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7458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37458B CN112437458B CN202011511775.7A CN202011511775A CN112437458B CN 112437458 B CN112437458 B CN 112437458B CN 202011511775 A CN202011511775 A CN 202011511775A CN 112437458 B CN112437458 B CN 1124374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device
- communication link
- data packet
- communication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状态报告用于表征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获取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并按照数据包分发比例向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有效利用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带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5G,5th Generation)移动通信系统支持非独立组网(NSA,Non-Standalone)架构,其中,非独立组网指的是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进行5G网络的部署,典型的NSA架构为双连接(DC,Dual Connection)架构。
在DC架构中,主基站和辅基站可以经由X2-U接口互连,所有下行链路数据通过主基站下发。其中,主基站可以将一些数据直接传递给UE,并将另一些数据经由辅基站传递给UE。具体的,主基站可以建立PDCP(英文: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中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协议数据单元可以采用固定分发比例给主基站和辅基站分别分配下行链路数据。
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分发比例的方式未能有效利用主基站和辅基站的带宽,浪费空口资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第一方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状态报告用于表征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并按照数据包分发比例向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当前发送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当前状态报告;
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发送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状态报告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状态报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当前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标识,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标识;
第一历史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三标识,第二历史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四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确定当前次第一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确定当前次第二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数据量、第二数据量以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数据量、第二数据量以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当前状态报告,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一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一分发参数;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传输时延和第二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二分发参数;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分发参数、第二分发参数、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分发参数、第二分发参数、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包括:
获取第一保证速率与第一分发参数的第一比值;
获取第二保证速率与第二分发参数的第二比值;
将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的比例,确定为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则第二通信设备为UE;
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为主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UE的通信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为UE,则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
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为主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UE的通信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包括紧急类型、重传类型和正常类型;
第一通信设备在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中的最小时延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目标通信链路;
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目标通信链路发送待传输的数据包。
第二方面: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状态报告用于表征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并按照数据包分发比例向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
第三方面: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和处理器;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状态报告用于表征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
发送器,用于按照数据包分发比例向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可以有效利用带宽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该数据传输方法通过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状态报告用于表征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并按照数据包分发比例向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本申请实施例中,状态报告可以用于反映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接收情况,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可以用于反映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可用带宽情况,基于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的数据包分发比例是结合了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实际数据接收情况以及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提供的可用带宽来确定出来的,因此可以有效利用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带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支持非独立组网NSA架构,其中,非独立组网指的是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进行5G网络的部署,典型的NSA架构为双连接DC架构。
在DC架构中,主基站和辅基站可以经由X2-U接口互连,所有下行链路数据通过主基站下发。其中,主基站可以将一些数据直接传递给UE,并将另一些数据经由辅基站传递给UE。具体的,主基站可以建立PDCP协议数据单元,PDCP协议数据单元可以采用固定分发比例给主基站和辅基站分别分配下行链路数据。
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分发比例的方式未能有效利用主基站和辅基站的带宽,浪费空口资源。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有效利用主基站和辅基站的带宽,避免浪费空口资源。具体参见下述方法实施例。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所涉及到的实施环境进行简要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所涉及到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其中,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之间建立有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则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其中,主基站包括PDCP控制单元和RLC单元,辅基站包括RLC单元,辅基站中的RLC单元与主基站中的PDCP控制单元通过X2-U接口连接。
终端设备可以同时与主基站和辅基站建立空口连接,从而同时实现与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通信。其中,主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为第一通信链路,辅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为第二通信链路。
可选的,若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则第二通信设备为基站,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包括PDCP控制单元和两个RLC单元,该两个RLC单元分别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建立通信链路,其中,与主基站建立的通信链路为第一通信链路,与辅基站建立的通信链路为第二通信链路。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
其中,状态报告用于表征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之后,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接收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由于受到外部干扰,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通信设备可能没有接收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或者仅接收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部分数据包。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需要根据自身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实际情况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状态报告,可选的,状态报告中可以包括接收到的数据包的信息以及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在接收到到状态报告后,可以根据状态报告确定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接收情况。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则第二通信设备为UE,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为主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UE的通信链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为UE,则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为主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UE的通信链路。
步骤202,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有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一个承载可以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共同承担。
可选的,保证速率是指通信链路中当前可提供的最低速率,保证速率可以用于反映通信链路的当前可使用带宽。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保证速率可以用于反映第一通信链路的可用带宽的情况,第二保证速率可以用于反映第二通信链路的可用带宽的情况。
可选的,第一保证速率可以是第一通信设备中与第一通信链路对应的RLC单元周期性向第一通信设备的PDCP控制单元反馈的,第二保证速率可以是第一通信设备中与第二通信链路对应的RLC单元周期性向第一通信设备的PDCP控制单元反馈的。可选的,若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那么第一通信设备中的主基站中的PDCP控制单元可以分别接收主基站中的RLC单元反馈的第一保证速率以及辅基站中的RLC单元反馈的第二保证速率。
可选的,若第一通信设备为UE,那么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
步骤203,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并按照数据包分发比例向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状态报告确定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分别对应的权重,然后对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分别进行加权运算,并根据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的加权结果的比值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的比例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
