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1914A -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914A
CN109151914A CN201710459520.2A CN201710459520A CN109151914A CN 109151914 A CN109151914 A CN 109151914A CN 201710459520 A CN201710459520 A CN 201710459520A CN 109151914 A CN109151914 A CN 109151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network equipment
qfi
message
qos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95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1914B (zh
Inventor
韩锋
晋英豪
李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595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1914B/zh
Priority to EP18818256.2A priority patent/EP3627889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90830 priority patent/WO201822837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1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914A/zh
Priority to US16/714,270 priority patent/US1124070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1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57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the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having a maximum bit rate or a bit rate guarante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QFI对应的QoS参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QFI对应的QoS参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是对第一消息的响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以期实现QoS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将支持各种类型的网络部署和应用类型,包括:更高速率体验和更大带宽的接入能力;更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信息交互;更大规模,低成本的机器型(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设备的接入和管理。为了满足上述需求,5G系统定义了基于QoS流(flow)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框架,其将支持保障流速率的QoS flow和不保障流速率的QoS flow。
5G系统中引入反射QoS机制,是一种终端设备获取上行数据传输QoS规则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包来推导出上行数据传输的QoS规则。
5G系统下,如何实现QoS控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以期实现QoS 控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QFI对应的QoS参数;
步骤2: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是对第一消息的响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第五方面的程序。
可见,在以上各个方面,对于核心网和主基站间传递的GBR QoS流,由主基站对于GBR QoS流实现了集中控制,最终满足GBR QoS的性能需求。具体的说,对于同一GBR QoS流,经由主基站和UE间传输的GBR QoS流部分,由主基站对其实现有效的QoS保障;对于经由辅基站和UE间传输的QoS流部分,由辅助基站实现有效的QoS保障。辅助基站可基于这些GBRQoS参数,在辅助基站进行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通过空口资源调度,无线链路层的逻辑信道优先级调度等,进一步的保障GBR QoS参数的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GBR QoS参数,GBR QoS参数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保障流比特速率GFBR和第二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最大比特速率MFBR。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消息还携带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和/或分离承载与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消息还携带待切换的QFI,以及待切换的QFI对应的QoS参数。
辅助基站根据待切换的QFI和其对应的QoS参数,不同于主基站为其做最终决定,其可以自主决定建立SCG承载还是SCG分离承载,可以自主决定建立1个还是多个承载;同时可自主决定QoS流与SCG承载或者SCG承载的映射关系,从而辅助基站基于其负载状况、 QoS参数、信道条件等,可最大可能的满足QoS参数需求,提升了用户最终体验。
另外,根据第一消息,辅助基站可优先采用与主基站相同的承载配置和QoS流与承载的配置关系,避免了流的乱序,对于基于TCP的业务而言,避免了无效的TCP拥塞避免机制,提升了用户吞吐量。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QFI对应的QoS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携带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QFI对应的 QoS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QFI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GBR QoS参数,GBR QoS参数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 GFBR和第一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MFBR。
对于核心网和辅助基站间传递的GBR QoS流,由辅助基站对于GBR QoS流实现了集中控制,最终满足GBR QoS的性能需求。具体的说,对于同一GBR QoS流,经由辅助基站和UE间传输的GBR QoS流部分,由辅助基站对其实现有效的QoS保障;对于经由主基站UE 间传输的QoS流部分,由主基站实现有效的QoS保障。另外,主基站可基于这些GBR QoS 参数,在主基站进行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通过空口资源调度,无线链路层的逻辑信道优先级调度等,进一步的保障GBR QoS参数的性能。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1: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反射服务质量QoS能力信息,所述反射QoS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或不具有反射QoS能力;
步骤2: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信息。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七方面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中提供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七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上第七方面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第五方面的程序。
可见,在以上各个方面,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 和QFI对应的QoS参数传输至第二接入网设备,从而实现主基站向辅基站传递QoS参数。
结合第七方面至第十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QFI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七方面至第十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GBR QoS参数,GBR QoS参数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需满足的GFBR和第二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MFBR。
结合第七方面至第十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消息还携带第一接入网对应的承载和/或分离承载与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网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与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传输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的QoS流。
结合第七方面至第十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消息还携带待切换的QFI,以及待切换的QFI对应的QoS参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待切换的QFI和待切换的QFI对应的QoS参数建立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以及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与待切换的 QFI对应的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七方面至第十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是对第一消息的响应,第二消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QFI对应的QoS参数。
结合第七方面至第十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建立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
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QFI对应的QoS参数。
