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2092B -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2092B
CN110582092B CN201810590081.3A CN201810590081A CN110582092B CN 110582092 B CN110582092 B CN 110582092B CN 201810590081 A CN201810590081 A CN 201810590081A CN 110582092 B CN110582092 B CN 110582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transmission path
detection information
delay dete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00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2092A (zh
Inventor
李铕
袁世通
朱元萍
戴明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900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209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0234 priority patent/WO201923346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2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2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2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20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时间戳用于表示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数据传输路径至少为一个;第一网元设备通过传输路径将时延探测信息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传输路径用于表示第一网元设备与第二网元设备之间多跳的无线回传链路,从而减小路径选择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Description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部署中继节点(Relay Node,RN)来转发基站(eNB)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RN为具备中继功能的设备,例如基站或者终端设备,达到增强网络容量,以及解决覆盖盲区的目的。而在面向5G的无线中继组网场景中,除支持LTE Relay的场景,也支持多跳无线中继和多连接场景。如图1所示为多跳多连接无线Relay组网场景下无线接入网侧的网络树状拓扑图,其中RN和为中继服务的宿主基站(Donor gNodeB,DgNB)有明确的层级关系,针对终端设备(图1中的UE1)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路径,可以为RN2、RN1和DgNB构成的传输路径,也可以是RN2、RN4、RN3和DgNB构成的传输路径。当存在多条传输路径时,就需要选择适当的传输路径以便满足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例如,为时延敏感的业务数据选择具有较低传输时延的传输路径。
在传统的路径选择方法中,由于不同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Bearer,DRB)之间有调度优先级,而且不同QoS等级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QCI)的终端设备的DRB会映射到同一个RN DRB,来自于同一终端设备的不同DRB的数据之间可能也有调度优先级,如果在当前调度时刻的上行传输资源有限,那么得不到调度的DRB上的数据就会有更多的等待时延,为了选取出满足数据的QoS要求的数据传输路径,需要获取到网络拓扑信息(即每一个数据传输路径上的RN节点跳数和RN节点之间的距离)、各RN节点的配置信息和能力信息(即上下行帧配置信息、回传(Backhaul,BH)传输带宽及BH可用时频资源等)及具体的调度情况(即调度算法、信道质量和RN节点的负载)等信息,然后再制定复杂的选取准则,把以上的多个维度信息整合起来作为选择传输路径的依据。
由于传输路径的选择依赖多个维度的信息,一方面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传输路径的选择需要综合多维度的信息,从而实施困难,因而现有的传输路径选择方法增加了信令开销与路径选择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时延探测信息获取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从而减小路径选择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种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时间戳用于表示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传输路径用于表示第一网元设备与第二网元设备之间多跳的无线回传链路。
当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时,通过已知的网络拓扑结构就能确定数据需要到达的第二网元设备,或者,第一网元设备配置了与第二网元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时间戳表示的是第一网元设备发送该时延探测信息时的发送时间,那么第二网元设备接收到时延探测信息时,第二网元设备根据时间戳就能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时延信息,在后续进行路径选择时,利用路径时延信息就可以选择数据传输路径了,从而减小了路径选择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传输路径包括数据传输路径或者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传输路径的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时,通过QoS管理和选路功能确定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称作数据传输路径;二是网络中尚无终端设备接入、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部分QCI信息,并未涵盖网络能支持的所有QCI信息,那么就需要配置出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上可能并没有数据的传输,只是用于进行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称作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之前,还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
第一网元设备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在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到待传输数据包时,待传输数据包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ID,那么按照第一网元设备已知的网络拓扑结构或拓扑信息,例如接入节点间(DgNB与RN间,RN与RN间)的连接关系以及UE与接入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如果第一网元设备是DgNB,就能确定与终端设备连接的RN,从而确定DgNB与RN的间的传输路径作为数据传输路径;如果第一网元设备是与终端设备连接的RN,就能确定DgNB,从而确定DgNB与RN的间的数据传输路径。因此第一网元设备能够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网元设备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第一网元设备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当QCI信息满足预置QCI条件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传输路径可以与QCI信息进行关联,例如数据传输路径只支持具有特定QoS要求/携带特定QCI信息的QoS flow对应的数据包的传输。那么第一网元设备获取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QoS Flow属性,例如QoS flow的标识,从而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QoS要求,然后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确定数据传输路径。假设QCI信息包含QCI标识,如果待传输数据包QCI标识与传输路径支持的QCI标识相等,则数据包可以在所述传输路径上传输。假设QCI信息包含时延要求,如果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时延要求与传输路径支持的时延要求相等则数据包可以在所述传输路径上传输。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和预置QCI条件筛选用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的数据传输路径。假设预置QCI条件包含QCI标识与数据传输路径支持的QCI相等,则对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时延探测,那么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假设预置QCI条件包含时延要求,待传输数据包的时延要求与预置QCI条件对应的时延要求相等,则对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时延探测,那么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采用第一方式、且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其中,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具体过程为:假设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为4个,那么在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时延探测信息与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在此之后的第2个至第5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都不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第6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此之后的第7个至第10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都不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第1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与第6个和第11个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或者,时延探测信息也可以单独发送,即发送第6个以及第11个带传输数据时用一个单独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来发送时延探测信息。通过第一方式发送时延探测信息,不需要在每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的同时也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可以减少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数量,节省了网络资源。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采用第二方式、且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其中,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具体过程为:假设待传输数据包为6个,待传输数据包的发送时间间隔为1秒s,而预置的时延间隔为5s,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此之后的第2个至第5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都不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第6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刚好与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间隔5s,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与第6个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或者,时延探测信息也可以单独发送,即发送第6个待传输数据时用一个单独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来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示例性的,当等待预置时间间隔后没有待传输的数据包,时延探测信息单独发送的方式能及时的获取路径时延信息,而不用等到下一个待传输数据包的到达。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之前,还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其中,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配置信息和发送配置信息;
第一网元设备根据路径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根据发送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第三发送方式;
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及时间戳;
第一网元设备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采用第三发送方式、以及通过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将时延探测信息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
