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QoS处理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如果当前的空口资源不能满足QoS要求,会主动释放E-RAB(Evolved Radio Access Bearer,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并通知核心网。NR(New Radio,新无线)系统中,对于GBR(保证比特率类型,Guaranteed Bit Rate)业务,QoS参数中的notification control表示如果RAN侧不能满足某个flow(流)的QoS,是否可以通知核心网。这意味着对于GBR业务,在5G系统中,是允许无线接入侧通知核心网目前的无线网络情况不能满足GBR业务的QoS要求。
多连接场景中,QoS flow会分离到Secondary Node(辅助基站)上,该场景下需要考虑Secondary Node无法满足QoS时如何处理。CU(Central Unit,中央单元)-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式单元)分离场景,需要考虑当DU不能满足QoS需求时如何处理。
现有LTE系统,如果当前的空口资源不能满足QoS要求,会主动释放E-RAB并通知核心网,影响业务性能。目前没有多连接场景和CU-DU场景下RAN(无线接入网)侧管理GBRflow的机制。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QoS处理方法和设备,实现了在5G系统中的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满足QoS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QoS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判断其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流flow的QoS要求;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无法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QoS流标识QFI、无线承载标识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判断其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或者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以及数据无线承载DRB和flow的映射关系,判断其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以及第二设备上的DRB和flow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为辅助基站,所述第二设备为主基站;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分布式单元DU,所述第二设备为中央单元CU。
可选地,所述QoS参数包括建议的保证比特速率和/或建议最大比特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QoS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第一设备无法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时生成的;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QoS流标识QFI、无线承载标识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改承载类型;或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第二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包括:QFI、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建议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为辅助基站,所述第二设备为主基站;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分布式单元DU,所述第二设备为中央单元CU。
可选地,所述QoS参数包括建议的保证比特速率和/或建议最大比特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设备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流flow的QoS要求;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无法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QoS流标识QFI、无线承载标识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或者根据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以及数据无线承载DRB和flow的映射关系,判断其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以及第二设备上的DRB和flow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为辅助基站,所述第二设备为主基站;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分布式单元DU,所述第二设备为中央单元CU。
可选地,所述QoS参数包括建议的保证比特速率和/或建议最大比特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第一设备无法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时生成的;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QoS流标识QFI、无线承载标识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改承载类型;或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第二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包括:QFI、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建议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为辅助基站,所述第二设备为主基站;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分布式单元DU,所述第二设备为中央单元CU。
可选地,所述QoS参数包括建议的保证比特速率和/或建议最大比特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QoS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QoS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QFI、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进而实现了在5G系统中的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满足QoS要求,避免现有技术中如果当前的空口资源不能满足QoS要求,会主动释放E-RAB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LTE系统中承载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NR架构示意图;
图3为5G通信系统的一种架构示意图;
图4为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双连接的一种示意图;
图6为双连接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的QoS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QoS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多连接SCG bearer或SCG split bearer场景下,SecondaryNode上报flow的QFI和/或推荐的QoS参数的流程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CU-DU场景下,Secondary Node上报RB ID和/或推荐的QoS参数的流程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的结构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的结构图;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的结构图;
图1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1)现有LTE系统中承载模型
参见图1,现有LTE系统中核心网负责生成E-RAB的QoS参数,由于空口RB与E-RAB是一一映射的关系,因此空口RB(radio bearer)的QoS参数直接采用核心网生成的E-RAB QoS参数。
(2)RAN侧架构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不同的网络部署结构,为了描述方便,先介绍两种未来移动通信可能采用的网络部署结构。
部署结构一:基站+终端
参见图2,图中所示的是典型的NR(New Radio,新无线)架构。gNB(基站)下有多个小区(cell),连接态下终端UE与小区进行空口数据收发。
部署结构二:网络侧节点分为中央单元(CU,Central Unit)和分布式单元(DU,Distributed Unit),用户侧节点为终端。
参见图3,图中示出了未来移动通信5G可能采用的一种架构,网络侧节点包括中央单元和分布式单元,一个中央单元控制一定区域内部署的多个分布式单元,这些分布式单元具体通过传输点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与终端进行空口传输。一个或多个传输点可以同时为终端服务,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上述两种RAN架构。
5G网络架构如图4所示,网络架构中包括三个逻辑实体分别是位于核心网的NG-C(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实体),和NG-U(核心网用户面功能实体);以及位于接入网的gNB(下一代基站)和eLTE eNB(演进LTE的基站)。其中NG-C与gNB建立NG-C接口用于控制面信令的传输;NG-U与gNB建立NG-U用于用户面数据传输。无线接入网g-NB之间建立Xn接口,Xn接口同时支持控制面(例如Xn-C)和用户面功能(例如Xn-U)。
