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8885A - 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8885A
CN109068885A CN201780022865.XA CN201780022865A CN109068885A CN 109068885 A CN109068885 A CN 109068885A CN 201780022865 A CN201780022865 A CN 201780022865A CN 109068885 A CN109068885 A CN 109068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inseng
steam
container
minu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28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相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8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8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47J31/4407Lids, covers or kno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所公开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准备包括筐体、煎熬容器以及收集部的电煎药器的步骤,其中,筐体盛装包含人参的中药材,煎熬容器支撑筐体并容纳水而汽蒸或煎熬人参,收集部在汽蒸或煎熬人参过程中收集含有药液的蒸汽;(b)在筐体中盛装人参并在煎熬容器中容纳水且以在96~100℃温度下产生的蒸汽进行1~5小时汽蒸以蒸熟,且利用筐体和煎熬容器的潜热并通过煎熬容器的空间部对盛放在筐体中的人参重复多次进行熟化、干燥的过程而制成红参或黑参的步骤;(c)在执行步骤(b)之后补充水以浸泡红参或黑参并在70~83℃温度下煎熬30~50小时而加热熟化红参或黑参的步骤;以及(d)利用收集部而收集在步骤(b)、步骤(c)产生的含有中药液的蒸汽并使该蒸汽返回煎熬容器的步骤。

Description

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更具体地讲,所涉及的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将包含水参或干参的中药材容纳于内部容器中并通过多次汽蒸而执行蒸熟之后进行冷却而制成黑参或红参,而且通过设定时间煎熬而从黑参或红参提取中药液并利用收集部而收集蒸发的蒸汽,从而能够减少皂苷(Saponin)的损失并有效地得到有用的药液成分。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在电煎药器的容器中放入中药和水并以盖上了盖子的状态进行煎煮的情况下,水和浸泡在水中的中药一起被煎煮,从而中药中所含有的药材成分被提取而收集于电煎药器的容器中。
目前在将这种电煎药器利用而应用于汽蒸或煎熬各种中药材的用途。中药材中代表性的有人参,通过对于这种人参(包括水参和干参)进行汽蒸九次煎熬九次的过程即“九蒸九晒(九蒸九曝)”将人参煎熬成红参或黑参,并通过重新煎熬这种红参或黑参的过程而提取有效的药液成分来饮用。
这种汽蒸并晒干人参而制成的红参或黑参已知为通过蒸晒过程而去除了人参的毒素成分且增加了有益于身体的有效成分和皂苷的代表性的健康食品。
然而,现有的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提取方法由于在汽蒸并煎熬人参等中药材的过程中不易调节温度,因此存在中药材被烧糊的问题,且在汽蒸并煎熬的过程中含有中药成分的蒸汽散入大气中导致对人体有益的药材成分一起被蒸发,因此存在降低中药功效的问题。尤其,若含有中药成分的蒸汽散入大气中则存在人参等中药材容易被烧糊的问题。
因此,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
作为对于本发明的背景技术,提示有韩国授权专利第10-0398360号(发明名称:蒸馏式中药收集器,授权日:2003年09月02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必要性而研究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将包含水参或干参的中药材容纳于内部容器中并通过多次汽蒸而执行蒸熟之后进行冷却而制成黑参或红参,而且通过设定时间煎熬而从黑参或红参提取中药液并利用收集部而收集蒸发的蒸汽,从而能够减少皂苷(Saponin)的损失并有效地得到有用的药液成分。
解决问题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准备包括筐体、煎熬容器以及收集部的电煎药器的步骤,其中,上述筐体盛装包含人参的中药材,上述煎熬容器支撑筐体并容纳水而汽蒸或煎熬人参,上述收集部在汽蒸或煎熬人参过程中收集含有药液的蒸汽;(b)在上述筐体中盛装人参并在上述煎熬容器中容纳水且以在96~100℃温度下产生的蒸汽进行1~5小时汽蒸以蒸熟,且利用筐体和煎熬容器的潜热并通过上述煎熬容器的空间部对盛放在上述筐体中的人参重复多次进行熟化、干燥的过程而制成红参或黑参的步骤;(c)在执行上述步骤(b)之后补充水以浸泡上述红参或黑参并在70~83℃温度下煎熬30~50小时而加热熟化红参或黑参的步骤;以及(d)利用上述收集部而收集在上述步骤(b)、上述步骤(c)产生的含有中药液的蒸汽并使该蒸汽返回上述煎熬容器的步骤。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b)对上述人参进行汽蒸并熟化、干燥的次数是在1次至15次范围内进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煎熬容器的空间部具有以从容纳于上述煎熬容器中的筐体的上下侧越是靠近中心就越朝向外侧弯曲的方式突出的形状,以与上述筐体的侧面部隔开设定距离,对于上述人参,将设定重量作为一份,并根据每一份人参的个数将人参个数分为15支、10支、8支、5支,而由于每一份人参的个数越少则人参的大小和粗细就越大,因此在上述步骤(b)增加汽蒸时间即蒸熟时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并利用上述电煎药器而执行上述步骤(d)的收集过程,其中,上述电煎药器在上述盖子的下侧边缘形成朝向内外侧贯通的2个以上通孔,且在上述盖子的下侧边缘具备包裹外周面的密封部件,上述密封部件包括:外侧引导部,其与上述通孔中至少一个通孔对应而形成,且以朝向外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