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82910B - 染色性提高剂和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染色性提高剂和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2910B
CN109082910B CN201710445870.3A CN201710445870A CN109082910B CN 109082910 B CN109082910 B CN 109082910B CN 201710445870 A CN201710445870 A CN 201710445870A CN 109082910 B CN109082910 B CN 109082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rbon atoms
dyeing
component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58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82910A (zh
Inventor
末定君之
许素新
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ca Chemical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cca Chemical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ca Chemical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cca Chemical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458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82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82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2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82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2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6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low-molecular-weight organic compounds without sulfate or sulfonate groups
    • D06P1/651Compounds without nitrogen
    • D06P1/65106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D06P1/65125Compounds containing ester group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6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olyethers
    • D06P1/613Polyethers without nitrogen
    • D06P1/6136Condensation products of esters, acids, oils, oxyacids with oxiran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34Material containing ester groups
    • D06P3/52Polyes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比通常低的温度下进行了染色的情况下也获得优异的染色亲和性的染色性提高剂以及使用了该染色性提高剂的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含有规定的成分(A)和成分(B)的染色性提高剂和使用了其的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染色性提高剂和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包含聚酯纤维的纤维等进行染色时使用的染色性提高剂、以及通过使用了该染色性提高剂的染色得到的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对纤维的染色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花费时间而进行。例如,对聚酯纤维的染色如以下所述进行。首先,将处理浴加热到约40~60℃,通常历时约50~80分钟,想要快速地完成染色的情况下历时约30~50分钟慢慢地升温,在120~135℃(通常约130℃)进行约30~90分钟(通常约60分钟)的高温高压处理。
为了削减能量和作业时间,一直以来希望缩短染色时间、即低温染色,但如果进行低温染色,则存在难以获得充分的染色亲和性(染色性)的问题。
在纤维染色中,在染色处理液中根据需要添加用于防止染料凝聚、无斑地均匀地染色的匀染剂、根据需要用于浓浓地染色的导染剂。
据认为,利用这样的匀染剂、导染剂解决与低温染色相伴的上述问题。作为匀染剂或导染剂,以往公开了以下这样的技术。
作为匀染剂,例如,公开了以规定的量含有选自苯甲酸酯和二苄基醚中的1种或2种以上、聚亚烷基二醇脂肪酸二酯、和针对苯乙烯化苯酚或α-甲基苯乙烯化苯酚的碳原子数2~4的氧化烯加成物的硫酸酯盐或磷酸酯盐的聚酯纤维用匀染剂(日本特开2010-090498号公报)。作为导染剂,公开了含有苯甲酸酯和非离子活性剂的导染剂(日本特开2007-1002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上述以往的方法而言,在低温染色的情况下染色亲和性不充分。
因此,希望有即使是比通常低的温度也得到优异的染色亲和性的染色纤维制品的染色用药剂。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具有的课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是比通常低的温度也得到优异的染色亲和性的染色纤维制品的染色性提高剂以及使用了该染色性提高剂的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规定的酯化合物和规定的芳香族羧酸的二酯的组合,从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染色性提高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成分(A):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成分(B):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021
(式(1)中,R11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R12表示碳原子数3~8的烷基、可取代的苯基、可取代的芳烷基或者由-A11O-R13表示的基团,A11O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氧基,R13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可取代的苯基或者可取代的芳烷基)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022
