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8085A -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8085A
CN109548085A CN201710686172.2A CN201710686172A CN109548085A CN 109548085 A CN109548085 A CN 109548085A CN 201710686172 A CN201710686172 A CN 201710686172A CN 109548085 A CN109548085 A CN 109548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hresholding
access network
network equipment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61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海凤
蔺波
熊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861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8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8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双连接通信系统,双连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根据第一门限对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第一门限;根据第二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第二门限;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

Description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第四代(the fourth generation,4G)进入规模商用阶段,未来的第五代(the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研发的热点。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作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将在人们的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5G业务需求呈现多样化,考虑新无线(new radio,NR)不同业务需求(时延、可靠性、速率等),5G中提出了“预处理”的概念。其中,“预处理”是指对数据预先进行处理,比如,在为得到发送待传输数据的上行资源之前,终端设备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提前处理,一旦获得上行资源,可以直接将预处理的数据发送,以节省时延。
另外,5G中的双连接是终端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下的一种模式,即终端设备可以向主基站和辅基站分别发送数据。在现有技术中,基站可以配置一个门限,在终端设备中的缓存数据高于该门限时向两个基站发送数据,在终端设备中的缓存数据低于该门限时只向其中一个基站发送数据。但是现有技术的分流比例并不会考虑终端设备的预处理过程,这样会存在终端设备基站分配的传输资源与终端设备的需求不符合的问题。基于此,亟需提出一种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双连接通信系统,所述双连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所述方法由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
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获取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根据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对传输给不同接入网设备的数据作受限的预处理,能够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需求与接入网设备分配的资源是相符的,有助于资源的分配合理。这里,如果终端设备预处理的数据量不受限制,在终端设备预处理的数据量过多的情况下,则可能会导致接入网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与终端设备的资源需求不符,从而导致终端设备需要重新拆包组装PDU,由此带来时延浪费。因此,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引入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还可以减少时延。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可以相同或不同。因此,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的取值比较灵活。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门限的取值以及第一门限指示,或与第一门限有关的其他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门限的取值以及第二门限指示,或与第二门限有关的其他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或者,
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获取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门限的信息,以及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门限的信息。
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获取方式比较灵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三门限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确定是否进行分流传输;
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时,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在待传输数据的总量超过第三门限时,才确定进行分流传输,有助于提高传输效率。
可选地,第三门限可以与第一门限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三门限可以理解为分流缓冲区门限,所述分流缓冲区门限用于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分流缓冲区门限和待传输数据总量判断是否进行分流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以及所述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并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仅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是所述终端设备缓存中的数据总量。
因此,终端设备通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BSR,以便于请求传输资源。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BSR发送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包括:
使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因此,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接入网设备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BSR发送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包括:
使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因此,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接入网设备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序列号SN,所述第一SN是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起始SN位置;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从所述第一SN开始,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
因此,终端设备可以获知第一数据的起始SN位置,从起始SN位置开始,对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是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起始SN位置;
其中,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从所述第二SN开始,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因此,终端设备可以获知第二数据的起始SN位置,从起始SN位置开始,对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满足预设关系。
例如,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满足下式:
其中,M表示所述第二SN,N是所述待传输PDCP数据对应的总序列号,b是所述第二门限,a是所述第一门限。
因此,第二SN可以与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相关,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第二SN确定对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的起始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或去激活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分流承载下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的传输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分组汇聚协议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或者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是主接入网设备,比如主基站MgNB,第二接入网设备是辅接入网设备,比如辅基站SgNB;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是辅接入网设备,比如辅基站SgNB,第二接入网设备是主接入网设备,比如主基站MgNB。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双连接通信系统,所述双连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所述方法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所述第一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第二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对传输给不同接入网设备的数据作受限的预处理,能够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需求与接入网设备分配的资源是相符的,有助于资源的分配合理。这里,如果终端设备预处理的数据量不受限制,在终端设备预处理的数据量过多的情况下,则可能会导致接入网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与终端设备的资源需求不符,从而导致终端设备需要重新拆包组装PDU,由此带来时延浪费。因此,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引入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还可以减少时延。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可以是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的。
