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3863A - 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3863A
CN109143863A CN201811065970.4A CN201811065970A CN109143863A CN 109143863 A CN109143863 A CN 109143863A CN 201811065970 A CN201811065970 A CN 201811065970A CN 109143863 A CN109143863 A CN 109143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follows
nonlinear
model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59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43863B (zh
Inventor
廖雪超
周游
陈振寰
邓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US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to CN2018110659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3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3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3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43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3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265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the criterion being a learning criterion
    • G05B13/027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the criterion being a learning criter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 onl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创建自抗扰控制器(ADRC):自抗扰控制器包括跟踪微分器(TD)、扩张状态观测器(ESO)、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和扰动补偿四部分;步骤11)建立跟踪微分器(TD)控制模型;步骤12)建立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控制模型;步骤13)建立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控制模型;步骤14)建立扰动补偿控制模型;步骤二:创建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SADRC):将自学习方法运用于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控制模型中,建立自学习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模型;步骤三:创建快速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FSADRC):采用附加动量项的方法,设计面向学习率的自适应机制,建立基于动态自适应学习率的快速自学习模型。

Description

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的为一种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薄膜厚度的均匀性是其质量好坏重要标准之一,若均匀性不好,会在薄膜的某个位置上出现相对偏差。如果这个偏差位置不变,经收卷累计数千层后,薄膜会出现凹沟、箍或暴筋等不良缺陷,并导致永久变形。这就让薄膜厚度的测量和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薄膜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表现质量。在双向拉伸薄膜生产中,影响薄膜厚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原材料质量、挤出压力、模头温度、拉伸车速等,其中一个或多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薄膜厚度出现难易预测变化,因此薄膜厚度控制是非线性、多变量耦合、时变和大滞后的复杂系统。
由于薄膜厚度控制无法精确地建立数学模型,因此现有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系统误差来消除误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PID控制器。其结构简单,成熟可靠,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中。但是对于高精度加工成型需求的薄膜厚度控制,PID控制器有着快速性与超调量的矛盾并且其抗干扰性较差。自抗扰控制技术是对PID扬长避短的改进方法,其优点在于它能将系统的内外干扰统一视为总扰动进行观测补偿,大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有些自抗扰控制器虽然理论上可以处理复杂的控制系统,但是它不仅参数多而且不易整定出一组相对理想的控制参数。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自学习能力,对参数的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采用RBF神经网络算法控制薄膜厚度,但对大时延系统控制效果不佳。总之,目前对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系统还有待优化的方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过渡过程短和自适应性强等优点,其具有很好控制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自抗扰控制器(ADRC):根据非线性控制系统特性,该自抗扰控制器包括跟踪微分器(TD)、扩张状态观测器(ESO)、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和扰动补偿四部分;
步骤11)建立跟踪微分器(TD)控制模型;
步骤12)建立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控制模型;
步骤13)建立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控制模型;
步骤14)建立扰动补偿控制模型;
步骤二:创建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SADRC):将自学习方法运用于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控制模型中,建立自学习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模型;
步骤三:创建快速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FSADRC):采用附加动量项的方法,设计面向学习率的自适应机制,对自学习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SADRC)进行改进,建立基于动态自适应学习率的快速自学习模型。
进一步,所述步骤11)中,所述跟踪微分器(TD)离散化后的形式为:
令:
其中,v1为安排过渡过程量;v2为微分信号;h为采样周期,h0为滤波因子,δ为速度因子;τ′为控制系数;d、d0、a、a0为中间参数;λ1为决定跟踪快慢的参数;系统最优控制函数fst(·)的形式为:
进一步,所述步骤12)中,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控制模型为:
其中,z1、z2、z3为观测器的状态;β1、β2、β3为大于零的观测器增益系数;为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输出(观测估计值);e′为观测误差;ε1和ε2为构造函数系数;b为增益补偿;u为控制信号;非线性组合幂次函数fal(e′,ε,δ)表示为:
进一步,所述步骤13)中,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的控制模型为:
其中,β01、β02、β03为输出误差校正增益;δ为线性段区间长度;e0,e1,e2为输入误差;α0、α1、α2为决定非线性函数fal的非线性度,且α0≤α1≤α2;u0为控制器的输出值;xm为GHO(z)预估器的输出;ym为GHP(z)预估器的输出。
进一步,所述步骤14)中,扰动补偿的模型为:
其中,u为控制信号;u0为控制信号;b0为补偿因子。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自学习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方法如下:
在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增加一个输入参数e0,由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的控制模型可知,线性控制效果与参数β01、β02、β03有关,而这三个参数存在不易调节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将参数β01、β02、β03参数用传统kP、kI、kD表示,则可得到的非线性控制律为:
u0=kPfal(e1(k),α1,δ)+kIfal(e0(k),α0,δ)+kDfal(e2(k),α2,δ) (7)
其中,kP、kI、kD为可调节的参数,并且令:
将e0,e1,e2和u0分别作为神经网络自学习的输入和输出,以b1(k),b2(k),b3(k)作为神经网络隐层神经元的激励函数,以kP、kI、kD作为神经网络的权值;
参数kP、kI、kD自学习过程为,令E(k)=v1(k)-z1(k),神经网络输出层误差(损失函数)定义为:
其中,E为标准误差;
为了最小化输出误差,采用最速梯度下降法调整神经网络权值,即:
其中,偏导参数为:
则P、I、D的偏导参数分别为:
其中:
E(k+1)和都与系统的将来状态有关,这样会使神经网络权值训练困难;如果算法是收敛的,则必有|E(k+1)|<|E(k)|,所以可得:
|E(k+1)|=ρE(k),0<ρ<1 (14)
由于ρ可通过学习率η来弥补,因此可以用E(k)代替E(k+1);此外,由于未知,可用符号函数来近似代替,即:
可得:
其中,η为学习率;
为了避免权值过大,引起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振荡现象,对权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基于动态自适应学习率的快速自学习模型的建立方法为:附加动量项是一种广泛用于加速梯度下降法收敛的优化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梯度下降搜索时,若当前梯度下降与之前梯度下降方向相同,则加速搜索,反之则减速搜索;
神经网络标准BP算法的参数更新项为:
Δw(k)=ηg(k) (18)
式中,Δw(k)为第k次迭代的参数调整量,η为学习率,g(k)为第k次迭代所计算出的梯度;
在添加动量项之后,基于梯度下降的参数更新项为:
Δw(k)=η[(1-μ)g(k)+μg(k-1)] (19)
式中,μ为动量因子(取值0~1),上式也等效于:
Δw(k)=αΔw(k-1)+ηg(k) (20)
式中α被称为遗忘因子,αΔw(k-1)代表之前梯度下降的方向和大小信息对当前梯度下降的调整作用;
附加动量法面临学习率的选取的困难,进而产生收敛速度与收敛性之间的矛盾,于是引入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方法,即:
η(k)=σ(k)η(k-1) (21)
式中,σ(k)为第k次迭代时的自适应学习速率因子;可得:
Δw(k)=αΔw(k-1)+σ(k)η(k-1)g(k) (24)
式中,P、I、D各参数更新项由下式得到:
进一步,σ(k)为第k次迭代时的自适应学习速率因子,且:
σ(k)=2λ (22)
其中,λ为梯度方向,表达形式为:
λ=sign(g(k)g(k-1))。 (23)
进一步,所述非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s为复变量;K为放大系数;T1、T2为时间常数;τ为纯滞后时间。对于大时滞非线性控制系统,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特征方程为:
1+Gc(s)Go(s)e-τs=0 (29)
其中,Y(s)为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R(s)为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Gc(s)为调节器传递函数;GO(s)为被控对象传递函数;τ为纯滞后时间;
针对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大时滞控制问题,Smith提出了一种纯滞后补偿模型,其原理是与控制器并连一个补偿环节,该补偿环节称为Smith预估器;具体的,将被控对象离散化为控制器GP(z)和控制器GO(z),其中GHP(z)和GHO(z)分别为控制器GP(z)和控制器GO(z)的估计模型,D为负荷扰动,则:
e2(k)=e1(k)-xm(k)+ym(k)=r(k)-y(k)-xm(k)+ym(k) (30)
若被控模型是精确的,则:
其中,e2(k)为数字控制器GO(z)的输入,Go(z)和GP(z)分别为控制器GO(z)和控制器GP(z)采用的控制算法;e1(k)为系统整体误差值;xm(k)为GHO(z)预估器的输出;ym(k)为GHP(z)预估器的输出;r(k)为系统输入信号值;y(k)为系统输出信号值;k为采样间隔;
取采样周期为hs,结合Smith预估法将式(27)中的传递函数转化成离散形式,可得到非线性系统的的离散化模型为:
其中,u为控制信号;den、denx、deny、den′、den′x、den′y、num、numx、numy、num′、num′x、num′y均是传递函数转成离散形式得到的系数;τ为纯滞后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针对非线性控制系统中,经典的PID和自抗扰控制器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的问题,本文采用Smith预估法对非线性控制系统建立离散化模型;结合BP自学习算法,构建了一种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SADRC),采用附加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方法,实时调整ADRC系统非线性组合部分,找到最佳控制参数,实现参数的自整定,并将改进算法应用到非线性控制模型中,仿真结果说明,本发明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过渡过程短和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可有效提高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双向拉伸薄膜生产流程图;
图2为双向拉伸薄膜厚度闭环控制图;
图3为离散化数字Smith预估控制的系统图;
图4为PID调节器的控制系统图;
图5为自抗扰控制器(ADRC)的控制系统图;
图6为自学习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SADRC)的系统模型;
图7为自学习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SADRC)的模型构图;
图8为快速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FSADRC)的控制流程图;
图9为Smith预估法的FSADRC模型调节过程总图;
图9(a)-图9(c)分别为图9的partⅠ、partⅡ和partⅢ区域的详图;
图10(a)-图10(c)分别为SADRC控制器和FSADRC控制器的KP参数、KI参数和KD参数变化过程比较图;
