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巾包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能取出敷脸用面膜、湿纸巾等包装的湿巾包装体。
背景技术
将敷脸用面膜等湿巾层叠多片后的层叠体容纳于外装袋,且能从外装袋取出的湿巾包装体使用具有阻气性的外装袋,在其外装袋上面侧事先设置有取出口及使该取出口开闭自如的盖体,根据需要,打开盖体,从取出口取出湿巾,然后,通过盖体将取出口密封。
在这种湿巾包装体中,如以面膜等大型湿巾为对象时,则在左右方向三处折叠部将湿巾折叠成三折并折叠成带形后,在长边方向中间的二处或三处将带形湿巾折叠成适当大小的大致长方形折叠体后,在上下方向(厚度方向)将该折叠体层叠多片构成层叠体,并将该层叠体容纳于外装袋内后实施包装(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51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以这种方式,将湿巾折叠成适当大小的状态实施包装,如果是面膜等大型湿巾,其优点是,能以较小型构成整个湿巾包装体。
然而,使用面膜时,由于是以摊开状态贴于脸部使用,因此直接以折叠状态从外装袋取出后,必须把折叠状态的面膜摊开。因此如果是常用面膜,其缺点是,将从外装袋取出的面膜摊开然后贴于脸部的操作非常麻烦。
尤其是使用面膜时,在指定处对应眼、鼻及嘴形成有眼用开口部、鼻用缺口部及口用开口部,此外由于因浸渍大量敷脸用化妆液而使折叠状态的相对部分彼此处于贴附状态,因此取出后有不易摊开面膜的问题。
鉴于以往的这种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巾包装体,能解决取出湿巾后摊开湿巾的麻烦,且能提高使用湿巾时的便利性。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湿巾包装体,在通过封口件开闭自如的外取出口设置于上面侧的外装袋内,容纳折叠状态的湿巾层叠体,以能捏取该层叠体最上层的该湿巾上面侧边缘部一面摊开一面取出的方式容纳该层叠体。
该湿巾是以折叠成带形的折叠体实施层叠,该边缘部沿长边方向配置于该折叠体宽方向的中间部分。有时将该湿巾折叠成Z字形构成该折叠体。
该层叠体亦可具有:与该外取出口相对向的层叠顶部,及从该层叠顶部两侧往下侧延伸的层叠侧部。亦可将具有保形性且容纳该层叠体的内容器设于该外装袋内。亦可具有:内侧薄片,该内侧薄片能密封该内容器开口部且能形成对应于该外取出口的内取出口。
该内容器亦可具有:凸部,从底壁部朝上侧凸出,且从下侧支撑与该层叠体的该外取出口相对向的层叠顶部;以及凹部,形成于该凸部两侧,且容纳接着该层叠顶部往下侧延伸的层叠侧部。该外取出口大小亦可是能插入左右手指用以捏取该边缘部两处。
该湿巾亦可是浸渍有化妆液的敷脸用面膜。该面膜是用上下方向多处的折叠部以反向折叠,该边缘部亦可是该面膜上侧的外周缘侧。
发明效果
依照本发明,其优点是,能解决取出湿巾后将湿巾摊开麻烦的问题,且能提高使用湿巾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湿巾包装体开封状态立体图。
图2是该湿巾包装体开封状态剖视图。
图3是该湿巾包装体开封状态俯视图。
图4是该湿巾包装体内容器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是该湿巾包装体内容器、内侧薄片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6是该湿巾包装体内容器、托盘等分解剖面立体图。
