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0705A - 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基带处理器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基带处理器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0705A
CN115460705A CN202211166253.7A CN202211166253A CN115460705A CN 115460705 A CN115460705 A CN 115460705A CN 202211166253 A CN202211166253 A CN 202211166253A CN 115460705 A CN115460705 A CN 115460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lot
harq
dci
pds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662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岗
何宏
A·尼姆巴尔克
赵俊暎
李大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460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07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基带处理器及方法。公开了一种基站的装置、系统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对要在PDCCH上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编码,第一信号包括关于用于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信号的资源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DCI基于预定的参数集,并且其中,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各自参数集彼此不同。处理电路还用于引起在PDCCH上发送第一信号,其中,第二信号的接收机基于第一信号中的控制信息来处理第二信号。

Description

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基带处理器及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3月22日、申请号为2018800202461、发明名称为“用于新空口载波聚合的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操作以及码本设计”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3月23日提交的题为“Scheduling And HybridAutomatic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MixedNumerologie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475,475和2017年3月24日提交的题为“HybridAutomatic RepeatRequest Acknowledgement(HARQ-ACK)Codebook Design For NewRadio(NR)Carrier Aggregation(CA)”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476,053的权益和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在分量载波之间使用相同的或混合的参数集的新空口载波聚合的使用。
背景技术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各种标准和协议在节点(例如,传输站)与无线设备(例如,移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一些无线设备在下行链路(DL)传输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进行通信,并且在上行链路(UL)传输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进行通信。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进行信号传输的标准和协议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和新空口(NR)、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标准(例如,802.16e、802.16m)(业界通常称为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和IEEE 802.11标准(业界通常称为Wi-Fi)。
在3GPP无线接入网(RAN)长期演进(LTE)和NR系统中,节点可以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节点B(通常也表示为演进节点B、增强节点B、eNodeB或eNB)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的组合,其与称为用户设备(UE)的无线设备进行通信。下行链路(DL)传输可以是从节点(例如,eNodeB)到无线设备(例如,UE)的通信,上行链路(UL)传输可以是从无线设备到节点的通信。
在LTE和NR中,可以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将数据从eNodeB发送到UE。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可以用于提供关于下行链路PDSCH的控制信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可用于确认接收到数据。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或传输可以使用时分双工(TDD)或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是应用时分复用(TDM),以分离下行链路信号和上行链路信号。在TDD中,可以在相同的载波频率(即,共享的载波频率)上携带下行链路信号和上行链路信号,其中,下行链路信号使用与上行链路信号不同的时间间隔,所以下行链路信号和上行链路信号不会对彼此生成干扰。频分复用(FDM)是一种类型的数字复用,在其中,两个或更多个比特流或信号(例如,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表面上在一个通信信道中作为子信道同时传送,但是物理上在不同的资源上传输。在频分双工(FDD)中,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不同频率的载波来操作(即,针对每个传输方向使用单独的载波频率)。在FDD中,干扰可以被避免,因为下行链路信号使用与上行链路信号不同频率的载波。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基站的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对要在具有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传输的第一信号进行编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指示用于要在具有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分量载波上传输的第二信号的资源,其中所述DCI是基于预定参数集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而彼此不同;以及致使在所述PDCCH上传输所述第一信号。
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用户设备UE的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在具有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对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进行解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指示用于要在具有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分量载波上传输的第二信号的资源,其中所述DCI是基于预定参数集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而彼此不同。
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一种方法,包括:在具有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对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进行解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指示用于要在具有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分量载波上传输的第二信号的资源,其中所述DCI是基于预定参数集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而彼此不同;以及基于所述DCI接收所述第二信号。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网络的系统100的架构;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设备的示例组件;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基带电路的示例接口;
图4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能够从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非瞬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指令并执行本文讨论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方法的组件的框图;
图5是新空口(NR)信令图,其示出了使用时隙索引的在两个CC中具有不同参数集的跨载波调度的一个实施例;
图6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使用时隙索引的在CC中具有不同参数集的跨载波调度的另一实施例;
图7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跨载波调度基于微时隙(mini-slot)原理的实施例;
图8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具有单元素延迟指示的跨载波和跨时隙调度的实施例;
图9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使用两元素定时指示的跨载波和跨时隙调度的实施例;
图10是NR信令图,示出了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
图11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使用时隙组索引的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
图12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具有两级DCI的跨载波调度的实施例;
图13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使用两元素定时指示过程的具有混合参数集的PCell或PUCCH SCell上的HARQ-ACK反馈的实施例;
图14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在与SCell具有混合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PCell或PUCCH SCell上的HARQ-ACK反馈的另一实施例;
图15a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多个时隙用于传输携带对PDSCH数据传输的HARQ-ACK的PUCCH的实施例;
图15b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针对传输携带HARQ-ACK的PUCCH的微时隙结构的实施例;
图16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在聚合HARQ-ACK反馈的情况下用于一个CC的HARQ-ACK聚合窗口的实施例;
图17a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用于涉及HARQ-ACK反馈的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其中,其比特在UCI中以先时间后频率(time first frequency second)方式排序;
图17b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用于涉及HARQ-ACK反馈的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其中,其比特在UCI中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排序;
图18a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用于涉及HARQ-ACK反馈的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其比特在UCI中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排序;
图18b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用于涉及HARQ-ACK反馈的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其比特在UCI中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排序;
图19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用于涉及HARQ-ACK反馈的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其比特在UCI中排序成使得它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
图20a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用于涉及HARQ-ACK反馈的动态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其中,其比特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排序;
图20b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用于涉及HARQ-ACK反馈的动态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其中,其比特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排序;和
图20c是NR信令图,其示出了用于涉及HARQ-ACK反馈的动态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其中,其比特在UCI中排序成使得它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参照附图。可以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识别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而非限制的目的,阐述了诸如特定结构、架构、接口、技术等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各种实施例的各个方面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各种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可以在脱离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示例中实施。在某些情况下,省略对公知设备、电路和过程的描述,以免不必要的细节掩盖对各种实施例的描述。为了本文件的目的,短语“A或B”表示(A)、(B)或(A和B)。
移动通信已经从早期语音系统显著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复杂的集成通信平台。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5G或NR将提供各种用户和应用随时随地对信息的访问和数据共享。预期NR为统一的网络/系统,其旨在满足极其不同且有时相互冲突的性能维度和服务。这种多样化的多维需求由不同的服务和应用驱动。一般而言,NR将基于3GPP LTE-Advanced演进以附加潜在的新无线接入技术(RAT),以通过更好、更简单且更无缝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来丰富人们的生活。NR将实现万物通过无线连接,并提供快速、丰富的内容和服务。
对于NR系统,高频段通信(即,中心频率在6GHz以上的频段中的通信)最近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因为它提供了更宽的带宽以支持未来的集成通信系统。波束赋形代表了用于实现高频段系统的关键技术,因为波束赋形增益可以补偿由大气衰减引起的严重路径损耗,可以改善信噪比(SNR),并且可以扩大覆盖区域。通过将发送波束与目标用户设备(UE)对准,辐射的能量可以聚焦以获得更高的能量效率,并且可以抑制相互UE干扰。
实施例总体属于用于在一个CC中的第一传输内提供关于另一CC中的第二传输的位置信息的指示的设备、系统和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指示可以在一个CC中的PDCCH中的控制信息内包括关于另一不同CC中的PDSCH中的对应数据传输的定时的调度指示,其中,CC可以具有混合参数集。根据另一实施例,该指示可以在一个CC中的PUCCH中的控制信息内包括另一CC中的HARQ-ACK反馈信号或HARQ-ACK信号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的指示,HARQ-ACK反馈是针对PDSCH内的与PDCCH中的控制信息对应的数据传输。
长期演进(LTE)版本10(Rel-10)引入并支持跨载波调度,其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被调度所在的分量载波(CC)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被调度所在的CC不同。特别地,对于跨载波调度,在Rel-10中使用PDCCH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载波指示字段(CIF)来指示哪个CC被用于PDSCH和PUSCH上的数据传输。
对于NR,可以考虑类似的用于跨载波调度的机制。主要优点包括:(1)减轻控制信道干扰;(2)来自低频段(例如,低于6GHz的载波频率)的协助以调度高频段(例如,6GHz以上的载波频率)的数据传输——考虑到低频段上的传输比高频段上的传输更鲁棒,可能期望的是在低频段中发送PDCCH,以实现更好的链路预算;(3)通过针对DCI监控有限数量的CC来降低UE功耗;(4)避免一个CC上的控制信道拥塞;等。
然而,归因于在NR中对于不同CC上的传输可能应用了不同的参数集或传输时间间隔(TTI)持续时间这个事实,可以考虑对跨载波调度的某些增强,尤其是考虑到当使用低频段的PDCCH来调度高频段的数据传输时的情况。
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对于NR利用混合参数集进行载波聚合的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操作。
首先,以下将关于图1-4示出和描述可以用于实现一些示范性实施例的示例网络和架构。
具体地,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网络的系统100的架构。系统100被示为包括用户设备(UE)101和UE 102。UE 101和102被示为智能电话(例如,可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蜂窝网络的手持触摸屏移动计算设备),但是也可以包括任何移动或非移动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据助理(PDA)、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无线手持设备或包括无线通信接口的任何计算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UE 101和102中的任一个可以包括物联网(IoT)UE,其可以包括针对利用短期UE连接的低功率IoT应用所设计的网络接入层。IoT UE可以利用诸如机器到机器(M2M)或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技术,以经由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邻近服务(ProSe)或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传感器网络或IoT网络与MTC服务器或设备交换数据。M2M或MTC数据交换可以是机器发起的数据交换。IoT网络描述了用短期连接互连IoT UE(其可以包括(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内)唯一可识别的嵌入式计算设备)。IoT UE可以执行后台应用(例如,保活消息、状态更新等),以促进IoT网络的连接。
UE 101和102可以被配置为与无线接入网(RAN)110连接(例如,以通信方式耦合)——RAN 110可以是例如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NextGen RAN(NG RAN)或某些其他类型的RAN。UE 101和102分别利用连接103和104,每个连接包括物理通信接口或层(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在该示例中,连接103和104被示为用于实现通信耦合的空中接口,并且可以符合蜂窝通信协议,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协议、码分多址(CDMA)网络协议、即按即说(PTT)协议、蜂窝上PTT(POC)协议、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协议、3GPP长期演进(LTE)协议、第五代(5G)协议、新空口(NR)协议等。
RAN 110可以包括启用连接103和104的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这些接入节点(AN)可以称为基站(BS)、NodeB、演进NodeB(eNB)、下一代NodeB(gNB)、RAN节点等,并且可以包括在地理区域(例如,小区)内提供覆盖的地面站(例如,陆地接入点)或卫星站。RAN 110可以包括用于提供宏小区的一个或多个RAN节点(例如,宏RAN节点111)以及用于提供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例如,与宏小区相比具有更小的覆盖区域、更小的用户容量或更高的带宽的小区)的一个或多个RAN节点(例如,低功率(LP)RAN节点112)。
RAN节点111和112中的任一个可以端接空中接口协议,并且可以是用于UE 101和102的第一联系点。在一些实施例中,RAN节点111和112中的任一个可以履行RAN 110的各种逻辑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功能,例如无线承载管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动态无线资源管理和数据分组调度以及移动性管理。
根据一些实施例,UE 101和102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各种通信技术(例如但不限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技术(例如,用于下行链路通信)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通信技术(例如,用于上行链路和ProSe或侧链路通信)),在多载波通信信道上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信号彼此或与RAN节点111和112中的任一个进行通信,但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OFDM信号可以包括多个正交子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行链路资源网格可以用于从RAN节点111和112中的任一个到UE 101和102的下行链路传输,而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利用类似的技术。网格可以是称为资源网格或时频资源网格的时频网格,其为下行链路中每个时隙中的物理资源。这种时频平面表示对于OFDM系统来说是常见做法,这使得无线电资源分配是直观的。资源网格的每列和每行分别对应于一个OFDM符号和一个OFDM子载波。资源网格在时域中的持续时间对应于无线帧中的一个时隙。资源网格中的最小时频单元称为资源元素。每个资源网格包括多个资源块,其描述了某些物理信道到资源元素的映射。每个资源块包括资源元素的集合;在频域中,这可以表示当前能够被分配的最小资源量。存在若干不同的使用这种资源块传送的物理下行链路信道。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可以将用户数据和更高层信令携带到UE 101和102。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可以以控制信息的形式携带关于与PDSCH有关的传输格式和资源分配的信息等。它还可以向UE 101和102通知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有关的传输格式、资源分配和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通常,可以基于从UE 101和102中的任一个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在RAN节点111和112中的任一个处执行下行链路调度(将控制信道资源块和共享信道资源块分派给小区内的UE 101和102)。可以在用于(例如,分派给)UE101和102中的每一个的PDCCH上发送下行链路资源分派信息。
PDCCH可以使用控制信道元素(CCE)来传送控制信息。在被映射到资源元素之前,PDCCH复值符号可以首先被组织成四元组,然后可以使用子块交织器进行排列,以用于速率匹配。可以使用这些CCE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发送每个PDCCH,其中,每个CCE可以对应于九组称为资源元素组(REG)的四个物理资源元素。可以将四个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映射到每个REG。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CCE来发送PDCCH,这取决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大小和信道状况。在LTE中可以定义具有不同数量的CCE的四种或更多种不同的PDCCH格式(例如,聚合等级,L=1、2、4或8)。
在该实施例中,UE 101和102还可以经由ProSe接口105直接交换通信数据。ProSe接口105可以替换地被称为侧链路接口,其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物理侧链路发现信道(PSDCH)和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
UE 102被示为经配置以经由连接107接入接入点(AP)106。连接107可以包括本地无线连接,例如符合任何IEEE 802.11协议的连接,其中,AP 106将包括无线保真(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091
)路由器。在该示例中,AP 106被示为连接到互联网而不连接到无线系统的核心网(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
RAN 110可以包括启用连接103和104的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这些接入节点(AN)可以称为基站(BS)、NodeB、演进NodeB(eNB)、下一代NodeB(gNB)、RAN节点等,并且可以包括在地理区域(例如,小区)内提供覆盖的地面站(例如,陆地接入点)或卫星站。RAN 110可以包括用于提供宏小区的一个或多个RAN节点(例如,宏RAN节点111)以及用于提供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例如,与宏小区相比具有更小的覆盖区域、更小的用户容量或更高的带宽的小区)的一个或多个RAN节点(例如,低功率(LP)RAN节点112)。
RAN节点111和112中的任一个可以端接空中接口协议,并且可以是用于UE 101和102的第一联系点。在一些实施例中,RAN节点111和112中的任一个可以履行RAN 110的各种逻辑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功能,例如无线承载管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动态无线资源管理和数据分组调度以及移动性管理。