图11为四种控制器的系统调节过程比较图;
图11(a)为图11的PartI区域的放大图;
图11(b)为图11的PartII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实施例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创建改进型自抗干扰控制器(ADRC):采用附加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方法,实时调整自抗干扰控制器(ADRC)的非线性组合部分,找到最佳控制参数,实现参数的自整定,并将改进的自抗干扰控制器(ADRC)应用到非线性系统的离散化模型中;
步骤一:创建自抗扰控制器(ADRC):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是对PID技术扬长避短后的改进,由韩京清研究员提出。自抗扰控制器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能将系统的内外干扰视为总扰动进行观测补偿。近年来,大量的仿真及实验已经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处理具有非线性、多变量耦合、不确定性等特性的控制系统。
如图5所示,根据非线性控制系统特性,本实施例的自抗扰控制器包括跟踪微分器(TD)、扩张状态观测器(ESO)、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和扰动补偿四部分,并分别针对跟踪微分器(TD)、扩张状态观测器(ESO)、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和扰动补偿四部分建立控制模型。
步骤11)建立跟踪微分器(TD)控制模型;
跟踪微分器用于对控制系统的设定值安排过渡过程,以降低初始误差,使系统在不改变阻尼的情况下用较大增益来加快过渡过程,能有效解决超调与快速性矛盾,使参数选取范围扩大,整定更加容易。对厚度控制模型的二阶被控对象,对非线性微分跟踪器进行离散化后的形式为:
令:
其中,v1为安排过渡过程量;v2为微分信号;h为采样周期,h0为滤波因子,δ为速度因子;τ′为控制系数;d、d0、a、a0为中间参数;λ1为决定跟踪快慢的参数;系统最优控制函数fst(·)的形式为:
步骤12)建立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控制模型;
以系统输出y和输入u来构造的三阶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控制模型为:
其中,z1、z1、z3为观测器的状态;β1、β2、β3为大于零的观测器增益系数;为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输出(观测估计值);e′为观测误差;ε1和ε2为构造函数系数;b为增益补偿;u为控制信号;非线性组合幂次函数fal(e′,ε,δ)表示为:
步骤13)建立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控制模型;
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的控制模型为:
其中,β01、β02、β03为输出误差校正增益;e0,e1,e2为输入误差;α0、α1、α2为决定非线性函数fal的非线性度,且α0≤α1≤α2;甚至可取α0<0,0<α1≤1,α2≥1,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非线性组合”;u0为控制器的输出值;xm为GHO(z)预估器的输出;ym为GHP(z)预估器的输出。
步骤14)建立扰动补偿控制模型;
扰动补偿的模型为:
其中,u为控制信号;u0为控制信号;b0为补偿因子。
步骤二:创建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SADRC):自抗扰控制的NLSEF虽然结构固定,但是参数较多且不易分析理解。神经网络自学习技术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记忆能力、非线性拟合能力,以及强大的自学习能力。本实施例将自学习方法运用于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中,这种控制方法提高了响应速度、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构建了自学习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模型(SADRC),如图6所示,其中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部分增加了一个输入参数e0
由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的控制模型(式5)可知,线性控制效果与参数β01、β02、β03有关,而这三个参数存在不易调节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将参数β01、β02、β03参数用传统kP、kI、kD表示,则可得到的非线性控制律为:
u0=kPfal(e1(k),α1,δ)+kIfal(e0(k),α0,δ)+kDfal(e2(k),α2,δ) (7)
其中,kP、kI、kD为可调节的参数,并且令:
将e0,e1,e2和u0分别作为神经网络自学习的输入和输出,以b1(k),b2(k),b3(k)作为神经网络隐层神经元的激励函数,以kP、kI、kD作为神经网络的权值,如图7所示。该非线性控制模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kP、kI、kD这三个参数是动态权值,使其有很好的非线性控制效果。
参数kP、kI、kD自学习过程为,令E(k)=v1(k)-z1(k),神经网络输出层误差(损失函数)定义为:
其中,E为标准误差。
为了最小化输出误差,采用最速梯度下降法调整神经网络权值,即:
其中,偏导参数为:
则P、I、D的偏导参数分别为:
其中:
E(k+1)和都与系统的将来状态有关,这样会使神经网络权值训练困难;如果算法是收敛的,则必有|E(k+1)|<|E(k)|,所以可得:
|E(k+1)|=ρE(k),0<ρ<1 (14)
由于ρ可通过学习率η来弥补,因此可以用E(k)代替E(k+1);此外,由于未知,可用符号函数来近似代替,即:
可得:
为了避免权值过大,引起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振荡现象,对权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
步骤三:创建快速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FSADRC):上文中神经网络采用最速梯度下降法调整神经网络权值,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学习对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本实施例采用附加动量项的方法,设计了面向学习率的自适应机制,对原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SADRC)进行改进,建立基于动态自适应学习率的快速自学习模型。
a)附加动量项
附加动量项是一种广泛用于加速梯度下降法收敛的优化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梯度下降搜索时,若当前梯度下降与之前梯度下降方向相同,则加速搜索,反之则减速搜索;
神经网络标准BP算法的参数更新项为:
Δw(k)=ηg(k) (18)
式中,Δw(k)为第k次迭代的参数调整量,η为学习率,g(k)为第k次迭代所计算出的梯度;
在添加动量项之后,基于梯度下降的参数更新项为:
Δw(k)=η[(1-μ)g(k)+μg(k-1)] (19)
式中,μ为动量因子(取值0~1),上式也等效于:
Δw(k)=αΔw(k-1)+ηg(k) (20)
式中α被称为遗忘因子,αΔw(k-1)代表之前梯度下降的方向和大小信息对当前梯度下降的调整作用。
b)自适应学习率
附加动量法面临学习率的选取的困难,进而产生收敛速度与收敛性之间的矛盾,于是引入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方法,即:
η(k)=σ(k)η(k-1) (21)
式中,σ(k)为第k次迭代时的自适应学习速率因子;本实施例的σ(k)的一种表达式为:
σ(k)=2λ (22)