图7是该湿巾包装体取出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8是该湿巾包装体取出状态的前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侧薄片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面膜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层叠体容纳状态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层叠体容纳状态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a)是面膜俯视图,(b)是折叠状态立体图,(c)是容纳状态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层叠体容纳状态剖面图。
图15是该湿巾包装体内容器、内盖等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附图,将本发明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至图8是举例说明本发明湿巾包装体1的第一实施例。本湿巾包装体1如图1至图3所示,其内容器5内装有:层叠体3,层叠了多片湿巾,例如面膜2(参照图6);以及浸渍液4,用以浸渍该层叠体3的面膜2的化妆液等;湿巾包装体1中用内侧薄片7密封该内容器5的上侧开口部6后,通过外装袋8将整体包装成密封状,整体构成大致六面长方体形或立方体形。
外装袋8使用具有阻气性的复合薄膜或复合薄片等外装材料,通过枕头式包装等制袋。该外装袋8的各面是大致正方形,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其上面部设有外取出口23及以开闭自如方式密封该外取出口23的封口件24。另外,外取出口23形成大致长方形,大小适合取出面膜2。
在该湿巾包装体1中,当使用面膜2时,首先,通过封口件24将外装袋8的外取出口23开封,接着,从外取出口23侧将手指插入内容器5内,如图7、图8所示,从层叠体3的最上层侧,将一片片面膜2一面摊开一面取出,之后,通过封口件24将外装袋8加以密封。
如图6(a)所示,面膜2具有薄片体9,其是由将无纺布或其它薄片材料裁切成对应脸部形状所构成的,在该薄片体9上设有眼用缺口部10、鼻用缺口部11、嘴用缺口部12等。另外,亦可设置眼用开口部来替代眼用缺口部10,亦可设置嘴用开口部来替代嘴用缺口部12。
在本实施例中,虽举例说明将面膜2当作湿巾,但在湿巾中,包括湿纸巾、其它物等。另外,如湿巾为面膜2时,浸渍液4能使用敷脸用化妆液,但如湿巾为湿纸巾、其它物等时,可使用符合其使用目的的液体。
面膜2是在上下两处大致平行呈线状的折叠部13、14将薄片体9折叠成Z字形,作为在上侧部15、中侧部16以及下侧部17上下重叠的左右方向上长的折叠体18(参照图6(b)),将该折叠体18上下层叠多片,构成层叠体3(参照图6(c))。
薄片体9的折叠部13、14如图6(a)所示,以上侧部15的宽W1为中侧部16的宽W2的大致一半或约一半,下侧部17的宽W3与中侧部16的宽W2大致相同或小一些的上下方向间隔,大致平行地形成在左右方向上。接着,该薄片体9是使上侧部15沿着折叠部13折叠于中侧部16的上侧,使下侧部17沿着折叠部14折叠于中侧部16的下侧,由此形成一个带形折叠体18。
因此,折叠体18如图7、图8所示,当取出内容器5内的面膜2时,用左右双手指尖捏取两个捏取部位21(参照图6(b)),将上侧部15的边缘部19的大致中央部分两侧往上侧抽取,由此,能将面膜2摊开呈展开状态。另外,形成捏取部位21的边缘部19是位于面膜2上侧位置的外周缘侧。
