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2598B - 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2598B
CN109002598B CN201810718231.4A CN201810718231A CN109002598B CN 109002598 B CN109002598 B CN 109002598B CN 201810718231 A CN201810718231 A CN 201810718231A CN 109002598 B CN109002598 B CN 1090025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tructure
density
formula
unit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82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02598A (zh
Inventor
肖蜜
桂馨
高亮
张严
褚晟
李培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7182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02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2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2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02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2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优化设计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材料体积分数、材料属性参数及优化算法参数进行初始化;(2)对所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并获得微结构的位移场;(3)获得所述微结构的等效弹性张量,并对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敏度分析,进而构建优化准则以更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4)判断当前的相对单元密度是否满足迭代收敛条件,若满足,则输出最优微结构构型;否则转至步骤(2)。本发明不依赖于工程经验,灵活性较高,且确保微结构具有自支撑性的同时还具有较优的宏观等效性能。

Description

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优化设计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的成型原理是“叠层制造”,即通过逐层累加材料的方式成型零件,因此可以实现高度复杂结构的加工成型。但是,在增材制造过程中,依然存在独特的制造约束,如1.结构的最小尺寸约束,增材制造过程中,不管采用熔融沉积成型工艺、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还是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可成型的结构最小尺寸都不可避免地被喷嘴直径或者激光束的宽度所影响,因此结构的最小特征尺寸不能小于增材制造设备的制造精度,否则包含最小特征尺寸的结构无法制造成型。2.结构的悬挑角约束,在增材制造过程中,模型被软件切片处理后逐层打印,这就要求切片后的模型其每个部分下方都有材料,否则便会形成“空中楼阁”,造成打印过程中的坍塌现象;“空中楼阁”的结构用悬挑角这一物理量来描述,包含大悬挑角结构的模型在增材制造过程中需进行相关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在模型的大悬挑角结构处人工添加支撑结构,这些支撑结构作为模型的一部分被加工成型,并在成型后去除,这样不仅造成了原料和时间成本的增加,同时后处理去除支撑结构也会损伤模型的表面质量。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自支撑宏观结构拓扑优化,对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的研究,多基于工程经验,通过设置周期性的隐函数或者样条函数,启发式地生成多孔自支撑结构,或者将微结构假定为大小各异的棱形结构或者骨状结构以实现自支撑设计。这类方法在自支撑结构的设计中加入了过多的人为约束和工程设计经验,依赖于经验,且获得自支撑微结构的宏观等效性能较差。相应地,本领域存在着发展一种宏观等效性能较好的自支撑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的技术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其基于现有结构拓扑优化的特点,研究及设计了一种不依赖于工程经验且能够获得较优的宏观等效性能的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所述拓扑优化方法将增材制造的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引入到微结构拓扑优化中,避免了微结构中出现大悬挑角结构及细小特征尺寸结构,以确保得到的微结构具有自支撑性且易于成型;同时,克服了现有自支撑微结构设计中多基于工程经验的缺陷,在自支撑微结构优化的同时保证了较优的宏观等效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材料体积分数、材料属性参数及优化算法参数进行初始化;
(2)对所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以获得满足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单元密度场分布;并对所述微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以获得所述微结构的位移场;
(3)基于有限元分析及所述位移场来获得所述微结构的等效弹性张量,并对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敏度分析以获得微结构拓扑优化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对相对单元密度的敏度信息,进而构建优化准则以更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
(4)判断当前的相对单元密度是否满足迭代收敛条件,若满足,则输出最优微结构构型;否则转至步骤(2)。
进一步地,步骤(1)中基于SIMP材料密度-刚度插值模型,对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材料体积分数、材料属性参数及优化算法参数进行初始化,所述SIMP材料密度-刚度插值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31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32
式中,xi为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下标i表示该单元在微结构设计域中的单元编号;E(xi)为经过插值后的弹性模量;K为插值后的整体刚度矩阵;K0为相对单元密度为“1”的实体单元所对应的刚度矩阵;E和Emin分别为相对单元密度为“1”的实体单元和相对单元密度为“0”的孔洞单元的弹性模量;p为插值模型的惩罚因子,一般取3~5;m为微结构离散为单元后的单元总数。
进一步地,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
(21)对所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
(22)对最小尺寸约束后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悬挑角的密度投影;
(23)对微结构的单元节点位移场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后的单元节点位移场将微结构的载荷F进行对应分割,以构建及求解平衡方程(3),进而获得微结构的位移场;平衡方程(3)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33
式中,K为微结构刚度矩阵;U为微结构单元节点位移场。
进一步地,采用公式(4)对所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所述公式(4)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41
式中,H0和H1分别为“扩展算子”和“侵蚀算子”,分别约束实体材料的最小尺寸和孔洞的最小尺寸;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42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43
