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3484A - 带盖容器 - Google Patents

带盖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3484A
CN109153484A CN201780031747.5A CN201780031747A CN109153484A CN 109153484 A CN109153484 A CN 109153484A CN 201780031747 A CN201780031747 A CN 201780031747A CN 109153484 A CN109153484 A CN 109153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ealing
prominent
main seal
cent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17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3484B (zh
Inventor
土田雅子
加户卓
矢野克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1940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204257A1/ja
Publication of CN109153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3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3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3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B65D77/2024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the cover being welded or adhered to the container
    • B65D77/2028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 B65D77/2032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B65D77/2024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the cover being welded or adhered to the container
    • B65D77/2028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 B65D77/2032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 B65D77/2036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the seal having a stress concentrating por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vinyl (co)polymers, e.g. styren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5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the layers not being connect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e.g. discontinuous connection or patterned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4Oriented
    • B32B2307/518Oriented bi-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5/00Closures, end caps, stoppers
    • B32B2435/02Closures, end caps, stoppers for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018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lid
    • B65D2543/00259Materials used
    • B65D2543/00296P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444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 B65D2543/00481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on the inside or the outside of the container
    • B65D2543/00537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on the inside or the outside of the container on the outside, or a part turn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mouth of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bags
    • B65D25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25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 B65D2577/2041Pull tabs
    • B65D2577/205Pull tabs integral with the clo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bags
    • B65D25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25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 B65D2577/2066Means on, or attached to, container flange facilitating opening, e.g. non-bonding region, cut-o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从特定的位置注出内容物的带盖容器。将盖接合于容器的凸缘部的封闭密封部包括:主要密封部,其具有一端和另一端;和突出密封部,其具有与主要密封部的一端连接的一端和与主要密封部的另一端连接的另一端,该突出密封部朝向容器的开口部突出。此外,将突出密封部中最接近容器的开口部的中心点的部分定义为末端部分,将主要密封部中与通过突出密封部的末端部分和容器的开口部的中心点的中心线相交的部分定义为对置部分,在该情况下,末端部分的宽度小于对置部分的宽度。

Description

带盖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具备:形成有开口部的容器;和盖,其以覆盖开口部的方式通过封闭密封部被接合于容器。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如下的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构成为,对容器的底面或侧面施加外力而使容器变形,由此,使容器内部的压力上升,由此,封闭密封部局部地分离。
背景技术
以往,将液体或粉体等具有流动性的内容物容纳在塑料制的容器中、并利用由薄膜等构成的盖密封的带盖容器多充斥于市场。这样的带盖容器中特别小型的容器也被称为分装盒(ポーション)、分装容器(ポーション容器)或分装杯(ポーションカップ)等。小型的带盖容器被用于容纳胶糖蜜、咖啡伴侣、调味料、浓缩饮料等各种各样的内容物。