层叠体3如图6(d)所示,直接以层叠多片折叠体18的状态,在长边方向弯成大致倒U字形后,容纳于内容器5内。因此,在层叠体3中,如图2所示,在折叠体18的长边方向设置有:层叠顶部26,折叠体18的上侧部15的边缘部19与外取出口23等相对向,且向上呈圆弧形;以及层叠侧部27,从该层叠顶部26的两侧往下侧延伸。
封口件24是由封口薄片28构成。封口薄片28如图1至图3所示,具有:粘着部29,形成于外取出口23的外周侧全周;捏取部30,设于粘着部29的外侧;以及剥离阻止部31,设于与捏取部30的相反侧;除剥离阻止部31间的粘着部29外,其它粘着部29是以能剥离方式贴着于外装袋8的上面侧。另外,在封口薄片28上贴附有对应外装袋8的外取出口23的切除片32。
内容器5是由具有保形性的薄塑胶制成,如图2、图5所示,具有:周壁部35,呈上侧较宽的圆锥形;底壁部36,一体形成于该周壁部35的下端侧;以及外周缘37,从周壁部35的上端往外侧弯曲,形成凸缘形;形成上侧开放的开口部6,以放置于下侧的托盘38的状态通过外装袋8加以包装。在内容器5与托盘38之间设有定位件39。
在周壁部35的上下方向设有多个较长的补强部34,且在底壁部36设有支撑层叠体3的各凸起部40。补强部34是用来确保周壁部35上下方向的刚性,外侧呈沟形往内侧凹入,但亦可设置成凸形朝外侧凸出。凸起部40在俯视时是延伸于周方向的形状,设置多条同心形。该凸起部40是从内容器5的底壁部36朝上侧凸出,其内侧形成定位凹部40a。
托盘38的大小与内容器5外周缘37的外侧大致相同,当通过外装袋8实施包装时,湿巾包装体1的上下两侧构成大致相同尺寸。在该托盘38的底壁部41设有定位凸部42,用以从下侧插入于内容器5的定位凹部40a。定位手段39是由定位凹部40a及定位凸部42构成。
内侧薄片7是使用层压复合薄膜等具有阻气性的薄片,为了密封内容5的开口部6,可以采用热封或其它方法,在周方向全周的固定部43固定于外周缘37。另外,内侧薄片7为使其大致全面呈基本平坦形,以张力状态加以固定。
内侧薄片7,其能形成对应于外取出口23的内取出口44的破裂部45是设于周方向。破裂部45如图4(a)所示,是由将内侧薄片7通过剖半剩余一部分厚度而形成。因此,内侧薄片7,当用手指按压比破裂部45较为内侧部分时,破裂部45的剩余部分就会破裂,如图4(b)所示,其破裂片46从内侧薄片7分离,在该去除处形成内取出口44。内侧薄片7的剖半适合采用激光加工,但亦可采用其它方法加工。
另外,将大致四角形的内取出口44用的破裂部45设置于内侧薄片7时,如图5双点划线所示,为了在内取出口44的四个角落形成凹入部45a,亦可设置朝外侧凸起的破裂部45。
另外,破裂部45亦可设于全周,只要在上侧拉内侧薄片7的破裂片46,就能轻易去除,亦可留下周方向上的一部分,将破裂片46往内侧薄片7下侧折入。
外装袋8的外取出口23与内侧薄片7的内取出口44如图5所示,以上下相对应方式配置,该两取出口的开口量大小是将左右双手手指从指尖侧插入内容器5内,能捏取层叠体3最上层面膜2边缘部19的捏取部位21。
因此,该湿巾包装体1,将折叠成三折的折叠体18上下层叠的层叠体3被弯成倒U字形后,容纳于内容器5内,当取出面膜2时,捏取最上层面膜2上面侧边缘部19的两处后,往上侧抽出,由此能一面将该面膜2摊开一面取出。
内侧薄片7的内取出口44比外装袋8的外取出口23稍小。亦即,内侧薄片7的内取出口44的开口缘44a是位于比外取出口23的开口缘23a靠内侧位置,如图5所示,当捏取层叠体3最上层的面膜2的中央侧取出面膜2时,摩擦面膜2外侧,将多余附着液刮落并加以去除。另外,内取出口44的周缘虽弯成波浪状形成,但亦可由直线形、圆弧形等形成。
