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5737A - 面板连结体、发电模块连结体、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及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板连结体、发电模块连结体、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及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5737A
CN109075737A CN201780028132.7A CN201780028132A CN109075737A CN 109075737 A CN109075737 A CN 109075737A CN 201780028132 A CN201780028132 A CN 201780028132A CN 109075737 A CN109075737 A CN 109075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ion modul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union body
panel
link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81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5737B (zh
Inventor
林祐纪
儿岛清茂
吉田昌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Ze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Ze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Ze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5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5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2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PV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01L31/0508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the interconnection mea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6Electrical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two or more PV modules, e.g. electrical module-to-module conn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ybrid Cell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面板连结体具有:多个薄型面板,其以m行n列的行列状来配置;以及连结部,其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连结薄型面板,能够在相邻的薄型面板之间进行折叠。当将在第y列沿列方向相邻的薄型面板(P)之间的连结部的长度设为Dy,将薄型面板的上下方向的厚度设为L时,连结部在列方向上交替地包含满足D1≥2L且Dy≥Dy‑1+2L的关系的第1类行和满足Dn≥2L且Dy≥Dy+1+2L的关系的第2类行。

Description

面板连结体、发电模块连结体、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及发电 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板连结体、发电模块连结体、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及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使用者在无法获得商用电源的户外等也能够利用智能手机、笔记本PC(Personal Computer)、平板PC等的便携设备,可携带的发电装置的需求日益增加。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具有柔软性和伸缩性的片状的透明膜部件从上下夹着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光电转换模块)、和连接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电极的挠性导电部件(连结部)而形成的片状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根据这样的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在使用时能够展开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取出由光电转换模块发电产生的电力而在外部设备利用。此外,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片状太阳能电池而容易地存放、搬运。
此外,也存在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以外的可折叠的面板连结体。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以将与沿横向延伸的折痕对应的侧围的宽度依次增大或减小的方式构成的可折叠的板(面板连结体)。根据这样的面板连结体,即使具有少许厚度,也能够在折叠的状态下方便地保管或运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511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2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地存放,但仅设想了在一个方向(列方向)上折叠的情况,在存放性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此外,关于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面板连结体,考虑了板的厚度而规定了侧围的宽度,但在折叠的状态下的存放性方面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谋求在折叠的状态下的存放性的提高的面板连结体、发电模块连结体、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及发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面板连结体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薄型面板,其以m行n列(m≥2且n≥2)的行列状来配置;和连结部,其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连结所述薄型面板。所述面板连结体为能够在相邻的所述薄型面板之间进行折叠的面板连结体。当将在第y列沿着列方向相邻的所述薄型面板之间的所述连结部的长度设为Dy,将所述薄型面板的上下方向的厚度设为L时,所述连结部在列方向上交替地包含满足D1≥2L且Dy≥Dy-1+2L的关系的第1类行和满足Dn≥2L且Dy≥Dy+1+2L的关系的第2类行。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折叠时不妨碍配置在内侧的连接部的部分而平滑地折叠,因此能够谋求在折叠状态下的存放性的提高。
