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6679B - 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6679B
CN113726679B CN202010450304.3A CN202010450304A CN113726679B CN 113726679 B CN113726679 B CN 113726679B CN 202010450304 A CN202010450304 A CN 202010450304A CN 113726679 B CN113726679 B CN 113726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lay
service
bandwidth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03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6679A (zh
Inventor
崔炳华
管冬根
袁道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03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6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6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6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6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6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etermining packet size, e.g. maximum transfer unit [MTU]
    • H04L47/365Dynamic adaptation of the packet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与网络设备的业务数据所对应的业务特征之间相匹配;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满足所述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所述承载参数用于表征承载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装帧时所使用的光业务单元的结构;根据所述承载参数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所述光传输网络;由于光业务单元是根据业务特征所确定的,因此,其可以更好地满足对应业务数据的传输要求。从而解决由于无法满足数据传输要求而造成的数据传输延迟高的问题,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传送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简称OTN)技术是一种组网技术,能够在光域内实现业务信号的传送、复用、路由选择、监控,并且保证其性能指标和生存性。传统OTN技术主要应用在骨干网和城域网中,用于承载大颗粒业务。随着网络流量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OTN节点从骨干网下沉到接入网,要求OTN不仅能够承载汇聚后业务,还要能够直接承载终端客户业务,为低速客户业务提供承载能力,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光业务单元(Optical Service Unit,OSU)技术实现低速业务承载。
然而,光业务单元的结构是预先设置好的,无论是何种业务数据,均使用该预设的光业务单元对其进行装帧和传输。因此无法满足具有不同特性的数据的数据传输要求,造成数据传输延迟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无法满足具有不同特性的数据的数据传输要求,造成数据传输延迟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光传输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
获取配置参数,其中,配置参数与网络设备的业务数据所对应的业务特征之间相匹配;根据配置参数,确定满足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承载参数用于表征承载业务数据进行装帧时所使用的光业务单元的结构;根据承载参数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光传输网络。
本申请中,通过获取与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特征相匹配的配置参数,根据该配置参数构造光业务单元,并使用该光业务单元进行数据的传输。由于光业务单元是根据业务特征所确定的,因此,其可以更好地满足对应业务数据的传输要求。从而解决由于无法满足数据传输要求而造成的数据传输延迟高的问题,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参数包括数据时延,数据时延用于表征业务数据对应的时延要求;承载参数包括装帧量,装帧量为光业务单元上承载业务数据的数据量。
本申请中,通过获取配置参数中的数据时延,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时延要求,并根据该时延要求确定装帧量,进而实现对光业务单元结构的确定,使具有该结构的光业务单元能够满足数据时延对应的时延要求,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配置参数,确定满足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包括:
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最大净载荷为光业务单元承载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光业务单元承载最大净载荷时的封装时延;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装帧量,其中,光业务单元在根据装帧量承载业务数据时,满足数据时延。
本申请中,通过预设的最大净载荷确定封装时延,并根据封装时延与数据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装帧量,由于对于一个固定的光业务单元来说,封装时延是固定的,因此,随着装帧量的变大,其数据时延也随之变大,二者成正比例关系,进而,可以根据灵活配置的数据时延,确定与之对应的不同的装帧量,通过光承载单元结构的灵活配置,满足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光业务单元承载最大净载荷时的封装时延,包括:
获取预设的单帧数据量,其中,单帧数据量为业务数据装帧过程中每一帧数据对应的数据量;根据单帧数据量,确定填充满最大净载荷所需的帧数;将预设的装帧延迟与帧数的乘积,确定为封装时延。
本申请中,通过单帧数据量确定封装时延,并根据封装时延与数据时延之间的关系,确定装帧量,由于考虑了单帧数据量的影响因素,在单帧数据量较小,即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时,可以通过配置合适的数据时延,来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高时延,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量关系为比例关系;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装帧量,包括:
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将第一调整系数与最大净载荷的乘积,确定为装帧量。
本申请中,通过计算数据时延、封装时延和最大净载荷,确定装帧量,使装帧量与数据时延相匹配,和传统的根据最大净载荷,确定装帧量的方案相比,能够有效的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承载参数还包括承载带宽,承载带宽为承载业务数据的光业务单元的总带宽;方法,还包括:
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承载带宽,其中,光业务单元在根据装帧量和承载带宽承载业务数据时,满足数据时延。
本申请中,通过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承载带宽,根据承载带宽和装帧量进一步地确定光业务单元的结构信息,确定传输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总的带宽,并据此对数据传输的过程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量关系为比例关系,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承载带宽,包括:
获取预设的原始带宽;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将原始带宽与第一调整系数的商,确定为承载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参数还包括带宽总量,带宽总量用于表征光业务单元的总带宽要求;承载参数还包括承载带宽,承载带宽为带宽总量。
本申请中,由于随着配置参数中数据时延的降低,对系统带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会导致超出带宽总量的问题,通过在配置参数中设置带宽总量,使带宽总量成为除数据时延之外的另一个参数,可以使需要的带宽总量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提高网络控制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配置参数,确定满足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包括:
获取预设的原始带宽;根据带宽总量与原始带宽的比值,确定第二调整系数,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最大净载荷为光业务单元承载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将最大净载荷与第二调整系数的商,确定为装帧量。
本申请中,由于随着配置参数中数据时延的降低,对系统带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会导致超出带宽总量的问题,通过在配置参数中设置带宽总量和数据时延两个参数同时对网络进行控制,可以使需要的带宽总量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的同时,降低业务数据的时延,进一步地提高网络控制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承载参数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光传输网络,包括:
根据装帧量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生成信源,其中,信源中承载有与装帧量匹配的数据;对多个信源进行封装,并送至光传输网络。
本申请中,通过确定符合配置参数要求的装帧量,并通过信源(cell)技术对匹配该装帧量的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和发送,实现可动态配置的业务数据传输,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提高网络控制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数据为低速固定比特率(Constant bit rate,CBR)业务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置参数,其中,配置参数与网络设备的业务数据所对应的业务特征之间相匹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配置参数,确定满足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承载参数用于表征承载业务数据进行装帧时所使用的光业务单元的结构;装帧模块,用于根据承载参数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光传输网络。
本申请中,通过获取与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特征相匹配的配置参数,根据该配置参数构造光业务单元,并使用该光业务单元进行数据的传输。由于光业务单元是根据业务特征所确定的,因此,其可以更好地满足对应业务数据的传输要求。从而解决由于无法满足数据传输要求而造成的数据传输延迟高的问题,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参数包括数据时延,数据时延用于表征业务数据对应的时延要求;承载参数包括装帧量,装帧量为光业务单元上承载业务数据的数据量。
本申请中,通过获取配置参数中的数据时延,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时延要求,并根据该时延要求确定装帧量,进而实现对光业务单元结构的确定,使具有该结构的光业务单元能够满足数据时延对应的时延要求,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最大净载荷为光业务单元承载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光业务单元承载最大净载荷时的封装时延;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装帧量,其中,光业务单元在根据装帧量承载业务数据时,满足数据时延。
本申请中,通过预设的最大净载荷确定封装时延,并根据封装时延与数据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装帧量,由于对于一个固定的光业务单元来说,封装时延是固定的,因此,随着装帧量的变大,其数据时延也随之变大,二者成正比例关系,进而,可以根据灵活配置的数据时延,确定与之对应的不同的装帧量,通过光承载单元结构的灵活配置,满足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在确定光业务单元承载最大净载荷时的封装时延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单帧数据量,其中,单帧数据量为业务数据装帧过程中每一帧数据对应的数据量;根据单帧数据量,确定填充满最大净载荷所需的帧数;将预设的装帧延迟与帧数的乘积,确定为封装时延。
本申请中,通过单帧数据量确定封装时延,并根据封装时延与数据时延之间的关系,确定装帧量,由于考虑了单帧数据量的影响因素,在单帧数据量较小,即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时,可以通过配置合适的数据时延,来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高时延,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量关系为比例关系;确定模块在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装帧量时,具体用于:
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将第一调整系数与最大净载荷的乘积,确定为装帧量。
本申请中,通过计算数据时延、封装时延和最大净载荷,确定装帧量,使装帧量与数据时延相匹配,和传统的根据最大净载荷,确定装帧量的方案相比,能够有效的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承载参数还包括承载带宽,承载带宽为承载业务数据的光业务单元的总带宽;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承载带宽,其中,光业务单元在根据装帧量和承载带宽承载业务数据时,满足数据时延。
本申请中,通过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承载带宽,根据承载带宽和装帧量进一步地确定光业务单元的结构信息,确定传输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总的带宽,并据此对数据传输的过程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量关系为比例关系,确定模块在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承载带宽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原始带宽;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将原始带宽与第一调整系数的商,确定为承载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参数还包括带宽总量,带宽总量用于表征光业务单元的总带宽要求;承载参数还包括承载带宽,承载带宽为带宽总量。
本申请中,由于随着配置参数中数据时延的降低,对系统带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会导致超出带宽总量的问题,通过在配置参数中设置带宽总量,使带宽总量成为除数据时延之外的另一个参数,可以使需要的带宽总量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提高网络控制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在根据配置参数,确定满足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原始带宽;根据带宽总量与原始带宽的比值,确定第二调整系数,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最大净载荷为光业务单元承载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将最大净载荷与第二调整系数的商,确定为装帧量。
