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16409A - 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16409A
CN109016409A CN201811054893.2A CN201811054893A CN109016409A CN 109016409 A CN109016409 A CN 109016409A CN 201811054893 A CN201811054893 A CN 201811054893A CN 109016409 A CN109016409 A CN 109016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slider body
cavity
guide rail
sh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48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裕江
陈泓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 F N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 F N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 F N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 F N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548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164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16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6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2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using means movable from outside the mould between mould parts, e.g. rob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属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包括外铲机、压块、弹簧、连接块、滑块本体、内铲机、侧向移动滑块和连接杆。本发明所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应用成本低,适应性好,通过在滑块本体内设置活动的侧向滑块,并且侧向滑块沿着内铲机上的倾斜导轨运动,在滑块移动过程中,将产生侧向位移,顺利进行倒扣的脱模,此结构性能稳定,且能够有效的来完成滑块脱模运动,使产品不受损伤,而且此技术制造成本低廉,能为用户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塑、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塑料模具,它主要包括由凹模组合基板、凹模组件和凹模组合卡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腔的凹模,由凸模组合基板、凸模组件、凸模组合卡板、型腔截断组件和侧截组合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芯的凸模。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加工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系列塑件。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与工程塑料在强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塑料产品的用量也正在上升。塑料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它由几组零件部分构成,这个组合内有成型模腔。注塑时,模具装夹在注塑机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成型模腔内,并在腔内冷却定型,然后上下模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制品从模腔顶出离开模具,最后模具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进行的。
塑胶模具中一般在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会用到滑块结构。但是如果在滑块方向还存在倒扣,将会在滑块中增加机构,一般增加机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并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常规滑块结构不能解决在滑块方向存在的倒扣。
2、解决在滑块移动方向存在倒扣经常使用大的结构,这样会增加斜顶尺寸,占用空间。零件结构复杂,成本也较高,在模具全寿命周期中还经常需要更换零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解决了注塑产品存在双重倒扣如何进行脱模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包括外铲机、压块、弹簧、连接块、滑块本体、内铲机、侧向移动滑块和连接杆,所述外铲机与滑块本体的端面贴合,所述压块、弹簧、连接块和内铲机均设置在滑块本体内,所述压块远离外铲机的一端与弹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压块上,并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连接杆的外壁上,所述连接块与内铲机连接,所述侧向移动滑块设置在内铲机上;其中,所述侧向移动滑块包括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对称设置,所述内铲机上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导轨置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导轨置于第二滑槽内。
进一步的,上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所述内铲机远离侧向移动滑块的端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为V型,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截面为T型,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截面为T型。
进一步的,上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为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第一倾斜面上,并且第一导轨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第二倾斜面上,并且第二导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的外壁为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的外壁为第四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三倾斜面贴合,所述第二倾斜面与第四倾斜面贴合,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均设有凸部。
进一步的,上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所述内铲机远离侧向移动滑块的端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连接块靠近内铲机的端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置于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卡槽的截面均为T型。
进一步的,上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所述滑块本体上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内铲机,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压块和弹簧。
进一步的,上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凸台。