在此,在本发明的面板连结体中,所述连结部在将相邻的所述薄型面板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折叠了的状态下成为折痕的交点的位置,还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区域。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当成为存放状态时连结部不容易成为障碍,因此能够更平滑地折叠,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折叠的状态下的存放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面板连结体中,优选当将在第x行沿着行方向相邻的所述薄型面板之间的所述连结部的长度设为Cx时,所述连结部在行方向上交替地包含满足C1≥2L且Cx≥Cx-1+2L的关系的第1类列和满足Cm≥2L且Cx≥Cx+1+2L的关系的第2类列。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从行方向和列方向折叠均能够成为存放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的面板连结体中,优选在所述连结部中,第1行为所述第1类行且第1列为所述第2类列,或者第1行为所述第2类行且第1列为所述第1类列。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薄型面板远离在行方向上相邻的薄型面板和在列方向上相邻的薄型面板,能够提高薄型面板的稳定性。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面板连结体中,所述薄型面板为发电模块,所述连结部包含对所述发电模块进行电连结的导体。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发电模块连结体中也能够得到上述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的发电模块连结体中,优选所述连结部沿发电模块连结体的下端配置,进一步包含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导体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配置在所述导体层的下端侧。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彼此相邻的发电模块之间进行折叠时,由于保护层或发电模块配置在导体层的内侧,所以能够避免对导体层施加过大的折弯的力,能够抑制导体断线。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电模块连结体中,所述发电模块为光电转换模块。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中也能够得到上述相同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发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发电模块连结体;和与所述发电模块连结体进行电连接的主体。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发电装置中也能够得到上述相同的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谋求在折叠的状态下的存放性的提高的面板连结体、发电模块连结体、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以及发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展开状态的(a)俯视图和(b)主视图。
图4为将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展开状态的剖视图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展开状态的仰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行方向折叠状态的(a)俯视图和(b)主视图。
图7为将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行方向折叠状态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存放状态的(a)俯视图和(b)侧视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变形例1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0为将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a)变形例2和(b)变形例3的展开状态的剖视图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变形例4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2为将图1所示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变形例5的展开状态的剖视图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设为上下方向是指图3(a)等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俯视图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的意思,上方是指该图中的纸面近前方向的意思,下方是指其相反方向的意思。此外,设为表面侧是指在发电模块连结体的展开状态下、面向上方的一侧的意思,背面侧是指其相反侧。进而,设为行方向是指图3(a)等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俯视图中的右方向的意思,列方向是指该俯视图中的下方向的意思。
以下,参照图1至图10,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装置1详细地进行例示说明。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装置1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装置1具有发电模块连结体10和主体20。另外,发电装置1能够经由AC适配器30从商用电源接受供电。AC适配器30具有插座31和AC/DC转换器32。交流电压从商用电源经由插座31被输入到AC/DC转换器32,AC/DC转换器32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而供给到主体20。
