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9541U - 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9541U
CN208709541U CN201721188513.5U CN201721188513U CN208709541U CN 208709541 U CN208709541 U CN 208709541U CN 201721188513 U CN201721188513 U CN 201721188513U CN 208709541 U CN208709541 U CN 208709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ing plate
ontology
carrying
carrying ontology
ste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85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闻蚌
杜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9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9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蒸盘包括:承载本体,承载本体的底部中心向上隆起,且仅承载本体的底部中心和承载本体的底部周缘处设置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蒸盘时容易导致食物串味的问题。

Description

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蒸汽烹饪器具一般包括锅体、蒸格、蒸笼、锅盖等结构。其中,蒸格和蒸笼统称为蒸盘。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蒸笼相比于蒸格而言,具有周向围板,能够更好地承载食物。
但现有的蒸盘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具体的,蒸格和蒸笼底部通常都会布满孔,以保证蒸汽可以快速接触食物,但冷凝水会从这些孔流到底部食物上,使底部容易受到上层食物的汤汁影响,容易串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蒸盘时容易导致食物串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蒸盘,包括:承载本体,承载本体的底部中心向上隆起,且仅承载本体的底部中心和承载本体的底部周缘处设置有透气孔。
进一步地,承载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凸筋,凸筋为多条,凸筋沿承载本体的中心向承载本体的边缘延伸,且多条凸筋绕承载本体的周向依次排列。
进一步地,承载本体具有由承载本体的底部向上伸出的周向围板,周向围板位于承载本体的底部的边缘处并位于透气孔的外侧。
进一步地,承载本体的底部周缘处设置有环状沉槽,环状沉槽的底部具有漏水孔,透气孔相对于环状沉槽靠近蒸盘的底部中心。
进一步地,承载本体的底部具有定位裙边结构。
进一步地,承载本体的顶部具有支撑平台。
进一步地,承载本体的周向围板上设置有蒸盘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蒸汽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蒸盘。
进一步地,蒸汽烹饪器具是电蒸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承载本体,承载本体的底部中心向上隆起,且仅承载本体的底部中心和承载本体的底部周缘处设置有透气孔。这样承载本体的底部的汤汁能够向四周导流走,并通过蒸盘透气孔回流至蒸汽烹饪器具中,从而有效避免汤汁滴落在下层的食物上,造成食物串味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蒸汽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爆炸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桑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桑拿盘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锅盖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7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锅盖、蒸盘和蒸格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蒸盘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蒸汽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没有设置蒸盘和蒸格;
图14示出了图13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15示出了图2中的蒸格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6示出了图15中的蒸格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11、支撑台;12、内锅把手;20、桑拿盘;21、导水沿;22、凸起;23、环状挡水条;24、蒸汽通道;30、锅盖;31、盖体;311、开口结构;312、安装槽;314、侧壁段; 315、支撑段;316、限位段;317、容纳腔;318、翻边;319、盖体裙边结构;32、透明盖; 33、手柄;321、锅盖透气孔;40、蒸盘;41、透气孔;42、环状沉槽;43、定位裙边结构;44、支撑平台;45、蒸盘把手;46、凸筋;50、蒸格;51、蒸格透气孔;52、蒸格凸筋;60、煲体;7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蒸盘时容易导致食物串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其中,蒸汽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桑拿盘20、锅盖30、蒸盘、煲体60和底座70。底座70设置在煲体60的下方。锅体10、桑拿盘20、蒸盘选择性地设置在煲体60内。锅盖30盖设在锅体10、桑拿盘20或蒸盘上。
可选地,锅体10具有发热盘组件,或发热盘组件设置在煲体60内。发热盘组件对煲体 60内的食材进行加热,以使锅体10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对其蒸汽烹饪器具内的食材进行烹饪。
可选地,底座70是塑料材料的。且底座70内设置有控时装置。
为了方便对锅体10进行拿取,锅体10具有内锅把手12,如图1所示。这样,用户就可以方便取放该部件,以提高蒸汽烹饪器具的使用便捷性。
下面,针对蒸汽烹饪器具内的不同部件逐个进行说明。
