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2510A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2510A
CN109672510A CN201710950499.6A CN201710950499A CN109672510A CN 109672510 A CN109672510 A CN 109672510A CN 201710950499 A CN201710950499 A CN 201710950499A CN 109672510 A CN109672510 A CN 109672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ment
equipment
receiv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04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72510B (zh
Inventor
高峰
于峰
蔺波
于光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504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251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9494 priority patent/WO2019072170A1/zh
Priority to EP18865927.0A priority patent/EP3691166A4/en
Publication of CN109672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2510A/zh
Priority to US16/845,795 priority patent/US1141257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72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2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该通信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刻,该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的时刻;该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一时刻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能够支持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刻,并在第一时刻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从而,能够支持该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在应用层执行该第一数据对应的动作,因此,能够避免传输时延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影响。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一种控制技术,接收端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或者说,控制信息),并在接收到该控制信息后,立即执行该操作指令指示的动作。在该技术中,为了确保对接收端执行的动作的准确控制,发送端设备需要获知该控制信息在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在设计操作指令时考虑该传输时延,使接收端设备能够在预期的时间执行该操作指令指示的动作。
当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采用有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该传输时延是固定的,因此发送端设备可以基于该固定的传输时延,准确的推测接收端设备的动作执行时间。
但是,上述有线通信方式需要在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布置线缆,受生产场地地形环形等影响,可能导致布线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设备布局的灵活性和成本。
对此,可以考虑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代替有线传输方式,但是,在无线传输中,由于信道的不稳定性,很难将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固定化,即,在不同时刻,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可能受信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发送端设备无法准确预测接收端设备的动作执行时间,增大了操作指令的设计难度。
如何降低传输时延的不确定性对于无线传输方式应用于上述控制技术的影响,成为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能够降低无线传输方式的传输时延的不确定性对接收端设备的动作执行的影响。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刻,该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的时刻;该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一时刻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在现有技术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立刻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应用层,因此,传输时延对接收时刻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时刻造成很大影响。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使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刻,其中,该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的第一时刻,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时刻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从而,能够支持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刻,并在第一时刻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从而,能够支持该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在应用层执行该第一数据对应的动作,因此,能够避免传输时延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有线通信场景,也可以适用于无线通信场景,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该应用层中运行有用于基于该第一数据执行该第一数据对应的动作的应用程序。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时刻的指示信息。
通过使发送端设备直接将该第一时刻的指示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能够减少接收端设备确定该第一时刻的处理负担。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的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时刻是自预设的第二时刻起经历该第一时长所到达的时刻。
从而,能够使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时长的信息,确定第一时刻,从而,能够减少用于承载该第一指示信息的无线资源的开销。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包括该发送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数据的时刻。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的时刻。
通常发送端设备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数据包的包头中会携带有发送端设备接收到到数据或发送数据的时刻,通过将上述任一时刻作为用于确定该第一时刻的第二时刻,能够利用现有即存的信息,实现第一时刻的指示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通信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向该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包括:该发送端设备在第一协议层对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一数据包,该发送端设备向该接收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包。
可选地,该第一协议层包括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和业务数据自适应SDAP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可选地,该第一协议层是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所使用的多个协议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可选地,该第一协议层是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空中接口(或者说,无线接口)所包括的多个协议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向该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包括:该发送端设备在非接入NAS层对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包;该发送端设备经由接入网设备向该接收端设备发送该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包括:该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二时长,该第二时长是当前时刻与该第一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该发送端设备在确定该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该发送端设备和该接收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确定的。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该数据传输时延和处理时长确定的,该处理时长是接收端设备自在传输层接收到数据至将所接收到的数据递交至应用层所需要的时长。
可选地,在该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发送端设备从该接收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处理时长。
通过使发送端设备在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对当前时刻距离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长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判定,其中,该第一阈值可以与数据传输时延相对应,并在确定当前时刻距离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和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能够进一步可靠地确保接收端设备能够在第一时刻将该第一数据发送至应用层。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该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和当前时刻,确定是否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在现有技术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立刻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应用层,因此,传输时延对接收时刻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时刻造成很大影响。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使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刻,其中,该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的第一时刻,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时刻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从而,能够使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刻,并在第一时刻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从而,该接收端设备能够在第一时刻在应用层执行该第一数据对应的动作,因此,能够避免传输时延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影响。
可选地,该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包括:如果当前时刻在该第一时刻之前,或者,如果当前时刻为所述第一时刻,则该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可选地,该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包括:如果当前时刻在该第一时刻之后,则该接收端设备丢弃该第一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一时刻的指示信息。
通过使发送端设备直接将该第一时刻的指示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能够减少接收端设备确定该第一时刻的处理负担。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的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时刻是自预设的第二时刻起经历该第一时长所到达的时刻,以及该通信方法还包括:该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二时刻和该第一时长,确定该第一时刻。
从而,能够使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时长的信息,确定第一时刻,从而,能够减少用于承载该第一指示信息的无线资源的开销。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包括该发送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数据的时刻。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包括该发送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的时刻。
通常发送端设备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数据包的包头中会携带有发送端设备接收到到数据或发送数据的时刻,通过将上述任一时刻作为用于确定该第一时刻的第二时刻,能够利用现有即存的信息,实现第一时刻的指示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通信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该接收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包括:该接收端设备从该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该接收端设备在第一协议层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协议层包括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和业务数据自适应SDAP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可选地,该第一协议层是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所使用的多个协议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可选地,该第一协议层是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空中接口(或者说,无线接口)所包括的多个协议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可选地,该接收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包括:该接收端设备经由接入网设备从该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包;该发送端设备在非接入NAS层对该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及其实施方式中的各步骤的单元。