本申请中,由于随着配置参数中数据时延的降低,对系统带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会导致超出带宽总量的问题,通过在配置参数中设置带宽总量和数据时延两个参数同时对网络进行控制,可以使需要的带宽总量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的同时,降低业务数据的时延,进一步地提高网络控制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帧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装帧量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生成信源,其中,信源中承载有与装帧量匹配的数据;对多个信源进行封装,并送至光传输网络。
本申请中,通过确定符合配置参数要求的装帧量,并通过信源(cell)技术对匹配该装帧量的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和发送,实现可动态配置的业务数据传输,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提高网络控制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数据为低速固定比特率(Constant bit rate,CBR)业务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传输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还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光传输网络设备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当处理器运行软件程序产品时,该程序代码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OSU装帧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SU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SU业务数据装帧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3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为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4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为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5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传输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传输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当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应用于5G系统、或者现有的系统、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系统时,光传输网络设备的名称可能发生变化,但这并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实施。
1)光传输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简称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传送网,主要应用在骨干网和城域网中。OTN跨越了传统的电域(数字传送)和光域(模拟传送),是管理电域和光域的统一标准。由于结合了光域和电域处理的优势,是传送宽带大颗粒业务的主要技术。
2)光业务单元(Optical Service Unit,简称OSU),是光业务单元通道层网络协议(Optical Service Unit path layer network,简称G.ous)中的一种数据单元,OSU层网络将作为现有OTN光通路数据单元(ODUk)层网络的客户层网络,用于实现对1Gbit/s以下速率业务的高效承载。因此OSU层网络是现有OTN技术标准的补充和完善,其定位是用于运营商OTN网络的城域网中。
3)“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或术语可以相互参考,不再赘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OTN设备,OTN设备的一端与客户侧连接,例如,用户传输业务数据的网络设备,更加具体的,如交换机、路由器等。OTN设备的另一端与线路侧连接,通过不同速率等级的线路,接入OTN。
随着网络流量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OTN节点从骨干网下沉到接入网,要求OTN不仅能够承载汇聚后业务,还要能够直接承载终端客户业务,为低速客户业务提供承载能力,相关技术中,对于1Gbit/s以下速率的业务,一般采用OSU技术实现低速业务承载。然而,在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用于承载数据的OSU的结构是预先设置好的,无论是何种业务数据,均使用该预设的光业务单元对其进行装帧和传输。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OSU装帧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个OSU上具有一定长度的数据承载区,对于待传输的数据,需要按照数据发送的帧率,进行切片后,依次装帧至OSU的数据承载区内,直至该数据承载区装满后,才会对该OSU进行封装和发送,而业务数据具有不同的特性,有的传输速率较快,而有的传输速率较慢,由于无法进行动态配置,因此,对于低速率数据,要经过多次装帧后,才能进行一次发送,造成了数据传输的时延,影响业务数据传输的效果,进而导致无法满足业务数据传输的特定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与业务数据的业务特征相匹配的配置数据,并根据该配置数据构建OSU,使该OSU能够满足业务数据的传输要求,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OTN设备,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配置参数,其中,配置参数与网络设备的业务数据所对应的业务特征之间相匹配。
OTN设备获取配置参数,示例性地,该配置参数可以是用户预先输入的,也可以是通过其他设备、装置、计算单元通过计算而获得的,也可以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其中,配置参数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例如,配置参数可以是具体地用于设定OTN设备,并控制OTN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配置项及对应的数值;再例如,配置参数可以是与业务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标识码,OTN设备根据预设的设备映射表,将该标识码转化为具体的配置项及对应的数值。更进一步地,示例性地,配置项可以是与业务数据的业务特征所匹配的带宽、时延等。
由于不同的业务数据,对应有不同的业务特征,例如,业务数据为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数据,该数据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很高,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数据传输出去,因此,对应的配置参数中的配置项可以为数据时延,例如,要求数据时延为10ms。
S102、根据配置参数,确定满足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承载参数用于表征承载业务数据进行装帧时所使用的OSU的结构。
OSU为具体标准帧格式的数据承载单元,用于承载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以OSU为数据单元进行后续的数据封装和传输。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SU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示例性地,OSU结构中有特定用于承载业务数据的数据承载区域,承载参数可以决定该数据承载区域的长度,使OSU中能够承载不同数量的业务数据,OSU中承载的数量越多,相对的,数据装帧的时间就越长;反之,则数据装帧的时间就越短。根据承载参数,调节该数据承载区域的长度,进而实现对OSU结构的设计,使OSU能够满足不同的业务数据的要求。
