分,它们形成反向连续的小圆弓。微小外形50被叠置在轮廓40上并且可同时或在轮廓40之前加工出。微小外形50基本上是均匀的或波浪形的,其单元51比轮廓40的单元29小得多。外形50的外形宽度53是垂直于中间平面30测出的,且远小于轮廓40的对应的轮廓宽度52,不过比材料自身厚度32大多得。例如在材料厚度32为0.05-0.1mm之间而外形宽度52为2到4mm之间的情况下,外形53的宽度侧可低于2mm,较合适的是0.5-1mm。这也适用于单元51的尺寸,单元51可接近于外形宽度53的尺寸或小于其一半。
图13的左右两侧表示了两种不同形状的细微外形,可以把其设在一根单一的元件上,成为该元件的连续的纵向部分,或设在分离的几个元件上。元件10上设有由厚材料加工成的连续的相反的折叠54,在每种情况下,该相反的折叠54形成三层部分55,由一中间层把它们联接起来。通过增加或减少多层部分55的延伸或中间间距,就可得到相应于装置45的装置。而图3的右侧,至少部分55的两层或所有各层相互以整个表面贴紧,而在图13的左侧,各层之间相互有间隔,而间隔几乎与材料的厚度相同。仅在部分31上或仅在部件34上或者在元件10的截面的两部分31,34上都设置外形50。也可在细的外形50上设图8-11的孔。
如在图14和15所示,在加热区的中心或对称于加热区的中心轴处基本上集中地设置了不加热的或无电阻器件的中心区56,该区的宽度小于加热区宽度的1/2或1/4,且其中有一由底部7的绝缘材料向加热侧凸出而形成的环形凸起57。加热器有一个热切断器58,与电路相接的插座59是这样设置在加热器1的外侧或图14中未画出的端边9上的,即,使得它不会紧靠在盖板26上。一根杆状温度传感器61悬空地从插座59处伸出并从相邻的合适的孔中穿过端边8、9,伸过加热区半径以远的位置。温度传感器61例如可由用金属制的、暴露的外管和位于外管内的内杆组成,内、外管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外管是刚性地固定到插座59上,而内杆在插座59内起接触作用。
温度传感器61的自由端大约伸入到中心区56的附近,且能覆盖凸起57的表面周围区域或稍加预应力地靠在其上。从加热侧或平面21方向看,在温度传感器61的附近没有元件10,边就是元件10在该区有不加热的间隙,间隙的宽度至少是该区内的传感器61的截面宽度的2或3倍那样大。为此目的,电阻器件10中心地成方形弯曲围着加热区中心轴,器件延伸小于360°的一个角,在面对温度传感器61的加热区侧是不间断的。
在间隙60的附近,两个直接相邻的弯曲部分经一小圆弧相互联成一体,以便所述的圆弧在至少温度传感器61的一侧形成间隙60的侧翼。在一侧设置了一个基本上平行于温度传感器61直到电阻器件10的最内侧的圆弧部分的联接部分16,在该侧处,形成了间隙60的侧翼,相联的多个圆弧与其相间隔。从而,避免了由元件10放射出的辐射直接反射回到元件10,而且可以把温度传感器61移动到更接近于底部7。插座59是用一支撑臂弹性地固定到基体2或保持件6的底部,使得联接在插座59上的温度传感器61可以弹性地垂直于加热面且相对于基体2部分作少量的偏传运动。
所有描述的这些结构,元件,单元或间隙均可设置一次、二次或多次,如可切换几个功率级。中心间隔35处的宽度几乎是凸起28的最大宽度的1-3倍,根据需要,可以使所述间隔的宽度一直大到该宽度的12倍这样的整数倍。

Claims (35)

1、一种加热器,其具有确定的加热区(20)并且包括:
在所说的加热区(20)附近设有至少一个对角斜面(19)的基座(2),
多个组件(10,17,28,38,39),这些组件用于确定加热过程的安装状态和非安装状态,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包括:
至少一个构件(10),
一个支撑件(17),和
至少一个支撑腿(28),
至少所说的组件中的一个(10,17,28,38,39)具有侧面(12,13,43,44),侧边表面(41)和顶端(37),在安装状态下,将具有侧边平面和支撑腿的平面(30)的侧面限定在所说的侧面(12,13,43,44)之间,所说的顶端(37)设置在所说支撑腿(28)确定纵向支撑腿方向的整个线性纵向范围的端部上,
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包括第一长度部分(38),该部分后面总是紧接着第二长度部分(39),
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确定垂直于所说纵向支撑腿方向的长度范围,
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由具有基本截面、基本的材料厚度和基本长度范围的基本原料加工而成,其中所说的基本长度范围实际上不同于提供工作长度范围的所说长度范围,
所说的横截面包括至少一个平行于所说纵向支撑腿方向的横向截面,在至少一个所说的截面上,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确定所说侧面(12,123,43,44)之间的材料厚度,
至少一个所说的侧面(12,13,43,44)上设有支撑侧面(43,44)以便在支撑区域中相对于所说的对角斜面(19)支撑至少一个组件(10,17,28,38,39),所说的支撑区域设置在离至少与所述材料同厚度的顶端(37)一定距离处,
其中当至少一个组件(10,17,28,38,39)处于非安装状态时,至少一个预制型材沿着所说的纵向支撑腿方向并且实际上是在所说支撑腿(28)的侧边平面之间与至少一个支撑侧面(43,44)相配合,所说的型材(40,50)具有成形截面,在至少一个所说的截面中至少有一个所说的成形截面垂直于至少一个所说的支脚中间平面(30)延伸,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仅在所说的构件(10)、所说的支撑件(17)、所说的第一长度部分(38)和所说的第二长度部分39中至少一个长度范围内的局部(33)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说的型材(40,50)包括:至少一个装置,该装置至少改善一种包括所说支撑腿(28)的弯曲强度在内的强度,该强度随着平行于纵向支撑腿的压力载荷而增加,
用于支撑至少一个所说组件(10,17,28,38,39)的支撑侧面(43,44),所说的支撑从顶端(37)和所说侧面(41)延伸一定距离,
用于为至少一个在对角斜面上的所说组件(10,17,28,38,39)进行摩擦啮合和滑动导向的导向型材,
预制型材(40,50),其从所说的基本截面向外扩展,
由永久的和不恢复变形的基本原材料构成的弯曲型材,
用于平衡应力的可弹性伸长的补偿型材,
热偶合型材,
材料厚度实际上等于所说的基本材料厚度,
增强至少一个所说组件(10,17,28,38,39)的强度,使型材的变形范围实际上全部覆盖至少一个所说组件(10,17,28,38,39)的所说原材料截面,和
至少一个所说组件(10,17,28,38,39)的电阻作用部分,
至少一个型材(40,50)上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相连的基本上呈刚性的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在所说的型材(40,50)附近和在至少一个所说的纵向截面上,至少一个所说的侧面(12,13,43,44)基本上呈线性和从所说的顶端(37)直线状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在至少一个边侧区(41)附近至少有一个所说的侧面(43,44)与所说的中间支撑腿平面(30)成一定角度,所说的中间支撑腿平面与所说的边区(41)的端侧部分相互连接,在至少一个所说的截面中,至少一个所说的侧面(12,13,43,44)实际上处于至少一个