可选地,该装置包括芯片或电路,如可设置于通信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
可选地,该装置为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及其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及其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收发器、处理器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及其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及其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降低无线传输方式的传输时延的不确定性对接收端设备的动作执行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通信系统的一例的示意性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再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再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 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 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或下一代通信系统等,这里,下一代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例如,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以及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能够从发送端设备接收数据,并在应用层执行该数据对应的动作(或者说,处理)。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例如,该接收端设备可以是受控制设备(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的设备,例如,工业机器人等,具体地说,该接收端设备能够接收(例如,直接接收或通过中继设备接收)来自控制器(例如,上述PLC)的操作指令(即,数据的一例),并执行该操作指令指示的动作。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发送端设备或接收端设备的具体示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可以包括传输层(或者说,通信模块)和应用层(或者说,功能执行模块),其中,该传输层用于基于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接收或发送数据,该应用层用于执行所接收到的数据对应的处理(例如,执行所接收到的操作指令指示的动作)。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接收端设备可以是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传输层可以具有现有的任意通信协议,或者说,空中接口(airinterface)协议实现无线通信,例如,该传输层可以包括通信协议栈。并且,该应用层可以运行应用程序,并由应用程序控制该接收端设备的动作。
类似地,发送端设备也配置有传输层(例如,上述通信协议栈),并通过该传输层实现无线通信。
这里,通信协议栈也可以称为协议栈(Protocol Stack)是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文件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
作为实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所使用的协议栈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协议层或多个协议层的组合,每层协议都可以存在多种协议实体:
I 1.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
PDCP层位于RLC层之上,负责处理分组业务的业务数据。PDCP主要用于处理空中接口上承载网络层的分组数据,例如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数据流。PDCP 层主要用于对信息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
I 2.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
RLC是第三代移动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传输业务可靠服务质量(QoS)而制定的协议。这是因为移动通信在无线电传播环境中的数据传输信道状况很差,传输数据的误码率极高,因此保证数据传输业务的服务质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RLC层位于MAC层之上,主要用于为上层提供不同数据链路类型的抽象。其中最主要的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链路,该链路类型用于屏蔽掉无线链路带来的影响并为上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RLC层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包收发处理机制(如分段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等)实现这些逻辑链路抽象。RLC层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段和级联或对分段和级联的信息进行重组。
I 3.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
MAC层层位于物理层之上,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用于对传输格式组合的选择,实现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的相关功能。
其中,上述PDCP层、RLC层和MAC层也可以称为L2层
I 4.物理(Physical)层
PHY层也可以称为L1层,主要用于为MAC层和高层提供信息传输的服务,根据选择的传输格式组合进行编码调制处理或解调解码处理。
I 5.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
RRC层也可以称为L3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1)广播系统信息。
(2)RRC连接控制,包括:
a.寻呼。
b.RRC连接建立、修改和释放。
c.初始安全激活。
d.RRC连接移动性,包括同频和异频切换、相关的安全处理、密钥/算法改变、网络节点间传输的RRC上下文信息规范。
e.用户数据资源块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
f.无线资源配置管理,包括ARQ配置、HARQ配置、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reception,DRX)配置的分配和修改等。
g.QoS控制,包括上下行半持续调度配置信息、UE侧上行速率控制参数的配置和修改。
h.无线链路失败恢复。
(3)无线接入技术(RadioAccessTechnology,RAT)间转移性。
(4)测量配置与报告,具体地说,可以包括以下过程:
a.测量的建立、修改和释放(例如同频、异频以及不同RAT的测量)。
b.建立和释放测量间隔。
c.测量报告。
(5)其他的功能,例如非3GPP专用信息的传输、UE无线接入性能信息的传输等。
(6)通用协议错误处理。
(7)自配置和自优化。
I6.业务数据自适应(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其中,该SDAP层可以位于PDCP层之上,负责各类QoS的数据流与数据无线承载之间的映射,标记上下行数据包中的数据流标识。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通信协议栈包括的各协议层及各协议层的功能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其他能够用于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的协议层及其功能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该发送端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该接收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
再例如,该发送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 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 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 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例如,NB只包括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即,NB的带宽只有180KB。要做到海量接入,必须要求终端在接入上是离散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能够有效解决IOT技术海量终端在通过NB接入网络时的拥塞问题。
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等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或者是新型无线系统(New Radio, NR)系统中的g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等。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此外,LTE系统或5G系统中的载波上可以同时有多个小区同频工作,在某些特殊场景下,也可以认为上述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例如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下,当为UE配置辅载波时,会同时携带辅载波的载波索引和工作在该辅载波的辅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ndentify,Cell ID),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比如UE接入一个载波和接入一个小区是等同的。
核心网设备可以与多个接入网设备连接,用于控制接入网设备,并且,可以将从网络侧(例如,互联网)接收到的数据分发至接入网设备。
其中,以上列举的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具体实现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 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 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应用层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此情况下,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应用程序与用于控制接收端设备完成所接收到的数据所对应的动作的应用程序可以是不同的应用程序。
图1是能够适用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的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100包括接入网设备102,接入网设备102可包括1个天线或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 106、108、110、112和114。另外,接入网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接入网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接入网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也称为下行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也称为上行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与反向链路120使用不同的频带,前向链路124可与反向链路126使用不同的频带。
再例如,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和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个天线(或者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组)和/或区域称为接入网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接入网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其对应的扇区内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在接入网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接入网设备102的发射天线也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 的信噪比。此外,与接入网设备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接入网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 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接入网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PLMN网络、D2D网络、M2M网络、IoT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接入网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并且,尽管未图示,但是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与接入网设备102通信连接的核心网设备。
下面,结合图2至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2示出了接入网设备#A(即,发送端设备的一例)和终端设备#A(即,接收端设备的一例)之间传输数据#α(即,第一数据的一例)的过程进行说明。
其中,终端设备#A的应用层中可以安装有应用程序#α,该应用程序#α能够在输入数据#α后,执行该数据#α对应的动作,例如,终端设备#A可以是工业机器人,该数据#α可以是控制机器人的动作的操作指令,从而,该应用程序#α能够在输入数据#α后,控制机器人执行操作指令指示的动作,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终端设备#A的具体实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该终端设备#A也可以是手机或智能家电等各种具有通信功能、并且能够安装应用程序、并通过该应用程序实现功能的终端设备。
在S210,接入网设备#A可以获取该数据#α。
