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4736A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74736A CN110474736A CN201810450854.8A CN201810450854A CN110474736A CN 110474736 A CN110474736 A CN 110474736A CN 201810450854 A CN201810450854 A CN 201810450854A CN 110474736 A CN110474736 A CN 1104747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physical uplink
- pusch
- physical
- uplink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2—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intra-user or intra-termin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7—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该通信方法包括:当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与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时,确定第一判定结果,该第一判定结果包括是否需要发送第一数据的判定结果,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动态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包括配置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例如,极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对传输时延的要求较高的业务。
为了满足上述业务对传输时延的要求,可以基于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该业务的数据。
因此,可能出现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和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的情况。
目前,针对上述情况的处理方式是,通信系统规定发送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或者,通信系统规定发送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
无论上述何种处理方式,均影响了通信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提高通信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当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与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时,确定第一判定结果,该第一判定结果包括是否需要发送第一数据的判定结果,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动态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包括配置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根据本申请的通信方法,通过根据是否有第一数据需要发送的情况,从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和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信道,能够避免所选择的信道没有数据要发送的情况,并且,能够可靠地保障第一数据能够被快速可靠地发送,并且,可以降低对其他数据发送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灵活性。
可选地,该第一数据包括超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数据包括满足预设QoS需求的到达MAC层的高层数据流内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逻辑信道上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用于发送URLLC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的。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是通信协议预定义的。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的配置授权类型1允许configured Grant Type1Allowed参数存在。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的configured Grant Type1 Allowed参数的值为1。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停止发送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该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是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与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中未被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一方。
可选地,“停止发送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可以理解为,如果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还未开始针对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进行逻辑信道优先权LCP处理,或者还没开始针对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进行MAC层分组数据单元PDU组包,或者还未完成对应的MACPDU组包,则MAC层停止或者终端针对该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LCP处理或MAC组包,也就是说,MAC层不会完成针对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进行的组包,也不会通知物理PHY层发送该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进行;
可选地,“停止发送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可以理解为,如果PHY层已经收到MAC层针对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MAC PDU,但是还没有进行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发送,则PHY层停止,或静默,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在物理层的发送。
可选地,“停止发送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可以理解为,如果PHY层已经收到MAC层针对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MAC PDU,并且已经开始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发送,则在PHY层终止或中断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发送。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否,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从而,能够在第一数据未到达的情况下,避免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无法被发送的情况,从而使得eMBB数据只能在免调度的物理上行信道上发送,但是免调度的物理上行信道可能不可以承载eMBB数据,或者即使能够承载,传输频谱效率也很低,会极大地影响eMBB数据传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并在该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上发送第一数据。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并在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上发送第一数据。
从而,能够在第一数据到达的情况下,确保该第一数据能够被及时发送。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开始在MAC层对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进行LCP处理的判定结果。
可选地,该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开始在MAC层对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对应的MAC PDU进行组包的判定结果。
可选地,该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完成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对应的MAC PDU组包的判定结果。
可选地,该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在PHY层开始发送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判定结果。
可选地,该第二判定结果包括获得该第一判定结果的时刻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间门限的判定结果。
可选地,该时间门限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规定的。
或者,该时间门限是网络设备确定并指示给终端设备的。
可选地,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二判定结果为是,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作为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从而,在第一物理信道已经开始处理或发送后,UE发现来不及把第一数据放入第一物理信道承载,所以在MAC层处理第二物理信道,在第二物理信道上承载第一数据,并在PHY层发送第二物理信道,从而确保第一数据可以快速可靠发送。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二判定结果为否,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或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信道作为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第二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第二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
如果第一判定结果为是、第二判定结果为否,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第一判定结果为是、第二判定结果为否则根据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第一判定结果为是、第二判定结果为否则根据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第一判定结果为是、第二判定结果为否则根据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MCS和该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块大小TB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大于该第一阈值,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确定的。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与根据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的值相同。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大于该第二阈值,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大于该第二阈值,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第二阈值是根据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SE确定的。
可选地,该第二阈值与根据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SE的值相同。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的索引index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的index大于该第三阈值,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第三阈值是根据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的MCS的index确定的。
可选地,该第三阈值与根据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的MCS的index的值相同。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传输块大小TB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TB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TBS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TB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TBS小于第四阈值,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第四阈值是根据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的TBS确定的。
可选地,该第四阈值与根据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的TBS的值相同。
可选地,当该第一判定结果为否时,在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能够承载最大数据量小于待发送数据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并停止发送非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待发送的数据为eMBB数据。