根据一些实施例,UE 101和102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各种通信技术(例如但不限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技术(例如,用于下行链路通信)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通信技术(例如,用于上行链路和ProSe或侧链路通信)),在多载波通信信道上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信号彼此或与RAN节点111和112中的任一个进行通信,但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OFDM信号可以包括多个正交子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行链路资源网格可以用于从RAN节点111和112中的任一个到UE 101和102的下行链路传输,而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利用类似的技术。网格可以是称为资源网格或时频资源网格的时频网格,其为下行链路中每个时隙中的物理资源。这种时频平面表示对于OFDM系统来说是常见做法,这使得无线电资源分配是直观的。资源网格的每列和每行分别对应于一个OFDM符号和一个OFDM子载波。资源网格在时域中的持续时间对应于无线帧中的一个时隙。资源网格中的最小时频单元称为资源元素。每个资源网格包括多个资源块,其描述了某些物理信道到资源元素的映射。每个资源块包括资源元素的集合;在频域中,这可以表示当前能够被分配的最小资源量。存在若干不同的使用这种资源块传送的物理下行链路信道。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可以将用户数据和更高层信令携带到UE 101和102。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可以以控制信息的形式携带关于与PDSCH信道有关的传输格式和资源分配的信息等。它还可以向UE 101和102通知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有关的传输格式、资源分配和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通常,可以基于从UE 101和102中的任一个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在RAN节点111和112中的任一个处执行下行链路调度(将控制信道资源块和共享信道资源块分派给小区内的UE 101和102)。可以在用于(例如,分派给)UE 101和102中的每一个的PDCCH上发送下行链路资源分派信息。
PDCCH可以使用控制信道元素(CCE)来传送控制信息。在被映射到资源元素之前,PDCCH复值符号可以首先被组织成四元组,然后可以使用子块交织器进行排列,以用于速率匹配。可以使用这些CCE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发送每个PDCCH,其中,每个CCE可以对应于九组称为资源元素组(REG)的四个物理资源元素。可以将四个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映射到每个REG。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CCE来发送PDCCH,这取决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大小和信道状况。在LTE中可以定义具有不同数量的CCE的四种或更多种不同的PDCCH格式(例如,聚合等级,L=1、2、4或8)。
一些实施例对于控制信道信息可以使用作为上述概念的扩展的概念进行资源分配。例如,一些实施例可以利用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其使用PDSCH资源进行控制信息传输。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增强控制信道元素(ECCE)来发送EPDCCH。与上面类似,每个ECCE可以对应于九组称为增强资源元素组(EREG)的四个物理资源元素。在某些情况下,ECCE可以具有其他数量的EREG。
RAN 110被示为经由S1接口113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核心网(CN)120。在实施例中,CN120可以是演进分组核心(EPC)网络、下一代分组核心(NPC)网络或某些其他类型的CN。在该实施例中,S1接口113被分成两部分:S1-U接口114,其携带RAN节点111和112与服务网关(S-GW)122之间的业务数据;以及S1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口115,其为RAN节点111和112与MME 121之间的信令接口。
在该实施例中,CN 120包括MME 121、S-GW 122、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123和归属订户服务器(HSS)124。MME 121在功能上可以类似于遗留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的控制平面。MME 121可以管理接入中的移动性方面,例如网关选择和跟踪区域列表管理。HSS 124可以包括用于网络用户的数据库,包括用于支持网络实体处理通信会话的订阅相关信息。CN 120可以包括一个或若干HSS 124,这取决于移动订户的数量、设备的容量、网络的组织等。例如,HSS 124可以提供对路由/漫游、认证、授权、命名/地址解析、位置依赖性等的支持。
S-GW 122可以端接去往RAN 110的S1接口113,并且在RAN 110与CN 120之间路由数据分组。此外,S-GW 122可以是用于RAN节点间切换的本地移动性锚点,并且还可以提供用于3GPP间移动性的锚定。其他责任可以包括法定拦截、计费和某种策略实施。
P-GW 123可以端接去往PDN的SGi接口。P-GW 123可以经由互联网协议(IP)接口125,在EPC网络123与外部网络(例如,包括应用服务器130(替换地称为应用功能(AF))的网络)之间路由数据分组。通常,应用服务器130可以是向核心网提供使用IP承载资源的应用(例如,UMTS分组服务(PS)域、LTE PS数据服务等)的元件。在该实施例中,P-GW 123被示为经由IP通信接口125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应用服务器130。应用服务器130还可以被配置为:经由CN 120支持用于UE 101和102的一种或多种通信服务(例如,互联网协议上的语音(VoIP)会话、PTT会话、组通信会话、社交网络服务等)。
P-GW 123还可以是用于策略实施和计费数据收集的节点。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126是CN 120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元件。在非漫游场景中,在归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HPLMN)中可以存在与UE的互联网协议连接接入网(IP-CAN)会话关联的单个PCRF。在业务脱离本地的漫游场景中,可以存在与UE的IP-CAN会话关联的两个PCRF:HPLMN内的归属PCRF(H-PCRF)和受访公共陆地移动网络(VPLMN)中的受访PCRF(V-PCRF)。PCRF 126可以经由P-GW 123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应用服务器130。应用服务器130可以用信号通知PCRF 126以指示新的服务流,并选择适当的服务质量(QoS)和计费参数。PCRF 126可以用适当的业务流模板(TFT)和QoS类标识符(QCI)将该规则配给到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CEF)(未示出)中,这使得按应用服务器130所指定的那样开始QoS和计费。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设备200的示例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200可以包括应用电路202、基带电路204、射频(RF)电路206、前端模块(FEM)电路208、一个或多个天线210以及电源管理电路(PMC)212,作为示例至少如所示那样耦合在一起。所示的设备200的组件可以包括在UE或RAN节点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200可以包括更少的元件(例如,RAN节点可以不利用应用电路202,改为包括处理器/控制器以处理从EPC或演进分组核心接收的IP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200可以包括附加元件,例如存储器/存储、显示器、相机、传感器或输入/输出(I/O)接口。在其他实施例中,下面描述的组件可以包括在多于一个设备中(例如,对于云RAN(C-RAN)实现方式,所述电路可以分开地包括在多于一个设备中)。
应用电路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例如,应用电路202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的电路。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的任何组合。处理器可以与存储器/存储耦合或者可以包括它们,并且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存储中的指令,以使得各种应用或操作系统能够在设备200上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电路202的处理器可以处理从EPC接收的IP数据分组。
基带电路204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的处理电路。基带电路2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指令或控制逻辑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基带处理器实现控制逻辑,以处理从RF电路206的接收信号路径接收的基带信号,并生成用于RF电路206的发送信号路径的基带信号。基带电路204可以与应用电路202接口,用于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并控制RF电路206的操作。因此,基带电路204可以通过生成能够促使RF电路和天线发送数据或控制信息的信号,来引起数据或控制信息的传输。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204可以包括第三代(3G)基带处理器204A、第四代(4G)基带处理器204B、第五代(5G)基带处理器204C或用于其他现有代、开发中的代或未来开发的代(例如,第二代(2G)、第六代(6G)等)的其他基带处理器204D。基带电路204(例如,基带处理器204A-D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处理使得经由RF电路206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进行通信成为可能的各种无线电控制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带处理器204A-D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可以包括在存储于存储器204G中并经由中央处理单元(CPU)204E执行的模块中。无线电控制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无线电频移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204的调制/解调电路可以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预编码或星座映射/解映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204的编码/解码电路可以包括卷积、咬尾卷积、turbo、维特比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器/解码器功能。调制/解调和编码器/解码器功能的实施例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他合适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2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04F。音频DSP 204F可以包括用于压缩/解压缩和回声消除的元件,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他合适的处理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的组件可以合适地组合在单个芯片、单个芯片组中,或者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204和应用电路202的一些或所有构成组件可以一起实现在例如片上系统(SOC)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204可以提供与一种或多种无线电技术兼容的通信。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204可以支持与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或其他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的通信。基带电路204被配置为支持多于一种无线协议的无线电通信的实施例可以被称为多模基带电路。
RF电路206可以使得通过非固体介质使用调制的电磁辐射来与无线网络的通信成为可能。在各种实施例中,RF电路206可以包括开关、滤波器、放大器等,以促进与无线网络的通信。RF电路206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用于下变频从FEM电路208接收的RF信号并向基带电路204提供基带信号的电路。RF电路206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用于上变频基带电路204提供的基带信号并将RF输出信号提供给FEM电路208以用于传输的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RF电路206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混频器电路206A、放大器电路206B和滤波器电路206C。在一些实施例中,RF电路206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滤波器电路206C和混频器电路206A。RF电路206还可以包括综合器电路206D,用于合成由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206A使用的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206A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综合器电路206D提供的合成频率对从FEM电路208接收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放大器电路206B可以被配置为放大下变频后的信号,并且滤波器电路206C可以是低通滤波器(LPF)或带通滤波器(BPF),被配置为:从下变频后的信号中去除不想要的信号,以生成输出基带信号。可以将输出基带信号提供给基带电路204,以用于进一步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可以是零频率基带信号,但这并非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206A可以包括无源混频器,但是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
FEM电路208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对从一个或多个天线210接收的RF信号进行操作,放大接收的信号并将接收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RF电路206以用于进一步处理的电路。FEM电路208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放大由RF电路206提供的用于发送的信号以用于由一个或多个天线2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的电路。在各种实施例中,通过发送信号路径或接收信号路径的放大可以仅在RF电路206中完成,仅在FEM 208中完成,或者在RF电路206和FEM 208两者中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FEM电路208可以包括TX/RX切换器,以在发送模式与接收模式操作之间切换。FEM电路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FEM电路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用于放大接收的RF信号,并将放大的接收RF信号作为输出提供(例如,给RF电路206)。FEM电路208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PA),用于放大(例如,由RF电路206提供的)输入RF信号;以及一个或多个滤波器,用于生成RF信号,以用于(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天线210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后续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PMC 212可以管理提供给基带电路204的功率。特别地,PMC 212可以控制电源选择、电压缩放、电池充电或DC-DC转换。当设备200能够由电池供电时,例如当设备200被包括在UE中时,常常可以包括PMC 212。PMC 212可以提高功率转换效率,同时提供期望的实现尺寸和散热特性。
图2示出了PMC 212仅与基带电路204耦合。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PMC 212可以附加地或替换地与其他组件耦合,例如但不限于应用电路202、RF电路206或FEM 208,并且为其他组件执行类似的电源管理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PMC 212可以控制设备200的各种省电机构,或者为其一部分。例如,如果设备200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其中,它仍然连接到RAN节点,因为它预期不久之后将接收业务),则它可以在一不活动时段之后进入称为不连续接收模式(DRX)的状态。在该状态期间,设备200可以下电达短暂的时间间隔,从而节省电力。
应用电路202的处理器和基带电路204的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协议栈的一个或多个实例的元素。例如,基带电路204的处理器(单独地或组合地)可以用于执行层3、层2或层1功能,而应用电路202的处理器可以利用从这些层接收的数据(例如,分组数据),并进一步执行层4层功能(例如,传输通信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层)。如本文所提到的,层3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如本文所提到的,层2可以包括介质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如本文所提到的,层1可以包括UE/RAN节点的物理(PHY)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基带电路的示例接口。如上所讨论的,图2的基带电路204可以包括处理器204A-204E和由所述处理器使用的存储器204G。处理器204A-204E中的每一个可以分别包括存储器接口304A-304E,以向/从存储器204G发送/接收数据。
基带电路204还可以包括用于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其他电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接口,例如存储器接口312(例如,用于向/从基带电路204外部的存储器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应用电路接口314(例如,用于向/从图2的应用电路202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RF电路接口316(例如,用于向/从图2的RF电路206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无线硬件连接接口318(例如,用于向/从近场通信(NFC)组件、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161
组件(例如,低功耗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162
)、Wi-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163
组件和其他通信组件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和电源管理接口320(例如,用于向/从PMC 212发送/接收功率或控制信号的接口)。
图4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能够从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非瞬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读取指令并执行本文讨论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方法的组件的框图。具体地,图4示出了硬件资源400的图形表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核)410、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设备420以及一个或多个通信资源430,其中的每一个可以经由总线440以通信方式耦合。对于利用了节点虚拟化(例如,NFV)的实施例,可以执行管理程序402,从而为一个或多个网络切片/子切片提供执行环境,以利用硬件资源400。
处理器410(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处理器、复杂指令集计算(CISC)处理器、图形处理单元(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例如基带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射频集成电路(RFIC)、另一处理器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可以包括例如处理器412和处理器414。
存储器/存储设备420可以包括主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存储器/存储设备4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固态存储等。
通信资源430可以包括互连或网络接口组件或其他合适的设备,以经由网络408与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404或者一个或多个数据库406通信。例如,通信资源430可以包括有线通信组件(例如,用于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SB)耦合)、蜂窝通信组件、NFC组件、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171
组件(例如,低功耗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172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173
)、Wi-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174
组件和其他通信组件。
指令450可以包括软件、程序、应用、小应用程序、app或用于使至少任一处理器410执行本文所讨论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方法的其他可执行代码。指令450可以完全或部分地驻留在处理器410(例如,在处理器的高速缓存内)、存储器/存储设备420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内。此外,指令450的任何部分可以从外围设备404或数据库406的任何组合传送到硬件资源400。因此,处理器410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设备420、外围设备404和数据库406是计算机可读和机器可读介质的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4或本文某些其他附图的电子设备、网络、系统、芯片或组件或者其部分或实现方式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如本文关于实施例或其部分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技术或方法。
根据一些示范性实施例,设备、系统和方法在第一CC中的第一传输中包括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用于第二CC中的第二传输的定时信息的指示,其中,该指示基于第一CC和第二CC之一的子载波间隔。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CC和第二CC具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示可以包括调度信息,并且第二传输可以包括PDSCH的数据传输或PUCCH的HARQ-ACK反馈。在本说明书的题为“在携带PDCCH的第一CC与携带对应PDSCH的第二CC之间具有混合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跨载波调度”的部分以及子部分“在与SCell具有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PCell上的HARQ-ACK反馈”中更详细地阐述这些后面的实施例。
在替换实施例中,该指示可以包括HARQ-ACK码本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传输可以包括PDSCH的数据传输。下面在本说明书的题为“用于NR载波聚合的HARQ-ACK码本设计”的部分中更详细地阐述这些后面的实施例,其中,子部分为“用于具有相同的或混合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和“用于具有相同的或混合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的动态HARQ-ACK码本”。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传输可以在PDCCH中包括DCI。
在本说明书中,时隙索引被称为Sn,其中,n对应于时隙号。因此,作为示例,时隙索引1将被称为S1,以此类推。另外,根据实施例的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或任何其他数量的符号。
在携带PDCCH的第一CC与携带对应PDSCH的第二CC之间具有混合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跨载波调度:
根据一些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具有混合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跨载波调度的机制。这种调度包括:在一个CC上调度PDSCH的数据传输,其中,PDCCH的对应控制信息在具有不同参数集的另一CC上;以及在与辅小区(SCell)具有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主小区(PCell)上调度HARQ-ACK反馈。
根据一些示范性实施例,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一个CC上的NR控制信道(例如,PDCCH)可以用于调度相异/不同的CC上的数据传输。为了实现跨载波调度,PDCCH的DCI中的载波指示字段(CIF)可以指示哪个CC用于数据传输,即,用于传输PDSCH或PUSCH。考虑到在NR中对于不同CC可能采用不同的参数集或子载波间隔,用于所调度的另一CC中的数据传输的参数集或子载波间隔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来配置,或者在DCI中动态指示,或者其组合。对于NR,已经达成协议,应当保持在循环前缀(CP)开销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符号级对齐。
在本文描述的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虽然有时可能仅提到了所调度的PDSCH,但是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同样适用于PUSCH的调度,如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那样。
现在将参照图5-7,其示出了用于在第一CC上的PDCCH的控制信息中以时隙索引的形式指示调度信息的不同实施例,调度信息涉及在相异于第一CC且相对于第一CC具有不同的参数集的第二CC中的PDSCH或PUSCH的数据传输。实施例可以包括在具有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使用时隙索引,时隙索引可以在DCI中显式指示,或者由高层信令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来配置,以用于调度PDSCH或PUSCH的数据传输。在每种情况下,当对第二CC上的即将到来的PDSCH或PUSCH传输指示时隙索引时,变得有用的是,依据已知/预定CC的参数集(依据预定参数集)定义时隙索引作为参考点,以便实践中允许依据已知/预定CC中的子载波间隔所规定的时间粒度指示调度。