连续的,
直性状的,和
无阶跃的
至少一个所说组件(10,17,28,38,39)的整个延展区上,所说的延展区平行于所说的截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说的型材(40,50)与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构成一体,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上具有突缘,和至少一个所说的边区(41)与所说构件(10)的构件边缘(14)相连,所说的构件边缘(14)长于所说的侧面(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说的截面和至少覆盖所说纵向支撑腿区域(34)的部分上,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脚(28)具有相互成一定角度的脚区(24),在至少一个所说的截面中,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分(23),和
相互成一定角度的脚区(24),
在过渡部分上所说的支撑腿(28)与所说的支撑件(17)相连,和
所说的构件(10),
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是由具有偏平带状的基本原料构成的,至少一个
所说的基本截面,和
所说的工作截面
是伸长的、扁平的而且实际上是长方形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说的截面上以及在大部分所说纵向支撑腿范围上,至少一个所说的型材(40,50)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型材的延伸,所说的型材延伸比所说基本原料的所说材料厚度(32)大得多,在至少一个所说的截面中和基本上完全覆盖所说纵向支撑腿(34)的区域中,至少一个所说的型材(40,50)具有至少一个所说侧面912,13,43,44)的至少一个弯曲部分(23),至少一个所说组件(10,17,28,38,39)的所说横向截面可以平行于所说的长向区域延伸,可以将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弯曲成具有纵向开口的通道,克服仅由所说的至少一个支撑侧面(43,44)的摩擦虚啮合而引起的把组件顶开的运动而将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固定到所说的基座(2)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在所说的纵向支撑腿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说的构件(10)确定了剩余的高度范围(31),至少一个所说支撑腿(28)的所说纵向支撑腿区(34)大于所说的剩余高度范围(31),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从宽度范围(33)处向所说的顶端(37)设有垂直于所说工作长度区突起的插接边缘,在平行于所说纵向脚方向的图中,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实际上设置在所说构件(10)的一个与所说长度区(38)有关的外边界(12,13)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并排放置的支撑腿(28)相互之间具有实际上比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的最大宽度区(33)大2-4倍的间隔(3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在所说纵向支撑腿区(34)与至少一个所说支撑腿(28)相连且位于并排放置的支撑腿(28)之间的公共点上,所说构件(10)和所说支撑件(17)具有连续不间断的和无阶跃的纵向侧面(14),该侧面的方向垂直于所说的纵向支撑腿的方向,在至少一个所说组件(10,17,28,38,39)应力释放的条件上,实际上所有所说的侧面(14)都位于同一平面中,在平面设计中,至少一个所说支撑腿(28)的至少一个所说边侧面(41)实际上是无间隔的而且实际上至少一个所说支撑件(17)的所有所说的支撑腿(28)具有相同的外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多个所说的至少一个支脚(28)是沿平行于所说的基本想象的纵向虚中线(30)分布的,其中在所说多个支撑腿的至少一个局部中和在所说的工作长度区中,所说支撑腿(28)具有不同的外形并且相对于所说的中线(30)具有不同的方向,当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处于线性无应力伸展条件下时,所说支撑腿(28)的所说顶端(37)位于相互之间具有不同方向的平面内,在平行于所说纵向支脚方向的角度看,所说支撑腿(28)至少是
不同的,和
对应弯曲的
形状之一,在所说的伸展条件下,所说的工作长度区比基本长度区要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所说的至少一个支撑腿(28)是并排设置的支撑腿(28)而且在所说支撑件17中的所说并排设置的支撑腿(28)之间设有保险装置,在所说支撑件(17)的平面设计中,所说支撑腿(28)和所说保险装置实际上具有相样的外形和尺寸,至少一个所说支撑腿(28)不间断地伸展并完全覆盖所说构件(10)的所说第二长度区(39)之一,所说的第二长度区(39)的长度在与所说纵向支撑腿区(34)的长度相同和大于其两倍的长度之间。
13、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延伸覆盖在大于所说构件(10)的所说基本长度和所说工作长度区的1/4和整个范围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区,其中设置装置(45)以改变所说构件(10)的电阻,所说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
在整个范围内以栅状分布的并以所说支撑腿(28)为界的开口(46),和
所说基础原料的材料折叠。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说的型材包括具有间距(51)和沿所述间距(51)的轮廓间距相互连接的相似型材单元构成的微型材(50),所说间距(51)最大可在所说材料厚度(32)的20和4倍之间,材料厚度小于3和0.4mm之间的尺寸。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所说的至少一种形材(40,50)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两种轮廓(40,50),所说的第二种轮廓(50)比第一种轮廓(40)粗大并且具有比所说的第一形状(40)的相应间隔区(39)小得多的轮廓间隔区,所说的第二轮廓(50)相互叠加并且设在第一轮廓(40)的范围内,所说的第二轮廓(50)至少在局部上是平行于所述长度区的至少一个波浪形波形,和实际上由相互连接的和叠加的型材结构形成的鳞形。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仅在部分所说的纵向支脚区(34)上,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上设有有效电阻部分,该部分与所说的至少一个对角斜面(19)直接相接以便确保克服至少由于摩擦而引起的支撑腿脱离。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可通过多个开口(46)使至少一个所述的支撑腿(28)产生横移,所说的开口(46)在