S103、根据承载参数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光传输网络。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SU业务数据装帧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确定该承载参数后,即确定了OSU的结构,利用OSU的数据承载区域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使OSU承载与配置参数匹配的特定数量的业务数据。示例性地,对于OSU中空闲的部分,可以进行固定填充,例如,全部填充为0或1,以实现对OSU的快装帧。之后对OSU进行封装,并从OTN设备的线路侧发出,传输至OTN。OTN接收侧的OTN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后,对该数据进行解封装,获得该业务数据,完成数据的传输过程。其中,将OSU进行封装、发送的过程,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见赘述。
本申请中,通过获取与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特征相匹配的配置参数,根据该配置参数构造光业务单元,并使用该光业务单元进行数据的传输。由于光业务单元是根据业务特征所确定的,因此,其可以更好地满足对应业务数据的传输要求。从而解决由于无法满足数据传输要求而造成的数据传输延迟高的问题,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基础上,对步骤S102进一步细化,其中,配置参数包括数据时延,数据时延用于表征业务数据对应的时延要求;承载参数包括装帧量,装帧量为OSU上承载业务数据的数据量,该方法包括:
S201、获取数据时延。
数据时延是一种具体的配置项,对应一个具体的配置值,例如,数据时延为10ms。数据时延用于表征业务数据对应的时延要求,以对应不同业务特征的业务数据,对于一些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数据,例如,用于高实时性的检测数据、语音通话数据、操作交互数据等,通过配置数据时延,可以实现对该业务数据的传输过程控制。
本本申请中,通过获取配置参数中的数据时延,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时延要求,并根据该时延要求确定装帧量,进而实现对光业务单元结构的确定,使具有该结构的光业务单元能够满足数据时延对应的时延要求,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S202、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最大净载荷为OSU承载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
具体地,最大净载荷是OSU用于承载业务数据的数据承载区的最大承载数据量,其中,数据承载区又可称为净荷区,净荷区与OSU的帧结构有关,根据相关的协议进行预设。例如,最大净载荷为186字节。最大净载荷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进行具体限定。
S203、确定OSU承载最大净载荷时的封装时延。
示例性地,封装时延即为OSU的承载量为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延。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数据带宽的使用效率,通常是通过将业务数据按帧向OSU中进行填充,直至OSU达到承载量最大值,即最大净载荷时,才停止对该OSU进行装帧和封装,同时产生一个对应的封装时延。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S203包括S2031、S2032、S2033三个具体的实现步骤:
S2031、获取预设的单帧数据量,其中,单帧数据量为业务数据装帧过程中每一帧数据对应的数据量。
业务数据是以帧的形式进行发送传输的,单帧数据量是指业务数据中每一帧的单帧数据量,单帧数据量与单帧时延与业务数据具有对应关系。例如,业务数据为E1业务数据,带宽是2Mbps,125us一帧,每帧32字节。即,装帧延迟为125us,单帧数据量为32字节。
S2032、根据单帧数据量,确定填充满最大净载荷所需的帧数。
具体地,填充满最大净载荷所需的帧数即为最大净载荷与单帧数据量的商。在确定了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和单帧数据量后,可以直接确定出填充满最大净载荷所需的帧数。
S2033、将预设的装帧延迟与帧数的乘积,确定为封装时延。
装帧延迟与业务数据相关,如步骤S2031中举例所示,E1业务数据125us一帧的,即为装帧延迟。根据装帧延迟与帧数的乘积,可以确定出将一个OSU装帧至最大净载荷时的总的时延,即封装时延。
本本申请中,通过单帧数据量确定封装时延,并根据封装时延与数据时延之间的关系,确定装帧量,由于考虑了单帧数据量的影响因素,在单帧数据量较小,即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时,可以通过配置合适的数据时延,来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高时延,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S204、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装帧量,其中,OSU在根据装帧量承载业务数据时,满足数据时延。
数据时延是通过配置,期望达到的时延,封装时延是目前OSU的时延,导致封装时延变为数据时延的因素,就是装帧量。在封装时延不变的情况下,数据时延的要求越低,则装帧量越低,即通过降低装帧量,可以降低数据时延的要求。数据时延与装帧量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本本申请中,通过预设的最大净载荷确定封装时延,并根据封装时延与数据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装帧量,由于对于一个固定的光业务单元来说,封装时延是固定的,因此,随着装帧量的变大,其数据时延也随之变大,二者成正比例关系,进而,可以根据灵活配置的数据时延,确定与之对应的不同的装帧量,通过光承载单元结构的灵活配置,满足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传输需求。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数量关系为比例关系,S204包括S2041、S2042两个具体的实现步骤:
S2041、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
计算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商,可以得到第一调整系数,该第一调整系数用于表征目标OSU单元需要降低装帧量的倍数。例如,封装时延为100ms,即目前数据传输的时延为100ms,数据时延为20ms,即希望达到的数据传输的时延为20ms,第一调整系数为0.2,即装帧量需要降低至原装帧量的五分之一。
S2042、将第一调整系数与最大净载荷的乘积,确定为装帧量。
与封装时延对应的,是使用最大净载荷进行装帧,即当前的OSU装帧量为最大净载荷;为了使数据传输过程产生的时延达到数据时延的要求,需要将装帧量进行调整,即调整为第一调整系数倍的装帧量。例如,如步骤S2041中例子所示,第一调整系数为0.2,若最大净载荷为186字节,则装帧量为37字节。
本本申请中,通过计算数据时延、封装时延和最大净载荷,确定装帧量,使装帧量与数据时延相匹配,和传统的根据最大净载荷,确定装帧量的方案相比,能够有效的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延。
示例性地,承载参数还包括承载带宽,承载带宽为承载业务数据的OSU的总带宽。该方法还包括:
S205、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承载带宽。
具体地,在步骤S204中,当封装时延大于配置的数据时延的情况下,为了使封装时延能够满足数据时延的要求,需要确定并调整装帧量,即降低装帧量,使每一个OSU中承载更少的业务数据,不再等待OSU的数据承载区全部填充满,再进行封装、发送,而是使OSU的数据承载区空余出一部分,从而提高业务数据的装帧和封装速度,降低整体时延。
然而,与此同时,由于OSU单次装帧的数据量降低,为了保证整体的业务数据传输速度不受影响,仍然保持之前的传输速度,则需要提高整体的承载带宽,示例性地,承载带宽提高的倍数,与OSU单次装帧的数据量降低的倍数相同。
本申请中,通过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承载带宽,根据承载带宽和装帧量进一步地确定光业务单元的结构信息,确定传输业务数据所需要的总的带宽,并据此对数据传输的过程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网络管理和调度的灵活性。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数量关系为比例关系,S205包括S2051、S2052、S2053三个具体的实现步骤:
S2051、获取预设的原始带宽。
示例性地,原始带宽为未进行装帧量调整前用于业务数据传输的带宽总量,例如,原始带宽是2Mbps。该原始带宽是根据业务数据的情况根据需要进行配置的,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此处不进行具体限定。
S2052、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
与确定装帧量的方法类似的,通过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该第一调整系数用于表征目标OSU单元需要提高承载带宽的倍数。例如,封装时延为100ms,即目前数据传输的时延为100ms,数据时延为20ms,即希望达到的数据传输的时延为20ms,第一调整系数为0.2,即承载带宽需要提高至原始带宽的五倍。
S2053、将原始带宽与第一调整系数的商,确定为承载带宽。
通过第一调整系数,将原始带宽按照第一调整系数进行扩大,即原始带宽与第一调整系数作商计算,可以确定一个扩大第一调整系数倍的原始带宽,即承载带宽。
需要说明的时,步骤S204和步骤S205可以单独执行,也可以共同执行,以封装时延大于数据时延,即需要降低业务数据传输过程的时延的场景为例,在单独或共同执行时,步骤S204中的第一调整系数为最大净载荷的降低倍数;步骤S205中的第一调整系数为原始带宽的提高倍数,两个第一调整系数并不相同。
同时,在步骤S204和步骤S205共同执行时,步骤S204和步骤S205的顺序可以互换,此处不对步骤S204和步骤S205的执行顺序进行限定。
S206、根据装帧量和承载带宽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光传输网络。
具体地,在确定了装帧量和承载带宽后,可以确定OSU的结构和使用该结构的OSU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需要的带宽参数。进而,根据装帧量和承载带宽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光传输网络,可以使业务数据的传输过程满足数据时延的要求,同时不降低数据传输的速度。其中,将OSU进行封装、发送的过程,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见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基础上,在配置参数中增加了带宽总量,带宽总量用于表征OSU的总带宽要求,用于进一步地对数据传输的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对步骤S103进行了细化,该方法包括:
S301、获取带宽总量。
示例性地,该带宽总量可以是用户预先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输入的,也可以是通过其他设备、装置、计算单元通过计算而获得的,也可以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带宽总量用于限制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配给的带宽的上限。
S302、根据带宽总量与预设的原始带宽的比值,确定第二调整系数。
示例性地,在带宽总量大于原始带宽的情况下,说明可以进一步地扩充带宽,以降低业务数据过程中的延迟,反之亦然。带宽总量与预设的原始带宽的比值,为延迟可降低的倍数。例如,带宽总量为10M,原始带宽为2M,则可以通过将原始带宽2M提高到带宽总量10M的方法,最多使时延降低5倍。
S303、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最大净载荷为OSU承载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
S304、将最大净载荷与第二调整系数的商,确定为装帧量。
预设的最大净载荷为最大净载荷是OSU用于承载业务数据的数据承载区的最大承载数据量,其中,数据承载区又可称为净荷区,净荷区与OSU的帧结构有关,根据相关的协议进行预设。
示例性地,第二调整系数为延迟可降低的倍数,计算最大净载荷与第二调整系数的商,即降低OSU中数据承载区域第二调整系数倍数的数据量,以实现降低数据时延的目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二调整系数小于1,即原始带宽大于带宽总量时,则最大净载荷与第二调整系数的商,大于原始的装帧量。提高装帧量,可以提高带宽使用效率。
本申请中,由于随着配置参数中数据时延的降低,对系统带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会导致超出带宽总量的问题,通过在配置参数中设置带宽总量,使带宽总量成为除数据时延之外的另一个参数,可以使需要的带宽总量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提高网络控制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装帧量之前,可以先通过图6-9所对应的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装帧量计算,确定第一装帧量,并计算满足数据传输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承载带宽。若该承载带宽大于本实施例中的最大带宽,则说明无法提供足够的带宽资源使用第一装帧量对应的OSU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之后,再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302-S304的方法,确定第二装帧量,并使用第二装帧量进行后续数据的传输。
本申请中,由于随着配置参数中数据时延的降低,对系统带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会导致超出带宽总量的问题,通过在配置参数中设置带宽总量和数据时延两个参数同时对网络进行控制,可以使需要的带宽总量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的同时,降低业务数据的时延,进一步地提高网络控制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S305、根据装帧量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生成信源,其中,信源中承载有与装帧量匹配的数据。
信源(cell)是一种具体的数据单元,能够用于承载业务数据,每一个cell中所承载的数据量,与装帧量相匹配,以使业务数据的传输过程,能够满足配置信息中的数据时延和带宽总量的要求。
S306、对多个信源进行封装,并送至光传输网络。
具体的,通过对多个cell进行复用封装进OTN帧,并根据具体地传输协议将OTN帧发送至网络进行数据传播,此处,对cell进行封装为OTN帧的方法,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中,通过确定符合配置参数要求的装帧量,并通过信源(cell)技术对匹配该装帧量的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和发送,实现可动态配置的业务数据传输,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提高网络控制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业务数据为低速CBR业务数据。
其中,由于低速CBR业务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因此,在使用传统的OSU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时,会产生较大的传输时延,影响数据传输的时效性,使用上述图3-图10所示的实施例提供方法对低速CBR业务数据进行处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下面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装置。
在一个示例中,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装置4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光传输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光传输网络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芯片。该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装置4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装置4可以包括下述模块。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配置参数,其中,配置参数与网络设备的业务数据所对应的业务特征之间相匹配;获取模块41可以执行图3所示方法的步骤S101。