作为带盖容器的一个形态,已知一种类型的带盖容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其构成为,对容器的底面或侧面施加外力而使容器变形,由此,使容器内部的压力上升,由此,封闭密封部局部地分离。根据这样的带盖容器,例如,通过用单手按压容器的侧面或底面,从而能够使封闭密封部分离而取出内容物。因此,与需要在一只手保持着容器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卸下盖子的类型的带盖容器相比,能够容易地取出内容物。此外,能够抑制使封闭密封部分离时内容物附着到手上。此外,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通过将容纳有浓缩饮料的带盖容器放置于稀释饮料生成装置等装置上并利用装置按压容器的底面或侧面,从而还能够生成所希望的浓度的饮料。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带盖容器中,用于将盖接合于容器的凸缘部的环状的封闭密封部的一部分成为朝向容器的开口部的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密封部。在该情况下,在容器内部的压力上升时,突出密封部比封闭密封部的其它部分先分离。因此,使用者能够预测内容物容易从开口部的哪个位置被排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0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以认为,在对容器的侧面施加外力而使容器变形以使容器内部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欲将封闭密封部分离的力较强地产生于封闭密封部中与外力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封闭密封部的端部。因此,优选的是,突出密封部被设置在较强地产生欲将封闭密封部分离的力的两个端部中的一方。
另一方面,由于在封闭密封部的另一端部、即封闭密封部中与突出密封部对置的部分也较强地产生欲将密封部分离的力,因此,存在该部分比突出密封部先分离的可能性。其结果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内容物在使用者意想不到的位置从带盖容器中被排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解决这样的课题的带盖容器。
本发明是一种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具备:容器,其具有底面、从所述底面立起设置并划分出开口部的侧面和以包围所述开口部的方式被相连设置于所述侧面的上部的凸缘部;盖,其覆盖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以及封闭密封部,其位于所述容器的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盖的下表面之间,将所述盖接合于所述容器的所述凸缘部,所述封闭密封部包括:主要密封部,其具有一端和另一端;和突出密封部,其具有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一端连接的一端和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的另一端,该突出密封部朝向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突出,所述突出密封部中最接近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的中心点的部分即末端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主要密封部中与中心线相交的部分即对置部分的宽度,所述中心线通过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和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的中心点。
在本发明的带盖容器中,也可以这样:所述末端部分的宽度与所述对置部分的宽度的差为2mm以上。
在本发明的带盖容器中,也可以这样:假定根据所述主要密封部在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处延伸的方向将所述主要密封部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一端假想地延长到所述另一端的情况下的密封部称为假想密封部,在该情况下,所述假想密封部中与所述中心线相交的部分的内缘和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的内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对置部分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带盖容器中,也可以这样:将所述突出密封部中所述突出密封部的对置的外缘之间的、在与所述中心线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为5mm的部分称为中间部分,在该情况下,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的内缘与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中间部分之间的、在所述中心线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对置部分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带盖容器中,也可以这样:在所述突出密封部的外侧的位置,在所述容器的所述凸缘部形成有缺口、台阶部或贯通孔,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的内缘与所述容器的所述缺口、所述台阶部或所述贯通孔之间的、在所述中心线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对置部分的宽度。也可以这样,所述台阶部在通过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和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的中心点的中心线延伸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也可以这样:俯视时,所述突出密封部与所述台阶部接触。
在本发明的带盖容器中,也可以这样:所述带盖容器还具备一对限制密封部,所述一对限制密封部被设置成,俯视时隔着通过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和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的中心点的中心线,并且与所述封闭密封部的一部分连接。
在本发明的带盖容器中,也可以这样:所述容器的所述侧面的厚度为10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
在本发明中,将盖接合于容器的凸缘部的封闭密封部包括:主要密封部,其具有一端和另一端;和突出密封部,其具有与主要密封部的一端连接的一端和与主要密封部的另一端连接的另一端,该突出密封部朝向容器的开口部突出。此外,将突出密封部中最接近容器的开口部的中心点的部分定义为末端部分,将主要密封部中与通过突出密封部的末端部分和容器的开口部的中心点的中心线相交的部分定义为对置部分,在该情况下,末端部分的宽度小于对置部分的宽度。因此,能够抑制在突出密封部以外的部分处容器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由此,能够抑制内容物在意想不到的位置从带盖容器中被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沿着第二中心线将图1的带盖容器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沿着第一中心线将图1的带盖容器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沿着箭头IV观察图1的带盖容器的情况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沿着箭头V观察图1的带盖容器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6是放大地示出图1的带盖容器的封闭密封部的突出密封部的俯视图。
图7是放大地示出满足第一优选条件的带盖容器的俯视图。
图8是放大地示出满足第二优选条件的带盖容器的俯视图。