分别为经过“扩张算子”和“侵蚀算子”投影后的单元密度;β为控制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的光滑程度参数。
进一步地,采用公式(5)对最小尺寸约束后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悬挑角约束的密度投影,公式(5)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44
B(i,j)=s max(ξ(i-1,j-1)(i,j-1)(i+1,j-1))
i=1,2,...,k;j=1,2,...,l
式中,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45
为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ξ(i,j)为悬挑角约束后的单元密度;B(i,j)为基板密度,下标i,j表示单元在微结构设计域中的单元列数和行数编号;k和l分别为微结构离散为单元后的单元列数和行数,函数smin和smax的表达式分别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46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47
式中,x为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B为基板密度;ns为设计域的单元行数;ε和p为控制近似函数精度和光滑度的参数;ξk(k=1,2,...,ns)为单元的可打印密度;Q为惩罚因子,Q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48
式中,ne为支撑可打印单元的基板单元数目;P和ξ0为常值,分别取40和0.5。
进一步地,步骤(23)中,微结构单元节点位移场U被分为四个部分;其中,F2=0,F3+F4=0;微结构全局刚度矩阵K为对称矩阵,Kij=Kji
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的等效弹性张量是采用公式(8)进行计算的,公式(8)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51
式中,|Y|为微结构单胞的面积或体积;ke为单元刚度矩阵;N为离散后的单元总数;d为微结构优化的维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52
为每个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53
为每个单元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满足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其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54
式中,xe为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ξan为施加悬挑角约束后的单元密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55
为施加实体材料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56
为敏度分析时对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57
进行密度过滤后的单元密度;xsi为施加孔洞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58
为敏度分析时对xsi进行密度过滤后的单元密度;B为基板密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59
为微结构等效弹性张量;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510
为关于微结构等效弹性张量的函数;K、UA和F分别为微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位移向量和载荷向量;d为优化问题的维数;m和n分别为微结构离散为单元后的单元列数和行数;Δ(e,i)为中心单元xe到预定区域内的所有单元集合xi的距离;rmin为过滤半径,也为最小尺寸控制参数;ve为单元的体积;|Y|为微结构单胞的面积或体积;θ为微结构体积分数的上限;xmin为设定的最小单元密度。
进一步地,步骤(3)中,采用公式对对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敏度分析,以获得微结构拓扑优化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对相对单元密度的敏度信息;并采用计算获得的敏度信息来构建优化准则,求解宏观性能最优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以更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
进一步地,采用公式(10)及公式(11)对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敏度分析,公式(10)及公式(11)分别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61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62
式中,ns为设计域的单元行数;乘子向量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63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64
悬挑角约束的敏度向量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65
和最小尺寸约束的敏度向量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66
分别通过公式(12),公式(13),公式(14)及公式(15)进行计算,公式(12),公式(13),公式(14)及公式(15)分别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67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68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69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1
其中,公式(12)和公式(13)中的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2
项,公式(15)中的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3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4
项分别通过公式(16),公式(17)及公式(18)计算得到,公式(16),公式(17)及公式(18)分别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5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6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7
式中,β为控制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的光滑程度参数;ε和p为控制近似函数精度和光滑度的参数;Q为惩罚因子;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8
为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下标j+1表示该密度为第j+1行的单元密度;Bj+1为基板密度,下标j+1表示该密度为第j+1行的基板密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9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10
为悬挑角约束后的单元密度,下标j,k分别表示该密度为第j行和第k行的单元密度;ns为设计域的单元行数;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711
为施加实体材料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下标j表示该密度为第j行的单元密度。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拓扑优化方法引入了结构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技术,避免了微结构中出现细小特征尺寸结构,从而保证了微结构易于加工成型。
