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929B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6929B
CN111866929B CN201910366086.2A CN201910366086A CN111866929B CN 111866929 B CN111866929 B CN 111866929B CN 201910366086 A CN201910366086 A CN 201910366086A CN 111866929 B CN111866929 B CN 111866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path
time delay
network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60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6929A (zh
Inventor
胡星星
张宏平
曾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60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6929B/zh
Priority to CN202210097050.0A priority patent/CN1146303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7223 priority patent/WO2020221201A1/zh
Priority to EP20799000.3A priority patent/EP3952402A4/en
Publication of CN111866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929A/zh
Priority to US17/514,332 priority patent/US2022005295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6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04L47/28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in response to processing delays, e.g. caused by jitter or round trip time [RT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64Delay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三时延为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第四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实施本申请,针对一个DRB的数据包在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可实现对DRB时延的统计。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需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保证低时延的性能,比如超可靠低时延(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URLLC)业务需要时延在0.5ms之内。为了保证业务的性能,基站需要统计传输时延。现有技术中,基站是按照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进行时延统计,并且现有技术只提到了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一个基站进行一条路径通信(即一个DRB只对应一个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承载)时的时延统计方法。一个DRB只对应一个RLC实体承载也即是说一个DRB的数据包只在一个RLC实体上传输。
而第五代(thefifth generation,5G)通信技术中引入多无线电双连接(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MR-DC)技术,网络侧可以通过两个或多个基站为UE提供多条路径通信服务。而现有技术中只提供了UE与一个基站进行一条路径通信,并没有考虑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RLC实体承载的场景,因此,针对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的RLC实体承载的场景,如何统计该DRB的传输时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针对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RLC实体承载的场景,可实现对DRB时延的统计。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该方法包括: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三时延为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然后根据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其中,第四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RLC实体承载(即一个DRB的数据包在两条或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UE可以分别对每条路径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对每条路径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最终确定出该DRB的上行时延,实现了对DRB时延的统计,网络侧统计出DRB的时延可以便于网络侧基于该时延调整资源分配以满足业务对时延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多无线电双连接(multi-radiodual connectivity,MR-DC)场景。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DC场景中,上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所述第一DRB的上行时延之前,还包括: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五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场景。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根据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包括:上述根据第一时延和第四时延确定第一上行时延,并根据第二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二上行时延。根据第一上行时延和第二上行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
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上述根据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包括:根据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六时延,并根据第三时延和第六时延第一DRB的上行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时延对应的标识和第二时延对应的标识,标识用于区别不同的时延。
可选的,上述标识可以区别出不同的路径,例如在DC场景中,该标识可以是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标识、小区组(cell group)标识、基站标识等,在CA场景中,该标识可以是逻辑信道标识、小区组标识、RLC标识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DC场景中,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同理,第二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CA场景中,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RLC实体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同理,第二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二RL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DC场景中,第四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一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的集中单元CU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分布单元DU之间的通信接口。同理,第五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和第二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二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CA场景中,第四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为网络设备的CU与网络设备的DU之间的通信接口。同理,第五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从而实现了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根据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之前,还包括: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五时延。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从而实现了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停止获取第一信息。可选的,第三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停止获取第五时延。可选的,第四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可以减少第二网络设备的负荷,降低第二网络设备的处理开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侧,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三时延为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之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RLC实体承载(即一个DRB的数据包在两条或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UE可以分别对每条路径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对每条路径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最终确定出该DRB的上行时延,实现了对DRB时延的统计,网络侧统计出DRB的时延可以便于网络侧基于该时延调整资源分配以满足业务对时延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DC场景。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CA场景。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时延对应的标识和第二时延对应的标识,标识用于区别不同的时延。
可选的,上述标识可以区别出不同的路径,例如在DC场景中,该标识可以是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标识、小区组(cell group)标识、基站标识等,在CA场景中,该标识可以是逻辑信道标识、小区组标识、RLC标识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DC场景中,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第二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CA场景中,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RLC实体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第二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二RL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获取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从而实现了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停止获取第一信息。可选的,第三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侧,该方法包括: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之后,根据第二信息和第六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如果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的信息,第六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的时延,如果第二信息包括第二时延的信息,第六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的时延。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RLC实体承载(即一个DRB的数据包在两条或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UE可以对某一条路径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网络设备可以对该条路径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最终确定出该DRB的上行时延,实现了对DRB时延的统计,网络侧统计出DRB的时延可以便于网络侧基于该时延调整资源分配以满足业务对时延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DC场景。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DC场景中,上述根据第二信息和第六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之前,还包括: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五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CA场景。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对应的标识,标识用于区别不同的时延。
可选的,上述标识可以区别出不同的路径,例如在DC场景中,该标识可以是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标识、小区组(cell group)标识、基站标识等,在CA场景中,该标识可以是逻辑信道标识、小区组标识、RLC标识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DC场景中,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或者,第二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CA场景中,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RLC实体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或者,第二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二RL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DC场景中,如果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的信息,第六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的CU与第一网络设备的DU之间的通信接口。
或者,如果第二信息包括第二时延的信息,第六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和第二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CA场景中,如果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的信息,第六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的CU与第一网络设备的DU之间的通信接口。
或者,如果第二信息包括第二时延的信息,第六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统计第二信息。可选的,第五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从而实现了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统计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的时延。可选的,第六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从而实现了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指示信息,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停止统计第二信息。可选的,第七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停止统计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的时延。可选的,第八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可以减少第二网络设备的负荷,降低第二网络设备的处理开销。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侧,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之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RLC实体承载(即一个DRB的数据包在两条或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UE可以对某一条路径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网络设备可以对该条路径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最终确定出该DRB的上行时延,实现了对DRB时延的统计,网络侧统计出DRB的时延可以便于网络侧基于该时延调整资源分配以满足业务对时延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DC场景。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CA场景。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对应的标识,标识用于区别不同的时延。