图9是放大地示出满足第三优选条件的带盖容器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满足第三优选条件的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沿着第一中心线将图10的带盖容器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满足第三优选条件的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沿着第一中心线将图12的带盖容器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9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20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22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仰视图。
图24是示出将图23所示的带盖容器倾斜地载置在载置面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5是示出沿着箭头XXV观察图24的带盖容器的情况的图。
图26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27是示出沿着第一中心线将图26的带盖容器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28是示出从图26的带盖容器中将内容物取出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9是示出带盖容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10整体进行说明。
(带盖容器)
图1是示出带盖容器10的俯视图。此外,图2、图3分别是示出沿着第一中心线L1、第二中心线L2将图1的带盖容器10切断的情况的纵剖视图。带盖容器10具备:容器20,其形成有开口部21;盖50,其覆盖容器20的开口部21;和封闭密封部30,其将盖50接合于容器20。在图1中,利用虚线表示开口部21及后述的凸缘部26等被盖50覆盖的容器20的构成要素。另外,第一中心线L1是通过俯视时的容器20的开口部21的中心点和封闭密封部30的后述的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的直线。此外,第二中心线L2是与第一中心线L1正交、并通过俯视时的容器20的开口部21的中心点C的直线。中心点C是开口部21的重心,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定义为假想地描绘成俯视时与开口部21的外缘外切的圆的中心点。
(容器)
下面,对容器20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容器20具有:底面22;侧面24,其以沿着底面22的外缘在一周扩展的方式从底面22立起设置;和凸缘部26,其被相连设置于侧面24的上部。侧面24划分出俯视时的容器20的开口部21。凸缘部26以包围开口部21的方式被相连设置于侧面24的上部,并朝向外侧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上述的盖50被接合于容器20的凸缘部26的上表面26a。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侧面”、“上部”、“上表面”、“下表面”、“水平方向”等用语是以容器20的底面22位于下方的方式载置带盖容器10或容器20的状态为基准来表示带盖容器10、容器20、盖50及它们的构成要素的位置或方向。
在图1至图3中,示出了容器20的底面22和侧面24构成为开口部21具有俯视大致为圆形的轮廓的示例。但是,只要能够将所希望的内容物容纳到容器20中,容器20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例如,开口部21也可以具有俯视为矩形或多边形状的轮廓。此外,底面22的轮廓与凸缘部26和盖50的轮廓既可以是相似形态,也可以不相似。
只要是液体或粘稠体或粉体等具有流动性的物体,被容纳在容器20中的内容物不特别限定。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10的一个特征在于,通过用单手按压容器20的侧面24或底面22,从而能够使盖50从容器20的凸缘部26局部地剥离。因此,作为内容物,优选的是被容纳在能够单手按压的程度的小容量的容器20中来使用的内容物。例如胶糖蜜、咖啡伴侣、调味料、浓缩饮料等内容物优选被容纳在容器20中。此外,果冻等凝胶状的内容物也可以被容纳在容器20中。另外,小容量的容器20是指俯视时开口部21的尺寸为60mm以下,更优选的是20mm以下。
如图1所示,凸缘部26也可以包括俯视时朝向开口部21的中心点C突出的突出部26c。换言之,侧面24也可以包括朝向开口部21的中心点C凹陷的凹部。封闭密封部30的后述的突出密封部34至少局部地位于突出部26c上。
如图1所示,凸缘部26也可以除了突出密封部34所在的上述的突出部26c以外还包括俯视时朝向开口部21的中心点C突出的突出部。例如,如图1所示,凸缘部26也可以包括突出部26d,所述突出部26d被设置在如下的位置:在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隔着中心点C而与上述的突出部26c对置。
下面,除了图1至图3外还参照图4和图5对容器20的形状进一步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沿着箭头IV观察图1中的带盖容器10的情况的主视图,图5是示出沿着箭头V观察图1的带盖容器10的情况的侧视图。
如图4和图5所示,也可以在侧面24设置有朝向外侧鼓起的一对鼓起部25。一对鼓起部25被配置成,隔着第一中心线L1、并且与第二中心线L2相交。通过设置这样的鼓起部25,从而使用者能够容易对容器20的侧面24施加外力。
(封闭密封部)
下面,对封闭密封部3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封闭密封部30是俯视时以包围容器20的开口部21的方式在一周连续地延伸的环状的密封部。如图2和图3所示,封闭密封部30位于容器20的凸缘部26的上表面26a与盖50的下表面50b之间。盖50的下表面50b通过该封闭密封部30被接合于容器20的凸缘部26的上表面26a。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接合”是包括熔接和粘接这两方的概念。“熔接”是指,通过使容器20或盖50中的至少任一方至少局部地熔融,从而构成封闭密封部30。此外,“粘接”是指,利用粘接剂等与容器20和盖50分开的构成要素构成封闭密封部30。另外,在图2和图3中,示出了封闭密封部30形成为跨在盖50和凸缘部26这两方上的示例,但不限于此。例如,封闭密封部30还有时仅形成于盖50侧,此外,也有时仅形成于凸缘部26侧。在图1及后述的图6至图10、图12、图15、图16等俯视图中,在封闭密封部30施有阴影线。
如图1所示,以包围开口部21的方式呈环状延伸的封闭密封部30包括主要密封部31和突出密封部34。突出密封部34是封闭密封部30中朝向开口部21突出的密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密封部34至少局部地位于凸缘部26的突出部26c上。主要密封部31是封闭密封部30中突出密封部34以外的密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开口部21设置。
主要密封部31和突出密封部34分别具有一端和另一端。主要密封部31的一端与突出密封部34的一端在第一极大点35a处连接。此外,主要密封部31的另一端与突出密封部34的另一端在后述的第二极大点36a处连接。换言之,主要密封部31与突出密封部34以第一极大点35a和第二极大点36a为边界而被区别开。关于第一极大点35a和第二极大点36a的定义,后面进行说明。
突出密封部34包括隔着末端部分37配置的第一突出密封部35和第二突出密封部36。末端部分37是突出密封部34中最接近容器20的开口部21的俯视时的中心点C的部分。
如图1所示,与主要密封部31相比,突出密封部34的特别是末端部分37更接近开口部21的中心点C。在该情况下,当通过对容器20的底面22或侧面24施加外力而使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上升时,突出密封部34的特别是末端部分37比主要密封部31先分离,在末端部分37的位置处,盖50从凸缘部26剥离。
在图1中,标号32表示主要密封部31中与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对置的对置部分。对置部分32被定义为主要密封部31中与第一中心线L1相交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部分32位于与末端部分37所在的突出部26c对置的突出部26d上。标号W1表示对置部分32的宽度。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为对置部分32的沿着第一中心线L1的方向上的尺寸。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为例如3mm以上且20mm以下。