发电模块连结体10具有多个发电模块P和连结部11。连结部11将各发电模块P彼此进行机械且电连结。
发电模块P具有发电面板12。发电面板12为面板状的部件。发电面板12是由对例如太阳光、室内光等的入射光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电力的太阳能电池构成的太阳能电池面板。另外,发电面板12并不限定于太阳能电池面板,也可以是利用入射光以外的能量来发电的面板。此外,发电模块P除了发电面板12以外,还具有支承发电面板12的基材(省略图示)、将由发电面板12发电产生的电力取出的取出布线(省略图示)等。
作为构成用作发电面板12的太阳能电池面板的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大致可举出使用无机系材料的无机系太阳能电池和使用有机系材料的有机系太阳能电池。作为无机系太阳能电池,可举出使用硅(Si)的Si系、使用化合物的化合物系等。此外,作为有机系太阳能电池,可举出使用有机颜料的低分子蒸镀系,使用导电性高分子的高分子涂布系,使用转换型半导体的涂布转换系等的薄膜系,由二氧化钛、有机色素和电解质构成的染料敏化系等。此外,对于构成太阳能电池面板的太阳能电池,还能够包含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使用钙钛矿系化合物的太阳能电池。在本发明中使用薄型面板状的太阳能电池面板,制作成塑料薄膜等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适合的。另外,薄型面板状的太阳能电池面板并不限定于制作成上述塑料薄膜等的太阳能电池面板,当然只要是同样的薄型就可以为任意方式。
主体20具有接口21、升压电路部22、发电模块电压检测部23、AC适配器电压检测部24、充电电池25、外部接口(IF)26、充放电控制电路27、以及控制器28。
接口21是用于将发电模块P与主体20进行机械且电连接的装置。接口21可以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接发电模块P。接口21将从被连接的发电模块P供给的电力输出到升压电路部22。
升压电路部22将从发电模块P经由接口21供给的电力的电压升压至充电电池25的充电所需要的规定电压,并输出到充放电控制电路27。
发电模块电压检测部23对从与主体20的接口21连接的发电模块P经由接口21供给到升压电路部22的电压(发电模块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器28。
AC适配器电压检测部24对从AC适配器30供给到充放电控制电路27的电压(AC适配器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器28。
充电电池25是铅蓄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能够充放电的电池。
外部接口(IF)26是与外部设备连接并能够向已连接的外部设备供电的接口。外部IF26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使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连接器(USB连接器)、在顶端具有连接器的电缆等,其与外部设备连接并接受例如来自外部设备的充电请求而向外部设备供电。发电装置1能够经由该外部IF26与各种被充电设备例如便携电话、智能手机、平板型设备、个人计算机这样的装置进行机械且电拆装。
充放电控制电路27在升压电路部22、AC适配器30、充电电池25、以及经由外部IF26连接的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充放电控制。
控制器28控制主体20的各部的动作。例如,控制器28基于发电模块电压检测部23的检测结果、AC适配器电压检测部24的检测结果、充电电池25的充电量等,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27来控制用于充放电的路径。
接着,参照图2至图5对发电装置1具有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至图5分别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展开状态的图,图2为立体图,图3(a)为俯视图,图3(b)为主视图,图4为将沿着行方向的剖视图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图5为仰视图。
在此,在本发明中展开状态是指,为了使用发电装置1进行发电,以彼此不重叠的方式将各发电模块P展开,发电模块连结体10整体形成平面状的状态。另外,与该展开状态对称地,如参照图8后述的那样,将为了存放发电装置1而折叠彼此相邻的各发电模块P由此所有的发电模块P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称为存放状态。此外,展开状态和存放状态是为了便于说明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状态而定义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可以在各发电模块P中的一部分被折叠的状态下用于发电,也可以在各发电模块P中的一部分没有被折叠的状态下进行存放。
如图2和图3(a)所示,发电模块连结体10在展开状态下,以5行5列的行列状配置各发电模块P。各发电模块P通过连结部11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机械且电连结。发电模块P为薄型面板状,此外,在该例子中,在俯视图中为矩形形状。发电模块P也可以由用于赋予耐环境性的包装材料覆盖。此外,发电模块P优选具有一定程度的挠性,但具有至少刚性比发电模块P之间的连结部11更高且难以折叠的程度的刚性。发电模块P优选用作为刚性部件的框覆盖外周。通过用这样的框覆盖发电模块P,能够抑制例如由于从连结部11产生的应力导致的发电模块P的弯曲变形等。另外,如图3(a)所示,将在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发电模块P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以下适当地记载为“行方向宽度”)设为C,将在列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发电模块P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以下适当地记载为“列方向宽度”)设为D。
发电模块P像图2所示那样以在上方露出发电面板12的方式设置。发电模块P在内部具有与发电面板12连接的取出布线。发电模块P经由取出布线将由发电面板12发电产生的电力取出,经由连结部11、其它的发电模块P而向例如主体20的接口21输出。另外,发电模块P具有的发电面板12也可以设置成能够接收来自上方以外的方向例如下方的入射光。
连结部11为挠性的膜体部件,构成为将发电模块P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进行机械连结,并且能够将经由连结部11连结的发电模块P折叠。从容易折叠的观点来看,优选连结部11具有比发电模块P更高的挠性。此外,连结部11包含将发电模块P电连结的导体(省略图示)。导体以将任意的相邻的发电模块P彼此电连结的方式配置。连结部11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为发光模块P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以下,优选为像图4所示那样小于发电模块P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