可选的,上述标识可以区别出不同的路径,例如在DC场景中,该标识可以是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标识、小区组(cell group)标识、基站标识等,在CA场景中,该标识可以是逻辑信道标识、小区组标识、RLC标识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DC场景中,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或者,第二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CA场景中,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RLC实体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或者,第二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二RL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获取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五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信息。可选的,第五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从而实现了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七指示信息,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停止获取第二信息。可选的,第七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五时延,以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时延,其中,该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该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属于第一DRB,用于传输第一DRB的数据包的路径包括两条或多条。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RLC实体承载(即一个DRB的数据包在两条或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UE可以分别对每条路径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对每条路径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最终确定出该DRB的上行时延,实现了对DRB时延的统计,网络侧统计出DRB的时延可以便于网络侧基于该时延调整资源分配以满足业务对时延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DC场景。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和第二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二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获取第五时延之前,还包括: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五时延。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从而实现了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停止获取第五时延。可选的,第四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DRB的标识。实施该过程,可以灵活配置DRB时延统计,可以减少第二网络设备的负荷,降低第二网络设备的处理开销。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相应的执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或者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可以用于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收发单元,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三时延为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其中,第四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可选的,上述收发单元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者接口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程序)或者数据。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相应的执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或者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三时延为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可选的,上述收发单元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者接口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程序)或者数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相应的执行第三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或者第三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可以用于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收发单元,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二信息和第六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如果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的信息,第六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的时延,如果第二信息包括第二时延的信息,第六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的时延。
可选的,上述收发单元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者接口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程序)或者数据。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相应的执行第四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或者第四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可选的,上述收发单元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者接口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程序)或者数据。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相应的执行第五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或者第五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可以用于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发送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五时延,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该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属于第一DRB,用于传输第一DRB的数据包的路径包括两条或多条。
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时延。
可选的,上述收发单元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者接口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程序)或者数据。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该网络设备可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发射器、接收器。示例性的,所述发射器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发送信息的步骤。所述接收器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接收信息的步骤。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除发送信息以及接收信息以外的其他处理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耦合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的实现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耦合器耦合。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该终端设备可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发射器、接收器。示例性的,所述发射器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发送信息的步骤。所述接收器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接收信息的步骤。处理器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除发送信息以及接收信息以外的其他处理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耦合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的实现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即执行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耦合器耦合。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前述第六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一方面所描述的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如前述第七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二方面所描述的终端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前述第八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一方面所描述的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如前述第九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二方面所描述的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前述第十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一方面所描述的网络设备。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芯片,该通信芯片可包括:处理器,以及耦合于所述处理器的一个或多个接口。示例性的,所述处理器可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上述任一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所述接口可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器的处理结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用户面(user plant,UP)的协议层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协议栈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QoSflow的QoS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QoS flow到DRB的映射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种不同DRB类型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种不同DRB类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一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二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三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四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五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六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通信系统进行介绍。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工作在授权频段,也可以工作在非授权频段。无线通信系统100不限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还可以是5G系统或者新无线技术(new radio,NR)系统,或者可以是其他演进系统等。可以理解的,非授权频段的使用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系统容量。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101,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02,以及核心网103。其中:
接入网设备101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来和终端设备102进行无线通信。各个接入网设备101均可以为各自对应的覆盖范围104提供通信覆盖。接入网设备101对应的覆盖范围104可以被划分为多个扇区(sector),其中,一个扇区对应一部分覆盖范围(未示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101可以包括: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或下一代节点(next-generation Node B,gNB)等等。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类型的接入网设备101,例如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microbase station)等。接入网设备101可以应用不同的无线技术,例如小区无线接入技术,或者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接入技术。另外,接入网设备101还可称为基站、接入点(access point,AP)、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e point,TRP)、中心单元(central unit,CU)或其他网络实体,并且可以包括以上网络实体的功能中的一些或所有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2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便携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汽车、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UE、终端(terminal)、接入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设备、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移动终端、移动客户端、移动单元(mobile unit)、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远程单元、无线单元、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具体的,接入网设备101通过无线接口105与终端设备102通信。具体的,接入网设备101可用于接口106(如S1接口或NG接口)向核心网103传输控制信息或者用户数据。具体的,接入网设备101与接入网设备101之间也可以通过接口107(如X2/Xn接口),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相互通信。
核心网103设备(比如5G核心网)包括但不限于:接入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实体、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等。其中,AMF用于进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SMF等网元进行交互以及信令转发等功能。SMF用于管理用户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session)的创建、删除等,维护PDU会话上下文及用户面转发管理通道信息。UPF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02的数据包,并进行数据包的转发。UPF还用于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控制、计费信息统计等。
核心网103设备(比如4G核心网)包括但不限于: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实体、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DN-GW)实体等。其中,MME用于进行接入控制,合法监听,用户漫游控制,包括安全和许可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与无线接入网设备、S-GW等网元进行交互以及信令转发等功能。S-GW用于进行无线接入网设备间切换时,可以作为本地锚定点,并协助完成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重排序功能;在不同接入系统间切换时,作为移动性锚点,同样具有重排序功能;执行合法侦听功能;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前转;在上行和下行传输层进行分组标记;空闲状态下,下行分组缓冲和发起网络触发的服务请求功能;用于运营商间的计费等功能。PDN-GW用于用户的包过滤功能、合法侦听功能、UE的IP地址分配功能、在上/下行链路中进行数据包传输层标记、进行上/下行业务等级计费以及业务级门控、进行基于业务的上/下行速率的控制等功能。
其中,4G基站与4G核心网之间的接口称为S1口,5G基站与5G核心网之间的接口称为NG口,两个4G基站之间的接口称为X2口,两个5G基站之间的接口称为Xn口。当UE连接到4G核心网时,同时服务该UE的4G基站和5G基站之间的接口称为X2口。当UE连接到5G核心网时,同时服务该UE的4G基站和5G基站之间的接口称为Xn口。
需要说明的,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仅仅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除非特殊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接入网设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基站包括两个,其中一个为主站,另一个为辅站。主站和辅站均可以向UE发送下行数据,也均可以接收UE发送的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参见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用户面(user plant,UP)的协议层的架构示意图。对于用户面而言:UE、基站(如gNB)的协议层由上至下分别为: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
其中,SDAP层为5G中新引入的一个协议层。负责把第5代核心网(5generationcore,5GC)下来的各个服务质量流(Qos flow)映射到无线接入层的DRB,即根据Qos flow对应的业务属性,把Qos flow对应的数据包放在对应的DRB上传输。
PDCP层可执行诸如安全性、头压缩、加密和切换之类的服务。PDCP层可以存在多个PDCP实体,每个实体承载一个无线承载(RB)的数据。PDCP层可以配置保证向上提交的数据是有序的(即按序提交)。
RLC层可执行诸如分段、重新装配、重传等服务。RLC层可以存在多个RLC实体,每个RLC实体为每个PDCP实体提供服务。
MAC层可对逻辑信道上的业务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执行诸如调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的确认和否定服务。
PHY层可对MAC层传下的数据进行编码和传输。
相应的,对于控制面而言:UE、基站的协议层由上至下分别为:RRC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
其中,RRC层用于执行广播、寻呼、RRC链接建立、无线承载控制、移动、UE测量上报控制等。
对于发送端而言,每一层处理完数据之后的数据,在本层称为PDU。对于每一层而言,从上一层输入的数据称为本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比如PDCP层输入给RLC层的数据,对于PDCP层而言,称为PDCP PDU,对于RLC层而言,称为RLC SDU。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101可以是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 unit,DU)分离架构的基站(如gNB)。该基站可以与核心网设备相连(例如可以是4G的核心网,也可以是5G的核心网等)。CU和DU可以理解为是对该基站从逻辑功能角度的划分。CU和DU在物理上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部署在一起。多个DU可以共用一个CU。一个DU也可以连接多个CU。CU和DU之间可以通过接口相连,例如可以是F1接口。
可选的,CU的功能和DU的功能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进行划分。例如RRC层、SDAP层以及PDCP层的功能设置在CU,而RLC层、MAC层、PHY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可以理解,上述对CU的功能和DU的功能按照协议层进行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进行划分。例如,CU或者DU可以具有更多协议层的功能,或者,CU或DU还可以具有协议层的部分处理功能。示例性的,可以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
或者,CU的功能和DU的功能还可以按照业务类型或者其他系统需求进行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中,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中。
或者,CU可以具有核心网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一个或者多个CU可以集中设置,也分离设置。例如CU可以设置在网络侧方便集中管理。DU可以具有多个射频功能,也可以将射频功能拉远设置。
应理解,CU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实体来实现,也可以由不同的实体实现。可选的,可以对CU的功能进行进一步切分,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协议栈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以将CU的控制面(control plant,CP)和用户面(user plant,UP)分离,即CU的控制面(CU-CP)和CU用户面(CU-UP)。其中,CU-CP和CU-UP可以由不同的功能实体来实现,所述CU-CP和CU-UP可以与DU相耦合,共同完成基站的功能。一种可能的方式中,CU-CP负责控制面功能,主要包含RRC层的功能和PDCP-C的功能。PDCP-C主要负责控制面数据的加解密、完整性保护、数据传输等。CU-UP负责用户面功能,主要包含SDAP层的功能和PDCP-U。其中,PDCP-U主要负责数据面的加解密、完整性保护、头压缩、序列号维护、数据传输等。CU-CP和CU-UP可以通过通过接口相连,例如可以是E1接口连接。CU-CP代表基站可以通过接口和核心网设备连接,通过控制面接口(例如,F1-C(控制面))和DU连接,CU-UP通过用户面接口(例如,F1-U(用户面))和DU连接。可选的,还有一种可能的实现是PDCP-C的功能也在CU-UP侧(图中未示出)。