第一通信设备在下一次发送数据时,可以将待发送的数据包按照该数据分发比例分别经由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状态报告可以用于反映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接收情况,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可以用于反映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可用带宽情况,基于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的数据包分发比例是结合了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实际数据接收情况以及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提供的可用带宽来确定出来的,因此可以有效利用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带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的技术过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该技术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301,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当前发送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当前状态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数据的过程中,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分别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当前状态报告,其中,第一当前状态报告是指第一通信链路的当前状态报告,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是指第二通信链路的当前状态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二通信设备最近一次向第一通信设备反馈的状态报告称为当前状态报告。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状态报告和第二状态报告之后,可以将其存储起来。
可选的,第一当前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标识,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标识。
可选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可以是指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编号、身份ID等。
步骤302,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发送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状态报告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状态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在接收到当前状态报告之后,可以根据当前状态报告从存储数据中获取上一次历史状态报告,其中,上一次历史状态报告是指接收时间与当前状态报告的接收时间最靠近的历史状态报告。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第一当前状态报告的时间从存储数据中查找到上一次发送的第一历史状态报告。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当前状态报告的时间从存储数据中查找到上一次发送的第二历史状态报告。
可选的,第一历史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三标识,第二历史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四标识。
可选的,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可以是指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编号、身份I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当前状态报告以及第一历史状态报告可以确定第二通信设备在最近一次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第一通信链路的数据接收情况。通过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当前状态报告以及第二历史状态报告可以确定第二通信设备在最近一次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第二通信链路的数据接收情况,从而准确地确定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接收情况,以便于准确地确定出数据分发比例,有效利用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带宽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的技术过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该技术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401,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确定当前次第一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标识为数据包的编号,第三标识为数据包的编号,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对第三标识和第一标识进行减法运算,以确定第二通信设备在当前次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到的第一数据量。
步骤402,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确定当前次第二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标识为数据包的编号,第四标识为数据包的编号,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对第四标识和第二标识进行减法运算,以确定第二通信设备在当前次通过第二通信链路接收到的第二数据量。
步骤403,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数据量、第二数据量以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数量和第二数据量得到数据量比值,根据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得到速率比值,对数据量比值和速率比值进行加权运算后得到数据包分发比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数据量和第一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参数,根据第二数据量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二通信链路参数,然后根据第一通信链路参数和第二通信链路参数的比值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第一数据量和第二数据量可以获取第二通信设备在当前次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到的数据量和通过第二通信链路接收到的数据量,然后,对第一通信链路,根据当前次接收到的第一数据量和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根据当前次接收到的第二数据量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二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基于第一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和第二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这样该数据包分发比例可以更加符合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有效利用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带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可选的根据第一数据量、第二数据量以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的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501,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当前状态报告,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过程时,可以记录第一通信设备发送起始时刻T1,然后第一通信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时可以记录数据接收时刻T2,根据发送起始时刻T1和数据接收时刻T2确定数据传输时间差ΔT=T2-T1。
此外,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当前状态报告中的第一标识确定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数量,根据第二当前状态报告中的第二标识确定通过第二通信链路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数量。
然后,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数量以及数据传输时间差确定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RTT1。根据通过第二通信链路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数量以及数据传输时间差确定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RTT2。
步骤502,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一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一分发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对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一数据量进行乘法运算,得到乘积,将乘积作为第一分发参数。
步骤503,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传输时延和第二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二分发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对第二传输时延和第二数据量进行乘法运算,得到乘积,将乘积作为第二分发参数。
步骤504,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分发参数、第二分发参数、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分发参数和第二分发参数得到分发参数比值,根据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得到速率比值,对分发参数比值和速率比值进行加权运算后得到数据包分发比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获取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一分发参数的第一比值,获取第二保证速率与第二分发参数的第二比值,然后,将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的比例,确定为数据包分发比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一通信链路,根据第一通信链路中的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一数据量确定第一分发参数,根据第一分发参数和第一保证速率确定第一比值。对于第二通信链路,基于相同的原理得到第二比值,其中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可以分别表示第一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和第二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这样,基于第一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和第二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更加符合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有效利用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带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601,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传输数据中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待传输数据可以是核心网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的,也可以是第一通信设备自行生成的。
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基于内层协议报文识别模块对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报文进行识别,以确定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其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可以包括紧急类型、重传类型和正常类型。其中紧急类型表示该数据包为紧急数据包。重传类型表示该数据包为上一次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丢包的数据包。
步骤602,第一通信设备在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的过程可以参考步骤501公开的内容。
步骤603,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中的最小时延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目标通信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从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中确定最小时延,下面以第一传输时延为最小时延为例进行说明,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将第一传输时延对应的第一通信链路确定为目标通信链路。
步骤604,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目标通信链路发送待传输的数据包。
然后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将待传输的数据包直接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发送出去,而无需按照数据分发比例进行分派。
相应的,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数据之后,也可以检测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类型,若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类型为正常类型,则将接收到的数据包放入正常队里,按队列顺序处理。若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那么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将该数据包递交给高层协议层进行处理,而无需等待数据连续或者重排序超时。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传输时延最小的通信链路将数据包发送出去,提高了数据包的传输速度,避免由于数据传输延时导致的数据处理不及时。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至图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至图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700,包括:接收模块701、获取模块702和确定模块703,其中: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状态报告用于表征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获取模块702,用于获取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