(式(2)中,R1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烷氧基,a和c各自独立地表示0~3的整数,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3的亚烷基,A1O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氧基,b表示1~10的整数。)
本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优选以质量比60:40~95:5含有成分(A)和成分(B)。
本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中,优选还含有成分(C):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中,优选成分(C)为选自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C1)和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C2)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031
(式(3)中,R5、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d表示1~3的整数,e表示0~2的整数,f表示0~5的整数,[(d×e+e)+f]为1~5,A2O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氧基,g表示1~100的整数,X表示氢原子或由下述通式(3-1)、(3-2)、(3-3)或(3-4)表示的基团。)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032
(式(3-1)中,R8表示碳原子数7~23的脂肪族烃基。)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033
(式(3-2)、式(3-3)和式(3-4)中,M1、M2、M3和M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碱金属原子或铵。)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041
(式(4)中,R9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7~23的脂肪族烃基,A3O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氧基,h表示1~100的整数。)
本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中,优选成分(A)和成分(B)的合计与成分(C)的质量比为20:80~98:2。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使用含有上述染色性提高剂的染色处理液对纤维进行染色的工序。
上述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上述纤维包含聚酯纤维。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即使是比通常低的温度的染色,也能够得到优异的染色亲和性的染色纤维制品。因此,能够对节能和作业时间缩短做出贡献,也能够有助于成本削减。另外,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即使是低温度的染色,也能够得到优异的染色坚牢度和匀染性的染色纤维制品。进而,通过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用于以往的纤维染色,能够得到优异的染色亲和性、染色坚牢度和匀染性的染色纤维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含有下述的成分(A)和成分(B)。成分(A)为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据认为,成分(A)特别是在聚酯纤维等化学纤维或包含它们的混纺纤维或复合纤维等的染色中,具有促进分散染料的单分子化、使染料容易扩散到纤维内部的作用。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042
式(1)中,R11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R12表示碳原子数3~8的烷基、可取代的苯基、可取代的芳烷基或者由-A11O-R13表示的基团,A11O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氧基,R13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可取代的苯基或者可取代的芳烷基。
作为由R11表示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分支链状,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等。烷基的碳原子数超过4的情况下,染色亲和性倾向于变得不充分。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甲基。
作为由R12表示的碳原子数3~8的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分支链状,例如可列举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等。如果烷基的碳原子数在上述范围外,则染色亲和性倾向于变得不充分。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碳原子数4~6的烷基。
作为由R12表示的可取代的苯基或芳烷基,例如可列举出苯基或芳烷基的苯环的1~3个氢原子被甲基、乙基、羟基或羧基等取代基取代而成的基团。作为这样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出甲苯基、羟基苯基、甲基苄基、二甲基苄基、三甲基苄基、乙基苄基等。
作为芳烷基,例如可列举出苄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2-苯基丙基、苯基丁基。
作为可取代的苯基或芳烷基,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苯基、苄基。
作为由R12表示的-A11O-R13所示的基团中的A11O,例如可列举出亚乙氧基、亚丙氧基、亚丁氧基等。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亚乙氧基、亚丙氧基。
作为由R13表示的碳原子数1~5的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分支链状,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等。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碳原子数2~4的烷基。
作为由R13表示的可取代的苯基或芳烷基,可列举出与由上述R2表示的可取代的苯基或芳烷基同样的基团。
作为式(1)中的R12,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碳原子数3~8的烷基、可取代的芳烷基或者由-A11O-R13表示的基团,更优选可取代的芳烷基。