基于上述无线网络的协议层,下面对DRB涉及的数据传输内容进行介绍。
对于每个UE而言,核心网为其建立一个或多个PDUsession。RAN(例如基站)为每个PDU session建立一个或多个DRB。DRB可以理解为是基站和UE之间的数据承载,该数据承载中的数据包具备相同的转发处理。PDU session可以理解为是UE和数据网络(datanetwork,DN)之间提供PDU连接服务的连接。一个PDU session内,具备相同QoS需求的数据流即为QoS flow。
在5G场景下,基于QoSflow的QoS架构如图4所示,该架构适用于NR系统中的RAN设备,如gNB连接到5GC,也适用于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系统中的RAN设备,如eNB连接到5GC。对于每个UE而言,5GC为其建立一个或多个PDUsession。对于每个UE而言,RAN为每个PDU session建立一个或多个DRB。其中,QoS flow是指一个PDU session内,具备相同QoS需求的数据流。其中,可以是多个具有相同QoS需求的IP flow。
把基站和UE之间的传输称为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把UE和核心网之间的传输称为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基于QoS flow的QoS架构中,主要包括接入层AS和非接入层NAS的QoS flow映射。NAS层主要负责IP flow或其它类型数据包和QoSflow的映射关系,由核心网用户面功能实体UPF产生下行的QoS flow,例如通过包检测规则(packet detection rule,PDR)来实现。终端产生上行的QoS flow,例如通过Qos rules来实现。AS层主要负责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即通过AS的mapping rule来实现),网络侧(例如基站)配置QoS flow和DRB的映射关系,并在空口的DRB中为QoS flow提供QoS服务。
在NAS层,Qos flow是每个PDU session中Qos差异化的最小粒度。在每个PDUsession中,在NG-U的数据包装头中携带了一个Qos Flow ID(QFI)来标识该数据包属于哪个Qos Flow。PDR和Qos rule都是通过包过滤器(Packet filter)来识别对应数据包类型,从而知道该包属于哪个Qos flow。Packet filter通过识别数据包的特性来判断该数据包,比如对于IP数据包,通过该数据包的源IP地址或者目标IP地址,源端口号或目标端口号,传输层协议号等来识别包的类型。对于UE而言,Qos rule可以通过5GC通知UE,也可以通过UE内部预先配置,还可以通过反射Qos(Reflective QoS)特性来获得。Reflective QoS特性是指UE可以通过下行业务的数据包与Qos flow对应关系来生成上行业务的数据包与Qosflow的对应关系。
核心网可通过控制面或用户面的方式来激活Reflective QoS特性,具体的,核心网可通过非接入层消息通知终端QoS flow激活Reflective QoS特性,例如将在QoS flow的规则中携带一个指示该QoS flow激活Reflective QoS特性(反射服务流特性)的指示信息,或者,核心网在发送到无线接入网侧的数据包包头中携带反射服务流特性指示(reflective QoS indicator,RQI),以指示该数据包具备Reflective QoS特性。
QoS flow到DRB的映射过程可参见图5所示,在连接到下一代核心网(nextgeneration core,NGC)的无线接入网侧的协议栈中,在用户面PDCP层之上是SDAP协议层,SDAP协议层负责将来自非接入层的QoS flow映射到接入层的DRB上,比如把PDU session 1中的Qos flow 1映射到DRB1,把PDU session 1中的Qos flow 2映射到DRB2。执行SDAP协议的SDAP实体是按会话(session)建立的,还负责在空口协议栈中添加上行QoS flow id和/或下行QoS flow id。其中,在进行QoS flow到DRB的映射过程中,可将同一sesison内的多个QoS flow映射到同一DRB中,基于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用户面数据包包头中QoS flow id对应的QoS profile,可使同一DRB中的数据包包得到相同的转发处理。其中,QoS profile是指QoS flow id对应的QoS参数,包含时延、丢包率、优先级、保证速率、最大速率、速率不满足的通知指示等其中一项或多项。不同session的QoS flow不能映射到同一DRB中。每一终端的每一session可对应一个默认DRB(default DRB),终端将没有配置上行QoS flow和DRB映射关系的QoS flow映射到default DRB中。RAN侧的gNB可通过RRC信令或反射映射(Reflective mapping)的方式给终端配置上行QoS flow和DRB的映射关系。Reflectivemapping是指下行数据包中携带QoS flow id,终端检测到QoS flow id,并将上行相同QoSflow id的QoS flow映射到同一DRB中。另外基站还可以通过RRC消息通知UE对应的DRB中上或/和下行是否要携带SDAP报头。当配置下行需要携带SDAP报头时,基站的SDAP层需要在下行方向为每个数据包携带QFI,即在SDAP PDU中携带QFI。当配置上行需要携带SDAP报头时,UE的SDAP层需要在下行方向为每个数据包携带QFI,即在SDAP PDU中携带QFI。
当UE连接到4G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时,一个演进数据包传输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承载与一个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evolved radioaccess bearer,E-RAB)一一对应。EPS承载或E-RAB是连接到EPC网络时进行QoS控制的最少粒度。
而5G中引入多无线电双连接(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MR-DC),网络侧可以通过两个或多个基站为UE提供通信服务。这两个或多个基站可以属于同一个无线接入制式(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也可以属于不同的无线接入制式。比如一个基站属于LTE,一个属于NR。而且MR-DC中的核心网可能是4G核心网,也可能是5G核心网。
在MR-DC中,一个DRB可以有各种形式,各种形式是以PDCP层和RLC/MAC/PHY层所属的基站来区分的。按照PDCP层所属基站来区分,DRB分为主站终止的承载(master nodeterminated bearer,MNterminated bearer)(即承载是终止在主站上,也可以称为和核心网的用户面连接终止于主站)和辅站终止的承载(secondary nodeterminated bearer,SNterminated bearer)(即承载是终止在辅站上,也可以称为和核心网的用户面连接终止于辅站)。按照RLC/MAC/PHY层所属的基站来区分,DRB可以分为主小区组承载(master cellgroupbearer,MCGbearer),辅小区组承载(secondarycell group,SCG bearer),分流承载(split bearer)。
其中,MCG bearer是指一个DRB对应的RLC承载只在主站。该DRB在主站可能具有一个或多个RLC实体,比如对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数据包复制场景,可以在主站上具有两个RLC承载。
SCG bearer是指一个DRB对应的RLC承载只在辅站。该DRB在辅站可能具有一个或多个RLC实体,比如对于CA数据包复制场景,可以在主站上具有两个RLC承载。
split bearer是指一个DRB对应的RLC承载在主站和辅站都有。比如一个DRB中的数据可以分流到两个基站中。
MCG指MR-DC中主站上的一组服务小区,这些服务小区包括主小区和可选的一个或多个辅小区。SCG指MR-DC中辅站上的一组服务小区,这些服务小区包括主辅小区和可选的一个或多个辅小区。
MN terminated bearer/SN terminated bearer可以和MCG bearer/SCG bearer/split bearer进行各种组合组成不同的DRB类型。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图7是以主站为NR系统中的基站,辅站为E-UTRA系统中的基站,且UE连接到5G核心网为例。
如图7所示,以主站终止的承载为例说明下split bearer。和核心网的用户面连接终止于主站,主站的PDCP实体(即图7中的NR PDCP)将属于某一DRB(假设为DRB1)的数据包发送给主站的RLC实体(即图7中的NR RLC),NR RLC收到NR PDCP层发送的DRB1的数据包后,将数据包发送给NR MAC层,NR MAC层收到NR RLC层发送的DRB1的数据包后,将数据包发送给NR PHY层,NR PHY层收到该DRB1的数据包后,将其发给发送给UE,并且主站的PDCP实体(即图7中的NR PDCP)还会将DRB1的数据包发给辅站的RLC实体(即图7中的E-UTRA RLC),E-UTRA RLC收到NR PDCP层发送的DRB1的数据包后,将数据包发送给E-UTRA MAC层,E-UTRAMAC层收到DRB1的数据包后,将数据包发送给E-UTRA PHY层,E-UTRA PHY层收到该DRB1的数据包后,将其发给发送给UE。这里可以看作两条路径(path)用来传输DRB1的数据包,其中路径1上的协议层实体包括NR PDCP、NR RLC、NR MAC、NR PHY、UE的第一PHY、UE的第一MAC、UE的第一RLC和UE的第一PDCP。路径2上的协议层实体包括NR PDCP、E-UTRA RLC、E-UTRA MAC、E-UTRA PHY、UE的第二PHY、UE的第二MAC、UE的第二RLC和UE的第二PDCP。
在MR-DC场景下,为了保证业务的可靠性,发送端可以通过两个或多个基站将相同的数据包发送给UE。例如,主站会在PDCP层把发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例如是URLLC业务的数据包)复制为两份(或多份),并通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基站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提高该业务的可靠性。比如对于MR-DC场景,主站会在PDCP层把数据包(比如PDCP PDU)复制为两份,把两份数据发送给两个基站各自的RLC实体,由两个基站各自的RLC实体将数据包发送给UE,也即是说通过split bearer发送给UE。同样,UE侧在上行DRB的PDCP层也可以把数据包复制为两份(或多份),把两份(或多份)数据发送给该UE的两个(或多个)RLC实体,其中一个RLC实体将数据包发送给主站,另外一个RLC实体将数据包发送给辅站,也即是说通过split bearer发送给两个基站。为便于描述,下述实施例中将这种DC场景下的数据包复制方式称为DC复制(duplication)方式。DC duplication方式中,主站和辅站发送给UE的数据包(比如PDCP PDU)是一样的,相应的,UE发送给主站和辅站的数据包(比如PDCP PDU)也是一样的。
除了采用DCduplication方式来保证业务的可靠性以外,在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场景下,发送端还可以通过一个基站的多个载波或小区将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例如,主站会在PDCP层把发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例如是URLLC业务的数据包,比如PDCP PDU)复制为两份(或多份),并通过主站的两个或多个RLC实体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提高该业务的可靠性。比如主站会在PDCP层把数据包(比如PDCP Data PDU)复制为两份,把两份数据发送给主站中的两个RLC实体,由两个RLC实体将数据包发送给UE。同样的,UE侧也可以在上行DRB的PDCP层把数据包复制为两份(或多份),把两份(或多份)数据发送给该UE的两个(或多个)RLC实体,其中一个RLC实体将数据包发送给主站的一个RLC实体,另外一个RLC实体将数据包发送给主站的另一个RLC实体。为便于描述,下述实施例中将这种CA场景下的数据包复制方式称为CA duplication方式。CA duplication方式中,主站的两个RLC实体发送给UE的数据包(比如PDCP PDU)是一样的,相应的,UE发送给主站的两个RLC实体的数据包(比如PDCP PDU)也是一样的。对于CA duplication而言,这两个或多个RLC实体对应相同的MAC实体,但限制这些RLC实体的数据包在不同的载波或小区上发送(比如通过逻辑信道映射限制)。这里也可以看作两条或多条路径(path)用来传输数据包。比如路径1上的协议层实体包括基站的第一PDCP、基站的第一RLC、基站的MAC、基站的PHY、UE的PHY、UE的MAC、UE的第三RLC和UE的第二PDCP。路径2上的协议层实体包括基站的第一PDCP、基站的第二RLC、基站的MAC、基站的PHY、UE的PHY、UE的MAC、UE的第四RLC和UE的第二PDCP。
上述DC duplication和CA duplication方式均为复制(duplication)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本申请中下文中的DC场景是指包括DC duplication和非duplication的DC。除非特别说明,CA场景是指CA duplication场景。此外,除了将数据包复制为两份(或多份)以外,发送端还可以不采用复制的方式,而是采用分流方式利用两个或多个基站向UE传输数据包。例如,主站在PDCP层把发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例如是URLLC业务的数据包)划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数据包通过主站的RLC发送给UE,另一部分数据包通过辅站的RLC发送给UE,也即是说通过split bearer发送给UE。相应的,UE在上行DRB的PDCP层也可以把数据包划分为两部分,把其中一部分数据包发送给该UE的一个RLC实体并发送给主站,把剩余的另外一部分数据包发送给该UE的另一个RLC实体并发送给辅站,也即是说通过split bearer发送给两个基站。为便于描述,下述实施例中将这种数据包分流方式称为非duplication方式。非duplication方式中,主站和辅站发送给UE的数据包是不一样的,相应的,UE发送给主站和辅站的数据包也是不一样的。这里可以看作两条或多条路径(path)用来传输DRB的数据包,具体解释同以上DC场景下的解释。
随着通信需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保证低时延的性能,比如URLLC业务需要时延在0.5ms之内。为了保证业务的性能,运营商需要知道当前网络的时延性能。
目前协议中仅提供了UE与一个基站进行一条路径(path)通信(即一个DRB只对应一个RLC承载)时的时延统计方法,并未提供针对UE与两个或多个基站进行多条路径通信或者UE与一个基站的多个RLC实体进行多条路径通信时的时延统计方法,也即是说目前协议中并未提供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RLC承载时的时延统计方法。本申请针对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RLC承载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时延统计方法。
本申请中,路径也可以称为支路、通路、链路等。路径可以是指UE与不同的基站之间的路径,也可以是指UE与同一基站的不同RLC实体之间的路径。
比如,DC场景下,主站gNB1和辅站gNB2这两个基站提供两条路径来为UE传输DRB1的数据包。参见图8,是上行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参见图9,是下行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这里,针对上行传输过程,路径1中涉及的UE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路径2中涉及的UE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并且路径1和路径2中涉及的UE侧的RLC层、MAC层和PHY层是两组不同的协议实体。路径1中涉及的网络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主站的PHY层、MAC层、RLC层和PDCP层,路径2中涉及的网络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辅站的PHY层、MAC层和RLC层。针对下行传输过程,路径3中涉及的网络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主站的PDCP层、主站的RLC层、主站的MAC层和主站的PHY层,路径4中涉及的网络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辅站的RLC层、辅站的MAC层和辅站的PHY层,路径3中涉及的UE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UE的PHY层、UE的MAC层、UE的RLC层、UE的PDCP层。路径4中涉及的UE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UE的PHY层、UE的MAC层、UE的RLC层、UE的PDCP层。并且路径3和路径4中涉及的UE侧的RLC层、MAC层、RLC层、PDCP层是两组不同的协议实体。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意图是以UE连接到5G核心网的协议实体为示例,本申请还可以用于UE连接到4G核心网的场景中(比如没有SDAP协议层),本申请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对于同一个设备而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虽然图8或图9中是以多条路径对应不同的PHY实体描述的,实际应用中,不同路径还可以对应同一PHY实体,但是不同RLC实体的数据包在不同的载波或小区上发送。
又比如,CA场景下,主站gNB1这一个基站提供两条路径来为UE传输DRB1的数据包。参见图10,是上行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参见图11,是下行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这里,针对上行传输过程,路径5中涉及的UE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UE的PDCP层、UE的第三RLC层、UE的MAC层和UE的PHY层。路径6中涉及的UE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UE的PDCP层、UE的第四RLC层、UE的MAC层和UE的PHY层。并且路径5和路径6中涉及的UE侧的RLC层是两个不同的协议实体,涉及的UE侧的MAC层和PHY层是两组相同的协议实体。路径5中涉及的网络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gNB1的PHY层、gNB1的MAC层、gNB1的第一RLC层和gNB1的PDCP层,路径6中涉及的网络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gNB1的PHY层、gNB1的MAC层、gNB1的第二RLC层和gNB1的PDCP层。并且路径5和路径6中涉及的网络侧的RLC层是两个不同的协议实体,涉及的网络侧的MAC层和PHY层是两组相同的协议实体。gNB1通过两个RLC实体来为UE提供两条路径传输DRB1的数据包。同理,针对下行传输过程,路径7中涉及的网络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gNB1的PDCP层、gNB1的第一RLC层、gNB1的MAC层和gNB1的PHY层,gNB1的另一条路径中涉及的网络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上至下也是依次包括:gNB1的PDCP层、gNB1的第二RLC层、gNB1的MAC层和gNB1的PHY层。并且这2条路径中涉及的网络侧的RLC层是两个不同的协议实体,涉及的网络侧的MAC层和PHY层是两组相同的协议实体。路径7中涉及的UE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UE的PHY层、UE的MAC层、UE的第三RLC层和UE的PDCP层。另一条路径中涉及的UE侧的协议层实体由下至上也是依次包括:UE的PHY层、UE的MAC层、UE的第四RLC层和UE的PDCP层。并且这2条路径中涉及的UE侧的RLC层是两个不同的协议实体,涉及的UE侧的MAC层和PHY层是两组相同的协议实体。对于同一个设备而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虽然图10或图11中不同的RLC对应同一PHY实体,但是不同RLC实体的数据包在不同的载波或小区上发送。此外,对于同一个设备而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虽然图10或图11中是以多条路径对应同一PHY实体描述的,实际应用中,不同路径还可以对应不同的PHY实体。
本申请中的上下行的时延是分段统计的,上行时延分为D1和D2两段统计。D1可以理解为UE侧的时延。D1包括UE的PDCP从上层收到数据包到得到了发送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间。该时延中也包括了从UE发送调度请求或随机接入到得到上行授权的时延。D1由UE进行统计并上报给网络侧。D2可以理解为网络侧的时延,包括HARQ传输或重传时延、RLC侧时延(例如处理时延)、F1口时延、PDCP时延(比如PDCP重排序时延)、Xn口时延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如图8所示,路径1上的D2包括:第一网络设备gNB1的HARQ传输或重传时延、gNB1的RLC侧时延(例如处理时延)、gNB1的F1口时延和gNB1的PDCP时延(比如PDCP重排序时延)。路径2上的D2包括:第二网络设备gNB2的HARQ传输或重传时延、gNB2的RLC侧时延(例如处理时延)、gNB1与gNB2的Xn口时延和gNB1的PDCP时延(比如PDCP重排序时延)。其中,gNB2的HARQ传输或重传时延、gNB2的RLC侧时延(例如处理时延)、gNB1与gNB2的Xn口时延由gNB2获取并发送给gNB1。gNB1负责统计gNB1的PDCP时延,结合gNB2发送的gNB2的HARQ传输或重传时延、gNB2的RLC侧时延(例如处理时延)、gNB1与gNB2的Xn口时延确定路径2的D2。或者gNB2的HARQ传输或重传时延、gNB2的RLC侧时延(例如处理时延)由gNB2获取并发送给gNB1。gNB1负责统计gNB1与gNB2的Xn口时延、gNB1的PDCP时延,结合gNB2发送的gNB2的HARQ传输或重传时延、gNB2的RLC侧时延(例如处理时延)确定路径2的D2。Xn口时延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统计,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统计。
对于下行时延而言,下行时延包括PDCP层时延(比如CU-UP的时延)、F1-U时延、HARQ传输或重传时延、RLC侧时延(例如处理时延)中的一种或多种。如下图9所示,下行时延为从PDCP的上一层收到数据包到MAC层从确定该包被UE正确接收到(比如按照基站从UE收到的HARQ反馈确定该包被UE正确接收)的时间段。其中CU-UP的时延可以为:CU-UP通过NG-U收到数据包到把该数据包发送给CU-DU的时间段。