所说的纵向支撑腿方向,和
所说的长度区
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布置成至少一个栅状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将呈窄栅形布置的开口(46)的区域(47)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上,所说的区域(47)相互之间有间隔并平行于所说的长度区。
20、一种加热器,其具有确定的加热区(20)并且包括:
在所说的加热区(20)附近具有至少一个对角斜面(19)的基座(2),
多个用于确定加热过程的安装状态和非安装状态的组件(10,17,28,38,39),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包括,
至少一个构件(10),和
一个支撑件(17),和
至少一个支撑腿(28),
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具有侧面(12,13,43,44)、侧边表面(41)和顶端(37),在安装状态下,所说的具有侧边平面和支撑腿中间平面(30)的边侧面位于所说的侧面(12,13,43,44)之间,所说的顶端(37)设置在由所说支撑腿(28)确定的纵向支撑腿方向上的整个线性纵向范围的端部上,
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包括第一长度部分(38),该部分后面跟有重复出现的第二长度部分(39),
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确定垂直于所说纵向支撑腿方向的长度范围,
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由具有基本截面、基本材料厚度和基本长度范围的基本原料加工而成,其中所说的基本长度范围实际上不同于提供工作长度范围的所说长度范围,
所说的横截面包括至少一个平行于所说纵向支撑腿方向的纵向截面,和至少一个垂直于所说纵向支撑腿方向的横向截面,在至少一个所说的截面上,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确定所说侧面(12,13,43,44)之间的材料厚度,
为基本上确实地保持至少一个所说组件(10,17,28,38,39)而设置的保持装置,所说的第一和第二长度区(38,39)至少是部分无螺纹曲线的区域而且在该区域上具有实际上为线性的和呈交替的栅形分布的并由有效电阻启动以便在工作状态下进行工作的第一和第二长度区(38,39),所说的工作状态包括加温阶段的原始能源消耗,在常规工作能源下的恒定加热阶段,和在切断电源状态下的冷却阶段,在所说的工作状态下,所说的长度区(38,39)具有确定的工作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有效电阻值,有效电阻截面,储热量和工作温度,
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说的工作状态下,所说的相互连接的有效电阻长度区(38,39)的至少一个所说的工作参数是相互不同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加热器,其中所说的第一和第二长度区(38,39)是沿想象的纵向的虚中线(30)布置的,所说的第一和第二长度区(38,39)在垂直于所说中线(30)的方向上相互交替,所说的第二长度区(39)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说的支脚(28)而所说的第一长度区(38)则位于相互并列设置的所说支撑腿(28)之间。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组件(10,17,28)的多个所说长度区(38,39)的至少一部分确定了层平面(21),在垂直于所说层平面(21)的方位上,至少一个所说的长度区(38,39)是弯曲的,至少一个所说的长度区(38,39)具有相互成一定角度设置的支撑腿部分(23,24),该部分(23,24)成锐角状伸出,在所说的方位上所说的长度区(38,39)充满带宽区(52,53),所说的至少一个长度区(38,39)的工作长度区实质上大于所说的带宽区,所说的工作长度区平行于所说的层平面(21)。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说的第一长度区(38)的长度在等于至少一个所说的第二长度区(39)的长度和大于该长度的范围之间,在层区中,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具有相间隔并排设置的纵向弯曲区,该弯曲区比至少一个所述长度区(38,39)的所说长度要长,在至少一个所说的长度区(38,39)附近,至少一个所说的构件(10)是反向弯曲的,至少一个所说的长度区(38,39)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分(23)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说型材(40,50)的一个和一个以上全波形区(29)之间延伸。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在所说的长度区(38,39)附近,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是以交替变换的形状永久弯曲的,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在垂直于所说基本截面的伸长区(31,34)的方向上弯曲,所说的基本截面垂直于所说组件(10,17,28,38,39)的所说长度区,至少一个所说的构件和所说的型材(40,50)具有至少下列形状之一的区域:
波纹形,
曲折形,
齿形,
正弦波形,
U形,和
V形。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具有所说横截面的至少一个所说组件(10,17,28,38,39)和所说基本原材料具有细长的扁平截面,至少两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上具有所说的扁平金属薄板加工成一体的分割段,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具有纵向侧边表面(14,15,或37),这些侧边表面实际上相互平行而且与所说的侧面(12,13,43,44)相连,至少一个所说的纵向侧边表面(14,15)实际上在一个平面中的所说长度区上连续不间断地延伸。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说的纵向边表面(14,37)是齿形的,在垂直于所说长度区的截面中,所说的第二长度区(39)具有比所说第一长度区(38)大的区域,该区域至少垂直于一个所说的纵向侧边表面(14,15,37),在垂直于层平面(21)的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具有其尺寸在等于和大于所说层平面(21)相平行的截面区之间的截面区,在所说的纵向截面中构件(10)通常设在固定的方向上,而且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上是有平板形,在至少一个所说的截面中和所说的侧边表面(41)之间,所说的平板在至少一个完整的长度区上实际上具有由整块材料压平而形成的截面,和