其中NG-C上可建立以UE为粒度的控制面连接(其中每个UE对应的控制面连接可使用NG-AP ID进行标识),在NG-U上建立以PDU session为粒度的用户面连接(或者称为用户面隧道),一个UE仅能同时保持一个与NG-C之间的NG-C连接,但是可以同时建立多个与NG-U在NG-U接口上的PDU Session(PDU会话)为粒度的用户面连接(或者称为用户面隧道)。在无线接入网可以有一个或多个gNB同时为UE提供服务。
(3)双连接机制
目前在LTE系统中就支持双连接的机制。双连接的机制是为了减少Master RAN(主无线接入网)的负荷。在这一机制中,UE接入到Master RAN中,控制面消息由Master RAN与UE进行交互,Master RAN可以选择将部分或者全部的承载迁移到Secondary RAN(辅无线接入网)发送给UE如图5所示。
如图6所示,双连接场景下,承载类型包括MCG bearer(主小区群承载),SCGbearer(辅小区群承载),Split bearer(分叉承载),SCG split bearer(辅小区分叉承载)。
(4)QoS flow
未来5G核心网没有承载(Bearer)的概念,核心网NG-C下发给gNB的QoS参数是以流(flow)为粒度配置的。另一方面由于接入网gNB仍然以RB为粒度进行QoS管理,因此接入网需要生成RB级别的QoS参数用于gNB与UE以及gNB与其他无线接入实体之间的交互过程。
参见图7,图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QoS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01、第一设备判断其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判断:
(1)第一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判断其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
(2)第一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以及DRB(数据无线承载)和flow的映射关系,判断其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
步骤702、如果第一设备无法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QFI(QoS流标识)、RB ID(无线承载标识)、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本实施例的QoS处理方法可以适用于多连接场景,例如多连接SCG bearer或多连接SCG split bearer场景,或者本实施例的QoS处理方法也可以适用于CU(中央单元)-DU(分布式单元)场景。在多连接SCG bearer或多连接SCG split bearer场景中,第一设备为辅助基站,第二设备为主基站;在CU(中央单元)-DU(分布式单元)场景中,第一设备为分布式单元,所述第二设备为中央单元。
在多连接场景中,在为终端建立多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以及第二设备上的DRB和flow的映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QoS参数包括建议的保证比特速率和/或建议最大比特速率。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QFI、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进而实现了在5G系统中的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满足QoS要求。
参见图8,图中示出了QoS处理方法的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01、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第一设备无法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时生成的;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QoS流标识QFI、无线承载标识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本实施例的QoS处理方法可以适用于多连接场景,例如多连接SCG bearer或多连接SCG split bearer场景,或者本实施例的QoS处理方法也可以适用于CU(中央单元)-DU(分布式单元)场景。在多连接SCG bearer或多连接SCG split bearer场景中,第一设备为辅助基站,第二设备为主基站;在CU(中央单元)-DU(分布式单元)场景中,第一设备为分布式单元,所述第二设备为中央单元。
可选地,在多连接场景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改承载类型(bearer type change)。
可选地,在CU-DU场景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第二消息。
进一步地,该第二消息包括:QFI、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建议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QoS参数包括建议的保证比特速率和/或建议最大比特速率。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QFI、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进而实现了在5G系统中的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满足QoS要求。
下面结合双连接场景和CU-DU场景介绍QoS处理方法的流程。
(1)如果核心网为一个或多个QoS flow设置了notification control(通知控制):双连接场景下,Master Node(主基站)在增加Secondary Node(辅助基站)过程时将执行分离的flow QoS参数、DRB-flow映射关系、RB的QoS参数传递给Secondary Node。该过程结束后,当Secondary Node上的资源无法保证QoS要求时,需要上报相关的QFI、RB ID以及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给Master Node,Master Node根据自己的策略,决定是否执行bearer type change(承载类型变更)或者通知核心网,上报相关的QFI和/或推荐的QoS参数。
(2)如果核心网为一个或多个QoS flow设置了notification control:CU-DU场景下,CU在为UE选择DU的过程时,请求建立消息中除了RB的QoS参数,还可以包含flow的QoS参数,DRB和flow的映射关系,该过程结束后,当DU上的资源无法保证QoS要求时,需要上报相关的RB ID以及推荐的QoS参数给CU,CU向核心网上报相关的QFI和/或推荐的QoS参数。
可选地,上述QoS参数包括可以保证的比特速率(GBR)和/或最大比特速率(MBR)。
实施例1:多连接SCG bearer/SCG split bearer场景下,Secondary Node上报flow的QFI和/或推荐的QoS参数,参见图9。
步骤1、UE(终端)通过Master RAN(主无线接入网)建立了到NG-C的用户面连接。
步骤2、Master RAN选择了Secondary RAN,决定将这一PDU session(PDU会话)的部分数据流分流到Secondary RAN。
步骤3、Master RAN通过Xn接口增加一个Secondary RAN,请求消息中携带flow的QoS参数(包括per flow notification control(每个流的通知控制))。
步骤4、Master RAN更新路径信息,建立Secondary RAN到NGU的隧道。
步骤5、为UE建立双连接之后,Secondary Node判断无法满足QoS flow的要求;
步骤6、Secondary Node给Master RAN发送Secondary Node修改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QFI和/或建议的QoS参数。
步骤7、Master node回复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为可选步骤。
后续Master Node的处理:
方案1:Master Node根据Secondary Node发送的QoS信息,判断是否进行bearertype change(承载类型变更),比如可以改为MCG bearer(主小区群承载),MeNB(宏小区基站)可以发起Xn Secondary Node修改或者释放过程完成bearer type change;
如果是SCG split bearer(辅小区群分叉承载),Master Node还可以和SecondaryNode重新协商RB QoS,Master Node可以发起Secondary Node修改过程完成RB参数的协商。
方案2:
Master Node可以根据Secondary Node发送的QoS信息,直接向核心网发起PDUSession修改请求,携带Secondary Node上报的QFI和/或QoS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1和方案2也可以一起使用,比如执行方案1之后,MeNB根据自己的资源使用情况,看是否能满足flow的QoS需求,如果不能满足,则发起PDU Session修改请求,携带flow的QFI和/或建议的QoS信息。
实施例2:多连接Split bearer(分叉承载)场景下,Secondary Node上报RB ID和/或推荐的QoS参数
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的是步骤5和步骤6,当Secondary Node根据flow的QoS参数,以及DRB-flow的映射关系判断,将无法满足QoS flow的要求时,给Master RAN发送Secondary Node修改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RB ID和/或建议的QoS参数。
后续Master node的处理:
方案1:Master Node根据Secondary Node发送的QoS信息,判断是否进行bearertype change,比如可以改为MCG bearer,MeNB可以发起Xn Secondary Node修改或者释放过程完成bearer type change;或者Master node还可以和Secondary Node重新协商RBQoS,Master node可以发起Secondary Node修改过程完成RB参数的协商。
方案2:
Master node接收到Secondary Node发送的QoS信息后,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直接向核心网发起PDU Session修改请求,携带QoS flow的QFI和/或建议的QoS参数。