也可以如图1所示,在凸缘部26的外缘27中突出密封部34的外侧的位置形成有从凸缘部26的外缘27朝向开口部21延伸的缺口28。缺口28也可以形成为,随着朝向开口部21至少局部地为末端变窄状。优选的是,俯视时缺口28与第一中心线L1相交。更优选的是,俯视时缺口28中最接近开口部21的部分与第一中心线L1相交。
下面,参照图6对突出密封部34详细地进行说明。图6是放大地示出图1的带盖容器10的封闭密封部30的突出密封部34的俯视图。
首先,对突出密封部34的定义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密封部34是指示出如下变化的部分:在封闭密封部30的各位置顺时针测量封闭密封部30的内缘到开口部21的中心点C的距离的情况下,距离示出第一极大值后距离减小而成为极小值,然后距离增加而示出第二极大值。在图6中,封闭密封部30的内缘上的点中示出第一极大值的第一极大点、示出极小值的极小点和示出第二极大值的第二极大点分别利用标号35a、37a和36a表示。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是封闭密封部30中包括极小点37a的部分。此外,第一突出密封部35是封闭密封部30中从第一极大点35a延伸到末端部分37的部分。此外,第二突出密封部36是封闭密封部30中从第二极大点36a延伸到末端部分37的部分。另外,封闭密封部30的内缘是指封闭密封部30的边缘中位于开口部21侧的边缘。此外,封闭密封部30的外缘是封闭密封部30的边缘中位于内缘的相反侧的边缘。
第一极大点35a到开口部21的中心点C的距离d1与极小点37a到开口部21的中心点C的距离d3的差是例如5mm以上。此外,第二极大点36a到开口部21的中心点C的距离d2与距离d3的差是例如5mm以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对置部分32的周围,关于主要密封部31的内缘与开口部21的中心点C之间的距离,与突出密封部34同样地出现第一极大值、极小值和第二极大值。这样,当在封闭密封部30存在多个出现第一极大值、极小值和第二极大值的部分的情况下,突出密封部34被定义为封闭密封部30中上述的距离d1与距离d3的差以及上述距离d2与距离d3的差为最大值的部分。
在图1中,标号W2表示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的宽度。末端部分37的宽度W2是末端部分37的沿着第一中心线L1的方向上的尺寸。末端部分37的宽度W2是例如0.5mm以上且3m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的宽度W2小于主要密封部31的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例如,末端部分37的宽度W2与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的差为2mm以上。此外,主要密封部31的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相对于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的宽度W2即W2/W1为0.02以上、0.4以下。
(容器和盖的材料)
下面,对构成容器2和盖50的材料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作为构成容器20的材料,可以采用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塑料。由塑料构成的容器20的侧面24的厚度优选被设定成,在被施加有外力时容器20能够容易变形。例如,容器20的侧面24的厚度为10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更优选的是10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此外,容器20中特别是凸缘部26的厚度被设定成,能够以缺口28或后述的台阶部、贯通孔等为起点而容易弯折。例如,容器20的凸缘部26的厚度为300μm以上且700μm以下。
另外,凸缘部26的厚度通常大于侧面24的厚度。
构成盖50的材料被选择为,盖50的下表面50b能够被接合于容器20的凸缘部26的上表面26a。例如,盖50包括基材层和构成盖50的下表面50b的密封胶层。盖50的厚度为例如2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作为构成基材层的材料,可以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类树脂、尼龙等聚酰胺类树脂、聚丙烯等。此外,作为构成密封胶层的材料,可以采用聚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树脂等。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树脂是还被称为易剥离密封胶的、具有比较小的接合力的材料。另外,在基材层和密封胶层均包括聚丙烯的情况下,在基材层中可采用双向拉伸聚丙烯,在密封胶层中可采用未拉伸聚丙烯。
(带盖容器的制造方法)
下面,对带盖容器1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注塑成型法形成容器20,所述容器20具有一体形成的底面22、侧面24和凸缘部26。接着,将盖50载置在容器20的凸缘部26的上表面26a上。然后,采用热板等从上表面50a侧对盖50中应形成有封闭密封部30的部分进行加热以使盖50的密封胶层熔融。由此,能够通过封闭密封部30而将盖50的下表面50b熔接于容器20的凸缘部26的上表面26a。然后,将凸缘部26冲裁而形成缺口28。此时,在盖50也形成有与容器20的缺口28对应的缺口。
另外,作为制造容器20的方法,除了上述的注塑成型法以外,还可以适当地采用片材成型法等公知的方法。此外,也可以在将盖50接合于容器20之前,在凸缘部26形成缺口28。在该情况下,盖50也可以覆盖容器20的缺口28。
(带盖容器的开封方法)
下面,对将带盖容器10开封的方法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以夹入第一中心线L1的方式对容器20的侧面24施加外力。例如,将侧面24的上述的一对鼓起部25向容器20的内侧按压。此时,使用者既可以用单手按压一对鼓起部25,也可以用双手按压一对鼓起部25。
当容器20变形时,容器20的内部的容积减少,其结果是,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上升。由此,产生欲使盖50从容器20的凸缘部26剥离的力、即欲将盖50与凸缘部26之间的封闭密封部30分离的力。另外,“分离”是如下的概念:包括封闭密封部30从凸缘部26上被剥离的情况、封闭密封部30从盖50上被剥离的情况、以及封闭密封部30被破断成封闭密封部30局部地留在凸缘部26侧和盖50这两方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
在使用者以夹入第一中心线L1的方式对容器20的侧面24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在封闭密封部30中与第一中心线L1相交的部分特别强地产生欲将封闭密封部30分离的力。即,在主要密封部31的对置部分32和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特别强地产生欲将封闭密封部30分离的力。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末端部分37的宽度W2小于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因此,能够抑制对置部分32比末端部分37先分离。因此,能够使末端部分37比封闭密封部30的其它部分先分离而在末端部分37的位置处在容器20的凸缘部26与盖50之间形成间隙。由此,能够在意料到的位置、即突出密封部34的位置将内容物从带盖容器中取出。
在内容物是胶糖蜜、咖啡伴侣、调味料、浓缩饮料等饮料或烹饪品的原料的情况下,内容物朝向例如餐具或烹调器具被取出。在内容物是果冻等使用者可直接食用的情况下,内容物也可以朝向使用者的嘴被取出。例如,使用者在使容器20中与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对应的部分靠近嘴的状态下对容器20的侧面24施加力。由此,使用者能够在意料到的位置将内容物朝向嘴取出。
但是,在盖50容易紧贴于容器20的凸缘部26的情况下,即使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被分离,有时被填充在容器20的内部的气体也不被适当地排出到外部。在该情况下,由于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高,因此,封闭密封部30的分离从末端部分37朝向凸缘部26的外缘27进行。此外,在与末端部分37对置的对置部分32处,也有时从对置部分32的内缘朝向外缘进行对置部分32的分离。然后,当凸缘部26与盖50之间的间隙充分地扩大时,容器20的内部能够通过间隙而与外部连通,由此,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降低。这里,根据本实施方式,末端部分37的宽度W2与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的差为8mm以上。因此,能够抑制在封闭密封部30的分离从末端部分37朝向凸缘部26的外缘27进行而凸缘部26与盖50之间的间隙充分扩大之前对置部分32完全地分离。由此,能够抑制内容物在对置部分32的位置处从带盖容器中被排出。