作为由上述通式(1)所示的酯化合物(A)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甲酸异戊酯、丙二醇单苯基醚的甲酸酯等甲酸酯,醋酸丙酯、醋酸丁酯、醋酸异戊酯、醋酸苯酯、醋酸苄酯、丙二醇单苯基醚的醋酸酯、醋酸2-丁氧基乙酯、醋酸1-甲基-2-丁氧基乙酯、醋酸3-甲氧基丁酯等醋酸酯,丙酸丙酯、丙酸丁酯、丙酸异戊酯、丙酸苄酯等丙酸酯,丁酸丁酯、丁酸异戊酯等丁酸酯等。
上述中,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醋酸苄酯、丙二醇-1-苯基醚-2-乙酸酯、醋酸2-甲基苄酯、戊酸苄酯,更优选醋酸苄酯。
成分(B)为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成分(B)特别是在聚酯纤维等化学纤维或包含它们的混纺纤维或复合纤维等的染色中,作为扩张纤维的结晶区域、使染料容易进入纤维内的导染剂发挥作用。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061
式(2)中,R1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烷氧基,a和c各自独立地表示0~3的整数。R1或R4有多个的情况下,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作为R1和R4,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基。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作为a和c,优选1或2。
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3的亚烷基。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单键作为R2和R3
A1O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氧基,b为1~10。A1O有多个的情况下,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作为A1O,优选碳原子数2~4的亚烷氧基。另外,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4~10作为b。
作为制造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方法,例如能够通过使可具有烷基或烷氧基的芳香族羧酸与碳原子数2~4的氧化烯的聚合物或碳原子数2~6的烷烃二醇反应而得到。
作为芳香族羧酸,可列举出苯甲酸、甲基苯甲酸、乙基苯甲酸、正丙基苯甲酸和叔丁基苯甲酸等具有碳原子数1~4的烷基的苯甲酸、以及、甲氧基苯甲酸和叔丁氧基苯甲酸等具有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的苯甲酸。作为芳香族羧酸,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更优选苯甲酸或具有碳原子数1~4的烷基的苯甲酸。
另外,作为碳原子数2~6的烷烃二醇,可列举出乙烷-1,2-二醇、1,3-丙二醇和1,4-丁二醇等。
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染色性提高剂优选以质量比60:40~95:5含有成分(A)和成分(B),更优选以70:30~90:10含有,进一步更优选以70:30~85:15含有。
就染色性提高剂中的成分(A)和成分(B)的合计含量而言,相对于染色性提高剂的总量,可列举出0.1~100质量%的量。作为染色性提高剂中可含有的成分(A)和成分(B)以外的成分,例如可列举出水、有机溶剂、以及成分(A)和成分(B)以外的表面活性剂等。
例如为了染色性提高剂的粘度调节或料剂稳定性而添加有机溶剂,例如可列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单丁基醚、二甘醇单丁基醚等碳原子数1~10的醇等。其中,优选二甘醇单丁基醚。相对于染色性提高剂的总量,染色性提高剂中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优选0.5~15质量%。
作为成分(A)和成分(B)以外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公知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脂肪醇(脂肪醇的碳原子数1~22)的氧化烯加成物的硫酸酯或磷酸酯或它们的盐、由碳原子数2~4的氧化烯得到的聚亚烷基二醇的硫酸酯或磷酸酯或它们的盐、单或多苯乙烯化苯酚的氧化烯加成物的硫酸酯或磷酸酯或它们的酯的盐、单或多苯乙烯化烷基(烷基的碳原子数1~10)苯酚的氧化烯加成物的硫酸酯或磷酸酯或它们的酯的盐、烷基(烷基的碳原子数8~22)苯磺酸或其盐、烷基(烷基的碳原子数8~22)磺酸或其盐、α-烯烃磺酸(α-烯烃磺酸的碳原子数8~22)或其盐、α-磺基脂肪酸烷基酯(α-磺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8~22、烷基的碳原子数1~12)或其盐、萘磺酸福尔马林缩合物等。
作为盐,可列举出碱金属盐、碱土类金属盐、铵盐、链烷醇胺盐等。
另外,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脂肪醇(脂肪醇的碳原子数1~22)的氧化烯加成物或其脂肪酸(脂肪酸的碳原子数8~24)酯、由碳原子数2~4的氧化烯得到的聚亚烷基二醇或其脂肪酸(脂肪酸的碳原子数8~24)酯、单或多苯乙烯化苯酚的氧化烯加成物或其脂肪酸(脂肪酸的碳原子数8~24)酯、单或多苯乙烯化烷基(烷基的碳原子数1~10)苯酚的氧化烯加成物的脂肪酸(脂肪酸的碳原子数8~24)酯等。
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苯扎氯铵、具有1个或2个长链烷基的三烷基胺与季铵化剂的反应产物、单或二烷基胺的氧化烯加成物与季铵化剂的反应产物、烷基吡啶鎓盐等季铵型表面活性剂等。作为上述三烷基胺的长链烷基的碳原子数,可列举出6~24,其余的烷基的碳原子数可列举出1~5。作为上述单或二烷基胺的烷基的碳原子数,可列举出6~24。作为上述氧化烯,可列举出碳原子数2~4的氧化烯,作为它们的加成摩尔数,可列举出2~50。作为上述季铵化剂,例如可列举出具有碳原子数1~5的烷基的烷基卤、具有碳原子数1~5的烷基的二烷基硫酸等。作为上述烷基吡啶鎓盐的烷基的碳原子数,可列举出3~24。
染色性提高剂中,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进一步含有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作为成分(C)。
进而,在这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作为成分(C),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下述化合物(C1)和/或下述化合物(C2)。
化合物(C1)为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091
式(3)中,R5、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氢原子。
d表示1~3的整数,e表示0~2的整数,f表示0~5的整数,[(d×e+e)+f]为1~5。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d×e+e)+f]优选1~4,更优选2或3。
