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5205A - 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5205A
CN108885205A CN201680084051.4A CN201680084051A CN108885205A CN 108885205 A CN108885205 A CN 108885205A CN 201680084051 A CN201680084051 A CN 201680084051A CN 108885205 A CN108885205 A CN 108885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de
skin
ingredient
component amount
heal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40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5205B (zh
Inventor
石川准子
横瀬丽
志摩恭子
诸隈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885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5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92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ipids, e.g. cholesterol, lipoproteins, or their recep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2Mass spectr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2Mass spectrometers
    • G01N30/7233Mass spectrometers interfaced to liquid or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005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 G01N33/500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testing 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mpounds, e.g. drugs, cosmetics
    • G01N33/5082Supracellular entities, e.g. tissue, organis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C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HEM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G16C20/00Chemoinformatics, i.e.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f physicochemical or structural data of chemical particles, elements, compounds or mixtures
    • G16C20/90Programming languages; Computing architectures; Database systems; Data warehous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05/00Assays, e.g. immunoassays or enzyme assays, involving lipids
    • G01N2405/08Sphingolip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20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G01N2800/202Dermatit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20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G01N2800/205Scaling palpular diseases, e.g. psoriasis, pytiria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20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G01N2800/207Pigmentation disor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49/00Particle spectrometers or separator tubes
    • H01J49/26Mass spectrometers or separator tub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其中,是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脂质试样,分别对所制备的被试验体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非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酯‑ω‑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酯‑ω‑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与选自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α‑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算出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Description

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及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有无发病;皱褶、松弛等由年龄增加引起的皮肤的变化;肌肤的颜色或光泽;皮肤的血流的状态;肌肤的湿润、干燥或脂性的程度等皮肤的健康状态可通过目视皮肤进行判断而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然而,很明显,如果为皮肤的外表的判断,则无法以分子等级科学性地对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又,已知皮肤角质层的脂质是以分子等级参与肌肤的阻隔功能或保水功能,且会对皮肤的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的成分。此处,所谓“脂质”,是指具有长链脂肪酸或烃链的源自生物的分子,且包含脂肪酸、甘油酯、蜡酯、鞘脂、磷脂质、胆固醇等。其中,作为鞘脂的一种的神经酰胺是与皮肤的健康密切相关的脂质,暗示某种神经酰胺的减少与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等肌肤问题存在关联。
因此,如果能够详细地解析皮肤角质层的脂质、尤其是神经酰胺而获得存在于皮肤角质层的神经酰胺的种类或量的信息,则期待可科学性地评价皮肤是否健康。
作为对活体试样所包含的脂质进行解析而评价皮肤的健康的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利用液相色谱法将脂质进行分离,将经分离的脂质进行电离,利用质谱分析装置对活体试样所包含的各脂质分子的组成信息进行检测,基于所检测到的各脂质分子的组成信息而对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以及非专利文献1及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将被试验体的活体试样所包含的脂质分子的组成信息,即量、组成比、平均链长等设为指标,而进行异位性皮肤炎、牛皮癣、干燥肌的肌肤状态的评价。
另一方面,本发明人在第40次日本香妆品学会中报告有如下情况:皮肤角质层所包含的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与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这些特定神经酰胺类别的成分量比与经皮水分蒸散量(TEWL)、角质层水分量、掉屑得分、肌理得分、L*值、a*值等肤质的指标显著相关,而可成为肤质评价的指标(非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617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10806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Yoshinori Masukawa,et al.,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2008,vol.49,p.1466-1476
[非专利文献2]Jeroen van Smeden,et al.,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2011,vol.52,p.1211-1221
[非专利文献3]第40次日本香妆品学会,讲演要旨,一般研究讲题第2页(研I-R01),2015年6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其中,
分别对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Phytosphingosine)·神经酰胺(以下,也简称为“NP”)成分与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以下,也简称为“NS”)成分进行定量,
算出定量所得的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
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被试验体的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
又,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其中,
分别对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NP成分、非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以下,也简称为“NH”)成分、酯-ω-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以下,也简称为“EOH”)成分、及酯-ω-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以下,也简称为“EOP”)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与选自NS成分及α-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以下,也简称为“AS”)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其中,将选择NP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A,并且选择NS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B的情形除外);
算出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
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又,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其中,
包括:定量机构,其分别对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NP成分与NS成分进行定量;及
运算机构,其算出定量所得的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被试验体的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
又,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其中,
包括:定量机构,其分别对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NP成分、NH成分、EOH成分及EOP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与选自NS成分及AS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其中,将选择NP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A,并且选择NS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B而进行定量的情形除外);及
运算机构,其算出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及优点通过适当参照附图并根据下述记载而变得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的一例的构成的方块图。
图2是实施例3中用于测量皮肤的肌理得分的皮肤的肌理得分尺度的图代用照片。
图3是将实施例3中所测得的肤质得分与各种神经酰胺成分量比进行绘制而成的图表。图3(a)是将经皮水分蒸散量(TEWL)与NH/NS比进行绘制而成的图表。图3(b)是将角质层水分量(Capacitance)与EOH/NS比进行绘制而成的图表。图3(c)是将掉屑得分与EOP/NS比进行绘制而成的图表。图3(d)是将肌理得分与NH/NS比进行绘制而成的图表。图3(e)是将L*值与NP/AS比进行绘制而成的图表。图3(f)是将a*值与NP/AS比进行绘制而成的图表。
[符号说明]
1实施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定量、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算出,且根据所算出的比实施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的解析系统
10 液相色谱仪
11a、11b 梯度泵
12 自动进样器
13 保护柱
14 分离柱
a、b 洗提液
d 脂质试样溶液
20 电离促进液送液装置
21 泵
22 连接器
c 电离促进液
30 质谱分析装置
31 电离装置
32 质量分离检测装置
40 运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专利文献1及2以及非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方法中,对皮肤角质层中的神经酰胺分子进行全面解析,基于所检测到的各神经酰胺分子的组成信息而进行皮肤的健康的评价。因此,根据专利文献1及2以及非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方法,可准确地评价皮肤的健康。
然而,在专利文献1及2以及非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方法中,必须通过质谱分析而对皮肤角质层中的全部分子种类的神经酰胺分子进行全面解析。因此,要求开发更简单且准确地评价皮肤的健康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其简单且准确地评价保护身体的皮肤的健康。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其可简单且准确地评价保护身体的皮肤的健康,可优选地用于上述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人们进行努力研究。
其结果发现,存在于出现皮肤疾病的症状的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神经酰胺中,特定的神经酰胺·类别关系到与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等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或皮肤阻隔功能、进而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性状等肤质等皮肤的健康。进而发现,存在于皮肤角质层的特定的2种神经酰胺·类别的存在比对皮肤的健康而言较为重要。然后,对皮肤角质层中的特定的2种神经酰胺·类别进行定量,算出两者的定量值的比,发现基于所算出的神经酰胺·类别的量比,可准确地评价皮肤的健康。
本发明是基于这些见解而完成的。
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是基于皮肤角质层中的特定的2种神经酰胺·类别的成分量的比而进行皮肤的健康的评价。因此,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与对皮肤角质层中的全部分子种类的神经酰胺分子进行全面解析的现有评价方法相比,操作简单。进而可准确地评价皮肤的健康。
又,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可简单且准确地评价皮肤的健康。进而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可优选地用于上述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