其中,λ为梯度方向,表达形式为:
λ=sign(g(k)g(k-1))。 (23)
结合上面附加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的方法,由式(20)、(21)可得:
Δw(k)=αΔw(k-1)+σ(k)η(k-1)g(k) (24)
将式(24)代入式(16)中,可得:
式中,P、I、D各参数更新项由下式得到:
综上,快速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FSADRC)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控制算法开始时,对相关参数进行初始化(详见表1),然后依次计算当前状态下的系统输入y,TD部分参数v1、v2,ESO部分参数z1、z2、z3,自学习模型输入参数e0、e1、e2,激励参数b1、b2、b3、,NLSEF部分参数u0、u,然后对自学习参数KP、KI、KD进行循环迭代更新,最后直至结束。
具体的,非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s为复变量;K为放大系数;T1、T2为时间常数;τ为纯滞后时间。
对于非线性系统,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特征方程为:
1+Gc(s)Go(s)e-τs=0 (29)
其中,Y(s)为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R(s)为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Gc(s)为调节器传递函数;GO(s)为被控对象传递函数;τ为纯滞后时间;
针对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大时滞控制问题,Smith提出了一种纯滞后补偿模型,其原理是与控制器并连一个补偿环节,该补偿环节称为Smith预估器;具体的,将被控对象离散化为控制器GP(z)和控制器GO(z),其中GHP(z)和GHO(z)分别为控制器GP(z)和控制器GO(z)的估计模型,D为负荷扰动,则:
e2(k)=e1(k)-xm(k)+ym(k)=r(k)-y(k)-xm(k)+ym(k) (30)
若被控模型是精确的,则:
其中,e2(k)为数字控制器GO(z)的输入,GO(z)和GP(z)分别为控制器GO(z)和控制器GP(z)采用的控制算法;e1(k)为系统整体误差值;xm(k)为GHO(z)预估器的输出;ym(k)为GHP(z)预估器的输出;r(k)为系统输入信号值;y(k)为系统输出信号值;k为采样间隔;
取采样周期为hs,结合Smith预估法将式(27)中的传递函数转化成离散形式,可得到非线性系统的离散化模型为:
其中,u为控制信号;den、denx、deny、den′、den′x、den′y、num、numx、numy、num′、num′x、num′y均是传递函数转成离散形式得到的系数;τ为纯滞后时间。
下面以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系统为例,对本发明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的工艺流程为:挤出机将原料熔融后经成型模头挤出,在冷却辊冷却成型,然后进行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最后通过收卷机收卷成薄膜卷材。当给定成型模头处挤出机螺栓加热功率后,经过模头挤出、冷辊冷却后出来的薄膜的厚度就是一定的,所以最终成型的厚度也就一定。这种模式的薄膜生产工艺是简单的开环控制,其输出量薄膜的厚度与输入的功率不存在反馈关系,输出的薄膜厚度不参与控制作用。
在开环控制系统中,恒定加热功率挤出的原料液体会随着滤网通透性的降低而降低,导致经模头出来的薄膜厚度变薄,直接影响到最后双向拉伸薄膜质量。因此需引入检测反馈环节,对薄膜厚度进行闭环控制,将双向拉伸后后的薄膜厚度值y反馈到原开环控制模型的厚度给定v处,构成闭环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采用MATLAB软件对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从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上,辨识得到的薄膜厚度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s为复变量。
由于控制环节和反馈环节存在着时间上的延时,因此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是一个大时滞控制系统。在工业过程控制中,许多被控对象具有纯滞后的性质,其中带有纯延迟的控制系统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特征方程为:
1+Gc(s)Go(s)e-τs=0
其中,Y(s)为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R(s)为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Gc(s)为调节器传递函数;Go(s)为被控对象传递函数;τ为纯滞后时间。
由式(3)可知,特征方程中出现了纯延迟环节,使系统稳定性降低,如果τ足够大,系统将不稳定,这就是大延迟过程难于控制的本质。而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正好就存在这种大延迟性质。
针对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系统的大时滞控制问题,Smith提出了一种纯滞后补偿模型,如图3所示。其原理是与控制器并连一个补偿环节,该补偿环节称为Smith预估器;具体的,将被控对象离散化为控制器GP(z)和控制器GO(z),其中GHP(z)和GHO(z)分别为控制器GP(z)和控制器GO(z)的估计模型,D为负荷扰动,则:
e2(k)=e1(k)-xm(k)+ym(k)=r(k)-y(k)-xm(k)+ym(k)
若被控模型是精确的,则:
其中,e2(k)为数字控制器GO(z)的输入,Go(z)和GP(z)分别为控制器GO(z)和控制器GP(z)采用的控制算法;e1(k)为系统整体误差值;xm(k)为GHO(z)预估器的输出;ym(k)为GHP(z)预估器的输出;r(k)为系统输入信号值;y(k)为系统输出信号值;k为采样间隔。
取采样周期为1s,结合Smith预估法将传递函数转化成离散形式,可得到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系统的离散化模型为:
其中,u为控制信号。
具体的,传统的PID控制器的控制模型为:
其中,u(t)是PID调节器的输出,e(t)是PID调节器的输入,Kp为比例系数,Ti为积分时间常数,Td为微分时间常数,de(t)为输入微分。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作用是关联的关系,参数可以分别调节,也可以只采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控制规律,如图4所示。
为了验证上述的控制算法的性能,利用MATLAB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本文实验的被控对象模型为式(6)中描述的延迟模型。根据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的实际情况,取输入信号v为
并且为了测试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在输入信号v(k)的第800个采样时间点处加入干扰信号d(k)=0.2。分别采用PID、ADRC、SADRC,FSADRC四种模型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仿真。仿真过程的控制器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表1四种算法系统仿真的控制参数设置
图9是基于Smith预估法对被控对象建模,并采用FSADRC模型进行控制的仿真结果。图9(a)中PartⅠ为系统模型设定值变化的起步阶段,从中可看出:控制器采用Smith预估法在控制的起步阶段有着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的特点。图9中PartⅡ为系统设定值变化的结束阶段,从中可看出:系统设定值变化结束时,采用Smith预估法时基本上没有出现超调现象。图9中PartⅢ为系统设定值出现干扰阶段,从中可以看出:采用Smith预估法后,系统能更加快速地对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并减小超调,缩短调节时间。说明采用Smith预估法对延迟模型控制有着正面积极的控制效果。