本申请中,由基站来确定上行或下行时延。并且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基站在得到DRB时延结果后可以再转化为QoS flow级别的时延(映射到同一个DRB中的所有QoS flow具有相同的QoS处理)进而发送给核心网。核心网可以监控传输路径的时延(空口时延+接入网到核心网之间的时延),以确定网络能否满足不同业务的时延需求,或者,便于核心网调整网络的资源分配,以满足不同业务的时延需求。
下面针对一个DRB对应两个或多个RLC承载时基站如何确定上行时延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可参见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201-S204。其中,
S201:终端设备生成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S202: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S203: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时延,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五时延,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S20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第四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其中,步骤S202和步骤S203的执行先后顺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DC场景。即存在至少两个网络设备与UE进行数据传输。以2个网络设备与UE进行数据传输为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同一制式,也可以为不同制式,例如,第一网络设备为NR中的基站,第二网络设备为LTE中的基站。
第一DRB为某一DRB,该DRB是在第一网络设备上或者该DRB终止在该第一网络设备上。比如当第一网络设备是MN时,该DRB为MN terminated bearer。第一网络设备是SN时,该DRB为SN terminated bearer。若采用DC duplication方式,UE将该DRB的数据包复制为两份,并通过第一路径将一份数据包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以及通过第二路径将另一份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或者,若采用非DCduplication方式,UE将该DRB的数据包划分为两部分,并通过第一路径将其中一部分数据包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以及通过第二路径将剩余部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具体UE如何划分数据包,一种例子是UE根据PDCP层的数据量和RLC层中悬置(悬置是指数据包在等待初始传输,数据包到达RLC层且还没有被调度过)进行初始传输的数据量之和与一个网络侧配置的门限进行比较。终端设备统计的是该DRB分别在两条路径上的UE侧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统计的是该DRB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统计的是该DRB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的时延。例如图8中,第一网络设备为gNB1,第二网络设备为gNB2,第一路径为路径1,第二路径为路径2。gNB1统计路径1上的网络侧时延D2,gNB2统计路径2上的网络侧时延,UE分别统计路径1上的终端侧时延D1以及路径2上的终端侧时延D1。然后,UE将路径1的D1和路径2的D1发送给gNB1,gNB2将路径2的网络侧时延发送给gNB1,由gNB1最终确定DRB1的上行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具体应用中,若采用DC duplication方式,则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是相同的若干个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两条路径中的数据包的调度时刻可能不同,UE在统计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时,在同一个统计周期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是不同的若干个数据包,也可以是相同的若干个数据包。若采用非DC duplication方式,则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是不同的若干个数据包。
可选的,在统计某一条路径上的时延时,可以统计一段时间内该条路径上的平均时延,将该平均时延作为该条路径上的时延。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路径上的第一时间窗内的网络侧的平均时延作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UE将在第一路径的第二时间窗内的UE侧的平均时延作为在第一路径上的UE侧的时延。第一时间窗和第二时间窗的时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同。第一时间窗和第二时间窗内在第一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在第一时间窗和第二时间窗内第一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包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在DC场景中,UE侧统计的是该DRB在各条路径上的时延。UE统计的第一时延包括UE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UE获得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UE统计的第二时延包括UE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UE获得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UE确定UE侧的上行时延的方式可以为:在一定周期内,统计第一路径上每个数据包对应的从PDCP上层服务接入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或从SDAP上层SAP收到该数据包到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然后对这些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取平均值作为第一时延。同理,在一定周期内,统计第二路径上每个数据包对应的从PDCP上层SAP或从SDAP上层SAP收到该数据包到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然后对这些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取平均值作为第二时延。可选地,第一路径上的统计周期和第二路径上的统计周期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该统计周期可以预先规定或者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
可选的,UE上报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时可以携带路径对应的标识,比如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标识(identification,ID)或小区组(cell group)ID或者RLC标识(比如主RLC标识或辅RLC标识)或者基站的标识(比如主站标识或辅站标识)来标识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或者,UE上报时通过两个时延的名称不同或出现的位置不同来隐式标识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
可选的,UE上报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时可以携带DRB标识,用于指示上报哪一个DRB的时延信息。
可选的,在DC场景中,第一网络设备统计的第四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的CU与第一网络设备的DU之间的通信接口(即F1接口)。第二网络设备统计的第五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二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二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如Xn口,Xn口是主站和辅站之间的接口)。其中,协议实体的时延包括协议层的处理时延或该层从低层接收到数据包至将该数据包发送到上层的时延。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是指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DRB的数据包时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是指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DRB的数据包时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是指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DRB的数据包时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一接口的时延是指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DRB的数据包时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接口的时延,相应的,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是指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一DRB的数据包时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是指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一DRB的数据包时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二接口的时延是指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一DRB的数据包时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接口的时延。
当第一网络设备未采用CU-DU分离架构时,第四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第五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和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可选的,第二接口的时延由第一网络设备统计,并且第一网络设备结合第五时延、第二接口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层的时延确定第二路径的D2。可选的,第二接口的时延还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统计的,这种情况下,第五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和第二接口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结合第五时延和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层的时延确定第二路径的D2。
可选的,当第一网络设备采用CU-DU分离架构时,若第一网络设备为CU单元,第四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以及第一接口的时延。第五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和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可选的,第二接口的时延由CU单元统计,并且CU单元结合第五时延、第二接口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层的时延确定第二路径的D2。可选的,第二接口的时延还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统计的,这种情况下,第五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和第二接口的时延,CU单元结合第五时延和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层的时延确定第二路径的D2。
可选的,当第一网络设备采用CU-DU分离架构时,若第一网络设备为DU单元,第四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和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五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和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DU单元结合第五时延确定第二路径的D2。
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网络侧的上行时延的方式可以为:在一定周期内,统计第一路径上每个数据包从基站调度该数据包到基站收到该数据包处理之间的时延,然后对这些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取平均值作为第四时延。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分别统计第一路径上每个数据包从DU调度该数据包到DU把该数据包发送给CU-UP的平均时延(在一定周期内),和F1口时延,和CU-UP的平均时延(CU-UP通过F1口收到每个数据包到把该数据包发送给核心网的平均时延),然后根据这些时延相加得到第四时延。同理,第二网络设备内部统计上行时延为:在一定周期内,统计第二路径上每个数据包从基站调度该数据包到基站收到该数据包处理(比如发送给核心网或PDCP层提交给上层的时刻)之间的时延,然后对这些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取平均值作为第五时延。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分别统计第二路径上每个数据包从基站调度该数据包到基站收到该数据包处理(比如DU发送给CU的时刻)之间的时延的平均时延(在一定周期内),和X2/Xn口时延,然后根据这些时延相加得到第五时延。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延和第四时延确定第一上行时延,并根据第二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二上行时延。然后根据第一上行时延和第二上行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也即是说,本实施例中是先确定每条路径的总时延(比如每条路径的上行时延为:UE上报的UE侧上行平均时延+基站侧统计的该路径在基站侧的平均时延),再根据每条路径上的总时延确定该DRB的最终时延(其中,该最终时延为第一DRB的上行时延)。以图8为例,gNB1先根据路径1的D1和路径1的D2确定路径1的总时延,根据路径2的D1和路径2的D2确定路径2的总时延。例如确定公式为路径1的时延=路径1中D1时延+路径1中D2时延;路径2的时延=路径中D1时延+路径2中D2时延。最终根据路径1的总时延和路径2的总时延确定该DRB的最终时延,例如该DRB的最终时延为min(路径1的时延,路径2的时延),或者,该DRB的最终时延为max(路径1的时延,路径2的时延),或者,该DRB的最终时延为路径1的时延与路径2的时延的平均值。可选的,由于第一时延和第四时延获得的时刻可能不同,第二时延和第五时延获得的时刻可能不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根据当前时刻确定的第一时延和当前时刻确定的第四时延确认第一上行时延,根据当前时刻确定的第二时延和当前时刻确定的第五时延获得第二上行时延。可选的,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五时延中不包括PDCP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路径的D2时,可以根据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五时延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的时延求和得到第二路径的D2。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网络设备确定该DRB的最终时延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的,UE可以在RRC消息(比如测量上报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统计上述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开始统计第一信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统计上述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终端设备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开始统计第一信息。可选的,第一DRB在哪个网络设备上或终止于哪个网络设备上,则由哪个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例如,针对MNterminatedsplit bearer而言,则由主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针对SNterminated splitbearer而言,则由辅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选的,该第一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DRB的标识,以指示UE对哪些DRB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不同的DRB还可以配置不同的统计周期。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对上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下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上行和下行进行时延统计。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实施该过程,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测量配置消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网络侧通知UE进行统计哪些DRB的时延信息,即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DRB的标识,以指示UE对哪些DRB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中还可以为不同的DRB配置不同的统计周期或相同的统计周期。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对上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下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上行和下行进行时延统计。可选地,可以在测量配置中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这些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实施方式,可以不依赖于本申请中网络侧的具体统计和UE的上报方法。
可选的,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时延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网络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统计第五时延。例如,针对DC场景,比如对于MNterminated split bearer而言,主站需要通过Xn/X2接口通知辅站对DRB的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进行统计。可选的,还可以指示进行上行时延的统计,或进行下行时延时延的统计,或进行上行和下行时延的统计。可选的,该第二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DRB的标识,以指示辅站对哪些DRB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
针对DRB offloading(卸载)场景(DRB offloading是指一个DRB在MN terminatedbearer和SN terminated bearer之间变化,例如主站将主站上的DRB迁移到辅站上),UE在接收到网络设备下发的DRB offloading命令时可以自动停止对该DRB的时延统计。或者主站下发的DRB offloading命令中同时携带源基站(迁移之前的基站)删除该DRB的时延测量配置任务的指示信息。UE在接收到该DRB offloading命令时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停止对该DRB的时延统计,这是因为测量任务无法继承,测量标识(measID)在主站和辅站两边是独立的。或者当主站没有通知UE删除该DRB的时延测量任务时,UE上报没有统计到该DRB的结果或UE不上报统计结果。当UE从辅站收到对该DRB的时延测量任务时,UE重新开始对该DRB进行时延统计。同样的,当主站将主站上的DRB迁移到辅站上时,主站还可以通知辅站停止对该DRB进行时延统计。当该DRB迁移之后,可以由目标基站(迁移之后的基站)重新触发对该DRB的测量任务。实施该过程,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是以两个网络设备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更多的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通过传输第一DRB的数据包的路径。多条路径时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前述两条路径时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图12所示方法实施例,针对一个DRB的数据包在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例如DC场景,UE可以分别对每条路径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对每条路径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最终确定出该DRB的上行时延,实现了对DRB时延的统计,网络侧统计出DRB的时延可以便于网络侧基于该时延调整资源分配以满足业务对时延的需求。