优选连结部11像图4(a)~(c)所示那样沿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下端配置,包含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导体层112和保护层113。在此,导体层112为包含导体的层,例如由导电电缆、柔性基板等导电部件构成。此外,保护层113由用于对导体层112进行保护和/或加强的被覆部件等构成。连结部11例如可以像图4(a)所示的那样从下端朝向上方依次配置有保护层113、导体层112,也可以像图4(b)所示的那样从下端朝向上方依次配置有导体112、保护113,还可以像图4(c)所示的那样从下端朝向上方依次配置有保护层113、导体层112、保护层113。如图4(a)和(c)所示,在保护层113配置在导体层112的下端侧的情况下,当在相邻的发电模块P之间进行折叠时,在导体层112的内侧配置保护层113或发电模块P,因此能够避免对导体层112施加过大的折弯的力,能够抑制导体断开。此外,如图4(b)和(c)所示,在保护层113配置在导体层112的上方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对导体层112进行保护和/或加强。
连结部11构成为如图4所示那样,当将发电模块P的上下方向的厚度设为L时,满足行方向宽度C≥2L的关系。在此,在如图4所示那样在发电模块P的上下方向上存在连结部11的情况下,发电模块P的上下方向的厚度L设为也包含连结部11的厚度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整体的厚度。例如,从制造技术面出发,发电模块P的上下方向的厚度L优选为3mm以下。此外,作为发电模块P的厚度的下限,优选为10μm左右。
在此,将以行列状配置的发电模块P的列数设为n。当第y列的列方向宽度设为Dy时,使用发电模块P的上下方向的厚度L,连结部11在列方向上交替地包含满足D1≥2L且Dy≥Dy-1+2L的关系的第1类行201和满足Dn≥2L且Dy≥Dy+1+2L的关系的第2类行202。换言之,列方向宽度在列方向上交替地包含第1列为2L以上且从第1列起依次增加2L以上的第1类行201、和从第1列起依次减少2L以上且最终列为2L以上的第2类行202。
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在列方向上相邻的第1行的发电模块P(P11,P12,P13,P14,P15)与第2行的发电模块P(P21,P22,P23,P24,P25)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D从第1列起依次满足D1≥2L、D2≥D1+2L、D3≥D2+2L、D4≥D3+2L、D5≥D4+2L的关系,构成第1类行201。同样,在列方向上相邻的第3行的发电模块P(P31,P32,P33,P34,P35)与第4行的发电模块P(P41,P42,P43,P44,P45)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D从第1列起依次满足D1≥2L、D2≥D1+2L、D3≥D2+2L、D4≥D3+2L、D5≥D4+2L的关系,构成第1类行201。另一方面,在列方向上相邻的第2行的发电模块P(P21,P22,P23,P24,P25)与第3行的发电模块P(P31,P32,P33,P34,P35)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D从第1列起依次满足D1≥D2+2L、D2≥D3+2L、D3≥D4+2L、D4≥D5+2L、D5≥2L的关系,构成第2类行202。同样,在列方向上相邻的第4行的发电模块P(P41,P42,P43,P44,P45)与第5行的发电模块P(P51,P52,P53,P54,P55)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D从第1列起依次满足D1≥D2+2L、D2≥D3+2L、D3≥D4+2L、D4≥D5+2L、D5≥2L的关系,构成第2类行202。
如图3(a)和图5所示,连结部11在沿行方向和列方向将相邻的发电模块P折叠了的状态下成为折痕的交点的位置,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区域111。在此,贯穿区域111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像图5所示的那样设为十字状,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能够设为例如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任意的形状。
接着,参照图6至图8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从展开状态被折叠而成为存放状态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6为发电模块连结体10沿行方向折叠了的状态(以下酌情记载为“行方向折叠状态”)下的(a)俯视图和(b)主视图。发电模块连结体10通过从图3所示的展开状态起沿行方向折叠,从而成为如图6所示那样的行方向折叠状态。具体而言,发电模块连结体10在行方向上相邻的各列的发电模块P之间,通过沿行方向交错地折叠,从而成为行方向折叠状态。即,首先,将第1列的发电模块P(P11,P21,P31,P41,P51)以与第2列的发电模块P(P12,P22,P32,P42,P52)的背面侧重叠的方式折叠(山折)。接着,将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这些第1,2列的发电模块P以与第3列的发电模块P(P13,P23,P33,P43,P53)的表面侧重叠的方式进行折叠(谷折)。接着,将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这些第1~3列的发电模块P以与第4列的发电模块P(P14,P24,P34,P44,P54)的背面侧重叠的方式进行折叠(山折)。接着,将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这些第1~4列的发电模块P以与第5列的发电模块P(P15,P25,P35,P45,P55)的表面侧重叠的方式进行折叠(谷折)。通过像这样将发电模块连结体10沿行方向交错地折叠以使山折和谷折交替出现,从而能够成为如图6所示的那样的行方向折叠状态。在此,作为山折的部位和作为谷折的部位可以彼此替换。
在此,连结部11构成为满足行方向宽度C≥2L的关系。因此,如图6(b)所示,无论是作为山折的部位和作为谷折的部位的哪一种,发电模块P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都是足够的,因此能够平滑地折叠。
图7为将在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行方向折叠状态下的沿着列方向的剖视图的一部分扩大而示出的图。如图7所示,在列方向上相邻的第1行的发电模块P与第2行的发电模块P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D以越向下方越长的方式被折叠。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列方向上相邻的第3行的发电模块P与第4行的发电模块P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D也以越向下方越长的方式被折叠。另一方面,在列方向上相邻的第2行的发电模块P与第3行的发电模块P之间以及在列方向上相邻的第4行的发电模块P与第5行的发电模块P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D以越向上方越长的方式被折叠。