为了抑制内容物在对置部分32的位置处从带盖容器中被排出,更优选的是,关于封闭密封部30满足下述的条件。
(第一优选条件)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优选条件的图,并且是将突出密封部34放大地示出的俯视图。在图7中,被夹在两根虚线之间的标注有标号40的部分是假定为根据主要密封部31在主要密封部31的一端31a和另一端31b处延伸的方向将主要密封部31从主要密封部31的一端31a假想地延长到另一端31b的情况下的密封部(下面,称为假想密封部)。此外,标号W3表示假想密封部40中与第一中心线L1相交的部分的内缘和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的内缘之间的距离。
作为第一优选条件,提出使距离W3小于主要密封部31的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由此,容易在主要密封部31的分离从对置部分32的内缘进行到外缘之前,使突出密封部34的分离从末端部分37进行到第一极大点35a和第二极大点36a。由此,在对置部分32完全分离前,能够在突出密封部34侧使容器2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而使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降低。因此,能够抑制对置部分32完全分离而内容物在对置部分32的位置处从带盖容器中被排出。
(第二优选条件)
图8是用于说明第二优选条件的图,并且是放大地示出突出密封部34的俯视图。在图8中,标号38表示突出密封部34的对置的外缘之间的、在与第一中心线L1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为S的部分(下面,称为中间部分)。距离S为例如5mm。此外,标号W4表示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的内缘与突出密封部34的中间部分38之间的、在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
作为第二优选条件,提出使距离W4小于主要密封部31的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由此,在主要密封部31的分离从对置部分32的内缘进行到外缘之前,能够使在突出密封部34侧由于突出密封部34的分离而在盖50与凸缘部26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为上述的距离S以上。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距离S,从而能够在对置部分32完全分离前,在突出密封部34侧使容器2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而使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降低。因此,能够抑制对置部分32完全分离而内容物在对置部分32的位置处从带盖容器中被排出。
(第三优选条件)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三优选条件的图,并且是将突出密封部34放大地示出的俯视图。在图9中,标号W5表示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的内缘与缺口28之间的、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
作为第三优选条件,提出使距离W5小于主要密封部31的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由此,容易在主要密封部31的分离从对置部分32的内缘进行到外缘之前,突出密封部34的分离进行到缺口28,容器20的内部经缺口28与外部连通。因此,能够在对置部分32完全分离前降低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因此,能够抑制对置部分32完全分离而内容物在对置部分32的位置处从带盖容器中被排出。
另外,作为为了使容器20的内部与外部容易连通而在凸缘部26上设置的要素的示例,除了上述的缺口28以外,还可例举台阶部28a或贯通孔28b。下面,对在凸缘部26设置有台阶部28a的示例、以及在凸缘部26设置有贯通孔28b的示例分别进行说明。
图10是放大地示出在凸缘部26设置有台阶部28a的带盖容器10的俯视图。此外,图11是示出将图10中的带盖容器10沿着第一中心线L1切断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台阶部28a是指凸缘部26中比周围的部分向下表面26b侧迁移的部分。与缺口28同样地,台阶部28a被设置在凸缘部26的外缘27中突出密封部34的外侧的位置。优选的是,台阶部28a被设置成,在俯视时与第一中心线L1相交。
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标号W5表示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的内缘与台阶部28a之间的、在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在本变形例中,也通过使距离W5小于主要密封部31的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从而在对置部分32完全分离前容器20的内部容易经台阶部28a而与外部连通。因此,能够抑制对置部分32完全分离而内容物在对置部分32的位置处从带盖容器中被排出。
图12是放大地示出在凸缘部26设置有凸缘部26的贯通孔28b的带盖容器10的俯视图。此外,图13是示出将图10的带盖容器10沿着第一中心线L1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与缺口28同样地,贯通孔28b被设置在凸缘部26的外缘27中突出密封部34的外侧的位置。优选的是,贯通孔28b被设置成俯视时与第一中心线L1相交。
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示例中,标号W5表示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的内缘与贯通孔28b之间的、在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在本变形例中,也通过使距离W5小于主要密封部31的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从而在对置部分32完全分离前容器20的内部容易经贯通孔28b而与外部连通。因此,能够抑制对置部分32完全分离而内容物在对置部分32的位置处从带盖容器中被排出。
带盖容器10可以满足上述的第一优选条件至第三优选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或者也可以同时满足多个条件。
变形例
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下面,根据需要参照附图对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和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中,关于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采用与对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对应的部分采用的标号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明显在变形例中也可得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得到的作用效果的情况下,有时也省略该说明。
(鼓起部的变形例)