从而,能够提高eMBB数据的传输效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当第一数据到达时,如果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与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则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基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需要通过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动态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包括配置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在MAC层向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并指示所述物理层通过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可选地,第一数据包括超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逻辑信道上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数据包括满足预设QoS需求的到达MAC层的高层数据流内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用于发送URLLC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的。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是通信协议预定义的。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的配置授权类型1允许configured Grant Type1Allowed参数存在。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的configured Grant Type1 Allowed参数的值为1。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在物理层,接收来自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所述MAC层的指示确定在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上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如果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与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则在物理层停止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发送,并发送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动态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包括配置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第一数据包括超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逻辑信道上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数据包括满足预设QoS需求的到达MAC层的高层数据流内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用于发送URLLC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的。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是通信协议预定义的。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的配置授权类型1允许configured Grant Type1Allowed参数存在。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当第一数据到达时,如果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与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则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基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对第一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需要通过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动态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包括配置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在物理层停止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发送,并发送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第一数据包括超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URLLC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数据包括满足预设QoS需求的高层数据流内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逻辑信道上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用于发送URLLC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的。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是通信协议预定义的。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的配置授权类型1允许configured Grant Type1Allowed参数存在。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按照到达次序对多个数据依次进行处理以生成每个数据对应的数据包,所述多个数据包括需要通过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发送的数据和需要通过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动态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包括配置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如果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与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则在物理层停止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发送,并发送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
根据现有技术,如果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和基于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重叠,则在MAC层停止对在需要通过基于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数据的处理,从而,影响了该数据的传输,与此相对,在本申请中,如果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和基于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重叠,则在MAC层按照到达次序对每个数据均进行处理,并在物理层优先发送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停止或中断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发送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从而,能够保障URLLC数据的快速可靠传输。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在一种设计中,该通信装置为通信芯片,通信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在另一种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通信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发射机,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接收机。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可选的,该通信设备还包括,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其中,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根据本申请的通信方法,通过根据是否有第一数据需要发送的情况,从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和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信道,能够避免所选择的信道没有数据要发送的情况,并且,能够可靠地确定第一数据能够被发送,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灵活性,并且,能够提高第一数据的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的通信方法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的物理上行信道的图案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物理上行信道的图案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物理上行信道的图案的再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物理上行信道的图案的再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8是本申请的通信装置的一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的通信装置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终端设备的一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网络设备的一例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 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例如,NB只包括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RB),即,NB的带宽只有180KB。要做到海量接入,必须要求终端在接入上是离散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能够有效解决IOT技术海量终端在通过NB接入网络时的拥塞问题。
此外,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智能打印机、火车探测器、加油站等传感器,主要功能包括收集数据(部分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控制信息与下行数据,并发送电磁波,向网络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等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或者是新型无线系统(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等。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此外,LTE系统或5G系统中的载波上可以同时有多个小区同频工作,在某些特殊场景下,也可以认为上述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例如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下,当为UE配置辅载波时,会同时携带辅载波的载波索引和工作在该辅载波的辅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ndentification,Cell ID),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比如UE接入一个载波和接入一个小区是等同的。
核心网设备可以与多个接入网设备连接,用于控制接入网设备,并且,可以将从网络侧(例如,互联网)接收到的数据分发至接入网设备。
此外,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基站(gNB),例如宏站、微基站、室内热点、以及中继节点等,功能是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电波,一方面实现下行数据传输,另一方面发送调度信息控制上行传输,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电波,接收上行数据传输。
其中,以上列举的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具体实现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应用层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此情况下,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应用程序与用于控制接收端设备完成所接收到的数据所对应的动作的应用程序可以是不同的应用程序。
图1是能够适用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的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100包括接入网设备102,接入网设备102可包括1个天线或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106、108、110、112和114。另外,接入网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接入网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接入网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也称为下行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也称为上行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与反向链路120使用不同的频带,前向链路124可与反向链路126使用不同的频带。
再例如,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和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个天线(或者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组)和/或区域称为接入网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接入网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其对应的扇区内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在接入网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接入网设备102的发射天线也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接入网设备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接入网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接入网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PLMN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