破裂部45位于比外装袋8的外取出口23的开口缘23a靠内侧,当在破裂部45使内侧薄片7破裂,形成内取出口44时,比内侧薄片7的内取出口44靠外侧的部分以平坦形对应于封口薄片28的粘着部29,当从上侧按压封口薄片28时,外装袋8的上面部能从下侧支撑比内侧薄片7的内取出口44靠外侧部分。
当制造这种湿巾包装体1时,首先,将湿巾折叠成三折,接着,将折叠成三折的湿巾即折叠体18层叠多片作为层叠体3后,为形成层叠顶部26与层叠侧部27,将层叠体3弯成倒U字形,为使层叠侧部27成为下侧,将层叠体3插入于内容器5内。
另外,当把层叠体3插入于内容器5内时,较佳的如图1、图3所示,以折叠体18的上侧部15的折叠部13成为封口薄片28的捏取部30侧,上侧部15的边缘部19成为剥离阻止部31侧的方式插入。当然,层叠体3亦可逆向插入。
接着,在按压内容器5内层叠体3的状态下,将指定量浸渍液4注入于内容器5内,然后解除按压层叠体3。由此,内容器5内的浸渍液4能轻易浸渍于层叠体3的面膜2的薄片体9。因此,在内容器5内装入层叠体3、浸渍液4后,在内容器5的外周缘37上的固定部43,固定内侧薄片7,将内容器5的开口部6加以密封,在密封状态下,通过外装袋8实施包装。
由于这种湿巾包装体1处于被内侧薄片7密封内容器5的开口部6的状态,因此即使内容器5发生倾斜或倾倒,内容器5内的浸渍液4亦不会往外装袋8的内部漏出,且能轻易进行湿巾包装体1制造后的处理。
另外,内容器5内的浸渍液4不洒落,且能通过内容器5内的浸渍液4经常稳定地使面膜2保持湿润,因此能减少内容器5内浸渍液4的基本含量。
并且,这种湿巾包装体1,一般是在外装袋8的上面侧印刷唤起使用者购买意愿的名称等信息,由于内容器5内的浸渍液4不洒落,在店面展示时,也有可能将外装袋8的上面侧以面向前方的方式展示。由此方式,能以唤起消费者购买欲的最佳方式展示湿巾包装体1。
当取出面膜2时,将外装袋8的封口薄片28剥离,打开外取出口23后,只要将内侧薄片7的中央侧朝下方按压,破裂部45就会破裂,使内取出口44开口。因此,在内侧薄片7形成内取出口44前,即使是内侧薄片7密封内容器5的开口部6的状态,也能轻易形成该内取出口44,且轻易形成能取出内容器5内湿巾的状态。另外,当在内侧薄片7形成内取出口44时,可拉所形成的破裂片46将其去除,亦可将破裂片46折入内侧。
内取出口44开口时,能从外取出口22及内取出口44将左右双手指尖插入于内容器5内,如图7双点划线所示,用指尖将层叠体3最上层面膜2的边缘部19剥离后,如图7、图8所示,在用双手手指捏取边缘部19的两处捏取部位21的状态下,往上侧抽取。
此时,层叠体3的面膜2以将折叠成三折的折叠体18上下层叠的状态,弯成倒U字形后容纳于内容器5内,由于其上侧部15、中侧部16以及下侧部17处于被化妆液等浸渍液4贴着在一起的状态,因此只要通过左右双手的手指捏取边缘部19的两处捏取部位21往上侧抽取,其上侧部15就会从中侧部16剥离而被抽取,接着,中侧部16从下侧部17剥离而被抽取,最后,下侧部17从其下侧的面膜2的上部侧15剥离。
因此,能一面将内容器5内的面膜2摊开一面取出,较之公知的直接以折叠状态取出后,必须将该折叠状态的面膜2摊开呈展开状态,其优点是,能解决取出面膜2后将面膜2摊开麻烦的问题,且使用面膜2时能提高其便利性。
另外,由于面膜2在将折叠成三折的折叠体18上下层叠的状态下,被弯成倒U字形后容纳于内容器5内,因此即使缩小湿巾包装体1本身前后、左右尺寸,能构成地小型化,但面膜2本身的折叠次数变少,取出时能轻易将面膜2摊开。
并且,层叠体3,将面膜2的折叠体18上下层叠多片后,以弯成倒U字形状态,容纳于内容器5内,因此成为最上层的面膜2的上侧部15靠近取出口23、44,能轻易捏取该面膜2的边缘部19。
