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9587U - 多功能锅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9587U
CN204889587U CN201520556229.3U CN201520556229U CN204889587U CN 204889587 U CN204889587 U CN 204889587U CN 201520556229 U CN201520556229 U CN 201520556229U CN 204889587 U CN204889587 U CN 204889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pot body
storage portion
hand grip
grip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62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中伟
高胜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ANHUA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ANHUA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ANHUA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ANHUA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562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9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9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95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锅,包括锅体、放置在锅体上的蒸格、以及盖合在蒸格上的锅盖,所述蒸格包括与锅体接触配合的支撑部、位于支撑部下方的下盛物部,所述蒸格在位于支撑部上方向上延伸设有上盛物部,该上盛物部与下盛物部相连通,所述锅盖盖合在上盛物部的上端开口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体上设置蒸格,从而实现既能用于炒菜,又能用于蒸煮的多种功能;同时,其蒸格在支撑部的上方和下方同时设有相连通的盛物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蒸食物时,能盛放的食物量更多。

Description

多功能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炊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炒、蒸、以及煮三用的多功能锅。
背景技术
锅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烹饪食物的必不可少的厨房炊具。传统的锅具主要针对单一的用途而设计,如炒锅,主要用于炒菜,其结构由弧形锅体以及手柄组成;如煮锅,主要用于煮饭等,其结构由锅体以及锅盖组成;再如蒸锅,主要用于食物加热等,其结构由锅体、锅盖以及开设有气孔的蒸格组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锅具的功能、外观等有着更高的要求。锅具制造发展到现在,在使用功能、外观样式等方面都有着多种多样的改进。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201420338005.0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锅,该多功能锅包括锅体和把手,所述锅体内配合设有置物架,置物架上端设有锅盖,所述把手与锅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可相互转动配合开合的两块挡板,所述置物架包括支架,支架连接有至少两层篮子,上层篮子外缘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锅盖包括盖体,锅盖下端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的弹性垫圈,锅体上端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四周设有支柱,支柱上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端螺接有盖柄,所述锅体底端设有支杆,支杆外端配合设有可拆卸的护架。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锅,存在如下缺陷:
1)该多功能锅的置物架向下延伸设置有用于盛放食物的篮子,受锅体空间结构限制,篮子向下延伸的空间有限,从而导致置物架能盛放食物的空间有限,能盛放的食物量较少;
2)在使用时,置物架内通常盛放有食物,其本身有时还具有较高的温度,而该置物架上并未设置有任何便于人拿放的机构,从而导致人在拿放置物架时,操作非常不方便;
3)该多功能锅利用锅盖的下端设置的弹性垫圈与置物架上端开设的凹槽的配合作用,从而实现锅盖与置物架之间的密封连接,此种密封连接的配合精度较高,在盖合锅盖时操作不方便,且锅盖下端设置有弹性垫圈的结构,导致其加工工艺较为复杂;
4)该多功能锅的锅体侧壁采用圆锥形结构,其侧壁与底部连接处形成有夹角,从而不便于进行炒菜等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用于炒菜,又能用于蒸煮,且在蒸食物时,能放置的食物量更多的多功能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锅,包括锅体、放置在锅体上的蒸格、以及盖合在蒸格上的锅盖,所述蒸格包括与锅体接触配合的支撑部、位于支撑部下方的下盛物部,所述蒸格在位于支撑部上方向上延伸设有上盛物部,该上盛物部与下盛物部相连通,所述锅盖盖合在上盛物部的上端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上盛物部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包括呈弧形且向外凸出的第一手握部、连接于第一手握部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内端且分别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第一固定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手握部之间形成扇形空间,所述第一固定部与上盛物部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盛物部包括呈圆形平面状的蒸格底部、以及从蒸格底部外边缘处向上延伸且呈圆弧环面状的蒸格下侧壁,所述蒸格底部设有多个加强凹槽,所述蒸格底部和蒸格下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圆孔。