A2O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氧基,g为1~100的整数。A2O有多个的情况下,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作为A2O,优选亚乙氧基或亚丙氧基,更优选亚乙氧基。另外,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作为g,优选2~50的整数,更优选4~20的整数。
X表示氢原子或由下述通式(3-1)、(3-2)、(3-3)或(3-4)表示的基团。
作为X为氢原子的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能够通过在单或多苯乙烯化苯酚中添加碱催化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在高温和减压下充分地脱水后,在80~200℃使碳原子数2~4的氧化烯进行加成反应而得到。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092
式(3-1)中,R8表示碳原子数7~23的脂肪族烃基,可以为饱和,也可以为不饱和,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分支链状。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脂肪族烃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1~21,更优选13~19。
作为X为由式(3-1)表示的基团的式(3)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例如使单或多苯乙烯化苯酚的碳原子数2~4的氧化烯加成物与碳原子数8~24的脂肪酸反应而制造。
作为碳原子数8~24的脂肪酸,例如可列举出辛酸、壬酸、癸酸、十二酸、十四酸、十五酸、十六酸、9-十六碳烯酸、十七酸、2-庚基十一酸、顺式-9-十八碳烯酸、11-十八碳烯酸、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等。另外,作为碳原子数8~24的脂肪酸,可使用来自天然物的脂肪酸,例如可列举出由妥尔油精制的妥尔油脂肪酸、将椰子油水解而得到的椰子油脂肪酸等。这些中,从染料分散性、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顺式-9-十八碳烯酸、妥尔油脂肪酸、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更优选顺-9-十八碳烯酸。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01
式(3-2)、(3-3)和(3-4)中,M1、M2、M3和M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碱金属原子或铵。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作为M1、M2、M3和M4,优选铵。
作为X,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氢原子或由式(3-1)表示的基团,更优选氢原子。
接下来对(C2)进行说明。(C2)为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02
式(4)中,R9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7~23的脂肪族烃基,可以为饱和,也可以为不饱和,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分支链状。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脂肪族烃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1~21,更优选13~19。
A3O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氧基,h表示1~100的整数。A3O有多个的情况下,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作为A3O,优选亚乙氧基或亚丙氧基,更优选亚乙氧基。另外,从匀染性和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作为h,优选5~25。
作为由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能够通过使碳原子数8~24的脂肪酸与碳原子数2~4的氧化烯的聚合物或碳原子数2~4的烷烃二醇反应而得到。
作为碳原子数8~24的脂肪酸,可以例示与上述的脂肪酸相同的脂肪酸。作为碳原子数2~4的烷烃二醇,可列举出乙烷-1,2-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等。
作为染色性提高剂中的成分(C),在化合物(C1)和化合物(C2)中,从匀染性、染色亲和性以及成分(A)和成分(B)在染色处理液中的乳化分散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化合物(C1)。
染色性提高剂中的成分(A)和成分(B)的合计与成分(C)的质量比,从匀染性、染色亲和性以及成分(A)和成分(B)在染色处理液中的乳化分散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A+B):(C)=20:80~98:2,更优选为40:60~95:5,进一步更优选为60:40~95:5。
染色性提高剂中的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含有总量,相对于染色性提高剂的总量,可列举出0.1~100质量%这样的量。
接下来对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作为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可列举出包含如下工序的方法:使用包含染色性提高剂的染色处理液对纤维进行染色。
另外,使用含有染色性提高剂的染色处理液对纤维进行染色的情况下,作为在染色处理液中的染色性提高剂的添加量,可根据染料的种类等适当地调节,例如可列举出成分(A)和成分(B)成为0.01~15%o.w.f.的量,更优选成为0.3~8%o.w.f.的量。
有时在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中的染色处理液中添加匀染剂,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以往公知的匀染剂。作为匀染剂在染色处理液中的添加量,可列举出成为0.01~15%o.w.f.的量,更优选成为0.3~8%o.w.f.的量。
在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中,对成为染色对象的纤维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它们的混纺纤维或复合纤维。作为天然纤维,可列举出棉、麻和羊毛等,作为化学纤维,可列举出人造丝、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醋酸酯等半合成纤维,聚酯、聚酰胺、丙烯腈系纤维和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等合成纤维。作为纤维的形态,也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出丝、极细纤维、编造物、织造物、非织造布等。
