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4049U - 蒸笼盖、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 Google Patents

蒸笼盖、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4049U
CN208864049U CN201820381488.0U CN201820381488U CN208864049U CN 208864049 U CN208864049 U CN 208864049U CN 201820381488 U CN201820381488 U CN 201820381488U CN 208864049 U CN208864049 U CN 208864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teamer
food
annular
cooking utens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14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利
刘化勇
罗飞龙
吴慧民
黄韦铭
梁志佳
邢胜华
羊小亮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14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4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4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4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厨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蒸笼盖和蒸笼组件。蒸笼盖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上形成有多个排汽孔,其中,多个所述排汽孔沿着面盖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由于面盖上形成有多个排汽孔,并且多个排汽孔沿着面盖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这样,在实际使用中,进入到蒸笼的蒸腔内的蒸汽在接触面盖上能够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而排出,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向一个方向汇聚以排出的现象,使得蒸汽与蒸笼盖的面盖接触时间较短并均匀地排出,使得蒸笼中的食材均匀受热并形成的冷凝水较少,避免食材滴白或泡烂,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蒸笼盖、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烹饪厨具比如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的一种蒸笼盖和一种蒸笼组件以及一种烹饪厨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智能厨具越来越普及。例如,电饭煲是一种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其可以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以缩短烹饪时间,并且使用方便,清洁卫生。
为了满足使用者更多的需求,例如煮饭的同时蒸菜,大部分电饭煲附带有蒸笼。这样,当需要使用蒸笼时,可以将蒸笼放置在电饭煲的上盖并与电饭煲的内锅相通上,从而在煮饭的同时对蒸笼内的食材进行加热。
为了便于过多的蒸汽排出,蒸笼的蒸笼盖上的某一位置设置有单一的排汽孔,但是,由于蒸笼和蒸笼盖外置,冷凝面区域面积大,其他方向的蒸汽需要向排汽孔方向流动,这样会造成排汽孔方向的蒸汽热量过多,排汽孔方向的食材比其他位置的食材先熟,食材未均匀受热;另外,由于其他位置的蒸汽需要从排汽孔方向排出,这样会造成其他位置的蒸汽流动距离变大,造成其他位置区域的蒸笼盖上的冷凝水变多,导致其他位置的食材出现滴白或泡烂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笼盖,该蒸笼盖盖合在蒸笼上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让蒸汽与蒸笼盖的面盖接触时间较短并均匀地排出,使得蒸笼中的食材均匀受热并形成的冷凝水较少,避免食材滴白或泡烂,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笼盖,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上形成有多个排汽孔,其中,多个所述排汽孔沿着面盖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面盖上形成有多个排汽孔,并且多个排汽孔沿着面盖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这样,在实际使用中,进入到蒸笼的蒸腔内的蒸汽在接触面盖上能够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而排出,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向一个方向汇聚以排出的现象,使得蒸汽与蒸笼盖的面盖接触时间较短并均匀地排出,使得蒸笼中的食材均匀受热并形成的冷凝水较少,避免食材滴白或泡烂,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排汽孔沿着同一圆周方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面盖的最大外直径为D,其中,每个所述排汽孔与所述面盖的外周面之间的最近距离为(1/6-1/3)D。
进一步地,所述排汽孔形成为周向延伸的弧形孔,并且个数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面盖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所述排汽孔和所述面盖的边缘之间的环形围筋。