优选地,所述锅体包括呈圆形平面状的锅体底部、以及从锅体底部外缘处向上延伸且呈圆弧环面状的锅体侧壁,所述锅体底部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不锈钢层、铝层和不锈钢层。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上端部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形平直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从下盛物部的上端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形平直部、以及从所述第二环形平直部的外缘向上延伸且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部,所述上盛物部为沿圆锥部上端向上延伸的圆柱形,且该上盛物部的上端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三环形平直部,所述锅盖下端部外缘设有向下凸起的弧形定位部、并在弧形定位部外端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四环形平直部,所述第四环形平直部与第三环形平直部相贴合,所述第二环形平直部与第一环形平直部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包括顶部设有固定凹槽的锅盖体、以及通过连接件组安装在固定凹槽上的提手,所述连接件组包括上连接片、焊接于上连接片上的下连接片,所述下连接片置于固定凹槽中并固接于锅盖体,所述提手焊接在上连接片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凹槽底部设有弧形通气孔,所述上连接片和下连接片上设有与弧形通气孔上下相对设置的扇形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包括呈弧形且向上凸出的第二手握部、以及连接于第二手握部两端的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手握部之间形成扇形空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下端焊接于上连接片。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一侧壁安装有长手柄,该长手柄包括呈长条形的长手握部、两个连接于长手握部内端且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三连接部、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三连接部下端的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与锅体固接,所述长手握部的外端处设有悬挂孔;所述锅体在与长手柄对应的另一侧壁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呈弧形且向外凸出的第一手握部、连接于第一手握部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内端且分别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第一固定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手握部之间形成扇形空间,所述第一固定部与锅体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锅还包括放置在锅体上的滤网片,该过滤网片包括多个由内至外半径逐渐增大的半圆形筋条、以及多个垂直于半圆形筋条且沿半圆形筋条周向分布的长条形筋条,所述长条形筋条焊接于半圆形筋条。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功能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体上设置蒸格,从而实现既能用于炒菜,又能用于蒸煮的多种功能;同时,其蒸格在支撑部的上方和下方同时设有相连通的盛物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蒸食物时,能盛放的食物量更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锅的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圈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圈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锅盖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圈放大图。
图6为锅盖在放气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7为锅盖在关闭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锅盖体的局部俯视图。
图9为图1中蒸格的正视图。
图10为图9中蒸格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把手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把手的左视图。
图13为图1中锅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14为图1中锅体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3中锅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16为图13中长手柄的纵向剖视图。
图17为图14中长手柄的俯视图。
图18为图17中长手柄的左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滤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锅体;11、第一环形平直部;
2、蒸格;21、支撑部;
211、第二环形平直部;212、圆锥部;
22、下盛物部;221、加强凹槽;
222、通气圆孔;23、上盛物部;
231、第三环形平直部;24、把手;
241、第一手握部;242、第一连接部;
243、第一固定部;3、锅盖;
31、弧形定位部;32、第四环形平直部;
33、固定凹槽;331、弧形通气孔;
34、锅盖体;35、提手;
351、第二手握部;352、第二连接部;
361、上连接片;362、下连接片;
363、扇形缺口;4、长手柄;
41、长手握部;411、悬挂孔;
42、第三连接部;43、第三固定部;
51、半圆形筋条;52、长条形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锅,包括锅体1、放置在锅体1上的蒸格2、以及盖合在蒸格2上的锅盖3。如图9和图10所示,蒸格2包括与锅体1接触配合的支撑部21、位于支撑部21下方的下盛物部22,蒸格2在位于支撑部21上方向上延伸设有上盛物部23,该上盛物部23与下盛物部22相连通,如图1所示,锅盖3盖合在上盛物部23的上端开口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其锅体1可用于炒菜、煮饭等;其放置在锅体1上的蒸格2则可用于食物加热,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既能用于炒菜,又能用于蒸煮的多种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蒸格2在支撑部21的上方和下方同时设有相连通的盛物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蒸食物时,能盛放的食物量更多。
如图9和图10所示,上盛物部23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把手24。如图11和图12所示,把手24包括呈弧形且向外凸出的第一手握部241、连接于第一手握部241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部242、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42内端且分别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第一固定部243,两个第一连接部242与第一手握部241之间形成扇形空间,第一固定部243与上盛物部23通过铆钉固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盛物部23侧壁对称安装两个把手24,这样,人在拿放蒸格2时,可同时握住两侧的把手24,从而更便于人用力、以及保持蒸格2平衡。