图10为两种控制器(SADRC和FSADRC)自学习参数的变化过程,FSADRC的控制参数在经过非常迅速的调节后快速达到稳定状态,从中可以看出FSADRC有着比SADRC更快更好的调节效果。
图11为四种控制算法的实验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图,为四种控制算法的系统调节过程仿真的比较示意图,其中图11(a)为系统给定值变化结束阶段,图11(b)为系统给定值出现干扰阶段。表2则是四种控制算法的系统调节过程性能指标对比。
由图11中PartI可以看出四种控制器中,FSADRC调节完成时间最少(仅比系统设定值慢42秒),调节速度最快。由图11中PartⅡ可以看出:FSADRC调节时间最短(仅为15秒),调节速度最快,超调量较小(49.55%),稳态误差为0,其综合调节性能最优,对于干扰具有很强抗干扰性,鲁棒性强。综上表明本文改进后的快速自学习ADRC控制器(FSADRC)响应速度快,过渡过程时间短,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控制效果。
表2控制算法的控制性能指标
本实施例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针对非线性控制系统中,经典的PID和自抗扰控制器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的问题,本文采用Smith预估法对非线性控制系统建立离散化模型;结合BP自学习算法,构建了一种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SADRC),采用附加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方法,实时调整ADRC系统非线性组合部分,找到最佳控制参数,实现参数的自整定,并将改进算法应用到非线性控制模型中,仿真结果说明,本实施例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过渡过程短和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可有效提高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自抗扰控制器(ADRC):根据非线性控制系统特性,该自抗扰控制器包括跟踪微分器(TD)、扩张状态观测器(ESO)、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和扰动补偿四部分;
步骤11)建立跟踪微分器(TD)控制模型;
步骤12)建立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控制模型;
步骤13)建立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控制模型;
步骤14)建立扰动补偿控制模型;
步骤二:创建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SADRC):将自学习方法运用于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控制模型中,建立自学习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模型;
步骤三:创建快速自学习自抗扰控制器(FSADRC):采用附加动量项的方法,设计面向学习率的自适应机制,对自学习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SADRC)进行改进,建立基于动态自适应学习率的快速自学习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所述跟踪微分器(TD)离散化后的形式为:
令:
其中,v1为安排过渡过程量;v2为微分信号;h为采样周期,h0为滤波因子,δ为速度因子;τ′为控制系数;d、d0、a、a0为中间参数;λ1为决定跟踪快慢的参数;系统最优控制函数fst(·)的形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控制模型为:
其中,z1、z2、z3为观测器的状态;β1、β2、β3为大于零的观测器增益系数;为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输出(观测估计值);e′为观测误差;ε1和ε2为构造函数系数;b为增益补偿;u为控制信号;非线性组合幂次函数fal(e′,ε,δ)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的控制模型为:
其中,β01、β02、β03为输出误差校正增益;δ为线性段区间长度;e0,e1,e2为输入误差;α0、α1、α2为决定非线性函数fal的非线性度,且α0≤α1≤α2;u0为控制器的输出值;xm为GHo(z)预估器的输出;ym为GHP(z)预估器的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扰动补偿的模型为:
其中,u为控制信号;u0为控制信号;b0为补偿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自学习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方法如下:
在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增加一个输入参数e0,由非线性误差反馈(NLSEF)的控制模型可知,线性控制效果与参数β01、β02、β03有关,而这三个参数存在不易调节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将参数β01、β02、β03参数用传统kP、kI、kD表示,则可得到的非线性控制律为:
u0=kPfal(e1(k),α1,δ)+kIfal(e0(k),α0,δ)+kDfal(e2(k),α2,δ) (7)
其中,kP、kI、kD为可调节的参数,并且令:
将e0,e1,e2和u0分别作为神经网络自学习的输入和输出,以b1(k),b2(k),b3(k)作为神经网络隐层神经元的激励函数,以kP、kI、kD作为神经网络的权值;
参数kP、kI、kD自学习过程为,令E(k)=v1(k)-z1(k),神经网络输出层误差(损失函数)定义为:
其中,E为标准误差;
为了最小化输出误差,采用最速梯度下降法调整神经网络权值,即:
其中,偏导参数为:
则P、I、D的偏导参数分别为:
其中:
E(k+1)和都与系统的将来状态有关,这样会使神经网络权值训练困难;如果算法是收敛的,则必有|E(k+1)|<|E(k)|,所以可得:
|E(k+1)|=ρE(k),0<ρ<1 (14)
由于ρ可通过学习率η来弥补,因此可以用E(k)代替E(k+1);此外,由于未知,可用符号函数来近似代替,即:
可得:
其中,η为学习率;
为了避免权值过大,引起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振荡现象,对权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基于动态自适应学习率的快速自学习模型的建立方法为:附加动量项是一种广泛用于加速梯度下降法收敛的优化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梯度下降搜索时,若当前梯度下降与之前梯度下降方向相同,则加速搜索,反之则减速搜索;
神经网络标准BP算法的参数更新项为:
Δw(k)=ηg(k) (18)
式中,Δw(k)为第k次迭代的参数调整量,η为学习率,g(k)为第k次迭代所计算出的梯度;
在添加动量项之后,基于梯度下降的参数更新项为:
Δw(k)=η[(1-μ)g(k)+μg(k-1)] (19)
式中,μ为动量因子(取值0~1),上式也等效于:
Δw(k)=αΔw(k-1)+ηg(k) (20)
式中α被称为遗忘因子,αΔw(k-1)代表之前梯度下降的方向和大小信息对当前梯度下降的调整作用;
附加动量法面临学习率的选取的困难,进而产生收敛速度与收敛性之间的矛盾,于是引入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方法,即:
η(k)=σ(k)η(k-1) (21)
式中,σ(k)为第k次迭代时的自适应学习速率因子;
可得:
Δw(k)=αΔw(k-1)+σ(k)η(k-1)g(k) (24)