)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IoT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接入网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或信息可以通过时频资源来承载,其中,该时频资源可以包括时域上的资源和频域上的资源。其中,在时域上,时频资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域单位,在频域上,时频资源可以包括频域单位。
其中,一个时域单位可以是一个符号,或者一个迷你时隙(Mini-slot),或者一个时隙(slot),或者一个子帧(subframe),其中,一个子帧在时域上的持续时间可以是1毫秒(ms),一个时隙由7个或者14个符号组成,一个迷你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例如,2个符号或7个符号或者14个符号,或者小于等于14个符号的任意数目符号)。
一个频域单位可以是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或者一个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或者一个预定义的子带(Subban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或“信息”可以理解为信息块经过编码后生成的比特,或者,“数据”或“信息”还可以理解为信息块经过编码调制后生成的调制符号。
其中,一个信息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 TB),或者,“一个信息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TB组(包括至少一个TB),或者,“一个信息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Code Block,CB),或者,“一个信息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CB组(包括至少一个CB)等。
本申请的通信方法可以用于多种类型的业务的传输,该多种类型的业务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a.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业务(Ultra Reliable&Low 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业务。b.增强型移动互联网业务(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业务。具体地说,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委员会(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 Union-Radio Communications Sector,ITU-R)定义了未来5G的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可以包括eMBB和URLLC,并从吞吐率、时延、连接密度和频谱效率提升等8个维度定义了对5G网络的能力要求。其中,eMBB业务主要要求大速率,广覆盖、传输时延以及移动性。URLLC业务的主要需求为极高可靠性、极低移动性和传输时延,一般要求无线空口在1毫秒(ms)内达到99.999%的传输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中的各通信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免调度传输方案使用资源(例如,频域资源)进行通信,也可以基于调度方式使用资源(例如,频域资源)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下面,分别对调度方式和免调度方式进行说明。
A.调度方式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的传输(例如,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可以是基于网络设备的调度来进行。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调度的数据传输的时域粒度可以是,例如,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短传输时间间隔(short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TTI),时隙或者迷你时隙。
具体的调度流程是基站发送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或用于调度sTTI传输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sTTI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PDCCH),该控制信道可以承载使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格式的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的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包括比如资源分配信息,调制编码方式等控制信息。终端设备检测控制信道,并根据检测出的控制信道中承载的调度信息来进行下行数据信道的接收或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当引入sTTI技术后,控制信道中承载的调度信息可以指示TTI长度为1ms或TTI长度小于1ms的下行数据信道接收或上行数据信道发送。并且,NR中可以直接指示调度数据传输占据哪几个符号。
B.免调度方式
具体的说,为了解决未来网络大量低时延、高可靠的业务传输,可以使用免调度传输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的传输也可以是免调度的。免调度传输英文可以表示为Grant Free。这里的免调度传输可以针对的是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免调度传输可以理解为如下含义的任意一种含义,或,多种含义,或者多种含义中的部分技术特征的组合或其他类似含义:
免调度传输可以指:网络设备预先分配并告知终端设备多个传输资源;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传输需求时,从网络设备预先分配的多个传输资源中选择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使用所选择的传输资源发送上行数据;网络设备在所述预先分配的多个传输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资源上检测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检测可以是盲检测,也可能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某一个控制域进行检测,或者是其他方式进行检测。
免调度传输可以指:网络设备预先分配并告知终端设备多个传输资源,以使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传输需求时,从网络设备预先分配的多个传输资源中选择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使用所选择的传输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免调度传输可以指:获取预先分配的多个传输资源的信息,在有上行数据传输需求时,从所述多个传输资源中选择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使用所选择的传输资源发送上行数据。获取的方式可以从网络设备获取。
免调度传输可以指:不需要网络设备动态调度即可实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动态调度可以是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每次上行数据传输通过信令来指示传输资源的一种调度方式。可选地,实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可以理解为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终端设备的数据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选地,所述传输资源可以是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的信令的时刻以后的一个或多个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可以是指一次传输的最小时间单元,比如TTI或Slot。
免调度传输可以指:终端设备在不需要网络设备调度的情况下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所述调度可以指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接收调度请求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许可,其中所述上行许可指示分配给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资源。
免调度传输可以指:一种竞争传输方式,具体地可以指多个终端在预先分配的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同时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而无需基站进行调度。
所述的数据可以为包括业务数据或者信令数据。
所述盲检测可以理解为在不预知是否有数据到达的情况下,对可能到达的数据进行的检测。所述盲检测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显式的信令指示下的检测。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免调度传输的基本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TTI(例如,包括上述sTTI)。当引入sTTI技术后,免调度传输可以包括在TTI长度为1ms或TTI长度小于1ms的下行数据信道接收或上行数据信道发送。
“调度”(Grant)也可以称为“授权”,指的是网络设备(例如,gNB)发送的或者高层配置的、用于指示PUSCH传输特征的控制信息。
NR将上行(Uplink,UL)Grant分为动态授权(Dynamic Grant)和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
Dynamic Grant指的就是正常基于调度(Grant-based,GB)的PUSCH传输。即,Dynamic Grant的传输可以是指基于上述调度方式的传输。
Configured Grant指的是基于配置的PUSCH传输。即,Configured Grant的传输可以是指基于上述免调度方式的传输。
例如,Configured Grant可以包括半持续性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并且,该半持续性调度也可以称为第二类配置授权(Type2configured grant)。
再例如,Configured Grant可以包括NR中的免授权(Grant Free,GF)传输,并且,免授权传输也称为第一类配置授权(Type1 configured grant)。
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以下,将基于调度方式传输的PUSCH称为GB PUSCH。
将基于免调度方式传输的PUSCH称为GF PUSCH。
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实体,可以通过例如高层配置等方式,获取MAC层的逻辑信道配置参数。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中,MAC层逻辑信道可以分为2组。每个逻辑信道组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其中,一个逻辑信道组(记作,逻辑信道组#1)可以使用GF PUSCH来承载数据与传输,或者说,使用GF PUSCH传输的数据可以被承载于逻辑信道组#1中的逻辑信道中。
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逻辑信道组#1中的各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例如,配置授权类型1允许(configured Grant Type 1Allowed)参数可以被配置为存在(present),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确定某个逻辑信道的configured Grant Type 1Allowed参数存在时,确定该逻辑信道可以使用GF PUSCH传输的数据。
或者,该configured Grant Type 1Allowed参数的参数值可以被配置为预设的规定值#a(例如,“1”,或“真(True)”),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确定某个逻辑信道的configuredGrant Type 1Allowed参数的参数值为规定值#a(例如,1或True)时,确定该逻辑信道可以使用GF PUSCH传输的数据。
另外,另一个逻辑信道组(记作,逻辑信道组#2)不可以使用GF PUSCH来承载数据与传输,或者说,使用GF PUSCH传输的数据不可以被承载于逻辑信道组#2中的逻辑信道中。
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逻辑信道组#2中的各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例如,配置授权类型1允许(configured Grant Type 1Allowed)参数可以被配置为不存在(unpresent),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确定某个逻辑信道的configured Grant Type1Allowed参数不存在时,确定该逻辑信道不可以使用GF PUSCH传输的数据。
或者,该configured Grant Type 1Allowed参数的参数值可以被配置为预设的规定值#b(例如,“0”,或“假(False)”),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确定某个逻辑信道的configuredGrant Type 1Allowed参数的参数值为规定值#b(例如,0或False)时,确定该逻辑信道不可以使用GF PUSCH传输的数据。
由此,终端设备能够确定各逻辑信道是否可以使用GF PUSCH传输的数据,或者说UE能够确定各逻辑信道是否可以与GF PUSCH对应。
并且,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的配置,确定GF PUSCH。
例如,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可以通过例如高层配置等方式,确定GF PUSCH的配置参数。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GF PUSCH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也以下参数:
1.GF PUSCH的传输周期;
2.GF PUSCH在传输周期内的偏移,或者说,GF PUSCH的时域起始位置与该GFPUSCH所处于的传输周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偏移;
3.GF 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大小,例如,GF PUSCH占用的时间单元(例如,符号)的数量;
4.GF PUSCH占用的频域资源,例如,GF PUSCH占用的频域资源的大小和频域位置;
5.GF PUSCH使用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例如,GF PUSCH使用的MCS的索引,或者,GF PUSCH使用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pectralEfficient,SE);
6.GF PUSCH的重复次数(repetition number);
7.GF PUSCH的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图案(pattern);
8.GF PUSCH对应的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大小(Size),或者是,供物理层实体处理的逻辑信道与GF PUSCH之间的数据交换的基本单元的大小。