本说明书中所谓“质谱分析”,包括以绝对值或相对值算出测定对象物质的定量值而进行分析的概念。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中,根据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对被试验体的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
又,在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中,根据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NP成分、NH成分、EOH成分及EOP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选自NS成分及AS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对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肤质等)进行评价。其中,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选择NP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A,并且选择NS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B的情形除外。
又,在本说明书中,在记载为“神经酰胺成分A”的情形时,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指NP成分,在第2实施方式中是指选自NP成分、NH成分、EOH成分及EOP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又,在记载为“神经酰胺成分B”的情形时,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指NS成分,在第2实施方式中是指选自NS成分及AS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作为可应用本发明的方法的被试验体,可列举:人类、以及猿猴、黑猩猩、狗、猫、牛、猪、大鼠、小鼠等人类以外的哺乳动物。
为了制备供进行质谱分析的源自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的脂质试样,可使用自活体采集的皮肤(也包括头皮)或细胞、重建的细胞或皮肤组织等。又,供采集皮肤角质层的部位可适当选择。
例如,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供对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的部位与供采集皮肤角质层的部位为相同的部位。因此,优选为由自想要评价皮肤的健康的部位或其附近的部位采集的皮肤角质层制备脂质试样。
或者,也优选为自与皮肤疾病的发病部位(以下,也称为“皮疹部”)邻接的无疹部(未出现皮肤疾病的症状的部位)、或皮肤疾病未发病的被试验体的健康正常部采集皮肤角质层。其原因在于:如果为皮肤疾病的患者,则在皮疹部采集皮肤角质层时负担较大。进而,可针对皮疹部以外的乍看认为正常的无疹部,判断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有无发病、发病的可能性、病态的进展度、治愈的程度或治疗效果等)。又,即便皮肤疾病未发病的健康正常者的体质(皮肤疾病的倾向)的解析不进行基因解析或血中成分的分析,也可进行预测,从而对于健康正常者,可简单地判断皮肤疾病的发病的可能性或预防的状态。
又,在本发明中对作为皮肤的健康的肤质进行评价的情形时,供评价肤质的部位与供采集皮肤角质层的部位可适当选择,但优选为脸的特定部位,且优选为脸颊。
自被试验体的特定部位采集皮肤角质层的方法可自常法中适当选择。例如可优选地采用将粘合带的粘合面贴附于特定的部位,其后剥离粘合带而采集皮肤角质层的方法(胶带剥离法)。作为优选的角质层的采集条件,如果以使用膜遮蔽胶带(寺冈制作所制造)或PPS胶带(Nichiban制造)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则是将宽度2.5cm左右×长度3~5cm的胶带贴附于皮肤,其后进行剥离而采集角质层。根据肌肤的状态,将该操作在相同部位反复进行1~10次左右,在皮肤的深度方向采集角质层。
在该情形时,也可对供采集皮肤角质层的部位实施如将体毛或头发、存在于表面的皮脂成分、混杂物等去除的预处理。
作为由通过胶带剥离法等而采集到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包含神经酰胺的脂质试样的方法,例如优选为使用神经酰胺的溶解性较高且胶带等其它成分难以溶解的溶剂,而自采集物提取神经酰胺。作为此种溶剂,可列举:甲醇、乙醇、异丙醇。
又,也可依据Bligh and Dyer法或Folch法等常法而制备脂质试样。进而也可通过固相而将胶带的粘着成分或低极性脂质去除。例如优选为使用固相提取用的硅胶柱与氯仿、甲醇等溶剂,而将胶带的粘着成分或低极性脂质去除。
对所制备的被试验体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的方法可自常法中适当地选择。例如可列举:薄层色谱法,其应用有硅胶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其使用气相色谱,自脂质试样分离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将经分离的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电离,利用质谱分析装置对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液相色谱-质谱分析(LC-MS)法,其使用液相色谱,自脂质试样分离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将经分离的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电离,利用质谱分析装置对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在本发明中,优选为通过LC-MS法对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
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定量例如可使用如图1所示的解析系统1进行。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图1所示的解析系统1是由液相色谱仪10、电离促进液送液装置20、质谱分析装置30及运算装置40所构成。
液相色谱仪10包括:输送洗提液a、b的梯度泵11a、11b;供导入脂质试样溶液d的自动注射器12;保护柱13;及分离柱14。此处,作为脂质试样溶液d,使用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试样溶液。另一方面,作为洗提液a、b,优选为可适度地保持神经酰胺等脂质分子群而按照神经酰胺的不同类别或不同分子种类进行分离,且不以高浓度包含不挥发性的酸或盐。例如,优选为使用包含少量挥发性的甲酸或甲酸铵的溶液作为洗提液a、b。作为洗提液a、b的溶剂,可列举:水、甲醇、乙醇、异丙醇、己烷、甲酸、甲酸铵及这些的混合溶剂。优选为例如使用2种溶液(洗提液a:己烷/异丙醇/甲酸=95/5/0.1(v/v/v);洗提液b:己烷/异丙醇/50mmol/L的甲酸铵水溶液=25/65/10(v/v/v))作为洗提液a、b,通过梯度而溶出。
保护柱13是为了保护分离柱14而视需要进行设置。保护柱13通常填充与分离柱14相同的填充剂。
作为保护柱13及分离柱14的填充剂,例如可使用硅胶、在硅胶键合有十八烷基的反相柱、在硅胶键合有二醇基、CN基、NH2基等的高极性柱。就使流过液相色谱仪10的脂质试样溶液的流速增加,而迅速地定量神经酰胺成分A与神经酰胺成分B的观点而言,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填充剂优选为粒径为3μm以下的硅胶。
关于流过液相色谱仪10的脂质试样溶液的流速,可视所使用的填充剂等而适当地进行设定。
通过以上述方式构成液相色谱仪10,而可将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分别进行分离。经液相色谱仪10分离的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供导入至后段的电离装置31中,但优选为在此前导入至电离促进液送液装置20中。再者,电离促进液送液装置20是用于促进电离装置31中的电离的装置。
电离促进液送液装置20包括:泵21,其用于输送电离促进液c;及连接器22,其用于将来自分离柱14的洗提液与电离促进液c进行混合。
电离促进液c通常在如上述那样使用己烷等低极性溶剂作为洗提液的情形时,在用于改善以电喷雾电离(ESI)法难以获得充分的电离效率的情况中使用。作为电离促进液c,适当选择与洗提液良好地混合,具有适合使洗提液电离的表面张力、粘性、离子生成能力、溶剂合力等性质的溶剂。例如,作为将己烷用于洗提液a、b的情形时的电离促进液c,优选为使用异丙醇、乙醇、甲醇等极性溶剂。
优选为在电离促进液c中添加甲酸铵、乙酸铵等盐以在正离子模式下高灵敏度地检测到[M+H]+或[M+H-H2O]+,在负离子模式下高灵敏度地检测到[M-H]-或[M+HCOO]-。或者,也可在电离促进液c中添加甲酸、乙酸、三氟乙酸等挥发性的酸。
质谱分析装置30是由电离装置31与质量分离检测装置32所构成。质谱分析装置30经由连接器22而导入电离促进液c与洗提液a、b的混合溶液,将包含神经酰胺的脂质成分进行电离,而进行经电离的脂质成分的质谱分析。
导入至质谱分析装置30中的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电离是利用电离装置31进行。
利用电离装置31的电离方法可适当地选择。作为电离方法的具体例,可列举:ESI、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法、大气压光电离法、高速原子轰击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这些中,就检测灵敏度的方面而言,优选为ESI法或APCI法。
质量分离检测装置32是将电离装置31中所生成的离子按照不同m/z进行分离并进行检测。作为质量分离检测装置32,可使用四极(Q)型质谱仪、离子阱(IT)型质谱仪、飞行时间(TOF)型质谱仪等质谱仪;Q-TOF型质谱仪、IT-TOF型质谱仪等混合型质谱仪;三重四极型等串联质谱仪(MS/MS)。这些中优选为四极(Q)型质谱仪。
本发明中,也可使用上述液相色谱仪10与质谱分析装置30一体化而成的市售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运算装置40具有将液相色谱仪10中的保持时间、质谱分析装置30所检测到的m/z及离子强度在3轴展开而形成多级质谱图(mass chromatogram)的运算机构。
虽未图标,但上述运算装置40优选为可存取针对分别与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相当的神经酰胺,使保持时间与m/z对应于每个分子种类的数据库。又,运算装置40优选为具有比较运算机构,该比较运算机构是将通过上述运算机构所形成的多级质谱图设为输入数据,基于被输入的多级质谱图所包含的波峰的保持时间与m/z而检索上述数据库,从而特定出对应于各波峰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又,运算装置40优选为具有显示机构,该显示机构是将利用上述运算机构所形成的多级质谱图及/或利用上述比较运算机构所特定出的对应于各波峰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以所需的形式输出并进行显示。
运算装置40是根据通过运算机构所形成的多级质谱图,对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进行测定。然后,运算装置40算出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
运算装置40具有基于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信息,而对成为评价对象的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的运算机构。
在运算装置40中优选为储存有将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信息、与皮肤的健康的状态相关联的数据库。因此,根据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并基于储存在上述数据库中的关联数据,而评价成为评价对象的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
本发明中,可使用视皮肤疾病的有无发病或进展度等而制作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数值分布,根据所算出的被试验者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而评价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例如,在选择NP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A,选择NS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B的情形时,关于供评价的皮肤的健康,可使用按照被试验者的不同年龄段制作的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以下,也称为“NP/NS比”)的数值分布,算出被试验者的NP/NS比相对于被试验者所属的不同年龄段的平均值的偏差值,而表示皮肤的健康的状态的好坏。或者,根据将皮肤的健康状态与NP/NS比进行绘制而成的图表,决定适合评价皮肤的健康状态的基准值。然后,可根据该基准值与被试验者的NP/NS比的比较而评价皮肤的健康。进而,也可将根据所算出的NP成分量与NS成分量、以及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而评价出的皮肤的健康的状态进行可视化。例如,可将所算出的NP量与NS量以色谱图的面积表示,而以面积的大小视觉性地表示皮肤的健康的状态。
神经酰胺分子具有鞘氨醇类碱(sphingoid base)与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化合物。视构成神经酰胺分子的鞘氨醇类碱与脂肪酸的种类(具体而言,取代基的有无或不饱和键的数量及位置等)而存在NP或NS等大量的神经酰胺·类别。并且,在同一神经酰胺·类别中存在鞘氨醇类碱与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不同的大量神经酰胺分子。
上述神经酰胺成分A中,本说明书中的所谓“NP”,是指植物鞘氨醇与非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又,本说明书中的所谓“NH”,是指6-羟基鞘氨醇与非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又,本说明书中的所谓“EOH”,是指6-羟基鞘氨醇与酯-ω-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又,本说明书中的所谓“EOP”,是指植物鞘氨醇与酯-ω-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此处,将构成神经酰胺成分A的NP成分、NH成分、EOH成分、及EOP成分的一例的化学结构示于以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NP的一例
NH的一例
EOH的一例
EOP的一例
“植物鞘氨醇”、“鞘氨醇”及“6-羟基鞘氨醇”通常是指碳原子数18的结构的氨基醇。然而,本说明书中,“植物鞘氨醇”、“鞘氨醇”及“6-羟基鞘氨醇”是设为还包括碳原子数18以外的结构的氨基醇在内的总称。
本发明中,构成NP的植物鞘氨醇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且优选为44以下,更优选为36以下。又,构成NP的非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且优选为44以下,更优选为36以下。作为NP的具体例,可列举:N-十六酰基-植物鞘氨醇(N-hexadecanoyl-phytosphingosine)、N-十八酰基-植物鞘氨醇(N-octadecanoyl-phytosphingosine)、N-二十四酰基-植物鞘氨醇(N-tetracosanoyl-phytosphingosine)等。
本发明中,构成NH的6-羟基鞘氨醇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且优选为44以下,更优选为36以下。又,构成NH的非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且优选为44以下,更优选为36以下。作为NH的具体例,可列举:N-十六酰基-6-羟基鞘氨醇(N-hexadecanoyl-6-hydroxysphingosine)、N-十八酰基-6-羟基鞘氨醇(N-octadecanoyl-6-hydroxysphingosine)、N-二十四酰基-6-羟基鞘氨醇(N-tetracosanoyl-6-hydroxysphingosine)等。
本发明中,构成EOH的6-羟基鞘氨醇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且优选为44以下,更优选为36以下。又,构成EOH的酯-ω-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且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作为EOH的具体例,可列举:亚麻油酸酯-ω-羟基二十八酰基-6-羟基鞘氨醇(N-(28-((linoleoyl)oxy)octacosanoyl)-6-hydroxysphingosine)、亚麻油酸酯-ω-羟基三十酰基-6-羟基鞘氨醇(N-(30-((linoleoyl)oxy)triacontanoyl)-6-hydroxysphingosine)、亚麻油酸酯-ω-羟基三十二酰基-6-羟基鞘氨醇(N-(32-((linoleoyl)oxy)dotriacontanoyl)-6-hydroxysphingosine)等。