并被切开,从而向外部排出蒸汽;以及内侧引导部,其与上述通孔中至少一个另一通孔对应而形成,且以朝向内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并被切开,从而使所收集的药液流入而容纳于内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并利用上述电煎药器而执行上述步骤(d)的收集过程,其中,上述电煎药器包括收集部,上述收集部包括:冷却器,其具备于上述煎熬容器的上侧且形成有用于冷却在上述煎熬容器产生的蒸汽的鼓出部和凹陷部;以及收集部件,其设置于上述凹陷部,并诱导蒸汽通过蒸汽流入部而朝向上侧流动,且将在上述冷却器液化的中药液引导至煎熬容器,上述收集部件包括:安装部,其以包裹上述凹陷部的上下侧的方式设置;以及突出部,其形成有从上述安装部朝向下侧突出且被引导到上述煎熬容器的药液所移动的排出部,并且在外围面形成有上述蒸汽流入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并利用上述电煎药器而执行上述步骤(d)的收集过程,其中,上述电煎药器在上述突出部的内侧周围具备配置成朝向下侧倾斜而帮助从上述蒸汽流入部流入的蒸汽进行冷凝的蒸汽透过部,上述蒸汽透过部在上述蒸汽流入部的下侧部位具备辅助蒸汽流入部,且在中心部形成有冷凝的药液所朝向下侧移动的辅助排出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电煎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筐体,其容纳包含人参的中药材;煎熬容器,其支撑上述筐体并形成有空间部,且在放入一部分水并通过加热本体将上述人参蒸熟之后进行干燥而制成红参或黑参,并补充水以使上述红参或黑参浸泡后进行煎熬;冷却器,其具备于上述煎熬容器的上侧而冷却在煎熬容器产生的蒸汽,且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鼓出部和朝向内侧凹进的凹陷部;以及收集部件,其设置于上述凹陷部,并诱导蒸汽通过蒸汽流入部而朝向上侧流动,且将在上述冷却器液化的药液引导至上述煎熬容器,上述收集部件包括:安装部,其以包裹上述凹陷部的上下侧的方式设置;以及突出部,其从上述安装部朝向下侧突出,并形成有被引导到上述煎熬容器的红参或黑参液所移动的排出部,且在外围形成有上述蒸汽流入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煎药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子的下侧边缘形成朝向内外侧贯通的2个以上通孔,且在上述盖子的下侧边缘具备包裹外周面的密封部件,上述密封部件包括:外侧引导部,其与上述通孔中至少一个通孔对应而形成,且以朝向外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并被切开,从而向外部排出蒸汽;以及内侧引导部,其与上述通孔中至少一个另一通孔对应而形成,且以朝向内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并被切开,从而使所收集的药液流入而容纳于内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煎药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突出部的内侧周围具备配置成朝向下侧倾斜而帮助从上述蒸汽流入部流入的蒸汽进行冷凝的蒸汽透过部,上述蒸汽透过部在上述蒸汽流入部的下侧部位具备辅助蒸汽流入部,且在中心部形成有冷凝的药液所朝向下侧移动的辅助排出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煎药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加热本体具备用于显示或设定汽蒸、干燥以及熟化时间和煎熬时间的告知显示工作部,上述告知显示工作部至少包括第一显示部、第二显示部、蒸晒次数按钮、煎熬按钮、发酵保温按钮以及电源按钮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其中,第一显示部通过操作第一工作按钮而显示汽蒸时间和煎熬时间,第二显示部通过操作第二工作按钮而显示熟化、干燥时间,蒸晒次数按钮设定汽蒸、煎熬的次数和干燥、熟化的次数,煎熬按钮执行高温或低温煎熬,发酵保温按钮用于进行发酵和保温,电源按钮对上述加热本体进行接通/断开工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将包含水参或干参的中药材容纳于内部容器中并通过多次汽蒸而执行蒸熟之后进行冷却而制成黑参或红参,而且通过设定时间煎熬而从黑参或红参提取中药液并利用收集部而收集蒸发的蒸汽,从而能够减少皂苷(Saponin)的损失并有效地得到有用的药液成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装配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告知显示工作部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5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中在盖子的下侧边缘设置了密封部件的状态剖视图。
图6是仔细地观察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中收集部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收集部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收集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
图9是按照顺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各附图而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
