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8072A -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8072A
CN114158072A CN202111425334.XA CN202111425334A CN114158072A CN 114158072 A CN114158072 A CN 114158072A CN 202111425334 A CN202111425334 A CN 202111425334A CN 114158072 A CN114158072 A CN 114158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transmission
network devic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53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8072B (zh
Inventor
张勍
冯毅
丁雨明
周旸
赵雪聪
蔡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253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8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8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8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8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8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可以针对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进而在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时,采用与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适配的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时延。

Description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专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专网为数据传输提供了新的传输模式。5G专网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因此采用5G专网传输数据具有高速率、低时延、传输稳定性好,以及传输可靠性高等优点。
目前5G专网采用多链路冗余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其中,5G专网为终端提供主网络设备和备网络设备为其服务,在主网络设备和备网络设备服务多个终端的场景下,终端可以通过主网络设备、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服务端发送数据,备网络设备处于休眠状态。当主网络设备发生故障无法传输数据时,可以启动处于休眠状态的备网络设备传输数据。
主网络设备和备网络设备服务的多个终端对传输时延的敏感程度不同,若采用相同的方式传输终端的数据,则不能满足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的传输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满足不同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的传输需求。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专网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服务于终端,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UPF传输第一数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处于休眠状态,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启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所述时延敏感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方式测试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所述终端的传输质量;根据所述传输质量,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采用所述目标方式向所述UPF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所述时延敏感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方式测试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所述终端的传输质量,包括: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确定目标测试方式;采用所述目标测试方式,得到所述传输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确定目标测试方式,包括:当所述终端为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测试方式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采用预设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确定目标测试方式,包括:当所述终端为非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目标测试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目标测试方式,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小于第二预设参数值,则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预设参数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目标测试方式,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参数值,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测试方式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等待所述UPF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将来自所述UPF的第二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响应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预测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二数据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
若是,则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若否,则响应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开始计时,计时的时长为所述等待时间窗口;若在所述等待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完成所述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在计时结束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若在所述等待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完成所述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在所述第二数据完成传输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第一传输方式、第二传输方式、第三传输方式和第四传输方式。
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数据,所述第二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数据,所述第三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相同的数据,所述第四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网络设备,且通过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传输质量,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包括:根据所述传输可靠性参数值,获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的等级;根据所述传输可靠性的等级和所述传输质量,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专网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服务于终端,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UPF传输数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启动指令,所述启动指令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预设参数值时发送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采用预设测试数据测试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所述终端的传输质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预设测试数据,所述预设测试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等待所述UPF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将所述第二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测试所述传输质量;接收来自所述UPF的所述第二数据;将所述第二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向所述终端发送标识为测试数据的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数据的大小是否符合测试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二数据的大小不符合测试需求,则将所述预设测试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拼接。
所述将所述第二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包括:将拼接后的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启动第二网络设备,所述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以及根据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所述时延敏感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方式测试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所述终端的传输质量,以及根据所述传输质量,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向用户面功能网元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
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采用所述目标方式向所述UPF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确定目标测试方式;采用所述目标测试方式,得到所述传输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终端为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测试方式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采用预设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终端为非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目标测试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小于第二预设参数值,则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预设参数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参数值,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测试方式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等待所述UPF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将来自所述UPF的第二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预测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二数据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