2.该拓扑优化方法引入了结构悬挑角约束的密度投影技术,避免了微结构中出现大悬挑角结构,从而避免了增材制造中支撑结构的添加,节约了材料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结构的表面质量。
3.该方法将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技术与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相结合,不依赖于工程设计经验,简单易于实施,保证了微结构具有自支撑性的同时还具有较优的宏观等效性能。
4.采用该方法所设计的微结构在增材制造过程中,不需要人为额外添加额外支撑及去除额外支撑,实现了自支撑,降低了人力耗费,缩短了制造周期,由此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涉及的微结构单胞的节点分类示意图。
图3是采用图1中的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得到的具有最大体积模量的微结构单胞、周期性微结构及等效弹性张量的示意图。
图4是采用现有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得到的具有最大体积模量的微结构单胞、周期性微结构及等效弹性张量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微结构单胞、周期性微结构的增材制造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SIMP材料密度-刚度插值模型,对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材料体积分数、材料属性参数及优化算法参数进行初始化。
具体地,所述SIMP材料密度-刚度插值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91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92
式中,xi为微结构的第i个单元的相对单元密度;E(xi)为经过插值后的弹性模量;K为插值后的整体刚度矩阵;K0为相对单元密度为“1”的实体单元所对应的刚度矩阵;E和Emin分别为相对单元密度为“1”的实体单元和相对单元密度为“0”的孔洞单元的弹性模量;p为插值模型的惩罚因子,一般取3~5;m为微结构离散为单元后的单元总数。
步骤二,对所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以获得满足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单元密度场分布;并对所述微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以获得所述微结构的位移场。
具体地,首先,采用公式(3)对所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93
式中,H0和H1分别为“扩展算子”和“侵蚀算子”,分别约束实体材料的最小尺寸和孔洞的最小尺寸;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94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095
分别为经过“扩张算子”和“侵蚀算子”投影后的单元密度;β为控制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的光滑程度参数。
接着,采用公式(4)对最小尺寸约束后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悬挑角约束的密度投影。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01
式中,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02
为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ξ(i,j)为悬挑角约束后的单元可打印密度;B(i,j)为基板密度,下标i,j表示单元在微结构设计域中的单元列数和行数编号;k和l分别为微结构离散为单元后的单元列数和行数,函数smin和smax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03
式中,x为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B为基板密度;ns为设计域的单元行数;ε和p为控制近似函数精度和光滑度的参数,一般分别取为0.0001和40;ξk(k=1,2,...,ns)为单元的可打印密度;Q为惩罚因子,目的是消除局部中间密度单元过大的区域,Q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04
式中,ne为支撑可打印单元的基板单元数目,对于二维微结构拓扑优化问题,ne取3;对于三维微结构拓扑优化问题,ne取5;P和ξ0为常值,分别取40和0.5。
之后,对微结构的单元节点位移场进行分类,微结构单元节点位移场U分为四个部分:U1为预定义的位移场,U2为内部单元的位移场,U3和U4为边界上的位移场,如图2所示。
根据分类的单元节点位移场,将微结构的载荷F对应分成四个部分,构建并求解如下的平衡方程,以获得微结构的位移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11
其中,由于微结构离散后,其内部节点处于平衡状态,因此F2=0;由于周期性边界条件,因此F3+F4=0;由于微结构全局刚度矩阵K为对称阵,因此Kij=Kji
步骤三,基于有限元分析及所述位移场来获得所述微结构的等效弹性张量,并对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敏度分析以获得微结构拓扑优化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对相对单元密度的敏度信息,进而构建优化准则以更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
具体地,首先,基于有限元分析和微结构的位移场获取单元应变能,并对单元应变能求和以获得微结构的等效弹性张量。其中,采用公式(8)来计算微结构的等效弹性张量。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12
式中,|Y|为微结构单胞的面积或体积;ke为单元刚度矩阵;N为离散后的单元总数;d为微结构优化的维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13
为每个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14
为每个单元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接着,采用公式(10)及公式(11)对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敏度分析,以获得微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对相对单元密度的敏度信息。
其中,满足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材料宏观等效性能最优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采用公式(9)进行表达。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21
式中,xe为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ξan为施加悬挑角约束后的单元密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22
为施加实体材料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23
为敏度分析时对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24
进行密度过滤后的单元密度;xsi为施加孔洞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25
为敏度分析时对xsi进行密度过滤后的单元密度;B为基板密度;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26
为微结构等效弹性张量;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27
为关于微结构等效弹性张量的函数;K、UA和F分别为微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位移向量和载荷向量;d为优化问题的维数;m和n分别为微结构离散为单元后的单元列数和行数;Δ(e,i)为中心单元xe到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单元集合xi的距离;rmin为过滤半径,也为最小尺寸控制参数;ve为单元的面积或体积;|Y|为微结构单胞的面积或体积;θ为微结构体积分数的上限;xmin为人为假定的最小单元密度,一般取0.001,目的是避免刚度矩阵奇异。