结合第七方面至第十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GBR QoS参数,GBR QoS参数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GFBR和第一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MFBR。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三方面,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反射服务质量QoS能力信息,反射QoS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具有或不具有反射QoS能力;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反射QoS信息,第一反射QoS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反射QoS的QFI和QFI对应的反射QoS属性RQA。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消息还携带第二反射QoS信息,第一反射QoS信息用于指示QFI和QFI对应的RQA。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通知控制信息,第一通知控制信息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下的保障比特速率GBR QoS参数中不满足预设GBR QoS参数的缺陷QFI,以及缺陷QFI对应的不满足预设GBRQoS 参数的GBR QoS参数;其中,GBR QoS参数包括GFBR和MFBR。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将缺陷QFI对应的GBR QoS流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切换至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
或,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控制信息,第二通知控制信息指示缺陷 QFI,以及缺陷QFI对应的不满足预设GBR QoS参数的GBR QoS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四方面,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终端设备的反射 QoS能力信息,反射QoS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具有或不具有反射QoS能力;
若反射QoS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具有反射QoS能力,则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QFI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消息还携带反射QoS信息,反射QoS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反射QoS的QFI和QFI对应的RQA。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出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下的GBR QoS参数不满足预设GBR QoS参数的情况下,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控制信息,第一通知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不满足预设GBR QoS参数的缺陷QFI,以及缺陷 QFI对应的不满足预设GBR QoS参数的GBR QoS参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a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2b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通信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通信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通信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示意图一;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示意图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通常包括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组成,各个设备数量以及形态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BS),基站可以向多个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多个基站可以向同一个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包含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和远端射频单元(remoteradio unit, RRU)。BBU和RRU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地方,例如:RRU拉远,放置于离高话务量的开阔区域,BBU放置于中心机房。BBU和RRU也可以放置在同一机房。BBU和RRU也可以为一个机架下的不同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窄带物联网系统 (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enhanced data rate forGSM evolution, EDGE)、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 2000系统(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传输接入点(transmission receiver point,TRP)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第三代(3rd-generation,3G)系统中,称为节点B(Node B,NB);在LTE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在5G系统中,称为gNB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
随着用户对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网络流量的快速增长,网络部署将会越来越密集,并且会同时兼顾宏基站和小基站发展演进。小蜂窝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应的非理想反向回程的需求催生了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技术,即一个终端设备同时连接到一个宏基站和一个小蜂窝基站的载波聚合方式。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处于双连接模式下的终端设备,只在一个基站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之间存在一个S1-MME连接。提供S1-MME连接的基站可以称为主基站(master evolved node B,MeNB),另一个基站用于提供额外的资源,可以称为辅基站(secondary evolved node B,SeNB)。每个基站都能够独立管理终端设备和各自的小区中的无线资源。主基站与辅基站之间的资源协调工作经由X2接口上的信令消息来传送。
主基站可以是MeNB(master eNB),也可以是MgNB(master gNB),还可以是MN(master Node B);辅基站可以是SeNB(secondary eNB),也可以是SgNB(secondary gNB),还可以是为SN(secondary Node B)。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手机(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set)、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为5G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包括用户面控制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设备、控制面控制功能(control planefunction,CPF) 设备、设备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设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图2a和图2b所示的场景示意图中。其中,图2a为新空口(new radio,NR)-NR双连接的场景,即两个接入网设备均为NR基站,该场景可支持4种承载类型,分别为主基站控制的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承载(bearer)、MCG分离(split) 承载、辅基站控制的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载、SCG分离承载。其中, MCG split bearer在将经过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protocol,SDA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处理的QoS流分为两条路径传输,一条通过Xn接口传输至SgNB,由SgNB通过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传输至终端设备;一条由MgNB通过RLC层、 MAC层传输至终端设备。同理,SCG split bearer在将PDCP处理后的QoS流分为两条路径传输,一条通过Xn接口传输至MgNB,由MgNB通过RLC层、MAC层传输至终端设备;一条由SgNB通过RLC层、MAC层传输至终端设备。
图2b为NR-LTE双连接的场景,即一个接入网设备为NR基站,一个接入网设备为LTE基站。在主基站为LTE基站,辅基站为NR基站的场景下,可支持上述4中承载类型。在主基站为NR基站,辅基站为LTE基站的场景下,除了不支持SCG split bearer外,其余三种类型都可支持。图2b所示的场景中,两个基站双连接至5G核心网。
需要说明的是,图2a和图2b所示的场景均为主基站和辅基站双连接至5G核心网的场景。当双连接的场景下,某些QoS流需要经由辅助基站传输,辅助基站也需要保障QoS流的参数需求。
下面将对5G系统下单连接基于QoS流的参数进行介绍:
通知控制(notification control),一般用于保障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rate,GBR)QoS 流。当接入网设备无法满足GBR QoS flow的性能参数时,接入网设备告知核心网的SMF,由核心网进一步进行操作(例如,通知应用服务器修改编码速率等)。
保障流比特速率(guaranteed flow bit rate,GFBR),用于上行和下行GBR QoS流,指示对于一个GBR流应该保障的比特速率。
最大比特速率(maximum bit rate,MFBR),用于与上行和下行GBR QoS流,指示对于一个GBR流,可用使用的最大的比特速率。超过最大比特速率部分将被滤除。
会话聚合比特速率(per session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Session-AMBR),用于非GBR QoS流。其限制了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所能提供的所有非GBR QoS流的比特聚合值。Session–AMBR由核心网设备告知接入网设备。
用户设备聚合比特速率(per user equipment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UE-AMBR),用于非GBR QoS流。其限制了一个终端设备所能提供的所有非GBR QoS流的比特聚合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核心网设备相连接的基站,为双连接场景中的主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双连接场景中的辅基站,未与核心网设备建立连接。
