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5841A -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45841A
CN108945841A CN201810493997.7A CN201810493997A CN108945841A CN 108945841 A CN108945841 A CN 108945841A CN 201810493997 A CN201810493997 A CN 201810493997A CN 108945841 A CN108945841 A CN 108945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body
material filling
head
inner lining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939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45841B (zh
Inventor
高强
薛彦超
贾生廷
于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Jielin Plastic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Jielin Plastic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Jielin Plastic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Jielin Plastic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9399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45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45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5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45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5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16Large containers flexi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属于吨桶内衬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内衬袋包括如下步骤:1),将折叠好的袋体(1)放入IBC吨桶内,灌料头(2)卡在IBC吨桶的上口;2),通过灌料头(2)直接向袋体(1)内灌料,袋体(1)在灌装的液体物料作用下完全展开,使液体物料灌满袋体(1);3),将吸料管和吸料头(8)由灌料头(2)伸入袋体(1)内,吸料管进液端伸入吸料头内吸料,吸料头(8)为硬质塑料支撑的圆筒;4),吸料结束后将袋体(1)取出IBC吨桶,将通过挤液器将袋体(1)内的残余液体物料挤出。本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在向袋体内灌入液体物料时,液体物料将袋体撑开,使用方便,降低了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属于吨桶内衬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IBC内衬袋在使用时需要先进行抽(充)气。缺点:(1)抽、充气需要消费者购买相应的设备,增加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另外,灌料时,IBC内容器与IBC周转袋内的空气不能充分排出,容易出现压边、压角的情况,不能够使IBC周转袋充满IBC内容器;(2)灌装效率低;(3)吸料口容易吸住袋体,导致袋体内残余液体较多,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通过灌装的液体物料即可将袋体撑开,同时将袋体内以及袋体与IBC吨桶内壁之间的空气排出的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内衬袋包括袋体以及罐料头,袋体的上部设置有灌料口,罐料头可拆卸的与灌料口卡接, 灌料头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排气孔将袋体内腔与外部空气连通,灌料头的侧部还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设置在灌料口外,排气口将灌料头的下侧与灌料头侧部或灌料头上侧连通;
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折叠好的袋体放入IBC吨桶内,灌料头卡在IBC吨桶的上口;
2),通过灌料头直接向袋体内灌料,袋体在灌装的液体物料作用下完全展开,使液体物料灌满袋体;
3),将吸料管和吸料头由灌料头伸入袋体内,吸料管进液端伸入吸料头内吸料,吸料头为硬质塑料支撑的圆筒;
4),吸料结束后将袋体取出IBC吨桶,将通过挤液器将袋体内的残余液体物料挤出。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袋体的折叠方法如下:
a,将袋体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相对的两侧展开,并使展开后袋体上下两侧的塑料膜贴合;
b,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外侧三分之一处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上下两侧展开,并沿对应侧向靠近灌料口的方向折叠,再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均向下折叠,形成长边水平的长方形,且灌料口位于上侧的长边中部;
c,从长方形袋体的长边两侧向靠近中部的方向折叠,且两侧的折叠方向相反,完成袋体的折叠。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袋体的折叠方法如下:
a,将袋体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相对的两侧展开,并使展开后袋体上下两侧的塑料膜贴合;
b,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外侧三分之一处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上下两侧展开,并沿对应侧向远离灌料口的方向折叠,再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均向下折叠,形成长边水平的长方形,且灌料口位于上侧的长边中部;
c,从长方形袋体的长边两侧向靠近中部的方向折叠,且两侧的折叠方向相反,完成袋体的折叠。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袋体折叠后通过收紧膜收紧,收紧膜两端分别与折叠后的袋体相对的两侧粘结。
优选的,所述的收紧膜两端均设置有粘结部,收紧膜的中部的宽度小于两端的宽度,形成撕裂部。
优选的,所述的灌料头的中部设有卡箍,卡箍与灌料头卡接,并将袋体的灌料口卡在灌料头上。
优选的,所述的灌料头与IBC吨桶上口之间设置有支架,支架环绕灌料头间隔设置有多块,灌料头卡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的支架有两个,支架为圆弧形,且支架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支架内设置有向内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支架同轴的增强板。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吸料头的下端封闭设置,环绕吸料头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多个吸料口。
优选的,所述的袋体内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上端与袋体的灌料口连通,导流管由塑料膜热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的灌料头上设置有排气孔,在向袋体内灌入液体物料时,液体物料将袋体撑开,袋体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袋体与IBC吨桶之间的空气由排气口排出,不会出现压边、压角的情况,保证了IBC吨桶灌装的原满载容量,抽料时通过吸料头吸出,不会出现吸住袋体的情况,节约了物料,而且不需要先通过充气的方式将袋体撑开,使用方便,且降低了使用成本。
2、本折叠方法能够保证向袋体内罐料时保证液体物料将袋体完全撑开,避免出现压边或压角的情况,保证了IBC吨桶灌装的原满载容量。
3、折叠后的袋体通过收紧膜收紧,避免袋体自动展开,影响袋体的使用。
4、收紧膜的中部设置有撕裂部,方便在袋体使用之前通过撕裂部将收紧膜撕断,避免对袋体的撑开造成妨碍。
5、袋体的灌料口通过卡固卡在灌料头上,卡接方便,在使用时现场卡接即可,从而避免输送或储存过程中灌料头对袋体造成破坏,导致袋体出现泄露的问题。
6、灌料头通过支架卡固在IBC吨桶的上口,卡固方便,且能够避免罐料过程中灌料头进入到IBC吨桶内。
7、支架通过支撑板对灌料头进行支撑,支撑板上设置有增强板,避免由于支撑板变形导致灌料头滑落至IBC吨桶内,使用可靠,支架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支架有两个,从而能够从两侧对灌料头进行卡固,而且安装方便。
8、吸料头能够避免吸料时袋体将抽料管进液端堵住,导致无法将袋体内的液体物料抽净。
9、罐料时输料管将物料输送至袋体底部,通过液体物料使袋体完全展开,可以直接向折叠的袋体内罐料,不需要提前充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导流筒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罐料头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吸料头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为罐料头与支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袋体的折叠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收紧膜的主视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袋体的折叠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1、袋体 2、灌料头 3、导流管挂钩 4、排气孔 5、紧固体 6、卡箍7、支撑筒 8、吸料头 9、吸料口 10、导流管 1001、开口 11、支架 1101、支撑板 1102、增强板 12、收紧膜 1201、粘结部 1202、撕裂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8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内衬袋包括袋体1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袋体1上口处的灌料头2。袋体1为通过热合装置成型的单层立方体PE膜结构,袋体1的上端设置有圆筒状的灌料口。袋体1完全展开后内径为与IBC吨桶内径相等的圆筒。
袋体1内设置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由PE膜热合而成,导流管10的上端与灌料口连通,导流管10的下端伸至袋体1底部,在罐装液体物料时,既能够使液体物料直接输送至袋体1底部,又能够通过液体物料使袋体1展开。导流管10的横截面为方形,导流管10的外壁设置有加强筋,增加了导流管10的强度,导流管10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开口1001。
如图3所示:灌料头2为圆筒状,灌料头2的中部直径大于上端的直径,且小于下端的直径,从而形成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
灌料头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导流管挂钩3,导流管挂钩3环绕灌料头2的上端外壁间隔均布有多个,导流管挂钩3与导流管10的开口1001一一对应,使用时将导流管10的开口1001挂接到导流管挂钩3上即可。