例如,该应用程序#α的服务器可以与接入网设备#A通信连接(例如,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从而,该服务器可以将数据#α发送给接入网设备#A。并且,数据#α可以是由操作指令的设计人员输入至该服务器的,或者,该服务器也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生成该数据#α,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再例如,核心网设备可以获取该数据#α,并将该数据#α转发给接入网设备#A。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应用程序#α的服务器可以与该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例如,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从而,该服务器可以将该数据#α发送给核心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也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生成该数据#α。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接入网设备#A获取数据#α方法和过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管理员或操作指令的设计员可以将该数据#α输入至该接入网设备#A,或者,接入网设备#A也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生成该数据#α。
并且,在S210,接入网设备#A可以确定时刻#A,其中,该时刻#A是终端设备#A 需要将数据#α从终端设备#A的传输层(例如,终端设备#A中的通信协议栈)传输至该终端设备#A的应用层(具体地说,是上述应用程序#α)的时刻。或者说,该时刻#A可以是终端设备#A执行数据#α对应的处理的时刻。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A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该时刻#A。
方式1
该应用程序#α的服务器可以与接入网设备#A通信连接(例如,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
从而,该服务器可以将该时刻#A的指示信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A,即,接入网设备#A可以根据来自服务器的指示,确定时刻#A。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时刻#A可以是由操作指令的设计人员输入至该服务器的,或者,该服务器也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计算获得该时刻#A,以下,省略对相同或相似情况的说明。
方式2
通信系统100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与接入网设备#A通信连接(例如,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
从而,该核心网设备确定时刻#A,并将该时刻#A的指示信息转发给接入网设备#A,即,接入网设备#A可以根据来核心网的指示,确定时刻#A。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应用程序#α的服务器可以与该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例如,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从而,该服务器可以将该时刻#A的指示信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也可以基于管理员的输入确定该时刻#A。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接入网设备#A确定时刻#A的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管理员或操作指令的设计员可以将该时刻#A的信息输入至该接入网设备#A,从而,接入网设备#A能够基于所输入的信息,确定该时刻#A。
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入网设备#A确定数据#α和时刻#A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不同步骤中进行,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S250,接入网设备#A可以根据该时刻#A,生成信息#A(即,第一指示信息的一例),其中,该信息#A能够用于确定时刻#A。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信息#A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指示方式
指示方式1
可选地,该信息#A可以用于直接指示时刻#A,具体的说,该信息#A指示一个绝对时刻,该绝对时刻即为时刻#A。从而,终端设备#A可以基于该信息#A直接确定时刻#A。
指示方式2
可选地,该信息#A可以用于间接指示时刻#A,具体的说,该信息#A可以用于指示时长#A,该时长#A可以是时刻#A与规定的基准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从而,能够根据该基准时刻和该时长#A,确定(或者说,推算)时刻#A。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以下任一时刻作为上述基准时刻。
1.接入网设备#A接收到该数据#α的时刻(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时刻#1),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该接入网设备(例如,从核心网设备或服务器)接收到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的时刻。从而,基于上述机制,终端设备#A能够从携带有该数据#α的数据包中,确定该时刻#1,并将该时刻#1作为基准时刻。从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采用时刻#1作为基准时刻,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发送端设备获得数据的时刻,并且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需要将该数据从传输层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
2.接入网设备#A发送数据#α的时刻(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时刻#2),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该数据包的时刻。从而,基于上述机制,终端设备#A能够从携带有该数据#α的数据包中,确定该时刻#2,并将该时刻#2作为基准时刻。从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采用时刻#2作为基准时刻,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发送端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刻,并且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需要将该数据从传输层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作为基准时刻的具体时刻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可以将该时刻#A之前的任意时刻作为基准时刻,只要使接入网设备#A与终端设备#A确定的基准时刻一致即可,例如,该基准时刻也可以是使用者输入至该接入网设备#A与终端设备#A中的时刻,再例如,该基准时刻还可以是终端设备#A接入至接入网设备#A 的时刻。
其后,接入网设备#A可以将数据#α和信息#A发送给终端设备#A。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A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数据 #α和信息#A。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A可以在传输层中的协议层#A(即,第一协议层的一例)对数据#α和信息#A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数据包#A(即,第一数据包的一例),并将该数据包#A发送给终端设备#A。
从而,终端设备#A可以在协议层#A对数据包#A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数据#α和信息#A。
这里,协议层#A可以包括配置在接入网设备#A和终端设备#A中、用于实现接入网设备#A和终端设备#A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协议栈中的部分协议层(例如,一个或多个协议层)或全部协议层。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协议层#A可以包括上述PHY层、MAC层、RLC层、PDCP 层或RRC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协议层。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协议层#A所包括的具体协议层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其他能够用于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有的无线通信的协议栈所包括的协议层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并且,上述封装处理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详细,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通过将数据#α和信息#A封装入同一数据包,能够通过一次传输过程,实现数据#α和信息#A双方的传输,能够提高通信效率,节约通信资源和信令。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信息#A可以具有规定的格式,从而,终端设备#A在接收到具有该信息#A后,能够基于该信息#A的格式,识别出该信息#A用于指示(直接指示或间接指示)将数据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其中该“规定的格式”可以由通信协议规定,或者,“规定的格式”可以由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或者,该信息#A可以承载于规定的消息或字段,从而,终端设备#A可以根据承载该信息#A的消息或承载该信息#A的字段,识别出该信息#A用于指示(直接指示或间接指示)将数据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其中该“规定的消息或字段”可以由通信协议规定,或者,“规定的消息或字段”可以由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在S250之前,接入网设备#A还可以执行判定步骤S230。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S230,接入网设备#A可以判定当前时刻与时刻 #A之间的间隔的时长(即,第二时长的一例,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时长 #W)与预设的时长阈值#A(即,第一阈值的一例),并根据判定结果,确定是否执行步骤S250。
其中,该时长阈值#A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A确定的,该传输时延#A可以是接入网设备#A与终端设备#A之间的传输时延,具体地说,该传输时延#A可以是自接入网设备 #A发送某一信息或消息至终端设备#A接收到该信息或消息所经历的时长。
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该时长阈值#A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A确定的”可以是指,该时长阈值#A可以仅基于传输时延#A确定,例如,在确保该时长阈值#A大于或等于输时延#A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确定该时长阈值#A。
再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该时长阈值#A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A确定的”可以是指,该时长阈值#A可以基于传输时延#A以及其他参数确定,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其他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A的处理能力。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处理能力”可以是指某个特定大小(例如xx bytes)或某个特定大小范围(xx bytes–XX bytes)的数据包从物理层入口到传输层的出口的最小时间间隔或最大时间间隔或典型时间间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上报,确定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
具体地说,该终端设备#A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终端设备#A从携带有规定大小的数据包的接收信号中获取该数据包中的信息所需要的处理时长,例如,该终端设备#A的处理能力可以指示终端设备#A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译码所需要的时间,或者,该终端设备#A的处理能力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A对所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解封装所需要的时长。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终端设备#A的处理时间可以是由终端设备#A上报给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的。
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长阈值#A可以是通信协议规定的,或者,该时长阈值#A也可以是管理员确定并输入至接入网设备#A的,或者,该时长阈值#A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A基于上述参数(例如,传输时延#A等)自行确定的,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如果接入网设备#A可以判定时长#W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A,则表示该数据#α能够在时刻#A之前传输至终端设备#A,从而,接入网设备#A可以执行S250的动作,即,发送数据#α和信息#A。
如果接入网设备#A可以判定时长#W小于时长阈值#A,则表示该数据#α不能在时刻#A之前传输至终端设备#A,从而,接入网设备#A可以不执行S250的动作,即,接入网设备#A可以丢弃数据#α。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长#W可以为正值、可以为0、也可以为负值,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其中,当该时长#W为正值时,表示当前时刻位于时刻#A之前。当该时长#W为0时,表示当前时刻为时刻#A。当该时长#W为负值时,表示当前时刻位于时刻#A之后。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使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判定当前时刻与第一时刻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根据判定结果判定是否需要发送数据,从而,能够确保所发送的数据在第一时刻之前到达接收端设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靠性和效果。
在S270,终端设备#A可以在传输层获得数据#α和信息#A
例如,终端设备#A可以在上述协议层#A对所接收到的数据包#A进行解封装处理,从而获得数据#α和信息#A。其中,该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并且,终端设备#A可以根据该信息#A确定时刻#A,并在时刻#A,将该数据#α从传输层递交至应用层,例如,应用程序#α对应的进程或线程,从而,应用程序#α能够控制终端设备#A执行数据#α对应的动作。