目前,5G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双连接技术,但是由于5G系统与LTE系统中的QoS框架存在差别,因此5G系统中如何传递QoS信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以期实现5G系统下的QoS 控制,进一步实现主基站与辅基站之间的QoS信息传递。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通信示意图,该方法从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交互的角度进行介绍,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3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相应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即携带MCG split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其中,QoS参数可以是QoS流参数,本申请所有实施例将以QoS流参数为例进行介绍。
当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多个分离承载时,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多个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其他内容,可参见表1:
表1
>split bearer list
>>PDU session ID
>>MCG split bearer ID M
>>QoS flows parameters M
其中,QoS flows parameters可参见表2:
表2
IE/Group Name Presence
5QI M
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 M
Non-standardised QoS Flow descriptor O
GBR QoS Flow Information O
其中,GBR QoS Flow Information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GFBR(SNGFBR) 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MFBR(SN MFBR),SN GFBR包括上行SN GFBR和下行SN GFBR,SN MFBR包括上行SN MFBR和下行SN MFBR,可参见表3:
表3
SN Maximum Flow Bit Rate Downlink M
SN Maximum Flow Bit Rate Uplink M
SN Guaranteed Flow Bit Rate Downlink M
SN Guaranteed Flow Bit Rate Uplink M
其中,表1、表2和表3中的“M”表示该项对应的信息为必要的;“O”表示该项对应的信息为可选的。
可选地,SN GFBR和SN MFBR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定义,也可以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协商确定。例如,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第一SN GFBR和第一SN MFBR,辅基站认为这两个值不合适,可进行更新,向主基站发送更新的第二SN GFBR和第二SN MFBR,这样可以增加辅基站的主动性。提升系统的灵活性。
步骤S302: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流参数确定QFI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顺序进行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调度、资源分配等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传输。
步骤S303: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相应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消息。
当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多个分离承载时,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多个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其他内容,可参见表4-1:
表4-1
>split bearer list
>>PDU session ID
>>SCG split bearer ID M
>>QoS flows parameters M
其中,QoS flows parameters可参见表2。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 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类似。区别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GBR QoS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GFBR(MN GFBR)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MFBR(MN MFBR)可参见表4-2:
表4-2
MN Maximum Flow Bit Rate Downlink M
MN Maximum Flow Bit Rate Uplink M
MN Guaranteed Flow Bit Rate Downlink M
MN Guaranteed Flow Bit Rate Uplink M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数据传输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消息可以携带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也可以不携带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具体可以是SGNB Addition Request或SGNBModification Request,所述第二消息具体可以是SGNB Addition Acknowledge或SGNBModification Acknowledge。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实现主基站向辅基站传递MCG承载下的QoS参数,以便辅基站根据MCG承载下的QoS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和/或分离承载与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参考所述第一接入网对应的承载和/ 或分离承载与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传输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的QoS流,避免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下的QoS流未完成传输的情况下发生QoS流的乱序。
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待切换的QFI,以及所述待切换的QFI对应的QoS参数。其中,所述待切换的QFI可以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将要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QoS流的QFI。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所述待切换的QFI和所述待切换的QFI对应的 QoS参数建立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与所述待切换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避免数据传输发生中断。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允许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切换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则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待切换的QFI,所述待切换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与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图3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图3所示虚线部分。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通信示意图,该方法从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交互的角度进行介绍,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401: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建立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
具体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自主确定建立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可选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自主确定建立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
步骤S402: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相应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 QFI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数据传输,可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
步骤S403: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相应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消息。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具体可以是SGNB Modification Require,所述第二消息具体可以是S SGNB Modification Confirm。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实现辅基站自主建立SCG split承载,并向主基站传递SCG split承载下的QoS参数,以便主基站根据SCG split承载下的QoS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5G系统中引入反射QoS机制,是一种终端设备获取上行数据传输QoS规则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包来推导出上行数据传输的QoS规则。每个QoS规则包括QoS流标识(quality of service flow identification,QFI)、包过滤器和优先权。基于反射QoS 方法,终端设备将决定上行数据包与QFI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使得满足条件的下行数据包和上行数据包采用相同的QFI。