收发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预测的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二数据的时长大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则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响应于预测的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二数据的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则响应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开始计时,计时的时长为所述等待时间窗口。
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等待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完成所述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在计时结束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以及若在所述等待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完成所述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在所述第二数据完成传输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第一传输方式、第二传输方式、第三传输方式和第四传输方式。
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数据,所述第二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数据,所述第三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相同的数据,所述第四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网络设备,且通过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可靠性参数值,获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的等级;根据所述传输可靠性的等级和所述传输质量,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启动指令,所述启动指令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预设参数值时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以及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预设测试数据,所述预设测试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采用预设测试数据测试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所述终端的传输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三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UPF的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等待所述UPF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将所述第二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测试所述传输质量。
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
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标识为测试数据的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数据的大小是否符合测试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数据的大小不符合测试需求,则将所述预设测试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拼接。
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拼接后的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可以针对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进而在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时,采用与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适配的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时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适用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适用的另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适用的另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专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专网、4G专网等。下述以5G专网为例进行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适用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参照图1,专网场景中可以包括:终端、网络设备、核心网网元,以及服务端。应理解,图1中所示的专网场景并不构成对专网场景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些实施例中,专网场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设备,或者组合某些设备,或者拆分某些设备,或者不同的设备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例如,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PAD)、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的形态不做具体限定。
专网不同,网络设备不同。示例性的,在5G专网中,网络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基站、下一代基站(可统称为新一代无线接入网节点(NG-RAN node))。其中,下一代基站可以包括新空口基站(NR nodeB,gNB)、新一代演进型基站(NG-eNB)、中心单元(central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分离形态的gNB等)或其它节点等。
核心网网元包括但不限于为: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边缘计算技术(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网元、5G核心网控制面(5th generation corecontrol plane,5GC-CP)网元,以及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在一种实施例中,核心网网元还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UPF主要负责对外连接到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以及用户面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报文过滤、执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相关功能等。MEC用于对高密度计算、大流量和低时延需求的业务进行部署,满足用户对安全、速率及可靠性的多重要求。5GC-CP用于辅助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UDM用于对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进行管理。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网元的功能还可以参照现有的5G专网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服务端可以包括:服务器或者服务器集群。下述实施例中以服务端为例进行说明。
下述结合图1所示的专网场景,对专网场景中终端至服务端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说明。终端在向服务端传输数据时,终端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网络设备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向UPF发送来自终端的数据。UPF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向服务端发送数据。在一种实施例中,终端向服务端发送的数据可以称为上行数据,上行数据可以为业务数据。在一种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可以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
为了保证专网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专网场景中,可以为终端配置多个网络设备为其服务。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服务于终端,应理解,图2中以两个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主网络设备,另外一个网络设备为备网络设备。应理解,图2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专网中的设备,未示出MEC、5GC-CP,以及UDM。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2中所示的终端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终端为多个时,每个终端的处理流程相同,下述实施例以及图2中以一个终端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终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的过程可以如下:
终端在发送数据时,可以将该数据(图2中以数据包1表示)复制为两份。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其中一份数据,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另一份数据。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向UPF发送数据,同理的,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向UPF发送数据。如此,UPF需要接收来自所有为终端服务的网络设备的数据,如UPF可以接收到来自终端的两份相同的数据。在一种实施例中,UPF可以将先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服务端,或者UPF可以选择其中任一数据发送给服务端。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场景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服务于一个终端的场景。在一种实施例中,专网虽然为终端提供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为其服务,但是为了节省网络设备的能耗,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网络设备为终端服务,当一个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启动另一网络设备为终端服务。示例性的,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服务时,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功耗低,如图3中的a所示。而当第一网络设备故障时,不能为终端传输数据,则可以启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传输数据,如图3中的b所示。图3中仍以数据为数据包1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图3中所示的数据传输中,第一网络设备故障时,无法为终端传输数据,即从第一网络设备故障至第二网络设备启动的过程中,没有网络设备为终端传输数据,终端的数据传输存在中断,导致终端的数据传输时延大。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是基于图3所示的场景提出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在第一网络设备未出现故障,但是传输数据的性能降低(或者说传输质量差)时,预先启动第二网络设备,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共同传输来自终端的数据,使得终端的数据传输无中断,进而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当启动第二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共同传输来自终端的数据之前,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要对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质量进行检测,在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质量比较好时,可以同时采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服务,若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质量差,则同时采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服务会造成更大的时延,如上述图2中的相关描述。