从染色亲和性更为优异的观点出发,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优选在包含聚酯纤维的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中使用。
染色对象纤维与染色处理液的浴比因目标的染色亲和性等而异,可列举出1:3~1:30、更优选1:5~1:25这样的范围。
作为染料,优选分散染料,染料使用量能够适当地选择,例如可列举出0.001~20%o.w.f.这样的量。
进而,也能够如以往那样在处理液中添加用于pH调节的酸或螯合剂、除成分(A)、成分(B)和成分(C)以外的表面活性剂等。
对使用的染色设备并无特别限制,能够使用以往的染色设备,例如可列举出液流染色机、绳状染色机、卷染染色机、经轴染色机、筒子纱染色机、奥氏染色机、高压喷射染色机等。
对于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能够应用以往的条件,例如可列举出如下方法:将处理液加热到约40~60℃,通常历时约50~80分钟,想要快速地完成染色的情况下历时约30~50分钟,慢慢地升温,在120~135℃进行约30~90分钟的高温处理。然后,优选进行还原清洗等皂洗处理。
对染色时的压力和染色后的皂洗方法并无特别限制,能够采用以往的方法和条件。
染色性提高剂即使在比通常低的温度下染色也能够得到优异的染色亲和性的染色纤维制品。因此,能够对削减能量和作业时间做出贡献。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更为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1》染色性提高剂的制造
作为成分(A),使用下述的化合物A-1~A-4、比较化合物A-5~A-6,作为成分(B),使用了以下的合成例1~5和比较合成例1~2中得到的化合物B-1~B-5、比较化合物B-6~B-7以及比较化合物B-8(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1000)的顺式-9-十八碳烯酸二酯)。各个化合物的通式(1)和通式(2)中的由各符号所示的基团或其碳原子数如下述表1和表2中所示那样。使用这些化合物,得到了表3和表4的组成的染色性提高剂(实施例1~12、比较例1~14)。
化合物A-1:醋酸苄酯
化合物A-2:丙二醇-1-苯基醚-2-乙酸酯
化合物A-3:醋酸2-甲基苄酯
化合物A-4:戊酸苄酯
比较化合物A-5:4-甲基戊酸苄酯
比较化合物A-6:醋酸十八烷基酯
表1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31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41
表2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42
合成例1作为成分(B)的化合物(B-1)的合成
在具有搅拌器、温度计、带有水分离器的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导入管的1L的玻璃制反应容器中装入238.3g(1.0摩尔)五甘醇、272.3g(2.0摩尔)甲基苯甲酸、1.22g氧化锡、36g二甲苯,边以30ml/min的流量将氮气吹入反应液中,边升温到180℃。到达180℃后,在该温度下使其进行酯化反应8~10小时。由反应生成的水通过与二甲苯的共沸而向反应体系外除去。将得到的酯化反应产物用5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后,温水清洗,接下来,在1.5kPa的减压下、在120~135℃将残留的二甲苯馏除,得到了由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B-1。
化合物(B-1)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43
(式中,EO表示亚乙氧基)
合成例2作为成分(B)的化合物(B-2)的合成
除了将272.3g(2.0摩尔)甲基苯甲酸替换为356.4g(2.0摩尔)叔丁基苯甲酸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了由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B-2。
化合物(B-2)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51
(式中,tBu表示叔丁基,EO表示亚乙氧基)
合成例3作为成分(B)的化合物(B-3)的合成
除了将272.3g(2.0摩尔)甲基苯甲酸替换为300.4g(2.0摩尔)2,5-二甲基苯甲酸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了由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
化合物(B-3)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52
(式中,EO表示亚乙氧基)
合成例4作为成分(B)的化合物(B-4)的合成
除了将238.3g(1.0摩尔)五甘醇替换为378g(1.0摩尔)五(四亚甲基二醇)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了由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
化合物(B-4)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53
(式中,BO表示亚丁基氧(四亚甲基氧)基)
合成例5作为成分(B)的化合物(B-5)的合成
除了将238.3g(1.0摩尔)五甘醇替换为414g(1.0摩尔)九甘醇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了由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
化合物(B-5)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54
(式中,EO表示亚乙氧基)
比较合成例1比较化合物B-6的合成
除了将272.3g(2.0摩尔)甲基苯甲酸替换为468.7g(2.0摩尔)4-辛基苯甲酸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了由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
化合物B-6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61
(式中,EO表示亚乙氧基)
比较合成例2比较化合物B-7的合成
除了将238.3g(1.0摩尔)五甘醇替换为600g(1.0摩尔)聚乙二醇600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了由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
化合物B-7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62
(式中,PEG600表示聚乙二醇600)
《2》评价
采用以下的方法对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染色性提高剂评价了染色亲和性。
采用下述染色方法1得到了染色纤维制品。在Mini Color染色机(Rapid制造)的纺丝罐中,使用水制备下述组成的染色处理液,向其中以浴比1:10投入作为染色对象纤维的聚酯塔夫绸精炼布(单位面积重量:200g/m2),在下述条件下进行了染色处理。
<染色处理液组成>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染色性提高剂 2g/L