进一步的,上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所述压块靠近外铲机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压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螺钉,所述压块和连接杆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倾斜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应用成本低,适应性好,通过在滑块本体内设置活动的侧向滑块,并且侧向滑块沿着内铲机上的倾斜导轨运动,在滑块移动过程中,将产生侧向位移,顺利进行倒扣的脱模,此结构性能稳定,且能够有效的来完成滑块脱模运动,使产品不受损伤,而且此技术制造成本低廉,能为用户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所述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所述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的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塑胶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图5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外铲机1、压块2、第一通孔21、螺钉22、弹簧3、连接块4、第一凸起41、滑块本体5、凹腔51、第一腔体511、第二腔体512、第三腔体513、内铲机6、第一导轨61、第二导轨62、第一卡槽63、侧向移动滑块7、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第一滑槽711、第三倾斜面712、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第二滑槽721、第四倾斜面722、凸部713、连接杆8、第一凹槽9、第一倾斜面91、第二倾斜面92、第一凸台93、第二凸台94、第三凸台95、塑胶产品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包括外铲机1、压块2、弹簧3、连接块4、滑块本体5、内铲机6、侧向移动滑块7和连接杆8,所述外铲机1与滑块本体5的端面贴合,所述压块2、弹簧3、连接块4和内铲机6均设置在滑块本体5内,所述压块2远离外铲机1的一端与弹簧3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设置在压块2上,并且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连接块4连接,所述弹簧3套设在连接杆8的外壁上,所述连接块4与内铲机6连接,所述侧向移动滑块7设置在内铲机6上;其中,所述侧向移动滑块7包括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对称设置,所述内铲机6上设有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所述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上设有第一滑槽711,所述第一导轨61置于第一滑槽711内,所述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上设有第二滑槽721,所述第二导轨62置于第二滑槽721内。内铲机6远离侧向移动滑块7的端部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的截面为V型,所述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9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的截面为T型,所述第一滑槽711和第二滑槽721的截面为T型。第一凹槽9的内壁为第一倾斜面91和第二倾斜面92,所述第一导轨61设置在第一倾斜面91上,并且第一导轨6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轨62设置在第二倾斜面92上,并且第二导轨62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的外壁为第三倾斜面712,所述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的外壁为第四倾斜面722,所述第一倾斜面91与第三倾斜面712贴合,所述第二倾斜面92与第四倾斜面722贴合,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均设有凸部713。第一滑槽711和第二滑槽721均倾斜设置。内铲机6远离侧向移动滑块7的端部设有第一卡槽63,所述连接块4靠近内铲机6的端部设有第一凸起41,所述第一凸起41置于第一卡槽63内,所述第一凸起41和第一卡槽63的截面均为T型。滑块本体5上设有凹腔51,所述凹腔51分为第一腔体511、第二腔体512和第三腔体513,所述第一腔体511内设有内铲机6,所述第二腔体512内设有连接块4,所述第三腔体513内设有压块2和弹簧3。
如图4所示的第一腔体511和第二腔体512之间设有第一凸台93,所述第二腔体512和第三腔体513之间设有第二凸台94,所述第三腔体513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凸台95。内铲机6的靠近连接块4的端面可与第一凸台93贴合,第一凸台93进行内铲机6的限位;连接块4远离内铲机6的端面可与第二凸台94端面贴合,第二凸台94进行连接块4的限位,同时第二凸台94的另一个端面限制弹簧3的位置,压块2的远离外铲机1的端面可与第三凸台95的端面贴合,第三凸台95限制压块2的位置。
此外,压块2靠近外铲机1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压块2上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内设有螺钉22,所述压块2和连接杆8通过螺钉22连接。
如图4所示中箭头D的指向为压块2移动的方向,进而为内铲机6的移动方向,内铲机向滑块本体5外移动,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分别沿着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移动,由于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呈V字形设置,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越向内铲机6外移动(即图4中箭头E的指向),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之间的开口宽度越大,因此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形成侧向位移,从产品中脱离出来。
如图5、6所示为本模具生产的塑胶产品100,箭头B的指向为滑块移动的方向,箭头C的指向的倒扣位置。
本发明的机构工作原理:
1、注塑机合模同时注塑产品,在机台的作用力下打开模具
2、当模具打开后,外铲机离开压块。弹簧开始工作,促使连接块带动内铲机向后移动,由于内铲机的斜面导向,所以内滑块沿侧向方向移动。这样本体滑块在后退的过程中,内滑块则侧向移动脱出倒扣,然后再和本体滑块一起向后移动,完成脱模动作。
3、产品完全顶出,机械手取出,重复开始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铲机(1)、压块(2)、弹簧(3)、连接块(4)、滑块本体(5)、内铲机(6)、侧向移动滑块(7)和连接杆(8),所述外铲机(1)与滑块本体(5)的端面贴合,所述压块(2)、弹簧(3)、连接块(4)和内铲机(6)均设置在滑块本体(5)内,所述压块(2)远离外铲机(1)的一端与弹簧(3)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设置在压块(2)上,并且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连接块(4)连接,所述弹簧(3)套设在连接杆(8)的外壁上,所述连接块(4)与内铲机(6)连接,所述侧向移动滑块(7)设置在内铲机(6)上;其中,所述侧向移动滑块(7)包括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对称设置,所述内铲机(6)上设有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所述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上设有第一滑槽(711),所述第一导轨(61)置于第一滑槽(711)内,所述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上设有第二滑槽(721),所述第二导轨(62)置于第二滑槽(7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铲机(6)远离侧向移动滑块(7)的端部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的截面为V型,所述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9)