在现有技术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立刻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应用层,因此,传输时延对接收时刻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时刻造成很大影响。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使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刻,其中,该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的第一时刻,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时刻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从而,能够支持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刻,并在第一时刻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从而,能够支持该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在应用层执行该第一数据对应的动作,因此,能够避免传输时延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影响。
图3示出了核心网设备#B(即,发送端设备的另一例)和终端设备#B(即,接收端设备的另一例)之间传输数据#β(即,第一数据的一例)的过程进行说明。
其中,终端设备#B的应用层中可以安装有应用程序#β,该应用程序#β能够在输入数据#β后,执行该数据#β对应的动作,例如,终端设备#B可以是工业机器人,该数据#β可以是控制机器人的动作的操作指令,从而,该应用程序#β能够在输入数据#β后,控制机器人执行操作指令指示的动作,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终端设备#B的具体实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该终端设备#B也可以是手机或智能家电等各种具有通信功能、并且能够安装应用程序、并通过该应用程序实现功能的终端设备。
在S310,核心网设备#B可以获取该数据#β。
例如,该应用程序#β的服务器可以与核心网设备#B通信连接(例如,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从而,该服务器可以将数据#β发送给核心网设备#B。并且,数据#β可以是由操作指令的设计人员输入至该服务器的,或者,该服务器也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生成该数据#β,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并且,在S310,核心网设备#B可以确定时刻#B,其中,该时刻#B是终端设备#B 需要将数据#β从终端设备#B的传输层(例如,设备#B中的通信协议栈)传输至该终端设备#B的应用层(具体地说,是上述应用程序#β)的时刻。或者说,该时刻#B可以是终端设备#B执行数据#β对应的处理的时刻。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应用程序#α的服务器可以与核心网设备 #B通信连接(例如,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
从而,该服务器可以将该时刻#B的指示信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B,即,核心网设备#B可以根据来自服务器的指示,确定时刻#B。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时刻#B可以是由操作指令的设计人员输入至该服务器的,或者,该服务器也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计算获得该时刻#B,以下,省略对相同或相似情况的说明。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核心网设备#B确定时刻#B的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管理员或操作指令的设计员可以将该时刻#B的信息输入至该核心网设备#B,从而,核心网设备#B能够基于所输入的信息,确定该时刻#B。
需要说明的是,该核心网设备#B确定数据#β和时刻#B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不同步骤中进行,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S350,核心网设备#B可以根据该时刻#B,生成信息#B(即,第一指示信息的另一例),其中,该信息#B能够用于确定时刻#B。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信息#B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指示方式
指示方式3
可选地,该信息#B可以用于直接指示时刻#B,具体的说,该信息#B指示一个绝对时刻,该绝对时刻即为时刻#B。从而,终端设备#B可以基于该信息#B直接确定时刻#B。
指示方式4
可选地,该信息#B可以用于间接指示时刻#B,具体的说,该信息#B可以用于指示时长#B,该时长#B可以是时刻#B与规定的基准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从而,能够根据该基准时刻和该时长#B,确定(或者说,推算)时刻#B。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以下任一时刻作为上述基准时刻。
a.核心网设备#B接收到该数据#β的时刻(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时刻#3),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例如,经由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该核心网设备(例如,从服务器)接收到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的时刻。从而,基于上述机制,终端设备#B能够从携带有该数据#β的数据包中,确定该时刻#3,并将该时刻#3作为基准时刻。从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采用时刻#3作为基准时刻,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发送端设备获得数据的时刻,并且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需要将该数据从传输层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
b.核心网设备#B发送数据#β的时刻(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时刻#4),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例如,经由接入网设备)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该核心网设备发送该数据包的时刻。从而,基于上述机制,终端设备#B 能够从携带有该数据#β的数据包中,确定该时刻#4,并将该时刻#4作为基准时刻。从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采用时刻#4作为基准时刻,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发送端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刻,并且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需要将该数据从传输层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作为基准时刻的具体时刻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可以将该时刻#B之前的任意时刻作为基准时刻,只要使核心网设备#B与终端设备#B确定的基准时刻一致即可,例如,该基准时刻也可以是使用者输入至该核心网设备#B与终端设备#B中的时刻。
其后,核心网设备#B可以将数据#β和信息#B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并且,接入网设备可以将数据#β和信息#B转发给终端设备#B。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B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数据#β和信息#B。
可选地,核心网设备#B可以在传输层中的协议层#B(即,第二协议层的一例)对数据#β和信息#B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数据包#B(即,第二数据包的一例),并将该数据包#B发送给接入网设备#B,并且,接入网设备#B可以将该数据包#B转发(例如,透传) 给终端设备#B。
从而,终端设备#B可以在协议层#B对数据包#B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数据#β和信息#B。
这里,协议层#B可以包括配置在核心网设备#B和终端设备#B中、用于实现核心网设备#B和终端设备#B之间的数据交互的协议栈中的部分协议层(例如,一个或多个协议层)或全部协议层。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协议层#B可以包括非接入(Non-Access Stratum,NAS)层。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协议层#B所包括的具体协议层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其他能够用于核心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的协议栈所包括的协议层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并且,上述封装处理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详细,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通过将数据#β和信息#B封装入同一数据包,能够通过一次传输过程,实现数据#β和信息#B双方的传输,能够提高通信效率,节约通信资源和信令。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信息#B可以具有规定的格式,从而,终端设备#B在接收到具有该信息#B后,能够基于该信息#B的格式,识别出该信息#B用于指示(直接指示或间接指示)将数据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其中该“规定的格式”可以由通信协议规定,或者,“规定的格式”可以由核心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或者,该信息#B可以承载于规定的消息或字段,从而,终端设备#B可以根据承载该信息#B的消息或承载该信息#B的字段,识别出该信息#B用于指示(直接指示或间接指示)将数据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其中该“规定的消息或字段”可以由通信协议规定,或者,“规定的消息或字段”可以由核心设备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在S350之前,核心网设备#B还可以执行判定步骤S330。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S330,核心网设备#B可以判定当前时刻与时刻#B之间的间隔的时长(即,第二时长的一例,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时长#X) 与预设的时长阈值#B(即,第一阈值的另一例),并根据判定结果,确定是否执行步骤 S350。
其中,该时长阈值#B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B确定的,该传输时延#B可以是核心网设备#B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传输时延,具体地说,该传输时延#B可以是自核心网设备 #B发送某一信息或消息至终端设备#B接收到该信息或消息所经历的时长,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传输时延#B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B与接入网设备#B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接入网设备#B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传输时延。
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该时长阈值#B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B确定的”可以是指,该时长阈值#B可以仅基于传输时延#B确定,例如,在确保该时长阈值#B大于或等于输时延#B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确定该时长阈值#B。
再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该时长阈值#B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B确定的”可以是指,该时长阈值#B可以基于传输时延#B以及其他参数确定,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其他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B的处理能力,例如,从接收信号中获取信息所需要的处理时长,例如,终端设备#B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译码所需要的时长。其中,该终端设备#B的处理能力的解释可以与上述终端设备#A的处理能力的解释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长阈值#B可以是通信协议规定的,或者,该时长阈值#B也可以是管理员确定并输入至核心网设备#B的,或者,该时长阈值#B 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B基于上述参数(例如,传输时延#B等)自行确定的,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如果核心网设备#B可以判定时长#X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B,则表示该数据#β能够在时刻#B之前传输至终端设备#B,从而,核心网设备#B可以执行S250的动作,即,发送数据#β和信息#B。
如果核心网设备#B可以判定时长#X小于时长阈值#B,则表示该数据#β不能在时刻#B之前传输至终端设备#B,从而,核心网设备#B可以不执行S250的动作,即,核心网设备#B可以丢弃数据#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长#X可以为正值、可以为0、也可以为负值,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其中,当该时长#X为正值时,表示当前时刻位于时刻#B之前。当该时长#X为0时,表示当前时刻为时刻#B。当该时长#X为负值时,表示当前时刻位于时刻#B之后。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使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判定当前时刻与第一时刻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根据判定结果判定是否需要发送数据,从而,能够确保所发送的数据在第一时刻之前到达接收端设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靠性和效果。
在S370,终端设备#B可以在传输层获得数据#β和信息#B
例如,终端设备#B可以在上述协议层#B对所接收到的数据包#B进行解封装处理,从而获得数据#β和信息#B。其中,该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并且,终端设备#B可以根据该信息#B确定时刻#B,并在时刻#B,将该数据#β从传输层递交至应用层,例如,应用程序#β对应的进程或线程,从而,应用程序#β能够控制终端设备#B执行数据#β对应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B和核心网设备#B之间的通信可以经由接入网设备#B进行,其中,核心网设备#B和接入网设备#B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或者说,协议栈)可以与终端设备#B和接入网设备#B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或者说,协议栈)不同,从而,核心网设备#B可以对来自核心网设备#B的信号(即,符合核心网设备#B和接入网设备#B之间的通信协议要求的信号)进行解封装(或者说,解析),并将所获得的数据或信息封装成终端设备#B能够接收并识别的信号(即,符合终端设备#B和接入网设备#B之间的通信协议要求的信号)。