可选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X2口进行交互,获知终端设备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预处理能力,以及终端设备分别为接入网设备上报的缓存状态报告BSR。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第一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请求分配资源的数据量,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二BSR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
根据所述第一BSR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因此,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合理的资源,以便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序列号SN,所述第一SN是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起始SN位置;和/或,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是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起始SN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满足预设关系。
例如,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满足下式:
其中,M表示所述第二SN,N是所述待传输PDCP数据对应的总序列号,b是所述第二门限,a是所述第一门限。
因此,第二SN可以与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相关,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第二SN确定预处理的起始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或去激活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分流承载下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的传输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分组汇聚协议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或者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双连接通信系统,所述双连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所述方法由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所述第一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第二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门限对第二数据作受限的预处理后的数据,能够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需求与接入网设备分配的资源是相符的,有助于资源的分配合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第二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请求分配资源的数据量,其中,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所述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一BSR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
根据所述第二BSR确定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资源。
因此,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合理的资源,以便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分组汇聚协议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或者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接入网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接入网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处理器与存储器和收发器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网元进行通信。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处理器与存储器和收发器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网元进行通信。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处理器与存储器和收发器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网元进行通信。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芯片,其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芯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芯片,其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接入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芯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芯片,其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接入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芯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其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双连接通信系统的无线协议栈架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统一设计的控制MAC控制单元CE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的再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等目前的通信系统,以及,尤其应用于未来的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5G系统或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通信系统。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通信系统示出了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的一个示意图。该移动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10、主无线接入网设备120和辅无线接入网设备130。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与主无线接入网设备120或辅无线接入网设备130相连;主无线接入网设备120和辅无线接入网设备130由X2口连接。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双连接DC是指终端设备在连接态下的一种模式。其中,主无线接入网设备120为终端设备配置了一个主小区群(master cell group,MCG),辅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一个辅小区群(secondary cell group,SCG)。在DC中,某个无线承载(bearer)使用的无线协议栈架构取决于承载是怎样建立的,其中,承载的建立是由主无线接入网设备120决定的。终端设备110可以有多个无线承载,可以存在不同的承载类型,包括:MCG bearer、SCG bearer、分流Split bearer,在5G中,分流承载可为主小区群MCG split bearer或者辅小区群SCG splitbearer。
图2示出了双连接通信系统的无线协议栈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对于主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辅无线接入网设备来说,其协议层从下至上依次是: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PDCP层处理控制平面上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以及用户平面上的因特网协议包(internetprotocol,IP)等。在用户平面上,PDCP层得到来自上层的IP数据分组后,可以对IP数据分组包PDCP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进行头压缩和加密,以及处理完的数据包增加一个PDCP头head,形成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然后把PDCPPDU递交到RLC层。PDCP层还向上层提供按序提交和重复分组检测功能,为此,在每一个PDCPPDU中PDCP head中都有一个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N)。在图2中,DC中的无线承载包括:主小区群承载、辅小区群承载、分流承载。其中,分流承载包括主小区群分流承载或者辅小区群分流承载。
这里,主小区群分流承载对应DC中的3C架构。而辅小区群分流承载是NR中新提出的一种数据分流方式,与主小区群分流承载的区别在于,辅小区群分流承载将数据分流的锚点由主小区群变为辅小区群,这种方式降低了主无线接入网设备(比如MgNB)的处理负荷。这里提出辅小区群分流承载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实际系统中大量的数据传输可能来自辅小区群SCG。这种方式可降低主小区群MCG PDCP层的处理能力,特别是LTE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作为主接入网设备,NR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作为辅接入网设备的情况。
应理解,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比如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图1中未示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接入的核心网类型不做限定,比如,可以是第四代(the fourth generation,4G)核心网,比如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packet core,EPC),也可以是5G核心网,或者是未来演进的核心网。
无线接入网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例如,图1中的主无线接入网设备120为主基站MgNB,辅无线接入网设备130为辅基站SgNB。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信号传输,也可以适用于上行信号传输,还可以适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信号传输。对于下行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是终端设备。对于上行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终端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是无线接入网设备。对于D2D的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终端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也是终端设备。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做限定。