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配置参数,确定满足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承载参数用于表征承载业务数据进行装帧时所使用的光业务单元的结构;确定模块42可以执行图3所示方法的步骤S102。
装帧模块43,用于根据承载参数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光传输网络;装帧模块43可以执行图3所示方法的步骤S103;或者执行图6所示方法的步骤S206。
示例性地,配置参数包括数据时延,数据时延用于表征业务数据对应的时延要求;承载参数包括装帧量,装帧量为光业务单元上承载业务数据的数据量。
示例性地,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最大净载荷为光业务单元承载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光业务单元承载最大净载荷时的封装时延;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装帧量,其中,光业务单元在根据装帧量承载业务数据时,满足数据时延。此时,确定模块42可以执行图6所示方法的步骤S203-S204
示例性地,确定模块42在确定光业务单元承载最大净载荷时的封装时延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单帧数据量,其中,单帧数据量为业务数据装帧过程中每一帧数据对应的数据量;根据单帧数据量,确定填充满最大净载荷所需的帧数;将预设的装帧延迟与帧数的乘积,确定为封装时延。此时,确定模块42可以执行图7所示方法的步骤S2031-S2033。
示例性地,数量关系为比例关系;确定模块42在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装帧量时,具体用于:
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将第一调整系数与最大净载荷的乘积,确定为装帧量。此时,确定模块42可以执行图8所示方法的步骤S2041-S2042。
示例性地,承载参数还包括承载带宽,承载带宽为承载业务数据的光业务单元的总带宽;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
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承载带宽,其中,光业务单元在根据装帧量和承载带宽承载业务数据时,满足数据时延。此时,确定模块42可以执行图8所示方法的步骤S205。
示例性地,数量关系为比例关系,确定模块42在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承载带宽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原始带宽;根据数据时延与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将原始带宽与第一调整系数的商,确定为承载带宽。此时,确定模块42可以执行图9所示方法的步骤S2051-S2053。
示例性地,配置参数还包括带宽总量,带宽总量用于表征光业务单元的总带宽要求;承载参数还包括承载带宽,承载带宽为带宽总量。
示例性地,确定模块42在根据配置参数,确定满足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原始带宽;根据带宽总量与原始带宽的比值,确定第二调整系数,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最大净载荷为光业务单元承载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将最大净载荷与第二调整系数的商,确定为装帧量。此时,确定模块42可以执行图10所示方法的步骤S301-S304。
示例性地,装帧模块43,具体用于:
根据装帧量对业务数据进行装帧,生成信源,其中,信源中承载有与装帧量匹配的数据;对多个信源进行封装,并送至光传输网络。此时,装帧模块43可以执行图10所示方法的步骤S305-S306。
示例性地,业务数据为低速固定比特率(Constant bit rate,CBR)业务数据。
图11所示实施例的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图3-10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传输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如图12所示,该光传输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器51、接收器52和处理器53。
其中,接收器52分别与网络设备和OTN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光传输网络设备可以用于将网络设备一侧传来的业务数据,处理后传输至OTN。
处理器53用于执行图3的各步骤,或者,处理器53用于执行图6的各步骤,或者,处理器53用于执行图10的各步骤。处理器53用于实现图11的各模块。
图12所示实施例的光传输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或者图11所示实施例各个模块的程序,处理器53调用该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操作,以实现图11所示的各个模块。
其中,处理器53也可以为控制器,图12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53”。发送器51和接收器52用于支持光传输网络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环境中的各设备之间收发信息,以及支持光传输网络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环境中的各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光传输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4,存储器54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进一步的,光传输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55。
处理器53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存储器54可以是一个存储器,或者ASIC中的缓存,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2的光传输网络设备所包含的发送器51对应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可以执行发送动作,处理器53执行处理动作,接收器可以执行接收动作。具体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
示例性地,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传输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传输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61,存储器62,处理器63以及软件程序。
其中,处理器63用于控制收发器61收发信号,软件程序存储在存储器62中,并被配置为由处理器63执行以实现本发明图3-10所对应的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收发器61,存储器62,处理器63通过总线64连接,可以集成在一片ASIC中。
相关说明可以对应参见图3-图10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所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3-10所对应的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其中,具有计算能力的电子设备均可视为计算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软件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当运行软件程序产品时,该程序代码执行如图3-10所对应的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执行执行如图3-10所对应的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Claims (12)