灌料头2的中部为紧固体5,紧固体5的直径大于灌料头2上端的直径,紧固体5的侧部设置有排气孔4,排气孔4的下端设置在灌料头2的下端面上,排气孔4的上端设置在紧固体5的上端,从而将袋体1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在罐料时袋体1内的空气由排气孔排出。
紧固体5外设置有卡箍6,卡箍6为圆环状,卡箍6与紧固体5过盈配合。再将灌料头2安装在袋体1上时,将灌料头2的下部伸入袋体1的灌料口,并使紧固体5伸入灌料口内,卡箍6套设在灌料口外,并将袋体1的灌料口与卡接在紧固体5上,从而完成灌料头的安装。
紧固体5下部的灌料头2上设置有支撑筒7,支撑筒7为圆筒状,支撑筒7的侧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在卡在IBC吨桶上口时能够使灌料头2与IBC吨桶上口内壁之间时,由于支撑筒7的加强筋的存在,由于加强筋的存在,使支撑筒7与IBC吨桶上口内壁之间形成多个排气口,使袋体1与IBC吨桶内壁之间与外接大气连通,从而将袋体1与IBC吨桶之间的空气排出,避免液体物料无法充满整个IBC吨桶,造成空间浪费的问题,加强筋还能够增强支撑筒7的强度。
如图4所示:抽料时要向袋体1内装入吸料头8,吸料头8为由硬质塑料支撑的圆筒,吸料头8的下端封闭设置,环绕吸料头8的下部侧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吸料口9,吸料时不会出现吸住袋体1的情况,节约了物料。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折叠好的袋体1放入IBC吨桶内,灌料头2卡在IBC吨桶的上口;
将折叠好的袋体1的灌料口通过卡箍6与灌料头2卡接,卡接好以后将袋体1从IBC吨桶的上口放入IBC吨桶内,袋体1的灌料口朝上。灌料头2通过支架11卡在IBC吨桶上口处。
如图5~6所示:支架11为圆弧形,支架11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1对应的圆心角为120°。支架11的下端设置有环绕支架11内壁设置有弧形的加强筋,且该加强筋与支架11同轴设置,加强筋设置在支架11内侧。支架11的两端下侧均设置有向内的支撑板1101,支撑板1101为与支架11同轴设置的扇形,每个支撑板1101的中部均设置有向上的增强板1102,增强板1102为圆弧形,且增强板1102与支撑板1101对应的圆心角相等,且支撑板1101与增强板1102同轴设置。
灌料头2通过支架11卡在IBC吨桶上口,支架11环绕灌料头2间隔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1环绕灌料头2间隔均布有两个。支架11设置在支撑筒7外侧,且支架11的支撑板1101设置在支撑筒7的加强筋下侧,从而使支撑板1101通过支撑筒7的加强筋对支撑筒7进行支撑,进而将灌料头2卡在IBC吨桶上口,卡接和拆装方便,能够实现快速的卡接和接触卡接,罐料时操作方便。增强板1102能够避免支撑板1101发生变形,导致灌料头2进入到IBC吨桶内。
2),通过灌料头2直接向袋体1内灌料,袋体1在灌装的液体物料作用下完全展开,使液体物料灌满袋体1;
直接通过灌料头2向袋体1内灌入液体物料,由于导流管10的存在,液体物料会输送至袋体1底部,而且在液体物料输送过程中,由于液体物料的重力的作用,会将袋体1展开,袋体1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4排出袋体,袋体1与IBC吨桶内壁之间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从而直接通过灌装的液体物料将袋体1完全展开,不会出现压边、压角的情况,保证袋体罐装的原满载容量,直至将袋体1灌满。
3),将吸料管和吸料头8由灌料头2伸入袋体1内,吸料管进液端伸入吸料头内吸料,吸料头8为硬质塑料支撑的圆筒;
将IBC吨桶输送至指定位置时需要将IBC吨桶内的液体物料吸出。吸料管的进液端伸入吸料头8内,由于吸料头8的下端设置有支撑部,且吸料头8由硬质塑料制成,物料由吸料头8带有支撑部的一端的吸料口9吸入,不会出现吸住袋体1的情况。
4),吸料结束后将袋体1取出IBC吨桶,将通过挤液器将袋体1内的残余液体物料挤出。
将袋体1内的液体物料完全抽出后,将袋体1由IBC吨桶上口取出,并将卡箍6拆下,从而使灌料头2从袋体1上拆卸下来,然后通过挤液器将袋体1内残余的物料挤出,既能够避免物料浪费,又能够避免物料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袋体1的折叠方法如下:
a,将袋体1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相对的两侧展开,并使展开后袋体1上下两侧的塑料膜贴合;
将袋体1的左侧的PE膜和右侧的PE膜分别向左右两侧展开,并使袋体1两侧的PE膜对折,此时灌料口位于展开后的袋体1上层中部。
b,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1外侧三分之一处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上下两侧展开,并沿对应侧向靠近灌料口的方向折叠,再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1均向下折叠,形成长边水平的长方形,且灌料口位于上侧的长边中部;
将灌料口两侧上下两层PE膜外侧三分之一分别向上下两侧展开,并将展开后的PE膜由对应侧的方向向靠近灌料口的方向折叠,即上侧的PE膜由上侧向靠近灌料口的方向这些,下侧的PE膜由下侧向靠近灌料口的方向折叠,折叠后的袋体1形成长边水平的长方形,且灌料口位于上侧的长边中部。
c,从长方形袋体的长边两侧向靠近中部的方向折叠,且两侧的折叠方向相反,完成袋体1的折叠。
沿长方形袋体1的两端向靠近灌料口的方向折叠,且两端的折叠方向相反,从而将袋体1折叠成长边竖直的长方形,且灌料口位于上侧的短边中部。
如图8所示:折叠好的袋体1通过收紧膜12收紧,避免折叠后的袋体1自动展开。收紧膜12为长条状的PE膜,收紧膜12的两端设置有粘结部1201,收紧膜12的两端通过粘结部1201与袋体1粘结,收紧膜12的中部的宽度小于两端的宽度,从而在收紧膜12的中部形成撕裂部1202,撕裂部1202易断,使用时通过撕裂部1202将收紧膜12撕断,然后直接放入IBC吨桶内即可,使用方便。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袋体1的折叠方法如下:
a,将袋体1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相对的两侧展开,并使展开后袋体1上下两侧的塑料膜贴合;
将袋体1的左侧的PE膜和右侧的PE膜分别向左右两侧展开,并使袋体1两侧的PE膜对折,此时灌料口位于展开后的袋体1上层中部。
b,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1外侧三分之一处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上下两侧展开,并沿对应侧向远离灌料口的方向折叠,再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1均向下折叠,形成长边水平的长方形,且灌料口位于上侧的长边中部;
将灌料口两侧上下两层PE膜外侧三分之一分别向上下两侧展开,并将展开后的PE膜由对应侧的方向向远离灌料口的方向折叠,即上侧的PE膜由上侧向远离灌料口的方向这些,下侧的PE膜由下侧向远离灌料口的方向折叠,折叠后的袋体1形成长边水平的长方形,且灌料口位于上侧的长边中部。
c,从长方形袋体的长边两侧向靠近中部的方向折叠,且两侧的折叠方向相反,完成袋体1的折叠。
沿长方形袋体1的两端向靠近灌料口的方向折叠,且两端的折叠方向相反,从而将袋体1折叠成长边竖直的长方形,且灌料口位于上侧的短边中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内衬袋包括袋体(1)以及罐料头(2),袋体(1)的上部设置有灌料口,罐料头(2)可拆卸的与灌料口卡接, 灌料头(2)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4),排气孔(4)将袋体(1)内腔与外部空气连通,灌料头(2)的侧部还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设置在灌料口外,排气口将灌料头(2)的下侧与灌料头(2)侧部或灌料头(2)上侧连通;
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折叠好的袋体(1)放入IBC吨桶内,灌料头(2)卡在IBC吨桶的上口;
2),通过灌料头(2)直接向袋体(1)内灌料,袋体(1)在灌装的液体物料作用下完全展开,使液体物料灌满袋体(1);
3),将吸料管和吸料头(8)由灌料头(2)伸入袋体(1)内,吸料管进液端伸入吸料头内吸料,吸料头(8)为硬质塑料支撑的圆筒;
4),吸料结束后将袋体(1)取出IBC吨桶,将通过挤液器将袋体(1)内的残余液体物料挤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袋体(1)的折叠方法如下:
a,将袋体(1)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相对的两侧展开,并使展开后袋体(1)上下两侧的塑料膜贴合;
b,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1)外侧三分之一处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上下两侧展开,并沿对应侧向靠近灌料口的方向折叠,再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1)均向下折叠,形成长边水平的长方形,且灌料口位于上侧的长边中部;
c,从长方形袋体(1)的长边两侧向靠近中部的方向折叠,且两侧的折叠方向相反,完成袋体(1)的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袋体(1)的折叠方法如下:
a,将袋体(1)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相对的两侧展开,并使展开后袋体(1)上下两侧的塑料膜贴合;
b,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1)外侧三分之一处的两层塑料膜分别向上下两侧展开,并沿对应侧向远离灌料口的方向折叠,再将灌料口两侧的袋体(1)均向下折叠,形成长边水平的长方形,且灌料口位于上侧的长边中部;
c,从长方形袋体(1)的长边两侧向靠近中部的方向折叠,且两侧的折叠方向相反,完成袋体(1)的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袋体(1)折叠后通过收紧膜(12)收紧,收紧膜(12)两端分别与折叠后的袋体(1)相对的两侧粘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紧膜(12)两端均设置有粘结部(1201),收紧膜(12)的中部的宽度小于两端的宽度,形成撕裂部(12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料头(2)的中部设有卡箍(6),卡箍(6)与灌料头(2)卡接,并将袋体(1)的灌料口卡在灌料头(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料头(2)与IBC吨桶上口之间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环绕灌料头(2)间隔设置有多块,灌料头(2)卡在支架(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1)有两个,支架(11)为圆弧形,且支架(11)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支架(11)内设置有向内的支撑板(1101),支撑板(1101)上设置有与支架(11)同轴的增强板(11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吸料头(8)的下端封闭设置,环绕吸料头(8)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多个吸料口(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1)内设置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上端与袋体(1)的灌料口连通,导流管(10)由塑料膜热合而成。
CN201810493997.7A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08945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3997.7A CN108945841B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3997.7A CN108945841B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5841A true CN108945841A (zh) 2018-12-07
