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2116B - 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2116B
CN109052116B CN201811049310.7A CN201811049310A CN109052116B CN 109052116 B CN109052116 B CN 109052116B CN 201811049310 A CN201811049310 A CN 201811049310A CN 109052116 B CN109052116 B CN 1090521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layer
car layer
floor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93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52116A (zh
Inventor
何鹏洲
陆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mefriend and Fuj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mefriend and Fuj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mefriend and Fuj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mefriend and Fuj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493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2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2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2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52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2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包括:电梯井、设置在所述电梯井内的轿厢以及设置在所述轿厢内的第一轿厢层、第二轿厢层、升降装置、平移装置;所述第二轿厢层位于所述第一轿厢层上方,且所述第一轿厢层和所述第二轿厢层分别对应相邻两个楼层;所述轿厢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平移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轿厢层从所述第一开口平移出或平移入所述轿厢;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轿厢层降落至所述第一轿厢层所在位置或提升至所述第一轿厢层上方。由于通过设置第一轿厢层、第二轿厢层分别停靠奇数楼层、偶数楼层,且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使得第一轿厢层、第二轿厢层均可在一楼乘载乘客,可利于提高电梯运载效率,节省乘客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下班时,客流量大,电梯使用频率较高,基本上每一层楼都得停靠,浪费较多时间,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电梯数量来加快电梯运载,一些电梯在平时则用不到,则造成浪费,使用不方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客流量大,乘坐电梯耗时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系统,其中,包括:电梯井、设置在所述电梯井内的轿厢以及设置在所述轿厢内的第一轿厢层、第二轿厢层、升降装置、平移装置;所述第二轿厢层位于所述第一轿厢层上方,且所述第一轿厢层和所述第二轿厢层分别对应相邻两个楼层;所述轿厢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第一轿厢层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轿厢层从所述第一开口平移出或平移入所述轿厢;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二轿厢层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二轿厢层降落至所述第一轿厢层所在位置或提升至所述第一轿厢层上方。
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电梯井呈L形,并包括相互连通的垂直井和水平井,所述水平井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并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轿厢层。
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轿厢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分别位于所述轿厢相邻两个侧面。
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轿厢层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轿厢门,所述第二轿厢层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二轿厢门。
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平移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轿厢层下表面的若干个轮子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轮子转动的电机。
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钢缆和设置在轿厢上的曳引机,所述钢缆一端与所述第二轿厢层连接,另一端与曳引机连接。
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轿厢层上表面并用于顶起所述第二轿厢层的顶起装置。
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顶起装置包括若干个千斤顶。
一种基于上述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电梯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当第一轿厢层平移出轿厢后,将第二轿厢层降落至所述第一轿厢层所在位置;
当第一轿厢层和第二轿厢层乘载乘客后,第二轿厢层提升至所述第一轿厢层上方,第一轿厢层平移入轿厢,轿厢根据乘客的指令在对应楼层停靠,第一轿厢层以奇数楼层为停靠点,第二轿厢层以偶数楼层为停靠点。
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第二轿厢层乘载乘客后,轿厢根据乘客的指令在对应楼层停靠,第二轿厢层以每一个楼层为停靠点。