本发明中,构成EOP的植物鞘氨醇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且优选为44以下,更优选为36以下。又,构成EOP的酯-ω-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且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作为EOP的具体例,可列举:亚麻油酸酯-ω-羟基二十八酰基-植物鞘氨醇(N-(28-((linoleoyl)oxy)octacosanoyl)-phytosphingosine)、亚麻油酸酯-ω-羟基三十酰基-植物鞘氨醇(N-(30-((linoleoyl)oxy)triacontanoyl)-phytosphingosine)、亚麻油酸酯-ω-羟基三十二酰基-植物鞘氨醇(N-(32-((linoleoyl)oxy)dotriacontanoyl)-phytosphingosine)等。
上述神经酰胺成分B中,本说明书中的所谓“NS”,是指鞘氨醇与非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又,本说明书中的“AS”是指鞘氨醇与α-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此处,将构成神经酰胺成分B的NS及AS的一例的化学结构示于以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NS的一例
AS的一例
本发明中,构成NS的鞘氨醇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且优选为44以下,更优选为36以下。又,构成NS的非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且优选为44以下,更优选为36以下。作为NS的具体例,可列举:N-十六酰基-鞘氨醇(N-hexadecanoyl-sphingosine)、N-十八酰基-鞘氨醇(N-octadecanoyl-sphingosine)、N-二十四酰基-鞘氨醇(N-tetracosanoyl-sphingosine)等。
本发明中,构成AS的鞘氨醇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且优选为44以下,更优选为36以下。又,构成AS的α-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且优选为44以下,更优选为36以下。作为AS的具体例,可列举:α-羟基十六酰基-鞘氨醇(α-hydroxyhexadecanoyl-sphingosine)、α-羟基十八酰基-鞘氨醇(α-hydroxyoctadecanoyl-sphingosine)、α-羟基二十四酰基-鞘氨醇(α-hydroxytetracosanoyl-sphingosine)等。
也如下述的实施例中所示,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具体而言,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NH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EOH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EO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NP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NH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EOH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EOP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与皮肤的健康的状态相互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根据通过上述方法而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可评价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
本说明书中所谓“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是指对皮肤是否处于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具体而言,是指对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或对肤质进行评价。
此处,所谓“对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是指对皮肤疾病有无发病、皮肤疾病的发病的可能性、皮肤疾病的预防的状态、皮肤疾病的进展度、皮肤疾病的倾向(体质)的有无、皮肤疾病的治愈状况、对皮肤疾病的治疗效果等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的状态进行评价。
作为本发明中的“皮肤疾病”,可列举皮肤炎等炎症性的症状,具体而言,是指观察到搔痒、红斑、掉屑、鳞屑、浆液性丘疹、水疱等症状的皮肤疾病。作为其原因,存在因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等外部因素而发病者、与因过敏体质等内在因素而发病者。又,伴随着炎症性的症状的皮肤疾病大多有损角质层中的阻隔功能。作为皮肤疾病的具体例,可列举:接触性皮肤炎、异位性皮肤炎、牛皮癣、鱼鳞癣、手湿疹、皮脂缺乏性皮肤炎、白色糠疹、单纯性苔癣等。本发明可优选地用于评价与作为皮肤疾病的异位性皮肤炎及牛皮癣相关的肌肤状态。
又,所谓“对肤质进行评价”,是指对肌肤的外观(透亮度、肌理的粗细、掉屑的有无、掉屑的程度等)、敏感肌、干燥肌、脂性肌、保湿能力较差的肌肤、阻隔功能较差的肌肤、容易形成粉刺的肌肤、容易产生鳞屑(scaling)的肌肤、容易产生红斑的肌肤等包括头皮在内的肌肤的状态等进行评价。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包括对皮肤阻隔功能(经皮水分蒸散量)、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皮肤的掉屑(掉屑的有无或程度)等肤质进行评价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是基于根据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与皮肤的健康的关联数据而事先设定的评价基准进行。在本发明中,根据从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的测定结果获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并基于上述评价基准而对被试验体的皮肤状态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是以如下方式进行设定,但并不限于此。
通过目视评价或机器分析等方法而对供评价的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另外,通过上述方法而算出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中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以下,也简称为“成分量比”)。然后,基于皮肤的健康的评价结果与成分量比的相关性,决定适合评价皮肤的健康状态的基准值,根据该基准值而设定评价基准。评价基准可根据成为供评价皮肤的健康的对象的被试验体、或评价的目的,对不同人种、不同性别、及被试验者的不同年龄段而分别进行设定。
例如,在对作为皮肤的健康的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的情形时,基于皮肤的健康的评价结果,而创建由判断为皮肤健康正常的被试验体构成的健康正常群;与由未判断为皮肤健康正常的被试验体构成的非健康正常群(以下,也称为“问题群”)。也可视供进行评价的皮肤状态,而创建3个群以上的群。在对作为皮肤的健康的肤质进行评价的情形时,也以相同方式创建群。
然后,基于属于各群的被试验体的成分量比的统计解析结果,决定使各群具有特征的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该数值范围是通过设定为以各群的平均值为中心的上下的一定范围而决定。此处,所谓“一定范围”,可使用标准偏差(SD)等统计数值、或1/2SD值、1/3SD值等,也可使用事先设定好的任意数值。使各群具有特征的比的数值范围优选为以在其范围内不包含其它群的平均值的方式进行设定。然后,将使各群具有特征的数值范围的上限或下限设为用于评价基准的基准值。
关于使用有基准值的评价基准的设定方法,例如在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高于非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设定如下评价基准,即,将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或非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设为基准值,将所算出的成分量比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形(或者所算出的成分量比大于基准值的情形)评价为“健康正常”,将所算出的成分量比小于基准值的情形(或者所算出的成分量比为基准值以下的情形)评价为“有可能非健康正常(存在问题)”。
另一方面,在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低于非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可设定如下评价基准,即,将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或非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设为基准值,将所算出的成分量比小于基准值的情形(或所算出的成分量比为基准值以下的情形)评价为“健康正常”,将所算出的成分量比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形(或所算出的成分量比大于基准值的情形)评价为“有可能非健康正常(存在问题)”。也可并用多个基准值而设定评价基准。
又,在对作为皮肤的健康,即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皮肤的透亮度或肤色、皮肤性状等肤质等进行评价的情形时,也可根据将皮肤的健康的评价结果与成分量比进行绘制而成的图表,决定用于评价基准的基准值,而设定评价基准。具体而言,在绘制而成的图表中,可基于皮肤的健康的指标(TEWL值、Capacitance、L*值、a*值、得分值等)而分为健康正常群与非健康正常群(问题群)、或者上述2个群以上,根据各群所绘制的分布状态决定基准值,从而基于该基准值设定肤质等是否健康的评价基准。也可并用多个基准值而设定评价基准。
关于作为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的具体方式的臂部的与异位性皮肤炎及牛皮癣相关的肌肤状态的评价方法,对使用具体的基准值的评价基准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再者,本说明书中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可如下述具体地表示:(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此种表现形式中,在下述的说明中以“(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形式表示“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其以外的形式表示“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
又,下述的数值范围均以质量基准表示。
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使用有具体基准值的评价基准进行说明。
如果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NS比为2.7以上,则可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2.1,则可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1.6,则可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此处,并用健康正常群的平均值-SD与非健康正常群(皮肤疾病群)的皮疹部的平均值+SD作为基准值。
继而,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使用有具体基准值的评价基准进行说明。
如果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3.2以上,则可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2.3,则可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1.5,则可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如果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H/NS比为0.3以上,则可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0.3,则可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0.2,则可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如果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P/NS比为0.1以上,则可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0.1,则可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可能性。
如果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AS比为4.5以上,则可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2.6,则可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2.1,则可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如果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AS比为4.9以上,则可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2.8,则可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2.0,则可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如果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H/AS比为0.5以上,则可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0.3,则可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0.2,则可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如果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P/AS比为0.2以上,则可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0.1,则可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可能性。
上述的基准值的具体例中,关于NH/NS比、EOP/NS比、NP/AS比、NH/AS比、EOH/AS比及EOP/AS比,是并用健康正常群的平均值-SD与非健康正常群(皮肤疾病群)的皮疹部的平均值+SD作为基准值,关于EOH/NS比,是使用非健康正常群(皮肤疾病群)的皮疹部的平均值+SD作为基准值。
关于皮肤的健康中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掉屑、肌理、以及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等肤质,通过具体例对基于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评价基准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自经皮水分蒸散量(TEWL)超过20的被试验者的脸颊部采集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基本上小于1.5。此处,通常在TEWL为20以下的情形时,评价为皮肤阻隔功能正常,或者皮肤阻隔功能为平均以上(参照Yamashita Y.,et al.,Skin Pharmacol.Physiol.,2012,vol.25,p.78-85;Gae W.N.,et al.,Journal of Cosmetics,Dermatological Sciencesand Applications,2014,vol.4,p.44-52等)。因此,在将与皮肤阻隔功能相关的NH/NS比的基准值决定为1.5,而源自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1.5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皮肤阻隔功能正常”或“皮肤阻隔功能为平均以上”,在小于1.5的情形时,可评价为“有可能皮肤阻隔功能不正常”。