图5是NR信令图500,其示出了使用时隙索引在两个CC中的具有不同参数集的跨载波调度的一个实施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1和CC#2中分别使用15kHz和60kHz的子载波间隔。因此,示为时隙501的CC#1的时隙持续时间是1毫秒(ms),而示为4个时隙505的CC#2的时隙持续时间大约是0.25ms。此外,示出了CC#1处的PDCCH控制传输(即,包括控制信息的传输)502可以用于在CC#2的S1中调度CC#2处的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504。作为示例如图5中所示,时隙501和505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14个符号,或任何其他数量的符号。在CC#1的情况下,时隙501的时隙持续时间对应于1ms的子帧持续时间,而在CC#2中,存在4个时隙505,S0、S1、S2和S3。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用于指示另一CC中的时隙调度的时隙索引可以以多种示例性方式来定义:(1)根据一个子帧边界或使用用于PDCCH或所调度的数据传输的两个CC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的时隙边界(在图5的情况下,例如,使用CC#1的1ms子载波间隔);(2)根据PDCCH或数据信道被发送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在图5的情况下,例如,使用发送PDSCH的1ms子帧边界,其与CC#2的时隙边界对齐);或者(3)根据所配置的CC内具有最小子载波间隔的时隙边界(下面将结合图6进一步解释)。
仍然参照图5,因此,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504的调度可以在PDCCH 502内的DCI中显式指示,或者经由RRC信令由更高层信令来配置,并且可以指示如上所述的根据预定CC的子载波间隔定义的时隙索引。
现在参照图6,示出了NR信令图600,其示出了使用时隙索引来指示调度的CC中具有不同参数集的跨载波调度的实施例。根据一些示范性实施例,可以根据所配置CC内具有最小子载波间隔的时隙边界来导出时隙索引。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1、CC#2和CC#3中分别使用30kHz、60kHz和120kHz的子载波间隔。因此,示为时隙601的CC#1的时隙持续时间是0.5毫秒(ms),示为4个时隙605的CC#2的时隙持续时间大约是0.25ms,示为8个时隙607的CC#3的时隙持续时间大约是0.125ms。此外,示出了CC#2处的PDCCH控制传输602可以用于在CC#3的S2中调度CC#3处的PDSCH数据传输604。
仍然参照图6,CC#1可以具有三个所配置的CC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该间隔是30kHz,尽管CC#1没有用于传输PDCCH或PDSCH。在这种情况下,时隙边界可以与CC#1中的0.5ms对齐,即,根据所配置的CC内具有最小子载波间隔的时隙边界对齐。此外,如图所示,具有60kHz子载波间隔的CC#2中的S0中的PDCCH的控制传输可以用于调度具有120kHz子载波间隔的CC#3中的S2中的数据传输。
在其他实施例中,DCI中的联合资源分配字段可以指示为跨载波分配所分派的时隙和时隙内的符号。在一个示例中,用于分配CC上的资源的资源块组可以取决于CC带宽。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调度具有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另一CC上的数据传输时,可以采用“微时隙原理”。根据这样的实施例,当在第一CC中调度第二CC的数据传输时,第一CC中的信息可以通过显式指示为第二CC所调度的数据传输的起始符号和结束符号或者微时隙索引,来指示调度。该指示可以在DCI中,其中,以多种不同方式定义符号边界:(1)根据用于PDCCH或所调度的数据传输的两个CC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2)根据始终基准(例如,15kHz)子载波间隔;或者(3)根据PDCCH或数据被发送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从符号索引的子集用信号通知起始符号或结束符号。例如,可以建立规则,根据该规则,起始符号或结束符号可以仅是偶数符号或奇数符号。
现在参照图7,其以NR信令图700的形式描绘了跨载波调度基于微时隙原理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1和CC#2中分别使用15kHz和60kHz的子载波间隔。示出了CC#1处的PDCCH控制传输702可以用于在与CC#1的符号#4到符号#7对应的符号中调度CC#2处的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704(即,根据CC#1的子载波间隔)。在CC#1的情况下,时隙701的时隙持续时间对应于子帧持续时间,而在CC#2中,有4个时隙705,S0、S1、S2和S3,每个时隙具有14个符号,如上所述。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704被调度为在S1处开始并且跨越到S2。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数据的时隙索引,即用于CC#2上的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704的时隙索引,可以从PDCCH中的信息隐式地导出,其中,PDCCH控制传输(其与CC#2的第一时隙对齐,并且指示CC#2中将跨越CC#2的S1和S2的符号#)将允许数据传输的接收机理解,PDSCH或PUSCH的数据传输被调度在CC#2的S1和S2中。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在跨载波和跨时隙调度的情况下,PDCCH控制传输与所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数据传输之间的定时延迟的指示可以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调度。定时延迟可以经由更高层信令来配置,可以被指示为DCI中的更高层信令和动态指示的组合,或者可以仅使用DCI显式指示。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隙的延迟是根据用于PDCCH中的控制传输或所调度的数据传输的两个CC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定义的,或者根据始终15kHz子载波间隔定义的,或者根据PDCCH或数据信道被发送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定义的。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根据PDCCH可以被发送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来定义定时。此外,可以根据公式1导出调度定时的延迟,如下: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211
其中,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212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213
可以是分别用于传输PDCCH和PDSCH或PUSCH的CC#1和CC#2的子载波间隔,并且Ndelay可以是相对于CC#2的时隙边界的调度定时延迟。在公式1中,公式的左侧表示下限值,右侧表示上限值。根据一些实施例的NR演进节点B(gNB)可以基于第一CC和第二CC的子载波间隔来确定调度定时延迟,并且可以针对UE操作适当地配置延迟。
现在将参照图8-12,其示出了使用一步定时指示(图8)、两步定时指示(图9)、使用多时隙调度(图10-11)以及两级DCI(图12)的跨载波调度的各种实施例。现在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图8-12。
现在参照图8,其以NR信令图800的形式示出了具有一个元素(在附图中,其可以被称为“步”)延迟指示的跨载波和跨时隙调度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1和CC#2中分别使用30kHz和120kHz的子载波间隔。示出了CC#2处的PDCCH控制传输802可以用于调度CC#1处的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804。CC#1包括总共2个时隙S0和S1,如图所示,CC#2包括总共8个时隙,在CC#1的第一时隙边界内编号为S0到S3,在CC#1的第二时隙边界内返回到S0到S3,如图所示。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可以基于最小子载波间隔(其为CC#1中的30kHz)导出PDCCH控制传输802的结束时隙与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804的起始时隙之间的时隙的调度/定时延迟(一个时隙延迟)(即,基于具有最小子载波间隔的CC(即CC#1)的时隙持续时间,延迟将被指示为一个时隙延迟)。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两步定时指示机制来调度另一CC中的数据传输。例如,在调度指示的第一步中,可以根据使用PDCCH被发送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的时隙来定义第一定时指示,而在调度指示的第二步中,可以根据使用PDSCH或PUSCH数据被发送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的时隙来定义第二定时指示。
现在参照图9,其以NR信令图900的形式示出了使用两步定时指示的跨时隙和跨载波调度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1和CC#2中分别使用30kHz和120kHz的子载波间隔。示出了CC#1处的PDCCH控制传输902可以用于调度CC#2处的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904。CC#1包括总共2个时隙S0和S1,如图所示,CC#2包括总共8个时隙,在CC#1的第一时隙边界内编号为S0到S3,在CC#1的第二时隙边界内返回到S0到S3,如图所示。在调度指示的第一步中,可以根据使用PDCCH被发送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的时隙来定义第一定时指示,而在调度指示的第二步中,可以根据使用数据传输PDSCH或PUSCH被执行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的时隙来定义第二定时指示。
在图9的示例中,调度指示的第一步将使用基于PDSCH数据被发送的CC#1中的30kHz的子载波间隔(在这种情况下,为两个CC之间的最小子载波间隔)的一个时隙的时隙延迟,例如在DCI中提供信息,并且因此指向CC#1的S1。调度指示的第二步将以CC#1的S1的定时/时隙边界内直到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904的时隙索引的形式,例如也在DCI中提供定时延迟信息。后者的时隙索引将对应于CC#2中的S1,其被测量为起始于在第一步中所确定的CC#1的S1的定时/时隙边界的S1。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根据一些实施例,使用一步定时指示还是两元素定时/调度指示可以由高层信令来配置,或者在规范中预先定义。根据一些实施例,使用一步还是两步定时/调度指示可以取决于与用于PDSCH或PUSCH传输的CC相比,用于PDCCH传输的CC具有更大的子载波间隔,更小的子载波间隔,还是短TTI持续时间(例如,微时隙)。例如,在用于PDCCH传输的CC可以具有比用于PDSCH或PUSCH传输的CC小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两步或两元素定时指示。后者的一个原因是,PDSCH或PUSCH数据被发送的CC的子载波间隔较小意味着,该CC上的时隙大小大于发生数据传输的CC的时隙大小,这使得更容易根据PDCCH CC的更小的子载波间隔/更大的时隙大小表示第一步骤。相反,在用于PDCCH传输的CC可以具有比用于PDSCH/PUSCH传输的CC更大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一步或一元素定时指示。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跨载波调度可以用于执行在多个时隙中调度数据传输。例如,在CC中(例如,在CC#2中)的多个时隙中存在多个相应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为了减少CC#1中的DCI中的信令开销,可以将位图施加于时隙索引,以指示哪个(哪些)时隙可以用于数据传输,其中,位图中的比特值“1”可以指示时隙要用于数据传输,而比特值“0”可以指示时隙不用于数据传输。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跨载波多时隙调度可以通过高层信令经由NR最小系统信息(MSI)、NR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NR其他系统信息(OSI)或者经由RRC信令来配置。
在关于多时隙调度的情况的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DCI中的一些信息可以在多个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上是公共的,以便帮助实现期望的信令开销的减少。例如,资源分配在不同时隙中的PDSCH/PUSCH数据传输上可以是公共的。此外,DCI可以指示用于第一时隙中的数据传输的起始HARQ进程标识(ID),并且可以相应地导出用于后续时隙的数据传输的HARQ进程ID。例如,HARQ进程ID可以在HARQ进程ID中递增1。在一个示例中,对于第一时隙中的数据传输,HARQ进程ID可以是3,随后对于第二时隙中的数据传输可以是4,以此类推。
在关于数据传输在连续时隙中调度的连续多时隙调度的情况的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并非在每个时隙中都存在解调参考符号(DM-RS),并且在一些时隙中,可以不存在DM-RS。后者可以进一步帮助在连续多时隙数据传输调度的情况下提升数据传输的频谱效率。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中是否存在DM-RS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来配置,或者在DCI中动态指示,或者其组合。
图10以NR信令图1000的形式示出了用于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1和CC#2中分别使用30kHz和120kHz的子载波间隔。示出了CC#1处的PDCCH控制传输1002可以用于调度CC#2处的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1004a和1004b。CC#1包括总共2个时隙S0和S1,如图所示,CC#2包括总共8个时隙,在CC#1的第一时隙边界内编号为S0到S3,在CC#1的第二时隙边界内返回到S0到S3,如图所示。在该示例中,CC#1的S0中的PDCCH控制传输1002用于调度CC#2中的在CC#1的时隙边界内(在CC#1的下一个时隙S1的时间边界内)的S1和S2中的数据传输。在DCI中具有“0110”的位图可以用于调度CC#2的数据传输,以指示在CC#2中的CC#1的S1边界内,S0和S3在其中没有任何数据,但S1和S2有数据。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一个CC中的在另一CC中的时隙边界内的时隙的数量相对较大(例如,8个或更多)的情况下,当提供关于跨CC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时,可以使用时隙组索引来指定连续时隙簇。时隙组索引的使用通过有效地减少在要单独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指定每个时隙的需要,可以帮助减少DCI中的信令开销。更具体地,一个时隙组内的时隙的数量可以在规范中预先定义,或者由高层信令经由NR MSI、NR RMSI、NR OSI或RRC信令来配置。
现在参照图11,以NR信令图1100的形式提供了使用时隙组索引的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的的一个示例的图示。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1和CC#2中分别使用15kHz和120kHz的子载波间隔。示出了CC#1处的PDCCH控制传输1102可以用于调度CC#2处的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1104a、1104b、1104c和1104d。CC#1包括总共1个时隙,如图所示,CC#2包括总共8个时隙,在CC#1的时隙边界内编号为S0到S7。另外,S0和S1被示为在时隙组#0中,S2和S3被示为在时隙组#1中,S4和S5被示为在时隙组#2中,S6和S7被示为在时隙组#3中。在该示例中,用于指定调度的位图指代CC#1的时隙边界内的时隙组,因此,DCI中具有“0110”的位图可以用于调度时隙组#1和#2中的数据传输,时隙组#0和#3不包括数据传输。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将两个或更多个时隙分组在一个时隙组中。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可以在CC#2上的S2至S5中发送数据。
在其他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的起始符号可以由高层信令经由NR MSI或NR RMSI或NR OSU或RRC信令来配置,或者在DCI中动态指示,或者其组合。在跨载波多子帧调度的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的起始符号在多个时隙上可以是公共的。另外,可以实现DL控制传输和DL数据传输的动态资源共享,以提升频谱效率。更具体地,当DL数据传输的起始符号等于或小于控制资源集持续时间时,DL数据信道可以围绕控制资源集进行速率匹配,或者可以对控制资源集或实际用于传输DL控制信道的资源进行打孔。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使用低频段的PDCCH来调度高频段的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可以在DCI中指示波束对链路索引。更具体地,对于高频段的DL数据传输的调度,可以通过DL数据信道的DL参考信号(RS)天线端口与解调RS(DM-RS)天线端口之间的空间准共站(QCL)假设的指示,来实现波束对链路索引的使用。类似地,对于UE在高频段的UL数据传输,DCI中的(UE在先前时间实例中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SRI)的指示也可以用于指示用于UL数据传输的发送(Tx)波束。在高频段使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情况的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在DCI中指示关于在时域和频域以及码域中的PT-RS的调度的一些信息。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应用两级DCI,其中,第一级DCI可以在第一CC中发送,而第二级DCI和所调度的DL数据可以在第二CC中发送。可以在第一级DCI中指示第二CC中的第二级DCI的事实。作为示例,在第一级DCI中,可以包括以下信息:(1)第二级DCI或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2)第二级DCI的净荷大小、聚合等级和/或候选的指示;(3)用于监控第二级DCI的DL控制资源集;和/或(4)用于在高频段上传输第二级DCI或数据信道的波束对链路索引。
图12以NR信令图1200的形式示出了具有两级DCI的跨载波调度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1和CC#2中分别使用15kHz和60kHz的子载波间隔。因此,CC#1的时隙持续时间是1毫秒(ms),示为4个时隙的CC#2的持续时间大约是0.25ms。此外,示出了CC#1处的包括第一级DCI 1211a的PDCCH控制传输1202和CC#2处的第二级DCI 1211b可以用于在CC#2的S2中调度CC#2处的PDSCH或PUSCH数据传输1204。在CC#1的情况下,时隙持续时间对应于子帧持续时间,而在CC#2中,有4个时隙,S0、S1、S2和S3。在图12的示例中,第一级DCI 1211a可以在CC#1中发送,而第二级DCI 1211b与PDSCH/PUSCH数据传输一起可以在CC#2中作为传输1204发送。多级DCI的使用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是有利的,例如,在PDCCH的DCI中要包括的信息量可能对于DCI来说太大以至于不能携带,例如在可能存在数据可能需要被定址的两个或更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分两级发送信息减少了控制信道上的信令开销,但仍然允许发送必要的控制信息。
与SCell具有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PCell上的HARQ-ACK反馈
如前所述,对于LTE Rel-10中的载波聚合,可以配置和聚合多个CC,以支持更宽的传输带宽和更高的峰值数据速率。此外,UE可能具有一个PCell和多个SCell,其中,PUCCH仅在PCell中发送。这表明,用于多个CC上的DL数据传输的HARQ-ACK反馈可以被聚合并且由PCell上的PUCCH携带。
在LTE版本13(Rel-13)增强载波聚合(eCA)中,对于DL和UL,CC的数量均被扩展到32。此外,UE除了被配置为在PCell上发送UCI之外,还可以被配置为在PUCCH SCell上发送UCI。后者的动机是减少PCell的控制信令开销。更具体地,在Rel-13中,CC被分组为主PUCCH组和辅PUCCH组,其中,PCell上的PUCCH用于携带PCell和主PUCCH组内的SCell的UCI,并且PUCCH SCell上的PUCCH用于携带辅PUCCH组内的SCell的UCI。
如下所述提供HARQ-ACK反馈的一些实施例,具体地,提供以下实施例:指示在一个CC中的SCell上的DL数据传输与在另一CC上的与用于DL数据传输的SCell具有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下文中,“与SCell具有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PCell或PUCCHSCell上的HARQ-ACK反馈的传输之间的定时差。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一个CC中的SCell上的DL数据传输与另一个CC上的与SCell具有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PCell或PUCCH SCell上的HARQ-ACK反馈的传输之间的定时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更高层信令和SCell上的DL数据传输之前的PDCCH的DCI中的动态指示的组合。特别地,一组值可以由更高层信令来配置,并且DCI可以从所配置的用于HARQ-ACK反馈定时的值中指示一个值。以这种方式,数据的发射机将知道何时查找与其数据对应的HARQ-ACK,因为将在其DCI中指示该定时。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用于与SCell具有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PCell或PUCCH SCell上的HARQ-ACK反馈的定时指示可以如下定义:(1)根据用于PDSCH或携带HARQ-ACK的PUCCH的两个CC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2)根据始终基准(例如,15kHz)子载波间隔;或者(3)根据PDSCH或PUCCH被发送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
在与SCell具有不同参数集的PCell或PUCCH SCell上的HARQ-ACK反馈的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类似于上面关于图9所述的PDCCH与PDSCH或PUSCH之间的跨载波调度,可以定义两元素或两步定时指示,如下面描述的图13所示,其中,在第一步中,可以根据用于传输PDSCH的参数集来定义时隙中的定时,而在第二元素或第二步中,可以根据用于传输携带HARQ-ACK反馈的PUCCH的参数集来定义时隙中的定时。另外,类似于上面图8的示例,在该上下文中可以进一步定义单元素或单步定时指示,如将在下面关于图14更详细描述的。
图13以NR信令图1300的形式示出了使用两步定时指示过程的具有混合参数集的PCell或PUCCH SCell上的HARQ-ACK反馈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1和CC#2中分别使用30kHz和120kHz的子载波间隔。示出了CC#1处的PDCCH控制传输1302中的DCI(未示出,并且在PDSCH数据传输1302之前传输)可以用于指示CC#2处的HARQ-ACK 1304的定时。CC#1包括总共3个时隙S0、S1和S2,如图所示,并且CC#2包括总共12个时隙,在CC#1的第一时隙边界内编号为S0到S3,在CC#1的每个后续时隙边界内返回到S0到S3,如图所示。在DCI中的调度指示的第一步中,可以根据使用PDSCH被发送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的时隙来定义第一定时指示,而在调度指示的第二步中,可以根据使用HARQ-ACK被发送的CC中的子载波间隔的时隙来定义第二定时指示。在图13的该示例中,DCI中的一个时隙延迟可以基于CC#1中用于传输PDSCH的子载波间隔。此外,DCI中的时隙索引S1可以指示哪个时隙用于传输携带HARQ-ACK反馈的PUCCH。
尽管在附图中,携带HARQ-ACK的PUCCH可以跨越一个时隙,但是该设计可以扩展到可以使用短PUCCH来携带使用时隙内的一个或几个符号的HARQ-ACK反馈的情况。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类似于图7的微时隙调度机制的微时隙指示机制。例如,CC#1处的PDSCH参数集可以用于:通过依据CC#1的符号#(即,根据CC#1的子载波间隔)指示携带CC#2处的PUCCH的符号,来指示CC#2处的PUCCH中所携带的HARQ-ACK的定时。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如关于先前叙述的公式2所示地导出HARQ-ACK定时的延迟。
图14以NR信令图1400的形式示出了与SCell具有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PCell或PUCCH SCell上的HARQ-ACK反馈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1和CC#2中分别使用30kHz和120kHz的子载波间隔。示出了与CC#2处的PDSCH数据传输1402关联的参数集可以用于指示CC#1处的PUCCH 1404。CC#1包括总共3个时隙S0、S1和S3,如图所示,CC#2包括总共12个时隙,在CC#1的第一时隙边界内编号为S0到S3,在CC#1的每个后续时隙边界内返回到S0到S3,如图所示。在图14的所示示例中,可以基于最小子载波间隔(其为CC#1中的30kHz)导出PDSCH数据传输1402的结束时隙与PUCCH控制传输1404的起始时隙之间的时隙中的调度/定时延迟(一个时隙延迟)(即,基于具有最小子载波间隔的CC(即CC#1)的时隙持续时间,延迟将被指示为一个时隙延迟)。特别地,使用公式1,在图14的示例中,
Figure BDA0003861478690000281
Ndelay=6,可以在DCI中指示它们。于是,Idelay=1时隙。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使用一步还是两步定时指示可以由高层信令来配置,或者在规范中预先定义,或者可以取决于与用于PUCCH传输的PCell或PUCCH SCell相比,用于PDSCH传输的SCell具有更大的子载波间隔还是短TTI持续时间(例如,微时隙)。例如,在用于PDSCH传输的SCell可以具有比用于PUCCH传输的PCell或PUCCH SCell小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例如,上面图13的情况),可以应用两元素定时指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与SCell用于传输PDSCH的持续时间相同的持续时间内发送PCell或PUCCH SCell上的携带HARQ-ACK反馈的PUCCH。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DCI中的单定时指示可以用于从可以由更高层信令配置的一组值中指示HARQ-ACK反馈定时。在这方面,现在参照图15a和15b,其在NR信令图1500a和1500b的上下文中分别示出了与SCell具有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PCell或PUCCHSCell上的HARQ-ACK反馈的其他实施例。该信令图示出了与已经关于图14描述的参数集相同的参数集。
在图15a中,多个时隙被示为用于传输承载对PDSCH数据传输1502a的HARQ-ACK的PUCCH 1504a,并且在图15b中,示出了用于传输携带HARQ-ACK的PUCCH 1504b的微时隙结构,以便对齐PDSCH数据被发送的SCell中的时隙持续时间。在图15b的实施例中,除了RRC信令之外,在PSDCH之前的PDCCH控制传输1502b的DCI中的ACK/NAK资源指示符(ARI)可以指示一组资源中的哪一个可以用于UE的HARQ-ACK反馈。对于图15a和15b中的两个实施例,可以在DCI中仅指示关于使用CC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的时隙的一个延迟指示符,以用于调度PDSCH传输。
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当UE被配置以多个CC以用于HARQ-ACK反馈时,对于跨载波HARQ操作,可以采用用于携带HARQ-ACK反馈的PUCCH的传输的动态CC切换。特别地,DCI或介质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CE)中的一个字段可以用于指示哪个CC可以用于传输携带HARQ反馈的PUCCH。
用于NR载波聚合的HARQ-ACK码本设计:
对于LTE Rel-10中的载波聚合(CA),可以聚合多达5个分量载波(CC),以支持100MHz和更高峰值数据速率的更宽传输带宽。此外,UE可以被配置以一个主小区(PCell)和多个辅小区(SCell),其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仅在PCell中发送。这表明在,多个CC上同时进行DL传输的情况下的HARQ-ACK反馈需要被聚合并且在单个上行链路CC上传送。