网络中尚无终端设备接入、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部分QCI信息,并未涵盖网络能支持的所有QCI信息,那么就需要配置出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上并没有数据的传输,只是用于进行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称作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假设终端设备没有接入;或者,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Flow只涉及QCI1,但实际上终端设备的数据所属的Qos Flow是包括了QCI1和QCI2的,如果需要对终端设备和DgNB之间的满足QCI2的传输路径进行时延统计,那么就需要预先配置出满足QCI2的传输路径,第一网元设备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其中,包括路径配置信息及发送配置信息,路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发送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方式,根据路径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根据发送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第三发送方式,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及时间戳,采用第三发送方式、以及通过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将时延探测信息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发送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时间戳用于表示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
第二网元设备根据时延探测信息确定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传输路径用于表示第一网元设备及第二网元设备之间多跳的回传链路。
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时间戳用于表示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在接收到时延探测信息,确定传输路径之后,根据时延探测信息中的时间戳就能确定时延,从而得到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在后续进行路径选择时,利用路径时延信息就可以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了,从而减小了路径选择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结合本申请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输路径包括数据传输路径或者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传输路径的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时,通过QoS管理和选路功能确定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称作数据传输路径;二是网络中尚无终端设备接入、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部分QCI信息,并未涵盖网络能支持的所有QCI信息,那么就需要配置出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上可能并没有数据的传输,只是用于进行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称作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该时延探测信息可当做数据包,在MAC层参与调度,MAC层调度时使用预置QCI。
结合本申请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数据传输路径为第一网元设备确定的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数据传输路径为第一网元设备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确定。
数据传输路径是由第一网元设备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确定的,那么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
结合本申请第二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一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其中,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第一网元设备可以采用第一方式、且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那么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一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通过第一方式传输时延探测信息,不需要在每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的同时也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可以减少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数量,节省了网络资源。
结合本申请第二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二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其中,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第一网元设备可以采用第二方式、且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那么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二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通过第二方式传输时延探测信息,当等待预置时间间隔后没有待传输的数据包,时延探测信息单独发送的方式能及时的获取路径时延信息,而不用等到下一个待传输数据包的到达。
结合本申请第二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三发送方式和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第三发送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网络中尚无终端设备接入、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部分QCI信息,并未涵盖网络能支持的所有QCI信息,那么就需要配置出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上并没有数据的传输,只是用于进行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称作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第一网元设备采用第三发送方式、通过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三发送方式和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是进行单独发送的,可以在没有特定QCI信息的数据包传输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网元设备,该第一网元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第一网元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结合本申请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网元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发射器用于支持第一网元设备与第二网元设备之间的通信,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时延探测信息。所述第一网元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一网元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网元设备,该第二网元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二网元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结合本申请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设备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器和处理器,所述接收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二网元设备接收上述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所述处理器控制第二网元设备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时延探测信息,去确定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所述第二网元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二网元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应用于第一网元设备中,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收发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设备的操作。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于第二网元设备中,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收发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设备的操作。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于第一网元设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设备的操作。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于第二网元设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元设备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跳多连接无线Relay组网场景的网络拓扑图;
图2为DeNB和RN之间的BH链路和AC链路示意图;
图3为多跳单连接无线Relay组网场景的网络拓扑图;
图4为基于L2Relay的一种数据传输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承载建立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网元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模块化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网元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模块化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芯片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时延探测信息获取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从而减小了路径选择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本申请中出现的术语“上行”和“下行”,在某些场景用于描述数据/信息传输的方向,比如,“上行”方向为该数据/信息从终端设备向网络侧传输的方向,“下行”方向为该数据/信息从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传输的方向,“上行”和“下行”仅用于描述方向,该数据/信息传输起止的具体设备都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术语“和/或”,可以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可能出现的对各种消息/信息/设备/网元/系统/装置/动作/操作/流程/概念等各类客体进行了赋名,但这些具体的名称并不构成对相关客体的限定,所赋名称可随着场景,语境或者使用习惯等因素而变更,对相关客体的技术含义的理解,应主要从其在技术方案中所体现/执行的功能和技术效果来确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对步骤进行的命名或者编号,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命名或者编号所指示的时间/逻辑先后顺序执行方法流程中的步骤,已经命名或者编号的流程步骤可以根据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变更执行次序,只要能达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技术效果即可。本申请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申请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
首先简单介绍本申请应用的系统构架或场景。
本申请应用于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Backhaul,IAB)网络系统中。相较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第五代移动通信(5G)针对网络各项性能指标,全方位得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例如,容量指标提升1000倍,更广的覆盖需求、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等。一方面,考虑到高频载波频率资源丰富,在热点区域,为满足5G超高容量需求,利用高频小站组网愈发流行。高频载波传播特性较差,受遮挡衰减严重,覆盖范围不广,故而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小站,相应地,为这些大量密集部署的小站提供光纤回传的代价很高,施工难度大,因此需要经济便捷的回传方案;另一方面,从广覆盖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一些偏远地区提供网络覆盖,光纤的部署难度大,成本高,也需要设计灵活便利的接入和回传方案。IAB技术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提供了思路:其接入链路(Access Link)和回传链路(BackhaulLink)皆采用无线传输方案,避免光纤部署。
在IAB网络中,RN也可以称作IAB节点(IAB node),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RN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DgNB传输用户的业务数据,DgNB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实体,还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分离的形态,DgNB通过有线链路连接到核心网(例如,连接到5G网络的核心网5GC)。
