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3315B - 收纳容器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收纳容器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3315B
CN109073315B CN201780014619.XA CN201780014619A CN109073315B CN 109073315 B CN109073315 B CN 109073315B CN 201780014619 A CN201780014619 A CN 201780014619A CN 109073315 B CN109073315 B CN 109073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storage container
row
containe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46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3315A (zh
Inventor
长谷川勇也
森田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882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546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883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4513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73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3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3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3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4Doors; Covers with special compartments, e.g. butter conditio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22Boxes or like containers with side walls of substantial depth for enclosing contents
    • B65D1/24Boxes or like containers with side walls of substantial depth for enclosing contents with moulded compartments or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05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using conta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2Details of doors or covers not otherwise covered
    • F25D2323/021French d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3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31/80Type of cooled receptacles
    • F25D2331/803Bott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收纳容器(10)具有以列状排列配置的多个收纳空间。收纳容器(10)可安装于冰箱(1)的门(11a)的内侧。并且,当收纳容器(10)安装在门(11a)上时,位于最前列的收纳空间的深度比后列收纳空间的至少一个浅。而且,冰箱(1)具有冷藏室(1)、及安装于冷藏室(1)的门(11a)。并且,在门(11a)的内侧安装有至少1个收纳容器(10)。

Description

收纳容器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物品的收纳容器。而且,本发明涉及可安装在冰箱门上的收纳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冰箱门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收纳调味料等的管体或箱体等的收纳容器。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可并排设置于冰箱的内室的大小的冰箱用食品收纳容器。该冰箱用食品收纳容器成为平面形状为大致矩形状、容器的高度大于构成所述矩形状之横宽、且具有可并排设置在冰箱的内室的大小的纵长形态,且上部具有供取放食品的投入口,容器下部至少具有冷气通风口。
而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管体收纳单元的冰箱。该冰箱具有:门,使冰箱主体的前表面开口开闭;第一门收纳容器及第二门收纳容器,设于该门的内侧的上下;及管体收纳单元,设于该第一门收纳容器或该第二门收纳容器。并且,所述管体收纳单元的长边及短边分别具有第一卡止部及第二卡止部,所述第一门收纳容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门收纳容器的高度,所述第一卡止部的高度设成可卡合于所述第一门收纳容器的前壁,所述第二卡止部的高度设成可卡合于所述第二门收纳容器的前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8-170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2-2663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1830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若将在冰箱门的内侧安装收纳容器而使用,则根据收纳容器的形状,可能会限制冰箱内的收纳空间。
而且,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内容:为了容易取出收纳物,使收纳袋倾斜,并且将前部袋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后部袋的底面的更下方。然而,若将这种收纳袋应用于冷藏室的门中,则最前列的收纳物可能会从收纳袋突出,或与相邻的其他门或箱内壁发生碰撞。
然而,近来,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冰箱内的收纳空间,研究了能从冰箱门上卸下主要用于收纳管体或瓶体等的调味料的收纳容器,并载置在其他场所的技术。这种收纳容器可能例如载置于冷藏室内的架子之上、冰箱外的餐桌之上、烹饪用的厨房台面之上等各种场所。因此,收纳容器需要具有能运用在各种载置场所的通用性。
因此,本发明的一态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多列排列的收纳空间的收纳容器中,能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的收纳容器。而且,本发明的另一态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门开闭时收容物碰撞到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且更有效地利用冷藏室门的内侧空间的收纳容器。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具有以列状排列配置的多个收纳空间。该收纳容器中,位于最前列的收纳空间的深度比后列收纳空间的至少一个浅。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可为,具有三个所述收纳空间,所述三个收纳空间中的、位于中央列的收纳空间的深度最深,就包围所述三个收纳空间的外框的宽度而言,前列的收纳空间最小,后列的收纳空间的宽度最大。