关于皮肤阻隔功能,NH/NS比以外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也可适当决定基准值,以相同方式进行评价。
自角质层水分量(Capacitance)超过60的被试验者的脸颊部采集的脂质试样的EOH/NS比大约为0.15以上。因此,在将与角质层水分量相关的EOH/NS比的基准值决定为0.15,而源自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H/NS比为0.15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角质层水分量较多”或“角质层水分量为平均以上”,在小于0.15的情形时,可评价为“有可能角质层水分量较少”。
关于角质层水分量,EOH/NS比以外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也可适当决定基准值,以相同方式进行评价。
自脸颊部出现掉屑的被试验者的脸颊部采集的脂质试样的EOP/NS比小于0.05。因此,在将与掉屑相关的EOP/NS比的基准值决定为0.05,而源自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P/NS比为0.05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完全未出现掉屑”或者“略微出现掉屑”,在小于0.05的情形时,可评价为“有可能出现掉屑”。
关于掉屑,EOP/NS比以外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也可适当决定基准值,以相同方式进行评价。
自脸颊部采集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1.6以上的被试验者的肌理得分基本上为2.5以上,肌肤的肌理整齐。因此,在将与肌肤的肌理相关的NH/NS比的基准值决定为1.6,而源自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1.6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肌理整齐”或“肌理较细”,在小于1.6的情形时,可评价为“有可能肌理杂乱”。
关于肌肤的肌理,NH/NS比以外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也可适当决定基准值,以相同方式进行评价。
自脸颊部采集的脂质试样的NP/AS比为2.0以上的被试验者的L*值为大约65以上。此处,通常在L*值为65以上的情形时,评价为肤色透亮、或肤色健康(参照Caisey L.,et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2006,vol.28,p.427-437等)。因此,在将与L*值相关的NP/AS比的基准值决定为2.0,而源自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AS比为2.0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肤色透亮”或“肤色健康”,在小于2.0的情形时,可评价为“有可能肤色较暗”或“有可能肤色不健康”。
关于L*值,NP/AS比以外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也可适当决定基准值,以相同方式进行评价。
自a*值为14以上的被试验者的脸颊部采集的脂质试样的NP/AS比大约小于2.0。因此,在将与a*值相关的NP/AS比的基准值决定为2.0,而源自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AS比为2.0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皮肤的发红较少”,在小于2.0的情形时,可评价为“有可能皮肤的发红较多”。
关于a*值,NP/AS比以外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也可适当决定基准值,以相同方式进行评价。
如下述的实施例中所示,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与皮肤疾病或肤质等皮肤的健康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因此,皮肤角质层中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成为用于评价皮肤的健康的指标,通过对其进行测定,由此可简单且准确地评价皮肤的健康。进而根据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可通过在皮肤外用剂的涂布试验、或者某些功能性食品或医药品、准医药品的摄取试验等中,对因这些被试验物质的涂布或摄取而产生的皮肤角质层中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变化量进行测定,而判断该被试验物质对皮肤疾病的预防或改善、肤质的改善的有效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中,是将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进行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并且,通过将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可自异位性皮肤炎、牛皮癣等皮肤疾病有无发病、皮肤疾病的发病的可能性、皮肤疾病的预防的状态、皮肤疾病的进展度、皮肤疾病的倾向(体质)的有无、皮肤疾病的治愈状况、对皮肤疾病的治疗效果等肌肤状态、或者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或掉屑的有无等肤质等各种观点出发,准确地评价皮肤的健康。
又,在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中,是将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因此,在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中,只要定量出目标的2种神经酰胺·类别(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量即可算出,而无需解析脂质试样所包含的神经酰胺的分子种类、或算出神经酰胺总量、及各神经酰胺·类别相对于神经酰胺总量所占的比率(组成比)等。进而,也无需算出使用有用于将神经酰胺成分进行标准化的经剥离的角质层的面积、角质层的重量、蛋白质量、细胞数等的定量值等。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可更简单地进行皮肤的健康的评价。
通过利用本发明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或使用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可筛选皮肤疾病的预防或改善剂或者肤质改善剂。具体而言,可将含有成为皮肤疾病的预防或改善剂或者肤质改善剂的候补的物质的皮肤外用剂、化妆品、医药品、准医药品、食品等应用于被试验体的皮肤或者进行经口给药,实施本发明的方法,或者使用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而确认应用或给予皮肤外用剂、化妆品、医药品、准医药品、食品等前后的皮肤的健康的变化,从而选择发挥出皮肤疾病的预防或改善作用的物质、或者发挥出肤质改善作用的物质作为皮肤疾病的预防或改善剂或者肤质改善剂。
本说明书中所谓“预防”,是指防止个体的疾病或症状的发病或使发病延迟,或者使个体的疾病或症状的发病的危险性降低。具体而言,在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高于非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是指将上述的成分量比中至少1个成分量比、优选为全部的成分量比维持在大于上述的基准值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小于非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是指将上述的成分量比中至少1个成分量比、优选为全部的成分量比维持在小于上述的基准值的状态。
例如,关于异位性皮肤炎,优选为指维持以下至少1个数值范围、优选为全部的数值范围: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NS比为2.1以上、NH/NS比为2.3以上、EOH/NS比为0.3以上、EOP/NS比为0.1以上、NP/AS比为2.6以上、NH/AS比为2.8以上、EOH/AS比为0.3以上、及EOP/AS比为0.1以上。又,关于牛皮癣,是指维持以下至少1个数值范围、优选为全部的数值范围: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NS比为1.6以上、NH/NS比为1.5以上、EOH/NS比为0.2以上、EOP/NS比为0.1以上、NP/AS比为2.1以上、NH/AS比为2.0以上、EOH/AS比为0.2以上、及EOP/AS比为0.1以上。
又,本说明书中所谓“改善”,是指使疾病、症状或肤质状态好转或缓和,防止或延迟疾病、症状或肤质状态的恶化,或者防止或延迟疾病、症状或肤质状态的进展的反转。具体而言,在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高于非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是指上述的成分量比中至少1个成分量比、优选为全部的成分量比成为大于上述的基准值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小于非健康正常群的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是指上述的成分量比中至少1个成分量比、优选为全部的成分量比成为小于上述的基准值的状态。
例如,关于异位性皮肤炎,优选为指成为以下至少1个数值范围、优选为全部的数值范围:源自从无疹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NS比为2.1以上、NH/NS比为2.3以上、EOH/NS比为0.3以上、EOP/NS比为0.1以上、NP/AS比为2.6以上、NH/AS比为2.8以上、EOH/AS比为0.3以上、及EOP/AS比为0.1以上。又,关于牛皮癣,优选为指成为以下至少1个数值范围、优选为全部的数值范围:源自从无疹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NS比为1.6以上、NH/NS比为1.5以上、EOH/NS比为0.2以上、EOP/NS比为0.1以上、NP/AS比为2.1以上、NH/AS比为2.0以上、EOH/AS比为0.2以上、及EOP/AS比为0.1以上。
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而公开以下的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及皮肤疾病的预防或改善剂的筛选方法。
<1>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其中,分别对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NP成分与NS成分进行定量,
算出定量所得的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
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被试验体的与皮肤疾病(优选为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
<2>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其中,分别对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被试验体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NP成分、NH成分、EOH成分及EOP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与选自NS成分及AS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其中,将选择NP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A,并且选择NS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B的情形除外),
算出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
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3>一种方法,其中,用于对与皮肤疾病(优选为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以作为皮肤的健康的评价,
分别对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NP成分与NS成分进行定量,
算出定量所得的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
<4>一种方法,其中,用于评价皮肤的健康,
分别对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被试验体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NP成分、NH成分、EOH成分及EOP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与选自NS成分及AS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其中,将选择NP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A,并且选择NS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B的情形除外),
算出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脂质试样为由被试验体的无疹部、或皮肤疾病未发病的被试验体的健康正常部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皮肤的健康是基于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NP成分、NH成分、EOH成分及EOP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选自NS成分及AS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信息、与皮肤的健康的状态的关联数据,根据上述的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进行评价。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皮肤的健康是与皮肤疾病(优选为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或肤质(优选为选自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以及皮肤的掉屑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以及皮肤的掉屑)相关的。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利用LC-MS法分别对上述神经酰胺成分进行定量。
<9>如上述<8>项记载的方法,其中,在上述LC-MS法中,通过液相色谱法分别分离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通过ESI法、APCI法、大气压光电离法、高速原子轰击法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法中的任一种方法、优选为ESI法分别将所分离的神经酰胺成分进行电离,利用质量分离检测装置分别定量经电离的神经酰胺成分。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对人类或人类以外的哺乳动物的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通过胶带剥离法采集皮肤角质层,并由所采集的皮肤角质层制备脂质试样。
<12>如上述<11>项记载的方法,其中,将通过胶带剥离法而采集到的皮肤角质层浸渍在甲醇中,进行超声波处理而制备脂质试样。
<13>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其中,包括:定量机构,其分别对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NP成分与NS成分进行定量;及
运算机构,其算出定量所得的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被试验体的与皮肤疾病(优选为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
<14>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其中,包括:定量机构,其分别对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NP成分、NH成分、EOH成分及EOP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与选自NS成分及AS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其中,将选择NP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A,并且选择NS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B而进行定量的情形除外);及