有益效果:由于通过设置第一轿厢层、第二轿厢层分别停靠奇数楼层、偶数楼层,且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使得第一轿厢层、第二轿厢层均可在一楼乘载乘客,可利于提高电梯运载效率,节省乘客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较佳实施例一中电梯系统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较佳实施例一中电梯系统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较佳实施例一中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较佳实施例一中电梯系统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较佳实施例一中轮子和第一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较佳实施例二中电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较佳实施例三中电梯系统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较佳实施例三中电梯系统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同时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的较佳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电梯系统包括:电梯井10、设置在所述电梯井10内的轿厢20以及设置在所述轿厢20内的第一轿厢层30、第二轿厢层40、升降装置50、平移装置60;所述第二轿厢层40位于所述第一轿厢层30上方,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轿厢层30和所述第二轿厢层40分别位于所述轿厢20底部和顶部,且分别对应相邻两个楼层;所述轿厢20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21,所述平移装置60与所述第一轿厢层30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轿厢层30从所述第一开口21平移出或平移入所述轿厢20;所述升降装置50与所述第二轿厢层40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二轿厢层40降落至所述第一轿厢层30所在位置或提升至所述第一轿厢层30上方,具体地,降落至所述轿厢20底部或提升至所述轿厢20顶部。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电梯系统按如下步骤运行:
步骤S100、当第一轿厢层30平移出轿厢20后,将第二轿厢层40降落至轿厢20底部。
电梯系统的初始状态是:第二轿厢层40位于第一轿厢层30上方,第一轿厢层30停靠在一楼,第二轿厢层40停靠在2楼,其中,第一轿厢层30用于乘载奇数楼层的乘客,第二轿厢层40用于乘载偶数楼层的乘客。由于乘客均在一楼乘坐电梯,需要将第一轿厢层30平移出轿厢20,且将第二轿厢层40降落至轿厢20底部,则第一轿厢层30和第二轿厢层40均在一楼,此时,奇数楼层的乘客可进入第一轿厢层30,偶数楼层的乘客可进入第二轿厢层40。
步骤S200、当第一轿厢层30和第二轿厢层40乘载乘客后,第二轿厢层40提升至所述轿厢20顶部,第一轿厢层30平移入轿厢20,轿厢20根据乘客的指令在对应楼层停靠,第一轿厢层30以奇数楼层为停靠点,第二轿厢层40以偶数楼层为停靠点。
当第一轿厢层30和第二轿厢层40乘载乘客后,则恢复电梯的初始状态,即第二轿厢层40提升至所述轿厢20顶部(如果有乘客需要在2楼下电梯,乘客可在第二轿厢层40提升至所述轿厢20顶部时下电梯),第一轿厢层30平移入轿厢20且位于第二轿厢层40下方。轿厢20根据乘客的指令在对应楼层停靠,其中,第一轿厢层30以奇数楼层为停靠点,第二轿厢层40以偶数楼层为停靠点。例如,第一轿厢层30可停靠在5楼,对应地,第二轿厢层40停靠在6楼,只要第一轿厢层30有需要停靠在5楼的乘客或者第二轿厢层40有需要停靠在6楼的乘客,轿厢20就会停靠。只有在第一轿厢层30没有停靠在5楼的乘客且第二轿厢层40没有停靠在6楼的乘客时,轿厢20才不会停靠。
由于在上班时,乘客基本是从一楼乘坐电梯到对应楼层,通过平移装置60将第一轿厢层30平移出轿厢20,并通过升降装置50将第二轿厢层40降落至一楼,乘客可以根据需要到达的楼层为奇数或偶数选择第一轿厢层30或第二轿厢层40,轿厢20根据乘客的指令在对应楼层停靠,将乘客送至对应楼层;而在下班时,乘客基本是从各个楼层乘坐电梯到一楼,乘客从各楼层进入电梯后,轿厢20下降,当第一轿厢层30停靠在一楼时,第二轿厢层40停靠在二楼,通过平移装置60将第一轿厢层30平移出轿厢20,并通过升降装置50将第二轿厢层40降落至一楼,第一轿厢层30的乘客和第二轿厢层40的乘客均可在一楼下电梯。上下班时,人流量较大,基本上每一楼层需要停靠,设置两层轿厢20,分别对应奇数楼层和偶数楼层,可以将停靠点减半,提高电梯运载效率,节省乘客时间。
还可以包括步骤S300、当第二轿厢层40乘载乘客后,轿厢20根据乘客的指令在对应楼层停靠,第二轿厢层40以每一个楼层为停靠点。
在非上下班时间,人流量较小,可以将第一轿厢层30平移出轿厢20,仅使用第二轿厢层40,减轻轿厢20的重量,第二轿厢层40以每一个楼层为停靠点,即此时,第二轿厢层40根据用户指令停靠在奇数楼层或偶数楼层。在轿厢20到达楼顶时,第二轿厢层40位于倒数第二楼层,通过升降装置50,可以使第二轿厢层40停靠在顶层楼。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系统,由于通过设置第一轿厢层30、第二轿厢层40分别停靠奇数楼层、偶数楼层,且通过设置升降装置50和平移装置60,使得第一轿厢层30、第二轿厢层40均可在一楼乘载乘客,可利于提高电梯运载效率,节省乘客时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梯井10呈L形,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垂直井11和第一水平井12,所述第一水平井12与所述第一开口21相对并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轿厢层30。
轿厢20位于第一垂直井11中,平移装置60将第一轿厢层30平移出轿厢20进入第一水平井12中,再将第二轿厢层40降落至一楼,第一轿厢层30位于一楼的第一水平井12中,第二轿厢层40位于一楼的第一垂直井11中。当然也可以仅设置垂直井,该垂直井可以同时容纳第一轿厢层30和轿厢20,使得第一轿厢层30和第二轿厢层40可以同时在一楼停靠。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轿厢20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22,所述第二开口22与所述第一开口21分别位于所述轿厢20相邻两个侧面。所述第一轿厢层30与所述第二开口22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轿厢门,所述第二轿厢层40与所述第二开口22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二轿厢门。