进一步地,所述面盖从中部区域向四周区域倾斜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面盖的边缘处设置有凸出于所述面盖的开盖施力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盖施力部从所述面盖的外周面上径向向外伸出,所述开盖施力部远离所述面盖的端部形成为向上翘起的弧形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笼组件,该蒸笼组件包括蒸笼和以上任意所述的蒸笼盖,其中,所述蒸笼包括通过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用于放置食材的蒸腔,所述底壁上形成有蒸汽孔,所述底壁的内表面的靠近所述侧壁的外周区域上形成有环形的容水槽;所述蒸笼盖能够取放地盖合在所述蒸腔上。
这样,如上所述的,蒸笼盖能够使得进入到蒸笼的蒸腔内的蒸汽在接触面盖上能够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而排出,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向一个方向汇聚以排出的现象,使得蒸汽与蒸笼盖的面盖接触时间较短并均匀地排出,使得蒸笼中的食材均匀受热并形成的冷凝水较少,避免食材滴白或泡烂,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由于蒸笼底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环形的容水槽,容水槽则能够尽可能多或全部收集蒸腔的侧壁上凝结的水滴,从而减轻或避免侧壁上凝结的水滴在蒸腔的底面上过多积聚时浸泡食材或流回到内锅内,而容水槽在收集凝结水的同时能够确保凝结水并不排放到外部以保证蒸腔内所需的蒸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蒸笼组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形式:
形式一:在所述面盖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所述排汽孔和所述面盖的边缘之间的环形围筋的情形下,当所述蒸笼盖盖合在所述蒸腔上时,所述环形围筋的投影位于所述容水槽内;
形式二:所述底壁的内表面的靠近所述侧壁的外周区域整圈下沉以形成环形的所述容水槽;
形式三:所述底壁的内表面的靠近所述侧壁的外周区域上形成有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和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所述容水槽。
最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厨具,该烹饪厨具包括烹饪厨具盖体、烹饪厨具本体和以上任意所述的蒸笼盖或者以上任意所述的蒸笼组件,其中,所述烹饪厨具盖体的外盖上形成有开腔,所述开腔的底腔壁上形成有与放置在烹饪厨具本体内的内锅相通的开口,所述蒸笼盖或所述蒸笼能够取放地盖合在所述开腔上。
这样,如上所述的,通过这样的蒸笼盖,能够显著地提升烹饪厨具的蒸煮品质,提升食材的口感。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蒸笼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蒸笼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蒸笼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蒸笼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蒸笼组件中一种蒸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蒸笼组件放置在烹饪厨具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蒸笼组件中的蒸笼盖放置在烹饪厨具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盖,2-排汽孔,3-环形围筋,4-开盖施力部,5-弧形部,6-蒸笼,7-蒸笼盖,8-底壁,9-侧壁,10-蒸腔,11-蒸汽孔,12-容水槽,13-环形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笼盖7包括面盖1,面盖1上形成有多个排汽孔2,其中,多个排汽孔2沿着面盖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面盖1上形成有多个排汽孔2,并且多个排汽孔2沿着面盖1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这样,在实际使用中,进入到蒸笼的蒸腔内的蒸汽在接触面盖1后能够均匀地向四周扩散以从均匀布置的排汽孔2排出,如图3中的箭头表示蒸汽流动方向所示的,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向一个方向汇聚以排出的现象,使得蒸汽与蒸笼盖7的面盖1接触时间较短并均匀地排出,使得蒸笼中的食材均匀受热并形成的冷凝水较少,避免食材滴白或泡烂,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蒸笼盖中,多个排汽孔2可以沿着不同半径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比如一部分排汽孔2位于第一半径的圆周方向上,而另一部分排汽孔2则位于第二半径的圆周方向上,其中,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不相同,只要能够确保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均匀布置即可。
或者,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蒸汽排出的均匀性,并便于制造该蒸笼盖,优选地,如图1所示的,多个排汽孔2沿着同一圆周方向布置,这样,蒸汽可以从蒸腔的中部区域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能够进一步提升食材均匀受热并形成的冷凝水较少。
另外,排汽孔2可以形成在面盖1的任何适当位置处,如上所述的,只要在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布置,比如,如图1所示的,面盖1的最大外直径为D,其中,每个排汽孔2与面盖1的外周面之间的最近距离为1/6D-1/3D。优选地为0.2D。这样,不仅可以便于蒸汽的均匀排出,也能够保证蒸汽充满整个蒸腔而均匀加热食材。
当然,排汽孔2的形状可以为任何形状,比如圆孔,方孔或者优选地形成为周向延伸的弧形孔,而弧形孔可以尽量减少排汽孔2的数量,同时能够保证蒸汽均匀排出,同时,排汽孔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比如三个,或者,如图1所示的,优选地为四个,这样,可以确保蒸腔内各个位置的蒸汽都能够从各自附近的排汽孔2排出,减少流动路径。
