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5449A -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5449A
CN110035449A CN201810032158.5A CN201810032158A CN110035449A CN 110035449 A CN110035449 A CN 110035449A CN 201810032158 A CN201810032158 A CN 201810032158A CN 110035449 A CN110035449 A CN 110035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data volume
report
access device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21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5449B (zh
Inventor
李铕
袁世通
戴明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21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5449B/zh
Priority to EP19738096.7A priority patent/EP373508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71498 priority patent/WO201913751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5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5449A/zh
Priority to US16/926,078 priority patent/US1151008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5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5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数据在一个接入节点上拥塞的问题,应用于中继系统中,该方案包括: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数据量上报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新空口(new radio,NR)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接入节点(例如,基站或者中继节点)建立连接后,当UE需要向接入节点发送数据的时候,必须要有上行资源,如果没有上行资源则UE需要先向接入节点申请上行资源,在UE向接入节点申请上行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向接入节点上报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以便接入节点为UE调度适当的上行资源。
在UE和基站之间引入中继节点(relay node,RN)的场景中,如图1所示,每个接入节点独立的管理接入该接入节点的设备的上行资源(如图1所示,基站管理RN 1的上行资源,RN301管理RN302的上行资源),因此,每个接入节点可以仅考虑各自本地的上行数据缓存大小来申请上行资源。
但是,当接入节点仅考虑各自本地的上行数据缓存大小来申请上行资源时,若当某一个接入节点的本地上行数据在某一个调度时刻t未及时传递出去,并在该调度时刻t接收到其他业务数据时,可能会使得该某一个接入节点本地上行数据和当前时刻接收到的其他业务数据全部汇聚在该接入节点,也即在调度时刻t,该接入节点申请的上行资源无法满足本地上行数据和其他业务数据,因为其他业务数据可能要等到未传输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完成之后才能传输,后续时刻到达的业务数据需要等到本地数据传输完成之后才能传输,导致该接入节点处发生拥塞,导致较大的传输时延。例如,如图1所示,UE的上行数据1,RN302的上行数据2与RN301的本地的上行数据3在RN301处发生拥塞。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数据在一个接入节点上拥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应用于中继系统中,该方法包括: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至少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指示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的第一数据量报告,其中,数据量上报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该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第一设备具有包括以下任意一项:该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的数据量上报条件,这样当第一设备确定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主动的向接入设备发送包括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或包括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与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或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第一数据量报告,以便于接入设备为第一设备优先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或根据上行数据量与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调度更多的资源,这样第一设备的待发送上行数据以及后续到达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能及时发送出去时,可以避免即将到达第一设备的待发送上行数据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全部汇聚在第一设备处,造成第一设备的拥塞。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在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的情况下,第一设备通过多条连接中未中断的连接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或,在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的情况下,第一设备通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通过利用未中断的连接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可以使得接入设备及时接收到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之前,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该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上报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第二设备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量报告,该第二数据量报告包括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报告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主动的获取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通过根据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这样便于接入设备为第一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不仅可以满足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还可以满足即将达到第一设备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从而避免数据在第一设备处发生拥塞。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量报告,该第二数据量报告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报告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可选的,该第二数据量报告为第二设备在确定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备发送的,这样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数据量报告时,便可以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根据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DRB和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或者第一设备根据每个服务质量流的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DRB和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服务质量要求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具有如下至少一个映射关系:所述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DRB与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每个DRB与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设备获取下一跳设备为终端分配的逻辑信道组与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下一跳设备分配的逻辑信道组之间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在存在第一数据量报告和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高于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该第一数据量报告的类型和其他类型不同,当同时触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和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时候,通过为将第一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设为最高,这是由于第一数据量报告是为了请求接入设备为第一设备多分配上行资源,以避免数据在第一设备处发生拥塞,因此优先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可以避免发生拥塞。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可选的,第一消息还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当第一设备处于双连接的情况下,即第一设备和接入设备之间具有连接,且第一设备和其他接入设备之间也具有连接,通过第一消息这样第一设备便可以分别向不同的接入设备发送数据量报告,以请求不同的接入设备为第一设备分配上行资源,这是由于一个接入设备可能具有的空闲资源并不可以为第一设备分配足够的上行资源,因此可以通过另一个接入设备也为第一设备分配上行资源,从而尽可能的保证不同的接入设备为第一设备分配更多的上行资源,以避免拥塞。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比例关系,该比例关系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或,第一设备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可选的,该比例关系还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在多条连接的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第二消息。通过将一个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在不同的连接上发送给接入设备仅可能的保证接入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配比关系,配比关系包括多个连接中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应用于中继系统中,包括: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该第一数据量报告至少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指示一项,其中,该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阈值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接入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之前,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接入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四设备中存在任一个第四设备服务的设备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该接入设备确定任一个第四设备为第一设备。通过将服务的设备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第四设备确定为第一设备,这样接入设备便可以只为容易发生拥塞的设备配置上述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的第一消息。可选的,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比例关系,该比例关系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或,该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该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可选的,该比例关系还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在多条连接的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第二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中接入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接入设备在与第一设备之间未中断的连接上接收第一数据量报告,或者接入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按照比例关系发送的数据量。
相应的,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可以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例如,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可以为第一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第一设备中的芯片。其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应用于中继系统中,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至少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指示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的第一数据量报告,其中,数据量上报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该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的情况下,通过多条连接中未中断的连接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或,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的情况下,通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其中,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上报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第二设备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的第一请求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包括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的第二数据量报告;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数据量报告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量报告,该第二数据量报告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数据量报告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DRB和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或者,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服务质量流的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DRB和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服务质量要求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还用于在存在第一数据量报告和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高于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第一数据量报告的类型和其他类型不同。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用于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第一消息。可选的,该第一消息还用于确定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比例关系,该比例关系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或,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可选的,比例关系还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在多条连接的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第二消息。