所说组件(10,17,28,38,39)的同高区(31,34)。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相对于具有至少一个支撑(4)的基座(2)是部分自由暴露的,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通过所说的相隔分布在所说长度区上的所说第二长度部分(39)与所说的支撑(4)进行热偶合,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在所说长度区的区端(16)之间成为一体,多个所说的第一和第二长度区(38,39)自所说的区端(16)开始形成间隔,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形成至少一个所说的第二长度区(39),在所说的安装状态和所说的非安装状态下,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实际上本能地强烈地抵制垂直于所说加热区(20)而不是平行于加热区(20)的弹性弯曲变形。
28、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加热器,其中上分布在整个所说长度区上的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直接固定地连接到所说基座(2)的至少一个支撑上,在所说的第二长度区(39)附近,将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压到比所说支撑腿(28)有较高压力弹性的所说支撑(4)中,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腿(28)具有保持区,这里保持区沿所说长度区布置并受到倾斜方向上的弹性压力的作用,所说的倾斜方向是指在垂直于所说构件(10)的长度区和平行于长度区方向上的倾斜,
所说的支撑(4)相对于由绝缘体(3)制成的所说对角斜面(19),具有回弹形式的弹力并且在所出现的所有工作条件下实际是都是不会烧结的,所说的支撑件(17)具有成形工具,其用于产生实际上完全由在至少一个减压底部上成一体的所说对角斜面(19)限定的至少一个非常合适的接收减压区,和
减压侧面。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设有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所说第一和第二长度区(38,39)的整个细长弯曲区上出现的可见热辐射光和实际上为平面光的光线,设置控制装置是为了在加热阶段使光线纵向扩展,在所说的加热阶段,所说的光在开始时以实际上很微弱的形式在至少一个所说的长度区(38,39)的中心处发出,并均匀地在相反的方向上扩展以便提供所说的光线,设置控制装置以减小流过与所保持的所说构件(10)的截面有关的至少一个所说支撑腿(28)的所说纵向截面的电流,所说的保持截面是平面连续的所说纵向截面。
3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设置控制装置以便在所说的恒定加热阶段以高于至少一个所说第二长度区(39)的工作温度控制至少一个所说第一长度区(38),所说的第一长度区38与至少一个所说第二长度区(39)纵向直接相连,由此构成了由所说第一和第二长度区(38,39)交替出现而形成的细长栅形图案,所说的沿纵向虚线延伸的栅形图案具有至少一个交替变化的第一和第二温度连续直线区,和交替变化的照明亮度,
设置所说的控制装置以便在所说的加热阶段在至少一个所说第二长度区(39)之前照亮至少一个所说的第一长度区(38)。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将所说材料厚度(32)限定为整数倍增加,所说的距离是通过至少整数倍增加的所说材料厚度(32)来确定的,所说的整数包括20和80之间的每个数,至少一个所说的支撑面(43,44)在整个区域上延伸并实际上在整个区域上延伸并实际上在整个区域上的完整表面的方式与所说的对角斜面(19)相接合,所说的材料厚度最大为在0.1毫米和所说纵向区的1/20-1/50之间。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至少所说的支撑件(17)和所说的支撑腿(28)之一在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区(20)和所说的构件(10)上实际上是均匀分布的,所说的对角斜面(19)确保至少一个所说的组件(10,17,28,38,39)在大部分所述的长度区上相对于与所说加热区(20)的所有方向上的运动并相对于具有确定方向的反向倾斜运动而产生自由运动,所说的方向包括平行于所说长度区和相反移动的方向的相反的纵向方向,相反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说的长度区。
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在所说加热区(20)的非加热区(60)中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61),在垂直于所说加热区(20)的方位上,所说的构件(10)向回转以提供一个平行于至少一个所说温度传感器(61)的棒区的窄间隙(60),至少一个所说的温度传感器(61)仅在设有至少一个所说组件(10,17,28,38,39)的所说加热区(20)的部分宽度区上延伸,在所说的至少一个非加热区(6)和实质上在至少一个所说温度传感器(61)之外的纵向区域中,至少一个组件(10,17,28,38,39)具提供加热区(20)的加热区。
34、调节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的电阻值的方法,其中将在构件端部(16)之间具有长度区和有效电阻截面的细长构件(10)的至少一个长度区(38,39)的电阻值从实际电阻调到标准的电阻值,其中对至少一个所说的长度区(38,39)的实际电阻值进行检测,然后将其与标准电阻值进行比较,并且通过在实际上不改变所说至少一个长度区的长度范围的情况下改变所说构件端部(16)之间的电阻有效截面的间距来调节电阻。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所说的长度区(38,39)上设有至少下列特征之一:
开口(46),
多层局部区(55),和
在调节所说的电阻之后获得至少一个型材的永久变形。