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并按照数据包分发比例向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701还用于:
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当前发送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当前状态报告;
获取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发送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状态报告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状态报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当前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标识,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标识;
第一历史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三标识,第二历史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四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703还用于:
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确定当前次第一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根据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确定当前次第二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根据第一数据量、第二数据量以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703还用于: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当前状态报告,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一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一分发参数;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传输时延和第二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二分发参数;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分发参数、第二分发参数、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703还用于:
获取第一保证速率与第一分发参数的第一比值;
获取第二保证速率与第二分发参数的第二比值;
将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的比例,确定为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则第二通信设备为UE;
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为主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UE的通信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为UE,则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
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为主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UE的通信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701还用于:检测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包括紧急类型、重传类型和正常类型;
获取模块702还用于:在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确定模块703还用于:将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中的最小时延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目标通信链路;通过目标通信链路发送待传输的数据包。
关于数据传输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数据传输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为基站或者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接收器、发送器、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该发送器用于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和处理器;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状态报告用于表征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
发送器,用于按照数据包分发比例向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当前发送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当前状态报告;
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发送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状态报告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状态报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第一当前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标识,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标识;
第一历史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三标识,第二历史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四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确定当前次第一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确定当前次第二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数据量、第二数据量以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当前状态报告,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一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一分发参数;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传输时延和第二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二分发参数;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分发参数、第二分发参数、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第一保证速率与第一分发参数的第一比值;
获取第二保证速率与第二分发参数的第二比值;
将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的比例,确定为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则第二通信设备为UE;
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为主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UE的通信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通信设备为UE,则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
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为主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UE的通信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包括紧急类型、重传类型和正常类型;
第一通信设备在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中的最小时延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目标通信链路;
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目标通信链路发送待传输的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状态报告用于表征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状态报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并按照数据包分发比例向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当前发送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当前状态报告;
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发送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状态报告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状态报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一当前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标识,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标识;
第一历史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三标识,第二历史状态报告携带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四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确定当前次第一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确定当前次第二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数据量、第二数据量以及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第二当前状态报告,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一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一分发参数;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传输时延和第二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二分发参数;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分发参数、第二分发参数、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保证速率与第一分发参数的第一比值;
获取第二保证速率与第二分发参数的第二比值;
将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的比例,确定为数据包分发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则第二通信设备为UE;
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为主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UE的通信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通信设备为UE,则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
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为主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UE的通信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包括紧急类型、重传类型和正常类型;
第一通信设备在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中的最小时延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目标通信链路;
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目标通信链路发送待传输的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状态报告用于表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状态报告、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并按照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向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当前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当前状态报告;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状态报告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状态报告;
所述第一当前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标识;
所述第一历史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二历史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四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状态报告、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确定当前次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四标识确定当前次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上的第二数据量;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所述第二当前状态报告,获取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一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一分发参数;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二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二分发参数;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分发参数、第二分发参数、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发参数、第二分发参数、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保证速率与所述第一分发参数的第一比值;
获取所述第二保证速率与所述第二分发参数的第二比值;
将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二比值的比例,确定为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包括紧急类型、重传类型和正常类型;