而且,本发明的某态样中可为,当载置有所述收纳容器时,所述收纳空间的收纳方向相对于载置面倾斜,当将位于所述后列的收纳空间置于下侧而将所述收纳容器载置于水平面上时,所述收纳容器的重心位于所述收纳容器与所述水平面相接的第一载置面内的铅垂上方,当将位于所述前列的收纳空间置于下侧而将所述收纳容器载置于水平面上时,所述收纳容器的重心位于所述收纳容器与所述水平面相接的第二载置面内的铅垂上方。
而且,本发明的某态样中可为,将所述第一载置面作为载置面时的所述收纳空间的收纳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将所述第二载置面作为载置面时的所述收纳空间的收纳方向的倾斜角度。
而且,本发明的某态样中可为,设有具有沿上下方向在所述收纳容器的两侧面延伸的突起面的加强肋。
而且,本发明的某态样中可为,在各收纳空间之间设有间隔壁,在至少一个所述间隔壁上设有阶差。
而且,本发明的某态样中可为,所述收纳容器可安装于储藏箱的门的内侧壁面。
而且,本发明的某态样中可为,位于所述后列的收纳空间的、所述门的未受轴支的这一侧的端部与包围所述多个收纳空间的外框相隔。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可为,当安装在所述门上时,在前后方向具有多个越朝上方越向前方倾斜的收纳空间,位于最前列的收纳空间的前后方向的进深小于后列收纳空间的至少一个。
而且,本发明的某态样中可为,在所述门的内侧的至少开放端部侧,设有向收纳室侧突出的侧壁,在所述收纳容器上,设有与设在所述门上的卡止部卡合的卡合部,在所述卡合部的前方,还设有当安装在所述门上时抵接于所述侧壁的加强部件。
而且,本发明的某态样中可为,所述卡合部配置于所述收纳容器的左右两侧的侧面后方,在所述收纳容器的背面部,设有以与配置于左右两侧的各卡合部连结的方式形成的突出部。
而且,本发明的某态样中可为,在所述多个收纳空间中的相邻的各收纳空间之间分别配置着间隔壁,所述间隔壁的端部与所述门的开放端部侧的侧面部相隔。
而且,本发明的某态样中可为,在所述多个收纳空间中的最后列的收纳空间与和其相邻的收纳空间之间配置着间隔壁,所述门的开放端部侧的所述间隔壁的端部向所述最后列侧弯折。
而且,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冰箱具有冷藏室、及安装于所述冷藏室的门,在所述门的内侧安装有上文所述的任一收纳容器。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能在具有多列排列的收纳空间的收纳容器中,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三列中的中央列的深度深,所以能以收纳空间相对于载置面倾斜的状态使用。而且,不论将以列状排列的多个收纳空间中的哪一侧的收纳空间置于下侧,都能以稳定的状态载置。因此,可获得能置于各种载置场所从而提高了便利性的收纳容器。
并且,因外框的宽度随着从前列向后列而逐渐变大,所以能根据使用者的便利性而决定将前列及后列的哪一侧作为下侧。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收纳空间向前方侧倾斜,且位于最前列的收纳空间的深度比后列收纳空间的至少一个浅。因此,当将本发明的收纳容器安装于收纳箱的门而使用时,能抑制收纳箱对其他部位的影响、且更有效地利用门的内侧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外观的前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冰箱的冷藏室内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中所安装的收纳容器的正面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中所安装的收纳容器的上方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中所安装的收纳容器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中所安装的收纳容器的下方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表示图3所示的收纳容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冰箱的冷藏室门的内侧的立体图。该图中,表示在安装在冷藏室门上的收纳容器中收纳有收容物的状态。
图9(a)~(c)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剖视图。(a)是冷藏室门关闭的状态下的冰箱。(b)表示冷藏室门打开约45度的状态下的冰箱。(c)表示冷藏室门打开约90度的状态下的冰箱。
图10(a)~(c)是收纳容器中收纳有收容物的状态下的冰箱的剖视图,分别对应于图9(a)~图9(c)。
图11是表示图3所示的收纳容器的变形例的上方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3所示的收纳容器的变形例的侧方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3所示的收纳容器的变形例的侧方剖视图。
图14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的侧视图。
图15是示意性表示以不同的方法将图14所示的收纳容器载置于平面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以与图14相同的方法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载置于平面上且装有收容物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以与图15相同的方法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载置于平面上且装有收容物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冷藏室门的内侧的前视图。
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的冰箱的冷藏室门上所安装的收纳容器的立体图。
图21(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冷藏室门的立体图。(b)是(a)所示的冷藏室门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零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零件不重复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将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安装于冰箱门的内侧的结构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结构。例如,也可将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安装在冰箱以外的收纳箱(储藏箱)的门上。
<冰箱的整体结构>
图1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冰箱1的概略结构。如图1所示,冰箱1中,冷藏室11配置于最上段,第一冷冻室12配置于最下段。而且,在冰箱1的中段,第二冷藏室13配置于右侧,制冰室14配置于左侧的上段,第二冷冻室15配置于左侧的下段。
本实施方式中,将设有门的面作为冰箱的前表面。并且,以前表面为基准,根据冰箱1以通常状态设置时所处的位置,将冰箱1的各面作为上表面、侧面、背面、及底面。因此,本说明书中,规定“前表面侧”或“背面侧”时,表示的是以任意位置为基准而设有前表面或背面的这一侧、或者从任意的位置朝向前表面或背面的方向。而且,本说明书中,将从冰箱的背面侧朝向前表面侧的方向、或者从前表面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而且,在冰箱1的各储存空间的前表面分别设有可开闭的门。例如,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冷藏室(收纳室)11的门,设有左右对开式的冷藏室门(左侧的冷藏室门11a及右侧的冷藏室门11b)。左侧的冷藏室门11a的尺寸略小于右侧的冷藏室门11b。而且,虽未图示,但第一冷冻室12、第二冷藏室13、制冰室14、及第二冷冻室15设有抽屉式的门等。