但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服务的终端对时延敏感的类型不同,若对所有的终端采用相同的方式来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质量,则会造成对时延敏感的终端传输造成延迟,因此针对该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中,可以针对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所述终端的传输质量,进而在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时,确定是否同时采用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数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时延。
应理解,下述实施例中以执行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决策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或其他单独设置的设备,下述实施例中以决策设备为单独设置的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说明。下面这几个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4中以终端、决策设备、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以及UPF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决策设备启动第二网络设备。
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第一网络设备的误码率、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的数值。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用于表征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示例性的,第一网络设备的误码率越低,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越高,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速率越快,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越高,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越小,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越高。
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可以实时或者周围性的检测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决策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获取自身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决策设备独立于第一网络设备存在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获取自身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且将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发送至决策设备,如此,决策设备可以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
决策设备中存储有预设参数值,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小于预设参数值表征: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存在风险,即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可以保证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数据,但传输可靠性降低。也可以说,预设参数值表征第一网络设备还未发生故障,但是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
决策设备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预设参数值,可以启动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同时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服务,使得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低时,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进行支撑,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启动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决策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启动指令。
S402,第二网络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启动指令时,可以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为终端服务。应理解,图4中以决策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启动指令为例进行说明。
S403,决策设备根据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时延敏感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方式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中存储有“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与目标测试方式”的映射关系,决策设备可以基于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以及该映射关系,确定终端对应的目标测试方式,进而采用目标测试方式,测试得到第二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
目标测试方式可以参照下述图5-图6的相关描述。
S404,决策设备根据传输质量,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终端向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
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表征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表征: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来自终端的数据的可靠性,传输可靠性越高,则越能保证来自终端的数据的顺利传输。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表征: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来自终端的数据的可靠性,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越高,则越能保证来自终端的数据的顺利传输。
在一种实施例中,目标方式包括如下任一项:第一传输方式、第二传输方式、第三传输方式和第四传输方式。其中,第一传输方式为: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向UPF发送数据,第二传输方式为:终端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向UPF发送数据,第三传输方式为: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向UPF发送相同的数据,第四传输方式为:终端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网络设备,且通过目标网络设备向UPF发送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传输方式为由终端自己决定向UPF发送数据的目标网络设备。在一种实施例中,目标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设备,如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目标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实施例中,目标网络设备为预先设置的。换句话说,当目标方式为第四传输方式时,终端按照约定的网络设备(即目标网络设备),向UPF发送数据。
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中存储有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以及终端向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的映射关系。示例性的,以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为误码率为例,误码率处于第一误码率范围,且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处于第一传输质量范围,则终端向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可以为第一传输方式。
示例性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以及终端向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的映射关系可以参照表一:
表一
Figure BDA0003378127430000131
应理解,表一中的a1-a2、b1-b2、c1-c2,以及第一传输质量范围、第二传输质量范围,以及第三传输质量范围均为示意说明,实际的表一携带有具体的数值。
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可以根据传输可靠性参数值,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的等级,进而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的等级和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确定终端向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其中,传输可靠性的等级越高,表征传输可靠性越高,即越能保证来自终端的数据的顺利传输。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将传输可靠性的等级划分为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第一等级高于第二等级。当传输可靠性为第一等级时,表征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风险小,当传输可靠性为第二等级时,表征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风险大。另外,决策设备中可以预先存储第一预设质量和第二预设质量,进而将传输质量划分为三个等级,如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质量的等级、小于第二预设质量的等级,以及小于第一预设质量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质量的等级。其中,第一预设质量大于(或高于)第二预设传输质量。
在一种实施例,决策设备还可以检测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三数据的时刻,如T1。若在T1之后的预设验证时间窗口内,决策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终端的第三数据,则决策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小于第二预设传输质量。
其中,当决策设备为独立于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设置时,第一网络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终端的第二数据,可以向决策设备发送完成接收第三数据的消息,同理的,第二网络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终端的第三数据,可以向决策设备发送完成接收第三数据的消息。如此,决策设备可以将接收到消息的时刻作为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三数据的时刻T1,在T1之后的预设验证时间窗口内,如决策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完成接收第三数据的消息,则可以确定在T1之后的预设验证时间窗口内,第二网络设备未接收到第三数据。若在T1之后的预设验证时间窗口内,如决策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完成接收第三数据的消息,则可以确定在T1之后的预设验证时间窗口内,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三数据。