实施例二
前述图12所示实施例一中,是以DC场景描述的,本申请还可以适用于CA场景,具体的可以参见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301-S303。其中,
S301:终端设备生成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S302: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S303: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第四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CA场景。即第一网络设备具备至少2个RLC实体与UE进行数据传输。以第一网络设备具备2个RLC实体与UE进行数据传输为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时延。例如图10中,第一网络设备为gNB1,第一路径为路径5,第二路径为路径6。gNB1统计路径5上的网络侧时延D2以及路径6上的网络侧时延D2,UE分别统计路径5上的终端侧时延D1以及路径6上的终端侧时延D1。然后,UE将路径5的D1和路径6的D1发送给gNB1,由gNB1最终确定DRB1的上行时延。
第一DRB为某一DRB。若采用CAduplication方式,UE将该DRB的数据包复制为两份,并通过第一路径将一份数据包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以及通过第二路径将另一份数据包发送给的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终端设备统计的是该DRB分别在两条路径上的UE侧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统计的是该DRB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以及该DRB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的时延。例如图10中,第一网络设备为gNB1,第一路径为路径5,第二路径为路径6。gNB1统计路径5上的网络侧时延D2以及路径6上的网络侧时延D2,UE分别统计路径5上的终端侧时延D1以及路径6上的终端侧时延D1。然后,UE将路径5的D1和路径6的D1发送给gNB1,由gNB1最终确定DRB1的上行时延。
可选的,在CA场景中,UE统计的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RLC实体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UE统计的第二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二RL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比如UE确定UE侧的上行时延的方式可以为:在一定周期内,统计第一路径上每个数据包对应的从PDCP上层SAP或从SDAP上层SAP收到该数据包到具有通过第一RLC实体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然后对这些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取平均值作为第一时延。同理,在一定周期内,统计第二路径上每个数据包对应的从PDCP上层SAP或从SDAP上层SAP收到该数据包到具有通过第二RLC实体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然后对这些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取平均值作为第二时延。可选地,第一路径上的统计周期和第二路径上的统计周期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该统计周期可以预先规定或者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两条路径中的数据包的调度时刻可能不同,UE在统计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时,在同一个统计周期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是不同的若干个数据包,也可以是相同的若干个数据包。
可选的,UE上报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时携带路径对应的标识,比如LCHID或cell groupID或者RLC标识(比如主RLC标识或辅RLC标识)来标识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或者,UE上报时通过两个时延的名称不同或出现的位置不同来隐式标识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可选的,UE上报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时可以携带DRB标识,用于指示上报哪一个DRB的时延信息。
可选的,在CA场景中,第一网络设备统计的第四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为网络设备的CU与网络设备的DU之间的通信接口。第一网络设备统计的第五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网络侧的上行时延的方式可以为:在一定周期内,统计第一路径上每个数据包从基站调度该数据包到基站收到该数据包处理之间的时延,然后对这些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取平均值作为第四时延。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分别统计第一路径上每个数据包从DU调度该数据包到DU把该数据包发送给CU-UP的平均时延,和F1口时延,和CU-UP的平均时延(CU-UP通过F1口收到每个数据包到把该数据包发送给核心网的平均时延),然后根据这些时延相加得到第四时延。同理,在一定周期内,统计第二路径上每个数据包从基站调度该数据包到基站收到该数据包处理之间的时延,然后对这些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取平均值作为第五时延。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分别统计第二路径上每个数据包从DU调度该数据包到DU把该数据包发送给CU-UP的平均时延,和F1口时延,和CU-UP的平均时延(CU-UP通过F1口收到每个数据包到把该数据包发送给核心网的平均时延),然后根据这些时延相加得到第五时延。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延和第四时延确定第一上行时延,并根据第二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二上行时延。然后根据第一上行时延和第二上行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也即是说,本实施例中是先确定每条路径的总时延(比如每条路径的上行时延为:UE上报的UE侧上行平均时延+基站侧统计的该路径在基站侧的平均时延),再根据每条路径上的总时延确定该DRB的最终的时延(其中,该最终时延为第一DRB的上行时延)。以图10为例,gNB1先根据路径5的D1和路径5的D2确定路径5的总时延,根据路径6的D1和路径6的D2确定路径6的总时延。例如确定公式为路径5的时延=路径5中D1时延+路径5中D2时延;路径6的时延=路径6中D1时延+路径6中D2时延。最终根据路径5的总时延和路径6的总时延确定该DRB的最终时延,例如该DRB的最终时延为min(路径5的时延,路径6的时延),或者,该DRB的最终时延为max(路径5的时延,路径6的时延),或者,该DRB的最终时延为路径5的时延与路径6的时延的平均值。可选的,由于第一时延和第四时延获得的时刻可能不同,第二时延和第五时延获得的时刻可能不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根据当前时刻确定的第一时延和当前时刻确定的第四时延确认第一上行时延,根据当前时刻确定的第二时延和当前时刻确定的第五时延获得第二上行时延。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网络设备确定该DRB的最终时延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的,UE可以在RRC消息(比如测量上报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统计上述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开始统计第一信息。可选的,该第一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DRB的标识,以指示UE对哪些DRB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不同的DRB还可以配置不同的统计周期。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对上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下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上行和下行进行时延统计。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实施该过程,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测量配置消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实施图13所示方法实施例,针对一个DRB的数据包在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例如CA场景,UE可以分别对每条路径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对每条路径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最终确定出该DRB的上行时延,实现了对DRB时延的统计,网络侧统计出DRB的时延可以便于网络侧基于该时延调整资源分配以满足业务对时延的需求。
实施例三
前述图12所示实施例一以及图13所示实施例二中,UE上报两条路径上的UE侧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统计两条路径上的总时延,并根据两条路径上的总时延确定出第一DRB的最终时延。除了采用这种方式以外,UE可以上报两条路径合并后的UE侧时延,基站先根据每条路径统计的每段时延统计得到合并的网络侧时延,再根据合并后的UE侧时延以及合并后的网络侧时延确定出第一DRB的最终时延。具体的,可参见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401-S404。其中,
S401:终端设备生成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第三时延为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S402: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S403: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时延,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五时延,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S40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三时延、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其中,第四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其中,步骤S402和步骤S403的执行先后顺序不作限定。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DC场景。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
其中,终端设备统计第三时延时综合考虑了第一路径上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UE侧时延以及第二路径上传输的第二数据包的UE侧时延。第三时延是基于第一路径上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UE侧时延和第二路径上传输的第二数据包的UE侧时延进行综合确定得到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均为一个或多个。
UE确定UE侧的上行时延的方式可以为:在一定周期内,统计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上每个数据包对应的从PDCP上层SAP或从SDAP上层SAP收到该数据包到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然后对这些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取平均值作为第三时延。对于DCduplication场景而言,即,每条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包相同。UE可以把发往两条路径上的相同数据包作为两个数据包独立统计,也就是说统计从PDCP上层SAP或SDAP上层SAP收到数据包到各条路径上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该数据包可以具有两个时延取值。或者把该数据包在两条路径上的最小值(比如每个数据包对应的从PDCP上层SAP或从SDAP上层SAP收到该数据包到从任何一条路径上获得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或最大值(比如每个数据包对应的从PDCP上层SAP或从SDAP上层SAP收到该数据包到从这些路径上获得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最晚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或平均值做为该数据包在UE侧的最终时延。对于非duplication的DC包而言,即,每条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包不同。UE统计的是从PDCP上层SAP或SDAP上层SAP收到数据包到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可能来自两条路径中的任何一个)之间的时延。这种情况,UE统计的是两条路径的时延(即不区分是哪条路径,统一确定,即类似只有一个路径的确定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两条路径中的数据包的调度时刻可能不同,UE在统计第三时延时,在同一个统计周期内,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中统计到的数据包可能是不同的若干个数据包,也可能是相同的若干个数据包。
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UE上报2个时延,本申请实施例中UE侧上报的是一个时延。UE根据每条路径的D1得到合并的D1,并上报给网络设备,其中,合并可以是取均值,或取最大值,或取最小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确定网络侧的上行时延的方式可以为:网络侧在两条路径上分别统计并确定出一个网络侧的处理时延。比如可以按照两条路径的平均值作为网络侧的时延,比如平均值=average(路径1上的D2,路径2上的D2)。本申请也不限制按照两条路径的最小值或最大值作为网络侧的处理时延。网络设备根据每条路径的D2得到合并的D2,再根据UE上报的合并的D1得到最终的时延统计结果,即确定出该DRB的最终时延(其中,该最终时延为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网络设备确定该DRB的最终时延的方式不作限定。
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分别统计各自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例如图8中,第一网络设备为gNB1,第二网络设备为gNB2,第一路径为路径1,第二路径为路径2。gNB1统计路径1上的网络侧时延D2,gNB2统计路径2上的网络侧时延,UE综合统计路径1和路径2上的终端侧平均时延D1(或者UE统计DRB1的数据包的UE侧平均时延D1)。然后,UE将统计结果D1发送给gNB1,gNB2将第五时延发送给gNB1,由gNB1最终确定DRB1的上行时延。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三时延、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具体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六时延,并根据第三时延和第六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可选的,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五时延中不包括PDCP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路径的D2时,可以根据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五时延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的时延求和得到第二路径的D2,再结合第一路径的D2和第二路径的D2确定得到第六时延。以图8为例,DRB1的最终上行时延=UE上报的D1上行时延(例如是路径1上的D1和路径2上的D1的平均值)+gNB1确定的D2上行时延(例如是路径1上的D2和路径2上的D2的平均值)。可选的,由于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获得的时刻可能不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最新的第四时延和最新的第五时延确认第六上行时延。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第一接口的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二接口的时延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图12所示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图12所示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UE可以在RRC消息(比如测量上报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信息。可选的,UE上报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时可以携带DRB标识,用于指示上报哪一个DRB的时延信息。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统计第一信息。可选的,第一DRB在哪个网络设备上,则由哪个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例如,针对MNterminated split bearer而言,则由主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针对SNterminated split bearer而言,则由辅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选的,该第一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DRB的标识,以指示UE对哪些DRB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不同的DRB还可以配置不同的统计周期。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对上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下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上行和下行进行时延统计。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实施该过程,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统计第一信息这几个步骤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实施例,而无需依赖上述UE的上报方法和网络侧的确定方法。
可选的,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时延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网络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统计第五时延。例如,针对DC场景,比如对于MNterminated split bearer而言,主站需要通过Xn/X2接口通知辅站对DRB的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进行统计。可选的,还可以指示进行上行时延的统计,或进行下行时延时延的统计,或进行上行和下行时延的统计。可选的,该第二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DRB的标识,以指示辅站对哪些DRB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