如图9和图10所示,下盛物部22包括呈圆形平面状的蒸格底部、以及从蒸格底部外边缘处向上延伸且呈圆弧环面状的蒸格下侧壁,蒸格底部设有多个加强凹槽221,蒸格底部和蒸格下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圆孔222。上述加强凹槽221可通过冲压方式加工,该加强凹槽221有效增强了蒸格底部的承载强度,避免了蒸格底部易变形问题。在加热过程中,锅体1内的水蒸汽以及附带的热量,透过通气圆孔222进入蒸格2,从而能更快、更充分对蒸格2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见图13和图14,锅体1包括呈圆形平面状的锅体底部、以及从锅体底部外缘处向上延伸且呈圆弧环面状的锅体侧壁。为使本实用新型锅体1具有较好的导热性、以及较高的整体强度,见图15,其锅体底部采用三层复合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不锈钢层、铝层和不锈钢层。其内外层均采用不锈钢,从而使锅体1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通过在不锈钢层之间设置铝层,使锅体1的导热性更好。
如图1~图3所示,锅体1上端部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形平直部11,支撑部21包括从下盛物部22的上端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形平直部211、以及从第二环形平面211的外缘向上延伸且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部212,第二环形平直部211与第一环形平直部11相贴合,从而保证支撑部21与锅体1具有良好的接触配合。上盛物部23为沿圆锥部212上端向上延伸的圆柱形,且该上盛物部23的上端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三环形平直部231,锅盖3下端部外缘设有向下凸起的弧形定位部31、并在弧形定位部31外端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四环形平直部32,第四环形平直部32与第三环形平直部231相贴合,从而保证锅盖3与上盛物部23具有良好的接触配合,同时,弧形定位部31能有效防止锅盖3相对于上盛物部23在水平方向滑动。
如图4和图5所示,锅盖3包括顶部设有固定凹槽33的锅盖体34、以及通过连接件组安装在固定凹槽33上的提手35,其中,连接件组包括上连接片361、焊接于上连接片361上的下连接片362,提手35焊接在上连接片361上,下连接片362置于固定凹槽33中并固接于锅盖体34,在组装时,可先通过螺栓将下连接片362与锅盖体34固接,且使螺母位于下连接片362上端,再通过点焊方式使上连接片361固接于下连接片362,以将螺母遮盖住,保证整体锅体美观。同时,见图6~图8,固定凹槽33底部设有弧形通气孔331,上连接片361和下连接片362上设有与弧形通气孔331上下相对设置的扇形缺口363,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在需要时,通过转动提手35,使扇形缺口363转动到与弧形通气孔362相对应的位置,从而将锅体1内膨胀的气体排出,以保证锅体1内的气压平衡。如图4所示,上述提手35包括呈弧形且向上凸出的第二手握部351、以及连接于第二手握部351两端的两个第二连接部352,两个第二连接部352与第二手握部351之间形成扇形空间,该扇形空间便于手伸入并握住第二手握部351,第二连接部352下端焊接于上连接片361。
如图13和图14所示,锅体1一侧壁安装有长手柄4,同时,与该长手柄4对应的另一侧安装有把手24。如图16~图18所示,该长手柄4包括呈长条形的长手握部41、两个连接于长手握部41内端且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三连接部42、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三连接部42下端的第三固定部43,第三固定部43与锅体1通过铆钉固接,长手握部41的外端处设有悬挂孔411,该悬挂孔411可便于锅体1挂放。如图11和图12所示,把手24包括呈弧形且向外凸出的第一手握部241、连接于第一手握部241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部242、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42内端且分别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第一固定部243,两个第一连接部242与第一手握部241之间形成扇形空间,第一固定部243与锅体1固接。
如图19,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锅还包括放置在锅体1上的滤网片,该过滤网片包括多个由内至外半径逐渐增大的半圆形筋条51、以及多个垂直于半圆形筋条51且沿半圆形筋条51周向分布的长条形筋条52,长条形筋条52焊接于半圆形筋条51。该滤网片用于过滤油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锅,包括锅体(1)、放置在锅体(1)上的蒸格(2)、以及盖合在蒸格(2)上的锅盖(3),所述蒸格(2)包括与锅体(1)接触配合的支撑部(21)、位于支撑部(21)下方的下盛物部(22),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2)在位于支撑部(21)上方向上延伸设有上盛物部(23),该上盛物部(23)与下盛物部(22)相连通,所述锅盖(3)盖合在上盛物部(23)的上端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盛物部(23)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把手(24),所述把手(24)包括呈弧形且向外凸出的第一手握部(241)、连接于第一手握部(241)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部(242)、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42)内端且分别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第一固定部(243),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242)与第一手握部(241)之间形成扇形空间,所述第一固定部(243)与上盛物部(23)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盛物部(22)包括呈圆形平面状的蒸格底部、以及从蒸格底部外边缘处向上延伸且呈圆弧环面状的蒸格下侧壁,所述蒸格底部设有多个加强凹槽(221),所述蒸格底部和蒸格下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圆孔(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呈圆形平面状的锅体底部、以及从锅体底部外缘处向上延伸且呈圆弧环面状的锅体侧壁,所述锅体底部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不锈钢层、铝层和不锈钢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