4G LTE系统中引入了Relay技术,通过在网络中部署RN来转发eNB和终端设备(例如,UE)之间的数据,达到增强网络容量,解决基站之间的回传连接,以及解决覆盖盲区的目的,其简单的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把DeNB和RN之间的链路叫做回传(Backhaul,BH)链路,RN和UE之间的链路叫做接入(AC,Access)链路,AC链路与BH链路皆采用无线传输方案。而面向5G的IAB网络场景中,除支持LTE Relay的场景,也支持多跳无线Relay和多连接场景。接入UE的RN称为UE的接入RN或者服务RN。图3为多跳无线Relay组网场景下无线接入网侧的网络树状拓扑图,RN节点之间链路也可称为BH链路。RN和DgNB有明确的层级关系,每一个RN将为其提供回传服务的节点视为父节点或上级节点。例如,RN2将为其提供回传服务的RN1视为父节点,RN1的父节点为DgNB;相应的,RN2所服务UE的上行数据包,将依次经由RN2和RN1传输至DgNB后,再由DgNB发送至网关设备(例如,5G网络中的用户平面功能单元(User PlaneFunction,UPF));UE的下行数据包将由DgNB从移动网关设备处接收后,依次通过RN1和RN2发送至UE。而在实际的Relay网络中,一个RN可能由两个甚至多个父节点提供回传服务,那么此时就是图1所示的多跳多连接无线Relay组网场景,针对UE1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路径,可以为RN2、RN1和DgNB构成的传输路径,也可以是RN2、RN4、RN3和DgNB构成的传输路径。因此,如果只考虑数据转发涉及的RN节点和Donor节点或者说传输路径只包括RN节点和Donor节点,那么数据传输所涉及的多个节点构成了与终端连接的RN和DgNB之间的多跳的无线回传链路。
LTE Release 10(R10)协议定义了Type1(类型1)RN,Type1Relay具有必要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功能,以便支持终端设备的接入控制和移动性管理,Type1RN具有调度能力。R10协议栈定义的Relay可以称为Layer 3(L3)Relay,称作层3中继。用户面包括终端设备、L3RN、DeNB和为终端设备服务的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SGW-终端设备/PGW-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包括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RN与终端设备通信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RN与DeNB通信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User Plane,GTP-U)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 Protocol,UDP)层、IP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DeNB与RN通信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包括GTP-U层、UDP层、IP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DeNB与SGW-UE/PGW-UE通信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包括GTP-U层、UDP层、IP层、L2层和L1层;SGW-UE/PGW-UE中从上至下包括IP层、GTP-U层、UDP层、IP层、L2层和L1层。R10Relay用户面也有完整的协议栈,能够为终端设备提供空口DRB传输服务,并且可以将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进行汇聚,通过BH链路一并转发给DeNB。
在5G新空口(New Radio,NR)IAB网络中,R10定义的Relay协议栈可以被重用,但NR也需要考虑多跳对时延的影响,需要支持移动性和提供冗余链路。针对需求,NR可考虑引入Layer 2(L2)Relay,称作层2中继。这类Relay具有部分的层2协议栈,例如,数据在UE、L2RN和DgNB之间的转发基于PDCP/RLC/MAC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相应的,数据在中间节点传输可以少经历一些协议层的处理,时延更短,信令开销更小。如图4所示为基于L2Relay的一种数据传输实现方式,UE、L2RN和DgNB之间转发的是PDCP PDUs,在图4中Adpt.是指适配层(Adaptation Layer),PDCP PDU通过PDCP与RLC层之间增加的Adaptation Layer进行处理。Adaptation Layer用于RN和DgNB之间转发数据时识别数据所属的UE和UE DRB;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采用的是TS37.324,TS37.324是NR相对于LTE新引入的协议层次,用于处理服务质量流(QoS flow)到DRB的映射。
而在5G IAB网络中,RN需要基于QCI处理UE DRB和RN DRB之间的映射,通过映射操作,针对某种QCI,可以形成从RN到DgNB的数据传输路径。RN基于QCI进行QOS管理的方式具体可以如下,以下行传输为例:DgNB接收到UE的下行数据,下行数据会携带服务质量流标识(QoS Flow ID,QFI),DgNB根据QFI确定QCI信息为QCI1之后,根据QoS管理功能将UE DRB映射到RN1DRB1,其映射规则就是UE DRB(QCI1)映射到RN1DRB1(QCI1),并且将需要发送给UE的数据封装为PDCP PDU之后,再将PDCP PDU封装成Adaptation Layer PDU然后递交给RLC层,Adaptation Layer PDU中添加有UE ID及UE DRB ID,RN1收到RN1DRB1传递的数据之后,如果此时存在多条数据传输路径(例如,UE通过RN2和RN3都可以与RN1连接),那么RN1需要根据路径选择功能选择下一跳RN,假设选择了RN2,RN1根据QoS管理功能将RN1DRB1(QCI1)映射到RN2DRB2(QCI1),RN1通过RN2DRB2将Adaptation Layer PDU发送到RN2,RN2接收到Adaptation Layer PDU之后,从Adaptation Layer PDU携带的UE ID和UE DRB ID,将RN2DRB2映射到UE DRB,并通过UE DRB将数据发送到UE。
在以上的描述中UE、RN2、RN1、DgNB为一条路径,UE、RN3、RN1、DgNB为另一条路径,此时,RN1就需要进行路径选择功能以及QoS管理功能了,从而得到满足数据的QoS要求的数据传输路径,在RN1执行路径选择功能以及Qos管理功能时,需要综合考虑到网络拓扑信息(即每一个数据传输路径上的RN节点跳数和RN节点之间的距离)、各RN节点的配置信息和能力信息(即上下行帧配置信息、回传(Backhaul,BH)传输带宽及BH可用时频资源等)及具体的调度情况(即调度算法、信道质量和RN节点的负载)等信息,然后再制定复杂的准则,才能制定出数据传输路径,而现有的Relay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更加复杂,那么数据传输路径选取的过程就会产生时延,时延又是很多业务的QoS要求的重要参数。
而本申请就是通过获取到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从而可以使得执行路径选择的网元设备能够依据路径时延信息方便的进行路径选取,进而就能够减小路径选择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下面通过实施例对应用于5G IAB网络的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501、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网元设备可以是与终端设备连接的RN,第二网元设备为DgNB,或者,第一网元设备可以是DgNB,第二网元设备为与终端设备连接的RN。例如图1中所示,如果RN2接收到来自UE1的上行数据时,RN2需要将上行数据发送到DgNB,通过DgNB将上行数据发送到核心网,此时,第一网元设备就是RN2,第二网元设备就是DgNB;如果DgNB接收到核心网发送的UE1的下行数据时,DgNB需要将下行数据发送到与UE1连接的RN2,RN2再将下行数据转发到UE1,此时DgNB作为第一网元设备,RN2作为第二网元设备。
502、第一网元设备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
示例性的,该传输路径可以是一条、两条或多条,其中,一条传输路径适用于单路多跳的场景,例如图3所示,只有RN2与UE连接,RN2与DgNB之间只有一条传输路径;两条传输路径适用于两路多跳的场景,例如图1所示,与UE1及UE2连接的为RN2,RN2与DgNB之间具有两条传输路径,分别是RN2、RN1、DgNB和RN2、RN4、RN3、DgNB;多条传输路径适用于多路多跳的场景,在多路多跳的场景中DgNB与和终端设备连接的RN之间具有三条或者三条以上的传输路径。
示例性的,当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时,通过已知的网络拓扑结构就能确定数据需要传输到的第二网元设备,从而确定传输路径。
示例性的,第一网元设备预先配置了与第二网元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第一网元设备针对每一条传输路径均可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有时间戳,时间戳表示的是第一网元设备发送该时延探测信息时的发送时间。
例如,图5中的中间RN(即中间IAB节点)转发时延探测信息的时候不需要更新时间戳,第二网元设备收到时延探测信息时,用接收时间减去时间戳就能得到时延。
示例性的,时延探测信息可以做为一个独立信息,与数据一起发送的;或者时延探测信息也包含数据和时间戳。
示例性的,第一网元设备将时延探测信息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例如图1所示,假设需要知道UE1和DgNB之间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第一网元设备为DgNB,第二网元设备为RN2,传输路径包括两条path1和path2,path1通过的IAB节点有DgNB、RN1、RN2,path2通过的IAB节点有DgNB、RN3、RN4、RN2,其中,RN1、RN3和RN4就是步骤501中的中间RN。
503、第二网元设备根据时延探测信息确定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
示例性的,由于时延探测信息中包含的时间戳表示的是第一网元设备发送该时延探测信息时的发送时间,那么第二网元设备接收到时延探测信息之时,可以计算出时延探测信息在传输路径传输的时延,从而得到该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假如不区分传输路径支持的QCI信息,路径时延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时延信息,假如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与QCI信息已经关联,则路径时延信息包括该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或路径标识,以及时延信息,假如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没有与QCI信息关联,路径时延信息包括路径信息或路径标识,以及时延信息和QCI信息。如果需要区分传输路径支持的QCI信息,则路径时延信息表达的是具有特定QoS要求/携带特定QCI信息的数据在该传输路径传输时的时延。所述QCI信息可以是QCI标识,也可以是QoS要求,具体的QoS要求包含时延,丢包率,传输速率等;所述路径信息可以是下述5种路径表示方式的任意一种。
示例性的,路径或传输路径或数据传输路径或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可以用路径标识来表示,也可以用路径信息来表示,路径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如下任一表达方式来表示:
1、路径可以通过路径上的网络节点来表示,如表1所示,路径标识path1对应的路径的路径信息通过节点列表(DgNB,RN1,RN2)表示,路径标识path2对应的路径的路径信息通过节点列表(DgNB,RN3,RN4,RN2)表示;
表1
路径标识 路径信息/节点列表
path1 DgNB,RN1,RN2
path2 DgNB,RN3,RN4,RN2
2、如果所有RN的父节点都是同一个DgNB,那么路径可以只通过RN来表示,如表2所示,路径标识path1对应的路径的路径信息通过节点列表/RN列表(RN1,RN2)表示,路径标识path2对应的路径/路径信息通过节点列表/RN列表(RN3,RN4,RN2)表示。
表2
Figure BDA0001690430920000111
Figure BDA0001690430920000121
3、另外,由于UE通过传输路径与核心网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承载在每一个RN的的DRB上,那么路径还可以通过RN的DRB来表示,如表3所示,路径标识path1对应的路径的路径信息通过DRB列表(RN1DRB1,RN2DRB2)表示,路径标识path2对应的路径的路径信息通过DRB列表(RN3DRB1,RN4DRB2,RN2DRB1)表示;
表3
路径标识 路径信息/DRB列表
path1 RN1DRB1,RN2DRB2
path2 RN3DRB1,RN4DRB2,RN2DRB1
4、由于每个RN DRB有对应的QoS要求,所述RN DRB传输的UE DRB或传输的UE DRB所承载的QoS Flow有对应的QoS要求,因此,一条传输路径实际上是针对一个或一组QoS要求或者一个或一组QCI的数据的传输路径。如果路径的表达方式为通过RN的DRB来表示时,还与DRB的QoS要求关联,如表4所示,路径标识path1对应的路径的路径信息通过DRB列表(RN1DRB1,RN2DRB2)表示的同时与QCI信息(RN DRB QCI1)关联,路径标识path2对应的路径的路径信息通过DRB列表(RN3DRB1,RN4DRB2,RN2DRB1)表示的同时与QCI信息(RN DRBQCI2)关联;
表4
Figure BDA0001690430920000122
5、如果路径与UE的QoS要求关联,并且已知UE DRB与RN DRB的映射关系如下表5所示,那么路径信息的表达方式为通过RN的DRB来表示时,还与UE的QoS要求关联,如表6所示,路径标识path1对应的路径的路径信息通过DRB列表(RN1DRB1,RN2DRB2)表示的同时与QCI信息(UE DRB QCI1,UE DRB QCI2)关联,路径标识path2对应的路径的路径信息通过DRB列表(RN3DRB1,RN4DRB2,RN2DRB1)表示的同时与QCI信息(UE DRB QCI1)关联;
表5
UE1DRB 1(QCI 1)<->RN DRB 1(QCI 1)
UE1DRB 2(QCI 2)<->RN DRB 1(QCI 1)
UE2DRB 1(QCI 2)<->RN DRB 1(QCI 1)
UE1DRB 3(QCI 3)<->RN DRB 2(QCI 2)
表6
Figure BDA0001690430920000131
对应于上述五种方式,传输路径具体可以是:对于1中,传输路径为转发数据的RN节点以及Donor节点;对于2中,传输路径为转发数据的RN节点;对于3中,传输路径为转发数据的RN节点及其DRB;对于4中,传输路径为满足RN DRB粒度QoS要求的转发数据的RN节点及其DRB;对于5中,传输路径为满足UE DRB粒度QoS要求的转发数据的RN节点及其DRB。对于上述方式4和5,可以表述为路径与QCI信息关联;或者,路径标识与QCI信息关联;或者,路径信息与QCI信息关联。
可以理解的,上述QCI信息还可以使QoS flow的QCI信息,例如,路径信息即与DRB关联,还与QoS flow的QCI关联。对应的传输路径为满足QoS flow的QoS要求的转发数据的RN节点及其DRB。需要说明的是,以上QoS flow的QCI,UE DRB QCI和RN DRB QCI即便QCI标识相同,但取决于运营商的具体配置或协议的约定,也可以对应不同的QoS要求,例如不同的时延要求,不同的传输速率要求,不同的丢包率要求等。
示例性的,在数据传输时可以只携带路径标识,中间RN节点需要预先获取路径标识对应的上述五种传输路径信息,以便根据路径标识查询节点或节点对应的DRB进行数据转发;或者,数据传输时携带路径信息,例如以上五种路径表达方式,中间RN节点可以根据数据携带的路径信息来做数据转发。