在现有技术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立刻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应用层,因此,传输时延对接收时刻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时刻造成很大影响。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使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刻,其中,该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的第一时刻,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时刻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从而,能够支持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刻,并在第一时刻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从而,能够支持该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在应用层执行该第一数据对应的动作,因此,能够避免传输时延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影响。
图4示出了终端设备#C(即,发送端设备的一例)和接入网设备#C(即,接收端设备的一例)之间传输数据#γ(即,第一数据的一例)的过程进行说明。
其中,接入网设备#C的应用层中可以安装有应用程序#γ,该应用程序#γ能够在输入数据#γ后,执行该数据#γ对应的动作。
在S410,终端设备#C可以获取该数据#γ。
例如,管理员或操作指令的设计员可以将该数据#γ输入至该接入网设备#C,或者,终端设备#C也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生成该数据#γ。
并且,在S410,终端设备#C可以确定时刻#C,其中,该时刻#C是接入网设备#C 需要将数据#γ从终端设备#C的传输层(例如,终端设备#C中的通信协议栈)传输至该终端设备#C的应用层(具体地说,是上述应用程序#γ)的时刻。或者说,该时刻#C可以是终端设备#C执行数据#γ对应的处理的时刻。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刻#C可以是由操作指令的设计人员输入至该终端设备#C的,或者,该终端设备#C也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计算获得该时刻#C。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C确定数据#γ和时刻#C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不同步骤中进行,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S350,接入网设备#C可以根据该时刻#C,生成信息#C(即,第一指示信息的一例),其中,该信息#C能够用于确定时刻#C。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信息#C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指示方式
指示方式5
可选地,该信息#C可以用于直接指示时刻#C,具体的说,该信息#C指示一个绝对时刻,该绝对时刻即为时刻#C。从而,终端设备#C可以基于信息#C直接确定该时刻#C。
指示方式6
可选地,该信息#C可以用于间接指示时刻#C,具体的说,该信息#C可以用于指示时长#C,该时长#C可以是时刻#C与规定的基准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从而,能够根据该基准时刻和该时长#C,确定(或者说,推算)时刻#C。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终端设备#C发送数据#γ的时刻(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时刻#5)作为上述基准时刻。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该终端设备发送该数据包的时刻。从而,基于上述机制,接入网设备#C能够从携带有该数据#γ的数据包中,确定该时刻#5,并将该时刻#5作为基准时刻。从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采用时刻#5作为基准时刻,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发送端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刻,并且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需要将该数据从传输层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作为基准时刻的具体时刻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可以将该时刻#C之前的任意时刻作为基准时刻,只要使接入网设备#C与终端设备#C确定的基准时刻一致即可,例如,该基准时刻也可以是使用者输入至该接入网设备#C与终端设备#C中的时刻,再例如,该基准时刻还可以是终端设备#C接入至接入网设备#C 的时刻。
其后,终端设备#C可以将数据#γ和信息#C发送给接入网设备#C。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C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数据#γ和信息#C。
可选地,终端设备#C可以在传输层中的协议层#C(即,第一协议层的一例)对数据#γ和信息#C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数据包#C(即,第一数据包的一例),并将该数据包 #C发送给接入网设备#C。
从而,接入网设备#C可以在协议层#C对数据包#C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数据#γ和信息#C。
这里,协议层#C可以包括配置在接入网设备#C和终端设备#C中、用于实现接入网设备#C和终端设备#C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协议栈中的部分协议层(例如,一个或多个协议层)或全部协议层。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协议层#C可以包括上述PHY层、MCC层、RLC层、PDCP 层或RRC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协议层。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协议层#C所包括的具体协议层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其他能够用于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有的无线通信的协议栈所包括的协议层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并且,上述封装处理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详细,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通过将数据#γ和信息#C封装入同一数据包,能够通过一次传输过程,实现数据#γ和信息#C双方的传输,能够提高通信效率,节约通信资源和信令。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信息#C可以具有规定的格式,从而,接入网设备#C 在接收到具有该信息#C后,能够基于该信息#C的格式,识别出该信息#C用于指示(直接指示或间接指示)将数据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其中该“规定的格式”可以由通信协议规定,或者,“规定的格式”可以由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或者,该信息#C可以承载于规定的消息或字段,从而,接入网设备#C可以根据承载该信息#C的消息或承载该信息#C的字段,识别出该信息#C用于指示(直接指示或间接指示)将数据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其中该“规定的消息或字段”可以由通信协议规定,或者,“规定的消息或字段”可以由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在S450之前,终端设备#C还可以执行判定步骤S430。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S430,终端设备#C可以判定当前时刻与时刻#C之间的间隔的时长(即,第二时长的一例,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时长#Y) 与预设的时长阈值#C(即,第一阈值的一例),并根据判定结果,确定是否执行步骤S450。
其中,该时长阈值#C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C确定的,该传输时延#C可以是接入网设备#C与终端设备#C之间的传输时延,具体地说,该传输时延#C可以是自终端设备#C 发送某一信息或消息至接入网设备#C接收到该信息或消息所经历的时长。
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该时长阈值#C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C确定的”可以是指,该时长阈值#C可以仅基于传输时延#C确定,例如,在确保该时长阈值#C大于或等于输时延#C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确定该时长阈值#C。
再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该时长阈值#C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C确定的”可以是指,该时长阈值#C可以基于传输时延#C以及其他参数确定,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其他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接入网设备#C从接收信号中获取信息所需要的处理时长,例如,接入网设备#C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译码所需要的时长。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长阈值#C可以是通信协议规定的,或者,该时长阈值#C也可以是管理员确定并输入至终端设备#C的,或者,该时长阈值#C 也可以是终端设备#C基于上述参数(例如,传输时延#C等)自行确定的,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如果终端设备#C可以判定时长#Y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C,则表示该数据#γ能够在时刻#C之前传输至接入网设备#C,从而,终端设备#C可以执行S450的动作,即,发送数据#γ和信息#C。
如果终端设备#C可以判定时长#Y小于时长阈值#C,则表示该数据#γ不能在时刻#C 之前传输至接入网设备#C,从而,终端设备#C可以不执行S450的动作,即,终端设备#C 可以丢弃数据#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长#Y可以为正值、可以为0、也可以为负值,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其中,当该时长#Y为正值时,表示当前时刻位于时刻#C之前。当该时长#Y为0时,表示当前时刻为时刻#C。当该时长#Y为负值时,表示当前时刻位于时刻#C之后。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使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判定当前时刻与第一时刻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根据判定结果判定是否需要发送数据,从而,能够确保所发送的数据在第一时刻之前到达接收端设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靠性和效果。
在S470,接入网设备#C可以在传输层获得数据#γ和信息#C
例如,接入网设备#C可以在上述协议层#C对所接收到的数据包#C进行解封装处理,从而获得数据#γ和信息#C。其中,该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并且,接入网设备#C可以根据该信息#C确定时刻#C,并在时刻#C,将该数据#γ从传输层递交至应用层,例如,应用程序#γ对应的进程或线程,从而,应用程序#γ能够控制终端设备#C执行数据#γ对应的动作。
在现有技术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立刻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应用层,因此,传输时延对接收时刻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时刻造成很大影响。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使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刻,其中,该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的第一时刻,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时刻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从而,能够支持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刻,并在第一时刻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从而,能够支持该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在应用层执行该第一数据对应的动作,因此,能够避免传输时延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影响。
图5示出了终端设备#D(即,发送端设备的另一例)和核心网设备#D(即,接收端设备的另一例)之间传输数据#θ(即,第一数据的一例)的过程进行说明。
其中,核心网设备#D的应用层中可以安装有应用程序#θ,该应用程序#θ能够在输入数据#θ后,执行该数据#θ对应的动作。
在S510,终端设备#D可以获取该数据#θ。
例如,数据#θ可以是由操作指令的设计人员输入至该终端设备#D的,或者,该终端设备#D也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生成该数据#θ,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并且,在S510,终端设备#D可以确定时刻#D,其中,该时刻#D是核心网设备#D 需要将数据#θ从核心网设备#D的传输层(例如,核心网设备#D中的通信协议栈)传输至该核心网设备#D的应用层(具体地说,是上述应用程序#θ)的时刻。或者说,该时刻#D 可以是核心网设备#D执行数据#θ对应的处理的时刻。
例如,该时刻#D可以是由操作指令的设计人员输入至该终端设备#D的,或者,该终端设备#D也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计算获得该时刻#D,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D确定数据#θ和时刻#D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不同步骤中进行,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S550,终端设备#D可以根据该时刻#D,生成信息#D(即,第一指示信息的另一例),其中,该信息#D能够用于确定时刻#D。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信息#D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指示方式
指示方式7
可选地,该信息#D可以用于直接指示时刻#D,具体的说,该信息#D指示一个绝对时刻,该绝对时刻即为时刻#D。从而,终端设备#D可以基于该信息#D直接确定时刻#D。
指示方式8
可选地,该信息#D可以用于间接指示时刻#D,具体的说,该信息#D可以用于指示时长#D,该时长#D可以是时刻#D与规定的基准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从而,能够根据该基准时刻和该时长#D,确定(或者说,推算)时刻#D。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终端设备#D发送数据#θ的时刻(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时刻#6)作为上述基准时刻。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例如,经由接入网设备)送给核心网设备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该终端设备发送该数据包的时刻。从而,基于上述机制,核心网设备#D能够从携带有该数据#θ的数据包中,确定该时刻#6,并将该时刻#6作为基准时刻。从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采用时刻#6作为基准时刻,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发送端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刻,并且能够使接收端设备容易地获知需要将该数据从传输层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作为基准时刻的具体时刻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可以将该时刻#D之前的任意时刻作为基准时刻,只要使核心网设备#D与终端设备#D确定的基准时刻一致即可,例如,该基准时刻也可以是使用者输入至该核心网设备#D与终端设备#D中的时刻。