一、蒸盘
如图9至图12所示,承载本体,承载本体的底部中心向上隆起,且仅承载本体的底部中心和承载本体的底部周缘处设置有透气孔。这样承载本体的底部的汤汁能够向四周导流走,并通过蒸盘透气孔回流至蒸汽烹饪器具中,从而有效避免汤汁滴落在下层的食物上,造成食物串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凸筋,凸筋为多条,凸筋沿承载本体的中心向承载本体的边缘延伸,且多条凸筋绕承载本体的周向依次排列。这样,凸筋能够将食材垫起,以避免汤汁浸泡食材,影响食物的口感。
根据承载本体的具体结构不同,承载本体被分为蒸盘40和蒸格50。蒸格50相比于蒸盘 40,少了一个主要的部件就是周向围板。
具体的,承载本体具有由承载本体的底部向上伸出的周向围板,周向围板位于承载本体的底部的边缘处并位于透气孔的外侧,承载本体是蒸盘40,凸筋46是蒸盘凸筋,透气孔41 是蒸盘透气孔。
在图1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蒸盘40的底部周缘处设置有环状沉槽42,环状沉槽42的底部具有漏水孔,蒸盘透气孔相对于环状沉槽42靠近蒸盘40的底部中心。这样,汇聚到蒸盘透气孔周围的汤汁,能够先流入环状沉槽42内,后通过漏水孔快速流走。此外,环状沉槽 42还能够加强底部的强度,更有效的实现冷凝水的导向作用。
为了方便蒸盘40的取放,蒸盘40的周向围板上设置有蒸盘把手45。
在图9和图10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蒸盘40的顶部设置有蒸格50,锅盖30装配在蒸盘 40的顶端。
如图11所示,蒸盘40的底部具有定位裙边结构43,当蒸盘40结构设置在锅体10上时,定位裙边结构43的下端与锅体10的内表面贴合,定位裙边结构43的突出部支撑在锅体10 的上边缘处。上述的蒸格50和蒸盘40的使用方式,有效的减小了配合间隙,减少了在烹饪过程中蒸汽的流逝和提高食物的保鲜效果。
在图11和1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蒸盘40的顶部具有支撑平台44。该支撑平台44也可以称为滚筋,通过滚筋的突起限制蒸格50的位置。
也就是说,承载本体为多个,承载本体是蒸格50或蒸盘40,当蒸格50或蒸盘40放置在另一个蒸盘40上时,蒸格50或蒸盘40能够支撑在支撑平台44上。
如图1至图3、图15和图16所示,蒸格50能够设置在支撑平台44上。具体而言,蒸格50的结构与蒸盘40的部分结构相类似,只是没有把手、周向围板等结构。
具体而言,承载本体是蒸格50时,凸筋是蒸格凸筋52,透气孔是蒸格透气孔51。蒸格透气孔51同样位于蒸格50的周缘处,以保证汤汁能够顺利经过蒸格50的边缘导流走,避免影响食物的味道,且实现冷凝水回流。
二、桑拿盘20
如图1至图5所示,桑拿盘20设置在锅体10内,桑拿盘20的中心设置有蒸汽通道24,桑拿盘20的外周缘设置有导水沿21,导水沿21的上表面由内向外向下倾斜延伸,导水沿21的外周缘与锅体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水间隙。
由上述可知,在锅体10中可以设置桑拿盘20,该桑拿盘20不具有加热部件,仅通过锅体10内部的蒸汽使桑拿盘20内的食材被加热,特别适用于对海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而且桑拿盘20的导水沿外周缘设置有导水沿21,导水沿21的上表面由内向外向下倾斜延伸,导水沿21的外周缘与锅体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水间隙。这样,由上部滴落的食物汤汁在导水沿21的作用下,会很容易回流至锅体10中,避免上部结构中的食物汤汁影响桑拿盘20内的食材,提高桑拿盘20内食材的烹饪可靠性。
由于在蒸汽烹饪器具内增加了桑拿盘20,因而能够对海鲜等食材进行烹饪,增加了蒸汽烹饪器具的功能,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为了保证水能够顺利回流至锅体10中,桑拿盘20的导水沿21的下表面具有向下伸出的凸起22,锅体10的内表面具有支撑台11,凸起22支撑在支撑台11上以与锅体1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过水间隙。
如图4所示,凸起22有导水沿21下凹形成,凸起22位于导水沿21的边缘处。凸起主要是为了与锅体10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当然,还可以在导水沿21的下表面直接设置支撑立柱,以保证形成过水间隙。
如图4和图5所示,桑拿盘20的中部具有蒸汽通道24。通过该蒸汽通道24,能够保证锅体10内的水蒸气上升对食材进行加热。具体而言,蒸汽通道24的四周开设提拿孔,以便于取放桑拿盘20。
在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导水沿21呈环状,且导水沿21的内圈侧设置有环状挡水条23,环状挡水条23由导水沿21的上表面向上伸出。通过设置环状挡水条23,能够有效避免流在导水沿21上的汤汁流到桑拿盘20内的食物上,避免汤汁影响食物本身的味道,保证桑拿盘20的使用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蒸盘40的底部周缘能够支撑在桑拿盘20的导水沿21上,且位于环状挡水条23的外侧。
当使用者希望可以做原汁原味的海鲜时,具有桑拿盘20的蒸汽烹饪器具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将海鲜放入桑拿盘20内,烹饪时不会有外来的冷凝水滴入海鲜中影响食物口感,可使海鲜烹饪过程自身产生的汤汁再次融入海鲜中,提高海鲜的口感。
三、锅盖30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锅盖30,锅盖30能够盖设在锅体10上,锅盖30的盖沿能够支撑在桑拿盘20的导水沿21上,且位于环状挡水条23的外侧。
具体地,锅盖30包括盖体31和透明盖32,盖体31的顶部具有开口结构311并折弯形有安装槽312,安装槽312在盖体31上的正投影位于盖体31的外周缘处;透明盖32设置在开口结构311处,且透明盖32的边缘设置在安装槽312内。这样,就能使得透明盖32的面积尽可能的最大化,便于用户观察蒸汽烹饪器具内的食材,使蒸汽烹饪器具具有可视性。
可选地,透明盖32是玻璃盖。而透明盖32上设置有锅盖透气孔321。可选地,盖体31由金属材料制成。
为了便于取放锅盖30,锅盖30还包括手柄33,手柄33设置在透明盖32上。
在图8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盖体31由下至上包括顺次连接的侧壁段314、支撑段315 和限位段316构成,侧壁段314围成容纳腔317,支撑段315向背离容纳腔317的方向横向伸出,限位段316的远离支撑段315的一端向开口结构311的中心处伸出,且限位段316与支撑段315之间形成安装槽312。上述支撑段315和限位段316通过折弯成型,以便于加工制造,且能够保证透明盖32的安装可靠性。
如图8所示,限位段316的远离支撑段315的一端向内翻卷以形成翻边318。该翻边318 可以通过滚边压紧方式成型,能够使得凝聚的水珠沿盖体31的内表面回流至锅体10的底部,有效的实现冷凝水的回流,避免冷凝水滴落在食物上影响食物口感。