·匀染剂 0.3g/L
(其中,比较例1和2为1g/L)
[匀染剂组成]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63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71
<染色条件>
从60℃以2℃/分钟升温至规定的温度,在规定的温度下处理了50分钟。就规定的温度而言,在比较例1中使用了Dianix Blue UN-SE的例子为130℃,使用了Dianix Navy S-2G 200%的例子为135℃。除此以外,使用了Dianix Blue UN-SE的例子为115℃,使用了Dianix Navy S-2G 200%的例子为120℃。
染色处理后,将处理液冷却到约80℃,将染色对象纤维取出。以浴比1:30将它们投入下述组成的还原清洗液,在80℃还原清洗15分钟。然后,进行水洗、脱水和干燥,得到了染色纤维制品。
<还原清洗液组成>
·连二亚硫酸钠 2g/L
·氢氧化钠 2g/L
3.染色亲和性的评价
对于得到的染色纤维制品,使用分光测色计(CM-3600d、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求出400~700nm的每10nm的K/S值,算出其积分值,作为其染色纤维制品的K/S值。
求出将比较例1的染色纤维制品的K/S值设为100时的、其他染色纤维制品的K/S值,作为吸色率。将其结果示于表1和表2中。吸色率越高,表示越能够浓浓地染色,即染色亲和性越优异。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81
Figure BDA0001321029090000191
如表1和表2中所示那样,可知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即使在比通常低的温度下染色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优异的染色亲和性的染色纤维制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即使在比通常低的温度下染色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优异的染色性的染色纤维制品。因此,能够对节能和作业时间的缩短做出贡献,也能够有助于成本削减。另外,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即使是低温度的染色也能够得到优异的染色坚牢度和匀染性的染色纤维制品。进而,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染色性提高剂通过用于以往的纤维染色,能够得到优异的染色亲和性、染色坚牢度和匀染性的染色纤维制品。因此,即使是包含均匀地染色困难的混纺纤维、复合纤维和极细纤维的纤维制品等,也能够均匀地染色。

Claims (7)

1.染色性提高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成分(A):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成分(B):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1321029080000011
式(1)中,R11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R12表示碳原子数3~8的烷基、可取代的苯基、可取代的芳烷基或者由-A11O-R13表示的基团,A11O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氧基,R13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可取代的苯基或者可取代的芳烷基,
Figure FDA0001321029080000012
式(2)中,R1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烷氧基,a和c各自独立地表示0~3的整数,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3的亚烷基,A1O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氧基,b表示1~10的整数。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性提高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比60:40~95:5含有上述成分(A)和上述成分(B)。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色性提高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成分(C):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性提高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分(C)为选自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C1)和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C2)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Figure FDA0001321029080000021
式(3)中,R5、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d表示1~3的整数,e表示0~2的整数,f表示0~5的整数,[(d×e+e)+f]为1~5,A2O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氧基,g表示1~100的整数,X表示氢原子或由下述通式(3-1)、(3-2)、(3-3)或(3-4)表示的基团,
Figure FDA0001321029080000022
式(3-1)中,R8表示碳原子数7~23的脂肪族烃基,
Figure FDA0001321029080000023
式(3-2)、式(3-3)和式(3-4)中,M1、M2、M3和M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碱金属原子或铵,
Figure FDA0001321029080000024
式(4)中,R9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7~23的脂肪族烃基,A3O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氧基,h表示1~100的整数。
5.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染色性提高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分(A)和上述成分(B)的合计与上述成分(C)的质量比为20:80~98:2。
6.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序:使用包含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染色性提高剂的染色处理液对纤维进行染色。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纤维包含聚酯纤维。