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可以为第一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中的芯片,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执行指令,以支持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方法中在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侧进行的消息处理或控制的相关操作。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此外可选的,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与其他网元(例如,终端和基站)之间的通信。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电路,其中,收发电路用于支持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方法中在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侧进行消息接收和发送的相关操作。可选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总线,其中,存储器、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互联。
相应的,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可以实现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例如,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可以为接入设备,或者为设置在接入设备中的芯片。其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第五方面,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应用于中继系统中,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该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阈值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之前,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四设备中存在任一个第四设备服务的设备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确定任一个第四设备为第一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第一消息。可选的,该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比例关系,该比例关系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或,该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该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可选的,该比例关系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在多条连接的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第二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在与第一设备之间未中断的连接上接收第一数据量报告,或者接收第一设备按照比例关系发送的数据量。
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可以为接入设备或者接入设备中的芯片,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执行指令,以支持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方法中在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侧进行的消息处理或控制的相关操作。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此外可选的,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与其他网元(例如,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电路,其中,收发电路用于支持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方法中在该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侧进行消息接收和发送的相关操作。可选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总线,其中,存储器、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互联。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被执行。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使得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被执行。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接入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应用于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中,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进行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应用于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中,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进行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中上述描述的芯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继系统,该中继系统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所描述的第一设备,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方面所描述的至少一个接入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与至少一个接入设备和第一设备进行交互的其他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数据在一个接入节点发生拥塞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继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继系统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多个用户设备接入不同的中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连接架构下中继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如图2所示的场景中,当RN301是基于RN301本地数据3向基站请求上行资源时,则基站为RN301分配的上行资源有可能小于RN301的本地数据3的大小,因此,当RN301未及时将本地数据3传递至基站时,则可能导致RN301接收到的RN302的上行数据2和UE的上行数据1在一段时间内全部汇聚在RN301处,从而引起的数据一个接入节点上发生拥塞的问题。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设备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介绍:
1、联合数据量报告,是指一个设备A在向设备B上报数据量报告时,该数据量报告中不仅包括设备A的上行数据量或用于指示设备A的上行数据量的信息,还包括设备A接收到的其他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量或用于指示其他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量的信息。
2、上行数据量,是指一个设备本地上行缓存中的数据量大小,也即已到达该设备的数据量或该设备产生的数据量。
3、直接服务是指一个设备A与另一个设备B直接相连,则设备B可以直接为设备A提供服务,间接服务是指设备C通过设备B与设备A连接,则设备A为设备C提供间接服务,例如,如图1所示,终端由RN301和/或基站提供间接服务;RN302由基站提供间接服务。相应的,被服务的终端和RN可以被称作子节点;提供服务的基站,RN甚至终端可以被称为父节点。所述服务可以是控制面的功能,例如设备A为设备B提供接入控制或管理设备B的上下文,也可以是数据面的功能,设备B发往核心网的数据通过设备A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并不对其顺序进行限定。例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设备,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A,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AB、A、B、AA以及BB等情况。
图3给出了一种中继系统示意图,该中继系统可以应用于5G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4G系统中,包括:与核心网连接的至少一个基站100(仅示出1个)、与基站10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200(仅示出1个)以及位于基站100和终端200之间的中继节点(relay node,RN),例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RN300。
其中,RN300与终端设备200和基站100之间均使用无线连接。示例性,以4G系统为例,RN300与基站100之间的无线接口为Un接口,终端200和RN300之间的接口使用Uu接口,基站100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可以为S1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当上述中继系统具体应用于不同的系统中时,接口名字可能为其他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RN用于在基站100和终端200之间中转数据和信令。基站100通常还可以作为宿主(Donor)基站,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称5G系统)中该宿主基站可以为(donorgNodeB,DgNB),在LTE系统(或称4G系统)中该宿主基站可以为(donor eNodeB,DeNB),当然,宿主基站还可以简称为:gNB或者eNB。
以基站为DeNB为例,DeNB用于管理RN的接入,并为RN调度回程链路(backhaul)(回程链路指RN300和基站100之间链路)的资源。DeNB与核心网有连接:RN300接收终端200的数据口,并通过Backhaul链路的资源将数据发送给DeNB;然后DeNB将从空口接收的数据通过S1接口发送到核心网。同时,DeNB也可以为终端200提供接入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在4G系统中,核心网可以为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EPC)包括终端的业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MME等功能实体,在5G系统的下一代核心网(next generation core network,NGC)包括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和接入和流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等功能实体,为终端提供鉴权认证及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在实际通信过程中,RN通常作为一个类似基站的接入设备,但在接入认证和执行一些安全功能时,却是作为一个终端进行处理。当RN作为一个终端时,RN可以像终端一样接入无线网络。终端在接入时网络侧会对终端进行用户的鉴权认证和密钥协定(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AKA)。
RN在初始接入的时候,执行终端功能,通过小区选择,随机接入等操作,与基站100建立连接,获取空口资源配置,如Un口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DRB),RN入网后,执行接入节点功能,可以发送同步信号和系统消息供终端200选择和接入;为接入的终端200配置空口资源和执行终端200的调度。与此同时,RN300接收到终端200数据需要通过Un口的DRB转发。
如上,RN300管理终端200的接入,也管理Uu口的DRB配置;而DeNB管理RN300的接入和Un口的DRB配置。
通常,RN对于其服务的终端充当一个基站的角色,而对于为RN服务的基站则充当一个终端的角色。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架构中,在下行传输过程中,核心网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下行信令先到达基站100,再由基站100将下行数据或者下行信令传递给该基站100的下一跳RN(例如,RN300),最终RN300再将下行数据或者下行信令传递给终端200,在上行传输过程中,终端200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上行信令首先传递给RN300,然后RN300再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或者上行信令发送给基站100。
基站100可以是和终端200通信的设备,基站100可以是中继站或接入点等。基站100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还可以是LTE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基站100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基站100还可以是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例如下一代基站(NR NodeB,gNB),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
由于未来接入网可以采用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架构来实现,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将传统基站的协议栈架构和功能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另一部分称为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而CU和DU的实际部署方式比较灵活,例如多个基站的CU部分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功能实体。如图4所示,以接入网为基站为例,基站100可以被拆分为一个CU和至少一个DU,CU与每个DU通过F1接口相连,其中,一种可能的选项是CU用于实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功能,DU用于实现基站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PHY)层功能。
终端200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例如网络切片)进行通信,也可以与另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如设备对设备(deviceto device,D2D)或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场景下的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A),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他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如图5所示,图5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中继系统的示意图,图5与图3的区别在于,图3为单跳中继系统,可以应用于4G系统和5G系统中,即终端200通过RN300接入基站100,而由于5G系统中中继设备在作为终端接入基站之后,其也可以具有接入另一个RN的能力,例如,作为接入设备发送系统消息或同步信号供其他设备接入,例如中继设备接入,从而形成多中继系统,如图5所示,在图5中终端200通过RN300和RN301接入基站100,以构成多中继系统架构。
具体的,在5G系统中基站和核心网(例如,可以为下一代核心网(new generationcore network,NGC)之间具有下一代用户控制面(next generation user plane,NG-U)和下一代控制面(next generation control plane,NG-C)。
该NGC用于为5G系统中的终端和RN提供移动性管理,数据转发等功能。