在该过程中,为了使说明清楚并便于说明,可以夸张地图示附图中所图示的各线条的粗细或构成要素的大小等。另外,下述的各用语是考虑到在本发明的功能而定义的用语,其随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有可能相异。因此,对于这些用语应当基于本说明书的整体内容而下定义。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装配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告知显示工作部的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使用状态剖视图,图5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中在盖子的下侧边缘设置了密封部件的状态剖视图,图6是仔细地观察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中收集部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收集部的使用状态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煎药器的收集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图9是按照顺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至图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提取中药液的电煎药器包括筐体5、煎熬容器10以及收集部20。
筐体5是容纳包括人参在内的中药材的构成,其优选由陶瓷材质等陶瓷制成。当然,筐体5的材质可以多样地构成。
筐体5形成为圆筒形状,且在底面形成有在煎熬容器10产生的蒸汽所通过的多个通过孔8。通过孔8虽然图示为仅形成于筐体5的底部,但根据情况还可以形成于筐体5的侧面。
煎熬容器10构成为,其在内部支撑筐体5并形成有空间部12,且放入一部分水将人参蒸熟之后进行干燥而制成红参或黑参,并补充水以使红参或黑参浸泡后进行煎熬。
煎熬容器10是盛装水的构成,煎熬容器10优选由陶瓷材质等陶瓷制成。
在煎熬容器10的内侧可以形成能够卡住筐体5的下侧边沿的卡台部14。当然,卡台部14以能够卡住筐体5的上侧边沿或侧面突出部位的方式构成。
在煎熬容器10的上侧可以具备盖子15。在盖子15的下侧边缘能够形成朝向内外侧贯通的2个以上通孔16。在盖子15的下侧边缘具备包裹外周面的密封部件17。
参照图1和图5,密封部件17包括:外侧引导部18,其与通孔16中至少一个通孔对应而形成,且以朝向外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并被切开,从而向外部排出蒸汽;以及内侧引导部19,其与通孔16中至少一个另一通孔对应而形成,且以朝向内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并被切开,从而使所收集的药液流入而容纳于内部。
通孔16虽然图示为方孔,但可以变更为其它各种形态。密封部件17适用弹性优良且具有耐热性的材质,以贴紧接触盖子15的下侧边缘而保持气密。
外侧引导部18以朝向外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形成,其使在内部产生的蒸汽通过盖子15的通孔16并经过切开部而朝向外侧排出,从而引导所述蒸汽朝向上侧的收集部20方向排出。外侧引导部18切开形成为十字形或其它形状,以使蒸汽从内部向外部排出。
内侧引导部19以朝向内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形成,其使在收集部20所冷凝的药液经过切开部并通过盖子15的通孔16朝向内侧流入,从而使所述药液流向下侧的筐体5和煎熬容器10的底部。内侧引导部18切开形成为十字形或其它形状,以使从上侧流下的药液从外部流入内部。
参照图1和图2,加热本体2形成为容纳煎熬容器10的下端部的形态,且内置有热线等而将热气传递至煎熬容器10的底部,因此对容纳于煎熬容器10的水进行烧水。
另一方面,在加热本体2的前表面具备显示各种工作状态的告知显示工作部90。
告知显示工作部90至少能够包括第一显示部91、第二显示部93、蒸晒次数按钮95、煎熬按钮96、发酵保温按钮97以及电源按钮98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其中,第一显示部91通过操作第一工作按钮92而显示汽蒸时间和煎熬时间,第二显示部93通过操作第二工作按钮94而显示熟化、干燥时间,蒸晒次数按钮95设定汽蒸、煎熬的次数和干燥、熟化的次数,煎熬按钮96执行高温或低温煎熬,发酵保温按钮97用于进行发酵和保温,电源按钮98对加热本体2进行接通/断开工作。
告知显示工作部90的工作按钮和显示部的构成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配置在合适的位置而使用。
第一工作按钮92和第二工作按钮92分别具备增加设定时间的按钮和减少设定时间的按钮,从而能够调节时间间隔。
告知显示工作部90使控制部(未图示)工作,在控制部控制液晶、计时器或热线等,从而能够运用电煎药器。
收集部20是将在加热煎熬容器10而汽蒸或煎熬容纳于筐体5的包含人参的中药材过程中所产生的蒸发的药液捕集而收回的构成。
收集部20包括冷却器21和收集部件30。
冷却器21是具备于煎熬容器10的上侧而冷却在煎熬容器10产生的蒸汽且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鼓出部22和朝向内侧凹进的凹陷部24的构成。
冷却器21沿着上下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像葫芦瓶那样朝向外侧鼓起的鼓出部22和朝向内侧凹陷的凹陷部24。多个凹陷部24和鼓出部22优选以其半径朝向上侧逐渐变窄的方式形成。
另一方面,在最上侧的鼓出部22上侧能够具备具有用于排出空气的切开部29a的压力调节部件29。
切开部29a虽然图示为十字形,但根据需要可以形成为其它各种形状。
压力调节部件29能够以富有弹性的硅帽形成。
压力调节部件29其侧面部位形成为半圆形且上侧部位形成为盖状,从而与最上侧的鼓出部24贴紧接触。
在凹陷部24安装将在下面叙述的收集部件30,收集部件30发挥收集通过冷却器21而液化的蒸汽的作用,冷却器21能够以透明的钢化玻璃材质制成。当然,冷却器21的材质并不限定于玻璃,其能够以如陶瓷材质等那样的各种材质制成。
收集部件30设置于凹陷部22,收集部件30构成为诱导蒸汽通过蒸汽流入部60而朝向上侧流动且将在冷却器21液化的药液收集并引导至煎熬容器10。收集部件30能够以橡胶材料或软质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收集部件30优选由硅材质制成。
参照图4、图6至图8,收集部件30包括安装部40和突出部50。
安装部40是包裹凹陷部22的上下侧而设置的构成。安装部40以包裹凹陷部24的整个内周面的方式安装。安装部40形成为圆形,因而在插入到凹陷部24中的情况下产生所要沿着半径方向朝向外侧撑开的弹力,从而设置于凹陷部24的内周面。
突出部50从安装部40朝向下侧突出,并形成有被引导到煎熬容器10的药液所移动的排出部52,且在外围面形成有蒸汽流入部60。突出部50形成为中心部位朝向下方变细地突出的圆锥形状。排出部52形成于尖头中心部位。排出部52其多个部位切开成十字形状使得药液朝向下侧移动。
排出部52由于朝向下侧变细且切开形成,因而使液化的药液通过自重而朝向下侧移动,但阻止在煎熬容器10产生的蒸汽朝向上侧移动。排出部52能够形成为十字形状或其它各种形状。排出部52以从边沿越是靠近中心就越薄的方式形成,从而能够容易地执行收集于中心的药液的排出。由此,提高汇集于排出部52的药液的排出效率。