CN93118972A 1992-09-03 1993-09-03 特别适用于厨房的加热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1309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P4229375.8 1992-09-03
DE4229375A DE4229375C2 (de) 1992-09-03 1992-09-03 Strahlungs-Heizkörp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81A true CN1091581A (zh) 1994-08-31
CN1130953C CN1130953C (zh) 2003-12-10

Family

ID=6467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18972A Expired - Lifetime CN1130953C (zh) 1992-09-03 1993-09-03 特别适用于厨房的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5498853A (zh)
EP (1) EP0590315B1 (zh)
JP (2) JP3458904B2 (zh)
CN (1) CN1130953C (zh)
AT (1) ATE211348T1 (zh)
AU (2) AU667563B2 (zh)
DE (2) DE4229375C2 (zh)
ES (1) ES2170061T3 (zh)
SI (1) SI9300457B (zh)
TR (1) TR27591A (zh)
TW (1) TW321820B (zh)
ZA (1) ZA9364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447A (zh) * 2013-05-29 2013-09-18 朱建新 蛇形复合炉丝及加工方法
CN109429392A (zh) * 2017-09-04 2019-03-05 E.G.O.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以及用于生产加热装置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90688A (en) * 1994-06-24 1996-01-03 Ceramaspeed Ltd Conductive strip heating element
DE4438648A1 (de) * 1994-10-28 1996-05-02 Ego Elektro Blanc & Fischer Strahlungsheizkörper
DE19500448A1 (de) * 1995-01-10 1996-07-11 Ego Elektro Blanc & Fischer Heizeinheit
DE19506685A1 (de) * 1995-02-25 1996-08-29 Ego Elektro Blanc & Fischer Elektrischer Strahlungsheizkörpe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19518109A1 (de) * 1995-05-17 1996-11-21 Ego Elektro Blanc & Fischer Strahlungs-Heizer
DE19527823A1 (de) 1995-07-29 1997-01-30 Ego Elektro Blanc & Fischer Kochmuldeneinheit mit mehreren unterhalb einer Platte angeordneten Kochstellen
US5961866A (en) * 1996-03-27 1999-10-05 Alto-Shaam, Inc. Food heating unit
US5837975A (en) * 1996-07-29 1998-11-17 Emerson Electric Co. Corrugated strip, radiant heater element
DE19638640C2 (de) * 1996-09-21 2000-11-30 Diehl Ako Stiftung Gmbh & Co Strahlungsheizkörper mit einem Metallfolien-Heizleiter
CZ169298A3 (cs) * 1997-07-15 1999-02-17 Ako-Werke Gmbh & Co. Kg Topný vodič pro sálavé topné těleso kuchyňského vařiče
DE19755114A1 (de) 1997-12-11 1999-06-17 Ego Elektro Geraetebau Gmbh Heizkörper, insbesondere für Küchengeräte
GB2332844A (en) * 1997-12-29 1999-06-30 Jonathan Patrick Leech Infra-red heaters and elements therefor
DE19856669A1 (de) * 1998-12-09 2000-06-15 Ego Elektro Geraetebau Gmbh Heizkörper, insbesondere für Küchengeräte
US7081602B1 (en) 2000-02-01 2006-07-25 Trebor International, Inc. Fail-safe, resistive-film, immersion heater
US6674053B2 (en) 2001-06-14 2004-01-06 Trebor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thin film termination
US6580061B2 (en) 2000-02-01 2003-06-17 Trebor International Inc Durable, non-reactive, resistive-film heater
US6663914B2 (en) 2000-02-01 2003-12-16 Trebor International Method for adhering a resistive coating to a substrate
US6544583B2 (en) * 2000-02-01 2003-04-08 Trebor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resistivity of a film heater
DE10129175A1 (de) * 2001-06-12 2003-01-09 Ego Elektro Geraetebau Gmbh Elektrischer Strahlungsheizkörper mit einem Sensor zur Kochgefäßerkennung
GB0301168D0 (en) * 2003-01-18 2003-02-19 Ceramaspeed Ltd Radiant electric heater
DE10307246A1 (de) 2003-02-17 2004-08-26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Heizungseinrichtung mit zwei Bereichen