实施例3:CU-DU场景下,Secondary Node上报RB ID和/或推荐的QoS参数(或者称为建议的QoS参数),参见图10,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DU根据flow的QoS参数,以及DRB-flow的映射关系判断,判断无法满足QoSflow的要求。
步骤2,给CU发送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RB ID和/或建议的QoS参数。
步骤3:可选的,CU返回确认响应。
步骤4:CU向核心网发起修改请求,携带QoS flow的QFI和/或建议的QoS参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由于该第一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图7中QoS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第一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敷述。
参见图11,图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的结构,该第一设备1100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1101,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设备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流flow的QoS要求;
第一发送模块1102,用于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无法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QoS流标识QFI、无线承载标识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为辅助基站,所述第二设备为主基站;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分布式单元DU,所述第二设备为中央单元CU。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101进一步用于:根据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或者根据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以及数据无线承载DRB和flow的映射关系,判断其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1100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参数,以及第二设备上的DRB和flow的映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QoS参数包括建议的保证比特速率和/或建议最大比特速率。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QFI、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进而实现了在5G系统中的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满足QoS要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由于该第二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图8中QoS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第二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敷述。
参见图12,图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的结构,该第二设备1200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第一设备无法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时生成的;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QoS流标识QFI、无线承载标识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为辅助基站,所述第二设备为主基站;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分布式单元DU,所述第二设备为中央单元CU。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备1200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改承载类型;或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第二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包括:QFI、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建议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QoS参数包括建议的保证比特速率和/或建议最大比特速率。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QFI、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进而实现了在5G系统中的多连接场景或CU-DU场景中,当第一设备无法满足QoS要求时第一设备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满足QoS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QoS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器1304,用于读取第一存储器1305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判断其是否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流flow的QoS要求;如果无法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QoS流标识QFI、无线承载标识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第一收发机1301,用于在第一处理器1304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图13中,总线架构(用第一总线1300来代表)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第一总线1300将包括由第一处理器1304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1305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第一总线1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第一总线接口1303在第一总线1300和第一收发机1301之间提供接口。第一收发机1301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第一处理器1304处理的数据通过第一收发机1301和第一天线1302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第一天线1302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经由第一收发机1301传送给第一处理器1304。
第一处理器1304负责管理第一总线1300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第一存储器1305可以被用于存储第一处理器1304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具体的,第一处理器1304可以是CPU、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参见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包括:
第二处理器1404,用于读取第二存储器1405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第一设备无法满足终端的一个或多个flow的QoS要求时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QoS流标识QFI、无线承载标识RB ID、不能满足QoS要求的指示信息和推荐的QoS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第二收发机1401,用于在第二处理器1404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图14中,总线架构(用第二总线1400来代表)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第二总线1400将包括由第二处理器1404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1405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第二总线14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第二总线接口1403在第二总线1400和第二收发机1401之间提供接口。第二收发机1401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第二处理器1404处理的数据通过第二收发机1401和第二天线1402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第二天线1402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经由第二收发机1401传送给第二处理器1404。
第二处理器1404负责管理第二总线1400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第二存储器1405可以被用于存储第二处理器1404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具体的,第二处理器1404可以是CPU、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QoS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