另外,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冰箱中的各门的结构并不限于所述结构。各储存室的门可根据各储存室的构造、用途、位置等而适当采用例如左右对开方式、从左右任一端部开闭的方式、可从左右两侧开闭的方式、抽屉方式等。
图2中表示第一冷藏室11内的截面结构。冷藏室11的周围形成有隔热箱体2。冷藏室11内设有多个隔架3a、3b、3c、3d、保鲜盒4、制冰用的供水箱5等。而且,在左侧的冷藏室门11a内侧(冷藏室11侧)的上段及中段,分别安装有可卸下的收纳容器10。而且,在左侧的冷藏室门11a内侧的下段,安装有主要用于收纳塑料瓶D、大型纸袋E等大型饮料容器的收纳容器20。
冷藏室门11a的上段及中段所安装的两个收纳容器10相同。为便于说明,将安装于上段的收纳容器作为10a,将安装于下段的收纳容器作为10b。如图2所示,收纳容器10具有以列状排列于前后方向的三个收纳空间。各收纳空间内可收容瓶体、塑料容器(塑料瓶)、管状容器等大小及高度不同的收容物A、B、C。
<收纳容器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3至图7说明收纳容器10的详细结构。图3至图6表示从各种方向所见的已从冷藏室门11a上卸下的状态下的收纳容器10。而且,图7是图3所示的收纳容器10的虚线部分的剖视图。
另外,为便于说明,将图3所示的状态下的收纳容器10作为收纳容器10的正面,将位于正面侧的收纳容器10的外周面作为前表面。并且,以前表面为基准来规定收纳容器10的各面的位置。例如,将位于前表面的相反侧的收纳容器10的外周面作为背面(后面)。而且,将从收纳容器10的背面侧朝向前表面侧的方向、或者从前表面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如各图所示,作为构成收纳容器10的外形的部件,主要具有前表面部31、背面部32、左侧面部(侧面部、外框)33、右侧面部34(外框)、第一间隔壁35、第二间隔壁36、及各底面部37、38、39。而且,收纳容器10具有以列状排列于前后方向的三个收纳空间21、22、23。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空间有三个,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中,收纳空间的数量并不限于三个。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中,优选为在前后方向具有多列收纳空间。由此,能将尺寸相对较小的收容物以横向并列的状态配置多列。
最前列(最远离冷藏室门11a的背面的列)的收纳空间21(位于前列的收纳空间)主要由前表面部31、第一间隔壁35及底面部37形成。收纳空间21具有深度L1(参照图7)。本实施方式中,在收纳空间21右侧的端部的底面部37形成有凸部42。形成有凸部42的部分的深度大于收纳空间21的其他部分的深度L1。
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主要由第一间隔壁35、第二间隔壁36及底面部38形成。收纳空间22具有深度L2(参照图7)。而且,如图4所示,收纳空间22进一步被第三间隔壁43划分成2个部分。第三间隔壁43设成大致垂直地竖设于第二间隔壁36的表面。
最后列的收纳空间23(位于后列的收纳空间)主要由第二间隔壁36、背面部32及底面部39形成。收纳空间23具有深度L3(参照图7)。
如图5所示,各收纳空间21、22、23的底面部37、38、39位于不同的高度。即,在收纳容器10的底部形成有阶差。随之,各收纳空间21、22、23的深度L1、L2、L3各不相同。收纳容器10中,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的深度L2最大。也就是说,收纳容器10中,收纳空间22的底面部38成为向下方突出的形状。
而且,如图4所示,当将收纳容器10的各收纳空间21、22、23的外框的宽度(即,左侧面部33与右侧面部34的距离)分别设为Wa、Wb、Wc时,各宽度的大小关系如下所述。
Wa<Wb<Wc
即,包围三列收纳空间21、22、23的外框(即,左侧面部33及右侧面部34)的宽度随着从前列的收纳空间21朝向后列的收纳空间23而逐渐变大。
根据此结构,宽度最大的收纳空间23抵接于冷藏室门11a的壁面侧。由此,能使门对壁面的压力分散,抑制门壁面的变形。而且,因宽度最小的收纳空间21位于门的转动半径变大的外周侧,因此,在门转动时,使收纳容器10与其他部件不易发生碰撞。
而且,收纳容器10的各收纳空间21、22、23在安装于冷藏室门11a时,成为越朝向上方越向前方倾斜的结构。这样,通过以向前方倾斜的方式收纳收容物,容易取出收容物。另外,通过使收容物倾斜而进行收纳,收容物的上端会向上方突出,当冷藏室门11a开闭时可能会与另一冷藏室门11b发生碰撞。因此,收纳容器10中,使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的深度L1比位于其紧后方的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的深度L1浅。由此,即便要将高的收容物放入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也会不稳定,所以使用者选择后列侧的收纳空间22或23作为高的收容物的收纳空间。结果,在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中放入低的收容物,能抑制收容物的突出。
这样,通过使各收纳空间21、22、23的深度L1、L2、L3各不相同,能将高度不同的各种收容物配置于具有适于各收容物的深度的收纳空间。另外,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的深度L1与最后列的收纳空间23的深度L3的大小关系并无特别限制。例如,也可如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10那样,使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的深度L1最小。由此,能提高收纳空间21的底面部37的位置(图2的P1及P2)。因此,如图2所示,当收纳容器10a及10b安装于冷藏室门11a的上段与中段时,收纳于其下方的收容物更容易取放。
而且优选为,各收纳空间21、22、2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进深)W1、W2、W3(参照图7)也各不相同。由此,能将尺寸不同的各种收容物配置于具有适于各收容物的宽度的收纳空间。
例如,优选为,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的宽度W1小于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的宽度W2。由此,能使各收纳空间21、22的深度L1、L2的大小关系与各收纳空间21、22的宽度W1、W2的大小关系一致。因此,收纳空间21成为更适于整体较小尺寸的收容物的收纳空间,收纳空间22成为更适于整体较大尺寸的收容物的收纳空间。由此,因难以将底面大的收容物收纳于最前列的收纳区间21,所以能更确实地抑制配置于最前列的收容物突出。另外,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的宽度W1与最后列的收纳空间23的宽度W3的大小关系并无特别限制。例如,也可如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10那样,使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的宽度W1最小。
另外,在第二间隔壁36上的第三间隔壁43的安装位置附近,形成有阶差部36a。通过设置这样的阶差部36a,能以阶差部36a为分界来变更由第二间隔壁36划分的两个收纳空间22及23内的大小。由此,能将各收纳空间的大小划分为更适于尺寸不同的各种收容物的大小。