另外,当把层叠体3容纳于内容器5内时,只要事先以折叠体18的上侧部15的折叠部13成为封口薄片28的捏取部30侧,上侧部15的边缘部19成为剥离阻止部31侧的方式插入层叠体3,则取出面膜2时,不受处于开封状态的封口薄片28干扰,且用指尖等能轻易剥离被浸渍液浸渍处于贴着状态的上侧部15的边缘部19侧。
另外,如图5所示,为了一面将内容器5内的面膜2摊开一面取出,通过内侧薄片7的内取出口44的开口缘44a,能用内侧薄片7的开口缘44a将浸渍且附着于面膜2的浸渍液4内多余的附着液刮落并加以去除。
因此,每次取出面膜2时,亦不存在内容器5内的大量浸渍液4过度减少等问题,且能依照剩余面膜2层叠片数保持内容器5内的浸渍液4量,能防止浸渍液4对面膜2浸渍状况的偏差。
取出面膜2后,用粘着部29将封口薄片28贴于外装袋8的上面侧,将外取出口23密封。进行该密封时,能用内侧薄片7的开口缘44a将面膜2多余附着液去除后,由于内取出口44比外取出口23小,因此附着于面膜2的浸渍液4不易附着于外装袋8的上面侧,且能透过粘着部29将封口薄片28确实粘着于外装袋8的上面侧。
并且,当透过粘着部29将封口薄片28确实粘着于外装袋8的上面侧时,从上侧通过手指等轻轻按压封口薄片28,但此时,由于内侧薄片7从下侧支撑外装袋8,因此透过粘着部29,能将封口薄片28可靠地粘着于外装袋8。因此,在外装袋8的上面侧不会产生皱纹等现象,能通过封口薄片28轻易密封外装袋8。
图9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当在内侧薄片7形成破裂部47、48时,亦可如图9(a)至(c)所示方式形成。在图9(a)中,在内侧薄片7上设有内取出口44用的第一破裂部47;以及设于比该第一破裂部47靠内侧的大致U字形、大致C字形或其它弯曲形的第二破裂部48。
此时,只要按压内侧薄片7的中心部分使第二破裂部48破裂,就能在内侧薄片7的中央部分形成指钩孔49。因此,从指钩孔49将手指插入内侧薄片7,从下侧钩指,将内侧薄片7往上侧拉,由此使第一破裂部47破裂,能形成内取出口44。因此,相较于第一实施例,能轻易设置内取出口44,且能同时去除破裂片46。
在图9(b)中,在内侧薄片7设有内取出口44用的第一破裂部47;以及横跨与该第一破裂部47相对向的两边而形成的S形的、另一指钩孔49用的第二破裂部48。
此时,由于按压内侧薄片7的中心部分使第二破裂部48破裂,因此由此插入手指,将夹住第二破裂部48的两侧部分分别往上侧拉,使其各部分在第一破裂部47破裂,能形成内取出口44。另外,因第二破裂部48的两端或一端未连接于第一破裂部47,亦可在其间留下连接部分。
在图9(c)中,在内侧薄片7设有内取出口44用的第一破裂部47,以及从该第一破裂部47的一边以J字形形成于中央侧的第二破裂部48。此时,只要按压内侧薄片7的中心部分使第二破裂部48破裂,且由此插入手指,将第一破裂部47的内侧部分往上侧拉,第一破裂部47就会破裂,能形成内取出口44。
图10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面膜2如图10所示,使用趋近圆形的薄片体9,在该薄片体9设有眼用开口部50、鼻用缺口部11、嘴用开口部52。鼻用缺口部11是在遮鼻部53的左右两侧在上下方向延伸而形成。
另外,鼻用缺口部11的上下方向较长时,在遮鼻部53下端与其下侧的薄片体9之间设置能破裂的连接部54,当把面膜贴于脸部时,亦可使该连接部54破裂,其它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以这种方式使用面膜2时,能随意变更其形状等。另外,面膜2、其它湿巾亦由一片薄片体9构成,亦可重叠多片薄片体接合构成。因此,只要折叠面膜2能构成折叠体18即可。