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另一种多连接的中继系统,图6与图5的区别在于,在图6中RN300和基站100之间具有连接,RN300还与RN302之间具有连接,即RN300同时连接到基站100和RN302,即RN300处于双连接状态。在图6所示的场景下,RN300可以直接将数据和/或信令发送给基站100,或者向基站100请求上行资源,也可以将数据和/或信令发送给RN302,或者向RN302请求上行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图3、图5和图6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通信系统架构的一个示意,在实际通信过程中还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复杂的通信系统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第一设备所接入的上一跳中继设备,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架构中,当第一设备为RN300时,接入设备可以为基站100,当第一设备为终端200时,接入设备可以为RN300,在如图5所示的架构中,当第一设备为RN301时,接入设备可以为RN300。
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中继系统中,包括:
S101、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第一数据量报告至少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指示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数据量上报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该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
具体的,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包括如下情况: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与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包括如下情况: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与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
具体的,该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可以为第一设备缓存的数据量大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的,也可以为接入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的,当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时,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或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当指示信息为接入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的,则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或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或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量报告可以为LTE中的BSR,当然该BSR也可以在5G中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量报告的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具体的,一形式为,该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用于表示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或者,该第一标识用于指示第一数据量报告的类型为联合数据量报告。因此,通过利用第一数据量报告表明用于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和第一标识时,这样便于接入设备可以优先根据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的信息为第一设备分配上行资源;或者每次调度时为第一设备分配更多的上行资源。
另一形式为,该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其中,其他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服务的终端和/或中继设备。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架构中,以第一设备为RN300为例,则其他设备可以为终端200。又一示例,在如图5所示的架构中,以第一设备为RN300为例,其他设备可以为RN301和终端200。再一示例,在如图8所示的架构中,以第一设备为RN301为例,其他设备可以为RN302,终端3,终端1和终端2。
具体的,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的信息和用于指示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的信息,例如,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RN300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10字节和终端200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5字节。或,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和用于指示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之和的信息。例如,第一数据量报告指示的数据量大小之和为15字节。可选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的信息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设备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的信息,这些一个和多个所述信息可以加起来用一个值表达,也可以分别罗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用于指示某一个设备上行数据量的大小的信息可以为某一个设备上行数据量的大小,也可以为与该上行数据量的大小关联的一个索引,或者为其他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如表1所示,表1示出了数据量的大小索引之间的关联关系:
表1数据量的大小索引之间的关联关系
索引(Index) 数据量大小(单位:字节)
0 0
1 0~50
2 51~100
3 101~150
4 大于150
结合表1可知,当第一数据量报告中包括的索引为1时,接入设备便可以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所指示的数据量大小为0~50字节。通过在数据量报告中携带与该上行数据量的大小关联的索引,这样可以降低信令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具有数据量的大小索引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上报第一数据量报告时,接入设备便可以根据第一数据量报告中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为第一设备分配上行资源,具体的,接入设备为第一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的大小可以大于数据量的大小,也可以小于或等于数据量的大小。因此,通过利用第一数据量报告表明用于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和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时,这样便于接入设备可以根据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的信息为第一设备分配上行资源;或者优先调度第一设备,或者每次调度时为第一设备分配更多的上行资源。
又一形式为,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和第一设备为其他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大小。例如,如图2所示,以图2中的t1时刻为例,假设RN301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为5字节,RN302的上行数据量的大小为20字节,当RN302发送BSR给RN301后,RN301可能为RN302调度了15字节的上行资源,因此,下次上行传输之后,RN302会向RN301发送15字节的数据。那么RN301向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量报告中只需要考虑这15个字节带来的影响,也即RN301向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量大小之和为20(即5+15)字节,而不是25(5+20)字节。
在这种形式下,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用于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其他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大小的信息,或者该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和第一设备为其他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大小之和的信息。示例性的,用于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的信息可以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
再一种形式,该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的信息。
此外,该第一数据量报告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数据量报告中可以携带其他设备的标识,这样便于接入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数据量报告时,确定该第一数据量报告中包括的数据量为其他设备的,从而便于接入设备为第一设备分配更多的上行资源,或者提高第一设备的调度优先级。第一设备还可以使用LTE或NR定义的BSR机制向接入设备上报本地上行数据量大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可以为接入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的,也可以为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具体的,当接入设备确定存在足够多的空闲资源时,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可以为接入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的,当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例如,如图5所示的RN301)确定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时,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可以由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
S102、接入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量报告。
结合上述第一数据量报告的内容可以知道,在步骤S102之后,接入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量报告执行以下任意一个或多个方式以避免数据在第一设备侧发送拥塞:
第一个方式:为第一设备分配上行资源,例如,可以为第一设备分配更多的上行资源,具体的,这是由于第一数据量报告上报的数据量比第一设备此时实际已接收的数据量更大,因此,可以为第一设备分配更多的调度资源。
第二个方式:提高第一设备的调度优先级。
第三个方式:调整第一设备侧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 channel priority,LCP)的处理参数,由于BSR可以提供基于逻辑信道组(logic channel group,LCG)粒度的缓存状态,因此可以对每个LCG对应的逻辑信道(logic channel,LCH)的调度参数进行调整,例如可以为“发送了联合BSR的LCG”所对应的DRB配置更大的优先级比特速率(priority bitrate,PBR)。
第四个方式:调整第一设备的接入策略,例如,对接入第一设备的终端进行限制。
第五个方式:将接入第一设备的终端分流至其他中继设备,从而减少参与调度竞争。
第六个方式:第一设备建立或重配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第一设备具有包括以下任意一项: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链路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的数据量上报条件,这样当第一设备确定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主动的向接入设备发送包括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或包括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与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之和/或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第一数据量报告,以便于接入设备为第一设备优先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或根据上行数据量与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调度更多的资源,这样第一设备的待发送上行数据以及后续到达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能及时发送出去时,可以避免即将到达第一设备的待发送上行数据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全部汇聚在第一设备处,造成第一设备的拥塞。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量上报条件可以为接入设备为第一设备配置的,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可以由接入设备配置给第一设备;当该数据量上报条件也可以为第一设备自身具有的一种能力,例如,该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链路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或者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
S103、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其中,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阈值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阈值用于第一设备确定是否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具体的,当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或者当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则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
具体的,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或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阈值的信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例如,一方面,当接入设备为基站时,接入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或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阈值的信息,这样中继系统中的所有中继设备使用相同的第一阈值和第一时间阈值。又一方面,该系统信息中包括多个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或多个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和每个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对应的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阈值的信息,以及每个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对应的设备的标识,这样中继系统的每个中继设备可以根据各自的标识确定各自对应的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其中,标识可以唯一识别设备,也可以为设备的能力,例如,设备的能力可以为设备的射频带宽能力-较大射频带宽的RN能支持更大的传输带宽,每次传输能获得更多的资源,相应的,每次缓存能减小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可以将第一门限值设置的较大。再一方面,接入设备可以通过专用信令(例如,RRC)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或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阈值的信息,或者为每个中继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配置一个第一阈值。
其中,使用专用信令时,所述第一阀值和/或第一时间阀值可以针对设备配置(例如RN进行配置),可以针对RN的逻辑信道组,逻辑信道,甚至是服务质量流QoS flow来配置。可以为所示的一个或多个对象配置,对象包含设备,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服务质量流。
具体的,第一设备的第一阈值可以通过以下条件确定,根据第一设备包括的所有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每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量的累加确定。