式中,P、I、D各参数更新项由下式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σ(k)为第k次迭代时的自适应学习速率因子,且:
σ(k)=2λ (22)
其中,λ为梯度方向,表达形式为:
λ=sign(g(k)g(k-1))。 (23)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s为复变量;K为放大系数;T1、T2为时间常数;τ为纯滞后时间。
对于大时滞非线性控制系统,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特征方程为:
1+Gc(s)Go(s)e-τs=0 (29)
其中,Y(s)为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R(s)为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Gc(s)为调节器传递函数;GO(s)为被控对象传递函数;τ为纯滞后时间;
针对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大时滞控制问题,Smith提出了一种纯滞后补偿模型,其原理是与控制器并连一个补偿环节,该补偿环节称为Smith预估器;具体的,将被控对象离散化为控制器GP(z)和控制器GO(z),其中GHP(z)和GHO(z)分别为控制器GP(z)和控制器GO(z)的估计模型,D为负荷扰动,则:
e2(k)=e1(k)-xm(k)+ym(k)=r(k)-y(k)-xm(k)+ym(k) (30)
若被控模型是精确的,则:
其中,e2(k)为数字控制器GO(z)的输入,GO(z)和GP(z)分别为控制器GO(z)和控制器GP(z)采用的控制算法;e1(k)为系统整体误差值;xm(k)为GHO(z)预估器的输出;ym(k)为GHP(z)预估器的输出;r(k)为系统输入信号值;y(k)为系统输出信号值;k为采样间隔;
取采样周期为hs,结合Smith预估法将式(27)中的传递函数转化成离散形式,可得到非线性系统的离散化模型为:
其中,u为控制信号;den、denx、deny、den′、den′x、den′y、num、numx、numy、num′、num′x、num′y均是传递函数转成离散形式得到的系数;τ为纯滞后时间。
CN201811065970.4A 2018-09-13 2018-09-13 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143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5970.4A CN109143863B (zh) 2018-09-13 2018-09-13 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5970.4A CN109143863B (zh) 2018-09-13 2018-09-13 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3863A true CN109143863A (zh) 2019-01-04
CN109143863B CN109143863B (zh) 2022-02-11

Family

ID=6482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5970.4A Active CN109143863B (zh) 2018-09-13 2018-09-13 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3863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1669A (zh) * 2019-03-12 2019-06-21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eso的pwm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10190792A (zh) * 2019-04-30 2019-08-30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路感模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CN110262244A (zh) * 2019-07-02 2019-09-20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改进fsrbfd的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
CN110955145A (zh) * 2019-12-10 2020-04-03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针对连续回转马达电液伺服系统的五阶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1208734A (zh) * 2020-02-18 2020-05-29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控制增益未知不确定系统的数据驱动抗干扰控制结构
CN111290281A (zh) * 2020-03-23 2020-06-16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ADRC-Smith算法的波前控制方法
CN111413903A (zh) * 2020-04-01 2020-07-14 镇江颀珑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非线性时滞远程监测系统
CN111665718A (zh) * 2020-06-05 2020-09-15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q学习算法的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控制策略
CN111711407A (zh) * 2020-06-29 2020-09-25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优化adrc伺服电机控制方法
CN111799834A (zh) * 2019-04-09 2020-10-2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风电并网系统广域协调控制的方法
CN112180727A (zh) * 2020-10-01 2021-01-05 天水师范学院 一种大时滞非线性系统的多率采样控制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12650055A (zh) * 2021-01-11 2021-04-13 东北大学 一种高性能双率串级pid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176731A (zh) * 2021-04-19 2021-07-2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双神经网络自学习的ipmsm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3238481A (zh) * 2021-04-13 2021-08-10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滑模自抗扰控制的转镜伺服控制系统
CN113983717A (zh) * 2021-11-25 2022-01-28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吸收式制冷节能系统
CN114290327A (zh) * 2021-11-25 2022-04-08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一阶变增益adrc的六轴机械臂控制系统
CN114489010A (zh) * 2022-01-25 2022-05-13 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 一种adrc扩张观测器状态观测误差实时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7031967A (zh) * 2023-10-10 2023-11-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迭代学习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7471921A (zh) * 2023-12-26 2024-01-30 天津大学 扰动观测抑制与目标跟踪系统