如图7、图13和图14所示,盖体31的底部具有盖体裙边结构319,当盖体31设置在锅体10上时,盖体裙边结构319的下端与锅体10的内表面贴合,盖体裙边结构319的突出部支撑在锅体10的上边缘处。这样,可以使得由锅盖30上的水聚集留下后,沿着锅体10的内壁顺流而下,以避免影响桑拿盘20内食物的口感。
本实用新型中的蒸汽烹饪器具可以是电蒸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烹饪器具,能够使得烹饪的食材具有可原汁原味的特别,避免食材之间的汤汁串味,且用户可以随时观察烹饪过程,能够满足多样食材烹饪要求,使烹饪出来的食物更加美味、可口、营养,多元化。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蒸汽烹饪器具可实现多种使用方式,实现了一机多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蒸汽烹饪器具具有可视化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的蒸汽烹饪器具操作方便,易实现,实用性高。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本体,所述承载本体的底部中心向上隆起,且仅所述承载本体的底部中心和所述承载本体的底部周缘处设置有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为多条,所述凸筋沿所述承载本体的中心向所述承载本体的边缘延伸,且多条所述凸筋绕所述承载本体的周向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本体具有由所述承载本体的底部向上伸出的周向围板,所述周向围板位于所述承载本体的底部的边缘处并位于所述透气孔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本体的底部周缘处设置有环状沉槽(42),所述环状沉槽(42)的底部具有漏水孔,所述透气孔(41)相对于所述环状沉槽(42)靠近所述蒸盘(40)的底部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本体的底部具有定位裙边结构(4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本体的顶部具有支撑平台(4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本体的周向围板上设置有蒸盘把手(45)。
8.一种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烹饪器具是电蒸锅。
CN201721188513.5U 2017-07-26 2017-09-15 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70954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8243 2017-07-26
CN2017209182432 2017-07-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9541U true CN208709541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32740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8513.5U Active CN208709541U (zh) 2017-07-26 2017-09-15 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
CN201721188368.0U Active CN208510784U (zh) 2017-07-26 2017-09-15 锅盖和蒸汽烹饪器具
CN201721188395.8U Active CN208510650U (zh) 2017-07-26 2017-09-15 蒸汽烹饪器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8368.0U Active CN208510784U (zh) 2017-07-26 2017-09-15 锅盖和蒸汽烹饪器具
CN201721188395.8U Active CN208510650U (zh) 2017-07-26 2017-09-15 蒸汽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0870954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1888B (zh) * 2020-11-30 2022-08-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盘以及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10650U (zh) 2019-02-19
CN208510784U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17353A (en) Steam cooking rack and method
US20120258224A1 (en) Cooking assembly
CN208709541U (zh) 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
CN107625400B (zh) 汽锅盘及具有其的电汽锅
CN204245911U (zh) 一种防串味蒸锅
CN207928194U (zh) 一种新式高压焖锅
CN206314973U (zh) 蒸烤锅
CN209269369U (zh) 兼具蒸、煮、烤的锅具结构
CN208371506U (zh) 一种新式焖锅
CN208259594U (zh) 一种快熟蒸菜盘
CN208491753U (zh) 锅具
CN206381061U (zh) 蒸菜装置配件
CN206651701U (zh) 烹饪器具
CN204445367U (zh) 与带煮饭功能的电磁加热灶具配合使用的锅
CN204889587U (zh) 多功能锅
CN208973479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7590486U (zh) 蒸锅
CN209090758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9436919U (zh) 一种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
CN202086269U (zh) 一种用于蒸熟食物的新型蒸锅
CN209235844U (zh) 蒸煮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488363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空气炸锅
CN219229597U (zh) 一种蒸煮器具
CN208864049U (zh) 蒸笼盖、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CN216854472U (zh) 一种带有提手的蒸笼及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