那么针对以上五种路径的表达方式,以及路径的表达方式与QCI信息的关联,第二网元设备通过传输路径的路径标识(例如path1)、或者节点列表(例如DgNB,RN1,RN2)、或者每一个节点的DRB信息(例如RN3DRB1,RN4DRB2,RN2DRB1)都能够识别出传输路径,得到路径标识,如果路径标识与QCI信息已经关联,比如以上4和5的情况,第二网元设备得到路径标识也就确定了QCI信息;如果路径标识与QCI信息不关联,比如以上1、2、3的情况,第二网元设备就需要通过RN DRB来提取得到QCI信息,例如通过时延探测信息或数据包携带的QCI信息,因此,传输路径的路径标识和/或QCI信息对于第二网元设备来说是能够得到的。4G里QoS要求用QCI来指示,NR/5G里QoS用5QI(Quality Indentifier)来指示。进一步的,NR里QoS要求还可以用QoS flow的标识QFI(QoS Flow Indentifier)来指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时,通过已知的网络拓扑结构就能确定数据需要到达的第二网元设备,从而确定传输路径;或者,通过预先配置的第一网元设备与第二网元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并通过所述传输路径将时延探测信息发送到第二网元设备,由于时延探测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的时间戳,那么第二网元设备根据时间戳就能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时延,从而得到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在后续进行路径选择时,利用路径时延信息就可以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了,从而减小了路径选择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网元设备为DgNB时,还需要执行图5中的步骤504,第二网元设备将路径时延信息发送到第一网元设备,使得第一网元设备在执行传输路径的选择时可以利用路径时延信息。
可选的,在以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传输路径的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时,通过QoS管理和选路功能确定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称作数据传输路径;二是网络中尚无终端设备接入、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部分QCI信息,并未涵盖网络能支持的所有QCI信息,那么就需要配置出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上并没有数据的传输,只是用于进行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称作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以上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说明。
(一)、传输路径为数据传输路径;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601、第一网元设备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
示例性的,第一网元设备可以是DgNB或者与终端设备连接的RN,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包时,待传输数据包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ID,那么按照第一网元设备已知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接入节点间(DgNB与RN间,RN与RN间)的连接关系以及UE与接入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如果第一网元设备是DgNB,就能确定与终端设备连接的RN,从而确定DgNB与RN的间的传输路径作为数据传输路径;如果第一网元设备是与终端设备连接的RN,就能确定DgNB,从而确定DgNB与RN的间的数据传输路径。
示例性的,传输路径可以与QCI信息进行关联,那么第一网元设备在接收到待传输数据时,分析待传输数据包的QoS Flow,从而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确定传输路径作为数据传输路径,即通过该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包。
602、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
本实施中,第一网元设备在确定了数据传输路径之后,需要针对每一条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时延探测,从而得到每一条数据传输路径的时延,因此需要生成时延探测信息,而为了让第二网元设备能够根据时延探测信息得到数据传输路径的时延,就需要在时延探测信息发送的时刻,在时延探测信息的时间戳中记录发送时间,时间戳表示的就是第一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时的发送时间,那么第二网元设备从时延探测信息的时间戳中就可以得到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了。
603、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
本实施中,在第一网元设备确定了数据传输路径,并且生成了时延探测信息之后,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在上述步骤601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数据传输路径是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确定得到时,传输路径/数据传输路径还可以与QCI信息进行关联,某些传输路径/数据传输路径可能只支持具有特定QoS要求/携带特定QCI信息的QoS flow传输。
示例性的,第一网元设备分析待传输数据包的QoS Flow属性,例如QoS flow的标识,从而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QoS要求,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及传输路径支持的QCI信息确定传输路径作为数据传输路径。假设QCI信息包含QCI标识,如果待传输数据包QCI标识与传输路径支持的QCI标识相等,则数据包可以在所述传输路径上传输。假设QCI信息包含时延要求,如果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时延要求与传输路径支持的时延要求相等则数据包可以在所述传输路径上传输。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和预置QCI条件筛选用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的数据传输路径。假设预置QCI条件包含QCI标识与数据传输路径支持的QCI相等,则对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时延探测,那么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假设预置QCI条件包含时延要求,待传输数据包的时延要求与预置QCI条件对应的时延要求相等,则对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时延探测,那么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或者,示例性的,传输路径/数据传输路径与QCI信息已经关联,即数据传输路径支持特定QCI信息的情况下,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数据传输路径所支持的QCI满足预置QCI条件时,需要对该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时延探测,那么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使用所述方式,在没有待传输数据包时也能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示例性的,在步骤601之前,还需要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例如路径配置信息。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包括预置QCI条件,即只在满足预置QCI条件的路径上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假设第一网元是DgNB,则所述节点可以生产时延探测信息路径配置信息;假设第一网元是终端设备接入的RN,则需要从DgNB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
在5G/NR IAB场景下,为了减少待传输数据包通过RN传输时的协议层处理过程,引入了L2Relay,在PDCP层和RLC层或RLC层和MAC层之间引入适配层。示例性的,待传输数据包在数据传输路径的多个接入节点(DgNB或RN)之间以PDCP/RLC/MAC的PDU形式进行转发,转发时经过适配层(Adaptation Layer)进行处理,例如DgNB或RN将PDCP/RLC/MAC的PDU封装成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Adaptation Layer PDU)。Adaptation Layer用于RN和DgNB之间转发数据时识别待传输数据包所属的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的DRB。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时,通过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AdaptationLayer PDU)携带时延探测信息,可以将时延探测信息与待传输数据包封装成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时延探测信息(例如时间戳),可以是处于待传输数据包传输时形成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控制元素,控制信息或者包头中,从而将时延探测信息与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或者,时延探测信息为特定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该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包含时间戳与待传输数据包,时间戳作为适配层数据包中的控制元素,或者控制信息或者包头中的一个字段;或者,适配层的PDU只包含时延探测信息,具体的,时间戳作为适配层PDU中的控制元素,控制信息或者协议数据单元包头中的一个字段进行发送。
下文基于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携带时延探测信息的表述方式展开描述。
示例性的,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时,由于时延探测信息是与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的,如果有多个待传输数据包时,或者多次发送相同或不同的待传输数据包时,就需要发送对应数量的时延探测信息,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对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方式进行改进,具体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
第一方式为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假设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为4个,那么在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时延探测信息与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在此之后的第2个至第5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都不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第6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此之后的第7个至第10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都不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第1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与第6个,第11个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或者,时延探测信息也可以单独发送,即发送第6个以及第11个带传输数据时用一个单独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来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第二方式为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假设待传输数据包的发送时间间隔为1秒(s),而预置的时延间隔为5s,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此之后的第2个至第5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都不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第6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刚好与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间隔5s,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与第6个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或者,时延探测信息也可以单独发送,即发送第6个待传输数据时用一个单独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来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示例性的,当等待预置时间间隔后没有待传输的数据包,时延探测信息单独发送的方式能及时的获取路径时延信息,而不用等到下一个待传输数据包的到达。
示例性的,在步骤601之前,还需要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例如发送配置信息,发送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方式。对于第一方式,发送方式配置信息包括数据包发送的预设数据量或者预置的数据包发送的数据量间隔,即每发送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对于第二方式,发送方式配置信息包括预置的时间间隔。
604、第二网元设备根据时延探测信息确定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