蒸汽流入部60是形成于收集部件30的突出部52的外围面而使蒸汽朝向突出部50的内侧流入的构成。
参照图4至图8,在突出部50的内侧周围能够具备配置成朝向下侧倾斜而帮助从蒸汽流入部60流入的蒸汽进行冷凝的蒸汽透过部70。
蒸汽透过部70在蒸汽流入部60的下侧部位具备辅助蒸汽流入部72,且在中心部形成有冷凝的药液所朝向下侧移动的辅助排出部74。
辅助排出部74以从边沿越是靠近中心就越薄的方式形成,从而能够容易地执行收集于中心的药液的排出。由此,提高汇集于辅助排出部74的药液的排出效率。
与蒸汽流入部60相同地、辅助蒸汽流入部72能够以朝向蒸汽透过部70内侧鼓起的方式形成,并切开形成为十字形状以使蒸汽移动。只要能够使蒸汽朝向内侧通过,则辅助蒸汽流入部72具有任何切开形状也无妨。
蒸汽透过部70形成为朝向上侧扩大地形成的圆锥形状。蒸汽透过部70的外周面插入到突出部50与安装部40的下侧凸缘部44之间的角落部位而被卡定安装。
就蒸汽透过部70而言,虽然另行制作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于收集部件30的突出部50内,但根据情况还能够与收集部件30的突出部50制成一体。
蒸汽透过部70能够以越是靠近下侧端部就越远离突出部50的内侧面的方式构成。
由于蒸汽透过部70形成为越是靠近下侧端部就越远离突出部50,因此通过蒸汽流入部60流入的蒸汽由蒸汽透过部70所阻挡而向越是靠近下侧就越宽的空间的下方移动并通过辅助蒸汽流入部72的切开部,从而使蒸汽流入蒸汽透过部70内部。
另一方面,能够分别调节突出部50和蒸汽透过部70的倾斜角度。由于在成型制作突出部50和蒸汽透过部70时调节圆锥形状角度,因此能够调节突出部50和蒸汽透过部70的倾斜角度。
由此,能够调节突出部50的内周面与蒸汽透过部70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调节通过蒸汽流入部60和辅助蒸汽流入部70流入的蒸汽的冷凝效率。
安装部40包括上侧凸缘部42、下侧凸缘部44以及连接部46。
上侧凸缘部42与冷却器21的凹陷部24的上侧接触。上侧凸缘部42形成为环形而包裹凹陷部24的上侧。下侧凸缘部44与冷却器21的凹陷部24的下侧接触。下侧凸缘部44形成为环形而包裹凹陷部24的下侧。上侧凸缘部42和下侧凸缘部44能够以对应的形状及大小来形成。连接部46连接上侧凸缘部42和下侧凸缘部44的内侧边沿彼此。连接部46形成为中心部沿上下方向敞开的圆筒形。
下侧凸缘部44在被装配之前的分离状态下朝向上侧折弯地形成。这样一来,在下侧凸缘部44安装于凹陷部24的下侧部位时,下侧凸缘部44朝向下侧撑开而以施加朝向上侧的弹力的状态贴紧凹陷部24下侧,因此阻止蒸汽的移动,从而具有提高气密性的效果。
在凹陷部22的上侧边沿具备卡住上侧凸缘部42的卡台部26。卡台部26具有使上侧凸缘部42贴紧的效果。
另外,在凹陷部22的边沿上侧表面能够具备倾斜面部28,该倾斜面部28使上侧凸缘部42安装成朝向外侧向上倾斜,从而帮助药液更好地朝向中心侧流动。
即、在上侧凸缘部42插入到卡台部26而安装于倾斜面部28时,朝向上侧撑开而倾斜地配置于倾斜面部28。由此,上侧凸缘部42对倾斜面部28施加所要朝向下侧贴紧的弹力,从而以提高气密性的状态倾斜地装配到倾斜面部28。由此,在冷却器20的内壁面流淌的药液沿着安装于倾斜面部28的上侧凸缘部42的倾斜面朝向中心移动,从而帮助药液向位于下侧的煎熬容器10移动。
以下,参照附图而观察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构成为包括:准备电煎药器的步骤(a);将包含人参的中药材汽蒸并熟化、干燥而制备红参或黑参的步骤(b);进行煎熬的步骤(c);以及收集蒸发的药液的步骤(d)。
步骤(a)是准备电煎药器的步骤,其中,电煎药器包括:筐体5,其盛装包含人参的中药材;煎熬容器10,其支撑筐体5并容纳水而汽蒸或煎熬人参;以及收集部20,其在汽蒸或煎熬人参过程中收集含有药液的蒸汽。
步骤(b)是在筐体5中盛装人参并在煎熬容器10中容纳水且以在96~100℃温度下产生的蒸汽进行1~5小时汽蒸以蒸熟,且利用筐体5和煎熬容器10的潜热并通过煎熬容器10的空间部12对盛放在筐体5中的人参重复多次进行熟化、干燥的过程而制成红参或黑参的步骤。
在步骤(b)对人参进行汽蒸并熟化、干燥的次数能够在1次至15次范围内进行。此时,最优选的次数是汽蒸并干燥十二次的十二蒸十二晒。与九蒸九晒相比,十二蒸十二晒的煎熬的次数是多进行3次左右,使得皂苷的含量最大化,并提高药液的浓缩程度,从而能够提供优质的药理成分。之所以能够提供优质的药理成分,是因为在根据本发明的收集部20冷凝并收集含有蒸发的药液的蒸汽并使其返回至煎熬容器10而防止水烧干,因此能够预防中药材被烧糊之故。
煎熬容器10的空间部12优选具有以从筐体5的上下侧越是靠近中心就越朝向外侧弯曲的方式突出的形状,以与容纳于煎熬容器10中的筐体5的侧面部隔开设定距离。
此时,对于人参,将设定重量(水参:700g,干参:300g)作为一份,并根据每一份人参的个数而将人参的生产标准单位按照15支、10支、8支、5支顺序分类为4种,而由于每一份人参的个数越少则人参的大小和粗细就越大,因此在步骤(b)必须按照15支、10支、8支、5支顺序增加汽蒸时间(蒸熟时间)。
例如,将按照每一份为15支、10支、8支、5支的顺序汽蒸和熟化、干燥人参中的水参和干参的时间进行比较并作为一个例子而观察。
[实施例]
水参:蒸晒时间(汽蒸和熟化、干燥时间)
第1组水参15支(一份重量:700g)
第1次汽蒸时间:3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2次汽蒸时间:2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3次汽蒸时间:2小时3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4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5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6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7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8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9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0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1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2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2组水参10支(一份重量:700g)