目前,5G系统中引入的反射QoS机制,在发送至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携带QFI,在空口上添加QFI,以便终端设备进行反射QoS。基站可根据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来确定是否触发反射QoS。即在一种情况下,基站接收到核心网设备的携带反射QoS指示(reflective QoS indication,RQI)指示的数据包,认为针对该数据包触发反射QoS;在另一种情况下,基站接收到核心网设备针对某些QoS流的反射QoS属性(reflective QoSattribute, RQA)的信令,则认为针对这些QoS流触发反射QoS。但上述都是单基站场景,在双连接的场景下,辅基站有需要支持反射QoS,但目前没有现有方案。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辅基站可支持反射QoS。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核心网设备相连接的基站,为双连接场景中的主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双连接场景中的辅基站,未与核心网设备建立连接。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通信示意图,该方法从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交互的角度进行介绍,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501: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信息,所述反射QoS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或不具有反射QoS能力。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为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即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 QoS能力指示信息,所述反射QoS能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或不具有反射QoS 能力。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指示信息可承载在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信令中,具体是哪种信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令可采用能力指示域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进行指示,例如,能力指示域为“0”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具有反射QoS能力,能力指示域为“1”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反射QoS 能力;或者,能力指示域为“1”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具有反射QoS能力,能力指示域为“0”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反射QoS能力。能力指示域与是否具有反射QoS能力的对应关系可由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协议定义,即该对应关系针对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都是可知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令以字符串(octet string)形式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 能力进行指示。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指示信息。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可在某个时刻向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设备发送反射QoS能力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反射QoS能力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或不具有反射QoS能力。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指示信息可承载在控制信息中,所述控制信息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消息,还可以是5G系统或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其他控制信息。同理,所述控制信息中可采用能力指示域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进行指示。能力指示域与是否具有反射QoS能力的对应关系可由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协议定义,即该对应关系针对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都是可知的。
步骤S502: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相应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增加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此时所述第一消息为增加请求消息,具体可以为SGNB Addition Request。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测量结果确定是否为所述终端设备增加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增加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可以实现双连接。
例如,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测量结果确定出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针对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较强或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属小区和第二接入网设备所属小区共同覆盖区域,则可以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增加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根据其他信息确定是否为所述终端设备增加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具体确定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若确定出需要为所述终端设备增加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从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属小区相邻的小区中选择一个接入网设备作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也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测量结果选择一个接入网设备作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已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此时所述第一消息为修改请求消息,具体可以为SGNB Modification Request。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是否已经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其他方法确定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是否已经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具体确定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信息的所述第一消息可参见表5,其中UEreflective QoS capability即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信息可在所述第一消息中占用1个比特,该比特为“0”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具有反射QoS能力,该比特为“1”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反射QoS能力;或者,该比特为“1”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具有反射QoS能力,该比特为“0”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反射QoS能力。该比特与是否具有反射QoS能力的对应关系可由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协议定义,即该对应关系针对交互的两个接入网设备都是可知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QoS能力信息以字符串(Octet String)形式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进行指示。
表5
表5中“M”表示对应的信息为必要的。由表5可知,所述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UE reflective capability。
相应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网络设备之间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信息。
步骤S503:若所述反射QoS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反射QoS能力,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QFI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反射QoS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反射QoS能力,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第一反射QoS方式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QFI的数据包。具体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数据包,并在所述数据包中携带QFI和反射QoS 指示(reflective QoS indication,RQI),通过空口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所述QFI的所述数据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数据包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和分离承载上传输,即SCG承载和SCG split承载。