其中,当决策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第二网络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终端的第三数据,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完成接收第三数据的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终端的第三数据,可以记录接收到的时刻T1,若在T1之后的预设验证时间窗口内,如第一网络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完成接收第三数据的消息,则可以确定在T1之后的预设验证时间窗口内,第二网络设备未接收到第三数据。若在T1之后的预设验证时间窗口内,如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完成接收第三数据的消息,则可以确定在T1之后的预设验证时间窗口内,第二网络设备未接收到第三数据。
决策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的场景可以参照上述“当决策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中的相关描述。
基于上述对传输可靠性的等级的划分,以及对传输质量的划分,下述讲述决策设备确定终端向UPF传输数据的方式:
其一,若传输可靠性的等级为第一等级,且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小于第二预设传输质量,则决策设备确定目标方式为第一传输方式。
其二,若传输可靠性的等级为第一等级,且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第一终端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终端,则决策设备确定目标方式为第三传输方式。
其三,若传输可靠性的等级为第二等级,且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第一终端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终端,则决策设备确定目标方式为第二传输方式。
其四,若传输可靠性的等级为第二等级,且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第一终端小于第二预设终端,则决策设备确定目标方式为第四传输方式。
S405,决策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采用目标方式向UPF发送数据。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采用目标方式向UPF发送数据。
S406,终端采用目标方式向UPF发送数据。
终端采用目标方式向UPF发送数据可以参照上述第一传输方式、第二传输方式,以及第三传输方式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针对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进而在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时,采用与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适配的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时延。
下述针对终端的不同时延敏感类型,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测试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简述为传输质量)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一种实施例中,因为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服务,终端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能力,终端能力如终端支持的下载速率、上传速率、时延敏感类型等,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终端能力的相关介绍。如此,当决策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决策设备可以获取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当决策设备不为第一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终端能力后,可以将终端能力同步至决策设备。
方式一:终端为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
当终端为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终端对数据传输的时延敏感,即终端需求数据传输的时延小,在该种方式中,决策设备启动第二网络设备后,需要即刻测试获取传输质量,以便于对第二网络设备测试后,终端可以立即采用目标方式发送数据,无需等待,因此可以减少终端数据的传输时延。
其中,参照图5,上述S403可以替换为S403A-S407A:
S403A,当终端为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决策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第二信息指示目标测试方式为:第二网络设备采用预设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应理解,预设测试数据可以为具有预设大小的数据包,预先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中。
S404A,第二网络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第二信息,将预设测试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且向终端发送标识为测试数据的预设测试数据。
为了使得终端可以区分哪些数据业务数据,哪些是用于测试传输质量的测试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信息后,可以将预设测试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且向终端发送标识为测试数据的预设测试数据,进而使得终端可以确定该数据为测试传输质量的测试数据。同理的,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将测试数据标识为非业务数据,以使得终端确定该非业务数据为测试数据。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预设测试数据的头部信息中添加“测试数据”的标识,使得终端解析预设测试数据的头部信息,可以确定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为测试数据。
S405A,终端根据接收预设测试数据的传输信息,获取传输质量。
终端接收预设测试数据的传输信息,可以表征传输质量。在一种实施例中,传输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项参数:误码率、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终端可以基于接收预设测试数据的过程,获取“误码率、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中的至少一项,进而将“误码率、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中的至少一项作为传输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传输信息,获取传输质量。其中,终端可以基于传输信息中包括的参数的数值(即参数值),获取传输质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终端中存储有各参数的数值与传输质量的映射关系,终端可以基于传输信息中的各参数的数值,以及该映射关系,得到传输质量。示例性的,以传输信息中包括误码率为例,当误码率的数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传输质量为第一传输质量,当误码率的数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传输质量为第二传输质量,第一传输质量高于第二传输质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基于传输信息中的各参数的数值,确定传输质量的范围。示例性的,以误码率为例,当误码率的数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传输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传输质量,当误码率的数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传输质量小于第二预设传输质量。
应理解,第一预设传输质量和第二预设传输质量为预先设置的,第一预设传输质量高于第二预设传输质量。
表二为各参数的数值以传输质量的映射关系:表二
Figure BDA0003378127430000161
Figure BDA0003378127430000171
如上表二,示例性的,当误码率的数值在A1-A2的范围内、传输速率的数值在B1-B2的范围内,以及传输时延在C1-C2的范围内时,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传输质量。
S406A,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反馈传输质量。
终端在得到传输质量后,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反馈传输质量,使得第二网络设备获取自己的传输质量。
S407A,第二网络设备向决策设备反馈传输质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还可以检测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预设测试数据的时刻,如T1。若在T1之后的预设验证时间窗口内,决策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终端反馈的传输质量,则决策设备可以确定传输质量小于第二预设传输质量。
该实现方式中,因为终端对时延敏感,因此决策设备可以立即触发开始进行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质量的测试,可以减小终端采用目标方式传输数据的时延。
方式二:终端为非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
当终端为非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终端对数据传输的时延要求较低,因此可以不立即开始测试传输质量。在该实施例中,决策设备还可以基于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确定测试传输质量的目标测试方式。
子方式1: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表征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降低。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小于第二预设参数值时,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小于第二预设参数值,表征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降低很多,不能够支撑数据的传输。其中,第二预设参数值小于第一预设参数值。
因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很低,因此亟需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质量,以便终端采用第二网络设备向UPF发送数据。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上述S403可以替换为S403A-S407A,即决策设备响应于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小于第二预设参数值,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可以参照上述图5中的相关描述。
子方式2: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参数值时,表征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降低很多,但能够支撑数据的传输,可以不急于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质量。
在该实施例中,参照图6,上述S403可以替换为S403B-S415B:
S403B,决策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
其中,第三信息指示目标测试方式为:第二网络设备等待UPF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将来自UPF的第二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因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足以支撑数据的传输,因此决策设备可以指示第二网络设备采用UPF向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业务数据)作为测试数据,以测试获取传输质量。
S404B,第二网络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第三信息,等待UPF向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