图8为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存放状态下的(a)俯视图和(b)侧视图。发电模块连结体10通过从图6所示的行方向折叠状态起将各行的发电模块P沿列方向交错地折叠,使所有的发电模块P重叠,从而成为如图8所示的那样的存放状态。具体而言,首先,将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第1行的发电模块P(P11,P12,P13,P14,P15)以与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第2行的发电模块P(P21,P22,P23,P24,P25)整体的表面侧重叠的方式进行折叠(谷折)。接着,将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这些第1、2行的发电模块P以与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第3行的发电模块P(P31,P32,P33,P34,P35)整体的背面侧重叠的方式进行折叠(山折)。接着,将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这些第1~3行的发电模块P以与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第4行的发电模块P(P41,P42,P43,P44,P45)整体的表面侧重叠的方式进行折叠(谷折)。然后,将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这些第1~4行的发电模块P以与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第5行的发电模块P(P51,P52,P53,P54,P55)整体的背面侧重叠的方式进行折叠(山折)。这样,通过将行方向折叠状态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在列方向上交错地折叠以使山折和谷折交替出现,从而能够成为如图8所示的那样的存放状态。
在将发电模块连结体10从行方向折叠状态折叠为存放状态时,如图7所示那样在列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发电模块P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D越向下越长的部位处,能够折叠成使得相邻的发电模块P彼此的表面重叠。通过像这样折叠,在被折叠的状态下上下方向的距离变长的发电模块P之间的列方向宽度D变得越长,因此能够平滑地进行折叠。更具体而言,连结部11的列方向宽度D在折叠的状态下比配置在内侧的连结部11的列方向宽度D长2L以上,因此能够平滑地折叠而不妨碍配置在内侧的连结部11的部分,能够谋求在折叠的状态下的存放性的提高。
此外,连结部11在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折叠了相邻的发电模块P的状态下成为折痕的交点的位置,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区域111,因此当成为存放状态时连结部11不易成为障碍。由此,能够更平滑地折叠发电模块连结体10,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折叠的状态下的存放性。
在此,对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9为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变形例1涉及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a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发电模块连结体10a除了连结部11a的行方向宽度C满足如下的关系以外,与发电模块连结体10相同。即,在将以行列状配置的发电模块P的行数设为m,将连结部11a的第x行的行方向宽度设为Cx时,连结部11a在行方向上交替地包含满足C1≥2L且Cx≥Cx-1+2L的关系的第1类列203和满足Cm≥2L且Cx≥Cx+1+2L的关系的第2类列204。换言之,行方向宽度在列方向上交替地包含第1行为2L以上且从第1行起依次增加2L以上的第1类列203、和从第1行起依次减少2L以上且最终行为2L以上的第2类列204。
此外,连结部11a满足如下条件,即:第1行为第1类行201且第1列为第2类列204,或者第1行为第2类行202且第1列为第1类列203。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在发电模块连结体10a中,在行方向上相邻的第1列的发电模块P(P11,P21,P31,P41,P51)与第2列的发电模块P(P12,P22,P32,P42,P52)之间的连结部11a的长度C从第1行起依次满足C1≥C2+2L、C2≥C3+2L、C3≥C4+2L、C4≥C5+2L、C5≥2L的关系,构成第2类列204。同样,在行方向上相邻的第3列的发电模块P(P13,P23,P33,P43,P53)与第4列的发电模块P(P14,P24,P34,P44,P54)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C从第1行起依次满足C1≥C2+2L、C2≥C3+2L、C3≥C4+2L、C4≥C5+2L、C5≥2L的关系,构成第2类列204。另一方面,在行方向上相邻的第2列的发电模块P(P12,P22,P32,P42,P52)与第3列的发电模块P(P13,P23,P33,P43,P53)之间的连结部11的长度C从第1行起依次满足C1≥2L、C2≥C1+2L、C3≥C2+2L、C4≥C3+2L、C5≥C4+2L的关系,构成第1类列203。同样,在行方向上相邻的第4列的发电模块P(P14,P24,P34,P44,P54)与第5列的发电模块P(P15,P25,P35,P45,P55)之间的连结部11a的长度C从第1行起依次满足C1≥2L、C2≥C1+2L、C3≥C2+2L、C4≥C3+2L、C5≥C4+2L的关系,构成第1类列203。
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发电模块连结体10a除了获得由发电模块连结体10获得的效果之外,而且从行方向或列方向哪个方向进行折叠都能够成为存放状态。此外,由于连结部11a满足第1行为第1类行201且第1列为第2类列204,或者第1行为第2类行202且第1列为第1类列203这样的条件,所以能够避免发电模块P远离在行方向上相邻的发电模块P和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发电模块P,能够提高发电模块P的稳定性。
图10(a)为将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变形例2涉及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b的展开状态的剖视图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发电模块连结体10b除了采用在连结部11b的上下方向上配置了发电模块P的结构以外,与发电模块连结体10相同。发电模块连结体10b除了具有由发电模块连结体10获得的效果以外,在相邻的发电模块P之间进行折叠时,在连结部11b的内侧配置了发电模块P,因此还具有能够减轻由于折叠而导致的对连结部11b的负担的效果。