针对DRB offloading场景,UE在接收到网络设备下发的DRB offloading命令时可以自动停止对该DRB的时延统计。或者网络设备下发的DRB offloading命令中同时携带源基站(迁移之前的基站)删除该DRB的时延测量配置任务的指示信息。UE在接收到该DRBoffloading命令时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停止对该DRB的时延统计,这是因为测量任务无法继承,测量标识(measID)在主站和辅站两边是独立的。或者当主站没有通知UE删除该DRB的时延测量任务时,UE上报没有统计到该DRB的结果或UE不上报统计结果。当UE从辅站收到对该DRB的时延测量任务时,UE重新开始对该DRB进行时延统计。同样的,当主站将主站上的DRB迁移到辅站上时,主站还可以通知辅站停止对该DRB进行时延统计。当该DRB迁移之后,可以由目标基站(迁移之后的基站)重新触发对该DRB的测量任务。实施该过程,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是以两个网络设备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更多的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通过传输第一DRB的数据包的路径。多条路径时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前述两条路径时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图14所示方法实施例三,针对一个DRB的数据包在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例如DC场景,UE可以对多条路径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网络设备可以对多条路径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最终确定出该DRB的上行时延,实现了对DRB时延的统计,网络侧统计出DRB的时延可以便于网络侧基于该时延调整资源分配以满足业务对时延的需求。
实施例四
前述图14所示实施例三中,是以DC场景描述的,本申请还可以适用于CA场景,具体的可以参见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501-S503。其中,
S501:终端设备生成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第三时延为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S502: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S503: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三时延、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其中,第四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CA场景。即第一网络设备具备至少2个RLC实体与UE进行数据传输。以第一网络设备具备2个RLC实体与UE进行数据传输为例,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时延。
其中,终端设备统计第三时延时综合考虑了第一路径上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UE侧时延以及第二路径上传输的第二数据包的UE侧时延。第三时延是基于第一路径上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UE侧时延和第二路径上传输的第二数据包的UE侧时延进行综合确定得到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均为一个或多个。
UE确定UE侧的上行时延的方式可以为:在一定周期内,统计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上每个数据包对应的从PDCP上层SAP或从SDAP上层SAP收到该数据包到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然后对这些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取平均值作为第三时延。对于CAduplication场景而言,即,每条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包相同。UE可以把发往两条路径上的相同数据包作为两个数据包独立统计,也就是说统计从PDCP上层SAP或SDAP上层SAP收到数据包到各条路径上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该数据包可以具有两个时延取值。或者把该数据包在两条路径上的最小值(比如每个数据包对应的从PDCP上层SAP或从SDAP上层SAP收到该数据包到从任何一条路径上获得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或最大值(比如每个数据包对应的从PDCP上层SAP或从SDAP上层SAP收到该数据包到从这些路径上获得具有传输该数据包的最晚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或平均值做为该数据包在UE侧的最终时延。
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UE上报2个时延,本申请实施例中UE侧上报的是一个时延。UE根据每条路径的D1得到合并的D1,并上报给网络设备,其中,合并可以是取均值,或取最大值,或取最小值等。
第一网络设备在两条路径上分别统计并确定出一个网络侧的处理时延(例如取均值,或取最大值,或取最小值等)。比如可以按照两条路径的平均值作为网络侧的时延,比如平均值=average(路径5上的D2,路径6上的D2)。本申请也不限制按照两条路径的最小值或最大值作为网络侧的处理时延。网络设备根据每条路径的D2得到合并的D2,再根据UE上报的合并的D1得到最终的时延统计结果,即确定出该DRB的最终时延(其中,该最终时延为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网络设备确定该DRB的最终时延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三时延、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具体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六时延,并根据第三时延和第六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例如图10中,第一网络设备为gNB1,第一路径为路径5,第二路径为路径6。gNB1综合统计路径5和路径6上的网络侧平均时延D2(或者gNB1统计DRB1的数据包的网络侧平均时延D2),UE综合统计路径5和路径6上的终端侧平均时延D1(或者UE统计DRB1的数据包的UE侧平均时延D1)。然后,UE将统计结果D1发送给gNB1,由gNB1最终确定DRB1的上行时延。
可选的,UE可以在RRC消息(比如测量上报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信息。可选的,UE上报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时可以携带DRB标识,用于指示上报哪一个DRB的时延信息。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统计第一信息。可选的,该第一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DRB的标识,以指示UE对哪些DRB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不同的DRB还可以配置不同的统计周期。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对上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下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上行和下行进行时延统计。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实施该过程,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
实施图15所示方法实施例四,针对一个DRB的数据包在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例如CA场景,UE可以对多条路径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网络设备可以对多条路径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最终确定出该DRB的上行时延,实现了对DRB时延的统计,网络侧统计出DRB的时延可以便于网络侧基于该时延调整资源分配以满足业务对时延的需求。
实施例五
前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均是以统计多条路径的时延(可以对这多条路径的多个时延分别上报,也可以是上报合并后的一个时延)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只统计某一条路径的时延(比如只统计通过主站中发送的数据包的时延,或只统计通过辅站中发送的数据包的时延)。参见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601-S603。其中,
S601:终端设备生成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S602: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一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信息。
S603: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和第六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如果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时延的信息,第六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的时延;如果第二信息包括第二时延的信息,第六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的时延。
可选的,可以协议中定义统计哪一条路径上的时延,例如,针对DC场景,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站,协议中定义的是统计主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路径上的时延,则UE负责统计该路径上的UE侧时延,主站负责统计该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或者,协议中定义的是统计辅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路径上的时延,则UE负责统计该路径上的UE侧时延,辅站负责统计该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并发送给主站进行最终确定。或者,协议中定义的按照该DRB的类型选择统计哪一条路径上的时延,如果是MN terminated bearer,则UE负责统计主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路径上的UE侧时延,主站负责统计该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如果是SN terminatedbearer,则UE负责统计辅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路径上的UE侧时延,辅站负责统计该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又或者,针对CA场景,协议中定义的是统计第一网络设备的主RLC实体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路径上的时延,则UE负责统计该路径上的UE侧时延,第一网络设备负责统计该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可选的,还可以是网络设备指示统计哪一条路径上的时延,例如,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统计哪一条路径上的时延,该指示信息中可以携带路径的ID(例如LCH ID、基站ID、cell group ID或者RLC标识(比如主RLC标识或辅RLC标识)等)。例如,针对DC场景,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站,主站可以向UE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携带主站的标识,指示统计主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路径上的时延,则UE负责统计该路径上的UE侧时延,主站负责统计该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可选的,该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DRB的标识,以指示对哪些DRB的时延进行统计。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DC场景。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如果统计的是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则第一网络设备根据UE上报的第一路径的D1和第一网络设备统计的第一路径的D2确定第一路径上的总时延。如果统计的是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则第二网络设备根据UE上报的第二路径的D1和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路径的D2确定第二路径上的总时延。
DC场景下,如果统计的是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则UE侧的时延,即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网络侧的时延,即第六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的CU与第一网络设备的DU之间的通信接口,例如F1接口。如果统计的是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则UE侧的时延,即第二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网络侧的时延,即第六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和第二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例如Xn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CA场景。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如果统计的是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则第一网络设备根据UE上报的第一路径的D1和第一网络设备统计的第一路径的D2确定第一路径上的总时延。如果统计的是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则第一网络设备根据UE上报的第二路径的D1和第一网络设备统计的第二路径的D2确定第二路径上的总时延。
CA场景下,如果统计的是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则UE侧的时延,即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一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网络侧的时延,即第六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的CU与第一网络设备的DU之间的通信接口。如果统计的是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则UE侧的时延,即第一时延包括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第二数据包到终端设备获得向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网络侧的时延,即第六时延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的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的CU与第一网络设备的DU之间的通信接口。
可选的,UE上报的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时延或第二时延对应的标识,该标识用于区别不同的时延。例如,该标识可以是路径标识,或者LCH标识,或者基站标识,或者小区组标识。
针对DRB offloading场景,UE在接收到网络设备下发的DRB offloading命令时可以自动停止对该DRB的时延统计。或者网络设备下发的DRB offloading命令中同时携带源基站(迁移之前的基站)删除该DRB的时延测量配置任务的指示信息。UE在接收到该DRBoffloading命令时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停止对该DRB的时延统计。或者当主站没有通知UE删除该DRB的时延测量任务时,UE上报没有统计到该DRB的结果或UE不上报统计结果。当UE从辅站收到对该DRB的时延测量任务时,UE重新开始对该DRB进行时延统计。同样的,当主站将主站上的DRB迁移到辅站上时,主站还可以通知辅站停止对该DRB进行时延统计。当该DRB迁移之后,可以由目标基站(迁移之后的基站)重新触发对该DRB的测量任务。实施该过程,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
实施图16所示方法实施例五,针对一个DRB的数据包在多条路径上传输的场景,例如DC场景或者CA场景,UE可以对某一条路径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网络设备可以对该条路径进行网络侧的时延统计,最终确定出该DRB的上行时延,实现了对DRB时延的统计,网络侧统计出DRB的时延可以便于网络侧基于该时延调整资源分配以满足业务对时延的需求。
实施例六
上述图12至图16均是以上行时延为例进行说明的。对于下行时延而言,则可以由网络侧单独统计即可。参见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01: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七时延,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七时延,第七时延为第三路径上的网络侧下行时延,第三路径用于传输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属于第一DRB。
S702: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七时延和第八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下行时延,该第八时延为第四路径上的网络侧下行时延,第四路径用于传输第四数据包,第四数据包属于第一DRB。
可选的,第七时延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收到一个RLC SDU到该RLC SDU的最后一部分被UE正确接收(按照接收到的HARQ反馈信息确认被UE正确接收)之间的时延。可选的,第七时延还可能包括X2或Xn口时延中的至少一个。第八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从上一层收到数据包到MAC层从PHY收到该数据包被UE正确之间的时延。第八时延可包括:PDCP层时延(比如CU-UP的时延)、F1-U时延,HARQ传输或重传时延、RLC侧时延(例如处理时延)。如图9所示,DC场景下,gNB1统计在路径3的下行处理时延(比如一段时间内从PDCP的上一层收到每个数据包到MAC层从PHY收到该数据包被UE正确收到时间段),gNB2统计路径4的下行处理时延,gNB2也可以统计gNB2与gNB1之间Xn/X2的时延。gNB2可以把gNB2侧的下行时延结果最终值(比如可以统计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包在辅站的平均处理时延,该处理时延为:从gNB1收到一个RLC SDU到该RLC SDU的最后一部分被UE正确接收的时刻)通知gNB1,由gNB1进行最终确定。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七时延和第八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下行时延。具体可以为:将第七时延和第八时延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或最大值,或最小值)确定为是第一DRB的下行时延。这种情况中,无需让UE上报下行时延。
可选的,UE也可以统计下行时延。比如UE内部处理下行时延为:SDAP或PDCPSDU最后一个分段被终端设备正确接收的时刻到终端设备的SDAP或PDCP层把该SDU提交给上层的时刻之间的时延。同上行一样,UE可以分别统计每条支路上的UE侧下行时延并上报。
图17是以DC场景为例进行的说明,在CA场景中,由一个网络设备分别统计各条路径上的下行时延并最终确定第一DRB的下行时延。例如,CA场景中,第七时延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CU-UP的时延、F1-U时延和DU侧时延中的一种或多种。第八时延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CU-UP的时延、F1-U时延和DU侧时延中的一种或多种。参见图11,gNB1统计路径7上的下行网络侧的时延,同理,采用同样方法统计另一条路径上的下行网络侧的时延,并最终确定第一DRB的下行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下行时延的方式可以参见图17所示实施例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网络侧还可以只统计一条路径上的第一DRB的数据包对应的下行时延。比如只统计从主站发送给UE的第一DRB的数据包对应的下行时延。或者只统计从辅站发送给UE的第一DRB的数据包对应的下行时延。进一步的,这条路径还可以是和上行时延统计的路径相同,即上行时延统计的是那条路径的时延,下行时延也统计对应路径的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前面的实施例都说的是DRB,可选的是,也可以针对信令无线承载(signal radio bearer,SRB)进行以上所有实施例的相同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终端设备分别统计多条路径上的UE侧时延的场景,前述实施例是以终端设备将这多条路径的UE侧时延都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将第一路径的D1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例如主站,将第二路径的D1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例如辅站,辅站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路径的D1以及自身统计的第二路径的网络侧时延确定得到第二路径的上行时延后,直接向主站发送第二路径的上行总时延(而非向主站发送第二路径的部分时延),再由主站根据第一路径的上行总时延和第二路径的上行总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各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统计第一DRB涉及的UE侧时延这几个步骤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实施例,而无需依赖前述各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具体的UE的上报和网络侧的确定过程。可选的,第一DRB在哪个网络设备上或终止于那个网络设备上,则由哪个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例如,针对MNterminated split bearer而言,则由主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针对SNterminated split bearer而言,则由辅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选的,该第一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DRB的标识,以指示UE对哪些DRB进行UE侧的时延统计。不同的DRB还可以配置不同的统计周期。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对上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下行进行时延统计,或对上行和下行进行时延统计。实施该过程,可以按照DRB粒度进行时延统计的配置。实施该过程,可以减少UE的负荷,降低UE的处理开销。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测量配置消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针对DRB offloading(卸载)场景的实现过程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独立实施例来实施,而无需依赖前述各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具体的UE的上报和网络侧的确定过程。即,UE在接收到网络设备下发的DRB offloading命令时可以自动停止对该DRB的时延测量。或者主站下发的DRB offloading命令中同时携带源基站(迁移之前的基站)删除该DRB的时延测量配置任务的指示信息。UE在接收到该DRB offloading命令时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停止对该DRB的时延统计,这是因为测量任务无法继承,测量标识(measID)在主站和辅站两边是独立的。或者当主站没有通知UE删除该DRB的时延测量任务时,UE上报没有统计到该DRB的结果或UE不上报统计结果。当UE从辅站收到对该DRB的时延测量任务时,UE重新开始对该DRB进行时延统计。