应理解,服务端向终端发送数据的过程可以为:服务端向UPF发送数据,UPF通过为终端服务的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数据,如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接收到来自UPF的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为服务端发送至终端的数据。
S405B,决策设备响应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预测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若是,执行S410B,若否,执行S406B。
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为非第二网络设备时,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UPF的第二数据时,可以向决策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的信息,以便于第二网络设备基于该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
决策设备中存储有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可以理解为预设的时长。决策设备响应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预测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
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可以记录历史第二网络设备传输各大小的数据的时长,进而将与该第二数据的大小相同的数据对应的历史传输时长作为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的时长。
或者,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可以基于历史第二网络设备传输各大小的数据的时长,获取数据的大小与时长的函数关系(如线性关系或非线性关系)。进而,决策设备可以基于该函数关系,以及第二数据的大小,获取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的时长。
其中,若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的时长大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则表征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花费的时长较长,若在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之后再测试传输质量,则等待的时间长,时延较大,因此需要立即开始测试传输质量,即执行如下S410B。若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的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则表征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花费的时长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可以等待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之后再测试传输质量,即执行如下S406B。
S406B,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在一种实施例中,若第二网络设备未接收到来自决策设备的第二信息,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S407B,决策设备响应于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开始计时,计时的时长为等待时间窗口。
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为非第二网络设备时,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时,可以向决策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开始发送第二数据的信息,以便于第二网络设备基于该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开始发送第二数据。
决策设备响应于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可以开始计时。其中,计时的时长为等待时间窗口,即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以检测第二网络设备是否真的能够在该等待时间窗口内完成第二数据的传输。
在一种实施例中,决策设备为非第二网络设备时,第二网络设备完成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时,可以向决策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完成发送第二数据的信息,以便于第二网络设备基于该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完成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若决策设备在等待时间窗口内,接收到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完成发送第二数据的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在等待时间窗口内完成第二数据的传输。若决策设备计时结束时,未接收到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完成发送第二数据的信息(即在等待窗口内未接收到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完成发送第二数据的信息),则决策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在等待时间窗口内未完成第二数据的传输
S408B,若在等待时间窗口内,第二网络设备未完成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决策设备在计时结束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若在等待时间窗口内第二网络设备未完成第二数据的传输,则表明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占用了太长的时间,为了减少终端数据传输的时延,决策设备可以立即开始测试传输质量。如此,决策设备可以在计时结束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S409B,若在等待时间窗口内,第二网络设备完成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在第二数据完成传输时,决策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若在等待时间窗口内第二网络设备未完成第二数据的传输,则表明第二网络设备在预计的时间内(即等待时间窗口)完成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决策设备可以在第二数据完成传输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测试传输质量。
S410B,决策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若决策设备预测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则表明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会花费较长的时间,为了减少终端数据传输的时延,决策设备可以立即开始测试传输质量。如此,决策设备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应理解,在S408B、S409B以及S410B之后,均可以执行S411B。
S411B,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二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
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二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数据的头部信息中添加“测试”标识的信息,以标识该第二数据为测试数据。
S412B,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标识为测试数据的第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数据的大小是具有一定要求的,如测试数据不能太小,太小反映不出真实的传输质量。因此,在S411B之前还可以包括S411C:
S411C,第二网络设备检测第二数据的大小是否符合测试需求。若是,执行S411B和S412B,若否,执行S412C-S413C。
应理解,第二数据的大小可以理解为数据包的长度,或者占用的字节等。
S412C,第二网络设备将预设测试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拼接。
当第二数据的大小小于预设测试数据的大小时,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将预设测试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拼接,以增加测试数据的大小。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二数据的头部信息以及预设测试数据的头部信息进行合并,将第二数据的数据信息以及预测测试数据的数据信息进行合并,以得到测试数据。应注意的是,合并后的头部信息中包含有指示头部信息对应的数据信息的标识,以便于终端可以将头部信息和数据信息相对应。
S412C,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标识为测试数据的拼接后的数据。
应理解,在S412B和S412C之后均可以执行S413B-S415B。
S413B,终端根据接收测试数据的传输信息,获取传输质量。
S414B,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反馈传输质量。
S415B,第二网络设备向决策设备反馈传输质量。
S413B-S415B可以参照上述S405A-S407A中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时延敏感类型不同的终端,可以采用不同的测试方式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如对于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可以立即测试获取传输质量,以减少终端传输的时延,满足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的时延要求。如对于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可以等待UPF向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测试获取传输质量,直接采用业务数据,可以避免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测试数据,进而减少第二网络设备和终端的交互信令。
另外,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同时服务多个终端的场景中,针对时延敏感类型不同的终端,采用不同的测试方式获取传输质量,终端可以在不同时刻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避免了第二网络设备同一时刻的处理压力太大,占用第二网络设备过多的资源,给第二网络设备造成负担,可以提高第二网络设备的处理效率。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为如上实施例中的决策设备或者决策设备中的芯片。其中,专网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服务于终端,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UPF传输数据,第二网络设备处于休眠状态。
如图7所示,该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700包括:处理模块701、收发模块702。
处理模块701,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启动第二网络设备,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用于表征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以及根据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时延敏感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方式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以及根据传输质量,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终端向用户面功能网元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