CN201710445870.3A 2017-06-14 2017-06-14 染色性提高剂和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082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5870.3A CN109082910B (zh) 2017-06-14 2017-06-14 染色性提高剂和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5870.3A CN109082910B (zh) 2017-06-14 2017-06-14 染色性提高剂和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2910A CN109082910A (zh) 2018-12-25
CN109082910B true CN109082910B (zh) 2022-05-03

Family

ID=64838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5870.3A Active CN109082910B (zh) 2017-06-14 2017-06-14 染色性提高剂和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8291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2603A (zh) * 2010-07-30 2010-11-24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阳离子染料易染共聚酯纤维助染剂及用其进行染色的方法
WO2011007696A1 (ja) * 2009-07-17 2011-01-20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染色繊維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精練染色助剤
CN103764901A (zh) * 2012-08-08 2014-04-30 日华化学株式会社 聚酯纤维用染色助剂以及使用其的聚酯纤维的染色方法及染色物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7696A1 (ja) * 2009-07-17 2011-01-20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染色繊維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精練染色助剤
CN101892603A (zh) * 2010-07-30 2010-11-24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阳离子染料易染共聚酯纤维助染剂及用其进行染色的方法
CN103764901A (zh) * 2012-08-08 2014-04-30 日华化学株式会社 聚酯纤维用染色助剂以及使用其的聚酯纤维的染色方法及染色物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2910A (zh) 201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60349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用染色助剤、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染色方法及び染色物の製造方法
CN108368676B (zh) 染色助剂和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11910451A (zh) 一种宽温去油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2910B (zh) 染色性提高剂和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EP1278908A1 (en) Composition for pretreating fiber materials
CN110093782B (zh) 一种低泡含硅除油剂的制备方法
CN108368675B (zh) 匀染剂和染色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12194797B (zh) 一种高闪点季铵化聚醚嵌段硅油及制备方法
CN107541968B (zh) 一种涤纶染色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GB1594596A (en) Textile teatment process and composition for use therein
JP5186658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オリゴマー防止剤
JP6214388B2 (ja) 繊維用染色助剤、及び染色物の製造方法
EP2588532A1 (en) Branched secondary alcohol alkoxylate surfactants for textile processing
CN114875675A (zh) 用于涤纶工业丝的木质素磺酸钠聚醚两性表面活性剂、涤纶工业丝纺丝油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AU608184B2 (en) Styrene oxide adducts
JP2021075828A (ja) 染色助剤及び染色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11851074A (zh) 一种环保型软油精及其制备方法
JP2024005830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染色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12694609B (zh) 一种聚酯纤维高温匀染用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57412A (zh) 一种生物基超低温前处理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37154A (zh) 一种非离子聚醚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14346B (zh) 涤纶染色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JP7209810B2 (ja) 液状還元剤組成物及び還元洗浄方法
JPH032991B2 (zh)
KR100362618B1 (ko) 모함유섬유물질의염색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7

Address after: 311215 north of Hongda Road, Qiaonan Distric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ICCA CHEMICAL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Fukui Prefecture of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ICCA CHEMICAL Co.,Ltd.

Applicant before: NICCA CHEMICAL (CHINA)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