公式(10)及公式(11)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28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29
式中,ns为设计域的单元行数;乘子向量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1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2
悬挑角约束的敏度向量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3
和最小尺寸约束的敏度向量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4
分别通过公式(12),公式(13),公式(14)及公式(15)进行计算,公式(12),公式(13),公式(14)及公式(15)分别如下: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5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6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7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8
其中,公式(12)和公式(13)中的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9
项,公式(15)中的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10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11
项分别通过公式(16),公式(17)及公式(18)计算得到,公式(16),公式(17)及公式(18)分别如下: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12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13
Figure BDA00017180488100001314
之后,采用计算获得的敏度信息来构建优化准则,并求解宏观性能最优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以更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
步骤四,判断当前的相对单元密度是否满足迭代收敛条件,若满足,则输出最优微结构构型;否则转至步骤二。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以下以最大体积模量的自支撑结构设计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优化目标为微结构的体积模量最大化,体积约束为50%,微结构被离散为100×100的网格单元,所有单元均为一阶正方形单元;设置材料的弹性模量为1,泊松比为0.3,惩罚系数为5,结构的最大悬挑角不超过45°,最小尺寸不小于2倍的微结构单元尺寸。
体积模量最大化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结果如图3所示,对比图4中现有方法获得的微结构拓扑优化结果可以看出,考虑增材制造约束的微结构拓扑优化结果满足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因此具有自支撑性;而现有方法获得的微结构拓扑优化结果具有大悬挑角结构,因此在增材制造过程中需要添加支撑结构。同时,对比两种微结构的宏观等效性能,考虑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的体积模量为0.6213,而现有方法制得的微结构的体积模量为0.6540,可以看出,自支撑微结构依然具有较优的宏观等效性能。自图5可以看出,微结构直接被打印成型,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支撑结构,进一步证明了考虑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可以实现微结构的自支撑设计。
本发明提供的考虑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结构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技术及结构悬挑角约束的密度投影技术,避免了微结构中出现细小特征尺寸结构及材制造中支撑结构的添加,从而保证了微结构易于加工成型,节约了材料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结构的表面质量。此外,该方法不依赖于工程设计经验,保证了微结构具有自支撑性的同时具有较优的宏观等效性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材料体积分数、材料属性参数及优化算法参数进行初始化;
(2)对所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以获得满足悬挑角和最小尺寸约束的单元密度场分布;并对所述微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以获得所述微结构的位移场;
(3)基于有限元分析及所述位移场来获得所述微结构的等效弹性张量,并对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敏度分析以获得微结构拓扑优化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对相对单元密度的敏度信息,进而构建优化准则以更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
(4)判断当前的相对单元密度是否满足迭代收敛条件,若满足,则输出最优微结构构型;否则转至步骤(2);
其中,步骤(1)中基于SIMP材料密度-刚度插值模型,对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材料体积分数、材料属性参数及优化算法参数进行初始化,所述SIMP材料密度-刚度插值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11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12
式中,xi为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下标i表示该单元在微结构设计域中的单元编号;E(xi)为经过插值后的弹性模量;K为插值后的整体刚度矩阵;K0为相对单元密度为“1”的实体单元所对应的刚度矩阵;E和Emin分别为相对单元密度为“1”的实体单元和相对单元密度为“0”的孔洞单元的弹性模量;p为插值模型的惩罚因子,取3~5;m为微结构离散为单元后的单元总数;
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
(21)对所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
(22)对最小尺寸约束后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悬挑角的密度投影;
(23)对微结构的单元节点位移场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后的单元节点位移场将微结构的载荷F进行对应分割,以构建及求解平衡方程(3),进而获得微结构的位移场;平衡方程(3)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21
式中,K为微结构刚度矩阵;U为微结构单元节点位移场;采用公式(4)对所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所述公式(4)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22
式中,H0和H1分别为“扩展算子”和“侵蚀算子”,分别约束实体材料的最小尺寸和孔洞的最小尺寸;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23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24
分别为经过“扩张算子”和“侵蚀算子”投影后的单元密度;β为控制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的光滑程度参数;采用公式(5)对最小尺寸约束后的相对单元密度进行悬挑角约束的密度投影,公式(5)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25
B(i,j)=smax(ξ(i-1,j-1)(i,j-1)(i+1,j-1))
i=1,2,...,k;j=1,2,...,l
式中,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26