前述各方法实施例均是以UE上报时延信息为例进行的说明,除此之外,UE还可以上报比例信息,该比例为数据包的时延超过门限的比例,该门限可以由网络侧设置。例如,UE在一个周期内统计了10个数据包的UE侧时延,其中确定每个数据包的时延是否超过门限值,再根据超过门限的数据包的数量(例如8个)与这10个数据包的数量(10个)的比值作为上报的比例信息,网络侧根据该比例确定UE侧的时延(或时延范围)。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络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终端设备、网络设备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网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也可以由可配置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实现的方法,也可以由可配置于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设备、网络设备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800包括:收发单元801和处理单元802。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或者可配置于第一网络设备的部件。示例性的,收发单元8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800执行前述图12至图17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或者发送信息的步骤。处理单元8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前述图12至图17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第一网络设备相关的处理步骤,例如实现除收发单元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等。可选的,该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代码(程序)或者数据。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处理单元802可以调用存储单元的代码或者数据,使得通信装置800实现根据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三时延为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第四时延为在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802可以为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等。收发单元801可以为收发器或者收发电路或者接口电路等。存储单元可以为存储器。上述处理单元、收发单元和存储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分离。
图1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900包括:处理单元901和收发单元902。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或者可配置于第二网络设备的部件。示例性的,收发单元9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900执行前述图12至图17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或者发送信息的步骤。处理单元901,用于支持第二网络设备执行前述图12至图17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相关的处理步骤,例如实现除收发单元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等。可选的,该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代码(程序)或者数据。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处理单元802可以调用存储单元的代码或者数据,使得通信装置900获取第五时延,第五时延为在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该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属于第一DRB,用于传输第一DRB的数据包的路径包括两条或多条。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901可以为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等。收发单元902可以为收发器或者收发电路或者接口电路等。存储单元可以为存储器。上述处理单元、收发单元和存储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分离。
图20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以是上述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如图20所示,网络设备10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网络接口1003、收发器1005和天线1008。这些部件可通过总线1004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20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其中:
网络接口1003可用于网络设备1000与其他通信设备,例如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具体的,网络接口1003可以是有线接口。
收发器1005可用于对处理器1001输出的信号进行发射处理,例如信号调制。收发器1005还可用于对天线1008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信号解调。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1005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在网络设备1000中,收发器1005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天线1008可用于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换成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
存储器1002可以和处理器1001通过总线1004或者输入输出端口耦合,存储器1002也可以与处理器1001集成在一起。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或者数据。具体的,存储器10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10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下述简称系统),例如uCOS、VxWorks、RTLinux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存储器1002还可以存储网络通信程序,该网络通信程序可用于与一个或多个附加设备,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器1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确定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的,处理器1001可用于调用存储于存储器1002中的程序,例如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网络设备1000侧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1000可以是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网络设备101,可实施为基站收发台,无线收发器,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一个扩展服务集(ESS),NodeB,eNodeB,gNB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20所示的网络设备1000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这里不作限制。关于网络设备100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对应实现终端设备的相应操作的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110包括:处理单元1101和收发单元1102。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可用于终端设备的部件。示例性的,收发单元11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10执行前述图12至图17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终端设备接收或者发送信息的步骤。处理单元110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前述图12至图17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相关的处理步骤,例如实现除收发单元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等。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代码(程序)或者数据。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处理单元1101可以调用存储单元的代码或者数据,使得通信装置110获取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第二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第三时延为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第一路径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包,第二路径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1101可以为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等。收发单元1102可以为收发器或者收发电路或者接口电路等。存储单元可以为存储器。上述处理单元、收发单元和存储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分离。
如图22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终端设备120可包括:输入输出模块(例如音频输入输出模块125、按键输入模块126以及显示器127等)、用户接口128、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收发器122、天线123以及存储器124。这些部件可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图22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其中:
天线123可用于将电磁能转换成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收发器122可用于对处理器121输出的信号进行发射处理,也可用于对天线123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器122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在终端设备120中,收发器1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除了图22所示的收发器122,终端设备120还可包括其他通信部件,例如GPS模块、蓝牙(Bluetooth)模块、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等。不限于上述表述的无线通信信号,终端设备1200还可以支持其他无线通信信号,例如卫星信号、短波信号等等。不限于无线通信,终端设备120还可以配置有有线网络接口(如LAN接口)来支持有线通信。
输入输出模块可用于实现终端设备120和用户/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可主要包括音频输入输出模块125、按键输入模块126以及显示器127等。具体的,输入输出模块还可包括:摄像头、触摸屏以及传感器等等。其中,输入输出模块均通过用户接口128与处理器121进行通信。
存储器124可以和处理器121通过总线或者输入输出端口耦合,存储器124也可以与处理器121集成在一起。存储器124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的,存储器12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124可以存储操作系统(下述简称系统),例如ANDROID,IOS,WINDOWS,或者LINUX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存储器12212还可以存储网络通信程序,该网络通信程序可用于与一个或多个附加设备,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124还可以存储用户接口程序,该用户接口程序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操作界面将应用程序的内容形象逼真的显示出来,并通过菜单、对话框以及按键等输入控件接收用户对应用程序的控制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24可用于存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终端设备120侧的实现程序。关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实现,请参考前述实施例。
处理器121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的,处理器121可用于调用存储于存储器124中的程序,例如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终端设备120侧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以实现前续实施例涉及的方法。处理器121可支持: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2G)通信、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3G)通信,以及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4G)通信、以及5G通信等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选地,当处理器121发送任何消息或数据时,其具体通过驱动或控制收发器122做发送。可选地,当处理器121接收任何消息或数据时,其具体通过驱动或控制收发器122做接收。因此,处理器121可以被视为是执行发送或接收的控制中心,收发器122是发送和接收操作的具体执行者。
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120可以是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终端设备102,可实施为eMTC设备、移动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移动单元(mobile unit),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等等。
需要说明的,图22所示的终端设备120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12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这里不作限制。关于终端设备12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23,图2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通信芯片1300可包括:处理器1301,以及耦合于处理器1301的一个或多个接口1302。示例性的:
处理器1301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实现中,处理器1301可主要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示例性的,控制器主要负责指令译码,并为指令对应的操作发出控制信号。运算器主要负责执行定点或浮点算数运算操作、移位操作以及逻辑操作等,也可以执行地址运算和转换。寄存器主要负责保存指令执行过程中临时存放的寄存器操作数和中间操作结果等。具体实现中,处理器1301的硬件架构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架构、无互锁管道阶段架构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 architecture,MIPS)架构、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machines,ARM)架构或者NP架构等等。处理器1301可以是单核的,也可以是多核的。
示例性的,接口1302可用于输入待处理的数据至处理器1301,并且可以向外输出处理器1301的处理结果。具体实现中,接口1302可以是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input output,GPIO)接口,可以和多个外围设备(如显示器(LCD)、摄像头(camara)、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等等)连接。接口1302通过总线1303与处理器1301相连。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301可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通信设备侧的实现程序或者数据,使得该芯片可以实现前述图12至图17所示的通信方法。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13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通过接口1302与通信芯片130相耦合,也就是说存储器可以是通信芯片130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于该通信芯片130。接口1302可用于输出处理器1301的执行结果。本申请中,接口1302可具体用于输出处理器1301的译码结果。关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处理器1301、接口1302各自对应的功能既可以通过硬件设计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里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者处理器可以调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使得该设备或者处理器来执行图12至图17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步骤。前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图12至图17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设备,该多个设备包括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或者,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设备,该多个设备包括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示例性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图18所示的通信装置或图20所提供的网络设备,且用于执行图12至图17所提供的时延统计方法中对应第一网络设备的步骤。和/或,终端设备可以为图21所示的通信装置或图22所提供的终端设备,且用于执行图12至图17所提供的时延统计方法中对应终端设备的步骤。和/或,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或图20所提供的网络设备,且用于执行图12至图17所提供的时延统计方法中对应第二网络设备的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综上,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所述第三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所述第一路径用于传输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至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路径用于传输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经第二网络设备至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所述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其中,所述第四时延为在所述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所述第五时延为在所述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路径上的时延,所述在所述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二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二路径上的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所述第一DRB的上行时延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五时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所述在所述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二时延的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所述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四时延确定第一上行时延,并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五时延确定第二上行时延;