而且,如图4所示,第一间隔壁35右侧的端部与右侧面部34连接,另一方面,第一间隔壁35的左侧的端部不与左侧面部33连接。即,在第一间隔壁35的左侧的端部与左侧面部33之间设有空间S1。通过设置这样的空间S1,如下文所述,当冷藏室门11a进行开闭动作时,能形成为供配置于收纳空间21左端的收容物逃避的场所。由此,当冷藏室门11a进行开闭动作时,能避免配置于收纳空间21左端的收容物碰撞到右侧的冷藏室门11b的开放端部,或万一发生碰撞时能缓解冲击。
而且,如图4所示,第二间隔壁36右侧的端部44向后方(即,收纳空间23侧)弯折。并且,第二间隔壁36右侧的端部与左侧面部33保持某程度的距离而分开。通过具有这样弯曲的端部44,如下文所述,当冷藏室门11a进行开闭动作时,能形成为供配置于收纳空间22左端的收容物逃避的场所。由此,当冷藏室门11a进行开闭动作时,能避免配置于收纳空间22左端的收容物碰撞到右侧的冷藏室门11b的开放端部,或万一发生碰撞时能缓解冲击。
而且,例如,当将图8的收容物C这样高的收容物收容于收纳空间23内的冷藏室门11a的开放端部侧(图10中为右端)时,可能会超出规定半径R。然而,通过形成弯曲的端部44,能避免收容于收纳空间23的收容物碰撞到右侧的冷藏室门11b的开放端部。
如以上所述,优选为,第一间隔壁35的左侧端部及第二间隔壁36的左侧端部都与左侧面部33相隔。这样,通过使各间隔壁并不与左侧面部33连接,能抑制收纳容器10的树脂成形加工时会产生的成形表面的收缩及不均的产生。因此,能将左侧面部33的外侧表面加工成光滑的状态。而且,当收纳容器10是由透明的材料形成时,通过构成为各间隔壁的左侧端部与左侧面部33相隔,能提高收纳容器10的设计性。
在收纳容器10的背面,形成有小的槽状的小物品收纳空间45。在该小物品收纳空间45,可收容例如芥末、姜等佐料袋、调味汁、酱油等调味料袋等。
而且,在小物品收纳空间45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形成有用于安装于冷藏室门11a的钩(卡合部)46。钩46可嵌入至冷藏室门11a上所形成的槽(卡止部)。由此,收纳容器10被固定于冷藏室门11a。钩46及槽(卡止部)的形成位置只要为能使收纳容器10以稳定的状态固定于冷藏室门11a的位置即可。例如,钩46能形成于左右两侧的侧面部33、34的后方侧(参照图4、图5等)。而且,槽(卡止部)能形成于冷藏室门11a的侧壁71,以供钩46嵌合。
而且,在收纳容器10的左侧面部33及右侧面部34,分别形成有加强肋(加强部件)41a及41b。当收纳容器10安装在冷藏室门11a上时,加强肋41a及41b成为抵接于冷藏室门11a的侧壁71的形状(参照图8)。通过设置加强肋41a及41b,能使收纳容器10以更稳定的状态固定在冷藏室门11a上。而且,通过使加强肋41a及41b的端部成为弯折的形状,能提高强度。
利用钩46及加强肋41a、41b将收纳容器10固定在冷藏室门11a上,由此,能使收纳物施加于收纳容器10的重量分散。尤其是在各收纳空间前倾时,收容物的重心常常会偏向收纳容器10的前方。由此,会产生以钩46为轴的向下方的旋转力矩。在这种情况下,加强肋41a及41b与冷藏室门11a的侧壁71抵接,由此,能使该旋转力矩由冷藏室门11a的侧壁71的头顶部的面分散地承受。因此,能抑制应力集中在冷藏室门11a的侧壁71或收纳容器10的局部,而使冷藏室门11a及收纳容器10变形或破损。
另外,如图4所示,小物品收纳空间45是由以与左右两侧的钩46连结的方式形成的突出部45a形成。通过具有这种突出部45a,能提高收纳容器10主体或钩46的强度。
<安装有收纳容器的冷藏室门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8至图10,说明在安装有收纳容器10的状态下的冷藏室门11a的结构、及冷藏室门11a的开闭动作。图8表示冷藏室门11a的内侧的状态。图8中,将冷藏室门11a的开放端部侧表示为近前。图9及图10中按照(a)~(c)的顺序表示冷藏室门11a从闭状态到开状态的活动。
如图8所示,在冷藏室门11a的内侧(背面),从上段起依序安装有收纳容器10a、收纳容器10b、及大型收纳容器20。收纳容器10a及10b的结构与所述收纳容器10相同。
在冷藏室门11a的背面的左右两侧的端部附近,沿着端部配置有从背面突出的侧壁71。各收纳容器10a、10b、20嵌入至左右两侧的侧壁71、71彼此之间。并且,形成于收纳容器10a及10b的左侧面部33及右侧面部34的加强肋41a及41b抵接于冷藏室门11a的各侧壁71的头顶部。
如图8所示,在安装于冷藏室门11a下段的收纳容器20内,配置有大型的塑料瓶D、纸袋E等相对较高的收容物。收纳容器20的结构与安装在现有的冰箱门上的收纳容器相同。
在安装于冷藏室门11a的上段及中段的收纳容器10a及10b内,配置有中小型的塑料瓶、中小型的瓶体、圆筒形状的容器、管状的容器等。如上文所述,收纳容器10具有前后方向上的三列的收纳空间。并且,各收纳空间21、22、23的深度各不相同。因此,优选为,当安装在冷藏室门11a上时,将与各收纳空间21、22、23的深度及宽度对应的收容物A、B、C配置在各个收纳空间21、22、23。
例如,可在最深的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内配置相对较高的中型的瓶体、圆筒容器等收容物B。而且,可在具有中间深度的最后列的收纳空间23内配置中型的收容物C。
而且,可在最浅的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配置相对较低的小型的圆筒容器等收容物A。另外,在收纳空间21的底面部37的一部分形成有凸部42。收纳空间21内的形成有凸部42的部分的深度大于其他部分。因此,在形成有该凸部42的部分,可配置管状容器等细长形状的收容物。
如图2及图8所示,收纳容器10在安装于冷藏室门11a上的状态下,构成为,各收纳空间21、22、23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由此,与各收纳空间与水平面垂直的现有的收纳容器相比,能将更高的收容物配置于冷藏室门11a的收纳容器。而且,通过使各收纳空间21、22、23构成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能有效利用冷藏室门11a内侧的空间。
而且,通过使收纳容器10中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最浅,从而,如图8所示,在第一间隔壁35的前表面侧形成空间。由此,在从上段起依序排列并安装有收纳容器10a、收纳容器10b、及收纳容器20的状态下,能使形成在收纳容器10a与收纳容器10b之间、以及收纳容器10b与收纳容器20之间的空间扩大。
根据所述结构,在收纳容器10的最后列的收纳空间23或收纳容器20的后列的收纳空间能收纳更高的收容物。而且,如图2所示,通过使第一间隔壁35的前表面侧具有空间,且使收纳空间23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能容易取出位于后列侧的收容物。
另外,更优选为,配置于中段的收纳容器10b与配置于下段的收纳容器20具有如下位置关系。即,优选为,相对于收纳容器20的后列侧的收纳空间的底面的中央位置的法线L与收纳容器20的第一间隔壁35交叉的点的高度H低于中段的收纳容器10b的收纳空间21的最下点P1的高度(参照图2)。由此,能使收纳容器20中收纳物的取出性更佳。而且,能扩大下段的收纳容器20的后列的收纳容积(尤其是高度)。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安装在左右对开式的冷藏室门的左侧的门上。因此,收纳容器10中,位于左侧的冷藏室门的开放端部侧的侧面(即,左侧面部33)的形状为曲面状。
更具体而言,收纳容器10的左侧面部33的表面(外周面)成为相对于进行开闭动作的冷藏室门11a的旋转中心X沿着具有规定半径R的圆弧(图9中以一点划线表示)弯曲而成的形状(参照图9)。由此,当冷藏室门11a进行开闭动作时,能避免左侧面部33与冰箱1的其他部位接触。另外,半径R的长度可设为比例如从冷藏室门11a的旋转中心X到冷藏室门11a的开放端部为止的距离短几厘米左右。
图10中表示收容物A、B、C收容在收纳容器10中的状态下的冷藏室门11a的活动。因收纳容器10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所以冷藏室门11a能进行如下的开闭动作,即,收纳容器10的各收纳空间内收容的各收容物A、B、C在冷藏室门11a的开闭动作中均相对于旋转中心X大致保持在规定半径R内。