CN108945841B CN108945841B (zh) 2020-07-24

Family

ID=64499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3997.7A Active CN108945841B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458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487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输送系统和内衬袋及其制造方法
CN113753655A (zh) * 2021-09-29 2021-12-07 上海亦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闭口桶内衬袋的折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5101Y (zh) * 2005-08-10 2006-07-12 中绵集装箱袋(惠州)有限公司 集装箱液袋
CN1857970A (zh) * 2005-05-06 2006-11-08 鲁多夫维尔德两合公司 用于食品的容器以及用于运输食品的方法
CN101342959A (zh) * 2008-08-01 2009-01-14 中绵集装箱袋(惠州)有限公司 存储容器内衬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87762U (zh) * 2012-12-12 2013-06-12 无锡市旗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食品包装用桶中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970A (zh) * 2005-05-06 2006-11-08 鲁多夫维尔德两合公司 用于食品的容器以及用于运输食品的方法
CN2795101Y (zh) * 2005-08-10 2006-07-12 中绵集装箱袋(惠州)有限公司 集装箱液袋
CN101342959A (zh) * 2008-08-01 2009-01-14 中绵集装箱袋(惠州)有限公司 存储容器内衬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87762U (zh) * 2012-12-12 2013-06-12 无锡市旗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食品包装用桶中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487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输送系统和内衬袋及其制造方法
CN113753655A (zh) * 2021-09-29 2021-12-07 上海亦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闭口桶内衬袋的折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5841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783786A (en) Apparatus for filling collapsible containers
CN108945841A (zh) 一种ibc吨桶用内衬袋的使用方法
US5836363A (en) Tank liner
EP1648788B1 (en) Combination of a container and a foldable bag and method for the use of this combination
JP2008100765A (ja) 多機能エアーシール体および逆向チョークバルブ装置
CN204150394U (zh) 用于铝箔封装罐体检漏的抽真空接头
CN207698304U (zh) 一种集装桶用内衬袋
US10822162B2 (en) Shipper bag providing fluid-assisted container evacuation
CN208453509U (zh) 一种大黄鱼活鱼包装袋
JP2005289464A (ja) 液体コンテナ用内袋
CN214325989U (zh) 一种新型干料袋
CN209973347U (zh) 一种塑料吨桶用双开口内衬袋
CN214825944U (zh) 一种基于ibc吨桶的内衬袋
JP2021500886A (ja) 可撓性バッグ
CN210392978U (zh) 一种胶囊式太空包袋口密封下料装置
CN207931127U (zh) 树脂真空脱泡装置
CN209410790U (zh) 一种雷贝拉唑钠肠制剂制备用密封装置
CN218967645U (zh) 一种具有内补强条的阀口纸袋
CN208345312U (zh) 一种物料缓降装置
CN208856117U (zh) 3d打印金属粉用抽真空袋
CN208021819U (zh) 一种新型塑料真空包装机
CN207242096U (zh) 易吸潮塑料颗粒吨袋包装装置
CN109649831A (zh) 液体灌装系统和方法及辅助灌装设备
MX2012006152A (es) Configuracion para la evacuacion de un contenedor.
CN209988392U (zh) 内衬袋口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pplication method of lining bag for IBC ton barre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Pledgee: Shandong Linz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ZIBO JIELIN PLASTIC PIP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537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