GB0316627D0 (en) * 2003-07-16 2003-08-20 Ceramaspeed Ltd Radiant electric heater
JP4693429B2 (ja) * 2004-06-28 2011-06-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ヒ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ウェハ加熱用ヒータならびにウェハ加熱装置
AT413622B (de) * 2003-10-28 2006-04-15 Electrovac Heizelement für elektrische heizplatte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eizelements
DE102004024044A1 (de) * 2004-05-07 2005-11-24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Elektrischer Heizleiter aus Keramik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sowie Heizeinrichtung
US7180038B2 (en) * 2004-08-03 2007-02-20 E.G.O. Elektro-Geraetebau Gmbh Device for switching on and off several heating mechanisms of cooking equipment as well as cooking equipment with such a device
US7145109B2 (en) * 2004-08-03 2006-12-05 E.G.O. Elektro-Geraerebau Gmbh Appliance for switching on and off several heating devices of a cooker, as well as cooker having such an appliance
DE102005025207B4 (de) * 2005-05-25 2015-07-23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Wärmedämmung für eine Strahlungsheizeinrichtung, Strahlungsheizeinrichtung und Elektro-Haushaltsgerät
DE102005036581A1 (de) 2005-08-01 2007-02-08 Electrovac Ag Heizband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Heizer, Heizer mit einem derartigen Heizband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 Heizbandes
DE102007021939A1 (de) * 2007-05-10 2008-11-13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ochfeld
TW201102513A (en) * 2009-07-03 2011-01-16 Five Eight Eight Entpr Corp Pump with constant-temperature output
EP2626638B1 (en) 2010-10-05 2018-08-01 Shibaura Electronics Co., Ltd. Cooking device
US8933377B2 (en) 2011-12-09 2015-01-13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Control device for an electrical heating device for a cooking field, cooking field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n electrical heating device
US20130146582A1 (en) * 2011-12-09 2013-06-13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Heating Device, Cooking Field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eating Device
US8884195B2 (en) 2011-12-09 2014-11-11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Heating device, method of producing a he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eating device
DE102012002163A1 (de) 2012-01-31 2013-08-01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Heizeinrichtung,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Heiz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S9078449B2 (en) * 2012-07-24 2015-07-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ok top grate as utensil size/presence detector
DE102013207831A1 (de) 2013-04-29 2014-06-18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Strahlungsheizeinrichtung für ein Kochgerät und Kochgerät
DE102013214260A1 (de) 2013-07-22 2014-10-09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Strahlungsheizeinrichtung
DE102013216290B4 (de) 2013-08-16 2015-09-03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Heiz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Heizeinrichtung
DE202013007643U1 (de) 2013-08-21 2013-09-05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Heizeinrichtung für eine Kochstelle in einem Kochfeld und Kochfeld
JP6219229B2 (ja) * 2014-05-19 2017-10-2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ヒータ給電機構