CN117526741A (zh) * 2024-01-08 2024-02-06 湖南科技大学 单相交流输入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6860A1 (en) * 2002-12-09 2004-09-09 Guided Systems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output feedback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a non-minimum phase system
CN101995822A (zh) * 2010-09-26 2011-03-30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大时滞系统的灰色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02799113A (zh) * 2012-08-01 2012-11-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自抗扰控制技术伺服系统控制方法
CN105182750A (zh) * 2015-09-02 2015-1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一种线性/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切换控制方法
CN106292273A (zh) * 2016-09-26 2017-01-04 长春理工大学 针对大滞后温度系统的滞后时间削弱的自抗扰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6860A1 (en) * 2002-12-09 2004-09-09 Guided Systems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output feedback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a non-minimum phase system
CN101995822A (zh) * 2010-09-26 2011-03-30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大时滞系统的灰色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02799113A (zh) * 2012-08-01 2012-11-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自抗扰控制技术伺服系统控制方法
CN105182750A (zh) * 2015-09-02 2015-1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一种线性/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切换控制方法
CN106292273A (zh) * 2016-09-26 2017-01-04 长春理工大学 针对大滞后温度系统的滞后时间削弱的自抗扰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利峰 等: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改进 Smith-AGC 研究", 《冶金自动化》 *
李杨帆 等: "RBF神经网络在薄膜厚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现代电子技术》 *
李杰 等: "线性/非线性自抗扰切换控制方法研究", 《自动化学报》 *
齐晓慧 等: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抗扰控制及仿真", 《兵工学报》 *

Cited B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1669A (zh) * 2019-03-12 2019-06-21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eso的pwm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11799834A (zh) * 2019-04-09 2020-10-2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风电并网系统广域协调控制的方法
CN111799834B (zh) * 2019-04-09 2022-11-15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风电并网系统广域协调控制的方法
CN110190792A (zh) * 2019-04-30 2019-08-30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路感模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CN110262244A (zh) * 2019-07-02 2019-09-20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改进fsrbfd的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
CN110262244B (zh) * 2019-07-02 2022-04-0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改进fsrbfd的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
CN110955145A (zh) * 2019-12-10 2020-04-03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针对连续回转马达电液伺服系统的五阶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1208734A (zh) * 2020-02-18 2020-05-29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控制增益未知不确定系统的数据驱动抗干扰控制结构
CN111208734B (zh) * 2020-02-18 2022-05-31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控制增益未知不确定系统的数据驱动抗干扰控制结构
CN111290281A (zh) * 2020-03-23 2020-06-16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ADRC-Smith算法的波前控制方法
CN111413903A (zh) * 2020-04-01 2020-07-14 镇江颀珑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非线性时滞远程监测系统
CN111665718A (zh) * 2020-06-05 2020-09-15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q学习算法的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控制策略
CN111665718B (zh) * 2020-06-05 2022-05-1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q学习算法的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CN111711407A (zh) * 2020-06-29 2020-09-25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优化adrc伺服电机控制方法