S104、第一设备接收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
具体的,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可以为数值,单位通常是字节(Byte),也可以为第一阈值关联的标识。例如,协议预定义多组门限阈值,在接入设备为第一设备配置门限阈值时,使用每个门限阈值对应的标识,例如,ID,这样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标识时,便可以确定出与该标识对应的阈值。如表2所示:
表2阈值和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ID 门限(Byte)
1 100
2 200
3 300
4 400
5 500
具体的,当第一设备自身具有数据量上报条件时,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或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阈值的信息和自身具有的数据量上报条件确定数据量上报条件。
由于,在多跳中继场景下,如图8所示,RN301不但接入基站,还为RN302提供传输中继,RN301本身也接入了一些终端,例如,如图8所示的终端3。相对RN302,RN301直接和间接服务的终端数量更多,更容易发生拥塞。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设备可以为容易发生拥塞的中继设备配置第一阈值和第一时间阈值,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步骤S103之前,还包括:
S105、接入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四设备中存在任一个第四设备服务的设备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该接入设备确定任一个第四设备为第一设备。
具体的,接入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四设备中存在任一个中继设备服务的设备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执行:Case1:接入设备依据第四设备服务的用户设备数量来确定。Case2:接入设备根据每个第四设备服务的QoS flow数目来确定,当一个第四设备服务的QoS flow数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接入设备确定该第四设备容易发生拥塞。Case3:第四设备到被服务终端的跳数——跳数越多,可能直接和/或间接服务的终端数据就越多,越容易发生拥塞。
由于第一设备由接入设备确定,因此,对于第一设备而言,第一设备需要向接入设备上报第一设备的负载(包括服务的用户设备的数量或QoS flow数目),或第一设备最大支持的中继跳数等信息。可选的,第一设备可以在接入设备发送的用于查询第一设备的负载的请求的触发下,向接入设备上报第一设备的负载或第一设备最大支持的中继跳数等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S106、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106的实现方式略有差异,因此,以下将分别介绍不同场景下步骤S106的实现方式。
第一场景,在第一设备确定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且第一设备处不具有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场景中,如图9所示,步骤S106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S1061、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上报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第二设备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为与第一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设备为不具有下一跳设备时,第二设备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为0。例如,第一设备为如图3所示的RN300,第二设备为如图3所示的终端200。
具体的,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第一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RRC信令和专用控制信息(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具体的,此处的数据量上报条件可以为以下任一项: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接收到接入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该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
S1062、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量报告,该第二数据量报告包括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
S1063、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报告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将第二数据量报告中包括的上行数据量确定为第一数据量报告,或者将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确定为第一数据量报告,或者将第二数据量报告中包括的上行数据量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之和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设备处具有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量报告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1061和S1062可以省略。也即,第一设备在确定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例如,可以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与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与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与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待发送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等)的情况下,直接根据第二数据量报告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
第二场景,在中继系统的所有中继设备均具有数据量上报的条件时或者部分中继节点具有数据量上报的条件,有可能存在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例如,第二设备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因此,第二设备需要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获取到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故第一设备需要为第二设备分配上行资源,虽然此时,第一设备当前时刻的上行数据量并未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第一设备本身不具有阀值,但是可以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更多的数据到达第一设备,因此,需要考虑第一设备处的拥塞避免,因此基于此第二场景,如图10所示,步骤S106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S1064、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量报告,该第二数据量报告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
具体的,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1064之前还包括:第二设备在确定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量报告。
具体的,在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量报告的情况下,需要让第一设备确定接收到的第二数据量报告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因此,第二数据量报告的内容可以为:包括针对同一LCG的多个数据量报告信息,例如,一个为第二数据本地上行数据量和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或者数据量报告携带了特殊标识用以说明是联合数据量报告。例如,一方面,第二数据量报告包括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以及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二数据量报告的格式为联合数据量报告。另一方面,第二数据量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信息及用于指示由第二设备服务的终端和/或RN的上行数据量的信息。再一方面,第二数据量报告包括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已经调度的上行资源大小的信息。
S1065、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报告和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0所示的方案中,数据量上报条件则可以为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
第三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中继系统中各个中继设备向基站上报自己具有上报联合数据量报告的能力的情况下,基站可以主动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报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的指示信息。例如,当基站发现传输资源特别是上行传输资源有空闲时,如果基站确定第一设备具有上报联合数据量报告的功能,可以主动触发第一设备上报第一数据量报告,此时在第一设备不具有其他设备的待发送数据量大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步骤S1061-S1062来获取其他设备的待发送数据量大小。
如图6所示,RN300与基站和RN302之间分别具有连接,也即RN300处于双连接状态,因此RN300可以与基站和RN302进行数据传输。RN300可以分别向基站和RN302发送数据量报告以便从基站和RN302处获得上行资源,随后RN300将待发送上行数据分别向基站和RN302发送。当RN300与基站和RN302中任一个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如RN300和基站之间的连接中断或连接失败,那么数据会汇聚到RN300和RN302之间的连接上传输,因此,可能造成RN302的拥塞。
具体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S1011、在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的情况下,第一设备通过多条连接中未中断的连接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例如,第一设备与一个接入设备建立多个连接,类似于LTE,NR的载波聚合场景,每个连接可以对应到一个小区或一个小区组(cell group,CG)。
或,
S1012、在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的情况下,第一设备通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
例如,如果第一设备连接到多个接入节点,具体的可以参考如图6所示的双连接架构,该双连接的配置可以具体参考LTE或NR定义的双连接,其中一个连接对应到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或主节点(master node,MN),另一个连接对应到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或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以第一设备为RN300为例,当RN300确定与RN302之间的连接中断时,RN300便确定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因此RN300通过与基站之间的连接向基站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
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也即连接失败:
在LTE中,第一设备的RRC层/实体确定计时器(例如,无线链路监控(radio linkmonitoring,RLM相关的计时器T310))超时,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之间的随机接入重传达到最大次数,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重传达到最大次数则确定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
在NR中采用LTE的RLF处理作为基线。进一步的,NR考虑大规模天线的应用。特别是在高频场景,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需要预先配置波束对。波束对的管理由层1(物理层)和/或层2(MAC层)执行,因此,NR中可以通过波束失败来确定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
具体的,第一设备监测参考信号,判断是否有波束失败;当波束失败后需要波束扫描并在新的波束上向接入设备或其他接入设备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请求(beam failurerecovery request,BFRR);如果收到接入设备或其他接入设备的响应,则波束失败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BFR)成功;如果第一设备向其他接入设备多次发送BFRR都未收到响应则认为BFR过程失败,从而确定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
如图6所示,RN300可以同时与主基站(如图6中的基站100)和辅基站(又可以称为辅接入设备如RN302)建立连接。RN300与MN以及SN之间分别有自已的MAC层和PHY层,RN300与SN和MN之间可以只有一个PDCP层或分别与SN和MN之间对应一个PDCP层,当然RN300与SN和MN之间可以只有一个RRC层或分别与SN和MN之间对应一个RRC层。图11展示了RN300与SN和MN之间只有一个RRC层和PDCP层的情况。
假设RN300与MN或RN300与SN之间的连接发生中断,基于标准对RLF和BF的定义,第一设备侧的MAC/RRC实体(RRC实体也可以称为RRC层)可以通过下述指示判断第一设备侧连接中断:
方式一、(MAC/RRC实体)收到来自物理层/MAC层的波束失败指示,这样可以更及时的识别连接中断;但后续过程可能恢复连接,此时发起联合数据量报告,可能略微造成资源浪费。
方式二、(MAC/RRC实体)收到来自物理层/MAC层的波束恢复失败指示。
方式三、(MAC/RRC实体)收到来自RRC层的RLF失败指示。
也可以直接接受判断RLF的指示:
方式四、(MAC/RRC实体)收到来自RRC层的T310或T312超时。
方式五、(MAC/RRC实体)收到来自MAC层的随机接入重传达到最大次数。
方式六、(MAC/RRC实体)收到来自RLC层ARQ重传达到最大次数。
结合第一设备节点的内部实现,对触发机制进行细化为:
1、(MAC to MAC)发生中断连接的MAC实体,先接收上述方式一至方式六的指示,然后生成一个新定义的“连接中断指示”,发送给另一个未中断的MAC实体——上述触发机制细化为:连接未中断的MAC实体接收到连接中断的MAC实体发送的连接中断指示。
2、(RRC to MAC)对于RRC产生的指示,还可以包括如下:
2.1(一个RRC的情况)由于RRC层可以直接控制PHY/MAC/RLC各层,可以是RRC层直接将连接中断指示发送到正常工作的连接上——上述触发机制细化为:(MAC实体)接收到方式三或方式四的连接中断指示。
2.2(每个连接一个RRC的情况)发生中断的连接的RRC实体,根据RLF机制判断连接中断,向未中断的连接的RRC实体发送一个连接中断指示;该RRC实体生一个新定义的“连接中断指示”,发送给另一个连接的MAC实体——上述触发机制细化为:(MAC实体)接收到(RRC实体的)连接中断指示。
由于LTE/NR已经定义了除联合数据量报告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例如,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可以为Regular BSR,Periodic BSR和Padding BSR。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都是针对常规的调度处理,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因此联合数据量报告是为了避免拥塞,因此可以考虑为联合数据量报告设置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更高的发送优先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在存在第一数据量报告和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情况下,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高于所述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第一数据量报告的类型和其他类型不同。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若确定同时触发了联合数据量报告,Regular BSR,PeriodicBSR和Padding BSR,或者已触发了联合数据量报告(data size report,DSR),RegularBSR,Periodic BSR和Padding BSR,优先发送联合数据量报告。
其中,“已触发”表达在触发BSR的时刻并不一定有上行传输资源,所以第一设备会将触发的BSR存储起来等待上行传输资源/上行调度。