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以及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以及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6G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300的示意性交互图。例如,图3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10,图3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主无线接入网设备120,图3中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辅无线接入网设备130。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300包括:
S3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所述第一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第二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门限的取值以及第一门限指示,或与第一门限有关的其他信息,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门限的取值以及第二门限指示,或与第二门限有关的其他信息,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是待传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数据,或者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数据。
可选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或者,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仅可以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也可以自己确定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基于底层指示获取或确定的。可选地,底层指示可以是通过传输机会指示。其中,传输机会是指通过信道检测获取信道后的使用时间。
具体而言,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使得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可以理解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上的数据,即待传输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可以理解为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上的数据,即待传输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数据。
这里以MAC层组包为例对数据包的预处理过程进行介绍。在5G中,终端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在进行组包时,允许直接在MAC数据包前立即加上MAC子头(subheader),比如在MAC服务数据单元SDU或MAC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CE)或填充padding比特前加上MAC subheader使得一个完整的MAC协议数据单元PDU转成多个MAC子subPDU,且这些组完的MAC subPDU可以提前发到物理层进行编解码处理。这种由串行处理PDU转成并行处理PDU的方式,称作预处理。其中,在未作预处理前,一个完整的MAC PDU是由MAC header和MAC载荷(payload),其中MAC header由若干个MAC subheader组成,每个MAC subheader分别对应一个MAC SDU或者MAC CE或者padding。在作预处理时,可以直接将MAC SDU或者MAC CE或者padding各自对应的MAC subheader添加到前面。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对于一个完整的协议数据单元,每个服务数据单元(比如,服务数据单元1和服务数据单元2)或控制单元或填充比特前可分别添加一个子头,使得一个完整的协议数据单元转成多个子协议数据单元。
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上述预处理过程不仅适用于MAC层组包,同时也适用于RLC层、PDCP层的数据包处理,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PDCP层数据包处理包括:安全性功能(数据的加密/解密和完整性保护/校验)、IP报头的压缩和解压缩、增加相应的PDCP子头等操作,处理后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可以递交给RLC层,然后经由RLC层处理。这里,PDCP PDU递交给RLC层可以是自发的递交,也可以是基于底层指示来决定是否递交。这里,底层是指位于PDCP层之下的其他层。可选地,底层指示可以是传输机会指示。
其中,RLC层数据包处理包括分段、级联、增加报头中至少一种,RLC层可以提前完成对应功能,将处理后的RLC PDU递交给MAC层,然后由MAC层继续处理。
可以理解,预处理操作包括PDCP、RLC和MAC层的处理,可以由多层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可以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MAC CE或者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信令中的任一项或其他控制信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是主接入网设备,比如主基站MgNB,第二接入网设备是辅接入网设备,比如辅基站SgNB;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是辅接入网设备,比如辅基站SgNB,第二接入网设备是主接入网设备,比如主基站MgNB。
S302,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门限对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具体即第一数据对应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序列号SN,所述第一SN是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起始SN位置。比如,第一SN是第一数据在PDCP层或RLC层的起始SN。
这样,对于待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SN开始,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
S303,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门限对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具体即第二数据对应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是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起始SN位置。比如,第二SN是第二数据在PDCP层或RLC层的起始SN。
这样,对于待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二SN开始,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可以满足预设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在PDCP数据的起始SN位置,可以由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来决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也可以满足预设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在PDCP数据的起始SN位置,可以由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来决定。
例如,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满足下式:
其中,M表示所述第二SN,N是所述待传输PDCP数据对应的总序列号,b是所述第二门限,a是所述第一门限。
应理解,这里只是以上式为例进行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另外,终端设备将根据第一门限预处理后的数据量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将根据第二门限预处理后的数据量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S303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门限时,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举例来说,在所述待传输PDCP数据的总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门限时,所述待传输PDCP数据需要分流传输。终端设备对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第三门限可以与第一门限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可选地,第三门限可以与第二门限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三门限可以理解为分流缓冲区门限,所述分流缓冲区门限用于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分流缓冲区门限和待传输数据总量判断是否进行分流传输。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是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预处理门限。在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门限时,终端设备才会决定进行分流传输,即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分别传输数据。在确定分流传输时,终端设备需要根据第一门限对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第二门限对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在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小于第三门限时,终端设备不会决定进行分流传输。
S304,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S305,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X2口进行交互,获知终端设备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预处理能力,以及终端设备分别为接入网设备上报的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获取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根据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对传输给不同接入网设备的数据作受限的预处理,能够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需求与接入网设备分配的资源相符,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
这里,如果终端设备预处理的数据量不受限制,在终端设备预处理的数据量过多的情况下,则可能会导致接入网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与终端设备的资源需求不符,从而导致终端设备需要重新拆包组装PDU,由此带来时延浪费。因此,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引入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还可以减少时延。