图10(b)为将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变形例3涉及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c的展开状态的剖视图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发电模块连结体10c除了采用以将连结部11c以在发电模块P的上下方向中心附近对相邻的发电模块P进行彼此连结的方式配置的结构以外,与发电模块连结体10相同。发电模块连结体10c除了具有由发电模块连结体10获得的效果以外,由于在相邻的发电模块P之间进行折叠时,在连结部11c的内侧配置了发电模块P,所以还具有能够减轻由于折叠而导致的对连结部11c的负担的效果。
图11为发电模块连结体10的变形例4涉及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d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发电模块连结体10d除了取代在俯视图中为矩形形状的发电模块P而使用在俯视图中为圆形形状的发电模块P’以外,与发电模块连结体10相同。在该情况下,如图11所示,行方向宽度C是在行方向上相邻的发电模块P’之间的连结部11d的最短的长度。在该情况下,如图11所示,列方向宽度D是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发电模块P’之间的连结部11d的最短的长度。另外,只要能够规定列方向宽度D,发电模块P’就不限定于在俯视图中的圆形形状,也可以为例如多边形状、其它任意的形状。
上述内容仅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当然也可以在专利请求的范围内加以各种变更。例如,使用行、列对各发电模块P,P’、连结部11~11d等的配置进行了说明,但行和列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规定的,可以将它们彼此替换。同样,上下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规定的,可以将它们彼此替换。此外,使用以5行5列的行列装配置了发电模块P,P’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10d来进行了说明,但发电模块P,P’只要以2行以上且2列以上的行列状配置即可。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连结部11~11d优选具有贯穿区域111,但也可以不一定具有贯穿区域。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连结部11~11d可以由例如以用基膜和覆盖膜等绝缘体夹着铜箔等导体的方式层叠的柔性印刷基板(FPC)构成。在该情况下,由于由FPC构成的导体层112本身具有保护功能,所以连结部11~11d可以不包含保护层113。
进而,在用FPC构成导体层112的情况下,如图12(a)~(c)所示,连结部11~11d也可以采用包含保护层113的结构。图12(a)~(c)均为以导体层112在上下方向中心附近将相邻的发电模块P,P’彼此连结的方式配置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10d的例子。保护层113可以像图12(a)所示的那样以覆盖发电模块P,P’的表面侧的一部分以外的方式配置,也可以像图12(b)所示的那样以覆盖发电模块P,P’与导体层112的连结部的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也可以像图12(c)所示那样以覆盖导体层112的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此,与针对图4的说明同样地,在发电模块P,P’的上下方向存在导体层112和/或保护层113的情况下,发电模块P,P’的上下方向的厚度L是包含导体层112和/或保护层113的厚度的发电模块连结体10~10d整体的厚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装置1中,主体20与发电模块连接的方式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主体20可以与任一个发电模块一体地设置,也可以与任一个发电模块的端部连接,还可以能够与发电模块进行拆装。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模块连结体并不限定于与主体20一起被使用而构成发电装置1的结构,也可以与主体20独立地使用。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模块连结体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例如具备与主体20的外部IF26具有相同功能的接口,当该接口与外部设备直接连接时,向被连接的外部设备供电。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模块的一个方式,可以使用具有上述的太阳能电池面板的光电转换模块。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模块连结体的一个方式,可以采用使用了上述的光电转换模块的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此外,作为发电装置1的一个方式,可以使用具有上述的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的光电转换装置。
进而,针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模块连结体说明的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具有不限于发电模块的任意的薄型面板和不限于包含导体的连结部的任意的连结部的任意的面板连结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谋求在折叠的状态下的存放性的提高的面板连结体、发电模块连结体、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以及发电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发电装置;
10,10a,10b,10c,10d:发电模块连结体;
11,11a,11b,11c,11d:连结部;
12:发电面板;
20:主体;
21:接口;
22:升压电路部;
23:发电模块电压检测部;
24:AC适配器电压检测部;
25:充电电池;
26:外部接口;
27:充放电控制电路;
28:控制器;
30:AC适配器;
31:插座;
32:AC/DC转换器;
111:贯穿区域;
112:导体层;
113:保护层;
201:第1类行;
202:第2类行;
203:第1类列;
204:第2类列;
C:行方向宽度;
D:列方向宽度;
L:发电模块的上下方向的厚度;
P,P’:发电模块。

Claims (8)

1.一种面板连结体,其能够在相邻的薄型面板之间进行折叠,具有:
多个所述薄型面板,其以m行n列的行列状来配置,其中,m≥2且n≥2;和
连结部,其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连结所述薄型面板,
当将在第y列上沿列方向相邻的所述薄型面板之间的所述连结部的长度设为Dy,将所述薄型面板的上下方向的厚度设为L时,所述连结部在列方向上交替地包含满足D1≥2L且Dy≥Dy-1+2L的关系的第1类行和满足Dn≥2L且Dy≥Dy+1+2L的关系的第2类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连结体,其中,