第1次汽蒸时间:3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2次汽蒸时间:3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3次汽蒸时间:2小时4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4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5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6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7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8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9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0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1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2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3组水参8支(一份重量:700g)
第1次汽蒸时间:3小时3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2次汽蒸时间:3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3次汽蒸时间:2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4次汽蒸时间:2小时3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5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6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7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8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9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0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1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2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4组水参5支(一份重量:700g)
第1次汽蒸时间:3小时4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2次汽蒸时间:3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3次汽蒸时间:3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4次汽蒸时间:2小时4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5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6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7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8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9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0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1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2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干参:蒸晒时间(汽蒸和熟化、干燥时间)
第5组干参15支(一份重量:300g)
第1次汽蒸时间:3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2次汽蒸时间:2小时4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3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4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5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6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7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8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9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0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1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2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6组干参10支(一份重量:300g)
第1次汽蒸时间:3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2次汽蒸时间:2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3次汽蒸时间:2小时3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4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5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6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7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8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9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0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1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2次汽蒸时间:1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7组干参8支(一份重量:300g)
第1次汽蒸时间:3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2次汽蒸时间:3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3次汽蒸时间:2小时4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4次汽蒸时间:2小时2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5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6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7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8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9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0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1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2次汽蒸时间:2小时0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8组干参5支(一份重量:300g)
第1次汽蒸时间:3小时3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2次汽蒸时间:3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3次汽蒸时间:2小时5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4次汽蒸时间:2小时3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5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6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7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8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9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0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1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12次汽蒸时间:2小时10分钟/熟化、干燥时间:1小时30分钟
这里,就第1组至第8组而言,通过使告知显示工作部90的药材选择按钮96中的一个按钮工作而选择相应的蒸晒时间。
如上面所观察,水参的汽蒸时间设定成比干参多汽蒸10分钟左右。这是因为,水参含有水分从而汽蒸过程比干参慢,而干参并无水分从而汽蒸速度比水参快之故。
而且,水参或干参其粗细和大小随每一份数量按15支、10支、8支、5支递减而增大,因此汽蒸时间各自多花10分钟。另外,汽蒸时间自第1次至第5次为止各自递减20分钟,但自第6次至第12次为止汽蒸时间相同。另一方面,就蒸晒过程而言,在煎熬容器10中容纳1000~2000cc的水以避免贮存在筐体5中的红参或黑参沾上水。此时。最优选的容量是1600cc。
另外,就熟化、干燥时间而言,与次数和水参或干参无关地均为1小时30分钟。以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状态来经过蒸晒时间而执行十二蒸十二晒,由此汽蒸并熟化、干燥人参而制成红参或黑参且煎熬该红参或黑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皂苷的提取而使药理成分能够最大化。
步骤(c)是执行步骤(b)之后补充水以浸泡红参或黑参并在70~83℃温度下煎熬30~50小时而加热熟化红参或黑参的步骤。另一方面,就煎熬过程而言,在煎熬容器10中容纳4000~8000cc左右的水以使贮存在筐体5中的红参或黑参完全浸没。此时,最优选的容量是6000cc。
步骤(d)是利用收集部20而收集在上述步骤(b)、步骤(c)产生的含有中药液的蒸汽并使该蒸汽返回上述煎熬容器的步骤。
收集部20包括:冷却器21,其具备于煎熬容器10的上侧且形成有用以冷却在煎熬容器10产生的蒸汽的鼓出部22和凹陷部24;以及收集部件30,其设置于凹陷部22,并诱导蒸汽通过蒸汽流入部60而朝向上侧流动,且将在冷却器21液化的中药液引导至煎熬容器。
收集部件30包括:安装部40,其以包裹凹陷部22的上下侧的方式设置;以及突出部50,其形成有从安装部40朝向下侧突出且被引导到煎熬容器10的药液所移动的排出部52,并且在外围面形成有蒸汽流入部60。这样,准备并利用电煎药器而执行步骤(d)的收集过程。
虽然参考图示于附图中的实施例而说明了本发明,但这只不过是例示性地说明本发明而已,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理解由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及等同的其它实施例这一点。
因此,本发明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应当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而确定。

Claims (10)

1.一种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准备包括筐体、煎熬容器以及收集部的电煎药器的步骤,其中,上述筐体盛装包含人参的中药材并用盖子覆盖,上述煎熬容器支撑筐体并容纳水而汽蒸或煎熬人参,上述收集部收集含有药液的蒸汽;