运算机构,其算出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15>如上述<13>或<14>项记载的装置,其中,储存将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NP成分、NH成分、EOH成分及EOP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选自NS成分及AS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信息、与皮肤的健康的状态相关联的数据库,
基于上述数据库的关联数据,根据上述运算机构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而对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16>如上述<13>至<15>中任一项记载的装置,其中,上述皮肤的健康是与皮肤疾病(优选为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或肤质(优选为选自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以及皮肤的掉屑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以及皮肤的掉屑)相关的。
<17>如上述<13>至<16>中任一项记载的装置,其中,上述定量机构是利用LC-MS法分别对上述神经酰胺成分进行定量。
<18>如上述<17>项记载的装置,其中,在上述LC-MS法中,通过液相色谱法分别将上述神经酰胺成分进行分离,通过ESI法、大气压化学电离法、大气压光电离法、高速原子轰击法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法中的任一种、优选为ESI法分别将所分离的神经酰胺成分进行电离,并分别对经电离的神经酰胺成分进行定量。
<19>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上述成分量比为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NH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EOH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EO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NP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NH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EOH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或EOP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
<20>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构成上述NP的植物鞘氨醇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6以上,其上限值为44以下,优选为36以下,且构成上述NP的非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6以上,其上限值为44以下,优选为36以下。
<21>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构成上述NH的6-羟基鞘氨醇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6以上,其上限值为44以下,优选为36以下,且构成上述NH的非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6以上,其上限值为44以下,优选为36以下。
<22>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构成上述EOH的6-羟基鞘氨醇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6以上,其上限值为44以下,优选为36以下,且构成上述EOH的酯-ω-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30以上,优选为40以上,其上限值为70以下,优选为60以下。
<23>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构成上述EOP的植物鞘氨醇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6以上,其上限值为44以下,优选为36以下,且构成上述EOP的酯-ω-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30以上,优选为40以上,其上限值为70以下,优选为60以下。
<24>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构成上述NS的鞘氨醇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6以上,其上限值为44以下,优选为36以下,且构成上述NS的非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6以上,其上限值为44以下,优选为36以下。
<25>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构成上述AS的鞘氨醇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6以上,其上限值为44以下,优选为36以下,且构成上述AS的α-羟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6以上,其上限值为44以下,优选为36以下。
<26>如上述<1>至<2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高于非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大于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则评价为“健康正常”,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为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以下,则评价为“有可能非健康正常(存在问题)”或“非健康正常(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较高”。
<27>如上述<1>至<2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低于非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小于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则评价为“健康正常”,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为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以上,则评价为“有可能非健康正常(存在问题)”或“非健康正常(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较高”。
<28>如上述<1>至<27>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对作为皮肤的健康的皮肤疾病的有无发病、皮肤疾病的发病的可能性、皮肤疾病的预防的状态、皮肤疾病的进展度、皮肤疾病的倾向(体质)的有无、皮肤疾病的治愈状况、或对皮肤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29>如上述<28>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上述皮肤疾病为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
<30>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异位性皮肤炎进行评价。
<31>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牛皮癣进行评价。
<32>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NH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异位性皮肤炎进行评价。
<33>如上述<1>至<28>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NH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牛皮癣进行评价。
<34>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EOH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异位性皮肤炎进行评价。
<35>如上述<1>至<28>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EOH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牛皮癣进行评价。
<36>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EO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异位性皮肤炎进行评价。
<37>如上述<1>至<28>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EO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牛皮癣进行评价。
<38>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NP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异位性皮肤炎进行评价。
<39>如上述<1>至<28>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NP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牛皮癣进行评价。
<40>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NH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异位性皮肤炎进行评价。
<41>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NH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牛皮癣进行评价。
<42>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EOH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异位性皮肤炎进行评价。
<43>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EOH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牛皮癣进行评价。
<44>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EOP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异位性皮肤炎进行评价。
<45>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将EOP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而对牛皮癣进行评价。
<46>如上述<1>至<4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臂部的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NS比为2.7以上,则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NP/NS比小于2.1,则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NP/NS比小于1.6,则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47>如上述<1>至<4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臂部的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3.2以上,则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2.3,则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1.5,则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48>如上述<1>至<4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臂部的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H/NS比为0.3以上,则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0.3,则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0.2,则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49>如上述<1>至<4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臂部的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P/NS比为0.1以上,则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0.1,则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可能性。
<50>如上述<1>至<4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臂部的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AS比为4.5以上,则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2.6,则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2.1,则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51>如上述<1>至<4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臂部的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AS比为4.9以上,则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2.8,则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2.0,则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52>如上述<1>至<4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臂部的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H/AS比为0.5以上,则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0.3,则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可能性,如果小于0.2,则评价为有牛皮癣的可能性。
<53>如上述<1>至<4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臂部的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P/AS比为0.2以上,则评价为健康正常,如果小于0.1,则评价为有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可能性。
<54>如上述<1>至<53>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高于非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中至少1个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优选为全部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被维持在大于设为皮肤的健康的评价基准的基准值的状态,
在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小于非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中至少1个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优选为全部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被维持在小于设为皮肤的健康的评价基准的基准值的状态,在上述情形时,