另外,关于位于收纳容器10的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的左侧面部33侧的收容物,根据其高度,当冷藏室门11a进行开闭动作时,可能会与另一冷藏室门11b的开放端部等接触。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中,在第一间隔壁35的左侧的端部与左侧面部33之间设有空间S1。由此,当冷藏室门11a进行开闭动作时,位于收纳空间21的左侧面部33侧的收容物万一与冷藏室门11b的开放端部等接触,那么能使收容物向空间S1那一方移动。由此,能缓解接触时的冲击,抑制收容物及冰箱1内的零件的破损。
而且,同样地,关于位于收纳容器10的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的左侧面部33侧的收容物,根据其高度,当冷藏室门11a进行开闭动作时,可能会与另一冷藏室门11b的开放端部等接触。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中,第二间隔壁36的端部44向后方(即,收纳空间23侧)弯折。由此,当冷藏室门11a进行开闭动作时,位于收纳空间22的左侧面部33侧的收容物万一与冷藏室门11b的开放端部等接触,那么能使收容物沿端部44的形状而向后方侧移动。由此,能缓解接触时的冲击,抑制收容物及冰箱1内的零件的破损。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中,位于左侧的冷藏室门11a的开放端部侧的侧面(即,左侧面部33)的形状成为具有规定半径R的圆弧状。然而,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并不限于此结构。就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而言,当安装在冰箱门上时,位于门的开放端部侧的收纳容器的侧面部形成为当进行门的开闭动作时不会与冰箱的其他部位接触的曲面状即可。
例如,当将本发明的态样应用于安装在右侧的冷藏室门11b上的收纳容器时,优选为,调换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10的左右的结构。而且,当冰箱门为左右对开式门时,收纳容器的左右两侧的侧面部也可形成曲面状。
根据具有所述结构的收纳容器,能确保冰箱门的内侧具有更大的收纳空间。因此,能更有效地活用冰箱内的收纳空间。
另外,安装在冰箱上的现有的收纳容器中,当安装在冰箱门内侧使用时,若从前方向后方设置多列收纳空间,则存在难以取出后列侧的收纳空间内收纳的物品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安装于冰箱而使用的收纳容器中,若从前方向后方设置多列收纳空间,则存在用户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中,以列状排列配置的三个收纳空间中的、位于中央列的收纳空间的深度最深。因此,最前列的收纳空间的底面的位置能高于位于中央列的收纳空间的底面的位置。由此,当在收纳容器的前表面侧的底部形成空间,并上下配置收纳容器时,容易从位于下方的收纳容器取放收容物。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进一步提高收纳容器的使用时的便利性。
而且,如上文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具有以列状排列配置的三个收纳空间21、22、23。并且,三个收纳空间21、22、23中的、位于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的深度最深。即,如图7所示,收纳空间22的底面部38成为最向下方突出的形状。
由此,如以第二实施方式在下文所述,使收纳容器10在平面上也能稳定地载置。而且这时,各收纳空间21、22、23成为相对于载置面倾斜的形状。因此,容易取放各收容物。而且,不论将收纳空间21及收纳空间23的哪一侧置于下侧,都能以稳定的状态载置收纳容器10。
<收纳容器的变形例>
此处,说明收纳容器10的变形例。图11表示第一变形例中的收纳容器110。图12表示第二变形例中的收纳容器210。图13表示第三变形例中的收纳容器310。
在图11所示的收纳容器110的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内的前表面部31,形成有2个突起部111、111。关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均与收纳容器10相同。通过设置突起部111,能抑制当冷藏室门11a进行开闭动作时,配置在收纳空间21内的收容物横向滚动。
收纳容器110中,在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内设有突起部111,但其他收纳空间22、23内也可设置相同的突起部。而且,在收纳容器110的收纳空间21内的前方侧的内壁设有突起部111。
图12是第二变形例中的收纳容器210的剖视图。图12中表示收纳容器210安装在与地面大致垂直的壁W(例如,冷藏室门11a)上的状态。
收纳容器210中,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2的底部的形状不同于收纳容器10。关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均与收纳容器10相同。如图12所示,收纳空间222的底部是由第一底面部238a与第二底面部238b形成。
第一底面部238a与第二底面部238b呈约90度的角度而连接。并且,例如,当收纳容器210安装在冷藏室门11a的背面等壁面上时,第二底面部238b配置成与壁W接触。由此,第一底面部238a被固定在大致水平(即,与壁W大致垂直)的位置。
因具有收纳容器210这样的结构,能使更高的收容物以稳定的状态收容在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2内。而且,利用收纳容器210,能更有效地利用冷藏室门11a背面的空间。
图13是第三变形例中的收纳容器310的剖视图。图13中表示收纳容器310安装在与地面大致垂直的壁W(例如,冷藏室门11a)上的状态。
收纳容器310中,中央列的收纳空间322的底部的形状不同于收纳容器10。关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均与收纳容器10相同。如图13所示,收纳空间322的底部由底面部338形成。例如,当收纳容器310安装在冷藏室门11a的背面等壁面时,底面部338配置成与壁W接触。并且,第一间隔壁335与底面部338呈锐角地连接。
因具有收纳容器310这样的结构,所以能将高度更高的收容物以稳定的状态收容在中央列的收纳空间322内。这种收纳空间322尤其适于收容具有尖细的形状且高度更高的收容物。而且,利用收纳容器310,能更有效地利用冷藏室门11a的背面的空间。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收纳容器10安装于冷藏室门11a而使用的示例。然而,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并不仅限于所述用途。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收纳容器,将说明收纳容器载置于如冷藏室内的隔架3a、3b、3c、3d(参照图2)这样的平面上的示例。
图14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载置于平面(载置面)P的状态。另外,收纳容器10的结构自身能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10相同的结构。
图14中,将收纳容器10以使收纳空间21置于下侧的状态载置于平面P上。该载置状态下,2个点P1与P2接触于平面P上。此处,将与平面P的接触位置P1和与平面P的接触位置P2之间的区域称为与平面P的第一接触区域A。
本实施方式中,当将收纳空间21置于下侧而载置收纳容器10时(参照图14),以收纳容器10的重心位于与平面P的第一接触区域A(第二载置面)内的铅垂上方的方式形成收纳容器10。具体而言,当将收纳空间21置于下侧而载置收纳容器10时(参照图14),收纳容器10的底面部39的端部P3位于与平面P的第一接触区域A内。
接着,图15中表示将收纳容器10以将收纳空间23置于下侧的状态载置于平面P上的状态。该载置状态下,2个点P4与P5接触于平面P上。此处,将与平面P的接触位置P4和与平面P的接触位置P5之间的区域称为与平面P的第二接触区域B。
本实施方式中,当将收纳空间23置于下侧而载置收纳容器10时(参照图15),也以收纳容器10的重心位于与平面P的第二接触区域B(第一载置面)内的铅垂上方的方式形成收纳容器10。具体而言,当将收纳空间23置于下侧而载置收纳容器10时(参照图14),收纳容器10的底面部37的端部P6位于与平面P的第二接触区域B内。