当然,第二开口22与第一开口21也可以位于轿厢20相对两侧,为了方便乘客进入,第二开口22与所述第一开口21分别位于轿厢20相邻两个侧面。第一轿厢门和第二轿厢门与第二开口22相对,则第一轿厢门和第二轿厢门可同时面向乘客,乘客可以通过选择及时进入第一轿厢层30或第二轿厢层40。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所述平移装置6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轿厢层30下表面的轮子6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轮子61转动的电机。当然,平移装置60也可以包括其它结构,例如,设置在轿厢20底部与轮子61适配的第一导轨63,设置在第一水平井12内与轮子61适配的第二导轨(图中未示出)。轮子61设置有对称的两排,轮子61内侧或外侧设置有凸块62,该凸块62用于防止轮子61脱轨。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50包括钢缆51和设置在轿厢20上的曳引机52,所述钢缆51一端与所述第二轿厢层40连接,另一端与曳引机52连接。通过曳引机52转动牵引钢缆51以实现第二轿厢层40的提升或降落。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对重,将钢缆51一端与第二轿厢层40连接,另一端与对重连接。当然,升降装置50还可以采用,如齿轮齿条驱动升级机构或涡轮蜗杆驱动升降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轿厢层30上表面并用于顶起所述第二轿厢层40的顶起装置70。所述顶起装置70包括若干个千斤顶。千斤顶有五个,分别设置在第一轿厢层30四个角和中心。当升降装置50将第二轿厢层40升起至轿厢20顶部,且平移装置60将第一轿厢层30将第一轿厢层30平移入轿厢20后,启动顶起装置70将第二轿厢层40顶住,减小钢缆51的受力。千斤顶可上下伸缩,且承重量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装置将第二轿厢层40顶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的较佳实施例二:
与电梯系统的较佳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轿厢20侧面设置有第三开口23,所述平移装置60与所述第二轿厢层40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二轿厢层40从所述第三开口23平移出或平移入所述轿厢20,所述升降装置(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一轿厢层30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轿厢层30提升至所述第二轿厢层30所在位置或降落至所述第一轿厢层30原位。
所述电梯井10呈倒置的T形,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垂直井13和第二水平井14,所述第二水平井14与所述第三开口23相对并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轿厢层40。
电梯系统的初始状态是:第二轿厢层40位于第一轿厢层30上方,其中,第一轿厢层30用于乘载奇数楼层的乘客,第二轿厢层40用于乘载偶数楼层的乘客。第一轿厢层30位于负一楼,第二轿厢层40位于一楼。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偶数楼层的乘客可进入第二轿厢层40,再提升轿厢20,使第二轿厢层40位于二楼,而第一轿厢层30位于一楼,以便奇数楼层的乘客可进入第一轿厢层30。
当然,在非上下班时间,人流量较小,可以将第二轿厢层40平移出轿厢20,仅使用第一轿厢层30,减轻轿厢20的重量,第一轿厢层30以每一个楼层为停靠点。在轿厢20到达楼顶时,第一轿厢层30位于倒数第二楼层,通过升降装置,可以使第一轿厢层30停靠在顶层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的较佳实施例三:
与电梯系统的较佳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所示电梯系统还包括位于第二轿厢层40上方的第三轿厢层80,第一轿厢层30、第二轿厢层40、第三轿厢层80分别对应相邻的三个楼层,所述电梯井10呈倒立的T形,并包括第三垂直井15和两个对称的水平井,具体为第三水平井16和第四水平井17,第一轿厢层30可平移至第三水平井16中,第二轿厢层40降落至轿厢20底部并平移至第四水平井17中,第三轿厢层80降落至轿厢20底部,从而可以实现同时承载三个楼层的乘客,进一步提高承载效率,在客流量大时,缩短乘坐电梯的时间。
具体地,第二轿厢层40和第三轿厢层80可拆卸连接,可以在第三轿厢层80下表面设置挂钩(图中未示出),并在第二轿厢层40上表面设置挂环(图中未示出)。当第一轿厢层30可平移至一水平井中,第二轿厢层40降落至轿厢20底部时,启动挂钩脱离挂环,第二轿厢层40则可以平移至另一水平井中。反之启动挂钩挂住挂环后,通过升降装置50可以将第三轿厢层80和第二轿厢层40提升至原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电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当第一轿厢层30平移出轿厢20后,将第二轿厢层40降落至所述第一轿厢层30所在位置;具体如上所述。
S200、当第一轿厢层30和第二轿厢层40乘载乘客后,第二轿厢层40提升至所述第一轿厢层30上方,第一轿厢层30平移入轿厢20,轿厢20根据乘客的指令在对应楼层停靠,第一轿厢层30以奇数楼层为停靠点,第二轿厢层40以偶数楼层为停靠点,具体如上所述。
所述电梯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S300、当第二轿厢层40乘载乘客后,轿厢20根据乘客的指令在对应楼层停靠,第二轿厢层40以每一个楼层为停靠点,具体如上所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包括:电梯井、设置在所述电梯井内的轿厢以及设置在所述轿厢内的第一轿厢层、第二轿厢层、升降装置、平移装置;所述第二轿厢层位于所述第一轿厢层上方,且所述第一轿厢层和所述第二轿厢层分别对应相邻两个楼层;所述轿厢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平移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轿厢层从所述第一开口平移出或平移入所述轿厢;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轿厢层降落至所述第一轿厢层所在位置或提升至所述第一轿厢层上方。由于通过设置第一轿厢层、第二轿厢层分别停靠奇数楼层、偶数楼层,且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使得第一轿厢层、第二轿厢层均可在一楼乘载乘客,可利于提高电梯运载效率,节省乘客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设置在所述电梯井内的轿厢以及设置在所述轿厢内的第一轿厢层、第二轿厢层、升降装置、平移装置;所述第二轿厢层位于所述第一轿厢层上方,且所述第一轿厢层和所述第二轿厢层分别对应相邻两个楼层;所述轿厢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第一轿厢层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轿厢层从所述第一开口平移出或平移入所述轿厢;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二轿厢层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二轿厢层降落至所述第一轿厢层所在位置或提升至所述第一轿厢层上方;所述电梯井呈L形,并包括相互连通的垂直井和水平井,所述水平井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并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轿厢层;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钢缆和设置在轿厢上的曳引机,所述钢缆一端与所述第二轿厢层连接,另一端与曳引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分别位于所述轿厢相邻两个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轿厢层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轿厢门,所述第二轿厢层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二轿厢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轿厢层下表面的若干个轮子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轮子转动的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轿厢层上表面并用于顶起所述第二轿厢层的顶起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装置包括若干个千斤顶。