在Rel-13增强载波聚合(eCA)中,对于DL和UL,CC的数量均被扩展到32。此外,符合Rel-13的UE可以被配置为除了PCell之外还在PUCCH SCell上发送UCI,其动机是降低PCell的控制信令开销。更具体地,Rel-13中的CC可以被分组为主PUCCH组和辅PUCCH组,其中,PCell上的PUCCH用于携带PCell和主PUCCH组内的SCell的UCI,PUCCH SCell上的PUCCH用于携带辅PUCCH组的SCell的UCI。
对于NR,预想包括免授权和高于6GHz的载波频率的更多频谱将变得可用。考虑到支持大量CC,更期望的是将LTE Rel-13eCA框架视为NR CA的出发点,特别是考虑到携带UCI的PUCCH可以在PCell和PUCCH SCell两者上发送。
考虑到例如在形成低频段(即,低于6GHz的载波频率)和高频段(即,高于6GHz的载波频率)以用于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对于不同CC上的DL数据传输,可能应用不同的参数集,因此需要考虑用于具有相同或混合参数集和不同传输时间间隔(TTI)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的HARQ-ACK码本设计的某些增强。
本文的一些实施例涉及用于NR载波聚合的HARQ-ACK码本设计。具体地,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1)用于具有相同或混合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2)用于具有相同或混合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的动态HARQ-ACK码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在不同CC具有不同时隙持续时间的情况下。例如,用于高频段处的对应PDSCH数据传输的HARQ-ACK反馈可以在低频段的PUCCH上发送,其中,不同的参数集或时隙持续时间分别用于低频段和高频段的CC。此外,不同的TTI持续时间可以指代将时隙或微时隙应用于传输的情况。
对于用于NR载波聚合的HARQ-ACK码本设计,一个关键问题是确保gNB和UE将对HARQ-ACK反馈比特的总数量和顺序具有相同的理解。更具体地,对于NR可以支持用于载波聚合的半静态或动态HARQ-ACK码本,并且下面将描述每个的实施例。采用半静态还是动态HARQ-ACK码本可以由更高层经由NR MSI、NR RMSI、NR OSI和/或RRC信令来配置。
根据一些示范性实施例,如果UE不支持不同参数集的同时传输,则可以假设相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被应用于传输PCell和PUCCHSCell上的PUCCH。此外,如果gNB为两个PUCCH传输调度了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则可能需要定义某些丢弃规则或优先级规则。例如,UE可以丢弃具有较大子载波间隔的PUCCH。
用于具有相同或混合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
根据第一实施例,对于半静态HARQ-ACK码本,可以基于所配置的CC的数量和/或对应的HARQ-ACK聚合窗口的大小来导出HARQ-ACK比特的总数量。后者可以应用于频分双工(FDD)或动态时分双工(TDD)系统,其中,用于多个DL传输的HARQ-ACK反馈可以被聚合并且由一个PUCCH携带。在UE错过检测用于调度数据传输的PDCCH,或者未能解码PDSCH数据传输的情况下,UE可以在对应的CC和时隙中反馈否定确认(NACK)。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载波聚合的CC的数量可以经由专用RRC信令来配置。另外,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可以在NR规范中预先定义,或者可以经由NR MSI、NR RMSI、NR OSI或RRC信令来配置,或者可以在PDSCH数据传输之前的PDCCH控制传输内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动态指示,或者其组合。在后者情况下,可以由更高层配置一组值,并且使用DCI中的一个字段来指示所配置的值中的哪一个值用于指示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
图16以NR信令图1600的形式示出了用于具有相同或混合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的HARQ-ACK反馈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下行链路传输1602包括一系列PDCCH控制传输1604和一系列对应的PDSCH数据传输1606,并且上行链路传输1608表示PUCCH控制传输,其与下行链路传输隔开保护时段GP 1610。时隙以S1-S8命名。图16示出了一个CC的HARQ-ACK聚合窗口的一个示例实施例。在所示的示例中,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是4个时隙,如图所示,其中,用于4个DL传输S0到S7的HARQ-ACK反馈可以被聚合并且由PUCCH控制传输1608携带。
下面描述用于具有相同或混合参数集的载波聚合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某些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针对多个CC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时,对于TDD和FDD两者,HARQ-ACK比特的顺序可以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或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图17a和17b属于用于在对多个CC采用相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时对HARQ-ACK比特进行排序的相应实施例,而图18a和18b属于用于在多个CC之间采用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时对HARQ-ACK比特进行排序的相应实施例。图17a和18a所示的实施例属于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对HARQ-ACK比特进行排序,而图17b和18b属于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对HARQ-ACK比特进行排序。
图17a以NR信令图1700a的形式示出了用于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0、CC#1和CC#2中分别使用相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HARQ-ACK反馈可以使其比特在UCI中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排序,如图17a中的虚线箭头1702a所示。示出了每CC 4个时隙,S1-S12,其中,用于HARQ-ACK的聚合窗口是4个时隙。HARQ-ACK中的比特将跟踪CC中的数据传输,开始于CC#0,从S1开始并经过时间到S4,然后将跟踪CC#1处的不同频率,从S5开始并跟踪S8,然后将再跟踪CC#2处的不同频率直到结束,经过CC#2的S9到S12。
图17b以NR信令图1700b的形式示出了用于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类似于图17a,在CC#0、CC#1和CC#2中分别使用相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HARQ-ACK反馈可以使其比特在UCI中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排序,如图17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示出了每CC 4个时隙,用于HARQ-ACK的聚合窗口是4个时隙。因此,HARQ-ACK中的比特将跟踪CC中的数据传输,从CC#0的S1开始,移动到CC#1的S5和CC#2的S9,先在频率上移动,然后跟踪CC#0的S2#、CC#1的S6和CC#2的S10,并且在时间上再次返回到CC#0的S3、CC#1的S7和CC#2的S11,最后在时间上返回到CC#0的S4到CC#1的S8,最后到CC#2的S12。
在针对多个CC采用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根据所配置的CC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最大TTI持续时间,或者根据1ms子帧持续时间,关于时隙持续时间定义HARQ-ACK聚合窗口。对于在不同参数集的情况下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设计,总码本大小可以由所配置的CC的数量、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以及CC之间的子载波间隔或时隙持续时间差来确定。以下关于下面的图18a和18b描述用于对针对具有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CC中的传输的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进行排序的示例实施例。
图18a和18b以各自的NR信令图1800a和1800b的形式示出了用于在多个CC之间具有不同或混合参数集的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相应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0和CC#2与CC#1之间使用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CC#0和CC#2具有对应于30KHz的子载波间隔,而CC#1具有对应于15KHz的子载波间隔。针对CC#0示出了四个时隙S1到S4,针对CC#1示出了时隙S5到S6,针对CC#2示出了时隙S7到S10,其中,用于HARQ-ACK的聚合窗口是根据具有最小子载波间隔的CC(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于15KHz的CC#0或CC#2的时隙间隔)关于时隙持续时间来定义的。因此,这里,HARQ-ACK窗口对应于15KHz子载波间隔CC中的2个时隙。
如在图18a的NR信令图1800a中所见,HARQ-ACK反馈可以使其比特在UCI中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排序,如图18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HARQ-ACK中的比特将跟踪CC的数据传输,开始于CC#0的S1到CC#0的S4,然后跟踪CC#1的S5到S6,然后跟踪CC#2的S7到S10。
如在图18b的NR信令图1800b中所见,HARQ-ACK反馈可以使其比特在UCI中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排序,如图18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HARQ-ACK中的比特将跟踪CC中的数据传输,从CC#0的S1开始,移动到CC#1的S5,然后移动到CC#2的S7,然后跟踪CC#0的S2、CC#2的S8,然后跟踪CC#0的S3、CC#1的S6、CC#2的S9、CC#0的S4和CC#2的S1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针对多个CC采用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时,可以使用图18a和18b中的方法的混合。根据该实施例,HARQ-ACK比特的顺序可以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它到达时隙边界之后,它可以以频率方式递增。随后,在它到达时隙时间内的所有配置的CC之后,它可以再次以时间方式递增。注意,可以基于所配置的CC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最大TTI持续时间,或者基于1ms子帧持续时间,来定义时隙边界或时隙持续时间。
图19示出了用于具有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的HARQ-ACK比特的顺序的上述实施例的示例。在该示例中,NR信令图1900类似于图18a和18b中所示的一个,各CC具有相同的参数集。另外,类似于图18a和18b的实施例,图19的实施例中的时隙边界是使用CC#1中的15kHz SC来定义的。这里,HARQ-ACK中的比特将跟踪CC中的数据传输,开始于CC#0的S1,到CC#0的S2,直到它们到达关于CC#1(具有最短的子载波间隔15KHz)的时隙持续时间定义的时隙边界1903。然后,比特将跟踪CC#1的S5,一旦再次到达时隙边界1903,比特将跟踪CC#2的S7,然后是CC#2的S8,此时,一旦再次到达时隙边界1903,它们将以相同的方式移动到跟踪S3、S4、S6、S9和S10。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针对多个CC采用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时,可以对针对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HARQ-ACK反馈进行分组,并在SCell上的各对应PUCCH中的PUCCH上发送。换句话说,根据该实施例,仅仅是针对相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HARQ-ACK反馈可以被聚合并由同一PUCCH SCell携带。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确定和下面将描述的动态HARQ-ACK码本确定的情况。
在PUCCH SCell的数量小于所配置的CC当中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定义一些丢弃规则或优先级规则,以允许UE丢弃PUCCH SCell上的一些PUCCH。可以按照CC当中的子载波间隔的顺序来定义丢弃规则。例如,最小子载波间隔可以具有最高优先级,并且最大子载波间隔可以具有最低优先级。替换地,丢弃规则可以由更高层经由NRMSI、NR RMSI、NR OSI或RRC信令来配置,或者可以根据UE的能力来定义。
用于具有相同或混合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的动态HARQ-ACK码本:
在所配置的CC之间使用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情况下使用静态HARQ-ACK码本(如图18a、18b和19中教导的)导致HARQ-ACK反馈使用比特来对应于可能调度以或可能没有调度以数据的时隙。为了节省关于HARQ-ACK码本的资源,可以使用用于载波聚合的动态HARQ-ACK机制,以允许HARQ-ACK反馈仅将比特用于所调度的用于携带数据的时隙。
对于用于载波聚合的动态HARQ-ACK码本,可以在用于在多个CC上调度DL数据传输的PDCCH的DCI中指示计数器下行链路分派索引(C-DAI)和总DAI(T-DAI)。此外,C-DAI和T-DAI的大小可以分别固定,例如2比特。尽管在以下实施例中,采用C-DAI和T-DAI两者,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对于动态HARQ-ACK确定可以仅使用C-DAI。
DAI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计数器DAI(C-DAI)和总DAI(T-DAI)。对于在同一子帧中为不同小区调度的PDSCH数据传输,C-DAI可以具有连续增加的值。替换地,对于在不同子帧中为不同小区调度的PDSCH数据传输,C-DAI可以具有连续增加的值。T-DAI的值可以针对PDSCH数据为每个小区被调度所在的每个子帧而增加。对于动态HARQ-ACK码本确定,如果未配置空间绑定,则可以每服务小区上报2个HARQ-ACK比特,而无论传输模式如何,只要存在至少一个被配置以支持2传输块(TB)的传输模式的服务小区即可。以上可以有助于避免gNB与UE之间的HARQ-ACK比特的总数量的不确定性。
下面将关于图20a、20b和20c描述用于具有相同或混合参数集的载波聚合的动态HARQ-ACK码本的一些实施例。
在针对多个CC采用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根据所配置的CC当中的预定子载波间隔(例如,最大或最小子载波间隔)或预定TTI持续时间,或者根据1ms子帧持续时间,来关于时隙持续时间定义HARQ-ACK聚合窗口。以下关于下面的图20a-20c描述用于对针对具有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CC中的传输的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进行排序的示例实施例。
特别地,图20a-20c描绘了针对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C-DAI和T-DAI映射的各种选项。如在那些附图中所见,根据一个实施例,C-DAI可以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或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者通过使用两种方法的混合来递增。此外,在使用先频率后时间方法的情况下,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在每个时隙中确定并增加每个时隙的T-DAI,直到当前时隙。此外,在对于多个CC使用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时隙边界可以基于所调度或所配置的CC当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或最小TTI持续时间,或者它可以基于1ms子帧持续时间。替换地,时隙边界可以基于所配置或所调度的CC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1ms子帧持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所调度的CC的数量进行计数,以用于使用最小子载波间隔或1ms子帧持续时间来确定时隙持续时间内的T-DAI。
虽然如图20a-20c中所示,T-DAI被示为所调度的DL传输的精确总数量,但是在DCI中,根据一个实施例,它可以用信号通知为模运算。例如,对于2比特T-DAI,DCI可以将T-DAI用信号通知为mod(T-DAI+1,4)。
图20a-20c以相应NR信令图2000a-2000c的形式示出了用于使用动态HARQ-ACK码本进行载波聚合的跨载波多时隙调度的相应实施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CC#0和CC#2与CC#1之间使用不同的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CC#0和CC#2具有对应于30KHz的子载波间隔,而CC#1具有对应于15KHz的子载波间隔。针对CC#0示出了4个时隙S1到S4,针对CC#1示出了时隙S5和S6,针对CC#2示出了时隙S7到S10,其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HARQ-ACK的聚合窗口是根据具有最小子载波间隔的CC(在所示实施例中,对应于CC#0或CC#2的时隙间隔15KHz)关于持续时间定义的。因此,这里,HARQ-ACK窗口对应于15KHz子载波间隔CC中的2个时隙。根据用于载波聚合的动态HARQ-ACK码本方案,HARQ-ACK码本中与用于数据传输对应的DL时隙(即,表示针对DL数据传输的ACK或NACK)的比特仅对应于要包含所调度的数据的DL时隙,而不包括与所配置的CC内的未调度的DL时隙对应的任何比特。
此外,在针对多个CC使用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时隙边界可以基于所调度或所配置的CC当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或最小TTI持续时间(图20c中的情况),或者它可以是基于1ms子帧持续时间。替换地,时隙边界可以基于所配置或所调度的CC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1ms子帧持续时间。可以对所调度的CC的数量进行计数,以用于确定上述时隙持续时间(最小或最大)或1ms子帧持续时间内的T-DAI。
如在图20a的NR信令图2000a中所见,HARQ-ACK反馈可以使其比特在UCI中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排序,如图20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根据动态方案,HARQ-ACK中的比特将跟踪CC中的数据传输,开始于CC#0的S1,然后是CC#0的S4,跳过未调度的S2和S3,然后跳过未调度的S5并跟踪CC#1中的S6,然后跟踪CC#2中的S7,然后跳过未调度的S8并跟踪S9和S10。
在使用先时间后频率方法的图20a的情况下,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在每个时隙中确定并增加每个时隙的T-DAI,直到当前时隙。例如,在图20a中,用于HARQ-ACK窗口内的第一时隙持续时间的T-DAI(基于最小子载波间隔15KHz)是6个所调度的时隙。对于不同的所调度的CC时隙,C-DAI可以具有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连续增加的值。注意,C-DAI不可以超过值4,因此当它要达到5时返回到1,如图所示,然后再次从1开始递增。
如在图20b的NR信令图2000b中所见,HARQ-ACK反馈可以使其比特在UCI中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排序,如图20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根据动态方案,HARQ-ACK中的比特将跟踪CC中的数据传输,开始于CC#0的S1,然后跳过CC#1中的未调度的S5,跟踪CC#2中的S7,然后跳过CC#0中的未调度的S2,然后跳过CC#1中的未调度的S5,然后跟踪CC#2中的S8,然后跳过CC#0中的未调度的S3,然后跟踪CC#1中的跟踪S6,然后跳过CC#2中的未调度的S9,然后跟踪CC#0中的S4、CC#1中的S6和CC#2中的S10。
在使用先频率后时间方法的图20b的情况下,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在每个时隙中确定并增加每个时隙的T-DAI,直到当前时隙。例如,在图20b中,用于HARQ-ACK窗口内的第一时隙持续时间的T-DAI(基于最大子载波间隔30KHz)是2(2个所调度的时隙);用于HARQ-ACK窗口内的第二时隙持续时间的T-DAI是3(来自第一时隙持续时间的2个所调度的时隙,以及来自第二时隙持续时间的1个所调度的时隙);用于HARQ-ACK窗口内的第三时隙持续时间的T-DAI是4(来自第一时隙持续时间的2个所调度的时隙,来自第二时隙持续时间的1个所调度的时隙,以及第三时隙持续时间中的1个所调度的时隙);用于HARQ-ACK窗口内的第四(最后一个)时隙持续时间的T-DAI是6(来自第一时隙持续时间的2个所调度的时隙,来自第二时隙持续时间的1个所调度的时隙,第三时隙持续时间中的1个所调度的时隙,以及第四时隙持续时间中的2个所调度的时隙)。此外,在对于多个CC使用不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时隙边界可以基于所调度或所配置的CC当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或最小TTI持续时间(图20c中的情况),或者它可以基于1ms子帧持续时间。替换地,时隙边界可以基于所配置或所调度的CC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1ms子帧持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所调度的CC的数量进行计数,以用于使用最小子载波间隔或1ms子帧持续时间确定时隙持续时间内的T-DAI。
如在图20c的NR信令图2000c中所见,可以使用图20a和20b中的方法的混合。根据该实施例,HARQ-ACK比特的顺序可以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它到达时隙边界之后,它可以以频率方式递增。随后,在它到达时隙时间内的所有配置的CC之后,它再次以时间方式递增。在图20c中,HARQ-ACK中的比特将跟踪CC中的数据传输,开始于CC#0的S1,然后跳过CC#0的未调度的S2,直到它到达关于CC#1(其具有最短子载波间隔15KHz)的时隙持续时间定义的时隙边界2003。然后,比特将跟踪CC#1的S5,并且一旦再次到达时隙边界2003,比特将跟踪CC#2的S7,然后跟踪CC#2的S8,此时,一旦再次到达时隙边界1903,它们将以相同的方式移动到跟踪S3、S4、S6、S9和S10。
对于图20c的实施例,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在每个时隙中确定并增加每个时隙的T-DAI,直到当前时隙。这里,时隙边界基于先时间后频率方式达第一时隙持续时间,然后达第二时隙持续时间。在图20c中,时隙持续时间基于最小子载波间隔15KHz。用于第一时隙持续时间的T-DAI是4个所调度的时隙,用于第二时隙持续时间的T-DAI是6个所调度的时隙(来自第一时隙持续时间的4个所调度的时隙,以及来自第二时隙持续时间的2个所调度的时隙)。
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在对于多个CC采用相同参数集或TTI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对于TDD和FDD两者,可以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或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C-DAI。此外,在先频率后时间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在每个所调度的时隙中确定并增加每个时隙的T-DAI,直到当前所调度的时隙,其中,时隙持续时间可以基于所调度的或所配置的CC当中的子载波间隔,或者它可以基于1ms子帧持续时间。在先时间后频率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基于HARQ-ACK聚合窗口内的所调度的CC的总数量来确定HARQ-ACK聚合窗口内的单个T-DAI。在先时间后频率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基于HARQ-ACK聚合窗口内的所调度的CC的总数量来确定HARQ-ACK聚合窗口内的单个T-DAI,其中,HARQ-ACK聚合窗口可以根据CC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最大TTI持续时间来定义。
示例
示例1包括一种基站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逻辑的存储器;和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电路,用于实现以下逻辑:确定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对要在所述PDCCH上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编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用于要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信号的资源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基于预定参数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彼此不同;以及引起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PDCCH上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中的所述控制信息来处理所述第二信号。
示例2包括示例1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引起所述数据信号向所述接收机的传输。
示例3包括示例1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是数据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在所述PUSCH上接收的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4包括示例2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引起所述数据信号的传输;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在所述PUCCH上接收的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解码,所述HARQ-ACK信号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
示例5包括示例1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传输的时隙索引,用于指示所述资源的时隙。
示例6包括示例5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DCI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联合资源分配字段,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所述时隙和所述时隙内的符号的信息。
示例7包括示例1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PDCCH上的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调度的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定时经由更高层信令来配置,按更高层信令和所述第一信号的DCI中的动态指示的组合来指示,或者仅在所述DCI显式指示。