收发模块702,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采用目标方式向UPF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701,具体用于根据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确定目标测试方式;采用目标测试方式,得到传输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当终端为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目标测试方式为:第二网络设备采用预设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701,具体用于当终端为非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目标测试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响应于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小于第二预设参数值,则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预设参数值小于第一预设参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响应于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参数值,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指示目标测试方式为:第二网络设备等待UPF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将来自UPF的第二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701,具体用于响应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预测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
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响应于预测的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的时长大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则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处理模块701,具体用于若响应于预测的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第二数据的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则响应于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开始计时,计时的时长为等待时间窗口。
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在等待时间窗口内,第二网络设备未完成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在计时结束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及若在等待时间窗口内,第二网络设备完成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在第二数据完成传输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第一传输方式、第二传输方式、第三传输方式和第四传输方式。
第一传输方式为: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向UPF发送数据,第二传输方式为:终端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向UPF发送数据,第三传输方式为: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向UPF发送相同的数据,第四传输方式为:终端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网络设备,且通过目标网络设备向UPF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701,具体用于根据传输可靠性参数值,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的等级;根据传输可靠性的等级和传输质量,确定终端向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为如上实施例中的第二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其中,专网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服务于终端,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UPF传输数据,第二网络设备处于休眠状态。
如图8所示,该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800包括:收发模块801、处理模块802。
收发模块801,用于接收启动指令,启动指令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预设参数值时发送的。
处理模块802,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以及向终端发送预设测试数据,预设测试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第二信息指示第二网络设备采用预设测试数据测试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终端的传输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第三信息,以及接收来自UPF的第二数据;第三信息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等待UPF向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将第二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测试传输质量。
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将第二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
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终端发送标识为测试数据的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检测第二数据的大小是否符合测试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若第二数据的大小不符合测试需求,则将预设测试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拼接。
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将拼接后的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与上述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实现的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如如上实施例中的决策设备。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900包括:存储器901和至少一个处理器902。
存储器9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902,用于在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本实施例中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具体实现原理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该电子设备900还可以包括及输入/输出接口903。输入/输出接口903可以包括独立的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也可以为集成输入和输出的集成接口。其中,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数据,输入接口用于获取输入的数据,上述输出的数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输出的统称,输入的数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输入的统称。输入/输出接口903如上述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中的收发模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当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电子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模块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专网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服务于终端,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UPF传输第一数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启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
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所述时延敏感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方式测试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所述终端的传输质量;
根据所述传输质量,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采用所述目标方式向所述UPF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所述时延敏感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方式测试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所述终端的传输质量,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确定目标测试方式;
采用所述目标测试方式,得到所述传输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确定目标测试方式,包括:
当所述终端为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测试方式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采用预设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确定目标测试方式,包括:
当所述终端为非时延敏感类型的终端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目标测试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目标测试方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小于第二预设参数值,则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预设参数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目标测试方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参数值,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测试方式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等待所述UPF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将来自所述UPF的第二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响应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预测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二数据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等待时间窗口;
若是,则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若否,则响应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开始计时,计时的时长为所述等待时间窗口;
若在所述等待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完成所述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在计时结束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若在所述等待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完成所述第二数据的传输,则在所述第二数据完成传输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第一传输方式、第二传输方式、第三传输方式和第四传输方式;
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数据,所述第二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数据,所述第三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相同的数据,所述第四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网络设备,且通过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向所述UPF发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质量,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可靠性参数值,获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的等级;