可选地,在S304之前,所述方法300还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第一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请求分配资源的数据量,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所述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BSR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对应地,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地,在S305之前,所述方法300还可以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BSR,所述第二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请求分配资源的数据量,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所述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BSR确定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资源。
对应地,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地,对于终端设备侧而言,终端设备是否分别上报第一BSR和第二BSR也可以由前述第三门限决定,具体包括:
在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以及所述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并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总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仅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是所述终端设备缓存(buffer)中待传输数据的总量。
综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BSR与第二BSR,可以按照第一门限与第二门限的比例来上报。
或者,可选地,所述第一BSR和所述第二BSR中上报的数量均为所述终端设备缓存中待传输数据的总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BSR对应的MAC子头subheader中包括比特(bit)值,该比特值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已启动对第一数据的预处理操作。
可选地,所述第二BSR对应的MAC子头subheader中包括比特(bit)值,该比特值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已启动对第二数据的预处理操作。
可选地,所述方法300还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或去激活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分流承载下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的传输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可以是RRC消息、MAC CE或者PDCCH信令中的任一项或其他控制信令。
举例来说,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重复(Duplication)传输功能模式,即传输多路相同数据或信令的模式。比如,若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激活该Duplication传输功能,终端设备根据第三指示信息激活该Duplication传输功能模式,即采用Duplication传输功能模式覆盖现有的传输模式,那么终端设备由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不同信息(该信息包括数据或RRC信令)的模式,转换为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信息的模式,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又比如,若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去激活该Duplication传输功能,那么终端设备根据第三指示去激活该Duplication传输功能,回退到先前的传输模式,即分流承载模式。此时,终端设备仍然具有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数据的功能。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优选传输路径进行数据的传输。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优选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可选地,如果终端设备缓存中待传输PDCP的数据量超过前述第三门限,则仍然可以分流传输,即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数据。
终端设备在收到第三指示信息时,可以在第一传输链路和第二传输链路中的一个传输链路发送信息,其中,第一传输链路和第二传输链路为重复(Duplication)传输功能模式的两个分支。可选地,终端设备具体在哪个传输分支进行信息的发送,包括如下情况:
(1)若终端设备存在预配置优选传输路径,则终端设备在收到第三指示信息时,直接回退到预配置优选传输路径。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重配置信息,该RRC重配置信息中携带预配置优选传输路径的配置信息。
(2)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上发送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比如去激活duplication MAC CE,则可以隐式激活第二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的传输链路。或者,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接入网设备上发送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比如去激活duplicationMAC CE,则可以隐式激活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的传输链路。其中,终端设备的行为可以是协议预先规定或接入网设备配置的。
(3)如果第三指示信息显示指示去激活duplication功能,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传输链路和第二传输链路中选择一个传输链路发送信息,或者,也可以在除去上述两个传输链路以外的某一传输链路,对此不作限定。
(4)终端设备可以自己决定使用哪个传输链路进行信息的发送。
综上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各个方案选择传输链路。
可选地,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携带于MAC CE中。可选地,可以采用位图bitmap法来指示激活/去激活duplication功能对应的承载指示,所述承载指示可以指示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或信令无线承载(signal radio bearer,SRB)。可选地,数据无线承载DRB对应的MAC CE和信令无线承载SRB对应的MAC CE可以分别设计或统一设计,其中,统一设计指共用一个MAC CE。另外,MAC CE可以仅指示激活/去激活duplication功能,也可以同时指示优选传输路径或其他信息,对此不作限定。下面将分别进行描述。
1、MAC CE仅指示激活/去激活duplication功能。
(1)DRB对应的MAC CE和SRB对应的MAC CE分开设计的情形
a.用1字节bitmap来指示SRB duplication的激活/去激活的MAC CE。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MAC CE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MAC CE由两类域field组成,分别为:S field和R field。目前存在三种SRB(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分别为:SRB0、SRB1和SRB2。图5中用S0、S1和S2分别代表SRB0、SRB1和SRB2。其余的比特bit位作为预留R,用于指示后续新引入的SRB或其他承载类型。
可选地,对于Si(i的取值为0、1、2):当Si设置为“1”时,表示SRBi的duplication功能激活;当Si设置为“0”时,表示SRBi的duplication功能去激活;对于R:预留bit,设置为“0”。
可选地,MAC CE会在其对应的MAC CE subheader中用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channel identity,LCID)来表示MAC CE类型。
b.用4字节bitmap来指示DRB duplication的激活/去激活的MAC CE。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MAC CE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用4字节bitmap来指示DRBduplication的激活/去激活的MAC CE。
可选地,对于Di(i的取值为0、1…31):当Di设置为“1”时,表示DRBi的duplication功能激活;当Di设置为“0”时,表示DRBi的duplication功能去激活。
由于并不是所有DRB都能配置duplication功能,故不一定用4字节来表示。可选地,激活/去激活duplication MAC CE可能是1字节、2字节或3字节。应理解,对于能够指示DRB的个数不做限制。
可选地,由于目前存在三十二种DRB(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故示例性地,也可以采用5字节指示MAC CE。可选地,可采用一个异于SRB duplication激活/去激活MAC CE的LCID来表示该MAC CE的类型。
(2)DRB对应的MAC CE和SRB对应的MAC CE统一设计的情形
具体而言,SRB的激活/去激活duplication MAC CE和DRB的激活/去激活duplication MAC CE可以统一设计。可选地,可以采用一个逻辑信道标识LCID来统一表示承载duplication功能的激活/去激活。可选地,该统一设计可以采用4字节表示。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统一设计的MAC CE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其中,Si和Di的取值含义如上所述,这里不作赘述。如图7所示,Si可以位于MAC CE的前部分。
可选地,Si也可以位于MAC CE的后部分。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Si和/或Di的位置不作限定。
应理解,Di指示可以是1~4字节中的任意一个,并且可以和Si的指示进行组合,对于组合形式不做限制。
2、MAC CE不仅可以指示激活/去激活duplication功能,还可以指示优选传输路径或其他信息。
具体地,可以在上述MAC CE中增加优选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是:逻辑信道标识LCID、或者gNB标识、或者优选传输路径使用的属性信息,如载波ID等。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MAC CE的再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该MAC CE中还可以包括逻辑信道标识LCID,该逻辑信道标识LCID用于指示优选传输路径。
可选地,MAC CE中还可携带用于指示LCH和LCG重映射关系的指示信息。比如,在终端设备激活duplication功能前,上述两个传输链路各自对应的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LCH)可能在相同的逻辑信道组(logical channel group,LCG),而在激活duplication功能后,两个LCH需要分配到不同的LCG中。例如,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MAC CE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MAC CE中包括优选传输路径指示LCID,以及优选传输路径重新映射到的逻辑信道组LCG。