示例8包括示例1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提供关于所述资源的两元素定时指示,其中,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一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所述PD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二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PD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或携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之一被发送的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
示例9包括示例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微时隙信息,所述微时隙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资源的符号的符号索引。
示例10包括示例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所述资源的时隙索引、所述资源的符号索引或定时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CCH或所述数据信号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11包括示例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所述PDCCH的结束与所述数据信号之间的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12包括示例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定时指示,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SCH或所述PU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13包括示例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包括PDCCH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PUCCH的参数集。
示例14包括示例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资源包括多个时隙。
示例15包括示例1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时隙组索引,用于指示所述多个时隙中的各时隙组。
示例16包括示例1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PDCCH上的第一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第一级DCI;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对第二级DCI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所述第二级DCI包括所述资源上的第二级DCI;以及引起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向所述接收机的传输;基于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引起数据信号向所述接收机的传输。
示例17包括示例2-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PDCCH用于调度高频段的数据信号,并且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波束对链路索引、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配置参数或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SRI)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18包括示例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引起所述数据信号的传输;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以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解码,所述HARQ-ACK信号是在所述PUCCH上接收的并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
示例19包括示例1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编码并引起发送专用无线资源控制信号(RRC信号),所述RRC信号指示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以及用于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的大小。
示例20包括示例1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信号,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经由NR最小系统信息(MSI)、NR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NR其他系统信息(O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或在DCI中指示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
示例21包括示例1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顺序对应于所述PDSCH中的资源的递增顺序: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时隙的结束。
示例22包括示例2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DCI基于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并且其中,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基于所述预定参数集,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始终1ms子帧持续时间。
示例23包括示例1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包括HARQ-ACK反馈的聚合,每一个HARQ-ACK反馈在具有对应参数集的相应PCell或PUCCH SCell上,每个对应参数集还对应于与每一个HARQ-ACK反馈关联的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24包括示例1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对应于PDSCH的所有时隙所基于的静态HARQ-ACK码本;或者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比特顺序仅对应于PDSCH的所调度的时隙所基于的动态HARQ-ACK码本。
示例25包括示例2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当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动态HARQ-ACK码本时,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与所述PDSCH对应的计数器下行链路分派索引(C-DAI)和总下行链路分派索引(T-DAI)的信息。
示例26包括示例2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C-DAI是以如下方式递增的: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子帧的结束。
示例27包括示例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还包括耦合到所述处理电路的前端模块。
示例28包括示例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还包括耦合到所述前端模块的至少一个天线。
示例29包括示例2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还包括NR演进节点B(gNodeB)。
示例30是一种产品,包括一种或多种有形计算机可读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当可操作为当由基站的至少一个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处理器能够在所述基站处实现操作,所述操作包括:确定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对要在所述PDCCH上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编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用于要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信号的资源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基于预定参数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彼此不同;以及引起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PDCCH上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中的所述控制信息来处理所述第二信号。
示例31包括示例3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操作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引起所述数据信号向所述接收机的传输。
示例32包括示例3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是数据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操作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在所述PUSCH上接收的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33包括示例3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操作还包括: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引起所述数据信号的传输;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在所述PUCCH上接收的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解码,所述HARQ-ACK信号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
示例34包括示例3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传输的时隙索引,用于指示所述资源的时隙。
示例35包括示例3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DCI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联合资源分配字段,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所述时隙和所述时隙内的符号的信息。
示例36包括示例3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PDCCH上的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调度的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定时经由更高层信令来配置,按更高层信令和所述第一信号的DCI中的动态指示的组合来指示,或者仅在所述DCI显式指示。
示例37包括示例3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提供关于所述资源的两元素定时指示,其中,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一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所述PD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二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PD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或携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之一被发送的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
示例38包括示例3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微时隙信息,所述微时隙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资源的符号的符号索引。
示例39包括示例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所述资源的时隙索引、所述资源的符号索引或定时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CCH或所述数据信号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40包括示例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所述PDCCH的结束与所述数据信号之间的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41包括示例33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定时指示,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SCH或所述PU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42包括示例33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包括PDCCH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PUCCH的参数集。
示例43包括示例3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资源包括多个时隙。
示例44包括示例43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时隙组索引,用于指示所述多个时隙中的各时隙组。
示例45包括示例30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PDCCH上的第一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第一级DCI;所述操作还包括:对第二级DCI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所述第二级DCI包括所述资源上的第二级DCI;以及引起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向所述接收机的传输;基于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引起数据信号向所述接收机的传输。
示例46包括示例31-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PDCCH用于调度高频段的数据信号,并且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波束对链路索引、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配置参数或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SRI)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47包括示例3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操作还包括: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引起所述数据信号的传输;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以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解码,所述HARQ-ACK信号是在所述PUCCH上接收的并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
示例48包括示例4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编码并引起发送专用无线资源控制信号(RRC信号),所述RRC信号指示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以及用于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的大小。
示例49包括示例4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信号,并且所述操作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经由NR最小系统信息(MSI)、NR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NR其他系统信息(O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或在DCI中指示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
示例50包括示例4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顺序对应于所述PDSCH中的资源的递增顺序: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时隙的结束。
示例51包括示例5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DCI基于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并且其中,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基于所述预定参数集,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始终1ms子帧持续时间。
示例52包括示例4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包括HARQ-ACK反馈的聚合,每一个HARQ-ACK反馈在具有对应参数集的相应PCell或PUCCH SCell上,每个对应参数集还对应于与每一个HARQ-ACK反馈关联的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53包括示例4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对应于PDSCH的所有时隙所基于的静态HARQ-ACK码本;或者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比特顺序仅对应于PDSCH的所调度的时隙所基于的动态HARQ-ACK码本。
示例54包括示例53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当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动态HARQ-ACK码本时,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与所述PDSCH对应的计数器下行链路分派索引(C-DAI)和总下行链路分派索引(T-DAI)的信息。
示例55包括示例5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C-DAI是以如下方式递增的: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子帧的结束。
示例56包括一种在基站的处理电路处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对要在所述PDCCH上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编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用于要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信号的资源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基于预定参数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彼此不同;以及引起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PDCCH上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中的所述控制信息来处理所述第二信号。
示例57包括示例5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引起所述数据信号向所述接收机的传输。
示例58包括示例5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是数据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在所述PUSCH上接收的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59包括示例5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引起所述数据信号的传输;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在所述PUCCH上接收的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解码,所述HARQ-ACK信号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
示例60包括示例5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传输的时隙索引,用于指示所述资源的时隙。
示例61包括示例6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DCI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联合资源分配字段,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所述时隙和所述时隙内的符号的信息。
示例62包括示例5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PDCCH上的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调度的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定时经由更高层信令来配置,按更高层信令和所述第一信号的DCI中的动态指示的组合来指示,或者仅在所述DCI显式指示。
示例63包括示例5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提供关于所述资源的两元素定时指示,其中,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一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所述PD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二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PD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或携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之一被发送的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
示例64包括示例5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微时隙信息,所述微时隙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资源的符号的符号索引。
示例65包括示例56-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所述资源的时隙索引、所述资源的符号索引或定时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CCH或所述数据信号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66包括示例56-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所述PDCCH的结束与所述数据信号之间的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67包括示例59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定时指示,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SCH或所述PU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68包括示例59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包括PDCCH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PUCCH的参数集。
示例69包括示例5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资源包括多个时隙。
示例70包括示例69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时隙组索引,用于指示所述多个时隙中的各时隙组。
示例71包括示例5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PDCCH上的第一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第一级DCI;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第二级DCI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所述第二级DCI包括所述资源上的第二级DCI;引起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向所述接收机的传输;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引起数据信号向所述接收机的传输。
示例72包括示例57-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PDCCH用于调度高频段的数据信号,并且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波束对链路索引、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配置参数或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SRI)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73包括示例5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引起所述数据信号的传输;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以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解码,所述HARQ-ACK信号是在所述PUCCH上接收的并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
示例74包括示例73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编码并引起发送专用无线资源控制信号(RRC信号),所述RRC信号指示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以及用于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的大小。
示例75包括示例73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经由NR最小系统信息(MSI)、NR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NR其他系统信息(O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或在DCI中指示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
示例76包括示例73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顺序对应于所述PDSCH中的资源的递增顺序: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时隙的结束。