评价为皮肤疾病得以预防。
<55>如上述<54>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NS比为2.1以上的数值范围得到维持的情形时,评价为异位性皮肤炎得以预防。
<56>如上述<54>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2.3以上、EOH/NS比为0.3以上、EOP/NS比为0.1以上、NP/AS比为2.6以上、NH/AS比为2.8以上、EOH/AS比为0.3以上、及EOP/AS比为0.1以上的至少1个数值范围、优选为全部的数值范围得到维持的情形时,评价为异位性皮肤炎得以预防。
<57>如上述<54>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NS比为1.6以上的数值范围得到维持的情形时,评价为牛皮癣得以预防。
<58>如上述<54>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源自从无疹部或健康正常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1.5以上、EOH/NS比为0.2以上、EOP/NS比为0.1以上、NP/AS比为2.1以上、NH/AS比为2.0以上、EOH/AS比为0.2以上、及EOP/AS比为0.1以上的至少1个数值范围、优选为全部的数值范围得到维持的情形时,评价为牛皮癣得以预防。
<59>如上述<1>至<53>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高于非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中至少1个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优选为全部的成分量比成为大于设为皮肤的健康的评价基准的基准值的状态,
在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小于非健康正常群的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上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中至少1个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优选为全部的神经酰胺成分量值成为小于设为皮肤的健康的评价基准的基准值的状态,在上述情形时,
评价为皮肤疾病已得到改善。
<60>如上述<59>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成为源自从无疹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NS比为2.1以上的数值范围的情形时,评价为异位性皮肤炎已得到改善。
<61>如上述<59>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成为源自从无疹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2.3以上、EOH/NS比为0.3以上、EOP/NS比为0.1以上、NP/AS比为2.6以上、NH/AS比为2.8以上、EOH/AS比为0.3以上、及EOP/AS比为0.1以上的至少1个数值范围、优选为全部的数值范围的情形时,评价为异位性皮肤炎已得到改善。
<62>如上述<59>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成为源自从无疹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NS比为1.6以上的数值范围的情形时,评价为牛皮癣已得到改善。
<63>如上述<59>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在成为源自从无疹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1.5以上、EOH/NS比为0.2以上、EOP/NS比为0.1以上、NP/AS比为2.1以上、NH/AS比为2.0以上、EOH/AS比为0.2以上、及EOP/AS比为0.1以上的至少1个数值范围、优选为全部的数值范围的情形时,评价为牛皮癣已得到改善。
<64>如上述<1>至<27>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对作为皮肤的健康的肤质进行评价,优选为对选自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及皮肤的掉屑中的任一项进行评价。
<65>如上述<1>至<27>及<64>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脸颊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1.5以上,则评价为皮肤阻隔功能正常或皮肤阻隔功能为平均以上,如果小于1.5,则评价为有可能皮肤阻隔功能不正常。
<66>如上述<1>至<27>及<64>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脸颊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H/NS比为0.15以上,则评价为角质层水分量较多或角质层水分量为平均以上,如果小于0.15,则评价为有可能角质层水分量较少。
<67>如上述<1>至<27>及<64>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脸颊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EOP/NS比为0.05以上,则评价为完全未出现掉屑或略微出现掉屑,如果小于0.05,则评价为有可能出现掉屑。
<68>如上述<1>至<27>及<64>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脸颊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H/NS比为1.6以上,则评价为肌理整齐或肌理较细,如果小于1.6,则评价为有可能肌理杂乱。
<69>如上述<1>至<27>及<64>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脸颊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AS比为2.0以上,则评价为肤色透亮或肤色健康,如果小于2.0,则评价为有可能肤色较暗或有可能肤色并不健康。
<70>如上述<1>至<27>及<64>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装置,其中,如果源自从脸颊部采集的皮肤角质层的脂质试样的NP/AS比为2.0以上,则评价为皮肤的发红较少,如果小于2.0,则评价为有可能皮肤的发红较多。
<71>一种皮肤疾病的预防或改善剂、或者肤质改善剂的筛选方法,其中,将成为皮肤疾病(优选为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预防或改善剂、或者肤质改善剂(优选为选自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以及皮肤的掉屑中的至少1者的改善剂,更优选为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以及皮肤的掉屑的改善剂)的候补的物质应用于被试验体的皮肤,实施如上述<1>至<70>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或者利用装置,确认应用成为皮肤疾病的预防或改善剂、或者肤质改善剂的候补的物质前后的皮肤的健康的变化,而选择发挥皮肤疾病的预防或改善作用的物质、或者发挥肤质改善作用的物质作为皮肤疾病的预防或改善剂、或者肤质改善剂。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1异位性皮肤炎与神经酰胺成分的相关性
(1)被试验者
经常去皮肤科医院的异位性皮肤炎患者8名(16~36岁)及对应于上述年龄的健康正常志愿者7名(25~37岁)
(2)角质层功能的测定
关于异位性皮肤炎患者,是针对臂部的皮疹部及所邻接的无疹部,关于健康正常者,是针对臂部的与患者相同的部位,利用洗净剂将对象部位洗净后,适应5分钟。然后,进行使用皮肤水分测试仪(Corneometer CM825,Courage+Khazaka公司制造)的角质层水分量(Capacitance(AU))的测定、与使用皮肤水分流失测试仪(Tewameter TM300,Courage+Khazaka公司制造)的经皮水分蒸散量(TEWL(gm-2h-1))的测定。
(3)皮肤角质层的采集
针对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将胶带(PPS胶带,Nichiban Co.,Ltd.制造)按压在实施过角质层功能的测定的臂部的皮疹部及所邻接的无疹部,针对健康正常者,将胶带(PPS胶带,Nichiban Co.,Ltd.制造)按压在臂部的与患者相同的部位,自同一部位连续10次剥离皮肤角质层(2.5cm×4cm×10片)。将各胶带切成两半,将一半供于神经酰胺成分的解析,将另一半供于蛋白质的定量。
(4)蛋白质的定量
向切成一半的胶带添加0.1N氢氧化钠、1%SDS水溶液,在60℃下加热2小时而使蛋白质溶解,冷却至室温。其后添加2N盐酸进行中和,使用BCA蛋白定量分析试剂(BCAProtein Assay)(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制造),自基于BSA的校准曲线获得蛋白质的定量值。
(5)脂质分子的提取
向采集了皮肤角质层的胶带添加包含50nmol/L的N-十七酰基-鞘氨醇(N-heptadecanoyl-sphingosine)作为内部标准物质的甲醇,照射超声波而提取脂质分子。
(6)神经酰胺成分的粗区分与试样溶液的制备
将上述甲醇提取液在氮气流下进行干燥,向其中添加氯仿/甲醇=99.5/0.5(v/v)而使其溶解,应用于固相提取用硅胶柱。充分地应用氯仿/甲醇=99.5/0.5(v/v)后,应用氯仿/甲醇=95/5(v/v)而获得其溶出液。将该溶出液在氮气流下进行干燥后,添加己烷/异丙醇/甲酸=95/5/0.1(v/v/v)而使其溶解,从而制备试样溶液。
(7)神经酰胺成分的分析条件
使用Agilent 1100系列LC/MSD(ESI,单四极杆,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制造)作为液相色谱仪与质谱分析装置成为一体的分析系统。
作为分离柱,使用Inertsil SIL 100Α-3(商品名,GL Science公司制造,1.5mmφ×150mm(3μm))。作为保护柱,使用Inertsil SIL 100Α-3(商品名,GL Science公司制造,1.5mmφ×10mm(3μm))。
使用2种溶液(洗提液A:己烷/异丙醇/甲酸=95/5/0.1(v/v/v);洗提液B:己烷/异丙醇/50mmol/L的甲酸铵水溶液=25/65/10(v/v/v))作为洗提液。又,将洗提液A及B的梯度条件示于表1。
表1
时间(分钟) 0 3 35 40 50 80
洗提液A(%) 100 90 0 0 100 100
洗提液B(%) 0 10 100 100 0 0
洗提液流速:0.1mL/min
柱温:40℃
试样溶液注入量:10μL
作为电离促进液,使用异丙醇/含5mmol/L的甲酸铵的甲醇溶液=50/50(v/v)。电离促进液的流速设为0.1mL/min。
又,质谱分析装置中的分析条件如下所示。
电离法:ESI
极性:正离子
测定质量范围:250~1500
碎裂电压(Fragmentor Voltage):150V
Vcap电压:3500V
雾化器压力(Nebulizer pressure):20psig
干燥气体温度:300℃
干燥气体流量:8L/min
将自质谱分析装置获得的数据在具有保持时间、m/z、及离子强度的3轴的多级质谱图中展开。其后,利用关于已知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分别储存有保持时间及m/z的信息的数据库,对多级质谱图所包含的各波峰进行鉴定。然后,求出各神经酰胺分子的峰面积,算出相对于内部标准物质的峰面积比,进而除以蛋白质量,由此算出每单位蛋白质量的各神经酰胺分子的相对量。用这些乘以事先求出的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的检测灵敏度校正系数,由此算出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的绝对量相对于每单位蛋白质量的全部神经酰胺总量(绝对量)的比率(%)。
继而,关于神经酰胺成分A与神经酰胺成分B,根据每单位蛋白质量的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的绝对量而算出成分量的比(NP/NS比、NH/NS比、EOH/NS比、EOP/NS比、NP/AS比、NH/AS比、EOH/AS比、及EOP/AS比)。
(8)神经酰胺定量值、与异位性皮肤炎皮疹部和无疹部及健康正常者的健康正常部的角质层功能的相关系数的算出
在上述(7)中所算出的每单位蛋白质量的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的绝对量、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占全部神经酰胺总量的比率、以及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与上述(2)中所测得的角质层水分量(Capacitance)及经皮水分蒸散量(TEWL)之间算出Pearson的相关系数。再者,将p值小于0.05者判定为显著相关。
(9)异位性皮肤炎皮疹部与无疹部及健康正常者的健康正常部的神经酰胺定量值的比较
将上述(7)中所算出的每单位蛋白质量的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的绝对量、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占全部神经酰胺总量的比率、以及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在异位性皮肤炎的皮疹部、无疹部、健康正常者的健康正常部这3群中进行比较。实施Bonferroni的多重比较检验,将p值小于0.05者判定为显著相关。
将其结果示于表2。再者,在下述表2及下述的表3中,“NP/NS”表示N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的成分量的比。“NH/NS”表示NH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的成分量的比。“EOH/NS”表示EOH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的成分量的比。“EOP/NS”表示EOP成分量相对于NS成分的成分量的比。“NP/AS”表示NP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的成分量的比。“NH/AS”表示NH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的成分量的比。“EOH/AS”表示EOH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的成分量的比。“EOP/AS”表示EOP成分量相对于AS成分的成分量的比。
表2
通过Bonferroni,*:p<0.05,**:p<0.01
上述表2及下述的表3中的下述缩写分别指以下的神经酰胺。
NDS:非羟基酰基-二氢鞘氨醇·神经酰胺(是指二氢鞘氨醇与非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ADS:α-羟基酰基-二氢鞘氨醇·神经酰胺(是指二氢鞘氨醇与α-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AH:α-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是指6-羟基鞘氨醇与α-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AP:α-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是指植物鞘氨醇与α-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EOS:酯-ω-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是指鞘氨醇与酯-ω-羟基脂肪酸进行酰胺键合而成的结构的神经酰胺)
如表2所示,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皮疹部的神经酰胺类别组成与健康正常者的神经酰胺类别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在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无疹部的神经酰胺类别组成与健康正常者的神经酰胺的类别组成中,仅NH的绝对量的比率(%)、NP的绝对量的比率(%)、AP的绝对量的比率(%)、EOP的绝对量的比率(%)发现有明显差异。
相对于此,本发明的指标中,关于NP/NS、NH/NS、EOP/NS、NP/AS、NH/AS、EOH/AS、EOP/AS,在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无疹部与健康正常者之间发现有明显差异。并且,除这些成分量比外,关于EOH/NS,也发现与角质层水分量或经皮水分蒸散量有较高的相关性。
实施例2牛皮癣与神经酰胺成分的相关性
(1)被试验者
经常去皮肤科医院的牛皮癣患者10名(36~74岁)及对应于上述年龄的健康正常志愿者9名(39~76岁)。
(2)角质层功能的测定
关于牛皮癣患者,是针对臂部的皮疹部及所邻接的无疹部,关于健康正常者,是针对臂部的与患者相同的部位,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测定角质层水分量与经皮水分蒸散量。
(3)皮肤角质层的采集
针对牛皮癣患者,将胶带(PPS胶带,Nichiban Co.,Ltd.制造)按压在实施过角质层功能的测定的臂部的皮疹部及所邻接的无疹部,针对健康正常者,将胶带(PPS胶带,Nichiban Co.,Ltd.制造)按压在臂部的与患者相同的部位,自同一部位连续10次剥离皮肤角质层(2.5cm×4cm×10片)。将各胶带切成两半,将一半供于神经酰胺成分的解析,将另一半供于蛋白质的定量。