本实施例中,适配层数据包在进行传输时携带路径标识或节点列表,或者在传输的过程中经历过的网络节点以及不同节点的DRB都会记录在适配层数据包的包头中,那么第二网元设备能够获取到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并且记录接收到适配层数据包时的接收时间,实际就是延探测信息的接收时间,由于时间戳是第一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那么将接收时间减去发送时间得到的就是时延信息,将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与对应的时延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一个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进一步的,还需要获取QCI信息。如果时延探测信息与数据包一起发送,则通过数据包携带的QCI信息,或者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的路径所支持的QCI,就能获取所述时延对应的QCI。即,路径时延信息包含路径信息,时延信息和QCI信息。或者,时延探测信息包含预设QCI信息,第二网元设备将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预置QCI信息与对应的时延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一个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网元设备为DgNB时,第二网元设备为RN时,还需要执行图6中的步骤605,第二网元设备将路径时延信息发送到第一网元设备,使得第一网元设备在执行数据传输路径的选择时可以利用路径时延信息。
(二)、传输路径为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701、第一网元设备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中,网络中尚无终端设备接入、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部分QCI信息,并未涵盖网络能支持的所有QCI信息,那么就需要配置出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上并没有数据的传输,只是用于进行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称作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例如,在图1所示中,假设UE1没有接入;或者,已接入UE1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UE1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QCI1,但实际上UE1数据所属的Qos Flow是包括了QCI1和QCI2的,如果需要对UE1和DgNB之间的满足QCI2的传输路径进行时延统计,那么就需要预先配置出满足QCI2的传输路径(RN2、RN1、DgNB),第一网元设备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其中,包括路径配置信息,路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示例性的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还包括发送配置信息,发送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方式。
702、第一网元设备根据路径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根据发送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第三发送方式;
本实施中,第一网元设备根据路径配置信息就能够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根据发送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第三发送方式,第三发送方式具体可以为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703、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
本实施中,由于时延探测信息在发送时,不会和数据包一起发送,那么区别于图6所示实施例,第二网元设备无法通过数据包来得到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了,因此,时延探测信息就需要包括在步骤702中确定的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以及表示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的时间戳,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具体可以通过预置QCI信息以及路径标识或路径信息来表示,路径信息的表达方式可以参考步骤503中1、2、3,或者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具体可以通过路径标识或路径信息来表示,路径信息的表达方式可以参考步骤503中4和5。
704、第一网元设备采用第三发送方式、以及通过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将时延探测信息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第二网元设备接收时延探测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设备在生成时延探测信息之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是通过Adaptation Layer实现的,通过Adaptation Layer PDU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作为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包头中的字段,或者作为适配层探测包中的控制元素。由于采用的是第三发送方式,那么只需要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例如,预置的时延间隔是3s,那么在第一个适配层探测包通过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之后,在3s之后再发送第二个时延探测信息。
705、第二网元设备根据时延探测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网元设备在接收到时延探测信息时,记录下时延探测信息的接收时间,解析时延探测信息得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和时间戳,由于时间戳表示的是第一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那么将接收时间减去发送时间得到的就是时延信息,将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与时延信息进行关联,得到路径时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网元设备为DgNB时,第二网元设备为RN时,还需要执行图7中的步骤706,第二网元设备将路径时延信息发送到第一网元设备,使得第一网元设备在后续接收到数据,执行数据传输路径选择时可以利用路径时延信息。
在以上的两个实施例中,图6所示实施例描述是通过数据传输路径来发送时延探测信息从而得到路径时延信息的方案,将时延探测信息携带于待传输数据包形成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进行传输,相比于单独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减少了信令开销例如减小;或者,时延探测信息单独发送,对于发送方式二基于预置时间间隔的方法,不用等到待传输数据包到达,就能及时的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图7所示实施例描述的是时延探测信息进行单独发送的方案,可以在没有特定QCI信息的数据包传输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
在以上图5、6及7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网元设备为图1中所示的DgNB,第二网元设备为图1中所示的RN2,那么DgNB作为传输路径选择的决策主体,在RN2得到路径时延信息之后,RN2还需要将路径时延信息反馈到DgNB进行保存;如果第一网元设备为RN2,第二网元设备为DgNB,则无需进行路径时延信息的反馈。因此,当图5、6及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元设备为DgNB,第二网元设备为RN时,第二网元设备得到路径时延信息之后,还需要将路径时延信息发送至第一网元设备,此时的路径时延信息中包括路径标识和/或QCI信息以及时延信息,时延信息可以是时延探测信息的接收时间减去发送时间的值;或者在第一网元设备保存了发送时间的前提下,时延信息可以是时延探测信息的接收时间。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并保存第二网元设备发送的路径时延信息,如果存在多条传输路径时,RN2得到每一个传输路径的时延信息,一个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和时延信息作为一组,那么路径时延信息作为一个集合,其中就具有多个传输路径的时延信息。RN2将路径时延信息发送至DgNB时,可以是得到路径时延信息之后进行即时反馈,发送路径时延信息可以是通过对应的传输路径发送给DgNB,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的传输路径发送给DgNB,考虑到冗余信息的删除,可以对路径时延信息设置序号,DgNB接收到多个相同序号的路径时延信息时,只需要保存一个该序号的路径时延信息,其他的删除;也可以是得到路径时延信息之后不进行即时反馈,具体的,可以是在RN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时,将路径时延信息和上行数据一起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路径时延信息中的时延信息除了是接收时间减去时间戳表示的发送时间得到的,时延信息还可以就是接收时间,前提条件是DgNB需要保存有发送时间,那么DgNB根据接收时间就能够得到时延信息。
以上述的第一网元设备为DgNB,第二网元设备为RN为例进行说明,在DgNB获取到路径时延信息之后,如果有新终端设备或者新业务时,DgNB需要利用路径时延信息为新终端设备或者新业务配置承载。下面通过实施例对路径时延信息的反馈和利用路径时延信息为新终端设备或者新业务配置承载进行说明,具体步骤参阅图8所示,
801、第一网元设备接收承载建立请求;
本实施例中,以图1为例,假设之前已经得到了UE1的QoS要求为QCI1的路径时延信息,如表7所示,路径时延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及时延信息,路径信息的表达可以通过路径标识、DRB列表及QCI信息,当需要增加新UE(UE2)或者UE2的新业务时,DgNB接收到核心网发来的承载建立请求,承载建立请求请求信息包括UE ID(UE2)、QFI及QoS要求。
表7
路径标识 DRB列表 QCI信息 时延信息
path1 RN1DRB1,RN2DRB2 UE DRB QCI1 T1
path2 RN3DRB1,RN4DRB2,RN2DRB1 UE DRB QCI1 T2
802、第一网元设备根据承载建立请求及路径时延信息得到目标传输路径;
本实施例中,DgNB根据本地拓扑信息,可以确定与UE2连接的RN2,从而得到两条传输路径path1和path2,确定QCI信息,例如,QCI1,那么path1和path2都满足QCI1,再结合QoS要求(例如,时延的要求),依据表7的时延信息,从path1和path2中选择出一条时延信息满足QoS要求的目标传输路径。
803、第一网元设备将目标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及承载建立请求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目标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及承载建立请求;
804、第二网元设备根据承载建立请求为终端分配终端承载标识;
本实施例中,RN根据终端承载建立请求中的QFI为UE分配UE DRB标识,触发UE的连接重配从而添加UE DRB标识的UE DRB。
805、第二网元设备根据承载标识及目标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生成承载建立响应;
本实施例中,RN为UE配置了UE DRB之后,将UE DRB标识与目标传输路径的路径信息进行关联,生成承载建立响应。
806、第二网元设备将承载建立响应发送至第一网元设备,第一网元设备接收第二网元设备发送的承载建立响应。
本实施例中,RN将承载建立响应发送至DgNB,DgNB接收RN发送的承载建立响应之后,完成终端承载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已经获得了路径时延信息的情况下,在增加新终端设备或者新业务时,利用路径时延信息选取出满足新终端设备或新业务的QoS要求的传输路径,并且建立新的终端设备的DRB,从而实现了传输路径的复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复用的传输路径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DgNB发送的下行数据携带两类信息:一类是路径信息,例如路径标识或目的节点标识(RN2),路径信息的作用是可以将数据发送到RN2;另一类是终端设备的DRB标识,例如终端设备的ID和终端设备的DRB的ID,终端设备的DRB的ID作用是用于RN2通过适当的终端设备的DRB将数据发送给对应的终端设备。以上两类信息可以携带在Adaptation Layer PDU,例如PDU的包头里。在通过复用的传输路径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终端设备完成QoS管理将QoS Flow根据已配置的QoS映射准则放入终端设备的DRB中,RN收到终端设备的某个DRB的数据后,根据该DRB和路径信息的映射关系,为数据添加路径信息,如Path ID,或添加用于路径选择的信息,例如目的节点标识(DgNB),路径上的全部或部分节点标识,甚至是路径上的承载标识等信息。对于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如果转发节点基于路径信息不能识别数据的QCI,那么数据传输时,除了携带路径标识和终端设备的DRB的ID,还需要携带路径的QCI信息。
获取的路径时延信息还可用于触发网络拓扑的更新,让RN切换上级节点甚至DgNB;也可以用于路由的更新,例如为特定QCI的数据选择一条新的满足QCI需求的传输路径;也可以触发UE切换接入节点(RN或DgNB),例如在为UE提供数据传输时,通过UE当前的接入RN传输特定QCI的数据超过了QCI对应的时延要求,而通过邻区RN进行数据传输可满足QCI对应的时延要求,则可以将UE切换到邻区RN。
以上实施例描述的是路径延时信息获取方法,下面通过实施例对应用该方法的网元设备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网元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901,用于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时间戳用于表示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