上端部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形平直部(11),所述支撑部(21)包括从下盛物部(22)的上端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形平直部(211)、以及从所述第二环形平直部(211)的外缘向上延伸且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部(212),所述上盛物部(23)为沿圆锥部(212)上端向上延伸的圆柱形,且该上盛物部(23)的上端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三环形平直部(231),所述锅盖(3)下端部外缘设有向下凸起的弧形定位部(31)、并在弧形定位部(31)外端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四环形平直部(32),所述第四环形平直部(32)与第三环形平直部(231)相贴合,所述第二环形平直部(211)与第一环形平直部(11)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包括顶部设有固定凹槽(33)的锅盖体(34)、以及通过连接件组安装在固定凹槽(33)上的提手(35),所述连接件组包括上连接片(361)、焊接于上连接片(361)上的下连接片(362),所述下连接片(362)置于固定凹槽(33)中并固接于锅盖体(34),所述提手(35)焊接在上连接片(36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凹槽(33)底部设有弧形通气孔(331),所述上连接片(361)和下连接片(362)上设有与弧形通气孔(331)上下相对设置的扇形缺口(36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5)包括呈弧形且向上凸出的第二手握部(351)、以及连接于第二手握部(351)两端的两个第二连接部(352),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352)与第二手握部(351)之间形成扇形空间,所述第二连接部(352)下端焊接于上连接片(3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一侧壁安装有长手柄(4),该长手柄(4)包括呈长条形的长手握部(41)、两个连接于长手握部(41)内端且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三连接部(42)、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三连接部(42)下端的第三固定部(43),所述第三固定部(43)与锅体(1)固接,所述长手握部(41)的外端处设有悬挂孔(411);所述锅体(1)在与长手柄(4)对应的另一侧壁安装有把手(24),所述把手(24)包括呈弧形且向外凸出的第一手握部(241)、连接于第一手握部(241)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部(242)、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42)内端且分别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第一固定部(243),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242)与第一手握部(241)之间形成扇形空间,所述第一固定部(243)与锅体(1)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在锅体(1)上的滤网片,该过滤网片包括多个由内至外半径逐渐增大的半圆形筋条(51)、以及多个垂直于半圆形筋条(51)且沿半圆形筋条(51)周向分布的长条形筋条(52),所述长条形筋条(52)焊接于半圆形筋条(51)。
CN201520556229.3U 2015-07-28 2015-07-28 多功能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9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6229.3U CN204889587U (zh) 2015-07-28 2015-07-28 多功能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6229.3U CN204889587U (zh) 2015-07-28 2015-07-28 多功能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9587U true CN204889587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1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62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9587U (zh) 2015-07-28 2015-07-28 多功能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9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6901A (zh) * 2017-06-03 2017-09-08 广东健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钛复合材料汤锅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6901A (zh) * 2017-06-03 2017-09-08 广东健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钛复合材料汤锅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6977B1 (en) Multifunctional cookware
CN204889587U (zh) 多功能锅
CN207544933U (zh) 一种可以改变形状的电饭煲蒸架
CN201519045U (zh) 多功能蒸屉
CN201036497Y (zh) 对流炊具及具有对流炊具的容器
CN201067321Y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蒸锅
CN201088462Y (zh) 一种使食品充分蒸熟的蒸锅
CN2803192Y (zh) 子母电饭锅
CN204970807U (zh) 蒸饭煲
CN201005473Y (zh) 蒸焗炉
CN204931299U (zh) 多用组合锅具
CN203828648U (zh) 多功能锅
CN208582187U (zh) 一种麦饭石多用锅
KR200479981Y1 (ko) 다목적 조리 기구
CN207428989U (zh) 芦笋锅具
CN218304504U (zh) 一种五层钢蒸锅
CN217309854U (zh) 一种密封增压炖煲锅
KR102485949B1 (ko) 다용도 조리용기
CN215077470U (zh) 一种可升降且具限位止回结构的多用组合锅
CN209863322U (zh) 一种新型炊具
CN112137394B (zh) 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
CN201879452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209360371U (zh) 一种直角底立式锅
CN201164367Y (zh) 家用防溢锅或壶的结构
CN208610636U (zh) 一种多功能摺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