如以上所述,通过以收纳容器10的重心位于与平面P的第一接触区域A内的方式形成收纳容器10,如图16所示,能在各收纳空间21、22、23内装有收容物A、B、C的状态下,以稳定的状态维持收纳容器10。
而且,通过以收纳容器10的重心位于与平面P的第二接触区域B内的方式形成收纳容器10,如图17所示,能在各收纳空间21、22、23内装有收容物A、B、C的状态下,以稳定的状态维持收纳容器10。另外,当将收纳容器10安装于冷藏室门11a而使用时,以所述第一载置面抵接于冷藏室门11a的内侧壁面的方式安装收纳容器10。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收纳容器10的各收纳空间21、22、23的收纳方向相对于载置面P倾斜。由此,在收纳容器10载置于平面上的状态下,容易从各收纳空间21、22、23取放收容物。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在将收纳空间21置于下侧而载置的情况下、及在将收纳空间23置于下侧而载置的情况下,均能以稳定的状态载置于平面上。
而且,在如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将收纳容器10载置于平面上而使用时,也能通过使用具有所述结构的收纳容器10,而将各种大小的收容物收容在适合的收纳空间内。而且,利用具有所述结构的收纳容器,在具有多列排列的收纳空间的收纳容器中,能使载置方向反转。这种收纳容器能载置于例如冷藏室内的架子之上、冰箱外的餐桌之上、烹饪用的厨房台面之上等各种场所。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具有能运用在各种载置场所的通用性。
另外,当仅用于将收纳容器10载置于平面上的用途中时,未必一定要设置加强肋(加强部件)41a、41b、钩46等。
然而,当将收纳容器10载置于平面上时,同样也可设置加强肋41a、41b。这时,加强肋41a、41b具有沿上下方向在收纳容器10的两侧面(即,左侧面部33及右侧面部34)延伸的突起面。通过设置这样的加强肋41a、41b,从而当收纳容器10载置于平面上时,能抑制收纳容器10的转动。另外,优选为,加强肋41a、41b设在收纳容器的第一载置面(图15的第二接触区域B)附近。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中,各收纳空间21、22、23的深度L1、L2、L3各不相同。具体而言,收纳容器10中,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的深度L2最大(参照图7)。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中,如图4所示,若将收纳容器10的各收纳空间21、22、23的外框的宽度分别设为Wa、Wb、Wc,则各宽度的大小关系如下。
Wa<Wb<Wc
如以上所述,收纳容器10的三列的收纳空间21、22、23中的、中央列的收纳空间22深度最深,所以,能在收纳空间相对于载置面倾斜的状态下使用(参照图14及图15)。并且,从前列向后列,外框的宽度逐渐变大(即,Wa<Wb<Wc),所以,能根据使用者的便利性而变更载置方向。而且,能根据使用者的便利性,将各种尺寸的收容物收容在各收纳空间21、22、23中的最合适的收纳空间内。
例如,能在要将小尺寸的收容物置于近前时将前列侧配置在下方(将第二载置面配置在下方),在要将更多收容物置于近前时将后列侧载置在下方(将第一载置面载置在下方)等。而且,当第一载置面置于下方时,因更宽的(即,具有宽度Wc的)收纳空间23成为载置面,所以稳定性或外观上的稳定感提高。
而且,关于各收纳空间21、22、2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进深)W1、W2、W3(参照图7),优选为,例如,使收纳空间21的进深W1小于其他收纳空间的进深W2、W3。由此,能更明确地规定为,前列的收纳空间21用于小尺寸的收容物,后列的收纳空间23用于大容量的收容物。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10中,优选为,使在将收纳空间21置于下侧的状态下收纳容器10载置于平面P上时(参照图14)和在将收纳空间23置于下侧的状态下收纳容器10载置于平面P上时(参照图15)的、收纳空间的收纳方向的倾斜角度不同。
例如,图14及如图15所示,与在将收纳空间21置于下侧的状态下收纳容器10载置于平面P上时的倾斜角度相比,能使在将收纳空间23置于下侧的状态下收纳容器10载置于平面P上时的倾斜角度扩大。即,能使将第一载置面作为载置面时的收纳空间的收纳方向的倾斜角度(参照图15)大于将所述第二载置面作为载置面时的所述收纳空间的收纳方向的倾斜角度(参照图14)。其原因在于,收纳空间23的宽度Wc大于收纳空间21的宽度Wa,即便使倾斜角度更大,也能维持平面载置时的稳定性。如图15所示,通过使倾斜角度更大,即便在收纳空间23收容有重物的情况下,重心不容易向前方移动,从而能使收纳容器不易倒下。
相对于此,图14所示的载置状态的稳定性不如图15所示的载置状态那么高,但因倾斜角度变小,所以具有不易转动的效果。而且,在图14所示的载置状态下,重物收容于上方的收纳空间21内的可能性高。当将重物收容于上方的收纳空间内时,若倾斜角度大则收纳容器可能会向后倒下。因此,在图14所示的载置状态下,优选为,倾斜角度更小。由此,能维持图14所示的载置状态下的稳定性。
因此,通过将收纳空间的大小与倾斜角度作为所述组合,从而不论以哪个载置面载置,都能稳定地收纳收容物。
<收纳容器的变形例>
此处,说明收纳容器10的变形例。图18是第四变形例中的收纳容器410的剖视图。图18中表示以与图17所示的收纳容器10相同的方法载置收纳容器410的状态。
收纳容器410中,最后列的收纳空间423(位于下侧的收纳空间423)的形状不同于收纳容器10。关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均与收纳容器10相同。如图18所示,收纳容器410中,形成有从背面部432进一步向背面侧突出的突出部443。
并且,收纳容器410中,2个点P4、P5'接触于平面P上。通过比较图17与图18可知,收纳容器410的第二接触区域B更大。
因此,收纳容器410中,在将收纳空间423置于下侧而载置时,能使载置状态更稳定。而且,因具有收纳容器410这样的结构,能将宽度更大的收容物D收容于收纳空间423内。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说明将收纳容器安装于冷藏室门而使用的结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的加强肋(加强部件)的结构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关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可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第三实施方式中,将详细说明加强肋的结构。
图19中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冷藏室门11a的内侧。如图19所示,在冷藏室门11a的内侧(背面),从上段起依序安装有收纳容器510、收纳容器510、大型的收纳容器20。安装于上段与中段的各收纳容器510的结构彼此相同。安装于下段的收纳容器2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20相同。
在收纳容器510的左侧面部33及右侧面部34,分别形成有加强肋(加强部件)541及41b。关于加强肋541及41b,当收纳容器10安装在冷藏室门11a上时,成为抵接于冷藏室门11a的侧壁71的头顶部的形状(参照图19)。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强肋41a相比,设在左侧面部33的加强肋541成为向下方延长的形状。设在右侧面部34的加强肋41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强肋41b相同。通过设置加强肋541及41b,能使收纳容器10以更稳定的状态固定在冷藏室门11a上。
图20中表示收纳容器510的左侧面部33侧的结构。如图20所示,加强肋541从收纳容器510的左侧面部33的上端部向下端部延伸。加强肋541由第一竖设部541a、第二竖设部541b、第一端部541c、及第二端部541d构成。