发送模块902,用于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处理模块901生成的时延探测信息,传输路径用于表示第一网元设备与第二网元设备之间多跳的无线回传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时,通过已知的网络拓扑结构就能确定数据需要到达的第二网元设备,从而确定传输路径;或者,预先配置了与第二网元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处理模块901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时间戳表示的是发送模块902发送该时延探测信息时的发送时间,发送模块902通过传输路径将处理模块901生成的时延探测信息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那么第二网元设备接收到时延探测信息时,根据时间戳就能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时延,从而得到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在后续进行路径选择时,利用路径时延信息就可以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了,从而减小了路径选择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传输路径包括数据传输路径或者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路径的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时,通过QoS管理和选路功能确定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称作数据传输路径;二是网络中尚无终端设备接入、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部分QCI信息,并未涵盖网络能支持的所有QCI信息,那么就需要配置出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上可能并没有数据的传输,只是用于进行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称作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901,还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
发送模块902,具体用于通过处理模块901确定的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待传输数据包时,待传输数据包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ID,那么按照第一网元设备已知的网络拓扑结构或拓扑信息,例如接入节点间(DgNB与RN间,RN与RN间)的连接关系以及UE与接入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如果第一网元设备是DgNB,就能确定与终端设备连接的RN,从而确定DgNB与RN的间的传输路径作为数据传输路径;如果第一网元设备是与终端设备连接的RN,就能确定DgNB,从而确定DgNB与RN的间的数据传输路径。因此处理模块901能够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发送模块902可以通过处理模块901确定的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901,还用于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发送模块902,还用于当QCI信息满足预置QCI条件时,通过处理模块901确定的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路径可以与QCI信息进行关联,例如数据传输路径只支持具有特定QoS要求/携带特定QCI信息的QoS flow对应的数据包的传输。那么处理模块901获取待传输数据包的QoS Flow属性,例如QoS flow的标识,从而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QoS要求,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确定数据传输路径。假设QCI信息包含QCI标识,如果待传输数据包QCI标识与传输路径支持的QCI标识相等,则数据包可以在所述传输路径上传输。假设QCI信息包含时延要求,如果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时延要求与传输路径支持的时延要求相等则数据包可以在所述传输路径上传输。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和预置QCI条件筛选用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的数据传输路径。假设预置QCI条件包含QCI标识与数据传输路径支持的QCI相等,则对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时延探测,那么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假设预置QCI条件包含时延要求,待传输数据包的时延要求与预置QCI条件对应的时延要求相等,则对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时延探测,那么发送模块902通过处理模块901确定的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902,还用于采用第一方式、且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其中,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模块902采用第一方式、且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具体过程为:具体过程为:假设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为4个,那么在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时延探测信息与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在此之后的第2个至第5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都不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第6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此之后的第7个至第10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都不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第1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与第6个和第11个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或者,时延探测信息也可以单独发送,即发送第6个以及第11个带传输数据时用一个单独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来发送时延探测信息。通过第一方式发送时延探测信息,不需要在每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的同时也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可以减少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数量,节省了网络资源。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902,还用于采用第二方式、且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其中,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模块902采用第二方式、且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其中,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具体过程为:假设待传输数据包为6个,待传输数据包的发送时间间隔为1秒s,而预置的时延间隔为5s,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此之后的第2个至第5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都不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在第6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刚好与第1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时间隔5s,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与第6个待传输数据包一起发送;或者,时延探测信息也可以单独发送,即发送第6个待传输数据时用一个单独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来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示例性的,当等待预置时间间隔后没有待传输的数据包,时延探测信息单独发送的方式能及时的获取路径时延信息,而不用等到下一个待传输数据包的到达。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901,还用于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其中,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配置信息和发送配置信息,根据路径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根据发送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第三发送方式,以及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及时间戳;
发送模块902,具体用于采用第三发送方式、以及通过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将时延探测信息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中尚无终端设备接入、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部分QCI信息,并未涵盖网络能支持的所有QCI信息,那么就需要配置出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上并没有数据的传输,只是用于进行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称作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例如,在图1所示中,假设UE1没有接入;或者,已接入UE1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UE1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QCI1,但实际上UE1数据所属的Qos Flow是包括了QCI1和QCI2的,如果需要对UE1和DgNB之间的满足QCI2的传输路径进行时延统计,那么就需要预先配置出满足QCI2的传输路径(RN2、RN1、DgNB),处理模块901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其中,包括路径配置信息及发送配置信息,路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发送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方式,处理模块901根据路径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根据发送配置信息确定时延探测信息的第三发送方式,处理模块901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及时间戳,发送模块902采用处理模块901确定的第三发送方式、以及通过处理模块901确定的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将时延探测信息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可选的,第三发送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网元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时间戳用于表示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
处理模块100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001接收的时延探测信息确定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传输路径用于表示第一网元设备及第二网元设备之间多跳的回传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001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时间戳用于表示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在接收模块接收到时延探测信息时,处理模块1002确定传输路径之后,根据时延探测信息中的时间戳就能确定时延,从而得到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在后续进行路径选择时,利用路径时延信息就可以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了,从而减小了路径选择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传输路径包括数据传输路径或者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路径的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第一网元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时,通过QoS管理和选路功能确定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称作数据传输路径;二是网络中尚无终端设备接入、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部分QCI信息,并未涵盖网络能支持的所有QCI信息,那么就需要配置出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上并没有数据的传输,只是用于进行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称作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该时延探测信息可当做数据包,在MAC层参与调度,MAC层调度时使用预置QCI。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接收第一网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数据传输路径为第一网元设备确定的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数据传输路径为第一网元设备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路径是由第一网元设备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QCI信息确定的,那么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接收模块1001接收第一网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一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其中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设备可以采用第一方式、且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时延探测信息,那么接收模块1001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一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通过第一方式传输时延探测信息,不需要在每个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的同时也发送时延探测信息,可以减少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数量,节省了网络资源。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二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其中,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设备可以采用第二方式、且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时延探测信息,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那么接收模块1001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二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通过第二方式传输时延探测信息,当等待预置时间间隔后没有待传输的数据包,时延探测信息单独发送的方式能及时的获取路径时延信息,而不用等到下一个待传输数据包的到达。