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包中,可以用RQI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反射QoS,所述终端设备可根据RQI在上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QFI;可以用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标识用于指示所述QFI对应的QoS流所对应的DBR,DRB可以是SCG承载和/或SCG split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可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到所述QFI对应的QoS流所对应的DRB上。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反射QoS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反射QoS能力,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第二反射QoS方式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QFI的数据包。具体地,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数据包,并在所述数据包中携带QFI,通过空口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所述QFI的所述数据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数据包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和分离承载上传输,即SCG承载和SCG split承载。
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包中,可以用RQI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反射QoS,所述终端设备可根据该RQI比特在上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QFI;可以用DBR标识指示所述QFI对应的QoS流所对应的DRB,DRB可以是SCG承载和/或SCG split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可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到所述QFI对应的QoS流所对应的DRB 上。
可选地,若所述反射QoS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具有反射QoS能力,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不携带所述QFI。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获取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指示信息,可以实现主基站指示终端设备的反射QoS能力,使得双连接场景下的辅基站支持反射QoS,以便辅基站更好地进行数据传输。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第二反射QoS信息,图5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504: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反射QoS信息。相应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反射QoS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反射QoS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反射QoS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RQA。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QFI的数量不止一个,与QoS流的数量相关,即一个QoS流对应一个QFI,QFI用于标识不同的QoS流。所述QoS流为所述核心网设备传输至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QoS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核心网设备传输至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流具有QoS流特性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反射QoS信息包括所述QFI对应的RQA;在不具有QoS流特性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反射QoS信息不包括所述QFI对应的RQA。同理,所述第二反射QoS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射QoS信息时,可按照步骤S503中所述的两种方式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QFI的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二反射QoS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504在步骤S502之前执行。
上述可选的实施例对应的第一消息下某个QoS流的参数信息可参见表6:
表6
其中,5QI为5GQoS指示(5G QoS indicator),包括QFI。表2中“M”表示对应的信息为必要的,“O”表示对应的信息为可选的。其中,GBR QoS流信息(GBR QoS FlowInformation) 包括GFBR和MFBR。
上述可选的实施例1可以实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传递QoS参数,包括 QFI以及QFI对应的RQA。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图5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505: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通知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控制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下的GBR QoS参数中不满足预设GBR QoS参数的缺陷QFI,以及所述缺陷QFI对应的不满足所述预设 GBR QoS参数的GBR QoS参数。所述缺陷QFI的数量可能不止一个。通知控制信息可以是 notification control。
其中,GBR QoS参数包括GFBR、MFBR、时延等等。对应地,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包括预设GFBR、预设MFBR、预设时延等等。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可由协议定义,即对于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终端设备均是可知的;也可核心网设备定义,不作限定。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的具体数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辅基站在SCG承载或SCG split承载下的某个QFI对应的GBR QoS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时,将该QFI确定为缺陷QFI,并确定该QFI对应的GBR QoS参数中哪个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某个QFI对应的GBR QoS参数中至少一个参数不满足对应的预设参数时,可确定该QFI为缺陷QFI。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自主确定所述缺陷QFI,以及所述缺陷QFI对应的不满足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的GBR QoS参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缺陷结果确定所述缺陷QFI,以及所述缺陷QFI对应的不满足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的GBR QoS参数。即由UE检测SCG承载或SCG split承载下的GBR QoS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并在检测出缺陷QFI时,向辅基站上报缺陷QFI,以及缺陷QFI对应的QoS参数中哪个QoS 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所述上报消息可以为RRC消息,或者层二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5之前不一定需要进行步骤S502。步骤S505中的QoS参数可以是QoS流参数。
步骤S506a: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缺陷QFI对应的GBR QoS流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切换至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
可以理解的是,主基站将所述缺陷QFI对应的GBR QoS流从SCG承载或SCG split承载切换至MCG承载或MCG split承载切换,由主基站对所述缺陷QFI对应的GBR QoS流进行传输。
步骤S506b: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通知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通知控制信息指示所述缺陷QFI,以及所述缺陷QFI对应的不满足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的GBR QoS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下的GBR QoS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直接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通知控制信息,指示缺陷QFI,以及缺陷QFI对应的不满足所述预设GBR QoS参数的GBR QoS参数。
步骤S507b:所述核心网设备对所述缺陷QFI对应的GBR QoS参数进行调整。
所述核心网设备对所述缺陷QFI对应的GBR QoS参数的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上述可选的实施例,通过通知控制信息便于主基站和核心网设备进一步分析导致缺陷的原因,并进行相应调整。
根据前述方法,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示意图一,如图6所示,该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比如可设置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或电路。该终端设备可以对应上述方法中的终端设备。
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和存储器120。该存储器1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10 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20存储的指令,以实现图3对应的方法。
进一步的,该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器140和输出器150。进一步的,该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总线系统130,其中,处理器110、存储器120、输入器140和输出器150可以通过总线系统130相连。