由此,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能够确定各GF PUSCH的时域资源以及各GF PUSCH的配置参数。
并且,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的调度,例如,网络设备发送的ULGrant,确定GB PUSCH。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在slot n接收UL Grant,对该UL Grant进行解析后获知,该ULGrant调度的GB PUSCH在slot n+2上传输,是基于时隙(slot-based)传输,占据整个14个OFDM符号。
并且,终端设备的物理层实体将该UL Grant上报给MAC层实体,从而,MAC层实体可以基于该UL Grant确定该GB PUSCH的配置参数。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GB PUSCH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也以下参数:
1.GB 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例如,GB 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大小,例如,GBPUSCH占用的时间单元(例如,符号)的数量,以及GB 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位置,例如,GB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2.GB PUSCH占用的频域资源,例如,GB PUSCH占用的频域资源的大小和频域位置;
3.GB PUSCH使用的MCS,例如,GB PUSCH使用的MCS的索引,或者,GB PUSCH使用的MCS对应的SE;
4.GB PUSCH的重复次数;
5.GB PUSCH的RV pattern;
6.GB PUSCH对应的TB Size,或者是,供物理层实体处理的逻辑信道与GB PUSCH之间的数据交换的基本单元的大小。
由此,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能够确定各GB PUSCH的时域资源以及各GB PUSCH的配置参数。
本申请主要涉及对在时域上重叠的GF PUSCH与GB PUSCH的处理过程。
即,在本申请中,某个GB PUSCH(记作:PUSCH#1)和某个GF PUSCH(记作:PUSCH#2)可能在时域上重叠。
其中,“PUSCH#1与PUSCH#2在时域上重叠”可以是指,例如,PUSCH#1与PUSCH#2在时域上部分重叠。
或者,“PUSCH#1与PUSCH#2在时域上重叠”可以是指,例如,PUSCH#1与PUSCH#2在时域上完全重叠。
再或者,“PUSCH#1与PUSCH#2在时域上重叠”可以是指,例如,PUSCH#1与PUSCH#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时域单位。
例如,该PUSCH#1与PUSCH#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子帧。
或者,该PUSCH#1与PUSCH#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时隙。
或者,该PUSCH#1与PUSCH#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符号。
此外,在时域上重叠的GB PUSCH与GF PUSCH之间,在频域上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即,上述PUSCH#1与PUSCH#2可以在频域上重叠,或者,PUSCH#1与PUSCH#2可以在频域上不重叠。
其中,PUSCH#1与PUSCH#2可以在频域上重叠可以是指:该时频资源#2与时频资源#1在频域上部分重叠。
或者,PUSCH#1与PUSCH#2可以在频域上重叠可以是指:该时频资源#2与时频资源#1在频域上完全重叠。
即,该PUSCH#1与PUSCH#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频域单位。
例如,该PUSCH#1与PUSCH#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子带。
或者,该PUSCH#1与PUSCH#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子载波。
或者,该PUSCH#1与PUSCH#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RB。
或者,该PUSCH#1与PUSCH#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RBG。
下面,结合图2至图10,以对PUSCH#1(GB PUSCH,即,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一例)与PUSCH#2(GF PUSCH,即,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的一例)本申请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针对该PUSCH#1与PUSCH#2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2所示,在S210,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可以执行判定#A,并确定判定#A的结果(即,第一判定结果),进而根据判定#A的结果,从PUSCH#1与PUSCH#2中,确定需要传输的PUSCH,或者说,确定需要停止的PUSCH。
在本申请中,该判定#A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判定。
1.是否需要发送数据#A(即,第一数据的一例)的判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是否需要发送数据#A”可以理解为,逻辑信道中是否有数据#A到达。
或者,“是否需要发送数据#A”可以理解为,逻辑信道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数据#A。
或者,“是否需要发送数据#A”可以理解为,逻辑信道中的数据#A是否已被发送但尚未发送完毕。
在本申请中,该数据#A(具体地说,是数据#A的类型)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预定义的,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确定并通知终端设备的。
例如,该数据#A可以为URLLC数据。
再例如,该数据#A可以为逻辑信道#A(即,第一逻辑信道的一例)上的数据。
在本申请中,该逻辑信道#A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预定义的,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确定并通知终端设备的。
例如,该逻辑信道#A可以为用于承载URLLC数据的逻辑信道。
再例如,该逻辑信道#A可以为与GF PUSCH对应的逻辑信道,或者说,该逻辑信道#A为可以使用GF PUSCH来承载数据与传输的逻辑信道。
再例如,该逻辑信道#A可以为属于上述逻辑信道组#1的逻辑信道。
再例如,该逻辑信道#A可以为configured Grant Type 1Allowed参数存在的逻辑信道。
再例如,该逻辑信道#A可以为configured Grant Type 1Allowed参数的值为1的逻辑信道。
再例如,该数据#A可以是到达MAC层的具有预设QoS需求的高层数据流内的数据。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数据#A的具体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该数据#A也可以是除URLLC数据以外的其他对传输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或者,该数据#A也可以是除URLLC数据以外的其他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数据。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数据#A所属于的业务的类型可以是规定的业务类型,例如,实时通信类业务、预警(例如,针对地震或海啸等灾害的预警)类业务、车联网业务等。
2.逻辑信道#A中是否存在需要发送(具体地说,是发送给物理层)的数据的判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逻辑信道#A是否存在数据”可以理解为:逻辑信道#A中是否有数据到达。
或者,“逻辑信道#A是否存在数据”可以理解为:逻辑信道#A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数据。
或者,“逻辑信道#A是否存在数据”可以理解为,在逻辑信道#A中存在数据时,该数据是否已开始被发送但尚未发送完毕。
其后,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可以根据判定#A的结果,从PUSCH#1与PUSCH#2中,确定需要发送的PUSCH,或者说,确定需要停止的PUSCH。
在本申请中,判定#A的结果包括两种情况,即,需要发送数据#A,或者,逻辑信道#A存在数据(即,情况1);不需要发送数据#A,或者,逻辑信道#A不存在数据(即,情况2)。下面,分别对上述两种情况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情况2
即,如果判定#A的结果为否,则可以执行S235。
在S235,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可以将PUSCH#1确定为需要发送的PUSCH,并将PUSCH#2确定为需要停止发送的PUSCH。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停止发送PUSCH”可以理解为,如果该PUSCH未开始发送,则静默(或者说,取消)该PUSCH的发送。
或者,“停止发送PUSCH”可以理解为,如果该PUSCH已经开始发送,则暂停或终止该PUSCH的发送。
可选地,“停止发送PUSCH”可以理解为,如果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还未开始针对PUSCH进行逻辑信道优先权LCP处理,或者还没开始针对PUSCH进行MAC层分组数据单元PDU组包,或者还未完成PUSCH对应的MAC PDU组包,则MAC层停止或者终端针对该PUSCH的LCP处理或MAC组包,也就是说,MAC层不会完成针对PUSCH进行的组包,也不会通知物理PHY层发送该PUSCH;
可选地,“停止发送PUSCH”可以理解为,如果PHY层已经收到MAC层针对PUSCH的MACPDU,但是还没有进行PUSCH发送,则PHY层停止,或静默,PUSCH在物理层的发送。
可选地,“停止发送PUSCH”可以理解为,如果PHY层已经收到MAC层针对PUSCH的MACPDU,并且已经开始PUSCH的发送,则在PHY层终止或中断PUSCH的发送。
并且,在情况2下,或者说,在S235中,该PUSCH#1上承载的数据可以是原计划传输的数据(例如,eMBB数据),或者说,在情况2下,该PUSCH#1上承载的数据可以是UL Grant所调度的数据。
可选地,如果判定#A的结果为否,例如,当前不需要发送URLLC数据,并且,待发送的数据为eMBB数据,则,即使该PUSCH#1不能满足eMBB数据对传输资源的要求,或者说,该PUSCH#1所能够承载的数据的最大数据量小于该eMBB数据的数据量,终端设备仍然可以将PUSCH#1确定为需要发送的PUSCH,并停止发送PUSCH#2。
这是因为,GF PUSCH对于eMBB数据的传输效率较低,所以即使PUSCH#1不能满足eMBB数据对于资源的要求,仍然可以使用PUSCH#1发送该eMBB数据,从而,能够提高eMBB数据的传输效率。
情况1
即,如果判定#A的结果为是,则可以执行S23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该S230可以通过以下任意方式执行。
方式1
可选地,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可以将PUSCH#1与PUSCH#2中的任意一个PUCSH确定为需要发送的PUSCH,并将另一个PUSCH确定为需要停止发送的PUSCH。
例如,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可以将PUSCH#2确定为需要发送的PUSCH,并将PUSCH#1确定为需要停止发送的PUSCH。
方式2
可选地,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可以根据PUSCH#1的配置参数#A,从PUSCH#1与PUSCH#2中,确定需要发送的PUSCH,或者说,确定需要停止的PUSCH。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中,该配置参数#A可以为以下至少一个参数。
参数#1:PUSCH#1的时域长度,例如,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或者,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该阈值#1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预配置的,或者,该阈值#1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确定并通知终端设备的。
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阈值#1可以根据PUSCH#2的时域长度,例如,PUSCH#2占用的符号的数量来确定,例如,该阈值#1的值可以为PUSCH#2占用的符号的数量的取值。
或者,方式2可以通过比较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与PUSCH#2的占用的符号的数量的大小来实现。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PUSCH#2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该PUSCH#2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参数#2:PUSCH#1的MCS,例如,PUSCH#1的MCS对应的SE。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即,第二阈值的一例),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或者,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该阈值#2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预配置的,或者,该阈值#2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确定并通知终端设备的。
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阈值#2可以根据PUSCH#2的MCS,例如,PUSCH#2的MCS对应的SE来确定,例如,该阈值#2的值可以为PUSCH#2的MCS对应的SE的取值。
或者,方式2可以通过比较PUSCH#1的MCS对应的SE与PUSCH#2的MCS对应的SE的大小来实现。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该PUSCH#2的MCS对应的SE,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该PUSCH#2的MCS对应的SE,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对于MCS的使用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基于PUSCH#1的MCS的索引,进行判定。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MCS的索引小于或等于阈值#3(即,第三阈值的一例),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或者,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MCS的索引大于阈值#3,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并且,与阈值#2类似,该阈值#3可以基于PUSCH#2的MCS的索引确定,例如,该阈值#3的值可以为PUSCH#2的MCS的索引(index)的取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参数#1和参数#2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本申请并未确定。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1,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1,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参数#3:PUSCH#1的TBS。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阈值#4(即,第四阈值的一例),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或者,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的TBS小于阈值#4,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该阈值#4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预配置的,或者,该阈值#4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确定并通知终端设备的。