另外,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为了便于用户能够将蒸笼盖位置准确地配合在蒸笼上,优选地,面盖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排汽孔2和面盖1的边缘之间的环形围筋3。这样,蒸笼盖盖合在蒸笼上后,环形围筋3将位于蒸笼的蒸腔内,此时,环形围筋3防止蒸笼盖发生偏移错位。另外,面盖1的内表面上凝结的水滴将依附在面盖1的内表面上并顺着面盖1的内表面向四周流动到环形围筋3,随后被环形围筋3阻挡而顺着环形围筋3滴落在蒸笼的容水槽12(下文将说明)内,避免直接过多而滴落在食材上而使得食材发白,影响食材外观和口感,提升了蒸食材的品质。
当然,为了减轻面盖1的内表面上凝结的水滴直接滴落,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的,面盖1从中部区域向四周区域倾斜向下延伸,这样,面盖1的内表面上凝结的水滴将顺着倾斜向下的内表面快速流动到面盖1的边缘处,比如流动到环形围筋3处。
另外,为了便于蒸笼盖的拾取,特别是蒸笼盖和蒸笼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配合的情形下,优选地,如图2所示的,面盖1的边缘处设置有凸出于面盖1的开盖施力部4。这样,当需要开启蒸笼盖时,用户只需向上抬起开盖施力部4,即可以利用杠杆原理使用较小的力将蒸笼盖在开盖施力部4的位置处抬起,并随后轻易地取下蒸笼盖,避免由于用力过猛抬起蒸笼盖而引起面盖的内表面上凝结的水滴飞出,以烫伤用户手臂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抓握,如图2所示的,开盖施力部4从面盖1的外周面上径向向外伸出,从而便于成型,降低成本,开盖施力部4远离面盖1的端部形成为向上翘起的弧形部5。这样,使用者可以舒适地抓握开盖施力部4而施加向上的力。
当然,开盖施力部4的自身形状也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比如,可以为板状件,或者为U型件,或者为圆柱体,或者为椭圆体,或者为伸缩节,或者为折叠节。优选地,其为板状件,这样,可以给使用者提供较大的施力作用面。
另外,如图2所示的,面盖1的中部形成有提手,以便于使用者在开盖施力部4处抬起蒸笼盖后将蒸笼盖取下。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笼组件,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该蒸笼组件包括蒸笼6和以上任意所述的蒸笼盖7,其中,蒸笼6包括通过底壁8和侧壁9围成的用于放置食材的蒸腔10,底壁8上形成有蒸汽孔11,底壁8的内表面的靠近侧壁9的外周区域上形成有环形的容水槽12;蒸笼盖7能够取放地盖合在蒸腔10上。
这样,如上所述的,蒸笼盖7能够使得进入到蒸笼6的蒸腔10内的蒸汽在接触面盖后能够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而排出,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向一个方向汇聚以排出的现象,使得蒸汽与蒸笼盖7的面盖1接触时间较短并均匀地排出,使得蒸笼6中的食材均匀受热并形成的冷凝水较少,避免食材滴白或泡烂,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由于蒸笼的底壁8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环形的容水槽12,容水槽12则能够尽可能多或全部收集蒸腔的侧壁上凝结的水滴,从而减轻或避免侧壁上凝结的水滴在蒸腔的底面上过多积聚时浸泡食材或流回到内锅内,而容水槽在收集凝结水的同时能够确保凝结水并不排放到外部以保证蒸腔内所需的蒸温度。
进一步地,蒸笼组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形式:
形式一:在面盖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排汽孔2和面盖1的边缘之间的环形围筋3的情形下,当蒸笼盖7盖合在蒸腔10上时,环形围筋3的投影位于容水槽12内,这样,面盖1的内表面上凝结的水滴将依附在面盖1的内表面上并顺着面盖1的内表面向四周流动到环形围筋3,随后被环形围筋3阻挡而顺着环形围筋3滴落在容水槽12内,避免直接过多滴落在食材上而使得食材发白,影响食材外观和口感,提升了蒸食材的品质;
形式二:当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形成容水槽12,比如,如图4所示的,底壁8的内表面的靠近侧壁9的外周区域整圈下沉以形成环形的容水槽12,这样,凝结的水滴将汇聚到容水槽内,避免在底壁的内表面上乱流,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的,侧壁的内周面和容水槽之间通过弧形面连接。这样更易于侧壁上凝结的水滴流入到容水槽内;
形式三:另一种方式中,底壁8的内表面的靠近侧壁9的外周区域上形成有环形凸筋13,环形凸筋13和侧壁9之间形成环形的容水槽12,这样,侧壁2上凝结的水滴可以直接流入到该容水槽5内。
或者,再一种形式中,底壁的内表面的靠近侧壁的外周区域整圈下沉以形成环形下沉区,同时,在环形下沉区的内边缘上设置环形凸筋,这样环形下沉区和环形凸筋与侧壁之间将形成环形的容水槽。
这样,该蒸笼组件如图6所示的能够放置在烹饪厨具比如电饭煲上蒸食材,或者,在不使用时,蒸笼盖也可以单独装配到烹饪厨具的上盖上,如图7所示的,此时,电饭煲可以正常使用,这样,就显著提升了该蒸笼组件的适用性。
进一步,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的,为了提升蒸笼放置在烹饪厨具上的稳定性,避免蒸笼发生侧向偏移而错位,底壁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烹饪厨具盖体上开腔的密封支撑圈密封配合的定位筒部,其中,蒸汽孔位于定位筒部内。这样,通过定位筒部和烹饪厨具盖体上的开腔的配合,用户可以位置准确地放置蒸笼,使得蒸汽孔全部位于开腔内。当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形成定位筒部,比如,如图3所示的,底壁的外底面上可以设置有一环形板,该环形板即为定位筒部,或者,如图4所示的,底壁的内表面的靠近侧壁的外周区域整圈下沉以形成环形的容水槽,而该容水槽的外壁即为定位筒部。
最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厨具,该烹饪厨具包括烹饪厨具盖体、烹饪厨具本体和以上任意所述的蒸笼盖或者以上任意所述的蒸笼组件,其中,所述烹饪厨具盖体的外盖上形成有开腔,所述开腔的底腔壁上形成有与放置在烹饪厨具本体内的内锅相通的开口,所述蒸笼盖或所述蒸笼能够取放地盖合在所述开腔上。
这样,如上所述的,通过这样的蒸笼盖,能够显著地提升烹饪厨具的蒸煮品质,提升食材的口感。