所述连结部在将相邻的所述薄型面板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折叠了的状态下成为折痕的交点的位置,还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板连结体,其中,
当将在第x行沿行方向相邻的所述薄型面板之间的所述连结部的长度设为Cx时,所述连结部在行方向上交替地包含满足C1≥2L且Cx≥Cx-1+2L的关系的第1类列和满足Cm≥2L且Cx≥Cx+1+2L的关系的第2类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连结体,其中,
在所述连结部中,第1行为所述第1类行且第1列为所述第2类列,或者第1行为所述第2类行且第1列为所述第1类列。
5.一种发电模块连结体,
在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板连结体中,所述薄型面板为发电模块,所述连结部包含对所述发电模块进行电连结的导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模块连结体,其中,
所述连结部沿着发电模块连结体的下端配置,进一步包含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导体层和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配置在所述导体层的下端侧。
7.一种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
在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电模块连结体中,所述发电模块为光电转换模块。
8.一种发电装置,其具有:
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电模块连结体;和
与所述发电模块连结体进行电连接的主体。
CN201780028132.7A 2016-05-17 2017-05-12 发电模块连结体、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及发电装置 Active CN1090757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8911 2016-05-17
JP2016-098911 2016-05-17
PCT/JP2017/018103 WO2017199890A1 (ja) 2016-05-17 2017-05-12 パネル連結体、発電モジュール連結体、光電変換モジュール連結体及び発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5737A true CN109075737A (zh) 2018-12-21
CN109075737B CN109075737B (zh) 2022-07-12

Family

ID=60325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8132.7A Active CN109075737B (zh) 2016-05-17 2017-05-12 发电模块连结体、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及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8991B2 (zh)
EP (1) EP3460997B1 (zh)
JP (1) JP6399255B2 (zh)
KR (1) KR20190010547A (zh)
CN (1) CN109075737B (zh)
PH (1) PH12018550184A1 (zh)
TW (1) TW201813280A (zh)
WO (1) WO20171998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63383B2 (en) 2016-09-14 2020-09-01 The Boeing Company Nano-metal connections for a solar cell array
US11967923B2 (en) * 2018-03-28 2024-04-23 The Boeing Company Single sheet foldout solar array
IT201900017396A1 (it) * 2019-09-27 2021-03-27 Edmondo Gilioli Apparato portatile di ricarica per dispositivi elettrici/elettronici
US11496089B2 (en) 2020-04-13 2022-11-08 The Boeing Company Stacked solar array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7150A (ja) * 1984-01-10 1985-08-03 Nec Corp 2次元展開太陽電池パネル用基板
JP2001332752A (ja) * 2000-05-19 2001-11-30 Canon Inc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その搬送方法、その施工方法および太陽光発電装置
US20050133079A1 (en) * 2003-12-23 2005-06-23 Alcatel Solar generator panel and an associated satellite
EP1598874A1 (en) * 2004-05-19 2005-11-23 Dutch Space B.V. Solar cell assembly
JP2007032171A (ja) * 2005-07-28 2007-02-08 Kawakami Sangyo Co Ltd 折り畳み可能なボード
US20100307991A1 (en) * 2009-06-05 2010-12-09 First Solar, Inc. Photovoltaic module ground mount
US20110162691A1 (en) * 2011-01-21 2011-07-07 John Hartelius Photovoltaic module support system
US20150075583A1 (en) * 2013-09-16 2015-03-19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Foldable array of three-dimensional panels including functional electrical components
US20150083191A1 (en) * 2011-06-07 2015-03-26 At & S 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use thereof
JP2015088561A (ja) * 2013-10-29 2015-05-07 グンゼ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発電装置用の台座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状発電装置