示例77包括示例7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DCI基于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并且其中,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基于所述预定参数集,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始终1ms子帧持续时间。
示例78包括示例73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包括HARQ-ACK反馈的聚合,每一个HARQ-ACK反馈在具有对应参数集的相应PCell或PUCCH SCell上,每个对应参数集还对应于与每一个HARQ-ACK反馈关联的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79包括示例73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对应于PDSCH的所有时隙所基于的静态HARQ-ACK码本;或者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比特顺序仅对应于PDSCH的所调度的时隙所基于的动态HARQ-ACK码本。
示例80包括示例79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当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动态HARQ-ACK码本时,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与所述PDSCH对应的计数器下行链路分派索引(C-DAI)和总下行链路分派索引(T-DAI)的信息。
示例81包括示例80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C-DAI是以如下方式递增的: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子帧的结束。
示例82包括一种基站的装置,包括:用于确定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模块;用于对要在所述PDCCH上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编码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用于要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信号的资源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基于预定参数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彼此不同;以及用于引起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PDCCH上的传输的模块,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中的所述控制信息来处理所述第二信号。
示例83包括示例82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所述装置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的模块;以及用于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引起所述数据信号向所述接收机的传输的模块。
示例84包括示例82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是数据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模块;以及用于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在所述PUSCH上接收的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的模块。
示例85包括一种用户设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逻辑的存储器;和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电路,用于实现以下逻辑:检测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对所述PDCCH上的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进行解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用于要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信号的资源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基于预定参数集,并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彼此不同,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中的所述控制信息来处理所述第二信号。
示例86包括示例8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UE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87包括示例8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是数据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及引起所述数据信号在所述PUSCH上向NR演进NodeB(gNB)传输。
示例88包括示例86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UE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检测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在所述PDSCH上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码;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编码,所述HARQ-ACK信号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以及引起所述HARQ-ACK信号在所述PUCCH上传输。
示例89包括示例8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传输的时隙索引,用于指示所述资源的时隙。
示例90包括示例89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DCI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联合资源分配字段,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所述时隙和所述时隙内的符号的信息。
示例91包括示例8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PDCCH上的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调度的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定时经由更高层信令来配置,按更高层信令和所述第一信号的DCI中的动态指示的组合来指示,或者仅在所述DCI显式指示。
示例92包括示例85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提供关于所述资源的两元素定时指示,其中,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一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所述PD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二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PD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或携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之一被发送的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
示例93包括示例8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微时隙信息,所述微时隙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资源的符号的符号索引。
示例94包括示例85-8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所述资源的时隙索引、所述资源的符号索引或定时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CCH或所述数据信号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95包括示例85-8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所述PDCCH的结束与所述数据信号之间的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96包括示例8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定时指示,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SCH或所述PU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97包括示例8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包括PDCCH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PUCCH的参数集。
示例98包括示例8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资源包括多个时隙。
示例99包括示例9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时隙组索引,用于指示所述多个时隙中的各时隙组。
示例100包括示例9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PDCCH上的第一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第一级DCI;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对所述PDSCH上的第二级DCI进行解码,所述第二级DCI包括所述资源上的第二级DCI;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101包括示例86-8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PDCCH用于调度高频段的数据信号,并且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波束对链路索引、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配置参数或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SRI)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102包括示例8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检测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所述PDSCH上的数据信号进行解码;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编码;以及引起所述HARQ-ACK信号在所述PUCCH上向所述基站的传输,所述HARQ-ACK信号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
示例103包括示例102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处理专用无线资源控制信号(RRC信号),所述RRC信号指示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以及用于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的大小。
示例104包括示例102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信号,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经由NR最小系统信息(MSI)、NR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NR其他系统信息(O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确定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或从所述PDCCH上的DCI确定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
示例105包括示例102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顺序对应于所述PDSCH中的资源的递增顺序: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时隙的结束。
示例106包括示例10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DCI基于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并且其中,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基于所述预定参数集,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始终1ms子帧持续时间。
示例107包括示例102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包括HARQ-ACK反馈的聚合,每一个HARQ-ACK反馈在具有对应参数集的相应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Cell上,每个对应参数集还对应于与每一个HARQ-ACK反馈关联的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108包括示例102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对应于PDSCH的所有时隙所基于的静态HARQ-ACK码本;或者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比特顺序仅对应于PDSCH的所调度的时隙所基于的动态HARQ-ACK码本。
示例109包括示例10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当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动态HARQ-ACK码本时,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与所述PDSCH对应的计数器下行链路分派索引(C-DAI)和总下行链路分派索引(T-DAI)的信息。
示例110包括示例109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C-DAI是以如下方式递增的: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子帧的结束。
示例111包括示例8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还包括耦合到所述处理电路的前端模块。
示例112包括示例11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还包括耦合到所述前端模块的至少一个天线。
示例113包括示例112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还包括所述UE。
示例114包括一种产品,包括一种或多种有形计算机可读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当可操作为当由用户设备(UE)的至少一个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处理器能够在所述UE处实现操作,所述操作包括:检测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对所述PDCCH上的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进行解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用于要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信号的资源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基于预定参数集,并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彼此不同,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中的所述控制信息来处理所述第二信号。
示例115包括示例11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UE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所述操作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116包括示例11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是数据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操作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及引起所述数据信号在所述PUSCH上向NR演进NodeB(gNB)传输。
示例117包括示例11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UE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操作还包括:检测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在所述PDSCH上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码;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编码,所述HARQ-ACK信号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以及引起所述HARQ-ACK信号在所述PUCCH上传输。
示例118包括示例11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传输的时隙索引,用于指示所述资源的时隙。
示例119包括示例11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DCI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联合资源分配字段,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所述时隙和所述时隙内的符号的信息。
示例120包括示例11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PDCCH上的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调度的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定时经由更高层信令来配置,按更高层信令和所述第一信号的DCI中的动态指示的组合来指示,或者仅在所述DCI显式指示。
示例121包括示例114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提供关于所述资源的两元素定时指示,其中,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一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所述PD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二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PD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或携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之一被发送的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
示例122包括示例11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微时隙信息,所述微时隙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资源的符号的符号索引。
示例123包括示例114-1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所述资源的时隙索引、所述资源的符号索引或定时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CCH或所述数据信号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124包括示例114-1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所述PDCCH的结束与所述数据信号之间的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125包括示例11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定时指示,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SCH或所述PU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126包括示例11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包括PDCCH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PUCCH的参数集。
示例127包括示例11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资源包括多个时隙。
示例128包括示例12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时隙组索引,用于指示所述多个时隙中的各时隙组。
示例129包括示例12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PDCCH上的第一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第一级DCI;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PDSCH上的第二级DCI进行解码,所述第二级DCI包括所述资源上的第二级DCI;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130包括示例115-1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PDCCH用于调度高频段的数据信号,并且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波束对链路索引、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配置参数或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SRI)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131包括示例11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操作还包括:检测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所述PDSCH上的数据信号进行解码;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编码;以及引起所述HARQ-ACK信号在所述PUCCH上向所述基站的传输,所述HARQ-ACK信号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
示例132包括示例13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处理专用无线资源控制信号(RRC信号),所述RRC信号指示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以及用于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的大小。
示例133包括示例13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信号,并且所述操作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经由NR最小系统信息(MSI)、NR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NR其他系统信息(O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确定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或从所述PDCCH上的DCI确定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
示例134包括示例13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顺序对应于所述PDSCH中的资源的递增顺序: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时隙的结束。
示例135包括示例13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DCI基于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并且其中,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基于所述预定参数集,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始终1ms子帧持续时间。
示例136包括示例13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包括HARQ-ACK反馈的聚合,每一个HARQ-ACK反馈在具有对应参数集的相应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Cell上,每个对应参数集还对应于与每一个HARQ-ACK反馈关联的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137包括示例13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对应于PDSCH的所有时隙所基于的静态HARQ-ACK码本;或者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比特顺序仅对应于PDSCH的所调度的时隙所基于的动态HARQ-ACK码本。
示例138包括示例137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当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动态HARQ-ACK码本时,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与所述PDSCH对应的计数器下行链路分派索引(C-DAI)和总下行链路分派索引(T-DAI)的信息。
示例139包括示例13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C-DAI是以如下方式递增的: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子帧的结束。
示例140包括一种在用户设备(UE)的至少一个计算机处理器处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对所述PDCCH上的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进行解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用于要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信号的资源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所述DCI基于预定参数集,并且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彼此不同,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中的所述控制信息来处理所述第二信号。
示例141包括示例11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UE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以及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142包括示例11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是数据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编码;以及引起所述数据信号在所述PUSCH上向NR演进NodeB(gNB)传输。