其后,终端设备#D可以将数据#θ和信息#D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并且,接入网设备可以将数据#θ和信息#D转发给终端设备#D。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D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数据#θ和信息#D。
可选地,终端设备#D可以在传输层中的协议层#D(即,第二协议层的一例)对数据#θ和信息#D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数据包#D(即,第二数据包的一例),并将该数据包 #D发送给接入网设备#D,并且,接入网设备#D可以将该数据包#D转发(例如,透传) 给核心网设备#D。
从而,核心网设备#D可以在协议层#D对数据包#D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数据#θ和信息#D。
这里,协议层#D可以包括配置在核心网设备#D和终端设备#D中、用于实现核心网设备#D和终端设备#D之间的数据交互的协议栈中的部分协议层(例如,一个或多个协议层)或全部协议层。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协议层#D可以包括NAS层。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协议层#D所包括的具体协议层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其他能够用于核心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的协议栈所包括的协议层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并且,上述封装处理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详细,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通过将数据#θ和信息#D封装入同一数据包,能够通过一次传输过程,实现数据#θ和信息#D双方的传输,能够提高通信效率,节约通信资源和信令。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信息#D可以具有规定的格式,从而,核心网设备#D 在接收到具有该信息#D后,能够基于该信息#D的格式,识别出该信息#D用于指示(直接指示或间接指示)将数据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其中该“规定的格式”可以由通信协议规定,或者,“规定的格式”可以由核心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或者,该信息#D可以承载于规定的消息或字段,从而,核心网设备#D可以根据承载该信息#D的消息或承载该信息#D的字段,识别出该信息#D用于指示(直接指示或间接指示)将数据递交至应用层的时刻。其中该“规定的消息或字段”可以由通信协议规定,或者,“规定的消息或字段”可以由核心设备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在S550之前,核心网设备#D还可以执行判定步骤S530。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S530,终端设备#D可以判定当前时刻与时刻#D之间的间隔的时长(即,第二时长的一例,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时长#Z) 与预设的时长阈值#D(即,第一阈值的另一例),并根据判定结果,确定是否执行步骤 S350。
其中,该时长阈值#D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D确定的,该传输时延#D可以是核心网设备#D与终端设备#D之间的传输时延,具体地说,该传输时延#D可以是自终端设备#D 发送某一信息或消息至核心网设备#D接收到该信息或消息所经历的时长,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传输时延#D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D与接入网设备#D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接入网设备#D与终端设备#D之间的传输时延。
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该时长阈值#D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D确定的”可以是指,该时长阈值#D可以仅基于传输时延#D确定,例如,在确保该时长阈值#D大于或等于输时延#D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确定该时长阈值#D。
再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该时长阈值#D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D确定的”可以是指,该时长阈值#D可以基于传输时延#D以及其他参数确定,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其他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核心网设备#D从接收信号中获取信息所需要的处理时长,例如,核心网设备#D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译码所需要的时长。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长阈值#D可以是通信协议规定的,或者,该时长阈值#D也可以是管理员确定并输入至核心网设备#D的,或者,该时长阈值#D 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D基于上述参数(例如,传输时延#D等)自行确定的,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如果终端设备#D可以判定时长#Z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D,则表示该数据#θ能够在时刻#D之前传输至核心网设备#D,从而,终端设备#D可以执行S250的动作,即,发送数据#θ和信息#D。
如果终端设备#D可以判定时长#Z小于时长阈值#D,则表示该数据#θ不能在时刻#D之前传输至核心网设备#D,从而,终端设备#D可以不执行S250的动作,即,终端设备 #D可以丢弃数据#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长#Z可以为正值、可以为0、也可以为负值,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其中,当该时长#Z为正值时,表示当前时刻位于时刻#D之前。当该时长#Z为0时,表示当前时刻为时刻#D。当该时长#Z为负值时,表示当前时刻位于时刻#D之后。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使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判定当前时刻与第一时刻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根据判定结果判定是否需要发送数据,从而,能够确保所发送的数据在第一时刻之前到达接收端设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靠性和效果。
在S570,核心网设备#D可以在传输层获得数据#θ和信息#D
例如,核心网设备#D可以在上述协议层#D对所接收到的数据包#D进行解封装处理,从而获得数据#θ和信息#D。其中,该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并且,核心网设备#D可以根据该信息#D确定时刻#D,并在时刻#D,将该数据#θ从传输层递交至应用层,例如,应用程序#θ对应的进程或线程,从而,应用程序#θ能够控制终端设备#D执行数据#θ对应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D和核心网设备#D之间的通信可以经由接入网设备#D进行,其中,核心网设备#D和接入网设备#D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或者说,协议栈)可以与终端设备#D和接入网设备#D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或者说,协议栈)不同,从而,核心网设备#D可以对来自核心网设备#D的信号(即,符合核心网设备#D和接入网设备#D之间的通信协议要求的信号)进行解封装(或者说,解析),并将所获得的数据或信息封装成终端设备#D能够接收并识别的信号(即,符合终端设备#D和接入网设备#D之间的通信协议要求的信号)。
在现有技术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立刻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应用层,因此,传输时延对接收时刻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时刻造成很大影响。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使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刻,其中,该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的第一时刻,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时刻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从而,能够支持接收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刻,并在第一时刻将第一数据提交至应用层,从而,能够支持该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在应用层执行该第一数据对应的动作,因此,能够避免传输时延对接收端设备执行数据对应的动作的影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图2至图5所示的过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未限定于此,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应用于D2D通信,M2M通信或MTC通信,并且,在该过程中,两个设备之间用于封装数据和信息使用的协议层可以基于D2D 通信,M2M通信或MTC通信的要求而变化,除此之外的其他过程可以与图2至图5所示的过程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根据前述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的示意图一,如图6所示,该装置10可以为发送端设备(例如,上述接入网设备#A、核心网设备#B、终端设备#C 或终端设备#D),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比如可设置于发送端设备的芯片或电路。
该装置10可以包括处理器11(即,处理单元的一例)和存储器12。该存储器1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2存储的指令,以使该装置20实现如图2 中对应的方法中发送端设备(例如,上述接入网设备#A、核心网设备#B、终端设备#C或终端设备#D)执行的步骤。
进一步的,该装置10还可以包括输入口13(即,通信单元的一例)和输出口14(即,通信单元的另一例)。进一步的,该处理器11、存储器12、输入口13和输出口14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1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11可以用于从该存储器12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计程序,以控制输入口13接收信号,控制输出口14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步骤。该存储器12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1中,也可以与处理器11分开设置。
可选地,若该装置10为通信设备,则该输入口13可以为接收器,该输出口14可以为发送器。其中,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为相同或者不同的物理实体。为相同的物理实体时,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可选地,若该装置10为芯片或电路,则该输入口13为输入接口,该输出口14为输出接口。
可选地,若该装置10为芯片或电路,所述装置10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12,所述处理器11可以读取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器中的指令(程序或代码)以实现前述如图2至图5 中对应的方法中发送端设备的功能。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输入口13和输出口14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器11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器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即将实现处理器11、输入口13和输出口14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12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12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11、输入口13和输出口14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可以用于确定第一时刻,该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的时刻;
输出口14可以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一时刻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一时刻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的指示信息,其中,
该第一时刻是自预设的第二时刻起经历该第一时长所到达的时刻。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包括以下任一时刻:
输入口13接收到该第一数据的时刻,
输出口14发送该第一数据包的时刻。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该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处理器11可以用于在第一协议层对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一数据包,其中,该第一协议层包括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输出口14可以用于向该接收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包。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该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可选地,处理器11可以用于在非接入NAS层对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包;
输出口14可以用于经由接入网设备向该接收端设备发送该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处理器11可以用于确定第二时长,该第二时长是当前时刻与该第一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并用于在确定该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输出口14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该发送端设备和该接收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确定的。