图14是用于说明容器20的鼓起部25的变形例的图,并且是示出与上述的图5的情况同样地沿着图1的箭头V观察带盖容器10的情况的侧视图。也可以如图14所示,在鼓起部2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用于在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到鼓起部25时抑制使用者的手指等相对于鼓起部25滑动。防滑部例如包括对鼓起部25的表面实施的压花加工等。例如,也可以如图14所示地设置多根在水平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压花25a。鼓起部25的实施有压花加工的部分形成为,相对于未实施压花加工的部分向外侧突出。
(容器的第一变形例)
图15是用于说明容器20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并且是示出带盖容器10的俯视图。如图15所示,容器20的凸缘部26也可以包括与凸缘部26的其它部分相比向外侧突出的翼片29。翼片29位于突出密封部34的外侧。
在本变形例中,也通过使末端部分37的宽度W2小于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从而能够抑制对置部分32先于末端部分37分离。由此,能够在特定的位置将内容物从带盖容器中取出。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满足上述的第一优选条件至第三优选条件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条件。
(容器的第二变形例)
图16是用于说明容器20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并且是示出带盖容器10的俯视图。如图16所示,容器20的凸缘部26的形状也可以是俯视时为矩形。在该情况下,封闭密封部30的突出密封部34被设置在凸缘部26的角部的内侧。例如,通过容器20的开口部21的中心点C和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的第一中心线L1与容器20的凸缘部26的角部相交。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主要密封部31也沿着开口部21设置。
在本变形例中,也通过使末端部分37的宽度W2小于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从而能够抑制对置部分32先于末端部分37分离。由此,能够在特定的位置将内容物从带盖容器中取出。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满足上述的第一优选条件至第三优选条件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条件。
(容器的第三变形例)
在如图15所示地凸缘部26包括翼片29的情况下,在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末端部分37到凸缘部26的外缘27的距离增大。因此,在末端部分37的外侧的地方,盖50容易紧贴于凸缘部26,其结果是,即使末端部分37被分离,也可发生无法取出内容物的状况。
考虑这样的课题,在本变形例中,提出如图17所示地在凸缘部26的翼片29设置台阶部28a。与上述的图10所示的示例的情况同样地,台阶部28a是指凸缘部26中比周围的部分向下表面26b侧迁移的部分。优选的是,台阶部28a向与翼片29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例如,在翼片29在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突出的情况下,台阶部28a也在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延伸。
在图17中,标号W6表示末端部分37与台阶部28a之间的、在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距离W6为例如2mm以下。通过使距离W6为2mm以下,从而能够抑制在末端部分37与凸缘部26的外缘27之间的区域中盖50紧贴于凸缘部26。此外,通过在翼片29设置台阶部28a,从而能够沿着台阶部28a引导内容物,由此,容易从特定的位置、例如从台阶部28a的末端注出内容物。
(密封部的第一变形例)
在图17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末端部分37与台阶部28a之间的、在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大于0mm的示例。但是,不限于此,如图18或图19所示,末端部分37与台阶部28a之间的、在第一中心线L1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也可以是0mm。换言之,俯视时,末端部分37与台阶部28a也可以接触。在该情况下,既可以如图18所示地末端部分37的内缘与凸缘部26的内缘不接触,也可以如图19所示地末端部分37的内缘与凸缘部26的内缘接触。另外,虽未图示,但也可以这样:在不包括翼片29的凸缘部26设置有台阶部28a的情况下,俯视时末端部分37与台阶部28a接触。
(密封部的第二变形例)
也可以如图20所示,将盖50接合于容器20的密封部除了上述的封闭密封部30以外还包括一对限制密封部39。一对限制密封部39是被设置成俯视时隔着第一中心线L1、并且被连接于封闭密封部30的一部分的密封部。在图20所示的示例中,一对限制密封部39以俯视时隔着台阶部28a的方式沿着台阶部28a延伸。此外,一对限制密封部39的一端分别被连接于第一突出密封部35或第二突出密封部36,一对限制密封部39的另一端至凸缘部26的外缘27。通过设置这样的限制密封部39,从而内容物的注出方向及注出位置容易确定。例如,即使是内容物朝向凸缘部26的外缘27流动时内容物从台阶部28a溢出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内容物从凸缘部26的外缘27的意料不到的位置被注出。
(密封部的第三变形例)
在图20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一对限制密封部39沿着台阶部28a延伸的示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这样:例如如图21所示,一对限制密封部39沿着凸缘部26的外缘27延伸。在图21所示的示例中,一对限制密封部39分别被连接于主要密封部31。此外,一对限制密封部39分别从主要密封部31朝向台阶部28a沿着凸缘部26的外缘27延伸。
另外,图20或图21所示的限制密封部39也可以被设置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所示的带盖容器10。
(密封部的第四变形例)
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了如下的示例:俯视时在限制密封部39与台阶部28a之间至少局部地存在盖50与凸缘部26的上表面26a未接合的区域。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这样:如图22所示,俯视时限制密封部39在整个区域与台阶部28a接触。
此外,也可以这样:如图22所示,不仅在限制密封部39与台阶部28a之间、在除了台阶部28a的其它全部区域中,盖50与凸缘部26的上表面26a接合。在该情况下,在将盖50熔接于凸缘部26的上表面26a的工序中,可采用平坦的热板。换言之,无需准备具有与密封部的图案相应的凸部的热板。此外,对热板相对于容器20和盖50的位置对准要求的精度低。由此,能够削减将盖50熔接于凸缘部26的上表面26a的工序所需的成本及时间。
(容器的第四变形例)
图23是示出本变形例的带盖容器10的仰视图。如图23所示,在容器20的侧面24中与面对台阶部28a的部分相反一侧的部分形成有凹部24a,所述凹部24a朝向开口部21的中心点C凹陷。此外,也可以这样:在容器20的侧面24中面对台阶部28a的部分也形成有朝向开口部21的中心点C凹陷的凹部24b。凹部24a和凹部24b均以到达底面22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关于在侧面24设置凹部24a的优点,参照图24和图25进行说明。图24是示出以凹部24a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状态下的带盖容器10的侧视图。此外,图25是示出沿着箭头XXV观察图24的带盖容器10的情况的图。
若在侧面24设置凹部24b,则在凹部24b的两侧形成有与凹部24b相比向外侧突出的一对凸部24c。在该情况下,在将带盖容器10倾斜成凹部24a位于下方而放置在规定的载置面P上的情况下,如图24和图25所示,一对凸部24c和凸缘部26的外缘27能够与载置面P接触。即,能够至少在三处支承带盖容器10。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带盖容器10倾斜成凹部24a位于下方的状态。因此,例如,如图24所示,在将带盖容器10开封后,在残留有内容物15的状态下,在将带盖容器10倾斜成翼片29朝上而载置在载置面P上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内容物15从带盖容器10漏出。