示例143包括示例112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UE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在所述PDSCH上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解码;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编码,所述HARQ-ACK信号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以及引起所述HARQ-ACK信号在所述PUCCH上传输。
示例144包括示例11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传输的时隙索引,用于指示所述资源的时隙。
示例145包括示例11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DCI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联合资源分配字段,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所述时隙和所述时隙内的符号的信息。
示例146包括示例11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PDCCH上的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调度的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定时经由更高层信令来配置,按更高层信令和所述第一信号的DCI中的动态指示的组合来指示,或者仅在所述DCI显式指示。
示例147包括示例111所述的装置,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提供关于所述资源的两元素定时指示,其中,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一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所述PD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二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PD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或携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之一被发送的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
示例148包括示例11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微时隙信息,所述微时隙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资源的符号的符号索引。
示例149包括示例11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所述资源的时隙索引、所述资源的符号索引或定时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CCH或所述数据信号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150包括示例11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所述PDCCH的结束与所述数据信号之间的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151包括示例11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定时指示,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一个子帧边界;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所述PDSCH或所述PUCCH被发送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始终15kHz参数集。
示例152包括示例11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所述第一信号包括PDCCH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并且其中,所述定时指示包括定时延迟的指示,用于所述定时延迟的指示的预定参数集基于所述PUCCH的参数集。
示例153包括示例11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资源包括多个时隙。
示例154包括示例12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时隙组索引,用于指示所述多个时隙中的各时隙组。
示例155包括示例12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PDCCH上的第一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第一级DCI;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PDSCH上的第二级DCI进行解码,所述第二级DCI包括所述资源上的第二级DCI;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156包括示例112-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其中,所述PDCCH用于调度高频段的数据信号,并且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波束对链路索引、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配置参数或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SRI)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157包括示例11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HARQ-ACK信号,并且所述基站是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机,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对所述PDSCH上的数据信号进行解码;确定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在主小区(PCell)上或在PUCCH辅小区(SCell)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HARQ-ACK信号进行编码;以及引起所述HARQ-ACK信号在所述PUCCH上向所述基站的传输,所述HARQ-ACK信号与所述PDSCH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相关联。
示例158包括示例12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处理专用无线资源控制信号(RRC信号),所述RRC信号指示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以及用于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的大小。
示例159包括示例12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经由NR最小系统信息(MSI)、NR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NR其他系统信息(O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确定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或从所述PDCCH上的DCI确定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
示例160包括示例12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HARQ-ACK信号中的比特的顺序对应于所述PDSCH中的资源的递增顺序: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时隙的结束。
示例161包括示例131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DCI基于用于所述HARQ-ACK信号的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并且其中,所述HARQ-ACK聚合窗口大小基于所述预定参数集,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包括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在内的所配置的分量载波当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或始终1ms子帧持续时间。
示例162包括示例12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包括HARQ-ACK反馈的聚合,每一个HARQ-ACK反馈在具有对应参数集的相应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Cell上,每个对应参数集还对应于与每一个HARQ-ACK反馈关联的数据信号的参数集。
示例163包括示例128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顺序对应于PDSCH的所有时隙所基于的静态HARQ-ACK码本;或者所述HARQ-ACK反馈中的比特的大小和比特顺序仅对应于PDSCH的所调度的时隙所基于的动态HARQ-ACK码本。
示例164包括示例134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当所述HARQ-ACK反馈基于动态HARQ-ACK码本时,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与所述PDSCH对应的计数器下行链路分派索引(C-DAI)和总下行链路分派索引(T-DAI)的信息。
示例165包括示例135所述的主题,并且可选地,其中,对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所述C-DAI是以如下方式递增的:以先时间后频率方式递增;以先频率后时间方式递增;或以混合方式递增,包括以先时间方式递增,然后在到达时隙边界之后,以频率方式递增,经过所有配置的CC,然后再次以混合方式递增,直到用于所述PDSCH的对应子帧的结束。
前面对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的描述提供了说明和描述,但并不旨在是穷举的,或者将实施例的范围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上述教导,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或者可以从各种实施例的实践中获得。

Claims (20)

1.一种基站的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对要在具有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传输的第一信号进行编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指示用于要在具有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分量载波上传输的第二信号的资源,其中所述DCI是基于预定参数集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而彼此不同;以及
致使在所述PDCCH上传输所述第一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其中,所述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编码所述数据信号,以用于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传输;以及
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致使将所述数据信号传输到接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
所述PDSCH的定时是根据关于所述资源的两元素定时指示的,
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一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在所述PDCCH被传输的分量载波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并且
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二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在所述PDSCH被传输的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时隙边界到所述PDSCH的时隙的定时延迟基于多个时隙中的延迟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之比的乘积的下限运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所述资源的时隙索引、所述资源的符号索引或定时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
一个子帧边界;
使用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
所述PDCCH或所述PDSCH被传输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者
始终15kHz的参数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资源包括定时指示,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
一个子帧边界;
使用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
所述PDSCH被传输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者
始终15kHz的参数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PDCCH上的第一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第一级DCI;
所述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编码第二级DCI,以用于在所述PDSCH上传输,所述第二级DCI包括在所述资源上的第二级DCI;
致使将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传输到所述接收机;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致使将数据信号传输到所述接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所述资源的调度信息,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并且
所述定时指示包括所述PDCCH的结束与所述数据信号之间的定时延迟的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微时隙信息,所述微时隙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资源的符号的符号索引。
10.一种用户设备UE的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在具有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对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进行解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指示用于要在具有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分量载波上传输的第二信号的资源,其中所述DCI是基于预定参数集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而彼此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所述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其中,所述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接收所述数据信号;以及
解码所述数据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
所述PDSCH的定时是根据关于所述资源的两元素定时指示的,
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一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在所述PDCCH被传输的分量载波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并且
所述两元素定时指示的第二定时指示是根据使用在所述PDSCH被传输的CC中的参数集的时隙来定义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时隙边界到所述PDSCH的时隙的定时延迟基于多个时隙中的延迟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之比的乘积的下限运算。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所述资源的时隙索引、所述资源的符号索引或定时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
一个子帧边界;
使用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
所述PDCCH或所述PDSCH被传输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者
始终15kHz的参数集。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资源包括定时指示,所述预定参数集是根据以下定义的:
一个子帧边界;
使用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最小参数集的时隙边界;
所述PDSCH被传输的分量载波中的参数集;或者
始终15kHz的参数集。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PDCCH上的第一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号DCI;
并且
所述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解码用于接收所述PDSCH的第二级DCI,所述第二级DCI包括在所述资源上的第二级DCI;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级DCI和所述第二级DCI接收数据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所述资源的调度信息,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定时指示;并且
所述定时指示包括所述PDCCH的结束与所述数据信号之间的定时延迟的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微时隙信息,所述微时隙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资源的符号的符号索引。
19.一种方法,包括:
在具有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对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进行解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指示用于要在具有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分量载波上传输的第二信号的资源,其中所述DCI是基于预定参数集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各自的参数集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而彼此不同;以及
基于所述DCI接收所述第二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关于为数据信号调度所述资源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数据信号,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接收所述数据信号;以及
解码所述数据信号,其中,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时隙边界到所述PDSCH的时隙的定时延迟基于多个时隙中的延迟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之比的乘积的下限运算。
CN202211166253.7A 2017-03-23 2018-03-22 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基带处理器及方法 Pending CN1154607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5475P 2017-03-23 2017-03-23
US62/475,475 2017-03-23
US201762476053P 2017-03-24 2017-03-24
US62/476,053 2017-03-24
PCT/US2018/023901 WO2018175820A1 (en) 2017-03-23 2018-03-22 Scheduling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and codebook design for new radio carrier aggregation
CN201880020246.1A CN111903170B (zh) 2017-03-23 2018-03-22 用于新空口载波聚合的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操作以及码本设计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0246.1A Division CN111903170B (zh) 2017-03-23 2018-03-22 用于新空口载波聚合的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操作以及码本设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0705A true CN115460705A (zh) 2022-12-09

Family

ID=6358477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6577.0A Pending CN115589636A (zh) 2017-03-23 2018-03-22 用于用户设备和基站的装置
CN201880020246.1A Active CN111903170B (zh) 2017-03-23 2018-03-22 用于新空口载波聚合的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操作以及码本设计
CN202211166253.7A Pending CN115460705A (zh) 2017-03-23 2018-03-22 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基带处理器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6577.0A Pending CN115589636A (zh) 2017-03-23 2018-03-22 用于用户设备和基站的装置
CN201880020246.1A Active CN111903170B (zh) 2017-03-23 2018-03-22 用于新空口载波聚合的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操作以及码本设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10966236B2 (zh)
EP (2) EP4149039A1 (zh)
CN (3) CN115589636A (zh)
WO (1) WO20181758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36547A3 (en) 2017-03-17 2023-09-2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966236B2 (en) * 2017-03-23 2021-03-30 Apple Inc. Scheduling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mixed numerologies
CN108632005B (zh) 2017-03-24 2023-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592070B1 (en) * 2017-03-24 2022-05-04 LG Electronics Inc.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having multiple carriers configured,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JP6997802B2 (ja) * 2017-05-05 2022-01-1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確認応答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
CN110635867B (zh) 2017-06-14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EP3641201B1 (en) * 2017-06-16 2023-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17365B2 (en) * 2017-06-16 2022-04-26 Motorola Mobility Ll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ime delay
CN109150456B (zh) * 2017-06-16 2023-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1716715B2 (en) * 2017-07-28 2023-08-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BWP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n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90052414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Alireza Babaei Multiplexing mechanism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19028845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HARQ-ACK FOR A PLURALITY OF CARRIER GROUPS OF A DOWNLINK CREEK ASSEMBLY
KR102512852B1 (ko) * 2017-09-08 2023-03-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842846B (zh) * 2017-09-29 202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401486A (zh) * 2017-11-17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指示、反馈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JP2019121978A (ja) * 2018-01-10 2019-07-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9136677A1 (zh) * 2018-01-11 2019-07-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号接收装置及方法、通信系统
US11343024B2 (en) 2018-01-11 2022-05-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debook determination of HARQ-ACK multiplexing with fallback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and code block group (CBG) configurations