第一竖设部541a安装在左侧面部33的上方部分。第一端部541c是由第一竖设部541a的端部弯折而形成。第二竖设部541b安装在左侧面部33的下方部分。第二端部541d是由第二竖设部541b的端部弯折而形成。构成加强肋541的上方部分的第一竖设部541a及第一端部541c、与构成加强肋541的下方部分的第二竖设部541b及第二端部541d以彼此形成角度的状态连接。
若将具有以上结构的收纳容器510安装在冷藏室门11a上,则如图19所示,冷藏室门11a的开放端部侧的侧壁71与收纳容器510的间隙被加强肋541遮挡。因此,不易看到冷藏室门11a的背面,能提高美感效果。而且,因加强肋541一直到达收纳容器510的左侧面部33的下方部分,所以能使收纳容器10以更稳定的状态固定在冷藏室门11a上。而且,因具有加强肋541,所以能提高收纳容器10本身的强度。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说明将收纳容器安装在冷藏室门上使用的结构。第四实施方式中,冷藏室门的结构(尤其是,侧壁的结构)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收纳容器能应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10的结构。因此,第四实施方式中,将详细说明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的侧壁的结构。
图21(a)中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冷藏室门111a的开放端部侧的结构。而且,图21(b)中表示冷藏室门111a的截面结构。在冷藏室门111a的内侧(背面),从上段起依序安装有收纳容器10、收纳容器10、大型的收纳容器20。各收纳容器10及收纳容器2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10或20相同。
在冷藏室门111a的背面的左右两侧的端部附近,沿着端部而配置有从背面突出的侧壁171。各收纳容器10、10、20嵌入至左右两侧的侧壁彼此之间。
并且,在冷藏室门111a的开放端部侧的侧壁171形成有2个开口部172、172。两个开口部172、172形成于与当收纳容器10安装在冷藏室门111a上时所形成的空间S1及S2(参照图21(b))对应的位置。由此,空间S1及S2内,能通过开口部172而收容例如管状的收容物A(参照图21(a))。
如以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能将可能成为死角的空间S1及S2用作另外的收纳空间。因此,能增加冰箱的收纳容积。另外,设在侧壁171的开口部172也可为将侧壁171的头顶部切开而形成的缺口部。
<第五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用于冰箱内的情况下的示例。然而,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收纳容器的用途并不限于使用于冰箱内。因此,第五实施方式中,将说明在冰箱以外的场所使用收纳容器的示例。
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收纳容器10的结构同样可应用上文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收纳容器的结构。而且,收纳容器10的载置方法可应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将收纳容器载置于平面上的方法。作为收纳容器10的载置场所,可列举例如厨房的烹饪用台面、餐桌、办公桌等之上。而且,能根据载置场所、用途等,而适当地决定将最前列的收纳空间21及最后列的收纳空间23中的哪一方置于下方。
应了解,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制性说明。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书而非上文的说明表示,其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涵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而且,由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彼此组合而得的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附图标记说明
1:冰箱
10:收纳容器
11:冷藏室
11a:冷藏室门
21:(最前列的)收纳空间
22:(中央列的)收纳空间
23:(最后列的)收纳空间
33:左侧面部(侧面部)
34:右侧面部
35:第一间隔壁
36:第二间隔壁
36a:阶差部
41a:加强肋(加强部件)
41b:加强肋(加强部件)
44:(第二间隔壁的)端部
45a:突出部
46:钩(卡合部)
71:侧壁
S1:空间

Claims (13)

1.一种收纳容器,具有以列状排列配置的三个收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收纳空间包含最前列即第一列、中间列即第二列、以及最后列即第三列;
所述第一列的深度比所述第二列和第三列的至少一个浅;
所述第二列是所述三个收纳空间中深度最深的列,且
当所述收纳容器载置于水平面时,所述收纳空间的收纳方向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
当以所述第三列的所述收纳空间最靠近所述水平面的方式将所述收纳容器载置于所述水平面时,所述收纳容器具有位于与所述水平面相接的第一载置面内的铅垂上方的重心,
当以所述第一列的所述收纳空间最靠近所述水平面的方式将所述收纳容器载置于所述水平面时,所述收纳容器具有位于与所述水平面相接的第二载置面内的铅垂上方的重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列的外框间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列的外框间的宽度和所述第三列的外框间的宽度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将所述第一载置面作为载置面时的所述收纳空间的收纳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将所述第二载置面作为载置面时的所述收纳空间的收纳方向的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设有具有沿上下方向在所述收纳容器的两侧面延伸的突起面的加强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在各收纳空间之间设有间隔壁,
在至少一个所述间隔壁上设有阶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所述收纳容器可安装于储藏箱的门的内侧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位于所述第三列的收纳空间的、所述门的未受轴支的这一侧的端部与包围所述三个收纳空间的外框相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当安装在所述门上时,在前后方向具有三个越朝上方越向前方倾斜的收纳空间,
位于所述第一列的收纳空间的前后方向的进深小于所述第二及所述第三列的收纳空间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在所述门的内侧的至少开放端部侧,设有向收纳室侧突出的侧壁,
在所述收纳容器上,设有与设在所述门上的卡止部卡合的卡合部,
在所述卡合部的前方,还设有当安装在所述门上时抵接于所述侧壁的加强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所述卡合部配置于所述收纳容器的左右两侧的侧面后方,
在所述收纳容器的背面部,设有以与配置于左右两侧的各卡合部连结的方式形成的突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在所述三个收纳空间中的相邻的各收纳空间之间,分别配置着间隔壁,