(容器的第五变形例)
图26是示出本变形例的带盖容器10的俯视图,图27是示出将图26的带盖容器沿着第一中心线L1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在图26所示的示例中,在形成有突出密封部34的凸缘部26未设置翼片29,但设置有台阶部28a。台阶部28a以俯视时与末端部分37接触的方式沿着第一中心线L1延伸。此外,在图26所示的示例中,在形成有对置部分32的凸缘部26未设置突出部26d。
在本变形例中,作为带盖容器10的使用方法,可设想通过使用者对容器20的底面22施力而使突出密封部34的末端部分37分离。例如,如图27所示,在容器20的底面22形成有凹部22b,使得使用者容易用手指对底面22施力。凹部22b的形状及尺寸被设定成使用者容易用手指对底面22施力。例如,凹部22b的深度k1的最大值是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范围内,凹部22b的宽度k2的最大值处于10mm以上且20mm以下的范围内。
图28是示出从本变形例的带盖容器10中将内容物15取出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28所示,首先,使用者将拇指61抵靠于带盖容器10的底面22的凹部22b,并将食指62抵靠于带盖容器10的盖50。接着,使用者如在图28中按箭头F1和F2所示地用拇指61和食指62将带盖容器10向内侧按压。由此,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上升。由此,产生欲将盖50从容器20的凸缘部26剥离的力。
这里,在本变形例中,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末端部分37的宽度W2小于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因此,能够抑制对置部分32比末端部分37先分离。因此,能够使末端部分37比封闭密封部30的其它部分先分离,以在末端部分37的位置处在容器20的凸缘部26与盖50之间形成间隙。由此,能够在意料到的位置、即在突出密封部34的位置处将内容物从带盖容器中取出。
另外,虽未图示,但图27所示的凹部22b也可以形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所示的容器20的底面22。
(容器的第六变形例)
图29是示出本变形例的带盖容器10的俯视图。在图29所示的带盖容器10中,也与图27所示的带盖容器10的情况同样地,在容器20的底面22形成有凹部22b。
如上述的图28所示,在用手指等按压盖50的状态下使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可考虑与位置无关地对封闭密封部30的各部分均等地作用压力。在该情况下,如图29所示,还可能有封闭密封部30不具有突出密封部34这样的形态。
在图29所示的示例中,封闭密封部30包括与其它部分相比具有小宽度的窄幅部分37A。窄幅部分37A具有宽度W2,该宽度W2小于隔着中心点C而对置的对置部分32的宽度W1。因此,在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上升而封闭密封部30被剥离时,在窄幅部分37A的位置处最早地使容器2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由此,能够抑制内容物在意料不到的位置从带盖容器中被排出。
优选的是,如图29所示,在凸缘部26中窄幅部分37A的外侧设置有台阶部28a及缺口(未图示)。由此,能够沿着台阶部28a引导内容物,因此,容易从特定的位置、例如台阶部28a的末端将内容物注出。
另外,对针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几个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能够适当地组合多个变形例来应用。
标号说明
10 带盖容器
15 内容物
20 容器
21 开口部
22 底面
24 侧面
25 鼓起部
26 凸缘部
27 外缘
28 缺口
28a 台阶部
28b 贯通孔
29 翼片
30 封闭密封部
31 主要密封部
32 对置部分
34 突出密封部
35 第一突出密封部
36 第二突出密封部
37 末端部分
38 中间部分
39 限制密封部
40 假想密封部
50 盖
L1 第一中心线
L2 第二中心线
P 载置面

Claims (9)

1.一种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具备:
容器,其具有:底面;从所述底面立起设置并划分出开口部的侧面;和以包围所述开口部的方式被相连设置于所述侧面的上部的凸缘部;
盖,其覆盖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以及
封闭密封部,其位于所述容器的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盖的下表面之间,将所述盖接合于所述容器的所述凸缘部,
所述封闭密封部包括:主要密封部,其具有一端和另一端;和突出密封部,其具有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一端连接的一端和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的另一端,该突出密封部朝向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突出,
所述突出密封部中最接近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的中心点的部分即末端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主要密封部中与中心线相交的部分即对置部分的宽度,所述中心线通过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和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的中心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盖容器,其中,
所述末端部分的宽度与所述对置部分的宽度的差为2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盖容器,其中,
假定根据所述主要密封部在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处延伸的方向将所述主要密封部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一端假想地延长到所述另一端的情况下的密封部称为假想密封部,在该情况下,
所述假想密封部中与所述中心线相交的部分的内缘和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的内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对置部分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盖容器,其中,
将所述突出密封部中所述突出密封部的对置的外缘之间的、在与所述中心线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为5mm的部分称为中间部分,在该情况下,
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的内缘与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中间部分之间的、在所述中心线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对置部分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盖容器,其中,
在所述突出密封部的外侧的位置,在所述容器的所述凸缘部形成有缺口、台阶部或贯通孔,
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的内缘与所述容器的所述缺口、所述台阶部或所述贯通孔之间的、在所述中心线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主要密封部的所述对置部分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盖容器,其中,
在所述突出密封部的外侧的位置,在所述容器的所述凸缘部形成有所述台阶部,
所述台阶部在通过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和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的中心点的中心线延伸的方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盖容器,其中,