US10945100B2 (en) * 2018-02-02 2021-03-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capability signaling with regard to multiple carrier numerologies
CN111656836A (zh) * 2018-02-13 2020-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靠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JP6910458B2 (ja) * 2018-02-27 2021-07-2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Harq−ack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10999761B2 (en) * 2018-05-11 2021-05-04 Apple Inc. Methods to determine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HARQ-ACK) codebook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CN112385293B (zh) * 2018-05-11 2024-03-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基站、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0557836B (zh) * 2018-06-04 2022-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传输带宽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432369B2 (en) * 2018-06-19 2022-08-30 Apple Inc. Reference signal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5G-NR wireless systems
CN110719634B (zh) * 2018-07-13 2020-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dsch时域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330620B2 (en) * 2018-08-10 2022-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determination for a slot aggregation
US20220038242A1 (en) * 2018-09-28 2022-02-03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0065624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itioning between different scheduling delay assumptions
US11350450B2 (en) * 2018-11-01 2022-05-3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hannel access and scheduling for unlicensed carriers in a radio system
US11272482B2 (en) * 2018-11-01 2022-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transmission to achieve robust control and feedback performance in a network
WO2020095457A1 (ja) * 2018-11-09 2020-05-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
US11489638B2 (en) * 2018-12-05 2022-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report triggering techniques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US11563545B2 (en) * 2019-01-10 2023-01-24 Intel Corporation HARQ-ACK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006395B2 (en) * 2019-03-29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 stage control channel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10826568B1 (en) * 2019-05-03 2020-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multiple default beams
US10911329B2 (en) * 2019-05-13 2021-02-02 Cisco Technology, Inc. Path and cadence optimization for efficient data collection from devices
WO2020230862A1 (ja) * 2019-05-16 2020-11-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00374918A1 (en) * 2019-05-24 2020-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slot scheduling for cross numerology
CN111800236B (zh) * 2019-07-05 2022-0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harq-ack的方法及设备
KR20210010240A (ko) * 2019-07-19 2021-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전력 소모 감소 방법 및 장치
US11552768B2 (en) * 2019-07-22 2023-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processes for multiple carriers in different frequency range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A)
US20220247525A1 (en) * 2019-08-01 2022-08-04 Yiqing Cao Cross carrier feedback
US20220294568A1 (en) * 2019-08-07 2022-09-1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Harq feedback enhanc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722259B2 (en) * 2019-10-30 2023-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process when using sidelink for retransmission
US11622367B2 (en) * 2019-11-08 2023-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220100522A (ko) * 2019-11-15 2022-07-15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크로스 캐리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단말 기기
US11510212B2 (en) * 2019-11-25 2022-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for mobility
WO2021134771A1 (en) * 2020-01-03 2021-07-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time offset i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hat schedules multiple cells
US11956717B2 (en) 2020-01-16 2024-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a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porting mode
WO2021149987A1 (en) * 2020-01-20 2021-07-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ant-free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901886A (zh) * 2020-02-11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生成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889502B2 (en) * 2020-02-24 2024-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stage feedback procedures
CN113572585B (zh) * 2020-04-29 2022-11-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码本、反馈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596996B (zh) * 2020-04-30 2024-01-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接收、发送方法及设备、装置、介质
US11382131B2 (en) * 2020-05-05 2022-07-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signaling for high frequency networks
CN113726679B (zh) * 2020-05-25 2023-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动态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47588B (zh) * 2020-05-28 2024-01-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10409160A1 (en) * 2020-06-25 2021-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process sharing across carriers
US11743912B2 (en) * 2020-07-09 2023-08-29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cross-carrier HARQ management in two or more serving cells
US20230262699A1 (en) * 2020-08-06 2023-08-17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EP4085718A4 (en) * 2020-08-07 2024-01-17 Zte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MULTIPLE CELLS WITH A SINGL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950220B2 (en) 2020-08-14 2024-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cross carrier scheduling
US20220304013A1 (en) * 2020-09-18 2022-09-22 Apple Inc. Super-slot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985660B2 (en) 2020-10-08 2024-05-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229791A1 (en) * 2020-10-14 2023-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rq timing for dci scheduling multiple cells
EP4229953A4 (en) * 2020-10-15 2023-10-11 ZTE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A CARRIER FOR A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CN116636258A (zh) * 2020-12-24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两级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4278523A4 (en) * 2021-01-13 2024-03-13 Nec Corp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US20220225355A1 (en) * 2021-01-14 2022-07-14 Apple Inc. Wireless Networks with Capability-Based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CN116746262A (zh) * 2021-01-28 2023-09-12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的跨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13292A1 (en) * 2021-04-06 2022-10-13 Apple Inc. Enabling multiple cells to schedule a special cell
CN115174004A (zh) * 2021-04-06 2022-10-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7378162A (zh) * 2021-05-07 2024-01-09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载波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47928A1 (en) * 2021-05-27 2022-12-0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of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nannel (pucch) carrier switch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15701782A (zh) * 2021-06-02 2023-02-10 苹果公司 针对多载波侧链路通信的反馈
US11716745B1 (en) * 2021-06-16 2023-08-01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Scheduler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985597B2 (en) * 2021-08-05 2024-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periodic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communications
WO2023010550A1 (en) * 2021-08-06 2023-02-09 Apple Inc. Scheduling for multiple pdsch/pusch operations
WO2023035246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码本反馈方法、码本反馈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240047476A (ko) * 2021-10-01 2024-04-12 애플 인크. 동적 업링크 제어 채널 캐리어 스위칭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261B (zh) * 2010-01-29 2013-02-27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系统以及其中的信道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101819501B1 (ko) * 2010-02-04 2018-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컴포넌트 캐리어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07528B1 (ko) * 2011-02-18 2018-10-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WO2014046374A1 (ko) * 2012-09-19 2014-03-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923880B2 (en)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CN104798353B (zh) 2012-11-23 2019-08-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的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US20160119969A1 (en) 2014-10-24 2016-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c enhancements for concurrent legacy and ecc operation
US9686064B2 (en) * 2015-01-21 2017-06-20 Intel IP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HARQ-ACK feedback scheme on PUS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281464A4 (en) * 2015-04-09 2018-12-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codebook adaptation for enhanced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6301702A (zh) * 2015-05-14 2017-01-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载波聚合系统的harq-ack传输方法和设备
EP3335347A1 (en) * 2015-08-11 2018-06-20 Intel IP Corporation Harq feedback configuration techniques for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3348012A4 (en) * 2015-09-11 2019-04-03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US20200236712A1 (en) * 2015-09-24 2020-07-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ethod
KR20180111873A (ko) * 2016-02-29 2018-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스템 정보를 시그널링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10932237B2 (en) * 2016-03-01 2021-02-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US10602529B2 (en) * 2016-04-29 2020-03-24 Ofinno, Ll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KR20190029585A (ko) * 2016-07-12 2019-03-20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단말 기기
EP4221026A1 (en) * 2016-09-21 2023-08-02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306630B2 (en) * 2016-09-29 2019-05-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frame structure and association timing
KR20180041347A (ko) * 2016-10-14 2018-04-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지원 간섭 제거 및 억제 기술을 위한 간섭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A3044953C (en) * 2016-11-25 2021-11-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broadcast channel for n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26382A1 (en) * 2017-01-05 2018-07-12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KR20180081669A (ko) * 2017-01-06 2018-07-1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 액세스망을 위한 공용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536960B2 (en) * 2017-01-08 2020-01-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betwe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959251B2 (en) * 2017-01-17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llel processing of uplink and downlink transmissions
CN110574409A (zh) * 2017-01-20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础参数集关联的资源的分别配置
CN110235396B (zh) * 2017-02-05 2024-01-23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US10966236B2 (en) * 2017-03-23 2021-03-30 Apple Inc. Scheduling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mixed numerologies
US11832264B2 (en) * 2017-06-13 2023-11-28 Apple Inc. Enhancement on scheduling and HARQ-ACK feedback for URLLC, multiplexing scheme for control/data channel and DM-RS for NR,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 scheduling aspects, an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S) blocks for new radio (NR) system with multiple bandwidth parts (BWPs)
KR102402773B1 (ko) * 2017-07-28 2022-05-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슬롯 집성을 위한 harq 프로세스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10812241B2 (en) * 2017-09-11 2020-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HARQ-ACK timeline indication and HARQ-ACK multiplexing and bundling in new radio
WO2019066630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EQUIPMENT
US10757706B2 (en) * 2017-11-22 2020-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using a 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 in new radio
WO2021033952A1 (ko) * 2019-08-16 2021-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174706A1 (en) * 2020-11-24 2022-06-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for sps pdsch release and collision among sps pdschs
US20220210800A1 (en) * 2020-12-31 2022-06-30 Alireza Babaei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Processes for Enhanced Schedu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00621B2 (en) 2023-07-11
EP4149039A1 (en) 2023-03-15
CN111903170B (zh) 2022-11-29
US20230015488A1 (en) 2023-01-19
US11711824B2 (en) 2023-07-25
WO2018175820A1 (en) 2018-09-27
CN115589636A (zh) 2023-01-10
EP3603266A4 (en) 2021-05-26
US20200022175A1 (en) 2020-01-16
CN111903170A (zh) 2020-11-06
US20210219328A1 (en) 2021-07-15
US20230024287A1 (en) 2023-01-26
US10966236B2 (en) 2021-03-30
US11503627B2 (en) 2022-11-15
EP3603266A1 (en) 2020-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3170B (zh) 用于新空口载波聚合的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操作以及码本设计
US11917642B2 (en) Enhancement of performance of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CN111133819B (zh) 用于新空口的预占指示
US10986631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transmiss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process identification for grant-fre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CN111164924B (zh) 参考信号的冲突处理
CN110771079B (zh) 控制信道上的确认和调度请求信息的同时传输
CN110959266B (zh) 用于新无线电nr用户设备ue的装置以及操作nr ue的方法
CN110168999B (zh) 一种用户设备UE的装置及其方法以及gNB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1096036A (zh) 用于用户设备的无授权上行链路传输的配置
EP3577941B1 (en) Reliable data service protocol for ciot devices
WO2018144836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enhancements for wireless devices
WO2018231528A1 (en) CHANNEL DESIGN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eMTC-U) SYSTEM
EP3491768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over shortened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