(b)在上述筐体中盛装人参并在上述煎熬容器中容纳水且以在96~100℃温度下产生的蒸汽进行1~5小时汽蒸以蒸熟,且利用筐体和煎熬容器的潜热并通过上述煎熬容器的空间部对盛放在上述筐体中的人参重复多次进行熟化、干燥的过程而制成红参或黑参的步骤;
(c)在执行上述步骤(b)之后补充水以浸泡上述红参或黑参并在70~83℃温度下煎熬30~50小时而加热熟化红参或黑参的步骤;以及,
(d)利用上述收集部而收集在上述步骤(b)、上述步骤(c)产生的含有中药液的蒸汽并使该蒸汽返回上述煎熬容器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b)对上述人参进行汽蒸并熟化、干燥的次数是在1次至15次范围内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煎熬容器的空间部具有以从容纳于上述煎熬容器中的筐体的上下侧越是靠近中心就越朝向外侧弯曲的方式突出的形状,以与上述筐体的侧面部隔开设定距离,
对于上述人参,将设定重量作为一份,并根据每一份人参的个数将人参个数分为15支、10支、8支、5支,而由于每一份人参的个数越少则人参的大小和粗细就越大,因此在上述步骤(b)增加汽蒸时间即蒸熟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准备并利用上述电煎药器而执行上述步骤(d)的收集过程,其中,上述电煎药器在上述盖子的下侧边缘形成朝向内外侧贯通的2个以上通孔,且在上述盖子的下侧边缘具备包裹外周面的密封部件,
上述密封部件包括:
外侧引导部,其与上述通孔中至少一个通孔对应而形成,且以朝向外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并被切开,从而向外部排出蒸汽;以及,
内侧引导部,其与上述通孔中至少一个另一通孔对应而形成,且以朝向内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并被切开,从而使所收集的药液流入而容纳于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准备并利用上述电煎药器而执行上述步骤(d)的收集过程,其中,上述电煎药器包括收集部,
上述收集部包括:
冷却器,其具备于上述煎熬容器的上侧且形成有用于冷却在上述煎熬容器产生的蒸汽的鼓出部和凹陷部;以及,
收集部件,其设置于上述凹陷部,并诱导蒸汽通过蒸汽流入部而朝向上侧流动,且将在上述冷却器液化的中药液引导至煎熬容器,
上述收集部件包括:
安装部,其以包裹上述凹陷部的上下侧的方式设置;以及,
突出部,其形成有从上述安装部朝向下侧突出且被引导到上述煎熬容器的药液所移动的排出部,并且在外围面形成有上述蒸汽流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电煎药器的中药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准备并利用上述电煎药器而执行上述步骤(d)的收集过程,其中,
上述电煎药器在上述突出部的内侧周围具备配置成朝向下侧倾斜而帮助从上述蒸汽流入部流入的蒸汽进行冷凝的蒸汽透过部,上述蒸汽透过部在上述蒸汽流入部的下侧部位具备辅助蒸汽流入部,且在中心部形成有冷凝的药液所朝向下侧移动的辅助排出部。
7.一种电煎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筐体,其将包含人参的中药材容纳并用盖子覆盖;
煎熬容器,其支撑上述筐体并形成有空间部,且在放入一部分水并通过加热本体将上述人参蒸熟之后进行干燥而制成红参或黑参,并补充水以使上述红参或黑参浸泡后进行煎熬;
冷却器,其具备于上述煎熬容器的上侧而冷却在煎熬容器产生的蒸汽,且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鼓出部和朝向内侧凹进的凹陷部;以及,
收集部件,其设置于上述凹陷部,并诱导蒸汽通过蒸汽流入部而朝向上侧流动,且将在上述冷却器液化的药液引导至上述煎熬容器,
上述收集部件包括:
安装部,其以包裹上述凹陷部的上下侧的方式设置;以及,
突出部,其从上述安装部朝向下侧突出,并形成有被引导到上述煎熬容器的红参或黑参液所移动的排出部,且在外围形成有上述蒸汽流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煎药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子的下侧边缘形成朝向内外侧贯通的2个以上通孔,且在上述盖子的下侧边缘具备包裹外周面的密封部件,
上述密封部件包括:
外侧引导部,其与上述通孔中至少一个通孔对应而形成,且以朝向外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并被切开,从而向外部排出蒸汽;以及,
内侧引导部,其与上述通孔中至少一个另一通孔对应而形成,且以朝向内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并被切开,从而使所收集的药液流入而容纳于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煎药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突出部的内侧周围具备配置成朝向下侧倾斜而帮助从上述蒸汽流入部流入的蒸汽进行冷凝的蒸汽透过部,上述蒸汽透过部在上述蒸汽流入部的下侧部位具备辅助蒸汽流入部,且在中心部形成有冷凝的药液所朝向下侧移动的辅助排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煎药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加热本体具备用于显示或设定汽蒸、干燥以及熟化时间和煎熬时间的告知显示工作部,
上述告知显示工作部至少包括第一显示部、第二显示部、蒸晒次数按钮、煎熬按钮、发酵保温按钮以及电源按钮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其中,第一显示部通过操作第一工作按钮而显示汽蒸时间和煎熬时间,第二显示部通过操作第二工作按钮而显示熟化、干燥时间,蒸晒次数按钮设定汽蒸、煎熬的次数和干燥、熟化的次数,煎熬按钮执行高温或低温煎熬,发酵保温按钮用于进行发酵和保温,电源按钮对上述加热本体进行接通/断开工作。
CN201780022865.XA 2016-04-11 2017-03-22 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 Pending CN1090688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44129A KR101744054B1 (ko) 2016-04-11 2016-04-11 전기약탕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한약액 추출방법