若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正常类型,则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放入正常队列,按队列顺序处理;
若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递交至高层协议层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则第二通信设备为UE;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主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为所述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所述UE的通信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通信设备为UE,则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主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为所述主基站经由辅基站到达所述UE的通信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包括紧急类型、重传类型和正常类型;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二传输时延中的最小时延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目标通信链路;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链路发送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站包括PDCP控制单元和第一RLC单元,所述辅基站包括第二RLC单元,所述辅基站中的第二RLC单元与所述主基站中的所述PDCP控制单元通过X2-U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PDCP控制单元和两个RLC单元,所述两个RLC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包括的所述主基站和所述辅基站建立通信链路。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状态报告用于表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报告、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并按照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向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当前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状态报告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状态报告;
所述第一当前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历史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二历史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四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确定当前次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四标识确定当前次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上的第二数据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所述第二当前状态报告,获取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一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一分发参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二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二分发参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分发参数、第二分发参数、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保证速率与所述第一分发参数的第一比值;获取所述第二保证速率与所述第二分发参数的第二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二比值的比例,确定为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包括紧急类型、重传类型和正常类型;若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正常类型,则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放入正常队列,按队列顺序处理;若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递交至高层协议层进行处理。
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和处理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状态报告用于表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保证速率和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保证速率;根据所述状态报告、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包分发比例;
所述发送器,用于按照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向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分发待传输的数据包;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当前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状态报告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状态报告;
所述第一当前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二当前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历史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一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二历史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上一次经过第二通信链路成功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第四标识;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确定当前次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上的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四标识确定当前次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上的第二数据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当前状态报告和所述第二当前状态报告,获取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传输时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一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一分发参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二数据量的乘积确定第二分发参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分发参数、第二分发参数、所述第一保证速率和所述第二保证速率,确定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保证速率与所述第一分发参数的第一比值;获取所述第二保证速率与所述第二分发参数的第二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二比值的比例,确定为所述数据包分发比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包括紧急类型、重传类型和正常类型;若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正常类型,则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放入正常队列,按队列顺序处理;若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为紧急类型或者重传类型,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递交至高层协议层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11775.7A CN112437458B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11775.7A CN112437458B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37458A CN112437458A (zh) | 2021-03-02 |
CN112437458B true CN112437458B (zh) | 2024-04-26 |
Family
ID=74696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11775.7A Active CN112437458B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37458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0773A (zh) * | 2012-07-18 | 2014-0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帧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5379348A (zh) * | 2014-04-25 | 2016-03-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和基站 |
CN107277853A (zh) * | 2016-04-07 | 2017-10-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9548085A (zh) * | 2017-08-11 | 2019-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10121186A (zh) * | 2019-06-28 | 2019-08-13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下数据分发方法及设备 |
CN111447114A (zh) * | 2020-03-25 | 2020-07-24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039474A (ja) * | 2014-08-07 | 2016-03-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
-
2020
- 2020-12-18 CN CN202011511775.7A patent/CN1124374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0773A (zh) * | 2012-07-18 | 2014-0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帧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5379348A (zh) * | 2014-04-25 | 2016-03-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和基站 |
CN107277853A (zh) * | 2016-04-07 | 2017-10-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9548085A (zh) * | 2017-08-11 | 2019-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10121186A (zh) * | 2019-06-28 | 2019-08-13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下数据分发方法及设备 |
CN111447114A (zh) * | 2020-03-25 | 2020-07-24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37458A (zh) | 2021-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95709B2 (en)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 |
CN114173371B (zh) | 非授权频谱中的定位测量报告 | |
WO2019137487A1 (zh) | 确定传输机会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US11272401B2 (en) | Terminal device an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WO2023160568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JP2017515400A (ja) | リソース再使用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7995315B (zh) | 业务板间信息的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
CN109600853B (zh)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2584532B (zh) | 上行信道的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2437458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 |
CN110944305B (zh) | 一种v2x双模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4g基站及终端 | |
CN111970764B (zh) | 对sr配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CN112954797A (zh)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ci的对齐方法及装置 | |
CN112423397B (zh) |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637894B (zh) |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677036B (zh)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系统、通信设备和介质 | |
CN112867081B (zh) | Rrc状态切换方法、装置、介质和基站 | |
WO2017177822A1 (zh) | 节点选择方法、装置及节点 | |
CN113473612B (zh) | 一种通信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4158072A (zh) |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475007B (zh) | 数据分发方法、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0062003A1 (en)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source selec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JP2023520907A (ja) | ビーム障害報告 | |
CN114979976B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450051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