所述间隔壁的端部与所述门的开放端部侧的侧面部相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纳容器,其中在所述第三列的收纳空间与所述第二列的收纳空间之间,配置着间隔壁,
所述门的开放端部侧的所述间隔壁的端部向所述第三列侧弯折。
13.一种冰箱,具有冷藏室、及安装于所述冷藏室的门,
在所述门的内侧,安装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收纳容器。
CN201780014619.XA 2016-04-26 2017-02-27 收纳容器及冰箱 Active CN1090733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8256A JP6754606B2 (ja) 2016-04-26 2016-04-26 収納容器
JP2016-088256 2016-04-26
JP2016088301A JP6745131B2 (ja) 2016-04-26 2016-04-26 収納容器、および冷蔵庫
JP2016-088301 2016-04-26
PCT/JP2017/007297 WO2017187754A1 (ja) 2016-04-26 2017-02-27 収納容器、および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3315A CN109073315A (zh) 2018-12-21
CN109073315B true CN109073315B (zh) 2021-02-19

Family

ID=6016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4619.XA Active CN109073315B (zh) 2016-04-26 2017-02-27 收纳容器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5972B2 (zh)
CN (1) CN109073315B (zh)
WO (1) WO2017187754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281A (zh) * 2007-02-13 2009-12-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91706A (zh) * 1974-12-30 1976-08-11
CA1295143C (en) * 1988-03-10 1992-02-04 Les A. Jeziorowski Refrigerator door tray assembly
JP2667643B2 (ja) 1994-12-16 1997-10-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蔵庫用野菜収納容器及び冷蔵庫
JPH11237173A (ja) 1998-02-24 1999-08-31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の扉棚
CA2283549C (en) 1999-09-24 2004-07-06 Muc Dang Refrigerator door bottom storage module assembly
JP3590756B2 (ja) * 2000-03-30 2004-1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断熱扉
JP2002347794A (ja) * 2001-05-31 2002-1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チューブ収納容器、チューブ収納容器を備えた冷凍冷蔵庫
US6997526B2 (en) * 2002-12-09 2006-02-14 Maytag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door storage systems
JP3872018B2 (ja) * 2003-01-10 2007-0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扉の収納容器
JP2005016900A (ja) * 2003-06-27 2005-01-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JP2007120909A (ja) 2005-10-31 2007-05-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4587223B2 (ja) * 2006-01-10 2010-1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191706B2 (ja) * 2007-08-10 2013-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収容箱、収容箱セット、および冷却庫
JP2012026639A (ja) * 2010-07-23 2012-02-0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6325203B2 (ja) * 2013-06-07 2018-05-16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貯蔵庫
JP2015038410A (ja) * 2013-08-19 2015-02-26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6134635B2 (ja) * 2013-11-12 2017-05-24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480831B2 (ja) * 2015-08-27 2019-03-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281A (zh) * 2007-02-13 2009-12-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87754A1 (ja) 2017-11-02
US20190072318A1 (en) 2019-03-07
US10465972B2 (en) 2019-11-05
CN109073315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4875B1 (en) Refrigerator
KR101410460B1 (ko) 가변선반 및 이를 갖춘 냉장고
JP5656751B2 (ja) 冷蔵庫
US9803913B2 (en) Tiered storage system for refrigerator door
US7766437B2 (en) Refrigerator
US20110083465A1 (en) Refrigerator with split type shelves
JP3895136B2 (ja) 冷蔵庫の引出し容器
KR20140022598A (ko) 냉장고용 서랍칸
PL199558B1 (pl) Element podziałowy dla komory i zespół dla chłodziarki, zawierający element podziałowy
EP2397801A1 (en) Refrigerator
CN109073315B (zh) 收纳容器及冰箱
JP6754606B2 (ja) 収納容器
JP2006230676A (ja) キッチンキャビネット
JP6745131B2 (ja) 収納容器、および冷蔵庫
JP2012026639A (ja) 冷蔵庫
RU2425301C2 (ru) Холодильник с полкой
JP5592773B2 (ja) 収納装置
KR101416698B1 (ko) 냉장고
KR20080006268U (ko) 냉장고
WO2014036838A1 (zh) 电冰箱
JP2001263931A (ja) 冷蔵庫
US7159726B1 (en) Mobile merchandising unit
JP4193107B2 (ja) 冷蔵庫扉
EP2078179B1 (en) A cooling device
KR200488044Y1 (ko) 캔 트레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