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阈值#4可以根据PUSCH#2的TBS来确定,例如,该阈值#4的值可以为PUSCH#2的TBS的取值。
或者,方式2可以通过比较PUSCH#1的TBS与PUSCH#2的TBS的大小来实现。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该PUSCH#2的TBS,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TBS小于该PUSCH#2的TBS,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参数#1、参数#2和参数#3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本申请并未确定。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阈值#4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小于阈值#4,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小于阈值#4,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阈值#4,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小于阈值#4,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阈值#4,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参数#4:PUSCH#1的重复次数(repetition number)。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5(即,第五阈值的一例),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或者,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小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该阈值#5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预配置的,或者,该阈值#5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确定并通知终端设备的。
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阈值#5可以根据PUSCH#2的重复次数来确定,例如,该阈值#5的值可以为PUSCH#2的重复次数的取值。
或者,方式2可以通过比较PUSCH#1的重复次数与PUSCH#2的重复次数的大小来实现。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该PUSCH#2的重复次数,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小于该PUSCH#2的重复次数,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参数#1、参数#2、参数#3和参数#4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本申请并未确定。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小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小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小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小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小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小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小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小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大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小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小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小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小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该PUSCH#1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阈值#1(即,第一阈值的一例),且该PUSCH#1的MCS对应的SE小于或等于阈值#2,且该PUSCH#1的TBS大于或等于阈值#4,且该PUSCH#1的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5,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参数#5:获得判定#A的结果的时刻(记作时刻#A)与PUSCH#1的起始时刻(记作时刻#B)之间的时间间隔。
例如,如果时刻#A与时刻#B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阈值#6(即,时间门限的一例),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或者,如果时刻#A与时刻#B之间的间隔大于于阈值#6,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该阈值#6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预配置的,或者,该阈值#6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确定并通知终端设备的。
方式3
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可以执行判定#B,并确定判定#B的结果(即,第二判定结果),进而根据判定#B的结果,从PUSCH#1与PUSCH#2中,确定需要传输的PUSCH,或者说,确定需要停止的PUSCH。
在本申请中,该判定#B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判定。
1.是否已经开始在MAC层对PUSCH#1进行逻辑信道优先化(Logical channelprioritization,LCP)处理的判定。
2.是否已经开始在MAC层对PUSCH#1对应的数据(记作,数据#B)进行组包完的判定。
例如,该数据#B可以为eMBB数据,或者,该数据#B可以为用于信道检测的数据或信息。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数据#B的具体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该数据#B也可以是除URLLC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数据#B所属于的业务的类型可以是规定的业务类型,例如,数据下载类业务等。
3.PUSCH#1对应的数据(即,数据#B)在MAC层是否组包完成的判定,或者说,数据#B对应的MAC层用户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是否组包完成的判定。
4.PUSCH#1是否已经在PHY层开始发送的判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PUSCH#1是否已经开始发送”可以理解为:PUSCH#1是否已经完成资源映射并处于可发送状态。
或者,“PUSCH#1是否已经开始发送”可以理解为:“PUSCH#1是否正在发送但尚未发送完毕。
5.获得判定#A的结果的时刻(记作时刻#A)与PUSCH#1的起始时刻(记作时刻#B)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时间门限的判定。
例如,如果时刻#A与时刻#B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阈值#6(即,时间门限的一例),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或者,如果时刻#A与时刻#B之间的间隔大于于阈值#6,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该阈值#6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预配置的,或者,该阈值#6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确定并通知终端设备的。
其后,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可以根据判定#B的结果,从PUSCH#1与PUSCH#2中,确定需要发送的PUSCH,或者说,确定需要停止的PUSCH。
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判定#B的结果为是,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2,并停止发送PUSCH#1。
再例如,如果UE(例如,UE的MAC层实体)确定判定#B的结果为否,则UE可以确定发送PUSCH#1,并停止发送PUSCH#2。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方式2和方式3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例如,UE可以通过方式3初步确定需要发送的PUSCH,并基于方式2最终确定需要发送的PUSCH。
例如,如图2中的可选动作2所示,如果判定#B的结果为是,可以采用方式3的处理,而将该初步确定的结果最为最终结果。
再例如,如图2中的可选动作3所示,判定#B的结果为否,可以进一步执行方式2的处理,并根据方式2的处理结果,最终确定需要发送的PUSCH。
需要说明的是,在情况2下,或者说,在S230中,如果判定为需要发送PUSCH#1,则该PUSCH#1上承载的数据不仅仅是原计划传输的数据(例如,eMBB数据),或者说,在情况2下,该PUSCH#1上承载的数据不仅仅是UL Grant所调度的数据。
或者说,在情况2下,或者说,在S230中,如果判定为需要发送PUSCH#1,则该PUSCH#1上承载的数据为上述数据#A(或者说逻辑信道#A中的数据)。
图3是本申请的物理上行信道的图案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假设GF PUSCH传输占据2个符号,GF PUSCH的传输周期为7个OFDM符号,GF PUSCH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为SE#1。此情况下,该阈值#1可以为2。
并且,假设UE在slot n接收UL Grant,对该UL Grant进行解析后获知,该UL Grant调度的GB PUSCH在slot n+2上传输,占据符号0~13。UE端的PHY层将该UL Grant上报给MAC层,告知该GB PUSCH的传输特征,包括时域位置、时域长度、MCS、TBS等等。
如图3所示,在slot n+1,UE需要发送URLLC数据。
例如,URLLC数据到达后,来不及在GB PUSCH之前的GF PUSCH上传输,或者是即使GB PUSCH之前有GF PUSCH,但是没有把URLLC数据传输完,则有URLLC数据需要在于GBPUSCH重叠的GF PUSCH资源上传输。
UE在MAC层发现GB PUSCH与GF PUSCH资源时域重叠,准确说GB PUSCH与2个GFPUSCH重叠,MAC层进行PUSCH删选。
如图3所示,由于GB PUSCH的时域长度为14个符号,大于阈值#1,MAC层选择GFPUSCH用于承载URLLC数据,准确的说,选择第一个GF PUSCH资源进行数据承载,静默GBPUSCH传输。
或者,由于URLLC数据到达时刻,MAC层还没有完成GB PUSCH的组包,因此MAC层进行判决,由于GB PUSCH的时域长度为14个符号,大于阈值#1,MAC层选择GF PUSCH用于承载URLLC数据。这样,MAC层中断该GB PUSCH组包,开始GF PUSCH组包。
UE在MAC层根据选择的PUSCH特征进行逻辑信道删选和LCP处理,完成MAC PDU组包后,将组好的包下发到PHY层,并告诉PHY层选择的PUSCH是GF PUSCH。PHY层按照MAC层指示进行GF PUSCH传输,包括对MAC层下发数据包进行扰码、编码调制、层映射、资源映射和转换编码(如果高层配置需要使用TP),完成上行信息传输。
对应地,gNB端由于不知道UE端URLLC数据是否到达,需要在GB PUSCH和GFPUSCH资源上都进行信号接收。
图4本申请的物理上行信道的图案的另例的示意图。如图4示假设GF PUSCH传输占据2个符号,GF PUSCH的传输周期为7个OFDM符号,GF PUSCH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为SE#1。此情况下,该阈值#1可以为2。
并且,假设UE在slot n接收UL Grant,对该UL Grant进行解析后获知,该UL Grant调度的GB PUSCH在slot n+2上传输,占据符号0~13。UE端的PHY层将该UL Grant上报给MAC层,告知该GB PUSCH的传输特征,包括时域位置、时域长度、MCS、TBS等等。
与图3所示示例不同的是,如图4示,URLLC数据到达后,可以在GB PUSCH之前的GFPUSCH上传输,且所有URLLC数据传输完毕,则UE选择GB PUSCH用于数据承载,静默2个GFPUSCH传输。
图5是本申请的物理上行信道的图案的再一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假设GF PUSCH传输占据7个符号,GF PUSCH的传输周期为14个OFDM符号,GF PUSCH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为SE#1。此情况下,该阈值#1可以为7。
并且,假设UE在slot n接收UL Grant,对该UL Grant进行解析后获知,该UL Grant调度的GB PUSCH在slot n+2上传输,占据符号0~7,并且,GB PUSCH使用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为SE#2。UE端的PHY层将该UL Grant上报给MAC层,告知该GB PUSCH的传输特征,包括时域位置、时域长度、MCS、TBS等等。
如图5所示,在slot n+1,UE需要发送URLLC数据。
例如,URLLC数据到达后,来不及在GB PUSCH之前的GF PUSCH上传输,或者是即使GB PUSCH之前有GF PUSCH,但是没有把URLLC数据传输完,则有URLLC数据需要在于GBPUSCH重叠的GF PUSCH资源上传输。
UE在MAC层发现GB PUSCH与GF PUSCH资源时域重叠,准确说GB PUSCH与2个GFPUSCH重叠,MAC层进行PUSCH删选。
如图5所示,由于GB PUSCH的时域长度为7个符号,等于阈值#1,MAC层直接选择GBPUSCH用于承载URLLC数据,或者,MAC层进一步判决GB PUSCH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2是否大于第二阈值SE#1,当GB PUSCH的MCS对应的SE#2不大于GF PUSCH的MCS对应的SE#1时,MAC层选择GB PUSCH用于数据承载,静默GFPUSCH。