由于Padding BSR是在调度完业务数据还有剩余的上行资源时触发,通常不会与联合数据量报告,Regular BSR,Periodic BSR同时存在,则第一设备确定如果已触发了联合数据量报告,Regular BSR,Periodic BSR和Padding BSR时,或者已触发了联合数据量报告,Regular BSR,Periodic BSR和Padding BSR时,优先发送联合数据量报告。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常规(Regular)BSR,周期(Periodic)BSR,填充(Padding)BSR和联合数据量报告。这些BSR被触发后会被认为是pending BSR,直到删除或被发送。因此,如果触发了联合数据量报告,基线是保留已触发的BSR,或者是pending BSR。进一步的,由于Regular BSR,Periodic BSR和联合数据量报告的目的类似,都是获取上行资源,因此可以考虑删除已经触发的Regular BSR,Periodic BSR,具体可以按照如下规则删除:如果发送了联合数据量报告,可以删除掉同时触发或已触发的Regular BSR和/或Periodic BSR。
由于每个中继设备可以独立实现用户设备接入和承载配置,如DRB。因此,同一终端(同一QoS flow)的数据,从终端经过一个或多个RN发往基站时,在每一跳可能在不同的DRB上传输。相应的,数据在每一跳的缓存状态对应不同的逻辑信道组(Logic ChannelGroup,LCG),因此,需要将终端不同跳数上的缓存状况关联起来的缓存状况也即上行数据量关联起来,形成针对不同QoS flow的联合DSR。
进一步的,每个QoS flow对应一个QoS要求,或每个QoS flow的业务数据对应一个QoS要求。QoS flow在不同的节点/跳数上映射到不同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bearer,DRB),不同的LCH,甚至不同的LCG,也意味着具有相同或相似QoS要求的数据在不同的节点/跳数上映射到不同的DRB甚至不同的LCG,因此,需要把具有相同QoS要求的数据的缓存状况关联起来。例如,表5所示,终端1,QFI#2和终端2,QFI#1都会映射到RN1,DRB2(RN1,LCG2),因此生成RN1的LCG2的BSR时,终端1,QFI#2和终端2,QFI#1把的数据量进行累加,得到了同一个RN1LCG的DSR,即具有相同QoS要求的数据的上行数据量。因此,需要将不同跳数上的缓存状况也即上行数据量关联起来,形成针对不同QoS要求的联合BSR。通过LCG与QoSflow的映射关系以及QoS flow的QoS要求,可以得到每个LCG对应的QoS要求。接入节点接收到每个LCG的联合DSR,也就知道了每个QoS要求对应的DSR。
QoS包含丢包率,传输时延等参数。所述相同QoS要求,可以是QoS对应的各个参数都相同;相似可以是部分参数相同,或部分或全部参数的数值之间的差值在一定范围之内。
下文为了描述方便,仅以QoS flow为对象展开方案描述。
如图8所示,终端1,终端2接入RN302,RN302接入RN301,RN301接入基站,基站将终端的数据转发到核心网,终端3接入RN301,如表3所示,表3示出了QoS flow的空口传输路径,即终端1,终端2的QoS flow与每一跳的DRB映射):
表3QoS flow的空口传输路径
由表3可以看出,RN302为终端1的QFI#1分配的DRB为DRB1,RN302为终端1的QFI#1分配的DRB1属于LCG1,RN301为RN302分配的DRB为DRB2,RN301为RN302分配的DRB为DRB2属于LCG2,基站为RN301分配的DRB为DRB1,基站为RN301分配的DRB1属于LCG1。其余QFI的分配关系可以参见QFI#1本申请实施例后续不再赘述,如表4所示:
表4示出了终端3的QoS flow空口传输路径
终端3和RN301之间接口 RN301和DgNB之间接口
终端3,QFI#1 终端3,DRB 2(终端3,LCG2) RN301,DRB 1(RN301,LCG1)
一种可能的资源配置方式下,由于各个中继设备接收上一跳的配置,且为直接接入的设备配置DRB等信息,因此,可以确定每个中继设备管理的信息如下所示:
表5RN302管理的承载配置
终端和RN302之间接口 RN302和RN301之间接口
终端1,QFI#1 终端1,DRB 1(终端1,LCG1) RN302,DRB 2(RN302,LCG2)
终端1,QFI#2 终端1,DRB 2(终端1,LCG2) RN302,DRB 1(RN302,LCG1)
终端2,QFI#1 终端2,DRB 1(终端2,LCG1) RN302,DRB 1(RN302,LCG1)
如图6所示,由于RN301不具有终端1和终端2的QoS flow信息,因此,如表6所示,表6示出了RN301管理的承载配置。
表6RN301管理的承载配置
由于基站不具有终端1、终端2以及终端3的QoS flow信息,也没有RN301为RN302和终端3配置的DRB等信息,因此,基站管理的承载配置如表7所示:
表7基站管理的承载配置
因此,当RN301生成联合数据量报告时,联合数据量报告不仅包含RN301的上行数据量(已经接收到的来自RN302和终端3的数据量),直接服务的终端/RN的上行数据量(例如RN302的BSR和终端3的BSR),又包含间接服务的终端的BSR(例如终端1的数据量报告和终端2的数据量报告),在此种情况下,RN301生成联合数据量报告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case1-RN生成联合数据量报告时只包含本地上行数据量和直接服务的设备的上行数据量:
DSR_sum=DSR_RN301+DSR_RN302+DSR_终端3,其中,DSR_sum表示联合数据量报告中的数据量的大小,DSR_RN302表示RN302向RN301上报的待发送数据量的大小(包括RN302自己的待发送数据量的大小以及终端1和终端2的待发送数据量的大小),DSR_终端3是终端3向RN301上报的待发送数据量的大小。
由于RN301为RN302和终端3分配DRB,因此RN301可以确定RN302和终端3的DRB配置和LCG配置(如表6RN301管理的承载配置,第二列)。同时,RN301接收基站为RN301配置的DRB及LCG。
因此,RN301可以把相邻两跳的DRB与DRB或LCG与LCG关联起来,形成适当的DSR,而不需要额外的信息,如表8和表9所示:
表8RN301管理的DRB映射关系
RN302/终端3和RN301之间接口 RN301和基站之间接口
RN302,DRB 2 RN301,DRB 1
RN302,DRB 1 RN301,DRB 2
终端3,DRB 2 RN301,DRB 1
表9RN301管理的LCG映射关系
RN302/终端3和RN301之间接口 RN301和基站之间接口
RN302,LCG2 RN301,LCG1
RN302,LCG1 RN301,LCG2
终端3,LCG2 RN301,LCG1
RN301形成的联合DSR,包含下述LCG的缓存状态信息:
DSR_sum_LCG1(基站分配)=DSR_RN301_LCG1+DSR_RN302_LCG2+DSR_终端3_LCG2,其中,DSR_sum_LCG1表示基站分配的LCG1的总联合DSR,DSR_RN301_LCG1表示RN301的LCG1的联合DSR,DSR_RN302_LCG2表示RN302的LCG2的联合DSR,DSR_终端3_LCG2表示终端3的LCG2的联合DSR。
DSR_sum_LCG2(基站分配)=DSR_RN301_LCG2+BSR_RN302_LCG1,其中,DSR_sum_LCG2表示LCG1总的DSR,DSR_RN301_LCG2表示RN301的LCG2的联合DSR,BSR_RN302_LCG1表示RN302的LCG1的联合DSR。
Case2–RN生成联合数据量报告时包含1)本地上行数据量,2)直接服务的设备和间接服务的设备的上行数据量:
此时生成联合DSR的方式,可能引入额外信息和信息交互机制:
DSR_sum=DSR_RN301+DSR_RN302_sum(包含DSR_终端1,DSR_终端2)+DSR_终端3,其中,DSR_RN302是RN302向RN301上报的缓存状态报告,DSR_终端3是终端3向RN301上报的缓存状态报告,DSR_终端1是终端1向RN302上报的缓存状态报告,BSR_终端2是终端2向RN302上报的缓存状态报告。
具体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方案:
Case2.1、逐跳的完成联合DSR的累加
例如,由RN302先把本地联合DSR所需的信息关联起来上报至RN301,RN301基于RN302上报的处理后的联合DSR进行本地联合DSR的生成。如下描述:
1)、RN302上报
RN302可以识别类似RN301的映射关系(如表10和表11所示),因此,可以根据本地信息生成DSR:
DSR_RN302_sum_LCG1(RN301分配)=DSR_RN302_LCG1+DSR_终端1_LCG2+DSR_终端2_LCG3,其中,DSR_RN302_LCG1表示RN302的LCG1本地联合数据量报告,DSR_终端1_LCG2表示终端1的LCG2联合数据量报告,DSR_RN302_sum_LCG1表示RN302生成的联合数据量报告,DSR_终端2_LCG3表示终端2的LCG3联合数据量报告。
DSR_RN302_sum_LCG2(RN301分配)=DSR_RN302_LCG2+DSR_终端1_LCG2
表10RN302管理的DRB映射关系
终端和RN302之间接口 RN302和RN301之间接口
终端1,DRB 1 RN302,DRB 2
终端1,DRB 2 RN302,DRB 1
终端2,DRB 1 RN302,DRB 1
表11RN302管理的LCG映射
终端和RN302之间接口 RN302和RN301之间接口
终端1,LCG1 RN302,LCG2
终端1,LCG2 RN302,LCG1
终端2,LCG1 RN302,LCG1
2)、RN301的处理
利用表9或表8所示的映射关系:
BSR_RN301_sum_LCG1(基站分配)=BSR_RN302_sum_LCG2+BSR_RN301_LCG1+BSR_终端3_LCG1。其中,BSR_RN301_sum_LCG1表示RN301的LCG1的数据量报告,BSR_RN302_sum_LCG2表示RN302的LCG2的数据量报告,BSR_RN301_LCG1表示RN301的LCG1的数据量报告,BSR_终端3_LCG1表示终端3的LCG1的数据量报告。
因此,RN301生成联合BSR需要用到RN301的标识和LCG标识,RN301在上报BSR时,至少包含下述内容:待发送数据量的大小,LCG标识。进一步的,联合BSR还可以包括节点标识。
Case2.2、由最终报告BSR的节点完成信息累加-需要BSR之外的信息辅助联合BSR计算
例如,RN302不进行BSR的累加,而是在联合BSR里分别记录各个被服务的终端(例如,终端1和终端2)的BSR,以及本地的缓存状况给RN301;然后,由RN301根据DRB或LCG映射关系完成对应LCG的BSR生成。
由于RN302处理为用户配置的(映射方法和准则取决于设备厂商的独立实现),而RN301没有上述信息。因此,需要RN302把RN302生成的如表2和表3所示的每个1)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和/或2)DRB与LCH的映射关系,和/或3)每个DRB/LCH和LCG的映射关系,和/或4)RN2为终端分配的LCG以及RN1为RN2分配的LCG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接入节点RN1(接入节点可以进一步的把每个终端的每个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DRB的映射关系,和为每个DRB/LCH和LCG的映射关系发送给其他接入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在如下过程中获取第二设备发送的每个终端的每个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DRB的映射关系,和为每个DRB/LCH和LCG的映射关系:
一种方式为,承载管理的过程中获取。
例如第一设备在为用户设备配置和修改承载,或者RN的承载配置/重配时交互信息。
另一种方式为,第二设备在确定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时,向第一设备发送每个终端的每个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DRB的映射关系,和为每个DRB/LCH和LCG的映射关系,或者第一设备在确定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每个1)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和/或2)DRB与LCH的映射关系,和/或3)每个DRB/LCH和LCG的映射关系,和/或4)RN2为终端分配的LCG以及RN1为RN2分配的LCG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上述映射关系可以使用承载管理过程或第三请求消息使用的信令格式——新定义一个RRC信元(information element,IE)来发送,或者通过RRC信令(如RRC连接配置消息,RRC连接配置完成消息等)携带;或者新定义一个RRC信令,用于交互上述映射关系,或者新定义一个MAC CE,或扩展BSR的MAC CE或上述RRC信令。
综上,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根据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DRB和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以表4为例,介绍RN301如何生成LCG1的联合BSR:
RN301生成(向基站报告的)LCG1的联合BSR时,如果要包含间接服务终端的上行数据量,可按如下方式处理:
BSR_sum_LCG1_temp=BSR_RN302_LCG2+BSR_终端3_LCG2,
其中,BSR_sum_LCG1_temp表示RN301生成的LCG1的联合BSR,BSR_RN302_LCG2表示RN301直接服务的RN302生成的LCG2的联合BSR,BSR_终端3_LCG2表示RN301直接服务的终端3生成的LCG2的联合BSR。
对RN301间接服务的终端——RN301获取RN302管理的LCG映射表(如表10),终端1和终端2的BSR,并结合RN301本地维护的LCG映射表(如表8所示),因此,BSR_sum_LCG1=BSR_RN302_LCG2+BSR_终端3_LCG2+BSR_终端1_LCG1。
如图7所示,当第一设备具有双连接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107、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可选的,第一消息还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分别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具体的,基站可以在第一设备建立双连接的过程中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可以为新定义的一个消息,也可以为在第一设备建立双连接的过程中已有的一个信令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一方面,第一消息可以为接入设备(例如,基站)向第一设备发送的比例关系,也即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比例关系,该比例关系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可选的,该比例关系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示例性的,比例关系可以为(1/3,2/3)或(1,1),其中,1,1表示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和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相同。
例如,基于图6,比例关系为(1/3,2/3),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的大小为30字节,则第一设备确定向基站100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为10字节,向RN302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为20字节。
另一方面,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该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这样第一设备便可以结合第一数据量报告中的数据量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和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
示例性的,当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一个第一分配比例时,则第一设备确定该第一分配比例为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确定其余数据量为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其中,其余数据量为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除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之外的数据量。
例如,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一个第一分配比例为1/5,则第一设备确定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为4/5。
当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分配比例时,第一设备可以根据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质量参数,以及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质量参数,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确定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具体的,若第一设备确定与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好于与其他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则第一设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分配比例中大的第一分配比例确定为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示例性的,如表12所示:
表12双连接架构下第一设备分别发送的数据量的比例
比例(x,y),链路质量好的连接选用y
|RSRP_leg1-RSRP_leg2|<=5dB (1/2,1/2)
5dB<|RSRP_leg1-RSRP_leg2|<10dB (1/2,2/3)
10dB<|RSRP_leg1-RSRP_leg2|<=15dB (1/5,4/5)
15dB<|RSRP_leg1-RSRP_leg2| (0,1)
表12以链路质量参数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为例介绍:具体的,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参数与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参数之间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5dB时,将1/2确定为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数据量报告中所占的分配比例,以及将1/2确定为第一设备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数据量报告中所占的分配比例。