图11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当把面膜2的层叠体3容纳于内容器5内时,如图11(a)至(c)所示,亦可使层叠状态的折叠体18弯曲。
在图11(a)中,在内容器5内插入中空形等的支撑体56,以从上侧横跨该支撑体56的方式,将弯成倒U字形的层叠体3容纳于内容器5内。也能以这种方式用支撑体56支撑内容器5内的层叠体3。此时,能通过支撑体56将层叠体3的层叠顶部26侧的高度设定大致一定,因此能轻易且可靠地捏取面膜2的边缘部19。较佳是支撑体56使用较轻且无吸湿性物。另外,亦可省略支撑体56。
图11(b)的层叠体3是从层叠顶部26横跨其两侧的层叠侧部27,且弯成大致C字形,该层叠侧部27的下端侧是弯向内侧,以相对向方式容纳于内容器5内。此时,由于层叠体3为大致C字形,因此相较于弯成倒U字形者,层叠体3本身高度变低,能降低湿巾包装体1的高度。
在图11(c)中,在层叠体3的两个层叠侧部27内,一个层叠侧部27从层叠顶部26的一端侧往大致正下方延伸,另一个层叠侧部27从层叠顶部26的另一端侧形成弯成大致S字形的弯曲形。
以这种方式,即使折叠体18的长度较长时亦能将该层叠体3容纳于内容器5内。另外,如是这种层叠体3,虽层叠顶部26的位置从折叠体18的长边方向大致中央偏离,但一面将面膜2摊开一面取出时并无特殊问题。
另外,当把层叠体3容纳于内容器5内时,较佳的是不在长边方向的多处折叠各个折叠体18,而将层叠状态的层叠体3弯成适当形状后容纳于内容器5内。另外,亦可将层叠体3弯成其它形状。其它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12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如图12(a)、(b)所示,在内容器5的底壁部36设有凸部57,亦可用该凸部57支撑层叠体3。
在图12(a)中,在内容器5的底壁部36中央设有宽阔的凸部57,在该凸部57的两侧各设有凹部58。凹部58是比层叠体3的层叠厚度稍大的程度,在凸部57的上侧配置有层叠顶部26,在各凹部58配置有各层叠侧部27。
使用这种内容器5,由于层叠体3在内容器5内稳定,因此能轻易取出面膜2,并且内容器5内的浸渍液4的充填量亦能减少。另外,内容器5内的底壁部36侧的刚性亦能变大。
在图12(b)中,在中央凸部57的宽度变窄,其两侧的凹部58的宽度变宽阔。因此,层叠体3将层叠顶部26的两侧层叠侧部27弯成大致U字形的状态,配置于各凹部58内。
以这种方式,当折叠体18的长度较长时,亦能将该层叠体3容纳于内容器5内。其它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13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是举例说明在脸部上半部、下半部等局部贴面膜2时。例如,如是从嘴周边到左右两颊,贴在脸部下半部的面膜2时。如图13(a)所示,以摊开状态在使用左右方向上长的带形的薄片体9。另外,在薄片体9形成有嘴用开口部52。
如是这种面膜2,则如图13(b)所示,在长边方向的三处折叠部13、14,将薄片体9折叠成三折构成折叠体18。接着,最好是将该折叠体18层叠多片构成层叠体3,如图13(c)所示,将该层叠体3容纳于内容器5内。另外,当薄片体9的长度较短时,可在长边方向的一处折叠部13折叠成二折,另外,相反的,当薄片体9的长度较长时,可在四处以上折叠部折叠。其它构成与各实施例相同。