US20160227609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Schott Corporation Multi function glass or glass-ceramic cooktop system and method of cooking thereon
EP3451791B1 (de) 2017-09-04 2020-03-25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Heiz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eizeinrichtung
DE102018218245A1 (de) 2018-10-24 2020-04-30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Heizeinrichtung und Elektrokochgerät
DE102019216020A1 (de) * 2019-10-17 2021-04-22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trahlungsheizeinrichtung und Kombination einer Strahlungsheizeinrichtung mit einer Drehschalteinrichtung
DE102020201610B3 (de) * 2020-02-10 2021-05-12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Verfahren zur Ansteuerung einer Heizeinrichtung eines Kochfelds und Kochfeld
DE102020203631A1 (de) 2020-03-20 2021-09-23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Strahlungsheizeinrichtung für eine Kocheinrichtung und Kocheinrichtung
US11570853B2 (en) 2021-02-01 2023-01-31 E.G.O. Elektro-Geraetebau Gmbh Method for actuating a heating device of a hob, and hob
DE102021202314A1 (de) 2021-03-10 2022-09-15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Leistungssteuergerät und Anordnung eines solchen Leistungssteuergeräts mit einer elektrischen Heizeinrichtung
DE102022200226A1 (de) 2022-01-12 2023-07-13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Strahlungsheizeinrichtung für ein Kochfeld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trahlungsheiz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057A (en) * 1898-03-01 Rheostat and electric heater
US1962568A (en) * 1930-11-22 1934-06-12 Mckenney George Francis Wall construction
GB372813A (en) * 1931-02-07 1932-05-09 Charles Cecil Turn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US2570975A (en) * 1946-07-27 1951-10-09 Mcgraw Electric Co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2896004A (en) * 1956-03-05 1959-07-21 Lindberg Eng Co Electric heating furnace and method of heating
US3345498A (en) * 1965-02-01 1967-10-03 Gen Motors Corp Infrared surface heating unit
US3348025A (en) * 1965-06-24 1967-10-17 Gen Motors Corp Spider supported electric heater
DE1962568A1 (de) * 1968-12-16 1970-08-27 Zentral Lab Elektrogeraete Veb Elektrisch beheizte Kochplatte
US3567906A (en) * 1969-04-14 1971-03-02 Gen Electric Planar surface heater with integral fasteners for heating element
DE2033374A1 (de) * 1970-02-27 1971-09-09 Elektrogeraete Suhl Veb Elektrisch beheizte Kochplatte
US3612828A (en) * 1970-06-22 1971-10-12 Gen Motors Corp Infrared radiant open coil heating unit with reflective fibrous-ceramic heater block
US3912905A (en) * 1974-02-25 1975-10-14 Kanthal Corp Electric resistance heating device
US3991298A (en) * 1975-07-28 1976-11-09 Gould Inc. Heating unit for a ceramic top electric range
US3984615A (en) * 1975-10-14 1976-10-05 Btu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Electrical resistance furnace heater
DE2551137C2 (de) * 1975-11-14 1986-04-24 E.G.O. Elektro-Geräte Blanc u. Fischer, 7519 Oberderdingen Elektrischer Strahlungsheizkörper für Glaskeramikkochplatten
US4292504A (en) * 1979-10-02 1981-09-29 Tutco, Inc. Expanded metal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with edge support