(4)蛋白质的定量
使用切成一半的胶带,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蛋白质的定量。
(5)神经酰胺成分的分析
使用采集了皮肤角质层的胶带,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算出每单位蛋白质量的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的绝对量、每单位蛋白质量的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的绝对量相对于全部神经酰胺总量(绝对量)的比率(%)、以及NP/NS比、NH/NS比、EOH/NS比、EOP/NS比、NP/AS比、NH/AS比、EOH/AS比、及EOP/AS比,而对与牛皮癣皮疹部与无疹部及健康正常者的健康正常部的角质层功能的相关系数、及“牛皮癣皮疹部与无疹部及健康正常者的健康正常部的神经酰胺定量值的比较”进行研究。
将其结果示于表3。
表3
通过Bonferroni,*:p<0.05,**:p<0.01
如表3所示,牛皮癣患者的皮疹部的神经酰胺类别组成与健康正常者的神经酰胺类别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在牛皮癣患者的无疹部的神经酰胺类别组成与健康正常者的神经酰胺的类别组成中,除NH的绝对量的比率(%)以外,未发现明显差异。
相对于此,本发明的指标中,关于NP/NS、NH/NS、NP/AS、NH/AS、EOH/AS、EOP/AS,在牛皮癣患者的无疹部与健康正常者之间也发现有明显差异。并且,发现这些成分量比也与角质层水分量或经皮水分蒸散量有较高的相关性。
实施例3肤质与神经酰胺成分的相关性
(1)被试验者
在东京近郊居住的20岁~25岁直至70岁~75岁的健康女性计210名(平均年龄45.9岁)
(2)角质层的采集
通过胶带剥离法自各被试验者的脸颊部的同一部位连续4次采集角质层(2.5cm×4cm×4片)。使用丙烯酸系粘着带(寺冈制作所制造)作为胶带。将各胶带切成两半,将一半供于神经酰胺成分的解析,将另一半供于蛋白质的定量。蛋白质的定量是向切成一半的胶带添加0.1N NaOH、1%SDS水溶液,在60℃下加热2小时而使蛋白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添加2N HCl进行中和,使用BCA蛋白定量分析试剂(BCA Protein Assay),自基于BSA的校准曲线获得蛋白质的定量值。
(3)脂质试样的制备
在5mL螺旋管(Maruemu:No.2)内将采集了角质层的上述胶带浸渍在甲醇1.9mL中,在室温下进行10分钟超声波处理而提取脂质。继而,在该螺旋管中添加含有内部标准(N-十七酰基-D-赤型-鞘氨醇(N-heptadecanoyl-D-erythro-sphingosine))的甲醇溶液100μL而制备脂质溶液。
(4)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定量、以及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算出
使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Agilent公司制造,LC/Multi ion source-MS)进行脂质试样所包含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定量。作为分离柱,使用L-column ODS 2.1mm i.d.×150mm(5μm)。
使用2种溶液(洗提液A:含有10mmol/L乙酸铵的50%甲醇溶液;洗提液B:含有10mmol/L乙酸铵的2-丙醇溶液)作为洗提液。又,将洗提液A及B的梯度条件示于表4。
表4
时间(分钟) 0 1 2 30 35 35.1 45
洗提液A(%) 80 80 40 0 0 80 80
洗提液B(%) 20 20 60 100 100 20 20
又,上述质谱分析装置中的分析条件如下所示。
离子源:多模离子源
电离法:ESI法
检测模式:在负离子模式下对神经酰胺的乙酸根离子加成分子([M+CH3COO]-)进行SIM检测
干燥气体流量:4L/min
雾化器压力:60psig
干燥气体温度:350℃
蒸发器温度:200℃
毛细管电压:4000V
充电电压:2000V
将自质谱分析装置获得的数据在具有保持时间、m/z、及离子强度的3轴的多级质谱图中展开。其后,利用关于已知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分别储存有保持时间及m/z的信息的数据库,对多级质谱图所包含的各波峰中源自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波峰进行鉴定。然后,求出源自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峰面积,算出相对于内部标准物质的峰面积比,从而算出源自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相对量。用所算出的值乘以事先求出的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各自的检测灵敏度校正系数,进而除以蛋白质量,由此算出每单位蛋白质量的神经酰胺成分A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绝对量、以及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
(5)肤质的测量
将被试验者的供评价肤质的脸颊部洗净,在24℃、湿度40%的环境下适应30分钟,进而在20℃、湿度40%的环境下适应5分钟后,进行下述所示的各种肤质的测量。
(i)肤色、皮肤的透亮度
使用分光测色计(CM2002,KONICA MINOLTA公司制造),在C光源2度视野下使传感器与脸颊进行接触,对肤色及皮肤的透亮度(L*值(AU)、a*值(AU))进行测量。进行5次相同部位的测量。然后,放弃最大值及最小值,算出3次量的平均值。
(ii)皮肤阻隔功能
将皮肤水分流失测试仪(Tewameter TM300,Courage+Khazaka公司制造)紧贴在脸颊而对经皮水分蒸散量(TEWL(gm-2h-1))进行测量。进行3次相同部位的测量,算出平均值。再者,经皮水分蒸散量的测量是设定为在测定值的标准偏差控制在0.1的范围内时停止。
(iii)角质层水分量
使用皮肤水分测试仪(Corneometer CM825,Courage+Khazaka公司制造),将传感器按压在脸颊而对角质层水分量(Capacitance(AU))进行测量。进行5次相同部位的测量。然后,放弃最大值及最小值,算出3次量的平均值。
(iv)皮肤的肌理
使用肌肤观测镜(i-SCOPE USB2.0,MORITEX公司制造)的50×PL透镜,拍摄脸颊的照片。然后,基于图2所示的皮肤的肌理得分尺度,根据所拍摄的照片而对脸颊的肌理进行评分(1.0~4.0的7级评价)。
(iv)皮肤的掉屑
根据上述(iv)中所拍摄到的照片,并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而对掉屑的程度进行评分(0~3的4级)。
<掉屑的评价基准>
0:完全未出现掉屑
1:略微出现掉屑
2:出现掉屑
3:出现明显掉屑
(6)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与肤质的相关系数的算出
在上述(4)中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及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绝对量、以及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与上述(5)中所测得的各肤质的性状值之间算出Spearman的相关系数。再者,将p值小于0.05者判定为显著相关。
将其结果示于表5。
表5
如表5所示,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与L*值、角质层水分量、及肌理得分之间具有正的相关性。另一方面,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与a*值、TEWL值、及掉屑得分之间具有负的相关性。
尤其是,NH/NS比与a*值、TEWL值、角质层水分量、肌理得分及掉屑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EOH/NS比与TEWL值、角质层水分量及肌理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EOP/NS比与a*值、TEWL值、角质层水分量、肌理得分及掉屑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NP/AS比与L*值、a*值、TEWL值、角质层水分量、肌理得分及掉屑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NH/AS比与TEWL值及肌理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EOH/AS比与TEWL值、角质层水分量及肌理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并且,EOP/AS比与a*值、TEWL值、角质层水分量、肌理得分及掉屑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进而,作为具体例,将绘制各被试验者的TEWL值与NH/NS比而成的图表示于图3(a)。又,将绘制角质层水分量(Capacitance)与EOH/NS比而成的图表示于图3(b)。又,将绘制掉屑得分与EOP/NS比而成的图表示于图3(c)。又,将绘制肌理得分与NH/NS比而成的图表示于图3(d)。又,将绘制L*值与NP/AS比而成的图表示于图3(e)。进而,将绘制a*值与NP/AS比而成的图表示于图3(f)。
如图3(a)所示,在TEWL值超过20的被试验者中,几乎未观察到NH/NS比为1.5以上的情形。因此,在NH/NS比为1.5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皮肤阻隔功能正常”或“皮肤阻隔功能为平均以上”。
如图3(b)所示,角质层水分量(Capacitance)超过60的被试验者大体EOH/NS比为0.15以上。因此,在EOH/NS比为0.15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角质层水分量较多”或“角质层水分量为平均以上”。
如图3(c)所示,掉屑得分为2的被试验者的EOP/NS比均小于0.05。因此,在EOP/NS比为0.05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完全未出现掉屑”或“略微出现掉屑”。
如图3(d)所示,NH/NS比为1.6以上的被试验者的肌理得分基本上为2.5以上,肌肤的肌理整齐。因此,在NH/NS比为1.6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肌理整齐”或“肌理较细”。
如图3(e)所示,NP/AS比为2.0以上的被试验者的L*值大体为65以上。因此,在NP/AS比为2.0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肤色透亮”或“肤色健康”。
如图3(f)所示,a*值为14以上的被试验者大体NP/AS比小于2.0。因此,在NP/AS比为2.0以上的情形时,可评价为“肌肤的红色较少”。
根据表5及图3的结果,表示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与肤质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些结果表示如下情况: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为精度良好地准确检测出与包括肤色在内的更多皮肤性状值的相关性的指标。又,通过使用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评价肤质,可获得如下优点,即无需通过以蛋白质量等进行修正而算出各神经酰胺分子种类的绝对量。即,通过将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可简单且自各种观点而言准确地评价肤质。
如上所述,通过将皮肤角质层所包含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设为指标,可简单且准确地评价皮肤的健康。
将本发明与其实施方式一起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本发明人未特别指定,则本发明不受说明的任何细节限定,认为应在不会背离附属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示的发明的精神与范围的情况下宽范围地进行解释。
本申请是主张基于2016年3月30日在日本提出专利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6-067643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作为本说明书的记载的一部分并入以作参照。

Claims (21)

1.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其中,
分别对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与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进行定量,
算出定量所得的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量相对于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量的比,
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被试验体的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
2.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其中,
分别对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非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酯-ω-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酯-ω-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与选自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α-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其中,将选择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A,并且选择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B而进行定量的情形除外,
算出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
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被试验体的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3.一种方法,其中,
用于对与皮肤疾病相关的肌肤状态进行评价以作为皮肤的健康的评价,
分别对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与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进行定量,
算出定量所得的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量相对于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量的比。
4.一种方法,其中,
用于对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分别对由被试验体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非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酯-ω-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酯-ω-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与选自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α-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其中,将选择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A,并且选择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B的情形除外,