当以这种方式使用带形薄片体9的面膜2时,将该薄片体9折叠后的折叠体18如图13(b)所示,成为长方形或类似长方形状态,因此当把层叠体3容纳于内容器5时,不必弯成倒U字形等,只要把折叠体18层叠多片的层叠体3直接容纳于内容器5内即可。此时,亦用左右双手的手指捏取面膜2的一端侧取出面膜2,由此与各实施例相同,能一面将面膜2在长边方向摊开一面取出。另外,如是用来贴于脸部上半部的面膜2亦同样能实施。
图14及图15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本实施例在内容器5的开口部6侧设有能装卸自如的内盖60。内盖60与托盘38大致相同形状,在中央事先形成有面膜2用的内取出口44。另外,在内盖60的内侧有凸出的卡合部61,该卡合部61能以卡合/松脱自如方式卡合于内容器5上端的外周缘37。其它构成与各实施例相同。
亦可以这种方式将内盖60以装卸自如方式设于内容器5的开口部6侧。此时,将层叠体3容纳于内容器5内注入浸渍液4后,将内盖60安装于该内容器5的开口部6侧。接着,在此后只要放入外装袋8加以包装即可。另外,由于在内盖60事先形成有内取出口44,因此必须加以处理以避免内容器5内的浸渍液4洒落。
以上,已针对本发明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本实施例,能实施各种变更。例如:虽举例说明设有托盘38,用以从下侧承载内容器5,但托盘38亦可省略。
破裂部45一般在内侧薄片7设置为1条纹形或线形即可,但亦可内外事先设置多条破裂部45,选择应破裂的破裂部45,由此能依照使用者所喜好调整取出口44的大小。
当设置内侧薄片7用来密闭内容器5的开口部6时,亦可在支撑框设置内侧薄片7,以能密封于内容器5的开口部6侧的方式安装该支撑框。内侧薄片7对内容器5的固定手段能采用热熔着或粘着等其它任意方法。
内侧薄片7虽适合采用具有阻气性的复合薄膜等,但由于通过外装袋8加以密封,因此只要能防止浸渍液4漏液,亦可未必具有阻气性。
封口薄片28的粘着部29除以宽阔形设于外取出口23的外周侧外,亦能以环绕外取出口23的外周侧的方式,以多条的纹形设于内外方向。
内取出口44的开口量,只要观察从内取出口44插入手指,捏取面膜2时的便利性,及从内取出口44取出面膜2时的附着液去除效果后再做适当决定即可。
用内取出口44的开口缘44a是依照面膜2与内取出口44的大小相对性决定是否刮落附着于面膜2的浸渍液4,当取出面膜2时,只要依照其取出方向,面膜2轻轻接触内取出口44的开口缘44a的程度即可,没有积极刮落浸渍液4的功能亦可。
内取出口44的开口缘44a较佳的是其全周位于比外取出口23的开口缘23a靠内侧位置。且较佳的是在内取出口44的开口缘44a与外取出口23的开口缘23a之间,在内外方向设置指定间隔,用以避免面膜2的浸渍液4附着于粘着部29。然而,当粘着部29的内周侧与外取出口23的开口缘23a之间有充分间隔时,内取出口44的开口缘44a与外取出口23的开口缘23a亦可大致相同,或内取出口44的开口缘44a可比外取出口23的开口缘23a靠内侧一些。
如湿巾为面膜2等时,一般是将该薄片体9折叠成三折构成折叠体18,但亦可将薄片体9折叠成四折、或折叠成四折以上
外装袋8的封口件24,虽举例说明以能剥离方式将封口薄片28贴于外装袋8的上面侧的贴着式,但亦可设置开口框,用以环绕外装袋8的外取出口23;及开闭盖,透过转枢以开闭自如方式连结于该开口框。另外,开闭盖亦可以装卸自如方式设置于开口框。
附图标记说明
1湿巾包装体
2面膜(湿巾)
3层叠体
5内容器
6开口部
7内侧薄片
8外装袋
13、14折叠部
18折叠体
19边缘部
21捏取部位
23外取出口
24封口件
26层叠顶部
27层叠侧部
44内取出口
57凸部
58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