为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ξ(i,j)为悬挑角约束后的单元密度;B(i,j)为基板密度,下标i,j表示单元在微结构设计域中的单元列数和行数编号;k和l分别为微结构离散为单元后的单元列数和行数,函数smin和smax的表达式分别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31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32
式中,x为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B为基板密度;ns为设计域的单元行数;ε和p为控制近似函数精度和光滑度的参数;ξk(k=1,2,...,ns)为单元的可打印密度;Q为惩罚因子,Q的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33
式中,ne为支撑可打印单元的基板单元数目;P和ξ0为常值,分别取40和0.5;步骤(23)中,微结构单元节点位移场U被分为四个部分;其中,F2=0,F3+F4=0;微结构全局刚度矩阵K为对称矩阵,Kij=Kji
所述微结构的等效弹性张量是采用公式(8)进行计算的,公式(8)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34
式中,|Y|为微结构单胞的面积或体积;ke为单元刚度矩阵;N为离散后的单元总数;d为微结构优化的维度;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35
为每个单元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36
为每个单元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满足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其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41
式中,xe为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ξan为施加悬挑角约束后的单元密度;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42
为施加实体材料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43
为敏度分析时对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44
进行密度过滤后的单元密度;xsi为施加孔洞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45
为敏度分析时对xsi进行密度过滤后的单元密度;B为基板密度;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46
为微结构等效弹性张量;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47
为关于微结构等效弹性张量的函数;K、UA和F分别为微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位移向量和载荷向量;d为优化问题的维数;m和n分别为微结构离散为单元后的单元列数和行数;Δ(e,i)为中心单元xe到预定区域内的所有单元集合xi的距离;rmin为过滤半径,也为最小尺寸控制参数;ve为单元的体积;|Y|为微结构单胞的面积或体积;θ为微结构体积分数的上限;xmin为设定的最小单元密度;步骤(3)中,采用公式对对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敏度分析,以获得微结构拓扑优化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对相对单元密度的敏度信息;并采用计算获得的敏度信息来构建优化准则,求解宏观性能最优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以更新微结构的相对单元密度;采用公式(10)及公式(11)对微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敏度分析,公式(10)及公式(11)分别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1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2
式中,ns为设计域的单元行数;乘子向量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3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4
悬挑角约束的敏度向量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5
和最小尺寸约束的敏度向量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6
分别通过公式(12),公式(13),公式(14)及公式(15)进行计算,公式(12),公式(13),公式(14)及公式(15)分别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7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8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9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10
其中,公式(12)和公式(13)中的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11
项,公式(15)中的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12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13
项分别通过公式(16),公式(17)及公式(18)计算得到,公式(16),公式(17)及公式(18)分别为: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14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515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61
式中,β为控制最小尺寸约束的密度投影的光滑程度参数;ε和p为控制近似函数精度和光滑度的参数;Q为惩罚因子;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62
为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下标j+1表示该密度为第j+1行的单元密度;Bj+1为基板密度,下标j+1表示该密度为第j+1行的基板密度;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63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64
为悬挑角约束后的单元密度,下标j、k分别表示该密度为第j行和第k行的单元密度;ns为设计域的单元行数;
Figure FDA0002524740980000065
为施加实体材料最小尺寸约束后的单元密度,下标j表示该密度为第j行的单元密度。
CN201810718231.4A 2018-06-29 2018-06-29 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Active CN109002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8231.4A CN109002598B (zh) 2018-06-29 2018-06-29 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8231.4A CN109002598B (zh) 2018-06-29 2018-06-29 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2598A CN109002598A (zh) 2018-12-14
CN109002598B true CN109002598B (zh) 2020-09-18

Family

ID=64599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8231.4A Active CN109002598B (zh) 2018-06-29 2018-06-29 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025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7054B2 (en) * 2018-12-31 2022-11-22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erarchical multi-scale part design with the aid of a digital computer