其中,以上列举的通信装置10中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和动作仅为示例性说明,通信装置10中各模块或单元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发送端设备(例如,上述接入网设备#A、核心网设备#B、终端设备#C或终端设备#D)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装置10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根据前述方法,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通信的装置30的示意图二,如图7所示,该装置30可以为接收端设备(例如,上述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B、接入网设备 #C或核心网设备#D),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如可设置于接收端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
该装置30可以包括处理器31(即,处理单元的一例)和存储器32。该存储器3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3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32存储的指令,以使该装置30实现前述如图2至图5中对应的方法中接收端设备(例如,上述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B、接入网设备#C或核心网设备#D)执行的步骤。
进一步的,该装置30还可以包括输入口33(即,通信单元的一例)和输出口33(即,处理单元的另一例)。再进一步的,该处理器31、存储器32、输入口33和输出口34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3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31可以用于从该存储器32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计程序,以控制输入口33 接收信号,控制输出口34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200中终端设备的步骤。该存储器32 可以集成在处理器31中,也可以与处理器31分开设置。
以控制输入口33接收信号,控制输出口34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中接收端设备的步骤。该存储器32可以集成在处理器31中,也可以与处理器31分开设置。
可选地,若该装置30为通信设备,则该输入口33为接收器,该输出口34为发送器。其中,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为相同或者不同的物理实体。为相同的物理实体时,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可选地,若该装置30为芯片或电路,则该输入口33为输入接口,该输出口34为输出接口。
可选地,若该装置30为芯片或电路,所述装置30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32,所述处理器31可以读取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器中的指令(程序或代码)以实现前述如图2至图5 中对应的方法中接收端设备的功能。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输入口33和输出口34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器31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器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即将实现处理器31、输入口33和输出口34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31、输入口33和输出口34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口33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处理器31用于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和当前时刻,确定是否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可选地,如果当前时刻在该第一时刻之前,则该处理器31在第一时刻将该第一数据递交至该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可选地,如果当前时刻在该第一时刻之后,则该处理器31丢弃该第一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一时刻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的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时刻是自预设的第二时刻起经历该第一时长所到达的时刻,以及
该处理器31还用于根据该第二时刻和该第一时长,确定该第一时刻。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包括以下任一时刻:
该发送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数据的时刻;
该发送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包的时刻。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该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输入口33用于从该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
该处理器31还用于在第一协议层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其中,该第一协议层包括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可选地,该发送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该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可选地,输入口33用于经由接入网设备从该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包;
该处理器31还用于在非接入NAS层对该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数据。
其中,以上列举的通信装置30中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和动作仅为示例性说明,通信装置30中各模块或单元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200中接收端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装置30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2至图5所示方法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20可应用于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为了便于说明,图8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2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
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例如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码本。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4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4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 20的收发单元20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20的处理单元202。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20包括收发单元201和处理单元2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单元2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2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2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2至图5所示方法中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接入网设备40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4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402。所述RRU 4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4011和射频单元4012。所述RRU 4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信令消息。所述BBU 4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401与BBU 4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4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该BBU(处理单元)402可以用于控制基站4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4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系统,或5G系统),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所述BBU 402还包括存储器4021和处理器4022。所述存储器4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4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的码本等。所述处理器4022 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4021和处理器4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随着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技术的发展,可以将402部分和401部分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由SoC技术实现,例如由一颗基站功能芯片实现,该基站功能芯片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天线接口等器件,基站相关功能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程序以实现基站的相关功能。可选地,该基站功能芯片也能够读取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器以实现基站的相关功能。
应理解,图9示例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仅为一种可能的形态,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形态的基站结构的可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 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 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 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 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的时刻;
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刻的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的指示信息,其中
所述第一时刻是自预设的第二时刻起经历所述第一时长所到达的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包括以下任一时刻:
所述发送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的时刻,
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的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所述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在第一协议层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协议层包括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所述发送端设备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所述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在非接入NAS层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包;
所述发送端设备经由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是当前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
所述发送端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是根据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确定的。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当前时刻,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包括:
如果当前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或者,如果当前时刻为所述第一时刻,则所述接收端设备在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包括:
如果当前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则所述接收端设备丢弃所述第一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刻的指示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自预设的第二时刻起经历所述第一时长所到达的时刻,以及
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和所述第一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包括以下任一时刻:
所述发送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的时刻;
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的时刻。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所述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从所述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
所述接收端设备在第一协议层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协议层包括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所述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经由接入网设备从所述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包;
所述发送端设备在非接入NAS层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接收端设备需要将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的时刻;
通信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应用层。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刻的指示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的指示信息,其中