可选地,MAC CE中还可携带参数调整信息。所述参数调整信息包括:逻辑信道优先级、LCH绑定的载波信息、物理资源使用属性numerology(包括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等)、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长度或者资源使用属性的索引index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资源使用属性包括:载波、numerology、TTI、传输功率、时间间隔K2(类似于往返时间间隔(round-trip time,RTT))等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若MAC CE中携带去激活duplication指示,则可以携带优选传输路径的参数调整信息,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优选传输路径的参数调整信息进行调整。
应理解,上述各个信息可以任意组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图4至图9中的例子仅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非要将本申请实施例限于例示的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图4至图9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可选地,在双连接DC场景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均有可能发送MACCE。当终端设备接收到MAC CE时,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如下操作中的任一项:
(1)终端设备根据具体实现选择使用哪个MAC CE;
(2)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MAC CE的先后顺序,确定使用最先收到的MAC CE;
(3)终端设备可以决定优先使用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的MAC CE,比如MgNB;
(4)终端设备认为接入网设备的发送命令出错,确定均不执行。
应理解,上述4种情况指示示例性地说明终端设备的可能行为,并不构成限定。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激活/去激活duplication的MAC CE后,可以立即执行,也可以在预定时刻后再执行。例如,可以引入一个定时器timer,当timer超时后,终端设备执行MAC CE的相应指示。可选地,所述预定时刻的时长信息可以是通过系统消息或RRC消息预先配置的,或者,所述时长信息也可以携带(比如显示或隐式指示)在激活/去激活duplication的MAC CE中,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上述各个情形只是示例性地进行描述,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双向预处理,即预处理方向相反。例如,终端设备对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包按照SN号进行正向预处理,对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包按照SN号进行反向预处理。这里与前面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数据可以不受第一门限的限制,所述第二数据可以不受第二门限的限制。
举例来说,对于第一数据,终端设备从0开始预处理,一直处理到待传输PDCP数据对应的最后一个SN编号;对于第二数据,终端设备从待传输PDCP数据对应的最后一个SN编号开始,一直处理到PDCP SN编号为0。然后,终端设备在收到各自的上行资源后,可以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包进行拆分,以根据实际收到的上行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或者,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双向预处理,但是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各自预处理的SN不会超过总SN编号的一半,具体预处理多少取决于终端设备的实现,可以不做规定。
可选地,对于待传输数据中除去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外的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可以通过X2口交互后,为终端设备分配合适的传输资源,使得终端设备进行上述数据的传输。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不进行交互,而是根据各自的传输资源为终端设备分配一定的资源,使得终端设备进行上述数据的传输,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自己确定的。或者,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门限的信息,以及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门限的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的后续操作与前文相同,可以参照前面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上文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下文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10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如图10所示,所述终端设备1000包括:
获取模块1010,用于获取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
处理模块10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
所述处理模块10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收发模块1030,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所述收发模块1030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010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或者,
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1040,用于根据第三门限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确定是否进行分流传输;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020具体用于,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时,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030还用于: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并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仅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是所述终端设备缓存中的数据总量。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030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BSR发送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使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030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BSR发送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使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序列号SN,所述第一SN是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起始SN位置;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020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SN开始,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是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起始SN位置;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020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二SN开始,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满足预设关系。
可选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分组汇聚协议PDCP层协议数据单元PDU,或者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协议数据单元PDU。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030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或去激活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分流承载下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的传输模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0可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300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并且所述终端设备10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因此也可以实现方法300中的有益效果,为了简洁,在此不加赘述。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11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1100、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如图11所示,所述接入网设备1100包括:
发送模块111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所述第一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第二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接收模块1120,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1120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第一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请求分配资源的数据量,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二BSR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
所述接入网设备1100还包括:
确定模块11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BSR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111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序列号SN,所述第一SN是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起始SN位置;和/或,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是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起始SN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满足预设关系。
可选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分组汇聚协议PDCP层协议数据单元PDU,或者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协议数据单元PDU。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110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或去激活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的传输模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1100可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300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侧的方法,并且所述接入网设备11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因此也可以实现方法300中的有益效果,为了简洁,在此不加赘述。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12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1200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如图12所示,所述接入网设备1200包括:
获取模块1210,用于获取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所述第一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第二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收发模块1220,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220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第二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请求分配资源的数据量,其中,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所述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一BSR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
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123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BSR确定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所述收发模块122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资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1200可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300中第二接入网设备侧的方法,并且所述接入网设备12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因此也可以实现方法300中的有益效果,为了简洁,在此不加赘述。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300的结构框图。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收发器1303。
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收发器1303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可选地,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收发器1303可以通过芯片实现。该存储器130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301调用存储器1302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该终端设备的相应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并未示出,终端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其他装置,例如输入装置、输出装置、电池等。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302可以存储用于执行如图3所示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指令。处理器1301可以执行存储器1302中存储的指令结合其他硬件(例如收发器1303)完成如图3所示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1400的结构框图。图14所示的接入网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和收发器1403。
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和收发器1403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可选地,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和收发器1403可以通过芯片实现。该存储器140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401调用存储器1402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该接入网设备的相应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并未示出,接入网设备1400还可以包括其他装置,例如输入装置、输出装置、电池等。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402可以存储用于执行如图3所示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的指令。处理器1401可以执行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指令结合其他硬件(例如收发器1403)完成如图3所示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步骤,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1500的结构框图。图15所示的接入网设备1500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收发器1503。
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收发器1503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可选地,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收发器1503可以通过芯片实现。该存储器150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501调用存储器1502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该接入网设备的相应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并未示出,接入网设备1500还可以包括其他装置,例如输入装置、输出装置、电池等。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502可以存储用于执行如图3所示方法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的指令。处理器1501可以执行存储器1502中存储的指令结合其他硬件(例如收发器1503)完成如图3所示方法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步骤,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R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网络设备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入编号“第一”,“第二”…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比如,区分不同的“指示信息”,或者,区分不同的“资源区域”,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等。比如,软盘、磁盘、磁带、U盘、移动硬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9)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双连接通信系统,所述双连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所述方法由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
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或者,
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三门限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确定是否进行分流传输;
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时,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以及所述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并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仅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是所述终端设备缓存中的数据总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BSR发送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包括:
使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BSR发送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包括:
使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序列号SN,所述第一SN是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起始SN位置;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从所述第一SN开始,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是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起始SN位置;
其中,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从所述第二SN开始,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或去激活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分流承载下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的传输模式。