CN110502822B (zh) * 2019-08-15 2022-07-29 燕山大学 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自支撑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11444640B (zh) * 2019-11-15 2023-05-02 三峡大学 一种考虑增材制造倾角约束的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CN111159939B (zh) * 2019-12-23 2024-02-0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肋片构型拓扑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11428397B (zh) * 2020-02-28 2022-05-17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考虑增材制造结构自支撑约束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12100877B (zh) * 2020-08-10 2022-05-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结构刚度高效拓扑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2765732B (zh) * 2021-01-25 2024-03-01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选区激光熔化工艺的航空叶片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13868928B (zh) * 2021-10-19 2024-04-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结构拓扑优化的显式最小尺寸控制方法
CN115577447B (zh) * 2022-09-28 2024-02-27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双尺度并行拓扑优化的无人机结构优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7223A (zh) * 2012-03-17 2012-08-15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伪密度排序并考虑拔模制造约束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02663163A (zh) * 2012-03-17 2012-09-12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几何背景网格并考虑拔模制造约束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07025340A (zh) * 2017-03-30 2017-08-0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自支撑网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07391855A (zh) * 2017-07-26 2017-11-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多种微观结构的材料结构一体化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7223A (zh) * 2012-03-17 2012-08-15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伪密度排序并考虑拔模制造约束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02663163A (zh) * 2012-03-17 2012-09-12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几何背景网格并考虑拔模制造约束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07025340A (zh) * 2017-03-30 2017-08-0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自支撑网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07391855A (zh) * 2017-07-26 2017-11-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多种微观结构的材料结构一体化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2598A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2598B (zh) 考虑悬挑角及最小尺寸约束的自支撑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CN111444640B (zh) 一种考虑增材制造倾角约束的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CN111027110B (zh) 一种连续体结构拓扑与形状尺寸综合优化方法
CN111737835B (zh) 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的三维多孔散热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CN110795873A (zh) 一种考虑尺寸控制的跨尺度拓扑优化方法
CN113345536B (zh) 一种基于极限各向异性点阵材料的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CN111319268B (zh) 一种考虑增材制造打印方向的自支撑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CN110955938B (zh) 一种具有梯度多孔夹芯的夹层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CN108629140B (zh) 一种基于测地线距离的带孔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CN109670207B (zh) 一种面向多种多孔材料结构的动力学一体化设计方法
CN108897935B (zh) 面向增材制造的点阵结构动力学响应优化设计方法
CN112765856B (zh) 一种功能梯度多孔结构拓扑优化的混合水平集方法
CN109408939B (zh) 一种兼顾应力和位移约束的薄板结构加强筋分布优化的改进方法
CN109543207B (zh) 考虑可变分型线实现双模铸造件多组件设计的方法
CN109657284A (zh) 一种面向超材料的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
CN110941924A (zh) 一种多组件系统集成一体化的多尺度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Zhu et al. Design of lightweight tree-shaped internal support structures for 3D printed shell models
CN115203997A (zh) 一种基于多变量设计的点阵-实体复合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CN112942837B (zh) 一种悬挑结构混凝土3d打印方法及系统
CN112233242B (zh) 一种三维自支撑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12966410B (zh) 一种适应于临界角可变的增材制造自支撑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CN110245410B (zh) 基于多参数化变量的多相材料热弹性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13312821B (zh) 一种基于b样条密度法的三维自支撑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09502017B (zh) 一种拓扑优化仿生无人机及其设计方法
CN111814383B (zh) 一种基于b样条密度法的自支撑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