处理器1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输入器140接收信号,并控制输出器150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步骤。其中,输入器140和输出器150可以为相同或者不同的物理实体。为相同的物理实体时,可以统称为输入输出口。
存储器120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10中,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110分开设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输入器140和输出器150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器110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器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即将实现处理器110,输入器140和输出器150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110,输入器140和输出器150的功能。
该设备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为了便于说明,图7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输入输出口,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7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7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示例性的,在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单元10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102。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101和处理单元1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输入输出口、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根据前述方法,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该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如可设置于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该网络设备对应上述方法中的网络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和存储器220。该存储器2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2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20存储的指令,以使所述设备实现前述图3对应的方法。
进一步的,该网络还可以包括输入器240和输出器250。再进一步的,该网络还可以包括总线系统230。
其中,处理器210、存储器220、输入器240和输出器250通过总线系统230相连,处理器2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输入器240接收信号,并控制输出器250 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步骤。其中,输入器240和输出器250可以为相同或者不同的物理实体。为相同的物理实体时,可以统称为输入输出口。所述存储器220可以集成在所述处理器210中,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210分开设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输入器240和输出器250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器210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器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即将实现处理器210,输入器240和输出器250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210,输入器240和输出器250的功能。
所述设备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根据前述方法,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基站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基站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2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 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202。所述RRU2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输入输出口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2011和射频单元2012。所述RRU2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信令消息。所述BBU2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201与BBU2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2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2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所述BBU202还包括存储器2021和处理器2022。所述存储器2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2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信息、码本等。所述处理器20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2021和处理器2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网络设备和一个或多于一个终端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 (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该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 (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 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是对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GBR QoS参数,所述GBR QoS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保障流比特速率GFBR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最大比特速率MFBR。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和/或分离承载与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待切换的QFI,以及所述待切换的QFI对应的QoS参数。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7.如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GBR QoS参数,所述GBR QoS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GFBR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MFBR。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是对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GBR QoS参数,所述GBR QoS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需满足的GFBR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MFBR。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一接入网对应的承载和/或分离承载与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对应的承载或分离承载与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传输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的QoS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待切换的QFI,以及所述待切换的QFI对应的QoS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待切换的QFI和所述待切换的QFI对应的QoS参数建立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承载与所述待切换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14.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是对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15.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建立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QFI和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分离承载下的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GBR QoS参数,所述GBR QoS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GFBR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需满足的MFBR。
17.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使得如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1710459520.2A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Active CN109151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9520.2A CN109151914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EP18818256.2A EP3627889B1 (en) 2017-06-16 2018-06-12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PCT/CN2018/090830 WO2018228378A1 (zh) 2017-06-16 2018-06-12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US16/714,270 US11240700B2 (en) 2017-06-16 2019-12-13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9520.2A CN109151914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59642.4A Division CN118301679A (zh) 2017-06-16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914A true CN109151914A (zh) 2019-01-04