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的截面为T型,所述第一滑槽(711)和第二滑槽(721)的截面为T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9)的内壁为第一倾斜面(91)和第二倾斜面(92),所述第一导轨(61)设置在第一倾斜面(91)上,并且第一导轨(6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轨(62)设置在第二倾斜面(92)上,并且第二导轨(62)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的外壁为第三倾斜面(712),所述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的外壁为第四倾斜面(722),所述第一倾斜面(91)与第三倾斜面(712)贴合,所述第二倾斜面(92)与第四倾斜面(722)贴合,所述第一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1)和第二侧向移动滑块本体(72)均设有凸部(7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铲机(6)远离侧向移动滑块(7)的端部设有第一卡槽(63),所述连接块(4)靠近内铲机(6)的端部设有第一凸起(41),所述第一凸起(41)置于第一卡槽(63)内,所述第一凸起(41)和第一卡槽(63)的截面均为T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本体(5)上设有凹腔(51),所述凹腔(51)分为第一腔体(511)、第二腔体(512)和第三腔体(513),所述第一腔体(511)内设有内铲机(6),所述第二腔体(512)内设有连接块(4),所述第三腔体(513)内设有压块(2)和弹簧(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511)和第二腔体(512)之间设有第一凸台(93),所述第二腔体(512)和第三腔体(513)之间设有第二凸台(94),所述第三腔体(513)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凸台(9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靠近外铲机(1)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压块(2)上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内设有螺钉(22),所述压块(2)和连接杆(8)通过螺钉(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711)和第二滑槽(721)均倾斜设置。
CN201811054893.2A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 Pending CN1090164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4893.2A CN109016409A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4893.2A CN109016409A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6409A true CN109016409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21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4893.2A Pending CN109016409A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1640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50681Y (zh) * 2009-02-16 2009-11-25 唯科(厦门)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内倒扣斜顶的模具抽芯机构
CN102689405A (zh) * 2012-05-04 2012-09-2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
CN202668909U (zh) * 2012-07-03 2013-01-16 宁波金氏实业有限公司 二次滑块抽芯机构
CN204340121U (zh) * 2014-11-20 2015-05-2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用于环形沟槽的侧抽芯机构
CN205553100U (zh) * 2016-03-31 2016-09-07 上海迎润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具正面推拉式双向联动侧抽芯装置
CN206484836U (zh) * 2017-02-21 2017-09-12 中亿腾模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塑胶模具的公模内缩芯结构
CN208914529U (zh) * 2018-09-11 2019-05-31 杜弗尼工程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模具中滑块中带滑块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50681Y (zh) * 2009-02-16 2009-11-25 唯科(厦门)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内倒扣斜顶的模具抽芯机构
CN102689405A (zh) * 2012-05-04 2012-09-2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
CN202668909U (zh) * 2012-07-03 2013-01-16 宁波金氏实业有限公司 二次滑块抽芯机构
CN204340121U (zh) * 2014-11-20 2015-05-2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用于环形沟槽的侧抽芯机构
CN205553100U (zh) * 2016-03-31 2016-09-07 上海迎润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具正面推拉式双向联动侧抽芯装置
CN206484836U (zh) * 2017-02-21 2017-09-12 中亿腾模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塑胶模具的公模内缩芯结构
CN208914529U (zh) * 2018-09-11 2019-05-31 杜弗尼工程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模具中滑块中带滑块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05724U (zh) 一种行位进胶的注塑模具
CN208914529U (zh) 一种塑胶模具中滑块中带滑块机构
CN208745267U (zh) 一种注塑模具滑块二次强脱机构
CN109016409A (zh) 一种滑块中带滑块的塑胶模具
CN116175907A (zh) 用于强制脱模的倒扣结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N214111314U (zh) 汽车保险杠三板模顺序合模双重限位机构
CN210047017U (zh) 一种具有倒扣行位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5039877U (zh) 一种双抽芯行位结构
CN211389977U (zh) 一种汽车连接器产品成型模具
CN208593029U (zh) 一种注塑模具中滑块锁紧结构
CN216329829U (zh) 防变形的弧形装饰板注塑成型模具
JP2002347085A (ja) 射出成形金型
CN219968570U (zh) 一种用于斜滑块的抽芯机构
CN216914710U (zh) 一种塑胶模具分体设置的模仁组件及拉出机构
CN219236032U (zh) 一种顶出结构及侧抽芯后二次顶出结构
CN215849440U (zh) 一种模具自动切水口结构
CN219563985U (zh) 一种热固性模具滑块圆镶件毛刺排出机构
CN217752532U (zh) 一种定模斜顶的成型模具
CN217395595U (zh) 一种倒扣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0562096U (zh) 一种顶出抽芯装置及模具
CN212948929U (zh) 一种鼠标外壳成型件顶出装置
CN216683164U (zh) 一种复杂结构外壳件的注塑模具装置
CN216941618U (zh) 水管接头注塑用分体式侧抽芯注塑模
CN211542232U (zh) 一种冰箱塑件注塑模具
CN219855571U (zh) 一种塑料模具油缸斜抽滑块内置斜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