所述第一时刻是自预设的第二时刻起经历所述第一时长所到达的时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包括以下任一时刻:
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的时刻,
所述通信单元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的时刻。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接入网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第一协议层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协议层包括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以及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27.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核心网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非接入NAS层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包;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经由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29.根据权利要求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是当前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是根据所述装置和所述接收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确定的。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从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在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装置的应用层;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当前时刻,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装置的应用层。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当前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或者,如果当前时刻为所述第一时刻,则在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一数据递交至所述装置的应用层。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当前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则丢弃所述第一数据。
34.根据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刻的指示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自预设的第二时刻起经历所述第一时长所到达的时刻,以及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和所述第一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包括以下任一时刻:
所述发送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的时刻;
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的时刻。
37.根据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或
所述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装置为接入网设备。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协议层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协议层包括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
39.根据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或
所述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装置为核心网设备。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经由接入网设备从所述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包;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非接入NAS层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4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通信设备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710950499.6A 2017-10-13 2017-10-13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109672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0499.6A CN109672510B (zh) 2017-10-13 2017-10-13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PCT/CN2018/109494 WO2019072170A1 (zh) 2017-10-13 2018-10-09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18865927.0A EP3691166A4 (en) 2017-10-13 2018-10-09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6/845,795 US11412571B2 (en) 2017-10-13 2020-04-10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to deliver first data to an upper lay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0499.6A CN109672510B (zh) 2017-10-13 2017-10-13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2510A true CN109672510A (zh) 2019-04-23
CN109672510B CN109672510B (zh) 2021-01-29

Family

ID=66100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0499.6A Active CN109672510B (zh) 2017-10-13 2017-10-13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2571B2 (zh)
EP (1) EP3691166A4 (zh)
CN (1) CN109672510B (zh)
WO (1) WO201907217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6929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03667A (zh) * 2019-05-27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序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227798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238833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60352A1 (zh) * 2021-02-01 2022-08-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路径传输时延的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2227B (zh) * 2019-10-30 2023-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897A (zh) * 2006-10-30 2008-05-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在至少包括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基站的无线电信系统中的发送方法
CN101931875A (zh) * 2009-06-22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US20140247839A1 (en) * 2013-01-17 2014-09-04 Paul Kingsley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distributed network testing equip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8701B2 (en) * 2002-10-31 2007-11-20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requesting data retransmission in a packet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14045B1 (en) * 2008-07-30 2013-07-1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Header compression scheme
CN104105216A (zh) * 2013-04-09 2014-10-1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预约方法及装置
CN106488517B (zh) * 2015-09-02 2019-09-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承载消息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897A (zh) * 2006-10-30 2008-05-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在至少包括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基站的无线电信系统中的发送方法
CN101931875A (zh) * 2009-06-22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US20140247839A1 (en) * 2013-01-17 2014-09-04 Paul Kingsley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distributed network testing equipment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6929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66929B (zh) * 2019-04-30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03667A (zh) * 2019-05-27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序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003667B (zh) * 2019-05-27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序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227798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677005A (zh) * 2020-05-14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870680B2 (en) 2020-05-14 2024-0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38833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60352A1 (zh) * 2021-02-01 2022-08-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路径传输时延的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91166A4 (en) 2020-11-18
WO2019072170A1 (zh) 2019-04-18
US11412571B2 (en) 2022-08-09
US20200245403A1 (en) 2020-07-30
CN109672510B (zh) 2021-01-29
EP3691166A1 (en) 2020-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2510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477307B2 (en)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737045A (zh) 重复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023215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187718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392135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0164517A1 (zh) 用于测量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2007089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9214660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2011695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688179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073257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19178776A1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79292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36523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EP392065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1031004A1 (zh) 载波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0351004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2056870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4093906A1 (zh) 一种上行发送功率确定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47761A1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243604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088076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570702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JP2023527300A (ja) リモートネットワーク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リソースを使用したデータの処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