CN109151914B CN109151914B (zh) 2024-04-12

Family

ID=64660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9520.2A Active CN109151914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0700B2 (zh)
EP (1) EP3627889B1 (zh)
CN (1) CN109151914B (zh)
WO (1) WO20182283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7347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承载类型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36591A3 (en) * 2017-08-09 2023-11-22 Nec Corporation Pdu session resource set up request message indicating either permission for pdu session or possibility to perform pdu session split
CN109392042B (zh) * 2017-08-14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EP3834475A1 (en) * 2018-08-09 2021-06-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ntrol in a non-homogenous network scenario
WO2020074091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a redundancy status of a connection
CN113169932A (zh) * 2018-12-18 2021-07-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QoS监测及反馈的方法及设备
CN114762386A (zh) * 2019-12-10 2022-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747509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699820A (zh) * 2020-07-29 2023-0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QoS参数的设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5846A1 (zh) * 2012-04-20 201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系统和用户终端
CN104247547A (zh) * 2012-04-20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系统和用户终端
CN106304411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连接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分割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071023A1 (en) * 2014-03-14 2017-03-09 Nec Europe Ltd. Method, user equipment, master evolved node b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ual connectiv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6213B (zh) * 2012-08-17 2017-03-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异构网络下的层二测量及信息交互方法和设备
CN104618883B (zh) * 2013-11-01 2019-04-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双连接系统的承载分离场景中传输调度请求的方法
WO2018097599A1 (ko) * 2016-11-27 2018-05-3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등록 해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849022B2 (en) * 2017-03-17 2020-11-24 Ofinno, Llc Cell selection of inactive state wireless device
US10873911B2 (en) * 2017-03-23 2020-12-22 Ofinno, LCC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WO2018172548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Qos flows inactivity counters
CN108632910B (zh) * 2017-03-24 2019-07-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QoS处理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5846A1 (zh) * 2012-04-20 201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系统和用户终端
CN104247547A (zh) * 2012-04-20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系统和用户终端
US20170071023A1 (en) * 2014-03-14 2017-03-09 Nec Europe Ltd. Method, user equipment, master evolved node b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06304411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连接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分割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Discussion on Notification Control\"", 3GPP TSG_RAN\\WG3_IU *
ERICSSON: "\"QoS – stage 3 related aspects\"", 3GPP TSG_RAN\\WG3_IU *
HUAWEI: "\"Support of QoS and Slice for Option 7\"", 3GPP TSG_RAN\\WG3_IU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7347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承载类型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757347B (zh) * 2019-03-29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承载类型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28378A1 (zh) 2018-12-20
EP3627889A1 (en) 2020-03-25
US11240700B2 (en) 2022-02-01
EP3627889A4 (en) 2020-06-03
CN109151914B (zh) 2024-04-12
EP3627889B1 (en) 2023-10-25
US20200120538A1 (en)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191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06416117B (zh) 针对未授权长期演进网络的组载波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06100816B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0691419B (zh) 平衡用于双连接的上行链路传输
CN109275191A (zh) 一种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US1141240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r device buffer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863193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系统
CN109802792A (zh) 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
CN109151978A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3547327A (zh) 多种无线制式通信的实现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6464463A (zh) 适配用户设备的载波聚合配置
CN10381459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852635A (zh) 用于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
CN108811137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240808A1 (en) Backhaul scheduling
CN110035449A (zh)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0474736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498206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80331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246753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38155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803313A (zh)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11317A (zh) 利用wlan/3gpp聚合的上行链路调度
US10237878B2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206542578U (zh) 一种基于多模多频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