CN112180727A (zh) * 2020-10-01 2021-01-05 天水师范学院 一种大时滞非线性系统的多率采样控制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12180727B (zh) * 2020-10-01 2023-03-14 天水师范学院 一种大时滞非线性系统的多率采样控制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12650055B (zh) * 2021-01-11 2021-12-07 东北大学 一种高性能双率串级pid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50055A (zh) * 2021-01-11 2021-04-13 东北大学 一种高性能双率串级pid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38481A (zh) * 2021-04-13 2021-08-10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滑模自抗扰控制的转镜伺服控制系统
CN113176731B (zh) * 2021-04-19 2022-10-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双神经网络自学习的ipmsm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3176731A (zh) * 2021-04-19 2021-07-2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双神经网络自学习的ipmsm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4290327A (zh) * 2021-11-25 2022-04-08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一阶变增益adrc的六轴机械臂控制系统
CN113983717A (zh) * 2021-11-25 2022-01-28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吸收式制冷节能系统
CN114290327B (zh) * 2021-11-25 2023-05-30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一阶变增益adrc的六轴机械臂控制系统
CN114489010A (zh) * 2022-01-25 2022-05-13 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 一种adrc扩张观测器状态观测误差实时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7031967A (zh) * 2023-10-10 2023-11-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迭代学习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7031967B (zh) * 2023-10-10 2024-01-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迭代学习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7471921A (zh) * 2023-12-26 2024-01-30 天津大学 扰动观测抑制与目标跟踪系统
CN117471921B (zh) * 2023-12-26 2024-03-15 天津大学 扰动观测抑制与目标跟踪系统
CN117526741A (zh) * 2024-01-08 2024-02-06 湖南科技大学 单相交流输入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控制方法
CN117526741B (zh) * 2024-01-08 2024-03-29 湖南科技大学 单相交流输入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3863B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3863A (zh) 非线性系统的快速自学习改进adrc控制方法
Fu et al. Adaptive learning and control for MIMO system based on 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
CN107608209A (zh) 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前馈与闭环复合控制方法、系统
US5159660A (en) Universal process control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Calvo-Rolle et al. A hybrid intelligent system for PID controller using in a steel rolling process
CN111413872B (zh)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空气容腔压力快速主动抗扰方法
CN101168173B (zh) 卷绕温度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8489015B (zh) 基于极点配置和帕德近似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方法
CN104570729A (zh) 一种改进型的Smith预估控制器
CN105388764A (zh) 基于动态矩阵前馈预测的电液伺服pid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054596A (zh) 一种基于改进性能指标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整定方法
JP3864781B2 (ja) 温度調節器
CN111123871B (zh) 针对化工过程遗传算法优化的预测函数控制方法
CN111930010A (zh) 一种基于lstm网络的通用mfa控制器设计方法
CN109062030A (zh) 基于拉盖尔函数模型的火电单元机组负荷预测pid控制方法
Pengfei et al. Flatness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delay compensation for cold rolling mill
Mei et al. Adaptive event-triggered fuzzy control for hot strip finishing mill via a disturbance observer-based method
Huang et al. Metal chambe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using fuzzy PID gain auto-tuning strategy
CN113947202A (zh) 一种工业过程多状态感知预测控制器设计方法
McDowell et al. Online neural control applied to a bank-to-turn missile autopilot
JP7140073B2 (ja) 学習モデル生成方法、データベース構築方法、ミルセットアップ設定方法、圧延材の製造方法、処理対象の製造方法、及び学習モデル生成装置
CN113325692A (zh) 基于近邻等效的pid控制器拉回式整定方法
Wakitani et al. Study on an adaptive GMDH-PID controller using 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
Gu et al.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model and self-adaptive PSD controller in the main steam temperature system
CN106610588B (zh) 一种串级预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