1.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光传输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与网络设备的业务数据所对应的业务特征之间相匹配;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满足所述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所述承载参数用于表征承载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装帧时所使用的光业务单元的结构;
根据所述承载参数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所述光传输网络;
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数据时延,所述数据时延用于表征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时延要求;
所述承载参数包括装帧量,所述装帧量为所述光业务单元上承载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量;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满足所述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包括:
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所述最大净载荷为所述光业务单元承载所述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
确定所述光业务单元承载所述最大净载荷时的封装时延;
根据所述数据时延与所述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所述装帧量,其中,所述光业务单元在根据所述装帧量承载所述业务数据时,满足所述数据时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光业务单元承载所述最大净载荷时的封装时延,包括:
获取预设的单帧数据量,其中,所述单帧数据量为所述业务数据装帧过程中每一帧数据对应的数据量;
根据所述单帧数据量,确定填充满所述最大净载荷所需的帧数;
将预设的装帧延迟与所述帧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封装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量关系为比例关系;根据所述数据时延与所述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所述装帧量,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时延与所述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
将所述第一调整系数与所述最大净载荷的乘积,确定为所述装帧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参数还包括承载带宽,所述承载带宽为承载所述业务数据的光业务单元的总带宽;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时延与所述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所述承载带宽,其中,所述光业务单元在根据所述装帧量和所述承载带宽承载所述业务数据时,满足所述数据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量关系为比例关系,根据所述数据时延与所述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所述承载带宽,包括:
获取预设的原始带宽;
根据所述数据时延与所述封装时延的比值,确定第一调整系数;
将所述原始带宽与所述第一调整系数的商,确定为所述承载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带宽总量,所述带宽总量用于表征所述光业务单元的总带宽要求;所述承载参数还包括承载带宽,所述承载带宽为所述带宽总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满足所述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包括:
获取预设的原始带宽;
根据所述带宽总量与所述原始带宽的比值,确定第二调整系数;
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所述最大净载荷为所述光业务单元承载所述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
将所述最大净载荷与所述第二调整系数的商,确定为所述装帧量。
8.根据权利要求1、2、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承载参数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所述光传输网络,包括:
根据所述装帧量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装帧,生成信源,其中,所述信源中承载有与所述装帧量匹配的数据;
对多个所述信源进行封装,并送至所述光传输网络。
9.一种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与网络设备的业务数据所对应的业务特征之间相匹配;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满足所述配置参数的承载参数;所述承载参数用于表征承载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装帧时所使用的光业务单元的结构;
装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承载参数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装帧,并发送至光传输网络;
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数据时延,所述数据时延用于表征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时延要求;
所述承载参数包括装帧量,所述装帧量为所述光业务单元上承载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量;
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最大净载荷,其中,所述最大净载荷为所述光业务单元承载所述业务数据的最大数据量;确定所述光业务单元承载所述最大净载荷时的封装时延;根据所述数据时延与所述封装时延的数量关系,确定所述装帧量,其中,所述光业务单元在根据所述装帧量承载所述业务数据时,满足所述数据时延。
10.一种光传输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收发信号;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光传输网络设备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芯片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450304.3A 2020-05-25 2020-05-25 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26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0304.3A CN113726679B (zh) 2020-05-25 2020-05-25 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0304.3A CN113726679B (zh) 2020-05-25 2020-05-25 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6679A CN113726679A (zh) 2021-11-30
CN113726679B true CN113726679B (zh) 2023-06-20

Family

ID=78671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0304.3A Active CN113726679B (zh) 2020-05-25 2020-05-25 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66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241B (zh) * 2021-12-22 2023-11-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自适应的bmp映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7319163A (zh) * 2022-06-22 2023-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057A (zh) * 2004-12-15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光传送网中传输数据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667962A (zh) * 2009-10-14 2010-03-10 天津大学 以太无源光网络中自适应保证服务质量动态带宽分配方法