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第一轿厢层平移出轿厢后,将第二轿厢层降落至所述第一轿厢层所在位置;当第一轿厢层和第二轿厢层乘载乘客后,第二轿厢层提升至所述第一轿厢层上方,第一轿厢层平移入轿厢,轿厢根据乘客的指令在对应楼层停靠,第一轿厢层以奇数楼层为停靠点,第二轿厢层以偶数楼层为停靠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第二轿厢层乘载乘客后,轿厢根据乘客的指令在对应楼层停靠,第二轿厢层以每一个楼层为停靠点。
CN201811049310.7A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052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9310.7A CN109052116B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9310.7A CN109052116B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2116A CN109052116A (zh) 2018-12-21
CN109052116B true CN109052116B (zh) 2020-07-21

Family

ID=64761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9310.7A Active CN109052116B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21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0174A (ja) * 2002-06-03 2004-0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相互間隔可変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EP2221269A1 (de) * 2009-02-20 2010-08-25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mit einem Mehrdeckfahrzeug
EP2468673A1 (de) * 2010-12-21 2012-06-27 Inventio AG Aufzuganlage mit Doppeldecker
EP2607282A1 (de) * 2011-12-23 2013-06-26 Inventio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en Aufzug mit mehreren Kabinen
CN103373658A (zh) * 2012-04-20 2013-10-30 殷子渊 可分离式双层电梯
EP3331799A1 (en) * 2015-08-03 2018-06-13 Otis Elevator Company Intermediate transfer station
CN106335832B (zh) * 2016-11-23 2018-09-14 广东通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轿厢循环电梯
CN106946125A (zh) * 2017-04-04 2017-07-14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串联运行的电梯轿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2116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3567B2 (en) Metho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n elevator
US8291568B2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an elevator
US20120291395A1 (en) Metho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n elevator
JP2000072344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2448866A (zh) 用于安装电梯的提升绳索的方法
CN201089686Y (zh) 一种观光电梯装置
CN113023526B (zh) 曳引式多轿厢循环运行电梯及控制方法
CN109052116B (zh) 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5278364B2 (ja) 油圧エレベータ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リニューアルされたロープ式エレベータ
CN112739638B (zh) 电梯的对重的起重装置及起重方法
CN107601222B (zh) 轿厢自行式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JP429113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92320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
JPH0769559A (ja) 工事用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8809758U (zh) 一种便于井道安装的载货电梯
JP2016008131A (ja)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既設エレベーターの改造方法
CN219136073U (zh) 一种轿厢可升至主机位置的侧对重底托式电梯结构
JPH0480188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JP5468029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3089484A (ja) 建物の昇降装置
CN210763821U (zh) 方便电瓶车进入的电梯
JP4872255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1226056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05953274U (zh) 一种别墅用电梯
JPS6026051Y2 (ja) 工事用エレベ−タの機械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elevator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1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Foshan Gaoming Sub-branch

Pledgor: HOMEFRIEND & FUJI ELEVATOR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