可选的,另一种实现,第一设备可以被预先配置比例关系,或者使用协议约定的比例关系。一方方面,该比例关系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另一方面,该比例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所述比例关系的使用方式和接入设备配置比例关系时的使用方式一致。
S108、第一设备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基于步骤S107和S108第一设备便可以确定在双连接架构下,向接入设备和其他接入设备分别发送的数据量报告中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从而向接入设备和其他接入设备上报数据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可以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也可以为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之和,或者为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具体的,当第一设备处于双连接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结合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以及第一消息或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确定第一数据量报告中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
示例性的,当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为10字节,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为20字节,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为30字节,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所占的比例为1/3,则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量报告中包括的数据量大小为10字节,因此可以在第一数据量报告中携带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行数据量大小的信息。又例如,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所占的比例为1,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分别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则第一设备确定需要上报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时,则第一数据量报告中携带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上行数据量大小的信息,以及携带用于指示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大小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处于双连接时,接入设备还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向接入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以及将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发送给其他接入设备;或者该第三消息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向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以及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将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发送给第一设备。
此外,基于图7,RN300的数据可以直接发送给基站也可以通过RN302转发至基站,当RN302收到联合数据量报告后,可能继续向基站发送联合数据量报告。因此,基站收到的联合数据量报告中包含2倍RN300发送的联合数据量报告,基站可以在两条连接上直接或间接的为RN300调度上行资源,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为避免资源浪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在建立双连接前如果已经配置了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那么当第一设备具有双连接后,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一阈值乘以预设倍数,以确定目标第一阈值。
具体的,当第一设备被配置了第一阈值和第一时间阈值中的至少一项,则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一阈值和第一时间阈值中的至少一项乘以预设倍数以确定目标第一阈值和目标第一时间阈值。
示例性的,当第一设备被配置了第一阈值,则第一设备将第一阈值乘以预设倍数;当第一设备被配置了第一时间阈值,则第一设备将第一时间阈值乘以预设倍数;当第一设备被配置了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一阈值,第一设备将第一时间阈值乘以预设倍数、或将第一阈值乘以预设倍数,或者将第一时间阈值乘以预设倍数以及将第一阈值乘以预设倍数。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设备和接入设备之间还可能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适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109、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在多条连接的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S110、第一设备接收接入设备第二消息。
基于此第一设备便可以确定在每个连接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这样接入设备便需要将至少一个连接上接收到的数据量累加,以接收第一数据量报告。
当然,在第一设备和接入设备之间还可能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的场景下,接入设备还可以为第一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二分配比例,该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多个连接中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每个连接的链路质量参数来为每个连接确定第一分配比例,并根据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的大小,以及每个连接的第一分配比例,确定在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第一设备和接入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设备和接入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设备包括:发送单元101。其中,发送单元101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11以及S1012、S1061;此外,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102以及接收单元103,其中,确定单元102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6、S1063以及S1065;该接收单元103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62、S1064、S108以及S110。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硬件实现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单元101可以为第一设备的发送器,接收单元103可以为第一设备的接收器,该发送器通常可以和接收器集成在一起用作收发器,具体的收发器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收发电路,确定单元102可以集成在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上。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设备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第一设备包括:处理模块112和通信模块113。处理模块112用于对第一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112用于执行在第一设备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例如,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6、S1063以及S1065;通信模块113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11以及S1012、S1061、S1062以及S1064、S108以及S11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一设备执行的过程。可选的,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11,用于存储第一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1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1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112为处理器120,通信模块113为通信接口130或收发器时,存储模块111为存储器140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设备可以为图14所示的设备。
其中,通信接口130、至少一个处理器120以及存储器140通过总线110相互连接;总线110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存储器140用于存储第一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接口130用于支持第一设备与其他设备(例如,接入设备)通信,处理器120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存储器1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量报告的上报方法。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接入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接入设备包括:发送单元201以及接收单元202。其中,发送单元201用于支持接入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S109、S107以及S109;接收单元202用于支持接入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此外,该接入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203用于支持接入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5。此外,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硬件实现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单元202可以为接入设备的接收器,发送单元201可以为接入设备发送器,该发送器通常可以和接入设备的接收器集成在一起用作收发器,具体的收发器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收发电路,此外确定单元203可以集成在接入设备的处理器上。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接入设备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接入设备,包括:处理模块212和通信模块213。处理模块212用于对接入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212用于支持接入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在接入设备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操作,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5;通信模块213用于支持接入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在接入设备侧进行消息或数据接收和发送的操作,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S109、S107以及S109以及S1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接入设备执行的过程。
可选的,接入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211,用于存储接入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2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21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21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212为处理器220,通信模块213为通信接口230或收发器时,存储模块211为存储器210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接入设备可以为图17所示的设备。
其中,通信接口230、至少一个处理器220以及存储器210通过总线200相互连接;总线200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存储器210用于存储接入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接口230用于支持接入设备与其他设备(例如,终端)通信,处理器220用于支持接入设备执行存储器21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量报告的上报方法。
以上接收单元(或用于接收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接收单元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的接口电路。以上发送单元(或用于发送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向其它装置发送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发送单元是该芯片用于向其它芯片或装置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个设备S对于其下一跳设备而言可以为一个接入设备,对于其上一跳设备而言可以为第一设备,因此,该一个设备S可以具有上述接入设备和第一设备所有的功能。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系统15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系统15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510和接口电路1530。
可选的,该芯片系统150还包括存储器1550,存储器155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510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5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55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55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设备和接入设备所用的芯片系统的结构类似,不同的装置可以使用不同的芯片系统以实现各自的功能。
处理器1510控制第一设备和接入设备的操作,处理器151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155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5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5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存储器1550、接口电路1530以及存储器1550通过总线系统152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52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520。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510中,或者由处理器1510实现。处理器15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5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5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550,处理器1510读取存储器155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接口电路1530用于执行图7、图9、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和接入设备的接收和发送的步骤。