WO2012048975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asymmetri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353306A (zh) * 2015-09-04 2018-07-31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减少时延机制的阈值
CN108809851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gpon系统的业务带宽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0266511A (zh) * 2019-04-11 2019-09-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带宽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0582092A (zh) * 2018-06-08 2019-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830858A (zh) * 2018-08-13 2020-0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业务数据传送方法、装置、光传送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0705A (zh) * 2017-03-23 2022-12-09 苹果公司 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基带处理器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057A (zh) * 2004-12-15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光传送网中传输数据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667962A (zh) * 2009-10-14 2010-03-10 天津大学 以太无源光网络中自适应保证服务质量动态带宽分配方法
WO2012048975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asymmetri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353306A (zh) * 2015-09-04 2018-07-31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减少时延机制的阈值
CN108809851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gpon系统的业务带宽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0582092A (zh) * 2018-06-08 2019-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时延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830858A (zh) * 2018-08-13 2020-0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业务数据传送方法、装置、光传送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66511A (zh) * 2019-04-11 2019-09-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带宽配置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6679A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00080C2 (ru)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КИ ПОЛОСЫ ПРОПУСКАНИЯ КАНАЛА ODUflex БЕЗ ПОТЕРЬ И КАНАЛ ODUflex
US10993162B2 (en) Radio link aggregation
CN113726679B (zh) 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605975B1 (en) Client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066017A (zh) 设备单元、节点设备、隧道带宽调整的方法和系统
CN113328961A (zh) 灵活以太网组的绑定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16618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st virtual concatenation setup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32328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10 gigabit optical fiber channel service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CN109936781B (zh) 一种数据传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627550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izing data into a data stream
US88675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packet/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including TDM circuit and carrier ethernet packet signal
CN101360277A (zh) 改善数据传输中无线电频谱使用的系统和方法
US9438431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traffic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pparatus
US633025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extraction from a bit stream
CN107920030B (zh) 一种光通道数据单元帧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12153493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EP20776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payload information in radio transmission
WO2021218721A1 (zh) 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73267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装置
US704284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switching of data using a high-speed packet switch
CN112491569B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83175A1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902403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code block stream, method for sending code block stream,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7134854A (zh) 一种业务映射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WO2022111323A1 (zh) 一种信号帧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