DE3129239A1 (de) * 1981-07-24 1983-02-10 E.G.O. Elektro-Geräte Blanc u. Fischer, 7519 Oberderdingen Elektrischer heizkoerper fuer die beheizung einer platte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3519350A1 (de) * 1985-05-30 1986-12-04 E.G.O. Elektro-Geräte Blanc u. Fischer, 7519 Oberderdingen Strahlungs-heizeinheit
DE3527413A1 (de) * 1985-07-31 1987-02-12 Ego Elektro Blanc & Fischer Elektrischer strahlheizkoerper zur beheizung von heizflaechen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3622415A1 (de) * 1986-07-03 1988-01-07 Ego Elektro Blanc & Fischer Strahlheizkoerper
GB8625556D0 (en) * 1986-10-25 1986-11-26 Micropore International Ltd Radiant heaters
DE8711209U1 (zh) * 1987-08-18 1987-10-01 E.G.O. Elektro-Geraete Blanc U. Fischer, 7519 Oberderdingen, De
US4831240A (en) * 1987-10-08 1989-05-16 Hester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 high current industrial oven or fryer compression connectio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447A (zh) * 2013-05-29 2013-09-18 朱建新 蛇形复合炉丝及加工方法
CN109429392A (zh) * 2017-09-04 2019-03-05 E.G.O.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以及用于生产加热装置的方法
CN109429392B (zh) * 2017-09-04 2022-06-14 E.G.O.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以及用于生产加热装置的方法
US11665787B2 (en) 2017-09-04 2023-05-30 E.G.O. Elektro-Geraetebau Gmbh He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ea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4229375C2 (de) 2000-05-04
AU667563B2 (en) 1996-03-28
DE4229375A1 (de) 1994-03-10
JP3458904B2 (ja) 2003-10-20
AU4605393A (en) 1994-03-10
JPH06229564A (ja) 1994-08-16
DE59310253D1 (de) 2002-01-31
JP2003303663A (ja) 2003-10-24
TR27591A (tr) 1995-06-13
EP0590315A3 (de) 1994-12-28
TW321820B (zh) 1997-12-01
CN1130953C (zh) 2003-12-10
US5498853A (en) 1996-03-12
SI9300457B (sl) 2003-12-31
AU5616696A (en) 1996-08-29
SI9300457A (en) 1994-03-31
EP0590315B1 (de) 2001-12-19
AU692708B2 (en) 1998-06-11
ATE211348T1 (de) 2002-01-15
EP0590315A2 (de) 1994-04-06
ZA936467B (en) 1994-03-22
ES2170061T3 (es) 2002-08-01
DE59310253C5 (de) 201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953C (zh) 特别适用于厨房的加热器
EP3108173B1 (de) Halbleiter-röhrenlampe, rohr dafü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E102010043921B4 (de) Leucht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Leuchtvorrichtung
DE602004009684T2 (de) Lampe und glühbirne für belichtung und umgebungsbeleuchtung
US7588345B1 (en) Lighting system
EP2188566A1 (de) Led-lampe
EP0176063A1 (de) Strahlheizkörper für Kochgeräte
CN1710323A (zh) 电灯器具和用于电灯器具的透镜组件
CN1133150A (zh) 模压粘扣的弯钩结构
EP3408584B1 (de) Leuchte mit pyramidenförmiger oder kegelförmiger abdeckung
DE3723077C2 (zh)
CN219063223U (zh) 一种新型发光均匀且护眼的台灯
CN101067485B (zh) 用于照明设备的反射装置
DE10307615B4 (de) LED-Lichtquelle für Scanner
DE102017208003A1 (de)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Haushaltsgerät und Haushaltsgerät
CN210950846U (zh) 具二次拋物线结构的灯罩的led灯具
US11774047B2 (en) LED strip configurtions for large area round luminaires providing homogeneous lighting
CN103591553B (zh) 以导光条在被照物产生均匀光照度的方法
DE202010013103U1 (de) Hinterleuchteter Heizkörper
CN216113559U (zh) 灯组件和烟机
DE102023102309A1 (de) Kochfeld mit Leuchtmarkierungen
CN205716474U (zh) 一种改善远光的led光源组
DE102012016297A1 (de) Led-lampe
DE3442804A1 (de) Strahlungsheizung fuer kochplatten, insb. glaskeramik-kochplatten
JPH0564831U (ja) 面状光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