10.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双连接通信系统,所述双连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所述方法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所述第一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第二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第一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请求分配资源的数据量,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二BSR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
根据所述第一BSR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序列号SN,所述第一SN是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起始SN位置;和/或,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是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起始SN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或去激活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分流承载下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的传输模式。
14.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双连接通信系统,所述双连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所述方法由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所述第一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第二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第二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请求分配资源的数据量,其中,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所述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一BSR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
根据所述第二BSR确定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7、8、9、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满足预设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分组汇聚协议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或者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
18.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或者,
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信息和所述第二门限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三门限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确定是否进行分流传输;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时,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并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总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仅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是所述终端设备缓存中的数据总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BSR发送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使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BSR发送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使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序列号SN,所述第一SN是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起始SN位置;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SN开始,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
25.根据权利要求1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是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起始SN位置;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二SN开始,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18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或去激活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分流承载下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的传输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满足预设关系。
28.根据权利要求18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分组汇聚协议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或者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
29.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所述第一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第二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第一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请求分配资源的数据量,其中,所述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二BSR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
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BSR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序列号SN,所述第一SN是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起始SN位置;和/或,
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是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起始SN位置。
32.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或去激活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的传输模式。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SN与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满足预设关系。
34.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分流承载,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门限的信息和第二门限的信息,所述第一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第二门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待传输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所述第二门限;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根据所述第二门限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第二BSR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请求分配资源的数据量,其中,第一BSR中上报的数据量和所述第二BSR中上报的数据量的比值为所述第一门限与所述第二门限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一BSR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
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BSR确定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所述第二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资源。
36.根据权利要求29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分组汇聚协议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或者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
3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一种通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芯片存储有指令,当所述通信芯片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686172.2A 2017-08-11 2017-08-11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Pending CN109548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6172.2A CN109548085A (zh) 2017-08-11 2017-08-11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6172.2A CN109548085A (zh) 2017-08-11 2017-08-11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085A true CN109548085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27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6172.2A Pending CN109548085A (zh) 2017-08-11 2017-08-11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8085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6263A (zh) * 2019-07-1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WO2020042960A1 (zh) * 2018-08-27 2020-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i显示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1010715A (zh) * 2019-12-11 2020-04-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182503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成都车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分析的智能车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770498A (zh) * 2019-04-01 202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安全保护方式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CN111866929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37458A (zh) * 2020-12-18 2021-03-02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CN112448795A (zh) * 2019-08-27 2021-03-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pdcp复制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860594A (zh) * 2021-01-21 2021-05-2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固态盘地址重映射方法、设备及固态盘