可选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三发送方式和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第三发送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时延探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中尚无终端设备接入、已接入终端设备但并未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有数据传输但数据所属的QoS Flow只涉及部分QCI信息,并未涵盖网络能支持的所有QCI信息,那么就需要配置出满足预置QCI信息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上并没有数据的传输,只是用于进行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称作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第一网元设备采用第三发送方式、通过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发送时延探测信息,接收模块1001接收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三发送方式和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时延探测信息是进行单独发送的,可以在没有特定QCI信息的数据包传输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网元设备,该第一网元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第一网元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可选的,请参阅图11,第一网元设备1100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1110和发射器1130,处理器1110被配置为支持第一网元设备1100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发射器1130用于支持第一网元设备与第二网元设备之间的通信,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时延探测信息。第一网元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50,存储器1150用于与处理器1110耦合,其保存第一网元设备1100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115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存储器115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15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处理器1110控制网络设备1100的操作,处理器1110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115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1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15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网络设备11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2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12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20。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110中,或者由处理器1110实现。处理器11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1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1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1110、数字信号处理器1110(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1110可以是微处理器1110或者该处理器1110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1110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1110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1110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150,处理器1110读取存储器115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网元设备,该第二网元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第二网元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可选的,请参阅图12,第二网元设备1200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器1230和处理器1210,接收器1230被配置为支持第二网元设备1200接收上述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处理器1210控制第二网元设备1200根据接收器1230接收的时延探测信息,去确定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第二网元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50,存储器1250用于与处理器1210耦合,其保存第二网元设备1200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125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存储器125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25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处理器1210控制网络设备1200的操作,处理器1210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125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2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25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网络设备12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22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22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220。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210中,或者由处理器1210实现。处理器12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2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2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1210、数字信号处理器1210(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1210可以是微处理器1210或者该处理器1210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1210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1210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1210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250,处理器1210读取存储器125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系统130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系统1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10和接口电路1330,接口电路1330和至少一个处理器1310通过线路互联。
可选的,如图1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芯片系统1300还包括:存储器1350;存储器135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310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35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35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35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处理器1310控制网元设备的操作,处理器131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135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3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35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32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32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320。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310中,或者由处理器1310实现。处理器13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3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3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350,处理器1310读取存储器135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的供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可以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事先写入在存储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下载并安装在存储器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所述传输路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设备之间多跳的无线回传链路;
所述传输路径包括数据传输路径或者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信息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当所述QCI信息满足预置QCI条件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采用第一方式、且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采用第二方式、且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之前,还包括:
第一网元设备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配置信息和发送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根据所述路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根据所述发送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第三发送方式;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及所述时间戳;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采用所述第三发送方式、以及通过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将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送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6.一种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
所述第二网元设备根据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确定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所述传输路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及所述第二网元设备之间多跳的回传链路;