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时延和所述第二上行时延确定所述第一DRB的上行时延;
或者,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时延的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第四时延和第五时延确定所述第一DRB的上行时延,包括:
根据所述第四时延和所述第五时延确定第六时延,并根据所述第三时延和所述第六时延所述第一DRB的上行时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二时延的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时延对应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时延对应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到所述终端设备获得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所述第二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终端设备获得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到所述终端设备获得向所述第一RL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所述第二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终端设备获得向所述第二RLC实体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时延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时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集中单元CU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分布单元DU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五时延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RLC实体的时延和第二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时延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时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网络设备的CU与所述网络设备的DU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五时延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HARQ传输时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时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时延和所述第一接口的时延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三时延的信息,所述第一时延为终端设备在第一路径上的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路径上的时延,所述第三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和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路径上的时延得到的,所述第一路径用于传输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至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路径用于传输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经第二网络设备至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均属于第一DRB;
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路径上的时延,在所述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第二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二路径上的时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在所述第二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实体对应的路径上的网络侧时延。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二时延的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时延对应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时延对应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区别不同的时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到所述终端设备获得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所述第二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终端设备获得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到所述终端设备获得向所述第一RL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所述第二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从上层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终端设备获得向所述第二RLC实体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上行授权之间的时延。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统计所述第一信息。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至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2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终端设备为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
2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1或者权利要求12至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910366086.2A 2019-04-30 2019-04-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1866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6086.2A CN111866929B (zh) 2019-04-30 2019-04-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2210097050.0A CN114630360A (zh) 2019-04-30 2019-04-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20/087223 WO2020221201A1 (zh) 2019-04-30 2020-04-27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0799000.3A EP3952402A4 (en) 2019-04-30 2020-04-27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7/514,332 US20220052956A1 (en) 2019-04-30 2021-10-29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6086.2A CN111866929B (zh) 2019-04-30 2019-04-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7050.0A Division CN114630360A (zh) 2019-04-30 2019-04-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929A CN111866929A (zh) 2020-10-30
CN111866929B true CN111866929B (zh) 2022-03-08

Family

ID=7296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7050.0A Pending CN114630360A (zh) 2019-04-30 2019-04-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910366086.2A Active CN111866929B (zh) 2019-04-30 2019-04-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7050.0A Pending CN114630360A (zh) 2019-04-30 2019-04-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52956A1 (zh)
EP (1) EP3952402A4 (zh)
CN (2) CN114630360A (zh)
WO (1) WO20202212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8777B2 (en) * 2020-02-14 2023-12-05 Intel Corporation Support for quality-of-service (QOS) monitoring in a dual connectivity or split ng-ran with control plane (CP)—user plane (UP) separation
CN114698033A (zh) * 2020-12-31 2022-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保障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2804707A (zh) * 2021-01-04 2021-05-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191130A (zh) * 2021-02-01 2022-10-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路径传输时延的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93225A1 (zh) * 2021-03-18 2022-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突发监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89298B (zh) * 2021-10-22 2024-02-09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及其统计平均时延的方法
KR20230145875A (ko) * 2022-04-11 2023-10-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수행하는 서비스에 기반하여 지연 시간을 포함하는 측정 보고를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14885360A (zh) * 2022-06-09 2022-08-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时延可靠性确定方法、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54057A1 (en) * 2022-09-07 2024-03-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7567A (zh) * 2016-11-01 2018-08-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在5g架构下建立双连接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809548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副本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526029A (zh) * 2017-09-20 2019-03-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介质、相关装置和设备
CN109548085A (zh) * 2017-08-1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672510A (zh) * 2017-10-13 2019-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20750A1 (en) * 2015-07-08 2018-05-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electing first base station or second base station transmit a packet data unit (pdu) to user equipment (ue)
CN106937305B (zh) * 2015-12-30 202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延管理方法、传输网设备及通信系统
EP3456006B1 (en) * 2016-05-13 2019-10-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resource usage in a multipath network
CN108632879A (zh) * 2017-03-15 2018-10-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的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924876B (zh) * 2017-03-24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终端及通信系统
US10798754B2 (en) * 2017-07-24 2020-10-0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low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729583B (zh) * 2017-10-27 2021-06-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7567A (zh) * 2016-11-01 2018-08-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在5g架构下建立双连接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809548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副本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548085A (zh) * 2017-08-1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526029A (zh) * 2017-09-20 2019-03-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介质、相关装置和设备
CN109672510A (zh) * 2017-10-13 2019-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otential Impacts of Higher Layer Multi-Connectivity related to the Key Issue 1;Ericsson;《3GPP TSG-RAN WG3 Meeting #101bis R3-186220》;201810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52956A1 (en) 2022-02-17
CN114630360A (zh) 2022-06-14
CN111866929A (zh) 2020-10-30
EP3952402A1 (en) 2022-02-09
EP3952402A4 (en) 2022-06-15
WO2020221201A1 (zh) 2020-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6929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92510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US10993277B2 (en) Enhanced PDCP duplication handling and RLC failure handling
EP3471493B1 (en) Radio link fail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3720182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50516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848222B (zh) 用于切换的方法和基站设备
EP3634036A1 (en) Dc-based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TWI559803B (zh) 指派雙連接性操作中之分量載波
KR102209738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플로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1345066B (zh) Pdcp版本改变的处理
US1124070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US20180139745A1 (en) Method for reconfiguring data radio bearer and user equipment
EP3836598B1 (en)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es and system
WO2019192458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2052851A1 (zh) 一种服务质量QoS的监测方法
CN11235146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4017956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18070465A1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7443367B2 (ja) 端末及び通信ノード
CN112566186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316202A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6014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WO202406024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WO2023230921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