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图7、图9、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和接入设备的处理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的供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可以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事先写入在存储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下载并安装在存储器中。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等。
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执行实施例中的S106、S1063、S1065、S101、S1011以及S1012、S1061、S1062以及S1064、S108以及S11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一设备执行的过程。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接入设备执行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S103、S105、S109、S107以及S109。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接入设备执行的过程。
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执行实施例中的S106、S1063、S1065、S101、S1011以及S1012、S1061、S1062以及S1064、S108以及S11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一设备执行的过程。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接入设备执行实施例中的S102、S103、S105、S109、S107以及S109。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接入设备执行的过程。
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第一设备中,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执行实施例中的S106、S1063、S1065、S101、S1011以及S1012、S1061、S1062以及S1064、S108以及S11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一设备执行的过程。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接入设备中,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执行实施例中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S103、S105、S109、S107以及S109。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接入设备执行的过程。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继系统,该中继系统包括如图12-图14所示的第一设备,图15-图17所示的接入设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1)

1.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数据量上报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所述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上报所述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量报告,所述第二数据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报告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量报告,所述第二数据量报告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报告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每个DRB和逻辑信道组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或者,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每个服务质量流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DRB和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服务质量要求对应的上行数据量,以确定所述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如下至少一个映射关系:所述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DRB与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每个DRB与逻辑信道组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设备获取下一跳设备为终端分配的逻辑信道组与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下一跳设备分配的逻辑信道组之间的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存在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和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高于所述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的类型和所述其他类型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比例关系,所述比例关系包括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或,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在所述多条连接的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配比关系,所述配比关系包括所述多个连接中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或,第一设备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多个连接中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12.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系统中,包括:
接入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触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用于触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阈值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
所述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比例关系,所述比例关系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或,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在所述多条连接的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16.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系统中,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满足数据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向接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至少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数据量上报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多条连接中至少一条连接中断、所述第一设备与其他接入设备的连接中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上报所述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量报告,所述第二数据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报告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获取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量报告,所述第二数据量报告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
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报告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包括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每个DRB和逻辑信道组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或者,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每个服务质量流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DRB和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服务质量要求对应的上行数据量,以确定所述每个服务质量流分别对应的上行数据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如下至少一个映射关系:所述每个服务质量流与各自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DRB与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每个DRB与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设备获取下一跳设备为终端分配的逻辑信道组与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下一跳设备分配的逻辑信道组之间的映射关系。
22.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单元,还用于在存在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和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高于所述其他类型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优先级,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的类型和所述其他类型不同。
23.根据权利要求16-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确定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24.根据权利要求16-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比例关系,所述比例关系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其他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或,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25.根据权利要求16-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在所述多条连接的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26.根据权利要求16-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配比关系,所述配比关系包括所述多个连接中每个连接上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27.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系统中,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触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用于触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量报告的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阈值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设备的上行数据量和所述其他设备的数据量报告中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量报告。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比例关系,所述比例关系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的信息;
或,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配比例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设备要上报的数据量中所占的比例。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以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或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
31.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量报告的发送装置中,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进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或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
CN201810032158.5A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035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2158.5A CN110035449B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EP19738096.7A EP3735084A4 (en) 2018-01-12 2019-01-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 QUANTITY OF DATA REPORT
PCT/CN2019/071498 WO2019137511A1 (zh) 2018-01-12 2019-01-11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US16/926,078 US11510083B2 (en) 2018-01-12 2020-07-1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data volume repor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2158.5A CN110035449B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5449A true CN110035449A (zh) 2019-07-19
CN110035449B CN110035449B (zh) 2021-06-22

Family

ID=6721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2158.5A Active CN110035449B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0083B2 (zh)
EP (1) EP3735084A4 (zh)
CN (1) CN110035449B (zh)
WO (1) WO201913751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8339A (zh) * 2020-09-30 2021-01-12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传输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12099A (zh) * 2019-09-16 2021-03-1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4124932A (zh) * 2021-11-03 2022-03-01 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家庭网关的下载性能提升方法和装置
CN115278903A (zh) * 2022-09-27 2022-11-01 广东海洋大学 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中继终端、装置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85636B1 (en) * 2021-09-03 2023-10-10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ccess for wireless user equipment based on their wireless network slices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894A (zh) * 2008-04-26 2009-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其设备