所述传输路径包括数据传输路径或者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所述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确定的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信息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元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一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元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二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元设备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三发送方式和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发送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所述第三发送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10.第一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所述传输路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元设备之间多跳的无线回传链路;
所述传输路径包括数据传输路径或者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待传输数据包的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信息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QCI信息满足预置QCI条件时,通过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第一方式、且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第二方式、且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配置信息和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路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根据所述发送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第三发送方式,以及生成时延探测信息,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及所述时间戳;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三发送方式、以及通过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将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发送至第二网元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送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15.第二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网元设备发送的时延探测信息,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包括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发送时间;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时延探测信息确定传输路径的路径时延信息,所述传输路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及所述第二网元设备之间多跳的回传链路;
所述传输路径包括数据传输路径或者所述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确定的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为所述第一网元设备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信息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二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一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方式包括每发送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二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二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二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元设备通过第三发送方式和时延探测信息的传输路径发送的所述时延探测信息,所述第三发送方式包括采用预置的时延间隔发送所述时延探测信息。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于第一网元设备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0-14中任意一项所述第一网元设备的操作。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于第二网元设备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18中任意一项所述第二网元设备的操作。
CN201810590081.3A 2018-06-08 2018-06-08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82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0081.3A CN110582092B (zh) 2018-06-08 2018-06-08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19/090234 WO2019233465A1 (zh) 2018-06-08 2019-06-06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0081.3A CN110582092B (zh) 2018-06-08 2018-06-08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2092A CN110582092A (zh) 2019-12-17
CN110582092B true CN110582092B (zh) 2020-12-22

Family

ID=68770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008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82092B (zh) 2018-06-08 2018-06-08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2092B (zh)
WO (1) WO20192334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54118B1 (ko) * 2018-08-07 2024-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109356A1 (en) 2020-03-16 2021-06-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da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f downstream devices during inter-donor migration
CN113726679B (zh) * 2020-05-25 2023-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06846B (zh) * 2020-07-13 2023-07-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IPv6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187654A (zh) * 2020-09-28 2021-01-05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连接通信的分流方法
WO2022151295A1 (zh) * 2021-01-14 2022-07-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包时延预算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233A (zh) * 2006-01-05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进行QoS时延探测的方法
WO2011026264A1 (zh) * 2009-09-01 2011-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多业务性能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115448A (zh) * 2011-12-16 2014-10-22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监测网络传输特性的方法与装置
CN104506591A (zh) * 2014-12-11 2015-04-08 罗向阳 一种基于最近共同路由器的目标ip地理位置定位方法
CN106059960A (zh) * 2016-05-24 2016-10-2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空间网络QoS保障方法及管理中心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651B (zh) * 2009-02-27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路径选择方法、网络交换设备、承载设备和通信系统
US8665733B2 (en) * 2011-09-30 2014-03-0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nd trip delay KPI monitoring in live network using user plane probe session
US10405149B2 (en) * 2015-06-09 2019-09-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hanced MBMS-based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US10136359B2 (en) * 2015-06-30 2018-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ffic flow migration in backhaul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233A (zh) * 2006-01-05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进行QoS时延探测的方法
WO2011026264A1 (zh) * 2009-09-01 2011-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多业务性能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115448A (zh) * 2011-12-16 2014-10-22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监测网络传输特性的方法与装置
CN104506591A (zh) * 2014-12-11 2015-04-08 罗向阳 一种基于最近共同路由器的目标ip地理位置定位方法
CN106059960A (zh) * 2016-05-24 2016-10-2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空间网络QoS保障方法及管理中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33465A1 (zh) 2019-12-12
CN110582092A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2092B (zh)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80042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data through IAB nodes in 5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0475267B (zh)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JP7116193B2 (ja) 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378433B2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及び装置ならびにデータパケットの伝送システム
JP7303833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10461021B (zh) 一种调度请求取消方法及设备
US118640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to a network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586749B (zh) 一种下行缓存状态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2839368A (zh) 分组路由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0048758B (zh) 节点和通信方法
CN109219102B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和装置
KR20220044328A (ko) 라우팅 방법, bsr의 생성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EP244984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tilising protocols
WO2019192466A1 (zh) 中继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4429156B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556794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07634A (zh) 用于无线回传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035449B (zh)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KR20230091856A (ko) 도너 간 모빌리티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3888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rerouting
JP543141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1757387B (zh) 配置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JP2021511705A (ja) 中継のル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通信ノード
WO2023202534A1 (zh) 多跳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