KR10-2016-0044129 2016-04-11
PCT/KR2017/003073 WO2017179830A1 (ko) 2016-04-11 2017-03-22 전기약탕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한약액 추출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8885A true CN109068885A (zh) 2018-12-21

Family

ID=59223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2865.XA Pending CN109068885A (zh) 2016-04-11 2017-03-22 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44054B1 (zh)
CN (1) CN109068885A (zh)
WO (1) WO2017179830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27712A (ja) * 1996-10-31 1998-05-19 Shinobu Miyata 骨 壷
KR19980085885A (ko) * 1997-05-30 1998-12-05 김용진 약탕기의 냉각장치
CN1233462A (zh) * 1998-04-06 1999-11-03 大熊电气产业株式会社 供家庭使用的煎煮两用装置
JP2000005280A (ja) * 1998-06-08 2000-01-11 Soshun Ri 漢方薬煎じ用加熱ポット
CN1286066A (zh) * 1999-08-31 2001-03-07 大熊电气产业株式会社 具蒸煮功能的家用蒸煮器及以其制备红参提取物的方法
CN2444600Y (zh) * 2000-09-21 2001-08-29 成海永 陶瓷中药煎药机
CN1404368A (zh) * 2000-12-22 2003-03-19 Seb公司 用蒸汽慢速烹饪的用具
KR100751388B1 (ko) * 2006-05-16 2007-08-22 정희용 전기약탕기를 이용한 구증구포 홍삼액 추출방법
CN201219983Y (zh) * 2007-10-11 2009-04-15 李永明 虹吸式煎药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48666Y1 (ko) 2004-01-29 2004-04-28 정명식 가정용 한약 추출기
KR200349170Y1 (ko) * 2004-02-18 2004-04-29 신정웅 홍삼 제조기
KR100834092B1 (ko) * 2007-04-27 2008-06-02 성이제 홍삼액 추출기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27712A (ja) * 1996-10-31 1998-05-19 Shinobu Miyata 骨 壷
KR19980085885A (ko) * 1997-05-30 1998-12-05 김용진 약탕기의 냉각장치
CN1233462A (zh) * 1998-04-06 1999-11-03 大熊电气产业株式会社 供家庭使用的煎煮两用装置
JP2000005280A (ja) * 1998-06-08 2000-01-11 Soshun Ri 漢方薬煎じ用加熱ポット
CN1286066A (zh) * 1999-08-31 2001-03-07 大熊电气产业株式会社 具蒸煮功能的家用蒸煮器及以其制备红参提取物的方法
CN2444600Y (zh) * 2000-09-21 2001-08-29 成海永 陶瓷中药煎药机
CN1404368A (zh) * 2000-12-22 2003-03-19 Seb公司 用蒸汽慢速烹饪的用具
KR100751388B1 (ko) * 2006-05-16 2007-08-22 정희용 전기약탕기를 이용한 구증구포 홍삼액 추출방법
CN201219983Y (zh) * 2007-10-11 2009-04-15 李永明 虹吸式煎药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79830A1 (ko) 2017-10-19
KR101744054B1 (ko) 2017-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2929B (zh) 电压力锅磁力水阀进水和出水的冲泡机器及其方法
KR20150023825A (ko) 캡슐 내의 식물 성분으로부터 에센셜 오일 및 하이드로졸을 추출하는 증류 장치
CN109068885A (zh) 电煎药器及利用其的中药液提取方法
KR101736220B1 (ko) 가정용 다기능 고농축 생약재 추출 약탕기
KR101973909B1 (ko) 가정용 다기능 농축액 제조기
KR101983339B1 (ko) 카트리지용 상향 추출식 음료 메이커
CN101647836B (zh) 红参制造器
KR101237321B1 (ko) 간이형 떡 찜 세트
CN106419514B (zh) 一种可自动控制的电加热汽锅
CN209555204U (zh) 防止冷凝水回流的盖体及实施该盖体的黑蒜发酵机
CN108315188A (zh) 一种黄精酒制备方法
CN102334903B (zh) 自动压力蒸煲机
CN208339400U (zh) 蒸汽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551362U (zh) 蒸笼盖、蒸笼组件、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KR200297235Y1 (ko) 가정용 홍삼중탕기
CN208709541U (zh) 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
CN208192905U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220192740U (zh) 新型多功能电饭煲
CN215305112U (zh) 一种烹饪装置
KR200254720Y1 (ko) 홍삼 및 홍삼액 제조장치
CN20943690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305110U (zh) 一种烹饪装置
KR200326280Y1 (ko) 홍삼탕기의 용기뚜껑 연결장치
CN208524602U (zh) 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
CN210695890U (zh) 咖啡豆空气焙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