根据所述传输可靠性的等级和所述传输质量,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
9.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专网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服务于终端,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UPF传输数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启动指令,所述启动指令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预设参数值时发送的;
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采用预设测试数据测试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所述终端的传输质量;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预设测试数据,所述预设测试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等待所述UPF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将所述第二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测试所述传输质量;
接收来自所述UPF的所述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二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
向所述终端发送标识为测试数据的第二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数据的大小是否符合测试需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数据的大小不符合测试需求,则将所述预设测试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拼接;
所述将所述第二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包括:
将拼接后的数据标识为测试数据。
14.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
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第一预设参数值,启动第二网络设备,所述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
根据终端的时延敏感类型,采用所述时延敏感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方式测试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对于所述终端的传输质量;
根据所述传输质量,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向用户面功能网元UPF发送数据的目标方式;
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采用所述目标方式向所述UPF发送数据。
15.一种专网中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启动指令,所述启动指令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可靠性参数值低于预设参数值时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收发动作。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425334.XA 2021-11-26 2021-11-26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158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5334.XA CN114158072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5334.XA CN114158072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8072A true CN114158072A (zh) 2022-03-08
CN114158072B CN114158072B (zh) 2023-05-30

Family

ID=80458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5334.XA Active CN114158072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80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018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0494A (zh) * 2017-11-14 2019-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267327A (zh) * 2019-05-08 2019-09-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708721A (zh) * 2019-09-05 2020-01-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830951A (zh) * 2018-08-09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08220A1 (zh) * 2018-11-27 2020-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417219A (zh) * 2020-03-25 2020-07-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释放方法及装置
CN111565411A (zh) * 2019-02-14 2020-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延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20200280898A1 (en) * 2017-11-17 2020-09-03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WO2021000680A1 (zh) * 2019-07-03 2021-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022489A1 (zh) * 2019-08-06 2021-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8065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1134659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3473619A (zh) * 2017-09-14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619A (zh) * 2017-09-14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50494A (zh) * 2017-11-14 2019-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00280898A1 (en) * 2017-11-17 2020-09-03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10830951A (zh) * 2018-08-09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08220A1 (zh) * 2018-11-27 2020-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65411A (zh) * 2019-02-14 2020-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延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267327A (zh) * 2019-05-08 2019-09-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000680A1 (zh) * 2019-07-03 2021-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022489A1 (zh) * 2019-08-06 2021-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15245A (zh) * 2019-08-06 2021-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8721A (zh) * 2019-09-05 2020-01-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088065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1134659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17219A (zh) * 2020-03-25 2020-07-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释放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ttachment_6.3\"", 3GPP TSG_RAN\\TSG_RAN *
毛卉;: "基于SNMP的网络性能监测系统设计", 湖北电力 *
赵泽宇;沈敏虎;: "网络设备的视频传输性能测试研究与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018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8072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7777B (zh)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9932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from radio downlink failure
CN112888069B (zh) 一种服务城市中心环境的5g网络切片系统
CN103457973A (zh) 一种图片上传方法、系统、图片上传客户端及网络服务器
EP2667683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twork element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network element
CN107852622A (zh) 间隙Gap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238394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150659B (zh) 一种处理器及bfd报文传输方法
CN111884875A (zh) 一种离线设备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158072B (zh)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28682A (zh) 辅助信息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网络侧配置方法及网络侧
CN111479302B (zh) 一种数据业务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7534853A (zh) 一种启动中继功能的方法及设备
CN108599984B (zh) 共享端口状态的方法、接入设备及支持双归属保护的系统
EP3809786B1 (en) Selective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device
CN109041265A (zh) 一种核心网接入方法和基站
CN11326124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158071B (zh)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58068B (zh)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58070B (zh)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022113A1 (en) Paging failure processing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CN115514698A (zh) 协议计算方法、交换机、跨设备链路聚合系统及存储介质
EP4097862A1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for dormant bandwidth part
CN114158069B (zh) 专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3745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