UE在MAC层根据选择的PUSCH特征进行逻辑信道删选和LCP处理,完成MAC PDU组包后,将组好的包下发到PHY层,并告诉PHY层选择的PUSCH是GB PUSCH。PHY层按照MAC层指示进行GB PUSCH传输,包括对MAC层下发数据包进行扰码、编码调制、层映射、资源映射和转换编码(如果高层配置需要使用TP),完成上行信息传输。
对应地,gNB端由于不知道UE端URLLC数据是否到达,需要在GB PUSCH和GFPUSCH资源上都进行信号接收。
图6是本申请的物理上行信道的图案的再一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假设GF PUSCH传输占据2个符号,GF PUSCH的传输周期为7个OFDM符号,GF PUSCH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为SE#1。此情况下,该阈值#1可以为2。
并且,假设UE在slot n接收UL Grant,对该UL Grant进行解析后获知,该UL Grant调度的GB PUSCH在slot n+2上传输,占据符号0~13。UE端的PHY层将该UL Grant上报给MAC层,告知该GB PUSCH的传输特征,包括时域位置、时域长度、MCS、TBS等等。
如图6所示,在slot n+2,UE开始发送GB PUSCH,同时在该时隙的第三个符号,UE端有URLLC数据到达,由于MAC层组包完成了,URLLC数据无法添加到GB PUSCH中传输,需要在GF PUSCH传输。
UE在MAC层目前只需要处理GF PUSCH,根据GF PUSCH特征进行逻辑信道删选和LCP处理,完成MAC PDU组包后,将组好的包下发到PHY层,并告诉PHY层选择的PUSCH是GFPUSCH。
UE在PHY层发现最近的、可以使用的GF PUSCH资源与一个正在发送的GB PUSCH时域重叠,PHY层中断GB PUSCH传输,启动GF PUSCH传输,包括对MAC层下发数据包进行扰码、编码调制、层映射、资源映射和转换编码(如果高层配置需要使用TP),完成上行信息传输。
对应的gNB端即使开始GB PUSCH接收之后,也需要对潜在的GF PUSCH进行接收。
在现有技术中,关于在是时域上重叠的GB PUSCH与GF PUSCH复用的问题,一种解决方式是:规定GB PUSCH优先级始终大于GF PUSCH,当GB PUSCH与GF PUSCH重叠时,UE选择GB PUSCH进行传输。
众所周知,GF PUSCH往往是用于URLLC业务传输的,而GB PUSCH往往是用于eMBB业务传输的,因此直观上GF PUSCH的优先级高于GB PUSCH。RAN2之所以做出上述结论是出于2点考虑:
1.gNB是智能的,因此不会把eMBB的GB PUSCH调度到GF PUSCH的时域位置上,正常情况下,GB PUSCH与GF PUSCH应该不重叠。如果gNB真的这样调度了,即把GBPUSCH调度在GFPUSCH时域位置,则说明GB PUSCH也很重要,比如也是用于承载URLLC业务,则此时应该优先传输GB PUSCH。
2.GF PUSCH是UE自主行为,不是gNB控制下的数据传输,正常情况下,gNB控制的数据传输更可靠、更高效,因此优先级较高。
但是RAN2的结论并没有充分考虑URLLC数据传输特点,或者说物理层GF资源配置特点。如上所说,GF PUSCH资源配置周期可能很短,最低是2个OFDM符号,这样GF PUSCH可能很密集。如下图所示,当UE配置GF PUSCH资源时,UE有eMBB数据到来,eMBB不一定可以选择GF PUSCH来承载,因此UE必须发生SR请求gNB调度PUSCH,即GB PUSCH,来承载与发送eMBB数据。另一方面,由于GF PUSCH配置很密集,gNB无法通过调度,把GB PUSCH与GF PUSCH时域错开,此时GB PUSCH与GF PUSCH重叠的case必然会出现。当上述case出现后,由于GB PUSCH是由eMBB数据触发的,可能时域符号长度较大,不满足URLLC业务的逻辑信道对于PUSCH的最大长度要求,无法承载URLLC数据。这就导致,当URLLC数据到达时,本来是可以使用GFPUSCH承载的,但是由于GB PUSCH优先级高于GF PUSCH,UE始终选择GB PUSCH,造成URLLC数据被延后传输,甚至是多次延后传输,对URLLC数据的低时延传输时分不利。即使GB PUSCH的时域符号长度较小,可以承载URLLC数据,但是由于传输的是eMBB业务数据,可能目标误块率Target BLER较大,无法保障URLLC数据的高可靠传输。
在现有技术中,关于在是时域上重叠的GB PUSCH与GF PUSCH复用的问题,一种解决方式是:规定GF PUSCH的优先级高于GB PUSCH。主要出发点是保护URLLC业务的低时延与高可靠传输。
但是上述方案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GF PUSCH虽然被配置了,但是不一定真的会有数据传输,只有对应的逻辑信道有数据到达时,UE才会真的发生GF PUSCH。这样,如果URLLC业务没有数据到达,即对应GF PUSCH的逻辑信道没有数据到达,选择GF PUSCH是不利的,eMBB数据不一定可以在GF PUSCH上传输,eMBB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往往配置的configured Grant Type1 Allowed为false,所以不可以在GF PUSCH上传输。同时,由于GFPUSCH可能配置地很密集,eMBB业务数据会被不断延后,极大地影响eMBB数据传输。即使eMBB数据可以在GF PUSCH上承载,但是GF PUSCH由于目标传输的是URLLC业务,TBS较小且Target BLER很低(即MCS很小),用来承载eMBB数据会造成MAC层包切分和物理层传输过保护,不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退一步,即使URLLC业务有数据到达,可能UE希望的就是走GB流程,比如通过发送特定SR告知gNB有URLLC数据到达,gNB再调度GB PUSCH用于承载URLLC数据。也就是说,GB PUSCH本来就是针对URLLC数据,或者GB PUSCH即使针对eMBB数据,但是传输特征(包括时域长度、MCS等等)也可以用来传输URLLC数据并保障URLLC数据的低时延、高可靠传输,那么此时GB PUSCH由于是gNB调度,行为更加可控,因此优先级还是高于GFPUSCH。一个典型的好处就是,GF PUSCH由于是UE自发传输,可能造成多个UE使用相同的GFPUSCH资源发送数据,这样gNB需要依赖更复杂的接收算法(如置信迭代算法)来区分UE,而GB PUSCH由于是gNB调度的,gNB可以规避上述问题。
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的通信方法,通过根据是否有第一数据需要发送的情况,从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和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信道,能够避免所选择的信道没有数据要发送的情况,并且,能够可靠地确定第一数据能够被发送,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灵活性,并且,能够提高第一数据的传输的可靠性。
图7是本申请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交互图。
如图7所示,在S310,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可以接收来自高层实体的多个数据,其中,该多个数据可以包括需要通过GF PUSCH传输的数据(记作,数据#1)以及需要通过GBPUSCH传输的数据(记作,数据#2)。
并且,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可以,例如,根据该多个数据到达顺序依次对该多个数据进行处理(例如,LCP处理和MAC PDU组包等),以生成每个数据对应的数据包。
例如,如果数据#1先于数据#2到达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或者说,如果当数据#2到达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时GF PUSCH已经开始发送,则MAC层实体可以在完成需要通过该GF PUSCH发送的全部数据的处理后,再对需要通过该GB PUSCH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
再例如,如果数据#2先于数据#1到达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或者说,如果当数据#1到达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时GB PUSCH已经开始发送,则MAC层实体可以在完成需要通过该GB PUSCH发送的全部数据的处理后,再对需要通过该GF PUSCH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
在S320,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可以将所生成的多个数据包发送给物理层实体,其中,该多个数据包可以包括需要通过GF PUSCH发送的数据包(记作,数据包#1)和需要通过GB PUSCH发送的数据包(记作,数据包#2)。
并且,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可以向物理层实体指示各数据包所需要承载于的PUSCH。
例如,该“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例如,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可以向物理层实体指示各数据包与各PUSCH之间的对应关系。
或者,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比如终端设备的MAC层实体可以通过HARQprocess ID来指示各数据包与各PUSCH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UE需要处理的GBPUSCH和GF PUSCH具有不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标识(Indentification,ID),该过程可以基于gNB的调度实现。然后每个HARQ实体(entity)有自己的ID,会分别向PHY层下发数据包,PHY层接收到来自某个HARQ实体的数据包,那么就知道了ID,间接知道了对应哪个PUSCH。
在S330,终端设备的物理层实体可以优先发送该数据包#1,或者说,终端设备的物理层实体可以发送GF PUSCH,并停止或静默GB PUSCH的发送。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丢弃该数据包#2。
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在缓存装置存储数据包#2。并且,在完成GF PUSCH的发送后,如果网络设备再次调度了GB PUSCH,且指示相同的HARQ进程号,且指示进行重传,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新调度的GB PUSCH发送该数据包#2。
根据现有技术,如果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和基于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重叠,则在MAC层停止对在需要通过基于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数据的处理,从而,影响了该数据的传输,与此相对,在本申请中,如果基于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和基于免调度方式的物理上行信道重叠,则在MAC层按照到达次序对每个数据均进行处理,并在物理层首先发送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从而,能够在完成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的发送后,立即发送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效率。
根据前述方法,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的示意图一,如图8所示,该通信装置1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比如可设置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或电路。
该通信装置10可以包括处理器11(即,处理单元的一例)和存储器12。该存储器1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2存储的指令,以使该装置20实现如图2中对应的方法中终端设备(例如,上述UE#A)执行的步骤。
进一步的,该通信装置10还可以包括输入口13(即,通信单元的一例)和输出口14(即,通信单元的另一例)。进一步的,该处理器11、存储器12、输入口13和输出口14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1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11可以用于从该存储器12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计程序,以控制输入口13接收信号,控制输出口14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步骤。该存储器12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1中,也可以与处理器11分开设置。
可选地,若该通信装置10为终端设备,该输入口13为接收器,该输出口14为发送器。其中,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为相同或者不同的物理实体。为相同的物理实体时,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可选地,若该通信装置10为芯片或电路,该输入口13为输入接口,该输出口14为输出接口。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输入口13和输出口14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器11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器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即将实现处理器11、输入口13和输出口14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12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12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11、输入口13和输出口14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1用于当确定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与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时,确定第一判定结果,该第一判定结果包括是否需要发送第一数据的判定结果,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动态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包括配置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该第一逻辑信道与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对应;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该输出口14用于发送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处理器11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其中,
该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开始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对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进行逻辑信道优先化LCP处理的判定结果;或
该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开始在MAC层对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对应的MAC层分组数据单元PDU进行组包的判定结果;或
该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完成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对应的MAC PDU组包的判定结果;或