算出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皮肤疾病为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脂质试样为由被试验体的无疹部、或皮肤疾病未发病的被试验体的健康正常部的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皮肤的健康是基于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非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酯-ω-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酯-ω-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选自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α-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信息、与皮肤的健康的状态的关联数据,根据所述的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进行评价。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对作为皮肤的健康的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有无发病、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发病的可能性、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预防的状态、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进展度、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倾向即体质的有无、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治愈状况、或对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9.如权利要求2、4、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对作为皮肤的健康的肤质进行评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对作为肤质的选自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及皮肤的掉屑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评价。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对所述神经酰胺成分进行定量。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健康正常群的所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高于非健康正常群的所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大于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则评价为“健康正常”,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为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以下,则评价为“有可能非健康正常”或“非健康正常的可能性较高”。
13.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健康正常群的所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低于非健康正常群的所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小于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则评价为“健康正常”,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为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以上,则评价为“有可能非健康正常”或“非健康正常的可能性较高”。
14.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其中,
包括:
定量机构,其分别对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与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进行定量;及
运算机构,其算出定量所得的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量相对于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量的比,并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被试验体的与皮肤疾病相关的状态进行评价。
15.一种皮肤的健康的评价装置,其中,
包括:
定量机构,其分别对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非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酯-ω-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酯-ω-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与选自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α-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进行定量,其中,将选择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A,并且选择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作为神经酰胺成分B而进行定量的情形除外;及
运算机构,其算出定量所得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并根据所算出的比而对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中,
储存将由皮肤角质层的采集物制备的脂质试样所包含的选自非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非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酯-ω-羟基酰基-6-羟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酯-ω-羟基酰基-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选自非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及α-羟基酰基-鞘氨醇·神经酰胺成分中的1种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的信息、与皮肤的健康的状态相关联的数据库,且
基于所述数据库的关联数据,根据所述运算机构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A的成分量相对于神经酰胺成分B的成分量的比而对皮肤的健康进行评价。
17.如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对作为皮肤的健康的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有无发病、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发病的可能性、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预防的状态、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进展度、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倾向即体质的有无、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治愈状况、或对异位性皮肤炎或牛皮癣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中,
对作为皮肤的健康的肤质进行评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
对作为肤质的选自皮肤阻隔功能、角质层水分量、肤色或皮肤的透亮度、皮肤的肌理、及皮肤的掉屑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评价。
20.如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健康正常群的所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高于非健康正常群的所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大于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则评价为“健康正常”,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为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以下,则评价为“有可能非健康正常”或“非健康正常的可能性较高”。
21.如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健康正常群的所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低于非健康正常群的所述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平均值的情形时,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小于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则评价为“健康正常”,
如果所算出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为具有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上限或具有非健康正常群特征的神经酰胺成分量比的数值范围的下限以上,则评价为“有可能非健康正常”或“非健康正常的可能性较高”。
CN201680084051.4A 2016-03-30 2016-12-27 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 Active CN108885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7643 2016-03-30
JP2016-067643 2016-03-30
PCT/JP2016/089003 WO2017168902A1 (ja) 2016-03-30 2016-12-27 皮膚の健康の評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5205A true CN108885205A (zh) 2018-11-23
CN108885205B CN108885205B (zh) 2022-02-18

Family

ID=5996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4051.4A Active CN108885205B (zh) 2016-03-30 2016-12-27 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02133A1 (zh)
JP (1) JP6867805B2 (zh)
CN (1) CN108885205B (zh)
TW (1) TWI746497B (zh)
WO (1) WO20171689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2781A (zh) * 2021-08-17 2022-09-27 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0266B2 (ja) * 2018-06-19 2022-12-15 ポーラ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特定の肌状態と相関のある特定の環境由来菌の菌量に基づく、肌状態の診断方法、皮膚常在細菌叢の多様性の推測方法、特定の環境由来菌の菌量の推測方法、特定の肌状態と相関のある菌の属性を解析する方法、肌状態改善作用を有する物質又は美容方法の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WO2020081664A1 (en) * 2018-10-16 2020-04-23 National Jewish Health Methods of identifying atopic dermatitis and food allergies
CN110455938A (zh) * 2019-07-03 2019-11-15 珠海伊斯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皮肤角质层中脂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8060A (ja) * 2005-10-14 2007-04-26 Kao Corp 肌質の評価方法
JP2008261754A (ja) * 2007-04-12 2008-10-30 Kao Corp 被験物質の評価又は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08261741A (ja) * 2007-04-12 2008-10-30 Kao Corp 肌質判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8060A (ja) * 2005-10-14 2007-04-26 Kao Corp 肌質の評価方法
JP2008261754A (ja) * 2007-04-12 2008-10-30 Kao Corp 被験物質の評価又は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08261741A (ja) * 2007-04-12 2008-10-30 Kao Corp 肌質判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DI NARDO 等: "Ceramide and cholesterol composition of the skin of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ACTA DERM VENEREOL》 *
J ISHIKAWA 等: "Changes in the ceramide profile of atopic dermatitis patients",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
JUNK ISHIKAWA 等: "Variations in the ceramide profile in different seasons and regions of the body contribute to stratum corneum functions", 《ARCH DERMATOL RES》 *
石川准子 等: "一般研究讲题", 《第40次日本香妆品学会摘要》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2781A (zh) * 2021-08-17 2022-09-27 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4458A (zh) 2017-10-01
WO2017168902A1 (ja) 2017-10-05
JP6867805B2 (ja) 2021-05-12
US20190302133A1 (en) 2019-10-03
TWI746497B (zh) 2021-11-21
CN108885205B (zh) 2022-02-18
JP2017187469A (ja) 2017-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shikawa et al. Variations in the ceramide profile in different seasons and regions of the body contribute to stratum corneum functions
EP2972326B1 (en) A noninvasive method for measuring metabolites for skin health
CN108885205A (zh) 皮肤的健康的评价方法
JP5116348B2 (ja) 被験物質の評価又は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US10410846B2 (en) Molecular diagnostics in personalized dermatology, dermatopathology and cosmetics
US20180059127A1 (en) Skin lipidomic assay
US10228361B2 (en) Profile diagnostics in personalized dermatology, dermatopathology and cosmetics
JP4990010B2 (ja) 肌質判定方法
JP6587548B2 (ja) 肌質の評価方法
DE102016109753A1 (de) Bestimmung der freien und der gesamten fettsäuren mit hilfe der desorptions-ionisationsmassenspektrometrie
CN109196358B (zh) 婴幼儿的皮肤状态的评价方法
JP5102658B2 (ja) 髪質改善剤の評価方法
KR20180089725A (ko) 피부 각질층의 지질 특성을 이용한 피부 민감성 정도 측정용 키트 및 피부 민감성 정도를 진단하기 위한 정보 제공 방법
Feliczak-Guzik et al. Analysis of Cosmetic Products in Biological Matrices
Hussain Diffusion pathway across stratum corneum via the corneocytes and quantifica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and urea in the isolated corneocy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