俯视时,所述突出密封部与所述台阶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盖容器,其中,
所述带盖容器还具备一对限制密封部,所述一对限制密封部被设置成,俯视时隔着通过所述突出密封部的所述末端部分和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的中心点的中心线,并且与所述封闭密封部的一部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盖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的所述侧面的厚度为10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
CN201780031747.5A 2016-05-25 2017-05-24 带盖容器 Active CN109153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4644 2016-05-25
JP2016104644 2016-05-25
JP2016-187503 2016-09-26
JP2016187503A JP6924396B2 (ja) 2016-05-25 2016-09-26 蓋付容器
PCT/JP2017/019408 WO2017204257A1 (ja) 2016-05-25 2017-05-24 蓋付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3484A true CN109153484A (zh) 2019-01-04
CN109153484B CN109153484B (zh) 2020-07-07

Family

ID=6057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1747.5A Active CN109153484B (zh) 2016-05-25 2017-05-24 带盖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6419B2 (zh)
JP (1) JP6924396B2 (zh)
CN (1) CN109153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8946B2 (ja) * 2018-08-28 2024-01-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蓋付容器
WO2020045309A1 (ja) * 2018-08-28 2020-03-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蓋付容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583B2 (ja) * 1986-03-27 1996-03-13 ハウス食品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用密封容器
JP2538189Y2 (ja) * 1991-03-15 1997-06-11 星野 孝寛 使い捨て容器
JP2013147292A (ja) * 2011-12-21 2013-08-01 Fukuoka Marumoto Kk 包装体
WO2015196048A1 (en) * 2014-06-19 2015-12-23 Mastronardi Produce Ltd. Container apparatus
CN105491922A (zh) * 2013-07-01 2016-04-13 三得利食品饮料株式会社 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5142A (en) * 1984-07-17 1986-08-12 Toyo Seikan Kaisha, Ltd. Synthetic resin vessel and heat sealed lid
US4693391A (en) * 1986-10-23 1987-09-15 Continental Can Company, Inc. Closure having a pull tab and a controlled seal width at the pull tab
JP2726330B2 (ja) 1990-08-31 1998-03-11 株式会社テック プリンタ装置
US5258534A (en) 1993-02-05 1993-11-02 Huls America, Inc. Preparation of trialkylsilyl nitrile
US5516035A (en) * 1995-08-09 1996-05-14 Packaging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y-lid assembly
US8857663B2 (en) * 2009-11-12 2014-10-14 Mds Global Holding Ltd. Container for dispensing a substance
JP6132286B2 (ja) 2013-07-01 2017-05-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容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583B2 (ja) * 1986-03-27 1996-03-13 ハウス食品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用密封容器
JP2538189Y2 (ja) * 1991-03-15 1997-06-11 星野 孝寛 使い捨て容器
JP2013147292A (ja) * 2011-12-21 2013-08-01 Fukuoka Marumoto Kk 包装体
CN105491922A (zh) * 2013-07-01 2016-04-13 三得利食品饮料株式会社 容器
WO2015196048A1 (en) * 2014-06-19 2015-12-23 Mastronardi Produce Ltd. Container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3484B (zh) 2020-07-07
US20200180835A1 (en) 2020-06-11
JP6924396B2 (ja) 2021-08-25
US11186419B2 (en) 2021-11-30
JP2017214142A (ja) 2017-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67142B2 (ja) 化粧品容器キャップ
KR20060119080A (ko) 음식물 포장 용기
CN109153484A (zh) 带盖容器
KR101386421B1 (ko) 식품용기용 덮개
JP2002104447A (ja) 袋状容器の蓋付き注出口
JP6888466B2 (ja) 蓋付容器
WO2017204257A1 (ja) 蓋付容器
JP2021104864A (ja) 包装容器
WO2017078166A1 (ja) 口栓、および口栓を有するフィルム製容器
JP5236610B2 (ja) 即席食品用容器の蓋材
JP6481893B2 (ja) 蓋付容器
JP5142104B2 (ja) 蓋体付きカップ状容器および飲食品包装体
JP7408946B2 (ja) 蓋付容器
JP6689531B2 (ja) 蓋付きカップ容器
JP6822405B2 (ja) 紙容器の製造方法
US20060144876A1 (en) Lock for a flat and low pourer with a removabl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a laminate of film for a composite package for container openings closed by nonpermeable film
KR100713211B1 (ko) 식품포장용 봉지
JP7139777B2 (ja) 容器とそれを用いた蓋付容器
JP7099164B2 (ja) 容器とそれを用いた蓋付容器
KR200427798Y1 (ko) 튜브형 용기의 숄더 구조
JP2019182445A (ja) 容器とそれを用いた蓋付容器
JP7202848B2 (ja) シール部材および容器
JP2017114522A (ja) 注出用口栓、および注出用口栓を有するフィルム製容器
JPS6217381Y2 (zh)
JP2007276833A (ja) 容器体、ならびに容器体および蓋体を含む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