WO2021102968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190277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的分流方法及终端
CN113498073A (zh) * 2020-03-19 2021-10-12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灌包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CN114258151A (zh) * 2020-09-21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902630A (zh) * 2020-03-31 2022-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接入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33774A2 (en) * 2010-09-07 2012-03-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Bandwidth management, aggregation and internet protocol flow mobility across multiple-access technologies
CN105934971A (zh) * 2014-12-19 2016-09-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各种接入技术(rat)之间动态地分割承载的技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33774A2 (en) * 2010-09-07 2012-03-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Bandwidth management, aggregation and internet protocol flow mobility across multiple-access technologies
CN105934971A (zh) * 2014-12-19 2016-09-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各种接入技术(rat)之间动态地分割承载的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NOVO,MOTOROLA MIBILITY: "R2-1706880, Pre-processing for UL split bearer operation",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NR#2》 *
SAMSUNG: "R2-1707389, Clarification on the threshold based solution for UL split bear", 《3GPP TSG-RAN WG2 NR-ADHOC#2 MEETING》 *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42960A1 (zh) * 2018-08-27 2020-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i显示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1770498A (zh) * 2019-04-01 202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安全保护方式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CN111770498B (zh) * 2019-04-01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安全保护方式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CN111866929B (zh) * 2019-04-30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66929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36263A (zh) * 2019-07-1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CN112448795A (zh) * 2019-08-27 2021-03-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pdcp复制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4845345A (zh) * 2019-11-29 2022-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102968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845345B (zh) * 2019-11-29 2024-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010715A (zh) * 2019-12-11 2020-04-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182503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成都车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分析的智能车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3498073A (zh) * 2020-03-19 2021-10-12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灌包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WO2021190277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的分流方法及终端
CN114902630A (zh) * 2020-03-31 2022-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接入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4902630B (zh) * 2020-03-31 2024-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接入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4258151A (zh) * 2020-09-21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437458B (zh) * 2020-12-18 2024-04-26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CN112437458A (zh) * 2020-12-18 2021-03-02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CN112860594B (zh) * 2021-01-21 2022-11-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固态盘地址重映射方法、设备及固态盘
CN112860594A (zh) * 2021-01-21 2021-05-2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固态盘地址重映射方法、设备及固态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8085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40577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transmission
CN10899012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7484183B (zh) 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cu、du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4685920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82892B (zh) 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的传输方法、中央单元及分布式单元
CN110099448B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24848A (zh)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0149718A (zh)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034864A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5703891B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9327247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CN110505714A (zh)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JP2022544259A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ノード
CN109560899A (zh) 一种进行重复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7080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11154A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034848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324902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0939201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246753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166978A (zh) 通信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CN109121212A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反馈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9286574A (zh)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9842907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