CN101873610A (zh) * 2009-04-27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111808A (zh) * 2009-12-25 201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告缓存数据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9080A (zh) * 2010-02-10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缓存状态报告和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291772A (zh) * 2010-06-21 2011-1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Ue上报bsr及基站确定ue上报的缓存数据量的方法
CN102440024A (zh) * 2009-05-29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中继节点流量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98825A (zh) * 2009-12-22 2012-07-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器中的服务质量控制
CN103098507A (zh) * 2010-04-02 2013-05-0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支持经由中继节点的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EP2166810B1 (en) * 2008-09-22 2013-10-09 HT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of a trigger mechanism of buffer status report and scheduling reque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96213A (zh) * 2012-08-17 2014-0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异构网络下的层二测量及信息交互方法和设备
CN103781123A (zh) * 2012-10-25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状态报告发送与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906258A (zh) * 2014-04-23 2014-07-02 电子科技大学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算法
CN104349461A (zh) * 2013-07-26 2015-0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bsr上报方法、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设备
CN104702535A (zh) * 2013-12-06 2015-06-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EP2887726A1 (en) * 2012-08-17 2015-06-24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ayer 2 measurement and resul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nder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4770048A (zh) * 2012-12-06 2015-07-08 英特尔公司 设备到设备通信
CN104823507A (zh) * 2013-03-06 2015-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和设备
US20160088624A1 (en) * 2014-09-23 2016-03-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iority handling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160227574A1 (en) * 2015-02-02 2016-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utilization and mitigation of unused uplink gran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6170154A (zh) * 2016-08-16 2016-11-30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中继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416368A (zh) * 2014-01-15 2017-02-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加权度量在lte中进行频率内和频率间切换
CN107277856A (zh) * 2017-05-05 2017-10-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配置、触发缓冲区状态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353819A1 (en) * 2016-06-06 2017-12-07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n relay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8941B2 (en) * 2008-02-01 2012-08-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uplink scheduling in a network that employs relay nodes
KR101632739B1 (ko) * 2009-06-18 2016-06-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릴레이 장치
US8543054B2 (en) * 2010-05-03 2013-09-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scheduling using relays
CN104640223B (zh) * 2013-11-1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bsr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EP3148284B1 (en) * 2015-09-25 2020-10-21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olving mismatch between 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bsr) and available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941729B (zh) * 2016-01-04 2020-06-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传和接收缓冲区状态的方法、装置
US10200910B1 (en) * 2016-10-31 2019-02-0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dynamically modify a buffer status report (BSR) timer in a wireless relay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894A (zh) * 2008-04-26 2009-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其设备
EP2166810B1 (en) * 2008-09-22 2013-10-09 HT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of a trigger mechanism of buffer status report and scheduling reque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73610A (zh) * 2009-04-27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440024A (zh) * 2009-05-29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中继节点流量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98825A (zh) * 2009-12-22 2012-07-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器中的服务质量控制
CN102111808A (zh) * 2009-12-25 201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告缓存数据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9080A (zh) * 2010-02-10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缓存状态报告和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3098507A (zh) * 2010-04-02 2013-05-0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支持经由中继节点的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91772A (zh) * 2010-06-21 2011-1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Ue上报bsr及基站确定ue上报的缓存数据量的方法
EP2887726A1 (en) * 2012-08-17 2015-06-24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ayer 2 measurement and resul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nder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3596213A (zh) * 2012-08-17 2014-0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异构网络下的层二测量及信息交互方法和设备
CN103781123A (zh) * 2012-10-25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状态报告发送与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770048A (zh) * 2012-12-06 2015-07-08 英特尔公司 设备到设备通信
CN104823507A (zh) * 2013-03-06 2015-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和设备
CN104349461A (zh) * 2013-07-26 2015-0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bsr上报方法、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设备
CN104702535A (zh) * 2013-12-06 2015-06-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6416368A (zh) * 2014-01-15 2017-02-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加权度量在lte中进行频率内和频率间切换
CN103906258A (zh) * 2014-04-23 2014-07-02 电子科技大学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算法
US20160088624A1 (en) * 2014-09-23 2016-03-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iority handling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160227574A1 (en) * 2015-02-02 2016-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utilization and mitigation of unused uplink gran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70353819A1 (en) * 2016-06-06 2017-12-07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n relay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170154A (zh) * 2016-08-16 2016-11-30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中继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277856A (zh) * 2017-05-05 2017-10-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配置、触发缓冲区状态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2099A (zh) * 2019-09-16 2021-03-1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2512099B (zh) * 2019-09-16 2023-04-0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2218339A (zh) * 2020-09-30 2021-01-12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传输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124932A (zh) * 2021-11-03 2022-03-01 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家庭网关的下载性能提升方法和装置
CN115278903A (zh) * 2022-09-27 2022-11-01 广东海洋大学 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中继终端、装置和系统
CN115278903B (zh) * 2022-09-27 2023-03-10 广东海洋大学 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中继终端、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5449B (zh) 2021-06-22
WO2019137511A1 (zh) 2019-07-18
US20200344632A1 (en) 2020-10-29
EP3735084A4 (en) 2021-01-13
US11510083B2 (en) 2022-11-22
EP3735084A1 (en) 202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5449A (zh)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WO2021078232A1 (zh) 一种基于多路径调度的中继设备
CN111586749B (zh) 一种下行缓存状态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475267A (zh)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366206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41842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729566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9803453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其通信系统
CN113329431B (zh) 一种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终端、存储介质及芯片
CN10381459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813213B (zh) 双连接方案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7484183A (zh) 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cu、du及数据传输方法
WO2020083365A1 (zh) 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82092B (zh)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8267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51836A (zh) 中继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915191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0505714A (zh)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CN109429270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65763A1 (ja) 通信制御方法
CN109688179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40015580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0380965A (zh) 用于业务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55100A (zh) 用于中继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11034B (zh) 一种调度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