该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在物理层开始发送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判定结果。
可选地,该处理器11具体用于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二判定结果为是,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作为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或
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二判定结果为否,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或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信道作为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处理器11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处理器11具体用于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或
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大于该第一阈值,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处理器11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判定结果、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和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该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该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处理器11具体用于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或
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大于该第二阈值,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可选地,该处理器11具体用于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否,则将该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或
如果该第一判定结果为是,则将该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
其中,以上列举的通信装置10中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和动作仅为示例性说明,通信装置10中各模块或单元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装置10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2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
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例如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码本。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11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11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20的收发单元20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20的处理单元202。如图11所示,终端设备20包括收发单元201和处理单元2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2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2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2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根据前述方法,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通信的装置30的示意图二,如图10所示,该装置30可以为网络设备(例如,上述gNB#A),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如可设置于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
该装置30可以包括处理器31(即,处理单元的一例)和存储器32。该存储器3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3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32存储的指令,以使该装置30实现前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
进一步的,该装置30还可以包括输入口33(即,通信单元的一例)和输出口33(即,处理单元的另一例)。
再进一步的,该处理器31、存储器32、输入口33和输出口34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即将实现处理器31、输入口33和输出口34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31、输入口33和输出口34的功能。
该存储器3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31可以用于从该存储器32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计程序,以在GB PUSCH与GF PUSCH在时域上重叠时,同时检测GB PUSCH与GFPUSCH双方。
其中,以上列举的通信装置30中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和动作仅为示例性说明,通信装置30中各模块或单元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例如,gNB#A)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装置30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4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的网络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A或核心网设备#α)的功能。网络设备40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4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402。所述RRU 4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4011和射频单元4012。所述RRU 4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信令消息。所述BBU 4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401与BBU 4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4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该BBU(处理单元)402可以用于控制基站4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4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系统,或5G系统),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所述BBU 402还包括存储器4021和处理器4022。所述存储器4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4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的码本等。所述处理器40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4021和处理器4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随着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技术的发展,可以将402部分和401部分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由SoC技术实现,例如由一颗基站功能芯片实现,该基站功能芯片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天线接口等器件,基站相关功能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程序以实现基站的相关功能。可选的,该基站功能芯片也能够读取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器以实现基站的相关功能。
应理解,图11示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仅为一种可能的形态,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形态的基站结构的可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网络设备和一个或多于一个终端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与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时,确定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包括是否需要发送第一数据的判定结果,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动态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包括配置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
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其中,
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开始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对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进行逻辑信道优先化LCP处理的判定结果;或
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开始在MAC层对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对应的MAC层分组数据单元PDU进行组包的判定结果;或
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完成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对应的MAC PDU组包的判定结果;或
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在物理PHY层开始发送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判定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二判定结果为是,则将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作为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和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和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或
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和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和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和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或
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将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需要发送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否,则将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或
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则将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物理上行信道与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时,确定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包括是否需要发送第一数据的判定结果,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包括动态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包括配置授权的物理上行信道,并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通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其中,
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开始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对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进行逻辑信道优先化LCP处理的判定结果;或
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开始在MAC层对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对应的MAC层分组数据单元PDU进行组包的判定结果;或
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完成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对应的MAC PDU组包的判定结果;或
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包括是否已经在物理PHY层开始发送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判定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二判定结果为是,则将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作为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和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或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和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物理信道中确定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或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的MCS对应的频谱效率SE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将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否,则将所述第一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道;或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为是,则将所述第二物理上行信道确定为目标物理上行信。