另外,该烹饪厨具可以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蒸笼盖,包括面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上形成有多个排汽孔(2),其中,多个所述排汽孔(2)沿着面盖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汽孔(2)沿着同一圆周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的最大外直径为D,其中,每个所述排汽孔(2)与所述面盖(1)的外周面之间的最近距离为所述最大外直径D的1/6-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孔(2)形成为周向延伸的弧形孔,并且个数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所述排汽孔(2)和所述面盖(1)的边缘之间的环形围筋(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从中部区域向四周区域倾斜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的边缘处设置有凸出于所述面盖(1)的开盖施力部(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施力部(4)从所述面盖(1)的外周面上径向向外伸出,所述开盖施力部(4)远离所述面盖(1)的端部形成为向上翘起的弧形部(5)。
9.一种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笼(6)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笼盖(7),其中,
所述蒸笼(6)包括通过底壁(8)和侧壁(9)围成的用于放置食材的蒸腔(10),所述底壁(8)上形成有蒸汽孔(11),所述底壁(8)的内表面的靠近所述侧壁(9)的外周区域上形成有环形的容水槽(12);
所述蒸笼盖(7)能够取放地盖合在所述蒸腔(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笼组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形式:
形式一:在所述面盖(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所述排汽孔(2)和所述面盖(1)的边缘之间的环形围筋(3)的情形下,当所述蒸笼盖(7)盖合在所述蒸腔(10)上时,所述环形围筋(3)的投影位于所述容水槽(12)内;
形式二:所述底壁(8)的内表面的靠近所述侧壁(9)的外周区域整圈下沉以形成环形的所述容水槽(12);
形式三:所述底壁(8)的内表面的靠近所述侧壁(9)的外周区域上形成有环形凸筋(13),所述环形凸筋(13)和所述侧壁(9)之间形成环形的所述容水槽(12)。
11.一种烹饪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厨具盖体、烹饪厨具本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笼盖或者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蒸笼组件,其中,所述烹饪厨具盖体的外盖上形成有开腔,所述开腔的底腔壁上形成有与放置在烹饪厨具本体内的内锅相通的开口,所述蒸笼盖或所述蒸笼能够取放地盖合在所述开腔上。
CN201820381488.0U 2018-03-19 2018-03-19 蒸笼盖、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Active CN208864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1488.0U CN208864049U (zh) 2018-03-19 2018-03-19 蒸笼盖、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1488.0U CN208864049U (zh) 2018-03-19 2018-03-19 蒸笼盖、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4049U true CN208864049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1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1488.0U Active CN208864049U (zh) 2018-03-19 2018-03-19 蒸笼盖、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4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17353A (en) Steam cooking rack and method
US20080206437A1 (en) Combined Steaming/Poaching and Sauce Preparation
US8978547B2 (en) Cooking assembly
US9675197B2 (en) Steam cooker
WO2017100983A1 (zh) 双层蒸笼及蒸笼机
CN211155175U (zh) 一种防滴水蒸锅
CN208864049U (zh) 蒸笼盖、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CN110584498A (zh) 防滴水锅盖及烹饪器皿
CN215502432U (zh) 一种具有新型隔板的多功能锅
KR20100114290A (ko) 가열용기용 뚜껑
KR200393644Y1 (ko) 찜 및 직화구이 겸용냄비
CN208551362U (zh) 蒸笼盖、蒸笼组件、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CN209863460U (zh) 一种分离器、锅体组件和煮饭锅
JP3650768B2 (ja) 調理容器
CN110575078A (zh) 防滴水锅盖及烹饪器皿
CN208658945U (zh) 蒸笼盖、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KR20130000911U (ko) 조리용 찜기
CN209284982U (zh) 一种多功能蒸锅
CN208598138U (zh) 烹饪厨具
CN208851190U (zh) 蒸笼、蒸笼组件和烹饪厨具
CN110495788A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1066227U (zh) 防滴水锅盖及烹饪器皿
KR20100041646A (ko) 찜기
CN211093474U (zh) 防滴水锅盖及烹饪器皿
JP3224380U (ja) 中蓋及び電子レンジ用調理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