US9120583B1 (en) * 2012-03-01 2015-09-01 Deployable Space Systems, Inc. Space solar array architecture for ultra-high power applications
TWM517914U (zh) * 2015-10-22 2016-02-21 豪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式太陽能板模組
CN105474338A (zh) * 2013-08-26 2016-04-06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光发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4356U (zh) * 1988-09-20 1990-03-27
JPH0421278U (zh) * 1990-06-12 1992-02-21
JPH0951118A (ja) 1995-08-09 1997-02-18 Shiroki Corp シート状太陽電池
DE10334352A1 (de) * 2003-07-25 2005-02-24 Eads Astrium Gmbh Solargenerator zur Entfaltung in zwei Raumrichtungen
FR2956774B1 (fr) * 2010-02-19 2012-03-16 Jean Loup Pier Dispositif convertisseur d'energie pliable a panneaux photovoltaiques
JP6497260B2 (ja) * 2015-07-31 2019-04-10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7150A (ja) * 1984-01-10 1985-08-03 Nec Corp 2次元展開太陽電池パネル用基板
JP2001332752A (ja) * 2000-05-19 2001-11-30 Canon Inc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その搬送方法、その施工方法および太陽光発電装置
US20050133079A1 (en) * 2003-12-23 2005-06-23 Alcatel Solar generator panel and an associated satellite
EP1598874A1 (en) * 2004-05-19 2005-11-23 Dutch Space B.V. Solar cell assembly
JP2007032171A (ja) * 2005-07-28 2007-02-08 Kawakami Sangyo Co Ltd 折り畳み可能なボード
US20100307991A1 (en) * 2009-06-05 2010-12-09 First Solar, Inc. Photovoltaic module ground mount
US20110162691A1 (en) * 2011-01-21 2011-07-07 John Hartelius Photovoltaic module support system
US20150083191A1 (en) * 2011-06-07 2015-03-26 At & S 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use thereof
US9120583B1 (en) * 2012-03-01 2015-09-01 Deployable Space Systems, Inc. Space solar array architecture for ultra-high power applications
CN105474338A (zh) * 2013-08-26 2016-04-06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光发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075583A1 (en) * 2013-09-16 2015-03-19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Foldable array of three-dimensional panels including functional electrical components
JP2015088561A (ja) * 2013-10-29 2015-05-07 グンゼ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発電装置用の台座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状発電装置
TWM517914U (zh) * 2015-10-22 2016-02-21 豪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式太陽能板模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隐北等: "薄膜基板太阳能电池的高效率化技术", 《电源世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60997B1 (en) 2023-04-19
TW201813280A (zh) 2018-04-01
EP3460997A4 (en) 2019-12-11
EP3460997A1 (en) 2019-03-27
KR20190010547A (ko) 2019-01-30
PH12018550184A1 (en) 2019-03-18
WO2017199890A1 (ja) 2017-11-23
JPWO2017199890A1 (ja) 2018-09-27
US10978991B2 (en) 2021-04-13
CN109075737B (zh) 2022-07-12
US20190140584A1 (en) 2019-05-09
JP6399255B2 (ja) 2018-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0625U (ja) 折り畳み式ソーラー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109075737A (zh) 面板连结体、发电模块连结体、光电转换模块连结体及发电装置
US11942895B2 (en) Panel connected body,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connected body, a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KR102391813B1 (ko) 태양광 발전 장치
JP6500684B2 (ja) 光電変換装置
JP6108053B2 (ja) 光電変換装置
TW201637349A (zh) 光電變換模組群及光電變換裝置
JP6497260B2 (ja) 光電変換装置
JP6801650B2 (ja) 光電変換装置
CN107534413A (zh) 光电转换装置
JP2017175782A (ja) 光電変換装置
JP6624909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
JP2016201916A (ja) 光電変換モジュール群及び光電変換装置
WO2017217382A1 (ja) 光電変換装置
JPWO2019058799A1 (ja) 環境発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