17.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9.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50854.8A CN110474736B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EP19800223.0A EP3787212A4 (en) | 2018-05-11 | 2019-05-09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PCT/CN2019/086099 WO2019214660A1 (zh) | 2018-05-11 | 2019-05-09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US17/094,516 US11528731B2 (en) | 2018-05-11 | 2020-11-10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50854.8A CN110474736B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74736A true CN110474736A (zh) | 2019-11-19 |
CN110474736B CN110474736B (zh) | 2021-07-16 |
Family
ID=68467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50854.8A Active CN110474736B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28731B2 (zh) |
EP (1) | EP3787212A4 (zh) |
CN (1) | CN110474736B (zh) |
WO (1) | WO201921466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42706A1 (zh) * | 2020-01-16 | 2021-07-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资源冲突的解决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44395B (zh) * | 2018-09-21 | 2022-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JP7287787B2 (ja) * | 2019-01-10 | 2023-06-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WO2021034237A1 (en) * | 2019-08-16 | 2021-02-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Overlapping transmission in urllc |
US11758549B2 (en) * | 2020-01-16 | 2023-09-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collision in schedul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N113498209B (zh) * | 2020-04-08 | 2023-07-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冲突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20230089923A1 (en) * | 2021-09-22 | 2023-03-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handling based on channel security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36991A1 (en) * | 1990-01-08 | 1991-07-17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o be utilised in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record carrier obtained by means of the transmitter in the form of a recording means |
CN101771649A (zh) * | 2009-01-07 | 2010-07-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
CN103916865A (zh) * | 2012-12-31 | 2014-07-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频谱共享的集成的无线局域网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11304B1 (ko) * | 2007-06-18 | 2009-08-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우선순위를 갖는 무선베어러의 데이터전송 방법 |
SG11201501279UA (en) * | 2012-08-23 | 2015-04-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 Providing physical layer resources to different serving sites |
CN112087794B (zh) * | 2014-12-23 | 2024-06-18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通过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执行的用于传达数据的方法 |
WO2017156787A1 (zh) * | 2016-03-18 | 2017-09-2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TWI617209B (zh) * | 2016-05-12 | 2018-03-0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短傳輸時間間隔的上行鏈路傳輸的方法及裝置 |
CN107734680B (zh) * | 2016-08-12 | 2023-05-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EP3512287B1 (en) * | 2016-09-06 | 2023-08-02 | LG Electronics Inc. |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non-licensed band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
EP3535917A1 (en) * | 2016-11-02 | 2019-09-11 | IDAC Holdings, Inc. | Receiver bandwidth adaptation |
CN106455103B (zh) * | 2016-11-30 | 2022-12-2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
CN108282312B (zh) * | 2017-01-06 | 2020-09-0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JP2020057830A (ja) * | 2017-02-03 | 2020-04-0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
WO2018174764A1 (en) * | 2017-03-24 | 2018-09-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data units |
EP3536089A4 (en) * | 2018-01-11 | 2020-04-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NEUTRALIZATION OF A CONFIGURED AUTHORIZATION |
EP3780444A1 (en) * | 2018-04-05 | 2021-02-17 | Ntt Docomo, Inc. |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eception device |
WO2019196125A1 (en) * | 2018-04-13 | 2019-10-17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Enhancement of medium access control subheaders |
-
2018
- 2018-05-11 CN CN201810450854.8A patent/CN110474736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09 WO PCT/CN2019/086099 patent/WO2019214660A1/zh unknown
- 2019-05-09 EP EP19800223.0A patent/EP3787212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11-10 US US17/094,516 patent/US1152873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36991A1 (en) * | 1990-01-08 | 1991-07-17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o be utilised in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record carrier obtained by means of the transmitter in the form of a recording means |
CN101771649A (zh) * | 2009-01-07 | 2010-07-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
CN103916865A (zh) * | 2012-12-31 | 2014-07-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频谱共享的集成的无线局域网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VIVO: ""Discussion on handling UL multiplexing of transmissions with"", 《3GPP》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42706A1 (zh) * | 2020-01-16 | 2021-07-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资源冲突的解决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4586437A (zh) * | 2020-01-16 | 2022-06-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资源冲突的解决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4586437B (zh) * | 2020-01-16 | 2024-06-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资源冲突的解决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214660A1 (zh) | 2019-11-14 |
US11528731B2 (en) | 2022-12-13 |
US20210058952A1 (en) | 2021-02-25 |
EP3787212A1 (en) | 2021-03-03 |
CN110474736B (zh) | 2021-07-16 |
EP3787212A4 (en) | 2021-04-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74736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US11317295B2 (en) |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992984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time domain approach to 4G/LTE-WiFi/BT coexistence | |
WO2018201942A1 (zh) | 传输上行信道的方法和装置及传输下行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151833A (zh) |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734703A (zh)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 |
CN110149183A (zh) | 通信设备 | |
US11804995B2 (en) | Data send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09413744A (zh) | 通信方法与设备 | |
EP3972361B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
US1194377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a first set and a second set of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
CN108173633A (zh) | 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474999A (zh) | 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062464A (zh) | 用于管理非授权频段的信道占用时长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9672510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0249687A (zh) | 处理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438873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09688179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19192500A1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19174055A1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08809593A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 |
WO2022067611A1 (zh) | 先侦听后传输失败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22036523A1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 |
KR102702084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5804185A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